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化學工程和工藝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在化工類院校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是其中最為主要的專業(yè),它具有寬闊的覆蓋面以及所涉及到的領域也是十分的廣闊。有效的做好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綜合型實驗,不僅僅能夠有力的培養(yǎng)學生對于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興趣,以及對于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相互有效的結合的能力也可以進一步的給予鍛煉,而且,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感都有所全方位的激發(fā),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大型綜合性實驗的開發(fā)
為了充分利用實驗室的現(xiàn)有資源,同時考慮到專業(yè)特色,本文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綜合型實驗內容,主要是沿著石油加工和催化劑制備與評價兩大主線進行的。
(一)石油加工方向綜合型實臉
石油加工工藝是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學生的一個主要專業(yè)方向。針對該專業(yè)特點,我們開發(fā)了“大慶原油的小型煉制加工與產品性能分析”實驗。該實驗涉及原油的蒸餾、二次加工和相關石油產品性能的分析測試,是煉油廠石油加工過程的縮影。通過該實驗,學生可以全面了解原油的加工過程,將“石油加工工藝學”與原油的加工實踐結合起來,掌握提升管催化裂化裝置的工藝特點,了解和掌握石油產品的分析方法,理解石油化工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二)沸石催化劑制備與評價綜合型實驗
該實驗涉及沸石催化劑的制備、反應工程、分離工程等多門學科。其中催化劑的制備包括催化劑合成、成型、改性、催化劑的tpd和紅外光譜表征;采用高壓微反考察催化劑的反應活性、反應產物采用萃取精餾工藝進行分離等過程。現(xiàn)代化工過程大多數是催化過程,一代新催化劑往往引發(fā)新的生產工藝。通過該實驗項目的實施,學生可以加深對“催化原理”等理論課的理解,了解沸石催化劑的最新進展和催化工藝的發(fā)展方向,掌握沸石催化劑制備的基本方法及其特點,掌握催化劑的tpd、紅外光譜表征和高壓微反評價催化劑的反應活性等先進的催化劑評價手段。近年來,學院相繼購置了比表面測定儀、熱重/差熱分析儀、紅外光譜儀、色質聯(lián)用、液相色譜、x衍射儀等大型儀器,實驗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動手操作一些大型實驗儀器、設備,大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與教師的科研相結合,開發(fā)實驗項目
近年來,隨著教師科研任務的增多,工作量的增大,為了使學生盡早參與到教師的科研當中,鼓勵教師帶學生一起搞科研。我們把專業(yè)設計型實驗分配給各個科研組,要求教師根據科研任務的進展情況,給學生安排實驗任務。一方面使學生可以盡快接觸到本專業(yè)的最前沿領域,培養(yǎng)科學研究能力,增強了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為畢業(yè)環(huán)節(jié)打下了基礎,提高了畢業(yè)論文的寫作水平。經過了一年的實踐,這種開設專業(yè)設計型實驗的方式得到了學生和教師的歡迎。學生很踴躍,因為學生和教師可以雙向選擇。
二?實驗的實施
在具體的實驗過程當中,讓學生自身獨立的完成整個實驗過程,教師在其中只是做些必要的指導和輔助作用,那么這樣就有效的改變傳統(tǒng)性實驗,有效的講過學生作為實驗的主體,過去傳統(tǒng)中的被動實驗實施者轉變成為現(xiàn)在實驗過程當中的主動參與者。教師在指導的過程當中,可以有效的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都選配一名小組長進行分工和協(xié)調,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科研工作的組織協(xié)調性,而且還可有有力的增強學生在團隊當中的合作精神。
(一)實驗方案的確定
為了使實驗工作能順利進行,我們要求每位學生在實驗前根據實驗的內容、要求及目的查閱相關資料,然后每個組對查閱到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寫出開題報告,并根據實驗室所能提供的儀器設備資源,制定出本組的實驗方案。方案中應包括該學科的最新進展,該實驗所包含的實驗項目、實驗方法和實驗步驟等,方案最后應列出所需儀器設備、實驗藥品細目。實驗方案經教師審閱合格后,學生才可進入實驗室做實驗。
(二)實驗的實施與管理
由于實驗項目多、實驗室儀器套數有限,因此在實驗過程中,除了每個組內部要有仔細、明確的分工合作外,組與組之間還要進行協(xié)調配合。比如,只有一套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裝置,而四個大組都需要進行催化裂化實驗,所以組與組之間要協(xié)調好時間。
教師在實驗中的作用是指導和輔助作用,但為確保實驗順利進行,每位教師的分工也是明確的,并負責按學生列出的實驗材料和實驗藥品清單,提供實驗材料和實驗藥品。
(三)考核方式
實驗報告是對實驗的總結、歸納。實驗工作完成后,我們要求學生將實驗以實驗報告的形式進行總結。報告內容包括實驗內容、實驗方法、實驗結果和結果分析討論。
三?對專業(yè)綜合型實驗的一點看法
綜合型實驗鍛煉了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本專
轉貼于
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構建以“學生為本”的中心理念。這就要求教師在化學課堂上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新的化學教學模式。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這種教學模式在課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通過合作探究,親身實踐,學習化學知識、解決化學問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解放思想,增強合作意識
意識是行為的先導,強化合作意識是走出傳統(tǒng)課堂的前提。我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秾W記》中也有言:“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边@兩句話都強調了學生在團隊中相互學習、合作交流的重要。況且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是未來社會對未來主人的基本要求。偉大的發(fā)明家愛迪生說“合作是成功之母”。古今中外許多科技成果都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合作學習的展開,會使學生學會交流、共同探究、集思廣益,讓學生從多元的角度去學習和發(fā)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
合作學習走進化學課堂,會給化學課堂帶來清新與活力。我們可以從多方面給予學生合作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合作的愉快。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我們可以將全班分成多個實驗小組,讓學生共同選擇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材料、器材。再動手安裝實驗裝置,通過與伙伴的合作交流,不斷反思,完善實驗方案。我們教師作為活動課堂的主導者,要盡可能為學生搭建合作交流的平臺,使化學課堂真正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陣地,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開放課堂,師生合作
傳統(tǒng)的化學課堂,教師堅守三尺講臺,非常注重知識的傳授,生怕講得不夠透徹,卻不想學生能否能消化、吸收。我國著名化學家戴安邦指出:“只傳授化學知識和技術的化學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學教育要求既傳授化學知識和技巧,又訓練科學方式與思維,還培養(yǎng)科學精神與品德?!睘榇?我們教師不能再獨霸課堂,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開放課堂。
開放課堂,首先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從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思考,把知識的單向傳授轉化為師生交流、師生互動、師生合作。還應該強調,課堂開放不能使課堂秩序失控,合作學習不是一擁而上。課堂教學目標要明確,合作要合理有序。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要扮演好組織者和總結者的角色。
開放課堂,教師要為學生設計開放的教學方式。①采用情境式教學。善于問題情境導入,激起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只要教師能用心,化學課堂就會出彩。②采用問題探究式教學。通過師生互動,共同探索,求得新知。教師要注重思維過程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縝密嚴謹的科學作風。③采用協(xié)作式教學。提高教學的情感性,融洽師生關系,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④采用競爭式教學。通過分組合作,組與組之間競爭,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
三、開放實驗室,生生合作
實驗是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實驗既能驗證真理,又是尋求真理的重要方法。
傳統(tǒng)的化學實驗多屬于驗證式,教材中有實驗原理、實驗具體操作步驟甚至連實驗所產生的化學現(xiàn)象都寫得清清楚楚。教師先在課堂上講,然后在講桌上做演示實驗,再讓學生進實驗室重復實驗。學生處于被動、機械狀態(tài),活像一群縱的木偶。哪里談得上創(chuàng)造性,更別說培養(yǎng)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開放實驗室,是讓學生先做實驗。學生在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通過各個小組同學的合作商討,事先準備好實驗方案,在實驗室里找到所需的器材,制作、安裝、研究,詳實紀錄實驗過程,經過觀察、分析、討論,去偽存真。失敗了找原因,成功了找規(guī)律。開放實驗室使學生的實驗操作變被動為主動。同學們普遍提高了實驗技能,對知識掌握得更牢固,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開放實驗室,分組合作。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精神,使學生相互學習互相補充,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彌補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對多,不能面面俱到的不足,實現(xiàn)了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并且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
化工單元過程及操作是技工學?;すに噷I(y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綜合性都很強的課程,該課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著工藝專業(yè)畢業(yè)生的工作能力。由于近年來技工學校學生文化基礎差的原因,以及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存在的缺陷,相當一部分學生對學習化工單元過程及操作這樣的專業(yè)基礎課興趣不高,學習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講好緒論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也是一樣,一旦學生對該門學科感興趣,他們就會積極地、興致勃勃的學習這門課程。教材的緒論是對教材內容的高度濃縮和概括,對教材的學習起到引領、提示、導向的作用,所以教師應十分重視緒論課的教學,它是整個課程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環(huán)。
要講好緒論課,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模式,精心選取素材。我們可以把很多與該課程相關的動畫、音像素材收集起來,恰當地運用到教學中去,達到聲形并茂,喚起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yè)的熱愛。同時又使學生認識到當今的化工生產技術對技術工人的技能要求越來越高,不學好專業(yè)知識,就不能滿足和適應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要求,就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二、充分利用教學模型、設備、裝置,加強直觀教學
目前技工學校招收的學生不但文化基礎偏低,很多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化工生產設備、裝置,可以說對化工企業(yè)的感性認識少之又少。教學中如果教師僅僅通過語言講述、照本宣科,來使學生理解抽象、深奧的化工單元過程及操作知識是很困難的。根據學生的特點,按照教育心理學認知規(guī)律,必須在教學上加大學生視覺上的感性認識,克服學生的認知障礙。因此,應該加強直觀性教學,多采用掛圖、模型、實習設備和實地參觀等進行教學。比如在學習往復泵時,可攜帶一臺“壓水井”進行現(xiàn)場教學,以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在講授換熱器時,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輪流研究不同的換熱器,讓每一位學生直觀的了解其外部及內部結構,并進一步對換熱器的工作過程進行動畫演示,引導學生自發(fā)地去分析其工作過程。教師再因勢利導,進行總結歸納。這樣的教學容易達到讓學生積極思維、掌握要領和理解原理,進而產生學習興趣。
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采用一體化教學
技工學校的學生由于文化基礎較差,在理論課的學習上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不少學生的理論成績比較差。然而通過本人在長期教學中的觀察,技工學校的學生雖然理論學習較差,但并不是一切都差,很多學生有著較強的動手能力,對實際操作比較感興趣,技校學生不缺乏開拓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而化工單元過程及操作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基礎課,很適和采用理論、實習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克服了傳統(tǒng)的分段式教學中所存在理論知識與實習操作技能不連貫、不銜接的問題。一體化教學能夠把抽象而枯燥的理論知識科學地、有效地轉化到實踐過程中,在實踐中加以驗證。學生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會感到理論知識的欠缺,從而產生了學習和了解有關理論知識的強烈愿望和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上的自主性??梢哉f,一體化教學在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活躍課堂氣氛等方面,都能取得明顯的效果。
四、改革教學手段,優(yōu)化教學過程
時代在發(fā)展,技校的專業(yè)理論教學不應該總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上。抓住科技發(fā)展帶來的契機,恰當引入多媒體教學和計算機仿真教學手段,可以改變和優(yōu)化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這是減少學生厭學情緒、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及產生良好教學效果的的重要教學方法,我們必須給與足夠的重視。
多媒體教學集圖像、文字、聲音和視頻等于一體,生動、直觀、表現(xiàn)力強,能產生生動活潑的效果,對基礎差、學習動力不足的技校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新的、有效的教學方法。這種直觀生動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達到提高整體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中職教育 工學結合一體化 工作過程 課程教學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采用單調的形式(如講解)和簡單的教學媒體(如黑板),掌控著整個教學過程,由于缺乏足夠的學生參與,既不能促進學生專業(yè)能力的提升,也難以實現(xiàn)學生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發(fā)展。而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采用 “以學生為中心,以真實工作任務為載體,讓學生‘做中學’”的教學方式。學生在沒有教師的直接參與下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掌控著整個學習過程,能較好的發(fā)展綜合職業(yè)能力。
一、工學結合一體化的電子產品工藝課程教學原則
1.以學生為中心
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人的綜合職業(yè)能力。這就要求在電子產品工藝教學中,讓學生在自我控制以及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中,建構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而這就必須從教學方式上實現(xiàn)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轉變。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教師主導”,讓學生在電子產品制作與調試的過程中獨立地查閱信息、制訂計劃、實施計劃、展示成果并評價學習結果,能較好地發(fā)展綜合職業(yè)能力。
2.基于工作過程
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的綜合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目標要求不是單純的學科知識或是單項的實踐技能,而是更加注重解決綜合問題的經驗與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電子產品工藝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方式,即選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電子產品的制作與調試,以單一到綜合、入門到精通的認知規(guī)律、職業(yè)成長規(guī)律為依據,讓學生參與整個學習過程并通過全面的、主動的合作式學習,達到職業(yè)能力的提升。
3.團隊合作學習
工學結合一體化的電子產品工藝課程內容(比如煙霧報警器制作)往往是一些結構較為復雜的綜合性任務。教師處理這些問題要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的原則進行,要求學生以分工明確、合作有序的小組協(xié)作方式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既能“零距離”上崗體驗,又能培養(yǎng)關鍵能力。
二、工學結合一體化的電子產品工藝課程教學實踐
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它將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到整個學習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在完成任務的同時,使學生熟悉在這個任務過程所需的知識、資料,使用的工具設備、儀器儀表,熟悉現(xiàn)場的工藝標準、安全操作規(guī)程以及勞動組織方式。每一個學習性的任務都按照“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這六個步驟來執(zhí)行。下面以電子產品工藝課程中的一個學習任務“煙霧報警器制作與調試”為例,闡述其教學實施步驟。
1.任務下發(fā)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引入新內容,讓學生知道“做什么”,即明確學習任務和任務成果。并簡單介紹一些相關的基本概念及應用,然后下發(fā)任務單,組織學生根據所下發(fā)的任務單自行查閱與煙霧報警器制作與調試相關的資料信息,并制訂出相應的工作計劃。
2.任務計劃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學生知道“怎么做”,即明確完成項目的操作步驟。學生通過查閱的資料信息,并經過思考和討論分析后確定完成煙霧報警器制作與調試的方案和步驟。
3.確定方案
在這一方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參與進去,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方法去探究,不斷自主修訂和完善煙霧報警器制作與調試的方案,使學生對要完成任務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能夠心里有數,并能夠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地積累專業(yè)實踐經驗。
4.任務實施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一個驗證方案的過程,這個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先進行煙霧報警器的實物制作。這個階段完全按照電子產品制作的相關工藝標準進行,并進行展示,但要注意以小組合作形式,同時教師要在巡回指導過程中不斷加強合作意識和溝通交流能力的指導。第二階段是組織學生對照已完成的“煙霧報警器”實物,學習其結構和工作原理。
5.成果展示
在這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煙霧報警器制作的各個操作步驟進行檢查與展示,對態(tài)度和方法、過程和結果進行反思和評價,以其發(fā)掘優(yōu)點、發(fā)現(xiàn)缺點、查漏補缺,不斷完善完成項目的方案、成果。
6.學習評價
以小組為單位,從學習目的、學習態(tài)度、專業(yè)知識技能、安全操作、小組協(xié)作、“7S”規(guī)范等方面,從縱向和橫向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評價。以學生自評、互評(包含產品成果)、師評等綜合考慮,作為該學習任務的成績。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職;精細化學品生產工藝;整合與重構;項目化教學
課程是構成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核心要素,而課程改革也是人才培養(yǎng)模式創(chuàng)新的核心關注點。我國傳統(tǒng)的職業(yè)課程設置以學科課程為主體,關注的是學生知識結構體系的構建,強調知識體系自身的完整性、系統(tǒng)性,盡管學科課程有利于教師組織教學及學生學科知識的掌握,但卻缺乏與工作的直接聯(lián)系,不利于學生對技術及工作過程知識的掌握,而這兩類知識卻往往是職業(yè)教育內容的核心。
項目教學法是以典型的職業(yè)工作任務為依托建構學習內容,它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根據職業(yè)崗位的知識和技能要求,從典型的職業(yè)工作任務中合理設計教學項目,學生則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實際工作過程的完整程序,完成整個教學項目。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學中做”和“做中學”,可以概括性地了解到其潛在職業(yè)崗位的主要工作內容,并能夠在整體性的工作情境中認識到自己能夠勝任的工作,并理解和掌握課程所要求的技術知識和工作技能,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職精細化學品生產工藝》課程是一門核心專業(yè)課,其特點決定了實施項目化教學更有助于學生獲得相應的崗位職業(yè)能力及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明確《高職精細化學品生產工藝》課程教學目標
高職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這種人才介于技能型和學術型之間,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技能結構則以心智技能、創(chuàng)造技能為主,其掌握的技術為理論技術,而不是經驗技術。
因此,《高職精細化學品生產工藝》教學應以需求為導向,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方法等方面遵循“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和夠用為度”的教學原則,以學生為本位,使學生具備化工技術的應用能力,適合化工行業(yè)對人才的要求,從而讓他們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具體的課程目標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能力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選擇典型精細化學品的合成路線,會分析典型精細化學品生產中所用的原料和產品指標要求;能識讀并繪制典型精細化學品生產工藝流程圖;能正確分析典型精細化學品生產中的影響因素;能根據典型精細化學品生產反應的特點選擇反應器,并能對其生產過程進行操作與控制;能熟悉商品標準化技術;能對生產中的事故進行分析和處理;能在生產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安全因素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能熟練使用精細化工產品測試常用的一些通用儀器;能分析和運用復配技術進行精細化學品的配方工作;能通過各種媒體資源查找所需信息;能自主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具有產品開發(fā)能力;能獨立或小組協(xié)作制定工作計劃并實施;能積極尋找科學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
知識目標了解典型精細化學品的性質、用途、生產情況和產品的包裝與貯存;掌握典型精細化學品生產原料的凈化及生產用催化劑的使用;掌握典型精細化學品生產的反應原理及生產過程中的影響因素;熟悉典型精細化學品的生產工藝流程;熟悉典型精細化學品生產設備的結構和特點;掌握典型精細化學品的商品標準化技術;熟悉生產工藝組織過程、安全與環(huán)境保護問題;熟悉精細化工小產品配方。
素質目標通過項目任務的實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團隊協(xié)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工作責任心、職業(yè)規(guī)范和職業(yè)道德等綜合素質。
高職精細化學品生產工藝課程設計
本課程在開發(fā)過程中,先進行了相關化工企業(yè)的崗位調研,獲得崗位工作任務,然后邀請行業(yè)企業(yè)技術人員和專家召開座談會,共同分析崗位需求,確立崗位職業(yè)能力與工作過程,并歸納崗位典型工作任務,與企業(yè)生產一線技術人員共同制定課程標準,共建更貼近和滿足實際應用能力需求的能力訓練體系,最后,針對實際工作過程中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應具備的職業(yè)能力,將典型的工作任務轉化成學習任務,設計學習項目,確立圍繞突出學生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和職業(yè)素養(yǎng)養(yǎng)成這一主線,形成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體系改革的建設思路。
精細化工工藝教學內容涉及各種精細化學品的生產過程、反應裝置及工藝流程,其特點是精細化工產品種類多、配方及成分多、涉及的基礎知識多、涵蓋多個學科知識。面對龐大的知識體系,如何根據精細化工專業(yè)的特點及培養(yǎng)目標,結合我校所處的地方特色及發(fā)展需要,在有限的教學學時內,使所選擇的教學內容既有重點,又能使學生在精細化工領域有一定的知識廣度,并能了解本領域內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發(fā)展動態(tài),是精細化工工藝課程教學的關鍵問題。
高職精細化學品生產工藝課程的整合與重構
本課程組遵循時代性、實踐性和地方特色的原則,采用項目教學法將原來的《精細化工工藝學》課程和《精細化工綜合實驗》課程進行了整合。以往是先講授完工藝學的課程,然后上實驗課程,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重理論、輕實踐,教學計劃編制時理論教學先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各自獨立,這種教學方式已不能適應培養(yǎng)現(xiàn)代高技能實用型人才的需要。項目化教學法可以使理論與實踐教學很好地銜接,理論可以最大化地指導并應用到實踐中,有助于學生真刀真槍地實訓,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技術操作技能和職業(yè)綜合能力,為學生畢業(yè)后從事精細化工產品的生產和新品種的開發(fā)奠定必要的理論和技術基礎。
以精細化工產品生產所經歷的原料準備、化學反應、產品后處理和綜合利用及三廢治理過程的典型真實工作任務作為教學載體,并按照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能力形成特點,設計了10個學習項目,分別為表面活性劑、膠黏劑、涂料、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合成材料助劑、農藥、洗滌劑、化妝品、香精與香料,構建了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高職精細化學品生產工藝》項目化課程(見圖1)。
課程進行中,可由教師分析項目要求,給學生下達任務書。根據每類精細化學品中的典型產品,一個項目設計幾個任務。以涂料的學習為例,任務布置如下。
任務一:中油度紅色醇酸樹脂漆的生產。任務二:氨基醇酸樹脂磁漆的生產。任務三:環(huán)氧酚醛清漆的生產。任務四:白色熱固性丙烯酸酯烘漆的生產。任務五:醋酸乙烯乳膠漆的生產。任務六:聚氨酯乳液涂料的生產。
每個任務細化為若干小任務,以中油度紅色醇酸樹脂漆的生產任務為例細化如下:(1)掌握涂料的配制原理。(2)掌握醇酸樹脂生產的反應原理。(3)熟悉醇酸樹脂生產過程中的影響因素。(4)熟悉醇酸樹脂的生產工藝流程。(5)熟悉醇酸樹脂生產設備的結構和特點。(6)掌握中油度紅色醇酸樹脂漆的配方。(7)熟悉配漆工藝。(8)了解醇酸樹脂生產和醇酸樹脂漆配制過程中的安全與環(huán)保問題。
高職精細化學品生產工藝課程項目教學教學實施方法
每個項目的教學采用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和評價六步法教學。
資訊學生根據任務要求,獨立查找相關資料,并進行相關知識點的自我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如遇到問題,可以向教師請教。
計劃以精細化工3071班為例,將全班40位學生分成10組,每組4人,小組內共同討論咨詢后得到的信息,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后,制定初步工作計劃。
決策學生制定的初步計劃經小組討論,教師審核,認為具有科學性和可實施性,則計劃通過。實施按照決策通過的計劃,小組完成預期的工作任務后,每個小組隨機抽出一人進行公開答辯。這里要特別說明的是,由于化工行業(yè)涉及的危險品多,環(huán)境污染嚴重,操作條件苛刻,不可能像某些專業(yè)那樣在校內建設大量的實訓基地;另外,精細化工的技術保密性和壟斷性也決定了在校企合作時,工廠僅限于讓學生參觀式的實習。故此在實施階段有必要采取多種途徑來完成任務,比如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實訓法、利用企業(yè)工廠的參觀法、利用實驗室的實驗法、利用仿真軟件的仿真法等??傊?,要求學生不能只是利用搜集到的信息,寫個項目報告來應付教師。例如中油度紅色醇酸樹脂漆的生產采取了工廠參觀法和實驗室法兩種方法來完成。
檢查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要上交學習成果,包括項目報告、產品實物等。通過學生自查、互查、教師檢查、查看任務的完成情況。
評價評價標準分為三部分,一是專業(yè)能力,包括專業(yè)資料查閱情況和信息處理能力、實施階段的動手能力、項目報告的完成情況和條理性、ppt制作和匯報能力、知識考核(通過試卷形式);二是社會能力,包括工作態(tài)度、團結協(xié)作能力、交流和表達能力;三是創(chuàng)新能力,能否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提出新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工作。這種評價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靜態(tài)評價,還包括對學習過程的動態(tài)評價,這種動態(tài)評價是從學生接受任務開始教師就時時掌握的。最后,通過教師的點評,幫助學生總結完成任務的過程和方法,找出不足和改進措施,把所學的知識與技能內化,同時給小組和個人打分。
通過對吉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精細化工3061及3071兩個班實施《高職精細化學品生產工藝》課程的項目化教學實驗表明,實行了項目化教學之后,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學生對技術知識和工作過程知識的掌握情況良好。
在《高職精細化學品生產工藝》課程的項目化教學中,以典型精細化工產品的生產為切入點,以學生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和職業(yè)素養(yǎng)養(yǎng)成為主線,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典型工作任務分析為依據,以真實產品生產過程為載體,以校內教師和企業(yè)兼職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按照職業(yè)崗位和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使學生的專業(yè)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課程組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還會繼續(xù)努力探索精細化工產品生產工藝課程的基于工作過程的開發(fā)與應用。
參考文獻:
[1]徐國慶.職業(yè)教育項目課程的幾個關鍵問題[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7,(2):9-10.
關鍵詞: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 電子類專業(yè) 教與學 學生為中心
工學結合課程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的發(fā)展,這需要科學和系統(tǒng)組織的學習內容,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課程的教與學。要想保證一體化課程的成功實施,就應該采用相應的教學方式方法,提高職業(yè)學習的有效性。在課程開發(fā)的教學設計中,應遵循的第一條基本原則就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即在教學方式上必須實現(xiàn)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化,教學活動的中心不是“教”,而是“學”。
在傳統(tǒng)教育中,教師是主體,是中心,學生的學習往往局限于課堂、書本,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由于缺乏有意識的學習情境設計,缺乏足夠的信息反饋和學生參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學習效果不佳,也難以實現(xiàn)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發(fā)展的教育目標。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中,學生在沒有教師直接幫助下,圍繞已明確的學習目標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獨立學習起咨詢和輔導作用。
一、教學設計中要做到以學生為中心
教學中的獨立學習本身就是職業(yè)教育的重要目標,現(xiàn)以電類專業(yè)課程中“家用調光燈的制作與調試”的教學過程設計來進行探討:
1、明確任務
預先把電路圖紙、元器件、器材和具體工作任務發(fā)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團隊的方式進行討論,匯總好小組成員的意見,最終拿出一個制作方案給教師評定是否可行。
2、確定方案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檢測所有元器件的好壞,確定晶體管、二極管和單結晶體管的管腳,制定一個元器件分布設計圖,根據電路原理圖裝接電路,各組自行設計一個合理的裝配圖。
4、實施計劃:
根據制定的計劃和方案,開展對工作任務的實施過程。在完成工作任務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并提醒學生注重過程中的細節(jié),注意觀察和總結,并做好記錄,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驗工作體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技能、態(tài)度和能力。
5、檢查控制
通過電路板制作的完成,讓學生體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完成工作的成績感和責任感,并且要嚴格檢查,控制好質量關,使學生體會產品質量的重要性。
6、評估反饋
組織學生對完成的工作任務“完整的電路板”進行評估,主張評價主體互動化、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過程動態(tài)化,評價過程注意評價的正面鼓勵和激勵作用。公正的評價和真誠的激勵能使學生獲得巨大的動力,從而鼓足前進的勇氣,使師生間的情感關系達到質的飛躍。以上教學過程設計中,教師是作為學生學習的主持人,在課堂中學生是“中心”。
二、教學方式方法的應用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
有效的職業(yè)教與學,教師還要注意教學方法的運用。在教學方法上,要改變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廣泛采用案例分析法、分組討論法、師生角色互換法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實踐,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電子知識與技能、電子電路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活動經驗。簡要說來,要把握好以下三點: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索。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不懂有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沒有學習興趣,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沉重負擔。”如復雜電路的解讀學習,如果教師能先設定一些問題讓學生去思考,這一系列的問題能找出答案了,那再復雜的電路也能看懂識別了。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再加工,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善于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驚奇、疑惑、新鮮感等,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動機;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探索、研究、獨立思考及體驗成功與失敗的情感空間,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掌握一些科學的方法,從而增強自主意識,培養(yǎng)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
2、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
有效的教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實踐操作包括了學生在理解知識形成、建立概念的過程中所親自進行的動手、動腦、動口等一切操作活動,這種活動正是學習知識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如電子元器件的認識,可以加入儀器儀表的使用、測量,從而識別元器件、判斷元器件的好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實踐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自由獲取知識。
3、提供時間空間,讓學生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可以是師生的交流,但是更主要的應該是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師必須為學生充分合作和競爭搭建平臺,努力營造全員參與的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的認識水平、思維能力、語言表達等各方面都比較接近,在合作中,他們以平等的地位參與,每個學生都能在相互的討論、交流、啟發(fā)、幫助、協(xié)作中各抒己見、大膽設想、大膽探索,從中發(fā)現(xiàn)不同的思路和方法。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和探索求新的能力,同時也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有利的學習條件,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質疑的機會和環(huán)境,讓他們在優(yōu)生的幫助下達到求知的目的;優(yōu)生也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各方面的能力,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和幫助他人的喜悅;中等生則在他們的啟發(fā)下,跳一跳摘到了“桃子”。每個學生都能從別的同學那里看到解決問題的另外一些角度,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全面考慮問題和善于從別人身上取長補短的習慣,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的境界。
以學生為中心的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教師主要是對學習過程進行監(jiān)督和保證質量,除了教學設計和教學方式方法上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外,教師還應考慮到:教師和學生都不是完人,而是一個會犯錯誤并能從錯誤中學習的人;相信學生具備理性、自由甚至自我否定的能力;推進和促進獨立思考,而不是提前給出答案;允許學生制定計劃和控制學習過程,而不是所有的知識都由教師確定;允許學生自己制定評價標準并檢查學習成果。
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工學結合課程的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的師生關系,具有一般社會特性和社會品質的角色之間的交流,具有情感體驗的精神協(xié)調關系,可以建立起真實、接受和理解,由此產生和諧、積極并充滿活力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趙志群 著 職業(yè)教育工學一體化課程開發(fā)指南,清華大學出版社。
論文摘要:本文以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為例證,就如何深化工程綜合能力訓練教學改革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是教育部、財政部開展的“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資助競賽之一,是基于國內各普通高等學校綜合性工程訓練教學平臺,面向全國在校本科生開展的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實踐活動。它不同于已開展的數控技能大賽和機械設計大賽,更加突出綜合性、實踐性、設計性、研究性和創(chuàng)造性,充分體現(xiàn)了綜合性工程訓練的特點。它以競賽活動為平臺,以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動手能力、工程應用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為根本,推動學生了解工程環(huán)境、建立工程意識,逐步掌握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工藝、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素養(yǎng)??梢?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的目標與教育部組織實施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我們應以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為契機,深入推進工程綜合訓練教學改革。
工程綜合能力訓練不同于工程認知實習,也不同于工程技能訓練。工程認知實習強調大工程背景教育,工程技能訓練注重實踐操作技能培養(yǎng),而工程綜合能力訓練則致力于創(chuàng)新精神、工程應用綜合能力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工程綜合能力訓練的特定目標,決定了這種訓練不能再沿襲以往的教學思維,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據此,筆者就如何深化工程綜合能力訓練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一、適應教學對象
從本質上講,工程綜合能力訓練是一種項目式的過程訓練。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作為項目主要承擔者將全程親歷整個項目的運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項目管理能力、生產組織能力、設計制造能力、檢測裝配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
然而,讓某個專業(yè)的學生完全具備工程訓練項目所涉及到的所有領域的知識是不太現(xiàn)實的。因此,教學對象的構成必然要打破學科界限、甚至是年級界限,實現(xiàn)教學對象的自由優(yōu)化組合,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項目團隊,這是其它課程和訓練項目所不具備的特點。
以首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為例,要求完成一套帶底閥的圓筒形容器的設計、加工、檢測、機器人組裝及方案分析。完成這一項目,至少需要產品開發(fā)管理、機械設計制造、產品檢測裝配、成本分析控制等幾個領域的知識,這就要求參與的學生應分別來自不同的專業(yè),共同組成一個項目團隊,在項目運行過程中,各展所長,相得益彰。
二、調整教學內容
工程綜合能力訓練的教學內容應根據具體的訓練項目做相應調整,既不能“刻舟求劍”,也不宜“任性而為”。應當潛心研究具體的教學對象,因材施教。
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應設計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創(chuàng)新設計、工藝設計、實際操作、成本分析和工程管理等方面能力的教學模塊。
首屆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就明確了以下要求:在綜合分析能力方面,要求學生能正確理解和表述題目意圖、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綜合分析問題,提出合理的工作方案;在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方面,在要求參賽學生完成指定功能部件或裝置的規(guī)范設計的同時,給予他們以較大的創(chuàng)新、探索空間;在工藝設計方面,以培養(yǎng)學生的工藝綜合應用能力為主的目標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實際操作方面,包含加工操作、裝配與調整操作、檢測及數據處理操作等內容;在工程管理綜合應用方面,則要求學生就相應的工藝、成本、過程管理進行綜合性設計、分析、處理和必要的模擬。
三、優(yōu)化教師隊伍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教師是決定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工程綜合能力訓練的教師隊伍應該因教學目標的改變、教學對象的改變而實現(xiàn)優(yōu)化重組。由某個指導教師針對某個專業(yè)班級的學生采用統(tǒng)一的、集中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在新形勢下是行不通的了。應該結合具體的工程訓練項目,由不同領域的指導教師組成專門的教學團隊,然后分別對教學對象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工程訓練項目與教學試驗不同,它更強調實踐性和應用性。因此,工程綜合訓練的指導教師除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外,還應當具備一定功底的工程實踐能力,否則難以勝任教學任務。
在這次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活動的準備中,重慶科技學院工程訓練中心就組織了具有企業(yè)工作經歷的教師,其中既有項目運作管理、機械設計制造方面的人才,也有成本分析控制及檢測裝配分析方面的熟手,由這些專任教師組成特定的教師團隊共同指導競賽項目,無疑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靈活教學方式
工程綜合能力訓練歸根到底是實踐性項目,采用課堂理論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項目運作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項目成員之間的溝通協(xié)調,因而項目會議必不可少。教師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都要進行有效的溝通。這一環(huán)節(jié)顯然不同于輔導答疑,但它在增長知識和才干方面的功效卻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將項目會議看作一種教學方式,以便于實現(xiàn)教學相長。
當然,項目是做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所以,現(xiàn)場教學實踐是另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式。指導教師不僅要有將項目做出來的本領,還要有一步一步地指導學生具體實踐操作的能力。以現(xiàn)場加工為例,指導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掌握安全操作規(guī)程、設備操作技能和設備維護保養(yǎng)方法,更要教會學生如何正確使用工具,如何加工合格零件,以及如何應對異常情況,等等。顯然,這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為了讓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對所涉及的專業(yè)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開展專題講座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式。重慶科技學院就曾為競賽項目開展了工程項目管理、新產品開發(fā)、機械加工工藝、數控編程基礎、產品質量檢測等一系列專題講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五、更新教學設備
完全依賴傳統(tǒng)教學設備來開展工程綜合能力訓練是不現(xiàn)實的,甚至因此而無法實現(xiàn)訓練目標。比如,在新產品開發(fā)中應用非常廣泛的逆向工程技術,就需要三坐標測量儀、快速原型制造機床等先進設備;復雜型面的制造更是離不開數控設備。此次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則明確要求采用機器人、數控設備等先進設備??梢?更新教學設備是搞好工程綜合能力訓練的必要措施。
依照《普通高校工程訓練中心建設基本要求》規(guī)定:先進制造技術和先進管理方法的訓練,要求占總實習時間的20%~35%。這就要求配置一定數量、不同種類、具有先進制造技術水平的設備,比如數控機床、特種加工設備等,不斷提高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數量和檔次。在條件允許的地方,還應規(guī)劃建設局域網條件下的技術集成制造系統(tǒng)。
工程綜合能力訓練對于增強學生工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培養(yǎng)“卓越工程師”的新要求,也促使高校相關部門和人員加快實踐教學的改革步伐,以全國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為契機,不斷深化工程綜合能力訓練改革。
參考文獻:
[1]左時倫.數控車削綜合訓練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職業(yè)教育),2008,(10).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 角色扮演法 工學結合 一體化 PLC
行動導向教學法廣采博納、整合歸納現(xiàn)代教育理論中的許多科學原理及教育教學方法。近兩年來,筆者學校根據關于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精神,把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改革作為學校改革和發(fā)展的一項中心任務來抓,把行動導向教學法作為實施工學結合一體化教學的重要推手,取得了較大成效。
一、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應用背景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學校中德職業(yè)資格證書合作項目引進的成果,行動導向教學法主要有:大腦風暴法、實驗教學法、張貼板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模擬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在實際教學當中,以上幾種方法可根據實施情況互相穿插使用。筆者學校2002年成立行動導向教學法課題組,在試點班進行了兩年的探索,初見成效后進行推廣和完善。2010年學校在北京千秋業(yè)教育顧問公司的指導下,全面構建焊接、化工分析、機電一體化三個專業(yè)的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體系,目前已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行動導向教學注重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突出職業(yè)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yǎng),它現(xiàn)在就像一臺發(fā)動機助推著學校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改革的發(fā)展。
二、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實施工學結合一體化的課堂教學
本學期筆者授課的班級是2010電氣3班,所上課程是PLC與變頻器。
1.課程分析
這門課實踐性強,有豐富的案例。
2.學情分析
該班共31人,學生上課愛玩手機、自學能力較好、活潑有個性、團隊精神良好,容易掌控?;谝陨戏治觯A計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行動導向教學法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3.主要方法
行動導向教學方法較多,我們主要介紹常用的角色扮演法來實施工學結合一體化的課堂教學。角色扮演法就是讓學生就某一事物的處理過程做即興表演的教學方法,通過“游戲”進行學習。
(1)角色扮演法的人員分配。主持人由老師擔任,學生分為:演員(角色扮演者,職業(yè)活動所涉及的相關人員)、觀察員。
(2)角色扮演法的特點。選取的工作任務是真實或接近真實的,每個參與者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處理實際發(fā)生過的或模擬實際發(fā)生過的問題,它是團隊合作共同完成的、有觀察員的過程。
4.課堂教學組織
課堂教學組織按工學結合一體化的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來實施,即: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控制評價。
5.用行動導向實施工學結合一體化的教學流程
這個課題的整個教學過程使用四種行動導向教學法,以角色扮演法為主線,中間穿插使用大腦風暴法、模擬教學法、張貼板教學法。首先,布置學習任務:某公司業(yè)務部收到“用PLC實現(xiàn)10kW給水泵的控制”工程的工作任務,水泵是Y/降壓起動,原采用繼電-接觸式控制,現(xiàn)由于生產的需要改為PLC控制。要完成這項工作任務就必須先熟悉工作流程,然后進入資訊階段,學生收集完成任務所需信息,老師可提供一些提示性的幫助。接下來對學生進行分組及分工,本班31個學生共分成6組,每組設操作工1人、接待員1人、主維修工1人、輔維修工1人、觀察員1人,每個人都要了解各角色的內容,具體見下表。
表
然后,小組討論角色分配。在角色扮演法教學中沒有閑人,每個人都擔當一個角色,負一份責任,讓每個人都動起來。在了解工作流程、進行角色分配后,為了演得精彩,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就得像演電影一樣有“劇本”和“臺詞”,把各個角色要說什么、怎么說、做什么、怎么樣做,編排好,形成“劇本”。接下來學生就按工作流程“表演”。為了在完成任務中有良好的表現(xiàn),每個學生都要竭盡才思、用盡全力,先完成的進行彩排,沒完成的繼續(xù)努力。接下來我們用大腦風暴法做工作計劃,首先讓每個人都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為本組貢獻自己的智慧,集思廣益,形成本組計劃后進行展示,然后優(yōu)化計劃并決策,得到最優(yōu)計劃。有了計劃再按計劃去實施。學生開始表演主維修工與各種不同的操作工溝通。接著使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中的模擬教學法,模擬用PLC實現(xiàn)10kW給水泵控制的線路改造現(xiàn)場。
工作完畢做好善后工作,進入評價階段。評價分五個方面進行:一是觀察員把聽到的展示出來并進行評價;二是觀察員把看到的展示出來并進行評價;三是主維修工把工作感悟展示出來并進行自我評價;四是輔助維修工把工作感悟展示出來并進行自我評價。五是教師總結點評,首先對學生展示進行點評,接著對整個課題完成情況進行總結,最后把相關理論知識和要掌握的技能點有機結合起來講透。
角色扮演法的關鍵是角色扮演法中觀察員的運用。一是觀察哪些人?觀察接待員、主維修工、輔助維修工和操作工。二是怎樣觀察?聽到的、看到的問題當場記錄,記錄可以是筆記、拍照、錄音。三是對其他扮演的角色進行評價,評價要有依據、懂標準。所以說觀察員觀察別人,也在提升自己。
三、行動導向教學的特點
傳統(tǒng)型教學法的特點:教師講、學生聽,學生重復教師的教學內容,學生所做的是課堂筆記,學生孤立地學習,自主學習能力弱化。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老師最痛苦的是上課的紀律。因為填鴨式教學帶來的結果是有些學生上課不是玩手機,就是睡覺,老師上課時總是擔心學校相關部門來檢查。優(yōu)點:系統(tǒng)傳遞知識快,適用于短期培訓。
行為導向型教學法的特點:學生以團隊來共同學習,動態(tài)地學習;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綜合性地思考問題,學會學習,進入角色,展示、提高關鍵能力;教師課前準備工作多。現(xiàn)在采用的行動導向教學,學生一旦進入角色,興趣正濃,下課了學生還在分析、討論,老師很難離開教室。
四、行動導向教學的教學效果
傳統(tǒng)教學法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只具有專業(yè)能力,到了工作崗位上不能獨立工作。使用行動導向法實施工學結合一體化的教學,使學生的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個人能力、專業(yè)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具有更強的生命力。方法能力通過信息收集和篩選、制訂工作計劃、獨立決策和實施、自我評價等來實現(xiàn);社會能力通過團隊協(xié)作、人際交往和善于溝通來實現(xiàn);個人能力通過工作中愛崗敬業(yè)、負責、細致觀察、社會責任心和誠信來實現(xiàn)。
總之,行動導向教學在筆者學校實施較早,技術比較成熟,在電工電子家電制冷教學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而工學結合一體化的教學作為教研教改的課題,在學校實施已兩年,目前還處在開發(fā)探索階段。我們把行動導向教學靈活應用于工學結合一體化的教學中,為工學結合一體化的實施注入了正能量,助推著學校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改革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發(fā)展趨勢
前言:
簡要的說,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的反應過程為化學過程,而化學工程則是研究化學工業(yè)和其他過程工業(yè)生產中有關化學過程以及物理過程的一般原理、規(guī)律。這些工業(yè)不僅僅包括了傳統(tǒng)化工制造,同時也包括了現(xiàn)代化工制造,像向生物工程、生物制藥以及以及相關的納米技術等?;瘜W工藝是以化學方法以化學方法、改變物質組成與組織結構合成新物質為主的一種生產過程與技術。而化學工程與工藝就是一種優(yōu)化產品加工、生產的過程。在化學工程領域之內與之相關聯(lián)的行業(yè)特別多,同時也與許多現(xiàn)代高新科技領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影響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我國科技的發(fā)展、進步,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
1.化學工程與工藝對環(huán)境保護的意義
現(xiàn)階段,“綠色”這一詞匯已經逐漸被人們所熟悉,而環(huán)保也逐漸成為了人們普遍所追求的一種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態(tài)度。實現(xiàn)環(huán)保節(jié)能這一生活方式、生活理念重要途徑之一便是對化學工程與工藝的研究。化學工程與工藝相對程度上而言是一門比較具有顯著工業(yè)特色的學科,其所研究的范圍相對程度上也比較廣,同時應用范圍也特別寬。對于化學工程與工藝的研究,一方面需要降低污染、節(jié)約資源,另一方面需要實現(xiàn)人類利益的最大化。據調查數據顯示,很多國內外的企業(yè)都在進行一些與綠色環(huán)保方面的相關研究。
2.相關新興化學工程與工藝的技術研究
2.1綠色化學工程
綠色工程即無污染、無化學、無害物質。綠色化學就是研究、利用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在化學產品的設計、開發(fā)以及加工生產過程中盡量減少、消除會對人類健康以及環(huán)境的影響的一門科學。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盡可能的運用化學工程與工藝去減少一些有害的原料、催化劑的產生與使用,盡可能的從根本上阻隔污染源的產生。綠色化學的主要作用就是從源頭上對污染物進行有效的減少或者消除,同時可以利用綠色化學生產出來一些對環(huán)境的保護有利的材料,然后經過回收廢物進行循環(huán)利用,在最大限度上保證化學工程與工藝的“綠色化”。
2.2化學工程與工藝的分離過程
在現(xiàn)代社會,蒸餾法是最主要也是用的最多的一種分離工程方法。相對而言,我國在蒸餾分離工程方法方面的研究已經有了相對程度上相比較豐富的理論依據以及實踐經驗,但是在很多方面依舊需要進行完善。現(xiàn)階段,有許多國家的科學家認為膜分離技術(就是吸附分離——運用一些氣體的干燥、廢水等污染物的處理等等)是現(xiàn)在最具有發(fā)展?jié)摿Φ囊豁椃蛛x工程技術。它具有節(jié)能、高效以及易于清理等特點,但是同時它也具有一些問題需要去防治、改善。
2.3超臨界流體(SupercriticalFluid,SCF)
超臨界流體是一種溫度還有壓力,都在臨界點之上的無氣體液體的相界面。最近幾年,超臨界水氧化法(SCWO)在環(huán)境治療以及保護方面的應用、研究在相對程度上較多,而在化學工程與工藝方面相對研究比較少,依舊處于研究實驗期。
2.4提高反應選擇
化工生產過程的重要組成之一是化學反應,原料由反應得到產物,因此,便可以選擇相對程度上更為合理的反應途徑去實現(xiàn)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產品質量的效果。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有很多,像反應溫度、反應條件以及反應時間等。比如在氧化反應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大量的熱,因此原料就會因為受熱而發(fā)生質變,進而導致產品的質量降低。
3.總結
現(xiàn)階段,世界不僅面臨著資源的短缺的問題,同時也面臨著能源短缺的問題,全球國家都認為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需要建立在綠色環(huán)保的基礎上,提出了資源的節(jié)約以及保護環(huán)境的要求。因此,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在化學工程和工藝的配合上要緊密,發(fā)展上應該實現(xiàn)協(xié)同性發(fā)展。就這一方面,我國實現(xiàn)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和化學工程工藝的融合,這樣,將化學工程和工藝技術相關的聯(lián)系在一起,重視其發(fā)展的綠色化,推動了傳統(tǒng)的化學工藝和工程的發(fā)展,降低了其發(fā)展給環(huán)境帶來的壓力,實現(xiàn)了資源的節(jié)約,環(huán)境污染的降低,綜上所述,開發(fā)新的能源對我國未來化學工程與工藝的發(fā)展是極為重要的一條道路,同時也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的一條道路。
參考文獻
[1]杜春.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認識實習的探索與實踐[J].石油化工應用,2008(27):136
[2]姜兆華,趙力,宋英等.面向國家需求的化學工程與工藝特色專業(yè)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3(1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