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開展勞動教育的對策范文

開展勞動教育的對策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開展勞動教育的對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開展勞動教育的對策

第1篇:開展勞動教育的對策范文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1―0030―01

隨著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教育布局的調整,農村寄宿制學校已經(jīng)成為農村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發(fā)揮寄宿制學校的優(yōu)勢,探索寄宿生課外素質拓展的有效途徑,提升寄宿生探索創(chuàng)新、團結合作、適應社會等方面的課外素質,就成了農村寄宿制學校廣大教師亟需研究解決的課題。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寄宿生課外素質拓展中存在的問題

1. 思想觀念落后。盡管學校管理者和教師都意識到了學生課外素質拓展的重要性,都認為學校應該為學生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提升學生的能力,但實際上并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這個束縛,一切為了考試,往往是以知識為中心的“教師講、學生聽,堂上記筆記、課后抄筆記”,對于自學能力、生活力、創(chuàng)造力而言都無暇顧及,最終造成學習負擔重、壓力大,校園生活枯燥乏味,學生身體素質下降,適應性和生活技能較差,心理問題突出。

2. 管理要素不足。近幾年,雖然各級政府加大了對農村學校的投入力度,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學生開展課外素質拓展的實驗場地、設施設備、藝術活動器材基本完備,為學校開展學生課外素質拓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大多數(shù)農村寄宿制學校在寄宿生課外素質拓展方面缺乏頂層設計,也缺乏相應的課外素質拓展的科學管理,造成大多數(shù)學生無所事事,浪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

3. 師資力量薄弱。農村寄宿制學校師資力量相對而言比較薄弱,尤其是體育、音樂、美術、勞動教育及生活教師數(shù)量嚴重不足,老師跨年級、跨學科教學十分常見,導致教師淇?、鸥淖鳂I(yè)、課業(yè)輔導的負擔要重得多,而且他們還要承擔大量的學生管理、生活照顧和保障校園以及學生安全等多方面工作,分散了大量的教學教研精力,在學生課外素質拓展方面有所作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強,精力也有限。

4. 活動形式單調。許多農村寄宿制初中生的課外素質拓展僅僅局限于籃球、足球、跳繩等體育活動,而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科技、藝術等活動內容幾乎沒有,再加上集體活動次數(shù)少、持續(xù)性不強,往往不能促進學生形成團結協(xié)作、合作探究、良性競爭的品質。

二、解決策略

1. 切實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寄宿制學校學生最大的優(yōu)勢是有充足的在校時間,為此,我們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晚間音樂會、電影欣賞、觀看時政新聞等活動,可以開展以宿舍為單位的“宿舍文化創(chuàng)建”、“睡前讀書會”,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小型的趣味體育、經(jīng)典誦讀比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之中,給每個學生提升自我的機會,讓他們在豐富的活動中培養(yǎng)健康心理品格,提高自身素質,讓校園生活的每一分鐘都充滿精彩、魅力無窮。

2.充分調動一切積極的管理要素,發(fā)揮集體的教育力量。寄宿制學校學生從周一到周五都處于學校、班級、宿舍等不同集體之中,在這個集體中有同學、有老師、有室友,集體生活為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帶來便利,并且教師和學生彼此有更生活化的接觸。因此,在開展學生課外素質拓展訓練中,要充分發(fā)揮集體的力量,指導學生在集體生活中學會與人和諧相處,教會學生在集體生活中善于服從、勇于負責、樂于接受集體的委托,習慣于過有組織、有紀律的集體生活,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協(xié)作意識,讓學生在集體中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學生在集體中的生存能力。

第2篇:開展勞動教育的對策范文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非常重視農村中小學教育,各級各部門逐年加大投入力度,農村中小學基礎設施、師資力量、教師待遇和教育水平得到了明顯改善,農村中小學德育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廣大農村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城區(qū)中小學相比,農村中小學德育工作仍然比較落后,突出表現(xiàn)在以下五個方面:

1.思想上淡化德育,德育工作難上常規(guī)。在農村部分中小學校,雖然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的名單掛在墻上,德育工作計劃寫在紙上,可落實在實際工作中的內容虛多實少,德育工作難上常規(guī)。突出表現(xiàn)在:

(1)學校每周一次的升旗儀式不能正常進行。

(2)團隊活動的開展有名無實。除農村學校資料少、教育基地少等客觀因素外,學校怕耽誤學生學習、怕外出發(fā)生安全事故擔責任等也是制約團隊活動開展的重要原因。

(3)家長會不正常。學校與學生家長溝通互動不夠,沒有調動發(fā)揮家長的作用。學生家長一看到孩子成績落后,就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認為沒有必要參加家長會。

(4)校外輔導員制度落實不到位。沒有嚴格實行校外輔導員定期輔導制度,往往只停留在紙面而沒有實施。

2.一心抓應試教育,德育教育被忽視。自教育部提出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大多數(shù)教育工作者理論學得不少,具體實施不夠,具體表現(xiàn)在:

(1)沒有按規(guī)定課程開課。有些學校,課程表的內容與國家規(guī)定的課程表相同,但實際上課只上主要學科,音樂、體育、美術、思想品德等課程很少開展。

(2)班會、晨會經(jīng)常被改為自習課,或被老師占用。

(3)學生作業(yè)負擔重,壓力大,課余活動少。

(4)教師因循守舊,只重視應試學科,忽視德育教育。

3.市場經(jīng)濟轉型期,特殊家庭的孩子難管理。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全面推進的社會轉型時期,學校德育管理中出現(xiàn)了一些令人頗感頭疼的問題。

(1)獨生子女嬌生慣養(yǎng),傲氣十足,在學校不能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同學之間不能友好相處。

(2)富裕家庭的孩子花錢大手大腳。

(3)部分貧困家庭的孩子有自卑感,容易形成孤僻自閉的性格,影響身心健康發(fā)展。

(4)“留守兒童”管不住或無人管。

二、解決以上問題的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需要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入手共同解決。

(一)家庭方面。

1、提高家長對家庭德育教育的認識。家庭德育是指通過父母對子女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必要補充,對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家庭德育是學校德育的必要補充和助手。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家中度過,與家庭成員的接觸交往更多、更親密,家長最了解自己的子女,如果學校教育得不到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即使學校再努力,也難以取得應有的效果。

2、讓家長明確家庭德育的內容。家庭德育的內容與學校德育基本一致。但從家庭的特點及目前家庭德育中存在的問題來看,應側重于以下幾方面:

(1)家長要充分利用和創(chuàng)造有利于教育孩子的客觀條件,如提供書報刊物、廣播、電視等,引導孩子認識學習更多積極向上的知識。同時,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關心別人、愛護別人的優(yōu)秀品質,進而關心和熱愛學校、家鄉(xiāng)、祖國和人民。

(2)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是家庭德育的重點,也是我國家庭德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3)家務勞動教育。家務勞動教育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內容和手段。必要的家務勞動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艱苦樸素的作風,還可以增強抵御輕視勞動以至厭惡勞動,怕臟、怕累、貪圖享受的腐朽生活作風。

(二)學校方面

1、提高思想認識。從思想的高度認識農村中小學德育的現(xiàn)狀,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深入細致開展工作,持之以恒、狠抓落實,將存于學生意識中偏離了社會要求的道德觀念扶回正道。

2、加強審美教育和心理教育。美育使人的心靈達到和諧,使人愉悅的接受、主動的追求和善的境界。許多農村學生的父母外出務工,學生缺乏親情交流,心理脆弱,對教師的說教因缺少交流而易產(chǎn)生抵觸情緒,所以必須加強心理教育,豐富學生情感。

3、熱愛關心學生,營造融洽和諧的集體環(huán)境。要加強與學生溝通交流,增強師生情感,和學生打成一片,消除對抗,在與學生的交往中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陶冶學生,以自己摯熱的愛溫暖學生,營造溫暖快樂的集體環(huán)境。

4、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座談、討論、故事、榜樣、格言等具體辦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道德理念,提高辨別是非能力。

5、充分發(fā)揮共青團、少先隊的先鋒模范作用。少先隊和共青團是青少年中的先進組織,從學生中來,最熟悉了解學生,是學生最親密的朋友,因而共青團和少先隊是開展德育工作的好幫手。

(三)社會方面

首先,應在全社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營造風清氣正、健康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

其次,應加強社會思想道德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不斷優(yōu)化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環(huán)境,盡量減少社會陰暗面對中小學生的影響。

第3篇:開展勞動教育的對策范文

關鍵詞: 少先隊活動 誤區(qū) 對策

活動是育人的有效載體,是少先隊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源泉。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能激發(fā)隊員的興趣,煥發(fā)他們向上的精神,培養(yǎng)他們多方面的能力,陶冶道德情操?!皼]有活動就沒有少先隊”。因此,我們應該精心策劃具有特色、符合兒童發(fā)展規(guī)律的活動。這是少先隊輔導員的重要職責,更是少先隊工作的關鍵。本文就新課程背景下,少先隊活動開展的誤區(qū)與對策做出思考和探索。

一、新課程下少先隊活動的誤區(qū)

(一)隨意安排,少“序列”。

一些輔導員不是根據(jù)月份,就是根據(jù)“號召”隨意安排少先隊活動,這樣的活動將缺乏序列性。一個接一個的活動,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少先隊員就像無頭蒼蠅似的到處亂飛亂撞,一點頭緒也沒有,那么良好的習慣和品德都不會養(yǎng)成。

(二)一手包辦,少“自主”。

一些輔導員好像對少先隊員很不放心,認為他們是小孩子,沒有能力把活動辦好。于是,從活動前的準備到活動結束,樣樣事情都要管。輔導員一手包辦所有事情,隊員們很難享有“自主”權利。他們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和展示,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斷降低,最終難以達到育人效果。

(三)按部就班,少“創(chuàng)新”。

一些輔導員喜歡按傳統(tǒng)的規(guī)定和程序安排活動。如要進行愛勞動教育,就在5月份開展一系列學習勞動模范的活動。時間一過,“勞動模范”也就消失了。來年的5月再開展這些活動。這樣一年又一年,不斷重復?!皠?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輔導員如此按部就班地安排活動,缺乏創(chuàng)新,將會扼殺少先隊員參與活動的熱情,從而使他們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

二、開展少先隊活動的對策

(一)夯實常規(guī),建立活潑生動的平臺。

1.舉行升旗儀式,進行思想教育。

升旗儀式是進行愛國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實施德育的“大課堂”。我校每周一都舉行升旗儀式。莊嚴的升旗儀式使全校師生都受到了愛國教育。“國旗下講話”每星期都有一個主題,并安排隊員進行演講。演講的內容具有針對性、教育性和激勵性,讓全校師生得到全面而深刻的思想教育。

2.貫徹常規(guī)檢查,促使習慣養(yǎng)成。

良好的習慣必須受到紀律約束和反復訓練而成。因此,我校建成由大隊部、值日老師、值日隊員三者相結合的檢查機制,隨時隨地地對隊員進行指導、督查。如他們在工作中出現(xiàn)困難和失誤時,召開隊干部會議,給予他們幫助和指正,使大隊工作能有序地開展。我校還通過班會、國旗下講話等對隊員進行反復教育,從而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習慣。

3.建設校園文化,展現(xiàn)良好風貌。

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huán)境教育力量,對隊員的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校建造民主文化墻、公樸書苑、李公樸生平事跡陳列館,開設《人民英烈李公樸》校本課程等。輔導員認真、細致地布置教室。我校每月都會評選出每班的公仆愛國星、公樸自治星、公樸求真星等,并把他們的照片和事跡張貼在藝術長廊上。我校建設了良好的校園文化,展現(xiàn)出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二)突出主題,搭建絢麗多彩的舞臺。

主題活動是少先隊組織活動的最基本方式。隊員們可以在活動中得到鍛煉,提高能力,從而使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如在“我與誠信手拉手”的主題隊會中,通過演講、制作互贈誠信書簽、成立“誠信”銀行等一系列活動,隊員們走進誠信、感悟誠信、體驗誠信、共筑誠信,使自己成為誠實守信、品德高尚的少先隊員。在“美就在我身邊”的主題隊會中,開展美在學校,爭做綠色小衛(wèi)士;美在家庭,進行“今天我當家”的體驗活動;美在社會,為貧困山區(qū)送溫暖。隊員從中體驗美、創(chuàng)造美,深刻地領悟美無處不在。

(三)利用節(jié)日,營造健康向上的氛圍。

這里的“節(jié)日”包括“藝術節(jié)”、“體育節(jié)”、“科技節(jié)”等,是具有吸引力和親和力的活動,蘊含著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隊員們能夠在活動中增長見識,豐富精神世界。如我校每學期都開展一次科技節(jié)活動。隊員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參加紙能有多長、兒童幻想畫、科技小制作、科學小論文等比賽。這樣,每一名隊員都能夠施展自己的能力。有的隊員以“身邊的科學”為題寫了科學小論文。他們展開大膽、豐富的想象,寫得繪聲繪色。連評委老師都感慨萬千地說:“讀了這些文章,自己都增長了學問!”就這樣,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出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切實提高了隊員的科學素養(yǎng)。

(四)開拓創(chuàng)新,鑄造特色鮮明的品牌。

科技要創(chuàng)新,知識要創(chuàng)新,教育更需要培養(yǎng)隊員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因此,輔導員應該通過多種渠道培養(yǎng)少先隊員的創(chuàng)新精神。我校是常州市書法特色學校,為了培養(yǎng)隊員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寫字能力,更好地繼承和發(fā)揚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我校每學期都會舉行寫字比賽。此外,結合我班實際,讓隊員們自己思考怎樣提高書寫水平。他們紛紛獻計獻策:舉行優(yōu)秀書法作品展,讓優(yōu)秀的同學介紹自己的經(jīng)驗;平時向字寫得好的同學學習,努力練字……在這樣的活動中,隊員鍛煉了交流和溝通能力,提高了書寫水平,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意識。拉丁舞也是我校的特色項目,學校的舞蹈隊經(jīng)常參加各種比賽,并屢創(chuàng)佳績。我校的自編操也是根據(jù)拉丁舞改編而來的。多姿多彩的活動為隊員們建造了展示自我的舞臺,并打造出了特色鮮明的品牌。

少先隊活動是德育教育的窗口,是指引隊員成長的動力。如果隊員們要展翅翱翔,那么少先隊活動就是一片廣闊的天空。因此,少先隊輔導員一定要開展豐富、新穎的少先隊活動,讓隊員在活動中快樂參與、快樂思考、快樂成長,創(chuàng)造快樂和享受快樂。讓少先隊的活動之花芬芳綻放,使我們的校園繁榮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小學少先隊主題活動的現(xiàn)狀與思考.

第4篇:開展勞動教育的對策范文

一、文化育人視域的小學德育綜合概述

1.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文化”一詞,即指校園文化,又指德育文化。文化育人就是要發(fā)揮校園文化的作用,抵御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幫助學校對人才進行培養(yǎng),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學校良好的校風、班級良好的班風,學生良好的學風都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健全學生的人格。時代背景發(fā)生變化,小學進行德育,就要從新的角度來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提高德育質量,獲得較好的德育效果。

2.小學德育

小學德育是整個德育教育過程中最基礎的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奠基工程。小學德育與其他時期的德育存在差異,小學德育主要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思想以及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進行教育,小學德育實際上是社會實踐活動,是將小學生的內在品質進行外化,轉變?yōu)榫唧w的實踐活動。小學德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學生,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二、小學德育教育中的問題

1.忽視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

學生在小學階段,年齡一般都在6到12歲,這一時期的孩子具有服從、喜歡模仿的特點,對于權威較為迷信,整個人對于規(guī)則的理解較為薄弱,理性較差。一些學校開展德育活動時,忽視了這一時期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著不遵循規(guī)律的教育。近年來,然而很多不適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與審美情趣的曲目如“騎馬舞”,“鳳凰傳奇”成為“熱曲”,這些曲目都非常成人化,不適合兒童的審美和發(fā)展需求。

2.德育“讓位”現(xiàn)象

國家要求加強學生的德育,并且已經(jīng)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仍有些學校受傳統(tǒng)的“重智輕德”觀念的影響,在進行學校德育時將其放在次要地位,將考試成績作為學生的實際考核的標準,面對現(xiàn)在逐年增大的升學率,教學資源配置的差異的現(xiàn)象,學校將德育讓位于文化課的學習,在遇到學校的重大事件或考試時,德育課都成為犧牲對象,尤其是在年終考試時,德育變成學校教育中可有可無的對象。

3.學校德育脫離生活實踐

一些學校德育很多都是停留在口號上,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口號特別響亮,但德育落實不在行動上。在進行德育授課時,所教授的內容脫離實際生活,德育變成空談。教師在進行德育活動時,主要進行教材知識的傳授,教師單方面進行授課灌輸,并不給學生做示范。德育教育一方面教育學生要珍惜資源,另一方面自己卻在食堂吃飯時吃剩一大盤而丟掉。脫離生活與榜樣的德育,導致效果不理想。

三、文化育人視域的小學德育發(fā)展路徑

1.根據(jù)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進行有序德育教育

基于德育中存在的問題,充分考慮到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小學進行德育教育時,考慮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需求。低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小學,對德育課程不了解,可以開展“我上小學了”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學習各種上下課禮儀;并舉辦一些低年級德育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中年級學生對校園環(huán)境熟悉了,對老師性情也了解了,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顯出不同層級的個性,對老師的要求不再“絕對服從權威”,可以設計“小窗口大世界”等校園實物管理愛護活動,讓學生在管理中探索,在探索中學會承擔責任。高年級學生由于青春期的躁動與叛逆,變得異常浮躁不安,為了幫助學生鞏固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強化良好的行為習慣,順利完成小升初的過渡,“青春多美好”健康課、制作畢業(yè)紀念冊、畢業(yè)典禮、畢業(yè)旅行等等,讓畢業(yè)生們在體驗中學會尊重與感恩。由此可知,學校在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就要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序的開展德育教育活動。

2.德育教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小學德育加強要加強校園文化的建設,例如舉辦實踐活動,將對學生的德育落實在生活實踐中。為此,學校設計了一系列的生活教育活動,如校園快樂小農夫、酵素制作、給校長的一封信理財練攤活動、日行一善、做個少年思想家等等。學校德育可以進行勞動教育,開展“校園快樂小農夫”活動,把學校樓頂堆上土壤,科學老師帶領學生分批參與勞動生產(chǎn),為瓜果蔬菜除草澆水施肥,既認識了植物的生長特性,又培養(yǎng)了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品質。學校德育還可以舉辦與“德育”相關的板報比賽,讓學生能夠切實的接觸到德育內容,對于自身的行為習慣進行調整、改正。小學可以將一個月的中旬作為“德育周”,在這一時期,讓學生自覺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并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四、結語

小學德育主要是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在文化育人的視域下,小學要加強學校的文化建設,用良好的校園文化來影響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和思想道德。學校在進行德育時,要與時代背景聯(lián)系起來,建設的校園文化應該適應時展的需求,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的德育教育文化實際上也是精神文化,在對小學生德育教育時,注意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想品質,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在德育文化中成長,成為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作者:殷淑貴 單位:河北省廊坊市第一實驗小學

參考文獻:

【1】朱曉梅.基于文化育人視域的小學德育發(fā)展【J】.教書育人,2015(32)

第5篇:開展勞動教育的對策范文

[關鍵詞]實習實訓 德育教育 技能訓練

實習實訓是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專業(yè)技能訓練主要是在實訓車間內完成的。為了保證學生能夠順利畢業(yè)和掌握相關專業(yè)工種的操作技能,各職業(yè)學校在實訓教學上都安排了較多的時間,實習訓練一般占在校學習時間的30%以上。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項目式等教學新理念的廣泛應用,實訓所占時間和比重還有加大的趨勢。學生在校學習時間的三分之一在實訓基地中進行操作練習,如何充分利用好這段時間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這是我們每個從事職業(yè)教育的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

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中指出:實習實訓既是強化學生職業(yè)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yè)能力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是對學生進行勞動觀念、職業(yè)意識、敬業(yè)精神、職業(yè)紀律、職業(yè)責任感教育和促進職業(yè)道德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途徑。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和班主任應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相關崗位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教育及其養(yǎng)成訓練。針對現(xiàn)階段中職學生在實習實訓中的德育現(xiàn)狀,必須重視以下幾方面工作來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一、思想前途教育,增強學生對前途的信心

理想是人生奮斗的目標,人如果沒有理想就會失去前進的方向。對學生進行理想前途教育也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職業(yè)學校的許多學生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個人理想模糊,職業(yè)規(guī)劃不明確,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固而缺乏熱情。針對這種心態(tài),學校通過組織優(yōu)秀畢業(yè)生回校介紹成功經(jīng)驗,并請企業(yè)領導介紹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歷史和企業(yè)的發(fā)展前景等形式,使學生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從而逐步確立自己的職業(yè)思想和道德理想。教育學生要根據(jù)自身的條件和社會需要,在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下樹立公平競爭和敢于競爭意識,使自己成為對社會、對家庭、對企業(yè)有用的技能型人才。

二、強調實習實訓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學好技能的信心。

利用各種機會和形式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勞動觀念、職業(yè)意識、敬業(yè)精神、職業(yè)紀律的教育;根據(jù)實訓活動的特點,每班實訓前,要利用時間召開實訓動員大會,會議由實訓處負責人、班主任、實習指導教師、共同主持,向學生深入介紹實訓的意義、過程、要求及注意事項,明確紀律要求,公布考核方案,讓學生在實訓前就對實訓全過程及要求做到心中有數(shù);充分利用好每天早上開始前的分析會、下午結束時的總結會,做到有表揚有批評。對重點學生結合操作過程進行逐步滲透,用職業(yè)學校優(yōu)秀畢業(yè)生刻苦學習技能的鮮活事例激勵學生。

三、做好職業(yè)道德教育,教育學生遵紀守法

職業(yè)學校德育教育的重點是職業(yè)道德教育。職業(yè)道德教育的內容它包括職業(yè)的道德規(guī)范、職業(yè)的服務規(guī)范、職業(yè)人際交往的準則,社會職業(yè)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職業(yè)都有各自的職業(yè)道德。但無論什么職業(yè)的道德,都有共同的原則和要求。社會主義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愛崗敬崗,誠實可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其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四、勞動觀念教育

加強勞動觀念教育,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F(xiàn)在的職校學生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不少家庭對孩子從小嬌生慣養(yǎng),有許多學生不愿勞動,怕苦、怕累、怕臟。對學生加強勞動教育,是使學生認識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類本身,創(chuàng)造了世界,同時,世界的發(fā)展還得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愛勞動的習慣,樹立愛崗敬業(yè),不怕吃苦的良好品德。

五、培養(yǎng)學生崇尚科學的觀念,感悟時代精神。

在實習實訓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印證和嘗試履行相關崗位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讓學生在職業(yè)實踐中提高對職業(yè)道德的認同,感悟具有時代精神的價值觀念。通過實習實訓工作,讓學生深刻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的理念,讓學生明白當代競爭,很大程度上就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學生在專業(yè)實踐中的體驗十分深刻,有利于職業(yè)情感的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實踐的過程也是職業(yè)定勢、職業(yè)指導的過程,它增加了學生與社會和實際的接觸,對眾多的社會角色和價值標準能有更多、更具體的了解,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與謀生的相關本領,對確立自己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坐標,學習和加強某些方面的知識技能,將之發(fā)展成為一種特殊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六、培養(yǎng)學生刻苦鉆研、精業(yè)求精的學習態(tài)度。

專業(yè)技能的訓練過程,是一個有峰有谷的波浪曲線式上升的過程,技能進步的速度時快時慢,學生單靠一時的熱情是不行的,需要靠堅強毅力和拚搏精神及高度的責任感,才能克服障礙,保證操作技能節(jié)節(jié)而上。在實習實訓中教育學生以辛勤勞動為榮,更要不斷強化學生勞動光榮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不怕勞動,不怕吃苦的品質;

七、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意識。

在專業(yè)實踐中,學生的個性及自我意識不僅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而且會不斷得到強化和完善。因為通過專業(yè)實踐,他們可以發(fā)現(xiàn)自我,找到自我的位置及參照坐標,因此可以有針對性地重塑個性,培養(yǎng)良好的、完善的自我意識。 使學生真正領悟勞動的快樂。

總之,實訓過程中的德育教育對學生操作技能的提高和職業(yè)素質的養(yǎng)成是至關重要的,要充分利用實訓活動這一重要階段,以學生的智能優(yōu)勢因勢利導,以職業(yè)意識、職業(yè)道德、技術應用和崗位能力為統(tǒng)率,將學生帶入自我約束、主動學習、自覺成才的嶄新領域。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發(fā)展智力的同時,在身心方面也有所進步,使學生得到真正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宣振宇, 數(shù)控技術應用專業(yè)的專業(yè)建設管見.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第6篇:開展勞動教育的對策范文

關鍵詞:寄宿學生;健康成長;校園活動;個性成長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1-0043-01

(1)親情隔絕,家庭關愛缺失直接的親情交流太少,缺乏父母和親人的關心愛護,無法滿足更多親情關愛的渴望,學生在校期間會有失去家庭的感覺。(2)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生活習慣的不適應。寄宿生中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由原來的走讀變?yōu)榧乃?,兒童過早進入集體環(huán)境,提前接受獨立生活,失去了平時父母的依靠依賴和保護幫助,"與世隔絕"的生活空間讓他們感到茫然無助。(3)嚴格的制度管理和量化考核,束縛了兒童的天性和個性發(fā)展。寄宿制學校的各種制度、細則、守則、公約、正統(tǒng)化的檢查評比等,在一定程度上使寄宿制學校的管理走向生活的規(guī)范化,但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溫情式的關愛少了,人性化的東西少了,教條刻板的管理代替了人性關懷,紀律約束代替了引導糾正,使原本就很緊張的寄宿生活變得更加凝重嚴肅。(4)學習應試教育成為主導,校園生活沒有校本活力和生機。陳舊枯燥的課堂教學,大量的作業(yè)練習,反復進行的考試排榜,使寄宿學生產(chǎn)生了厭倦和畏懼心理。除了學習之外,寄宿生的課余生活也是單調,洗漱、吃飯、游玩、睡覺等簡單乏味的過程周而復始,多余的精力得不到釋放,沉悶的課余生活使學生的個性天性得到了抑制,學生在精神和情緒上得不到振奮,從而厭惡校園、老師,厭倦學習生活。

其實,農村寄宿制學校還是有很多優(yōu)勢很多資源是可以加以開掘利用的。首先,農村現(xiàn)行的是九年一貫制學校體制,通過改造建設、兼并整合,集中了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基礎設施辦學條件得到改善,和義務教育發(fā)展相適應的各種配套設施比較完善。教師隊伍得到優(yōu)化,教育教學能力水平得到提高,師資的數(shù)量和質量能滿足學校內涵式發(fā)展的需要。其次,由于規(guī)模擴大、集中統(tǒng)一,為學校在人力財物、時空等方面的管理提供很多的便利,使得學校在管理手段、管理方式上可以更加靈活更加有效,管理能力和質量上會不斷改進不斷提高。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寄宿學生二十四小時都生活在校園,集體生活、集中學習,充裕的時間只要合理安排合理利用,這是家庭教育無法替代的和超越的自然優(yōu)勢,不僅會促進學生學習的進步,還會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成長進步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如何利用農村寄宿制學校的資源和優(yōu)勢,實現(xiàn)優(yōu)劣轉換,營建和諧快樂健康成長的寄宿生樂園,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發(fā)展,筆者提出三點建議,以供商討。

1.營造家庭氛圍,融入家庭關愛

讓學生幸??鞓返纳钤谛@之中,使之融于家庭親情氛圍,彌補親情缺失,忘卻憂郁焦慮。讓制度少起來,讓溫情多起來。家庭元素的構建來自多方面:教室里,老師如父母,多一些愛心、熱心、關心、耐心,多一些鼓勵肯定和支持幫助。教室不僅是求知的場所,更是育人的搖籃,老師不僅要關心學習,更要關心生活,關心身心健康,用老師的愛心引領代替冷漠訓教;用親情關愛消融學生的緊張恐慌;生活區(qū)和管理員應成為長姐長兄,指導學生建立一個個富有特色的個性化的溫暖小屋,幫助學生打造一個個溫馨可愛的充滿生氣的團結小家,教會學生自理自立,引導學生自信自強,進行心理疏導,為寄宿生排憂解難;宿舍里,學生之間變成兄弟、姊妹,共同討論本宿舍的規(guī)劃目標,一齊建設個性化宿舍,一起學習,一起勞動,互相理解、互相關愛、互相幫助,共同進步、共同提高,逐步建立情同手足的親情關系。

2.優(yōu)化課程設置,倡導個性化學習

單調的刻板式的以語、數(shù)、英為絕對主導的課程設置和教學,長時間的課堂學習,不斷地考試排名,不僅讓寄宿生討厭和反感,也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寄宿制要充分利用學校豐富的師資、設施、時空等優(yōu)勢,完善課程體系,開發(fā)課程資源,以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實現(xiàn)特色教學、特色教育。首先,學科設置不僅要語、數(shù)、英,其他的要按國家要求的開齊開全,更重要的是要向體音美等藝術課程和心理健康課程傾斜。學校要開發(fā)建設好適合寄宿生學習的校本課程,使寄宿生愛學樂學會學。其次,合理安排利用教學時間,改變學習形式方式。課堂教學不能過長過多,改變早自習晚輔導集中授課的方式,早自習可以變成晨讀和晨練,下午某段時間可以進行自主選擇性學習,如選擇電腦、體育、繪畫、唱歌、舞蹈、書法、講演等寄宿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活動。晚輔導可以多安排一些個性化學習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多給寄宿生創(chuàng)造機會,如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學習等。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是最好的方式,老師可以向各小組布置學習研討內容,也可以各小組自己創(chuàng)設研究題目,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通過小組成員共同研究、探討、發(fā)現(xiàn),尋求解決辦法,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有效達成。

第7篇:開展勞動教育的對策范文

一、指導思想

新學年,我縣教育教學工作要以黨的十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為重點,以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為根本,以完善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為杠桿,促進全縣教育教學工作取得新進展。

二、主要工作

(一)堅持立德樹人,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重視德育滲透。各學科教學中要注重德育因素的挖掘和滲透,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文明禮儀和社會責任感,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勞動教育和安全教育。重視德育校本課程開發(fā)和實施,充分利用本地、本校德育資源,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

2.注重提高學生科學和人文素養(yǎng)。各中小學校要把培養(yǎng)學生科學和人文素養(yǎng)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通過板報、社團(興趣小組)、演講比賽、科技制作比賽、校本課程或學科學術報告、學科能力競賽等多種途徑和形式,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二)聚焦課堂效益,推進教學模式轉型

3.開展“好課堂”研討展示活動。各中小學校(幼兒園)要廣泛開展全員性聽課評課和校領導進課堂活動,做好“好課堂”的發(fā)現(xiàn)、研究、建檔、推薦和推廣工作。圍繞這一活動,搞活校本教研,濃厚學習研究氛圍。

4.開展調研視導。圍繞“好課堂”的發(fā)現(xiàn)、建構工作開展有重點的教學視導,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形成各學科調研報告。適時選擇中小學校召開“好課堂”交流展示現(xiàn)場會,培植典型,推廣經(jīng)驗。

5.舉行第十屆“園丁杯”中小幼教師教學競賽。進一步改進“園丁杯”教學競賽的內容和形式,使之真正成為全縣課堂教學改革成果的展示平臺。

(三)搭建多元平臺,助推教師專業(yè)成長

6.加強學校教研組建設。各中小學校要切實把教研組(高中備課組)建設工作提到重要日程,積極開展市、縣先進教研組創(chuàng)建工作,學習推廣先進地區(qū)、學校教研組建設經(jīng)驗,著手教研組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力求在教研組活動內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使之真正成為學校教育教學重要組織機構。

7.完善中小學學科教研中心組建設。成立縣學科教研中心組和片區(qū)學科教研組,初步構建“縣—片—校”三級聯(lián)動教研工作新格局。積極推動教研工作重心下移,立足校本教研,為教師專業(yè)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8.推動網(wǎng)絡教研。在進一步完善省骨干教師網(wǎng)絡“名師工作室”建設的基礎上,各中小學校要重視發(fā)揮本校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鼓勵支持他們創(chuàng)建個人教研網(wǎng)頁,逐步建設立體化教研平臺。

9.積極開展“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各學校要主動與教研室取得聯(lián)系,開展好“送教下鄉(xiāng)”活動,借助這一活動,密切城鄉(xiāng)學校和教師的聯(lián)系,增進教學互動,發(fā)揮骨干教師的示范輻射作用,促進教學均衡發(fā)展。

10.重視課程建設。要順應教育教學改革新形勢,進一步增強課程法規(guī)意識,開齊課程、開足課時,重視各科教學的管理和評價,以課程實施的規(guī)范化帶動各科教師專業(yè)水平發(fā)展。

11.加強校際間教學交流和合作。各中小學校尤其是各高、初中要本著誠心、虛心的態(tài)度,積極主動向縣內外先進學校學習教育教學寶貴經(jīng)驗,相互取長補短,為教師創(chuàng)造更多的學習機會。

12.重視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yǎng)。要制定青年骨干教師培養(yǎng)規(guī)劃,激發(fā)青年教師進取心,積極開展面向青年教師的教學教研活動,鼓勵青年教師在實踐中大膽探索,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能力和水平。

(四)立足科學長效,完善質量監(jiān)控體系

13.完善高中教學質量評價考核辦法。繼續(xù)完善以目標完成率、提高率、貢獻率為基本要素的高考質量考評體系,以及與之相配套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促進高中教學水平和高考質量持續(xù)提升。

14.建立義務教育階段教學質量監(jiān)控辦法。建立以報考率、平均分、優(yōu)秀率和低分率為基本指標的中考質量考評體系;試行初中教學質量目標管理制度,科學確定各校各項指標完成目標,并建立與之相應的考核辦法和激勵機制。建立抽測和學科學習能力檢測評比相結合的小學質量評價考核辦法。

15.開展多種形式的展示評比活動。舉行全縣首屆初中生漢字聽寫大會、初中生古詩文經(jīng)典誦讀和知識競賽活動、中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中小幼學生才藝展示、高中生學科能力競賽等一系列評比展示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檢測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五)科學備考,抓實畢業(yè)班工作

16.樹立高度的質量意識。各高中、初中要認真進行2014年高考、中考質量分析,總結經(jīng)驗,查找問題,尋求對策,確定目標,制定符合校情的新學年畢業(yè)班教學實施方案,并切實執(zhí)行到位。

第8篇:開展勞動教育的對策范文

一、統(tǒng)一思想,形成合力。

學生的思想品德要靠教師去陶冶,良好的年段風氣主要靠教師去營造。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師在思想品質方面要做好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響教育學生。首先,我凡事身體力行,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各方面盡量起模范帶頭作用:其次,每個月定期召開年段教師座談會,采用集中學習講座的方式,共同學習和探討教育教學新理論、新形式,共同探討本年段教育教學中顧在的新現(xiàn)象、新問題及其解決之道。從而保證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再次,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要求,根據(jù)每一位教師的能力、興趣等,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發(fā)揮每位教師的聰明才智。第三,工作上的決策,通過各種民主方式,請教師參與,征求教師的建議和意見,努力創(chuàng)建寬松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讓教師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從而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第四,生活上,抓住各種細節(jié)和機會,真誠地關心和幫助每位教師生活中出現(xiàn)的各種困難,注意協(xié)調好教師間的各種關系,使年段形成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良好氛圍。以上做法,使全年段同心協(xié)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成為一個有堅強戰(zhàn)斗力的戰(zhàn)斗集體。獲得學校和社會的贊譽。

二、確立以教學質量為年段工作中心的共識。

期初即明確本學期的工作重心是:補缺補漏,杜絕偏科現(xiàn)象。為此,我們努力配合學校各教研室特別是本年段各教研組,定期、不定期地開展教研活動,特別是“月考、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后,都要求及時進行商定對策,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適當?shù)恼{整原有的計劃,及時補漏,以求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鼓勵積極鉆研教學業(yè)務,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嘗試,尋求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的途徑。經(jīng)常深入課堂調查研究,了解各學科的教學教育情況,通過召開各類型學生會議來了解情況,掌握新動向,研究新問題,制定新方案,拿出新辦法,及時有效地解決存在的各種問題,力爭教育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成績都能不斷地更上一層樓。

三、面向全體學生,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家校共教”網(wǎng)絡體系。

本學期更加強同各村小學校長發(fā)及老人會的聯(lián)系,從而大大增強了社會教育的功能。在學生的管理教育方面,繼續(xù)努力探索新時期青少年的新情況、新總是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方式,積極探索和實踐“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訓。本學期我們分別在期初、期中后、期末前召開年段全體或部分學生家長座談會;每次“月考”后都召開了部分學生家長座談會;班主任主動同家長優(yōu)質經(jīng)常性的聯(lián)系。我們每月至少召開一次年段全體科任教師會議,商討各科的教學與協(xié)調配合以及年段班級工作中存在的優(yōu)點與不足;各科任教師對自己所負責的教學班中存在偏科現(xiàn)象的中、優(yōu)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加強課外輔導,并責任到人;年段或班級每月必分別召開一次優(yōu)、中、差和座談會;等等。以上措施的實行已見成效,年段學生的精神面貌和學習風氣不斷更上一層樓,獲得學校和社會家長的好評。

四、開展豐富多采的第二課堂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本學期成功地組織學生參加了學校第17屆校動會、以及“紀念一二九愛國運動歌詠比賽”等活動,同時還配合各科備課級開展了許多小型即興式比賽,寓教于樂;等等。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既大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學生開闊了眼界,學以致用;同時也使學生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革命教育、勞動教育以及科學世界觀、人生觀教育;使學生勞逸結合,取得良好的效果。

回顧一學期來的工作,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在年段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勝利地完成了初三年畢業(yè)年段的第一場關鍵性的戰(zhàn)役——上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從總體上看,本學期學生的學習、紀律及精神面貌等方面都穩(wěn)中有升,一學期來,學生的違規(guī)違紀現(xiàn)象大幅下降,反之,年段的良好風氣,班風、學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鞏生率得到確保;這就為下學期的最后沖刺奠定了穩(wěn)固的基礎,提供了有力的保保障。

但我們還應該清楚地看到年段還存在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幾個亟待改進的問題:

1、有的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沿不明確,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

2、有些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學習有待進一步加強。

3、年段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同社會上的游藝機室、網(wǎng)吧等想比顯得蒼白無力,沿需大力加強以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

4、沿須加強對新時期實施“素質教育”的探討。

針對這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來采取積極措施加以改正:

1、進一步加強學習,并自覺運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

2、改進工作方式方法,講究工作藝術,徹底改變單一方式,力求工作效率的提高。

第9篇:開展勞動教育的對策范文

家庭教育是教育這個系統(tǒng)工程的基礎工程,它對于兒童的健康成長與和諧社會的建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改革開放之后、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家庭教育出現(xiàn)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特征。我國家庭教育面臨許多新挑戰(zhàn)、新問題。本文在此進行一番探討。

一、新形勢下我國家庭教育的現(xiàn)狀

(一)家庭教育責任觀念增強,品德教育升溫

教育觀念是影響家庭教育質量的決定因素。與中國傳統(tǒng)觀念相比,現(xiàn)代父母教育觀念有了不少的變化。適應時展和青少年成長需求,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都要做出積極的努力。調查顯示,當前中小學生家庭教育很重視子女成才,教育目標鎖定在生存與發(fā)展上,90.5%的家長不同意“把孩子交給學校老師自己就沒有教育的責任了”的觀點,重視親職、親子教育。當前,許多家長已經(jīng)認識到未來社會競爭加劇對人才素質全面發(fā)展的需求,對品德教育更為重視,強調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比例在五個選擇中最高,占69.9%,對學生品德教育“從不關心”的為零,前幾年重智輕德的現(xiàn)象有了明顯改觀。對不同年級家長分析發(fā)現(xiàn)了差異(X2=26.763,P=0.001),低年級家長更關心孩子品德,高年級隨著學習壓力的加大,對于“小時學文化,長大學做人”更認同。對品德的重視程度比前幾年有了進步,在調查中,認為樹大自然直,讓孩子自由成長的僅占2.3%。希望孩子將來具有雷鋒那樣的一心為公品質的占63.3%,而無所謂的占27.5%,不希望的占10.2%,兩項相加有37.7%之多,這與改革開放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市場經(jīng)濟有關,但是這種狀況發(fā)生在中小學生品德教育中必須引起重視。

(二)家庭教育內容增多,投入加大

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內容豐富多彩,在家庭中家長大多能做到以身作則。家長有錯要不要在孩子面前承認?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與幾年前相比有了明顯進步,總是改正的家長占94%,同時發(fā)現(xiàn),高年級學生家長和低年級學生家長不存在明顯差異(X2=12.683,P>0.05)。

(三)家庭教育方法比較理性,然而大包大攬現(xiàn)象仍突出

現(xiàn)在的家長在孩子身上投入的精力是他們父母一代不能比的,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獨生子女占絕大多數(shù),小學生每天上學接送是必不可少的。相對來說,小學低年級學生父母對子女的掌控程度比高年級高,存在包攬現(xiàn)象,表現(xiàn)在學習參與、時間分配、交友和生活起居上。中國的獨生子女家庭,在學習上對孩子進行認真、細致的指導,幫助完成作業(yè)甚至陪讀,使孩子變得依賴性強,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生活上父母包辦一切,有求必應。北京教科研究院對200名小學生進行抽樣調查發(fā)現(xiàn),56.6%的孩子是父母給挑選穿的衣服,49%的孩子是父母給倒掉洗腳水。上海也曾對1500名中小學生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有51.9%的學生長期由家長整理生活和學習用品,74.4%的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離開父母便束手無策。在有些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不許孩子玩耍,不許孩子參加集體活動,限制孩子的娛樂生活,使獨生子女完全生活在父母的控制與左右之中,僅僅在單調的學習空間里成長。

二、新形勢下我國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重物質關心,輕精神關懷

浙江是經(jīng)濟較發(fā)達地區(qū),隨著近些年來社會物質財富日益豐富,家庭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有的父母盲目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在對一所小學的調查中,筆者得到這樣的一組數(shù)據(jù):有近三分之一的家長特別寵愛孩子,孩子向家長要什么家長就給什么,唯恐達不到孩子的要求;大部分的家長每天或每周給孩子零花錢。同時,家長卻忽略對孩子精神成長的積極引導,忽視子女的心理健康。當問及“最近半年您問過孩子心里想些什么嗎”,僅有68.9%的家長選擇“經(jīng)常問”,10.6%的家長選擇“問過一次”,有20.5%家長選擇“沒問過”。當問及“孩子心情不好時,你能及時了解并給予幫助嗎”,也僅有56.9%的家長認為“能”,40.9%的家長選擇“出了事才過問”,有1.8%和0.4%的家長分別選擇“不了解也未給予幫助”、“工作太忙無暇顧及”。對子女精神關懷的缺失極易導致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空虛,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心理障礙和人格缺陷。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相當多數(shù)的孩子表示自己“孤單”、“抑郁”、“空虛”、“無助。其次,由于家長的溺愛,一切為孩子著想,也易使孩子生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環(huán)境中,遇事只想自己,很少顧及他人,形成自私品性。家長普遍反映,當孩子的要求達不到時愛耍脾氣,與父母賭氣,甚至與父母吵嘴、頂撞。而且,在這些獨生子女的頭腦中,容易形成人生在世就是索取、享樂、揮霍的世界觀,一旦家庭及社會不能滿足他們的欲求,一旦沒有付出就沒有索取的社會法則嚴酷地擺在面前時,他們就會自哀自憐,抱怨家庭、抱怨社會。

(二)重智力開發(fā),輕非智力因素培養(yǎng)

受現(xiàn)有學校教育、人事制度和社會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絕大多數(shù)家長認為,高智力是高成就的前提。在調查中有70.3%的家長認為讀書對孩子的影響是決定性的,當問及“你最關心孩子哪方面事情”時,有44%的家長選擇“學習成績”,34.7%的家長選擇“品德修養(yǎng)”,21.3%的家長選擇“身體健康”。家庭教育的重點在對未成年人的調查中也得到了驗證。當問及“家里人最關心你什么問題”時,有62.4%的孩子選擇“學習認不認真”,32.2%的孩子選擇“身體好不好”,有5.4%的孩子選擇“聽不聽話”。在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盡管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已充分認識到德性與能力的培養(yǎng)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一旦它們與孩子的學業(yè)發(fā)生矛盾時,這個重心卻發(fā)生了移位。因此。在許多家庭父母和子女交流時,言必稱分數(shù)和成績者仍不在少數(shù)。許多孩子反映,自從上學以后,一個“分”字便涵蓋了一切。許多家長在孩子回家后的第一個問題是:“今天考試沒有?得了幾分?”囑咐孩子時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上課要注意聽講。”評價孩子時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你看×××學習多好!”在父母眼里分數(shù)代表著一切。也正因為如此,許多家長不惜傾其所有,請家教,購書籍,買鋼琴,參加各類補習班、特長班、培優(yōu)班,整天忙得不亦樂乎,精疲力竭。但結果卻是家庭矛盾不斷,親子關系緊張,甚至釀成家庭悲劇。#p#分頁標題#e#

(三)重知識掌握,輕能力培養(yǎng)

調查顯示,部分家長認為家務勞動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便什么事都不讓子女去操勞,他們的理由是:“不做家務最多變成懶蟲,而分數(shù)上不去則不能成龍”。因此,13.6%的家長表示“從不讓孩子做家務”,65.9%的家長表示“只做固定的幾件小事”。問及“平時家務的承擔量”時,也僅有3.5%的孩子表示“很大”,26.3%的孩子表示“比較大”。48.4%和21.8%的孩子分別選擇“比較小”、“很小”。事實上,讓孩子適當承擔一些家務勞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及家庭義務感和責任感,并由此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也正由于家庭勞動教育的缺失,有關青少年勞動觀念、勞動能力的調查顯示,當代青少年勞動觀念日趨淡薄,勞動能力普遍較差,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備。如“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fā)展現(xiàn)狀及教育”的調查研究顯示:有20.4%的孩子明確表示“缺少生活自理能力”。有18.3%的孩子認為自己“做事依賴別人”。其次,忽視家庭勞動教育容易導致孩子人格不健全,如怕苦怕累、貪圖享樂等。

(四)重他律,輕自律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童年時代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可以伴隨人的一生。我國古代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的做法很有道理。然而,現(xiàn)實情況與此大相徑庭。1994年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在“希望工程——手拉手走向未來”的夏令營活動中,進行了一項少年兒童社會公德調查。結果表明:150名小營員填寫問卷時的選擇與日常行為之間存在許多的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之處。例如:他們幾乎人人懂得愛護公物是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但對倒在地上的椅子、營區(qū)內的長明燈、流水的龍頭、無人房間轉動的電風扇熟視無睹;他們不喜歡在休息時受到別人的打擾,也知道打擾別人是不禮貌的行為,但時常吵鬧并打擾別人。究其原兇,與重他律而輕自律的家庭行為養(yǎng)成模式有直接的關系。許多家長用來規(guī)范孩子行為的“殺手锏”就是喊“狼來了”。久而久之,孩子們形成了這樣一種觀念:社會行為規(guī)范是一種凌駕于人之上的異己力量。他們的道德行為不是出于自覺自愿,而是迫不得已。換言之,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并沒有內化為個體自覺的行為準則。因此,“理論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就不足為奇了。

三、解決我國新形勢下家庭教育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一)家庭教育要善始善終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比,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它的長期性。家長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受到來自外界的各種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作為教育對象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塑性很強,他們的思想、目標和興趣都不穩(wěn)定。因此,家長不僅要有科學的教子思想,還應該自覺克服教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培養(yǎng)堅定的教育意志。家長應該把對孩子的愛與嚴格要求結合起來,始終如一,堅持不懈,做到愛之有道,嚴之合理。在家庭生活中,家長的情緒和行動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子女。

(二)家庭教育要有合理的價值取向

家庭教育應有一個十分明確合理的價值取向,堅持科學精神、理性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精神。家長應該根據(jù)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對他們進行一些科學、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讓他們學習掌握一些基礎知識,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基礎。我們所要做的是多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而不是某一方面的片面發(fā)展。家長進行的教育不應是“超前教育”更不是“定向教育”或“智力教育”。面對升學、就業(yè)的壓力,家長應有一種平淡平靜的心態(tài)。家庭教育保持合理的、民主的、寬容的態(tài)度,去掉過多的功利目的和色彩,多一點引導,少一點干預;多一點冷靜,少一點急躁;多一些自然,少一些功利。

(三)引導孩子進行自我教育

家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自我教育,正如聯(lián)合國世紀教育委員會主席雅克.德洛爾先生提出的,21世紀,教育的支柱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自我教育是孩子真正走向成功的教育形式。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想方設法讓孩子認識自我、利用自我、形成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自我,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自我。一切外在的客體實施的教育只有“轉換”成受教育者自身的教育才能有效果。

(四)建立家庭教育咨詢服務機構

家庭教育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家長學校一般面對家庭教育的共同問題,而咨詢機構則主要解決個別家庭的特殊問題。為了方便群眾,廣州市于1982年嘗試開辦了第一個家庭教育咨詢服務站,并開設了熱線電話。此后,這種新的家長教育方式在全國迅速興起。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國已有這樣的咨詢服務站近萬家,分布在大、中、小城市。隨著家庭教育形勢的發(fā)展和需求的增加,咨詢服務的形式更加靈活多樣。筆者以為,下一步應以研究、咨詢機構為主體,廣泛吸納受過專門訓練的志愿者,逐步建立和完善集診斷、治療、咨詢、指導、救助功能于一體的家庭教育服務體系,為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學水平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