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高中語文古詩解析范文

高中語文古詩解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語文古詩解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語文古詩解析

第1篇:高中語文古詩解析范文

【關鍵詞】高考背景下;高中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

0引言

高三是學生人生中最重要的時間段之一,學生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高考的到來,為自己的長遠發(fā)展奠定基礎。就語文高考而言,古詩詞是語文高考的重要內(nèi)容,而古詩詞的考點中,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又是重中之重[1]。但是從當前我國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在教學中更加重視學生對古詩詞的記憶和背誦,在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上關注不多,對學生的高考十分不利,需要引起重視。

1高考對于高中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要求

近年來,隨著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高考制度也開始出現(xiàn)細微的變化。對于高考中的語文學科而言,考試的內(nèi)容更加靈活,考試的重點也從單純的古詩詞記憶轉變?yōu)楦幼⒅貙W生能力的考察,包括對作品的整體分析能力、表達技巧、語言技巧以及作品的深刻內(nèi)涵理解分析等[2]。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必須要從能力培養(yǎng)的角度出發(f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水平,為高考的成功做好充分的準備。

2高考大背景下高中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對策

2.1把握古詩詞的外在特點進行鑒賞

古詩詞的鑒賞包括內(nèi)在和外在兩個方面,其中,外在是基礎,內(nèi)在是升華。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學生古詩詞鑒賞能力培養(yǎng)時,首先要從古詩詞的外在特征方面出發(fā),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古詩詞的外在特征指的是古詩詞的韻律,這種獨特的外在特征賦予古詩詞更加獨特的文體特征,也使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指導學生加強對古詩詞韻律感的把握實際上就是要求學生能夠把握古詩詞的聲調(diào)和押韻,以此提高學生的古詩詞語感,并在語感的基礎上加強對古詩詞內(nèi)涵的了解[3]。語感對于語言學習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生在大聲朗讀古詩詞的同時,可以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律美和語言想象美,可以無形中幫助學生培養(yǎng)和提高自己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從古詩詞的朗誦訓練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2.2把握古詩詞的內(nèi)涵含義

每一首古詩詞都包含著豐富的內(nèi)涵,或“托物言志”,或“寄情山水”,或“借古諷今”…當然,不同的古詩詞包含的具體內(nèi)涵是不同的,而古詩詞中究竟反映出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則需要學生進行細細地把握。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做到的是,明確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點不僅僅是讓學生進行整篇古詩詞的背誦,也不是讓學生記住整篇古詩詞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而是指導學生對每一句詩詞進行把握,從詩詞的寫作手法、營造出來的意境以及表達方式等方面著手,幫助學生對個別字詞進行把握,然后對詩句進行把握,最后才是對整篇古詩詞內(nèi)涵的把握。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才是理解學習和有意義的學習,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也只有這樣,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提高[4]。例如,《琵琶行》,這是一首千古流傳的佳作,雖然其最精彩之處在于寫琵琶女的琵琶技巧以及琵琶營造的意境,但是全文每一句均富有豐富的內(nèi)涵,值得學生進行仔細地品析。如“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笨此埔痪浜唵蔚那榫趁鑼?,卻反映出了琵琶女對于辛酸往事的痛苦記憶。其中的“忽夢”實非偶然,“夢啼”也并非真的指夢境,而是情感的再現(xiàn)和回憶。此外,通過這一段文字的簡析,結合當前詩人自己的現(xiàn)狀和社會背景,我們也可以認識到,詩人這是借助琵琶女的故事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將琵琶女的身世和自己的遭遇相映襯,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表現(xiàn)作品的深刻主題。

2.3重視古詩詞的背景分析

在古詩詞鑒賞能力中,時代背景對于古詩詞的解析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諸多的古詩詞中,如《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其發(fā)生的故事背景在宋寧宗開禧元年,當時韓腚兄湊,正積極籌劃北伐,辛棄疾被重新錄用。但是表面上看辛棄疾是被朝廷重用,實際上不過是號召的幌子,因此辛棄疾感到憂心忡忡,提出的政治意見也未被采納,感慨萬千,于是寫下了本首詞[5]。從故事背景我們就可以看出,文中主要想要表達的也是詞人為國擔憂以及對自己的意見未被采納的不忿。最后一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正是以廉頗自喻,畫龍點睛。因此,教師在進行古詩詞的教學中需要加強對當時時代背景的分析,以便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

3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高考制度的不斷改革,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應該要轉變過去的教學觀念,不僅要重視學生對文章的記憶和理解,更要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為學生的高考和全面發(fā)展做好準備。具體來說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指導學生從古詩詞的外表特征和內(nèi)在含義兩個方面著手,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提高古詩詞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周凡慧,楊勇.試論“讀”在中學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5:128-130.

[2]祝夢希.從《夢游天姥吟留別》看詩歌的閱讀鑒賞[J].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01:24-27.

[3]朱霞.談情景教學法在古詩詞鑒賞中的有效應用――以《念奴嬌?赤壁懷古》為例[J].教育觀察,2012,08:63-64.

第2篇:高中語文古詩解析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傳統(tǒng)文化;滲透分析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影響,高中教育體制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對高中語文教學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好設計與組織工作,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好學生的語言表達與運用能力。同時還要適當?shù)臐B透好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的質(zhì)量。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

傳統(tǒng)文化可以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同時也可以提高精神文明建設的效果。作為文化中的重要載體之一,高中語文已經(jīng)成為了教學中的關鍵科學之一,因此,就要充分發(fā)揮出在傳承傳統(tǒng)文化上的重要性,做好學生的培養(yǎng)工作。第一,要避免多元化文化對學生產(chǎn)生出的負面影響。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影響,不僅促進了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動,同時也產(chǎn)生出了許多消極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學生群體來說,大多是因為這一階段是學生樹立起健康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很容易受到消極文化的影響形成錯誤的價值理念。所以教師就要做好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工作,幫助學生明確其中的正面意義。第二,在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下,可以激發(fā)出學生的W習積極性??梢哉f枯燥乏味的語言知識是難以被學生所接受的。所以教師就可以運用一些比較優(yōu)美的詩詞,以此來保證教學的效果,同時還要讓學生受到文人情懷等方面的影響,主動的學習語文知識。第三,借助傳統(tǒng)文化可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國許多的傳統(tǒng)文化作品中存在著積極意義的思想,學生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也可以樹立起正確的文化意識。所以教師就要運用好古詩詞等,以此來讓學生受到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二、現(xiàn)階段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對學生的情感觀念認識不足

在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下,教學活動的引入并不是單純要讓學生掌握好名句與名篇等內(nèi)容,其目的就是要幫助學生通過詩詞來實現(xiàn)深層次的理解,與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與思想等方面產(chǎn)生出共鳴。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將目光放在了詩詞的翻譯以及詩詞的結構等方面上,這樣也就難以對古詩詞中的文化內(nèi)涵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講述,造成了學生雖然學習了這一知識,但是卻并不能理解其中的精髓與價值。

2.對學生的自我理解與賞析認識不足

為了滿足教育改革的需求,教師在引入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就要從古文教學上出發(fā)。但是在實際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使得教師在教學中過度關注對文言文以及詩詞等方面的解析,或是直接借助教學工具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內(nèi)容,這樣也就忽視了學生的自主與認識,最終也就降低了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難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

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措施

對于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來說,其自身有著一定的綜合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做好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工作,突出傳統(tǒng)文化的功能,發(fā)揮出其影響力。

1.在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中的引入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教材上出發(fā),以此來開展教學工作。在教材中所包含的內(nèi)容大多是精心挑選過的,其中也存在著比較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對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進行分析,培養(yǎng)好學生的人文精神。如學生在學習《鴻門宴》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找出其中的民族精神與審美意識,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借助語文來傳承好文化。

2.保證融入方式的準確

現(xiàn)階段中大多數(shù)的語言教學中往往都是從古詩文上來融入傳統(tǒng)文化的,但是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情境與信息技術等手段來幫助學生學習。如學生在學習《逍遙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從詞匯上出發(fā),借助相應的畫面等來給學生進行展示,同時還可以引用音樂等來幫助學生進行想象??梢哉f,這種教學方法與學生日常生活中所見的不同,所以也就可以促進學生思維想象力的發(fā)展。

3.篩選好傳統(tǒng)文化內(nèi)容

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教師引入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而記住文化內(nèi)涵等來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就要避免存在盲目崇拜的心理,而是要采取批判性的方式來鼓勵學生進行有選擇性的學習。如在一些古詩文中詩人在落魄后所寫的內(nèi)容,教師就可以有選擇性的進行教學,保證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可以滿足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的亞要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tǒng)文化,不僅可以培養(yǎng)好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同時也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引入傳統(tǒng)文化的意義,從現(xiàn)階段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上出發(fā),完善教學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張曉鸞.試論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J].教育,2016(9):93-93.

第3篇:高中語文古詩解析范文

一、基于不同閱讀主體的“少教多學”策略

“少教多學”的一個重要出發(fā)點在于凸顯學生的主體性,而不同年齡段、不同閱讀經(jīng)驗的學生會產(chǎn)生不同的閱讀期待,形成不同的閱讀能力,我們的閱讀教學應當充分認識和尊重學生的這些特點。

以高中生為例,高一起始階段的閱讀教學應注重與初中教學的銜接,同時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結構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如句子成分的劃分、常用的修辭方法、常見的表達方式、不同文體的特征,等等,而對于這些基礎知識的梳理和歸納正是進行深度閱讀的保障性條件,不可小覷。而隨著閱讀量的積累,到了高一下半學期,學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感性體悟能力均得到了提升,此時的閱讀教學應適當加大難度,引導學生正確把握文本結構,概括作者的主要觀點,明確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并能對文中的重要概念進行解析,對關鍵語句進行同義轉換。

二、基于不同閱讀文本的“少教多學”策略

高中階段的閱讀文本主要分為兩大類型:文言文和現(xiàn)代文。其中,文言文教學包含了古文閱讀和古詩詞鑒賞,而現(xiàn)代文閱讀主要是散文和小說這兩種文體。

眾所周知,文言文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原因不僅在于它在高考中的分值或比重,更在于其閱讀理解的難度。讀者要想真正品味出文言文的美感,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真實的共鳴,首先要過文字這一關。簡而言之,先要讀懂,然后才有“品”和“析”的環(huán)節(jié)。如此看來,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占據(jù)了主導地位,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靜言思之,“教”的效果如何呢?教師在“教”的同時是否關照了學生的“學”?從文言文教學實踐來看,筆者認為,“少教多學”的策略在文言文教學中也可以得到體現(xiàn),當然要考慮到文本的難易特征。例如,粵教版必修二的文言文單元收錄了《逍遙游》和《與妻書》這兩篇經(jīng)典文本,前者為莊子所作,生僻字詞較多,蘊含的哲理十分深奧,教師的講解就顯得尤為重要;后者是革命黨人林覺民的絕世情書,文字淺顯,情感真摯,完全可以讓學生主講或分組探究。這樣既能避免教法的單一和課堂的枯燥,又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積極性,便于教師從學生的解析中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的盲點或是學生尚未掌握的知識點,從而檢驗自己“教”的成果。

綜上所述,針對不同類型的閱讀文本,教師對“教”的內(nèi)容必須做出取舍,對學生“學”的過程必須給予不同程度的引導。這將最大限度地避免對“少教多學”這一思想的盲目跟風,切實增強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三、基于不同閱讀情境的“少教多學”策略

閱讀教學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積極影響學生的閱讀期待,為閱讀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進而引導他們自主完成學習目標。具體而言,常見的閱讀情境可設為以下幾種:問題情境、演說情境、聯(lián)想情境、誦讀情境和演示情境。

所謂“問題情境”,是指教師借助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走進文本,去尋求問題的答案;或是用問題統(tǒng)攝全篇,幫助學生提煉概括出作者的重要觀點或思想情感,而解決問題的過程便是與文本深度對話的過程。在這一情境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給出預設的問題,也可以讓學生自主發(fā)問,從中選擇有價值的問題供大家探討。而確定問題之后,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也可以提倡小組合作,但一定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感知文本,體驗到探索與交流的快樂,并允許他們給出豐富多彩的答案。毫無疑問,“問題情境”中學生的“學”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再論“演說情境”。教師“說”的內(nèi)容終究要服務于文本解讀,如介紹文本的寫作背景,講述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解釋某一重要概念,說明自己對于某個觀點的看法,等等,教師的“說”是為學生的“學”做鋪墊,具有學生不能取代的參考借鑒意義。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難度大,內(nèi)容繁雜,學生有限的人生閱歷很難應付千變?nèi)f化的文本,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更要有指向性和針對性,要恰到好處?!吧俳獭辈皇恰安唤獭?,而是為了騰出時間引導學生更好地“學”。在面對不同的閱讀主體,處理不同的閱讀文本,運用不同的閱讀情境時,萬萬不可固守模式,或讓“少教多學”流于形式,要讓這一方法策略真正作用于自主高效的語文課堂之建設。

第4篇:高中語文古詩解析范文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現(xiàn)代文學作品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當培養(yǎng)學生發(fā)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fā)。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把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方面加以重視,探索做好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zhì)。這

也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的深造及今后走向社會之后的工作與個人發(fā)展。

一、做好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總體要求

首先,教師要明確自己的定位。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其核心在于尊重每一個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對文本的獨特見解。新課標還要求在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與廣度,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

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盡快完成從解析者、傳聲筒、訓導師到參與者、指導者、組織者的轉化,樹立民主意識和人本意識,提高教學的參與度,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進而培養(yǎng)和提高閱讀能力。

其次,要不斷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法。

一是要提倡問題式閱讀,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美國教育家布魯巴克說:“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通過交鋒自己解決問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盡力給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設發(fā)表自己獨特見解的機會,讓學生討論、分析、交流,并在這一過程中掌握知識,這也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二是要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朱光潛先生說過:“真正的文學教育不在于讀過多少書和知道一些文學上的理論和史實,而在于培養(yǎng)出純正的趣味?!毙睦韺W研究告訴我們,一個人若對某種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就會如饑似渴地去學習和掌握它。教師要善于設疑,來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與求知興趣。如在講述《項鏈》一文時,“作者為什么在小說的結尾要安排一個瑪?shù)贍柕屡c佛來思節(jié)夫人相會的場面?為什么要點明項鏈是假的這個事實?”這些都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從而培養(yǎng)起閱讀的興趣。

三是要利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改進教學。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提供更加直觀、多維的材料,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功能,增添學習的樂趣。如教《赤壁賦》一文時,可以提供一段以古箏與洞簫為主的背景音樂配樂誦讀,這樣使學生感到聲情并茂,如癡如醉,可以更深刻地體會作者當時的情感,從而清晰的理解課文,教學效果也能得到提高。

二、新課標下古代詩文閱讀教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共五冊,“閱讀鑒賞”部分79篇文章中古代文學作品達42篇,涵蓋了從先秦至清代的眾多經(jīng)典之作。古代文學作品比重如此之大,可見新課程表中是十分重視古代文學作品的閱讀的,所以,在新課改下應高度重視古詩文閱讀的教學。

首先要從基礎知識入手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古詩文的創(chuàng)作年代距今久遠,漢語體系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在現(xiàn)代語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如果沒有對中國古代詩文相關知識、包括字詞、文體以及相關歷史知識的了解,很難很好地閱讀古詩文。因此,十分有必要對高中生進行有關古詩文的基礎知識教育,為他們更好地閱讀和理解古詩文打下基礎。

例如,“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燭之武退秦師》,第一冊)中的“唯”是句首語氣詞,表示希望;“唯大王命之”(《荊珂刺秦王》,第一冊)中的“唯”亦是此義,而不是唯一、只的意思。這與當今語境中試用的“唯”字的意思就有區(qū)別。

還有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如:“宜皆降之”(《蘇武傳》,第四冊)中的“降”為使動用法,“使……投降”。如:“單于壯其節(jié)”(《蘇武傳》)中的“壯”為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壯,認為……壯”。

通假字更是古詩文閱讀中常見的一個現(xiàn)象,如“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詩經(jīng)兩首》,第二冊)中的“匪”通“非”,“不是”的意思。如果不了解這種通假情況,把“匪”理解為“土匪”,無疑與作者本意有很大的偏離。

其次,要向?qū)W生傳授古代文體的知識。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不同文體的古文,如論、序、表、傳、記、賦、詩、詞等。學生如果能對相關文體及一般何種情況下使用此類文體有明晰的把握,對于正確理解作者的本意,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要傳達的思想,也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應該在語文教學中向?qū)W生傳授此類知識,這也有利于提高學生文學素養(yǎng),對于其日后的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較為有利。

三、新課標下現(xiàn)代文學作品閱讀教學

現(xiàn)代文學作品是高中語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主要素材。尤其是現(xiàn)代文學作品是在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中創(chuàng)作的,與人們的生活更加貼近,也更加反映現(xiàn)代社會面貌,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方面更具有現(xiàn)實性。因此,應該重視現(xiàn)代文學作品在高中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中的作用,做好現(xiàn)代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

首先,要提倡對文學作品的多元解讀。與古代文學作品不同,現(xiàn)代文學作品的產(chǎn)生時間較為晚近,對作品的意蘊往往還沒有形成共識。而且,現(xiàn)代社會本來就是一個多元的社會,特別是對青少年來講,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重視他們的觀點和想法也是新課標的一個核心要求。

其次,要重視對人物的多維分析。任務是文學作品中反映作者寫作意圖的重要組成要素,通過分析任務的語言、行為,我們可以總結出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在對現(xiàn)代文學作品的人物進行分析時要注意多維分析,才能全面把握人物,理解作品。

例如《雷雨》中的周樸園這個人物,以往的分析往往是批判他的兇殘和虛偽,其實我們也應該看到。但是,從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懷念中,是可以看到真誠的,包括對年輕時浪漫的留戀,也有遺棄魯侍萍的歉疚,還有良心對于犯罪的譴責。說明,他本人在心底依然有未泯的人性和良知存在,這也反映了人性的復雜性。特別是現(xiàn)代社會,學生思想也日益多元,對待人物,這種多維的理解人物的方法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總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所在,也是事關學生今后繼續(xù)深造和個人發(fā)展的重要關鍵。新課標對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要始終把握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這個根本標準,探討做好語文閱讀教學的模式和方法,進一步做好高中語文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

第5篇:高中語文古詩解析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語文素養(yǎng);提升

新世紀的高中語文教學面臨著新型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法無異于其他科目,都是以考試內(nèi)容和解題步驟作為主要的教學內(nèi)容,學生一直在重復著大量的練習和記憶。在這種形勢下,很少有學生能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再將之轉化為自我的文化素養(yǎng)。思維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會影響到人的價值導向和個性發(fā)展,對人格的養(yǎng)成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因此,高中語文教師一定到打破“學習為了考試”的教學怪圈,以學生的主體發(fā)展作為語文教學的方向之一,致力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下文就將具體闡述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夯實積累語言基礎,為提升語文素養(yǎng)打下基礎

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并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也不是教師憑空就能做到的,在高中教學階段,提升語文素養(yǎng)就要從學生的字詞語言基礎開始。語文基礎知識包括漢字的發(fā)音、書寫、意義,漢字是中華名族的文化瑰寶,而不僅僅是一種語言形式,在漢字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中凝結著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每一個漢字都有其歷史和內(nèi)涵,學好語文兼?zhèn)湔Z文素養(yǎng)就要從掌握漢字開始。當前我國的教育模式正從應試教育逐步向素質(zhì)教育轉變,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家長還是會注重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積累,為進一步的升學做好準備。教師在進行語言基礎教育的時候,既要注重字詞訓練,也要讓學生明白字詞語言的魅力所在,為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打下基礎。在掌握字詞的基礎上要了解文字運用的基本語法和修辭形式,這樣才能規(guī)范運用所學的語文內(nèi)容。

語言的積累可以通過古詩詞和名著完成,這些也是我國悠久歷史的文化積淀,學習古代文化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重要意義。例如,在《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這三篇文章的學習中,教師首先要強調(diào)字詞積累,將文言文中的字詞含義和解析理解并記憶,能順利讀懂整篇文章,接著再對比分析這三篇文章的深意,這三篇文章都是由七國紛爭到秦統(tǒng)一六國再到滅秦建漢這一大時代背景下的產(chǎn)物,無論是燭之武、荊軻或是劉邦都是古時的英雄,從文中可以體會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英勇,并將之轉化為語文素養(yǎng)。

二、掌握語文各項基本技能,為提升語文素養(yǎng)提供工具

語文教學對于任何年齡階段的學生來說都是一種基本生活技能的積淀與提升,對于即將參加高考進入象牙塔并且對接社會的高中生而言,語文的教學更應該是一種對“聽說讀寫”全面提升的途徑。因此,高中語文教學必須追求其教學的有效性、要注重對學生各項語文技能的提升,切不可附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應試化教學,讓高中語文教學變成高考的形式化產(chǎn)物。語文的基本技能不外乎聽說讀寫這幾項,聽和讀是這些技能中的基礎,在日常的人際交流、讀書看報中基本都能達到相對不錯的水準,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語文教學形式的影響,學生的“說”和“寫”的水平依然無法達到高中生應有的水準。“說”,看似簡常,殊不知“說”中也是蘊含著大學問的。一個人言語表達的過程中,可以反映出說話者的氣度與胸襟,因此高中語文教學一定要兼帶起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如舉辦以“讀書有用還是讀書無用”的主題辯論賽,讓學生用“說”肀澩鎰約耗諦牡南敕ǎ歡說起“寫”,也一樣是重要無比。好的書面表達能力是新時代人才必不可缺的一項技能,牢牢掌握這項技能會在學生走向社會后給他們帶來非常大的幫助。在我的日常教學中,我也經(jīng)常會讓學生模擬書寫一些諸如“公文”、“求職信”、“通知函件”等,一來讓學生學會通過書面的文字展現(xiàn)自己、表達思想,二來讓學生提前接觸一些將來職業(yè)生涯中常見的文體,對他們未來的全面發(fā)展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三、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興趣,促進提升語文素養(yǎng)

眾所周知,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積累、沉淀的過程,講求潛移默化。因此,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勢必會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在這一漫長的積累過程中,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必須要有對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作為支撐,如若不然,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對學習語文產(chǎn)生倦怠情緒,積極性不高,從而漸漸降低高中語文教學的水平。因此,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幫助學生產(chǎn)生學習語文的激情,讓他們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興趣與習慣。一些活躍課堂氣氛的小游戲、小環(huán)節(jié)可以充分提升學生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參與度,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語文學習,這樣一來勢必就能漸漸培養(yǎng)起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時,可以讓學生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自行擬寫演講稿,并抽選代表上講臺演講。這種活動環(huán)節(jié)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出學生心中學習語文的激情,讓學生學習起語文來更高效。

四、教師自身提升語文素養(yǎng),重視課內(nèi)課外的提升途徑

教師作為語文教學的主導者,如果想在日常教學中欲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得先從自身入手積極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除此之外還需要在教學中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科目的興趣。這就對教師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懂得與時俱進,積極學習各種新型的多媒體教學工具,不斷思考和更新教學思想。在此基礎上教師也要重視課內(nèi)課外兩種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途徑,日常教學大都數(shù)是在課堂中完成的,因此可以采取靈活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或是競爭答辯。與此同時,教師要看到課外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成效,要去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文學作品,感受其中的文字魅力,定期也可以舉辦一些語文比賽,例如漢字拼寫大賽、古詩詞接龍比賽,組織一些詩社和小說社,讓志同道合的學生有合作前進的動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 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是一項長期課題,需要廣大教師結合自己的日常教學,開發(fā)出更多更好的方式。要將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一項重點,只有在此前提下,高中語文教學才能實現(xiàn)其“活的靈魂”,讓高中語文教學展現(xiàn)出其最大的魅力。

參考文獻:

第6篇:高中語文古詩解析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一、優(yōu)化有“術”,重復閱讀

閱讀教學當然以“讀”為主,“讀”的意義在于使學生情有所動、心有所感,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從而讓學生更加明確文章主旨,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那么,學生如何才能把“文章的內(nèi)涵”讀出來呢?每個學生開啟興趣的觸點不同,教師就應該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氛圍,來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以嘗試用不同的朗讀方式來讀,如集體讀、個人讀和自由讀等。教師應該先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再采取各種朗讀方式。重復讀文章段落,深刻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而產(chǎn)生共鳴,領會到文章深處的內(nèi)涵。

二、優(yōu)化有“術”,分層訓練

不同層次的學生多多少少會有些智力因素的差異,因此,要按照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不同,制訂不同層次的訓練標準,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可以顧及到所有學生,一旦學生的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就會給予學生信心,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班級的整體水平也會有相應的提高。

二、優(yōu)化有“術”,多維訓練

說到優(yōu)化語文閱讀教學,說得再好,紙上談兵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使課堂訓練落到實處。“聽、說、讀、寫”這四大關卡首當其沖,既是學習語文的基本條件,也是語文不可撼動的根基。寫出來的文章漂亮與否,是很能說明一個人的語言水平怎樣的。老師在堅持不懈訓練“寫”的同時,也可以在課堂上解析學生中的優(yōu)秀文章,讓學生及時學習別人的優(yōu)秀寫作方法和語言,并把它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四、優(yōu)化有“術”,閱讀有道

在這個科學主導的時代,開發(fā)出一套快速有效的閱讀方法很重要。從學生的思維的形式和模式入手,運用學生所學知識,借助語言學、語法學、修辭學和邏輯學的原理和規(guī)則,來系統(tǒng)化地解決問題。學生憑借這一套方法,從嘗試運用到熟練地駕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教是為了不教”,真正達到提高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最終目的。并且,有利于促進教學方法的改革取得實質(zhì)性的進展,課堂教學模式得到有效的更新,真正做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達到閱讀教學優(yōu)化的目的。

閱讀是語文考試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教會學生閱讀對他們升學非常關鍵。在新課改的大潮下,我們教會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學習知識的能力,這樣才能在以后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第7篇:高中語文古詩解析范文

一、認真努力做好課題開題工作

2007年11月,我校申報了汕尾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運用控制論對高中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鑒賞指導與調(diào)控的研究》(負責人:鄭旺吉),于2008年1月被批準立項(項目編號:D-06),課題組教師圍繞該課題進行了深入廣泛的研究,取得了預期的成果;課題于2010年11月經(jīng)評審結題。在此基礎上,我們將該課題取得的成果應用于日常教學教研中,在汕尾市各高中學校加以推廣;同時,組織我校語文科骨干教師蔡贊生、鄭昌適、陳兆慈、周瑞超、張遠志、吳振濤深入學習《廣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2010―2020)》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等專著,通過充分調(diào)研和論證,于2010年12月向廣東省教育廳申報了廣東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普通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指導研究》,把研究的突破口瞄準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的指導,希圖探索、尋求一套有效的指導方法。2011年5月,該課題經(jīng)評審正式立項后,課題組于2011年7月8日在學校行政會議室舉行了開題報告會。會上,課題負責人鄭旺吉充分論證了課題提出的背景與意義、核心概念與界定、研究思路與方法、研究階段及成果預測;與會領導、專家對課題研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這些都為課題的深入研究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二、勤奮扎實做好課題研究工作

(一)努力學習相關理論,尋求課題研究支撐點

課題研究之初,我們積極搜集相關資料。首先是組織課題組教師認真解讀《廣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2010―2020)》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其次,利用網(wǎng)絡的便利,搜集資料,下發(fā)學習。如認真學習我校業(yè)已結題的汕尾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運用控制論對高中課外文學作品閱讀鑒賞指導與調(diào)控的研究》的相關理論和研究成果,學習全國各地有關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指導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我們?nèi)翰呷毫Γ砭庉嬃恕墩n題理論學習資源包》,作為課題組教師培訓和學習的必備資料。該資源包主要包括課題研究相關理論、名師“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指導”課堂實錄、名著導讀講座、普通高中文學作品教學的相關論文、名家談讀書等。

(二)創(chuàng)設各種教研載體,指導自主、探究學習方法

為與課題研究相配合,課題申報以來,所有全校性的語文教研活動均和本課題研究整合起來,教學研討的內(nèi)容有意識地增加了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指導的比例。讓每一次常態(tài)性的語文教研活動都成為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指導的一次專題研討活動,每次活動均安排課題組教師作專題發(fā)言,如課題負責人鄭旺吉老師先后作了“散文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古詩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情境的創(chuàng)設”等主題發(fā)言,蔡贊生老師作了“現(xiàn)代詩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解讀”等主題發(fā)言,張遠志老師作了“傳記文學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指導”主題發(fā)言。這些主題發(fā)言各有見地,給老師們以很好的啟迪。課題組還確定可以采取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教以學為基礎”的教學設計思想,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設計相應的文學作品鑒賞評價中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的研討課,如鄭旺吉的“《花非花》詩意探究”、鄭昌適的“《寒風吹徹》意蘊探究”、吳振濤的“《項鏈》人物性格探究”、張遠志的“《祝福》春節(jié)文化探究”和陳兆慈的“《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自主、探究學習方法”等研討課均體現(xiàn)了文學作品鑒賞評價中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的重要內(nèi)容,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和影響。

這些專題發(fā)言和研討課,將課題研究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在全校語文教師中加以驗證、推廣,起到了示范、輻射作用,使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及研討活動中及時轉變觀念,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在文學作品鑒賞評價方面的自主、探究能力,并加以方法指導。

(三)參加各種交流活動,提高研究能力水平

課題研究啟動后,我們抓住各種機會學習、提高課題組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2012年3月16日課題負責人鄭旺吉參加了廣東省教育廳舉辦的廣東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主持人和教研骨干研修班的培訓學習,聆聽了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黃崴、廣雅中學教務處主任何麗萍、河源市教育局教研室周清生、廣州市番禺區(qū)教育局教研室黎耀威等專家的精彩報告,回校后組織課題組教師認真研讀研修班資料《教研芳華》(廣東省教育研究院2012年3月出版)。2012年6月12至21日筆者又參加了廣東省高中語文科骨干教師省級培訓,聆聽了華南師范大學劉良華教授《教師怎樣做行動研究》、廣東省第二師范學院梁文寧教授《文學鑒賞與中學語文教學》、譚海生教授《教學研究與論文寫作》等主題講座,獲益匪淺,回校后組織全校語文教師認真研討、學習,將其觀點、做法應用于課題研究中,使課題研究獲得了新的理論支撐和指導。

三、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一)通過閱讀相關研究書報和上網(wǎng)搜索等各種途徑,搜集整理了各種文學體裁閱讀鑒賞評價理論與方法指導文字資料、文學作品導讀文字資料、PPT課件和文學名著電子書籍、“電視文學”“百家講壇”等文學作品閱讀鑒賞評價視頻材料,充實了高中文學作品閱讀鑒賞評價教學資源。

(二)通過開展課題研究理論探究與實際操作,課題組成員基本掌握了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指導方法,將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逐步加以改進和推廣。首先,我們認識到,“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能充分調(diào)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習過程真正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在新課程實驗的實踐中,要求教師用新的教學觀、教學方式去面對學生,組織課堂,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實落實自主、探究學習。

具體到散文教學和詩歌教學中,我們吸收了課題組負責人鄭旺吉分別于2010年1月發(fā)表在《中國校園文學》(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0-9809,國內(nèi)統(tǒng)一刊號:CN11-2644/1)上的教學論文《淺談散文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和2011年4月發(fā)表在《師道(教研版)》(國際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ISSN 1672-2655,國內(nèi)統(tǒng)一連續(xù)出版物號:CN44-1299/C4)上的教學論文《淺談古詩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闡述的指導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質(zhì)疑”、“開放教學內(nèi)容”“正確評價探究結果”等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散文鑒賞評價自主、探究能力,通過利用古詩的“空白藝術”“豐富意蘊”和“意象的多義性”來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培養(yǎng)學生古詩鑒賞評價自主、探究能力,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至于小說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和傳記文學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我們將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和推廣。目前,課題組已組織精干教師編寫了校本教材《實用類文本閱讀選編》,在選編之傳記文學文本中專門設計了“思考與探究”,用以檢測學生對傳記文學鑒賞評價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通過研究實驗,課題組教師初步掌握了對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的指導方法,積極指導學生開展“文學作品閱讀鑒賞評價研究性學習”,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2012屆高三年級林雪瓊同學主持的“短篇小說閱讀鑒賞評價研究性學習”獲陸豐市中小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一等獎。課題組教師將研究成果撰寫成研究論文,參加汕尾市2011年度中小學教育教學論文評選,獲得優(yōu)良成績,其中張遠志的《淺談小說閱讀教學中的傳統(tǒng)文化探究》、吳振濤的《小說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榮獲二等獎;蔡贊生的《尋找現(xiàn)代詩歌教學的最佳途徑》發(fā)表在《汕尾教育》雜志(2011年第6期)上。這些獲獎、發(fā)表的論文觀點務實,對文學作品鑒賞評價的教學、教研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如:蔡贊生的《尋找現(xiàn)代詩歌教學的最佳途徑》中指出,“(現(xiàn)代詩歌)教學中我們通過閱讀梳理出不同的理解,并借助這些問題的解析和共同探究,努力讓學生去擁有個性化的解讀?!蓖瑫r,課題組教師積極開發(fā)、制作體現(xiàn)“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指導”的教學課件,參加陸豐市2011年度中小學教學輔助課件評選獲得優(yōu)秀成績,如鄭昌適的“《滕王閣序》網(wǎng)絡課件”獲一等獎,陳兆慈“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課件獲二等獎。

四、實驗的反思及今后安排

該課題研究實驗,經(jīng)過一年多的探索,基本達到了預定目的,對原計劃中預計突破的難點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較好效果,因此,實驗是成功的。同時,本實驗是在沒有增加學生學習負擔前提下取得較好效果的,具有較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推廣價值。通過研究,我們認為,開展文學作品閱讀鑒賞評價沒有什么階段性,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評價習慣應從小訓練和培養(yǎng)。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把文學作品閱讀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指導深入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如何構建新的學習機制,是本實驗將繼續(xù)深化研究的問題。本課題將在今后的研究與實踐中作進一步的探索。

在前一階段中,我們認為,課題組的研究工作是扎實有效的,內(nèi)容上按照課題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方法上力求創(chuàng)新,努力探索研究的新路子,因此,也取得了不少成績。但許多工作還不夠完善甚至沒有做好。

(一)我們的研究目標是“考察普通高中語文自主、探究學習方法的功能,指明普通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的誤區(qū),確定普通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的原則,探索總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導方法。”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雖然對普通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有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但是還無法“確定普通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的原則”,尚未“總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導方法”。

(二)我們原定于本學期要開發(fā)出一本適合我校高二學生使用的校本文學選修教材(閱讀文本后設計“自主、探究”思考題),但由于行政規(guī)劃和經(jīng)費等因素而暫時不能付諸實施,只開發(fā)了一本《實用類文本閱讀選編》校本選修教材。挖掘文學鑒賞評價自主、探究學習資源,開發(fā)校本課程,整理編寫文學選修教材,形成一門或幾門適合我校學生實際的文學作品鑒賞評價選修課,是我們研究工作下一階段的努力方向。

(三)我們在《課題實施方案》中確立的研究方法是“文獻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和“理論演繹法”,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更多的是運用“文獻研究法”和“行動研究法”,其它兩種方法運用較少,在下階段的研究工作中,我們將更多地運用其它兩種研究方法,以使研究更加有成效。

(四)“確定普通高中文學作品鑒賞評價自主、探究的原則”“總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導方法”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特別是其中的相關性有時并不是非常明顯的,所以這一工作也還需假以時日。

應該說,前一階段的工作,我們基本達到了課題方案制定的階段目標。有了前期工作積累的經(jīng)驗,有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和汕尾市教育局教研室專家的直接指導,我們的工作一定會做得更好,一定能取得預期的成果。

第8篇:高中語文古詩解析范文

把命運牢牢攥在你自己手里智若愚

學會評估人生目標楊協(xié)亮

高中學子,教我如何讀懂你廣東教育(高中版) 李建軍

話題:如何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鄭藹嫻,王淼珍

這樣的課,我喜歡陳健生

探索市場銷售的秘密--綜合實踐結題報告太陽雨

高考作文的審題策略陳妙云

高考是考什么,考什么?楊一經(jīng)

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的奧秘芮利文,彭修成

只有了解才能應對--粵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透視陳佳民

高中新同學:你的角色轉換了嗎?彭琳

走出數(shù)學筆記的誤區(qū)陳京山

快速求解化學選擇題八法陸建源

戴月行全玲

人生?不過如此!王媛

"我是雞"陳濟林

書??慈松鷦⒒艿?/p>

《麥子》賞讀申青山

道德話題作文例說游曉林

只需13招,搞掂英語單選題朱顯愿

英語書面表達高分策略邱玲

例說數(shù)學高效解題方法丁旭生

標點符號的連用商東冉

憲法專題中的政史學科考點提要林桂平

高考歷史分析及對策全仁經(jīng)

有關靜摩擦力問題的分析方法廣東教育(高中版) 徐輝

試金石佚名

偶爾可以牽著蝸牛散步章晴雨,李翰洋

血色母愛佚名

用寧靜洗滌心靈琳合國

霍金宣告自己原先的黑洞理論"突然死亡"等

語順則意達--閱讀古詩方法摭談蓋英俊

情態(tài)動詞高考考點誘視鄒國如

非謂語動詞作補語的考點大盤點張麗群

2005年高考作文命題趨勢與備考策略徐根

文言文閱讀訓練何傳躍

2004年最有影響力的物理試題吳俊

英語單項填空模擬題王雅

和祖國統(tǒng)一溫才榮

作文試筆二題阿琳

學會在錯題本中"淘金"朱敬華,劉立新

漏解直線方程的情形胡彬

如何對對子--試析2004年高考題(廣東卷)擬對句秦志斌

高考備考減壓有良方王極盛

科學論文解題方法點撥茹清平

有效的審題方法王曉東

萬般無下品,平凡也能高何晟毅

議論文寫作中有效選材的主要標準張玉玲

高考作文如何以立意取勝黃碧俊

議論文論據(jù)的引入方式何國躋

高考議論文寫作審題舉隅許喜桂

議論文論證材料的來源楊克敏

在高中英語課文學習中培養(yǎng)猜詞策略邱彩花

動詞在寫作中的常見錯誤王鳳琴

英語句子表達的靈活變通易桂清

根據(jù)要點提示組合或擴展句子有招數(shù)古和添

英漢句子翻譯的四個技巧魯江牡

閱讀理解中細節(jié)題的解題技巧黃卓琳

向量幾何運算的"華麗轉身"——運用特殊化方法解答數(shù)學客觀題之二彭建開

在比較中選擇蔡遠光

一類函數(shù)問題的難點突破高雨來

把根留住——辨析對稱與周期雷小華

對隱含條件不能不理不睬羅華根

細節(jié)之大——函數(shù)觀點求遞推數(shù)列通項一例余學明

探尋突破口是高效解題的利器黃偉軍

直線與圓錐曲線相交嗎張松云

展現(xiàn)上海世博風采再助中國經(jīng)濟騰飛李振洋,嚴志標HtTp://

近三年全國高考文綜歷史試題對我省高考備考的啟示(一)林良展

優(yōu)化方法提高效率張鐵牛

電學實驗歸類解析陳灶來

2010年高考廣東語文模擬試卷李祎,劉軍

高考語用題專項訓練

基礎寫作預測題

2010年高考廣東英語模擬試題(一)徐君婷

2010年高考廣東數(shù)學(理科)模擬試題

2010年高考理科綜合化學測試題廣東教育(高中版) 劉平

2010年高考理科綜合物理測試題劉志敏

擯棄蒼白,追求"表現(xiàn)力唐惠忠

不要忽視自我的美陸璐

堅守良知堅守正義藍碧涓

停停電,減減速周振駒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再談法向量與二面角雷小華

巧用圓錐曲線定義解高考試題鐘烙華

語法填空解題技法大全陳曉紅

2009年高考詩歌鑒賞題備考策略黃競

詩歌鑒賞答題方法于倡導金先新

從高考詩歌鑒賞題(廣東卷)的解答看"讀懂"廣東教育(高中版) 宋曉霞

2009年高考數(shù)列備考錄王佩其

數(shù)列新題型——新定義數(shù)列陳安心

詩歌鑒賞專項訓練趙鶯

語法填空專題模擬練習

電場胡志堅

遺傳的細胞學基礎杜海堅

遺傳的分子基礎丁文韜

當代國際社會專題王勇軍

文化與生活專題徐永輝

人類與地理環(huán)境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專題唐冬云

2008年化學熱點問題——"三聚氰胺"張玉彬,胥會敏

時事政治題如何拿高分辛曉良,王小玲

第9篇:高中語文古詩解析范文

關鍵詞: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 個性體驗 教學個性 詩意語言

正如古希臘思想家普魯塔戈所說:“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泵鎸π抡n程異常豐富的信息和多樣的教學手段,承擔教學的師生雙方必須更新意識,才能讓新課程擺脫花哨的表象,回歸教育的本真,并將其進行到底。由重教師“教”(教什么和怎樣教)向重學生“學”(學什么和怎樣學)轉變;由“師道尊嚴”向“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轉變,樹立情感意識;由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樹立特色意識……只有回歸學生主體,開啟思維、情感,讓有血有肉的人去感受花開花落,云起云飛,去關注千般笑意、萬百苦味,才能為古詩詞的鑒賞提供一個堅實的基點。而語文教學內(nèi)容龐雜,古詩詞語言凝練蘊藉,解讀難度大,客觀上也決定了若沒有教師的全局掌控,重點難點梳理,關鍵處、含蓄處點撥,學生自主研習古詩詞必將是入得寶山空手而歸的結果。所以在古詩詞教學中要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主性,教師的主導作用至關重要。在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要處理好如下幾點。

一、平等自由,喚醒人情體驗

教育哲學家奈勒曾描繪這樣的景象:“我們的兒童像羊群一樣被趕進教育工廠,在那里無視他們獨特的個性,而把他們按同一個模樣加工和塑造。我們的教師被迫或自認為被迫去按照別人給他們規(guī)定好的路線去教學。這種教育制度既使學生異化,也使教師異化了?!保?]而今的教育難道不是這樣?要擺脫古詩詞教學中的霸權解讀、理性解析、程式推進的困局,必須讓人回歸“真實的人”的存在,會笑會哭,有欲望,有情感。教師掙脫“知者”“能者”“長者”“導師”等冰冷的強勢角色,回歸有血有肉的人存在,才能與學生和文本之間構建一種平等交流與多元對話的復雜關系,使師生都成為教學的參與者,以雙方的自由投入、平等互動實現(xiàn)文本解讀,構成有效的教學活動進程及知識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教師真誠、真實地面對自己,才能在古詩鑒賞教學中有效引導學生真誠、真實地面對自己;師生彼此坦誠相待、傾情交談,而不是一味灌輸、有口無心,才能將古詩詞鑒賞推向深層,讓整個教學走上實路。古典詩詞有特色的意象、豐富的意蘊、大量的留白,師生成為平等的閱讀主體,自由地對話,才能在整個鑒賞活動中,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想象和聯(lián)想,透過表面的語言符號,重構感性形象,進入情境。教師在教學中不是生搬硬套教參套話,而是調(diào)動自己的生命體驗去體驗詩人于詩文中傳達的情感,才能喚醒學生的人情體驗,讓其感受寫志言情的古詩詞的人情美。感動于心方能吟詠于口,進而才能作用于現(xiàn)實生活。比如我在教學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窌r,放棄分層分點探究蘇軾悼亡詞中的“新天下耳目”之處,而選擇追憶生命中那些溫暖過自己又消逝在無情歲月里的人和事。在我講述完已逝的祖母曾以其平淡的話語提點我人生一二事,感傷于自己當時只道是尋常,滿不在乎地甩頭出門,而今再回首,路那頭早已消失那個拄著拐杖一路目送的身影,學生們感慨不已,紛紛回憶起感動自己的點滴人事。在感受到人生無常,一路行走在消逝中的感傷之后,他們帶著自己對生命的體驗走進蘇軾的亡妻之痛、仕途之悲,那動情的朗誦我也不免動容,這種課堂效果是再透徹的手法剖析、再前衛(wèi)的理念引導都無法企及的。情不動就辭難發(fā),古詩詞教學中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少了很多真情真意的心靈交流才會枯燥無味。

自由話語權的授予、平等對話關系的建立是需要教師的勇氣和智慧的。因為第一,在社會文化和學校制度的規(guī)約之下,教師的社會角色已被變相強化,個體的本我被肆意制裁,進入教師角色的前提變成了放棄自我,教學的自我和生活中的自我脫節(jié),那些不可量化、難以掌控的情感領域被邊緣化,實際的生存領域被擠壓到日常工具化的教學活動之外,教師養(yǎng)成特有的演員人格:只有程式化、外在化、形式化教學活動,學校課堂上的時間不是生活,沒有悲喜。維持現(xiàn)狀能使一個人保持穩(wěn)定的專業(yè)身份,這樣工作只需要付出最少的能力和努力,而改變現(xiàn)狀,尤其角色的改變會失去其現(xiàn)有的安全感,對于教師而言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應對緊接而來的挑戰(zhàn)。第二,要讓早已習慣于非人格的教學程序和規(guī)則構建的日常教學活動的學生、家長、學校、社會能接受并尊重擺脫了“知者”“能者”“導師”等強勢角色,復歸個人自我的教師形象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揚長避短,追求教學個性

隨著學校教學活動的日趨制度化,千校一面、千人一面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嚴峻現(xiàn)實。教師個人獨立性消解并因之導致教學思想?yún)T乏,一旦喪失教學的思考,他的教學就只能是一種機械的訓練活動,根本談不上教學藝術。古詩詞本就堪稱藝術,古詩詞課堂教學同樣也必是一門藝術,機械地訓練是無法深入鑒賞古詩詞的。教師要真正感受、體驗并享受到自己作為教學主導的生命擔當和幸福所在就必須在教學中彰顯自己的教學個性,走出各種物欲之障,在自我分析的基礎上進行自我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自己的教學生活,讓自己成為更具有自主性的人。盡管有規(guī)定的教材和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及要求,統(tǒng)一的檢測評價標價標準,但是如何呈現(xiàn)并傳授這些知識和能力卻沒有固定的臺詞,課堂教學給予了教師一定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每個教師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不同的教師要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特長在課堂上演繹出不同的感染力和藝術效果。馬克思指出:“任何一個存在物,只有當它用自己的雙腳站立的時候,才認為自己是獨立的,而且只有當它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時候,它才是用自己的雙腳站立的?!保?]各類優(yōu)質(zhì)課、標桿課、公開課等,只可借鑒不可模仿,畢竟每個人的特長不同,一味地機械效仿只會讓自己的教學誤入歧途,最終喪失教學自信心和創(chuàng)造性。事實告訴我們,魏書生只有一個,李鎮(zhèn)西也只有一個,他們之所以成為教育界的大師,就是因為他們堅守教學個性進而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要讓古詩詞課堂教學透出藝術性,避免程式推進、策略單一,就必須堅持教師個性,發(fā)揚特長,規(guī)避弱點,構建適合自己主導的古詩詞教學課堂,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有的教師長于朗誦,就可以適時指導學生吟詠詩詞,在清音流韻中感受音韻美體味情感美;有的教師頗有才思,就可以在指導學生詩詞再創(chuàng)中咀嚼古人遣詞造句之精妙;有的教師喜好攝影或音樂,就可以引入課堂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視聽來感受詩文。風趣幽默的可以設懸激學生興趣,平和謹嚴的可以置疑引學生深思,樸實內(nèi)斂的可以引學生靜心體味,時尚新潮的可以領學生評比古今……即使教師本身并不是古詩詞的愛好者,也可以據(jù)自己對文學藝術的理解,構建起師生和諧共進的獨特的古詩詞教學課堂??傊?,并不是當下的教師真的無能力教學古詩詞,而只是當下絕大多數(shù)教師主動或被動地喪失了教學個性,惰性的滋生帶來了對詩詞課堂教學的單調(diào)乏味、死氣沉沉。教師個性意識越強,教學主動性越明顯,越能有效地主導課堂教學,越能創(chuàng)造地運用于教學藝術之中,越能激起學生受人敬重和贊嘆的可貴個性。

三、詩意語言,尋求新的表達

古典詩詞具有優(yōu)雅的意境和美妙的節(jié)奏,是詩人心中的感動與夢想,寥寥數(shù)語要表達的情懷溢滿字里行間,營造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美。但是大多數(shù)的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卻用簡單而直白的講解分析把詩詞粗暴地條塊切割,有部分教師甚至將時下的低俗的流行語引入詩詞課堂以博得學生一片嬉笑,使得詩詞的美感蕩然無存,學生學到的不過是詩詞字詞生硬地理解或詩詞情感粗俗地解讀,詩歌教學課堂毫無詩味。要讓學生在此中感受種種美感以獲得審美能力的提升,教師詩詞素養(yǎng)的提升,詩意語言的錘煉是必需的。詩詞中的語言不同于日?;Z言,它是反功利性、反世俗化的,“跨過日常語言的框框之外去活動”[3]的。詩人不用其他文體而偏用詩歌表達他們的感動就是因為只有詩歌才能表述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之上的這種生命樣態(tài)。詩詞要完成的其實是對于不可傳達的傳達。詩人創(chuàng)作時并不遵循事理邏輯,關心的也不是信息傳達的“正確”或“真實”,而是遵從情感傳達的需要,關心的是語言所能喚起的情感或態(tài)度的性質(zhì)或產(chǎn)生的情感效果。新課程背景下全新的教學資源,新時代背景下全新的接受對象、閱讀期待視野勢必呼喚全新的表達。在古詩詞教學課堂上,要激發(fā)學生無盡的想象和聯(lián)想,使其在意境中放飛心靈,感受詩意的潤澤,完全感動與感慨,進而豐厚語感積淀、文化積淀,使詩詞鑒賞走向深入并加深對民族文化豐富意蘊的理解,教師必須打開瑣屑的生活世界堅硬的物質(zhì)外殼,拆散語言與世界之間的庸俗化、慣?;?lián)系,在語詞的密林里,找尋到詩意的表達,讓語言呈現(xiàn)鮮活的、生動的、澄明的、血肉豐滿的本真生命樣態(tài),讓學生在教師的詩意引領下心中滿溢詩情的芬芳。比如教學豪放飄逸的李白詩之后,我寫了一首中國風小曲:“昔人已和潮聲流,往事也隨楓葉落,壯志凌云幾分愁,知己難逢無人懂,磨針石上立豪胸,倚劍天外終成空,酌酒花間邀月游,高吟大醉紅顏歿,一身風雨半生秋,再回首,卻聞笑傳醉夢中?!痹谡n堂將近尾聲時刻吟詠一番,帶著學生擺脫浮躁不定、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深感李白歡樂背后的孤寂,狂放背后的悲愁,穿越時空與詩人的靈魂來一次敘談。再如講到羈旅詩詞,恰逢陰雨連綿,我望著雨落湖面問一聲:“天下雨了,是因為天上的云哭了。你知道為什么天上的云哭了嗎?因為大風把它一會兒吹到東、一會兒吹到西,天黑了它找不到家了。它的眼淚掉在湖面上,讓湖心都碎了?!弊岋h零的游子,在難測的命運中無處安放靈魂的深沉的憂傷彌散在課堂、在天地陰雨中,帶著學生用詩人的視角審讀自然、品味人生,勝過千言萬語理性的剖析。抑或在詩詞鑒賞教學中適時引入相近或相異的詩句、名家散文中的詩性語句甚或當下中國風流行歌曲中詩意的詞句用以解釋或評點,給教學過程增添趣味和美感,承遞一份古典詩詞的悠遠情愫,為學生的生活平添一分古雅情趣。

要尋找到真正溝通古今的橋梁,以切合當代人心理的話語和方式對接古人的情懷,遠比“釋題目,知詩人;解難字,譯全篇;悟情感,齊背誦”三部曲模式繁難得多。后者只要機械傳講就可以了,而前者要求教師努力克服惰性,潛心學習,不斷豐富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豐厚自己的文化積淀,培養(yǎng)自身的“書生”氣質(zhì)。教師自己首先要成為高素質(zhì)的讀者,經(jīng)過自己的體驗達到對詩詞深切的理解,產(chǎn)生熱切的情感,對文本(教材)解讀得十分精彩,才能把古詩詞教學個性特點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在物質(zhì)文明高度發(fā)達、急功近利的當下,教師必須懷有一顆詩心帶領學生對自然對人生的收獲獨特的生命美感,才能讓古詩詞教學課堂保持一份閑雅詩意,一份悠遠意蘊。

參考文獻:

[1]陳友松.當代西方教育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