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學校教育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學校教育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學校教育論文

第1篇: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人是瑤族民歌的發(fā)明者、傳播者,人在瑤族民歌創(chuàng)新中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幾迦嗣褚愿柩灾?、以歌傳情,以前瑤歌就是大家交流、抒感的重要紐帶?,幾迕窀柰ㄟ^“自然習得”和“口傳心授”的形式得以發(fā)展,承載著瑤族文化的傳承。其一,保護常寧瑤族民歌的文化生態(tài),為民歌傳承人進行民歌文化傳承培育好根基。文化生態(tài)包括文化生成、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歷史根基。生態(tài)環(huán)境與民族文化是魚兒與水的關系,沒有合適的生態(tài)背景,當?shù)氐拿褡逦幕瘜⒉辉俪蔀樘赜形幕?。其二,提高民歌歌手的社會地位。歷史以來的民歌歌手都處以一種民間的、自生自滅的自然狀態(tài),在發(fā)展封閉的原始經濟和相對封閉的封建經濟時期,這種自生自滅的狀態(tài)對民歌的影響不太大,祖祖輩輩,父傳兒、兒傳子,仍會被延續(xù)下來。但在社會主義經濟下,強調對外開放,這種民歌手的“自然狀態(tài)”就存在很大的危機,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認為唱瑤歌很土,跟不上時代,他們緊密的跟隨著流行音樂的步伐,認為這是潮流。其三,建立民歌文化傳承人補貼制度,讓他們衣食無憂地從事傳承活動,解決絕大多數(shù)民歌手處于經濟貧困、生活困頓、年事已高的艱難境地。制度極大地促動歌手們的積極性,利于民歌的傳承。

二、學校教育中瑤族民歌的傳承

瑤族音樂的傳承要把以前“自然習得”和“口傳心授”的傳承模式向現(xiàn)代教育模式轉變,學校教育在文化傳承和傳播上有其它單位、組織所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稍诂幾宓貐^(qū)中小學、大專院校開設瑤族音樂、瑤族文化課程。音樂具有巨大的教化功能,瑤族音樂進課堂可以讓學生們接觸、了解到瑤族文化,感受到瑤族音樂的形式,培養(yǎng)對瑤歌的興趣愛好。瑤歌風格古樸、曲調悠揚、節(jié)奏明快,有很強的感染力,更有其他音樂所不能替代的文化深層內涵,對提升學生對真、善、美的正確理解,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凝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一)編寫瑤族文化教材

《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堂標準(實驗稿)》的“課程開發(fā)與利用”中規(guī)定,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除國家課程外,地方和學校自主幵發(fā)的課程應占有一定的比例。地方和學校應結合當?shù)厝宋牡乩憝h(huán)境和民族文化傳統(tǒng),開發(fā)具有地區(qū)、民族和學校特色的音樂課程資源?,幾遄嫦仍诓粩喾毖苌?、發(fā)展壯大的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燦爛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教師在瑤歌進課堂的教學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音樂教師在音樂素養(yǎng)和聲音技法上都有一定的基礎,在瑤歌的學習上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在瑤歌的演唱特征和瑤族語言的表達上有很大困難。為此,要多向民間有經驗有成就的民間藝人學習,培養(yǎng)熱愛瑤族音樂、會唱瑤族民歌的青年教師;也可以定時請民間藝人進課堂給同學們帶來最純正的瑤族民歌,讓同學們現(xiàn)場感受瑤歌,提高學生對瑤族民歌的學習積極性。音樂教師與民間藝人以及瑤族歌舞團專業(yè)演員相結合的教師隊伍對瑤歌的傳承和傳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開設少數(shù)民族班

瑤族人民世代生活在依山傍水的大山深處,風光秀麗、人文歷史悠久,但交通不便,缺少與外界的聯(lián)系。經濟發(fā)展緩慢,多處于貧困山區(qū),與經濟相對應的文化發(fā)展也長期處于貧瘠的土壤中??梢哉f常寧塔山民族地區(qū)的教育水平和外界相比還是有較大的差距,瑤族少年上高中、上大學都有一定的難度。現(xiàn)有的地方政策是對少數(shù)民族學生實行在考生畢業(yè)升學考試分數(shù)的基礎上,加少數(shù)民族優(yōu)待分,總分錄取??梢驗榛A薄弱進學校后的學習還是有諸多的差強人意,如果學校在招生對象的選擇上,可以針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生源開設少數(shù)民族班,可以解決瑤族學生基礎薄弱和同學差距大的難題,在少數(shù)民族班增設瑤語課程對瑤族語言的傳播和瑤歌傳承人的培養(yǎng)都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使他們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生活技能,提高生活水平,對瑤歌的傳承和發(fā)揚光大更好的做貢獻。

(三)課堂教學凸顯民族個性

在瑤族民歌的課堂教學中要凸顯瑤族音樂的民族個性。在聲音訓練方法上要與“學院派”的唱法區(qū)別開來,充分保留瑤族語言的咬字、行腔特點,保留瑤族音樂最本質的感情基調,根據(jù)學生完成情況靈活的進行教學互動。可分組進行二聲部的演唱訓練,也可分男生、女生的對唱,在模擬和示范中穿插講述發(fā)聲方法和文化背景。形式多樣的音樂課堂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更好的學習瑤族民歌。

(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第2篇: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1.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資源短缺。教育活動過程中要耗費一定的空間、設施等資源條件。近年來,盡管各級政府對于教育資源的投入較以前有大幅的增加,但相比需求來說,投入的量還是很小的,教育部、國家統(tǒng)計局、財政部聯(lián)合的2013年全國教育經費執(zhí)行情況統(tǒng)計公告顯示,去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24488.22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為4.30%,比上年的4.28%增加了0.02個百分點。雖然總量有所增加,但對于龐大的需求來說捉襟見肘。自1999年以來,全國高校走上了大幅度擴招之路,為了滿足擴招的需求,許多高校都紛紛建設新校區(qū),都利用銀行貸款籌措資金導致債臺高筑,教育經費短缺問題嚴重。有效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成為可行的方法之一。

2.高校教育資源的配置與分布不均衡。我國高等教育長期以來實行的是非均衡發(fā)展政策,國家大部分教育資源都流向“重點大學”,如“985”和“211”學校,這種政策一方面造就了具有“頂端優(yōu)勢”的知名高校,但是卻導致大量的普通高校所獲得的教育資源很少,許多學校的辦學條件較差、基礎設施不健全、教育經費的總量與人均占有量均不足等問題,從而限制了這類高校的發(fā)展前景。在教育資源配置方面,不僅“重點”與“普通”大學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大量的地方高校之間也存在明顯的差距,我國的地方高等教育主要由省級政府管理出資,而各省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條件發(fā)展不均衡。據(jù)資料27.38%的高校政府撥款難以到位[3]。

3.教育資源浪費現(xiàn)象嚴重,利用率不高。當前我國高等學校教育資源的一個嚴酷現(xiàn)實就是教育資源的重復建設、利用率低下等浪費現(xiàn)象比比皆是。教育資源的短缺與浪費共存,原本就缺乏的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一方面,大量價格高昂的大型科學儀器設備開機率低,甚至部分處于閑置狀態(tài)。據(jù)教育部統(tǒng)計,我國高校的儀器設備有20%處于完全閑置狀態(tài),高校擁有的貴重精密分析儀器,其價值不菲,但使用時間少,這些直接降低了教育投資的效益[1],因此,如何使普通高?;虻胤礁咝5膶W生也能夠享受到優(yōu)質的、充足的教育資源,需政府及高校共同努力。要合理配置高校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提高資源的共享程度是一個有效的措施。眾所周知,地方高校是我國高等學校的主體,由省一級政府統(tǒng)籌協(xié)調、投資建設,因此,在省的范圍內,突破校際間的約束,將稀有的高校教育資源進行交互共用,實現(xiàn)區(qū)域內的教育資源共享是可行的,這也是目前學界的共識。

二、完善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的對策

1.加強教育資源共享意識的培養(yǎng)。要徹底轉變過去高校發(fā)展“單兵作戰(zhàn)”的狀態(tài),樹立高校之間教育資源共享的意識,不僅節(jié)約經費支出,同時也提高了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我國高校之間教育資源共享程度不高,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有些學校領導認為:共享就意味著失去。要徹底轉變這種觀念,認識到共享是一種互利,是合作與共贏。高校之間教育資源的共享不單單只有“強強聯(lián)合”,只要有需求和供給,共享就可以實現(xiàn)。各高校如果本著“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促進優(yōu)質資源開放,讓優(yōu)質教育資源成為流動的活水,這無疑會提升高校的整體教育質量。共享不是無償?shù)?,這也是保證高校之間教育資源共享順利開展的前提條件,有助于激發(fā)資源提供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提供資源的高??梢酝ㄟ^收費來彌補共享資源所造成的損失或損耗、維修等費用,參與共享的高?;騻€體都會從中受益,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共同提高。這樣既節(jié)約了教育資源,解決了資源短缺的局面,同時又提高了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避免了資源的重復設置,這不失為高等教育良性發(fā)展的一種策略。教育資源的共享不僅局限于網(wǎng)絡電子信息資源、圖書館資源的共享等,而且包括科研儀器設備、教師等人力資源及優(yōu)質課程資源等與培養(yǎng)學生有關的資源的共享。

2.建立并加強教育資源市場化配置機制。我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部門所有的現(xiàn)象仍然非常嚴重,高校根據(jù)不同的主管部門歸屬于不同的“陣營”,它們之間互相競爭、排斥,“內耗”過多,缺乏有效地合作與共享。因此,要建立政府宏觀調控下的教育資源市場化配置機制,打破教育資源的部門所有制,實現(xiàn)高等教育資源在不同高校之間共享,避免資源的分散和重復建設,促進新增資源的整合,優(yōu)勢互補,從而實現(xiàn)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高校資源可以實現(xiàn)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教育資源在歸屬不變的前提下,配置資源的利用,使資源真正流動起來。各學校要提供條件,為教育資源的校際流動掃清障礙,如實施靈活的人事聘任、管理制度,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及校際共享。各高校要努力實現(xiàn)電子信息平臺的對接與互聯(lián),提高數(shù)據(jù)庫的兼容性,實現(xiàn)高校之間各類信息資源的互聯(lián)、互通、互用等。打破各高校在科研儀器設備資源之間的壁壘;課程資源方面,實現(xiàn)校際之間的課程互選、學分互認,制定學分轉換機制等,為高校之間課程資源的共享創(chuàng)造可能性。

3.政府要落實并擴大高校辦學自。要推進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實現(xiàn),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轉變政府的角色,變決定作用為引導作用,賦予高校更多的自,使高校成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獨立的市場主體。利益因素會使高校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發(fā)展需要去尋求或提供資源共享,承擔因為共享而帶來的利益分配問題。政府要提供財政支持,在我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過程中政府主要扮演了資源供給者的角色,政府要投入專項資金來扶持高校教育資源的共享。包括國家繼續(xù)對現(xiàn)有資源共享平臺的投入,如儀器設備和優(yōu)質資源共享系統(tǒng)、文獻保障體系等。地方政府也要針對本區(qū)域的高校教育資源共享行為提供必要的資金扶持,為區(qū)域搭建共享平臺等。

4.建立健全教育資源產權明晰機制。教育資源的產權不明晰是制約當前我國高校資源共享實現(xiàn)的主要障礙。產權模糊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公立高校的資源在法律上明確歸國家所有,由國家來實際承擔對教育資源的管理職責,這樣造成產權主體不明,責任不明,使教育資源成為無主的資源,誰都可能去占有并利用并從中受益,而沒有人去維護、保護。主體明確,會促使主體對這些資源負責,考慮如何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資源的閑置率,以達到資源的最佳配置狀態(tài)。所以,教育資源產權的明晰對于教育資源的配置與共享有著重要的意義。5.建立和完善有償共享機制。高校沒有建立穩(wěn)定的、標準的收費機制是導致大量教育資源不愿意或不能共享的主要原因。要激發(fā)擁有教育資源單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參與共享的各方都能得到利益,必須建立和完善有償共享機制。首先要制定統(tǒng)一、合理、公平的收費標準并規(guī)范收費行為,防止亂收費現(xiàn)象的產生。同時要建立收費監(jiān)督機制,所收費用應主要用于資源本身的維修、開發(fā)、購置新資源及支付資源管理者的勞務費等。要將收費標準上報主管部門備案。同時要防止高校為了創(chuàng)收而壓縮甚至剝奪該資源服務本校師生的時間和質量,而將主要力量面向市場,這樣就舍本逐末了。也可以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監(jiān)督和評價,對于資源利用率高、效率好的學校給予獎勵,共享效果不好的學校則相應的削減資源投入等。

第3篇: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廣播電視大學開放式教育模式對于高校學生實踐能力教育也有一定的作用。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最終目的是保證人才能夠為社會所用,人才能夠在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中發(fā)揮作用,但是純理論教學很容易使得學生的學習與社會需求脫軌,造成大批“高學歷,低能力”學生的出現(xiàn),所以說,實踐教學對于高校的學生能力培養(yǎng)時非常有必要的。在廣播電視大學開放式教育模式下,學生可以離開課堂,直接走到相關行業(yè)中去,在行業(yè)內部進行學習。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完全從課堂走向了實踐崗位,在崗位中直接學習,對于專業(yè)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都有實際問題來對應,對于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也直接由實踐經驗來解決。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實踐能力自然可以有最大限度的提高,當學生從學校走入社會的時候,可以很快地適應工作崗位,減少了企業(yè)的培訓時間,提高了新人的上崗工作效率,這樣的人才才是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在廣播電視大學開放式教育模式對于高校學生實踐能力教育的作用發(fā)揮過程中,除了開放式教育模式可以實現(xiàn)學生學習場地的轉變,使學生由課堂直接走向實踐操作環(huán)境之外,開放式教學開可以實現(xiàn)社會精英人士走向課堂,開放,不只是學習場地的空間開放,自然也包括教學參與者的開放,這樣一來,學生就有機會獲得更多教師之外的專業(yè)人士的教育,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總之,廣播電視大學開放式教育模式對于高校學生實踐能力教育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二、廣播電視大學開放式教育模式對于高校學生合作能力教育的作用

在廣播電視法學的開放式教育模式下,小組討論,小組任務等以一定人數(shù)的集體形式來完成的教學作業(yè)是非常多的,這樣,學生就會在一定的團體內進行活動,自然不能自顧自地完成任務,需要考慮吧不同人的想法,不同人的感受,同時也需要把自己的想法表達給他人,最終,學生之間的合作就會形成,學生的合作能力自然會提高。集體學習是廣播電視大學開放式教育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交代一定的任務,然后一定的標準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由每個小組共同完成。這個任務可能是對于一個問題闡述觀點,也有可能是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或者是實驗操作,最后以小組的成績確定每個個人的成績。通過這樣的方式,每個學生都必須考慮到小組的利益,自然會加強與其它小組成員的溝通交流以及合作,這對于大多數(shù)獨生子女的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開放式教學模式下除了集體學習之外,還有其它的方式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比如課堂表演式教學等。廣播電視大學開放式教育模式,通過對空間和時間的開放,降低了對學生學習的限制,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機會,一方面為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不同的觀點和理解能力之外,對于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廣播電視大學開放式教育模式對于高校學生合作能力教育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三、廣播電視大學開放式教育模式對于高校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的作用

廣播電視大學的開放式教育模式就是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不同的方式實現(xiàn)教育的自由、開放,保證學生的自由發(fā)揮,所以說在這個過程中,會有非常豐富的教育形式,這也可以為高校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所應用。比如,在廣播電視大學開放式教育模式下,會有場景模擬教學,作為藝術類教學課堂,場景模擬的應用時非常普遍的,事實上,這對于高校的教育方式創(chuàng)新也是有一定幫助的。高校在課堂教學中,為了很好地將一定的理論傳達給學生,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表演,在一定的場景下,學生會更容易進入到所學知識的環(huán)境,進而對知識的理解也就有可能更為透徹,同時,這樣的教育方式與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相比,對學生的吸引力要更大,學生更有興趣學習,這對于知識的學習也是非常有幫助的。此外,廣播電視大學開放式教育模式下,課堂形式很有可能不是教師站在講臺上進行單純的知識傳授,比如會有教師學生角色互換,教師學生一起討論等多種形式,這對于高校教育方式創(chuàng)新也是有很大的引導作用的。

四、結束語

第4篇: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有效性資源庫的建設非常重要。學校要大力倡導電子備課,把教師從很多繁雜重復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讓教師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個別輔導、作業(yè)批改、思想工作、進修提高上。筆者認為有效性資源庫建設學校應高度重視,特別是領導要徹底更新觀念,進一步解放思想,建立學校有效性資源建設長效機制。學校要統(tǒng)籌安排、周密部署,檢查、考核、獎勵要落到實處。各年級各學科必須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力爭通過三至六年的建設使本校有效性資源庫初具規(guī)模并逐步更新完善。欲使學校有效性資源庫建設落實到位,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集體智慧和力量分工協(xié)作共同完成。一般來說:

(1)各學科必須通過教學研討確定本學科內容中確實“需要”運用信息技術解決的內容。

(2)通過分工協(xié)作進行電子備課,老教師撰寫教學設計,青年教師技術過硬主要查找資源及整合制作課件。

(3)學校要結合教材版本有針對性地購買一定量的優(yōu)秀資源,方便教師查找篩選有效資源。

(4)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獲取海量教學資源的優(yōu)勢,全方位整合有效信息資源。

(5)充分發(fā)揮專網(wǎng)教育資源。

(6)責成專人做好平時各學科有效性資源的收集建庫工作。總之,學校要發(fā)揮群體智慧和力量,收集和研發(fā)適合本地區(qū)學生實際的有效性資源,服務于廣大師生。只有這樣,才能大大減輕教師負擔,真正發(fā)揮優(yōu)質資源的教育效益。

二、教育信息化應用必須深思的幾個問題

1.定位問題

多媒體對教育教學只起一個輔助作用,要認真討論教材內容,對非用不可的必須想方設法用,沒必要用的堅決不用。切忌完全依賴媒體,滿堂信息化;該讓學生書寫的重、難點一定要讓學生書寫;該說的一定要讓學生說;該練習的一定要讓學生練習,不能用屏幕完全替代,該用傳統(tǒng)方法的還要用傳統(tǒng)方法。

2.整合問題

資源整合不是媒體堆砌,必須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方法做指導,達到有機融合才是最高境界。在資源整合過程中我們提倡“拿來主義”,但切忌不做取舍,硬性照搬盲目使用。

3.應用問題

第5篇: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小學家庭教育論文范文一:小學生家庭教育探析

摘要:家庭教育對人一生的發(fā)展具有巨大的影響,讓孩子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為他們一生發(fā)展奠定基礎,已成全社會的共識。但是,家庭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內容,怎樣實施家庭教育,卻有著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從而也產生了不同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小學生;家庭教育;生活習慣

家庭教育對人一生的發(fā)展具有巨大的影響,讓孩子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為他們一生發(fā)展奠定基礎,已成全社會的共識。但是,家庭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內容,怎樣實施家庭教育,卻有著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從而也產生了不同的教育效果。

1.家庭教育的誤區(qū)

多數(shù)家長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關心,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視,但是,不少家長忽視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使家庭教育走入了誤區(qū),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1.1 填鴨型家庭教育。許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認為對孩子的教育項目越全越好,于是不顧孩子的喜好和感受,自覺或不自覺地給孩子施加壓力,強迫孩子學習外語、打字、繪畫、舞蹈、樂器等等,還美其名曰“全面發(fā)展”,造成許多孩子喪失了學習興趣。

1.2 放任自流型家庭教育。部分家長依據(jù)自己小時候父母很少管教的經歷,采取順其自然的家教方式,還有些家長認為自己沒有什么文化,教育不了孩子,干脆放手不管。孩子就是孩子,自覺性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比較欠缺,個性培養(yǎng)、學習態(tài)度及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都需要家長的指導和幫助,放任自流的家教方式有可能導致孩子迷失正確的發(fā)展方向。

1.3 過度溺愛型家庭教育。德國教育家盧梭說:“你知道怎樣使得你的孩子備受折磨嗎?這個方法就是百依百順”。父母對孩子過度溺愛,一切圍著“小太陽”轉,對孩子有求必應,過度保護,使孩子處于家庭“核心”地位,必然影響獨立意識的形成,往往會造成孩子任性、自私、逆反心理。

1.4 保姆型家庭教育。父母過于保護孩子,處處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動,不僅禁錮了孩子智力的發(fā)展,而且束縛了孩子個性的形成。在這種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膽小、怕事、神經過敏,在當今充滿競爭的社會里很難立足。

1.5 智力中心型家庭教育。片面注重智力的開發(fā)培養(yǎng),忽視了孩子的個性培養(yǎng)。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對幼兒智力開發(fā)愈來愈早,難度也愈來愈高,無視孩子心理發(fā)展特點和個體差異,盲目進行智力教育攀比,忽視孩子個性的培養(yǎng)。這種以犧牲孩子個性培養(yǎng)為代價的教育往往得不償失。

2.家庭教育的重點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既有相同部分,又各有側重,而且有些方面是學校教育難以奏效的,這就要求家庭教育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環(huán)節(jié)。2.1 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總要長大,總要踏入社會,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對于孩子的身心成長、個性形成和品質培養(yǎng)等等產生積極影響,甚至還能使其受益終身。第一,要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起居習慣。規(guī)律性的起居、充足的睡眠,不僅有利于孩子的身體成長,還有利于孩子智力的發(fā)展;第二,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營養(yǎng)均衡是孩子身體健康發(fā)育的基礎;再次,要培養(yǎng)孩子獨立人格,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方式會導致孩子生活能力差、依賴性強、心理承受國差,挫敗感較強;第三,還要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觀念。這是家庭教育最容易忽視的問題,許多初、高中生還不會做家務勞動,說明家長在小學階段就忽視了勞動觀念的培養(yǎng)。要讓孩子在勞動中學會自信、自強,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使他們能勤奮好學,自食其力。

2.2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小就要培養(yǎng),家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一,要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有些孩子學習習慣不好,邊學習邊玩,半個小時能做完的作業(yè)卻用了一個小時,效果不好,長大后做什么事都會拖拖拉拉。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從小就養(yǎng)成良好的時間觀念。第二,培養(yǎng)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有些孩子存在不熱愛學習,缺少求知欲,逃學、厭學的現(xiàn)象,這跟家長有很大關系。對待孩子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要耐心細致的回答,回答不了的可以帶她們去查閱有關資料,增強他們的求知欲,而不可用搪塞的辦法應付甚至直接訓斥。第三,培養(yǎng)孩子課外學習的習慣。家長要有的放矢地介紹一些課外讀物,指導孩子閱讀,養(yǎng)成課外學習的習慣,拓展孩子的知識面。第四,鼓勵孩子獨立完成作業(yè)和自我評價。完成作業(yè),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學習實踐活動,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主要手段。要求孩子做到規(guī)范書寫、坐姿端正、獨立思考、認真審題、自我檢查,切不可嫌麻煩、圖省事而越俎代庖或放任不管。

3.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棍棒不能出孝子,強迫學習同樣不能出才子,反而會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家庭教育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3.1 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孩子身心發(fā)展具有一定的順序性和階段性,是一個復雜的矛盾斗爭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不同的階段會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培養(yǎng)孩子良好行為習慣時,必須依據(jù)孩子的年齡特征,遵循由易到難逐步提高的順序,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決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長。

3.2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孩子的年齡、個性發(fā)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就有所不同,身心發(fā)展水平也存在差異。家長一定要根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不能不顧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只憑主觀臆斷,以主觀主義教育方法對待孩子,往往達不到教育效果,甚至事與愿違。

3.3 以身作則,持之以恒。家庭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家長的表率作用很重要,一定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榜樣。同時,習慣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非反復練習不可,一定要按照設定的標準嚴格要求,長期堅持,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4 善于溝通,寓教于樂。家長要善于與孩子溝通,走近孩子的內心世界,隨時了解他們的心聲,成為他們最知心的朋友,有時間要多陪他玩和游戲,在玩的過程當中尋找教育機會,達到教育和培養(yǎng)的目的。

小學家庭教育論文范文二:談談中小學生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長成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正在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重視。家長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素質的高低,家庭教育環(huán)境的優(yōu)劣,教育方法是否得當,是影響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實施好家庭教育首先要了解孩子,要有科學的成才觀念和因人因事制宜的方法,身教重于言教。

中小學生 家庭教育 方法

家庭教育,作為現(xiàn)代國民教育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近年來得到廣泛的重視和發(fā)展。據(jù)北京市青年聯(lián)合會于近日完成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家長們最關注的眾多的社會問題中,“子女教育”排在第一位。年輕的父母對自己子女的成長抱有更多的希望和給予更多的關注。80.3%家長認為“教育孩子,家長要承擔主要責任?!彼砻骷议L們雖然認同學校是進行教育的主要場所,但同時認為自己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良師益友。調查結果至少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重視;二是中小學生在成長成材的過程中,家庭環(huán)境、家長素質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社會、經濟、科學文化迅速發(fā)展的今天,在信息化的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等多媒體已經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改變著我們,在全年有節(jié)假、雙休日115天的條件下,家長們怎樣更好地承擔起培養(yǎng)下一代的艱巨任務,如何科學、有效地搞好家庭教育,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我國具有悠久的重視家庭教育的傳統(tǒng),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孔子、孟子的母親均是實踐家庭教育的模范,三歲成孤的孔子后來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圣人”?!懊夏溉w”、“斷機教子”是流傳至今的家庭教育的故事,被譽為唐宋家中的三家的蘇氏父子被后人推崇,作為蘇洵之妻、蘇軾、蘇轍之母的程氏夫人,其相夫教子的促成作用也是功不可沒的,直至現(xiàn)代,家教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

家長如何對子女實施家庭教育:

一是應該首先了解孩子。了解孩子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先導。家長要知曉孩子各個年齡段心理和生理發(fā)展的不同特點,不做拔苗助長的事。近年來社會上屢屢發(fā)生的中學生棄學離家出走“闖天下”的事件。這些事件的發(fā)生不能完全歸咎是學校、家長管教不嚴的結果。由于營養(yǎng)的充足和信息媒介的發(fā)達,致使中學生心理和生理發(fā)育“早熟”,而中學生社會實踐渠道不通暢和家庭過度的呵護,造成中學生自理能力和自治能力差,心理的早熟和自治能力差的矛盾是初中學生的一個特點。了解這個特點并尋求教育方法的革新是家長們面臨的新課題。另外,家長還要了解孩子在校的活動內容、課程進度、交往等,與老師保持經常的聯(lián)系而不是坐等教師的家訪,要耐心聽孩子講話,及時幫助孩子解除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的煩惱,根據(jù)孩子的個性特點制定和調整成長目標。

二是要有科學的成才觀念。所謂人才,是指那些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做出貢獻而被人們認可的人。在同一個年齡段的人群里,能考上大學的人畢竟是少數(shù),那百分之七八十上不了大學的人就不能成才了嗎?衡量成才的標準不是他們職業(yè)的優(yōu)劣,學位的高低,而是他們對社會的貢獻,有了貢獻而被人們認可,他就有了承擔更重要職務的實力與可能,也就為他進一步成才創(chuàng)造了條件。今后,好的職業(yè)也是要靠競爭才能獲得的,要競爭就要有真才實學。

人才的成長是一個過程,人才又是分層次的,各行各業(yè)都可能產生自己的優(yōu)秀人才。對于處于人生起點的中小學生來說,在家是個好孩子,在校是個好學生,走向社會是個好公民則是最基本的成長目標。家長可以以自己良好的品行和豐富的人生經驗引導孩子,為孩子更多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創(chuàng)造條件,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好基礎,克服“望子成龍心切,教子成才無方”的傾向。

三是注意子女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現(xiàn)在許多父母特別重視子女的智力發(fā)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能考上大學,就一好百好,前途就會一片光明。然而,事情往往并不象父母期望的那樣,有的原本挺聰明的孩子學習成績越來越糟,有的孩子對學習一點也沒有興趣,有的甚至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無法再學習下去,為此,不少父母感到苦惱不安,困惑不解。問題就出在這些父母望子成龍,只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智力能力,忽視了培養(yǎng)孩子非智力的心理品質。

在心理學上,我們把那些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稱為智力因素,主要指記憶、思維、感知和想象等,而把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稱之為非智力因素,它包括意志、情感、性格、興趣、心理健康水平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者相輔相成,缺了那一方面人都難以正常發(fā)展。

筆者一個朋友的女兒是個三好生,但從上初二時表現(xiàn)出了性格孤傲,學習上的“光環(huán)效應”使她失去了許多昔日的好伙伴,開始關注起“歌星”、“影星”來。越來越講究穿戴,我的朋友注意到了女兒的這些變化,時常以古今中外優(yōu)秀人才成長的故事引導女兒走全面發(fā)展之路,并書寫了“秀才不怕衣衫破,只怕肚里沒有貨”的條幅掛在女兒床頭,現(xiàn)在這個女孩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心理素質穩(wěn)定發(fā)展,由于品學兼優(yōu),被推薦為一所完全中學的學生會干部。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人的心理活動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智力發(fā)展與個性品質的好壞是密切相關的,就一般人而言,他們的智力差別并不十分巨大,他們之間成就大小的區(qū)別,以及他們能否適應現(xiàn)實社會,主要取決于他們是否有著優(yōu)良的非智力心理素質,如自信、意志堅強、富于責任心與合作能力、心胸豁達、勇敢執(zhí)著,“志不強者智不達”,假如我們把智力比喻為一粒種子,而把非智力因素比喻為土壤的話,那么智慧的花朵只能開放在具有優(yōu)秀的個性特征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的“土壤”上。

四是培養(yǎng)興趣,加強學習指導。培養(yǎng)中小學生廣泛的興趣,加強學習指導,提高學習效率,不僅一直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倡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現(xiàn)在的中學生是二十一世紀建設者,二十一世紀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也就是今天我們培養(yǎng)的目標,家長有責任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因為只有家長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比如對動、植物的興趣,對體育、藝術、天文、文學、無線電、機械等都可能產生興趣,都是孩子智慧和理想的閃光,如果能被家長及時發(fā)現(xiàn),愛護和尊重,就完全可以把這種興趣遷移到學習方面來。所以,讓孩子自覺學習的關鍵之一,便是培養(yǎng)孩子形成有效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將自己的興趣與未來的理想相聯(lián)系,則是推動人們尋求知識和從事活動的一種精神力量。

學習指導從內容上看,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還有對學習動力的激發(fā),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學習成果的檢測等,而它的最大功能是有利于提高學習質量,減輕學習負擔,使孩子心情舒暢,生動活潑地學習,保持對學習的濃厚的興趣,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習慣。指導孩子學習,要求家長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質,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和靈活有效的措施。但是,雖然家長的文化水平不高,而培養(yǎng)出了優(yōu)秀子女的例子也屢見不鮮,原因是這些家長具有很好的個人品質、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思維清晰,做事有條理,身教重于言教,給子女作出了榜樣。

五是要適當利用網(wǎng)絡媒體知識優(yōu)化孩子的智力結構?,F(xiàn)在的網(wǎng)校、網(wǎng)絡課件、名師課堂等多的令人眼花繚亂,家長的任務是給孩子當好指導老師。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結構、課程進度、學業(yè)趨向精心選擇“課外學習內容”,使課外補充課內,而不能本末倒置,更不是“課外學習內容”越多越好。要在孩子學有余力的前提下,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形成對藝術、文藝、體育等的特長。

六是要不使孩子的物欲飽和。在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的今天,父母們對子女的要求幾乎有求必應,從教育效果看,這種做法并不是最佳的。成功的父母懂得適量刺激,節(jié)制物欲,少給他們一些不必要的物質,給孩子留下一些主動獲取的天地。對子女的愛與管教,都要有分寸,無愛,不可能教育好孩子;愛的過分,則意味著寵壞他們;管教不利,放任自流,孩子必然放縱成性;過于嚴苛,事事干預,又會使孩子驚恐不安,扼殺個性。應寬則寬,當嚴則嚴,態(tài)度和方法要因人因事而異,在這點上,父母雙方應達成共識巧妙配合,互補互利,在孩子面前樹立起一個慈祥而威嚴的形象。

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希望有眾多的家庭來學習它,研究它,實踐它。有一百個家庭就會有一百個家庭教育的行為模式,盡管不一定絕對地說重視了家庭教育,孩子就一定有作為,但成功的家庭教育至少是子女成才的一個良好基礎,全國幾億個家庭若都重視了對子女的家庭教育,中華民族的下一代一定是人才輩出的一代。

第6篇: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一)確立學校德育目標

1.將高遠的志向作為德育培養(yǎng)的目標。

志向主要指的是一個人內心對某一事物或者目標的向往,并為這一向往而付諸努力的過程,能夠突出展現(xiàn)學生對未來美好生活不斷追求的一種積極昂揚的精神。高遠的志向,不僅能夠體現(xiàn)現(xiàn)代社會的內在層次性,同時還能夠體現(xiàn)時代具有的前瞻性特征。因此在德育教育理論發(fā)展中,要將自強不息、不懈努力、奉獻祖國等作為培養(yǎng)學生高遠志向的主要內容,使得學生能夠懷有遠大抱負。

2.將高雅的情趣作為德育培養(yǎng)的目標。

情趣是一個人擁有的情調趣味,或者是這個人內在的情意、志趣,高雅的情趣和低俗的情趣對于一個人道德影響巨大。高雅的情趣是積極的、文明的、健康的,與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科學性和文明性相得益彰,同時也與法律規(guī)范和道德要求相符合[2]。因此,在德育教育理論發(fā)展中,要明確地將培養(yǎng)學生高雅情趣作為辦學目標之一,積極開辦學校禮儀教育、文化藝術節(jié)、讀書節(jié)、志愿服務活動等人文娛樂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審美觀,增強學生對美的理解和欣賞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使他們能夠養(yǎng)成高雅的情趣,擁有一顆美麗的心靈的同時,也能將未來的世界創(chuàng)造得更加美好。

(二)明確學校德育內容

學校德育內容的明確要求學校能夠充分利用學校的物質文化資源和精神文化資源,促進其在教育理論中的發(fā)展。

1.物質文化資源層面的利用。

物質文化主要指的是學校的建筑設計、空間設計、人文景觀設計以及園林綠化情況等所展現(xiàn)的風格形態(tài)。一個學校的文化水平和文化樣式主要通過物質文化資源呈現(xiàn)出來,因此可以說,物質文化資源是學校文化存在的基礎。只有對學校的自然環(huán)境及人文環(huán)境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和設計,才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tài),凸顯出學校本身及學生的自身道德價值取向。由此可見,學校德育的建設離不開物質文化資源的建設,學校應從各個場館、校舍、廣場、雕塑等文化建筑開始,豐富學校精神內涵,營造良好的學校文化氛圍,使學校德育能夠充分融于教育理論發(fā)展之中[3]。首先,在建設學校場館及校舍等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將古典因素與現(xiàn)代元素結合起來的方式,展示學校濃郁的人文教學氛圍,更新陳舊的配套設施,營造出新的教學精神風貌。通過建立學校博物館、陳列館、紀念園等能夠展現(xiàn)學校發(fā)展歷程的館區(qū)、園區(qū),充分凸顯學校長久以來積淀下來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同時有效促進學校文明的繼續(xù)傳承。同時,學校還可以在本土文化資源的基礎上,結合當?shù)匚幕膬?yōu)秀內涵,進一步豐富學校的文化底蘊。學校廣場的建設也是有講究的,可以在廣場的適當位置設置一些與學校校訓、校風等密切相關的雕塑,凸顯學校文化主元素,營造良好的辦學氛圍。另外,還可以通過積極成立心理咨詢室、網(wǎng)絡實驗室、自動錄播室、演奏廳、體育館、創(chuàng)作室等能夠充實文化內涵的專用教室,立足于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情操,為學生的德育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其次,還可以對校園內的植物種類、園林廣場、道路建筑等命名,充分展現(xiàn)出學校辦學的“生態(tài)文明”、“和諧開放”、“開拓創(chuàng)新”等價值追求,例如可以將學校的主要道路命名為“致遠路”、“求實路”、“思源路”等,將學校的主要建筑物命名為“格物樓”、“育才樓”、“知行樓”等。另外還可以在學校辦公樓、行政樓以及宿舍樓等樓梯間的墻面上張貼一些能夠展現(xiàn)學校校訓、學校精神的名人格言以及學校美術班學生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作品等,同時也可以在教學樓的樓梯間墻面以及教室墻面上將一些能夠體現(xiàn)學校優(yōu)良學風的人生格言、勵志格言等張貼上去,通過營造良好的辦學氛圍,時刻陶冶學生以及教師的情操,從無形中幫助學生塑造高尚的人格,樹立高遠的志向[4]。最后,學??梢酝ㄟ^提倡學生對校園環(huán)境進行自主設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將學校的德育辦學理念很好地灌輸?shù)綄W生的思想理念中,形成學校與學生在道德精神層面上的統(tǒng)一和融合。

2.精神文化資源層面的利用。

精神文化資源層面主要包括學校發(fā)展歷史文化的沉淀、學校校訓以及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首先,一個學??梢詫⑵滢k學的理念濃縮在校訓之中。校訓能夠很好地將一個學校的辦學傳統(tǒng)體現(xiàn)出來。校訓不僅是一個學校文化與歷史的積淀、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練,更是校園文化與教學理念的體現(xiàn)。校訓作為校園核心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在制定校訓時應該結合校園文化突出校園特色。以某高校的校訓為例,“飲水思源,寧靜致遠”。[5]該校訓主要蘊涵三重含義,自強不息、精忠愛國、勇于承擔。這種校訓不僅能夠激勵師生的愛國情懷,更他們讓對未來懷一種積極寧靜的心態(tài)去創(chuàng)造。這對于學校、對于師生都是有積極的作用的。其次,歷史是學校的根,文化是學校的魂,學校應該傳承歷史,豐富文化。將學校的歷史文化價值不斷地挖掘出來,建設以校友名人榜、校史課等為重點的課程,打造具有校園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突出體現(xiàn)老校的文化韻味,扎根文化基礎,進一步發(fā)揮出文化的勵志、繼承作用。另外,還可以通過建設校史陳列室,將校園風云史、傳奇故事以及名人校友提詞等呈現(xiàn)出來,同時還可設置貴賓接待室,接待一些外賓或是歷史研究人員。再者,還可以修建一些名人墻磚,將對學校有貢獻、捐助者、優(yōu)秀師生以及杰出校友的名字刻在墻磚上,介紹其光榮事跡,表彰其精神,讓師生以此為榜樣。除此之外,還可以開設相關的校史教育課程。把校史中經典的故事、人物事跡提煉出來,編排整合,作為教育新生的入學課程,為新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激勵學生傳承優(yōu)秀的文化。最后,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理念是一個學校辦學的核心和信念所在,體現(xiàn)了一個學校的辦學方針及靈魂,是一個學校持續(xù)發(fā)展的精神動力。以某高校的辦學理念為例,“發(fā)展教育”,該教育理念總的來說,囊括了四個發(fā)展觀。即以學生為中心的發(fā)展觀、綜合且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觀以及增長極限觀。從理念的操作層面來講,可以將學生的發(fā)展過程劃分為三個大的階段,即嘗試發(fā)展、自覺發(fā)展以及超越發(fā)展階段[6]。但就學生個體而言,“發(fā)展教育”的理念應該重點以學生為核心,讓學生做到不斷地挖掘自我、超越自我。從一個新的起點出發(fā),去嘗試、去發(fā)展、最后超越自我,從而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達到學校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學校德育在教學實踐中的發(fā)展途徑

(一)構建學校德育教育體系

首先,聯(lián)合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三種力量,建立起開放的德育體系。在學校方面,要成立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來統(tǒng)籌領導學校的德育工作,小組應當由校長擔任組長,組員包括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長、德育處領導、團委領導和年級部主任等。在社會方面,學校應該充分利用政治資源、法律資源、科技資源、環(huán)保資源、軍隊資源等,促進各種社會資源協(xié)調發(fā)揮作用,如可以聘請法律專家擔任學校的法制副校長等。在家庭方面,學校應該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通過學校開放日、家長會、家訪等途徑加強與家長的互動,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到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中來。其次,將團委、學生會和社團聯(lián)合會三股學生自治力量聯(lián)合起來,建立起學生德育管理的自主體系。依靠團委、學生會和社團委員會的力量,充分發(fā)揮三者對學生事務的管理協(xié)調作用,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德育教育工作中來,通過自主策劃、組織和實施一些大型活動,如讀書會、人文沙龍、體育競技、藝術展覽、志愿服務、科技大賽、暑期實踐等活動,將德育教育的理念融入日常學生活動中。此外,在學生自主組織的學生活動中,要注意發(fā)揮學校行政人員的管理協(xié)調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要鼓勵家長和其他社會成員參與到活動中來,以形成全員參與德育教育的局面,將德育精神普及到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各個角落,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構建學校德育辦學模式

1.架構學校德育教育管理平臺。

學校德育教育要發(fā)揮學校德育教育管理平臺的作用,就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首先,在教師管理層面上要建立起三級平臺的管理架構。第一級平臺以班主任為核心進行班級管理,第二級平臺以年級部為核心進行年級管理,第三級平臺以學校德育處為核心進行全校范圍的管理。三級平臺協(xié)調發(fā)揮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生進行自我德育管理。要盡量避免包辦式德育教育,重視激發(fā)學生自我德育管理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其次,在學生管理層面上要建立起由團委、學生會、社團聯(lián)合會聯(lián)合管理的學生自我德育管理委員會,委員會以學校中學生自治的各個組織,如學生會、團委、學生社團、學生協(xié)會等為主力,立足于學生的利益,在學校的指導下和教師的協(xié)助下,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的自我管理。教師管理和學生管理相結合,共同促進、共同進步,有利于學校德育教育的成功開展。

2.營造學校德育教育資源網(wǎng)絡。

德育網(wǎng)絡營造的關鍵在于資源的整合和優(yōu)化配置,學校、家庭、社會等都是德育資源的重要來源。首先,在校內資源方面,要充分重視校訓的作用,注重校訓的內涵,將勇于承擔、自強自立、精忠愛國等理念融入校訓之中,通過校訓感染學生;此外,編寫相關讀本,講述校訓精神、學校歷史等等,作為學生德育課程的必讀書目。選拔德育骨干對校訓進行專題研究,開展校訓解讀課堂講解研究成果也是發(fā)揮校訓作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次,在學校推進德育主題教育,可包含多個主題,如責任意識教育、法制知識教育、公民意識教育、感恩父母教育、愛護環(huán)境教育、公德意識教育等等。最后,將家庭和社會的德育資源與學校的德育資源相結合,建立起德育資源網(wǎng)絡,讓德育工作在家庭和社會中持續(xù)開展。

3.鑄造學校德育教育特色品牌。

首先,要重視學校師生的心理健康,定期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心理輔導活動和心理知識培訓活動。依靠學校負責心理教育的專職教師,建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打造有學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要重視學校師生的身體素質,規(guī)范體育鍛煉活動和課間操活動,在體育鍛煉活動中鍛煉學生的紀律意識和團隊意識,增強他們的體質,打造有學校特色的陽光體育;最后,注重學校德育主題教育的針對性,增強其時效性,打造有學校特色的德育教育。

三、結束語

第7篇: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小學教育類論文一

養(yǎng)成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是道德教育的基本手段,在促進小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方面有重要意義。

我國的養(yǎng)成教育可謂源遠流長,偉大教育家孔子曾說: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边@一觀點對養(yǎng)成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近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十分重視習慣的培養(yǎng)。他指出: “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無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各種良好的社會習慣?!苯逃褪桥囵B(yǎng)習慣。行為習慣不只是一個人的外部表現(xiàn)更是其內在素質,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質的外化[1].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的重視和持之以恒的堅持。注重小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有利于改進和加強小學生的德育工作,同時也順應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對培養(yǎng)的人才所提出的要求,尤其是小學階段的養(yǎng)成教育,是形成良好品質的基礎,是塑造健全人格,促進個性全面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因此,應重視和加強小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通過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1 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重要性

1. 1 養(yǎng)成教育是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小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有利于加強和改進學校的德育工作。由于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很多情況下學校更注重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對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致使學校的德育工作實效性相對較差,存在著形式主義和教條主義。而學校平時的德育教育也只是要求學生背誦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條條款款,通常老師只是通過口頭要求來對學生進行說理教育,并沒有將德育教育落實到學生的日常學習過程中。因此,就錯過了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矯正和良好行為能力培養(yǎng)的最佳時機??梢哉f,大多數(shù)的老師和家長只是把目光聚集到孩子的智力開發(fā)和學習成績的提高上,卻忽視了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只要孩子學習成績足夠優(yōu)秀,他的嬌蠻任性、粗野無禮等不良習慣都會被視若無睹。這足以說明,重視和加強德育工作,對學生進行養(yǎng)成教育迫在眉睫。

小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有利于提高學校德育教學的質量。德育工作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首要工作。學校應該堅持以德為先的原則,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小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要以小學生文明禮貌的教育為重點,培養(yǎng)學生真實、善良、健康、快樂的品質,讓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學校還應勇于探索發(fā)現(xiàn)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在實踐中加強養(yǎng)成教育的工作,在老師指導下發(fā)揮學校課程在養(yǎng)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2 小學階段的養(yǎng)成教育是學生形成良好品質的基礎

文明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對小學生行為發(fā)展起基礎性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fā)展、是非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是決定一個人未來行為習慣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里如果忽視文明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不及時對不良行為做出矯正,不僅學生的良好行為得不到健康發(fā)展,反而會滋生一些不良的的行為習慣,從長遠來看,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因此,我們不能忽視這個重要時期,應該讓孩子在進入學校接受教育的同時就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此外,文明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也可以提升小學生的人格魅力。從心理品質的角度來說,健全的人格是個性發(fā)展的基礎,是學會做人的先決條件。

現(xiàn)行的教育更多的是教師的照本宣科,而書本上生硬的知識點很難觸動和影響學生的心靈深處,這就不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因而,學校和家庭應該加強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潛能的開發(fā)[2].

2 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存在的問題

2. 1 家庭環(huán)境方面的不利影響

( 1) 溺愛獨生子女現(xiàn)象普遍存在。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溺愛獨生子女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父母的疼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袒護,使他們容易養(yǎng)成好逸惡勞、不思進取、任性自私、貪玩享樂、我行我素等不良行為習慣。如果這些不良行為習慣引不起父母、長輩的重視,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矯正,那么就會一直延續(xù)下去,甚至會越來越嚴重。一旦錯過了矯正孩子不良行為習慣的關鍵期,以后再施以矯正就困難了,其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終身難改。

( 2) 部分父母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科學教育方法。我國幅員遼闊,雖然教育事業(yè)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但仍然存在著發(fā)展不均衡的現(xiàn)象,尤其在經濟落后的西部農村地區(qū),許多年輕的父母自己也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在子女的教育上缺乏科學的知識和方法; 有些家長雖然文化基礎不錯,但出于生活壓力,忙于生計,沒有時間和耐心教育孩子,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學習教育科學的新知識,缺乏現(xiàn)代教育理念、知識和視野,他們或者是以簡單粗暴的態(tài)度對待孩子,或者是放任不管,任憑孩子自由成長,孩子缺乏足夠的正確的、科學的教育引導。

( 3) 留守兒童的教育缺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城鎮(zhèn)化發(fā)展迅猛,城市空間的拓展為閑置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yè)機會,很多父母選擇外出務工淘金,他們的孩子就交由隔代長輩照料,而隔代長輩的教育多是簡單的溺愛,只是給予孩子較多的物質方面的滿足,對孩子寬容放縱,覺得只要孩子健康、吃飽、穿暖就行,而很少去關注他們的日常行為、道德品質等的養(yǎng)成,這就造成這部分孩子性格孤僻,自控能力較差,甚者出現(xiàn)暴力傾向等不良現(xiàn)象。

( 4) 家庭的一些不良行為影響。父母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孩子的良好發(fā)展,需要家庭健康文明的教育。

正如《理想國》中所說: “從我們兒童、少年時代起,對于我們來說,就有一些關于正義和美的信條,我們是從它們之中被生養(yǎng)、培育,成長起來的,就像是在父母雙親的養(yǎng)育之下那樣,我們服從,跟隨它們,并且尊重,崇奉它們?!辈谎远?,一些家庭存在的酗酒、賭博、吸煙、臟話連篇、隨地吐痰等不良習慣會使孩子也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梢哉f,正是家長的點滴行為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形成[3].

2. 2 家庭和學校影響的不一致

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然而,家庭和學校對小學生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并沒有形成合力。

( 1) 家庭和學校在教育孩子的責任心方面有差異?,F(xiàn)在,從學校的領導到教師,在教育學生的責任心方面都是比較強的,但好多家長卻對孩子頗為放任,學校和家庭之間的這種不一致使孩子深陷矛盾之中。比如,好多父母雖然都會強調孩子在學校要好好學習,但自己卻忙于自己的事情,無暇顧及或者不愿意多與孩子交流,更不會輔導和檢查孩子的作業(yè),更有甚者,當孩子的行為出現(xiàn)不妥之時,父母不聞不問,任由孩子“發(fā)揮”.孩子的不良行為沒有得到及時矯正,單憑學校單方面的說教式的教育是很難有效果的。

( 2) 家庭和學校在教育理念方面有差異。比如不少父母時刻擔心孩子吃不好,穿不好,盡其所能精細呵護著自己的孩子,無條件的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而學校中老師總是教導學生要勤儉節(jié)約、艱苦努力,憶苦思甜等,這樣兩種不同的理念和方式,使學生經常處于矛盾之中,影響學生做出正確的判斷,阻礙學生的發(fā)展。

( 3) 家庭和學校在孩子發(fā)展的側重點方面有差異。學校雖然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存在著重智育,輕德育的現(xiàn)象,但學校畢竟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畢竟還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但家長就不同了,大部分的家長關注的只是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往往忽略掉孩子在學校的言行舉止、道德行為等的表現(xiàn),這種家長和學校在孩子發(fā)展的側重點上的差異,同樣使孩子時常感到困惑,妨礙著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影響著良好思想道德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3 改進小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措施

3. 1 深化認識并提升養(yǎng)成教育地位

教育就是要讓人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首先,我們應該為孩子區(qū)分良好的和不良的行為習慣,告訴他們那些良好的習慣可以堅持,那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改正。因此,我們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比如在學校,我們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遵守紀律,積極思考,和老師有良好的互動交流,作業(yè)要獨立完成等。此外,我們還要增強學生的辨別能力,通過和優(yōu)秀同學之間的交流來積累經驗,促進同學之間的相互學習,從而進行對比,找出自己哪方面不如別人,以及自己的成績、行為表現(xiàn)等不如其他同學的原因,讓學生形成共識,取長補短,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其次,我們應該改變家長的觀念,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來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激烈的社會競爭讓許多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落在別人后面,絞盡腦汁給孩子灌輸各類知識。并沒有考慮過孩子是否能夠承受,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此類的做法確實有悖教育的真實目的。他們并沒有意識到只有當孩子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道德品質的時候,才會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最后,學校教育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的發(fā)展,而不是一味關注學生的成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起榜樣,讓人人肩負起培養(yǎng)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任,讓每個學生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熏陶、感染。

3. 2 社會、學校和家庭的溝通共管

( 1) 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同時也是孩子的塑造者。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起著很大的作用。許多學生在學校接受了教師的正確教育引導,可是受到家庭中父母的不良行為習慣的影響,使孩子在學校所接受的教育大打折扣。父母的行為習慣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讓好的行為習慣時時影響著孩子。

( 2) 健全的學校教育。習慣是由無數(shù)次的重復或者不斷地練習而逐步形成的一種行為方式。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礎,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首先,要加強教師的身教。古語說: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雖令不行?!?/p>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教師就要給學生榜樣帶頭作用。比如,要求學生不隨地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污言穢語,教師就要舉止文明。可以說,在小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形象總是非常完美的,小學生會有意識地將老師的一言一行作為自己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不但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良好形象去影響學生,而且還要經常鼓勵學生認真地學習,積極地思考,努力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習慣。其次,要加強班級管理的教育。學校的班級管理與學生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一個班級班風的好壞,教師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全面健康的發(fā)展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不斷加強班級管理,強化養(yǎng)成教育,規(guī)范學生的文明言行,才能形成團結互助,積極向上的良好班風。通過班級管理活動,讓每位學生都能發(fā)展自我、認識自我,找到自己的不足,進一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 3) 和諧的社會氛圍??茖W技術的進步,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雖然顯著地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但也出現(xiàn)了一些對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很不利的消極的負面的影響。只有優(yōu)化社會環(huán)境,加強家庭、學校、社會的溝通和合作,才能促進小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首先,要堅持正面教育。教師要經常給學生講名人名家的故事、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跡,讓他們的心靈得到洗禮,對英雄模范人物產生敬仰之情,從而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榮辱觀。其次,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從實踐中了解和認識社會,很好地適應社會,并培養(yǎng)學生堅持不懈、不屈不撓和自立自強的品性,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克服困難,樹立良好的自信心。

3. 3 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為未來接班人的學生,他們的行為習慣的好壞,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未來發(fā)展。一個民族的將來如何,全在于對下一代的教育,包括對下一代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以及學生的自我教育。

要想培養(yǎng)高素質、有修養(yǎng)的一代新人,必須得注重學生的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尤其是要對學生進行自主管理、自主學習、自我約束、自我完善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從“要我怎樣”向“我要怎樣”轉變,實現(xiàn)由他律到自律的過渡,逐步走向成熟。良好習慣的形成可以通過不自覺、下意識的重復同一動作,但主要是通過有意識的練習來形成。所以,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需要堅持不懈的強化和訓練,更需要學生自我教育意識的覺醒和充分發(fā)揮[4 -5].

( 1) 生活方面。目前一般的小學都是走讀學校,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在課堂中,而多半的休息娛樂生活的時間都在家中,因此,家長可以利用休息時間讓孩子參與到家務活動之中,通過具體的事情對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訓練和指導,使孩子學會怎么照顧自己,鍛煉他們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此外,還應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學生的衛(wèi)生環(huán)保意識,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教育學生不僅要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還要有愛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和健康的體魄。

( 2) 學習方面。學生的學習行為不能再局限在上課、作業(yè)、考試的圈子里,應該引導學生去積極主動地進行選擇、探究、創(chuàng)新。努力實現(xiàn)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應該由領導者變成引導者,發(fā)掘學生的潛能,充分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管理。讓學生在學?;蛘呒彝ブ?,都能做到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獨立完成各科目老師布置的作業(yè)等一些事情。

( 3) 安全方面。學校應該把學生的安全放在首位,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要求學生做到上下樓梯要靠右走,遵守交通規(guī)則不在公路上追逐玩耍,過馬路要一停二看三通過。學校還要定期舉行安全知識的教育和演習,例如進行安全知識的普及宣傳教育和火災、地震等災難現(xiàn)場的緊急逃生疏散的演練,讓學生知道在危機時刻如何做出正確逃生選擇,掌握一些科學的自我保護技能,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總之,習慣是一個慢慢培養(yǎng)的過程,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以及學生自己的合理管理和及時矯正。對兒童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掌握科學知識而是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也就是說,教育的過程首先是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然后才是知識的獲得、智力的增長等。

參考文獻:

[1]葉圣陶,劉國正。 葉圣陶教育文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周 潔。 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養(yǎng)成教育的研究[J].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9,31( 7) :4 -6.

[3]柏拉圖。 理想國[M]. 顧壽觀,譯。 長沙: 岳麓書社,2010.

[4]雅斯貝爾斯。 什么是教育[M]. 鄒 進,譯。 北京: 三聯(lián)書店,1991.

[5]谷顯麗。 小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 蒙古教育,2010( 2) :27 -28.

小學教育類論文二

這個時代是信息技術時代,計算機科學技術基礎能力的掌握已成為適應社會的必須。書到用時方恨少,作為小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師的我們,不能總認為小學生年紀尚小,時間尚多,不夠重視小學計算機與科學教育。恰恰相反,我們要從小學生接觸計算機的第一堂課的時候就樹立其正確的觀點,讓其知道掌握計算機知識的重要性,為做好與高中!大學計算機課程的銜接打好基礎。因而,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計算機與科學課程應將目標!課程!教學!內容等在長遠目標下進行改革,進而提高小學生計算機能力。教師要結合小學生實際消化與接受能力的情況下,以高標準要求自己,認真對待有限的小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提高課堂有效性。

1、計算機信息與技術教學目標的改革

為了更好的適應社會發(fā)展,與時代接軌,學生應從小學教育開始進入對計算機能力掌握過程,如了解計算機基本知識,掌握軟硬件基礎知識等。雖然是小學階段,課程一旦開設了就應認真看待,珍惜課時安排給予足夠的重視。對于計算機科目我國教育部提出了教學目標為擁有計算機開發(fā)能力,讓學生具備運用計算機工具進行分辨問題的思想意識與能力,提升學生計算機信息素質,同時也提出了,計算機應用基礎按三個層次進行,分別為文化基礎的教育,技術基礎的教育以及應用基礎的教育。在新時代背景下,新課程改革下,學校教育包括小學教育在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應以培養(yǎng)素質為核心目標,將知識素質作為教育目標的主體。而這些基本素質與計算機能力雖然不要求小學生就必須具備,但是應以此作為目標,對小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教學目標加以適當改革,并在小學生一開始接觸計算機課程時就將掌握計算機能力的重要性灌輸至腦海中,只有將教學目標進行準確定位,并讓學生體會到掌握知識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才有助于使學生的計算機科學課程的學習轉被動為主動。同時學校教育應該體現(xiàn)的是“能力本位”,也就是說,計算機教育在從小學開始就要準確而清晰地將目標定位好,不僅注重學生對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也開始結合小學生的興趣與接受能力,適當開始培養(yǎng)學生對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因而,小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課程不能因課時少等限制因素而趨于形式,而要從目標以及課程設置上都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2、遵循精簡原則對課程進行設置

當下,國內計算機基礎課程設置極不完善,存在普遍問題,如課程的設置并不能全面包含小學計算機教學目標,不能有效利用小學有限的計算機課時,一堂課下來,不論從理論知識還是實際操作技能上均不能讓學生有著明顯收獲,內容單一,趨于形式化,課程的設置不能周全考慮到與其它課程的關聯(lián)性,進而不助于提高小學生對計算機知識掌握重要性的認知度等。都使得小學計算機課程的設置顯得不合理,影響了小學生計算機知識的掌握,阻礙了學生計算機素質的提高,從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因而,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最為直接并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注重科學的課程設置的重要性,結合教育目標對課程設置進行精簡,建設科學合理也不失全面的課程設置。對于新課程背景下,課程的設置要將培養(yǎng)學生應用與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核心,因而課程的設置要將計算機課程作為培養(yǎng)這些能力的工具,而不是為學習而學習,好比“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尤其在還是小學階段的小學生,這種課程設置觀點極為重要。

而另一方面作為應用能力較強的計算機課程,這一點更為重要,不單符合課程改革核心,同時也是考核一課程是否為精品的客觀標準之一。因而,我們要結合實際,以培養(yǎng)能力為核心,圍繞技能應用進行全面課程設置改革,設置精品課程。只有如此,才有助于通過學校課程教育實質性的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進而培養(yǎng)出具良好綜合素質的學生,與素質教育接軌。

3、改革教學內容,將理論與實踐關聯(lián)起來

計算機科目實踐性很強,教師要把握好理論與實踐操作訓練的課時與內容分配,合理安排講與練,要做到精講,多留時間讓學生進行實際練,也就是所謂的精講多練。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講時,充分利用時間對教學內容的精髓給予講解,點出內容基本知識點,而不是花大量時間“復述”與傳授表面的知識,,然后節(jié)余出更多時間,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實踐操作,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指導與講,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因而,在計算機課程教學計劃中,要將實踐操作教育作為教學內容重點,基于此,每位計算機教師,要做好科學的統(tǒng)籌規(guī)劃與安排,將計算機實驗教育體系逐步完善。教師應該將能力培養(yǎng)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具有較強的實際動手的能力。因此,我們應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更新教學內容。

4、完善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性教學

作為計算機教師,我們不僅應該傳授給學生相關的知識,同時,我們還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經驗,改進教學方法。計算機的更新速度比較快,這就要求么我們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如果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我們忽視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忽視了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學生就會缺乏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面對新出現(xiàn)的知識,學生就會不知所措,學生就會落后。因此,我們應該改革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要將教學的重點逐漸轉向“學”,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同時,作為教師,我們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性思維,這就要求教師一方面要提相關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在此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相關的引導,另一方面,教師還應該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鼓勵他們就所提出的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這就要求教師要提倡差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通過課堂學習,我們在讓學生獲得相關的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所培養(yǎng)出的學生才能滿足時展的要求,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服務于社會。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是迅速的,計算機技術的更新速度是非??斓?而不少小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師是非計算機專業(yè)出身的,雖然認為小學計算機不用過于專業(yè),但從小學開始由專業(yè)教師進進門,對提升小學計算機素質是有意義的。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不斷的進行進修,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識,才能掌握最新的技術,從而提高計算機教學的質量,否則,我們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計算機的教學質量。因此,加強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十分重要和關鍵的。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來提高我們的水平,比如,我們可以積極地參與相關的科研工作,積極地學習新知識,積極地學習新技術等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整個教師隊伍的水平,才能保證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順利進行。

第8篇: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一)教學認知理論有待改進

筆者在走訪中發(fā)現(xiàn),很多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理論水品低下,不能夠針對當前小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來組織安排教學,有的忙于事務性工作沒有時間研究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課后反思等活動。缺乏對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教法的研究和學習,總體來看教學認知理論乏善可陳。

(二)缺乏深造學習機會和科研能力提升

很多教師忙于課程工作量的完成及各類教學、教案的檢查,不去對教學進行反思,不去參加深造學習,不去撰寫科研論文,更不用說去通過教學科研來提升完善自己。因此,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素質提高已成為小學英語教學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小學英語教師教學素質的培養(yǎng)

作為英語教師,不僅要具備英語專業(yè)的文化素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還要掌握轉化知識的能力素質。在以下論述中,筆者將從兩個方面來討論為小學英語教師教學素質的培養(yǎng),即普通能力素質和專業(yè)能力素質。

(一)教師普通能力培養(yǎng)

筆者將英語老師必備的教學能力素質稱為普通能力素質,包括表達能力、課堂組織能力和教學科研能力。

1、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課堂用語的的使用要有一貫性,要簡單明了、規(guī)范準確,要有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通過觀摩示范課教學、英語教研討論和教師素質競賽等多途徑和手段來進行。教研組要有固定時間集體備課,“統(tǒng)一口徑”,規(guī)范課堂用語,互相聽課,互相指正、互相學習。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聘請校外專家、外教來指導。

2、教學科研能力: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且對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應對的策略和解決的方法。要培養(yǎng)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提高自己用理論進行思維并將理論應用到教學實踐的能力。

(二)教師專業(yè)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

專業(yè)能力素質包括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和教學技能兩個方面。

1、專業(yè)技能素質包括語音、語法、詞匯、口語和聽力,這些都是英語專業(yè)教師應具備的基礎能力。以語音教學為例:語音教學是語言教學的根本,是學生以后的詞匯、聽力及口語的基礎。由于歷史原因,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的發(fā)音帶有濃重的地方特點,例如河北省張家口地區(qū)大部分縣和邯鄲的魏縣人分不清,四川、湖南、湖北和云貴地區(qū)以及江蘇南京部分地區(qū)的大部分人不能夠區(qū)別,大多數(shù)中國人不能夠發(fā)好。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格外注意自己的發(fā)音和學生的區(qū)域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詞匯教學需要教師掌握詞匯學的基本知識,了解詞匯的來源,掌握音、形、意之間的關系;語法學習要系統(tǒng)全面,口語聽力要多加練習。

第9篇:學校教育論文范文

如果教師講究語言藝術,以美的語言來傳播知識,與學生溝通交流,就更容易引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自覺接受知識,讓他們得到熏陶和感染。同理,對于體育老師而言,若想上好小學體育課,就需要具備精湛的專業(yè)知識,具備語言技巧,學會融合多樣風格,使教學語言規(guī)范科學而又妙趣橫生,用語言魅力來吸引學生,撥動學生的心弦,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的趣味,覺得體育并非是枯燥乏味的。做到語言魅力,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語言兒童化。小學生處于兒童階段,有特定的語言表達方式,要想拉近師生距離,增強教學感染力,作為小學體育教師,就要善用情境化、兒童化的語言來組織教學,引起學生的注意,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老師可以引入相關順口溜、口訣或兒歌來輔助講解,將知識童趣化,激活氛圍。風趣的語言也便于學生記住動作要領。例如,在籃球運球中,老師可用口訣來講解動作:“以肩為軸腕放松,五指分開把球控,上引下按指用力,球似粘手好運動?!逼浯?,語言情感化。即運用充滿情感、激勵性的話語,恰當評價學生,鼓勵學生,給他們深情的學習催化,以此來體現(xiàn)教師魅力。比如,用“再勇敢一點,老師相信你一定可以跳過去!”“你太棒了,動作技術更接近標準了”等激勵性語言,來引導學生不斷努力,邁向成功。最后,教師還要適當運用比喻、雙關語等技巧,以幽默風趣的語言來渲染和諧、愉悅的氛圍,讓學生有笑聲,敢放開,打破課堂沉寂。

二、以專業(yè)魅力,征服學生

從教學角度來看,教師的人格魅力還表現(xiàn)在良好的專業(yè)技能與學識水平上。倘若作為一名老師,自身欠缺過硬的專業(yè)技能與淵博的知識,就很難形成良好的綜合素質,那么他的人格魅力也就沒有了舞臺表現(xiàn)力,也沒有了感染力。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若想得到學生的信服、欽佩與愛戴,教師就要努力進修,充實自我,以厚實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來展現(xiàn)個人風采,征服學生,使其對自己形成魅力認同。如果學生感覺老師好像有“十八般武藝”,他們自然樂于跟著老師一起學習,進行體育運動。如在小學體育籃球課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展示幾個動作標準而又優(yōu)美的三分球,學生對老師的欽佩與好感自會油然而生,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也會瞬時得到提升。當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的專業(yè)魅力不單單體現(xiàn)在專業(yè)與學識上,還需具有開拓的創(chuàng)新意識,能夠將體育教學內容或教具加以改造,使其更貼近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更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興趣,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與想象力。例如,在投擲的教學中,若學校沒有實心球、鐵球等體育器材,教師可以用沙包或石塊等進行替代,這些與學生生活實際貼近的“道具”,可以增強學生對教學的熟悉感與趣味性。再如,投擲小沙包時,老師可以借助好看的彩紙將沙包包裹,系上彩色小繩,變成“尾巴”,像“會飛的蝌蚪”,孩子們可依照飛動的“尾巴”來看投擲物的高度,興致盎然地進行訓練。此外,老師還可以帶著學生一起嘗試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一些簡單的體育器材,如用飲料瓶自制“保齡球”;用廢報紙制作多變游戲棒等。這樣,就會使體育教具更充滿童趣,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而且,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滲透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學會運用常見生活物品來進行體育鍛煉。

三、以機智魅力,喚醒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