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血壓中醫(yī)藥健康指導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中醫(yī)體質;高血壓;社區(qū)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14-0124-03
中醫(yī)體質學認為,體質現象是人類生命活動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由先天稟賦與后天因素共同形成的。在體質與發(fā)病的關系上,每種體質都有其不同的形體特征、常見表現、心理特性和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并有不同的發(fā)病傾向[1,2]。高血壓病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具有發(fā)病率高、致殘率和致死率高的特點,是社區(qū)中老年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對社區(qū)居民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根據中醫(yī)理論,高血壓病的主要病機特點是陰陽失調,痰瘀互結。在現有的高血壓管理方法基礎上融入中醫(yī)治未病的健康管理方法,探討適宜可行的社區(qū)高血壓中醫(yī)治未病預防保健干預方案,可防止和減少高血壓病給社區(qū)中老年人身心健康帶來的巨大危害。
我們在2011年12月~2012年11月對300例在冊管理的社區(qū)中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中醫(yī)體質辨識,結合部分癥狀、體征的變化,了解中老年高血壓患者這一特殊人群在中醫(yī)體質類型上的分布特點,為中醫(yī)健康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300例原發(fā)性社區(qū)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其中男121例(占40.33%),女179例(占59.67%),年齡≥60歲者235例(占78.33%),45~60歲者65例(占21.67%)。樣本來源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的慢病管理系統(tǒng),采取隨機抽樣。本研究的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如下:①納入標準: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3],確診有原發(fā)性高血壓病并納入閘北區(qū)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管理信息系統(tǒng)者。②排除標準:年齡45周歲以下;有嚴重的軀體疾病而不能活動者;存在認知障礙者;患精神分裂癥或嚴重器質性精神疾病者;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參照中華中醫(yī)藥學會2009年的《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中的分型標準: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陰虛質、陽虛質、濕熱質、氣郁質、血瘀質、痰濕質、特稟質共九種體質[4],結合現有樣本社區(qū)自行編制的中醫(yī)“治未病”電子操作系統(tǒng)對樣本社區(qū)人群進行中醫(yī)健康信息采集和中醫(yī)體質辨識。①平和質-A型 陰陽氣血調和,以體態(tài)適中、面色紅潤、精力充沛等為主要特征,性格隨和開朗。平素患病較少,對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強。②氣虛質-B型 元氣不足,以疲乏、氣短、自汗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征。③陽虛質-C型 陽氣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虛寒表現為主要特征。④陰虛質-D型 陰液虧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熱等虛熱表現為主要特征。⑤痰濕質-E型 痰濕凝聚,以形體肥胖、腹部肥滿、口黏苔膩等痰濕表現為主要特征。⑥濕熱質-F型 濕熱內蘊,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黃膩等濕熱表現為主要特征。⑦血瘀質-G型 血行不暢,以膚色晦黯、舌質紫黯等血瘀表現為主要特征。⑧氣郁質-H型 氣機郁滯,以神情抑郁、憂慮脆弱等氣郁表現為主要特征。⑨特稟質-I型 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過敏反應等為主要特征。以上分型標準的內容參照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的《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4]。
1.2.2調查方法 調查人員由本中心3名社區(qū)中醫(yī)主治醫(yī)師和3名課題干預組成員預約樣本人群到就近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分別對300例中老年高血壓患者采用中醫(yī)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并結合其臨床資料,包括癥狀、體征、脈搏、舌象、現病史、既往史等,進行體質辨識和辯證分型,并將結果錄入數據庫。
1.3統(tǒng)計方法
采用Epidate3.02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 13統(tǒng)計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
2 結果
2.1社區(qū)中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基本情況和年齡構成
見表l。
2.2社區(qū)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各中醫(yī)體質類型構成比
見表2。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接受調查的300例中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陰虛質和痰濕質兩種類型所占比例較高,痰濕質占31.67%、陰虛質占35.33%,明顯超過其他體質,是主要體質類型。
3討論
高血壓病與中醫(yī)學中的“眩暈”、“頭痛”、“肝陽”、“肝風”等病相近?!端貑?至真要大論》云“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漢代張仲景認為,痰飲是眩暈的中藥致病因素之一;《丹溪心法?頭?!分袆t強調“無痰不作眩”,提出了痰水致眩之說;張景岳在《景岳全書?眩運》中強調指出為“無虛不能作眩”,指出眩暈的發(fā)病有痰濕及真水虧虛之分,治療眩暈亦當分別針對不同體質及癥候,辨證治之。
陰虛質大多由于稟賦不足、素體陽虛、或年老腎虧、或久病傷腎、以及房勞傷精、偏食辛燥食物、精神情緒刺激等因素損傷機體致患者肝腎陰虧,水不涵木,陰不維陽,陽亢于上,而致氣血上逆擾頭目,在臨床上大多將這種患者辨證為陰虛陽亢型。痰濕質通常由于先天稟賦不足,脾胃虛弱或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厚味、嗜冷、飲酒過度,損傷脾胃,以致脾虛健運失職,痰濕內生,或情志失調憂思勞倦,久之則氣血運行不暢,運化機能受阻,津液輸布失?;禎?。社區(qū)中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環(huán)境、節(jié)奏的改變、心情的失落等方面均可產生痰濕邪氣。陽虛質占13.67%,大多是中老年人年高陽氣虧虛,或久病陰損及陽,則可致陽氣匱乏[5]。陽氣一虛則陰寒內生,寒性凝滯、收引,由是則氣血運行不暢,滯澀脈中,或血管攣縮,脈絡絀急,亦即血管呈現一種高收縮狀態(tài),導致收縮壓升高,應該早期預防,早期治療,防止疾病嚴重化。血瘀質雖然在樣本人群中不多,所占比例僅為7.33%,但是痰濕中阻、腎虛久病入絡都可形成瘀血,臨床上常形成虛實夾雜的癥候,對于中老年人來說,陰虛陽亢,風陽上擾,往往有中風暈厥的可能,也不能忽視。
目前,很多社區(qū)醫(yī)生在臨床辨證治療高血壓病的過程中,大多注重對“癥”的治療,對“證”、“質”的治療比較容易忽視。中醫(yī)干預的特點在于能夠針對不同的癥候采用不同的干預方法,比如氣虛質的患者和痰濕質證候的患者在飲食、生活起居、情志調攝等方面的干預措施就有所區(qū)別,前者側重于補氣養(yǎng)血食物,后者側重于健脾利濕食物。若不進行體質辨識,而是采用統(tǒng)一的指導方案,會導致病情的加重及惡化。有研究表明[6],合理的健康教育干預可以有效控制血壓在正常范圍及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可增強患者的防保意識,進一步提高高血壓控制率,減輕高血壓的嚴重程度,從而減輕患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社會壓力,降低醫(yī)療費用。
本社區(qū)根據中醫(yī)歷來講究朔本求源、治病求本、標本兼治原則,通過文獻研究、專家咨詢、需求調查等多種方式最終形成包括飲食調養(yǎng)、生活起居、體育鍛煉、養(yǎng)生按摩、情志調攝及中醫(yī)適宜技術干預等幾方面內容的中醫(yī)高血壓“5+x”治未病預防保健方案,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在原有的信息化閘北模式管理基礎上融入中醫(yī)體質辨識、中醫(yī)藥干預內容,實行動態(tài)健康管理,定期隨訪監(jiān)測,通過改變患者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以及采取一些簡便的自我保健措施或是接受一些便捷的中醫(yī)藥防治服務等方法有效幫助高血壓患者穩(wěn)定、控制血壓,減輕臨床癥狀甚至降低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對社區(qū)高血壓的防治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治未病”思想形成于2000多年前,歷經長期的實踐,逐步構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并形成獨具特色、豐富多樣的技術方法,中醫(yī)“治未病”的觀念與社區(qū)健康管理的思想不謀而合,并有可操作的具體方法與手段,中醫(yī)的體質辨識為“治未病”提供了方法、工具與評估體系,能夠為中醫(yī)“治未病”與健康管理的結合提供更為有效的手段[7]。將“治未病”的理念與閘北模式(即堅持政府主導,以健康管理理論為指導,以標準化居民健康檔案為核心,以區(qū)域共享平臺為依托)的動態(tài)健康管理理念相結合,能更好地發(fā)揮二者的優(yōu)勢,形成具有中醫(yī)特色且簡便、快捷、具有經濟價值的動態(tài)健康管理模式。
基于閘北模式的社區(qū)“治未病”體質辨識應用研究,能夠有效掌握社區(qū)居民中醫(yī)體質分布狀況,了解社區(qū)居民中醫(yī)藥預防保健需求,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適合社區(qū)的“治未病”預防保健防治方案,為中醫(yī)藥服務融入社區(qū)提供更好的方式方法,為廣大社區(qū)群眾提供更好的中醫(yī)藥服務,同時可以減輕醫(yī)療衛(wèi)生負擔,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保健需求,維護和促進健康,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為社區(qū)居民的健康筑起堅實的屏障[8,9]。
將信息化健康管理的閘北模式與中醫(yī)“治未病”有機的結合,運用閘北模式在社區(qū)開展中醫(yī)體質辨識的應用研究,形成一種適宜社區(qū)推廣的、有效的預防保健服務方案,是當今在衛(wèi)生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實現“人人享有健康”目標最有效率的方法之一,而且中醫(yī)“治未病”與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的結合,也是符合經濟學成本效益原則的服務模式。
在信息化閘北模式的基礎上,開展中醫(yī)“治未病”體質辨識,使傳統(tǒng)中醫(yī)學從“養(yǎng)生避邪”的個體預防階段進入群體預防階段,符合國家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的“疾病防治重心前移,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精神,對中醫(yī)預防醫(yī)學方法的充實、具有中醫(yī)特色的保健服務體系的構建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對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琦. 中醫(yī)治未病解讀[M]. 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64-76.
[2] 王琦. 中醫(yī)治未病解讀[M]. 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65.
[3]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起草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試行本)[J]. 高血壓雜志,2000,8(1):94-102.
[4]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 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M]. 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9:1-5.
[5] 王琦. 中醫(yī)體質學[M]. 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5:198-200.
[6] 黃寶華,錢金霞. 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的健康管理[J]. 中國基層醫(yī)藥,2009,16(11):2107.
[7] 黃志鋼,李美婷. 社區(qū)高血壓患者中醫(yī)體質類型的分析[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20):89-90,93.
[8] 周倩倩,李應東. 從“治未病”理論看高血壓的三級預防[J]. 甘肅中醫(yī),2011,24(3): 19-20.
[關鍵詞] 時辰穴位貼敷;高血壓?。桓侮柹峡鹤C;血壓;中醫(yī)證候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05(a)-0092-04
Effect of hour acupoint application on blood pressure and TCM syndrome in the initial diagnosis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ith syndrome of upper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1.Department of Nursing,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01, China; 2.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01, China; 3.School of Nurs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our acupoint application on blood pressur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yndrome in the initial diagnosis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ith syndrome of upper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Methods Sixty patients first diagnosed as hypertension with syndrome of upper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in 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5 were recruited in this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ifestyle interven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our acupoint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of blood pressure and TCM syndr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Four week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pre-intervention and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total antihypertensive effective rat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3.3%,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3.3%),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dizziness, headache, upset irritability, insomnia and dreaminess, and total TCM syndrome score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pre-intervention,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nd the scores of dizziness, insomnia and dreaminess, and total TCM syndrom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CM syndrom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0.0%, which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3.3%),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Hour acupoint application can reduce the blood pressure level effectively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ith syndrome of upper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syndromes, which can be used as a non-drug therapy for th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ith syndrome of upper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Key words] Hour acupoint application; Hypertension; Syndrome of upper hyperactivity of liver yang; Blood press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高血壓病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慢性病,是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腎臟病發(fā)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危險因素[1]。據《2012年世界衛(wèi)生統(tǒng)計》報告,全球三分之一成年人患有高血壓病[2],而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已達25.2%,且每年心血管死亡中至少一半與高血壓有關[1,3]。肝陽上亢證是高血壓病最常見的中醫(yī)證型,有報道其比例約占所有中醫(yī)證型的87.33%[4],與其他中醫(yī)證型相比,肝陽上亢證發(fā)生靶器官損害程度及涉及到更多靶器官危險性可能會顯著增加[5]。因此,早期干預有其重要的臨床價值。近年來,中醫(yī)藥治療已逐漸成為防治原發(fā)性高血壓病的重要手段[6]。本研究在中醫(yī)時間醫(yī)學理論指導下,應用時辰穴位貼敷干預初診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患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采用便利抽樣方法,選擇2015年6~12月在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心血管病科就診的高血壓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①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1]初診1級高血壓病患者;②符合《中醫(y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7]高血壓病肝陽上亢證患者;③年齡18~69歲,性別不限;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繼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②心、腦、肝、腎、造血系統(tǒng)等器質性疾病,糖尿病及精神病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④貼敷部位皮膚有潰破、炎癥以及全身重度浮腫者。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納入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試驗組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41~69歲,平均(57.68±8.31)歲;對照組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43~65歲,平均(55.41±7.3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生活方式干預,包括禁煙限酒、低鹽低脂飲食、控制體重、規(guī)律運動和心理護理,予口頭宣教并發(fā)放健康教育處方,并每周電話隨訪1次,連續(xù)4周。
1.2.2 試驗組 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降壓貼”穴位貼敷。醫(yī)院自制“降壓貼”,按鉤藤1份、野1份、吳茱萸1份、石決明2份、白芥子1/10份配方,把上述藥物烘干,研成100目粉末混勻。研究者以每個“降壓貼”取復合干粉1.5 g為標準,先用飴糖(賦形劑)調成糊狀,再用8 cm×8 cm棉紙包裹制成2 cm×2 cm穴位貼后粘貼在7 cm×7 cm一次性防過敏敷貼中央備用。每天于卯時(5:00~7:00)晨起后,取雙側曲池穴、右側足三里穴、左側內關穴和雙側涌泉穴貼敷,每次貼敷6 h,連續(xù)4周。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1.3.1 肱動脈血壓 干預前后各測量1次。研究者用臺式血壓計測量肱動脈血壓,同一患者固定時間點、固定部位測量,每次測量2次,取平均數,如2次誤差超過5 mmHg(1 mmHg=0.133 kPa),測量第3次,取3次血壓平均數[8]。
1.3.2 臨床證候積分 干預前后各評估1次。研究者對患者眩暈、頭部跳痛、耳鳴如潮、心煩易怒、失眠多夢等肝陽上亢證候進行評定,“無癥狀”計0分,“輕微癥狀”計2分,“中度癥狀”計4分,“重度癥狀”計6分[9]。
1.3.3 降壓療效 顯效:①舒張壓(DBP)下降10 mmHg以上,并達到正常范圍;②DBP雖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或以上,須具備其中1項。有效:①DBP下降不及10 mmHg,但已達到正常范圍;②DBP較治療前下降10~19 mmHg,但未達到正常范圍;③收縮壓(SBP)下降30 mmHg以上,須具備其中1項。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9]??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4 中醫(yī)證候療效 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顯效:與穴位貼敷前相比,證候積分減少≥70%;有效:與穴位貼敷前相比,證候積分減少3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應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5 研究質量控制
研究前開展了課題組研究人員培訓,經考核合格后上崗;研究過程中指定專人進行穴位貼敷操作及示范;教授患者貼敷方法,患者完全掌握后自行貼敷,并提供患者圖文并茂的操作彩頁;研究結束后數據由雙人錄入電腦,核對無誤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SBP、DB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干預后試驗組患者SBP和DBP均較干預前顯著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而對照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基本無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試驗組干預后SBP和DBP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干預后降壓療效比較
干預后,試驗組降壓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3 勺榛頰吒稍で昂籩幸街⒆椿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各項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干預后試驗組頭暈、頭部跳痛、心煩易怒、失眠多夢評分和中醫(yī)癥狀總積分均顯著低于干預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對照組干預前后各項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試驗組干預后頭暈、失眠多夢評分和中醫(yī)癥狀總積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干預后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
干預后,試驗組中醫(yī)證候療效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肝陽上亢證在高血壓病患者中最多見,臨床表現為頭暈、頭部跳痛、耳鳴、心煩易怒、失眠多夢等肝陽上擾清竅的證候,故治療以平肝潛陽為原則[7]。中藥穴位貼敷因其藥物可隨經氣的運行直趨病所,發(fā)揮藥物透皮吸收和經絡治療雙重作用,常作為高血壓病患者的輔助降壓手段[10-12]?!饵S帝內經》云“五臟之氣分旺于不同時辰,寅卯配肝,巳午屬心,申酉肺旺,亥子屬腎,脾旺于辰、未、戌、丑四時”[13],表明晝夜五臟氣機的活動存在節(jié)律性,即五臟與晝夜四時節(jié)律存在同步關系,五臟所在的時區(qū),表示臟氣偏旺,氣機處于升的時間[13]。從理論上分析,高血壓病患者在肝主卯時,血壓會呈逐漸上升趨勢,尤其是肝陽上亢證患者更甚,如不控制將會因血壓波動過大導致靶器官損害。研究發(fā)現,一天中晨起后血壓逐漸升高,8:00~10:00和16:00~18:00血壓最高,并在白天始終維持較高水平[15],說明祖國醫(yī)學與現代醫(yī)學對血壓變化規(guī)律認識一致,而一般降壓藥物的降壓作用時間通常在用藥后0.5 h出現,2~3 h達高峰,所以本研究選擇在血壓波動高峰前即肝木所主之卯時(5:00~7:00)予降壓貼穴位貼敷,使降壓藥物效應與高血壓的發(fā)生節(jié)律一致,從而在降壓的同時減少對靶器官的損害[14-16]。
本研究藥物組方中鉤藤味甘性微寒,可平抑肝熱;野性微寒,可清肝明目;吳茱萸性熱,味辛苦,可溫中止痛、疏肝下氣;石決明味咸性寒,可平抑肝陽、清肝明目;以上四種藥物均入肝經,共奏平肝潛陽之功;白芥子辛溫氣銳、性善走竄,可通經絡,加速上述藥物透皮吸收并加強經絡治療作用[17]。最新實驗研究證明,鉤藤中含有的鉤藤總堿、吳茱萸中含有的吳茱萸次堿均具有確切的降壓作用[18-20],野不僅能降低高血壓大鼠的血壓,還能改善其血液黏稠度[21-23],石決明水提物具有一定的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的活性作用,阻止血管緊張素Ⅰ轉化為血管緊張素Ⅱ,從而有效干預高血壓肝陽上亢證的物質基礎[24-25]。取穴原則從平肝陽、補腎陰入手。曲池為手陽明大腸經之合穴,能攝納陽明氣血,使氣血下降,理氣降壓;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補益氣血、通經活絡等功能,可抑制神經興奮,降低血壓,選擇右側足三里是基于高血壓病患者“肝氣不舒、氣機左升而右降”方面考慮;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之穴,可寬胸理氣,擴張血管,五臟的氣機以升降為主,上者右行,下者左行,故選用左側內關;涌泉穴是腎經的首穴,具有引氣血下行和補腎固元的作用,能抑制陽氣上亢、寧神開竅和滋補腎陰,緩解患者頭暈、頭痛和失眠等癥狀[26]。
綜上所述,肝陽上亢證是高血壓病患者最常見的中醫(yī)證型之一,且較其他證型患者存在更大的靶器官損害與并發(fā)癥風險,故盡早干預尤為重要。穴位貼敷是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重點推廣的中醫(yī)適宜技術之一,本研究運用中醫(yī)時間醫(yī)學理論予擇時穴位貼敷,取穴均選用五輸穴,操作簡便,療效確切,在初診輕度高血壓病患者的治療中初見成效,可作為1級高血壓病患者重要的非藥物干預手段,但由于受到時間、經費等限制,期待未來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來進一步證實其臨床療效與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8):701-743.
[2] 孫蘭.基于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的社區(qū)高血壓管理模式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3.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新辦《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新聞會文字實錄[EB/OL].(2015-06-30)[2015-06-30].http:///xcs/s3574/201506/6b4c0f873c174ace9f57 f11fd4f6f8d9.shtml.
[4] 馬利利,王長海,李龍,等.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的中醫(yī)治療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10):83-85.
[5] Jerrard Dunne P,Mahmud A,Feely J. Circadian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relationship between dipper status and measures of arterial stiffness [J]. J Hypertens,2007,25(6):1233-1239.
[6] 劉啟華.中醫(yī)藥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研究進展[J].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17(1):98-101.
[7]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8:43.
[8] 中國血壓測量工作組.中國血壓測量指南[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12):1101-1115.
[9] 鄭筱r.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73-77.
[10] 張冬云,魏子秀,孔艷麗,等.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臨床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14,30(11):1-5.
[11] 孫靜文,王朝陽,溫又霖.藥物貼敷涌泉穴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療效^察[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6,31(3):1116-1120.
[12] 黃燕芳,向萍.子午流注指導下的穴位貼敷對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影響的研究[J].北方藥學,2016, 13(9):146-148.
[13] 孫延沙,許尤琪,陸建偉.從中醫(yī)時間學角度觀察寅卯時應用伊立替康遲發(fā)性腹瀉發(fā)生情況的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yī)藥,2013,45(10):33-35.
[14] 葉煥文.成人高血壓時序性變化與十二經循行的相關性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
[15] 孟建曉,毛靜遠,侯雅竹.血壓晝夜節(jié)律與子午流注時辰規(guī)律的相關性[J].中t雜志,2015,56(16):1378-1381.
[16] Hermida RC,Ayala DE,Mojon A,et al. Role of time-of-day of hypertension treatment on the J-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J]. Chronobiol Int,2013,30(1/2):328-339.
[17] 張廷模.臨床中藥學――中醫(yī)名家名師講稿第三期[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42-443.
[18] 劉衛(wèi),王中師,宋書偉,等.鉤藤總堿與天麻素聯(lián)用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血壓和血壓變異性的影響[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2,20(6):570-574.
[19] 及時雨,齊平建.吳茱萸次堿對高血壓大鼠血壓的影響及作用機制[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2,33(3):237-240.
[20] 席管勞.滋腎潛陽除眩湯治療肝陽上亢型眩暈38例[J].西部中醫(yī)藥,2016,29(8):102-103.
[21] He,D,Ru,X,Wen,L,et al. Total flavonoids of Flos Chrysanthemi protect arterial endothelial cells against oxidative stress [J]. J Ethnopharmacol,2012,139(1):68-73.
[22] 鄭劍波.三子養(yǎng)陰湯合并穴位貼敷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6,13(2):90-94.
[23] 張燕坪,陳素紅,呂圭源.野有效組分對高血壓大鼠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 37(4):370-374.
[24] 孫玉玲.辨證施護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西部中醫(yī)藥,2016,29(6):144-145.
[25] 馬愛翠,楊雪,姜瑩,等.海洋平肝潛陽中藥石決明對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作用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12,42(7/8):135-137.
中醫(yī)認為,高血壓病是因情志內傷、飲食不節(jié)、勞倦損傷,或因年老體衰,腎精虧損等導致臟腑陰陽平衡失調,風火內生,痰淤交阻,氣血逆亂所致。高血壓治療的目標不僅在于降低血壓本身,更重要的是全面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中醫(yī)藥在治療高血壓方面有其特有的療效和優(yōu)勢,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1中醫(yī)藥在治療高血壓方面有其特有的療效和優(yōu)勢
1.1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高血壓常見頭痛、頭暈、頭脹、失眠、煩躁等癥狀,西藥治療高血壓,往往血壓下降,甚至恢復正常,但部分癥狀則不能改善,而中醫(yī)在臨證時,注重望、聞、問、切的四診信息采集,這不僅僅包括血壓升高引起的癥狀,還包括體質、情志、飲食、四時、時辰、地域、氣候以及合并癥等諸多因素導致的癥狀。在中醫(yī)天人合一,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等核心觀點的指導下,進行綜合分析,辨證論治,達到陰平陽秘,氣血平和的健康狀態(tài),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1.2調節(jié)代謝,改善胰島素抵抗原發(fā)性高血壓人群普遍存在胰島素抵抗(IR),且血壓水平與IR程度顯著相關,是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子,故對IR的干預在高血壓治療中顯得十分重要。IR還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共同的病理生理過程?,F代研究表明許多中藥同時具有降壓、降糖、調脂等多靶點的作用,為中醫(yī)藥治療高血壓IR提供了可能性。
筆者臨床觀察到單純高血壓,無靶器官損傷的大多伴有IR這一特定狀態(tài),病機特點多表現為肝陽亢盛,陰虛陽亢。根據方證相應,以證選方的原則,擬定了“清肝瀉熱,滋補肝腎”的治法,方劑用針箭顆粒(鬼針草、鬼箭羽、山萸肉、玄參、防己、澤瀉)。通過動物藥效學實驗證實:針箭顆粒在降低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SHR)血壓的同時,能明顯降低SHR空腹胰島素、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輕度降低空腹血糖,從而改善SHR的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針箭顆粒藥效學的研究與臨床觀察結果基本一致。
1.3減少蛋白尿,防治腎臟早期損害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逆轉是預防高血壓腎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近年來隨著對腎小球硬化機制認識的不斷深入,改善腎小球系膜細胞、細胞外基質及各種細胞因子的不良作用,已成為防治腎小球硬化,延緩高血壓腎功能衰竭病情進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高血壓早期腎損害屬中醫(yī)“尿濁”、“精氣下泄”范疇,發(fā)病基礎為肝腎陰虛,進而產生瘀血、痰濁等產物,若瘀阻于腎絡,導致腎分清泌濁功能失常,關門不固,精微物質下流,可表現為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漏出增加等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征候。筆者結合前賢認識,總結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現代藥理研究,宗六味地黃丸之意化裁組成了方劑降壓益腎顆粒(鬼針草、何首烏、山萸肉、玄參、福澤瀉、川牛膝),方中“三補三瀉”,使滋補而不留邪,活血通絡而不傷正,寓補于瀉,補瀉相得,相輔相成。通過臨床觀察證實能明顯降低高血壓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尿β2-MG等。對SHR早期腎臟損害干預的實驗研究同樣證實,降壓益腎顆粒有改善腎臟血流動力學,減輕腎小球肥大,防止系膜細胞增殖及血栓形成等作用,達到減輕高血壓早期腎臟損害之目的。
1.4陣線前移,及早干預動脈硬化高血壓在促動脈粥樣硬化(AS)過程中起重要作用。AS常發(fā)生在血壓較高、血流不穩(wěn)定的動脈分叉處,說明血壓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重要因素。符合中醫(yī)“血行失度”或“血脈不通”產生血瘀證候的基本原理。ASCOT研究表明在“降壓基礎上聯(lián)合他汀”治療比單純降壓治療可以進一步顯著降低冠心病事件36%(P=0.0005),腦卒中危險也進一步顯著下降27%(P=0.0236)。Dr.Bryan Williams(英國高血壓學會指南委員會主席)也指出,降壓基礎上聯(lián)合他汀是實現更多心血管保護的有效途徑,提示建立抗動脈粥樣硬化為核心的高血壓治療策略勢在必行。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清代葉天士云“病久入絡,久病血瘀”;現代中醫(yī)研究也證明,血液流變學異常、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內皮損傷是高血壓血瘀證候的重要生物學表現。因此,筆者認為在降血壓的基礎上及早進行活血化瘀可以起到調節(jié)內皮細胞功能,干預AS進程的作用,并發(fā)揮類似他汀藥物的效用。所以臨證時筆者常在控制高血壓的基礎上加用針對AS的有效中藥,如三七、丹參、牛膝、紅花、川芎、紅景天,通過抗炎、抗氧化、抗凝、抑制血小板活化、促進血管內皮的自身修復,達到延緩AS進程的多靶點作用,并且此類中藥可長期使用而無毒副作用。
2討論
中藥不但能治療高血壓,還能改善患者的癥狀,如眩暈、頭痛、心悸、頸項僵硬,因此常用平肝降火、潛陽熄風、燥濕祛痰、活血化瘀等法則治療。例如郭某,39歲,高血壓病5年,血壓波動在200/120mmHg左右,今年6月發(fā)生腦溢血,右側肢體活動不利、麻木,長期用西藥。來我院高血壓中心治療,辨證屬痰濕壅盛證型,給予中藥平肝熄風、化痰利濕,將中藥制成膠囊長期服用,現已停用西藥,血壓穩(wěn)定在130/80mmHg,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又如徐某,60歲,高血壓7年,因突發(fā)失明,發(fā)現血壓增高,伴有惡心、尿血、腎功能不全,血壓波動在220/120mmHg,曾多次服用西藥感覺不適,自服“安宮降壓丸”兩粒,每日2次。來我院高血壓就診時血壓170/104mmHg,心電圖提示T波改變,小便隱血++,尿蛋白+。辨證屬肝腎陰虛,痰濕阻絡所致。我們采用中藥黃芪、薺菜、杜仲煮水倒渣,加入薏仁、芡實、天麻、扁豆熬制成膏,早晚各一勺,并加化痰利濕中藥制成膠囊服用。經治療血壓維持在120/80mmHg,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在長期的跟蹤隨訪中,我們發(fā)現中藥對心、腦、腎有保護作用,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能預防左心室肥厚,改善尿蛋白。能夠平穩(wěn)降壓,達到持續(xù)穩(wěn)定降壓的目的。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5-144-01
老年高血壓病在歷代醫(yī)學書籍中記載大多見于“眩暈”、“頭痛”、“肝陽”、“肝風”等篇中。由于常見測得血壓升高,而臨床并無眩暈等癥狀,1993年國家標準《中醫(yī)臨床診斷術語?疾病部分》將高血壓病稱之為“風眩”,是以眩暈、頭痛,血壓升高、脈弦等為表現的眩暈類病。
在高血壓的防治中,中藥一直發(fā)揮著積極作用?!秲冉洝分校骸吧瞎げ恢我巡。挝床 ?,“是中醫(yī)學預防疾病的總則。歷代醫(yī)家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飲食,運動,起居,情志調適等許多獨特的預防保健方法。目前中藥通過多環(huán)節(jié)、多層次、多靶點的綜合治療,可使老年高血壓病人提高生活質量,逆轉終末器官損傷,防止心腦血管意外。
1、中藥治法與方藥研究
老年高血壓病的產生有一個漫長的過程,虛、瘀作為疾病形成中的一種病理改變,得到人們的重視。老年性高血壓病患者陰陽氣血衰弱,氣血弱則血脈易瘀阻,補虛化瘀應當作為其基本治法,可以予以育陰潛陽、溫腎壯陽、陰陽雙補等治法,調補氣血陰陽,配合活血化瘀,通補共用,使人體陰陽平衡,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梢杂锰炻殂^藤飲、半夏白術天麻湯、歸脾湯、大定風珠、右歸丸治療,結果降壓明顯,總有效率高達90.1%。活著運用補腎和絡方(杜仲、桑寄生、女貞子、生黃芪、羊藿、黃精、澤瀉、懷牛膝等)治療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治療6個月后,有效率達90%,補腎和絡方能平穩(wěn)降壓,作用持久,減少血壓波動,改善微循環(huán),保護內皮,及對降低血管事件、減少心血管死亡率等方面帶來益處。
2、中藥食補防治老年高血壓的幾種方法
許多患者認為,患上了高血壓就要吃降壓藥。其實降壓的方法有許多種,如合理的飲食,特別是藥膳,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壓。
芹菜性味辛甘而涼,能清肝明目。可以防治高血壓。可選擇芹菜半斤,榨汁,紗布濾出,再加入等量蜂蜜,混合均勻,每次引用40毫升,每日3次,不僅能夠降血壓,還有降血脂、通便的作用。對于老年人尿路感染、頭痛、失眠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天麻母雞湯是體質虛弱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補的良好藥膳。主料為老母雞一只、天麻50克、鉤藤30克。將雞剔除內臟,洗凈;天麻和鉤藤用紗布分別包裹,放入雞腹內,加入適量生姜、大茴香、大棗、食鹽等調料。小火燜燉2小時,挑出藥渣,喝湯吃雞肉,佐餐用,3天服完。
經搜集整理,防治老年高血壓的其他常用食療方法有:
(1)山楂決明湯山楂30克,決明子6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2)明黨牛膝湯 明黨參、懷牛膝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3)決明海帶湯 海帶20克,草決明15克,水煎飲湯、吃海帶。
(4)雙耳粥 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粳米50-100克,冰糖適量。早晚食用。
(5)羅布麻葉6克,山楂15克,五味子5克,冰糖適量,開水沖泡代茶飲。
(6)菊槐茶:、槐花、綠茶各3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3、老年高血壓的中醫(yī)辨證治療
老年高血壓可以通過中醫(yī)的辨證施治,用中成藥來治療。中醫(yī)把高血壓分為寒、熱兩種,屬熱的有頭暈目眩、口苦口干,容易上火等;屬寒的平時怕冷,手腳發(fā)涼等。治療原則是熱證要清,寒證要溫。熱證的高血壓可用杞菊地黃口服液、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中成藥,寒證的高血壓可用金匱腎氣丸、附子理中丸等。
4、老年高血壓的預防方法
(1)情志的調養(yǎng)對高血壓病的預防和保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讓自己情緒處于平穩(wěn)狀態(tài),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當有較大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對憂郁患者,要參加輕松愉快的業(yè)余活動,如釣魚、書畫、音樂等,從而維持穩(wěn)定血壓。
(2)起居調攝生活要有規(guī)律,早睡早起,按時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堅持適度的體育運動,保持健康體重;動作和緩,切忌使猛勁;保持心態(tài)平和;注意氣候變化,防寒避暑;盡量少去擁擠、嘈雜的地方。
(3)清淡飲食,避免 “三高”食物,堅持低鹽、低脂、低熱量的原則,攝鹽應控制在每天4克以內,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天低于3克。此外,有研究證明,烹調時用鉀鹽代替鈉鹽,及多吃含鉀豐富的食物,如紫菜、土豆等,有利于體內鈉鹽的排除。
(4)吸煙飲酒與血壓升高有直接關系。吸一支煙可使血壓上升25mmHg。同時應當不飲高度烈性酒,絕對禁止酗酒。
(5)按摩保健。按摩頭部,用兩手食指或中指擦抹前額,再用手掌按擦頭部兩側太陽穴部位,然后將手指分開,由前額向枕后反復梳理頭發(fā),每次5-10分鐘。按摩頭部可以清頭目,平肝陽,使頭腦清新,脹痛眩暈消減,頭部輕松舒適,血壓隨之下降。此外還有擦腰背、點血壓點等法。如擦腰背是用兩手握拳,用力上下按摩腰背部位,每次3-5分鐘,具有補腎強腰,舒通經脈,降低血壓的作用。血壓點在第六頸椎兩側5厘米處,點穴按壓可以通經活絡,降低血壓。
近年來,中醫(yī)藥防治老年高血壓病的研究不斷深入,不斷提出新的高血壓病的中醫(yī)病因病機觀點,推出有一定療效的中藥復方,并對其降壓機制進行了研究。只有提高中醫(yī)藥防治研究地位,通過嚴謹而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學研究,提高中醫(yī)藥防治研究水平,進而提高臨床療效,才能使中醫(yī)藥在高血壓病的防治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坤根,李亞平.高血壓中醫(yī)保健[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
[2]朱樂夫.高血壓保健三個三[J]中華養(yǎng)生保健, 2011,1,1.
[3]孫三妹. 原發(fā)性高血壓的保健指導[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1,2.
[4]時梅莉.中醫(yī)中藥治療高血壓病的探討[J].河南中醫(yī)學院報,2003,18(2): 45-46.
[5]穆廣梅.高血壓辨證體會[J].中國醫(yī)藥報,2004 ,19(1): 59.
[6]王桂娟編著.《高血壓最佳生活方案》.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年 P55-61
[7]馬卞梁主編.《高血壓自然療法》. 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P14-34
[8]郭豫濤編.《專家講解高血壓之實用藥療》. 第四軍醫(yī)大學出版社,2010年P30-43
[關鍵詞] 原發(fā)性高血壓;中醫(yī);病因;病機;分型
[中圖分類號] R544.1,R259.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1)06(c)-113-02
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huán)動脈壓升高為特點,由多基因遺傳、環(huán)境以及多種危險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其可分為原發(fā)性高血壓和繼發(fā)性高血壓兩大類,前者致病原因不明,占所有高血壓的95%以上[1]。由于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人口老齡化、環(huán)境的污染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數量不斷增加。據2006年5月公布的《中國慢性病報告》顯示,中國18歲以上成人本病的患病率為18.8%,全國患者1.6億,其中18~59歲患者達1.1億,我國原發(fā)性高血壓有患病率、致殘率、病死率高而知曉率、服藥率、血壓控制率低的特點[2]。因此,其防治一直是臨床工作的重點。隨著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降壓西藥的療效不斷被大規(guī)模臨床試驗所證實,為廣大高血壓患者所廣泛接受,但其始終未能完全解決存在副作用、作用途徑相對單一等方面的問題。而中醫(yī)降壓在改善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壓持續(xù)時間,療效平穩(wěn)性等方面獨具優(yōu)勢,故而深入開展高血壓的中醫(yī)藥治療研究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1 病因病機
1.1 病因
1.1.1 情志刺激 傳統(tǒng)醫(yī)學理論認為七情過激,或長期不得緩解,會造成臟腑陰陽平衡失調,最終導致本病。這也與現代醫(yī)學所確定的長期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在高血壓的發(fā)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結論相一致。
1.1.2 飲食不節(jié) 嗜食肥甘厚味,或過度飲酒等易導致脾胃損傷,繼而生痰生濕,上犯于腦,造成本??;或者過食咸味,導致血脈凝滯而造成腎陰虧耗,腎陰虧虛而無以滋養(yǎng)肝陰,最終肝陽上亢而發(fā)病。
1.1.3 勞逸失調 《黃帝內經》中的“久臥傷氣,久坐傷肉”理論說明了過度安逸而缺乏肢體運動可使人體氣血運行不暢,從而減弱脾胃的運化功能,久之則生火生痰,上犯精明之府,導致血壓升高;勞力過度亦可損傷脾胃,最終發(fā)為本??;房勞過度則易耗傷真陰,導致無以制約肝陽,肝陽上亢而造成高血壓。
1.1.4 先天稟賦和體質因素 人之稟賦取決于先天之精,即主要由父母雙方的身體情況所決定。如果父母雙方存在臟腑陰陽不均,易病于高血壓,則其子女秉承父母的這種身體特點,亦容易罹患高血壓。此外,體質因素對高血壓的發(fā)病也有極大影響,這也成為了近年來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傮w來說,體質偏于陽盛者和偏于陰虛者,容易出現肝陽上亢而導致原發(fā)性高血壓。
1.2 病機
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并未將所有原發(fā)性高血壓定義為一種病名,而是根據其臨床癥狀及證候特點將其歸為“眩暈”、“頭痛”、“肝風”、“中風”等病證范疇。關于其病機,《黃帝內經》中提出“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千金方》也指出:“肝厥頭痛,肝為厥逆,上亢頭腦也”,《類證治裁?眩暈》曰:“良由肝膽乃風木之臟……震眩不定”,強調肝在本病發(fā)病中的重要性。《素問?五臟生成》云:“頭痛巔疾,……甚則入腎”,認為腎虛亦可導致頭痛、眩暈?!毒霸廊珪诽岢龅摹盁o虛不做?!焙汀兜は姆ā分械摹盁o痰不作眩”的觀點則進一步擴充了本病的病機理論?!夺t(yī)宗金鑒》中的“瘀血停滯,神迷眩暈……”明確提出淤血停滯導致眩暈的理論則逐漸被廣大后世醫(yī)家所接受,成為高血壓病病機的重要理論之一。
近年來,隨著原發(fā)性高血壓發(fā)病率的升高,廣大醫(yī)學研究人員對本病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中醫(yī)對本病的研究也在不斷的深化。具體的說,一些血壓超過正常范圍卻未表現出明顯眩暈等癥狀的患者也被納入研究范疇,如患者根據血壓指標以及病程被分為不同的組進行對照等。而通過這些研究得出的結論也進一步補充了本病的病因、病機學理論。黃力等[3]認為兼有血瘀證的患者在各類型高血壓病中約占總數的一半,并且血瘀的病情隨著高血壓程度的增加而加重,Ⅲ期高血壓患者重于Ⅱ期患者,Ⅱ期患者血瘀證重于Ⅰ期患者??筛爬檠鲎C貫穿于整個高血壓病之中,且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而加重。李青鳥[4]則認為高血壓病主要是由于臟腑組織因各種原因引起的供血不良所致。魏貽強[5]根據血液流變學異常和微循環(huán)障礙等指標的研究結果,提出血瘀證是老年人高血壓病的病理基礎。鄧旭光[6]認為高血壓病機為陰陽失調、痰瘀互結,認為高血壓病早期以陰陽失調為主,中期以痰瘀互結為重,發(fā)展至第三期則以痰瘀膠結、凝滯為甚。張曉天[7]認為本病病機在于陰陽失調,清濁升降失常,而突出風、火、痰、瘀、虛5個方面的因素。
總結可知,本病不外虛實,其根本在于臟腑功能失調,主要病位在于肝、脾、腎,在此基礎上繼發(fā)產生痰、淤血。在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早期,多見單純的實證,如肝氣郁結、肝陽上亢;到了中期,常出現由實轉虛的變化,如肝腎陰虛、陰虛陽亢等;而到了后期,常出現陰陽兩虛等病理變化,且易夾痰、夾瘀。
2 辨證分型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將高血壓病分為肝火亢盛、陰虛陽亢、痰濕壅盛和陰陽兩虛四種證型,但近代醫(yī)家基于各自的理論認識和臨床經驗又提出了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衛(wèi)明等[8]認為老年高血壓患者多見腎虛證以及氣虛陽衰證,而肝腎兩虛及肝陽上亢則并非此患者群體中的最主要證型。其主張將本病分為中氣不足、肝腎陰虛、命門火衰、肝陽上亢、心脾兩虛、痰濕中阻和氣滯血瘀等七種證型。李忠業(yè)[9]則主張將原發(fā)性高血壓分為陰虛陽亢、肝腎陰虛、肝火上炎、沖任不調、瘀血阻滯、痰濕郁阻、陰陽兩虛等七種證型。蔡光先等[10]采用臨床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分析了1 038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發(fā)現其主要證型為肝陽上亢型、陰虛陽亢型、肝腎陰虛型以及肝風上擾型。古熾明等[11]回顧分析了5 027例高血壓病臨床資料,發(fā)現高血壓最常見的證型依次為陰虛陽亢證,肝腎陰虛證,肝火亢盛證以及痰濕壅盛證。程文江等[12]的602例高血壓病例流行病學調研發(fā)現,城市患者中多見痰濕中阻證型,而農村患者中多見肝腎陰虛及陰虛陽亢證型。張發(fā)榮[13]將高血壓病例分期后研究其證型特點,發(fā)現高血壓Ⅰ、Ⅱ期多見肝火亢盛型和痰濕壅盛型,而Ⅱ、Ⅲ期高血壓患者多見氣虛血瘀型與陰陽兩虛型。
3 問題與展望
近年來,中醫(yī)藥在研究、防治原發(fā)性高血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深化了對本病病因病機的認識,觀察到了一些生物學客觀指標與本病的證型的聯(lián)系,發(fā)現了部分藥物的治療機制等。但中醫(yī)藥研究在該領域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中醫(yī)辨證分型方面,仍然沒有達成一個多數學者認可的標準,這就給臨床研究帶來了很多分歧,造成了很多重復性的的研究而互相缺乏參考的價值。不過,相信隨著更多學者對此疾病的關注和更多研究項目的投入,中醫(yī)藥在該領域中能夠克服各種困難,找準切入點,形成更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取得更大的成果,發(fā)揮出更大的潛力和優(yōu)勢,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造福。
[參考文獻]
[1] 王吉耀.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42-256.
[2] 徐浩,陳可冀.中西醫(yī)結合防治高血壓病的進展、難點及對策[J].世界中醫(yī)藥,2007,2(1):3-4.
[3] 黃力,史載祥.高血壓病的病因病機和辨證論治[J].中國臨床醫(yī)生,1999, 27(12):10-12.
[4] 李青鳥.原發(fā)性高血壓病病因之我見[J].光明中醫(yī),2000,15(1):8-11.
[5] 魏貽強.老年人高血壓患者瘀論治淺議[J].河南中醫(yī)藥學刊,2001,16(6):6-7.
[6] 鄧旭光.高血壓病中西醫(yī)結合臨床診治的思路與方法[J].中醫(yī)雜志,2000,41(2):113-115.
[7] 張曉天.心腦喜康對高血壓病患者血壓及相關神經肽的影響[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0,14(2):32-33.
[8] 衛(wèi)明,陳可冀.老年高血壓病100例療效觀察[J].交通報,1994,8(4):425.
[9] 李忠業(yè),彭中強.高血壓病辨證分型的研究概況[J].青海醫(yī)學院學報,2005,15(4):46-48.
[10] 蔡光先,朱克儉,韓育明,等.高血壓病常見證候臨床流行病學觀察[J].中醫(yī)雜志,1999,40(8):492-493.
[11] 古熾明,丁有欽.高血壓病證候文獻分析述評[J].中醫(yī)藥學刊,2003,21(7):1156-1157.
[12] 程文江,覃志成.原發(fā)性高血壓病602例中醫(yī)證候流行病學研究[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3,13(4):261-262.
阜新市中醫(yī)醫(yī)院急診,遼寧阜新 123000
[摘要]高血壓前期是在JNC-7報告中被首次提出,指血壓介于正常血壓與高血壓之間的狀態(tài),臨床大量研究資料指出超重和肥胖是其主要的危險因素?!爸挝床 睂儆谥嗅t(yī)學理論,是為防止疾病發(fā)生或者發(fā)展而采取的相應措施,其中心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個方面。健康管理則是改變既往單純予以藥物治療的方法,以患者個人不同健康危險因素為根據而進行的健康綜合干預。該研究主要從高血壓前期概念與危險因素、生活干預為主的防治方式及治未病指導高血壓前期健康管理體系的具體措施3大方面,對中醫(yī)治未病理論指導高血壓前期建立健康管理體系進行探討。
[
關鍵詞 ]治未病;高血壓前期;健康管理
[中圖分類號]R2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654(2015)02(c)-0147-02
Study Guide Treatment of Disease and Health Management of Prehypertension
ZHANG Dandan
Fuxin Cit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Emergency ,Fuxin,Liaoning Province,123000 China
[Abstract]Prehypertension was first proposed in the JNC-7 report, refers to the blood pressure in normotensive and hypertensive status ranged between a large number of clinical research data indicate that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re the main risk factors. “Disease”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th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disease or the development and taken its central idea of including non-disease preven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both changed in two ways. Health management is changing the method of previous drug therapy alone be healthy individual patient risk factors for different health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a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three specific measures and risk factors in the concept of pre-hypertension, prevention-oriented way of life inter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to guide prehypertension aspects of theoretical guid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established prehypertension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Treating disease; Prehypertension; Health Management
[作者簡介]張丹丹(1975.11-),女,遼寧黑山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研究內科護理學。
高血壓是以舒張壓與收縮壓持續(xù)升高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疾病,發(fā)病率、致殘率和致死率均較高,因此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尤為重要?,F代醫(yī)學認為其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但是該病癥目前仍較為廣泛地存在知曉率低、控制率低以及治療率低等問題,表明預防高血壓的力度不足。隨著中醫(yī)理論的深入研究以及人群健康管理意識的逐步增強,探討如何在中醫(yī)“治未病”理論思想下,制定規(guī)范化的高血壓前期健康管理體系具有重要價值。
1 高血壓前期概念與危險因素
高血壓前期這一概念首先是在2003年的美國高血壓預防、檢測、評估與治療全國聯(lián)合委員會第7次(JNC-7)報告中被提出,120~139/80~89 mmHg是其規(guī)定的高血壓前期患者的血壓范圍。臨床研究指出,超重、肥胖是造成高血壓前期的主要危險因素;此外,性別、年齡、吸煙、家族史以及空腹血糖等亦屬于高血壓前期的獨立危險因素[1]。由此可知:高血壓前期危險因素繁多,了解并掌握其概念和危險因素,有助于針對性指導高血壓前期患者建立規(guī)范健康管理體系。
2 高血壓前期以生活干預為主要防治方式
高血壓前期人群已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且已成為發(fā)展至高血壓的高危人群。有研究文獻指出:與血壓正常的人群相比較,高血壓前期人群進展為高血壓的概率高達2倍,提示早期對高血壓前期人群給予規(guī)范健康管理有助于預防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2]。同時JNC-7報告和2007年的歐洲高血壓學會(ESH)提出,改變高血壓前期人群的不良生活習慣應當是防治該病癥進展的主要方式,具體可包括減少鈉鹽攝取量、加強運動鍛煉、戒煙戒酒以及維持情緒穩(wěn)定等多個方面??傮w而言,高血壓前期患者應該從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著手,以建立規(guī)范的健康管理體系。
3 治未病指導高血壓前期建立健康管理體系的具體措施
與常規(guī)健康教育有所不同,健康管理是以患者個體健康危險因素作為依據,通過改變既往單純予以藥物治療的方法,并對患者進行綜合干預(可按照患者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爸挝床 弊钤绯鲎杂谖覈鴿h族傳統(tǒng)醫(yī)學四大經典著作,也是我國現存成熟最早的醫(yī)學典籍《黃帝內經》,是指采取相應的措施以實現防止疾病發(fā)生、進展的目的,中心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個方面。就未病先防而言,注重通過飲食、精神等日常生活方式的調養(yǎng)預防疾病;就既病防變而言,注重掌握病癥發(fā)生、進展以及傳變客觀規(guī)律,予以針對性調養(yǎng)以便防控疾病進一步惡化。祖國醫(yī)學認為,高血壓屬于“頭痛”、“眩暈”等范疇,肝腎陰陽平衡失調是其主要病理機制,外因多為情志失調兼飲食、勞倦內傷,內因多為體內陽盛陰虛、精氣衰減[3]。隨著中醫(yī)治療高血壓研究的不斷深入,將中醫(yī)理論中的“治未病”思想應用于指導高血壓前期健康管理,能夠充分利用辨識體質、辨證論治等中醫(yī)的獨特經驗,為早期防治疾病提供指導。
3.1 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重點在于養(yǎng)生,主張順應自然客觀規(guī)律的變化、保持精神持守而不外散以及調和陰陽平衡,以達到提高機體抵抗病邪、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目的。膏粱厚味、疲勞過度、情志不暢等均易引發(fā)高血壓,高血壓前期理念的提出是高血壓防線的前移,對容易罹患高血壓病癥的人群具有警示作用[4]。
3.1.1 調理情志 情緒起伏波動變化大,是誘發(fā)人體血壓升高的直接因素之一。祖國醫(yī)學認為,突然而強烈的精神刺激會導致人體氣機逆亂,造成體內血氣陰陽失調,進而容易誘發(fā)疾病,因此消除消極情緒、保持精神愉快、維持平和心態(tài)等調理情志措施對于防控高血壓前期的進展具有積極意義[5]。
3.1.2 節(jié)制飲食 祖國醫(yī)學認為,若過食肥甘厚味則容易造成痰濕上擾,若過食辛辣等刺激類食物,加之煙酒無度,容易化火傷陰,最終導致形成高血壓病癥,因此合理制定膳食計劃對于降低并維持血壓水平尤為重要[6]。具體健康管理措施如下:指導患者堅持飲食有節(jié)制,以低鹽、低脂、低熱量為總原則,多食富含鈣、維生素的食物,均衡攝取酸、甜、苦、辣、咸五味,以使體內臟腑各得其養(yǎng);堅持少量多餐制,以便減輕機體胃腸負荷。
3.1.3 加強運動 適當的運動鍛煉有助于促使人體氣血通暢、控制體重、增強機體免疫力以及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從而有利于提高人體心血管調節(jié)能力,促進血壓水平保持穩(wěn)定。散步、慢跑、太極拳等戶外有氧運動均是較好選擇。但是高血壓前期患者應當注意,需根據自己年齡、耐受度等條件對運動量進行適當增減,同時秉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鍛煉意識。
3.2 既病防變
高血壓前期患者自覺癥狀尚不明顯,因而出現可疑癥狀且具備高血壓危險因素者,應當行早期檢查,以便爭取控制疾病進展時間并確保良好治療效果。中醫(yī)體質學說指出,體質對于個體對疾病及其危險因素的易感性具有決定性作用,可影響證候類型及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7]。其中陰虛、氣虛和痰濕被中醫(yī)體質理論視為高血壓前期中的危險因素,因此針對患者個人體質進行健康管理,有利于促使其機體恢復陰平陽密的平衡。
3.2.1 陰虛體質 高血壓前期老年患者多為陰虛體質,形體消瘦、急躁易怒,常伴有腰酸腿軟、尿黃便干等癥狀,所以應當從飲食和心理方面加強對高血壓前期患者的健康管理。就飲食方面而言,告知患者多食芹菜、冬瓜、豆腐、瘦肉等食性平和、養(yǎng)陰清熱的食物,同時應當避免辛辣等刺激類食物,日??蓻_飲白茶、枸杞子茶等。就心理方面而言,應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注意其情緒變化,以便給予針對性心理疏導,進而消除患者心理顧慮。
3.2.2 氣虛體質 若高血壓前期患者為氣虛體質,則多表現為倦怠乏力、易煩健忘,久之則在其舌質暗紅邊會出現瘀點,所以應當從飲食和生活習慣方面加強對高血壓前期患者的健康管理[8]。就飲食而言,應當指導患者多食黑豆、紫菜、海帶等行氣活血、疏肝解郁的食物,同時應避免雞肉、牛肉或生冷食物等,日常可沖泡山楂、絞股藍茶等。就生活習慣而言,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睡眠充足,住宅保持干燥、通風,氣候變化較大時注意及時加減衣物。
3.2.3 痰濕體質 若高血壓前期患者為痰濕體質,則多肢體麻木、頭暈頭重,所以應當從飲食和日常保健方面加強對高血壓前期患者的健康管理。就飲食而言,告知患者多食山藥、紅棗等化濕健脾的食物,同時少食油膩食物。就保健而言,患者應注意避雨避寒,定期進行運動鍛煉,輕柔按摩太陽穴等。
綜上所述,高血壓可引發(fā)冠心病、腎功能衰竭等嚴重病癥,生活方式干預是防治高血壓前期發(fā)展的主要方法。治未病以預防為中心思想,是中醫(yī)學說中的重要理論,指導高血壓前期患者進行健康管理時以治未病為指導思想,同時結合現代醫(yī)學理論,具體經由調理情志、節(jié)制飲食、加強運動等環(huán)節(jié)實現未病先防,并根據患者陰虛、氣虛、痰濕等不同體質進行既病防變,有助于維持機體血壓水平,且能夠降低高血壓前期發(fā)展至高血壓的幾率。
[
參考文獻]
[1]劉巍,熊興江,王階.高血壓前期的中醫(yī)認識及治療[J].中國中藥雜志,2013,14(38):2416-2420.
[2]王雅琴,陳志恒,曹霞,等.高血壓前期健康管理效果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3,1(16):11-13.
[3]俞蔚,嚴靜,章一豐,等.浙江三市社區(qū)老年人高血壓前期和高血壓患病及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調查[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4,6(33):668-671.
[4]賈成林,陳瑜,張騰.醫(yī)藥對高血壓前期干預效應及其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信息,2013,3(30):156-160.
[5]田坤明,王瑞,由天輝,等.高血壓前期的患病率、危險因素和干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8(29):1357-1359.
[6]劉倩倩,孫貴香,何清湖,等.高血壓前期亞健康狀態(tài)中醫(yī)證候研究進展[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6(12):745-747.
[7]項穎,白桂春,吳黎明.高血壓前期的中醫(yī)辯體質施護[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2(19):1913-1914.
【關鍵詞】健康教育;中醫(yī)保??;高血壓;對比效果
如今生活節(jié)奏加快,加上工作壓力大,很容易造成一些心血管系統(tǒng)方面的疾病,其中以高血壓最常見[1]。目前我國患有高血壓人群的比例正在逐年攀升,威脅人類身體健康,因此克服高血壓困擾刻不容緩。作為一名醫(yī)學工作者,尋找病因、采取措施控制疾病蔓延以及治愈患者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筆者將中醫(yī)保健知識成功運用于高血壓患者中,收到良好的成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0年1月――2010年12月200例確診高血壓患者為觀察組,男性135例,女性65例,年齡在33-87歲,均齡58歲;2009年1月――2009年12月200例確診高血壓患者為對照組,男性140例,女性60例,年齡在34-80歲,平均年齡60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
1.2.1基本健康干預方法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高血壓患者同時實施常規(guī)治療方式干預,兩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1.2.2中醫(yī)健康教育觀察組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進行中醫(yī)保健健康教育。
1.2.2.1中醫(yī)宣教制定中醫(yī)保健計劃,內容包括:①引發(fā)高血壓的原因;②誘導原因;③采取控制措施;④飲食指導;⑤合理休息;⑥心理指導。將保健計劃掛在病房中,并按時由責任醫(yī)師、護士進行健康教育宣傳講解。
1.2.2.2落實內容在進行中醫(yī)保健知識宣傳教育時,要合理安排時間,并確保宣教的內容通俗易懂,方式避免重復單調,確保內容貫徹落實,保證教育質量。具體做法:①講解內容因人而異,對于入院時間較短的,教育時要重點詳細。負責護士需示范血壓儀等設備的使用方法;②定期舉辦患者交流會,組織病人探討各自體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好地落實中醫(yī)教育[2]。
1.2.2.3中醫(yī)保健內容中醫(yī)保健內容主要包括:①飲食指導,高血壓患者飲食需格外注意,合理搭配飲食,禁止食用高熱、高膽固醇、高脂食品[3]。每天食鹽的攝入量不超過5g,多吃蝦皮等含鈣高的食物。戒煙戒酒,多吃蔬菜水果,增加維生素、纖維素的攝入量。②適當運動,保障充足的睡眠時間,對于失眠患者,睡前飲一杯熱牛奶,溫水泡腳都是提高睡眠質量的有效方法。中醫(yī)保健是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鍛煉,散步、慢跑都是比較好的選擇,建議不可過量、劇烈運動。③心理疏導,定期對患者進行心理咨詢指導,排除病人煩躁、緊張、激動等消極心理,指導病人保持平和、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另外,保證居住環(huán)境舒適,也可以避免煩躁心情產生。④教育評價,教育評價貫穿中醫(yī)教育的始終,對患者的體重、血壓、生活方式等各項內容進行登記。
3討論
對病人實施中醫(yī)保健教育措施,實驗觀察組病人五項功能指標明顯得到改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傅遂山.淺談五行學說對中醫(yī)養(yǎng)生的指導作用[J].河南中醫(yī),2010,30(6):53.
【關鍵詞】中醫(yī)體質辯證;慢性病;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
2008年全國第4次國家衛(wèi)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慢性疾病患病率已經達到20.0%,2012年我國確診的慢性病患者人數已經超過2.6億,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85%。過去10年,我國經醫(yī)生診斷的慢性病比例總數增加了14.3%[1]。作者采用由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對外公布的中醫(yī)九型體質[2]分類與判定把中醫(yī)傳統(tǒng)體質辯證與慢性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進行了科學性分析,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
1 1一般資料 在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間,通過應用中醫(yī)九型體質量表,在本社區(qū)對慢性疾病患病人群進行登記。經過排查在本社區(qū)患病率最高的5種慢性病分別是:高血壓病、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和慢支炎。5種慢性病的患病人群共1480例。對1480例慢性病患進行中醫(yī)體質辯證調查,并登記在冊。
2 方法
2 1 中醫(yī)體質辯證調查
采用中醫(yī)體質量表實施。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收集患者外在的體質體征表現,根據中醫(yī)體質量表進行評估。該量表是由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構建成由9個亞型和40個條目組成的自我評價量表。
2 2 納入標準
(1)本社區(qū)已登記的慢性病患者。 (2)通過進行B超、生化、影像等檢查,明確患有慢性疾病者。(3)持有正規(guī)醫(yī)院開具的上述5種慢性病的診斷報告。
2 3診斷標準
5種慢性病的診斷標準依據西醫(yī)診斷的診斷標準確定。
2 4排除標準
(1)精神疾患、行為障礙者;(2)病情嚴重者,不能配合調查。(3)未獲得知情同意者。
2 5 中醫(yī)體質分類判定標準
根據由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對外公布的中醫(yī)九型體質(文獻[1]):按照中醫(yī)體質類型概念框架確立編制量表進行計分[3],按照中醫(yī)體質量表[4-6]進行評分 。
2 6 體質分布
1480例居民中平和質268例,氣虛質438例,陽虛質334例,陰虛質469例,痰濕質314例,濕熱質297例,血瘀質402例,氣郁質272例,特秉質247例。絕大多數人有1種以上慢性病,其中高血壓病867例;冠心病512例;糖尿病408例;腦卒中170例;慢支炎434例。
3 結果
中醫(yī)體質分布及百分比4 討論
體質是人體生命過程中, 在先天稟賦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tài)方面綜合的、相對穩(wěn)定的固有特質[8]。中醫(yī)體質辯證擯棄了傳統(tǒng)醫(yī)療體系當中大眾化、粗曠式的醫(yī)療模式。而是在中醫(yī)體質辯證上更具針對性的為患者提供醫(yī)療服務。通過對人體體質的準確把握,從而達到對生命健康的全面管控和疾病早期的醫(yī)療干預。達到減輕病痛,提高生命質量的目的。在九種中醫(yī)體質當中,平和質屬于體質辯證中的健康類型,不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其他8種體質對人體健康是有影響的。氣虛質、陽虛質和痰濕質、氣郁質以及血瘀質對人的總體健康均產生了負面影響,人的健康與人體的氣血陰陽的功能活動有關,陰陽平和,陰平陽秘身體才會健康。氣虛質和痰濕質往往是一起發(fā)生發(fā)展的,氣虛則氣化不利引起體內水濕內積,加劇惡性循環(huán)。說明生理功能與人體的氣的旺盛程度以及有無痰濕邪氣的阻塞覆蓋有一定關系,而從另一側面,也反映出氣虛和痰濕之間有較密切的關系,氣虛可能導致或加重痰濕的形成,痰濕也可能導致或加重氣虛的形成。氣郁質還對精神健康產生能產生負面影響,容易出現心理和神志類疾病,要盡早干預。通過中醫(yī)體質辯證,把握了慢性病人在疾病發(fā)展發(fā)生過程中基本身體狀態(tài),從而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衛(wèi)生部統(tǒng)計信息中心.中國衛(wèi)生服務調查研究第三次國家衛(wèi)生服務調查分析報告[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4. 11.
[2]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體質分類與判定[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9: 1- 7.
[3] 1350例社區(qū)慢性病人群的體型與中醫(yī)體質分布特點. 辛海,吳劍坤,金玫,徐春軍等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3年6月第28卷第6期 CJTCMP,June 2013,Vol28,No.6
[4] 王琦,朱燕波,薛禾生,等.中醫(yī)體質量表的初步編制[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3):12-14
[5] 朱燕波,王琦,薛禾生,等.中醫(yī)體質量表性能的初步評價[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3):15-17
[6]朱燕波,王琦,折笠秀洌等.中醫(yī)體|{似堡伍_k^程.日本公眾衛(wèi)生雜志, 2005,52:383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教授
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
藥膳分會副會長
在我國,近20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膳食結構不合理所致的營養(yǎng)失衡,以及由此而引發(fā)的一系列代謝性健康問題,如超重、肥胖、高脂血癥、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等,無不需要日常膳食的調整。節(jié)假日多飲多食等不節(jié)制的行為,也往往是上述疾患突發(fā)、復發(fā)、加重的主要原因。為此,四季養(yǎng)生,包括注重中醫(yī)理論為指導,依據藥食同源、醫(yī)養(yǎng)同理為原則,基于飲食調養(yǎng),但更強調辨證辯體施膳、因時因地制宜的藥膳,正為越來越多崇尚健康的人士接受與推崇。
藥膳,應在精通中醫(yī)理論的專業(yè)人員指導下實施。相比于食療,藥膳更講究藥物、食物與調料形、色、味等的和諧。運用食物、藥物所共有的“咸、酸、苦、甘、辛”五味,及食物所特有的“寒、熱、溫、涼”四氣,把握其歸經、功用,以及食用者之體質、體力與健康狀況,通過適宜的配伍、劑型、劑量及烹飪方法,使“藥膳”不僅兼具膳食色、香、味、形的基本要求,更能切合中醫(yī)調整陰陽為中心的治則治法。
秋季天氣涼爽,五臟屬肺,宜于平補。因天氣多“燥”,多發(fā)宿患,應慎用新登五谷,多食性味辛甘、溫涼的食物,以養(yǎng)陰潤燥。
蟲草汽鍋鴨
制法:全鴨1只(重約1 000克),宰殺治凈后切分成10份裝入汽鍋內;取蟲草15克置于其上,加蔥結、姜片、花椒、黃酒、鹽及適量清湯;上籠蒸至熟爛,食鴨肉、蟲草及湯。
功用:補腎益精、益肺止喘、養(yǎng)胃滋陰,常食可預防氣喘。
適合人群:久病體弱、腎虛、腰膝酸軟、乏力及肺虛咳喘者。
營養(yǎng)成分:人均攝取蛋白質15.8克,脂肪19.8克,碳水化合物2.6克,膽固醇100毫克,約合能量250千卡。
上湯蘆筍百合
制法:百合150克洗凈浸涼水中;蘆筍500克用鹽腌制片刻后用沸水汆;鍋內加鮮湯,先放入百合煮沸3~5分鐘后盛出,與沸水汆后的蘆筍一起放碗中;再將鍋內鮮湯加酒、鹽、味精等調味,倒入碗中。
功用:清心潤肺、降壓防癌,可常食。
適合人群:心悸失眠、久咳不愈、高血壓、腫瘤及高危人群。
營養(yǎng)成分:人均攝取蛋白質1.3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9克,約合能量42千卡。
太極雙耳
制法:鍋內放30毫升植物油,燒熱后加入100克蔥白用小火翻炒至蔥白變黃,將油倒在容器中冷卻成蔥油;黑木耳、白木耳各50克,水發(fā)、洗凈,用沸水汆后瀝水裝盤,趁熱加適量鹽、糖、味精拌勻,淋上蔥油拌和即可。
功用:潤肺益腎、益氣養(yǎng)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