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美術教學優(yōu)點范文

美術教學優(yōu)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美術教學優(yōu)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美術教學優(yōu)點

第1篇:美術教學優(yōu)點范文

1.我認為幼兒要想學好繪畫,調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非常關鍵

幼兒年齡越小,注意力越差,對不感興趣的事很難調動起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如何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呢?《幼兒園綱要》中指出,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于各種活動之中”,游戲法就是運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的方法,就是說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和氣氛中無拘無束地進行美術教育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在娛樂中獲得美術知識和技能,在愉快的氣氛中求得學習進步。好動、好玩是幼兒的天性,陳鶴琴老先生說:“孩子生來就是好動的,以游戲為生命的。”幼兒美術活動也可以說是一種游戲活動,美術活動一般都在看看、想想、畫畫、做做、玩玩的過程中進行。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運用游戲的方式,如:一段故事情節(jié)、一首兒歌、一段有趣的情境表演或談話,一曲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一件有趣的玩具、一段錄像等等,都可以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游戲法運用在幼兒美術教育中具有廣闊的天地。

美術的教學游戲形式是多樣的,下面就我在教學實踐中所采用的一些形式和大家一起探討。如:記得有一次,我教孩子們畫母雞和小雞寶寶,有的小朋友注意力不夠集中,在一旁低頭說著悄悄話,我靈機一動唱起了歌:“雞媽媽呀數(shù)小雞,一、二、三、四,五、六、七,少了一只小黑雞,雞媽媽呀真著急……”,他們一聽,頓時來了精神也跟著唱了起來,隨后,我又利用故事的形式,一邊講故事一邊帶領他們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大家的積極性被激發(fā)了,很快發(fā)揮了幼兒很高的繪畫水平,圓滿的完成了繪畫教學任務,幼兒自己也從中得到了繪畫帶來的樂趣。還有一次,畫我自己,他們說:老師,我們不會畫我自己的身體,我就照了下鏡子,他們看著我一個個興致勃勃,然后我又做適當?shù)囊龑?,大家很快就畫出了各種姿勢的我自己,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我真是太高興了。當然,調動大家積極性的辦法還有許多,這要細心的老師用心來設計才行。

2.我認為幼兒要想學好繪畫,注意由淺入深、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也非常重要

幼兒有了學習的興趣,接下來就要實際操作,如果幼兒一試很難,久而久之也又會失去興趣。所以,我認為第二步就是要注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適合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幼兒感覺容易掌握,學起來就會有興趣。例如:我在中班的時候教幼兒畫人物他們就感覺比較難,而喜歡讓我教畫小白兔或小花貓,而到了大班孩子們就愿意畫人物或比較難的動物了,所以繪畫的難易程度要符合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最近發(fā)展區(qū),這樣孩子們就會比較愿意學也更加容易掌握了。

3.我認為幼兒要想學好繪畫,還必需讓幼兒掌握一些繪畫技能

幼兒美術教育的游戲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不同年齡班的游戲形式應有所區(qū)別,小班可以把玩和學結合起來,以游戲為主,中大班可復雜一些、豐富一些,從而使美術教學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輪廓畫游戲、印畫游戲、吹畫游戲、對印游戲、實物粘貼畫游戲、折紙游戲、積木游戲、實物拓印等。我們在以往的繪畫活動中,總是習慣讓幼兒跟隨我們一起畫,而從來不單獨拿出一定的時間來講一講繪畫的技能、重點和難點,如果我們每次在進行繪畫活動時,都先研究一下,把重點和難掌握的繪畫技能先教一教幼兒,這樣他們學起來就會更容易、更得心應手了。例如:在一次繪畫教學活動,我教幼兒畫魚,他們對畫魚感到并不難,但難的是畫不出起伏的海水與魚的身體連接的部分,總是把他們分開,我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就先在課前教他們畫海水,各種各樣的海水,并把實際的東西放進水里讓幼兒觀察,他們學會了海水的畫法之后再添畫魚、帆船、海豚等等就都不成問題了。還有各種各樣的樹枝、樹葉等等也都是這樣完成的。

4.我認為要想學好繪畫,還可以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

幼兒通過互相欣賞、評價別人的作品,發(fā)現(xiàn)別人優(yōu)點或不足,從而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我經常讓幼兒看網上收集的作品、老師的作品以及各種展覽時的繪畫作品來提高孩子們的鑒賞能力、審美能力。說出這幅畫好,它為什么好,哪里好;這幅畫不好,它為什么不好,哪里不好。并讓幼兒互相欣賞、評比,從而共同提高繪畫水平。

5.我認為幼兒要想學好繪畫,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繪畫習慣也非常必要

第2篇:美術教學優(yōu)點范文

關鍵詞:電教媒體 優(yōu)化 數(shù)學教學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明確指出:積極發(fā)展學校電化教學,推廣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因此,把電教媒體引入小學數(shù)學課堂,是現(xiàn)代教育的必然趨勢。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日益發(fā)展的今天,多媒體技術也越來越廣泛的運用于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優(yōu)化數(shù)學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了條件,注入了活力,有效提高了小學數(shù)學課的質量與效率。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一個人一旦對某一問題發(fā)生了興趣,那么,他作出的努力會達到驚人的程度?!迸d趣是直接推動學習的內在動力,然而興趣和動機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過對外界事物的新穎性、獨特性、感受性來滿足學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電教媒體的運用,不僅是用來傳遞教學內容,而且還會改變傳統(tǒng)的教與學的方法,調節(jié)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

例如在教學《比多少》時,可以問: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看段動畫片吧?(故事導入)

動畫演示:果園里,蘭蘭很專心地摘果子。

(1)摘下一個蘋果,一個梨,畫外音:“蘋果和梨的個數(shù)怎么樣?”

(2)又摘下一個蘋果,一個梨,畫外音:“蘋果和梨的個數(shù)怎么樣?”

(3)出現(xiàn)一堆蘋果和一堆梨,畫外音:摘下的果子越來越多,現(xiàn)在蘋果和梨的個數(shù)同樣多嗎?

利用多媒體,結合故事導入,并配有輕快、活潑的背景音樂,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愉快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

二、運用電教媒體,激活學生思維。

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數(shù)學教學的核心。把握好激發(fā)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時機,是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的關鍵。在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電教媒體恰當創(chuàng)設情景,是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的有效手段。如:教學小學四年級數(shù)學《直線、線段、射線和角》中的過一點可以畫幾條射線時,教師在屏幕上出示閃爍的一點,提出問題后學生踴躍發(fā)言,有的說1條,有的說2條,有的說3條……還有的說無數(shù)條。老師問:“倒底哪個答案是正確的呢?”然后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先引出1條,再引出2條、3條……最后從多個方向引出許多條。這時教師問:“現(xiàn)在看來,從一點可以畫多少條射線?”這時大家齊說:“無數(shù)條?!边@樣,通過電教媒體使用,學生思維活躍,大膽想象,從而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運用電教媒體,突破教學難點。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教師不易講清,學生難以明理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就是我們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如果采用電教媒體,便可在以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化、深奧的算理通俗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靜止的事物動態(tài)化,化難為易,化繁為簡,進而取得最佳效果。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拿一些教具比劃演示,總是難以講清。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并把這個過程保留下來,對折過程中還可以配音樂,促使學生注意力高集中,這樣學生可以很容易地建立起軸對稱圖形的概念。

又如教學除法的含義時,對區(qū)分除法的兩種含義學生理解十分困難。我抓住其本質特征,透過易混之處,用電教手段區(qū)分比較,使學生親自感知,概念掌握是十分清楚的。

講課時首先設計了兩個問題:

①把12朵紅花,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人分幾朵?

②有12朵紅花,每個小朋友可分3朵,可以分給幾個小朋友?

學生列式都是12÷3,怎樣理解這個算式的意思呢?只靠講,學生很難理解。只有通過分擺演示才能突破這個難點。在投影儀上師生分別分擺比在講桌上分擺清晰,可以放大又可看分擺的全過程。

演示中突出本質區(qū)別:

①題分時先從12朵紅花中取3朵分給每人1朵,再取3朵每人1朵直到分完。突出按份數(shù)分一次拿3朵,每人分一朵,保證每人分得一樣多。

②題分時,先拿3朵分給一個人,再拿3朵給一個人,直到分完。突出看12朵里有幾個3朵,(按一份數(shù)分)。由此可見,運用電教媒體,可以使抽象的思維模式形象化、具體化,從而順利突破教學難點。

四、運用電教手段,及時反饋教學信息

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輸出信息,學生接受信息,學生作為接受信息的主體,其接受信息的積極性發(fā)揮得如何,將直接影響到最后的效果。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中,傳遞信息的載體是語音信號,其實學生對此較容易產生疲勞感,而多媒體具體的光、色、形的信號,并通過調控,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反復感知。如我們可以借助投影片反映作業(yè)情況,及時點評;通過錄音、錄像使學生及時審視自己的操作情況,滿足求知欲。

五、運用電教媒體,開闊視野,增強互動。

學校聯(lián)入國際互聯(lián)網,教師不再是唯一的知識源,學生通過訪問網絡上相關的網站獲取知識。一方面,學生可以學到豐富和擴展了的書本知識,可以學得更多、更快、更好;另一方面這種學習方式對學生本身的素質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首先,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改變。學生由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拥貙W習知識。其次,學生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學生由過去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被動接受知識的“配角”轉變?yōu)橹鲃訉W習知識的“主角”,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最后,增強師生交互性。網上交流,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也使教師在教學中受到了啟迪,獲得了靈感。

電教媒體具有形象、直觀、生動、聲、光、色、形兼?zhèn)?,靜動結合等諸多優(yōu)點,確有利于優(yōu)化教學的效果,提高教學效益。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心理特點、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學生學習實際等諸多因素去綜合考慮,選取電教媒體的最佳作用點,絕不可認為電教媒體用得越多越好,形成了電教“滿堂灌”。只要我們從實際需要出發(fā),合理地利用各種電教媒體,學生的數(shù)學教學就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讓每一個學生全面發(fā)展”這一美好的愿望就一定能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小學數(shù)學課程新標準》

2、《小學教學研究》 2008年第一期

3、《中小學電教》,2003.4,《巧用多媒體優(yōu)化小學數(shù)學教學》

第3篇:美術教學優(yōu)點范文

一、利用電教媒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起點,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開始。有句諺語說的好“你可以把馬拉到河邊,但你卻無法迫使它飲水”。教師要善于合理運用電教媒體,將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融于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把課堂教學過程趣味化、直觀化、形象化,使學生產生濃厚的求知欲望,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比如在教學《比較分數(shù)的大小》時,運用媒體播放“唐僧師徒分西瓜”的動畫片:唐僧、八戒和沙僧師徒三人行走在通往火焰山的大路上,烈日當頭,遍地焦土,三人被烤曬的大汗淋漓,口干舌燥。這時悟空抱著一個大西瓜從云頭落下,蹦蹦跳跳地來到師傅面前說:“師傅,天太熱了,快來吃西瓜解解渴!”這時八戒就沖過來爭著要分西瓜。悟空轉身躲過八戒笑道:“我來分,八戒你吃西瓜的1/2,師傅吃西瓜的1/3,沙僧吃西瓜的1/4,我吃西瓜的1/6。”八戒聽后撅著嘴說:“猴哥,你明知道我的肚皮大,吃得多,卻分給我的最少!可你自己吃的卻最多,我不干!”語音剛落,唐僧、沙僧、悟空師徒三人便哈哈大笑,悟空道:“好一個呆子、呆子、呆子,咱倆換吃,怎么樣?……”學生們被生動的《西游記》動畫所吸引,此時,老師抓住時機提問:“悟空為什么叫八戒呆子?”同學們爭著回答:“八戒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苯處熅o接著追問:“八戒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時學生躍躍欲試,欲言不能,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樣就達到了借助電教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利用電教媒體,讓學生主動參與,親自操作感知

充分利用多媒體,可以將數(shù)學中抽象的概念、幾何圖形的變換過程,直觀地顯示在學生眼前,為學生提供,使學生動手操作、親自實踐、參與教學的機會,讓學生在操作實踐中去感知、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電教媒體特有的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形式,極大地優(yōu)化了教學效果。

例如:《圓的認識》一課中有這么一個問題:為什么車輪都要做成圓形的?車軸應裝在哪里?如果車輪做成長方形或三角形的行不行?為什么?教師如果按傳統(tǒng)教學方式進行講解就太空洞、抽象了,學生無法直觀的去比較,沒有感性認識,沒有直接的生活經驗,所以很難解決這些問題。而用電教媒體設計的課件卻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個問題。課件演示:裝著長方形(正方形)車輪的汽車在跳躍著前進;裝著橢圓形車輪的汽車忽高忽低的前進著;車軸沒有裝在圓心的汽車歪歪斜斜地行駛著……學生在笑聲中最直接的感受到了車輪是圓的、車軸應裝在車輪圓心的道理。

三、利用電教媒體,突破教學重難點

數(shù)學知識本身比較抽象,數(shù)學中的有些概念、法則、公式的推導等既是重點,又是難點。而教學難點是否突破是一堂課能否成功的關鍵。教師可以利用電教媒體生動直觀、圖、文、聲并茂的優(yōu)勢,來多層次、多角度的展現(xiàn)教學內容,把靜止不變的圖形符號轉化為不斷運動的活動場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材料,幫助學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從而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一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顯示知識的發(fā)生過程。利用計算機課件鮮艷的色彩、旋轉的畫面,直觀形象地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通過旋轉、平移等一系列動感的畫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通過電教媒體生動逼真地顯示出圖形的拼剪、旋轉、平移的過程,同時配以動聽的聲音,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多方位、多角度的觀察,又有利于學生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這里無需教師用較多的語言來表述,學生就自然悟出了三角形面積公式中“底乘高除以2”的道理,順利地實現(xiàn)了知識的轉化、遷移,強化了新知,突破了難點。

四、利用電教媒體,強化教學效果。

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培養(yǎng)與形成,必須通過一定的練習才能實現(xiàn)。所以,鞏固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在教學中借助電教媒體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用靈活多樣的形式,由淺入深,巧妙設計大密度的練習,讓學生在“樂學樂做”的情感中,理解、掌握、運用所學知識,并逐步形成能力。

如,教學后,我運用媒體播放視頻:

(1)警察在路邊對一起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的可疑司機進行詢問時,司機說“自己出差一個月,4月31日才從北京開會回來?!本飚敿窗堰@個人抓上警車帶走了。你知道為什么嗎?

(2)一位老爺爺愁眉苦臉的說“今年是北京奧運會,我剛過了15個生日,可我忘記了自己的生日是那一天,誰能告訴我呢?可急死我了!”

這樣聯(lián)系實際生活提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智力。

五、發(fā)揮電教媒體優(yōu)勢,增強課堂容量

決定課堂容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的接受能力,多媒體手段給學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觀教學,加快了學生理解進程,相當于增強了學生的認識能力,從而縮短了學生對同樣內容的接受時間,為增大課堂容量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第4篇:美術教學優(yōu)點范文

一、運用電教媒體,整體感知,形成概念

中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漸向抽象邏輯思維發(fā)展的分階段。他們對事物的認識還脫離不了具體形象階段,許多認識易受經驗的干擾,對一些幾何形體的認識易產生誤差,容易把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產生聯(lián)系。而我們如果利用電教媒體,采用抽拉投影手段,把角的兩邊無限延長后,再與原來的角疊合比較,發(fā)現(xiàn)角的大小只與角兩邊張開程度有關這一本質特征,同時還內涵了“射線”的抽象,這樣讓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整體把握了圖形的特征,有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二、運用電教媒體,突破重難點

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的關鍵。但有些幾何中的性質、定理比較抽象,僅憑教師的推導、證明,學生是很難將其吃透的。特別是農村中學生,他們處于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的主要形式的發(fā)展階段,合理地運用電教媒體,就能克服課堂上的這些不利因素,使教學中無法具體表現(xiàn)出來的東西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不再難于理解。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時教材是直接得出“等邊對等角”“底邊上的三線重合”這一結論,然后讓學生證明。我認為光讓學生證明是很難將教學落到實處的,如果用電腦制作的課件,沿頂角的平分線對折,把兩腰疊放在一起,顯示在電腦屏幕上,使活靈活現(xiàn)的動畫形象“底角相等,底邊上高線、中線與角平分線互相重合”等,其步驟清晰,直觀生動,教師無須多講,學生便能達到理解、掌握的目的。

三、運用電教媒體,巧妙演示,化靜為動,激發(fā)靈感

任何一門知識的學習,都具有層遞性,幾何知識在編排體系上也嚴格遵循這一原則。因此,以已知為媒介,在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功能,找準知識的聯(lián)系點,巧妙演示,激發(fā)學生的靈感,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如在梯形中位線定理的推導過程中,除了采用直觀手段引導學生連結梯形上底的一個頂點及另一腰的中點并延長構成三角形把梯形的中位線轉化為三角形中位線外,還可以用多媒體課件將這一過程以運動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由于電腦軟件以高度的清晰感,展示了梯形中位線變成了三角形中位線這一過程,與教師講解所取得的功能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很快弄清了梯形中位線性質定理:梯形的中位線平行于兩底且等于兩底和的一半。又如在教學“中心對稱圖形”時利用多媒體把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水泵葉輪等顯示在大屏幕上,然后通過動畫制作把以上幾個圖形都繞某一個點旋轉180度后發(fā)現(xiàn)和原來的圖形互相重合,至此學生就知道以上圖形是中心對稱圖形。而這一演示過程利用電腦的聲、色、像互相結合,給學生展示出了幾何世界的奇妙和神奇,這種潛移默化的熏陶,使學生不由自主地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圖形,跟著旋轉起來,而這一自發(fā)的動作,恰好讓學生真正理解了中心對稱圖形的含義。

第5篇:美術教學優(yōu)點范文

一、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學習動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激起學生的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fā)動機和興趣。例如,在直線、射線、線段一節(jié)中,為了引出課題,收集了斜拉索橋、鐵軌和池谷。一張彗星的慧尾圖片,使得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線段、直線和射線產生了直觀的認識。又如在講解“投影成像”一節(jié)時,利用三維圖像編輯軟件制作了連綿起伏的山體地形,利用三維圖像觀察器對山體轉動,實現(xiàn)全視角度觀察,自然地引出了“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場景。

二、利用多媒體,解決教學重點、難點

運用多媒體直觀演示可以解決許多數(shù)學重點與難點的講解。例如,在講解“投影”一節(jié)時,學生對于圓錐、圓柱的三視圖不易想像,觀察實物又難以在全班同學面前演示正的視角。而利用三維圖形軟件進行動態(tài)觀察,就可使全體同學都能體會到不同的視覺效果,既形象又直觀,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講解正方體的截面的時候更是如此,我們可以用蘋果、蘿卜、橡皮泥進行切割,來觀察截面的形狀。但是,蘋果、蘿下只能切割一次,而橡皮泥軟,容易變形。在利用多媒體進行三維圖像演示時,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了。不僅如此,三維立體圖形還可以千變萬化,切割面的切割位置和切割角度也可以任意調節(jié),并且對切割面還可以設置突出的效果,便于學生觀察。

三、利用多媒體,人機互動,優(yōu)化探索新知的形成過程

多媒體計算機的最大優(yōu)點是它可以跨時空跨地域的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勵學生積極地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人機互動,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例如幾何中的旋轉問題:一個正方形的一個頂點繞著和它全等的一個正方形的對角線的交點旋轉,重疊部分的面積和原正方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這一問題,用flash制作好課件,讓學生在課件中親手旋轉操作得出結論。我們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這種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等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問題情境,使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把數(shù)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一步一步演示出來,不僅降低知識的難度,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使學生樂于接受。

四、利用多媒體,動態(tài)模擬深化理解,形成概念

有些概念的引入,可以通過多媒體動態(tài)模擬演示來進行觀察。例如,在引入角的概念時,可以利用恐龍行走的科幻錄像,成功地模擬出恐龍在行走時,它的身體和地面總是保持一定的角度。設它的眼睛為點A、腳與地面的接觸點為B,恐龍正前方的地面上的一點為C,則很自然地引出了角的概念和它的表示方法。又如在講解“量”這一章時,為了演示一百萬有多大,設計了工程土方的堆放模型,通過動態(tài)的堆積,表現(xiàn)出不同數(shù)量級上的體積對比。

利用它可以使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掌握。例如:二次函數(shù)中的各參數(shù)與其圖像的關系,函數(shù)、方程、不等式及其圖像關系等等。通過帶控制性的模擬演示,使學生深深體會各知識之間內在聯(lián)系,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五、利用多媒體,使數(shù)學練習形式多樣化,反饋、矯正更及時

多媒體的交互性能提供各種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容量大、反應快的反饋信息,多媒體可以實現(xiàn)對學生課堂聯(lián)系的及時反饋。學生學習知識的目的在于靈活運用知識,課堂練習是加強對知識的鞏固和運用的最好方式。初中學生穩(wěn)定性差,易疲勞,只有不斷的改變練習形式,不斷給學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們保持旺盛的學習精力。多媒體的最大成功之處在于化學習被動為主動、抽象為具體,通過帶娛樂性的練習,能輕松鞏固已學知識,從而切實激發(fā)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學習興趣,真正做到減負的目的。如在練習中編制各種形式的選擇題、填空題、是非題等,用Authorware編制軟件來判斷學生解答的正確與否等。

六、利用多媒體,啟迪思維,提供創(chuàng)新空間,對所學知識進行拓展

數(shù)學是研究現(xiàn)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生活中各種數(shù)量關系的科學。一堂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運用本課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現(xiàn)代多媒體手段的運用,能充分挖掘教材,有利于豐富表象,引發(fā)聯(lián)想,啟發(fā)思維,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啟迪學生進行全方位、立體的思維,展開想象的翅膀。如在二次函數(shù)圖像的性質的教學時,用幾何畫板制課件,讓學生操作看a的正負性的變化引起圖像開口的變化;│a│的大小的變化引起開口大小的變化情況,使學生在操作中獲取直接經驗,啟迪學生的思維的發(fā)展。

第6篇:美術教學優(yōu)點范文

關鍵詞: 美術教學 教學重難點 有效教學 自主探究 發(fā)散思維

“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體現(xiàn)了人們對課堂教學效率的高度重視,的確,就學校而言,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關鍵。課堂教學要實現(xiàn)認知目標,就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常規(guī)問題。通過近年的美術課堂教學實踐,我對突破教學重難點有了一些心得、體會,現(xiàn)將其整理歸納如下。

一、通過比較、設問的形式解決教學重難點,實現(xiàn)有效教學。

比較是人們認識、鑒別事物的一種方法,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我們都是通過比較來了解世界的一切。”正確運用比較法,可以幫助學生分清概念,提高分析鑒賞水平,獲得規(guī)律性認識。比較法是我們在美術鑒賞中常用的賞析方法,具有很強的直觀性,使學生直觀地、多角度地對不同的作品作比較分析,使深奧的理論形象化,有利于學生認識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并產生深刻印象,輕松解決本課的重難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yǎng)。把這種方法運用在繪畫課上,可以輕松巧妙地解決教學重難點。如在《夸張有趣的臉》一課的教學中,這一課的重難點是:漫畫肖像畫的變形、夸張手法和如何用夸張、變形的手法畫出有趣的臉。采用學生熟知的明星趙本山、姚明、周杰倫的漫畫肖像導入有趣的臉,隨后把三人的原照顯示出來并配對分組(趙本山漫畫肖像和原照一組),設問:前面看到肖像和生活中的照片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思考。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很快總結出開始看到的肖像畫是用夸張、變形的手法而達到有趣的效果,此時教師可總結性地為學生解讀漫畫肖像的“漫”字,很好地解決本課的重點。在解決難點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還是采用比較設問的方式。先給出一組(趙本山漫畫肖像和原照)讓學生比較、設問:漫畫肖像和肖像畫有什么異同點?引導學生更細致、深入地進行比較,也可以讓學生討論。教師設問引導學生總結出漫畫肖像是抓住人物的特征進行夸張、變形的,然后讓學生通過比較另外兩組繼續(xù)設問引導學生掌握漫畫的夸張方法,是讓大的更大、小的更小、長的更長、方的更方、圓的更圓,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學生找人物特點的能力,為下面的創(chuàng)作打下基礎。要讓學生突破難點有更好的表現(xiàn),這些是不夠的,為此教師還可設計一個為身邊熟悉的人找特點的環(huán)節(jié),課前可在每個班找出有明顯特征的學生拍照,在做課件時特意組對,如臉圓的和臉長的組對、眼大的和眼小的組對等,這樣有一個明顯的對比,便于學生比較,繼而快速地找出每個人的特點,最后再示范為學生一致認為長得最有特點的臉圓眼小的同學畫一張漫畫肖像,畫的時候一邊解說作畫步驟,一邊帶動學生念口訣,圓的更圓,小的更小,這樣比較著不但能輕松解決重難點,而且能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在其他類型的課中,適當運用比較法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實現(xiàn)有效教學。

二、通過示范教學解決重難點,實現(xiàn)有效教學。

美術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在美術課中示范教學是最直接、最具體、最直觀的教學方法。尤其在繪畫類型的課中,通過直接示范,教師輕松解決教學的重難點,極快地掌握繪畫技巧、技能,提高實際繪畫水平,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有效教學。

如中國畫中的畫竹子的重難點就是掌握竹子一節(jié)一節(jié)分明的畫法,濃淡墨要掌握好,水分要控制好,粗竿淡墨、細竿略深、葉濃淡相宜等都需要教師在課堂上親自揮筆做具體詳細的示范指導,使學生親眼看到作畫的全過程。這種課如果教師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學生就會理解得更透徹,掌握得更好。

因為一節(jié)課的時間有限,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練習時間,所以教師示范最好是對重點內容的過程性示范。如《又畫又做又印――黑白紙版畫》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剪、貼制作黑白紙版畫的方法和紙版畫的黑白灰的層次表現(xiàn),所以這一課的示范就要放在粘貼上,也是做紙版畫的重點。以簡練概括的魚紋為例,示范如何把所制的版分出層次來,并引導學生思考拼貼后的版面是靠什么表現(xiàn)物體的輪廓線的?由于紙版拼貼后就有了高低層次,魚和花紋部分拓印時就分開了,紙版畫主要就是用這種方法造型的。由于剪貼或撕貼出來的大多是面狀的,簡潔明快、黑白灰分明,輪廓線有虛有實,具有紙版畫特有的藝術效果。教師再次強調制作步驟與技法指出黑白紙版畫造型方式應力求概括、提煉,但要畫出應有的體積和空間的聯(lián)系。抽象的理論經過教師的示范就變得直觀,學生輕松地掌握做紙版畫的方法,也使課堂教學變得更有效。

在有限的課堂時空里,除了教師的示范外也可以結合欣賞范畫、步驟范畫、啟示范畫、對比范畫、課堂范畫輔助突破教學的重難點,讓其“穿插突破”,讓課堂生動活潑、朝氣勃勃,激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三、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突破重難點,實現(xiàn)有效教學。

在課堂教學的重點點撥、難點突破環(huán)節(jié)可以采用多層次的小組合作方式。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內的交流解疑答難,一個人的思維能力畢竟有限,合作探究才能展示各種策略和結論。如《有趣的墻》的教學重難點是設計一定數(shù)量的基本形,通過不同形式的累積構成具有形式美感的墻體和在累積過程中表達自己的設計觀念和設計思想。在解決這一課的重難點時我采用了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我引導小組成員探討以積木為基本形依次疊加后呈現(xiàn)什么形態(tài),以此引出墻式累積構造,繼而引出累積構造的基本要素是基本形和排列方式,接著引導學生思考豐富墻體的方法。學生會很快給出反應變化基本形,接著拋出問題還有什么方法,引導學生嘗試以不同排列方式把基本型累積起來,看看有什么變化,并比一比哪一組累積的形態(tài)最富有變化、最新穎。搭積木的游戲對學生本身就很有吸引力,而小組合作的形式又像是給了他們玩伴。所以整個過程學生都表現(xiàn)得很興奮、很積極。在摸索的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變換排列方式也可以對累積的形態(tài)帶來變化。學生的求知欲很強他們會自覺自發(fā)地進行一些新的嘗試,發(fā)現(xiàn)總結其變化的豐富形態(tài)。小組合作形式的自主探究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開放的“雅典學院式”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的思維發(fā)散,有助于學生創(chuàng)新,有利于突破教學的重難點。而小組競賽的形式更是把初中學生爭強好勝的天性發(fā)揮出來,課堂氣氛就非?;钴S,學生的興趣也就被激發(fā)起來。經過一些摸索、練習,學生自主輕松地解決難點,這種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樂于學習樂于探究。教師在適當?shù)臅r機給學生以啟示、引導,學生會自覺地向問題的更深層去探究,收獲往往超出教師的預期,作品也是豐富的,讓人驚喜的。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關于重難點的突破,可采用多種形式、多種方法突破。以上幾種方法只是自己教學中的體會,希望給同行起拋磚引玉的作用。只要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計劃、有目的地對教學重難點和學生學習的重難點予以突破,并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就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國美術教育,2011(3).

[2]中國美術教育,2011(2).

第7篇:美術教學優(yōu)點范文

關鍵詞:興趣;美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036-01

一、引導幼兒觀察,貯存感情材料

人腦是可以產生對感知過的事物的想象,絕不可能憑空產生,它不但從已經感知事物的大量形象中抽取有關內容,經過粘合、夸張等思維加工才能形成。自然界的千姿百態(tài)、斑駁陸離、紛繁變換、美不勝收。大自然是幼兒繪畫活動的最好課堂,欣賞大自然的景物為幼兒開啟了想象的大門。發(fā)現(xiàn)了美、創(chuàng)造了美。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總是盡可能帶幼兒到大自然中去,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周圍事物,通過看、摸、嘗獲得深刻細微的生活感受,進而指導他們用筆畫出這些形象。就這樣,漸漸在孩子腦海中加深了對自然和社會生活印象。在手掌拓印仙人掌中,讓幼兒通過看、摸等形式使幼兒對仙人掌深刻感知,進行指導他們用掌去拓印出它的總體外形,再加以想象出它的刺是五顏六色的。

二、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

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更是幫助孩子在藝術天地成長的重要方式。舉例來說,帶孩子去動物園、游泳、爬山、旅游……甚至生活中的吃飯、洗澡、刷牙,睡覺等點點滴滴,都是豐富孩子做畫靈感的最佳來源。只有讓孩子親身的體驗,才能描繪出生動、真摯、充滿情感的作品,不會總是畫一些內容空洞、缺乏變化的畫。這樣的作品,即使在技術上還不成熟,但也能打動看畫人的心,并且孩子更能在繪畫過程中得到滿足。

教師可以藉助圖畫書引導孩子做畫??梢耘囵B(yǎng)他們判斷、選擇與整合的能力。不過,圖畫書內容要合乎幼兒的語言理解程度,并且以圖畫的形式為主、文字為輔,這樣也能擴展孩子的認知經驗,并不斷的閱讀過程中能刺激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和提高。

幼兒繪畫活動是一項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而且它又具有明顯的個性化特征,它是孩子們表現(xiàn)內心世界的一種載體,是孩子的一種特殊語言。其實幼兒繪畫過程的實質是其獨自創(chuàng)造的過程,不同的幼兒有其不同的思想、情感;認識及表現(xiàn)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并不應該只關心幼兒畫得像不像,更重要的是應該讓孩子得到一種心理的滿足。為了使孩子們繪畫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我們班在美術創(chuàng)意方面給孩子提供了一個表現(xiàn)自己內心世界的空間;為孩子建構了一個展示自己的舞臺。

三、案例描述與分析

案例:一天美術活動課的內容是《海底世界》,君君小朋友在海底里畫了許多熱帶魚、海龜、海馬和海草,顏色鮮艷,他的畫面干凈而且內容豐富,充滿童趣和幻想色彩。我贊賞地摸了摸君君的頭,就去巡視其他活動。當我再次回到君君的身邊時,剛才那幅美麗的畫面已黑塊破壞得面目全非!我本想批評他的,可一想還是聽聽他的話吧,原來君君的故事里的海水被污染了,上面的黑色塊原來是海里油船排放的污水!他呼吁大家要保護環(huán)境!不要亂排污水!多美好的愿望呀!我們知道,現(xiàn)實生活并非風平浪靜,君君畫畫的意圖完全合理。

分析:教師全面正確地評價幼兒作品對于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不能正確評價孩子的作品,就有可能把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之中。上面案例中君君這件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作為教師,保護幼兒的創(chuàng)造萌芽,全面正確評價幼兒作品是何等重要!評價幼兒美術作品一定要尊重幼兒的情感體驗和獨特的表達方式。評價幼兒作品時不要評價幼兒畫的好還是不好,畫的像還是不像,要讓幼兒說說他自己的畫,說出自己的想法及感受。教師要充分肯定幼兒的想法,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評價幼兒作品時要有一個寬容度。所以,教師應以幼兒的眼光去欣賞孩子的畫,每個孩子的畫都是與眾不同,想象都是很豐富的,畫中都有著天真活潑、生動稚拙的美。所以: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遠比幼兒繪畫結果完美更為重要。

四、選擇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學內容

幼兒繪畫創(chuàng)作的題材來源于幼兒對繪畫表達形式與方法的經驗以及生活經驗,幼兒過分熟悉和完全陌生的題材都不可能引起幼兒創(chuàng)作的欲望。因此教師必須顧及主題內容的適度新穎,選擇那些幼兒知道一些,但不很多又迫切地想知道更多的內容,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激發(fā)求知欲和引發(fā)大膽想象的動機。

五、引導幼兒感受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的美

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和大自然的色彩,世界萬物的形態(tài),運用各種感官去了解周圍的一切,獲得深刻細致的生活感受,還可到生活中觀察建筑、環(huán)境設計等。利用多媒體展現(xiàn)了一幅海底世界:各種各樣形態(tài)、顏色的魚在大海里游來游去;海草隨著藍藍的海水飄蕩著;海底有各種海星、珊瑚等植物;兇猛的鯊魚正快速的游著……孩子們看著興趣極高,目不轉睛地看著畫面,相互描繪著神秘的海底世界,極大地激發(fā)幼兒的繪畫欲望,接著他們展開自己的想象,創(chuàng)作了自己的海底世界:有的畫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魚在悠閑地游著,兩邊的海草正在跳舞;有的畫幾條魚兒面對面,原來它們在講著悄悄話――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之,美術活動本身是一個具有極大潛力的領域,它的任務既培養(yǎng)兒童對藝術美的欣賞、識別,學習對美的形象的描繪和表現(xiàn),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素質、能力和個性,形成一種幼兒把握世界的方式――審美心理結構的塑造,所以,幼兒的美術教學其實也是教師發(fā)現(xiàn)美、塑造美、激勵幼兒創(chuàng)造美的一門藝術,只要我們用發(fā)現(xiàn)的眼睛、肯定的語言善待幼兒每一次美術活動的參與,那么,自己在幼兒美術教學中就會又有新的收獲。

第8篇:美術教學優(yōu)點范文

一、走進童心,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美術教學不同于一般的理性科目,它靠思想的啟迪和情感的激勵喚起幼兒心靈的大門,不能有任何強制性。首先,要讓幼兒對所畫的內容、形象有濃厚的興趣,走進童心世界,觀察幼兒的所思所想,用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激活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讓他們在頭腦中有鮮明清晰的形象,使之呼之欲來,內心產生創(chuàng)作欲望。其次,可配合教學,根據(jù)實際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認知活動,如:讓幼兒欣賞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能使幼兒逐漸從感知表面形式美過渡到理解作品的內在美,提高審美的能力,與此同時,幼兒的藝術興趣越來越濃厚,這時抓住時機設法將幼兒頭腦中豐富的美感知覺體驗引入美感體驗的表現(xiàn)階段,激發(fā)幼兒的表現(xiàn)欲、創(chuàng)作欲。在春天,讓幼兒去公園數(shù)一數(shù)桃花有幾個花瓣,摸一摸柔軟的小草,看一看花叢里的蝴蝶張著幾個美麗的翅膀,翅膀上有什么美麗的花紋。去動物園看看大象的長鼻子、湖里的白天鵝,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大自然和人們的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再次,可配合教學開展游戲活動,所謂寓教于樂,讓幼兒邊學邊玩。如:可把要畫的人物或動物都做成活動的教具,孩子們通過玩活動的教具,掌握其結構,自由變出各種動態(tài),還可以聽配樂故事,說寓言,看錄像,玩拼圖等,開展多種活動增強幼兒對所畫內容的體驗,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中班和小班以“認識”和“感受”色彩美為主。所謂“感受”色彩,即是色彩可以宣泄人們內心的感受,是最原始的沖動,即使沒有人指導,幼兒也會對色彩有特殊的偏好。最好的例證就是小孩子無一例外地都喜歡動畫片,為什么?就是因為動畫片里的形象色彩鮮明、大膽,富有幻想的空間。即便他們在理論上還分辨不出具體的顏色,因為色彩理論是成年人為了便于總結繪畫規(guī)律而操守的一種默認名稱。這種現(xiàn)象在國內外非常普遍,日本的繪畫顏色與顏料,名稱在紅、黃、藍三原色中,每個原色可以分出幾百種不同色相的色彩,有不同的名稱。這種名稱難道都讓小孩子一一記住以后,才能下筆畫畫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只要能分清楚紅、黃、藍就足矣,這就是“認識”色彩。

對于大班,主要以創(chuàng)造為主,加以老師的“引導”。這樣不僅能激發(fā)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幼兒的思維也得以發(fā)散?!耙驗楫嫯嬍且环N主觀的、抽象的、表達內心情感的一種形式,轉化成客觀的并給人們視覺的各種感受”。不管是臨摹,還是創(chuàng)作,都是觀察后才能進行的,同時加入了自己的情感,一百個人臨摹同一幅畫的思路、情感都是不相同的。

二、有意識地選擇合適的美術內容,樹立幼兒自信心

如果幼兒有了活動的興趣,就會有想表達的欲望和激情,這種激情是幼兒發(fā)自內心的,而不是老師強加的,這就要求教師從幼兒身邊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活動。例如:在美術活動“會跳舞的樹葉寶寶”中,幼兒在平時的生活中對樹葉都比較熟悉,都能說出樹葉的基本特征。我就請幼兒觀看“跳舞的樹葉寶寶”課件,引導幼兒想想在跳舞的時候還可以加些什么動作。幼兒大膽地表達了想法,在交流的過程中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對樹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了這些鋪墊,再請幼兒畫出樹葉寶寶跳舞的樣子,鼓勵他們把看到的和自己想象的動作畫下來,盡情地開發(fā)想象力,畫出不同的跳舞姿勢。

在美術教學中,我們強調幼兒先要會想再會畫,思維在先,表達在后,引導幼兒打開固有的思維模式,解放幼兒的頭腦,讓他們去想;解放幼兒的眼睛,讓他們去觀察;解放幼兒的雙手,讓他們去創(chuàng)作;解放幼兒的嘴,讓他們去說;解放幼兒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想象去創(chuàng)造,使他們感受藝術的美,獲得美的知識。

三、利用信息技術營造動態(tài)課堂,提高教學趣味

在傳統(tǒng)的美術課堂中,講課的形式往往是以教師講授、示范,再讓幼兒進行模范的教學方式。這種課堂毫無疑問為幼兒灌輸了大量美術理論知識,但使得課堂整體氛圍陷入一種僵化、單板和靜止。引入信息技術,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形象、逼真而又直觀的美術作品,這無疑大大增強了美術欣賞課堂的趣味性。而且,美術信息以視頻和音頻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幼兒的視覺和聽覺感官得到同時調動,這無疑能夠幫助幼兒以更好的狀態(tài)進入美術學習中。另外,富于趣味性的課堂,對于活潑、好動的幼兒來講,完全契合了他們的學習偏好取向,毫無疑問,學生以愉快的心情投入美術學習中,能夠讓美術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見,幼兒美術欣賞活動教學中,教師應當善于運用能夠將圖像、聲音和文字綜合起來的信息技術,為幼兒提供一個新鮮而動態(tài)、充滿色彩的課堂,激發(fā)他們潛在的美術學習欲望。

第9篇:美術教學優(yōu)點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課標;趣;索生活

新課程標準指出: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對數(shù)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現(xiàn)代教學手段越來越多地進入課堂教學。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如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4-0044-01

何優(yōu)化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效益,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及能力,合理運用電教媒體,充分發(fā)揮電教媒體的作用突破教學重、難點,已成為了一種共識,它較之于課堂教學幾十年一貫制的敘述、講解、板書、填表等方式,有了更強有力和明顯的優(yōu)越感,對有效地達成小學數(shù)學教學目標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合乎新課程理念,達到教學改革的目的。

1激發(fā)學生興趣 ,優(yōu)化教學效果

根據(jù)心理學規(guī)律和小學生學習特點,有意注意持續(xù)的時間很短,加之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時間一長,學生極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這時適當?shù)剡x用合適的多媒體方式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使課堂變生動有趣,創(chuàng)設新的興奮點,激發(fā)學生思維動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有了強烈的求知欲,有了強烈的求知欲就產生了學習的動力,而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場所。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學生是在被動的參與課堂學習這一總過程,大都缺乏學習興趣,師生間也缺乏更多的互動與交流。而現(xiàn)在,由于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這一狀況得到了很大改觀。不僅如此,利用多媒體在講授同樣的內容時,所花的時間比原來少很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軸對稱圖形》中,出示了大量的對稱圖形并配以舒緩的音樂:故宮、北京天安門、埃及金字塔、巴黎艾菲爾鐵塔、飛舞的蝴蝶、蜻蜓………在短短的幾分鐘時間里讓學生充分感受美、鑒賞美,從而認識到在建筑物中蘊含的對稱美,這樣既消除學生的疲倦,又在數(shù)學課中滲透了美學教育,優(yōu)化了數(shù)學課堂教學,達到美不勝收的效果。

2聯(lián)系實際,感受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

為了使數(shù)學知識貼近學生的生活,具有真實性,新課程理念倡導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那么利用信息技術集文字、聲音、圖像等多種媒體于一身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達到其他教學媒體無可比擬的效果。例如在教學"折線統(tǒng)計圖"這一課時,為了讓同學們進一步掌握折線統(tǒng)計圖的繪制方法,更重要的是學會看圖,了解折線統(tǒng)計圖的意義,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自由馳騁的空間。我通過多媒體搜集整理了三份數(shù)據(jù)信息展示給學生,分別有游客到永定客家土樓旅游人數(shù)統(tǒng)計情況、全國道路交通事故統(tǒng)計情況、2003年中國內地"非典"病例人數(shù)統(tǒng)計情況等,讓學生分小組選擇自己小組最想了解的信息繪圖分析,預測未來。當每個小組的代表為大家做分析報告時,就連我這個做老師的都不得不從心底里為他們贊嘆。比如有的小組代表就"游客到永定客家土樓旅游人數(shù)折線圖"談道:永定客家土樓是世界文化遺產,歷史悠久燦爛,文化底蘊厚重,所以游客來土樓旅游人數(shù)以每年幾萬人的比例遞增,但2003年于2002年相比,為什么突然下降了,就是因為2003年我們祖國遭受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非典。預測游客來土樓旅游人數(shù)將會越來越多,因為我們祖國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改革開放以來,現(xiàn)代化建設又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非典現(xiàn)在也預防好了。將有更多的游客來到中國,來到土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說得多好呀,短短時間內,學生們?yōu)槭裁磿虐l(fā)出這么令人欣喜的思維火花,不可否認,多媒體教學在其中搭建了一個多么寬闊的思維平臺,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為生活服務。

3讓學生學得更輕松,化抽象為形象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這就構成了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shù)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夠成功地實現(xiàn)由具體形象向抽象思維的過渡。

如在教學《圓的面積》這課,公式的推導過程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為什么圓的面積等于割補后近似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很困難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采用教具是將一圓形木板分割成若干等份,先插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再割補成近似的長方形,操作比較困難,時間拖得較長又無法對比。運用計算機演示就輕松地解決了問題,教師在推導公式之前運用計算機做大量的鋪墊,首先讓學生觀察,圓面分得越分越細,圓弧的變化,并將圓弧放大給學生看,使學生發(fā)現(xiàn),圓面分得越細,圓弧接起來就越接近于線段,繼而再將一個圓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64份……分別對插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概括出:把圓等分所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于長方形,最后得出圓的面積的推導公式。這樣就將一個復雜的化圓為方,化曲為直的問題在圓的不斷分割、組合中展現(xiàn)出來,減緩了學生觀察、思辯的困難,將教學重點逐一突破,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同時向學生滲透了極限的思想。教師無需更多的語言,只要借助計算機所顯示的圖像,便無聲地傳遞了教學信息,將不易表述的內容清晰、形象、生動地展示于學生面前。而這種傳遞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啟發(fā)性,使學生絲毫感覺不到由于思維產生障礙可能帶給他們的心理壓力,反而卻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學習的快樂。

這樣的教學,突破了時間和空間對人與人交流造成的障礙,使得人們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以與其他人進行雙向交流。提高了學生的辨識能力和學習主動性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形象。

4增大"數(shù)學"容量,提高課堂效率

學生的接受能力是增加課堂教學容量的重要因素,多媒體技術通過形象、直觀、情趣化的演示技能加快學生的理解進程,增強學生的認知能力,從而縮短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接受知識的進程,達到增大課堂教學容量的目的。此外,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板書、繪圖等教學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課堂容量,利用多媒體技術存儲功能可以更加快速、準確、生動的解決這一問題,為課堂增加知識容量。比如習題課教學,應注重基礎,由易到難,力求變化,老師重點強化變化過程的分析,動態(tài)的圖形有利于數(shù)學情境的再現(xiàn),激發(fā)學生興趣,在老師有意識的情境設置中主動探索研究,提高構建數(shù)學模型的能力,強化訓練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深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讓學生最后總結確定此類問題的思維方法,參與數(shù)學思維訓練,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獲,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5設障立疑 , 培養(yǎng)學生探索精神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 ,思維一般都從問題開始。在導入新課時,可以適當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出疑問以引起學生有意注意和積極思維。在教《圓的認識》時,課件演示小朋友坐車去動物園游玩,先坐在一輛輪子是正方形的車上,小朋友們坐在這樣的車上起起浮浮的 ,同學們看到這里都笑了起來,老師連忙問:"小朋友為什么笑?"學生很自然會說輪子不是圓的,坐得很不舒服,這樣的車子為什么會不舒服呢?輪子為什么要設計成圓形的呢?學生聽了我的問題后,也紛紛問起來。于是我說:"同學們想不想知道為什么輪子要設計成圓形而不是其它形狀呢?等你們學過這一課后,你就會明白了。"學生聽到這里都打起了精神,都想知道其中的原由,這樣學生以小主人的身份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發(fā)展技能、培養(yǎng)能力,特別是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也體現(xiàn)了"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總之,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學方式與教學過程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自主學習比傳統(tǒng)課堂講授更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生也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轉變?yōu)橹鲃拥奶剿髡吆蛡€性化的獨立學習者,學習的興趣、能力和效率越來越高。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心理特點、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學生學習實際等諸多因素去綜合考慮,選取電教媒體的最佳作用點,絕不可認為電教媒體用得越多越好,形成了電教"滿堂灌"。只要我們從實際需要出發(fā),合理地利用各種電教媒體,學生的數(shù)學教學就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讓每一個學生全面發(fā)展"這一美好的愿望就一定能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