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文主義的優(yōu)缺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教學法流派;外語教學理論;多元化;后現(xiàn)代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23X(2011)11-0168-04
在外語教學過去百年的發(fā)展中,相關教學理論經(jīng)歷了萌芽、發(fā)展和成熟的階段。而近三十年來,學者們在專題研究的深度、學科建設的系統(tǒng)性上都取得了極大的進展。外語教學法也從“古典主義”進入到了“后現(xiàn)代主義”時代。外語教學理論的發(fā)展很大程度是由流派的發(fā)展推動的,外語教學理論史其實就是各教學流派的理論發(fā)展史。外語教學理論“可以包容不同的思想流派或各種‘(二級)理論’,每一種都有其假設、必要條件、原則、模式、概念。常常不嚴密地指語言教學‘方法’、‘路子’、‘哲學’、‘思想流派’?!贝巳嗄陙?,順應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等與外語教學相關的學科的理論發(fā)展,和受到當時社會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大氣候、及物質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變化的影響,外語教學和教學法思想經(jīng)歷了一些重大的變遷,盡管各國情況不盡相同。
本文首先概述常見的幾種外語教學法及其分類,其后以年代劃分為基礎,側重從理論的角度對70年代以來,每十年全球外語教學理論中出現(xiàn)的主要流派進行梳理和分析,主要研究其產(chǎn)生的社會根源、理論依據(jù),優(yōu)缺點,和社會影響;以此為依據(jù),進一步對21世紀外語教學法的發(fā)展趨勢進行分析。旨在探求其發(fā)展規(guī)律、吸取各派之長、借鑒其合理因素,從而有助于研究中國本土的語言問題,豐富和完善我們自己的教學體系,創(chuàng)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學論流派。
一、常見外語教學方法及其分類
回顧外語教學史,國外涌現(xiàn)出無數(shù)的教學法流派,自20世紀80年代后,我國學者也開始提出自己的外語教學理念,如立體化教學法、張思中教學法、“三位一體”教學法、“詞、句、文”教學法等,但都未能得到推動和發(fā)展。至今,全球外語教學法流派的具體數(shù)目無法統(tǒng)計,本節(jié)將簡明扼要的介紹對目前教學仍然有影響的西方教學法,并將其進行分類。Brown按時間發(fā)展順序將百年教學法歸類為:語法--翻譯法、序列法、直接法、聽說法,70年代一系列設計者法(designer methods of the spirited seventies)(包括暗示教學法、自然法、社團語言教學法、沉默法、全身反應法),超越方法--意念功能大綱。Keith對教學法的研究、歸類和Brown的分類大體一致。Riehards在以上教學法的基礎上提出整體法、多元智能法、神經(jīng)語言理論、詞匯法、能力法、協(xié)作法、內(nèi)容法、和任務型教學法。并指出外語教學法已經(jīng)進入“后方法時代”(the post-method era),劉俊在本世紀初美國對多國英語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他們使用了十幾種教學法,因此他以交際法為分界,將在這之前的教學法統(tǒng)稱為“方法時代的教學法”,之后的教學法統(tǒng)稱為“后方法時代的教學法”。
近年來,國際上有人依據(jù)教學法流派的教學過程特點,將教學法粗略地分為三條主線:一條是以翻譯法為代表的理性主義派,自覺對比法是對其的繼承和發(fā)展,它的現(xiàn)代形式是認知法。此類教學法立足點是語言知識,尤其是語法知識,教學過程遵循“理解--記憶--運用”的模式。;另一條是以直接法為代表的實證主義派,包括情景法、閱讀法、聽說法、視聽法,它的現(xiàn)代形式是交際法。其教學活動主要通過接觸模仿,積累經(jīng)驗,教學過程采取“模仿--記憶--運用”的模式,但教學語法的方式有所改變,如直接法主張用歸納法教語法。第三條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把消除學習心理障礙放在首位,更多地考慮人文方面因素的人本主義教學法,其中包括團體語言學習法、默教法、全身反應法、暗示法等。同一個主線的教學法流派不但有較多的共同點,而且還有著密不可分的橫向聯(lián)系。如第三條主線。而不同主線之間,有些流派是完全對立的,如聽說法與認知法。
從以上的教學法流派分類來看,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都包含了對語言教學的基本觀點和主張。然而從其立論基礎看來,只淺顯的考慮目的語和學生,而忽視了外語教學的外部環(huán)境,如母語環(huán)境、外語師資水平、教學設備、社區(qū)外語的價值觀等。如果完全照搬這些教學法,不僅在實際教學中行不通,而且可能會事與愿違。例如,“自然法”主張在外語教學中力求創(chuàng)造與幼兒學習母語的自然環(huán)境相仿的環(huán)境,并采用與幼兒習得母語的自然方法相一致的方法,因此這種教學法一般僅適用于在英語環(huán)境中的英語教學;而“全身反應教學法”就是教師根據(jù)初學者(小孩子)愛動、注意力難以持久等心理特征,讓孩子通過跑、跳、做等游戲,充分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來達到學習英語的目的,該法只適應于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使用,所以教學對象基本上僅為初學英語的兒童。
另外,從英語教學法的更迭和發(fā)展來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最好的英語教學方法”,更沒有哪種教學方法能治百病,而且新方法的出現(xiàn)并不意味著舊方法的消亡。例如,70年代之后出現(xiàn)的交際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nèi)成為外語教學理論的主流,交際思想幾乎滲透到英語教學領域的各個角落,曾經(jīng)占主導地位的傳統(tǒng)語法翻譯法受到巨大的沖擊,從而引起教學界中的爭議,部分學者甚至極端的認為翻譯法已過時,交際法應該完全取代翻譯法。然而事實上,從世界范圍來看,語法翻譯法仍在廣泛的應用。新世紀初的一項有關教學方法的國際調查結果表明,在英語作為外語教學的環(huán)境中,在大班教學中,在初學者的教學中,語法翻譯法還依然常見。③在今天的外語課堂上,語法翻譯法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的生命力將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必將長久地植根于外語教學之中。韓國25-34歲人口受教育率高達97%,但1-2年級英語課本仍采用“英語一朝語對照句子”編寫課文。在日本,由于受到交際法的影響,近年來新編的英語教科書也重視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但從日本現(xiàn)用中學英語教科書的參編者沖原先生的課題研究《中日英語教學比較研究》看出,日本研究英語語法的專家還不少,中學英語教學(至少到高中二年級)的特點基本上是教授英語語法結構。
二、20世紀70年代外語教學理論研究發(fā)展概況
70年代初,西歐各國為了加強政治、經(jīng)濟和科技文明等方面的合作,成立了西歐共同體,隨著歐共體國家問的交往擴大,語言成了最大障礙。培養(yǎng)具有交際能力的外交人才是這個時期外語教學的趨勢。因此,之前興起的聽說法、直接法、翻譯法,和認知法等方法,無法完全適應這個時代的需要,外語教學處在一個迷惑和混亂的時期。60年代末70年代初,社會語言學這門新興學科誕生,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提出了“交際能力”的概念,在全球外語教學界引起強烈的反響,而同時期的美國語言學家Ste-phen Krashen在進行多年的美國對外國移民第二語言的
培訓研究后,提出他的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然后在西班牙一些學校進行試驗,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創(chuàng)建的克拉什語言習得理論(Krashen’s language acquisitiontheory)這無疑也是當時最具影響力的理論之一。交際教學法就是在這些理論的影響下產(chǎn)生的。該法吸取了直接法、聽說法、視聽法、和認知法等的長處,實踐證明,這是一種很有生命力的教學法流派。其優(yōu)點很多,重視語言的實際運用,培養(yǎng)學生使用外語交際的能力是其突出優(yōu)點。交際法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也暴露出其缺點:難以兼顧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同時發(fā)展,課堂過程交際化難以實現(xiàn)。在實施過程中往往受到教師素質、語言環(huán)境、班級學生數(shù)、學生動機、學生語言基礎和學生生理和心理因素及測試模式等因素的制約。李瑛和吳長鏞用交際法和傳統(tǒng)教學法作了對照實驗,五年的實驗結果證明:傳統(tǒng)教學法教出來的學生語言基礎扎實,讀寫能力強,但口頭表達能力較差;后者口語表達能力強,但語言運用的準確性,寫作能力和交際意識方面則表現(xiàn)出明顯的弱點。實驗還發(fā)現(xiàn),后者培養(yǎng)的學生中,口語培養(yǎng)能力強的愈強,弱的愈弱,差距很大。
與此同時,60年代美國人文主義心理學的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外語教學法也受到了這些理論的影響,形成了“人文主義-情感教學”(Affective-Humanistic Ap-proach)家族,其代表有全身反應法、沉默法、提示法、社區(qū)語言學習法等新型的人文主義外語教學法。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改變了傳統(tǒng)外語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強調學生是教學的主體,無論在選取教材還是編寫大綱的觀點上,都從學生的需要出發(fā),重視學生想學好外語的心理特點,分析學生的情感因素并以此為依據(jù)組織教學活動。在培養(yǎng)外語技能方面,強調聽、說、讀、寫并舉,特別是聽力,這是它們與其他教學法明顯的不同之處。這系列教學法也得益于克拉什語言習得理論的情感過濾假設(The AffectiveFilter Hypothesis)。其缺點是對教師要求較高,教師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比較抽象的單詞和句子很難用TPR來表述,教師在向學生解釋一些抽象的事物的時候會比較困難,另外它的教學特點決定了此法更適用于7-12歲兒童和部分初學者,不適合教授難度太大的語言項目。
綜上所述,20世紀70年代交際法的出現(xiàn),標志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時代的結束,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外語教學研究的重點轉到了學習者主體一學生身上,這些方法在當時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至今還有些方法在使用,但人文主義方法只局限于教學策略和教學技巧,缺少明確的語言理論原則,而無法長期成為教學的主流學派。
三、20世紀80年代外語教學理論研究發(fā)展概況
20世紀80年代后,外語教學法的改革思路進一步拓寬和加深,外語教學理論進入了一個獨立發(fā)展階段,無論從研究隊伍、研究成果,在語言學界所產(chǎn)生的影響等方面來看,都勝于以前。
教學法流派種類較之50、60年代有所減少,理論研究從宏觀走向微觀,從一元走向多元,理論更趨于成熟。處在現(xiàn)代派和后現(xiàn)代的轉折點上,多種方法和理論的融合和創(chuàng)新成為這個時代外語教學發(fā)展的趨勢??梢钥闯?,各種外語教學法雖自有主張、各具特點,但都逐漸顯現(xiàn)出互取所長的折中化傾向。也就是說,由起步階段的標新立異,不斷分化逐漸向相互借鑒、相互融合過渡,使教學理論研究出現(xiàn)了不斷趨同的發(fā)展趨向。新的教學法往往是舊的教學法的延續(xù)和發(fā)展,如任務型教學法和基于內(nèi)容之教學法就是交際法的發(fā)展模式。教學體系以“結構為主,結構和功能相結合”,受此觀點影響,語法教學一度被削弱。另外,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把教學方法的研究上升到教學大綱的研究。在外語教學中,以教學大綱為綱領,結合教材,教法和考試,使外語教學更加完善。
中國這個時期的外語教學隨著80年代改革開放的推行,眾多的國外教學論流派被介紹到國內(nèi),我國英語教學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如1992年國家教委頒發(fā)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以及之后產(chǎn)生的《高中英語教學大綱(初審稿)》要求英語教學要從教知識逐漸朝著培養(yǎng)能力的方向轉變,充分體現(xiàn)了交際法的思想。總體看來,盡管我國的教學論理論體系作了一些增補和其他一些超越嘗試,但總體改觀不大,也不盡如人意,教學法體系還不完善,未能形成自己的教學論流派。
四、20世紀90年代后外語教學理論研究發(fā)展概況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外外語教學理論研究進入低溫時期,令人激動的新觀念或理論體系比以往大大減少。國內(nèi)關于國外教學理論流派介紹、研究的文章也逐漸減少。但教學體系比以往更為完善,倡導“結構、功能、文化”三位一體的教學法體系。教育者和學者們通過多年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發(fā)現(xiàn),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語言教學方法是萬能的。于是西方學者在研究外語教學法的發(fā)展歷程后進行了反思和批判提出“與方法概念決裂”,開始“后方法時代”的觀點。由此看來,對教學方法的探索并沒有到了盡頭,而是進入了另一新階段--后現(xiàn)代主義階段。
“后方法”的理論基礎是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它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西方流行的哲學思潮,是一種崇尚多元性和差異性的思維方式,總體上是對現(xiàn)代主義的否定。后現(xiàn)代教學理念具有以下特點:第一,主張“教無定法”,教學者應該按照教學對象、目的、環(huán)境和條件來自由選擇教學方法,教學途徑的多元化,并無先進落后之分;第二,后現(xiàn)代教學理念還認為世界是多元的,每個學習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教學不能用絕對統(tǒng)一的尺度去衡量學生的學習水平,強調多重聲音和多元化原則;第三,傳統(tǒng)教學遵循的是一種“由上而下”(top-down)的方法課堂運用模式,“后方法時代”,倡導教師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的回歸,主張構建一個“由下至上”(down-top),適應具體教學情景的教學實踐者自身的教學理論體系。
這個時期還有個突出特點是,教育者們更加理性地看待各種教學法,不會盲目地去追求所謂的“完美教學法”,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與社會信息化的加速,教師自身的質量更受關注,90年代初涌現(xiàn)出一批像理查茲(J.c.Richards)和華萊士(M.J.Wallace)等“反思性外語教學”(reflective teaching)的先行者,使反思性教學逐漸成為“后方法時代”的學派之一。
這個階段較有影響力的教學法是多元智能教學法,它的出現(xiàn)可以稱之為外語教學理論的一座里程碑,它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崇尚多元性和差異性;拋棄了傳統(tǒng)的概念、準則,認為規(guī)律可以更改;反對中心,消解主體性,認為每個學習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可以通過最適合的方法達到最好的效果。該法在美國、歐洲、日本和新加坡得到教育界和家長的廣泛認同,也贏得了我國教育界的普遍歡迎,并被作為新課程的理論基礎。從時代精神來看,多元智能理論契合了重視差異與多元的后現(xiàn)代精神。從人的心理發(fā)展來看,多元智能理論強調了我
國當前教育中較為忽視的一些重要層面,如通過強調人的感官開發(fā)與直覺學習而使人的發(fā)展找到了正確的立足點,通過強調身體動覺智能而開啟了人的自主性,同時強調了常被人們忽視的社會認知與智能的質量指標。”它的優(yōu)點是發(fā)掘每個學生的語言天賦,正確、全面認識每個學生,使所有學生都能發(fā)揮最佳智能優(yōu)勢,提高英語學習效率3~5倍以上,從而大大減輕英語學習負擔。
方法時代的發(fā)展和新動向給這個時期的外語教學法研究帶來許多挑戰(zhàn)和啟示,應該說,后現(xiàn)代知識觀的諸多觀點包含了一些積極合理的因素,針對過去及當前英語課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弊端,具有一定改革創(chuàng)新的意義,但同時也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后現(xiàn)代主義在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西方哲學界曾轟動一時,但近幾年來,由于后現(xiàn)代主義所暴露出的主觀主義、相對主義、絕望主義、虛無主義、它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批評而有冷落之勢。總體看來,90年代以來外語教學理論研究更為理性和多元化,更注重個體的差異性,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運用和支配上也更自主。
五、結語與展望
關鍵詞:家庭研究;家庭社會學;家庭史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22-0124-03
家庭這一微觀社會組織所承載的不僅是家庭本身的幾組概念,同時也是折射不同歷史時期政治、經(jīng)濟和社會變遷軌跡的全息體。從該意義上說,家庭不應是受社會變遷影響的被動研究對象。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學界關于家庭研究的路徑,亦正是實踐將家庭由單純的研究對象向作為社會現(xiàn)象的縮影和社會透視單位的結合體轉變。本文擬從理論梳理和文獻對話的角度來討論學界關于家庭研究的范式轉換問題。
一、從“家庭”觀察“社會”何以可能
長期以來,人們將家庭視為社會的細胞,這種觀點被理論界視為家庭細胞論。這種觀點的核心是將家庭視為社會這一有機體的基本構成單位,社會是否穩(wěn)定與發(fā)展取決于構成社會的各個家庭的狀況。19世紀中期以來,家庭作為現(xiàn)代化進程中首當其沖的波及對象而較早被研究。最初家庭研究注重大規(guī)模的社會調查以對家庭生活現(xiàn)狀進行分析,如德國學者里爾訪問了大量平民、醫(yī)生、牧師、教師等,于1885年出版了三卷本的《家庭》。同一時期,法國社會學者勒?普累在歐洲各國用問卷的方法對家庭進行專題調查和研究,并提出“要獨立地研究歐洲各國三百個以上屬于許多居民階層的家庭?!粌H研究每個家庭物質生活的細節(jié),而且研究他們的感情、激情以及一般的理性生活和道德生活。”[1]3461勒?普累在研究中將家庭與外部社區(qū)聯(lián)系起來,注意到宗教、政府、教育、經(jīng)濟對家庭的影響。
19世紀后半期,受進化論影響,家庭研究開始聚焦于家庭起源及發(fā)展史,以及私有制與國家起源等問題,如摩爾根的《人類家族的血親和姻親制度》,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
進入20世紀上半葉,針對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對家庭生活的沖擊,家庭研究的關注點從家庭現(xiàn)狀、家庭發(fā)源史轉向對家庭問題的剖析,并形成了幾個重要的研究中心,如德國婦女社會和教育工作研究院。該機構進行了大量的家庭問題研究,出版了《關于家庭是否仍是一個穩(wěn)定、良好的結合單位》等研究報告。德國豪克海默領導的法蘭克福學派圍繞“家庭和權力”展開研究,并于1936年出版了《權力和家庭研究》。此外,還有德國漢堡的心理研究所,奧地利維也納心理研究所開展的關于兒童社會化、父母與子女關系等研究[1]347。
這些研究雖然注意到將家庭放在社會背景中去考察,但社會結構和變遷只是作為研究背景來敘述,未能就家庭與社會的互動關系展開深入研究。20世紀50年代以后,發(fā)展論成為家庭研究中主要學說。它著眼于各個家庭整個存在過程中經(jīng)常不斷發(fā)生的變化,并主要以家庭系統(tǒng)內(nèi)部相互作用的動力來解釋這些變化。發(fā)展論雖不忽視社會環(huán)境的作用,但它主要考慮的是如何分析外部因素對家庭內(nèi)部變化的影響。例如對于經(jīng)濟衰退問題,這派學說首先關注它如何改變了家庭內(nèi)角色的正常轉換,如何促使充當了妻子或母親的婦女重新出賣勞動力。60年代以來,沖突理論在家庭研究中頗為流行,其核心觀點是認為家庭內(nèi)部成員間的利益沖突,既與家庭微型結構所產(chǎn)生特殊條件有關,也是社會宏觀結構的基本矛盾的反映。并認為外部因素是家庭變化的主要動力[2]。沖突論雖關注到家庭外部因素,但這一理論取向按照線性模式解釋假定外部環(huán)境因素和個人行為之間是單向決定關系,將家庭作為社會變遷的被動結果,未能體察這兩者的相互作用關系,因此也未能對社會變遷中的家庭提供一個令人滿意的解釋。
從上述研究來看,家庭僅被視為社會縮影,以及社會變遷被動的因變量,僅作為本體論意義上的研究對象。其實,家庭本身也是一自變量因素,具有能動反作用外部環(huán)境的能力,因而具備作為研究視角觀察社會的可能性。中國家庭社會學代表人物楊善華認為,家庭應被看成組成社會系統(tǒng)的一個因子或子系統(tǒng),研究的重點應該是作為社會生活一個基本單位的家庭及其與社會的相互作用[3]。因此,從方法論上來說,將家庭作為研究視角,從家庭與社會互動關系過程的分析上來透視社會結構和社會變遷不僅具有可能性亦具必要性。
二、家庭:觀察社會結構的中層視角
社會理論中經(jīng)典的二元對立觀點是結構理論與行動理論的對立。結構理論由迪爾凱姆為代表的實證主義者確立,認為社會結構具有客觀實在性,對行動具有制約作用。行動理論由韋伯為代表的人文主義者所確立,認為社會是由人們有意義的社會行動構成,社會學研究對象不是脫離個人行動的抽象社會結構,而是人本身有意義的社會行動。結構理論與行動理論實質反映了結構解釋與文化解釋的對立。
個體行動如何過渡到社會層面而成為結構,如何實現(xiàn)客觀結構與主觀行動的融合是社會學家們一直致力解決的難題。此后發(fā)展的社會學理論如帕森斯的結構功能理論、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哈貝馬斯的溝通行動理論、布迪厄的社會實踐理論,都試圖整合社會學研究的主觀、客觀、宏觀、微觀等不同取向。其中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是典型代表。帕森斯認為實證主義和人文主義傳統(tǒng)各有優(yōu)缺點,都未能對社會行動的結構做出完整的說明,必須綜合起來。
二十世紀中期以后,帕森斯的結構功能主義逐漸超越發(fā)展論和沖突論成為家庭研究中的主流范式。該理論實際上將家庭視為低于社會系統(tǒng)水平的子系統(tǒng),作為介于抽象的宏觀社會同具體的微觀個體之間的中層分析視角,在家庭這一分析單位上溝通社會學研究不同取向。
■
家庭與宏觀社會結構有關聯(lián),這表現(xiàn)在一方面宏觀的社會(客觀性結構、主觀性結構)通過家庭影響個體社會行動(主觀性個體)及身份地位(客觀性個體)。
事實上,無論是研究家庭與現(xiàn)代社會形成的宏觀家庭史,還是重視家庭內(nèi)部成員與外部社會關系的微觀家庭史,都突破了將家庭作為單一研究對象的分析模式。這一突破昭示了在分析路徑上,理論家分析的焦點已不僅限于對家庭如何被動受社會變遷影響的考量,而轉變?yōu)榧彝ヅc社會關系過程的分析,這一互動過程的分析使得家庭在某種程度上成為透視社會發(fā)展變遷的有效視角。
四、小結
從前文對橫貫的社會結構和縱觀的社會變遷兩個維度剖析來看,學術界積極努力實踐著將家庭從作為研究對象到研究視角的范式轉換,這一轉換不僅具有可能性也十分必要。
透過對微觀家庭的個體性行動所隱含意義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整體社會結構的變化及其發(fā)生邏輯有一個更為具體的洞察和體認。有鑒于此,借用肖林對作為方法論意義上的“社區(qū)研究”所做的解釋[11],我們也可給作為方法論意義上的“家庭研究”概括為,將“家庭”當作一種研究社會變遷的特殊方法、研究范式和切入點,或者說把家庭作為研究其他主題的一個具體而獨特的“場域”,從而更好地理解該問題。此時的“家庭研究”既在家庭之內(nèi)又在家庭之外,因為研究者可能是在家庭這個平臺上進行考察,但在本質上其所關懷的并不局限于家庭之內(nèi),最終實現(xiàn)本體論與方法論的融合,最終實現(xiàn)將家庭由單純的研究對象向作為社會現(xiàn)象縮影和社會透視單位的結合體轉變。
參考文獻:
[1]宋書偉,王因為.社會學綱要[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
[2][匈]拉斯洛?切-索姆巴蒂.社會與家庭相互作用的模式化[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4,8(4):3-11.
[3]楊善華.家庭社會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4]Murray,C.Losing Ground:American Social Policy,1950-1980
[M].New York:Basic Books,1994.
[5][美]馬克?赫特爾.變動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視[M].宋踐,李茹,等,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7.
[6][加]大衛(wèi)?切爾.家庭生活的社會學[M].彭銦旎,譯,北京:中華書局,2005:19.
[7]張永健.家庭與社會變遷――當代西方家庭史研究的新動向[J].社會學研究,1993(3):103.
[8]Durall,E.M. Family Development(4th ed.) [M].Philadelphia:J.B.Lippincott.1971.
[9]Elder,Glen,F(xiàn)amily History and Life Course[C]//in T.K. Hare-
ven,ed.,Transition: The Family and the Life Course in Histo-
rical Perspective.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8.
(一)藝術設計的概念
藝術設計涵蓋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涉及到多個方面如社會、經(jīng)濟、文化等相關因素,是一門具有極強綜合性質的學科。是將藝術的形式、美感結合社會、文化、經(jīng)濟等多樣化因素,表現(xiàn)于與我們生活相關的設計之中。
(二)藝術設計的特點
藝術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也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的研究對象和服務對象和傳統(tǒng)的藝術設計是有區(qū)別的。它涉及社會、經(jīng)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審美標準也隨著這些反面的變化在發(fā)展著變化。實際上,設計者表現(xiàn)能力、想象能力、感知能力等自身綜合素質的一種體現(xiàn)形式,就是藝術設計。
(三)藝術設計的風格
藝術設計風格形成,有著時代性和地區(qū)性,不同的時代思想和地區(qū)特點,通過構思和表現(xiàn),逐漸發(fā)展成為具有代表性的藝術設計形式。這種風格的形成和建立,一般是和當?shù)氐淖匀粭l件,以及人文因素有著重要的關系。藝術設計的風格一般分為傳統(tǒng)風格、現(xiàn)代風格及混合型風格這三種。
(四)藝術與設計的關系
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設計作品和藝術設計欣賞是設計活動的三個部分。藝術設計的創(chuàng)作過程隱匿在設計的產(chǎn)品之中;并且,藝術作品的價值是可以在相關的消費中進行體現(xiàn)出來的,所以這種設計也具有價值性。設計作品除了又使用價值外,還有其文化價值,文化價值,在欣賞中得以實現(xiàn)。藝術與設計息息相關,相互影響,其關系主要有以下這兩大方面。第一,藝術審美觀念影響設計作品。首先來說,審美觀念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其具有能動的選擇和定向功能,進而可以直接性的影響到設計者設計作品的內(nèi)容和形式。第二,審美觀念助于設計者形成不同的設計風格。設計活動是由諸多因素影響的,設計者民族文化不同,其創(chuàng)意模式、形態(tài)等的不同,會形成不同的設計風格。
(五)藝術與設計的區(qū)別
1.藝術在于詮釋,設計在于理解。藝術家的設計理念是不僅僅是將一個觀點或相關情感予以表露。而更多的是,藝術和人們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具有各種聯(lián)系方式。藝術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方式就顯得別具一格。商業(yè)設計,則完全不同。
2.藝術講究天分,設計講究技巧。從最開始的時候,藝術家都要經(jīng)歷學習繪畫等一系列相關的歷練學習,不斷創(chuàng)作來發(fā)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發(fā)展處自己的藝術特長。但是,藝術家最本質的價值在于其與生俱來的天分。
3.藝術來源于靈感思維,設計來源于念頭。或許兩者最大的差別就在于其創(chuàng)作的目的。換句話說,藝術創(chuàng)作其實就是從空白開始,創(chuàng)作方法就是藝術家將自己的意見、看法表達在各自的作品創(chuàng)作之中。
二、東西方藝術的異同
(一)東西方藝術的共同點
1.藝術源頭都比較歷史悠久:西方藝術的源頭是古希臘和古埃及.東方藝術就中國來說歷史的源遠流長就更不用說,從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了彩陶藝術的發(fā)展。
2.東西方藝術從開始都有各自的:作品都帶有巫性,宗教性,到后來對美的表現(xiàn)越來越重視。
3.無論東西方美術描述對象都主要為人體:在中西美術上第一個繪畫都是人物畫的。
4.近現(xiàn)代東西方藝術對心象藝術和鏡象藝術都有了追求:西方繪畫從19th印象主義,經(jīng)后印象主義發(fā)展成20th層出不窮的野獸派,超現(xiàn)實派,實現(xiàn)了從鏡象藝術到心象藝術的轉變。因而西方同東方一樣也注重了對心象藝術的追求。而東方藝術理論從古典寫意相當于表現(xiàn)開始關于再現(xiàn)即寫實的思想在現(xiàn)代也產(chǎn)生了。總的來說東西方倆者有一種互逆的發(fā)展方向。
5.東西方藝術互相影響,吸取對方的優(yōu)點:就拿西方藝術設計來說吧,現(xiàn)代西方繪畫大師米羅,克里姆特,克利等人通過對東方藝術的學習,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將東方藝術的表現(xiàn)性,寫意性等性質融到自己的作品中。這種寫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tǒng)西方繪畫時那種求實的管束。
(二)東西方藝術的不同點
1.對美的欣賞不同
中國國畫的美,喜歡高雅的美。
2.東方求意,西方好實
a.東方藝術風格追求虛幻要有內(nèi)涵和鏡界而西方藝術風格追求現(xiàn)實主義較強。b.東方藝術就拿中國國畫來講,它講意境,不講透視,不求像而西畫古典主義以寫實為主。c.中國藝術的目的是為抒情,而不是為了表現(xiàn)。西方一直以寫實為主,而且特別是以寫人為主。d.東方神似,講究氣韻生動、西方行似,主要講究行的要求。e.東方藝術的特點在于寫意,并且注重總結,吸取精華而來設計表現(xiàn)。
3.東西方藝術繪畫效果各有優(yōu)缺點
西方的油彩畫覆蓋性強,厚重,可修補,但不易保持,易變灰變黯而東方的中國畫用膠質調色,易遂自然,但添補有痕。
4.東西方藝術在形式上有所不同
總的來說,東方的藝術的藝術形式,其是一種思考力的形式。相反,西方的則是一種夸張,另類的藝術形式,這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
5.東西方繪畫的異面
1)從表面上看是技法的不同:a.作畫方法不同,中國畫講究默寫即獲取素材后回房作畫。西方講究寫生。b.東西方繪畫在選擇材料的方法上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東方從色素來講一般分為青,赤,黃,黑,白五色;而西方只選擇三種顏色,其以紅,黃,藍為三原色。
2)在藝術創(chuàng)初期,兩者的觀察方法也有所不同:中國繪畫它是講究在中無意中獲取素材。而西方繪畫則不然,其講究刻意的取景。
3)思維方式也有所不同。思維方式的不同,是受哲學基礎及審美意識等歷史文化背景的差異所影響的:中國畫在構圖上通常會講究留白,但是西方繪畫在構思上講究完整。
三、東西方藝術設計的相互對比分析
(一)東方藝術設計的本質
1.設計的真實性。這種設計理念自然為師,以自然力規(guī)劃,強調了觀察自然,從自然中獲取設計靈感。
2.設計的秩序性。首先,歷代中國創(chuàng)作對細節(jié)不夠關注,在形式之外注重象外之象,內(nèi)在情感,注重把造型形式作為白哦先內(nèi)在神韻的媒介。其次,中國設計不講究是空的限制,不按本身的規(guī)律創(chuàng)作。
3.設計的規(guī)律。中國傳統(tǒng)設計根據(jù)樸素哲學的基本原理,講究設計元素的收與放,緊與弛,明與暗,虛與實等的對比,在對比中提煉出存托、對比。
4.東方藝術設計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的特點有:(1)師承自然;(2)打破時空;(3)模仿;(4)再現(xiàn)與表現(xiàn);(5)抽象性。
(二)西方藝術設計的本質
西方藝術設計關于設計的最早的觀念,出現(xiàn)在古希臘。藝術一直是同技術、技巧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古希臘哲學家認為藝術包含技術、技能、技巧這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藝術創(chuàng)造不僅僅是一種認知活動,還是一種靈感活動;藝術作為摹仿活動或在說謊,或在認知。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運動給設計藝術研究提供了科學基礎,真正開始改變把藝術視為手工技術的地位。這時的設計藝術觀念繼承了古希臘藝術的模仿性,更加重視設計藝術的功用價值,除了表現(xiàn)美以外,還表現(xiàn)真與善。
四、東西方藝術設計差異的原因探析
(一)東西方社會經(jīng)濟、文化等背景的差異性
東西方藝術設計方面的差異,有深刻的社會原因和社會背景。藝術設計在不斷發(fā)展和變化,而藝術設計的發(fā)展是離不開消費社會的,它與消費社會息息相關。設計者的作品,特別是它們的外觀,不僅包含了其功能,更是某種社會意義和文化意義的體現(xiàn)。因此藝術設計無論是從藝術的角度還是從設計的角度,都離不開社會這個范疇。
(二)東西方設計中遵循的哲學思想的差異性
藝術與哲學作為不同的文化、不同認識和把握世界的方式,雖有不同,但可以互補。中國古代藝術哲學是以情感表現(xiàn)為核心,并且注重宗法關系。中國儒家、道家、禪家思想與藝術設計有極大的關系??梢?,中國的藝術設計,是在中國哲學思想的影響下形成的,其與哲學思想密不可分,已經(jīng)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進而體現(xiàn)在設計的各個方面看。西方哲學是以人與自然分離為前提,宇宙作為人的認識對象而存在的。
(三)東西方設計中倫理道德的差異性
中國的儒家強調藝術是人的倫理道德情感的表現(xiàn),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是他的人格人品的表現(xiàn)。而西方的倫理道德,認為審美和倫理是同一的,強調美的道德性。
(四)東西方宗教意識、的差異性
藝術與宗教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形成宗教藝術?,F(xiàn)代藝術也與現(xiàn)代宗教意識以及觀念相互融合,兩者有一種內(nèi)在關系。東西方的不同,體現(xiàn)在藝術作品設計上,就形成了各自藝術設計的不同風格。
五、東西方藝術設計的發(fā)展趨勢
(一)東方藝術設計的發(fā)展趨勢
純粹的隔絕式設計是不可取、不存在的,隨著現(xiàn)在工業(yè)設計的發(fā)展,以及其在全國范圍內(nèi)的迅速深入,設計方法已經(jīng)進化到由計算機輔助設計及動態(tài)和優(yōu)化的設計,設計與生產(chǎn)一體化越來越明顯。在未來,中國的設計也是在不斷變化和更新的,中國設計的發(fā)展趨勢,大致可以體現(xiàn)為以下二個方面:
1.設計創(chuàng)作和傳統(tǒng)工藝的聯(lián)系,傳統(tǒng)的工藝或工業(yè)技術配合現(xiàn)代的需要進行設計;
2.對基本實用工具和家庭生活用品的設計。
(二)西方藝術設計的發(fā)展趨勢
現(xiàn)代美學使得西方的藝術設計走向了科學,終于導致西方美學發(fā)展成為了一種走向生活的美學。走向過程的美學,是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和藝術設計的呼應,強調藝術設計的行動化、生活化、倡導藝術設計的非物質性、費非審美性質,與生活融為一體。這種過程的傾向趨勢越來越明顯,藝術形式也變得越來越豐富。
六、結語
[關鍵詞] 新課程;質性;學生評價;體系
為了充分體現(xiàn)當代基礎教育改革的精神和要求,學生評價必須進行深刻的變革,融合新的評價思想,構建新的評價體系。近年來,有許多一線中小學教師和教育理論工作者從評價的功能出發(fā),正在探索發(fā)展性學生評價的新模式;也有學者在評價研究中,提出了質性評價的概念(甚至有的學者把質性評價等同于定性評價),但沒有系統(tǒng)地建構質性學生評價體系。為了使中小學教師能盡快轉變評價觀念,能系統(tǒng)、多角度地了解新的評價思想,本研究從“質性研究”的視角來關注學生評價,用系統(tǒng)科學的原理搭建評價體系的基本框架,用當代教育理論表述評價體系的基本內(nèi)容(以多元智力理論、建構主義和當代教育評價理論為基礎,對“學生評價”賦予時代特征),提出了建構質性學生評價體系的設想。通過建構質性學生評價體系,可以為當代中小學評價實踐和理論研究提供多元的評價視角和方法指南,使中小學教師逐步樹立新的評價理念,系統(tǒng)地了解評價新方法和新技術,讓評價能引領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
何謂質性學生評價?它以人本主義為認識論基礎,主要通過觀察、訪談、描述及解釋等方式,對學生在真實學習情境中的狀態(tài)、行為和水平等進行評量,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學生的各種特質,使評價者(教師、學生、家長等)與被評價者(學生)達到共同心理建構的過程。質性學生評價是對量化學生評價的批判和革新,從本質上并不排斥量化學生評價,而是對量化學生評價的統(tǒng)整,適當?shù)脑u價內(nèi)容或場景中仍然可以使用“量化”的方式進行評價。[1] 質性學生評價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征:a.主體性:重視評價主體的共同參與;b.多元性:評價的標準、內(nèi)容和方法是多元的;c.過程性:注重評價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d.情景性:強調評價在真實的情景中展開。
在傳統(tǒng)的中小學考試與評價中,常常有這樣的事例或現(xiàn)象:
案例1:老師把期末試卷發(fā)下來分析。某學生一看自己是72分,及格了,有進步了,心里很高興,與同桌同學進行交流。老師發(fā)現(xiàn)后,走到他身邊說:“你不要太興奮,別看是72分,是全班倒數(shù)第四”。該學生的頭立即低下去了。(資料來源:浙江省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評價》第三次統(tǒng)考復習, 略有改動)
這個案例是量化評價的典型代表。其中不難看出:教師是評價的主體,“分數(shù)”是衡量學生學習水平的唯一標準,評價方式主要采用的是“紙筆測驗”,評價過程過分注重結果性評價,評價功能十分強調甄別與選拔??梢姡瑐鹘y(tǒng)的學生評價具有“量化”“一元”和“實證”等特點,它已經(jīng)不能適應當代基礎教育的發(fā)展需要。
案例2:新疆某學校歷史教師利用元旦放長假時讓學生完成一次開放性考試:以《干旱的寶地——新疆》為題,做一個課件,作為歷史與社會學科這學期的實踐活動考試內(nèi)容。學生返校后,教師與全體學生當評委,從課件內(nèi)容、結構、播放效果等方面對每個課件進行等級評定和主要優(yōu)缺點評價。其中,一男生制作的《西部大開發(fā)》和另一位女生制作的《新航路的開辟》獲得老師和同學的高度評價。有幾位學生迫切要求老師再給他們一次機會,在教師贊賞和期望的眼神中,他們拿走了各自的磁盤。第二周學生返校后,航海路線圖,鄭和人物像、人物簡介等大量圖像及文字材料拓展了課文內(nèi)容。(資料來源:浙江省農(nóng)村中小學教師素質提升工程《新課程初中教學評價》試題卷一,略有改動)
該案例屬于另類評價——“質性”評價。該案例提供的信息是:讓評價走出考場,給以充分的時間,在一個命題的引領下,或在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讓學生思考問題、查找資料、經(jīng)歷研究、解決問題……教師不僅可以對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評價,還可以通過觀察、交談或答辯,對學生在整個過程中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進行評價。這種評價彌補了封閉式紙筆測驗的缺限,對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案例3:“折線統(tǒng)計圖”教學片段
問題情境: 呈現(xiàn)《1984~2003年我國私人汽車擁有量》統(tǒng)計圖;問題:你希望2003年以后我國私人汽車擁有量該如何發(fā)展呢?
學生甲:私人汽車的尾氣排放比較嚴重,污染了環(huán)境,所以我希望轎車擁有量能有所下降。
評價用語一:你的想法很好!讓我們一起為環(huán)保衛(wèi)士鼓鼓掌?。ㄒI學生熱烈鼓掌)還有想發(fā)表意見的嗎?
學生乙:我認為可能會下降,因為到那時科學家們可能已經(jīng)發(fā)明了污染少、速度更快捷的交通工具,汽車這種交通工具已經(jīng)被淘汰了。
評價用語二:又是一種思路!你的想法讓老師想起了一句話,“科技改變生活”!在你的策劃下,一種科技含量極高的交通工具即將誕生了!還有其他意見嗎?
好極了!你還有什么要問的嗎?對剛才同學們的各種解法你有什么想法?(資料來源:yhjy.net,作者:汪培新略有改動)
這是一個課堂上展開質性學生評價的案例片段。它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適當?shù)亍胺艡唷苯o學生,形成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反映了評價標準、內(nèi)容和方法的多元化和開放性,注重評價的過程性和情景性,突顯了課程、教學和評價的整合。
在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教師應該持有一種怎樣的評價觀來展開學生評價?樹立“質性”的學生評價觀是中小學教師明智和“前衛(wèi)”的選擇。要真正樹立學生評價的質性觀,必須全面把握質性學生評價體系。從全面掌握質性評價的基本要素,到深入了解質性評價的體系結構,從而達到清晰認識質性評價功能的目的。
一、全面掌握質性學生評價的要素
(一)樹立質性的評價理念
這里所指的“理念”,實質就是我們要實行質性評價所具有的、符合這類評價特質的評價觀念。要樹立質性評價觀,首先必須從純科學主義的價值觀走向科學——人文主義的價值觀,尊重多元的價值觀,尊重價值的差異,樹立建構主義思想;其次,把評價視為是教師、學生及家長共同建構的過程,讓評價者和被評價者在民主、協(xié)商和交往的過程中展開評價,他們都是評價的主體;再有,在確定評價標準、選擇評價內(nèi)容和方法時,也要體現(xiàn)“人本”“多元”的思想。如案例2、3就體現(xiàn)了這些思想。
(二)審視質性的評價標準
質性評價的標準該如何確定?從宏觀層面上看,可以把“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視為質性評價的標準。但要將這個標準分解為具體的評價指標,還應參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重新審視課程目標,以建立新的評價標準。這里,根據(jù)美國學者艾斯納的主張,結合新課程的特征,可以將課程目標分為能夠被形式化的兩類目標,并以此作為評價標準。[2]
行為目標,又稱之為“教學性目標”,是用來說明學生在完成一項或更多學習活動后所接受的特定行為(技能,知識等)的目標。它主要反映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狀況和水平。表現(xiàn)性目標,是對學生學習“表現(xiàn)”(教育際遇)的描述和要求,是喚起性的,而不是規(guī)范性的;它期待的是學生反應的多樣性,而不是同質性。在新課程背景下,表現(xiàn)性目標主要反映學生在“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狀況和水平,它是質性評價的核心目標。強調指出,在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時,應該根據(jù)評價者和評價內(nèi)容的不同,采用的評價標準也應該有所差異。表現(xiàn)性評價是一個動態(tài)性評價,是一種過程性評價。[3]
(三)確立質性的評價主體
提倡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學生、同伴、教師、家長都是參與者,體現(xiàn)校、家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強調評價過程中主體間的多向溝通、選擇和協(xié)商,使自我評價、同伴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和社會評價有機結合。這樣,給學生更大的自主權,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反思和改進。同時,還要關注學生對評價結果的認同度,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評價結果。
(四)選擇質性的評價內(nèi)容
對評價內(nèi)容的選擇,主要依據(jù)“評價標準”和“課程標準”來確定。根據(jù)中小學學生在某學科課程中的學習水平和表現(xiàn)行為,可以把評價內(nèi)容分為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三個維度,而且它們形成了三維的立體結構。
(五)運用質性的評價方法
評價方法是評價者從事評價活動采用的手段、方式、工具和程序,它具有指導、調節(jié)評價主體思想和行為的作用。教師在選擇質性評價方法時,首先要轉變觀念,弱化評價的客觀性、實證性和工具性;強化評價的理解性、實踐性和真實性。其次,是要掌握選擇評價方法的兩條標準:看這種評價方法是否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看這種評價方法是否能夠幫助我們達到教育教學目標。質性學生評價主張采用行為觀察、訪談調查、情景測驗、成長記錄和紙筆測驗等多種方法,整體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水平。如案例2就是運用活動表現(xiàn)評定法(也可以進一步運用成長記錄袋評定法)對學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進行評價。
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1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地進行開發(fā)的課程,它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學生的興趣,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自主開發(fā)的課程,它的開發(fā)主體是教師。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校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指導思想,主要進行了手工折紙和陶泥陶藝教程,現(xiàn)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落實校本教研制度
學校組織并確定研究內(nèi)容,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教學研究活動。如:教學年會、論文交流、教研論壇、專題講座、專家報告。教學分析、課例展示、專題研究、教學工作階段小結。
其次是“課的研究”,課的研究始終作為我校教學研究的中心活動,包括教師的備課、說課、聽課、評課的全過程的研究,其中教師的備課和說課作為組內(nèi)教研活動的重點。學期內(nèi)由各學科分管主任對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對典型的課進行專題分析和指導。
二、重視教師個人學習和反思:
教師要形成讀書學習與反思的習慣,增強研究意識,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自己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真實問題,克服被動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融為一體形成一種新的教師職業(yè)合理方式,促進教師職業(yè)道德與專業(yè)水平的提高,本著以上宗旨,學校具體做法如下:
觀念是教育教學活動中最首位的。觀念是行動的靈魂,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發(fā)出來的,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因此,在校本培訓中我們把打造新課改理念放在了學校課程改革實驗的首要位置。
三、以嶄新的教師評價,鼓勵教師專業(yè)成長和教學水平提高。
在新課改中做為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huán),教學評價也應建立起一種促進教師學生共同發(fā)展為目標的評價新模式。
我們認為:新的對教師評價模式,要以事業(yè)心、責任感為核心,引導教師結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偏愛和關注,新模式應強調教師評價的建設性和激勵性,尤其重視教師的自我評價。因此,我校將“建立以教師自評為核心的教師評價”做為新課改一項重要任務。
總之,課程改革任重道遠。教師則是課改成敗的關鍵,因此以新課程的理念為指導,對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長抓不懈,才能為課改提供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保障。
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2
一、本人在課程開發(fā)和構建上秉承了如下幾個原則:本學期擔任了四年級《布貼畫》的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學期即將來臨,本人現(xiàn)將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1)導向性與協(xié)調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fā)必須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nèi),謀求與國家課程協(xié)調一致,防止與國家課程必修、選修模塊簡單重復,防止校本課程成為國家規(guī)定的學科課程的隨意加深與拓展。
(2)時代性和先進性原則。校本課程的教育內(nèi)容應及時反映當前的科學技術發(fā)展趨勢和時代文化趨向,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和今后的生活與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3)地域性和個性化原則。校本課程開發(fā)要以具體地區(qū)、具體學校和具體學生的獨特性與差異性為出發(fā)點和歸宿,充分利用當?shù)鼗驅W校教育資源,反映地方或學校文化,充分體現(xiàn)地方或學校的特色,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
(4)選擇性和靈活性原則。校本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要有可選擇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學習內(nèi)容,發(fā)展學生個性,提高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5)簡約性和通俗性原則。校本課程在課程內(nèi)容組織或教材編寫中,應注意精選內(nèi)容,合理編排。內(nèi)容呈現(xiàn)形式應該活潑多樣,通俗易學。
二、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本人注意了如下幾點:
(1)倡導課程整合,拓寬學生視野,克服由于各學科彼此獨立對個體施加影響所造成的知識割裂,讓學生眼中的世界更完整、客觀、真實。
(2)突出從學習者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注重實踐性。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充分提供有效的與學生生活情景有關的素材,讓學生有感受和體驗的過程,密切課程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加強情境教學。教學過程中,可利用文字材料、模型、書籍、多媒體等創(chuàng)設情境,并通過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要鼓勵教師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提高教學情境的適應性和教學實踐的合理性。
(4)關注學習過程的生成性。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重視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反對教師照本宣科,多采用生活實踐、實驗操作、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把教師講授與學生自學和各種活動結合起來,促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發(fā)展各方面的能力。
(5)積極探索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和學習方式,使學生的興趣、需要、經(jīng)驗、能力在學習中整合提高。
三、達到了期初制定的課程目標
1.根據(jù)本校的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資源狀況,了解學生多樣化發(fā)展的需要,設置可供學生選擇的、靈活安排的課程,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
2.拓展學生知識領域,增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發(fā)展批判性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總的來說,本學期的校本課程的實施,以調查活動為載體,提供了學生親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探索精神和戶外活動能力,養(yǎng)成了環(huán)境責任感和環(huán)境友善行為。
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3轉眼一學期已悄然接近尾聲,為了進一步明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更加扎實有效地開展今后的教育教學活動,現(xiàn)總結如下:
本學期,我們嚴格執(zhí)行課程計劃,并能認真、耐心地向學生傳授數(shù)學計算方法和技巧,碰上學得慢的學生,老師能細致地進行個別指導,手把手地教,面對面的輔導。老師們將自己的滿腔熱忱投入到了教學之中,邊教邊思索著如何讓學生又快又好的掌握基本技能,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喜愛言語交際這門課程。我們組設計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輪流研究課程,做課使教師本身得到了鍛煉,組內(nèi)成員也在參與中相互學習、借鑒、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每位教師能夠運用趣味思維訓練學具或者題目調動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共同收獲,體驗快樂。根據(jù)學校的自身性質、特點、條件以及所教學生的言語交際基礎等情況,利用一切可開發(fā)的資源自制了獨具特色的教具,如我們?nèi)の端季S訓練組把撲克牌充分利用,讓學生在玩撲克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知識。這一新穎教具的開發(fā),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好奇心和參與、探求欲望。使課堂生動、活躍、豐富多彩。提高了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凸顯了人文主義的教學理念。讓學生通過自己努力獲得知識技能,豐富了學生的智識,增加了新的體驗。真正的提高了孩子們動腦、動手的能力,促進學生身、心、智、德的全面發(fā)展。
每節(jié)課結束后我們都會坐在一起進行反思、評課,明確指出本節(jié)課的優(yōu)缺點,并針對不足之處研究出解決問題的手段,以便今后相互借鑒,揚長避短,從而,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總之,我們會共同努力將我校言語交際校本教研推向新的高度。
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4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和開展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是學校發(fā)展的動力,是促進教育教學提高的有效形式。
本學期,我堅持“以校為本”的教學形式,以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充分發(fā)揮學校、教師和教研專業(yè)人員的作用,在重視個人學習和反思的同時,特別強調教師集體教研的作用,強調教師之間的專業(yè)切磋、協(xié)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分離經(jīng)驗,在多媒體教學上,學校更是大力推廣,做課件、用課件,用好課件的思路在教學中廣泛使用,效果顯著?,F(xiàn)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1 加強理論學習。
教師要學習前沿教育理論,掌握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注重學科整合,教師個人要積極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我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學資源,制作多媒體課件,熟練操作計算機,把自己制作的或他人優(yōu)質課件運用于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通過課后反思進行經(jīng)驗交流,通過校本教研解決教學疑難困惑,使學習學習、應用、反思、交流提高融為一體。
2. 重視教學反思。
隨著新課程的逐步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教師的自我反思與行動研究的重要性。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身教學工作的檢查與評定,是教師整理教學效果與反饋信息,適時總結經(jīng)驗教訓,找出教學中的成敗與不足的重要過程,常寫教學反思,對教師提高自身水平、優(yōu)化教學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在日常的教學中我非常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
(1)記自己一節(jié)課的成敗之處,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加以實踐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2)記教學中的疏漏與失誤,從主觀上找原因,使之成為以后教學工作中的前車之鑒。
(3)記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這往往是一節(jié)課的難點,將解決方法記錄下來,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
(4)記教學中學生的獨到見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材內(nèi)容的實踐來看,通過他們自己切身的感覺,常常會產(chǎn)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見解,將這些獨具一格的解法記錄下來,豐富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
(5)記教學再設計,每節(jié)課后,對教學情況進行全面回顧總結,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教學體會和從學生中反饋的信息,及時修訂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要求每節(jié)課后要有反思,學期中考后,有階段性反思,期末有全期反思,學校適時進行經(jīng)驗交流,真正使教學反思成為提高自己業(yè)務理論水平的有效途徑,將反思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并將反思列入教師考評。
3、多媒體教學深入課堂,優(yōu)化教學
我充分體會到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課堂容量大,教學方式新,表達思想的方式多元化,直接效果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每節(jié)多媒體課都是一節(jié)優(yōu)質課,課堂質量大大提高。校本課程在包組領導的組織下研究教學中的教法、學法,研究教學的重點、難點,解決教學中的疑難問題,進行聽、評課,吸取經(jīng)驗,找出不足,然后修改,為以后講課打基礎。
經(jīng)過這樣一系列的活動,我的工作有了方向,思路也清晰了,以學生為本,結合誘思教學理論,多媒體為輔助教學手段,通過集體教研總結反思教學中的得失,應用于今后的教學中。
4.積極參與培訓,提高業(yè)務理論水平
本學年,我充分利用培訓資源,多渠道參與培訓。我充分利用校本課程開發(fā)進行多媒體課件制作培訓,課堂教學培訓,新課改經(jīng)驗交流等,學校為各科教師提供所教學科初中段的各年級新課改教材,要求教師加強自學和研究,增大對新課改的研究力度,拓寬任課教師的知識面,學校加強檢查和督促,每學期進行一次教師業(yè)務水平測試,考試結果記入教師新課改及業(yè)務能力檔案,并納入教師全期考評。這樣有效地提高了我的業(yè)務理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