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文地理學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教學方法;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學是以文化地理學理論為基礎,以研究人地關系為核心,涵蓋社會、人口、經(jīng)濟、語言、宗教、民俗、城市、政治等諸多內容,且涉及現(xiàn)實中許多熱點與焦點問題,如文化現(xiàn)象、、經(jīng)濟發(fā)展等。所以如何能讓學生多領域、多學科、多方位地去了解和學習知識,主動拓寬視野,以及培養(yǎng)學生從多個角度綜合動態(tài)地分析事物的能力,是人文地理學教學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也是真正傳達人文地理學思想理念的深層意義。如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充分適應現(xiàn)代教學的要求,要按照針對性、效率性和可行性的原則,正確、恰當?shù)剡x用教學方法,把多種教學方法優(yōu)選組合,將素質教育融入到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才是提高人文地理學的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有效手段。
2 人文地理學教學方法改革手段
2.1大力開展啟發(fā)式教學
在人文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學應由單一的教師授課式向啟發(fā)式轉變,通過教師的啟導、設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分析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其學習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主導意識,導出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突出教師的主導性作用,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比如讓學生自由表達觀點、質疑探究問題,也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教材及相關文獻,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形式的討論交流活動,最后由老師分析和總結。好處在于不僅在共同探討的基礎上獲取到新知識,而且教師通過了解學生對設問、啟導的反應,能及時給予評價或進一步的指導,及時改變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同時學生從教師的評價與指導中也能夠及時獲得反饋信息,及時改正錯誤。因此,在人文地理教學改革實踐中,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是非常必要的,這將有利于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課堂教學煥發(fā)新的生命和活力。
2.2運用多媒體引導教學
人文地理學是綜合性、應用性十分強的學科,課程內容豐富而抽象。多媒體技術具有信息容量大、表現(xiàn)形式多種等優(yōu)勢。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采用多媒體技術,運用聲音、圖片、動畫、視頻等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造出立體動態(tài)的地理空間及地理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一個動靜結合、圖文并茂、視聽合一、形象逼真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同時又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這樣能夠使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可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
2.3合理采用對比式教學
在人文地理學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對不同人文現(xiàn)象的地域背景,從區(qū)域地理特征、自然環(huán)境、人口分布、聚落景觀、民族宗教、政治經(jīng)濟等多個方面,進行差異性和相似性的對比分析,找出形成這些地區(qū)文化景觀的歷史脈絡和導致文化異同的深層原因。例如,在學習“城市地理”這個概念時,可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對比場景:在大屏幕上展示出重慶和成都的兩張景觀圖片讓學生猜是哪兩個城市,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然后讓學生分析兩個城市的地理差異,這樣自然的引出了城市地理的概念。再比如針對東南西北飲食的差異:北方口味偏咸,而南方口味偏甜;東部的人喜歡吃辣食,西部的人喜歡吃酸食。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具有典型地域差異性且生動有趣的人文現(xiàn)象,引導同學們從自然環(huán)境、各地民俗的差異等方面去思考,從而加深同學們對問題本身的認識,以及對區(qū)域研究在人文地理學中應用的理解,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多角度、多層次、多比較、辯證思考的研究學習方式。
2.4重視地圖教學法
地圖是地理事物空間分布具體而形象的反映,它和地理學的關系十分密切,它們之間是“骨”和“肉”的關系。作為教師,用圖像教學可節(jié)省大量的語言,變繁瑣的口授為形象的講解。作為學生,圖像教學既形象直觀,又能使他們輕松愉快地獲得地理知識,還能使學生的讀圖析圖能力、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從而達到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教學效果。運用地圖案例是地理區(qū)別于其他學科的重要特征。在教學中,對某些地理知識的演變、形成過程,可采用多圖聯(lián)系,板圖、板畫講繪等方法,化“靜”為“動”,不僅能表達地理知識的相互關系、時空變化和分布規(guī)律,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地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例如人文地理中涉及到人口、民族、宗教等的內容,可提供一些人口分布圖、民族分布圖和宗教分布圖,從而加強了直觀教學。因此圖像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媒介,學習地理如果不會閱讀和使用地圖,不能把所學地理事物和知識用地理圖像聯(lián)系起來,就很難形成空間分布的概念。因此,在人文地理中,教會學生閱讀地理圖像是特別重要的任務。
3 結語
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推廣和教學改革的深入,教師在進行人文地理教學時,只有轉變教育觀念,將這幾種教學手段緊密集合、銜接一致才能達到人文地理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才能真正達到培養(yǎng)社會需求型人才的教育目標,才能夠培養(yǎng)出一批具有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意識及創(chuàng)新才能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小林.人文地理學導論[M].北京:測繪出版社,1995:3-9.
本課程是在強調人文地理學內容的系統(tǒng)性與完整性的前提下,突出以人地關系為中心,文化理論為基礎的特點,構建人文地理學的知識框架。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文化景觀的空間分布與空間差異,提高對于人類社會經(jīng)濟活動和文化活動的深層理解,并能夠對人類各種文化現(xiàn)象及其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進行正確分析,樹立科學的人地觀。
本課程所講是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在學習過程中將全部內容劃分為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緒論,介紹人文地理學的對象與任務、人文地理學的發(fā)展歷史和人文地理學的思想進程和學習要點。
第二部分以TerryG.Jordan的TheHumanmosaic一書為基礎介紹文化地理學的相關理論。內容包括分布區(qū),擴散,文化生態(tài)學,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觀五個方面,并對相關的人地關系理論分別進行介紹。
第三部分從人的群體性特征出發(fā),分別介紹“人口與發(fā)展”和“人口的分布與遷移”。
第四部分介紹農業(yè)與工業(yè)?;趯r業(yè)和工業(yè)本身就是文化產物和二者與上層建筑相互作用關系的認識,以農業(yè)與工業(yè)的發(fā)展過程為主線,以空間的格局作為其發(fā)展的空間表現(xiàn)來闡述。
第五部分是人文地理學的主體部分,包括種族、民族、民俗、語言、宗教、聚落、旅游、行為、政治七方面內容。這七方面均是把每個要素作為人文地理學體系中的一門分支學科系統(tǒng)全面進行闡述,而且把文化作為人地關系的中介,強調其橫向聯(lián)系。
【關鍵詞】人文地理教學 改革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1)06-0063-02
在高等師范學校地理科學專業(yè)中,“人文地理學”是面向21世紀人才培養(yǎng)的主干課程,是本科二年級學生的必修課,側重于研究人類活動的空間差異、空間組織和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其研究領域包括人口地理學、文化地理學、聚落地理學、旅游地理學、政治地理學、行為地理學等,廣義的人文地理學還包括經(jīng)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內容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密切相關,涉及人口問題、城市與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人類活動行為等重大問題。隨著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地矛盾愈加突出,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知識在解決人類面臨的諸多問題方面,地位日益凸顯。
“人文地理學”具有極強的社會性和實踐應用性,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應理論聯(lián)系實際,給學生提供參與實踐的機會,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鑒于此,我們在傳統(tǒng)的“人文地理”教學的基礎上,融入專題討論課和實踐活動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人文地理教學設計
突破傳統(tǒng)的人文地理教學模式,設計了三大板塊。除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講授外,特別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討論課和實踐活動課。
1.課題講授
采用啟發(fā)式教學,主要講解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
2.課堂討論
包括兩部分內容:①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在各分支教學中的應用;②運用人文地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解釋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文地理現(xiàn)象。
3.實踐活動
通過調研的方式,包括觀察、考察、問卷調查等,學以致用,培養(yǎng)學生將學科知識用于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專業(yè)技能。
二、“人文地理”討論課的設計
1.專題討論――基本方法、基本理論在各分支教學中的應用
人文地理學[1]前三個章節(jié)主要講解人文地理學的研究主題、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且貫穿于后面的各分支章節(jié),具有以線帶面的知識結構體系特點。各分支內容講授前,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負責一個分支章節(jié):人口、農業(yè)、工業(yè)、聚落、語言、宗教、旅游、政治、人類行為。每個小組運用已學習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并參考相關文獻,通過組內討論,分析各人文地理現(xiàn)象的起源與分布(文化區(qū))、遷移與傳播(文化擴散)、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文化生態(tài))、景觀表現(xiàn)(文化景觀)等。
講授過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扮演提問質疑的角色,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對人文地理學知識體系的認識也得以升華,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講授宗教地理學這一分支章節(jié)時,根據(jù)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教師列出如下討論提綱(表1),采用啟發(fā)提問式教學,既打破了為講宗教而講宗教的課堂枯燥乏味的尷尬,又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2.學以致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運用所學知識解釋人文地理現(xiàn)象。
地理學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人文地理學尤其如此,而且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文地理學在解決人地矛盾中的作用日益彰顯。例如目前人類面臨的迫切需要解決的人口眾多與資源短缺的矛盾、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承載力的矛盾、甚至全球政局變動等,人文地理學都將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在人文地理學的學習過程中,應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一方面教師要注重挖掘與社會經(jīng)濟、日常生活等密切相關的人文地理現(xiàn)象,另一方面鼓勵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從中挑選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進行課堂討論,并予以點評。達到學以致用、鞏固所學知識、開拓思路的教學目的。
該類問題需要綜合運用所學的相關地理知識,有一定難度,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難易適中,同時討論過程中,教師應予以適當提示。由于這類問題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是運用、整合人文地理概念和理論的重要途徑。表2列出了部分討論主題。
三、人文地理實踐教學活動設計
人文地理學的學科特性決定了實踐教學是觀察、認識、研究人文地理事象的重要手段,是人文地理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深化地理知識、形成科學的地理思維方式的重要途徑,具體模式有觀察、考察、社會調查等。高師人文地理實踐教學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1.確定合適的實踐調研課題
確定研究課題是保證實踐教學效果的關鍵。首先,課題的難易程度應在學生能力允許的范圍之內,既要達到深化課堂內容的目的,又能保證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能夠順利完成。其次,選題要密切聯(lián)系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實際。應用性是學科發(fā)展的動力和靈魂,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把鑰匙。因此選題應側重當?shù)厣鐣?jīng)濟發(fā)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或亟待解決的問題。再次,選題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教師根據(jù)當前熱點問題、教材內容及以往經(jīng)驗提供若干可供選擇的實踐調研課題,此外還應鼓勵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研究主題,并幫助學生進行可行性論證,集思廣益,擴大學生選題范圍,完善實踐教學內容。
2.做好實踐調研前的準備工作
前期準備工作做的是否充分是保證實踐教學效果的重要保障。一般前期準備工作包括思想動員、收集相關資料、編寫實踐教學計劃、實踐教學指導書等環(huán)節(jié)。實踐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性學習過程,其教學效果主要取決于學生積極、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因此對學生進行思想動員、端正學習態(tài)度、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是保證實踐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實踐教學前還應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收集對目的地的自然、人文、社會地理環(huán)境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為編寫實踐教學計劃、實踐教學指導書等提供背景資料。實踐教學計劃、實踐教學指導書應包括實踐教學任務、路線、范圍、實施方案等內容,以便提高實踐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3.調研資料的后期整理
通過對調研資料的整理、分析、判斷得出結論,培養(yǎng)學生分析人文地理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地理探究能力,并初步具備一定的地理科研能力。調研資料后期整理三部曲:建立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與空間表達、撰寫調研報告。針對研究目的和方法選擇合適的軟件如EXCEL、SPSS、ARCGIS等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和空間處理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和制圖,并將數(shù)字語言轉化成文字語言,進一步歸納人文事象的時空變化規(guī)律,撰寫調研報告。
4.實踐教學效果評價與反饋
及時評價實踐教學效果,是完善實踐教學體系、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措施。實踐教學效果評定應包括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實踐能力、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等。為此構建了實踐教學效果評價體系。體系包括三大板塊:一是專家點評,即每一小組推選一名同學針對調研內容、方法、結論等現(xiàn)場演講,由3~5名教師組成專家團進行點評;二是選出優(yōu)秀調研報告,在教師的指導下進一步補充、修改,撰寫成科研論文,在相關雜志發(fā)表;三是依據(jù)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表現(xiàn)、個人成績和小組成績等因素綜合評定每位學生的實踐教學成績。此外,應及時了解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逐步完善實踐教學的內容體系。
例如,結合經(jīng)濟地理部分的學習內容,確定了“三峽廣場與解放碑商圈商業(yè)業(yè)態(tài)結構比較分析──以零售業(yè)業(yè)態(tài)為例”的調研課題。根據(jù)調研內容和目的,確定以走訪式調研方法為主,通過對兩個地區(qū)商業(yè)空間分布和發(fā)展態(tài)勢,確定調研范圍和路線,實地調研、資料分析和撰寫報告采取小組分工與協(xié)作的組織方式。
通過調研分析得到如下結論:①三峽廣場與解放碑商圈商業(yè)業(yè)態(tài)行業(yè)結構趨同度高;②解放碑商圈商業(yè)業(yè)態(tài)層次結構高于三峽廣場商圈;③級差等級地租對兩商圈商業(yè)業(yè)態(tài)空間分布產生顯著影響,從商圈核心向出現(xiàn):百貨商店、專賣店――超市、專賣店、小型商店――便利店、一價店、倉儲超市的業(yè)態(tài)變化特征;④三峽廣場應根據(jù)級差等級地租進行商業(yè)業(yè)態(tài)空間結構調整;⑤解放碑商圈有條件發(fā)展為大型購物中心。以上結論對兩大商圈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人文地理學討論課和實踐活動課是對傳統(tǒng)人文地理教學的重要補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深化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而且整個過程鍛煉了學生查閱資料、獨立鉆研、語言表達、科學研究、團結協(xié)作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趙 榮、王恩涌、張小林等.人文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毛蔣興、徐文麗、黃鵠等.研究性學習在人文地理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9(3):114~118
關鍵詞:人文地理學教學 人文精神 融合
中圖分類號:G712.4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39
為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大量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是高職教育肩負的重要使命。文化素質是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質教育。人文素質培養(yǎng)就是將各種人文學科的知識和人類優(yōu)秀的文化成果通過知識傳授、環(huán)境熏陶以及自身實踐,使其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yǎng),成為一個人相對穩(wěn)定的內在品質和外在的精神風貌,形成受教育者自身內在的人文精神。近年來,高職院校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對高職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其中,在學科課程教學中滲透人文素質培養(yǎng)內容、將人文精神培養(yǎng)與課程教學相融合是加強高職學生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徑。筆者在人文地理學課程中的教學中進行了這方面的實踐。
1 發(fā)掘人文地理學教學在培養(yǎng)高職學生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優(yōu)勢
1.1 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優(yōu)勢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環(huán)境的結構、分布及其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性和人地關系的學科,具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雙重屬性。它既研究地理環(huán)境與人類的關系,也研究人類活動對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內容有很強的人文性。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科的一個分支,以人文現(xiàn)象為研究主體,揭示人類活動空間結構和地域分布的規(guī)律性,它側重于從社會性、區(qū)域性和綜合性的角度研究人文現(xiàn)象,特別強調時間、空間和人文現(xiàn)象的整體性關系,使人文地理教學能更好地找到人文素質教育的切入點。
1.2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貼近生活,利于人文精神培養(yǎng)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為地球表面的人類的各種社會經(jīng)濟活動,主要涉及人口、資源、環(huán)境、政治、旅游、宗教、城市化等諸多與人們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內容。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社會和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日趨緊密,人類活動正以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和速度影響著地理環(huán)境。在人類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如人口增長過快與環(huán)境承載能力有限之間的矛盾,城市化過程中出現(xiàn)了環(huán)境和社會問題,資源過度開發(fā)和浪費等各種問題。如何科學處理人地關系,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是人類未來發(fā)展必須正視和解決的問題。高職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管理者,他們的認識和行為直接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方向。人文地理學教學內容貼近生活能更好地涵蓋這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共同探究,可以幫助學生關注人類發(fā)展,解開心中的困惑,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地觀、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發(fā)展觀,自然而然地形意識,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
2 將人文精神培養(yǎng)作為人文地理學教學的價值取向和最終目標
人文素質教育實質是向學生進行深入的人類文明的教育,通過知識的傳授和環(huán)境熏陶,使學生開闊思維,產生情感,理性思考,進而影響自己的行為。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不能簡單地認為是對學生人文知識的傳授,人文素質的教育應更關注學生內在品質修養(yǎng)和外在精神氣質的統(tǒng)一。因此,人文地理學教學應將人文地理知識的教學作為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質的基礎性環(huán)節(jié),把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作為人文地理學教學的終極目標。
3 將人文精神培養(yǎng)理念貫穿于人文地理學教學設計之中
在教學設計中貫穿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需要從教材的重構、教學內容的選取、教學過程的把控、學生評價、課程資源的開發(fā)等方面考慮人文教育的因素,形成對學生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系統(tǒng)性過程,而不是僅僅在課堂上進行一些支離破碎的思想教育。
3.1 精選蘊含豐富人文事項的教學內容
充分挖掘課程的人文素材,精選教學內容成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第一步。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對人文地理學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處理,將人文精神培養(yǎng)內容滲透、融合到教學內容中合理編排形成精煉型模塊。在選取教學內容時應該從遵從以下原則:①教學內容應蘊含更多的人文素材;②教學內容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③教學內容的選取應更能體現(xiàn)時效性;④教學內容更利于學生自主探究,利于學生能夠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3.2 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人文地理學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地理學科特點,為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運用提供了基礎。人文地理學涉及內容的社會性、綜合性、地域性、實踐性的特點為開展探究式教學活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高職學生動手能力強,參與實踐活動的主動性強,為開展探究性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教材為依托,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具有啟發(fā)性和體現(xiàn)人文內涵的探究內容,利用學生已掌握的學習技能和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如學生在中學的地理知識學習中掌握了圖表分析,就能對地圖、圖表、圖像進行判讀、繪制、分析。在人文地理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人文地理學研究對象是將事物從科學領域調整到社會學領域的特點,對地理規(guī)律的認識、地理空間上人的事項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導學生對人文事項要從社會學角度對信息資料進行提取、認識、分析、理解、推導、闡述現(xiàn)象,通過知識的遷移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獲取新的知識和提升學習能力。在探究教學過程中,教師輔以針對性強的案例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進行突破,也可以對熱點問題進行討論或開展辯論,激發(fā)學生的思想火花,深化教學內容??梢栽谔骄窟^程中開展社會調查等實踐活動,使學生的課堂從教室延伸到社會,開闊眼界,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意識。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包容性、創(chuàng)造性,合作意識其本身就充滿了人文內涵。
4 將人文精神培養(yǎng)作為教學成果評價的標準
將高職學生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內化成果作為教學評價的標準。評價采取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在參與評價主體、確定評價指標、使用評價方法等方面體現(xiàn)多元化,建立對學生人文精神內化成果的多元化評價體系。
關鍵詞:人文地理學;參與式教學;案例教學;探究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00X(2017)08-0081-02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地聽、記,這樣滿堂式的灌輸法,單純地強調知識的積累,學生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大量的教材知識,但卻不能活學活用,很難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建構主義教學理論認為,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但知識不能單純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教師或學習伙伴的幫助下,結合一定的社會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1]。參與式教學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從傳統(tǒng)的以教師講授為主導向以學生的參與教學設計為主轉變,通過互動學習、翻轉課堂、案例教學、探究教學等教學實踐,引導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內涵
參與式教學法是強調以學生學習為核心,以教學互動為重點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通過互動學習、翻轉課堂、案例教學、探究教學等教學實踐,運用形式多樣、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富有趣味、輕松愉快的教學活動中深刻領會所學知識[2,3]。
參與式教學強調師生平等、共同參與到教學活動,共同討論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問題,實現(xiàn)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師生互動和教學相長。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實施,不僅有助于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態(tài),推動師生學習共同體的創(chuàng)建,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能動性,而且有助于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開展創(chuàng)造性底教師教學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業(yè)務水平[4]。
二、參與式教學模式的特征
(一)參與式教學模式是強調師生地位平等
與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參與式教學模式更注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地位平等,平等性主要體現(xiàn)為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體驗式學習,尤其是面對師范類的學生,可以通過合理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參與到具體的課堂教學設計中,可以通過設計問答式、案例式、探究式等方式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與教師進行平等的對話與交流[5]。
(二)參與式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主動學習為核心
長期以來,教學活動主要以教師教授為主,學生主動參與性較少。參與式教學模式是突破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從以直接教授學生為主向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為主轉變,教學活動從以往的師生單向交流向教生與生生等多向交流轉變,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參與性學習更受授課者關注。
(三)參與式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
參與式教學模式可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活動,既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教學內容的設計、課堂即興討論、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等方式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融入?yún)⑴c式教學模式,也可以分小組討論或分小組設計某一教學內容,正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拓展學生參與教學的空間。
三、高校人文地理學參與式教學模式的策略實施
(一)參與課前準備,實施翻轉課堂教學
翻轉課堂指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角色,通過對知識傳授和內化的顛倒反轉,對課堂時間與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重新規(guī)劃的一種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7,8],在以現(xiàn)代教育技術為重要手段的教學活動中,參與式教學可以翻轉課堂為形式,圍繞教學主題,布置教學任務,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視頻(微課)進行課前預習,課堂中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主題討論、協(xié)作學習,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人文地理學教學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大量的圖片、視頻等資料,視頻資料與人文地理學相關的視頻資料種類繁多,學生可以上網(wǎng)查找或自己制作。如電視媒體可從CCTV-3的“文化大百科”;CCTV-4的“城市1對1”、“走遍中國”、“遠方的家”;CCTV-7的“鄉(xiāng)土”;CCTV-9的“人文地理”;CCTV-10的“地理中國”、“文明密碼”;云南衛(wèi)視的“經(jīng)典人文地理”等電視節(jié)目中學習諸多與人文地理學緊密相關的知識。
(二)參與小組討論,實施探究式教學
分小組討論法是有效提高學生參與性最為常用的方式之一,教師可以根據(jù)人文地理學的具體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具有探討性的問題,以分小組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總結。例如,在“漢語的發(fā)展”的教學中,可先將來自不同語言片區(qū)的學生按七大方言分成七個組,首先每個小組成員用自己的方言交流,然后再進行各語言片區(qū)相互交換交流,了解彼此的方言特點、語言習慣,再進一步分析為何不同區(qū)域存在不同的方言、語言的傳播特性與傳播機制是什么等深層次的問題。在“地理環(huán)境與宗教文化的關系”、“地理環(huán)境與物質民俗的關系”、“地理環(huán)境與城市發(fā)展的關系”等教學中,可以讓每個小組討論并記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例,進而分析人地關系在不同人文事象中的表現(xiàn),小組陳述討論結果后教師進行總結點評,進一步幫助學生掌握教學知識點[9]。
(三)參與實踐活動,實施體驗式教學
人文地理學研究人文現(xiàn)象空間特征與人類活動賴以生存的地理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揭示自然環(huán)境對人類社會活動、人類活動對地理環(huán)境作用的變化和規(guī)律,以及探討如何適應環(huán)境和改造環(huán)境,以協(xié)調人地關系。很多人文現(xiàn)象來源于生活,也離不開生活調查,包括人們日常生活與自然環(huán)境的相互影響及人文現(xiàn)象的空間特點和空間規(guī)律[9]。在人文地理的教學中,可適當增加多種形式的實踐環(huán)節(jié)與參與機會,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深刻理解相關知識點。通過校內校外實習,引導學生結合日常活動分析人文現(xiàn)象。如“人類日?;顒拥男袨榭臻g”教學中,可從學生校內通學行為入手,分析通勤活動行為空間的決定因素;結合學生網(wǎng)購與實體店購物的體驗,分析購物行為空間的影響因素,進而探究互聯(lián)網(wǎng)對人類行為空間的影響。
(四)參與開展微研究,實施案例教學
作為地理科學專業(yè)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專業(yè)的基礎課,人文地理學通常設置在第二學年開設,盡管第一學年已對自己的專業(yè)有基本認識,但剛開始接觸專業(yè)課程的學生來說,系統(tǒng)的地理研究思維與分析能力還尚未形成[10]。因此,在人文地理學的教學過程中,可結合具體內容給學生布置某方面的研究課題,分組開展微研究。如第三章“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中,可結合教師的相關課題詳細講解“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一般程序”,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展開課題微研究,學生調查研究的成果經(jīng)討論總結后可作為后面章節(jié)的典型案例,開展案例教學,讓學生在案例情景中對案例進行剖析、研究、歸納、總結,從與自己生活緊密相關的案例深刻理解人文地理學的相關原理、概念,不斷形成新的理論視野,增長案例分析的技巧,引導學生把探索理論運用于實際的問題,有效地促進理論向實踐的轉化。
四、結束語
參與式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中心、強調師生地位平等、注重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教學重心由基礎知識的傳授轉移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解決實際生活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模式從封閉性為主向啟發(fā)式、探究式、體驗式轉變,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平等化、社會化、開放性的新常態(tài)。
作者:曾群華
參考文獻
[1]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6:184.
[2]林羽翔.參與式教學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運用的思考[J].海峽科學,2011(2):90-91.
[3]陳時見.參與式教學的內涵特征[J].教師教育學報,2014,4(1):109-111.
[4]于波,李秀雙.參與式教學的目標設計[J].教師教育學報,2014,4(1):111-124.
[5]毛彩菊.參與式教學模式: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的教學模式選擇[J].理論觀察,2015,12:171-172.
[6]單穎.參與式教學方法在高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皖西學院學報,2006,4(44):154-156.
1、地理科學是教育部批準設置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屬于地理科學類專業(yè),基本修業(yè)年限為四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是從各種角度對地質、地表形態(tài)等地理特征進行深入研究,研究人與地理的關系的專業(yè)。
2、地理科學專業(yè)可以分兩個大類,即以地形、地質、氣候、海洋等自然環(huán)境為研究對象的自然地理學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為研究對象的人文地理學。該專業(yè)要求掌握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還要了解相近專業(yè)如資源環(huán)境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3、主干課程:
地圖與遙感、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jīng)濟地理學、城鄉(xiāng)規(guī)劃、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統(tǒng)、地理教學論、區(qū)域分析與規(guī)劃、環(huán)境保護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等。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關鍵詞:人地關系;空間問題;區(qū)位
區(qū)域對于一門課程來說基本概念是基礎,是其他理論、方法論展開的重要根基。本文圍繞地理學課程中的三大概念,即經(jīng)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經(jīng)濟活動區(qū)位概念及區(qū)域概念進行辨析,旨在明晰概念內涵。
1關于經(jīng)濟地理學研究對象的探討
經(jīng)濟地理學是研究經(jīng)濟活動區(qū)位、空間組織及其與地理環(huán)境相互關系的學科。這一定義明確了當今國內經(jīng)濟地理學主要研究領域為人類經(jīng)濟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關系和經(jīng)濟活動的空間問題兩大模塊,與過去的相關教材相比具有鮮明地理學特色并體現(xiàn)地理學科研究優(yōu)勢。教材中明顯將經(jīng)濟活動空間問題研究和經(jīng)濟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關系并重為經(jīng)濟地理學兩大研究對象。作者認為經(jīng)濟地理學擅長研究的領域自然是經(jīng)濟活動的空間問題和經(jīng)濟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人地關系)。由于地理學向來擅長研究的領域為人地關系地域系統(tǒng),因此對于后者大家普遍認可并容易接受。其原因為地理學的根基是區(qū)域性與綜合性,對于人地關系地域系統(tǒng)研究來說,綜合性不必費筆墨,人地關系系統(tǒng)包括諸多要素的綜合,自然體現(xiàn)地理學的綜合性。地理學的區(qū)域性主要體現(xiàn)在區(qū)域內部的一致性及區(qū)域之間的差異性,而區(qū)域差異性主要由地球的圓形形態(tài)與太陽的位置關系及地球自身的地質演化歷史所決定。其中,地球圓形形態(tài)與太陽的位置關系這一基礎物理條件使得地球表面的熱量分布產生區(qū)域差異,即維度地帶性規(guī)律。熱量分布差異帶來諸多自然地理要素(氣候、植被、土壤)的空間差異,而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間差異是地理學區(qū)域性特點的根基。地球自身的地質演化帶來當今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海陸分異狀態(tài),而上述差異又進一步影響水熱分布狀態(tài),進而影響“區(qū)域性”。人地關系地域系統(tǒng)的基礎是“地”,即人地關系協(xié)調的關鍵是地理環(huán)境的承載能力,因此從此種意義上講,人文地理學科的基礎亦是自然地理學科,這是由研究對象或研究領域所決定的。經(jīng)濟活動的空間問題研究這一領域若將其獨立與人地關系之外進行研究,就不是地理學所擅長的,而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比較擅長研究經(jīng)濟活動的空間問題。其原因有:(1)經(jīng)典區(qū)位理論,如杜能的農業(yè)區(qū)位理論、韋伯的工業(yè)區(qū)位理論、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論以及廖什的市場區(qū)位理論,均為經(jīng)濟學家或受到經(jīng)濟學思維的地理學家所創(chuàng)。(2)上述有關區(qū)位經(jīng)典理論雖關注的是經(jīng)濟活動的空間問題,但關注的核心問題為經(jīng)濟活動的空間成本或空間支出問題,而成本與收益問題顯然是經(jīng)濟學的基本問題。(3)目前區(qū)域經(jīng)濟學諸多著作中介紹經(jīng)典區(qū)位理論的情形常見,由此看來區(qū)位論對經(jīng)濟學和地理學都非常重要,兩種學科均將其視為本學科的基礎理論或基礎理論之一。若地理學將經(jīng)濟的空間問題與本學科擅長的基礎理論——人地關系理論相融合可能有助于本學科更好地發(fā)展。本文認為,經(jīng)濟地理學應將研究對象中的人地關系概念進一步強化,而空間問題的研究需要以人地關系研究為前提即在經(jīng)濟地理學的空間(或區(qū)位)問題研究中,首先以人地關系的區(qū)域性和綜合性研究為基礎,便能更好地發(fā)揮地理學在空間問題研究上的特色與優(yōu)勢。為了進一步說明問題,此處簡單舉一例:如以某區(qū)域城鎮(zhèn)體系空間優(yōu)化為例,從單一的經(jīng)濟學視角分析,城鎮(zhèn)體系的空間規(guī)劃,無一例外都是按照嚴格的假設條件,遵循中心地體系(或其他經(jīng)濟學理論模式)即可。因為在僅考慮少數(shù)經(jīng)濟學因素(成本—效益等)的情況下,地理環(huán)境因素(綜合性和區(qū)域性)的作用或影響不能夠充分體現(xiàn),而現(xiàn)實的區(qū)域城鎮(zhèn)體系規(guī)劃應首先考慮地理環(huán)境,考慮人地關系的協(xié)調性。原因是,地理環(huán)境為人類生存基礎,而成本—效益等諸多經(jīng)濟因素是人類在保證生存基礎之后的發(fā)展方面的問題?;谏鲜稣J識,本文認為在地理學教材中應將學科研究對象描述為人地關系(人類經(jīng)濟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關系)及人地關系協(xié)調基礎上的區(qū)位、空間組織等問題更為合理。
2關于經(jīng)濟活動區(qū)位概念的探討
地理學眾多教材將經(jīng)濟活動區(qū)位定義為人類經(jīng)濟活動所占有的場所。這一定義范圍較廣,年輕學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內涵。本文認為,經(jīng)濟活動區(qū)位有兩大核心內涵,一是相對位置的內涵,即“此經(jīng)濟活動”與“彼經(jīng)濟活動”之間的相對位置決定“此經(jīng)濟活動”的區(qū)位的“好壞”或“優(yōu)劣”,而教材所定義的經(jīng)濟活動所占有的“場所”一詞,不能很好地體現(xiàn)經(jīng)濟活動本身的相對位置的內涵。二是須從某一視角去看待區(qū)位這一概念。例如在比較兩種地理事物的區(qū)位中“誰優(yōu)誰劣”,須從同一視角進行比較才具有可比性。如,北京和二連浩特的區(qū)位“誰更優(yōu)”的問題,中國和蒙古國的經(jīng)濟貿易往來這一視角看問題,那必然是后者的區(qū)位優(yōu)勢顯著。但從國家層面去比較區(qū)位優(yōu)勢,顯然前者具有絕對優(yōu)勢。我們經(jīng)常看到或者聽到“什么與什么比較起來,哪一個更具區(qū)位優(yōu)勢”等表述,這樣的表述顯然忽略了兩種事物的比較必須在某一個統(tǒng)一視角下進行才有意義這一基本常識。本文認為,經(jīng)濟活動區(qū)位更為容易掌握的概念表述應為,“某統(tǒng)一視角下,經(jīng)濟地理事物的相對位置”。
3關于區(qū)域概念的探討
區(qū)域概念在諸多領域中無統(tǒng)一定義,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定義。政治學認為行政界線既是區(qū)域邊界;區(qū)域經(jīng)濟學認為統(tǒng)一經(jīng)濟特征的區(qū)域即為其邊界;地理學認為區(qū)域是具有一定范圍的地理空間。本文主要探討地理學對于區(qū)域的理解或者表述。地理學對于區(qū)域的上述定義與區(qū)位定義同樣,其內涵較為寬泛,沒有一定的專業(yè)基礎的本科生理解起來較為困難。定義表述中的“一定范圍”一詞,其所指范圍寬泛,如,“一定范圍”從小到社區(qū),大到全球的理解均可,因此不易在學生頭腦中植入清晰的空間概念,易出現(xiàn)歧義。由于地理學的兩大根基之一的“區(qū)域性”是在自然區(qū)域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具有很強的自然地理屬性。即使在人文地理學研究中,也應強調區(qū)域的自然地理屬性。因此本文更傾向于將區(qū)域定義為,某一標準下,具有內部一致性,外部差異性的地理單元。其中,“某一標準”一詞是為區(qū)分不同學科(或不同研究視角)對區(qū)域的不同認識(或表述)。例如,人文地理學中的文化區(qū)僅僅是從文化這一視角劃分區(qū)域的,而經(jīng)濟區(qū)僅僅是根據(jù)經(jīng)濟類指標對區(qū)域進行劃分的。因此“區(qū)域”在一定標準下才具有實際意義,同時在一定標準下區(qū)域內部必然具有一致性,對外必然產生差異性。
4結論與討論
本文所探討的三大基礎概念是地理學課程體系中常見和重要的概念,對于本科生學習掌握本學科相關理論和相關方法論十分重要。作者以目前國內流行的幾本教材為參考,結合自身教學和科研體會,對人地關系和經(jīng)濟空間問題之間的相互關系及概念融合問題進行初步探討,并對人文地理學兩大基礎概念,即經(jīng)濟活動區(qū)位概念和區(qū)域概念進行深入辨析,旨在明晰三大概念的實際內涵。上述三大基本概念僅僅是作者本人結合十余年的教學及科研所總結出的一些心得體會,有待同行深入交流探討。
參考文獻
[1]李小建.經(jīng)濟地理學(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崔功豪.區(qū)域分析與規(guī)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陳才.區(qū)域經(jīng)濟地理學(第二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關鍵詞】AP課程;人文地理;AP人文地理課程
一、美國AP課程的相關概況
美國AP課程的全稱是Advanced Placement Program,中文一般翻譯為美國大學先修課程或美國大學進階先修課程。它是由美國大學理事會提供的在高中階段進行授課的大學課程,它相當于大學低年級水平的課程,美國的學生在高中階段可以選修這些課程,在完成學業(yè)以后申請參加AP考試,考試合格以后可以獲得相應的學分,上大學以后這些學分會得到學校的認可,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后降低大學教育成本、縮短大學的教育時間。目前,已經(jīng)有很多國家的大學承認AP學分并將其作為入學的參考標準。
二、美國AP人文地理課程的相關概況
(一)AP人文地理課程概述
AP人文地理作為AP課程項目課程之一,其中的AP人文地理課程是為了滿足高中生能夠在高中階段學習相當于大學初級的人文地理課程的需要。學習時間根據(jù)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學習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大約為一個學期的學習時間。
(二)AP人文地理課程的特點
根據(jù)以上對AP人文地理課程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其呈現(xiàn)出以下幾個特點:AP人文地理課程強調經(jīng)濟理論和模型,并且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城市發(fā)展、工業(yè)化和城市規(guī)劃中運用經(jīng)濟理論和模型的能力;同時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能夠運用空間概念和景觀分析的方法來研究人類社會組織及其環(huán)境后果;要求學生與教師一起共同探討這些議題,且能將所學地理基礎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
(三)AP人文地理課程的目標
根據(jù)美國1994年頒布的《國家地理標準》,學生要想順利完成這門功課,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的課程目標:(1)思考并使用地圖和空間數(shù)據(jù);(2)認識并解釋不同尺度地理事物或現(xiàn)象之間的關系;(3)辨識并解釋不同空間尺度的模式與過程之間的關系;(4)定義區(qū)域并評估區(qū)域化進程;(5)描述并分析不同地區(qū)的變化聯(lián)系。
(四)AP人文地理課程的內容設置
關于AP人文地理課程學習還沒有指定的人文地理學教材,只是提供一些參考教材由教師和學生自由選擇,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教學需要和學生特點來選擇教材。AP人文地理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地理的本質與前景;文化模式與進程;政治組織的空間;農業(yè)和農村土地使用;工業(yè)化和經(jīng)濟發(fā)展;城市和城市土地使用。
(五)AP人文地理課程的評價方式
美國AP人文地理課程考試分為兩個部分:選擇題和自由回答。選擇題一般是從五個答案中選一個正確答案,不像國內的四選一或者多選,一般是75個選擇題,做題時間為60分鐘;自由回答問題部分一共是三道題,做題時間為75分鐘;考試內容以一些當代世界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或者發(fā)生的一些大事件為主,答題標準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也不需要任何的答題技巧。選擇題和自由回答題的考試分值各占50%,經(jīng)過評分計算,從1分到5分換算成“不合格”、“可合格”、“合格”、“好”、“非常好”五個等級。一般需要4分以上才可以免修大學第一年的地理基礎課程。
三、AP人文地理課程對我國高中地理課程的啟示
(一)構建我國高中地理先修課程體系
我國從2007年在北京市開始嘗試AP課程項目,其目的是為了推進普通高中的課程改革,力求在青少年中培養(yǎng)一批優(yōu)秀拔尖人才。嘗試從高中階段開始培養(yǎng)一批現(xiàn)代化發(fā)展急需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通過幾年的嘗試實驗,發(fā)現(xiàn)成效還可以。因此,構建我國大學地理先修課程體系,做好高中階段與大學階段地理學習的銜接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很有意義,同時也可以為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和地理學科的發(fā)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
(二)拓展我國高中地理課程的內容
跟美國AP課程相比我國地理課程內容的選擇側重于生對基礎性知識的掌握,課程內容涉及面比較窄。那么,一方面可以將人文地理和區(qū)域地理的相關內容結合起來,增加一些當前社會熱點問題,加強案例分析學習,尋找一種符合高中生認知需求和社會需求的內容體系。另一方面,地理課程蘊含著全球化的特征,課程內容的選擇也要體現(xiàn)這一特點。
(三)完善我國高中地理課程目標
美國AP人文地理課程內容和要求來看,它強調學生對地理核心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注重學生對地圖和空間數(shù)據(jù)的分析和利用;強調學生要有獨立思維,并且能對某一具體案例進行批判性的辯述;同時強調聯(lián)系生活實踐,貼近現(xiàn)實生活。因此,課程目標的設置在加強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學生對地理學相關理論的理解和應用上,培養(yǎng)學生利用所學地理學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優(yōu)化我國高中人文地理課程的評價方式
我國高中地理課程往往側重于考察學生對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忽略實際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和過程,因此可以嘗試適當減少考試中客觀題的權重,可以仿效美國運用材料或者圖表分析的方法來解決問題。AP人文地理課程考試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收集和處理信息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學生對材料或者圖表分析的方法來考核學生??荚嚊]有標準答案,即使兩個學生的觀點完全不同,只要學生能夠言之有理、自圓其說,他們也能獲得很高的分學。當然,我們也不能盲目的去模仿美國的AP課程,而是結合我國高中地理教學實際,學習AP課程的長處的同時,使之發(fā)展成符合我國人文地理課程的發(fā)展模式。
參考文獻
[1] 張采.美國AP人文地理課程項目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05).
關鍵詞 旅游營銷文本;地方;視覺表征;社會構建;文化研究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lace:Cultural Turn in Western Tourism Advertising Researches
LIU Danping
(School of Tourism and Hotel Managemen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In mid and late 1990s, western human geography saw a major theoretical incident―“Cultural Turn”, whose core was to put cultural studies and social theories into the analytical system of humane geography and stress on the shaping role of soci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process in space and place. For marketing many destinations use pictures to show their landscape, which some scholars named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these marketing pictures just are texts which involves culture, place and man. The major conclusions of those western scholars have been made are: Firstly, the destination is an image and myths. Secondly, postcards are narrative texts involving many social signifiers. Thirdly, those visual marketing texts often make fake representation about the hosts.
Key words: tourist marketing text; place; visual representation; soci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study
一、 問題來源
二戰(zhàn)后,西方人文地理學的理論思潮呈現(xiàn)階段性變化,從1960年代的“數(shù)量革命”(計量地理學),演變到1970年代的“行為革命”(行為地理學)和人文主義地理學(humanistic geography)①,再到1980年代中期的“轉向”(即結構地理學,或稱激進地理學)。到了1990年代,由于社會科學總體上對人類文化的興趣大大增加,文化成為普遍性的研究熱點,西方人文地理學也隨之呈現(xiàn)出“后現(xiàn)代的”多元化屬性,并最終導致經(jīng)濟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和區(qū)域地理學等各分支學科發(fā)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論轉向,約翰斯頓稱其為“文化轉向”(Cultural Turn)[1]。
與上述理論走向相一致的,就是西方人文地理學方法論和哲學基礎的某些變化。例如,西方學者逐漸意識到,實證主義影響下的那種強調空間分析、運用“經(jīng)濟人”假設和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methods)、對經(jīng)濟活動空間規(guī)律的探討很少涉及社會過程和文化層面等做法,在解釋現(xiàn)代資本主義復雜的地理現(xiàn)象時越來越顯示出局限性和不合理性。于是,人本主義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的、社會批判(social critics)的以及后現(xiàn)代(postmodern)的方法論逐漸得到重視,一系列原本用于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的所謂定性方法(qualitative methods)[2,3]被采納。其中,不少學者注重探究人類的視覺體驗,通過分析攝影圖片、影視光碟等視覺資料,來揭示地理現(xiàn)象中的政治和文化意義,有學者稱其為“視覺方法”(visual approaches)[4,5]。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學“地方”的視覺表征與社會構建利用攝影圖片進行旅游地的視覺營銷一直是旅游企業(yè)所重視的策略[6,7]。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后,“文化轉向”思潮在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之一――旅游地理學的研究中開始有生動的體現(xiàn),眾多西方學者對明信片、旅行指南、導游手冊中的攝影圖片進行了符號學(semiology)、修辭學(rhetoric)、敘事學(narratology)、語用學(pragmatics)的分析,揭示了旅游地(“地方”,place)如何被視覺表征(visual representation),以及如何被社會性地構建(socially constructed),由此形成了一系列有重大學術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的研究問題、研究內容和結論,極大地豐富了對人類旅游活動的理論解釋。
自1999年起,我國學者就敏銳地預見到西方人文地理學文化轉向可能產生的重大影響,紛紛在《地理學報》[8]、《地理研究》[9]、《人文地理》[10-12]、《經(jīng)濟地理》[13-15]等刊物上進行介紹和評述,著重從研究體系或框架上概括出該學術事件在經(jīng)濟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以及區(qū)域地理學等分支學科中的基本特征,更有部分學者率先選擇國內案例地做了某些前沿性的研究工作[16]。然而,迄今為止,國內學者對西方學者關于旅游地視覺表征的研究這一“文化轉向”思潮中最活躍的學術活動尚缺乏了解,相關的綜述與評價也鮮有見到。本文擬在此方面有所貢獻。
同時,如果說國內先前已有的那些關于“文化轉向”的綜論性文章重在粗線條的勾勒,那么接下來該做的,就是在此基礎上從微觀層面考察國外同行如何進行地理學問題的文化研究。鑒于此,本文就將綜述的起點放在西方學者的典型案例研究上,然后再對他們的理論工作加以評價和闡釋。
二、 述評方法
本著從歷史的、文化的、社會的角度探討旅游營銷圖像的原則,筆者將文獻收集范圍限定于旅游研究中的視覺文本分析。文獻來源主要有兩類:國際旅游研究領域內僅有的兩個被SSCI科技文獻檢索系統(tǒng)收錄的期刊《旅游研究紀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一直代表了旅游研究的前沿成果,它們從1980年代以來的學術論文就成為本文綜述的第一類文獻;另外,2003年6月,英國Sheffield Hallam大學舉辦了主題為“旅游與攝影:靜態(tài)的視覺影像與動態(tài)的生活”的國際學術會議,會議交流論文80余篇,集中反映出該議題的國際研究動態(tài),它們是筆者關注的第二類文獻。
在具體評述時,筆者將分兩個層面進行。
第一層面是案例研究觀摩。筆者從國外同行的諸多研究個案中選擇三個代表性工作加以詳盡的解析,目的是細致地觀摩和學習他們有哪些有價值的研究問題,如何開展工作,以及做了哪些理論解釋。
第二層面是關鍵詞的抽取與闡述。借鑒近年來文化研究領域(也包括人類學、社會學、傳播學等)日益推崇的“關鍵詞”(keywords)研究思路[17-21],筆者從西方學者關于“地方”的視覺表征和社會構建的諸多研究案例中抽取他們使用頻率相對較高的若干核心詞語(這其實是學者們取得的某些共識所在),然后將這些核心詞語視為該議題的“關鍵詞” 逐個進行簡要分析。顯然,這些關鍵詞彼此勾連應合,已形成一條西方學者關于旅游營銷文本的視覺文化研究的理論主線。
三、 典型案例觀摩
西方學者認為,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歷史受制于一定時空范圍內的社會經(jīng)濟結構和經(jīng)濟制度,以及決定這種經(jīng)濟制度和結構的政治結構和意識形態(tài)。某一“地方”之所以成為旅游地,成為旅游者消費的對象,實際上是歷史的選擇,是一定社會階層和社會集團及其代表人物意志的集中體現(xiàn)。同時,他們還認為,探究旅游營銷圖像的產生過程,是洞悉旅游地形象問題的最佳切入點之一。國外同行的多項研究表明,旅游地是視覺表征的結果,是當?shù)卣⒙糜伍_發(fā)商與銷售商、土著居民(indigenous people或host)以及游客共同地、社會性地重構原地方后形成的一個“非真實世界”[21,22]。
1. 旅游地是一個“意象”:蘇格蘭旅游委員會案例
Caroline E.等人以蘇格蘭旅游委員會(STB)為例,試圖回答物質景觀如何實現(xiàn)話語轉換,成為導游手冊里的圖片影像這一問題[23]。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導游手冊里旅游空間被設計、轉化成某種視覺表征需要經(jīng)歷三個媒介傳播過程:市場調研機構提供游客需求信息,并由此提出形成蘇格蘭地方特色的關鍵性圖符(icon);專業(yè)攝影師運用技術和社會文化知識選擇性地拍攝景物;導游手冊編輯設計人員使用媒介話語精心編排出一個極具勸服功效的導游手冊,最終完成影像表達。三方在整個過程中都需要遵循當代社會關于旅游發(fā)展、關于導游手冊角色的約定。作者不無幽默地描述導游手冊編輯設計人員的工作之一就是將合適的東西放在合適的頁面里,以引起游客注意,讓他們想到:“哦,這很有趣”,或者“嗯,這地方看來值得一去!”
據(jù)此,Caroline E.等人認為,地理背景并不能單純地決定一個地方是否成為旅游目的地。對某一地方而言,不是其自我評價,而是外來因素合力對它進行的描繪使其成為人們所說、所觀看到的“地方”。即,旅游地實際上是一個“意象”(image),它由旅游運營商“經(jīng)營”(operate),由市場營銷人員“包裝成型”(model),再由旅游者“使其具有生命力”(perpetuate)。供需雙方共同建造了一個地方“神話”(myths)。
2. 自然界是一系列值得拍攝的機會:加拿大杰士伯國家公園案例
旅游資源管理、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可持續(xù)旅游一直是國內外旅游研究的熱點,其中如何看待旅游地是西方學者關注的焦點。其中,加拿大學者Keri Cronin的研究可圈可點。他以加拿大杰士伯國家公園(Jasper National Park,簡稱JNP)這樣一個典型的生態(tài)旅游地為研究對象,卻一改不少學者從旅游地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監(jiān)測、生態(tài)評價、旅游者行為管理等入手進行研究的慣例,而是收集有關JNP的旅游營銷圖片,對它們進行內容分析,解析圖像中具體的構圖元素(element)和修辭手法(rhetoric),探究圖像所隱喻的自然資源管理人員、旅游開發(fā)經(jīng)營人員對JNP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認知,以及資源利用的主張,由此剖析該旅游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的深層原因[24]。
Keri Cronin注意到,導游手冊、明信片、旅行指南里關于JNP的圖片的畫面“主角”始終是廣闊無垠的原始森林或其它自然景觀,似乎刻意避免出現(xiàn)人類活動的痕跡,以塑造JNP“未被侵染的、純凈的、新奇刺激的野生環(huán)境”之形象。但這顯然違背公園的發(fā)展實情:其旅游業(yè)發(fā)展得十分紅火,某些地段和景點常常游人如織。同時在導游手冊里,人們滿眼看到的是公園內一長串適合拍照的景點,以及相應的取景角度和時間說明。對此,Keri Cronin不無諷刺地寫道:“在旅游營銷文本里,自然界變成了一系列值得拍攝的機會(photo-opportunities),導游手冊簡直就是一個為攝影發(fā)燒友服務的向導(shutterbug Guides)?!绷硗?,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JNP的管理政策也大多是從有利于旅游發(fā)展的角度制定的,常常為取悅游客而人為干涉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身循環(huán)。例如,公園有禁火規(guī)定,每年干燥季節(jié)里自然燃起的山火都會被立即撲滅,并在最短時間內原地補種樹苗或草坪,目的就是保證游客的眼睛和照相機鏡頭所觀察到的都是一片生機盎然的綠色世界。
Keri Cronin進一步揭示,旅游營銷圖像樹立的JNP“自然絕境(the sublime)”的形象誘使更多的游客前往觀光體驗。當這些被“藝術化唯美化”的旅游廣告圖片“洗腦”后的游客大量涌入時,很難期望他們能夠自覺意識到JNP所面臨的環(huán)境壓力,以及過度的旅游、拍攝行為可能導致何種生態(tài)損害。研究者總結道,為了JNP的旅游業(yè)發(fā)展,公園管理者、旅游批發(fā)商和游客等群體的態(tài)度和行為都是“以人為中心的”(humancentered)的,他們不約而同地將人與自然對立起來,認為野生地(wilderness space)是一個非人類世界(nonhuman world),人類可以不斷地征服和利用它。就這樣,攝影和旅游營銷圖像“進入了國家公園的生態(tài)過程(ecological processes)”,并在其中起到不容忽視的消極作用。
JNP案例再一次證明:但凡被營銷者貼上“生態(tài)旅游地”標簽的地方,永遠維持“處女的” 形象和狀態(tài)就成為它們的重要任務。因此,地方是表征的結果,被如何表征則受控于人類社會的選擇。
3. 明信片是一種“社會能指”:札格勒布市案例
Sanja KalaposGasparac將前南斯拉夫克羅地亞共和國的首都札格勒布市( Zagreb )作為研究對象,比較了二十世紀初到二戰(zhàn)和二戰(zhàn)后這兩個歷史時期內札格勒布市明信片中影像的不同[25]。研究發(fā)現(xiàn),在第一段時間里,當?shù)厝艘恢庇小霸窭詹际惺菤W洲中心”這一地方認同感。明信片里的影像大都是展示該市精美絕倫的教堂、高貴典雅的文化場館、古典厚重的城市雕塑以及奢華迷人的貴婦人等,那些五色琉璃、世界名畫、人體線條、蕾絲花邊等構圖要素無時不在傳遞札格勒布市濃厚的浪漫主義文化氣息。而二戰(zhàn)后,作為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明信片里的影像則更多地試圖樹立“新札格勒布”、“人民的札格勒布”的形象,各種能集中反映“繁榮”、“進步”、“平等”、“祥和”、“兄弟手足情”等社會主義特質的生活場景成為明信片的畫面主題,且這些特質通過陪襯物、拍攝角度、畫面色彩以及文字說明等手段逐一突顯出來。
同時,研究者還發(fā)現(xiàn),以上兩個不同歷史時期的明信片都形成了強大的勸服誘導功效,它們?yōu)橛慰土可矶ㄗ隽艘粋€札格勒布市,通過符號和象征規(guī)定和指導了游客如何選擇該市的旅游景點、如何欣賞城市風景、如何選擇拍攝對象、如何產生“合適”的情感以及日后如何形成“應有的”記憶等。當然,兩個歷史時期的旅游者,也都分別認為自己欣賞到了當時札格勒布市的精華所在。
這一案例表明,明信片很容易被人們操縱,它是政治、審美、修辭的合力結果,是具有多種意義的強有力的“社會能指”(social signifiers)。無論是二戰(zhàn)前的浪漫之都,還是二戰(zhàn)后的社會主義新城市,札格勒布市都是城市管理者(政府部門)、旅游開發(fā)商、景點銷售商以及游客等一起為自己精心重構的一個旅游地。他們共同策劃并聯(lián)合演出了一幕戲劇,所有演員各取所需:旅游產品的供給方獲得金錢,旅游產品的購買方獲得暢快、愉悅或刺激等體驗。
四、關鍵詞的抽取與闡述
從西方學者的諸多研究案例中抽取、歸納他們頻繁使用的核心概念,將十分有助于我們洞察旅游地被視覺表征和社會構建的基本特征和實質,準確把握國外同行的若干理論點。筆者視這些核心概念為“關鍵詞”。通過串連、參照、對比、整合這些關鍵詞,能夠較為清晰地梳理出西方學者關于該議題的一條理論主線。
1. 抽取關鍵詞
這些核心概念可劃分為如下5部分:
第一部分屬于旅游地視覺表征問題的研究基點,或者是一個理論分析工具,主要有“凝視/被凝視”(gaze/gazed)這一對關鍵詞[26-34]。
第二部分是西方學者用以解釋旅游地視覺表征和社會建構過程中的人及其行為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發(fā)送者/接收者”(sender/receiver)和“編碼/解碼”(incode/decode)這兩對關鍵詞[35,36]。
第三部分是西方學者進行旅游營銷圖片視覺分析時重點使用的概念,包括“圖符”(icon)、“符號”(sign)和“符碼”(code)等[37,38]。
第四部分是西方學者揭示旅游營銷圖片如何激發(fā)人們產生旅游動機時所頻繁使用的核心詞語,包括“表征”(representation)[39,40]、“隱喻”(metaphor)[41]、“敘事”(narrative)[42,43]、“修辭”(rhetoric)[44]、“象征”(symbol)[45,46]、“意指”(signification)、“能指/所指”(signifier/signified)[47,48] 等。顯然,這些關鍵詞分別援引自符號學、修辭學、敘事學、語用學以及文化研究和社會批判學派?,F(xiàn)代西方人文地理學與其它學科的交融日益深刻和廣泛的事實也由此可以略見一斑。
第五部分是西方學者用以回答旅游地視覺表征和社會建構過程之本質的核心詞語,包括“文化再生產”(cultural reproduction)[49,50]、“話語”(discourse)[51,52]、“權力”(power)[53-55]等關鍵詞。
2. 闡釋關鍵詞
上述5類關鍵詞深刻揭示出旅游地被視覺化表征和社會性構建的原因與過程,其間有復雜多樣的政治緣由和意識形態(tài)問題。筆者將選擇其中幾個關鍵詞進行闡述。
第一,“凝視/被凝視”。它表明旅游者(凝視主體)與旅游地居民及其文化(凝視客體)之間的關系。旅游,原本就是一個看與被看的過程,游客正是通過欣賞旅游地不同于自己日常生活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而獲得審美、愉悅、刺激、新鮮等情感體驗的[11]。而在西方文化里,凝視主體與凝視客體之間客觀存在著某種權力之爭。“凝視/被凝視”這一對概念其實就暗含有這樣一個觀點,即,二者之間可能存在著某種不平等。顯然,“凝視/被凝視”是國外同行回答“旅游地如何被視覺化地表征?其中的社會建構過程和意義是什么?”之問題的基本出發(fā)點,所有相關論述都由此深入展開。
第二,“發(fā)送者/接收者”和“編碼/解碼”。它們描述了旅游營銷文本與游客之間的一個基本的傳播過程:廣告設計者以滿足游客需求的原則對旅游地景觀進行重新設計,精心拍攝廣告圖片并撰寫文字說明(即編碼),然后以明信片、導游手冊等形式銷售或贈送(即發(fā)送)到游客那里;游客閱讀和理解這些營銷文本,并做出自己對旅游地景觀和吸引力的判斷(即解碼),決定是否出游。
第三,“圖符”、“符號”和“符碼”。這是社會批判、傳播學以及視覺文化理論中常見的核心概念。其中,口頭語言、書面語言、人的動作與姿態(tài)、服裝、建筑、飾物等所有的社會與文化活動或產品都可以視為符號;而符碼則是這一套受制于使用它的文化成員明確或不明確贊同的規(guī)則的符號系統(tǒng)[11]。換言之,文化成員不僅借助于這些符號和符碼去表達、傳遞和構建某種意義,同時也有意無意地采用固有的文化慣例和規(guī)則破譯并理解這些符號、符碼?;诖?,整個社會生活得以延續(xù)和推進。顯然,旅游廣告的設計者(我們完全有理由擴展到旅游產品的開發(fā)商、經(jīng)營商)和旅游廣告的閱讀者(包括潛在游客和實際到訪游客)都是這樣一些文化成員,他們共同通過某些符號、符碼來完成旅游產品的供給與消費。于是,在西方學者分析明信片或導游手冊里的旅游營銷圖片時,畫面主角、色彩、拍攝視角、背景物、附加文字等各個要素就被他們視為回答旅游地如何被表征和社會建構的理想切入點,國家公園的原始森林、城市街頭的燈飾圖案、女性衣裙的蕾絲花邊等也都成為一系列符號被逐一探測和解釋。
第四,“表征”、“隱喻”、“敘事”、“修辭”、“象征”、“意指”、“能指/所指”。國外同行通過這些詞語揭示了一個事實:旅游營銷圖片其實就是使用一系列符號,通過隱喻、修辭、象征等手段引起旅游者的情感共鳴,促使他們產生旅游的欲望。例如,一望無際的綠色森林(森林是一種符號)象征生態(tài)旅游地的處女地性質,貴婦人華美的衣帽(衣帽是一種符號)隱喻城市古典文化,海浪、懸崖、野生動物意指未被征服的自然界絕景,等等。
第五,“文化再生產”、“話語”和“權力”。這些關鍵詞揭示出旅游地被表征和社會構建的最本質問題――如何生產意義?如何使意義合法化?誰掌握了權力?首先,這里需要分別解釋“文化再生產”和“話語”的含義。因為與前述若干關鍵詞相比,它們并不為人文地理學家所普遍熟悉,而是國外同行從文化研究和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轉借過來的概念,帶有某種“后學”傾向[56,57]。
“文化再生產”表示文化領域作為一個各階級為爭奪社會利益而在意指方面進行不斷斗爭的場所所發(fā)揮作用的方式。其結果是文化在任何時代都或隱或現(xiàn)地有利于解釋支配階級的利益,有利于他們的表意實踐(signifying practices)。于是,文化再生產就是使統(tǒng)治階級集團利益的社會權威自然化與合法化的過程。同時,什么能夠得到再生產不是一個可預知的結論,而是特定空間與時間中運行的文化力量此消彼長的結果[58]。
同樣,在文化研究和批判學派那里,“話語”也決不簡單地等同于“語言”。前者本身兼有名詞和動詞兩種屬性,同時指涉思想和傳播的交互過程與最終結果。同時,話語是社會化、歷史化及制度化形構的產物,它體現(xiàn)著權力關系,而意義就是由這些制度化的話語所產生的。話語包括電視和新聞這些媒介話語,以及諸如醫(yī)學、文學和科學等制度化的話語。因此,話語是一種社會控制力量,各種話語無不體現(xiàn)著社會權勢的意志,無不對應著特定的權力機構[59]。
借鑒文化研究和社會批判的上述觀點,西方學者揭示出旅游地被視覺表征和構建為某種非真實世界的深刻內涵,即,刻意設計、規(guī)劃和選擇性拍攝旅游地景觀,然后通過明信片、導游手冊等旅游營銷方式將其大量復制和廣泛傳播,并最終強烈地影響游客的消費決策和體驗,這一切行為說到底就是一種文化再生產。同時,這樣的文化再生產并非隨意或偶然地發(fā)生的,而是文化產業(yè)的各個相關機構(institutes)(如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圖片社、出版商等)通過國家各項發(fā)展政策、經(jīng)濟法律制度等共同界定和規(guī)范了旅游者的凝視主體地位和旅游地居民及其文化的凝視客體地位,其后暗含著復雜的制度化、政治化操縱意味。換言之,旅游營銷圖片就是媒介話語的一種具體形式,它具有強大的說服和洗腦功能;旅游者掌控了話語權,他們決定了究竟哪一地方能講故事,為誰講,以及如何講。
至此,我們就可以勾連到第一類關鍵詞“凝視/被凝視” 進行初步總結:正是因為要滿足旅游者觀光、凝視和消費的需求,旅游地才被表征和社會性地建構為游客所希望的“模樣”。迎合旅游者的凝視偏好是塑造和強化旅游地形象的根本動力之一。
3. 簡析西方學者的理論走向
在現(xiàn)代西方人文地理學發(fā)生“文化轉向”思潮這一重大理論事件中,各個分支學科各有不同的表現(xiàn)。其中,文化地理學的要點就是借鑒“后現(xiàn)代主義”和“人文主義”的最新成果,將文化研究和社會理論納入人文地理學的分析體系中。在“新文化地理學”看來,“景觀”并不是傳統(tǒng)文化地理學所定義的“那些我們在地面上看到的風景,或一片土地”,而是人類對世界的“多種解讀方式”(ways of seeing)[60]。至于區(qū)域地理學,學者們則普遍關注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把“地方”定義為“利用空間來提供社會相互作用的場所”的觀點,開始偏重小尺度的視野。于是,作為對文化轉向的響應,“新區(qū)域地理學”的核心概念就由過去的“區(qū)域”(region)轉變?yōu)楸毁x予了社會化涵義的“地方”(place)。在“新區(qū)域地理學”看來,“地方”屬于意識形態(tài)的范疇,是個人和各種組織實現(xiàn)其功能的限制空間[61]?;诖?,我們對比分析前文所述的西方學者關于旅游地的視覺表征與社會構建的前沿研究,就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是在旅游研究領域里接受和演繹了人文地理學中關于“景觀”、“地方”的某些新觀點。在他們看來,所謂旅游地形象并非客觀世界的直接反映,相反地,它受制于人們觀看的方式(即旅游者的凝視偏好),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作用的結果。
當然,我們還可以將思考范圍進一步拓展到后現(xiàn)代地理學關于“空間”(space)概念的某些觀點,來理解西方學者對旅游地視覺表征的若干結論。例如,后現(xiàn)代地理學的先驅者亨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在其專著《空間的生產》里指出:空間不僅是物質的存在,更是社會關系的容器;空間具有其物質屬性,更有其精神屬性[62]。著名地理學家戴維?哈維(David Harvey)在其著作《社會公正與城市》一書的后序里寫道:“空間和空間的政治組織體現(xiàn)了各種社會關系,但又反過來作用于這些關系”[63]。西方思想界大家、后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學者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更堅信權力的分析就是空間的分析[64]。他論述道:“是的,空間在任何形式的公共生活中都極為重要;空間在任何權力的運作中也非常重要。知識一旦按照區(qū)域、領地、移植、置換、過渡來加以分析,人們就會捕捉到知識作為權力形式和傳播權力效應的過程?!盵65]并非巧合地,在剖析旅游地的視覺表征時,不止一位國外同行提出這樣的觀點:攝影術提高了人類操縱視覺空間的能力,它可以反映事實,更可以創(chuàng)造事實。攝影中常用的方法,如取景、剪裁、調焦距、柔化、布景以及對底片的技術處理等,都使它具有隱藏、神秘化和欺騙等功能。實際上,攝影照片從來沒有描繪客觀事實,它總是陷入社會、經(jīng)濟意義所編織的網(wǎng)中,參與社會歷史進程。當與旅游營銷目的結合時,攝影便表現(xiàn)為社會權力手段,旅游地(“地方”)按照人的意愿在時間上和空間上被重新構建。因此,無所不在的旅游營銷圖像幫助人們搭建起一個想象的空間――旅游地。在那里,山水、樹木、雕塑、街燈等景物都被賦予特殊意義;在那里,旅游者與旅游地居民及其文化之間凝視/被凝視的權力關系得以體現(xiàn)和強化。顯然,這是后現(xiàn)代地理學和社會批判理論中的空間思想(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在旅游研究中的某種滲透和引用[11,66]。
應該說,把艱深晦澀的后結構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應用于旅游現(xiàn)象的研究是有相當難度的,西方學者的研究也存在不少或牽強附會或膚淺僵化的缺憾。然而,他們探索性的前沿工作卻極大地豐富了旅游研究的理論與方法,拓展了人地關系、人人關系的思考方向。當然,對他們的某些社會批判思想也應該結合其國家發(fā)展狀態(tài)和社會文化背景進行具體分析。可以肯定的是,西方學者的批判目的并非簡單地否定一切(如否定旅游廣告、否定圖片營銷、否定旅游需求),而是希望提出一種思考社會現(xiàn)象的方式來幫助人們理解旅游現(xiàn)象。
五、 對我們的啟示
近年來,隨著我國旅游業(yè)的迅猛發(fā)展,不僅成熟旅游地異常重視旅游市場營銷,某些深藏于偏僻山區(qū)的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也因其獨特的旅游吸引力而被迅速納入到旅游消費市場中。通過攝影營銷圖片和各種大眾傳播媒介,這些區(qū)域特有的人文事象被越來越多的公眾所知。它們反映了當代社會的某種審美與消費偏好,并獲得了社會制度、政策以及相應組織、機構的引導和支持。雖然國情和文化背景決定了我們的研究對象和學術旨意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國外同行,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借鑒他們的經(jīng)驗和學術觀點進行如下思考:當下國內旅游營銷文本的特征是什么?它們如何介入到旅游地的發(fā)育過程中?這又反映了怎樣的文化的、經(jīng)濟的和政治的緣起與結果?
更重要的是,我們還不能僅僅停留于某一具體研究議題的層面,本文的寫作初衷也絕非局限于旅游話題,西方學者在人文地理學領域內異?;钴S的科研探索才真正需要引起國內同仁關注。一個有意思的事實是,在國內最近兩、三年問世的傳介西方學界關于都市文化和空間研究的若干新觀點的譯著或編著中,有不少是專業(yè)背景為文藝美學的學者完成的。例如包亞明[67-70]、周憲、許鈞等[71,72]學者,他們對亨利?列斐伏爾、戴維?哈維、愛德華?蘇賈②、米歇爾???碌葘W術大家思想的評述十分可貴,其中不乏對“地方”的文化研究和后現(xiàn)代地理學傾向。相反地,國內嚴格意義上的地理學家們卻顯示出某種缺席,無論是編譯、述評還是實證研究,近來相關論著所見不多[73],這或許是一個遺憾。筆者謹借旅游地視覺表征這一小議題,提示國內同行應該對西方人文地理學及城市社會學的發(fā)展方向保持必要的學術敏感性。
注釋:
① 雖然有譯為“人本主義地理學”的,但文獻檢索發(fā)現(xiàn)國內學界學多譯為“人文主義地理學”,參見:(1)馬潤潮:《人文主義與后現(xiàn)代化主義之興起及西方新區(qū)域地理學之發(fā)展》,《地理學報》1999年第4期;(2)張祖林:《當代西方地理學中的人文主義》,《自然辯證法研究》1999年第4期。同時,該流派的創(chuàng)始人段義孚(Yifu Tuan)先生也同意“人文主義地理學”這種譯法。故本文采納之。
② 當代杰出的地理學家Edward W. Soja,國內也有人翻譯為“愛德華?索雅”。
參考文獻:
[1] 唐曉峰,李平.文化轉向與后現(xiàn)代主義地理學――約翰斯頓《地理學與地理學家》新版第八章述要[J].人文地理,2000(1):79-80.
[2] Forbes D.Reading texts and writing geography[R]//. Hay, I.(Editor).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 human geography.Oxford/ Melbourn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22-43.
[3] Bradshaw M. Contracts and member check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human geography: reason for caution [J].Area,2001,33(2):202-11.
[4] Crang M.Qullitative methods: the new orthodoxy [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2,26(2):647-55.
[5] Crang M.Qualitative methods: touchy, feely, looksee[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3,27(4):494-505.
[6] Richard M.Chalfen.Photography's role in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9,6(11):435-447.
[7] Marion Mark wick.Postcards from Malta:Image,Consumption,Context[J] .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1,28(2):417-438.
[8] 馬潤朝.人文主義與后現(xiàn)代化主義之興起及西方新區(qū)域地理學之發(fā)展[J].地理學報,1999(4):365-372.
[9] 馬潤潮.西方經(jīng)濟地理學之演變及海峽兩岸地理學者應有的認識[J].地理研究,2004(5 ):573-581.
[10] 楊青山.西方“新區(qū)域地理學”的發(fā)展及其對我國區(qū)域經(jīng)濟地理研究的啟示[J].人文地理,2002(2):90-93.
[11] 王興中.社會地理學社會――文化轉型的內涵與研究前沿方向[J].人文地理,2004(1):2-8.
[12] 苗長虹.變革中的西方經(jīng)濟地理學:制度、文化、關系與尺度轉向[J].人文地理,2004(4):68-76.
[13] 龐效民.90年代西方經(jīng)濟地理學的文化研究趨勢述評[J].經(jīng)濟地理,2000(3):5-8,17.
[14] 苗長虹,樊杰,張文忠.西方經(jīng)濟地理學區(qū)域研究的新視角――論“新區(qū)域主義”的興起[J].經(jīng)濟地理,2002(6):644-650.
[15] 苗長虹,王兵.文化轉向:經(jīng)濟地理學研究的一個新方向[J] .經(jīng)濟地理,2003(5):577-581.
[16] 李蕾蕾.海濱旅游空間的符號學與文化研究[J].城市規(guī)劃匯刊,2004(2):58-61,96.
[17] 約翰?費斯克等編撰,李彬譯注.關鍵概念:傳播與文化研究詞典(第二版)[M] .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18] 雷蒙?威廉斯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匯(第一版)[M]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5.
[19] 丹尼?卡瓦拉羅著.張衛(wèi)東,張生,趙順宏譯.文化理論關鍵詞(第一版)[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20] 葉舒憲,彭兆榮,納日碧力戈.人類學關鍵詞(第一版)[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1] Berzins K.& Powell H.Rebranding Venic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22] Mokhtar A.J.& Brychan C.The Significance of Photographic Images for the Marketing of Libyan Tourism[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23] Scarles & Caroline E.Mediating languages:The processes and practices of image construction in tourism brochures of Scotland[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 2003.
[24] Keri Cronin.On Not Seeing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The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ourist Photography in Jasper National Park[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conference).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25] Sanja KalaposGasparac.A City's History in Postcards―Zagreb Now and Then[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26] John Urry.The Tourist Gaze―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90:2-5.
[27] John Urry.Consuming Places[M].London:Routledge.1995:14-28.
[28] Chris Rojek & John Urry.Touring cultures―Transformations of Travel and Theory[M].London:Routledge.1997:21-39.
[29] Roger Riley,Dwayne Baker Carlton & S.Van Doren.Movie Induced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4):919-935.
[30] Chris Ryan,Karen Hughes & Sharon Chirgwin.The Gaze,Spectacle andEco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1):148-163.
[31] Annette Pritchard & Nigel J.Morgan.Privileging the Male Gaze:Gendered Tourism Landscap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 (4): 884-905.
[32] Andrew McGregor.Dynamic Texts and Tourist Gaze:Death, Bones and Buffalo[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1):27-50.
[33] Chris Ryan & Amber Martin.Tourists andStrippers:Liminal Theater[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 (1):140-163.
[34] Lee YS.Tourist Gaze:Universal Concept Tourism[J].Culture & Communication.2001,3(2):93-99.
[35] Daniela Tommasini.Images,perceptions and representations of an Arctic place:TasiilaqAmmassalik[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36] Brain Stokoe.Picturesque Great Britain:Culture,Commerce and Ideology in The Work of E.O.HOPP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37] John Hannavy.Great Photographic Journeys:In the Footsteps of Pioneer British Photographer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38] Sanja KalaposGasparac.A City's History in Postcards―Zagreb Now and Then[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39] Karina Berzins& Helen Powell.Rebranding Venic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0] Alessandra Broccolini.“Genre” Photography and Tourism in Naples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1] Tim Gale.Representing Rhy.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2] Alper Kirklar.Phot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of Istanbul as a Touristic Spac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3] Santos Mota& J.da Paula.Tourist Experimentation of Place in Porto’s Old City[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conference).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4] Annette Pritchard& Nigel Morgan.Contemporary Postcard Representations of Wale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5] Kirsty Robertson.Taking Quebec City[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6] Kelli Ann Costa.Constructing the Tourist Landscape Through Archaeological Heritage in Ireland[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7] Alireza Amrikazemi.Geotourism and Photography[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8] Elizabeth Carnegie.From Record Photography To Tourist Curiosity[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9] Don Carney.Technical Knowledge and Expertis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0] Anouska Kornlosy.Photography,Ethnic Tourism and Self Representation[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1] Andrea Liggins.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ribution of photography towards the preserv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2] Simon Foale,Martha Macintyre.Fujichrome Green[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3] Angela R.Demovic.Voyeurs on Voyage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4] Elvi Whittaker.Photographing Race:Tourist Mythologies About Colonized Peopl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5] Mark Piekarz.Taking Beautiful Photographs of an Ugly World:The Ethics and motivation of Photographing Dark Tourism Site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6] 王岳川.“后學”話語與中國思想拓展[J] .天津社會科學,2001(4):71-76,95.
[57] 楊念群.“后現(xiàn)代”思潮在中國――兼論其與20世紀90年代各種思潮的復雜關系[J] .開發(fā)時代,2003(3):39-44.
[58] 約翰?費斯克編撰,李彬譯注.關鍵概念――傳播與文化研究詞典(第一版)[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69.
[59] 約翰?費斯克編撰,李彬譯注.關鍵概念――傳播與文化研究詞典(第一版)[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84-86.
[60] 李蕾蕾.從新文化地理學重構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框架[J].地理研究,2004(1):125-134.
[61] 苗長虹,樊杰,張文忠.西方經(jīng)濟地理學區(qū)域研究的新視角――論“新區(qū)域主義”的興起[J].經(jīng)濟地理,2002(6):644-650.
[62]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M].London:Blackwell.1993:86.
[63] David Harvey.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M].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3:23-73.
[64] 米歇爾?福柯著,嚴鋒譯.權力的眼睛――??略L談錄(第一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0.
[65] 李三虎.科學知識話語的空間轉向與科學地理學[J].自然辯證法通訊,1998(6):32-38,31.
[66] 愛德華?W?蘇賈著,周憲,許鈞主編.后現(xiàn)代地理學――重申批判社會理論中的空間(第一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24-35.
[67] 包亞明.現(xiàn)代性與空間的生產(第一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8] 包亞明.后現(xiàn)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第一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9] 包亞明.后大都市與文化研究(第一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0] 包亞明.第三空間――去往洛杉磯和其他真實和想象地方的旅程(第一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1] 戴維?哈維著,周憲,許鈞主編.后現(xiàn)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第一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72] 愛德華?W?蘇賈著,周憲,許鈞主編.后現(xiàn)代地理學――重申批判社會理論中的空間(第一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