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歷史學習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實際上,研究性學習是一個單獨的學習理論(或稱為學習方式),而將其運用于中學歷史學科領域要考慮到研究性學習的特點,然后通過聯系概念,結合中學歷史學科的實際教學進行有效整合,形成具有歷史學科特色的研究性學習模式,專門為中學歷史學科的實際教學服務。這樣能夠使學生在原有的知識與經驗基礎上,掌握研究性學習理論的精華,與平時歷史知識的學習相互補,建構屬于自己的歷史學習方法,獲取新的知識與經驗。而這同樣給歷史教師和學生帶來了新的變化,豐富了歷史教師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教師能夠促使學生由被動地學習向因渴望歷史知識而主動學習轉變,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策略。
中學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的意義:
一、 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在以往的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已經習慣了消極的、被動的接受歷史教師對于歷史知識的灌輸,學生總處于次要地位,即便如今大力倡導“在歷史教學中學生才是主體,教師處于次要地位,教師主導歷史教學的進行”這一理念,但在實際歷史教學中,對于這一理念的貫徹仍然顯得任重而道遠。素質教育搞的轟轟烈烈,而應試教育搞的扎扎實實?;谶@樣一個尷尬的局面,必須加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在歷史教育中體現出更多的人文關懷,要讓學生主動去學習,主動提高學習效率,改進學習方法,加快學習方式的轉型。而面對歷史這一學科,學生不僅喜歡教材上故事一樣的歷史教學內容,更偏愛于自己去探究和鉆研屬于自己的歷史知識和方法,自主地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發(fā)揮出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
二、 提升了歷史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
研究性學習的引入豐富了中學歷史教師的教學模式,促進了歷史教師對于自身歷史教學情況的反思,提升了歷史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這種學習方式的運用首先需要歷史教師通曉歷史教育、教學等相關理論,熟知這種學習方式,并考慮如何將其運用于學生的實際歷史學習中去。其次,需要歷史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交往,這種交往是真誠的,是出自內心的,不帶有強制性和壓迫性,使學生感到民主、自由的溝通才是理想的溝通效果。教師在這樣的氣氛中,將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理論傳授給學生,然后再反復對學生加以指導和練習,直到學生熟練掌握并能將其付諸于實際的歷史知識的學習中。這樣,在整個過程中,歷史教師起到了較為關鍵的作用,歷史教師不但豐富了自身的學科專業(yè)素質、教育教學素質和心理素質,而且在傳授給學生學習理論的過程中,實現了與學生平等的溝通與交流,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去學習歷史知識,為學生找到了一條捷徑,可謂一舉兩得。而這其中,最主要的是提升了歷史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使其能夠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三、 加速了歷史課程與教學的改革
2011年,《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頒布與實施說明了當前中學歷史課程與教學中存在著諸多矛盾與問題,客觀上顯示了歷史課程與教學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而研究性學習理論恰恰符合了這一教育潮流。中學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試圖從學生自身出發(fā),促進學生自主地探究與思考人類的歷史發(fā)展進程,培養(yǎng)學生對于歷史的認知能力、歷史學習方法的捕獲手段以及如何表達對于歷史的看法等基本素養(yǎng)。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歷史教師與學生互相合作,教學互補,一起進行方案選題、方案設計、方案實施以及實施效果等過程。這個過程給了歷史教師更多的選擇,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案,同時又給了學生更多的學習方法,更多的自利,真正做到了一切以發(fā)展學生和關愛學生的身心為主,遵循了教育規(guī)律。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了全面的教育,充實了教師,改變了學生,真正地加速了中學歷史課程與教學的改革步伐,使中學歷史學科向著正確的發(fā)展方向大踏步前進。
四、 突出了歷史教育的本能屬性
從歷史教育來看,古希臘人曾將歷史教育分為三種類型:第一,敘述過去;第二,為理解現在而追述過去;第三,為了展望未來而探索過去。[2]實際上,歷史教育的本能屬性概括起來說就是總結過去、把握現在來和追逐未來,而這也正是中學歷史學科的本能屬性。中學歷史是對學生進行的一次完整的為期六年的系統的歷史教育,中學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正是鼓勵學生在長時期的觀察和模仿的基礎上,通過對歷史知識的學習,總結經驗教訓,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服務于現在而準備于未來。當然最主要的實現形式是在師生互動的基礎上,學生以課題(或問題、專題)為主,進行自主學習。歷史知識的包羅萬象決定了課題的豐富性,需要學生從大千世界中去探究真實的歷史,承前啟后,開拓創(chuàng)新。尤其是多媒體教學的盛行和網絡資源巨大的信息量,給了中學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較多的選擇余地。因此,研究性學習突出了歷史教育的本能屬性。
當前,中學歷史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而毫無疑問,無論怎樣,“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歷史教學”的宗旨都不會改變。中學歷史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正是遵循了學生的“主體性”原則而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對于歷史教育本身、歷史教師和學生以及歷史的課程與教學改革都大有裨益,最終實現了對學生知、行、意、行等多方面的培養(yǎng)和鍛煉,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了較強的理論基礎和實踐保障。
注釋:
[1]聶幼犁.歷史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P223―P224
[關鍵詞]歷史教學 研究性學習 策略 實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2-0216-02
教育理念的革新,使傳統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歷史課程教學要求。教育部門和教師要結合歷史學科背景及中學生的特點,在日常教學中嘗試采用探究性學習方法,不再要求學生掌握固有的歷史知識點,而是著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技能,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激發(fā)他們的日常學習興趣,提高歷史學科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為學生未來學習及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特點
研究性學習背景下,學生主要是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進行自我學習。其能夠通過自身的主動性,對學習資源進行有效把握。而歷史教師在該過程中主要起引導和參與作用。研究性學習有以下特點:
(一)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
研究性學習即引導中學生主動參與到歷史學科學習中,而不再是依照書本順序,對教師所教授的內容進行一味地被動接受。該過程中,不僅能夠建構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且能夠實現教師、學生和社會教育教學的互動,學生可采用書本、網絡、講座等多種模式獲得歷史知識及教育信息,在探究中不斷掌握學科知識。
(二)開發(fā)學生資源
“生本教育”理念背景下,普遍將學生作為最大的活性教學資源。研究性學習通過對中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已有知識等進行充分利用,對學生加以引導,升華他們的自我生活感悟。與此同時,研究性學習著重強調通過學生的自主研究,使他們能夠對知識的獲取過程進行有效體驗,并在該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推進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1]
(三)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
相較于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性學習更加開放,且形式多樣,它致力于教學大課堂的建設。學校和教師要擺脫書本知識的桎梏,在課堂教學基礎上,對社會資源及外部資源等加以應用,使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書本框架知識體系,更能夠接觸外部歷史知識,以培養(yǎng)他們的歷史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要將多媒體應用于歷史課堂教學中,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向學生呈現真實的歷史事件或歷史資料,使學生在開放的課堂環(huán)境中實現自我學習和探究。
二、歷史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意義
(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實踐能力
當前,歷史課堂教學中,比較關注歷史知識的系統性和結構性,不僅能夠使瑣碎的歷史知識具有連貫性,也便于掌握。研究性學習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歷史課堂,進行知識探究。研究性學習使歷史課堂更加開放和自由,中學生可依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等,自行選定課題,并進行自我探索和自主創(chuàng)新,以關注社會熱點問題,使學生真正體味到歷史學習的樂趣,從而在歷史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該教學背景下,學生通過研究、討論等思維互動,實現知識的感悟,歷史知識的獲取也更具深度。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綜合學習能力
研究性學習方法與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等相符合。它主要采取科研的形式,實現中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并在該過程中,使學生積累S富的知識,開拓他們的視野。歷史研究性學習即選擇歷史專題,開展教學活動。具體實施方法是學生在課外自主查閱資料,并做好記錄,將其用于課題探討中。該過程中,能夠逐漸培養(yǎng)中學生的資料收集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分析能力等。中學歷史課本中給定的是既成的歷史事實,過于僵化,而研究性學習,使學生通過資料的查閱、篩選、綜合、分析等,應用歷史思維進行科學推理,得出歷史結論,從而實現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2]
(三)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及團隊精神
中學教學任務繁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很難單獨完成歷史專題研究,需要團隊的共同參與及教師的輔助。故而,該過程中,不僅能夠培養(yǎng)中學生的溝通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其團隊精神,實現中學歷史教學目標。
三、中學歷史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實現條件
(一)教師要認清研究性學習本質
相較于其他學科,歷史教師在知識結構上極具優(yōu)勢,并且也具備一定的理論修養(yǎng)和思維方法。歷史研究不需要進行實驗驗證,簡化了課堂教學難度。但是,當前部分歷史教師并未從根本上對研究性學習進行明確的認知和了解,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也不夠全面。中學歷史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本質是引導學生改變傳統學習方式,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歷史學習及探究中,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故而,教師要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加以引導,使他們主動參與到探究性學習中,以解決開放性的歷史課題。教師也要將實際生活中的案例引入日常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他們對現實類社會問題的思考,實現研究性學習初衷,充分發(fā)揮其價值。[3]
(二)構建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研究性學習有助于中學生天性的開放。傳統中學歷史教學背景下,教師往往占據課堂主體地位,忽略了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導致學生無法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探究,使他們的思維過于僵化,不利于其未來發(fā)展。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使中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并對其加以引導,在該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實現其自主學習。
(三)研究性學習中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
近年來,多媒體及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在中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比較普遍,其不僅信息量大,而且能夠實現教學情境的模擬?,F代信息技術為研究性學習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學生不僅能夠應用信息技術對研究性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而且能夠創(chuàng)設歷史情境,收集豐富的歷史學習素材,為研究性學習提供良好的外部空間,并能夠實現課堂知識的拓展和延伸,使自我知識構成更加立體、多樣。[4]
四、中學歷史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策略
(一)選定研究課題
歷史知識具備如下特性:開放性、實踐性和問題性。其不僅擴充了課題選擇范圍,也增加了歷史課題的選擇難度。該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加以引導。研究課題選擇中,既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知識構成等,也要對外部研究條件和地理環(huán)境等進行考量,并由淺入深,對學生加以指導。研究性學習初期,需選擇簡單的課題。當學生經歷一定的實踐鍛煉之后,逐漸增加課題難度,充分發(fā)揮研究性學習的效用。歷史教師不僅要考慮中學生的知識背景和認知水平,也要有效兼顧課題趣味性。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2課“貞觀之治”教學中,結束書本知識講解之后,教師可讓學生自行學習“女皇武則天”這部分內容,并給出“女皇武則天的歷史功績”“無字碑”等這一類研究課題,讓學生在課下對通過史料查閱、網上查詢等加強對該部分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資料查閱及整合能力。[5]
(二)制定學習計劃
制定研究計劃時,要充分考量人員分工,并明確研究步驟,以合理應用活動資源。例如,“從黃河變遷看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影響”這一課題,主要是通過對黃河改道、污染和斷流等問題的探究,總結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具體實施過程如下:收集資料――通過信息整合,明確黃河變遷原因――探討黃河改道、斷流、污染等問題――實地考察――撰寫研究報告,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采用該種研究方法,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思路更加清晰。
(三)資料搜集和整合
研究性學習中離不開資料的搜集和整合,學生可通過網絡、圖書、報紙、史料、地圖等方式實現資料查詢。學生也可以到博物館中進行實地考察,或者咨詢歷史專家、社區(qū)工作人員等。資料搜集過程中,要注重其真實性,并且確保其與研究課題相關,以達到良好的研究性學習效果,真正實現中學歷史教學的突破。[6]
(四)分析研究,得出結論
分析研究和得出結論是研究性學習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學生將收集的資料經過整理之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結論。以“隋唐對外貿易”為例,該課題研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隋唐對外經濟貿易、交通和疆域等進行查詢,得出結論。隋唐對外貿易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很多,單純采用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研究性學習,學生不僅能夠對隋唐對外貿易關系具備明確的認知,而且能夠學到很多歷史小故事,明確美國唐人街的由來等,使歷史課堂更富有趣味性,也能夠不斷拓寬歷史知識外延,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目標。[7]
(五)表達交流
表達交流是研究性學習的最終環(huán)節(jié)。小組和個人結合課題背景,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出研究結論,繼而在課堂上進行相互交流、探討和論證,使學生能夠自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在無形中激發(fā)中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也使他們在課堂學習中更加e極、主動。掌握課堂教學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能力。經過論證和交流,也能夠及時彌補中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及思想情況,使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從而提高整體課堂教學質量。[8]
五、結語
綜上所述,研究性教學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極具適用性。中學歷史教學中涉及到的內容和知識點比較多,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所在,沿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很難使學生對歷史學科知識進行全面掌握,也不利于培養(yǎng)中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學校和教師要結合中學生的歷史學習需求,將研究性學習方法應用到日常課堂教學中,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歷史學科知識,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穎.研究性學習和建構主義與中學歷史教學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04):58-60.
[2]董照鋒.高中歷史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J].赤子(上中旬),2015(18):218.
[3]柴瑛.研究性學習在高校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探賾[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5(19):121-122.
[4]石玉生.探析歷史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J].學周刊,2012(28):37.
[5]張晉英.研究性學習在五年制師范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6):232-234.
[6]郝慧芬.研究性學習在高師歷史教學中的應用――以《中國近代史》為例[J].運城學院學報,2011(03):87-89.
一、當代中國大學歷史教育與人文精神的缺失
以研究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聞名于世的英國學者李約瑟曾說過:“中國的科學之王既不是神學,也不是物理學,而是歷史?!弊鳛槿宋慕逃闹匾獙W科,我國歷史教育的現狀令人憂慮。表面上看,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非常需要歷史學,但現實生活中,歷史教育受到的冷落幾乎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
近代以前我國的大學教育是以人文教育為核心的。我國近代高等教育是面對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并伴隨著“科學救國”的急切動機發(fā)展起來的。在早期設立的大多數學堂中,學習內容以抵御外侮為根本目的的西方科技實學為主,人文教育一開始就受到了科技教育的遮蔽而衰微不振。近代的科技革命成果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物質財富,于是人類對科技越來越崇拜,而人文精神遭到冷落。人們?yōu)闈M足自身的欲望,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改造自然為人服務,很少關注人自身的心性完善。在這一文化背景下,人們的價值觀開始改變,實證主義、功利主義、享樂主義開始占據思想領域的主陣地,人們僅以創(chuàng)造財富、滿足物欲為目的,因而很少關心歷史教育和人文精神。
二、幫助青年人鑄造民族精神,培養(yǎng)正確的國民意識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文明史,重治史、重歷史教育是我們國家的優(yōu)良傳統,從小學開始,就開設有歷史學或是社會學的科目,在人生重要的學習階段不斷培養(yǎng)著學生的歷史意識和民族認同感。但是在固有教科書和觀念的引導下,歷史一直被認為是死記硬背的科目,致使當大學里歷史成為選修課時,很多大學生失去了在大學階段再研習歷史的興趣,不愿意主動或者進一步接受歷史教育,“以史為鑒”的歷史教育功能成了紙上談兵。實際上,高校開設歷史課不僅可以進一步豐富歷史知識,還能幫助大學生進一步學會用歷史的、辯證的、發(fā)展的眼光觀察世界,分析并解決問題。大學階段的歷史課除了探討事件,更進一步探討了在過去特定的背景下,不同的人為何做出的選擇不同,起初微小的差異最終導致他們迥異的命運。這些歷史人物的影響至今仍在持續(xù)。了解青年時期的歷史人物有助于當代大學生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背景下堅定自身立場,明確現階段的責任和使命,幫助引導其成長為現代社會的合格公民。歷史上每一個大變革階段,都會涌現出大批思潮,眾說紛紜中真正進步的歷史潮流是什么,又該如何把握,這些思想現在又如何繼續(xù)影響著我們的社會,從過去的變革中我們能學到些什么,這就是歷史學習的重心,也是通過歷史教育讓大學生明白這些問題。歷史幫助大學生客觀地發(fā)展性地看待問題,認識了解世界,通過把握世界的進步潮流進而把握自己努力的方向,真正地以史為鑒,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而鑄造民族精神,形成國民意識。
三、積極利用各種媒體,再現歷史,形象直觀
由于錄像教材具有很強的直觀性,并具有功能再現等特點。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引入課堂教學之中能有效的解決傳統教學中“直觀性差,教學效率低”的問題,使學生在視聽中得到知識,是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捷徑?!叭毡镜蹏髁x侵略者所到之處,燒殺掠,無惡不做。日本占領南京后,對南京人民進行了血腥大屠殺,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當做練習射擊的靶子,有的被當做拼刺刀的對象,有的被活埋。在短短的6周之內,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達30萬人以上?!北M管書上用了很多數字來證明帝國主義的罪惡,但這是生活在新時代的中國青少年所難以深刻的體會?!鞍俾劜蝗缫灰姟?,為了使學生更加真實地了解這段歷史,認清帝國主義的本性,借助于電視機、放映機播放了《屠城血證》中的片段及有關的生動歷史的視頻資料,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日本帝國主義的所謂“大東業(yè)共榮圈”實際上是對中國等其它國家的掠奪,只要有帝國主義的存在,戰(zhàn)爭就不可避免。
四、樹立正確專業(yè)發(fā)展意識
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能動的反作用,這種反作用具有不同的性質,符合事物發(fā)展方向的正確意識,對事物的發(fā)展起著促進作用;反之,則起消極、阻礙作用。因此,加強歷史教育專業(yè)建設必須樹立正確意識。
一是要根據建設綜合性大學的需要,在指導思想和建設方向上體現綜合性。歷史教育專業(yè)建設要服從和服務于綜合性大學的建設,要以綜合性為著眼點,在指導思想、培養(yǎng)目標、課程設置等方面充分體現綜合性,從而以彰顯綜合性大學的屬性和特色
二是根據中學歷史課程綜合化的趨勢,在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設置上體現綜合性。綜合性是中學歷史新課程的一個顯著特點,譬如,初中開設的綜合課程“歷史與社會”就整合了歷史、地理等人文社會科學的相關內容。高中歷史的選修模塊,其內容的綜合性也非常強。因此,歷史教育專業(yè)建設要從實際出發(fā),課程設置要體現綜合性,以培養(yǎng)具有綜合知識結構的歷史教師。
[關鍵詞] 高師;歷史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方案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2)03?0090?04
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我國高師歷史專業(yè)為適應基礎教育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要,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和改革,逐步確立了多元化的培養(yǎng)目標,修訂了新的培養(yǎng)方案,形成了新的課程體系。但新的課程體系內存在有多對矛盾,尤其是多元化培養(yǎng)目標與單一培養(yǎng)方案的矛盾,影響了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
一、培養(yǎng)目標的多元化與單一培養(yǎng)方案的矛盾
(一)培養(yǎng)目標的多元化
新世紀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為了適應社會經濟和基礎教育發(fā)展的需求,逐步實現了培養(yǎng)目標的多元化、教學內容的多元化、培養(yǎng)方式的多樣化以及就業(yè)選擇的多樣化。我們通過對全國20所高師歷史專業(yè)進行調查,發(fā)現盡管高師各院校培養(yǎng)目標各異,但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類:一是教學人才,培養(yǎng)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等學校和中等學校的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二是理論研究人才,培養(yǎng)高層次的史學理論研究人才;三是公共史學人才,培養(yǎng)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如: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培養(yǎng)具備較高的教學科研能力和綜合素質,在歷史學及相關領域從事教學科研的人才,以及勝任新聞出版、黨政機關等部門工作的高素質管理人員。”
山東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培養(yǎng)具有歷史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教育理論,能夠在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教學的教師和研究人員,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yè)、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各類企事業(yè)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p>
商丘師范學院歷史與社會學系:“培養(yǎng)能夠在高等和中等學校從事歷史教學和研究,能夠勝任國家機關、文教事業(yè)、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和企事業(yè)單位的管理、宣傳和服務工作,真正使學生成為教學型、科研型、應用型專門人才或復合型人才。”
白城師范學院歷史系:“培養(yǎng)適應地方基礎教育改革要求的中學歷史學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是首要目標;培養(yǎng)具有綜合素質、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業(y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可從事國家機關、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及各類企事業(yè)單位實際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通過比較后發(fā)現,全國數百所高師歷史專業(yè)有30%以上的學校把培養(yǎng)目標確定為高等或中等學校的歷史教學和管理人員;有10%的學校培養(yǎng)目標有點模糊,定位在與歷史學有關的教育、科研、管理等領域;有50%以上的學校基本定位在培養(yǎng)合格的中學歷史教師。這說明各高師歷史專業(yè)都關注到了基礎教育對復合型人才的要求,也都考慮到了“寬口徑、多出路”的問題,反映在培養(yǎng)方案上就是培養(yǎng)目標的多元化。
(二)畢業(yè)生就業(yè)多元化
近三年以來,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人才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高師歷史專業(yè)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壓力日益凸顯,考研人數逐年增多,畢業(yè)生流向也發(fā)生了一些新變化。
如某高師歷史專業(yè)2008年畢業(yè)83人,中學教師53人,考取研究生13人,非教育部門4人,待就業(yè)13人,高校教師0人;2009年畢業(yè)91人,中學教師42人,考取研究生20人,非教育部門3人,待就業(yè)26人,高校教師0人;2010年,畢業(yè)73人,中學教師29人,考取研究生8人,非教育部門9人,待就業(yè)27人,高校教師0人。①[1]
周口師范學院歷史專業(yè)2008年畢業(yè)50人,中學教師37人,考取研究生8人,非教育部門2人,待就業(yè)3人,高校教師0人;2009年畢業(yè)46人,中學教師23人,考取研究生9人,非教育部門3人,待就業(yè)11人,高校教師0人;2010年畢業(yè)48人,中學教師23人,考取研究生19人,非教育部門2人,待就業(yè)7人,高校教師0人。
雖然高師歷史專業(yè)列出的就業(yè)方向多達十幾項,如南陽師范學院提出了13個就業(yè)方向,但通過調查發(fā)現,高師歷史專業(yè)畢業(yè)生就業(yè)主要集中在中小學歷史教師、考取研究生、非教育部門等幾個方面。中小學教師占50%左右,其中約有2/3的畢業(yè)生在農村初中擔任歷史教師;研究生考取率約占20%~30%,近年來隨著就業(yè)壓力的增加,學生考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三)高師歷史專業(yè)學生專業(yè)素質下降
多元化的培養(yǎng)目標和多元化的學生就業(yè),本應有多元化的課程體系和多元化的培養(yǎng)方案,可實際的情況是幾乎所有的高師歷史專業(yè)卻只有一套培養(yǎng)方案。這就產生了極大的矛盾:一套培養(yǎng)方案要培養(yǎng)多種類型的人才,結果造成學生專業(yè)素質短板,能力不足,培養(yǎng)質量下降。
1. 在校本科生專業(yè)思想不牢,好高騖遠
“招生難、就業(yè)難”一直是高師歷史專業(yè)難以突破的瓶頸。高中畢業(yè)生不愿報考師范院校,高師歷史專業(yè)招生計劃一再壓縮,許多學生都是從其他專業(yè)調劑過來的,總覺得低人一等,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方法上基本沒有擺脫“填鴨式”教學,上課老師講、課堂學生記、課后學生背、期末統一考,看似嚴密有序,互相銜接,實際是程式化教學,使原本精彩、生動、豐富的歷史學科,變得呆板、乏味、枯燥,加劇了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培養(yǎng)目標的多元化,使許多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和基本的動力,興趣越來越淡薄。為了增加就業(yè),學校鼓勵考研,許多同學好高騖遠,專業(yè)思想不牢固。畢業(yè)生不愿意從教,跳不了槽不得已而俯就之,當了教師又不安心,見異思遷。
2. 中學就業(yè)的學生素質短板,難以適應基礎教育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是當今中學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課程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強調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材內容減少了主觀評論,更重客觀敘述,為學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間。教材采用專題式編排體例,學術性更強,專業(yè)色彩更濃,更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2]
目前擔負培養(yǎng)中學歷史教師的高師課程體系僵化、課程內容陳舊,與基礎教育出現明顯的脫節(jié)現象。在課程體系上,中國歷史注重朝代的更替,世界歷史注重國別和地區(qū),這樣的體系既不能闡明世界各國歷史的共性,也不能反映中國歷史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在課程內容上,雖然開設了以兩大通史為主的基礎課,但近年來學時被大大壓縮,老師只講授歷史發(fā)展的線索,學生獲得的歷史知識零散而不系統。在課程設置上,窄而泛,專業(yè)課程多,綜合課程和實踐課程少,學生綜合素質差,畢業(yè)后到中學用不上,形成了“學了無用,用的沒學”的脫節(jié)現象。[3]
3. 考取研究生的學生史學理論欠缺,探究能力不足
近年來高等院校受功利主義、實用主義的影響,在學科設置和課程設置上具有明顯的短期行為,反映在歷史專業(yè)上,存在著輕基礎理論的傾向。許多院校只開設了史學概論、史學史課程,一些基礎理論課程根本沒開,造成學生理論學習方面的不足。課程因人而設,隨意性強,既脫離學術前沿,又缺乏理論深度。這就造成考取研究生的學生普遍感到史學理論知識欠缺,只好從“頭”補課。一些提高學生能力、研究興趣的課程也沒有開設,分階段訓練學生科研能力的設想沒有很好貫徹,學生探究能力差,影響了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
造成學生專業(yè)素質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課程體系與基礎教育改革之間的矛盾,課程體系與教師專業(yè)研究之間的矛盾,課程設置與學分制實施方面的矛盾等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課程體系與培養(yǎng)目標的矛盾。[4]
二、推行分類培養(yǎng),改革課程體系
高師歷史專業(yè)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的新要求,優(yōu)化培養(yǎng)目標,進一步整合資源,發(fā)揮優(yōu)勢,推行分類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模式和課程體系,盡可能實現人才培養(yǎng)的最大效益化。
(一)突出地方特色,優(yōu)化培養(yǎng)目標
高等院校是“養(yǎng)賢育才之所”,是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基地。但一所高等院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確定什么樣的培養(yǎng)目標和培養(yǎng)規(guī)格,是由社會需要和自身條件決定的。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全國數百所高師歷史專業(yè)存在著明顯的培養(yǎng)目標趨同、培養(yǎng)規(guī)格不具體的問題,尤其是一些地方性師范院校,培養(yǎng)目標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培養(yǎng)模式照抄精英模式,造成學生素質下降,學了無用,用的沒學,帶來了較大的就業(yè)壓力。[5]
原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說,師范院校應該做好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師范性,二是堅持面向社會,三是堅持師范性和綜合性有機結合,三個堅持的核心是“師范性”。我們認為高師歷史專業(yè)在培養(yǎng)目標的定位上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原則,注重自身的辦學條件、水平和能力,科學定位,辦出特色。部屬“985”院校和進入“211”的師范院校承擔著基礎性、原創(chuàng)性和培養(yǎng)歷史學理論人才的任務,應該定位在學術性、科研型院校。一些擁有碩士、博士點的省屬重點師范院校應該定位為教學研究型院校,爭取辦出地域特色,形成地方高水平教學研究中心。占絕大多數的地方性師范院校應該根據師資隊伍現狀、教學條件,凸顯“師范性、地方性、教學型、應用型”,主要服務于地方基礎教育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主要培養(yǎng)合格的中學歷史教師,即知識、素質、能力協調發(fā)展的復合型應用人才。[6]
(二)推行分類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培養(yǎng)模式
1. 目前高師歷史專業(yè)采用的主要人才培養(yǎng)模式
目前高師歷史專業(yè)采用的培養(yǎng)模式主要有:“4年一貫制”模式、“2+2”模式、“3+1”模式、“主輔修”模式等,幾種培養(yǎng)模式各有優(yōu)劣。
(1)“4年一貫制”模式。學生在入學到畢業(yè)的4年時間里循序漸進地學習專業(yè)基礎課程、專業(yè)必修課程、專業(yè)選修課程和教師教育課程,在整個4年的時間里接受教師專業(yè)化的熏陶,知識、素質、能力全面發(fā)展。目前地方性高師歷史專業(yè)多采用此種模式。
(2)“2+2”模式。即前2年按大文科方向組織教學,為學生打下寬廣的學科基礎。第3年進行職業(yè)分流培養(yǎng),學習專業(yè)課。第4年學習教育理論和教師技能。由于小學教學內容的淺顯性和初中開設的《歷史與社會》的課程,淡化了學科分類,趨向了多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所以該模式主要適合培養(yǎng)復合型的小學、初中歷史教師。
(3)“3+1”模式。學生經過3年的學科專業(yè)學習后,在第4年根據志愿,進行職業(yè)分流培養(yǎng),集中1年時間學習教育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優(yōu)點是專業(yè)基礎扎實,但第4年基本上開不了什么課,有名無實。加之目前教育實多流于形式,學生實踐能力不足。[7]
2. 創(chuàng)新“2.5+1.5”培養(yǎng)模式
我們認為采用“2.5+1.5”人才培養(yǎng)模式更適合高師尤其是地方性高師歷史專業(yè)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學生可根據自己興趣、就業(yè)方向、特長選修不同的模塊,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1)“2.5+1.5”中學歷史教師培養(yǎng)模式。學生在入學后的2.5年里,集中學習基礎課,包括通識課程、專業(yè)課程、教育學基本理論課程。后面的1.5年時間,學習師范技能課程,經過見習、實習,撰寫教育調查和改革的畢業(yè)論文。
(2)“2.5+1.5”歷史研究人才培養(yǎng)模式。學生在入學后的2.5年里,集中學習基礎課,包括通識課程、專業(yè)課程、教育學基本理論課程。后面的1.5年時間里,學習史學理論、中國史專題、世界史專題、科研能力訓練等課程,撰寫歷史學畢業(yè)論文。
(3)“2.5+1.5”公共史學人才模式。學生在入學后的2.5年里,集中學習基礎課,包括通識課程、專業(yè)課程、教育學基本理論課程。后面的1.5年時間,學習基本理論、社會學、考古學、管理學、社交與禮儀、調查研究與方法等課程,經過見習、實習,撰寫畢業(yè)論文。
“2.5+1.5”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可以集中2.5年的時間學習公共文化課和歷史學科專業(yè)課,有利于打下寬厚的知識基礎和精深扎實的學科專業(yè)基礎。另一方面,學生在1.5年的時間里實行分類培養(yǎng),學習教師教育類理論課程、史學理論和方法、公共史學課程,然后通過教育實習、畢業(yè)論文將理論運用于教學實踐,最后反思和總結,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三)完善課程結構,構建新的課程體系
我國高師歷史專業(yè)現有的課程模式主要有:“三分天下”模式、“四分五裂”模式、“平臺+模塊”模式等,幾種課程模式也各有優(yōu)劣。我們認為,根據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根據學生就業(yè)的幾個流向,考慮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發(fā)展,構建“平臺+模塊+課程群”的課程體系,比較適合師范院校尤其是地方性師范院校的實際。這種新的課程體系以通識教育、專業(yè)教育、職業(yè)技能教育、實踐教學為平臺課程,下設不同的模塊,能充分體現“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人才培養(yǎng)特點,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
配合“2.5+1.5”人才培養(yǎng)模式,在課程設置方面進行相應的調整。學生經過2.5年的平臺學習,在修完通識基礎課、專業(yè)基礎課、教育理論課的前提下,后1.5年時間,課程可以設置成三大方向系列,一是教學系列,二是研究系列,三是公共史學系列。
1. 中學歷史教師課程模塊
開設一些提高教學理論水平、技能方面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技能課程。在原有的《教育學》《心理學》《歷史教學法》《現代教育技術及應用》《教師口語》、畢業(yè)論文等課程的基礎上,增設《中學班主任》《寫作與演講》《書法》《中學歷史教材分析》《歷史地圖畫法》《歷史教學模式探討》《中學歷史教師技能》《中學歷史教材研究》等課程。通過開展以“三字一話”(鋼筆字、粉筆字、毛筆字、普通話)為中心的形式多樣的訓練活動,加強“三字”訓練。開展課前十分鐘演講、舉行“三字”書法比賽、普通話朗讀大賽、課堂模擬教學大賽等,培養(yǎng)視野寬廣、基礎知識寬、基本功水平過硬、競爭力強、有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合格中學歷史教師。
2. 歷史研究人才課程模塊
開設馬列原著選讀、歷史心理學、中國經濟史、中國思想史、中國文化史、中國社會生活史、中國政治制度史、西方政治制度史、世界文化史、西方史學史、歷史文獻學、史學論文寫作方法等課程。這些課程的設立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能力,為學生畢業(yè)后攻讀碩士研究生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3. 公共史學人才課程模塊
開設調查研究與方法、邏輯學、社交與禮儀、管理學、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科技革命與現代化、社會學概論、文物鑒賞、博物館學通論、世界宗教、法學概論、社會學、文秘寫作、市場經濟史等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就業(yè)技能和就業(yè)競爭力。
新的課程體系,強調基礎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并重,有利于體現基礎教育對人才培養(yǎng)的新要求。分類培養(yǎng),滿足不同學生需求,有利于實施因材施教、鼓勵學生個性發(fā)展。整合人文科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有利于加強素質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fā)展。精煉課程內容,優(yōu)化課程結構,有利于加強課程建設,深化教學內容改革,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總之,高師課程體系改革不是簡單的教學計劃的更新,也不是簡單的課程模式的建設,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程。只有科學確立培養(yǎng)目標,完善課程模式,做好相關方面的配套改革,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地位,才能使課程體系改革收到應有的成效。
注釋:
① 本統計為學生一次性就業(yè)統計,不包括后續(xù)就業(yè)。
參考文獻:
[1] 楊衛(wèi)東.近十年來地方高師歷史學專業(yè)畢業(yè)生流向調查與分析[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11(2):102.
[2] 王國民.研究性學習與高師歷史教學改革[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8(1):132-133.
[3] 天津師范大學歷史系課題組.高師歷史教育專業(yè)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歷史教學,2000(11):25.
[4] 楊衛(wèi)東.新課改背景下改革高師歷史專業(yè)課程體系的思考[J].教書育人,2008(10):78-79.
[5] 陳風光.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問題的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12(1):132.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歷史課堂閱讀教學互動
引言
閱讀是掌握歷史知識、形成歷史思維和培養(yǎng)歷史能力的有效載體,而且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在歷史學科方面,對閱讀的要求有了進一步提高[1]。而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心理不斷成熟的關鍵階段,好奇心強,思維活躍,有強烈的探究心理。這些特點如果歷史教師能加以順勢引導的話,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對此,歷史教師應抓住這一契機,制定詳細合理的教學計劃,有意識地利用課堂教學來引導學生加強歷史課堂閱讀,同時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也要教給學生必要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引導他們形成知識、方法和能力的良性循環(huán),發(fā)揮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
一.通過閱讀來掌握知識
初中歷史課本在編排上條理都很清晰,例如中國古代史,夏、商、周、秦、漢這樣按時間先后規(guī)律排下來,在內容上按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都分門別類地歸納到各自的章節(jié)中,脈絡非常清晰。對初中生而言,文本閱讀的難度其實很小的。不過在對內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控以及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等方面,限于初中生思維發(fā)展和自身生活經歷不足的局限,仍然需要歷史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在指導學生對課本閱讀前,教師應對所教內容爛熟于心,構建起一個框架,將所教內容按內在的聯系,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增加一些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本的課外內容,如一些歷史事件的背景等,這些往往教材寫得并不深入,甚至略過不提。如果增加進去的話,既可以幫助學生增加知識,還可以讓他們加深對教材內容的認識。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有“問題意識”,即根據所教內容的重點、難點,提煉出一些有關課文核心的問題。如教時,可以問學生:前的國內外形勢如何?對中英兩國會有什么影響?然后在課前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探索閱讀,可大大提高閱讀的深度。
二.通過討論來形成方法
歷史的很多結論都是在激烈地爭論和學術探討中達成共識的,同時也在討論中越辯越明,這是歷史學科的一大特點。因此教師也要將這種方法引入到初中歷史教學中,在學生們已經經過深入閱讀的基礎上讓他們分組討論。這種方法類似于“對話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學生們通過小組討論,既能激發(fā)他們的思考,鍛煉思維能力,同時也能讓他們積極發(fā)言,鍛煉表達能力。而且在這個討論的過程中,經過不同觀點的交流,學生們對課文內容的認識又會不斷深化和更新,看同一事件的角度又會更加多樣化,對他們發(fā)散思維的塑造也很有益處。
當然,鑒于初中生思維發(fā)展整體水平還不高,而且集中力也比較差,教師有必要進行引導和啟發(fā),使他們的注意力不致因討論時間過長且沒有教師監(jiān)督而分散[2]。尤其是在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上,教師更應該及時介入。對好的想法要及時給予積極的反饋,使學生更有動力堅持;對不成熟的觀點,則在肯定學生積極探索的基礎上加以一些啟發(fā),讓他們嘗試著從這個角度想想看,多問幾個為什么。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們的討論積極性容易得到調動并能保持比較長的時間。在討論得差不多了之后,教師接下去要指導學生對討論的內容和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并讓他們找出解答和思考這些問題的思路和角度,以及如何從課文中找出內容來支撐這些問題。對于那些經過討論后仍然爭論較大的,教師們應再指導他們去閱讀一些相關的書籍,通過擴大閱讀范圍來尋找答案,這樣有個好處就是能讓學生將課堂延續(xù)到課外,激發(fā)他們探索的積極性,維持他們對歷史學科的興趣,并進一步促進教與學的結合。
三.通過歸納來培養(yǎng)能力
通過閱讀和談論這兩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們已經能夠比較好的掌握教材的內容,同時也形成了一定的歷史思維能力并懂得一些簡單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如果想要學生們達到對歷史事件的本質和因果進行深入闡述和探究,同時對不同歷史事件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分析它們你的異同并按一定內在聯系對各分散的知識點進行整合、歸納等等這些比較深的層次的話,還需要對他們進行基本的歷史學科的方法訓練。就初中生的情況而言,教師要教給他們一些基本的歸納方法,這些不僅對歷史學科的學習有用,學生也可以將這些學習方法遷移到其他學科,同樣對其他學科的學習非常有用[3]。
在對歷史知識點進行歸納時,教師應當盡量由學生自己進行,遇到一些難度較大的教師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提示。學生們歸納得差不多了,基本的重點內容都囊括了之后,教師要利用點撥、啟發(fā)、小結等多種形式和學生一些進行進一步的整理,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整理出完善的知識結構和思想內涵。
歷史學科的一個特點就是具有極強的教育功能,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讀史學做人”,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歷史學科的這一基本功能,將“教書”和“育人”結合起來,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就要結合所教的內容穿插一些關于中國傳統優(yōu)秀文化和道德思想的內容,使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培養(yǎng)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這樣,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結語
初中歷史學科作用的發(fā)揮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課堂閱讀的效果。因此,對歷史課堂閱讀的重視程度一定要提高,并采取綜合措施加大對學生課堂于都能力的培養(yǎng),使之形成“知識――方法――能力”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和循環(huán),歷史學科的學習效率也會不斷提高,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將最大程度地得到發(fā)揮。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一、了解學生厭學產生的原因
(1)社會原因
學校是社會的組成部分,近年來學校的教育也受到了社會不良因素的沖擊。隨著經濟社會的轉型,不少個體經營者的財富增長與受教育的程序成反比。不用很高的學識就能掙大錢的觀念也感染了子女,以至于部分學生無心向學。加之近年來畢業(yè)的大學生就業(yè)難,使得社會讀書無用論抬頭。所以學生深受此影響,厭學心理就形成了。
(2)社會影響
我市屬于中小城市,由于教育部門的領導們的短視,因此對歷史學科的重視不夠。中考不算入升入的成績,使得初中學生認為非考科目,“不學也罷”的心理非常嚴重。于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論觀在他們心中形成。這種“功利心”驅使學生對歷史提不起興趣。
(3)家庭原因
本校是地處城鄉(xiāng)結合部,其學生的父母其文化程度參差不齊,總體上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再加上子女負擔相對較重,因此部分家長雙雙外出務工,部分家長則是個體經營戶或農民??梢哉f對孩子的教育可以說是空白的。平時根本就無暇過問,即使問起,也往往是只問結果,而不問過程,更想不到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如何,以及如何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等等。缺乏一定自制力的中學生們在缺乏心理支持和家庭溫暖的境遇下,其心理都極容易偏狹和孤僻,對學習的興趣就更不知從何產生了。
(4)深切的相互影響
相同的體系形成相同的認識,如果屬于同一群體的學生會相互感染,最后產生群眾厭學現象。
(5)老師的問題
很多學校不重視歷史教學。錯誤的認為歷史課只要認識幾個漢字的人就可以勝任,導致歷史科的老師素質參差不齊。部分老師的授課就成了“照本宣科”,成了真正的“念書”。導致“學識者”叭下一大片的情況。
(6)分班問題
只要進入高一級學校的學生,都有上進的心理。但在本校的教務工作中,初中升入高中在分班的問題上,第一件事情就是分班。于是,千差萬別的所謂飛機班、火箭班,人為地將學生分成了三六九等使學生的信心大受打擊,失去了進去的心理。
對于學生產生厭學的形形的原因,應該采取什么方法加以糾正呢?
二、制定學生厭學的對策
如何提高歷史學科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轉變學生的厭學情緒,是每個歷史教師的職責。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進行:
第一,政府應首先重視
曾想起某思想家談過:“歷史上最優(yōu)秀的決策人,他必須是一位優(yōu)秀的歷史學專家”。政府不重視,家長也不重視,學生會重視嗎?那當老師又能怎么辦呢?因此,我們的教育大領導們,應該徹底地清醒的認識到歷史學科的重要性。歷史是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不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第二,父母應該對關心自己孩子的成長。不要給他們灌輸所謂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錯誤觀念。不要給子女灌輸讀書無用論的思想,讓他們好好的讀書、學文化。
第三,學校應針對實際情況,提高歷史教師的積極性。不要不顧實際情況一味的攀比去打擊損傷老師的積極性。到頭來,我想可能是顧此失彼。
總之,老師應提高自己的教學業(yè)務水平,這是作為一位老師最起碼的起點,這也是自己立足于學生,立足于現實最起碼的道德水平。除此之外,學校老師、學生、家長也應該建立一種聯動機制,有利于相互溝通的需要。針對形形的學生厭學,有什么處理方法呢?我想不管是學生、家長、學校,社會都不可能有一個醫(yī)治百病的良方。我的作法是“追憶往昔、立足現實”。
【關鍵詞】高中歷史 自主學習 能力培養(yǎng)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fā)展,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但是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呢?本文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以及高中歷史學科的特點,對高中學生歷史學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做一些探討。
一、整合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我們經常能聽到學生這樣的話“我喜歡歷史,但不喜歡學歷史”。這樣的學生可以說具備了學好歷史的基礎,他們對歷史本身是感興趣的?!芭d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我們需要結合教學內容,通過豐富的教學資源,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轉化為學習歷史的興趣,激發(fā)他們自主學習、提高能力。
歷史本身是有趣的、內容是豐富的、形式是多樣的。歷史典籍中有無數家喻戶曉的歷史故事,可以說故事就是歷史,歷史就是故事。再看我們的歷史教材一味追求濃縮、專題等形式,使歷史教科書變得枯燥、無味,對學生缺乏吸引力。有些歷史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照本宣科,缺乏創(chuàng)新,使得歷史課堂更加索然無味。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適當補充一些歷史材料,充實某些歷史事件或歷史任務,以激發(fā)學生的學史興趣。如在學習人教版歷史必修一的第四單元《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時,我就講述了、等戰(zhàn)爭的過程,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史興趣。再如學習人教版必修三第9課《輝煌燦爛的文學》中的漢賦時,我就講述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讓學生在學史時還可以提高人文素養(yǎng)。
可見,通過豐厚的歷史學習資源,通過引導學生去閱讀,獲得歷史學習的熱情;加強內引外聯,創(chuàng)設能夠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的情境,從而讓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與研究產生濃厚的興趣。如此,他們就有了自主學習的原動力。
二、改變手段,媒介推動,提升自主學習熱情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提供了便捷的媒介。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提供的教育網站、圖書館、博物館網站、影視等材料,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歷史課程資源。但是學生學習經驗不足,這種學習的時間更是少得可憐,在浩瀚的史料中學生很難準確地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資料,這就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
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如何利用google或百度等搜索引擎。如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一第12課《》時可以給學生推薦電影《甲午風云》,還可以提供紀念館的網站,此外還可以收集相關的文字、圖片、影視資料等,制作成多媒體課件,給學生觀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更可以彌補學生的知識空白,提高學生對歷史的認知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
多媒體教學容量大、內容豐富,而且可以在視聽結合中讓學生對歷史知識、歷史規(guī)律有清晰的把握和理解。這樣,我們能夠讓學生形成很好的自主學習的條理性,使得他們形成結合歷史學科學習規(guī)律性的自學方法。
三、轉換模式,創(chuàng)新教法,提供自主學習途徑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突出教學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和價值。因而,教師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形成的最便捷、有效的途徑。課堂是教師進行組織教學的主陣地,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場所。但是課堂時間是有限的,如何調整好教師“教”和學生“自主學習”之間的關系,就是要求高中歷史教師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大膽的嘗試。
在歷史課堂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先根據教師提供的導學案提綱自學。在自主學習中,學生先自己獨立查找相關資料或根據教師提供的輔助資料進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若不能解決的問題,再與同學、教師交流解決;最后針對學習的內容進行自我反思、檢測等三個自主學習步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獲得了自主學習支配權,教師根據相關內容進行適當的幫助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當然,教學方法是多樣的,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依據學生學習特點,形式多樣地推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學習模式。
四、改變學法,合作學習,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求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給予學生較為充足的時間去自主學習。但有限的時間如何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呢?尤其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學生個體的學習效率,如何調動班級整體的團隊合作學習,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發(fā)揮學生的集體優(yōu)勢。而小組合作學習正好解決了這些問題,使學生在和諧的班級氛圍下,共同探索、共同思考、合作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學習。如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一第8課《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時,介紹美國國家權力結構形式時,可把班級分成三個小組,分別去研讀有關總統、國會、最高法院的相關文字說明和資料,然后小組成員之間互相交流,并進行總結,接著由其他兩個小組成員對研究本問題的小組發(fā)問,由組員回答相關問題,最后選代表總結本小組討論的內容,教師做適當的補充。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融入小組合作學習,凸顯其學習的主體地位。
五、方法指導,突破瓶頸,實現自主學習高效
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最有價值的還是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學生在歷史學科的自主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拿起課本,翻書看書卻不知從何入手,可見學生在自主預習、整理、復習鞏固、檢測等方面比較薄弱。因此,我們應該在指導與訓練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拓展學習內容等歷史學習策略上提出相應的培養(yǎng)策略。
這就要求教師備課中要有“學法”設計,上課時要有“學法”指導,課后要有“學法”總結。教學過程中,更要關注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僅靠自己還不會進行有效學習,對他們進行學習方法指導尤為重要。教學中力爭做到建構知識框架,教給學生預習、查閱資料的方法;復習時教給學生整理知識、總結學習方法;在出現錯誤時教給學生糾正、反思的方法。學習指導方法很多,還可以結合班級實際,靈活運用教法學法。通過學法指導,使學生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實現突破歷史學科自主學習的瓶頸。
總之,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與學是辯證關系,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起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實現高中歷史學科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朱漢國、王斯德. 歷史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 江蘇教育出版社.
[2] 劉軍. 歷史教學的新視野[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3] 龐維國. 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
關鍵詞:本科生導師制 歷史文化旅游學院 實施現狀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0-0277-02
為了適應高等教育形式發(fā)展需要,積極探索學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新機制,淮陰師院歷史文化旅游學院從2010級起試行本科生導師制。所謂本科生導師制,就是在實行班級制和輔導員制的同時,聘請有經驗的教師在師生雙向選擇的前提下擔任本科生指導老師的制度。導師們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專業(yè)輔導、生活指導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制訂成才計劃,采取個別輔導的方式促使學生全面快速成長。
一、本科生導師制的模式
歷史學院現有教師32名,7名管理人員,25名專職教師。2010級新生175人,實行全程導師制,每名導師負責5~6名學生。本科生導師的聘任實行雙向選擇,由學院本科生導師工作領導小組根據2010級學生志愿在新生入學后一個月內為其指定,原則上由歷史學院教師擔任。待學生進入三年級后,導師人選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微調,由學院本科生導師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落實。
二、本科生導師制的選拔
為了確保本科生導師作用的發(fā)揮,歷史學院針對學生的專業(yè)特點、教師的專長、業(yè)務水平以及投入時間的情況安排了本科生導師,其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本科生導師首先是一名合格的教師,年終教學評價中不合格的教師不得聘任為本科生導師;原則上導師應具有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位或中級以上職稱的歷史學院現任教師。(2)本科生導師必須能夠熟悉學校的教學管理、培養(yǎng)方案及相關方面的規(guī)章制度。(3)本科生導師必須能夠重視學生的思想引導,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事業(yè)心,激發(fā)學生立志成才。
三、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過程
自2010年9月實施本科生導師制以來,歷史學院進行了下面的工作:(1)制定了本科生導師的職責,組織本科生導師和學生共同學習,以便導師明確自身的職責,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接受導師的指導,同時促進本科生導師和輔導員教師工作的溝通交流。(2)組織本科生導師學習學校的教學管理文件、培養(yǎng)方案及相關方面的規(guī)章制度,同時組織教師學學生學習守則,以便本科生導師能夠更好地指導本科生進行專業(yè)學習、選課、學業(yè)輔導和生活輔導。(3)每學期初由本科生導師制訂工作計劃,并在全體教師會上宣讀,學院本科生導師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對本科生導師工作進行檢查指導,期末本科生導師要進行工作匯報。
實施本科生導師制以來,歷史學院本科生導師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1)針對學生的專業(yè)成績情況,在與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各位本科生導師分別組織進行了專業(yè)學習經驗交流會、專業(yè)技能培訓及競賽活動、專業(yè)課外社會實踐活動等。(2)做好學習困難、生活困難和心理困難等特殊學生的工作。利用課余時間,與特殊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并幫助他們正確看待自己的現狀,確定努力的方向。(3)引導學生制定每學期的學習計劃,并在期末進行自我總結,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年的規(guī)劃。(4)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當中,指導學生開展科學研究。
四、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的效果
經過一年來的實踐,與2007級、2008級、2009級學生相比,實行本科生導師制的2010級新生在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高了,更加熱愛自己的專業(yè),對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明確的認識,具體表現如下:(1)學習方面。相較于以往,2010級新生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不及格人數大幅度降低,積點分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在全國英語四級考試中,過關率達到了90%。(2)社會實踐方面。2010級新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工作專業(yè)學生利用專業(yè)特長為淮陰師院其他學院進行團體心理輔導,到社區(qū)開展心理服務活動,獲得好評。旅游管理學生到紀念館、故居等進行義務講解。歷史師范班則利用周末和假期深入農村,義務為留守兒童輔導功課,獲得社會良好反響。(3)積極謀劃人生。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學生能夠制訂自己的學期計劃、學年計劃和人生規(guī)劃,并且能夠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計劃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如一些學生主動報名參加社會工作師的資格考試,各種各樣的考證活動也如火如荼地展開,一些學生則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去上海、南京等城市去上雅思、托福等輔導班,為自己在未來就業(yè)道路上增加籌碼。(4)師生交流方面。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使得師生交流更加密切多樣化。以前,學生只能利用課間短暫的時間與老師交談,現在學生定期與導師們見面談話,平時則電話、短信聯系緊密,QQ、E-mail互動頻繁,師生關系也倍加融洽。
五、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效果的思考及存在的問題
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后,歷史學院2010級學生精神面貌出現極大改觀,學習成績穩(wěn)步上升,專業(yè)定位較準和心態(tài)良好,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以下因素:(1)導師制能較好實現因材施教。實行導師制后,導師可以對所指導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因材施教,避免了班級授課制的“一拉平”弊病,從而可以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科學地培養(yǎng)。(2)導師制能較好促進專業(yè)學習。實行本科生導師制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不少學生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同時,導師言行中反映出對本專業(yè)的熱愛和執(zhí)著,能夠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學生也能通過參與導學活動更深入具體地了解本專業(yè)學習的重要性,從而端正學習思想,提高學習積極性;而導師對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也使不少學生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尤其是對學習困難生幫助更大。
一年來,歷史學院本科生導師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有待進一步探討和解決的問題。(1)師生比偏低。歷史學院僅在2010級中實行導師制,師生比大概在1∶5~1∶6之間,以后將陸續(xù)推廣到全院四個年級800多學生中,屆時導師數量嚴重不足,師生比將達到1∶30左右,導師們將無法和學生進行充分交流,也沒有時間對所帶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導師制作用的發(fā)揮將有所抑制。而個別導師教學工作量大,對導師工作的投入很不充分,導師工作也流于形式。(2)學生和導師互動意識淡薄。本科生導師制是一種雙向互動的過程。歷史學院實踐過程中發(fā)現學生更習慣于洗耳恭聽,老師更習慣于諄諄教誨,天長日久,老師與學生難以建立雙向互動關系。(3)考核指標難以量化,激勵措施不足。在歷史學院導師制實施方案中,有關考核辦法的規(guī)定內容難以量化,而且導師對學生的指導、影響也不是立竿見影的。因此,對導師工作的考核,只能相對進行評估,有時可能有失公允,同時也存在激勵措施不足問題。與承擔教學與科研相比,歷史學院本科生導師的報酬偏低,義務工作的成分更多一些,對于表現突出的優(yōu)秀導師,學院更多時候只能是精神鼓勵。
六、對策與建議
1.強化本科生導師的遴選。遴選本科生導師時,不僅要從思想素質、業(yè)務素質等方面作出規(guī)定,還可以在教師學歷標準及業(yè)務素質達到同等標準下,更多的側重于教師的政治水平、師德素養(yǎng)、人格魅力等方面作為選拔標準,把真正關愛學生、熱愛本科生導師制工作并能夠有效貫徹執(zhí)行本科生導師制的教師選出來充實到本科生導師隊伍中。
2.打破傳統觀念,加強師生互動。勇于打破高校目前存在的師道尊嚴、師教生學的傳統觀念,老師不僅要傳道授業(yè)解惑,更要時時根據不斷變化發(fā)展的狀況從學生那里汲取新的靈感和挑戰(zhàn);而學生不僅要聽從老師的教誨,更要在實踐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時時反饋給導師,通過雙方良性的互動以達到教學相長。
3.有必要利用龐大的退休教師隊伍來解決導師隊伍不足的難題。退休教師相對來說時間比較充裕,對教師職業(yè)具有深厚的感情,并且通常他們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學生溝通經驗,可以對學生的學業(yè)、思想及心理等方面給予全面的關心和指導,幫助學生及早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缺點,揚長避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利用好退休教師隊伍,一方面將極大地豐富指導方式,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各方面的學術氣氛、思想、治學態(tài)度和方法的陶冶,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4.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高校應該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和激勵機制,指導和監(jiān)督本科生導師制的有效運行。把導師的工作和報酬、職稱評聘或職務晉升結合起來,導師在受聘期間,應享受導師津貼,導師工作應按指導學生的數量和質量直接計入教學工作量,同教學工作量一樣享受校內津貼等福利制度。對于成績突出的導師應在年度評優(yōu)、在職進修、職稱晉升等方面給予傾斜。學生的表現要與課外創(chuàng)新學分、三好測評、獎學金評定、入黨、免試研究生等掛鉤,充分調動導師和學生的積極性。
總之,本科生導師制是順應時展的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歷史學院一年來的實踐表明,本科生導師制還有很多工作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探索。相信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化,本科生導師制在歷史學院會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對歷史學院的本科生全面素質的培養(yǎng)起到更加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曾凡東,盧秉利,燕霞.本科生導師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及構建[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96.
[2]劉春麗,黃才國,馮偉華,等.本科生導師工作之體會[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2008,(2):235.
[3]朱江.試析本科生導師制度及實施[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143.
【關鍵詞】歷史教師;才能
《中國教育改革發(fā)展綱要》中明確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今天,素質教育已匯成時代的潮流。歷史學科如何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其前提是要求歷史教師要有較高的素質。高素質的教師是培養(yǎng)深層次學科能力的重要保證,那么,歷史教師的素質應包括哪些內容呢?當然,對歷史教師的素質要求應當與教師整體素質要求一致,但歷史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它的要求應有自己的側重,筆者試圖從才、學、識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才、學、識?唐代著名的史學家劉知幾在他的史學名著《史通》中提出治史要有三種長處:一是史才,二是史學,三是史識。所謂史才,是指搜集、鑒別和組織史料,并駕馭這些史料用以敘述歷史事實和撰寫文章的能力。史學,是指掌握豐富史料、歷史知識和與歷史有關的各種知識。史識,既包括見解和觀點,又包括秉筆直書、忠于史實的高尚品質和勇敢精神等等。傳統史家的這些素養(yǎng)很重要,固然是我們應當借鑒并加以具備的。但是,作為新時代歷史教育工作者,所應具備的才、學、識又必須符合時代要求,有更新的內容和科學標準。
1.史才,包括動口才能和動筆才能,即語言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
歷史的過去性和時序性決定了歷史教學有很強的表述性特點,要求歷史教師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良好的語言素質將能使學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史實,獲得科學的歷史知識和真情實感,甚至可以說,教學之成敗,以語言為先。歷史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歷史知識吸收的程度和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關系到教師教學效果的好壞。
書面表達能力,確切地說,應為教學研究能力,它以探索教學規(guī)律、總結教學經驗、豐富教學理論、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有利于教師深入研究大綱和教材,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總結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而我們的歷史教師真正拿起筆來從事一些專業(yè)寫作者人數極少。究其原因:一是工作負擔重,沒有精力去從事教學研究;二是作為檢驗歷史教師的標準是學生的考試成績,而不是發(fā)表多少文章;三是資料不足和信息不便。但這些都是客觀原因,只要我們自己做有心人,在搞好歷史教學的同時,擠出一定的時間,對自己在歷史教學中發(fā)現的問題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討,是完全能做到的。正如著名史學家鄭天挺先生曾說的那樣:“在中學教書必須有扎實的準備,學生在他教的過程中前進了,他自己也在備課的過程中前進了,這就是教學相長。在這個基礎上,在教學之余從事一些專題的學術研究,也同樣會做出成績的?!?/p>
2.史學,指系統的、淵博的、扎實的歷史知識
歷史貫穿于古今中外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整個過程和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歷史學科的特點決定了歷史教師必須具備系統的、淵博的、扎實的歷史知識,而系統的、淵博的、扎實的歷史知識需要長期的學習、積累才能形成。因此,我們歷史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自己最后學歷取得時的知識水平,即使是大學本科畢業(yè),也要經常鉆研大學教材,以便“溫故而知新”,同時,還要經常了解史學研究的新信息和新成果,要站到歷史學科和史學專著的高度來研究教材,做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斜,而不能把自己的認知水平停留在與教科書相同的淺層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學大綱、教本,理清線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識框架。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居高臨下、旁征博引、厚積薄發(fā)和深入淺出,使課本知識簡約化、系統化和整體化。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要作自己教學科目的主人,讓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只成為你最基本的知識,如同字母表對于已掌握修辭學奧妙的人一樣?!敝挥邪阎R的百分之一用于課堂講授就夠了的教師,才能夠適應教學的需要。前些年,高考歷史試題的難度居高不下,許多問答題給學生一種高處不勝寒的無所適從感,許多教師抱怨試題超綱、超本、太偏、太難。這種情況反映了高考命題改革的導向給中學歷史學科的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給中學歷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這種情況,許多高考命題和研究專家提醒廣大的中學歷史教師:“要注意經常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經常翻閱歷史新著,及時了解新的科研信息和成果,不斷接受新知識、新觀點,吸取新知識營養(yǎng),以期深化中學教學內容的研究,深化對高考目標的研究,努力達到或接近高考命題人員認識中學教材的水平,從而準確地把握教學和考試的重點。
3.史識,指具備一定的政治理論、教育學理論心理學理論和教學法理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