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對于校園暴力的建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校園暴力是指在校內(nèi)外發(fā)生的,可能造成受害者身體、心理、性等方面?zhèn)Φ囊环N攻擊性行為,它的常見表現(xiàn)形式包括身體暴力、情感或心理暴力、性暴力和欺凌。反對校園暴力的倡議書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些反對校園暴力倡議書范文,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反對校園暴力倡議書范文1各位同學:
在我們的生活中,同學們對于“校園欺凌”可能不太熟悉,總感覺這詞離我們十分的遙遠,當我們在影院觀看了《當悲傷逆流成河》和《少年的你》,才發(fā)現(xiàn),常常忽略的這一問題,很有可能出現(xiàn)在我們身邊。
“校園欺凌”,總共分為兩大類:一是對人體上實施暴力:這多數(shù)發(fā)生在中小學,分為單人和多人實施暴力。他們通過毆打他人來發(fā)泄,實施環(huán)境多為學校及周邊,甚至是在學校內(nèi)的公共場合明目張膽地實施暴力,對學生的心理會造成極大的傷害。二是人物關系欺凌:也就是挑撥同學們的人物關系,孤立他人,在班級上到處散播謠言,使與之關系較好的同學疏遠他(她),嘲笑他(她)。這雖然對肉體上沒有明顯的傷害,但在心理上卻造成了極大的陰影,也屬于“校園欺凌”,但常常被人們忽視。不少同學遭受“校園欺凌”,沒有救助的渠道,無法解決,最后抑郁或選擇輕生!
因此,身為少先隊員的我們都有責任和義務做好預防校園欺凌這件事,這并不是我們生活中的小事,而是可以改變我們校園風氣的大問題,甚至可以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我代表全體少先隊員提議:
1、我們不單單只是反對校園暴力,更要與身邊的同學團結友愛、和諧相處。
2、如果自己遭受“校園欺凌”,不能自行解決,在校園里一定要及時向領導、老師尋求幫助。
3、如果在校園里發(fā)現(xiàn)“校園欺凌”現(xiàn)象,在可以自保的情況下,也不要單獨面對,一定要選擇告知老師,向大人尋求幫助。
4、我們可以在校園里開展一些相關的文化活動,讓同學們充分了解和認識“校園欺凌”。
5、我們的家長,要重視親子關系,更是要密切關注同學的情緒動態(tài),一發(fā)現(xiàn)不對勁,要及時與同學交流溝通。
同學們,讓我們團結互助,共同進步,創(chuàng)造一個友愛的和諧學習環(huán)境,反對“校園欺凌”,共建美好校園,讓同學們都能愉快的學習和成長!
熊譚婷玥
2019年11月16日
反對校園暴力倡議書范文2我們都知道校園是文明的殿堂,是一方凈土,也是培養(yǎng)我們讀書、學習的地方,這里承載著我們的夢想。但是,這片神圣的凈土如果發(fā)生欺凌事件,就會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一層陰影。近日,國務院督導委員辦公室、天津市教委、南開區(qū)教育局等部門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整治的通知,要求學校高度重視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工作,并且加強對校園欺凌的預防工作,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充分利用心理輔導室開展對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和疏導,讓學生學會調(diào)節(jié)情緒,培養(yǎng)自身積極行為。
什么是校園欺凌?發(fā)生在學校校園內(nèi)、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wǎng)絡、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chǎn)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都算作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有以下表現(xiàn):
1.語言暴力。
把臟話變成了口頭禪,稱呼他人使用侮辱性綽號,侮辱其人格;
2.以大欺小,以眾欺寡。
3.暴力解決矛盾與問題;
4.索要他人錢物;
校園欺凌不僅給同學們造成身體上的傷害,更給他們的心靈烙下深深的傷痕,也不可避免的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面對校園欺凌,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做好校園欺凌預防工作,共建和諧校園。
在此,我倡議我們在校園內(nèi)要做到:
1.尊重同學、平等待人、不說臟話。
2.不欺侮同學,不拉幫結派,不與社會不良青年打交道。
3.放學按時回家,不在學校附近逗留,不去網(wǎng)吧、歌廳等娛樂場所。
在學校加強安保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遇到危險的應急方法:
1.在威脅與暴力來臨之際,冷靜面對確保自身安全并想方設法逃離;
2.遇到威脅要及時上報老師和學校。
同學們,我們要有健全的人格,做文明學生,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同時,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恰當處理人際關系。多參加有意義的文體活動,遠離不良文化。
我們美麗的南開園因為歷史文化深厚,學校管理嚴格,基本上沒有校園欺凌發(fā)生。但是我們每個同學仍然需要重視這件事,注重自己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要注重心理健康;有問題要及時跟家長、老師溝通。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互尊重、互敬互愛,繼續(xù)營造南開園溫暖和諧的氣氛,助力每位同學的健康成長。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拒絕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從你我做起,從大家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反對校園暴力倡議書范文3___:
校園暴力已經(jīng)變成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拒絕校園暴力迫在眉睫.2016年的春天,社會各界向各大中小學、師生、家長發(fā)出倡議和呼吁:
1、校園小霸王們,請停止你們的暴力行為!請停止威脅恐嚇等語音攻擊和拳打腳踢等暴力行為,暴力并不能贏得尊重!校園暴力,害人害己!若想贏得同學們的敬佩,不如從小霸王變成小學霸!
2、漠視校園暴力的同學們,請放下冷漠,用力所能及的力量,保護他人就是保護自己!冷漠圍觀、消極觀望并不能自保:忍氣吞聲、縮首躲避也不是長久之計.向校園暴力說不,需要智慧和勇氣.請對身邊的校園暴力受害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施以援助之手.祖國的未來需要你們從小學會擔當.
3、還在欺凌其他學生的小霸王,請收起你的巴掌、收回你的謾罵!冷嘲熱諷、侮辱人格并不能彰顯自己的實力:強行索要他人財物、任意毆打他人,肆無忌憚的欺凌同學遲早會得到應有的懲罰.若想得到同學們的擁護和信任,就要獻出真情、幫助身邊的同學
4、校方管理者們,請立即做出行動!長期忽視、掩蓋問題并不能解決校園暴力.請加強學校管理,構建校園安全網(wǎng)絡,同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安全的校園,文明的校風,需要校方有力的監(jiān)管和行動!
5、與校園暴力息息相關的家長老師們,請不要縱容溺愛!太多校園施暴者都是從家長寵愛中滋生源頭.縱容溺愛不是愛,面對校園暴力,也不要錯誤引導孩子消極自?;蛞员┲票?孩子的“有所謂有所不為”,需要你們首當其責.
6、呼吁全社會共同關注校園暴力.希望國家有關部門盡快推進設立反對校園暴力相關法律法規(guī),加強依法懲治,讓肆意施暴者受到相應的處罰,讓身處七零環(huán)境的孩子知道他們可以有所求助,有所庇護.
7、建議我國設立“反對校園暴力日”,讓全社會時刻警醒,警惕校園暴力隱患,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8、每一位在校生同學,請從我做起,鑒定勇敢的向校園暴力說不,用統(tǒng)一的決心,反對校園暴力!提示:學生間有了矛盾糾紛必須告訴老師,由老師處理.自己采取暴力手段解決的,一律嚴肅處理.
倡議人:___
關鍵詞:校園暴力;行拘年齡;刑事責任
1 引文
2017年1月16日,公安部公布了《治安管理處罰法(修訂公開征求意見稿)》,第二十一條取消了現(xiàn)行《治安管理處罰法》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不適用行政拘留處罰的限制性規(guī)定,同時將初次違反治安管理不執(zhí)行行政拘留處罰的年齡范圍從之前的“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修改為“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將行拘執(zhí)行年齡從16周歲降低至14周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討論。網(wǎng)上也大多是兩種意見,一種就是反對或者說這種將行政拘留的執(zhí)行年齡降低至14周歲值得商榷,是侵犯人權;另一種認為降低行拘年齡又不是降低刑拘年齡,這種做法可取,可以適當約束哪些行為危險的未成年人,尤其是那些社會危害性大,但是又沒有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公安部之所以這樣的舉措,應該是與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的頻發(fā)有關。
2 何為“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準確來說應該叫“校園欺凌”,嚴重的就叫“校園霸凌”。它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的行為,校園欺凌多發(fā)生在中小學,由于很多國家實行多是九年制的義務教育制度,受害者會長期受到欺凌。欺凌過程,蘊藏著一個復雜的互動狀態(tài),欺負同學會對同學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fā)展。
3 我國有關“校園暴力”事件的現(xiàn)實狀況
早在十余年前,據(jù)有關調(diào)查,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就較20世紀90年代提前了2-3歲,18歲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約120%,14歲以下青少年犯罪上升約280%。[1]10-13歲的低齡犯罪占了未成年人犯罪的70%。[2]
2015年4月20日北京的《中國教育發(fā)展報告(2015)》(2015年《教育藍皮書》)指出,我國未成年人犯罪低齡化趨勢明顯,一項對14-18周歲犯罪人群的調(diào)查顯示,14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從2001年的12.3%上升到2014年的20.11%。
我國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9月18日公布了共計67起校園內(nèi)發(fā)生的刑事犯罪的典型案例,這些案件所涉及的地方包括北京市、四川省、河北省以及福建省,這67起校園刑事案件發(fā)生的時間分布從2007年至2014年之間。就犯罪人的年齡跨度而言,被告人平均的年齡分布是15歲到17歲之間。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16年安徽省檢察機關共受理提請批準逮捕的中小學在校學生之間實施的暴力犯罪案件65人,經(jīng)審查,批準逮捕39人;受理移送審查160人,經(jīng)審查,117人。受理提請批準逮捕的成年人組織、教唆、脅迫、引誘、幫助中小學生實施校園欺凌和暴力行為的犯罪案件30人,逮捕14人;受理移送審查25人,21人。
現(xiàn)如今,你隨意在網(wǎng)站搜索“校園暴力”一詞,便會看到滿眼的新聞以及令人發(fā)指的視頻。如:7女3男扒光一女生、重慶女生太邋遢被5同學圍毆打成十級傷殘、江西永新女生遭圍毆1人被刑拘、四川一未成年女生被同齡人扒衣拍、福建南安兩初中女生暴力3分鐘、小學女生被扇25巴掌、福建永泰初三男生遭圍毆脾被切除、安徽懷遠火星小學副班長逼同學喝尿事以及女生99秒被扇32記耳光等等。如果不是看到這些孩子稚嫩的面孔,你無法想象這是一個未成年孩子做出來的事。
4 “校園暴力”事件的現(xiàn)實解決辦法是否有效
我認為如果僅僅定義為“暴力”,那么就是客觀行為所造成的傷害。[3]但是這類事件往往造成受害者的精神傷害更為嚴重。由于受害者正處于青少年期間,本身心理與精神都比較脆弱,有些所謂的暴力事件已經(jīng)不在事件的的毆打,而是變成了辱罵,精神傷害,這應該叫“欺凌”。因為現(xiàn)在只要出現(xiàn)這種校園事件,我們一般都會想到是校園暴力事件。所以才給了校方、施害人家長等監(jiān)護人、施害人鉆了法律的空子,他們可以將此客觀行為定性為理性不足的孩子們的嬉鬧、打鬧,所以大多是批評教育為主,并沒有實質上的解決,最多也就是施害人及其家L的賠禮道歉和一些賠償金的支付。但是,問題真的解決了嗎?看似皆大歡喜,其中隱藏的問題卻值得人深思。
首先,如果遇到哪些本來就對孩子管教不當?shù)募彝ィ祟愂虑榘l(fā)生后,似乎對施害者并沒有太大的影響。也許事情風聲結束后,他們還會繼續(xù)施暴。其次,受害人會認為他受的傷害并不是所謂的賠禮道歉或者支付一些賠償金就能彌補的,他可能會認為社會的不公,校方與施暴者的草草了事,他今后的生活該如何繼續(xù),身體上的傷害可能很快痊愈,那心靈上的傷害呢?可能他本來是個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經(jīng)歷了這件事后,他一蹶不振,前途無限渺茫......
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對待“壞人”的做法就是將壞人繩之以法,當然這里的壞人可以理解為“違法者”。但是對于這方面行為事件的“法”都沒有,何來以法繩之?你可能會說,站在未成年人這一特殊群體的角度說,他們還是個孩子,他們還沒有較為健全判斷力,他們的心智還很不健全。可是近年來持續(xù)發(fā)生的校園暴力事件,現(xiàn)在這種視頻也比比皆是,似乎那些施暴的“孩子們”覺得是欺凌別人并拍下來上傳到網(wǎng)絡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這真的很令人寒心。再次就是一些潛在施暴者的青少年,在看到之前的施暴者的行為并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學校對其的處罰也是很輕微的,所以他就會形成一種潛意識,反正我還沒有到法定的承擔刑事責任年齡,甚至是在年齡處于14-16周歲的青少年認為只要自己不實施故意殺人、故意重傷害、、搶劫、放火、爆炸、投毒、販賣這八種犯罪行為的,就可以逍遙法外,肆意妄為。這是一種很可怕的想法。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jīng)不是無意識的行為,而是帶有主觀惡性的想法施暴,他們就是想要欺凌這些受害者。
5 總結
縱觀各國關于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界限,由于德國刑法的影響,幾乎整個歐陸法系國家都采納了14周歲作為承擔刑事責任的年齡界限,但是“已滿14不滿16的人只為故意殺人、故意重傷害、、搶劫、放火、爆炸、投毒、販賣八種犯罪承擔責任”卻是中國特色的規(guī)定,在德國刑法第19條、日本刑法第41條,中國臺灣刑法第18條都僅規(guī)定不滿14周歲者,不承擔刑事責任。我認為,時代變了,我們并不是要改變刑法的基本原則,而是適時修改其中的一些法律規(guī)則。好像只要說到修改法律,很多人都認為這會使法律的穩(wěn)定性遭到破壞。我認為這其實是一種偏見,會故步自封,有些法律規(guī)則是從前立法者根據(jù)當時的國情制定的,如今國情變化了,難道不應該改變法律中不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部分嗎?從《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以及《治安管理處罰法(修訂公開征求意見稿)》等文件可看出,降低承擔刑事責任年齡勢在必行,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參考文獻
[1]李環(huán).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立法建議[D]西南政法大學,2011.
近年來,國際校園欺凌事件頻發(fā),我國類似事件也逐漸增多。個別施暴手段惡劣,引發(fā)社會熱議,造成不良影響,不利于校園和整個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校園欺凌使學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身體傷害,學校管理面臨諸多挑戰(zhàn)。遏制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和蔓延,構建和諧校園,成為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提升學校治理能力,促進社會治理升級的重要課題。
1.校園欺凌的出現(xiàn)、演變及現(xiàn)狀
“欺凌”在《辭?!方忉尀椋骸捌圬?,?!蹦壳?,校園欺凌大致分為三種:一是校外不法人員對在校學生實施欺凌;二是學生間相互實施欺凌;三是師生間實施欺凌。本報告主要探討的是第二種,即在中小學發(fā)生的同學間以大欺小、恃強凌弱的行為。欺凌具備以下三個特征:重復發(fā)生性、傷害性和力量不均衡性。
校園欺凌由來已久,不僅存于在中國校園,西方國家同樣如此。但是,為什么近幾年校園欺凌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呢?
(1)呈現(xiàn)蔓延趨勢
2015年日本政府公布的《兒童和青少年白皮書》顯示,日本校園欺凌現(xiàn)象普遍,近九成學生曾遭遇校園欺凌。從2007年小學四年級到2013年初中三年級的6年間,只有13%的學生表示從未遭受校園欺凌,從未欺負過他人的學生只占12.7%。據(jù)統(tǒng)計,2014年至2015年,媒體曝光的內(nèi)地校園欺凌暴力事件共43起。海珠區(qū)“青年地帶”項目2014年對廣州1447名初一學生的調(diào)查結果顯示,有45.2%的初一新生表示曾經(jīng)遭受同學言語上的惡意騷擾,有29.6%的被訪者表示在過去一個月遭受過同學故意拳打腳踢或者推撞。
(2)暴力傾向加重
欺凌者的行為性質越發(fā)惡劣,并借助網(wǎng)絡的傳播對受害人造成二次傷害。從毆打發(fā)展到更嚴重且殘酷的施暴行為,并有意拍照錄像記錄炫耀其過程。如某縣級中學8名女生對一名初一女生進行群毆,她們模仿網(wǎng)絡中的打人視頻,將過程拍攝下來并上傳網(wǎng)絡。某市一名初中生被高年級學生索要錢物,拒絕后遭到毆打,對方用手機拍下毆打和侮辱的過程并發(fā)送給其他學生和學生家長。
(3)欺凌方式翻新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網(wǎng)絡的普及,網(wǎng)絡欺凌呈高發(fā)態(tài)勢。日本兵庫地方教育委員會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10%的日本高中生曾經(jīng)收到來自電子郵件、網(wǎng)頁、博客的騷擾和威嚇。2013年11月,粵港澳相關機構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73.7%的受訪者曾于過去一年間目睹過網(wǎng)絡欺凌行為,17%曾欺凌其他人,63.7%則曾被欺凌。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發(fā)生過多起因網(wǎng)絡欺凌導致兒童自殺的慘劇。
近年來發(fā)生的校園欺凌事件,從涉事群體的角度看,表現(xiàn)出一系列新特點。首先,呈現(xiàn)低齡化趨勢。法制網(wǎng)輿情監(jiān)測中心以2015年1至5月媒體曝光的40起校園欺凌事件為例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75%發(fā)生在中學生之間,其中初中生占42.5%。其次,女生頻頻成為“主角”。近年來女生參與校園欺凌的案例越來越多。最后,在流動、留守兒童密集的地方,欺凌事件往往呈高發(fā)態(tài)勢。
2.校園欺凌的原因分析
產(chǎn)生校園欺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五方面。
一是家庭教育缺失。校園欺凌頻發(fā),與家庭教育缺失有很大關系。華中師范大學針對中小學校園欺凌的研究顯示,90%以上的暴力少年在家庭教育上均存在缺失。從地域和群體上看,在縣城、農(nóng)村、城鄉(xiāng)結合部等地方,在單親家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農(nóng)村留守兒童等群體,校園暴力易發(fā)、高發(fā),這表明家庭教育的缺失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二是學校育人環(huán)境單一。一些中學為了升學率不惜減少學生們的休息時間,不開或者少開德、體、美、勞等適合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課程。用文化成績給學生排名,致使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產(chǎn)生心理失衡,出現(xiàn)焦慮、報復、暴力等心理傾向。
三是教師關愛缺位。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中小學生往往會在交往需要與是非善惡之間產(chǎn)生迷惘,引起心理沖突;在人生需要與人生目標之間產(chǎn)生矛盾,引起心理壓力;在升學壓力與學習能力之間產(chǎn)生矛盾,引起心理對抗。這些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時化解,再加上教師教育方法簡單,態(tài)度粗暴,那么有些學生將會由懼怕、壓抑過渡到暴力對抗,最終導致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
四是社會不良風氣影響。社會文化環(huán)境是復雜多變的,既有積極、健康、向上的,也有消極、落后、腐朽的,這些社會文化環(huán)境對青少年的影響作用更多、更快、更直接。當前社會上的一些消極惡劣現(xiàn)象,如黑惡勢力欺行霸市、恃強凌弱,某些影視片對欺凌、暴力場面的過度渲染,也強化了一些學生的欺凌意識。
五是干預機制滯后。校園欺凌的干預滯后和低犯罪成本,使得欺凌事件出現(xiàn)了愈演愈烈的趨勢。很多校園暴力案件雖有警方介入,但依據(jù)現(xiàn)行法律,對未滿14歲的未成年人不追究刑事責任,此類事件多以批評教育作結。2015年6月在美國洛杉磯發(fā)生的一起三名中國學生欺凌一名同班中國學生的暴力事件,引起了中美關于如何處理校園暴力事件的討論,在美國,往往通過校園警察、公共安全官員或司法程序處理;而在中國,往往作為違紀處理。
另外,就被欺凌的學生而言,也有在性格方面的明顯弱點。如有些學生性格懦弱,逆來順受,缺乏同學間交往的靈活應對能力;有些學生性格孤僻,不合群,又對同學的言行過分敏感。
二、政策措施與國際借鑒
1.政策措施
(1)有關法律法規(guī)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未成年人的人身保護、安全教育、預防犯罪等從法律層面予以規(guī)定與確認?!吨腥A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指出:對于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有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學生,學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互相配合加以管教;無力管教或者管教無效的,可以按照有關規(guī)定將其送專門學校繼續(xù)接受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3年修正本)》對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社會團體、學校、家庭等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上的職責、教育、預防、矯治、法律責任以及未成年人對犯罪的自我防范等進行了明確,要求各方面共同參與,各負其責,做好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2)教育部有關政策
2006年,教育部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教基〔2006〕13號),要求(班主任)了解和熟悉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和潛能,善于分析和把握每一位學生的思想、學習、身體、心理的發(fā)展狀況,科學、綜合地看待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及時發(fā)現(xiàn)并妥善處理可能出現(xiàn)不良后果的問題。2012年,教育部修訂印發(f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立足教育和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挖掘他們的心理潛能,注重預防和解決發(fā)展過程中的心理行為問題,在應急和突發(fā)事件中及時進行危機干預。
(3)各部門聯(lián)合出臺政策
2006年,教育部等十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23號)指出,(學校)發(fā)現(xiàn)學生行為具有危險性的,應當及時告誡、制止,并與學生監(jiān)護人溝通。2011年,文化部、教育部等八部委印發(fā)《“網(wǎng)絡游戲未成年人家長監(jiān)護工程”實施方案》(文市發(fā)〔2011〕6號)提出,養(yǎng)成積極健康的游戲心態(tài),克服攀比、炫耀、仇恨和報復等心理,避免形成欺凌弱小、搶劫他人等不良網(wǎng)絡行為習慣。2013年,教育部等五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見》(教政法〔2013〕12號)要求,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家庭、學校有針對性地對有不良行為學生開展法制教育。
2.國際借鑒
(1)日本
日本校園欺凌現(xiàn)象較為嚴重,也較早得到政府和社會的關注。2013年6月,日本參議院審議通過《防止欺凌對策推進法》,要求文部科學大臣與有關行政機關密切協(xié)作,制定出有助于防止校園欺凌的綜合且有效果的基本方針。學校要根據(jù)本校實際情況,制定本校的欺凌防止對策。地方自治體成立由學校、教育委員會、兒童咨詢機關、法務局、警察等機關組成的“欺凌對策聯(lián)絡協(xié)議會”。
(2)美國
在美國,聯(lián)邦政府和州政府都加強立法,通過制定欺凌行為認定標準和嚴懲欺凌行為,遏制校園暴力。美國政府規(guī)定,對未滿18歲的校園欺凌涉案者,法院通常以輔導警告等方式處置。但如果后果嚴重且施暴者有前科,即便是未成年人涉案,也可以當做成人刑事案件審理,按成人標準定罪量刑。2015年洛杉磯當?shù)貢r間6月18日,3名中國留學生因校園霸凌被控酷刑折磨罪、綁架罪等6項刑事重罪,已分別被判6年、10年、13年監(jiān)禁。
(3)德國
德國特別重視從根源上尋找問題解決之道,幼兒園和小學從一開始就對孩子進行“善良教育”?!吧屏冀逃笔堑聡鴥和邮苋松鷨⒚傻牡谝徽n。德國把網(wǎng)絡欺凌和校園欺凌結合起來并案處置,將道德教育滲透于各項實踐活動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意識,從源頭上有效遏制了校園欺凌及網(wǎng)絡欺凌的蔓延。
三、治理對策及建議
在對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分析與整理后,就校園欺凌當前的發(fā)展態(tài)勢,提出如下治理建議。
一是構建學校有效干預機制。建立起校園欺凌的程序化處理,包括早期預警、及時上報、事中處理以及事后心理干預等全方位機制。學校成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構建應急機制, 對于嚴重違反校紀校規(guī)、擾亂正常的校園秩序、暴力情節(jié)嚴重的學生,應遵照相關規(guī)定嚴厲懲戒,對校園欺凌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預防,早控制。
二是創(chuàng)設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和良好的班集體。首先,應加強培育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優(yōu)良校風、教風、學風,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其次,建設溫馨和諧的班集體。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為同學間的交往創(chuàng)造良好的機會,形成團結向上、互助友愛、和諧的人際交往氛圍,并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最后,正確處理欺凌行為。對學生間發(fā)生的輕微欺凌行為,應采用合理方法,切忌當眾訓斥、武斷批評,多發(fā)揮榜樣引領作用,從而減少學生欺凌行為的發(fā)生。
三是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應將法制教育納入課程計劃,利用文化長廊,開辟法制教育專欄,開展普法知識講座、競賽、模擬法庭等,切實提高學生遵紀守法的自覺性和自我保護、自我防范的意識與能力,逐漸養(yǎng)成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的良好習慣,更好地防治校園欺凌事件。
四是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倡賞識教育。教師要多夸獎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減少學生因受挫或缺乏自信心而產(chǎn)生的欺負行為。推進自我教育。中小學生要自信、自強、自尊、自愛,對自己的未來要充滿信心,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正確面對未來以及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加強心理輔導。學校要配備心理健康教師,建好心理輔導室,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及早排查學生的心理障礙。
五是開發(fā)交際交往的校本課程?,F(xiàn)代社會的重要特征就是交際、交往、交流,讓學生學會與他人交往,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學??梢詮慕㈥P系、維持關系、沖突解決三個方面開發(fā)系列校本課程,不斷增進學生的人際交往與處事能力,引導學生正確面對出現(xiàn)的矛盾和問題,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避免激化矛盾,從而防止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
六是探索開展學校社會工作。探索引進專業(yè)社會工作者運用社會工作的理論、方法與技術,給學生特別是處于困境的學生提供專業(yè)的服務。社會工作者主要通過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某些問題,包括對學生個體欺凌行為的修正,對學生群體的預防教育,協(xié)調(diào)家庭、學校和社區(qū)之間的關系,有效實現(xiàn)教育功能,以減少校園欺凌現(xiàn)象的發(fā)生。
七是加強師資培訓。要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尊重、關心每一個學生,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及時疏導心理問題,以防患于未然。要加強包括防治校園欺凌技能在內(nèi)的師資培訓,在職前教師教育標準中要突出教師在紀律管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對在職教師進行反校園欺凌方面的專業(yè)培訓,幫助教師掌握識別校園欺凌和進行早期干預和行為矯正的方法。
八是重視家庭教育方式。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他們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模式。要發(fā)揮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地位,以恰當?shù)姆绞疥P愛孩子,做到不溺愛、不專制,指導和幫助孩子解決遇到的問題。學校要辦好家長學校,設立家庭教育咨詢機構,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人才觀,提高家教水平。
兩次被打背后的打人邏輯
今年年初,年僅15歲的楊某遭遇了令人不忿的校園暴力事件。
1月10日深夜,家住泰安肥城的楊同銀接到了來自濟南的女兒的電話,女兒的聲音帶有哭腔,楊父詢問原因,女兒支支吾吾不肯道明。電話被突然掐斷,楊父當晚沒有能夠再次聯(lián)系到女兒,更加惴惴不安。
楊父介紹,去年9月份,15歲的女兒楊某進入濟南某省屬高校學習,漸漸由活潑變得沉默寡言?!昂髞砼畠焊嬖V我們同寢室的同學經(jīng)常欺負她”,因為這個,老楊特意聯(lián)系了學校為女兒更換宿舍。但女兒每次回家依舊顯得心事重重。
次日一早,楊同銀與妻子劉梅雁一同坐早班車到濟南,幾經(jīng)周折見到了女兒。這才得知,昨晚女兒遭到了五名曾經(jīng)住在同一個寢室的室友“騷擾”,女兒的手機中斷就是因為這五個同學的“搶奪”。當天上午,老楊領著女兒找到了其班主任,得到會妥善處理的答復后,楊某回到寢室整理內(nèi)務。當楊同銀夫婦準備離開學校與孩子告別時,他們發(fā)現(xiàn)女兒的手機再次“關機”。
實在放心不下的劉梅雁進入到寢室樓尋找女兒,卻遭到了一名女生的“盤問”,在得知劉梅雁身份后“過了好一會放行”,等劉梅雁見到女兒后發(fā)現(xiàn)女兒神志已經(jīng)不清醒,渾身多處傷痕,床上的衣物、被子也被扯壞,褥子上被潑滿了水。劉梅雁趕緊與丈夫一同把孩子送進了醫(yī)院。
之后,記者在濟南千佛山醫(yī)院見到了楊某,由于醫(yī)院床位緊張,楊某暫時被安排在走廊上。楊某告訴記者,她與這五名“舍友”的積怨早在剛入學軍訓時就已經(jīng)結下。
楊某來自農(nóng)村,平時在寢室生活較為樸素,而同寢室的舍友則大都來自于城市。“她們穿幾百塊錢的衣服,而且用蘋果手機?!逼鹣冗@些女生只是嘲諷楊某用“山寨手機”“睡覺早”,后來她們便開始向楊某索要飯卡買飯,每天寢室熄燈后都要唱歌放音樂,對此楊某也只能忍受,把被子蒙上頭強迫自己入睡?!八齻兤綍r也不怎么學習,經(jīng)?;瘖y,學校放假她們會去校外通宵,”楊某這樣評價她的舍友。
楊某并不愿意與她們產(chǎn)生過多的交集,后來每當楊某晚上蒙上被子的時候,舍友便要拉扯楊某的被子,只要楊某不從,便扯她的頭發(fā),扇她耳光。當記者問到她有沒有想到反抗時,楊某告訴記者,“沒有人愿意得罪她們而幫我?!?/p>
于是,隨著楊某的不斷“忍讓”,事情進一步惡化。在楊某要求更換宿舍之后,班主任曾找她談話,告訴她要找那幾個女生談話,并且建議她不要總是把家長“攪進來”,這樣于事無補。
楊某雖然離開了原先的寢室,但心理上卻并沒有減輕對“她們”的恐懼。每次放假回家,她甚至不愿意再回到學校。1月10日晚上,在舍管查完房后,楊某的一個“新舍友”將之前毆打過她的“老舍友”領入寢室,開始對楊某沒有理由的毆打、謾罵。楊某不敢下床,只能撥通家中電話,而其中一名帶頭的女生警告楊某掛斷電話,楊某沒有照做,結果手機就被搶走。11日下午的這次被打,楊某說是因為自己與家長“告狀”而得來的。
“創(chuàng)傷”依舊在延續(xù)
根據(jù)楊父提供的診斷報告,楊某入院時被診斷為全身軟骨輕傷,臉部浮腫以及患有輕微的腦震蕩,醫(yī)生建議留院觀察。楊某的哥哥說:“醫(yī)生說,比外傷更難治的是孩子的心理傷痕。”醫(yī)藥費總計一萬五千元,這對于像楊同銀這樣的農(nóng)村家庭而言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之后的溝通并不順利,打傷楊某的五名學生家長并未積極應對,楊同銀只能通過法律方式解決問題。
記者隨后聯(lián)系了楊同銀提供的校方負責處理此次事件的管理人員,該管理人員短信回復記者:對于這次事件學校正在與公安部門協(xié)調(diào)處理,校方墊付了孩子的醫(yī)藥費,并且“奉勸”記者出于媒體的職業(yè)操守和孩子的發(fā)展不要再針對此次事件“炒作”下去。
據(jù)調(diào)查,校園欺凌發(fā)生的直接原因常常來源于同學間的日常摩擦。有時一個眼神、一句話便會引起沖突。少數(shù)校園暴力的發(fā)生甚至毫無理由,僅僅只是“看對方不順眼”。在孩子群體中,產(chǎn)生矛盾和爭執(zhí)的原因往往只是一言不合。
專家介紹,目前我國處理校園欺凌只能援引《治安處罰法》《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等處理。而實際處罰很少,力度也不夠,有的只是賠錢了事,不足以對此現(xiàn)象產(chǎn)生震懾。當前,我國可比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最近出臺的《關于依法處理監(jiān)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盡快制定專門的反校園欺凌法規(guī),明確監(jiān)護人、學校、社區(qū)、公安、司法等的職責;同時盡快出臺新的工讀(專門)教育條例,對不適宜一般學校教育的學生依法進行專門教育;司法機關應加大對典型的校園欺凌案件的懲罰力度,各方形成合力,預防和減少校園欺凌的發(fā)生。
近日,本刊記者再聯(lián)系到楊某的哥哥,他顯然不愿意再提起這件事情?!耙呀?jīng)過去將近一年的時間了,這個事情對我妹妹肯定有潛在的影響,為了照顧她的感受,我們盡量不再提及此事。”
1 什么是矮小癥?
答:應根據(jù)實際年齡與實測身高,判斷是否低于同種族、同性別和同年齡的個體身高。矮小癥者常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個標準差(-2SD)。
2 矮小癥一定是生長激素缺乏所致嗎?
答:不一定。有一些是喂養(yǎng)、營養(yǎng)、家族等原因導致的,有單純生活、營養(yǎng)干預的可能性。還要看有沒有心理原因導致的矮小,如父母離異、留守兒童、校園暴力等問題。這種情況在解除壓力后常可恢復正常生長速度。但如果耽擱時間太長,身高差距過大,也應該用生長激素治療。還有不少矮小癥是不明原因的,叫作特發(fā)性矮小癥,雖然生長激素不缺乏,但矮小嚴重或距離家長期望值差距太大,也適合用生長激素治療。
3
內(nèi)分泌紊亂會導致矮小癥嗎?
答:必須診斷是否有內(nèi)分泌代謝性疾病,并需要有針對性地處理,如補充維生素D、甲狀腺素,或采用性腺軸抑制劑治療早發(fā)育。后者也需要通過或卵巢子宮大小、性激素檢查、GnRH(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興奮試驗等明確是否為真性性早熟。還需要測定25羥維生素D、鈣、磷、骨鈣素、甲狀旁腺激素、堿性磷酸酶、尿酸堿度,用以排除佝僂病、腎小管酸中毒、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等。
4 矮小癥會遺傳嗎?
答:遺傳對身高的作用很強。孩子的身高大部分是由父母決定的,其中還包括一些遺傳疾病。所以染色體檢查對很多孩子是需要的,用于排除特納綜合征(缺少了一個X染色體)等。對于肥胖、肌肉無力、小手小腳畸形、智力有問題的還要排除Prader-Willi綜合征等。對于上身明顯比下身長,有特殊面容的還要排除軟骨發(fā)育不良。對有藍色鞏膜和聽力下降的孩子要排除成骨不全癥。
5 孩子只是偏矮,但家長希望長得更高,可以用藥嗎?
答:對于實際身高只是稍矮且由于家族性原因導致的情況,如果職業(yè)對身高需求較多,如體育、舞蹈等,也是可以采用生長激素治療的,但這些人由于生長激素一般不缺,劑量要用得大些,一般比其他人多50%,因此費用也會增加。
6 生長激素需要用多久?
答:療程至少半年,短了沒有任何意義。因為治療的效果取決于生長速度乘以時間長短。
7 孩子患矮小癥,何時治療效果好?
答:治療宜早不宜晚,6歲前治療對最終身高的改變比較顯著。而男孩骨齡大于14歲、女孩骨齡大于12歲治療效果就下降了。
一、學生合作創(chuàng)作劇本的優(yōu)勢
沉重的學習壓力讓“單干者”心有余而力不足,畢竟創(chuàng)作劇本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合作創(chuàng)作可以適當減輕學生負擔。
【學生創(chuàng)作札記片段1】
“我的最初想法是自己獨立創(chuàng)作一部劇本。在確定了初步情節(jié)和人物之后,我便開始了創(chuàng)作,但在創(chuàng)作初期,進展尤其緩慢。后又在高二沉重的學習壓力下,不得不放棄獨力創(chuàng)作,跟其他同學分工,以贏得時間來完成其他科目繁重的作業(yè)。無奈又心酸!建議編委可以考慮把戲劇單元挪到高一教材中,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學生創(chuàng)作札記片段2】
“本來我想單干,可當時只有故事,無法表現(xiàn)戲劇沖突,更不能體現(xiàn)戲劇的時空高度集中。更重要的是,我只能從自身角度去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寫出來的人物性格始終脫離不了自身的影子,無法引起他人共鳴。最后選擇參加其他組,經(jīng)過大家多次共同協(xié)商、修改,終于讓劇本人物富有多重性格……”
【學生創(chuàng)作札記片段3】
“劇本本身不難,難的是如何體現(xiàn)深刻的主題,如何運用豐富的語言。最初,我以小說的形式作為劇本的雛形,慢慢地,大量的舞臺提示成為我首要解決的問題,因為這樣一來,舞臺提示和臺詞幾乎平分了劇本。后來又反反復復看了幾遍課本上的劇本,幾經(jīng)修改,又造成了一個‘零舞臺提示’的局面。幾經(jīng)周折,我的原計劃已經(jīng)被摧殘得“體無完膚”,瀕臨崩潰。后來對此又進行了獨力修改。但迫于個人思維的束縛,最終我選擇了合作?!?/p>
這幾位單人獨力創(chuàng)作的實踐者,遇到的問題主要是不能處理好“時空高度集中,矛盾沖突集中”“戲劇語言的潛臺詞和動作性”“個性化人物語言”等問題,這幾個方面也是戲劇學習的重點、難點,合作創(chuàng)作可以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戲劇創(chuàng)作本身的難度決定了學生很難進行獨力創(chuàng)作,而合作創(chuàng)作則為所有學生參與戲劇創(chuàng)作提供了可能性。
二、學生合作創(chuàng)作劇本中的問題
在進行合作創(chuàng)作劇本時,學生首先遇到的便是題材問題。一個基本完整的劇本必須有特殊的時代背景以及戲劇中矛盾沖突發(fā)生的場所,并初步確立戲劇的風格。確立題材以后,學生需要確定情節(jié)與人物關系,使得時空高度集中,能夠在舞臺展示出來的時空內(nèi)完成大量情節(jié)的延展。此外,在創(chuàng)作中學生還會遇到人物原型、臺詞、戲劇語言的動作性以及舞臺提示等諸多問題。
1. 如何選定題材
在選材初期,學生往往受到網(wǎng)絡、影視等媒介影響,更樂意去描繪虛擬的想象世界。但是隨著實際工作的進展,他們逐漸意識到取材須源于現(xiàn)實。
【學生創(chuàng)作札記片段4】
“很快就分好組了,當然是關系好的同學一組。剛開始,我們所構思的劇本可謂是五花八門,有的想寫科幻類的,有的想寫愛情的,有的想寫懸疑的……但考慮到最后寫完了還要進行表演,于是我們決定寫貼近生活的事。但貼近生活的事又有這么多,我們組很快又發(fā)生了分歧,突然其中一位同學提到了幾個網(wǎng)絡上的紅人,于是我們初定了一個主題——‘當芙蓉姐姐遇到了犀利哥’。說干就干,很快我們分好了角色,準備開始動工了,卻在一開始便遇上了難題——這兩個網(wǎng)絡紅人因何事在何地相遇?為此我組展開了激烈討論,在步行街偶遇?這二人沒事到步行街干嗎?出席某種活動?……最終,我們放棄了這個話題。后來有一位同學提出寫‘校園暴力’的故事,而其他同學似乎對這“暴力”也很感興趣,但又總覺得寫‘校園暴力’不太好,最后變成了‘家庭暴力’——一個吸毒少年與父母的故事,終于定好了題目——《墮落》。剛開始,我們小組討論得熱火朝天,說著要寫一個關于黑幫老大或一個殺手的生活。大家各抒己見,以為定能寫出佳作,可真到動筆的時候,都退縮了,不敢動筆寫,因為寫出來并不能像說出來那么簡單,不僅要組織好語言,還要有藝術感,難啊!最終,我們還是放棄了虛構,決定寫我們身邊的常事。在同學甲的建議下,我們開始寫家庭劇?!?/p>
【學生創(chuàng)作札記片段5】
“最開始我們是三個女生一組,提出的都是些關于愛情呀、偶像之類的創(chuàng)作主題,而旁邊那組有兩個男生,他們一心想著創(chuàng)作什么武功奇人、妖魔鬼怪等的劇本,一個過于‘女性化’,而一個又過于‘男性化’。大概老師覺得我們過分沉悶,建議我們兩組合二為一。重新成立的小組經(jīng)過磨合后,大家都各讓一步,將話題盡量集于一體,最終決定寫一個關于現(xiàn)實生活、反映百姓日子的劇本——《買房》?!?/p>
以上兩組最初的取材構思純粹來自于影視作品或網(wǎng)絡小說,屬于遠離自身生活的間接經(jīng)驗。在經(jīng)過小組討論、相互質疑后,作品的取材構思轉向了現(xiàn)實社會,轉向了自己,轉向了直接經(jīng)驗。這表明學生心智漸趨成熟,擺脫虛幻玄想搞笑而關心現(xiàn)實,關懷社會,關愛他人。
2. 如何使時空高度集中
沒有精妙的情節(jié)構思,寫不出優(yōu)秀的劇本。學生在設計情節(jié)中合理、妥當?shù)匕才徘楣?jié)的發(fā)展。
【學生創(chuàng)作札記片段6】
“設計情節(jié)及其發(fā)生的時間空間時,我們幾位成員產(chǎn)生了分歧,有同學認為在寢室休息時是一天學習過后的最放松的時刻,大家情緒平和、促膝交談,最能展現(xiàn)人物的真實性格。這時,在課堂上表現(xiàn)拘謹?shù)娜丝赡苁撬奚岬摹盎钴S分子”,而課堂上的“叱咤風云人物”,回到寢室有可能是個安靜的書生……也有人說在教室的時間最多,教室往往是同學、老師之間發(fā)生摩擦的場地,可以突出學校事件如何改變學生心態(tài),也能講述學生受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發(fā)生改變的過程。還有一位同學選擇食堂,抱怨‘食堂,早晨昏暗,中午昏沉,晚上恐怖。因為早上天還沒亮,到食堂只見一盞燈開著,而飯菜也是冷的,讓人不禁心頭昏暗下去。中午很多人吃飯,飯?zhí)靡话愣疾婚_燈,時常被刷錯卡,師傅甚至根據(jù)身材差異判斷學生的飯量大小。晚上一下課,大家“沖鋒陷陣”,直奔食堂,目的——搶飯,原因——只要路上跑得快,食堂隊伍一定排在前面。打飯打得早,飯菜香又熱,不用干瞪眼’。結果,我們小組決定把時間定為一天,對地點進行轉換,設計三個場景,把生活中的一些趣事插入其中,于是便有了后來的劇本?!?/p>
三、學生合作創(chuàng)作劇本的意義
在合作創(chuàng)作過程中,一般來說,每個小組都會產(chǎn)生一兩個核心人物。該核心人物或由公推產(chǎn)生或在小組構思、寫作、表演中自然而然凸顯出來,一般是寫作能力相對較強、思維相對活躍、組織能力及表演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如果該核心人物同時也具有很強的目標意識,“能知道輕重緩急”,便會引領大家為了共同目標去努力奮斗。在教學活動中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是教育的一大職責。
【學生創(chuàng)作札記片段7】
“在小組討論中,總免不了嬉鬧玩笑的時候,有時還停不下來,這時乙同學就會叫停,大家才能繼續(xù)干正事。在這一群人中,他最能知道輕重緩急。劇本創(chuàng)作需要一組人共同努力,但是,那個執(zhí)筆寫作的人應該最強悍,因為他不但要整理那些順序,還要分析一下是不是應該繼續(xù)朝那個方向去。在這一組人中,他算是最累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矛盾不一定能全部解決。
【學生創(chuàng)作札記片段8】
“對于這次的戲劇創(chuàng)作,除了遺憾便是成長了。我遺憾沒有盡力創(chuàng)作一個更好的劇本,沒有抓緊排練,沒有付出全部的心力在這部創(chuàng)作上。因為個人愛好的原因,起初在創(chuàng)作劇本的時候就顯得心不在焉,組員們大多都傾向于喜劇,可我卻堅持自己的想法——只有悲劇才能打動別人,教人深思!可是,現(xiàn)在我才明白,一部好的喜劇也能全面地反映世態(tài)的炎涼。
因為不喜歡組員提出的喜劇創(chuàng)作,整個初稿我?guī)缀醪话l(fā)一語,全是組員們討論寫出的,某種意義上講,我當了一次看客,而且還當?shù)脴O不耐煩。參與劇本創(chuàng)作是因為語文老師將原稿交給我,并交待須處理的細節(jié)問題以完善劇本,這時,我才閱讀、修改了劇本。
在定稿之后,就是分配角色以及排練的事了。可是我們卻一拖再拖,覺得沒有必要。我當時的心理很矛盾:既想演好角色,又不想?yún)⒀菖_詞多的人物。就這樣,劇組一拖再拖,直到演出前幾天才來排練……
這次合作讓我和同組的同學們更加了解彼此,也讓我發(fā)現(xiàn)了同學們更多美好的一面。即使這次創(chuàng)作并沒有完成到最好,但是每一步都是美好的……”
這是某班語文各方面能力都頗強的一位學生寫的感悟,她最后擔任了一部“大戲”的導演,讓全班半數(shù)以上的學生在其中參與表演,并取得了成功。應該說,在參與中,在合作中,她改變了自己,也實現(xiàn)了自己和合作對象的共同成長。
單人創(chuàng)作有不足,合作創(chuàng)作有優(yōu)勢。這是準備獨力創(chuàng)作劇本的學生最終選擇合作創(chuàng)作的原因。本人認為,幾個學生在一起創(chuàng)作、排演同一個劇本,能適當降低劇本創(chuàng)作的難度,有利于創(chuàng)作出高質量的作品,促進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會分工合作、組織協(xié)調(diào)的實踐能力以及學會自我展示、分享成果、傾聽他人聲音等社會交往能力,幫助學生摒棄偏見,遠離孤僻,養(yǎng)成互相尊重、正直樂觀的健康人格。
近年來,新建縣人民法院涉少刑事案件數(shù)量呈逐年上升的態(tài)勢,且暴力型犯罪居高不下。該院反映,新建縣轄區(qū)未成年暴力型犯罪呈現(xiàn)以下特點:
1、暴力犯罪案件逐年上升。從該院審結的未成年犯罪案件情況來看,2010年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8件70人,其中暴力犯罪人數(shù)為19件44人。2011年受理未成年犯罪案件35件83人,其中暴力犯罪人數(shù)為28件76人。2012年受理未成年犯罪案件44件107人,其中暴力犯罪人數(shù)為35件90人。
2、罪名所涉及范圍有所擴大。搶劫和故意傷害犯罪仍占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絕大多數(shù)。2010至2012年新建縣法院處理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中,搶劫、故意傷害犯罪案件分別為13件30人,16件29人,33件75人,所占當年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案件的比例分別為68%,57%,94%。同時未成年暴力犯罪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呈現(xiàn)出罪名多樣化的趨勢,除搶劫、故意傷害外,還涉及綁架、聚眾斗毆、尋釁滋事、、故意殺人、非法拘禁等罪名。
3、以共同犯罪為主要形態(tài)。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絕大部分是以共同犯罪的形態(tài)出現(xiàn)的,他們結成或大或小的團伙,成群結幫地實施犯罪。這種情況較成年人更為常見,雖然未成年人犯罪團伙沒有成年人犯罪集團那么嚴密的組織和計劃,但一般也有首要分子、積極參與者,而且他們的糾合過程十分簡單,對象一般為老鄉(xiāng)、同事、同學、共同租住的室友等。從新建縣法院2010年至2012年受理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案件來看,共同犯罪所占比例仍居高不下,分別為63%、76%、 87%。
4、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高。當前我國刑法及相關司法政策對未成年人犯罪所持的態(tài)度是從輕或減輕,因此對相當一部分未成年人適用緩刑或輕刑的較多。因種種原因,這些未成年人在服刑期滿后或緩刑期滿后又犯罪的現(xiàn)象較多,不少未成年人屬于二次或三次被追究法律責任。比如一搶劫案的被告人萬某在16歲時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緩刑考驗期內(nèi),又參與聚眾斗毆。
二、未成年暴力犯罪的原因分析
1、未成年特殊的心理因素。從未成年人本身來看,未成年人特別是十三四歲左右的少年正處于心理斷乳期,這一時期也是最容易偏離正常軌道的“多事之秋”,由于孩子成長的需要,會有一段“離經(jīng)叛道”的心理歷程。這個年齡段,是孩子成長的敏感期,在處理事情時往往憑身強體壯,易沖動,好動感情,自制力能差。他們和成年人一樣有各種各樣的需求,如果這些需求不能通過正常的渠道獲得,很可能會不計后果,鋌而走險,踏上違法犯罪之路。他們自我意識增強,行為趨同于成人,喜歡表現(xiàn)自己,渴望得到別人認同,自控能力弱,逆反心理強、情緒易偏頗,容易受到各種不良風氣影響和侵蝕,尤其是在內(nèi)心郁積的困惑或憤怒得不到釋放時,就有可能采取暴力方式。另外,由于現(xiàn)在的未成年人大多是獨生子女,受家長的過度寵愛,在性格和心理上極易染上心胸狹隘、自私、任性、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毛病,并表現(xiàn)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一旦遇到?jīng)_突和挫折就會把這種不良心理表現(xiàn)出來,最終有可能釀成校園暴力。
2、家庭因素,尤其是家庭暴力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有的家長由于自身素質低,不注意對孩子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并把自己不正確的觀念施加于孩子身上,對孩子產(chǎn)生了不良影響。有的家長迫于生計,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往往只從物質上滿足孩子的需要,對孩子過于溺愛、嬌慣,卻沒有從精神上對孩子進行教育。尤其是家庭暴力日益嚴重,主要是夫妻暴力和家長暴力。這種家庭主要表現(xiàn)為吵罵、指責、揭短、廝打,大聲呵斥、打耳光、打屁股、推推搡搡等,而自幼生活在暴力環(huán)境中的孩子,其經(jīng)歷教會了其攻擊行。正是因為家庭的不睦,父母的離異,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少了父愛或母愛,對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帶來了極其消極的影響,最終導致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
3、學校教育因素,尤其是近年來凸顯的教師暴力影響。長期以來,我國的學校教育一直偏重于應試教育,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學校和教師被沉重的教學任務和升學率壓得喘不過氣來,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和教育,尤其是忽視了對“雙差生”的幫助、溝通和交流,使得這些學生產(chǎn)生了自卑心理和不平等的感覺,從行動上自然而然地游離于“好學生”群體之外,并與之站在對立面,尤其是在老師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時,行動上易出現(xiàn)攻擊性。特別是教師的暴力行為,由于沒有完成作業(yè)、上課說話、或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按老師的要求行事,同時又有激怒老師的行為,有些老師很可能壓抑不住怒火,采取一些過激行為,如摔作業(yè)本、扔粉筆頭、扯拽學生、毆打學生等等。最近媒體報道老師往孩子臉上刺字、用刀劃學生的手心,虐待甚至女學生的事件。學校本是一方凈土,但有些教師的暴力行為卻潛移默化地誘導著孩子,當孩子在與他人特別是比自己弱小的人交往而不順利時,很可能仿效教師的暴力行為。另外一些學校不注重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使許多未成年人不學法、不懂法、進而不守法,稀里糊涂地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4、社會因素。目前,我國市場經(jīng)濟的負面影響對未成年人的思想和行為帶來了極大的沖擊,金錢至上、貪圖享受、爾虞我詐、弱肉強食等錯誤觀念和思想深深影響著未成年人,使得他們?yōu)榱诉_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有的未成年人為了滿足自己吃喝玩樂的目的,不顧一切地勒索同學的錢物,如果得不到錢物,就實施暴力行為。還有,未成年人的思想和行為也受他們所處的社區(qū)環(huán)境的腐蝕和影響,一些未成年人更是由于交友不慎,結交了不良朋友,潛移默化、耳濡目染,與之效仿,結果走上了暴力犯罪的道路。
5、媒介暴力的影響。文化傳媒的誤導也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重要因素。影視、報刊、網(wǎng)絡等文化傳媒是未成年人了解社會、學習知識、接受社會思想觀念的一個窗口和重要途徑。由于未成年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性格正處于形成時期,故文化傳媒的信息質量如何會直接影響未成年人的思想、觀念的發(fā)展方向。隨著城市化的日益發(fā)展,我國未成年人接觸到媒介暴力的機會和條件越來越多。未成年人可輕而易舉從成人節(jié)目、錄像、電影、報刊、電腦游戲中接觸到暴力。電子游戲中的射擊游戲、動作游戲、冒險游戲、多重角色扮演游戲等均充滿了暴力。這些游戲誤導孩子們漠視生命,以游戲的態(tài)度來應對生活中諸如生命、尊嚴等很嚴肅的問題。媒介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首先,未成年人心理發(fā)育還不成熟,在其接觸了大量的暴力節(jié)目后會儲存在記憶里,然后,在合適的時機模仿練習學習到的暴力行為。有些意志力不強的未成年人若回憶到暴力行為可以解決問題,那么,在遇到相同境遇時,便會不顧后果模仿暴力行為來解決問題。其次,未成年人觀看過多的暴力表演,容易造成一種錯覺,即以為現(xiàn)實世界充滿了暴力,單純認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是使用暴力使對方屈服。由于未成年人不具備足夠的辨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難以抵擋住誘惑和影響,結果他們的頭腦受到了嚴重的腐蝕,使他們喪失了意志、泯滅了良知,埋下了犯罪的隱患。
三、解決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問題的對策
未成年人犯罪尤其是不理問題如果得不到根本解決,對國家的前途、社會的穩(wěn)定具有極大的潛在破壞力,因此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對此,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強化家庭的教育職能。家庭教育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線,每個家庭都要重視對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家長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要品行端正,注意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孩子方法要得當,要懂得孩子成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對孩子發(fā)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生理和心理問題給予正確引導,教育孩子時,既不能百般溺愛,也不能簡單粗暴,要注意循序善誘,避免使孩子產(chǎn)生抵觸情緒,真正做到與孩子進行心靈的溝通。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使孩子能夠感受到來自父母、親人的愛,學會愛父母、愛親人、愛朋友,使孩子對人、對社會有愛心,心理得到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道德推脫;攻擊行為;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6-0053-02
目前,攻擊行為已經(jīng)普遍存在于青少年群體之中,并且對青少年群體產(chǎn)生了極大的危害。青少年在遭遇矛盾事件時常常使用謾罵、打架、甚至使用武器等方式來解決。相關研究表明攻擊行為頻率較高的青少年在今后的生活中出現(xiàn)犯罪行為的可能性比較大。以往的研究主要探討家庭、朋輩、同伴交往等外在的環(huán)境對青少年攻擊行為的影響。本文從個體內(nèi)部機制的角度出發(fā),總結道德推脫對青少年攻擊行為的影響因素和途徑。針對青少年的行為問題,對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相應的策略與建議。
一、影響攻擊行為的內(nèi)部因素
Bandura于1986年提出了道德推脫這一概念,并且認為道德推脫是指個體內(nèi)部產(chǎn)生的一些特定的認知傾向,這種認知傾向會降低個體對自己做出傷害性行為而產(chǎn)生不愉悅的情緒感受。同時也會降低對受害者的認同,通過各種途徑而使自己的責任降低到最小[1]。道德推脫是個體內(nèi)部心理認知的一種方式,它對個體的行為會起到一定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當個體無法使自己的行為和認知水平保持一致時,便會產(chǎn)生認知的失調(diào),進而導致內(nèi)心的矛盾和沖突。當青少年在生活中出現(xiàn)矛盾時,就會更容易產(chǎn)生校園群毆、打架等暴力事件。人們?yōu)榱颂颖茏约盒袨樗鶐淼呢熑?,就會削弱自己的道德認知,進而出現(xiàn)道德推脫的現(xiàn)象。道德推脫對攻擊行為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這幾個內(nèi)部機制。
1.不道德行為認知的重建。通過將不道德的行為認知進行重新的定義,使不道德行為和有害的行為變成是無害的,甚至是有益的行為。在社會頻頻發(fā)生的青少年校園暴力事件和青少年犯罪事件中,對事后的訪談和詢問的過程中他們對別人做出的傷害性事件都會有比較合理并且充分的理由。有學者對青少年罪犯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其相對于行為正常的青少年具有較高的道德推脫水平。
2.責任最小化。個體通過把自己的傷害他人行為的責任降到最低,從而逃脫對自己的譴責。通過責任最小化,把責任轉移到其他人的身上或者把責任歸因到集體成員中,降低自己在行為事件中所承擔的責任。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觀點會對該機制產(chǎn)生影響,如“子不教,父之過”這些傳統(tǒng)教育觀念會使青少年在做出傷害性事件時把責任推向他人,從而可能會促進青少年道德推脫水平的提升。
3.責任歸外化。個體通過降低對受害者的認同,把更多的責任歸結于受害者,把自己的過錯強加于受害者的身上,降低個體對傷害性事件的道德標準,進而消除自己的內(nèi)疚感和愧疚。有些人在認知上會把一些人或者動物認為是卑賤的。比如網(wǎng)絡上虐貓事件,他們認為他們生來就是應該被貶低的。通過使自己的內(nèi)部道德標準降低,進而降低對特定人群不道德行為的自責和內(nèi)疚[2]。
二、道德推脫影響個體攻擊的方式和途徑
1.道德推脫對攻擊行為傾向的影響。Bandura探討了關于道德推脫與青少年攻擊傾向、罪錯行為等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研究結果表明:道德推脫對青少年的攻擊傾向、罪錯行為有正向預測的作用。并且道德推脫與青少年攻擊行為存在顯著正相關[3]。Caprara等人的研究表明道德推脫對青少年的攻擊行為具有顯著的影響并且具有很大的預測作用[4]。
張棟玲,王美芳在探討道德推脫與初中生攻擊行為行為之間的關系研究中得出道德推脫不僅與主動性攻擊有關,而且對反應性攻擊也有顯著的相關[5]。劉裕、唐薇以12至21歲的在校學生為被試,研究發(fā)現(xiàn),道德推脫對問題行為的產(chǎn)生起著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作用。男女生的外部問題行為雖然在青春早期沒有明顯差異,但在青春中期和晚期,男生的外部問題行為會明顯高于女生[6]。并且他認為性別上的這種差異可能與傳統(tǒng)的文化背景有關。在傳統(tǒng)觀念下男孩更多的被賦予一種勇敢,拼搏的含義;而女性則更多的被賦予一種溫柔、賢惠的含義。
楊繼平、王興超認為道德推脫與攻擊性之間的關系,在年齡方面上也存在一些差異,具體表現(xiàn)為隨著道德推脫的水平會隨著年齡的增高而得到提升。青少年中期的道德推脫水平會大于青少年初期的道德推脫水平[7]。青少年行為問題發(fā)生的頻率與道德推脫水平的發(fā)展幾乎趨于一致,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這可能是由于這個時期正處于青春期,是自我概念和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青少年在看待外界事物時,有了自己的一種想法或者觀念。當個體的看法和觀點受到質疑或者打擊的時候,他們不會改變自己的認知,反而會把責任推脫到他人身上,進而就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行為。
2.道德推脫對攻擊認知態(tài)度的影響。攻擊行為的認知態(tài)度受到道德推脫水平的影響,據(jù)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道德推脫水平較高的青少年在處理日常生活事件中會更多的選擇一種攻擊性的認知態(tài)度。并且這種認知態(tài)度會促使攻擊行為的發(fā)生。在對15個國家的大中小學生的軍事打擊態(tài)度研究發(fā)現(xiàn),支持對潛在敵人進行打擊的學生的道德推脫得分要顯著高于不支持者[8]。有攻擊性行為傾向的個體在描述一個比較不清晰的場景時,更傾向于解釋為他人會對自己有攻擊的傾向。而這種認知態(tài)度就會導致青少年更容易出現(xiàn)攻擊行為的傾向。
3.道德推脫對青少年網(wǎng)絡攻擊行為的影響。網(wǎng)絡的普及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人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危害。網(wǎng)絡的攻擊和網(wǎng)絡欺負行為等問題已經(jīng)成為研究的熱點。在網(wǎng)絡欺負行為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道德推脫可以預測個體的網(wǎng)絡欺負行為,個體的道德推脫水平越高,其發(fā)生網(wǎng)絡欺負的可能性越大。有研究中進一步指出網(wǎng)絡欺負者在道德推脫的某些維度的水平會顯著高于網(wǎng)絡受欺負者。網(wǎng)絡欺負者在欺負行為中會更多的表現(xiàn)為為自己辯護而很少能體會到受欺負者的感受。有研究發(fā)現(xiàn)中學生的道德推脫與網(wǎng)絡過激行為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并且發(fā)現(xiàn)道德推脫在移情與網(wǎng)絡過激行為之間起著完全中介的作用,說明道德推脫可能是預測青少年網(wǎng)絡攻擊行為的有效變量[9]?!∪π睦斫】到逃膯⑹?nbsp;
青少年處于觀念的接受期,是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青少年的內(nèi)部價值觀念對其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青少年攻擊行為的發(fā)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適當?shù)慕逃鸵龑?。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來引導學生,從而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課程提高青少年的道德能力,從青少年內(nèi)部機制出發(fā),讓青少年接受正確的價值觀念,抑制青少年攻擊行為的發(fā)生。解決青少年的行為問題可以從以三個方面來著手。
1.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發(fā),推進學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jù)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手段,預防學生心理問題,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動[10]。近年來校園暴力行為、青少年犯罪事件不斷發(fā)生,家庭因素、社會因素、同伴因素等外部因素對青少年攻擊行為有著很大的影響,但是個人的內(nèi)部因素也是影響青少年攻擊行為的重要因素,道德推脫等內(nèi)部心理機制會對個體行為的發(fā)生產(chǎn)生影響。我國從小學開始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課程。學生獲得道德知識的途徑主要是從課本文字知識上獲得的,沒有相關的體驗和真實情景的感受。因此可以設置相應的心理團體活動課程,把書本上的知識具體到現(xiàn)實情境中,通過自己的真實體驗,真正的體會到道德的美麗之處。從具體出發(fā)切實深入地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使學生不僅成為了解道德知識的學習者,也成為道德內(nèi)容的行動者。
2.從隱性課程出發(fā),創(chuàng)設積極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隱性課程是指通過教育環(huán)境有意或無意地傳遞給學生的關于心理發(fā)展方面的非公開性教育經(jīng)驗的一種課程形式[11]。德育教育不僅可以通過課程講授的方式讓學生們獲得,也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積極的學校環(huán)境,從隱性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在學校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中可以張貼一些關于道德的名言警句。身邊發(fā)生的各種有關道德故事是對學生教育的最生動的教材。比如“最美人物”中張莉莉事件??梢酝ㄟ^班會、演講、專題講座等方式對學生進行道德上的教育,從而使學生提高相應的道德能力。
3.建立積極的同伴關系,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校氛圍。青少年時期,學生的自我意識不斷發(fā)展。面對說教形式的講授課程,不僅不能讓學生們很好地進行學習,而且會激發(fā)他們潛在的叛逆行為。因此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的教育方式,讓他們從真實的情景出發(fā),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教師和同伴的價值觀念會影響青少年的價值觀念。因此教師應該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出榜樣。在德育的教育中我們應該從教師,班級等各個方面創(chuàng)建積極的班級氛圍。一個班級、一所學校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精神狀態(tài)、價值觀念是每一位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創(chuàng)造的,一旦形成便會對每個成員發(fā)生作用,使他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趨于一致。創(chuàng)設良好的班級環(huán)境、創(chuàng)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會對學生的道德價值觀進行內(nèi)化,從積極的氛圍中感受和諧的快樂,進而減少青少年攻擊行為的傾向。
參考文獻:
[1]Bandura,A.Moral disengagement in the perpetration of inhumanitie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1999,
3(3):193-209.
[2]葉青青,李林青,許慧.道德推脫的心理機制、影響因素及中介作用[J].教育評論,2015(3):47-49.
[3]劉美辰.中學生道德判斷與攻擊行為的關系:道德推脫的調(diào)節(jié)效應[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2:65.
[4]高玲,王興超,楊繼平.罪犯社會地位感知與攻擊行為:道德推脫的中介作用[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114-118.
[5]張棟玲,王美芳.初中生道德脫離與主動性攻擊反應性攻擊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3,34(12):1467-1472.
[6]劉裕,唐薇,等.道德推脫對青少年外部問題行為的影響: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效應[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5,13(2):251-257.
[7]楊繼平,王興超.道德推脫對青少年攻擊行為的影響: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效應[J].心理學報,2012,44(8).
[8]楊繼平,王興超,高玲.道德推脫的概念、測量及相關變量[J].心理科學進展,2010,18(3):671-678.
[9]楊繼平,楊力,王興超.移情、道德推脫對初中生網(wǎng)絡過激行為的影響[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7,37(4):122-128.
采用修訂后攻擊問卷、應對方式問卷和領悟社會支持PSSS問卷對789 名山西青少年犯進行心理測量。結果: 除求助外, 解決問題、自責、幻想、退避、合理化和PSSS與《攻擊問卷》各因素之間有著十分顯著的關系;言語攻擊、憤怒和敵意與PSSS之間有十分顯著地關系,身體攻擊與PSSS之間的關系不大。結論:青少年暴力犯多采用不成熟或者混合型的應對方式,而不是求助等成熟的應對方式;對于社會中的支持感受較低;解決問題、自責、幻想、合理化、PSSS對暴力攻擊有影響效力。
【關鍵詞】 青少年暴力犯罪; 應對方式;領悟社會支持
所謂暴力犯罪是指犯罪主體利用身體力量或其它工具侵害他人身體或公私財物的一種極端攻擊行為。1近些年,山西省青少年暴力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率逐漸升高,人數(shù)也呈增多趨勢;犯罪類型中,傷害罪越來越嚴重;不同年齡階段均有暴力犯罪發(fā)生,且由少年轉向成年階段的人數(shù)最多;另外,犯罪現(xiàn)象呈現(xiàn)出團伙化的特征。2青少年期是人生的第二反抗期,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重大轉折期,如果沒有學會很好的應對方式,采用不正當?shù)姆绞綄ふ易约旱男枨?,加之,不會尋求社會支持,其很可能對應激事件采取過激的反應,將走上犯罪的道路。本文以山西省青少年犯為對象,探討其暴力與應對方式的相關分析,以為有效地預防和遏制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發(fā)生提供理論依據(jù)。3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12 年10 月在山西某監(jiān)獄隨機抽取在押男犯850 人進行攻擊問卷調(diào)查, 剔除不合格答卷, 收回有效問卷820 份, 有效回收率為96.5%。犯人年齡年齡15~24歲,全為男性,入監(jiān)時間1~6年,均為初犯。
1.2 工具:
1.2.1 攻擊問卷 1992 年Buss & Perry 編制攻擊問卷被廣泛應用, 國內(nèi)尚未形成統(tǒng)一中文版攻擊問卷。根據(jù)文獻和專家建議, 筆者對該問卷進行修訂。修訂后攻擊問卷包括19 個項目:身體攻擊6 個項目, 言語攻擊3 個項目, 憤怒4 個項目, 敵意6 個項目。驗證性因素分析: GFI、CFI、IFI﹥0.90, RMSEA﹤0.05。全卷Cronbach α 系數(shù)為0.884, 重測信度為0.783。4
1.2.2 應對方式問卷 采用肖計劃等人根據(jù)多維度測量分類來編制了的問卷,其為自陳式個體應對方式評定量表,每個條目有兩個答案:“是”、“否”。量表分為6大類:解決問題、自責、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信度依次為0.72、0.63、0.69、0.72、0.67、0.72;效度也符合國際效度確認標準??梢允褂?。5
1.2.3 領悟社會支持量表(PSSS) 領悟社會支持量表是由Blumenthal JA等編制,它是一種強調(diào)個體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的社會支持量表,分別測定個體領悟到的來自社會支持源的支持程度。同時以總分反映個體收到社會支持程度。原作者通過因素分析的方法將PSSS條目分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三類,在275例樣本中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和全量表Cronbach 系數(shù)分別為0.87、085、0.91和0.88,重測信度分別為0.85、0.75、0.72和0.85.本問卷含有12個自評項目,每個項目采用1-7級評分法,即分為極不同意、很不同意、稍不同意、中立、稍同意、很同意、極同意七個級別。
1.3 測評方法
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進行, 在同一時間實施測查。要求測試對象認真閱讀指導語, 獨立完成問卷并當場收回。
1.4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7.0 統(tǒng)計軟件, 進行t 檢驗。
2、結果
2.1 根據(jù)文獻,本次研究選擇問卷的心理因素包括《攻擊問卷》中的身體攻擊、言語攻擊、憤怒、敵意;《應對方式問卷》中的解決問題、自責、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領悟社會支持PSSS》。對各因素進行皮爾遜積矩相關分析,結果見表2-1
3、討論
3.1 暴力攻擊與應對方式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本研究分析表明:《攻擊問卷》中各因素與《應對方式問卷》的解決問題、自責、幻想、退避、合理化這幾個因素之間有著十分顯著的關系,《攻擊問卷》中的言語攻擊、敵意因素與《應對方式問卷》中的求助有十分顯著的關系,而身體攻擊、憤怒與求助關系不大。應對方式是影響暴力攻擊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個人在遭受應激事件或正處于應激環(huán)境的時候,他為了平衡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從而做出的一系列認知或行為上的努力,這樣的努力就是這個人所采取的應對方式。一個人的應對方式影響著他對負性生活事件所作出的反應。Vaillant等人認為,應對方式可分為成熟型、不成熟型和混合型,其中解決問題和求助課歸為成熟型的應對方式;幻想和合理化可歸為混合型的應對方式;自責和退避可歸為不成熟的應對方式。6情境-特質論認為個體的應對是多維復雜的過程,應對方式的選擇是人格特質、個體差異和應激情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強調(diào)應對策略隨情境變化而變化,而以情境特征為出發(fā)點尋找應對的穩(wěn)定性。7青少年身心發(fā)展尚未成熟,面對身體攻擊、言語攻擊、憤怒和敵意等失控的情景,多采用不成熟或者混合型的應對方式,而不是求助等成熟的應對方式。8
3.2 暴力攻擊與領悟社會支持的關系
本研究分析表明:言語攻擊、憤怒和敵意與PSSS之間有十分顯著地關系,身體攻擊與PSSS之間的關系不大。社會支持被看作是決定心理應激和健康關系的重要中介因素,社會支持指的是社會各方面的包括家庭、親屬、朋友、同事等個人和組織給予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幫助支援,反映了一個人與社會聯(lián)系的親密程度和質量,但各類研究從各自的理論和研究目的出發(fā)給與了不同的解釋,一類認為社會支持是客觀的、實際可見的支持,包括物質上的直接幫助和社會網(wǎng)絡,另一類認為社會支持是主觀體驗到的支持,指的是個體感到社會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緒體驗或滿意程度。暴力攻擊青少年對于社會中的支持感受較低,面對負性應激事件時,感到自己是孤立的,更加不能平復心情,反而增加了憤怒感,所以更多采取暴力攻擊等方式對待。9
3.3 暴力攻擊的回歸分析
在本研究中,將身體攻擊、言語攻擊、憤怒和敵意分別作為因變量,將解決問題、自責、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和PSSS作為自變量,進行了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影響身體攻擊的主要因素有自責、幻想,決定系數(shù)為0.036;影響言語攻擊的主要因素有合理化、PSSS,決定系數(shù)為0.068;影響憤怒的主要因素有幻想、解決問題,決定系數(shù)為0.040;影響敵意的主要因素有PSSS,決定系數(shù)為0.060.其中合理化對言語攻擊為負性影響,其余全是正性影響。這一結果可以看出,解決問題、自責、幻想、合理化、PSSS對暴力攻擊有影響效力,因此預防和矯治暴力攻擊必須培養(yǎng)青少年積極地應對方式,增強他們的社會支持主觀感。10
參考文獻
1牛鋒,甘景梨,高存友. 攻擊和暴力行為相關因素研究進展[J].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6,12(3):232-234
2 管曉靜. 山西省未成年人暴力犯罪調(diào)查研究. 山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3(4):46-49
3 江琴,鄭星有.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個性特征的相關研究. 龍巖學院學報,2010,2:57-60
4 冀云,劉曉明. 未成年犯的攻擊性及相關因素.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11(23):828-829
5 肖計劃,許秀峰. “應對方式問卷”效度與信度研究.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6,10(4):164-168
6 曾祥嵐,茄學萍. 地震后青少年應對方式心理干預研究. 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0,1:193-194
7 劉暢. 心理行為訓練對監(jiān)獄警察心理健康和應對方式的干預研究. 碩士論文.遼寧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2010.04
8 李麗,席煥久,牛志民,溫有峰. 遼寧省男犯攻擊行為心理探析. 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1,38(12):231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