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武術常用的教學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協(xié)同效應的內涵
協(xié)同學認為,協(xié)同效應是指在復雜的大系統(tǒng)內,各子系統(tǒng)的協(xié)同行為產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單獨作用,從而形成整個系統(tǒng)的統(tǒng)一作用和聯(lián)合作用。這一原理指出,系統(tǒng)的有序性是由諸要素的協(xié)同作用形成的,協(xié)同作用是任何復雜系統(tǒng)本身所固有的自組織能力,是形成系統(tǒng)有序結構的內部作用力。“協(xié)同導致有序”是這一基本原理的高度概括。武術是體育教育體系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有著成熟的理論思想、完備的技術體系以及獨特的教學方法。武術作為學校體育的一種運動項目,與田徑、球類、體操等學校體育運動項目在教育理念、價值功能、教學方法上是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這充分體現(xiàn)出武術與其他運動項目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協(xié)同關系,可以有效地促進體育教育系統(tǒng)有序狀態(tài)的形成,從而提升體育教育的整體效能。
2武術在體育教育理念上的協(xié)同
武術作為民族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之一,是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練習形式具有多樣化,教學內容也豐富多彩,與常規(guī)的田徑、體操、球類項目共同構建了目前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的主要內容。在武術教學中,通過呼吸的配合及神情的貫注,可以使學生氣息寧靜,做事專一;通過身體各部位、器官的共同參與,可以增強學生肌肉力量、拉伸肌肉韌帶柔韌性;通過武術的教學,可以使學生的柔韌性素質得到大幅度地提升,同時也使靈敏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得到發(fā)展,長期練習可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的改善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首先,武術練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培養(yǎng)其自強不息、奮勇拼搏的精神。在武術練習中,由于武術動作具有強烈的“技擊性”,身體素質的訓練著重強調“打練結合”,因此在實戰(zhàn)或模擬實戰(zhàn)中,可以較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頑強拼搏、奮勇爭先的高昂斗志和強烈的競爭意識。其次,武術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如在套路練習時,學生可以在技術動作上相互交流,在一些對打動作練習中互相“喂靶”等。此外,武術的學習離不開一定的規(guī)范和要求,尤其是武德和武術比賽規(guī)則的約束。學生在參加武術比賽時,能最直接、最深刻地體會到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可滲透式地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規(guī)范意識”,從而增強學生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發(fā)展。
3武術在體育教育功能上的協(xié)同
武術以完備的技術體系、獨特的訓練方法、顯著的健身效果,對實現(xiàn)學校體育“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例如,長拳的“十二型”,其動作包含屈伸、回環(huán)、平衡、跳躍、翻騰、跌仆等,通過練習可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內臟器官的生理功能,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其次,武術教學注重對武術禮儀文化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尊師重道、謙虛禮讓、寬厚待人的優(yōu)良品德。武術禮儀內容豐富,意義深遠,最常見的武術禮儀有“抱拳禮”“抱刀禮”“持劍禮”“遞槍禮”等,動作不一,內涵各異。因此,在學校武術教學過程中,要嚴格遵循武術“以禮始、以禮終”的身體規(guī)訓,使學生在武術禮儀文化的潛移默化影響下“德藝雙修”,逐漸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與人格修養(yǎng)。再次,武術教學可培養(yǎng)學生不畏困難、刻苦練習、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從“要學武、不怕苦,要練功、莫放松”“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等可以看出,要學好武術非得下苦工夫不可。盡管學校武術的教學內容難度相對較低,但是學生們要掌握好武術的技術技能并非易事,需要勤學苦練才行。
4武術在體育教學方法上的協(xié)同
在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實踐中,為了實現(xiàn)體育教學目標、完成體育教學任務、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體育教師必須研究各種體育教學方法并開展有效教學。目前,按照教學信息傳遞的方式,主要將體育教學方法分為5類:(1)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解法、問答法、討論法;(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示范法、演示法、保護與幫助法;(3)以身體練習為主的方法,包括分解練習法、完整練習法、循環(huán)練習法;(4)以比賽活動為主的方法,包括游戲法、比賽法、情景法;(5)以探究性活動為主的方法,包括發(fā)現(xiàn)法、問題探究法、小群體學習法。在武術套路教學時,講解法與示范法是武術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武術動作技術相對于田徑和球類而言較為復雜,不僅要求技術動作準確規(guī)范,還要求精神意識與動作的協(xié)調配合,即強調“內三合”與“外三合”。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除在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外,還要身體力行。例如,一堂課特別是新授課時,一個武術動作要反復示范好幾遍,講解好幾次,直至學生完全掌握才行。在學校武術教學過程中,可根據(jù)武術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和教學目標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例如,在講授新內容之前,如果教學內容為結構簡單、難度不大的武術動作時,可以采用完整示范法進行教學,將武術技術動作完整地演示一遍,有利于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表象;如果教授的是較為復雜的武術技術動作或為了提高學生的動作質量時,則可采用分解教學法進行教學。當然,在實際武術教學過程中,常常將完整教學法和分解教學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保證武術技術動作結構的完整性。此外,在武術中有大量的技擊格斗動作,根據(jù)“打練結合”的教學模式,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采用講解與示范教學法、完整與分解教學法、預防與糾正錯誤動作教學法,還可以采取武術實戰(zhàn)或模擬實戰(zhàn)的形式,采用比賽法、小群體學習法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5結語
學校是武術傳播的主陣地,學校武術教育決定了武術發(fā)展的未來。作為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武術,應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以嶄新的姿態(tài)、完善的體系、深刻的內涵成為小學體育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起“強身健體、傳承文化、立德樹人”的偉大教育使命,切實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
作者:曹忠 單位:吳江區(qū)盛澤實驗小學
參考文獻:
[1]許剛.體育教育的協(xié)同效應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0(9).
[2]蔣俊東.協(xié)同論對現(xiàn)代管理的啟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4(1).
【關鍵詞】初級劍術 教學方法
劍術是中國武術文化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初級劍術是在繼承傳統(tǒng)劍術特點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的適合于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群眾需要的規(guī)定套路之一,它集健身、娛樂、欣賞于一體,屬工架劍。在我國很多高校體育教育教學大綱中已被作為基本教材。由于初級劍術在演練時人體身段、步法及眼神的配合, 動作非常優(yōu)美、瀟灑, 給人們美的陶冶和享受。所以特別受學生的喜歡,尤其是受女學生的青睞。
1 初級劍術的特點
全套動作分為四段, 共三十二勢( 預備式和收勢除外) 。以點、劈、崩、斬、刺、撩、抹、挑、掛等主要劍法和另一手的劍指, 配合弓、仆、虛、歇等基本步型和身法以及平衡、跳躍等動作構成。練習時手、眼、身法、步型、與劍高度配合一致, 手腕靈活, 身法輕快多變, 瀟灑優(yōu)美, 富有韻律感。
從初級劍術的上述技術特點來看, 對練習者的柔韌素質、協(xié)調素質、靈敏素質以及爆發(fā)力等要求較高, 只有這些基本素質達到一定程度, 才能提高其鍛煉價值和欣賞價值。
2 初級劍術的教學方法
初級劍術動作較多, 除了武術套路教學中常用的完整教學法、分解教學法外, 以下教學方法對初級劍術的教學能獲得滿意的效果:
2.1 加強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教學
練武自古以來都有“練拳不練功, 到老一場空”的說法。這個功就是基本功, 它不僅是一切拳術和器械的首要基礎, 而且通過武術基本功的學習和訓練, 從中學到一些基本動作, 基本技術與基本技法, 提高自身的靈活性、柔韌性、力量、耐力、反應速度、協(xié)調性等, 從而能夠更快地掌握武術動作, 為進一步提高武術技術水平打下良好的功底。尤其是像劍術這樣一種較難練的套路,而且面對的又是沒經(jīng)過體育專業(yè)訓練、武術基礎幾乎為零的公體學生,所以, 在每次上新課內容之前,一定要加強柔韌性和基本劍法的練習,才有可能打出劍術套路的動迅靜定、騰挪跌宕, 以及節(jié)奏感和精神美。
2.2 加強相似動作教學
初級劍術套路中的劍法變化多端, 似是而非的動作首先要幫助學生提高識別能力, 以免因相似的步型、步法而導致劍法的混亂。比如: 提膝平斬――提膝下截――提膝下點――提膝直刺; 回身后劈――回身下刺――回身平崩――回身后撩; 歇步下劈――歇步上崩等對初學劍術的學生來說很容易因相同的步法或身法而使劍法模糊。在學習中要將這些動作精講多練, 使學生明白不同劍法的微妙之處, 以提高教學郊果。
2.3發(fā)揮小先生的作用
小先生就是在劍術練習過程中那些比較認真、武術基本功好、比較喜歡劍術且劍術練得比較好的那些同學。在業(yè)余武術練習中或在課中休息過程中和新授課之前, 教師應把這類學生組織起來系統(tǒng)地學習,認真地輔導,盡快或提前教會這些學生, 然后在分組練習時, 把他們分配到各個小組中去, 由他們承擔各小組的領練與指導, 可大大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提高練習質量。
2.4 配樂練習根據(jù)音樂與劍術的特點, 在教學中音樂來輔助
通過音樂的長短、強弱、快慢、停頓的變化結合劍術動作的變化, 來體會劍術特有的內涵和神韻。尤其是當學習感到有些枯燥時, 適當?shù)囊魳窡o疑是一個非常好的調節(jié), 能起到振奮精神、提高注意力和表現(xiàn)力的作用。
2.5 易名法加強記憶
初級劍術總共有十四種劍法、七種步型、五種步法、五種腰法、五種眼法, 不同的組合又是不同的動作, 名稱較多,學生記憶起來很困難, 可以用易名法來加強記憶。比如: “弓步直刺”用“一劍穿心”, 一個“穿”字, 表達出劍的直線發(fā)力, 力達劍尖; “弓步左撩”用“海底撈月”, 表達出劍由下向前上方發(fā)力; “歇步下劈”用“開天劈地”; “左、右截腕”用“烏龍絞柱”; “躍步上挑”用“醉臥疆場”等。通過這樣的易名, 學生記憶起來非常形象, 練習起來脫口而出, 也增加了趣味性。
不過要運用上述方法進行教學時, 要求教師深入鉆研教材, 揭示教材的內在規(guī)律, 做到有的放矢, 同時要求教師善于觀察學生的具體情況, 結合其他教學技巧, 完成教學任務, 提高應變能力。
總之, 要充分利用學校資源, 以學校體育教學為陣地, 以弘揚民族文化為己任, 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使教學娛樂化、健身化、趣味化, 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提高劍術教學效果, 使武術這一優(yōu)秀文化遺產和良好健身手段得以發(fā)揚光大, 同時促進終身體育和全民健身計劃的偉大戰(zhàn)略。
【參考文獻】
[1]房斌.初級劍術教學方法的探討[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15(4).
[2]倪宏竹等.普通高校太極拳教學淺析[J].文教資料,2007 (1月上).
[3]王忠勇, 丁濤, 顏紅英.高校武術與全民健身[J].體育學刊, 2001(1):104-105.
[4]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編篆. 中國武術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
【關鍵詞】表象訓練;武術套路;運動員現(xiàn)狀
0 前言
表象訓練是體育運動領域中最常用的一種心理訓練方法,是指運動員有意識地在頭腦中通過表象呈現(xiàn)出動作的過程,并喚起臨場各種感覺的訓練方法。表象訓練有利于建立和鞏固正確動作的動力定型,有助于加快動作熟練和加深動作記憶。表象訓練法,即運動員在教練員有意識、有目的的指導下,或運動員自己主動地按合理規(guī)范的動作要領和模式,教學通過語言暗示,讓運動員腦中重現(xiàn)已形成的一種體育教學方法。它有助于使運動員在體育動作學習過程中自覺地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鞏固表象、回憶表象,用動作表象指導練習,改善對動作的控制程度,促進動作技能的掌握。
從運動學理論探討表象教學法的必要性?,F(xiàn)代運動學理論認為,運動學習過程是人腦對動信息加工和處理的過程。運動技能的形成是知覺對各種動作信息進行選擇性過濾的輸入,在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進行信息的編碼、校正,經(jīng)過反饋、整合后進行儲存的一個完整的信息過程。動作表象正是通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來實現(xiàn)的。因此,頭腦中動作表象越清晰,越能促進動作過程的實現(xiàn),動作技術的提高又能使動作表象更加清晰。從條件反射建立的理論看表象教學法的時效性,巴普洛夫條件反射的理論告訴人們,一切技術動作掌握的過程都是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F(xiàn)代心理學家認為,表象的心理機制是在刺激物作用下形成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恢復。
1 國內關于表象訓練對武術套路運動員的研究現(xiàn)狀
1.1 表象訓練在使運動員掌握動作方向路線階段的研究
運動員掌握動作的方向路線階段即運動員在動作技術初步形成階段,注意范圍比較狹窄,精神和全身肌肉緊張,動作忙亂,呆板而不協(xié)調,常出現(xiàn)多余動作,不能察覺自己動作的全部情況,難以發(fā)現(xiàn)錯誤和缺點,動作靈活性差。運動員在學習新動作之前,首先觀察教練員完整的示范,形成一個生動完整的視覺表象。然后體會教練員講解動作的要領和要求。在模仿前進行短暫的外在表象演練,不僅可將運動員的生理喚醒水平調適到適宜水平,而且將運動員注意力指向完成動作的過程上。
李紅要突出動作的特點進行示范。示范應該緩慢,教練員在開始示范新動作時,應該有意識地突出動作的特點,突出每一個套路的攻、防含義,不能過多的講解和要求運動員注意動作的具體細節(jié)。否則,學生在觀察示范動作時,就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示范動作的主要特點上,容易與已有的運動神經(jīng)沖動聯(lián)系起來。支川在表象訓練在武術套路中的研究應用中指出,運動員在掌握動作方向線路中要注意語言誘導,語言具有強化的效果,它可以較好地體現(xiàn)運動員的第二信號系統(tǒng)的作用,使運動員較好地理解動作,并能較好地啟發(fā)運動員的想象力,提高運動員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教練員講解的語言一定要簡明扼要、準確精煉,并具有生動形象和較好地啟發(fā)性。運動員則借助這種語言來獲得和鞏固動作表象。朱杰民在準確精煉的語言誘導要及時中指出,在形成和完善運動表象的過程中,語言具有集中和強化的作用。語言的表達形式包括講述、講解、口令、提示、評價、要求等。它運用第二信號系統(tǒng)的條件聯(lián)系,作用于運動員的聽覺器官,使運動員進一步理解動作和獲得如何進行練習的信息。并能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和想象,培養(yǎng)運動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技能的獲得效率。語言的表達要準確、清晰、簡練、生動,有節(jié)奏感和啟發(fā)性。在教學過程中,教練員或教師要選擇明晰簡練的語言說明技術動作的特點,同時要求運動員或學生用同樣的語言記憶,并借助這種語言,提示和鞏固相應的動作表象。
1.2 表象訓練在使運動員完成動作的姿勢達到準確與工整階段的研究
經(jīng)過第一階段的練習后,運動員逐步掌握一系列局部動作,多余的動作消除,發(fā)現(xiàn)錯誤能力增強,姿勢達到準確與工整,并開始將這些動作連接成整體技術。但各個動作結合的不緊密,從一個動作過渡到另一個動作時,常出現(xiàn)短暫的停頓。運動員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差,在同一時間只能注意一個動作,即先集中注意一個動作,然后再注意另一個動作。這種交替慢慢加快,技能結構趨于完善,逐漸形成整體的協(xié)同動作。
黃義軍在探討武術套路的姿勢美中指出,任何武術套路的神都必須通過形的準確表達才能得到充分的解釋,而這些有必要經(jīng)過表象訓練獲得更大的進展,形是運動員對神的理解的物化過程,即我們所說的“以形寫神”。它要求對武術動作的形態(tài)進行細心的觀察分析和切身體會,通過反復演練,首先達到外形動作的規(guī)整、動作方法的準確,做到手眼身步的協(xié)調配合、動作的連貫舒暢,然后以身體外形來表現(xiàn)出運動員內在的精神氣質,最終達到“神由形而生,形隨神造”的目的。
1.3 表象訓練在使運動員連貫完成動作階段的研究
在這一階段,興奮和抑制過程以一定的順序和一定的部位在大腦皮層中交替出現(xiàn),動作做得更加精確,只有那些必要的肌肉參加工作。這時動作變的連貫、協(xié)調而省力,技術動作得到鞏固,達到這種程度可稱為動力定型。這一階段,運動員可以根據(jù)肌肉運動感覺來判斷動作的節(jié)奏,動覺控制起主要作用。運動員的任務是體會動作節(jié)奏,注意動作細節(jié),并逐漸向熟練程度與協(xié)調性相融合,速度、耐力與動作規(guī)格共同提高的方向發(fā)展。
吳家新對動作的連貫協(xié)調指出,打太極拳要求周身輕靈,重心穩(wěn)定,做到輕而不浮,沉而不僵。進退步時,腳跟或腳掌只看地,然后全腳踏實,再緩緩移動重心,隨時注意步法的變換和重心移動,在腦中有意識,清晰展現(xiàn)所有動作的姿勢,保持兩腳位置合度,身體重心穩(wěn)定。動作之間要連貫銜接,完成定式時,既表現(xiàn)一定的節(jié)奏感,不可明顯停頓,做到將停不停,將斷不斷。這就要求運動員有很好的表象意識,身體各部位做到協(xié)調配合,手腳動作整齊一致,不可腿快手慢,或手快腿慢,上下脫節(jié)。朱杰民(2005)在注意表象練習的時機和時間中指出,在利用表象意識進行武術套路動作的練習時,要注意選擇恰當?shù)臅r機,同時要注意練習時間的合理安排:過短,難以形成穩(wěn)定可靠的運動表象;過長,容易使運動員或學生產生知覺疲勞,致使已形成的運動表象模糊和逐漸消失,因此,教練員要選擇適宜的時機和練習時間對運動員進行表象練習。
1.4 表象訓練在使運動員鞏固與提高階段的研究
武術動作技術達到這一階段的鞏固程度還是相對的當運動員的新技術還未鞏固時,則它只有在第二信號系統(tǒng)直接參與下,才能正確地完成。經(jīng)過反復練習,條件反射鞏固以后,動作技術自動化的成分就越來越多,而意識參與動作的成分就越來越少。注意范圍會擴大,肌肉動作表象更加清晰。在這個階段,表象訓練就能很好地鞏固和提高運動技能,對局部動作進行技術改進,發(fā)現(xiàn)和選擇最合理的方式和節(jié)奏去完成動作,培養(yǎng)運動員的應變能力。可采用模范式及回顧式的表象訓練來提高武術技術的整體實力。
萬軍林的鼓勵再造想象。想象會在腦子里留下記憶痕,而且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于想象產生的形象留下的記憶痕的反應和對真實的景象所產生的記憶痕的態(tài)度是一樣的,因此,細致、真切的想象對于動作的形成是非常有幫助的。教練員可以用語言暗示,描繪運動員練習的場景,盡量做到細致入微,在鞏固和提高運動技能的過程中,對局部動作進行改進,再造想象以此達到練習效果。李紅(2005)在正確運用語言和表達的方法鞏固示范動作中指出,在體育教法中,教師要選擇恰當而有明確的詞或術語來表達示范動作的特點,使之把認識活動的成果用詞語或句子記載下來,鞏固下來。杜巖(2011)在提高武術套路教學效果途經(jīng)中指出,武術套路教學要運用表象訓練法進行創(chuàng)新,武術套路教學都是由體育教師完成的,體育教師武術套路的練習方法也都是由上一輩老教師傳授所得,同時他們多數(shù)是采用老一輩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形式和組織上缺乏時代性,不能夠根據(jù)學生變化的特點而改變現(xiàn)有教學方法,想要突破現(xiàn)有的教學手段,就必須在表象訓練法中尋求出路。
2 結語
綜上所述,表象訓練可彌補武術套路教學中的某些不足,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有助于提高學習技能時心理活動的積極性,對攻、防含義,精神、意識、節(jié)奏起著相當大的作用,有助于動覺表象的清晰分化和動作概念的形成,從而促進運動技能的掌握;有助于鞏固已學會的套路動作,更快地掌握新動作。表象訓練要與實際技術緊密結合,交叉進行,相互配合。因為實際的技術練習是掌握技術動作的基礎,只想不練是不能掌握技術動作的,但只練不想,盲目練習也是不能更快、更有效地掌握技術動作,只有二者相互配合,互為補充,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為了使武術套路推向一個更高的平臺,為了使運動員更好地掌握套路的練習,也使更多的人了解近年來武術套路發(fā)展的狀況,本文對有關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概要的綜述。
參考文獻:
[1]張力為,等.運動心理學[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7.
[2]朱柏寧.表象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師友,2000(2).
[3]漆昌柱.表象訓練的概念、理論及主要研究領域[J].體育科學,2001(3).
[4]體育心理學編寫組.體育心理學[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7.
[5]黃義軍,唐韶軍.再探武術套路的姿勢美和節(jié)奏美[J].搏擊.武術科學,2008(05).
[6]吳家新.48式太極拳創(chuàng)編的若干問題[J].武當,2008(10).
[7]何千里.表象訓練在學習技術動作中的作用[J].體育科技,2002(1).
[8]支川.表象訓練在武術套路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34).
[9]朱杰民.表象意識在武術套路教學與訓練中的應用[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5.
[10]萬軍林.武術套路教學中“表象訓練法”的運用[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10).
[11]曾子明.淺論武術基本功訓練[J].體育學院學報,2002,(2).
[12]代林彬,陳峰.武術套路難度動作的特點與訓練[J].福建體育科技,2008(4).
[13]鄧雷,曹龍飛.中國競技武術科學化訓練研究現(xiàn)狀綜述[J].搏擊.武術科學,2011(10).
[14]高誼.武術套路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方法探析[J].四川體育科學,1999(4).
關鍵詞:民族體育;傳統(tǒng);教育教學;方式方法
我國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源遠流長,是以身體鍛煉為主要形式并具有健身、娛樂、防衛(wèi)等特點的,包括武術、龍舟、舞龍等在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體育項目和活動方式。但隨著人們的思想文化觀念急遽更新變化,加之不斷受到包括印度瑜伽、韓國跆拳道等在內的外來體育文化的影響,我國民族傳統(tǒng)體育在國人心中的認知和流傳程度已大不如前。這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上,集中表現(xiàn)為當前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開展不夠普及、學生參與積極性不強、競技水平亟待提高等。
一、大力開展民族傳統(tǒng)體育教育教學的意義
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必須重視和突出學校教育教學的作用?!绑w育法”第十五條也明確指出:國家鼓勵、支持民族、民間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挖掘、整理和提高。
第一,不僅可以豐富學校體育的教學體系,充實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體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意識、民族精神和愛國情結。
第二,英國學者亞·卡爾認為,傳統(tǒng)通過學習、傳授、模仿與啟示等活動發(fā)生并完成。學校教育能夠為將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推向全國提供最基本的智力支持,利于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推廣與擴展。
第三,國家倡導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這種自信,首先來自于良好的學習和教育,在于貫穿國民教育的始終。
同時,民族傳統(tǒng)體育不但有現(xiàn)代體育的競技、健身、娛樂等功能,而且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表現(xiàn)形式,更有可普及性和廣泛的社會傳播性。我國在2016年初頒布的《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中也進一步要求:(要)豐富拓展校園文化,推進傳統(tǒng)體育進校園,抓好傳統(tǒng)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動。
二、民族傳統(tǒng)體育融入學校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
美國學者E·希爾斯在《論傳統(tǒng)》中指出,“傳統(tǒng)”是圍繞人類的活動領域而形成的代代相傳的行為方式。從傳播學的角度看,這也符合了法國社會學和人類學家布迪厄所提倡的“在一種特定的文化場域中培養(yǎng)人們的行為習慣”的觀點。也就是說,要切實開展好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教育教學,首先需要為其營造出適合的傳播、教育和養(yǎng)成的氛圍,也就是要將民族傳統(tǒng)體育與學校日常的教育教學相融合,創(chuàng)造出與之相適應的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一方面,對于學校教育而言,要始終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教育教學規(guī)律,按照一體化、分學段、有序推進的原則,以教學內容、教材建設和教學方法改革為重點,構建民族傳統(tǒng)體育課程和教材體系,進一步推進學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示范專業(yè)或課程的建設發(fā)展。
同時,要把民族傳統(tǒng)體育全方位融入學校的體育課教育教學,貫穿于課堂內外、校園學習和生活的各領域,深入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創(chuàng)新表達和展現(xiàn)形式,不斷彰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價值。
另一方面,對于教師教學而言,既然教育的目的在育人,育人的責任則首在教師。因此,既要注重加強面向全體教師的中華文化教育培訓,又要引導教師注重師生的共同成長,給學生、教師一個密切互動、共同成長的機制,努力達到教與學的統(tǒng)一。
三、民族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方式方法分析
我國早于1997年便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將民族傳統(tǒng)體育列為體育學的二級學科。也就是說,在目前的學校教育中,其未能成為一門專門的課程開設;又因受到教學計劃、課時安排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很難對其開展通常意義上的課堂組織并使用常用的教學方法。而新課程改革則要求體育課教學要寓教于樂、積極創(chuàng)新,注重培養(yǎng)和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在練習中感受樂趣。
因此,我們需要擯棄那些過于理論化的、程式化的教學方法和課堂組織形式,要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學習,即: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設計富有趣味性的游戲,運用激勵方法提高學生的活動興趣,建立互動交往與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在于引導學生能夠根據(jù)教師的示范和要求,自主組織和開展各種活動,在活動中學會合作,體驗成功,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和理解。
第一,學生完全自主學習,全員學習。在共同參與中學會交流合作,以及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接受別人的意見——這本身也是由民族傳統(tǒng)體育教學引申出其它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習俗的良性互動循環(huán)。
第二,學習訓練的過程重于結果。學生對傳統(tǒng)及其文化內涵所進行的選擇、批判、解釋、運用的意識、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只有在不斷學習訓練的過程中才能逐步形成——而這才是真正讓學生受益終身的,讓學生獲得富有個性和成效的學習訓練過程比起片面地追求結果更為重要。
第三,重活動訓練、重運用、重推廣。綜合學習以學生自主訓練展開為主,不但可以有效地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而且只有在真實的活動中才能體現(xiàn)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應用性,并使學生的體能和身體素質得到鍛煉和檢驗。從“綜合性學習”創(chuàng)設的理念來看,就是為著學生“學以致用”,而也只有在活動和應用中,學生對民族傳統(tǒng)體育中的民族性和人文精神才會具有更為深切的認識,這種認識也才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例如,武術項目教學就需要更多地關注學生在學練過程中的快樂感和參與感,在愉悅并全員參與學練的氛圍中,更好地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體育鍛煉的習慣,并逐漸感受到武術對發(fā)展身體素質和增強體質的作用;既將“健康第一”落到實處,又在潛移默化中宣揚武術國術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
此時,教師主要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訓練的熱情,根據(jù)情況為學生提供學習方法、活動訓練(或游戲)情境和評價標準等指導和支持。要切實做到關注每一個學生,與學生一起分享積極的學習訓練過程。
四、結語
學校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教育教學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學校的足夠重視,從而更好地繼承、傳播、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參考資料:
【關鍵詞】青少年 散打 教學教法
武術散打是一項具有民族傳統(tǒng)體育風格的項目,是我們國家一個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已被學校作為青少年體育課上的一種運動形式廣泛的練習。練習散打可激發(fā)青少年的靈敏性,協(xié)調性,靈活性,速度,體能,提高身體各部位的功能。針對青少年的身體的力量還不足有些動作可能無法完成的特點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
1青少年散打教學中常用的教法研究
1.1 直觀示范法的運用
在直觀示范中示范面的選擇相當重要,示范面的不同可以說想要教授的內容就有所不同。教學目的不同示范面也就不同,因此示范面的選擇是示范重要的。在青少年散打教學中直觀示范法可以從不同的方向進行教學,建立一套完整的直觀示范法的教學概念。
1.2 語言講解法的運用
語音講解法是給青少年學生講解清楚動作的關鍵,講解語言要通俗易懂、形象、精煉的完成。在青少年散打教學中講解進攻(防守)的動作時,對進攻(防守)動作的解釋要連貫,這樣能使青少年在平時訓練中從動作的實戰(zhàn)出發(fā),掌握動作的要領,形成條件反應,做出的動作都是連貫有序的。在青少年散打教學中充分運用正確的口訣進行形象化的講解。形成教學中的順口溜,進一步加深動作在青少年腦子中的印象。
1.3 完整與分解法的運用
在青少年散打教學中,教師的分解講解須根據(jù)所要教授內容的特點結構,再加上青少年所能接受能力,選擇具體講解的方式,講解的順序,分清重點與難點,有針對性地講解,分解講解的同時,也要有適當?shù)闹w語言,這樣學生理解起來就更加容易。分解示范是把完整的動作合理有序地分成幾個部分,然后把各個部分分別示范,在掌握了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再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最終把各個環(huán)節(jié)連接起來,從而完成整個動作。在分解示范的的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了由易到難、有簡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循序漸進原則。
1.4 預防與糾正錯誤法的運用
通過給青少年觀看自己的錄像,回頭看鏡子中自己的大體廓形從而提高自我糾錯的能力。在訓練中讓青少年站在鏡子面前保持一定的動作姿勢進行對比析。發(fā)現(xiàn)不正確的動作或動作不到位應立即糾正,通過反復練習,可以對自我本身的動作感覺進一步加深。青少年在鏡子面前練習時可以適當放慢動作的練習速度,觀察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動作,看著鏡子里的動作自己糾正錯誤的動作。通過反復對錯誤動作的練習,錯誤的動作也會得到改進。
1.5 游戲法的運用
利用游戲提高學習興趣青少年學生求新好奇的心理在散打課上明顯表現(xiàn)出來,希望教學內容常換更新鮮。每一節(jié)課都有新東西、新收獲、新活動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新穎教法手段多變化。[6]體育游戲能充分體現(xiàn)散打課的活動性、娛樂性和游戲性。因而吸引廣大學生的參與,這樣就能不斷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提高散打學習的興趣。教師要是根據(jù)主教材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幾個小游戲就能在課的開始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1.6想練結合法的運用
在散打教學中,根據(jù)青少年的實際情況、所教授動作難易等情況的不同,運用不同的想象練習法與常規(guī)教學相結合進行教學。在想練練習時,注意力的集中是能否順利回憶起動作和影響訓練效果的重點。通過觀察和研究發(fā)現(xiàn),當身體在盡量放松的情況下動作的回想效果才會最好。在青少年散打教學中,想練練習法是根據(jù)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點并結合實際練習中的誤區(qū)對實際教學的補充。在青少年散打教學中合理運用想練練習法,可以更好的加速青少年學習正確的運動技能,還能有效的節(jié)省體力和時間,提高青少年對散打練習的興趣,使想練結合法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1.7 競賽法的運用
競賽法教學能夠較好地結合青少年好玩、好勝、好表現(xiàn)的天性。在散打訓練時運用競賽法具有比賽氛圍,可以使青少年產生獲得比賽勝利的欲望,激起青少年練習興趣,這樣他們在教練講解時就會仔細觀察教練的示范,認真分析教練的講解,積極的參與和教練的探討,這樣就有效的調動了青少年在訓練課上的學習積極性,實踐能力也得以不斷提高。競賽法在散打中的運用不僅提高了青少年的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提高了對散打本質的理解和認識,增加了青少年對散打運動樂趣的體驗。而且對他們心理的承受能力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改善青少年的的心理素質,樹立潛在的規(guī)則意識,逐步形成良好的習慣。
2 結論
青少年正處在對新鮮事物感興趣的階段,對枯燥無味的東西很反感,對散打動作的研究更是沒有興趣可說。需要深入了解青少年的內心對散打的喜愛情況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青少年練習散打的興趣,把青少年從被動學習散打轉變?yōu)橹鲃訉W習散打。加強青少年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文化意識,形成青少年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使青少年更多的認識散打、了解散打,從而熱愛散打。
3 建議
3.1 在青少年散打教學中教練要改掉以往的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把青少年的心理特點融入到在散打教學中去,結合他們愛動愛發(fā)現(xiàn)的思想,使青少年學生從內心里喜歡散打,從而自主練習散打,然而青少年散打的技能也會得到提高。
3.2 在青少年散打教學中老師要結合他們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使用教學方法,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對青少年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培養(yǎng)和教育,大力推廣散打的教學。使作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散打更好更快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楊祥全,管健民.武術散打教程[M].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2] 駱洪明.淺談教法.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報[J].2003.3.
[3] 姜志國.淺談體育教學中的教法[J].民營科技.2012.1.
[4] 許文,趙志強,周海濤.淺析性格特征在青少年散打教學中的應用[J].運動.2010.2.6.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
體育,是一門把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專業(yè)知識結合在一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的同時,也能促進身體更好地發(fā)展。高中階段的學生有其成長的特殊性,課業(yè)壓力繁重,身心發(fā)展又不成熟,體育課能幫助他們更好地調節(jié)身心,對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但就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來看,高中階段是連接義務教育和大學教育的關鍵時期,學生面臨高考,體育課的主要任務就是放松身心,因此很多老師都會占據(jù)體育課進行改上其他文化課。這種情況隨著現(xiàn)代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而得到改變,隨著體育成績和考試成績掛鉤的政策出臺,體育課得到了應有的重視。筆者在體育教學第一線工作多年,親身體會著這種改變,感到無限的欣喜和欣慰,同時,也從中產生了一些感悟和體會。
首先,現(xiàn)代高中體育教學內容日益多樣化。
體育教學的任務是通過健身技能的傳授以及運動教學等,幫助學生練就強壯的體魄,養(yǎng)成良好的身體素質。多年來,我們體育課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內容也比較少。大多數(shù)的練習集中于跑,跳等基本的身體鍛煉,主要項目包括籃球,足球等。這些球類的項目實際上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更是提高了學生的應變能力。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運動,如跳高,跳遠等傳統(tǒng)項目,也是提高學生體能的重要方法。但是這些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已經(jīng)實施了多年,尤其是面對高三的學生,他們課業(yè)壓力重,很多體育課都成了他們“相互傾訴壓力”的場地,跑步,跳遠等都不能提起他們的興趣。而隨著近些年現(xiàn)代教育模式不斷得到推廣,很多新的教學內容也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在課堂上。如武術,乒乓球等,這些新的項目很能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筆者所教的新內容中最受歡迎的就是健美操,健美操課程的設置一方面能鍛煉身體素質,其中的動作大多強壯有力,并富有節(jié)奏感,又鍛煉了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使女性美得到了很好的展現(xiàn),在上課的過程中又塑造了優(yōu)美的體型,是最受女同學歡迎的課程之一。教學內容的日益多元化不僅是現(xiàn)代體育教學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它激發(fā)了學生運動的興趣,讓他們的身心得到更好地發(fā)展。
除此以外,現(xiàn)代體育課的教學方法也日益多元化。
學生怎么學取決于教師怎么教,體育課也是如此。很多體育教師認為體育課就是讓學生去放松,去玩,尤其是面對高中學生繁重的課業(yè)壓力,更要讓他們放松身心,釋放壓力。因此,在一些基本的運動結束后,就自由活動,不安排其他項目。實際上,體育課每周并不多,我們應該利用很少的幾堂課來最大限度的實現(xiàn)體育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教就成為體育教師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有限,比較常用的就是指導法和練習法。一般步驟是先進行熱身,然后老師示范新知識,并且對學生進行指導,再監(jiān)督學生練習。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自身的發(fā)揮,使學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而近些年,隨著體育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教學方法也變得日益多元化。除了傳統(tǒng)的指導,監(jiān)督練習等方法,還采用了諸如游戲,和高科技相結合等方法進行教學。把游戲運用到體育教學中是近些年比較常見的方法之一,我在課堂是使用的也比較多。比較常用的就是設置情景的方法,在課堂上,設置某個情景,如“保護環(huán)境”,讓學生們在這個主題下,通過搬運,跑步,合作等方法來實現(xiàn)“環(huán)境保護”,從而讓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增強了身體素質。此外,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也是經(jīng)常使用的方法之一。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大多在戶外進行,但有些內容,如動作要領,運動原理等,單一靠室外講解很難讓學生充分的理解。因此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方式,通過視頻等方式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
除了教學內容和方式日益多元化外,筆者在實際教學中還深刻的體會到,我們所教的學生已經(jīng)是高中生,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更多的關注他們的思想和想法。
高中階段在整個教育中是很特殊的一個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身心發(fā)展并不成熟,但又急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內心渴望被關注,有時又充滿自卑感。因此,我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傷害到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是我們所教的體育,需要大量的運動,由于學生的個人體質不同,這種運動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承擔的。特別是女同學,進入青春期后生理變化較大,有些體育運動確實不是很適合。因此,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如果發(fā)現(xiàn)由于體能或者生理問題而引起的運動量下降或者排斥體育課等情況時,不要盲目的進行批評,要弄清情況后,正確的進行分析,疏導,加強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有的老師不注意這一點,學生不能再規(guī)定的時間內跑完指定米數(shù),就對學生進行批評,這樣在無形中就打擊了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老師們應該注意的是,我們設置體育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讓他們養(yǎng)成強健的體魄,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因此,不能對每個學生都像訓練專業(yè)運動員一樣嚴格的要求,也不能完全采用專業(yè)運動員使用的方法。要根據(jù)高中學生本身的身體特點和心理素質,采用適合他們的方法,調動他們上體育課的積極性,讓他們愿意上體育課,自覺自愿的鍛煉身體。
筆者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也發(fā)現(xiàn),在進入高中階段后,有很多學生都不愿意上體育課了,他們把大量的時間用在文化課的學習上,以應對接下來的人生大考。我們不能說重視學習是不對的,只是在注重學習的同時,更應該關注自己的身體素質,讓身體和心理共同發(fā)展。要讓學生明白這一點,做到這一點,這也是體育老師的重要任務和職責。
科學預計一堂課(體育)的練習密度是一項較復雜、較細致的工作,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要準確地預計課的練習密度,就必須解決與此項工作有關的一些問題。
首先,要了解情況。教師在預計課的密度前,深入調查研究,充分掌握學生情況,是準確預計課的練習密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另外在了解情況中還要了解同時上課的班級教學內容和所需的場地、器材情況,了解體育課前后課程的性質及其它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制訂合理的練習密度,提高預計練習密度的準確性。
其次,鉆研教材。根據(jù)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認真鉆研教材,是教師預計課的練習密度工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鉆研課的項目的具體教材,首先要明確教材的目的意義,分析教材的特點,再進一步認真研究教材的關鍵和難點,注意前后課教材之間的聯(lián)系和本次課不同教材之間的關系,然后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考慮教學重點、任務、內容、要求、步驟、教學條件以及所需要采取的組織教法等措施。要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內容和潛力,提高課的組織水平,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措施,調動隊伍迅速合理,場地布置便于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技巧,講課精練,突出重點,示范正確,練習與休息合理交替,善于運用練習法的競賽因素,加大密度,力求增加學生的練習次數(shù),以便科學地安排課的練習密度。
再次,教師要有第一手教材。就是說,教師制定教學練習密度時根據(jù)自己鉆研時所制定的組織教法,針對每項具體教法措施,要逐個親自體驗(或指定中等水平的學生),同時記下時間,然后結合對象特點和場地器材條件,決定每項練習的次數(shù),將一次練習時間乘以該項教材總的練習次數(shù),就得出該項教材的練習時間,最后將全部練習時間相加除總時間,所得的商就是該次課的練習密度。
例如:我們制定的一次教材內容——快速跑(高中年級),在基本部分占去10分鐘,學生人數(shù)為男、女各25人,教法措施:(1)站立加速跑20米;(2)車輪跑30米;(3)跨步跑30米;(4)30米加速跑。采用6組輪換,預計方法如下:教師本人(或指定中等水平學生),按照教法措施逐項試跑一次或幾次,同時記下試跑時間。測定一次時間為:20米加速跑為7秒,30米車輪跑為8秒,30米跨步跑為8秒,30米快速跑為6秒。
決定練習次數(shù):所有學生分成6組輪換,假如每項跑3次,則用去8分7秒,加上歸隊時間,即學生練習次數(shù)可訂為2-3次。得出了預計練習密度,將試跑的3次時間相加除以該項教材在基本部分所占的時間10分鐘,然后乘以10%,即為4.8%。
以上的第一手材料所獲得的準確預計體育一堂課的練習密度,對我們上好課、制定好教案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最后要說的一點是,對一堂體育課預計練習密度要把握計算尺度,凡是課中有目的用于身體練習的時間,均應算做練習時間,而把握練習密度的計算尺度是準確預計課的練習密度的關鍵,我們可以認為:組織實施所用的時間不應計算在內。
在多重的教材內容中,凡是在課中有目的地用于學習、復習、鞏固、提高技術技能、強健身體、增強體質的練習時間,均看作練習時間。
常用的教材我們可以分為(確定練習時間):田徑運動,走跑項目從預備姿勢開始(起跑的各種姿勢),到終點緩沖結束,我們看作是練習時間,而從終點歸隊時的走或跑交替或慢跑也應視為練習時間;跳、投項目:以開始姿勢到離開沙坑,到投出器械后身體恢復正常姿勢為練習時間,兩項練習出入隊也應為練習時間,在平地上做跳躍(無沙坑)或不持器械的徒手練習以及收拾器械要求跑步也均為練習時間。
體操運動:基本體操徒手或輕器械運動,做動作算練習時間,要是講做結合的過程算練習時間,而其它如跳繩、踢毽、攀爬、負重搬運從動作開始到結束算練習時間;技巧,支撐跳躍、單杠、雙杠等從開始姿勢到結束姿勢算練習時間。
球類中的單個動作教學由開始到結束算練習時間,而教學比賽整個過程為練習時間。
游戲、冰雪活動,整個過程都算做練習時間(冰雪包括堆雪人、打雪仗、各種雪地游戲、雪地對抗、雪爬犁);速度滑冰、冰球、滑雪也是同其它一樣,由開始到結束算練習時間。武術、單個或成套動作從開始到全套過程都算做練習時間。
素質練習,各種靜止用力的動作練習均算作練習時間,如單杠的屈臂懸垂、倒立、雙杠支撐、燕式平衡、武術中的靜止用力動作等。
【關鍵詞】 體育教師示范示范動作
示范,是指教師通過具體的動作范例,使學生可以直接感知所要學習的動作結構、順序和要領的一種教學方法。由于體育教學是教師向學生教動作技術,發(fā)展學生身體的過程,所以示范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最方便、最直觀的一種形式,也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的正確示范不僅能使學生直觀的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和動作概念,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體育教師能夠合理、正確的運用自身的示范,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也是獲得上好體育課的重要條件。在此,本文就體育教學中如何正確地運用示范,談談自己的一些拙見。
一、明確示范目的
教師每次示范前都要明確此次示范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應該怎樣示范等都要目的明確。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jù)本次課的任務、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安排合適的示范時間、示范次數(shù),特別是在什么情況下教師應該重點示范什么動作,都要做到事先安排與計劃。
在處理教新教材時,我們可以做一次完整的動作示范,讓學生在大腦皮層建立一套完整的動作概念和形象,再結合教學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練習中存在的技術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示范。
如在教學“分腿騰越山羊”的動作示范時, 教師必須向學生講清楚,教師示范時,是要求學生看助跑踏跳、看頂肩的動作、看動作的幅度還是看動作的力度等,只有明確示范的要求了,學生的注意力才能集中,這樣的示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進行有效示范
示范是體育教學中最為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體育教師在學生面前展現(xiàn)優(yōu)美、規(guī)范的技術動作,可以激發(fā)學生需誒的自覺性,有利于形成動作的動力定型。因此,課堂中進行有效的示范是保證教學任務順利完成的關鍵所在。
(一)示范動作要精益求精
體育教師的技能示范應是動作的典范,它力求動作準確、熟練、優(yōu)美、輕快。通過觀看教師正確的示范,可以讓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形象,使學生明確完美的動作表象,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的同時又會起到誘導、動員、鼓舞的作用,對學生掌握新動作、那的動作帶來良好的效果。
有怎樣的教師就會有怎樣的教育,教師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要想做到每一次的示范都正確,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必須經(jīng)過專業(yè)、刻苦、一絲不茍的培訓,有扎實的專業(yè)基本功,還需要有獨特的人格魅力和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
(二)示范的方向和位置要合理
課堂中,教師要想提高示范的效果,就必須選擇好示范的方向和位置。正確的示范方向,應根據(jù)動作的結構和動作的要求,以及學生觀察動作的部位而確定的。因此,示范時要講究“面”。
(1)正面示范
要讓學生掌握動作的左右距離的動作時,教師可以采用正面示范,如籃球防守中的左右移動;
(2)背面示范
如果活動的路線、方向變化比較復雜的動作時,教師可以采用背面示范,如武術動作或體操動作等;
(3)鏡面示范
鏡面示范是示范者的動作方向與學生相反,同照鏡子一樣,一般用于簡單的動作,如廣播體操,簡單的徒手操動作等;
(4)側面示范
教學中如果是為了顯示動作前后的部位,我們可以采用的方向是側面示范, 如展示途中跑時腿后蹬時的動作。
那么,示范時的“面”講究到位了,示范時的位置又應該怎樣選擇呢?
教師示范時的位置要根據(jù)學生的隊形、動作的性質以及安全要求等諸多因素而定的。如在示范廣播體操動作時,教師示范的位置與學生觀察的距離應該為2米左右;籃球的高手運球,可以在學生隊形成圓形時,教師站任意一名學生的旁邊進行示范;武術動作的示范應站在學生密集隊形的三角形頂點示范。
總之,教師示范方向和位置必須是有利于學生的觀察,可以讓學生看得清,看得準,學得對,掌握得快的位置和方向就是合理的、最正確的位置與方向。
(三)示范的速度要把握
很多的課堂中,為了示范的效果,除了正常的示范速度外,我們也可以故意將示范的速度放慢。
如果是在教授新動作,為了可以讓學生看得更加清楚完整的正確動作,我們可以采用常速來進行示范;如果是為了讓學生看清動作的技術關鍵,教師可以采用慢速示范的方法,以突出技術動作的重點,提高學生快速掌握和掌握動作的成功率。如學習后蹬跑動作時,教師可以先慢速的進行示范。如果是為了啟發(fā)和誘導學生由易到難進行有節(jié)奏的練習,我們可以采取由慢到快逐漸過渡的示范方法。
(四)講解與示范相互結合
在體育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學生的視覺、聽覺,將動作的講解與動作的示范相互結合。眾多的生理學研究表明:運用多種感官去感知教材,比運用一種感官的效果好,多種感官去感知教材時,可擴大直觀的效果。體育課堂練習中,如果只聽教師講解不看動作示范,這樣的課堂效果最差;如果只看教師示范卻不聽講解,這樣的效果次之;一邊聽教師講解動作要領,動作的重、難點,一邊看教師的示范,這樣的效果最好。
本次課為新授課時,體育教師可以先講解動作的作用和意義,之后再進行完整地示范,然后做慢速的動作示范的同時結合講解,指出技術的關鍵部分和重難點部分。如果是復習舊課,教師可以示范完整動作或者只做動作的重難點技術的時,直接結合講解動作要領,讓學生邊看、邊聽、邊練習。
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學會靈活、恰當?shù)挠煤檬痉督虒W法。在學會以上各種示范法的同時,我們還可進行分解示范、整合示范,自身體育素質欠佳的老師也可以借用多媒體等方法來輔佐自己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潘紹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2-103.
[2]羅希堯.中學體育教材教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2.
[3]邵偉德,鄒旭鋁,俞富根.體育課堂“有效教學”含義與例析[J].中國學校體育2010.6:26-27.
[4]穆乃國.講解要講到“點”上――談體育課堂上講解的藝術[J].中國學校體育2008.1:92-93.
教師如何教,學生就如何學,而講解又是體育教師傳授基本知識、技術、技能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教學手段,同時也是使學生建立正確技術概念的基本途徑。所以,教師講解示范的水平與能力如何,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效果。本人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同樣的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及講解示范,收到的效果是絕對不同的。下面粗略談點體會。
一、講解首先抓住教材關鍵,突出重點、難點
教師在講解時要根據(jù)不同項目內容和要求,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抓住動作的關鍵所在。其次,講解要精煉,對于技術動作的重點環(huán)節(jié)部分,也就是把握了教與學的關鍵。力求講得透徹,講在點子上使學生明確技術的關鍵,務必使其牢固掌握。例如:為了鞏固和提高耐力跑的能力,抓住跑動技術的正確姿勢(以全腳掌著地迅速過度到前腳掌支撐蹬地后爬),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的重點(懂得處理“極點”現(xiàn)象)。對于難點部分,應有步驟地深入分別講解,各個突破,必要時要引用圖表、數(shù)據(jù)、事例等,幫助學生對難點部分加深理解,也可用形象的比喻。例如做體操支撐跳躍時,學生往往推手很慢要求學生迅速有力的推離器械,可把器械比喻成一塊燙手的鐵板,手碰后必須立即推離,從而建立快速有力的推手動作概念,提高了練習效果。
二、講解要準確精煉、生動形象
用最精煉的語言(術語)、最短的時間,把技術動作的概念、要領,直觀形象地講明白,把各種活動辦法有層次地交代清楚。使學生一聽就懂,便于理解、記憶。如在彎道跑的教學中,通過多年教學積累把技術動作歸納成:“身體傾向內,擺臂右大左,靠過內沿跑,腳趾均偏左”。同時,在教學時采用“三體會”教學方法,即先讓學生從直道跑進入彎道跑,從中體會彎道跑與直道中旬地身體有何變化。學生通過兩次練習后,有大部分的學生能體會到身體由于向心力的作用向內傾、擺臂右大于左、兩腳的著地部位左腳用前腳掌的外側,右腳用前腳掌的內側,是為了維持身體平衡。學生有了體會后,再結合口訣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就很快掌握了彎道跑的技術。又如:在側手翻動作,把它復習的動作結構及概念生動形象地匯編成為口訣,即為:“空中一個面(空中的動作要成一個垂直的平面),地上一條線(手腳依次落地要成一條線)”。這些要點及口訣順口、易記、易體會,既能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講解、示范目的。提高了教學效果。
三、講解形式要多樣化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可采用不同的形式講解,對于比較簡單動作的,可用直陳法講解;對于復習的技術動作應用分段法講解??杉兄v解、也可分散講解。講解時不但要講解正確的要領,也要講解易犯的錯誤動作,同時分析造成錯誤動作的原因,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理解正確技術的概念。例如:在籃球傳接球的教學中,首先要講解傳球和接球的技術動作,其次,要講解傳球易犯的錯誤動作--肘關節(jié)外展,這種正確和錯誤動作的對比講解,能加深學生對正確技術動作的理解和印象。另一種形式,在學生基本掌握正確動作的同時,應多采用提問、對比法進行教學,它能啟發(fā)學生進行積極思考、分析、判斷動作的正確與錯誤,同時能培養(yǎng)學生進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學中,有不少學生的“起跳過桿”技術是“沖過去”,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應多采用找?guī)讉€掌握動作較好與較差的學生進行練習示范,讓學生來觀察、分析、比較,后讓學生發(fā)言。經(jīng)過分析、對比,學生對“過桿”的正確動作能得到更深一層的認識。
示范是教師把整個技術動作完整地向學生示范一遍,讓學生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了解動作的結構、順序、形象以及要領和方法,從而更好地進行模仿,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教師的示范是最形象生動的,它是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直觀教學手段。
1、示范目的要明確。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教學任務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示范,如初學教材,為了使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應先做完整技術動作示范,再根據(jù)教學要求講解示范,對關鍵技術動作要重復示范,示范前教師必須向學生講清觀察示范的方向、部位和時間,使學生盡快地明白如何根據(jù)自己完成動作的情況觀察教師的示范,達到抓住重點,突出難點的目的。例如:在“單桿后擺下”這個動作的教學時,教師應重點突出示范后擺、制動、推杠等動作要領,并要求學生注意觀察教師示范時后擺制動、推離器械的動作,這有利于學生直觀效仿,便于加深對動作的理解。
2、示范的位置、方向要正確。示范的位置要根據(jù)學生隊形、動作性質以及安全的要求來選擇最佳位置進行示范及帶領學生練習。如在武術教學中,教授基本動作時,采用橫隊隊形,教師就應站在橫隊的等邊三角頂點方位示范,如果是復習套路,采用橫隊集體練習,教師就應站在隊伍的的左前方帶領學生練習。又如短跑的“ 起跑”教學,就應讓學生站在起跑線的兩側觀察教師示范,這能使學生的視線始終隨教師的示范動作移動。實踐證明,這幾種位置的示范方法最能讓學生便于觀察教師的示范動作。 示范的方向,應根據(jù)動作的結構和要求、學生觀察動作的部位而定。教師應盡量把示范動作的方向、路線與學生跟做的方向、路線相致,可采用正面示范、背面示范、側面示范和鏡面示范等形式。如果教師示范的位置和方向選擇不當,會影響部分學生因看不清完整、正確的動作連貫性而產生錯覺,形成錯誤的技術概念,就失去示范的作用,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3、示范的形式要多樣化。示范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作重點完整示范、分解示范以及正常速度和放慢速度的示范。如對新教材,教師就應先用正常速度示范一次完整的技術動作,使學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完整技術結構,后再根據(jù)該次課內容用慢速度分解示范,使學生了解動作的要領、要求等,建立一個完整的動作表象。例如:在初學武術少年拳第一套的教學中,應先用正常速度把整套動作示范一次給學生看,使學生初步了解少年拳第一套的技術動作結構,再根據(jù)該次課的任務,進行分解示范教學。另外,也可用直觀教具進行示范,如錄像、圖解等,以彌補示范不足和增加講解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