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地理考試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高中地理 知識體系 題型分析 注意事項 答題技巧
高中地理作為文科的一門重要學科,往往在高考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再加上其難度較大,往往被許多文科生認定為自己高考路上最大的“絆腳石”。高中地理的考試范圍往往較廣,因此需要學生的基礎知識必須十分扎實,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學生能夠發(fā)散思維,從更廣的知識層面上進行地理知識的分析。相比于高中政治和高中歷史,高中地理的邏輯性更強,難度更高,在高考文綜試卷中所占的比重也最大。
高中地理在試卷中的考查點往往不僅是地理知識,還需要學生聯(lián)想到其他方面,例如人類的生產生活、全球的環(huán)境問題,甚至有些題的解答還需要學生結合時事新聞進行分析。高中地理的難度較大,復習起來較為困難,但是越是困難的科目越需要學生花心思復習,尤其是容易拉開差距的高中地理這門學科,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復習方法和答題技巧,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查漏補缺,做到有的放矢,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地理成績。
一、建立知識體系,扎實基礎知識
高中地理的知識體系龐雜,復習起來難度較大,因此需要學生將地理知識歸類,分模塊建立知識大綱,這樣的知識大綱條理更加清楚,復習和閱讀起來更加直觀。學生可以按照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順序依次進行知識點的歸類整理,也可以按照學習內容進行分類。例如,學生可以總結出日照這部分的知識,將日照這一大模塊的知識獨立出來,然后“切碎”成影響日照長短的因素、影響太陽輻射程度的因素等等。
??嫉闹R點學生需要重點歸納作為復習的重點,例如河流的洪澇災害這一部分,通常會被出成綜合大題,因此學生在整理這部分知識的時候需要格外用心,要將洪澇災害發(fā)生的原因從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兩個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和總結。知識體系的建立對于高中地理這門學科是十分有必要的,至于知識體系的排布方式需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個人情況來制定,怎么整理有助于自己理解和復習就采取什么方法進行整理。
二、分析題型,總結出題目的答題思路和答題技巧
《孫子兵法》中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這對于我們高中地理的考試來說也是十分貼切的,我們要想攻克高中地理這門學科,獲得高分,就需要對高中地理考試的題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高中地理試卷中的第一大題往往是選擇題,選擇題考查的知識點較細,而且綜合性較強,因此學生在做選擇題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和耐心。選擇題的解題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直接法。這類方法適用于對基礎知識掌握較為扎實的學生,可以從答案中選擇正確選項。2.排除法。如果在考試的時候,選擇題的答案中地理現(xiàn)象羅列的較多,學生可以采用排除法可以將確認錯誤的選項排除,重點分析剩余選項。這一類方法應用范圍較廣,不僅可以用于高中地理這門學科,還可以運用到別的學科。3.對比法。如果單選題有多個選項都正確,那么學生需要重新分析題干,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和重點詞,將答案進行對比和分析,選擇出最合理的答案選項。
高中地理的試卷中還有一種題型就是綜合題,其考查形式往往是給出一段材料,然后設置幾個問題讓學生作答,這一部分題目也是學生丟分最嚴重的題目。綜合題通常可以分為描述題、措施題、評價題等等,描述題通常是讓學生描述某一位置的自然地理特征,或者是某一位置的地理成因,這類問題的解答往往需要學生記憶和背誦,需要答題者能夠盡可能全面地將問題描述出來;措施題是指問題設置為針對某一地理現(xiàn)象,應提出什么樣的治理措施。
例如,措施類題目最常詢問的就是河流洪澇災害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環(huán)境污染的治理措施、生態(tài)不平衡的治理措施等。學生在解答這類題目的時候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分析題目,找出造成這一地理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其次從技術角度加以分析,提出治理這一類地理現(xiàn)象的具體措施,最后,如果是資源短缺類題目,學生可以從開源節(jié)流這一角度進行分析。
評價類題目通常是要學生寫出這一類地理現(xiàn)象的作用、意義、影響等,這一類題目的解答也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是環(huán)境方面、經濟方面和社會方面的影響和意義,其次,如果題目具有兩面性,學生需要從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兩個方面進行敘述,最后,學生還可以從人類活動方面進行分析。
三、總結答題的一般步驟和注意事項
我們在熟悉了題型和一般的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之后,更需要注意答題的一般步驟,將答案能夠更加有條理、更加系統(tǒng)地表達在題目中。一般我們認為,在解題的時候需要注重答案的條理性,最好能夠將要回答的幾個方面分類、分點描述,一句一段,這樣的答題方式往往會讓答案更加直觀,閱卷老師在批改題目的時候也會更容易找到答案的重點。同時,學生在答題的時候也需要具有分明的層次,最好將答案排版成層層遞進的形式,將最淺層次的答案放到最開始的位置,之后層層遞進,將最精彩、最有內涵的答案放到壓軸的位置。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層次分明更容易找到自己遺漏的知識點,還能夠給閱卷老師留下思維清晰的好印象。
除此之外,學生還需要掌握一般的答題過程,熟悉解答大題的一般步驟和注意事項,確??荚嚨臅r候能保持更加清晰和條理的思路。首先,學生在接觸到一道大題的時候一定要先審題,將材料中的文字細看一遍,找出關鍵詞,如果材料給的是圖片或表格,學生需要仔細閱讀圖片或者表格,從這些圖片或者表格中挖掘出圖表中隱含的條件,弄清楚出題者的意圖。分析這些關鍵詞或者隱含條件的相關知識點,并將這些知識在腦中進行簡單的歸納。
一、目前高中地理學習評價體系存在的弊端
高中地理學習評價是高中地理課程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雖然在基礎教育學習評價體系上進行了多次改革,但是現(xiàn)在的高中地理學習評價體系還存在很多弊端。
1.評價對象被動。現(xiàn)行高中地理學習評價體系過分強調教師在評價中的作用,忽視了學生在評價活動中的參與性,導致學生對評價產生了一種應付、厭惡、排斥、恐懼、逃避,甚至欺騙、弄虛作假的消極態(tài)度和不正當行為。
2.評價標準機械?,F(xiàn)行高中地理學習評價體系是用一個標準去評價、要求所有的學生,過分地強調評價的共同性及普遍性,忽視了學生的個體特征和個體差異,忽視了評價對象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3.評價方法單一?,F(xiàn)行高中地理學習評價體系過分注重定量評價,如試卷測試打分評價,忽視了許多有效的定性評價方法,如學生自我評價等。
4.評價重心偏離?,F(xiàn)行高中地理學習評價體系過分重視對學習結果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習行為、學習過程、學習情感的評價,忽視了對分析地理問題、解決地理問題這些能力的形成性評價。
5.評價功能失調?,F(xiàn)行高中地理學習評價體系過分強調甄別和選拔的功能,忽視了評價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教學效率等方面的功能,如過分關心考試分數(shù),而沒有對考試中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分析、反思、解決。
二、新課程下高中地理學習評價的基本理念
解讀新課程下高中地理學習評價的基本理念是構建新型高中地理評價體系的前提。只有領會了新課程下高中地理學習評價的理論精髓,才能構建科學合理的高中地理學習評價體系。
1.注重評價的過程性。評價不僅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將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重視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評價。
2.注重評價的發(fā)展性。評價要面向未來,即要注重評價的發(fā)展性。教師要與學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關系,制訂大家都認可的學習發(fā)展目標。教師可通過適當?shù)脑u價方法和手段使學生不斷發(fā)展、進步,達到預定的發(fā)展目標。
3.注重評價內容的多元化?!陡咧械乩碚n程標準》強調,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各方面、多元化的評價,關注學生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如對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結果、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等多方面進行評價。
4.注重評價方法的多樣化?!陡咧械乩碚n程標準》強調,把評價滲透到地理學習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不同領域選用不同的學習評價方法進行評價,將考試評價方法與其他評價方法相結合,改變過分注重分數(shù)與等級的唯一評價方法。改變過分注重量化的現(xiàn)狀。
三、新課程下高中地理學習評價的方法
高中地理學習評價的改革是新課程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為促進高中地理課程多種目標的達成,不同評價領域要采取不同的評價方法。
1.觀察法。教師要對每一位學生在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的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進行觀察、記錄,并進行評價。教師可根據(jù)觀察到的情況了解影響學生學習進步的因素,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引導學生走出困境。
2.實踐法。社會實踐活動是高中地理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補充和提升。教師要對學生實踐前的方案設計、實踐中的動手能力、實踐后的成果交流等進行評價。
3.自評法。學生對照教師事先提供的標準(標準可由師生共同探討制訂)對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結果進行自我評價。自評法可以促使學生自我反省、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并為彌補自身的不足而努力奮斗,增強自我管理、自我調控的能力。
關鍵詞:地理復習;瓶頸性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5-12-16
一、對高三地理復習中瓶頸性問題的分析
1.教師的復習教學理念
教師在高三地理復習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的復習教學理念關系到復習的思路與效果。由于高三總復習是直接面向高考的系統(tǒng)性回顧與提高,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將高中地理知識做全面的梳理,另一方面在牢固掌握地理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獲得地理思維和能力上的飛越。
2.學生的復習方法
受長期灌輸式教學方式的影響,一些學生在高中地理復習時總是希望老師多講些、講得細一些,亦步亦趨地隨著老師的復習思路走,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和習慣;對于地理基礎知識的掌握是靜止的、呆板的,抓不住知識的核心和重點,在地理應用訓練時過多地依賴諸如《三年高考,五年模擬》《高考試題詳解》等復習資料,機械地做大量的習題,疏于對問題的總結和反思,難以自主地歸納和總結復習的收獲與體會。一些學生缺少與同學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欲望,不善于通過同學間的討論和辨析理清高中地理的知識脈絡,掌握處理實際應用問題的規(guī)律和一般方法。
3.高考信息的不對稱性
高中地理復習離不開高考信息的獲取,而在不同的地區(qū)和學校,高考信息的來源和渠道不同;社會經濟、文化發(fā)達的地區(qū),高考信息豐富,而社會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地區(qū),高考信息自然相對貧乏。這就造成了不同地區(qū)高考信息的不對稱,成為影響高三地理復習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突破高三地理復習中瓶頸性問題的有效策略
1.教師要更新復習教學理念
在高三地理復習過程中,教師要更新復習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不僅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解疑糾誤,更要引導學生探索方法、總結規(guī)律,提升能力,把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與高考備考有機融合在一起。根據(jù)高三地理一般采取三輪復習的實際情況,將第一輪復習作為高三地理復習的“形成期”,按照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貫徹全面、扎實、系統(tǒng)、靈活的復習備考原則,側重基礎,查缺補漏,初步構建明晰的知識網絡。將第二輪復習作為高三地理復習的“整合期”,突出教材各章節(jié)的內部整合和章節(jié)之間的整合,以專題的形式完善知識間的縱橫聯(lián)系,擺正教師的講與學生的練的關系,強化小綜合練習。將第三輪復習作為高三地理復習的“優(yōu)化期”,加大知識交匯點的習題訓練,以增強練習題的綜合性和靈活性,激勵學生通過積極思考,熟練掌握解題方法與技巧,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2.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復習方法
學生是高三地理復習的主體,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復習方法是高中地理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復習中的獨立性,引導他們注重同學間的討論和交流,根據(jù)自己的復習狀況選擇合適的復習方法。要在核心知識、核心概念和核心應用上多下功夫,抓住各個知識點的內在有機聯(lián)系,實現(xiàn)知識的條理化、系統(tǒng)化。要結合考試說明中關于容易題、中等題、難題比例為3∶5∶2的題型分配原則,做好、做實基礎性應用訓練,適度進行難題的訓練與研究。要摒棄“題海戰(zhàn)術”,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地進行地理知識的應用練習,在習題解答中注重反思和總結,在反思和總結中升華自己的復習感悟,強化主動探究和大膽創(chuàng)新的意識。
3.多渠道獲取與高考相關的信息
明確“信息決定成敗”的道理,把高三地理復習看作一場信息戰(zhàn),努力從多渠道獲取與高考有關的信息:一是借助現(xiàn)代信息資源更新迅速、跨越時空的優(yōu)勢,通過網絡平臺了解高考動態(tài),獲取最新的高考信息,把握高考新動向;二是向資深的高考研究專家請教,掌握現(xiàn)代高考復習理念和方法,合理設計復習教學活動;三是到高考成績先進地區(qū)和學??疾臁W習。
要提高高三地理復習的效率和效果,教師必須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正視學生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的差異,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實踐,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克服學生解決問題時的思維單向性,以高效的高三地理復習促進學生地理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關鍵詞】高中地理 核心素養(yǎng) 教學效果 具體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04
核心素養(yǎng)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深入認識地理學科,獲得高效的學習方法,提升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有重要幫助。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將培養(yǎng)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任務落實在每一節(jié)地理教學活動中來。由于新課程改革下,教師缺乏可借鑒的經驗,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在教學實踐總結經驗與教訓。筆者同樣有心為高中地理教學的改革出力,在教學實踐中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將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落實到教學目標之中
教學目標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一堂地理課的效果,影響學生的學習,從而影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維目標,更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培養(yǎng)。筆者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新課程理念中的三維目標與培養(yǎng)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殊途同歸,因此,教師可將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落實在高中地理教學目標中來。高中地理教學目標可謂是教學的指向,是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主線,具有引導和規(guī)范的作用。高中地理教學目標的設計與確定,離不開對教學大綱的參照、對教材內容的研究和對學生學情的把握。要想在地理教學中真正落實對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師責無旁貸地需要精心確定教學目標。新課程標準中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性的目標,在教學中都應該得到體現(xiàn)和落實。但是并不是在每一課中都需要平均用力,而是要在整個課程教學中逐步達成。
例如,“關于人地關系”的“知識與技能”目標:能夠說明自然地理要素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以及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了解人類社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認識到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斑^程與方法”目標:學會通過比較從現(xiàn)象中總結歸納一般規(guī)律,并運用抽象的地理知識對現(xiàn)象做出科學正確的分析與判斷?!扒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關注身邊的環(huán)境問題,關心環(huán)境,熱愛環(huán)境。通過研究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該三維目標指向的就是高中生地理的人文素養(yǎng)、地理技能和地理科學素養(yǎng),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力爭提高高中生的地理綜合素養(yǎng)能力。由此可知,明確并實現(xiàn)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高中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方面。
二、實現(xiàn)“教學相長”,相互促進
培養(yǎng)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應在處理好教與學關系的前提下實現(xiàn),教與學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機統(tǒng)一存在于教學活動之中,是教學活動中的兩個方面。這意味著教學活動應該同時注重教與學這兩方面,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顧此失彼。
由于深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高中地理教學長期過于重視教師的教,在課堂中,教師的地位更突顯,學生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導致教與學失調。新課程改革較好地認識到教與學的關系問題,正力圖實現(xiàn)教與學的有機調和,實現(xiàn)教學相長。其實,新課程標準給教與學作出了較好的詮釋,教師的教旨在引導學生學的活動,促進學生的學,優(yōu)化學生的學。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將學生的學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只有先搞清楚二者之關系,在教學中才會更加注重體現(xiàn)“以生為本”的理念,才能夠不斷優(yōu)化教學設計促進學生的學習。理清教與學的關系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前提,有助于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進而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與傳統(tǒng)的高中地理教學相比,教師的講授少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機會多了,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總結學習經驗。而教師則應該著重于引導組織,在學生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搭把手”“使點力”。
比如,筆者考慮到《大氣的運動》這節(jié)教學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學習起來可能比較枯燥,因此,首先是找到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創(chuàng)造有趣的教學情景,實現(xiàn)“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在學習中獲得樂趣;接著,播放相關的視頻,引出教學的重難點。畢竟只有將教學重難點解決好,課堂教學才算成功。筆者注重對課堂節(jié)奏的把握,留出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經過教學反思,經過分析,學生能夠理解熱力環(huán)流的效應,并結合生活中的現(xiàn)象進行探討,教學目標有效達成??傮w而言,實現(xiàn)了對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三、結合先進的教學理念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化教學
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應該注重結合先進的教學理念實現(xiàn)教學的創(chuàng)新。新形勢下,對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甚為重視,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高中地理考試對學生的考查越來越高。比如,高考地理對學生的考查不再是以純粹的地理知識為主,而是更注重考查學生的地理綜合性能力,也就是在考查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高低。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下,高考的壓力導致教師“越俎代庖”,做了很多本該由學生自己做的工作,教師直接將知識講授給學生,學生又將其生硬地接收。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不少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思考探究的學習過程,導致學生較難形成地理學科思維和素養(yǎng),進而影響學生的實際運用。而新課程帶來了許多先進的教學理念,能夠幫助和啟發(fā)教師的教學,因此,教師應該主動學習和研究,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實際,將理論實踐化,推動高中地理的高效教學。
例如,在學習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城市發(fā)展與城市化》時,這一節(jié)主要介紹了城市的興起、城市化的特點以及城市發(fā)展與環(huán)境的關系問題,這與學生的生活極為密切,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去查閱、了解相關資料。筆者就將生活化教學理論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中,最終的教學效果比預期好,足以說明運用新的教育理念實現(xiàn)高中地理的創(chuàng)新教學的積極意義,對于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極為有利。
一、深入研讀教材文本
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jù),是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是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分析、理解教材,在此基礎上豐富教材、整合教材、駕馭教材,進而有效地使用教材。高中地理教師在備教材文本時,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一,善于分析教材。要明確教材編排意圖及前后聯(lián)系,要把教材內容放到對課程標準、考試大綱理解的整體中去加以分析,并準確定位教學目標。其二,學會活化教材。教材內容是相對靜止的,而生活和現(xiàn)實世界是發(fā)展變化的,教師要結合社會和生產生活實際搞活教材??梢詫Ω咧械乩斫滩闹械臏髢热莺颓吠字庍M行修剪,補充一些與地理教學相關的新鮮素材,如最新地理數(shù)據(jù)、地理圖表與圖片、身邊的地理現(xiàn)象、社會熱點問題、新近發(fā)生的地理事件等。其三,重視比照教材?,F(xiàn)時的高中地理教材有人教版、魯教版、湘教版和中圖版四個版本,且各具特色,備課時要將本地使用的版本與其他版本教材相同或相似章節(jié)內容進行比照分析,取長補短,必要時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刪減、補充、分解、重組、轉換甚至修正。
例如,在江蘇省地理高考《 考試說明 》“必考內容”中,關于“自然災害”這一考點的具體考試內容要求是“旱澇、臺風、寒潮、地震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而江蘇省選用的三個版本教材中,人教版只在《 必修1 》第二章第三節(jié)“案例2”中介紹了“臺風”和“寒潮”的成因與危害;魯教版和湘教版在《 必修1 》第四單元(章)專門安排了一節(jié)關于自然災害的內容,但均是重點介紹“洪澇災害”。所以,教師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須參考其他版本教材或查閱相關資料,對教材中未涉及的其他自然災害或講述不完整的自然災害進行適當補充,并能利用近年發(fā)生的自然災害為案例,以深化對自然災害內容的理解。
二、巧妙設計教學導入
教學導入是指在一項新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開始時,教師采用恰當?shù)慕虒W媒體和教學方式,闡明學習目的與要求,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教學行為方式。導入是整個教學活動中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情緒和效果。科學合理的導入,可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擴大學習需求、增強學習內驅力,從而優(yōu)化學習過程。教學導入不只是由舊課轉入新課,還包括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鏈接與過渡以及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調整。在設計高中地理教學導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一,導入形式要多樣化??梢酝ㄟ^復習舊課、目標呈現(xiàn)、問題情境導入新課,也可利用地理圖片、地理現(xiàn)象、地理影像、地理實驗、地理活動、地理諺語、新聞事件、趣味故事等形式導入。一種導入方法不要連續(xù)使用,每次教學導入要給學生以新鮮感。其二,導入要具有目的性、啟發(fā)性和趣味性。能使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明確目標,引發(fā)學生對一節(jié)課產生學習興趣和參與欲望,開啟學生的地理思維。其三,導入要簡練。導入時間安排要緊湊、把握要恰當,避免導入冗長繁雜、喧賓奪主,淡化教學重點和難點。
例如,在學習高中地理《 必修1 》(魯教版)第二單元第二節(jié)第五目“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時,可利用學生熟知的地理現(xiàn)象,設計地理問題導入新課:“同學們,正常年份,我們長江中下游地區(qū)6月份為什么會經常出現(xiàn)連續(xù)性陰雨天氣?7、8月份為什么是多炎熱少雨的天氣呢?”問題一出,學生立刻產生了興趣、引發(fā)了疑問、激活了思維,學生用渴望的眼神盯著教師,等待問題的答案。這種從學生身邊的地理現(xiàn)象出發(fā),設計帶有懸念性的地理問題導入新課,既激起了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又巧妙地提出了學習任務。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三、優(yōu)化課堂提問藝術
課堂提問是教師輸出信息并獲得反饋的重要途徑,是溝通師生思想認識的主要渠道,它是一門設疑、激趣、引思的綜合性教學藝術。在高中地理課堂中,教師如果能采用精彩迭出的提問藝術,會使學生入情入境、欲罷不能,課堂教學往往會組織得有聲有色。課堂提問的基本要求是:精心設計,注意目的性;難易適度,注意科學性;新穎別致,注意多樣性;循循善誘,注意啟發(fā)性;因勢利導,注意靈活性;面向全體,注意廣泛性;因材施教,注意針對性;正確評價,注意激勵性。課堂提問時要避免以下現(xiàn)象:提問過于頻繁,問題數(shù)量過多;提問時“亂點鴛鴦譜”,不注意發(fā)問對象;總喜歡找優(yōu)秀生回答問題,忽略中等生,冷落學困生,出現(xiàn)“少數(shù)人表演,多數(shù)人陪坐”現(xiàn)象;問題提出后,不給學生思考時間,立即點學生回答;學生正在思考問題或學生已經答對了一半還在思考另一半時,教師打斷學生思緒并迫不及待說出答案;教師對學生回答不表態(tài)、不評價,即使表態(tài)也含糊其辭,或褒貶過度、夸大其辭。
例如,在學習高中地理《 必修3 》(魯教版)第三單元第三節(jié)“資源的跨區(qū)域調配——以南水北調為例”時,教師可采用連環(huán)式提問方式,設計以下問題串: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有何特點?(學生:水資源地區(qū)分布很不均衡,總體上南多北少)我國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qū)缺水嚴重,除了水資源短缺外,還有哪些原因?(學生:華北地區(qū)人口稠密、耕地比重高、經濟發(fā)達,生活和生產需水量大;水資源污染、浪費較嚴重)水資源短缺會對當?shù)卦斐墒裁从绊??(學生: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制約地區(qū)經濟發(fā)展;造成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如何解決華北地區(qū)水資源短缺問題?(學生:跨流域調水,如南水北調;合理開采地下水;節(jié)約用水,合理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海水淡化等)南水北調的水源地在哪里?(學生:長江)長江成為南水北調水源地的條件有哪些?(學生:長江流域面積大,徑流量豐富且較穩(wěn)定;長江距離缺水地區(qū)較近,地理位置適宜)南水北調工程有哪幾條線路?(學生:有東線、中線、西線三條線路)以東線工程為例,說明東線工程實施后,對華北地區(qū)、沿線地區(qū)及長江有哪些深遠影響?(學生:答案略??蓮姆e極意義和可能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兩個方面分析說明)以上八個問題由此及彼、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推進,前一個問題解決后再探究下一個問題,問題解決完了,預定的教學任務也就圓滿完成了。
四、積極實施對話教學
教學本質上是對話的實踐,對話過程就是教學主體間的合作與互助、思想碰撞與精神交流的過程。作為高中地理教師,應該積極探索與嘗試對話教學,在課堂中多設計一些有意義的對話活動。只有對話,才能走進彼此的心靈;只有對話,才能增進彼此的理解;只有對話,才能進行思維的碰撞。從對話主體角度看,主要有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師本對話、生本對話及師生的自我對話等類型,其中“生生對話”在高中地理課堂中難得一見,而真正能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激活學生地理思維、深刻體驗學習樂趣的是生生對話。生生對話活動一般有交流討論、成果展示、相互點評、完善提升等主要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中,學生可以圍繞某一對話主題展開討論,可以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可以對他人觀點發(fā)表意見。通過質疑對抗,學生對地理知識或地理問題會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與理解,并能促進小組成員之間互學、互幫、互補、互促。在組織對話活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教師設計的對話主題要貼近學生實際,對學生要有較強的吸引力。二是對話主題難度要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水平,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能說,杜絕“偽對話”。三是教師要掌控好對話的方向和進程,當學生發(fā)言明顯偏離主題或爭論無果時,教師要及時進行調控。
例如,在學習高中地理《 選修6 》(魯教版)第三單元第一節(jié)第三目“我國環(huán)境污染的現(xiàn)狀”時,可設計以下對話主題:“請從環(huán)境污染的類型、危害及發(fā)展趨勢、防治措施等方面,介紹一下你家鄉(xiāng)環(huán)境污染的現(xiàn)狀?!币陨蠈υ捴黝}的設計是基于學生對周圍的環(huán)境更加關注,感受也最為直接和深刻,更能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對話活動。教師先安排學生在小組內部進行交流,再由小組代表在全班進行成果展示,其他小組成員進行點評,然后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言內容進行評價、篩選、整合與補充,最后教師由“學生家鄉(xiāng)環(huán)境污染的現(xiàn)狀”總結出“我國環(huán)境污染的現(xiàn)狀”。通過這一對話活動,學生不但獲取了地理知識,增強了保護環(huán)境的危機感和責任感,還培養(yǎng)了學習能力、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與合作精神。
五、增強課堂留白意識
許多高中地理教師經常納悶甚至埋怨學生:“很多地理知識和地理問題講了多遍,也講得很透徹,為什么檢測時錯誤率仍然很高?”其原因有多方面,筆者認為,教師不重視課堂留白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所謂課堂留白,就是指在課首、課中或課尾留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感悟、總結、質疑、修正與完善。課堂留白,不是空白,它是動靜的和諧,是張弛的結合。在高中地理課堂中,教師要在適當時候、適當?shù)胤綄r間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體驗、自行總結、自我反思。只有學生親身體驗得到的東西、全心領悟得出的道理,才能永遠沉淀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才能形成地理綜合能力,從而由學懂、學會地理知識,上升到能獨立分析地理問題、正確解答地理問題,進而生成新的地理問題。課堂中需要留白的地方很多,如提問時留白、承轉處留白、探究處留白、質疑處留白、想象處留白、解題后留白等,尤其要重視“課尾留白”。在課尾留出3~5分鐘時間,讓學生在安靜的課堂環(huán)境下,對整堂課學習內容進行回顧、總結與反思:深悟文本精髓,建立知識鏈條,架構知識體系,歸納解題思路,查找不懂問題,審視學習態(tài)度。同時,教師走進學生當中,幫助學生排憂解難,同時注意獲取有益的教學反饋信息,以作為進一步調整教學方法、改善教學行為的重要參考。高中地理教學中,堅持課堂留白,一定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高中地理《 必修2 》(魯教版)第三單元第一節(jié)第一目“影響農業(yè)區(qū)位的因素”時,可先指導學生用4~6分鐘時間閱讀教材圖3-1-2“影響農業(yè)區(qū)位的因素”及知識窗“農業(yè)區(qū)位論”等材料,自主分析、理解、歸納影響農業(yè)區(qū)位的三大因素,然后學生交流認識,教師作出評價。接著再給學生1~2分鐘時間自我感悟,進一步理解影響農業(yè)區(qū)位的因素。之后,教師提出問題:“影響農業(yè)區(qū)位的因素是一成不變的嗎?請舉例說明?!睂W生獨立思考1~2分鐘后,組織學生交流各自觀點,教師作出評價。再給學生1分鐘時間自我領悟,深化對農業(yè)區(qū)位因素的理解。之后,教師指導學生用3~4分鐘時間閱讀教材“活動”內容,完成“活動”中給出的“問題”,組織學生交流、討論、互評,教師做出評價并提供“問題”的答案。再給學生1~2分鐘時間自我體會,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之后,教師設置探究題:“結合當?shù)鼗蚣亦l(xiāng)的農業(yè)生產實際,談談促進和制約當?shù)鼗蚣亦l(xiāng)農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區(qū)位因素。“教師給2~3分鐘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然后鼓勵學生充分展示、交流各自的探究成果,并組織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教師再做評價。最后,再留出3~5分鐘時間,讓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回顧與總結。本課采用活動和案例教學形式,并在提問時、探究處、交流后、課尾處進行多次留白,學生不僅充分體驗了學習過程,透徹理解了農業(yè)區(qū)位理論,還培養(yǎng)了運用農業(yè)區(qū)位理論分析、解決農業(yè)生產中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一)高中地理復習課問題。在傳統(tǒng)的地理復習課堂中,經常出現(xiàn)這樣一些情況:學生看得懂課本,卻不會做習題;學生學到的地理知識比較零散,無法形成系統(tǒng)所以容易遺忘。還有很多學生面對同類型的問題能夠快速解決,而一旦出現(xiàn)比較新穎的問題就不知所措、無法解決。這反映了學生在高中地理知識的學習中無法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思維不敏捷。高中地理課由于課時較少,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通常是進行新課的講解或進行習題練習,很少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再加上復習課由于沒有新的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感到枯燥、沉悶,灌輸式的復習模式更是讓學生無法進行有效的學習,對自己學過的知識更是不能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
(二)問題的提出。高中地理復習課,內容多且繁雜,復習時間緊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高中地理所有的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分析、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和鞏固教師在課堂講述的地理知識,是高中地理老師最為關注的一個問題。而思維導圖的出現(xiàn)成為解決上述問題的“良藥”,成為高中地理復習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思維導圖,也稱腦圖。它是由著名的英國學習方法研究專家托尼•博贊提出的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思維導圖是利用圖文并茂的方法,遵循著簡單、基本、容易記憶等原則,運用線條、顏色、詞匯、符號等元素對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和表現(xiàn)出來,使得枯燥的地理復習知識點建立起一定的聯(lián)系,變成一目了然的、容易記憶的圖畫。由于思維導圖,符合人類大腦的思維習慣,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一個完整的環(huán)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靈感,因此它在高中地理復習中用途很大。
二、如何在高中地理復習中繪制思維導圖
在高中地理復習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直觀地展示每一個章節(jié)的知識結構,并根據(jù)實際需要及時拓展一些典型試題,對剛復習的知識進行鞏固加深,以最大限度地使學生掌握高中地理知識,激活學生的有效記憶。
(一)回憶知識點,確立知識的中心詞。首先,教師在復習課開始前,要明確整門課程及各單元的學習目標,準確把握知識體系的框架,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回憶所學的地理知識,找出本節(jié)課或者本章的重點知識,并將其一一列出,這樣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中心詞。
(二)繪制思維導圖,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知識點的復習后,學生可以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帶著問題查找相關學習資料,主動找到問題的答案和解決辦法。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可以分小組討論。一個小組繪制一份共同的完整的思維導圖,形成小組討論的共同結果。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因勢利導,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能力。
(三)歸納總結,適時拓展學到的知識。在學生進行思維導圖的制作后,教師要進行及時的評價和分析,找出學生制作的思維導圖的優(yōu)點和不足。對于優(yōu)點,要進行表揚和推廣,對于不足也要給予指正和鼓勵。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存在的問題,要重點地講解和細致地分析,同時可以插入一些經典的例題進行分析,從而讓學生對各個知識點的認識更加深化。
三、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復習中的運用
隨著新課改步伐的加快,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復習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思維導圖既可以應用于高中地理基礎知識的復習活動中,又可以應用于高中地理的習題課中的學習活動中。
(一)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基礎知識復習中的應用。在高中地理復習中,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將學生當成做題的工具,通過大量的、反復的試題訓練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地理知識,學生學到的知識零散而不集中,無法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而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復習,可以利用圖像、數(shù)字、顏色等多種視覺元素進行記憶,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知識記憶能力。同時利用思維導圖軟件制作知識網絡圖形,不僅展示了整體的知識體系,而且在每一個細節(jié)的知識點有很好的展示和注解,加強了學生對每一個細微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在高中地理基礎知識的復習課中,學生可以先瀏覽知識框架,然后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繪制思維導圖,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修改,使其進一步完善。這樣,學生不再是被動地回憶學過的基礎知識,而是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主動地對學到的知識進行提煉和整合,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變枯燥無味的基礎知識學習為生動有趣的課堂基礎知識總結,使學的知識由多變精,更利于學生的記憶。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習題課中的應用。高考試題更注重學生綜合能力和地理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即學生運用在課堂中學到的基礎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近些年的高考地理試卷中更是出現(xiàn)了運用地理基礎知識進行判斷推理的試題。而學生在面對這些比較新穎的試題時往往無從下手,不知如何分析解決。而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習題中的應用也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進行高中地理習題講解時,教師面對習題不用先給出答案然后講解,而是讓學生一邊審題一邊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完成繪制后,學生之間進行分組交流,進一步對自己做的導圖進行完善,然后教師對習題進行講解,再進一步對其進行完善和擴充。這樣做使得學生學習學會一道題,就掌握了一類問題的解決方法,達到了觸類旁通的效果。
四、結語
一、情境教學法
教學活動是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由境生情、情境交融,學習欲望達到旺盛狀態(tài),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果能將實際生活中的地理知識融入課堂教學中,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增加地理學習的興趣。
2008年汶川地震發(fā)生后,我與學生一起探討了地震的相關知識。我分析了地震的形成機制、地震的分布規(guī)律、地震中如何逃生的相關知識,等等,學生的注意力十分集中,不知不覺中下課的鈴聲響了,可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卻是那樣的興奮,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神,總是令人難以忘懷。也許,這就是社會生活,這就是生活中的地理??偨Y了這次的經驗,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都會針對在社會生活中發(fā)生的、與地理教學有聯(lián)系的重大地理事件,事先做好準備,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學生的表現(xiàn)也總是特別興奮。
教材再新,并不能及時將剛發(fā)生的地理事件寫進來??勺鳛榈乩斫處?,我們完全可以將社會生活中發(fā)生的重大地理事件、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識,作為教學內容及時補充到課堂中來。這樣,學生的學習將更有樂趣,我們的地理課堂將更具魅力。
二、實驗教學法
實驗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種重要手段,是進行直觀教學的一種方式,是發(fā)展學生科學思維的一種方法,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一條基本途徑。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適時進行演示實驗,引導學生得出實驗結論。
1. 演示實驗法
例如,在教學高中地理 “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物體水平運動的方向產生偏向”這部分內容時,設計以下演示實驗,并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從而得出實驗結論。
實驗器材:地球儀一個;紅墨水、藍墨水各一瓶。
實驗過程: ① 當?shù)厍騼x靜止時,在北半球從高緯度地區(qū)、南半球從低緯度地區(qū)各滴一滴紅墨水,讓學生觀察紅墨水的軌跡; ② 轉動地球儀 (自西向東),在同樣地點滴一滴藍墨水,讓學生觀察藍墨水的軌跡。
實驗現(xiàn)象:紅墨水和藍墨水的軌跡不同,并且,北半球上的藍墨水軌跡在紅墨水軌跡的右側 (沿墨水流向看),南半球上的藍墨水軌跡在紅墨水軌跡的左側。
實驗結論:地球上作水平運動的物體會產生偏向 (赤道上除外),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2.想象實驗法
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欲通過實驗使學生掌握某一地理過程或現(xiàn)象,但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無法進行演示實驗時,教師只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 (語言情境),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探究學習,從而獲得地理知識的一種方法。例如,高中地理“大氣的組成”中,許多學生對“空氣中的水汽和固體塵埃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難以理解。教學時,可創(chuàng)設以下實驗情境,讓學生通過想象、探究,從而理解該結論:
實驗情境:取一個容積為 1立方米的容器,將它裝滿30 ℃ 純凈的飽和空氣后密封起來,接著把它的溫度由 30 ℃ 降到 10 ℃ ,然后再給里面加入一些雜質。
問題:①以上實驗過程中,溫度由 30 ℃ 降到 10 ℃ ,將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②再給里面加入一些雜質,結果又會怎樣呢?
實驗結論:空氣中的水汽和固體雜質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
三、引導探究法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注重的是如何讓知識走向學生,如何在給定時間內完成知識的傳遞,而忽略了學生是通過何種學習方式和策略來學習的。其實知識掌握的過程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chuàng)造的過程,如果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活動的探究性不重視,甚至忽略了,那么學生的思維能力,尤其是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也就難以得到真正的、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也就難以得到發(fā)展與解放。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積極開展師生間的雙向交流,要讓學生在探究的氛圍中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規(guī)律。教學時,地理教師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有充分思考和探討的時間和空間,圍繞地理的主干知識提出一些有利于學生思維培養(yǎng)的,特別是能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激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在探究中自主得出結論。例如,氣溫分布和等溫線是高中地理的重點,教學中就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討,在探討的過程中教師進行適當?shù)囊龑Ш蛦l(fā),從而得出一些重要結論。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課以其主體明確、時間短、效率高、內容充實等優(yōu)勢獲得人們的認可,且十分符合現(xiàn)代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地理學科包含人文、生活、自然和區(qū)域等多項內容,且在實際教學中有交叉,教學難度相對較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微課的制作與應用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
微課制作;高中地理;教學策略
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高中地理不僅涵蓋了自然學科的特點,還包括社會、人文等學科的特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微課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且其方法與高中地理新課程標準要求具有很大的契合之處,不僅能夠實現(xiàn)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還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探討微課在高中地理中的制作與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微課的基本內涵
嚴格來說,一個優(yōu)秀的微課應包括以下幾點內容[1]:一是教師應具備相應的知識儲備和制作技巧,以正確地進行角色定位;二是微課設計的主要目的是解答同學對某一知識點的疑惑;三是微課時間應盡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并且應確保知識點講解細致、主題明確。雖然微課制作方法很多,但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一是錄像機+黑(白)板;二是屏幕錄制軟件+PPT;三是手機+白紙;四是屏幕錄制軟件+手寫板+畫圖工具。
二、高中地理微課的特點
與普通微課相同,高中地理微課具有使用方便、時間短、容量小、內容少和交互性強等特點[2]。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獨特的性質:第一,具有綜合化的特點。在制作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學生心理的發(fā)展規(guī)律,全面挖掘教材中的知識信息,還要緊密結合地理學科的特性,明確知識點的主題,準確把握知識點講解的切合點,以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與情感態(tài)度的養(yǎng)成。第二,具有生活化的特點。制作過程中,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并學會實際應用,大都在充分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將其與生活情境結合起來,盡可能選取學生熟知的生活地理現(xiàn)象,并通過圖片、視頻或文字資料等展示出來。第三,具有趣味化的特點。作為一種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方法,高中地理微課可將大量的、豐富的地理信息通過動畫、圖片、視頻或文字資料等方式展示出來,有助于增強學科知識的趣味性,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策略以“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對氣候的影響”為例。
(一)確定選題,幫助學生分清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確立微課主題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與課程內容的大綱要求[3]。比如,講解“地中海氣候”這一內容時,教師可通過形象的動畫演示,將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對氣候的影響進行生動的講解,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其他相關知識點舉一反三。
(二)分析需求,幫助學生完成教學目標與要求。首先,應分析微課的適用對象。對于教師來說,就是要具備相關專業(yè)地理知識的講解能力和多媒體操作技能。對于學生來說,就是要具備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簡圖的繪畫能力,以及移動規(guī)律和對氣候影響的闡述能力。其次,應分析學習內容。在對教師與學生要求分析的基礎上,可通過雙動態(tài)影片疊加的視頻播放方式,使學生對氣壓帶、風帶的移動及其對氣候影響有直觀的理解,從而使學生對其分布與特征有更好地掌握。最后,分析教學目標。換句話說,就是使學生對氣壓帶、風帶的移動規(guī)律及其對氣候的影響夠理解并掌握。
(三)制作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教學思路與方法。首先,在流程與腳本的設計方面。一方面,在制作全球氣壓帶、風帶移動規(guī)律的動態(tài)影片時,可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將全球氣壓帶、風帶的移動規(guī)律充分地展現(xiàn)出來。另一方面,制作全球氣候分布圖影片時,可將獨立的動畫顯示按鈕用于各種氣候的分布圖上,并確保在相應氣候區(qū)域通過不同閃爍方法將其動態(tài)顯示出來。其次,在素材的匯編、制作方面。其一,為達到制作要求,應對收集到的素材進行篩選、分類、編輯。其二,注重兩個主體影片布局與層次的制作。其三,在全球氣候分布圖影片元件的上層設置氣壓帶、風帶移動規(guī)律影片,并將其透明度、顏色搭配和顯示元素等進行合理調適。其四,完成主體影片的測試,以不斷修改和完善課件的功能。最后,在課件的整體測試與導出方面。一方面,在課件的整體測試中,應將整個教學流程進行修正完善,以確保課件的流暢性與交互性。另一方面,盡可能將作品改為可執(zhí)行文件,提高課件的適用性。
(四)總結提煉,幫助學生進行總結與記憶。經過相關教學經驗可知,學生在學期末復習時常常會遺忘一些學過的知識點,甚至出現(xiàn)混淆等問題。由于一些地區(qū)的位置比較特殊,大部分學生會將一些地理知識點遺漏,從而無法正確得出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規(guī)律。因此,在微課制作過程中,應注意融入一些具有總結性的知識點,使學生學會總結,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結構和知識點的記憶與掌握能力。
四、結語
微課雖然還沒有得到全面的推廣,只是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但其注重對課堂教學的綜合把握,使課堂教學活動的改革產生重大影響。作為一種充分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教學資源,微課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一方面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在開展高效課堂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更有利于學生個性化學習,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形成科學的知識系統(tǒng),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
作者:史方靜 單位:宿遷市宿豫實驗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1]陸光明.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基本策略———以氣壓帶和風帶移動對氣候的影響為例[J].教學與管理,2015,01:54-56.
一、要思想重視,目標明確
要讓學生徹底摒棄“高考事大,水平測試事小”的片面認識,教師就必須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水平測試的重要性。要讓學生知道,水平測試是高中階段僅次于高考的國家級正規(guī)考試,高中學業(yè)測試成績是評價一個學生是否具備相應的高中階段知識水平的唯一標準。每一屆學生的第一節(jié)地理課,我都要告訴他們學業(yè)測試的目的、意義以及應注意的方法、問題等。這樣,在高一的地理學習中,學生便會高度重視、有的放矢,最終取得學業(yè)水平測試的勝利。
二、要立足課堂,功在平時
有人認為地理好學,會考前突擊背誦、記憶幾天就行了。其實不然。地理學科知識面廣,是介于人文和自然兩大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抽象性、邏輯性、規(guī)律性、原理性、發(fā)展性等特點突出。如果不能仔細消化吸收每一節(jié)地理課的內容,注定難以學好地理。高中學生都有這樣的體會,在高中所有的學科中,地理無疑是最難理解掌握的學科之一。實踐證明,缺乏理解的記憶是難以有效和持久的。只有平時踏實上好每一節(jié)課,透徹理解所學內容,考前就不必臨時抱佛腳了。
三、要吃透教材,注重基礎
學業(yè)水平測試不是選拔考試,所考內容往往緊扣課本,突出基礎。即使難度較大的題,也通常是對教材內容的引申和擴展,在平常的教學中,一定要把握課程標準,吃透教材,不放過每一個知識點。在對基礎知識理解把握的基礎上,再適度引申和擴展。
四、要講練結合,融會貫通
不少同學反映,老師上課講的知識都懂,但一做題就不知所措了。我認為,其主要原因是講授知識和鞏固練習相脫節(jié),而教師講授的知識多,傳授的解題技巧少。最終導致學生不會學以致用。如果教師能在講課過程中有機地和練習結合起來,邊講邊練、以練促教,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五、要溫故知新,加強聯(lián)系
盡管高中地理突出了人文內容,但無論是教材、習題還是學業(yè)測試,都大量地運用了初中學過的自然地理內容。有些同學初中地理知識本來掌握得不扎實,再加上一些知識的遺忘,對高中地理學業(yè)測試勢必造成影響。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及時聯(lián)系以前所學知識,適時喚醒學生頭腦中沉睡的知識信息,做到溫故知新。
六、要關注圖表,詳細解讀
地理圖表是地理學的靈魂,這里蘊含了豐富的地理知識和信息。同學們說,學地理最怕讀圖表,考地理最怕圖表題。然而,地理考試無圖不成題,當然,學生考試失誤最多的也是圖表題。為了正確理解圖表中所蘊含的知識內容,把考試中圖表題的失誤減少到最低程度,教學中就要特別關注圖表,善于解讀圖表,充分挖掘圖表中蘊含的地理信息,達到熟練運用圖表的程度。
七、要突破難點,強化訓練
教材中的某些難點、疑點問題,考試學生都會遇到。如果不能根除這些頑癥,必將影響學生成績。教師要善于歸納總結教材中的難點和學生解題中容易出現(xiàn)的疑點,理請思路,找出規(guī)律,并有針對性地講解和強化訓練,直到徹底解決這些問題。例如與區(qū)時計算相關的知識,歷次考試命題率極高,而學生答題失誤率也最高。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突破這一難點。我的做法是,先把這部分知識歸納總結為三句話讓學生理解:1、東早西晚(即地球上東邊地點的時刻總比西邊地點早);2、兩地相差幾個時區(qū)就相差幾個小時,求相差時區(qū)數(shù)用“異加同減”(即兩地同在東或西時區(qū)用減法,分別在東西時區(qū)用加法);3、東加西減(即知西求東用加法,知東求西用減法)。然后,再通過例題強化訓練,這一疑難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八、要關注熱點,活學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