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課外閱讀好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我從事十幾年的語文教學中經驗中,我覺得學好語文有很多方法,但最好的方法就是閱讀,在語文學習中沒有閱讀量的積淀是不可行的。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碧K軾說過:“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是前人的讀書經驗總結“讀書”不僅能使你的語文知識更豐富,而且會使你的眼界會更開闊,更為重要的是會陶冶情操,使你的品格更高尚。尹建莉在書中這樣說過:“如果我們想讓孩子學好語文,卻漠視他的課外閱讀,這好比給一個本該喝一杯奶的孩子只預備了一匙奶,讓一個想學游泳的人進浴盆試水一樣。”閱讀是理解文章的關鍵,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多閱讀是理解文章的最好方法,是寫好文章的最有效的途徑。
目前好多中小學都開設了“閱讀課”,但上這樣課的時候不是孩子手里拿本書去讀,而是教師講“閱讀方法”,學生做“閱讀題”。這宛如當一個人需要喝水時,旁邊的人就滔滔不絕地給他講一大堆關于喝水的知識,并讓他回答一些關于喝水的問題;而盛滿清水的水杯卻從來不肯遞給他。我覺得著名學者尹建莉的話,太值得家長尤其是我們語文老師思考和借鑒了。
根據她書中所提倡的及具體的方法,我首先從我平時的教學中做起,先讓學生看簡單易懂的文章,看完以后,讓他們用自己的話講講故事的內容和有趣的地方,多鼓勵,多表揚。其次,在課堂上除了課本知識外,培養(yǎng)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我還大量的講讀很多課外知識,繪聲繪色的講讀故事,激情飛揚的講解歌詞詩賦,培養(yǎng)他們閱讀的興趣。在家長那里,不少人對閱讀與語文學習的關系認識不足,有的家長甚至阻撓孩子的課外閱讀。他們很關心孩子的成績,聽人說讀課外書對學習有好處,就讓孩子讀幾天,可孩子剛一產生閱讀興趣,開始出現著迷的樣子,家長就擔心了,怕耽誤學習,又趕快把孩子拉回到課本中。這些家長總認為讀課外書不是學習,學課本才是學習。
結合這個情況,我在家長會上重點講了這個問題,和家長交流了閱讀的好處,閱讀和學習語文的關系,以及怎樣在家中補足好的課外閱讀。下面我就重點來談談閱讀的好處:
首先,課外閱讀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作用,對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思想意識也有重大影響。多讀多看課外書可以讓我們了解世界各地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民族習俗。還能使人具有遠大多讀書,不僅能使人變得視野開闊,知識豐富,而且對理想有著執(zhí)著的追求。多讀多看課外書,可以增強我們對各門學科的了解,更好地掌握這門學科,并了解這門學科與其它學科的關系。孩子在閱讀以后,書面語言通過默讀、回憶和思考,會轉化為無聲的內部語言,而豐富多彩的內部語言與思維的早期結合,又會思維和想象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從此就可以“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
其次,課外閱讀量豐富的孩子都比較能說會道,愛講故事,愛說見聞,會提問思考,會答題爭辯,他們知識豐富,思想活躍,而且通過閱讀,早早汲取人類的精神營養(yǎng),培養(yǎng)起自學、思考的頭腦、最終走上卓越的人生之路。
歷史上從古至今,不乏這樣的例子,著名的大詩人曹植、陸游及唐宋家,都是因從小就愛讀書,很早就在詩文上暫露頭腳,而后成為大文豪的。近代卓越詩人黃遵憲,三歲入私塾,喜好讀書識字,十歲寫的詩就不同凡響:現代名人中,總理也是酷愛讀書,從小就閱讀祖父的豐富藏書。著名作家聞一多不僅讀四書五經,還讀歷史博物學……
第三,課外閱讀如果貧乏,帶來了的是明顯的后勁不足。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越學越吃力,越到高年級,越明顯,尤其是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學生頭腦也似乎變得異常遲鈍,文思枯澀.不僅直接影響了語文成績,同時也影響了英語的閱讀理解、翻譯和寫作的成績。所以,讓學生從疲憊不堪的補習牢籠中走出來,還孩子們一個廣闊的閱讀天地吧!孩子在小學階段養(yǎng)成愛讀書的習慣,不僅可使學生獲得知識底子、智力基礎,更是智力發(fā)展和優(yōu)良性格培養(yǎng)的目標,讓他們一生都不感到空虛,很好地完成終身學習的任務,成為一個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不斷成長的人。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匱乏,成為一個很容易空虛,很容易煩躁的人,是一個眼界不寬的人。
最后,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而勤讀書、勤動腦,能促進腦神經及感官信息運動中樞神經活躍,能積極地改善和增強腦功能書讀多了以后,他們就會善于表達,他們不斷地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進行借鑒和思考。也學會了接納、欣賞、評論、互助,從而對知識與方法產生新的洞察與領悟。現代醫(yī)學研究也指出,好的書籍、文章、詩歌,宛如心理疏導的醫(yī)生,高尚情操的導師。同時,通過品讀和交流,全方位理解文章,能使學生更好地領悟文學作品蘊藏著的靈性與思想,感受那充滿魅力、充滿人性的語言美,在心靈上受到震撼,在人格上得到熏陶。
初一語文課外閱讀習慣課外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對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以及獲得更加寬廣的知識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一語文教學中,必須加強課外閱讀,讓學生得到更加寬廣的知識面,在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踐能力的同時,不斷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這也是現代素質教育對教學工作的具體要求,從當前的課外閱讀情況來看,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初一老師必須加強課外閱讀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一、初一學生課外閱讀現狀
在學習經典教材為依托,根據教學意圖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對加深學生對相關課程的理解,增強語言應用和文字表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共識。而課外閱讀是學生開拓視野、調節(jié)情操,提高審美情趣、得到知識的有利渠道,尤其是初一學生,正處于求知欲望大、培養(yǎng)道德、文化素養(yǎng)的黃金期,課外閱讀在其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目前的課外閱讀調查情況來看,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1.閱讀過于盲目與片面
片面性與盲目性主要表現在:對相關內容的選擇中,大部分學生都會按照自己的興趣進行閱讀。即使購買了課外書籍,也是與考試習題、練習冊無關的書籍,而經典書籍、文學名著更是稀少。所以在學生課外閱讀中,閱讀單一就成了主要的問題,由于不善于根據個人修養(yǎng)與文化程度選擇讀物,“拿來主義”嚴重,在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與時間后,效果卻不太明顯。
2.閱讀被動性
從中學生閱讀情況來看,由于自身控制力不夠,所以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有將近一半的學生晚上不會看書,頂多只是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yè),所以也就不能養(yǎng)成自覺閱讀的好習慣。尤其是一些需要動腦思維的作品,很多學生都不太感興趣,在被動接收的過程中,也需要家長或者老師反復叮嚀,才能保障完成力度。
3.閱讀艱巨性
課外閱讀間距性,主要表現在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很多學生在完成好家庭作業(yè)后就是十點鐘左右,學生很少有更多的時間課外閱讀。由于大部分初中生缺乏良好的閱讀意志,在不會利用時間的過程中,怕累、怕苦成為了二十一世紀學生的缺點,從而極大程度地影響了閱讀質量與數量。部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過于急切,在好高騖遠以及快餐文化的影響下,一旦遇到困難,就表現出退縮的現象,缺乏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與信心。
另外,語文課外閱讀一直處于封閉的狀態(tài),也就不可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即或閱讀,也只是為了考試、練習題而閱讀,在被動的接受老師對相關課文進行理解時,讓學生知識面越來越狹窄。
二、加強初一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方法
1.培養(yǎng)閱讀興趣
興趣作為成功的導向,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對學習成績具有直接的幫助。因此,在現代中學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起好帶頭作用,通過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例如,在《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學習時,課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預習,并且對作者的相關資料進行搜集,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分析、有感情的朗讀,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習興趣,還能保障質量與效率,避免將過多的時間放在對作者以及課文表面學習中,它能給學生更多的想象空間與時間,得到更多的知識。同時,這種學習方式,還能讓學生主動打開心扉,和老師、同學進行交流,得到更多的知識與思路。
2.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習過程中,習慣和能力對學習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習慣能提高學習能力,反之就會缺乏自主學習,更不能提高閱讀能力與習慣。書籍作為人類進步、發(fā)展的寶庫,它不僅是歷史文明、科技發(fā)展的寶庫,更是智慧的凝聚,所以在閱讀中能夠讓師生擁有更加廣闊、明亮、純凈的視野。在書的海洋,我們不僅能走訪各個國家的歷史、文明、政治、習俗,還能了解人類真善美,激發(fā)學生對真善美的理解與追求,進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性格與素養(yǎng),插上理想與奮斗的翅膀。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根據初一學生的心理、年齡與知識面等特點,向學生介紹相關書籍,并且組織活動對課外閱讀進行交流、溝通,在這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課前5分鐘演講或者寫讀書筆記、周記的形式,讓學生主動對作品進行思考。為了充分利用時間,還應該將博覽與精讀結合起來,讓學生擁有更加廣闊的視野,啟發(fā)學生練筆。同時這也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個方式,所以必須有恒心與耐心。
三、結束語
課外閱讀作為增長見識、擴展知識面的重要方法,對提高學生語文思想、道德品質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初一語文教學中,老師必須根據學生特征,運用恰當的方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關鍵詞:多讀書;讀好書;閱讀;語文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9-0234-02
作為個體的人不可能事事親歷,事事親為,而有針對性的課外拓展延伸閱讀恰可以彌補此不足。至于如何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如何有效的把閱讀活動融入到我們生活中來,人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言論表達很多。這里,筆者就課外閱讀活動指導的話題略談點滴心得,以期與廣大同仁共同探討。
一、了解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的趨勢
《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閱讀材料包括適合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澳茌^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痹诋斍伴_放的語文教育體系中,課外閱讀不再是游離于語文教育過程之外的“點綴”,而是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鑒于此,擴大初中學生課外閱讀量已經是勢在必行。
學生的課外閱讀絕大多數是以個人方式進行的。因此,老師在指導自己的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時,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正視學生的時代、年齡、生理、心理特點和需要,不僅允許,而且要鼓勵他們根據自己的個性、興趣、愛好來制定個人的閱讀計劃,選擇閱讀作品、閱讀形式,自由閱讀,自由筆記。只有這樣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意識。在當前互聯互通空前發(fā)達的社會條件下,面對海量的信息源進行正確的判斷、收集、整合,同時做出應對策略是任何一個人所必須面對的。因此,在課外閱讀中,如何培養(yǎng)初中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活用信息的能力就成為當前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課題。而且,教師在給學生課外閱讀指導中不能只重視學生閱讀量、閱讀能力的提高,而忽視學生良好品德在閱讀中的潛移默化。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不僅要考慮學生個人的自主性,更應該給予學生課外讀物選擇的引導。
二、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當然更是鼓舞和推動學生課外閱讀的動力源,“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睂W生只有有了閱讀的興趣,才能真正從內心的最深處產生閱讀需要,進而主動去閱讀,去涉獵自己的所需。所以,教師應該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興趣上下功夫,最大可能地激發(fā)學生閱讀的主動需求,使他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始終將閱讀與快樂相聯系。那么,如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呢?我以為在平時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教材或活動中的文章和故事來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利用其中精彩、緊張、感人的情節(jié)或片段來創(chuàng)設情境與懸念,讓學生產生刨根究底的沖動,來促進他們進行課外閱讀。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嘗試。
1.以多樣的形式向學生推薦好書。教師在熟悉當前國內廣為大眾喜歡的期刊、書目排行榜的基礎上,進一步熟知圖書內容,并身體力行地去涉獵,以加深對書的切身感受,“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而后根據要求和內容做到:(1)推薦的方式可以是某一期刊、具體的篇章和內容的介紹。如,在教學《傅雷家書》節(jié)選文時,適時給學生講《傅雷家書》整部的主要內容以及另一部著名的家書《家書》的內容。引導學生課后拓展閱讀此二書,課后,好多學生去閱讀了這兩本書,起到了很好的效果。(2)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課外閱讀推薦須有的放矢,講究技巧。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的論斷,很好地說明了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與作用,老師對待書籍的好態(tài)度及個人的閱讀技巧,往往會成為學生效仿的榜樣。
2.舉行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往往目的性明確,既希求有所得,又期望自己的所得獲得師長、同學的肯定與贊賞,從而實現成就感。針對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可舉行如下活動。(1)我們可結合語文綜合性學習,開展讀書心得經驗交流會、講故事比賽等專題活動;(2)結合文言文教學,舉行詩歌朗誦比賽、填寫詩詞名句競賽等;(3)結合當前社會熱點問題、國內外重大事件,指導學生到相關網站,點擊相關文章或專著進行閱讀,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并在此基礎上,對所讀知識制作手抄報進行展覽,或舉行專題報告會,提供舞臺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所得。讓學生在展示自己,體驗成功中促進閱讀的進一步展開。
三、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和規(guī)律性,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按規(guī)律辦事,講究方法。讀書亦然,初中學生各方面學力雖然比之小學生略強。但是,在開展閱讀時同樣會遇到閱歷淺,分辨力弱,盲目性大等瓶頸。因此,為提高閱讀質量計,指導讀書方法,制定閱讀計劃就顯得十分重要且必要。
1.指導學生選擇積極、健康的課外讀物。課外閱讀好處多,可是如果盲目開卷未必有益。就像一盤菜因為適量的味精而成為美味,可是如果味精過多,不僅難以下咽,而且吃了可能中毒,所以指導學生正確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因為“趣味”會讓越來越多的學生愿意去讀書,樂意去看書。
2.指導學生制定可行的閱讀計劃。“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一俗語無不說明計劃的重要性,要讓還不是很成熟的初中學生自覺完成大量的課外閱讀是不易的,更何況人不論年齡大小都是有惰性的。所以,制定可行性計劃,穩(wěn)步推進閱讀是必要的,大體可以從三個各方面來考慮:(1)由內而外,由課內的選文而看對應的作品集,再拓展延伸同題材、同主題作品的閱讀,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完成了教材基本知識學習,避免了原本相對枯燥的課堂學習,又使學生閱讀能力得到應有的提高;(2)從叢書書目考慮。“矛盾文學獎”、“年度最佳作品”等產生的書目,學生如能按圖索驥加以閱讀,肯定會獲益匪淺。
3.指導學生閱讀方法。閱讀方法得當,在閱讀中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學生可以根據作品性質(名家名著,一般名著,消遣性、重要性、資料性)、特色及自己的時間、精力等不同情況,而有針對性地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往往收獲奇效。即,品讀法;通讀法;略讀法;跳讀法;選讀法,此五法學生可根據實際酌情采用。
首先,閱讀能擴大大家的詞匯量。有些時候我們覺得英語學習中最困難的是單詞太多,學了就忘。而在課外閱讀材料中,有些常用的詞復現率較高。對于這部分單詞,我們就可以自然而輕松地習得。同時,詞匯量的擴大也讓聽、說、讀、寫變得更輕松。
其次,閱讀能提高我們閱讀綜合能力。經常的大量的課外閱讀能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降低閱讀時的困難。大家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哪怕是沒有時間規(guī)律的課外閱讀之后,在讀閱讀理解題的文章時“覺得沒那么痛苦”了。
再次,閱讀能擴大同學們的知識面。課外閱讀能讓大家學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擴大大家的知識面,了解到外面的世界?,F在的高考題中,單選題的語境設置更具時代氣息,而書面表達的話題也比較貼近生活,具有時代氣息。所以,知識面的擴大對解題也有好處。
最后,閱讀能增強同我們對英語的興趣。一些趣味英語閱讀對我們來說除了是學習之外還是一種娛樂、放松,能增強我們對英語的興趣,讓大家更主動地學習、思考和研究英語。
二、高中生如何選擇閱讀材料
為了培養(yǎng)我們的興趣,我們應遵循文章由易到難的原則。
1.文章長度:由短到長。高一的我們,尤其是農村我們大多是沒有課外閱讀習慣的。教師不妨指導他們由最短的小笑話、漫畫或者如一些學習輔導報上的小資訊讀起。這些笑話、資訊往往一分鐘左右就能讀完,有趣而且簡單,并且貼近生活,能引起大家的興趣。而在培養(yǎng)我們閱讀習慣的最初,“興趣”恰恰是教師最應該注重的。
2.文章內容:由具體到抽象。內容具體的文章如有故事情節(jié)的記敘文、報刊上的連載小說等,容易理解,有利于增強同學們課外閱讀時的信心,從而使其養(yǎng)成堅持閱讀的好習慣。有了這個好習慣之后,再漸漸過渡到一些說明文、議論文等各種體裁的文章。
三、高中生如何合理安排閱讀時間
高中階段學習任務較重,因此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不是很容易。有時同學們可能會覺得沒有時間閱讀。這里,可以把時間分為課內和課外兩部分,作如下建議:在培養(yǎng)我們閱讀習慣的初期,教師不妨每天給出課內的一小部分時間,在這有限的時間內指定一些簡短而有趣的文章讓我們去閱讀。一些英語學得好的同學在做練習的時候比較快,也可以利用這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進行一些閱讀。同學們的閱讀習慣初步養(yǎng)成之后,教師就可以逐漸減少課內所用的閱讀時間,指導大家利用課外的零碎的時間去閱讀。根據這些時間的長短決定閱讀文章的長度。
四、改善閱讀環(huán)境
閱讀其實是一種非常隨意的行為,如果形成習慣,那么必然會對提高成績產生重要影響。閱讀的環(huán)境并不一定需要?W校安排,同學們們可以自行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興趣;教師也可以給大家們設置一些閱讀場景,培養(yǎng)同學們閱讀的興趣。我們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提高成績而學習,而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讓自己更適應這個社會,并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在自身方面,我們不能被動的去學習,應該主動去創(chuàng)造機會和時間去學習英語。態(tài)度決定成敗,一個人對學習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必然會出現不同的結果。當然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很多我們并不是主動學習的,因為他們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考入好大學,雖然他們在努力,但是學習的懶惰性還是很容易凸顯的。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教師去做這些同學的輔助工作,讓他們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語言的力量是不夠的,教師要合理給我們設置一些英語角之類的活動,鼓勵大家參與,讓大家意識到自己的英語水平還需要進步。同時給同學們播放一些報紙或者是新聞,daily life就是一個很好的期刊,它比較貼近我們的生活。閱讀不一定要局限于課堂中,課下時間也可以成為閱讀的機會。如果我們抓住了每一個空余時間去閱讀,那么必然會取得突飛猛進的效果。英語學習不同于其他任何學科,它不像數學一樣,需要我們塌心用很多時間去攻克一道難題。其實,每一個課間,或者是每一個閑暇時間,我們都可以拿起一本英語書,或者是自己的筆記,看上兩眼,讀上兩句,這樣就夠了。正所謂學習在于積累,厚積而薄發(fā)。
人才源自知識,而知識的獲得跟廣泛的閱讀積累是密不可分的。朱熹曾經指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所提倡的“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等,無不強調了多讀書廣集益的好處。因此,我們不能不深思:應該如何及早引導學生去正確面對紛壇繁雜而又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博覽群書,開拓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不斷提升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從而使學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長,潛能得以充分地發(fā)掘,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談談淺見:
一、了解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趨勢
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數是以個體的形式來進行的,因此,教師應允許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開展課外閱讀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要,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讀物,自由閱讀,自由寫筆記。而且,形式要不拘一格,不求統(tǒng)一,這樣才能成功地激發(fā)起學生閱讀動機。在信息化社會條件下,要求個人面對大量的信息能進行正確的判斷、整理、處理,并做出相應的對策。因此,在課外閱讀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活用)能力,提高信息素養(yǎng)成為一個核心的課題。此外,在課外閱讀指導中,教師不能只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而忽視學生良好品德的養(yǎng)成。目前,小學生從課外書籍中汲取的“營養(yǎng)”結構仍不夠合理,卡通漫畫在學生課外閱讀書籍中所占的比例較大。因此,教師既要考慮學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強對課外讀物選擇的指導。
二、激發(fā)閱讀興趣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實的因素。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同樣的,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 巧用故事懸念誘發(fā)閱讀興趣。故事人人都愛聽,一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個個精神抖擻,雙耳立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為快。隨著教師聲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jié)早巳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當孩子們津津垂聽、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結局之際,教師嘎然收聲無不動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節(jié)交錯復雜,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請自讀原文。此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出相關的讀物。出示《一千零一夜》一書告訴他們,想知道結果就借讀這本書里面還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學生被扣人的故事情節(jié)激起了濃厚的興趣,紛紛要求借書。這樣讓聽者在享受故事情節(jié)所帶來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課外讀物的誘惑,主動去進行閱讀,這效果恐怕比任何說教都有效。
三、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
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閱讀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就不能提高閱讀的質量。因此,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也很重要。
學生課外閱讀有很多好處,但選擇很重要。別林斯基說得好:“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睍r下出版物眾多,魚目混珠,所以指導學生正確地選擇課外讀物非常重要。
首先,思想要健康。我們要教育學生讀好書,使他們從好書中認識真、善、美,樹立正確的審美觀。而受年齡、閱歷、水平限制,小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強,所以我們不能低估不良讀物給我們小學生帶來的副作用。
其次,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原則上小學低中年級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為主,高年級學生除故事外還對傳記、傳奇、驚險小說等感興趣,可以說進入了文學期。女生一般喜歡看有故事情節(jié)的書,而男孩則對史地、體育、科學等方面感興趣。所以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愛好進行了解,到介紹時就有的放矢了。
再次,有趣味性。教師要有計劃地幫助學生選擇適合他們閱讀程度的課外讀物。
最后,注意閱讀的廣度。魯迅先生在《給顏黎民的信》中告誡青少年:??次膶W書不好,只看一個人的著作也不好。在尊重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只有廣泛地閱讀,才能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課本閱讀的不足。
兒童的意志、毅力、水平與定型的成年人有區(qū)別,要克服小學生常見的好奇心和盲目冒進的心理,所以要講究閱讀的先后,閱讀要有計劃地進行。
由課內向課外延伸。“世間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確實在社會上處處有語文,人人時時學語文、用語文。如今,社會生活高度開放,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局限在課堂,課本里,而應該構建開發(fā)的教學模式,拓寬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感受中國語言文字的美,讓學生知道中國五千年的深厚歷史文化,從而去影響學生的精神世界。各種閱讀材料,特別是范圍廣泛的課外閱讀,更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沒有邊界的感受空間。學生接觸了各種類型的文章,在老師的引領下,文字帶他們進行了時空的穿梭,領略了各種風情,遨游了藝術殿堂,充分感受了祖國文字的奇妙與偉大。同時,也激起了孩子對各種閱讀材料的興趣,促使他們自己通過讀報、看書去獲取知識、信息,懂得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
低年級安排兒歌等淺顯的兒童讀物,中年級安排易懂的寓言、童話、科學知識短文,高年級安排有代表性的中、長篇小說等文學作品及報紙雜志。
培根說過:“凡有所讀,皆成性格。”學生對文章的鑒賞感悟,都具有較強的個性化特點。在讀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我們進行素質教育的希望所在。因此,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鼓勵學生提出與書中不同的見解,或者解決書中或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在閱讀中,會對一貫的、公認的模式、結論提出異議的閱讀能力其實就是學生的一種求異思維的體現。經常性地進行這種“過濾”閱讀,對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在學了《三顧茅廬》后,請學生結合課外閱讀的有關章節(jié),作個簡單的人物評析。有的同學就提出:劉備的禮賢下士只不過是他的一種計策,說明他狡猾,用多種表面工夫去感動諸葛亮。其實,他根本沒什么本事,又列舉許多事,來說明他出謀靠諸葛亮,開戰(zhàn)靠張飛,關羽。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于是,脫開書本,結合當今社會討論劉備到底算不算一個成功人士?
學生討論異常激烈。從《三國演義》原著來看,大家發(fā)現作者褒揚的劉備確實不算一個有勇有謀之士,不過他這禮賢下士一德也實在地讓他擄獲了人心。當今社會,如果有了這樣的品質就能比較成功地搞好人際關系,受益也是匪淺的。所以聯系自身,我們大家一致總結出:德、才并重才能真正地成功。
一、營造閱讀氛圍,催生閱讀興趣
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良好的書香氛圍可以催生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此我做了四個方面的努力:第一,利用黑板報、宣傳欄及教室走廊,張貼一些讀書名言及學生自創(chuàng)的凡人凡語,營造教室的書香氛圍。第二,通過學校和年級組的共同討論,向學校領導及學校各科任課老師說明課外閱讀的重要性,統(tǒng)一思想,不再把學生在自修課看課外書作為違紀違規(guī)來處理,使學生更自由地選擇看書的時間。另外幫班級集體統(tǒng)一征訂優(yōu)秀報刊,精選時文,如《讀者》《青年文摘》《語文報》等時文報刊,建立一個固定的班級閱讀書庫。第三,每個學生至少提供一本好書,到本班語文教師那里登記,并帶在身邊隨時閱讀。所有的書籍登記后供全班調配,互相借閱。要求每個學生每個月至少看完一本。第四,用家校雙邊互動時間盡量向學生家長推薦學生閱讀書目100本,建議家長定期購買優(yōu)秀書本,統(tǒng)計學生家中擁有書櫥和書房的百分比,以及家庭藏書數,從而促進家庭讀書氛圍的形成。
二、拓寬課外閱讀范圍
每周抽出一節(jié)“說”課,發(fā)揮學生的閱讀能力,這節(jié)課是在自由閱讀的基礎上開設的,可以作為講故事、講新聞、講笑話等專題課,由學生分組輪流主持和輪流講,以展示課外閱讀成果?!叭f事開頭難”,在剛開始時,教師要大力做好動員工作,讓學生認識到這節(jié)“說”課對于自己的重要意義,安排一部分學生做好示范。為了“說”好,他們會積極地廣泛地涉獵課外讀物,篩選出自己認為最合適、最精彩的篇章或片段。這樣,學生的閱讀面就多了,知識面就廣了,閱讀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充分利用假期時間,拓展閱讀面。暑假、寒假的時間較長,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看新大綱補充附錄――“課外閱讀推薦書目”中的古今中外文學名著,擴大他們的閱讀范圍,并布置相應的寫作任務,或讀后感,或鑒賞文章,讓學生初步學會鑒賞文學作品,提高思想認識,陶冶情操,發(fā)展審美能力。現在有的地方正在推行一年四假制,我認為這對進一步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和知識面是有極大好處的。因為學生畢竟在學期內學習任務繁重,要學的科目多。要迎接的考試名目多,如市統(tǒng)考、省會考、全國高考等,所以學生對于課外閱讀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們極其渴望能多一點時間讓他們自由閱讀,讓心中的紅杏能更自由地出墻來,而一年四假制將為他們滿足這種愿望提供便利的條件。
三、注重課外閱讀質量
引導學生讀文學名著原著。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和選修課本中的有些文本是長篇名著節(jié)選,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去閱讀原著,而不能要求學生只讀“名著導讀”和青少年版本的名著簡縮本。要求學生以節(jié)選的課文為基點向整本名著作擴展,通過對整本書的閱讀來加強對局部的理解,從而立足課內,帶動課外,從課內有力地向課外拓展輻射。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時與文本充分對話,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自主分析感悟能力、自主欣賞評價能力和自主吸收遷移能力。
四、完善評價制度
經過研究得出課外閱讀的實效性缺乏的根本原因是缺少反饋、評價和激勵機制。沒有積極有效的評價,學生的課外閱讀的興趣的激發(fā)、方向的引導、成果的展示等就無法激活,課外閱讀的實效性就會大大降低。為了讓學生保持良好的閱讀興趣,我們以學生為主體,以閱讀時間、語言積累、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為主要內容,開展評價活動,具體做法如下:
資料查閱法。定期查閱《學期課外閱讀計劃》、《周課外閱讀計劃》、讀書筆記、讀書心得,檢查學生計劃的合理性和計劃執(zhí)行的實效性。每周末對學生讀書筆記進行量化,一個月統(tǒng)計得分,根據分數確定課外閱讀的等級。
活動評價法。學生在廣泛的課外閱讀中搜集了許多信息,如奇聞軼事、生活常識、歷史傳記等,有急于告訴他人的愿望,因此在廣泛調查學生閱讀范圍、篇目的基礎上,可每月開展一次讀書報告會,交流課外閱讀體驗,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閱讀中的收獲。并對展示結果進行民主評議,確定課外閱讀發(fā)展等級。另外利用早讀課、語文活動課,開展“介紹一本好書”、“詩文朗誦比賽”、經典名著知識競賽、讀書征文等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能夠發(fā)揮自己特長的活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內閱讀;課外閱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毖韵轮x,就是要告訴我們,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光靠課內這三四百篇、三四十萬字的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要重視課外閱讀,并為學生在課內學習與課外閱讀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由課內向課外過渡,把課內外閱讀有意識、有系統(tǒng)地結合起來。
一、得“法”于課內,運用于課外
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重視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重視語文綜合能力的鍛煉,強調拓展語文教學的外延,重視學生知識面的拓展,重視課外閱讀。語文課堂教學不應僅滿足于幫助學生理解“文中之道”,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學有所“得”。葉圣陶先生說過:“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可見,加強課內閱讀方法的指導,應用于課外閱讀,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對于提高學生課外獨立閱讀的能力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二、立足于課內,輻射于課外
牛頓、愛迪生等偉大科學家的成長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人一生所學的知識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學校課內習得,而絕大多數都是在課外學到的。因此,新課程改革后的閱讀教學更加注重了課內學習內容的拓展與延伸,老師們要樹立“大語文”觀,突破僵化的思維模式,突破課堂的禁錮,突破課本的約束,強化課內外聯系,引導學生挖掘開辟閱讀內容,豐富閱讀信息,把學生的閱讀從課內輻射到課外。
1.課前鋪墊式閱讀。
在學習新課之前,布置學生閱讀與課文的作者、背景、內容相關聯的資料,以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教學《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時,課前布置查找普羅米修斯的相關資料,有的從網上查到了普羅米修斯的英雄事跡,有的從書上了解到與普羅米修斯有關的神話傳說,交流時,還有學生提出他找到了與課文內容不同的多個傳說版本。雖然學生查找到的資料內容豐富多彩,各不相同,甚至出現爭鳴,但無一例外,他們都通過廣泛的課外閱讀,加深了對普羅米修斯這位英勇頑強、無私奉獻的英雄形象的理解。
2.課中推薦式閱讀。
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恰到好處地穿插閱讀一個或多個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文本,再以點帶面,推薦閱讀,既激起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又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如教學冰心的《憶讀書》一文時,引導學生感悟“讀好書”的好處時,冰心多次提到了《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好書,教師順勢而導:《三國演義》讓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聽極了”,還“含淚上床”,“哭了一場”;《水滸傳》讓作者“大加欣賞”,“氣憤填胸”;《紅樓夢》讓作者“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你看過這幾部作品嗎?你是否與作者有相同的感受呢?緊接著教師隨手拿出事先準備的《水滸傳》,選擇“武松打虎”片斷,聲情并茂地讀起來,處卻戛然而止,幽默地說:“欲知下文,請自己看書!”下課后老師把《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等幾部名著放在圖書角讓同學們借閱,老師欣喜地發(fā)現,這“武松打虎”果真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3.課后延伸式閱讀。
下課鈴聲的響起,決不意味著學生閱讀的結束,在很多時候,恰恰是新一輪閱讀的開始。延伸就是以課文為基點,向更深更遠更廣的閱讀空間擴展。如學習《房兵曹胡馬》和《馬詩》兩首古詩,引導學生發(fā)現兩首古詩的作者都是唐代詩人,課后向學生推薦《唐詩三百首》;學習了《鄭人買履》這則寓言后,老師根據寓言的出處,課后向學生推薦《韓非子》;學習《孔子和學生》后,向學生推薦孔子的《論語》……學生在課本中所學到的課文內容,有時想更加了解有關這方面的知識,求知欲望極高。這時向學生推薦這方面的課外讀物,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由課內遷移到了課外。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盼望著讀,自覺去讀,甚至于手不釋卷,沉浸在讀書的快樂之中。
三、展示于課內,激趣于課外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兒童主動積極閱讀的基礎。兩千年前的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不如樂之者。”興趣作為一種至關重要的“劑”,它能推動學生從課外有益讀物中去探求知識和獲得能力。不管是何種課外閱讀方式,關鍵在于課堂上必須要給學生提供舞臺,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激發(fā)他們課外繼續(xù)閱讀的興趣而樂此不疲并持之以恒。
論文摘 要: 在目前的中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處于不被重視的尷尬地位。文章認為,可以通過將課外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高相結合來解決這一問題,以寫作為指導和目標促進課外閱讀,以課外閱讀為基礎提高寫作能力。
一、中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現狀與重新定位
教育部在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初中生(7—9年級)應“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這表明,傳統(tǒng)的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教學目標已經慢慢轉向以語文素養(yǎng)為核心的教學目標。在強調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中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們應該把強化課外閱讀作為中學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
但是,在目前的中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把越來越多的時間花在應付考試上,這使得用在課外閱讀上的時間日益減少。其次,由于應試教育的壓力,中學生漸漸對課外閱讀失去了興趣。學生不再喜歡閱讀,尤其是與考試看似沒有關系的課外閱讀。再次,老師往往只強調學生對教科書的重視。常常要求學生掌握對教科書課文的理解,而很少注重課外閱讀。最后,由于課外書籍的多種多樣,挑選甄別有價值、對自己成長成才有益的課外書籍對于中學生來說頗為不易,所以不少學生家長對中學生課外閱讀持一種消極的態(tài)度。
因此,如何改變中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尷尬現狀成為了中學語文教師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我根據自己多年來從事中學語文教學的實踐提出了想法,那就是將課外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一起,以課外閱讀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以寫作為目的指導課外閱讀。我認為對于課外閱讀的這一重新定位能夠較好地解決目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缺乏的問題。
二、以寫作為指導和目標,促進課外閱讀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笨梢婇喿x與寫作是密不可分的。讀書多、閱讀能力強的人,寫作能力往往很強。相反,讀書少的人則很難寫出好文章。因此,我提倡以寫作作為指導和目標來促進課外閱讀。
(一)擴大課外閱讀,重視語言的積累。
語言積累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如果僅僅依靠課堂教學就遠遠不夠。所以中學生必須廣泛閱讀才能逐漸提高語言素養(yǎng)。教育部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各個學段的課外閱讀量,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做到豐富語言的積累。
(二)區(qū)分精讀與泛讀,重視精讀經典。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中學生可選擇的課外書籍非常多,對于所有課外書籍都進行精讀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因此,區(qū)分精讀與泛讀,重視精讀經典十分重要。在這一方面,教師應該發(fā)揮應有的引導作用。
對于泛讀的課外書籍,應指導學生將重點放在語言的積累、視野的開闊、情操的陶冶等方面。另外,在泛讀課外書籍中也應該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在快讀閱讀中搜索有用信息在現代社會中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能力。對于精讀的課外書籍,教師必須做好挑選甄別的工作。教師應推薦學生閱讀一些適宜的經典書籍。依我的教學經驗,適宜精讀的書籍應當以散文為主,精讀散文有幾個好處:一是篇幅較短,不用花費大量時間;二是散文的寫作線索較為明顯,適宜中學生理解和分析;三是散文接近中學生寫作的文體,利于學生吸收模仿。總之,課外閱讀應區(qū)分精讀與泛讀。
三、以課外閱讀為基礎進行寫作
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說:“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途徑,課外閱讀抓得好,對學生寫作幫助很大,文章寫得好的同學恐怕多半得力于課外閱讀?!比绻f把閱讀看做是信息的輸入的話,那么寫作就是信息的輸出。信息的輸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先前的信息輸入。由此可見,以課外閱讀為基礎進行寫作是可行的。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我認為以課外閱讀為基礎進行寫作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一)錘煉語言文字,注重語詞與文采。
語言文字是寫作的基礎,恰當地使用語言文字是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但語言文字的正確使用并不是通過有關語法教學就可以完全實現的,而是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在語言的使用中掌握用法。語言的生命在于運用,只有理解了語言在運用中的含義,才能明晰其用法。文章好不好的一個重要體現是看文章是否有文采,文采依靠的是積累。
通過課外閱讀,尤其是大量地泛讀,學生可以積累大量的辭藻和詞語搭配,也可以對語句的表達方式有更深刻的認識。具體來說,語言文字的運用包括兩個方面:首先,使用怎樣的詞語;其次,怎樣將這些詞語以何種方式組織出來。前者涉及用詞,后者指向成句。大量的泛讀可以使學生在這兩個方面有潛移默化的提升。
(二)精構篇章框架,展現文章脈絡。
相對于上面的語言要求來說,這里涉及的是寫作更高層次的要求。好的文章不僅僅在于遣詞與造句,更核心的在于文章要表達的思想和思想表達的線索與層次。在寫作中,這就體現在怎樣設計篇章結構的問題上。所謂寫作之前要“胸有成竹”就是強調在寫作具體材料之前要有對文章篇章框架的設計和規(guī)劃。
掌握這種篇章規(guī)劃能力對于中學生來說是非常難的,依據我的教學經驗,中學生寫作中最缺乏的就是這種能力。對于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通過課外閱讀的精讀來解決。之所以推薦學生課外閱讀中要精讀名家散文,就是想讓學生通過對名家散文的認真分析與研讀來逐漸領悟文章篇章結構的框架方法與技巧。在精讀了一些名家散文后,學生模仿其行文方式多加練習,便可以大大提高這方面的寫作能力。
因此,面對中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不被重視的尷尬現狀,我們可以將課外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高相結合,以寫作為指導和目標促進課外閱讀,以課外閱讀為基礎提高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外閱讀;寫作能力;結合
一、中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現狀與重新定位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初中生應“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這表明,傳統(tǒng)的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教學目標已經慢慢轉向以語文素養(yǎng)為核心的教學目標。在強調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中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們應該把強化課外閱讀作為中學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
但是,在目前的中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造成這一現 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把越來越多的時間花在應付考試上,這使得用在課外閱讀上的時間日益減少。其次,由于應試教育的壓力, 中學生漸漸對課外閱讀失去了興趣。學生不再喜歡閱讀,尤其是與考試看似沒有關系 的課外閱讀。再次 ,老師往往只強調學生對教科書的重視。常常要求學生掌握對教科書課文的理解,而很少注 重課外閱讀。最后,由于課外書籍的多種多樣,挑選甄別有價值、對自己成長成才有益 的課外書籍對于中學生來說頗為不易,所以不少學生家長對中學生課外閱讀持一種消極的態(tài)度。
因此,如何改變中學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尷尬現狀成為了中學語文教師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我根據自己多年來從事中學語文教 學的 實踐提出了想法,那就是將課外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一起,以課外閱讀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以寫作為目的指導課外閱讀。我認為對于課外閱讀的這一重新定位能夠較好地解決目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缺乏的問題。
二、以寫作為指導和目標,促進課外閱讀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笨梢婇喿x與寫作是密不可分的。讀書多、閱讀能力強的人,寫作能力往往很強。相反,讀書少的人則很難寫出好文章。因此,我提倡以寫作作為指導和目標來促進課外閱 讀。
1.擴大課外閱讀,重視語言的積累。 語言積累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如果僅僅依靠課堂教學就遠遠不夠。所以中學生必須廣泛閱讀才能逐漸提高語言素養(yǎng)。教育部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各個學段的課外閱讀量,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做到豐富語言的積累。
2.區(qū)分精讀與泛讀,重視精讀經典。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中學生可選擇的課外書籍非常多,對于所有課外書籍都進行精讀是不可能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因此,區(qū)分精讀與泛讀,重視精讀經典十分重要。在這一方面,教師應該發(fā)揮應有的引導作用。
對于泛讀的課外書籍,應指導學生將重點放在語言的積累、視野的開闊、情操的陶冶等方面。另外,在泛讀課外書籍中也應該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在快讀閱讀中搜索有用信息在現代社會中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能力。對于精讀的課外書籍,教師必須做好挑選甄別的工作。教師應推薦學生閱讀一些適宜的經典書籍。依我的教學經驗,適宜精讀的書籍應當以散文為主,精讀散文有幾個好處:一是篇幅較短,不用花費大量時間;二是散文的寫作線索較為明顯,適宜中學生理解和分析;三是散文接近中學生寫作的文體,利于學生吸收模仿。總之,課外閱讀應區(qū)分精讀與泛讀。
三、以課外閱讀為基礎進行寫作
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說:“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途徑,課外閱讀抓得好,對學生寫作幫助很大,文章寫得好的同學恐怕多半得力于課外閱讀。”如果說把閱讀看做是信息的輸入 的話,那么寫作就是信息的輸出。信息的輸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先前的信息輸入。由此可見,以課外閱讀為基礎進行寫作是可行的。結合自己的教 學經驗,我認為以課外閱讀為基礎進行寫作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1.錘煉語言文字,注重語詞與文采。 語言文字是寫作的基礎,恰當地使用語言文字是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但語言文字的正確使用并不是通過有關語法教學就可以完全實現的,而是需要學生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在語言的使用中掌握用法。語言的生命在于運用,只有理解了語言在運用中的含義,才能明晰其用法。文章好不好的一個重要體現是看文章是否有文采,文采依靠的是積累。
通過課外閱讀,尤其是大量地泛讀,學生可以積累大量的辭藻和詞語搭配,也可以對語句的表達方式有更深刻的認識。具體來說,語言文字的運用包括兩個方面:首先,使用怎樣的詞 語;其次,怎樣將這些詞語以何種方式組織出來。前者涉及用詞,后者指向成句。大量的泛讀可以使學生在這兩個方面有潛移默化的提升。
2.精構篇章框架,展現文章脈絡。 相對于上面的語言要求來說,這里涉及 的是寫作更高層次的要求。好的文章不僅僅在于遣詞與造句,更核心的在于文章要表達的思想和思想表達的線索與層次。在寫作中,這就體現在怎樣設計篇章結構的問題上。所謂寫作之前要“胸有成竹”就是強調在寫作具體材料之前要有對文章篇章框架的設計和規(guī)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