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跌倒不良事件范文

跌倒不良事件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跌倒不良事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跌倒不良事件

第1篇:跌倒不良事件范文

【關鍵詞】 跌倒或墜床;危險分析;預防對策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鼓勵臨床各科室非懲罰性上報護理不良事件,是為了增強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現將我院2009~2012年上報護理不良事件中患者跌倒或墜床共31例做一分析,旨在尋求有效的控制方法,尋求對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跌倒或墜床的發(fā)生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2012年度在我院32護理單元共發(fā)生跌倒或墜床護理不良事件31起,室內27起,室外4起,跌倒19起,墜床12起,造成患者損傷的18例,引起投訴7起,索賠3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顧性研究設計,收集2005~2011年度住院患者跌倒或墜床資料,進行收集與分析。包括患者發(fā)生跌倒或墜床患者的年齡、發(fā)生事件的時間段、地點、起因。跌倒或墜床危險因素評估分析、不良后果評估等。

2 結果

2.1 患者基本資料 跌倒或墜床患者共31例,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齡54歲。

2.2 發(fā)生原因 ①跌倒:患者下床、穿衣、鞋過程中4例,夜間獨自去衛(wèi)生間途中6例,患者輪椅、醫(yī)院配備座椅設施不完善跌倒2例,走廊內散步跌倒3例,私自外出跌倒1例。②墜床:陪護暫離、無使用床檔6例,平車、擔架轉運中滑脫墜落3例,意識障礙躁動3例。

2.3 發(fā)生時間段 22:00~04:00之間11例,09:00~17:00之間12例,18:00~21:00之間8例。

2.4 不良后果評估 出現不良后果14例:面部青紫、擦傷3例,口唇軟組織損傷1例,左肩關機脫位2例,頭皮裂傷、眉骨撕裂傷3例,右上肢肱骨骨折3例,髖關節(jié)骨折2例;發(fā)生醫(yī)療糾紛5例,索賠3例。

3 討論

3.1 跌倒或墜床可以造成嚴重損傷,其后果直接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成為住院患者中一個突出的健康問題?;颊叩沟奈kU與其年齡、疾病、自理能力、設施、用藥、陪護、醫(yī)護責任心等有密切關系。對患者的傷害嚴重,已經有了賠償發(fā)生。統(tǒng)計中大部分老年患者的衣著和鞋子穿的不當,導致跌倒發(fā)生;老年病收住集中的科室發(fā)生率較高;部分患者遵醫(yī)行為差發(fā)生率高。

3.2 科室管理因素 醫(yī)院配置設施不符合相關規(guī)定,衛(wèi)生間、座椅、扶手、輪椅、地面管理等潛在安全隱患沒有引起管理者高度重視。在統(tǒng)計的31例中大多屬于患者本身疾病、服用藥物及跌倒史等危險因素有關聯。

3.3 護理管理因素 夜間發(fā)生跌倒或墜床者較多,與護理人力資源不足有很大關系。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雖然在做,但是沒有形成循序漸進的方法,后期工作不到位。

4 對策

4.1 改善病區(qū)設施 病區(qū)床位設施合理,符合患者要求。衛(wèi)生間統(tǒng)一配置防滑地墊,病床保證有床檔,座椅經常檢查、維修,方便患者使用。使用氣墊床的患者防止床檔過低造成墜床,應與陪護加強溝通,防止意外發(fā)生。

4.2 護理人員健康教育深入細致 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的有關防止跌倒或墜床護理安全健康教育及時跟進,并且要貫穿到住院期間的自始至終,要與患者及家屬共同講解,能充分認識到跌倒或墜床的危險性,才能更好防范此類事件發(fā)生。

4.3 合理調配人力資源 護士人員不足也是構成護理安全隱患的一個大問題。尤其是夜間往往是一個護士值班,護理任務多、繁雜、人少,最易出現護理安全。醫(yī)院護理部應高度重視護理人員身心健康,合理調配、增加人力資源,以降低安全隱患發(fā)生。

住院患者跌倒或墜床是臨床不良事件中發(fā)生率最高的事件之一,也是護理管理質量持續(xù)改進需要關注的重點,定期總結全院發(fā)生的不良事件,為臨床各科室提供經驗教訓,有利于避免此類事件的再次發(fā)生,有利于全面改進護理質量,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就醫(yī)環(huán)境。

參 考 文 獻

第2篇:跌倒不良事件范文

關鍵詞:護理不良事件;安全管理;患者安全

關注患者安全,共創(chuàng)醫(yī)護患關系共贏局面,已是現代醫(yī)療護理服務追求的目標[1]。本文對某三級醫(yī)院215例護理不良事件回顧性總結分析,探索三級醫(yī)院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規(guī)律和特點,以應對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提高護理安全管理質量,保障患者安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某三級醫(yī)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上報215例護理不良事件。

1.2方法 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分析215例護理不良事件中發(fā)生率居前三位的不良事件類型、特點、原因以及不同工作時段、不同年資護士對其發(fā)生的影響。按照不良事件對患者損傷程度,依據香港醫(yī)院管理局關于《不良事件管理辦法》中的分級標準,把護理不良事件界定為0-Ⅵ級[2]。

1.3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及分析,采用頻數、構成比等方法描述一般資料,統(tǒng)計方法包括X2檢驗。

2結果

2.1不良事件分類發(fā)生率居前三位的分別是管路滑脫、給藥錯誤、跌倒 見表1。

2.2對患者損傷程度 按照《不良事件管理辦法》的分級標準,將患者損傷程度分為無損傷(0、Ⅰ級)、輕中度損傷(Ⅱ級、Ⅲ級),重度損傷(Ⅳ級、Ⅴ級、Ⅵ級),見表2。

2.3主要不良事件與患者損傷程度關系 見表3。

2.4工作時段對不良事件發(fā)生的影響,三個不同時段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2護士年資對不良事件發(fā)生的影響,不同年資護士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討論

3.1三級醫(yī)院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的總體特點 本研究顯示:三級醫(yī)院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居前三位分別是管路滑脫,給藥錯誤,跌倒。不同工作時段,不同年資的護士對不良事件發(fā)生有影響(P

3.2管路滑脫、給藥錯誤、跌倒事件的特點及原因

3.2.1 64%的管路滑脫發(fā)生在18:00-8:00時段;94%的管路滑脫發(fā)生在

3.2.2 78.57%的給藥錯誤發(fā)生在8:00-18:00時段;92.86%給藥錯誤發(fā)生在

3.2.3 58.62%的跌倒發(fā)生在18:00-8:00時段;75.86%的跌倒發(fā)生的

3.3不良事件防范對策

3.3.1注重管理理念轉變,加強不良事件管理 護理行業(yè)是高風險、高責任的服務行業(yè),由于職業(yè)的特殊性、疾病的復雜性和不可預見性及醫(yī)療技術的局限性,使得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7],管理觀念與管理方法的滯后則會使得質量與安全的持續(xù)改進陷入惡性循環(huán)[8]。在不良事件管理中,護理管理者應更新觀念,對不良事件實行無懲罰上報制度的管理,弱化苛責文化,鼓勵未遂事件及無傷害事件上報,有助于提高不良事件的上報率,利用追蹤方法學等質量工具構建管理長效機制,注重系統(tǒng)的持續(xù)改進,最終實現保障患者安全,提升護理質量的目標。

3.2.2關注重點人群、重點時段管理 低年資護士是護理不良事件的高發(fā)人群,強化對低年資護理人員的培訓。沈貽萍等[9]認為,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低年資護士培訓,優(yōu)化管理,培養(yǎng)其規(guī)范操作意識,并促使形成習慣,可有效降低相關差錯發(fā)生,提升護理安全性。汪麗進等[10]報道,實行彈性排班是降低護理風險,減少不良事件發(fā)生的有效途徑。護理部在危重、急癥患者較多科室配備數量足夠的高職稱、高學歷、高年資護士,執(zhí)行夜班雙班制,與低年資護士一起上夜班,緩解低年資護士單獨工作的壓力。建立護士長二線值班制度,實行24 h負責,承擔解決護士的業(yè)務求助責任,從而規(guī)避了非正班及節(jié)假日時間段因工作任務帶來的護理安全隱患。

3.2.3關注對患者的損傷 在不良事件管理中,管理者不僅要關注不良事件發(fā)生的數量,也要關注對患者的損傷。表3顯示幾乎100%的跌倒及壓瘡燙傷事件對患者都會導致損傷,且41.38%跌倒事件導致患者重度損傷。這些損傷不僅給患者帶來身心的痛苦,還會延長住院時間,增加醫(yī)療費用。加強安全管理提示管理者不僅對護士有較高要求,還要規(guī)范護理操作流程、注重細節(jié)管理等多方面措施才能保障患者安全。

4結論

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反映了護理過程的不安全因素,本文分析了三級醫(yī)院護理不良事件的規(guī)律及特點,并從不同工作時段,不同年資護士對不良事件發(fā)生的影響,提示護理管理者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以應對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提高安全管理質量。其他因素對護理不良事件的影響未做深入探討,尚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黃美.屏障技術在門診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12):44-46.

[2]楊莘,王祥,邵文利,等.335起護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2):130-132.

[3]徐彬,嵇友菊,解滿霞.82例護理不良事件的根本原因分析與對策[J].護理雜志,2009,26(7A):59-60

[4]張亞玲.護理不良事件78例分析與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09,23(12):93-94

[5]周英鳳,楊紅紅,秦薇,等用藥差錯預防策略的護理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9):83-86.

[6]陸秀文,徐紅,樓建華.128起給藥錯誤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2):63-66.

[7]梅荷珍.外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與預防措施[J].中華護理雜志,2007,18(4):1688.

[8]劉庭芳.醫(yī)療安全必須防患于未然[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5):7-9

第3篇:跌倒不良事件范文

關鍵詞:PDCA循環(huán)管理;防墜床;跌倒;住院患者

美國著名質量管理學家戴明與上世紀50年代首次提出PDCA循環(huán)的概念,其構思來源于信息犯規(guī)原理,通過計劃(plan P)、實施(do D、檢查(check C)以及處理(action A)4個階段進行的規(guī)范化管理,以期達到全程互動、質量監(jiān)控以及細節(jié)量化等高效管理目的,旨在進一步提升工作質量并降低風險事件發(fā)生率[1]。而在住院患者風險因素分析中發(fā)現,患者住院期間墜床、跌倒可歸類于突發(fā)不自主、非意愿性的改變,患者墜落或跌倒在地可導致骨折、軟組織損傷等不良臨床結局,同時也可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產生直接影響。現分析PDCA循環(huán)在預防住院患者墜床、跌倒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15年1月~12月墜床、跌倒風險的住院患者190例,男103例,女87例,年齡50~90歲,平均(72.5±8)歲。190例患者主要為腦卒中、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及其他疾病。

1.2方法 住院患者運用PDCA循環(huán)管理w系進行住院管理,首先進行住院患者墜床、跌倒風險因素分析,結合實際影響因素制定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現總結因素及護理方法如下:

1.2.1計劃階段 ①墜床、跌倒安全隱患原因分析:?K患者因素:如老年患者肢體活動能力較差,肢體偏癱或殘疾,體能相對較為虛弱,易出現頭暈;或年齡較低機體尚未發(fā)育健全的人群;?L環(huán)境因素:如病房內或走廊內無扶手,病床旁無置物架,患者常需自行拿取物品、病房內或走廊內潮濕、光滑等;?M護理因素:其主要與病房護理人員匱乏、護理人員工作量大有關,護士不能夠有效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以及準確的高位風險評估,家屬陪護不能夠提供專業(yè)、具有針對性的住院陪護,對跌倒、墜床的危害性認知不足,并且缺乏足夠的預防意識,安全防范意識不足[2]。②制定防范措施:?K進行患者墜床、跌倒高危險評估。?L對預防墜床、跌倒不良事件相關知識培訓。?M加強護患交流、宣教、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履行告知義務,減少危險性。?N加強對病房環(huán)境的管理。

1.2.2實施階段 ①由科室組織護理人員學習墜床、跌倒風險評估方法,提高護理人員安全防范意識,能主動識別高風險住院患者并及時糾正、給予干預措施;②要保持病區(qū)內地面干凈、干燥,病房內以及走廊處不得放置障礙物,保證病區(qū)光線充足,檢查病區(qū)扶手是否牢固,并在患者易觸及的地方安裝呼叫器;③護理人員須在患者入院時結合《住院患者墜床、跌倒風險評估與防范記錄單》對患者進行全面的風評工作,對于≥4分的患者需在住院期間每7 d評估一次,并結合患者實際病情變化、治療方式等根據風險等級制定評估頻率,住院期間需根據等級采取相應的治療、護理管理措施;④醫(yī)護人員應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交流溝通,注意對患者心理需求的滿足,提供必要的幫助和護理;⑤加強巡視,落實巡視制度,一級護理患者安排監(jiān)護病房,24 h監(jiān)護,二級護理患者每2 h巡視一次,夜間對高?;颊哐惨?次/h。主要包括:①引導患者熟悉病區(qū)環(huán)境,利于患者心理健康及病人角色的改變;②患者住院期間嚴禁穿戴不合適的鞋、衣物等,選用安全、可靠、合適的助行器協(xié)助患者活動;③要求陪護人員應隨時陪伴,預防跌倒、墜床等事件的發(fā)生;④注意患者服藥后情形,若感頭暈、軟弱無力時,確保其在床上休息,并請告知醫(yī)護人員;⑤若患者意識不清楚或亂動時,為維護患者安全,需予以使用約束帶;⑥至衛(wèi)生間入廁時,陪伴請勿隨意離開患者;⑦病房之醫(yī)療設備如有損壞或使用不便時(電燈等),請立即通知醫(yī)護人員予以處理;⑧教導偏癱患者應由健側邊的床緣上下床;⑨有高危跌倒病人的標識,必要時使用護欄。

1.2.3檢查 ①護理人員需每日定時病房環(huán)境安全進行檢查,要求地面干燥、干凈,在外易發(fā)生跌倒、墜床等風險事件的地點設立安全警示,保障病房安全通道暢通,光線、衛(wèi)生良好;②組織醫(yī)院護理指控小組定期對護理服務以及跌倒、墜床相應風險事件的風險評估以及措施落實情況督導,若發(fā)現情況應及時給予處理;③定期評估病房內護理人員對防墜床、跌倒的預防知識是否掌握及知曉率,對發(fā)生的墜床、跌倒不良事件進行集中分析討論,制定針對性防范措施與制度,并要求病區(qū)內的護理人員進行集中學習。

1.2.4處理 檢查調查結果中的住院患者墜床、跌倒危險因素并在每月集中討論、分析魚骨圖,結合分析結果設計相應的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旨在進一步降低住院患者墜床、跌到時間的發(fā)生率,保障患者住院治療期間的身心健康安全,提升護士對住院患者安全的責任感以及防范意識。

2結果

本組調查研究采用PDCA循環(huán)模式對190例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管理工作,190例患者住院期間共發(fā)生跌倒、墜床風險事件4例,患者出院時評估可見患者及其家屬對住院期間墜床、跌倒防范知識掌握程度均提升90%以上。

3討論

在現代醫(yī)學中PDCA循環(huán)模式具有重要的應用意義,其作為一種具有較強目的性、完整計劃性與系統(tǒng)性、高度評價作用的醫(yī)療管理體系[3],應用PDCA循環(huán)模式可有效提升住院患者護理管理效率,可有效預防患者墜床、跌倒的發(fā)生,提升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安全以及住院護理滿意度,對降低醫(yī)患、護患糾紛發(fā)生率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190例患者發(fā)生墜床、跌倒事件4例,所以應用PDCA循環(huán)模式對住院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有效的對墜床、跌倒事件的發(fā)生率降低,增加了患者的安全,降低了醫(yī)患之間的矛盾及不良糾紛,是對住院患者預防墜床、跌倒事件非常有效的運用工具,提高了護士長科學管理水平,同時豐富了護士防范患者發(fā)生墜床、跌倒的能力及知識,降低發(fā)生率,效果顯著,提高了患者滿意度,促進了護理服務的開展,是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李繼平.護理管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41.

[2]詹婉群.防跌倒干預在神經內科住院患者中應用的評價[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5):661-663.

第4篇:跌倒不良事件范文

【關鍵詞】神經內科;住院患者;跌倒分析

跌倒是每個人一生中從幼兒到老年、健康到衰老都會出現的問題。國內外學者通過大量探究,發(fā)現跌倒是一種社會流行病,是環(huán)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結合作用的結果。

2000年8月~2009年7月,兩家醫(yī)院神經內科住院老年病患發(fā)生跌倒事件共34例。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神經內科住院老年病患跌倒34例中,男21例,(占61.8%),女13例(占38.2%),年齡55~82歲,平均年齡70.6歲。其中,急性腦血管病(腦梗死、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18例(占52.9%);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8例(占23.5%);帕金森病6例(占17.6%);血管性癡呆2例(占6.0%)。

1.2有關因素: 睡眠阻礙9例(占26.6%);心理因素8例(占23.5%);藥物副作用6例(占17.6%);環(huán)境因素6例(占17.6%);排便5例(占14.7%)。

1.3跌倒結果: 頭、面部輕度淤青8例;股、頸骨折2例;頭皮裂傷2例;眉弓裂傷5例;其他17例無不良后果。

2 跌倒原因分析

2.1生理因素: 出于老年人肌肉萎縮,對鈉、鉀吸收減弱,促使肌張力縮減,肌肉彈性減少;致使機體衰退、身心作用退化、平衡失調、感覺減退。本組病例基本出現在老年病患中,96%的老年病患入院后急查血生化八項均有不同程度低鉀血癥。病患均有輕度全身無力、精神疲倦、胃納差、惡心、步態(tài)不穩(wěn)、反應緩慢等臨床病癥。

2.2疾病因素: 在該組統(tǒng)計病例中,出現跌倒事件導致病理性骨折者均是男性病患。如帕金森病病患,年齡72歲,由于吞咽困難半月多被入院,病患體型極為消瘦,四肢肌張力呈齒輪樣增加,步態(tài)不穩(wěn),由于半夜下床小便時跌倒在床旁所致。本組探究病例中,病患產生臨床癥狀有中樞性神經癱瘓、頭暈、動作緩慢、反應遲緩、肌張力變化等。有些病患還伴有眼科病癥,如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所產生的視覺阻礙。

這更為表明神經內科病癥患者更易出現跌倒不良事件,致使病患在日常生活自理力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和控制。

2.3心理因素: 出于腦血管疾病出現臨床病癥較為急、快,讓病患突然失去部分或完全日常生活自理力,定會導致病患心情焦慮、急躁。盡管癱瘓側肢體肌力在2級左右,病患也會自己嘗試從床上起床或下床運動。病患通常也會出現不同程度心情失落,隨處覺得自己老而無用,力不從心,不服老的心態(tài)存在。這些狀況在A型人格中體現最為顯著,在性別中以男性病患為多。故病患發(fā)病后也不愿讓家人或其他人幫助自己狀況下極易出現跌倒。

2.4藥物因素: 老年人跌倒次數與鎮(zhèn)靜藥品運用有關。本組病例中,所有病患都服用4種或4種以上藥物。當中,服用降血壓藥物有20例(占58.9%);服用鎮(zhèn)靜劑有8例(占23.5%);服用精神類藥物有6例(占17.6%)。尤其是服用降血壓、鎮(zhèn)靜劑、精神類藥物病患,均會有不同程度藥物不良反應產生。如產生低血壓、頭暈、尿頻、夜尿增加等問題,以上狀況讓老年病患極易在夜間上廁所時或突然發(fā)生轉變時出現跌倒狀況。

2.5環(huán)境因素: 本組病例中跌倒在床旁16例(占47.1%);病區(qū)廁所10例(占29.4%);病室內通道8例(占23.5%)。出于地面不平坦,如地面有水跡不能及時清除,或有些家屬把病患換掉衣物隨便丟在床下,沒有及時放入污衣袋;因老年人視覺改變對照明亮度有極高需要,要避免燈光不均勻或過強集中光線;現在病區(qū)內地板基本均是高級膠性地板,要求定期打蠟保護等,但在通亮過道上行走,極易讓病患出現暈厥感受;廁所里馬桶坐椅過低或沒有扶手,廁所間門口設有階梯結構的不足布局;床距不吻合規(guī)定水準、床頭柜和床距過近(

2.6重視因素: 盡管在入院宣教時或日常生活護理工作中,護士向每位病患陪護者或家屬已反復指出應該做好安全防護工作策略非常重要,但有些陪護者卻總不在意,不予注意,帶有僥幸心理的態(tài)度不配合和接受安全預防措施,如病患臥床休息不習慣加床檔或忘記加床檔;有些病患家屬因家庭關系有矛盾、不和睦,不愿陪護病患;有些家屬因工作時間關系或經濟拮據,無法陪護病患;有時護士繁忙于護理操作而忘記把床檔復位;最終致使患者跌倒事件出現。

3 結論

近幾年,隨病患安全目標監(jiān)管年工作不斷展開和改善,臨床護理工作不再是簡單病情查看、用藥和心理護理,而在防止和降低住院老年病患跌倒工作方面也越來越得到注重和探究。怎樣做好神經內科住院病患有效預防跌倒工作,降低和杜絕住院老年病患跌倒不良事件出現,這些均是醫(yī)護人員需要積極注重和配合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肖春梅,周戶林,李陽等.老年人跌倒相關因素的國外研究進展.中國臨床康復,2002.4(6):1014

第5篇:跌倒不良事件范文

【關鍵詞】 內科;護理;不良事件;安全管理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7497-01

護理不良事件是指傷害事件并由原有疾病所致,而是由于醫(yī)療護理行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時間延長,或離院時仍帶有某種程度的失能,包括病人在住院期間發(fā)生跌倒、用藥錯誤、走失、誤吸或窒息、燙傷以及其他與病人安全相關的護理意外。護理安全、護理質量是護理工作的核心,同時也是醫(yī)院的命脈和根本。加強護理風險和患者安全管理,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前提和保證。為了保證患者的治療護理安全,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本文通過對我科2012年的不良事件進行回顧性的研究,分析不良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及特點,探討如何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強防范。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為2012年1-12月發(fā)生在我科的11例護理不良事件。其中:男7例,女4例,年齡64歲-76歲,平均73歲。11名患者均意識清楚,2名患者有肢體偏癱。

1.2 護理不良事件分類 跌倒8例,燙傷1例,導管脫落1例,墜床1例。

2 通過對不良事件的分類對比分析,造成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有

2.1 護患比例失調,護理人員忙于大量的治療、護理工作,不能及時巡視病房,滿足患者需要。

2.2 護士對患者的評估能力不足和溝通不良。尤其是低年資護士,安全意識不強,對發(fā)現存在或潛在的非安全因素未及時干預,缺乏自我保護意識,發(fā)生在1-3年資護士9例,3-9年資護士2例,她們專業(yè)技術水平不高,業(yè)務能力差,缺少臨床經驗,對患者評估不全面,未及時進行動態(tài)的風險評估,對病人的入院宣教及康復訓練指導不具體,不全面,不反復強調。

2.3 護士的護理安全防范意識差,對護理工作是一種高風險職業(yè)的認識不足,存在僥幸心理,操作不規(guī)范,觀察不仔細,巡視不及時,交班流于形式。

2.4 監(jiān)管不到位,護士長忙于日常事物工作,沒有把安全管理放在重要位置,環(huán)節(jié)質量檢查不仔細,沒有及時發(fā)現問題,缺少事前控制,沒有把不良事件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2.5 基礎設施不完善 個別病床無護欄,大部分病房無座便器。病區(qū)內加床太多,病人太擁擠,行走不方便;加之病人下床活動時,過道上無扶手,也未提供拐杖。

3 防范對策

3.1 加強護理人員的相關培訓,尤其對新業(yè)務、新技術,人人參與,熟練掌握操作規(guī)程、護理常規(guī)及觀察要點。對低年資護士應重點培訓護理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護理風險案例分析。

3.2 進行護理的規(guī)范化整頓,加強對低年資護士的專業(yè)知識培訓,溝通技巧的培訓,配制更多的護士、定期考核。

3.3 加強護理安全監(jiān)控機制,科室成立安全管理小組,對科室護理安全進行檢查。

3.4 對住院患者進行跌倒安全教育,由責任護士負責反復告知患者及家屬跌倒發(fā)生的誘因、危害及防范措施。告知書一式二份,護士、患者或家屬簽名,一份交患者,一份入病歷。

3.5 對危重、年齡≥70歲、有跌倒史及躁動等病人,入院時及時進行風險評估,床旁掛警示標識,并積極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且重點交接班。護士長不定期抽查對高危病人安全措施執(zhí)行情況。

3.6 將病房內沒有護欄的病床安裝護欄,規(guī)范病人開水瓶放置的位置,為每個病房提供座便器;告知病人下床活動時,不要穿拖鞋,一定要有人陪同。

3.7 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彈性排班,加強重點人員、重點時間段的環(huán)節(jié)質量控制,確保安全,提供護理質量。

4 結 論

通過一年多的實踐,我科的護理安全管理初見成效,護理差錯事件明顯減少,護士的風險管理意識增強,風險管理能力提高,護理安全管理機制處于良好、有序的運行中。

參考文獻

第6篇:跌倒不良事件范文

關鍵詞:精神??;護理干預;跌倒

醫(yī)院安全事件中患者跌倒是較為常見的,大多數國家臨床護理質量控制工作中將住院患者跌倒發(fā)生率作為評判標準。精神病患者需要在封閉的場所內長時間生活,由于其精神癥狀相對特殊,且需要經常使用抗精神藥物,容易導致出現跌倒等護理不良事件[1]。本文對我科收治的精神病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現將護理對策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均來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到我科接受住院治療的患者184例,與《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對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互相符合;男患者、女患者分別為100例、84例,年齡為41~82歲,平均年齡為(62.32±5.1)歲;所有研究對象均能夠積極參與防跌倒指導與教育的工作中;按照住院先后順序,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92例。觀察組與對照組研究對象數據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研究對象通過常規(guī)臨床護理干預,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相關護理對策體現如下。

1.2.1評估跌倒因素 護理人員在妥善安排患者入院后,通過我科自編的表格調查容易導致患者跌倒的危險因素,以調查結果確定患者是否容易出現跌倒等安全事件。

1.2.2控制病情 護理人員應該重視觀察病情,如患者在治療時出現躁動、興奮等情況,要立即遵醫(yī)囑采用藥物控制。對藥物治療禁忌癥、不良反應進行全面了解,一旦患者用藥后發(fā)生嚴重的不良反應,要立即告知醫(yī)生采取措施處理,同時實施心理指導、對癥護理,為患者治療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1.2.3重視陪護 若患者年齡超過65歲,應鼓勵家人在身旁陪護,使患者治療期間的安全感得以增加。通過合理應用家庭支持系統(tǒng),能夠使患者感受到受人照顧以及情感支持,與治療活動、護理活動全面配合,對恢復病情有一定的幫助[2]。若患者在住院期間無人陪護,在其上廁所時護理人員應盡自己所能提供幫助,讓患者感受到溫暖。

1.2.4確保環(huán)境安全性 通過配置通風設置、安裝照明工具、合理布置廁所等方式來確保患者住院環(huán)境的安全性。護理人員要注意維持干燥清潔的地面,如發(fā)現地面存在水漬,要立即拖干且墊上防滑墊[3]。住院環(huán)境的設置要全面體現人性化,盡可能達到安全無障礙的要求。

1.2.5加大巡視力度 護理人員應該具有良好的責任心,根據醫(yī)院規(guī)章制度的要求積極到病房巡視,對患者的病情給予嚴格觀察。重點護理可能出現跌倒危險的患者,加強該類型患者的巡視工作,一旦出現問題,要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應對,避免出現意外的情況。

1.2.6加強安全教育 ①精神病患者在晚上需要大劑量的服用藥物,告知其在服藥前如廁,夜間盡量不要過多的飲水,避免夜間如廁時出現護理意外事件;②為患者選擇合適的病服,防止患者由于病服不合適在活動時受到牽絆而跌倒[4];③多次向患者及其家屬宣傳跌倒預防教育的相關知識,采用書面的形式讓患者及其家屬了解預防跌倒、跌倒后果、跌倒危險因素等方面的知識,以期引起患者注意。

1.3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數據,以率(%)表示計數資料,以χ2檢驗,若P

2 結果

觀察組跌倒發(fā)生率為6.52%,對照組跌倒發(fā)生率為23.91%,觀察組跌倒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對照組中23例跌倒,跌倒發(fā)生率為23.91%。觀察組6例跌倒,跌倒發(fā)生率為6.52%。對比之下觀察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010,χ2=10.7839)。

3 討論

跌倒會導致患者出現骨折和脫臼、軟組織損傷、腦部損傷等后果,對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的影響[5-6]。通過對精神病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全面評估,為其營造良好、安全的住院環(huán)境,且重點防護意識障礙、行動受限等高危人群,對其實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跌倒情況得以有效控制。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后,僅有6例患者因自身原因發(fā)生跌倒,其控制效果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病房護理的效果[7-8]。

研究表明,護理人員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間給予多觀察、多巡視、多問候、多關心,并根據患者的情況實施一系列護理干預,可促進跌倒及其他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降低,使患者護理質量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何方.個體化護理干預對預防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效果分析[A].上海市護理學會.第二屆上海國際護理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上海市護理學會:2014:1.

[2]朱萍.護理干預對長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康復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2,24(18):117-118.

[3]張麗,甄秀紅,張佩燕.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23(23):2999-3001.

[4]王傳玲,高芳,劉翠香.護理干預對降低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發(fā)生率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3,02(09):92-93.

[5]宋美秀,徐秀琴,楊運方.對38例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區(qū)綜合干預護理效果的觀察[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04(11):107-108.

[6]陶筱琴,端木欣榮,屠麗君,等.護理干預對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2,10(09):898-899.

第7篇:跌倒不良事件范文

【關鍵詞】 思諾思;用藥指導;安全意識;防范

思諾思是第三代催眠藥唑吡坦片, 是第一個非苯二氮類安眠藥, 化學結構屬于咪唑吡啶類, 是酒石酸唑吡坦, 與安定等苯二氮類安眠藥相比, 具有成癮性小的優(yōu)點, 通過選擇性地與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ω1-受體亞型的結合, 產生藥理作用。該藥吸收快, 起效迅速, 口服生物利用度為70%, 口服后0.5~2 h血藥濃度達峰值, 作用可維持6 h[1]。因此在臨床中用于治療偶發(fā)性、暫時性失眠癥情況下的嚴重失眠, 但部分患者因藥物副作用而服藥后下床、行走時發(fā)生跌倒, 這也是對護理工作的警示, 如何通過護理防范藥物引起的副作用,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6~12月45例使用思諾思藥物的患者進行觀察, 其中男19例、女26例, 年齡36~86歲之間。

1. 2 防范措施

1. 2. 1 強化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 思諾思使用后可發(fā)生眩暈等副作用致跌倒, 每個護理人員必須清楚認識到, 患者在住院期間發(fā)生跌倒將對其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甚至影響病情, 分析跌倒的原因, 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嚴格交接班, 床頭掛防跌倒的警示標示, 同時護士應與患者及家屬建立融洽的關系, 使他們對護理人員充滿信任, 積極配合護理, 以防范于未然。

1. 2. 2 加強健康宣教, 提高危機意識 反復對患者及家屬宣教服用藥物時最好上床服用, 以防藥物在患者上床前起作用而引起跌倒[2], 少喝水, 盡量減少下床次數, 穿防滑合腳鞋, 選擇合身的衣褲, 告訴患者在起身、上下床、夜間小便、低頭彎腰拾物等動作時一定要慢、穩(wěn), 以免發(fā)生意外。對一些行動不便的患者, 建議在床邊放置一小便器就近小便, 減少因多次到衛(wèi)生間小便而跌倒的可能。起床要遵循起床三部曲:醒過來不要馬上起床, 應在床上躺半分鐘、坐半分鐘、兩條腿下垂在床沿再等半分鐘后再起床, 防止腦缺血引起跌倒[3]。

1. 2. 3 加強病房管理, 提供安全住院環(huán)境 ①保持地面清潔、干燥、無水跡;廁所、浴室放防滑墊。②馬桶高度適宜, 衛(wèi)生間、病區(qū)設置固定把手, 方便患者起坐、行走。 ③室內各種設施擺放合理, 床周不堆物, 不隨意搬動物品, 并留有足夠空間, 病床輪子固定、高度適中, 便于患者上下床, 必要時床欄保護[4]。④呼叫器放于患者隨手可取的位置, 并教會其使用。

1. 2. 4 指導用藥, 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 護士應掌握藥物作用、不良反應、注意事項, 并做好藥物療效、不良反應的觀察, 加強巡視。如患者服藥后自感不適或觀察到患者有異常變化, 立即攙扶到床上再做進一步處理。老年人對藥物耐受性和敏感性與成年人不同, 易引起不良反應, 應盡量避免多種藥物聯用, 減少用藥量及藥物種類, 避免因不良反應疊加而導致跌倒。

1. 2. 5 及時評估、反饋 對發(fā)生跌倒的患者應及時評估傷情, 給予及時檢查、治療, 按安全管理逐級上報, 并如實記錄, 認真分析原因, 制定防范對策, 杜絕類似事件發(fā)生。

2 結果

45例患者中僅有5例出現跌倒, 均為65歲以上, 4例為女性, 1例為男性, 均為基本生活能力自理的老年人, 只有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挫傷, 未造成骨折等嚴重后果。

3 討論

思諾思作為一催眠、鎮(zhèn)靜藥, 具有口服吸收快、不良反應小、入睡時間短、半夜醒次數減少、做夢減少等優(yōu)點, 而廣泛應用臨床, 但其不良反應為服藥后少數患者出現眩暈、嗜睡、記憶減退等癥狀, 特別是老年人服藥期間, 起夜時及剛起床時要小心防跌倒。在使用該藥前后做好相應的防范, 能有效的防止藥物副作用對患者造成的危害。5例跌倒患者中均為年老體弱、視力減退的老年患者, 有3例因起床后自覺頭暈、頭痛, 而站立不穩(wěn)而跌倒;2例患者因上廁所時無人攙扶、又無設扶手、下肢突感無力而致跌倒。因此用藥前做好宣教, 讓患者及家屬明白可能發(fā)生跌倒及其產生的不良后果, 提高自我防范意識, 同時建議對于老年患者服藥后如果要起床應該有人陪伴, 單獨起床或行走則增加發(fā)生意外的可能;病房廁所應設立扶手;遵循起床三部曲[4];患者床頭要有防跌倒標識, 同時做好交接班工作, 經常巡視。這樣能有效減少跌倒發(fā)生, 為患者住院期間提供安全保證。

參考文獻

[1] 張樹兵, 邱中民.第三代催眠藥-唑吡坦(思諾思).西南軍醫(yī), 2005, 7(3):17.

[2] 姜欣芝, 顧雪峰.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相關因素和護理對策.當代護士, 2011(7):137-138.

[3] 周菊.住院病人常見意外事件分析及護理對策.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 2011, 13(3):194.

第8篇:跌倒不良事件范文

[關鍵詞] 細節(jié)管理;血液內科;防跌倒;應用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6(b)-0133-02

跌倒是住院患者常見的不良事件。據報道,每年每例住院患者會發(fā)生1.4次跌倒[1]。有研究顯示,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或正在把住院患者跌倒率作為臨床護理質量控制的一項指標[2-3],《中國2009年患者安全目標》將防范和減少患者跌倒事件的發(fā)生列入其中。血液內科患者由于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導致跌倒的發(fā)生率較正常人群高。本研究回顧了2011年1~12月在血液內科發(fā)生的6例跌倒病例事件,護理人員對存在的問題及跌倒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在工作中注重細節(jié)管理,把血液內科患者高危跌倒的發(fā)生率降到最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1年1~12月本科血液病住院患者731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54例,女377例,年齡5~84歲(平均47.8歲),急性白血病283例,慢性白血病58例,再生障礙性貧血69例,淋巴瘤56例,多發(fā)性骨髓病67例,過敏性紫癜45例,貧血待查70例,其他83例。將2012年1~12月本科血液病住院患者796例作為干預組,其中,男391例,女405例;年齡3~86歲(平均49.1歲),急性白血病312例,慢性白血病71例,再生障礙性貧血65例,淋巴瘤83例,多發(fā)性骨髓病59例,過敏性紫癜56例,貧血待查61例,其他89例。對照組和干預組患者一般資料及病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患者防跌倒的護理方法,介紹病房環(huán)境、設施和防跌倒標識等。干預組采用如下細節(jié)管理辦法:

1.2.1 全面動態(tài)評估 自2012年1月起正式啟用入院跌倒、墜床風險評估表:對所有新入院和轉科患者2 h內由責任護士進行危險因素評估,以確定患者跌倒的風險因素值。評估項目為表格式評分制。評分項目:年齡> 65歲或< 10歲(1分)、認知異常(1分)、視覺異常(1分),體能包括頭昏、乏力、白紅蛋白≤ 90 g/L(4分)、精神狀態(tài)為躁動躁狂(4分)、行為能力(1分),藥物包括利尿劑、鎮(zhèn)痛劑、降壓藥、降糖藥、化療(1分),總分值13分。責任護士對每位患者進行量化評分,跌倒危險因子總分≥4分者篩選為高危跌倒/墜床患者。對高?;颊咦o士做好健康宣教,交待防跌倒注意事項,并在護理記錄上體現,床尾掛醒目“防跌倒/墜床”警示標志,做好交接班。高?;颊咝杳恐茉u估2次,待病情穩(wěn)定,總分

1.2.2 改善住院環(huán)境 病室保持整潔,照明充足,物品擺放有序,病床高度合適,配有床欄,將傳呼器放于患者枕旁,地面平坦、干燥、無水跡。走廊通暢,不堆雜物,設有扶手;廁所浴室應使用防滑地磚,設有扶手。廁所應有坐式便器,防止患者蹲下站立時暈倒。

1.2.3 提高護士安全意識 護士是預防患者跌倒工作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重視在職人員培訓,使每位護士自覺建立安全信念和意識,熟悉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和核心制度,掌握安全知識和跌倒評估及預防的相關技能,能辨別高危人群,熟悉運用護理干預技能。

1.2.4 重視健康宣教 護士應根據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疾病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對于化療患者護士應詳細講述化療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及化療后的營養(yǎng)指導。對貧血臥床患者做到醒后30 s再起床,起床后30 s再站立,站立后30 s再行走[5],如廁或行走時最好有人攙扶。防跌倒健康教育要貫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過程,增加患者及家屬的自我安全意識。

1.2.5 加強督查力度 科室組建安全管理小組,每周檢查在院有跌倒風險患者的護理質量,檢查內容包括跌倒評估完成情況及評估是否與病情相符,跌倒護理措施是否執(zhí)行及時有效,患者及家屬對跌倒相關知識知曉度與配合情況。記錄檢查結果,將發(fā)現的跌倒隱患及時上報護士長,并組織科室全體護士討論,給出督導糾正,強化預防跌倒的觀念,規(guī)范跌倒護理措施。

1.2.6 增進護患溝通 當患者被確定存在高危跌倒因素時,護士必須根據患者的情況及時與患者及家屬交談、溝通,詳細交待預防措施,使其明白患者目前所處的狀態(tài)及需要家屬配合的內容。通過溝通能有效改善護患關系,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1.2.7 安全意識 護理人員對預防患者跌倒不重視,在平時的護理工作中沒有加強這方面的意識,以致缺乏對血液內科患者的安全保護意識。

2 結果

對照組住院患者發(fā)生6例跌倒,其中,男2例,女4例。年齡35~83歲,其中,38~50歲1例,51~60歲1例,61~70歲2例,71~83歲2例;白班(8∶00~18∶00)4例,前半夜(18∶00~24∶00)1例,后半夜(24︰00~8︰00)1例。3例如廁起身時跌倒,1例走路時滑倒,1例絆到儀器電線跌倒,1例起床穿鞋時跌倒。2例無任何損傷,2例手臂軟組織受損,1例右股骨頸骨折,1例造成顱內出血。干預組對住院患者實施了細節(jié)管理,取得了滿意效果,無一例跌倒事件。

3 討論

患者在住院期間發(fā)生跌倒、墜床,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負擔,也可能給醫(yī)院帶來糾紛。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是醫(yī)院護理質量中的一個重要方面[6],也是評價醫(yī)院護理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血液病是影響造血系統(tǒng)伴發(fā)血液異常改變,以貧血、出血、發(fā)熱為特征的疾病,主要治療手段是激素和化療,長期的患病和治療,身體日漸虛弱,極易發(fā)生跌倒。本研究回顧2011年1~12月6例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3.1 年齡

每年有1/3的65歲以上老年人,1/2的80歲以上老年人都經歷過跌倒事件[7],與老年人體質虛弱、感覺平衡及應急能力低下、活動能力差、機體各器官功能逐漸減退、感覺遲緩、反應差等有關。

3.2 環(huán)境

大多數的住院患者跌倒發(fā)生于地面潮濕、光線不足、狹窄的過道。住院病房的硬件設施,如不適宜的家具及衛(wèi)生設施,患者不合身的病人服,以及易滑倒的鞋;浴室或過道缺少扶手而引起跌倒[8]。

3.3 疾病

血液系統(tǒng)疾病以貧血為主要臨床表現,貧血患者血紅蛋白低,血液的攜氧能力下降,從而導致頭昏、心慌、體力不支,引起跌倒;白血病患者出現腦轉移時,表現為意識改變,定向力差導致跌倒;多數患者由于長期的激素治療,骨質疏松更加明顯,下床活動不當或活動幅度過大均有可能導致跌倒,引起病理性骨折[9]。

3.4 藥物

藥物的不良反應是引起跌倒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液內科大部分是白血病患者,化療后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例如惡心、嘔吐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大便次數增多,需經常上廁所;神經毒性反應引起肢體麻木,肌肉功能系統(tǒng)紊亂而引起肌肉無力;化療后進食少而發(fā)生低血糖反應;另外,有些患者化療期間使用鎮(zhèn)靜催眠藥后,引起嗜睡、頭暈、共濟失調等而引起跌倒。

實施防跌倒細節(jié)管理加強了護士的安全意識和主動服務意識,對高?;颊呓o予有效的保護措施,為預防患者跌倒提供了保障。根據病情變化進行動態(tài)評估,及時對患者實施安全教肓,增進了護患溝通,減少了醫(yī)療糾紛,提高了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成磊,胡雁,吳金珠.《住院患者跌倒預防臨床實踐指南》的設計和初步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3):267-269.

[2] Pearaon A,Wiechula R,Court A,et al.The JBI model of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J].JBI Reports,2005, 3(8):207-215.

[3] 徐建鴻.預防住院病人跌倒的最新護理實證[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1,17(7):38-39.

[4] 文朝陽,鐘慧儀.癌癥患者與疲勞[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10):767-768.

[5] 庫洪安,詹燕,于淑芬.老年人跌倒的預防[J].中華護理雜志,2002, 37(2):143-144.

[6] 陳月娟,王榮,余小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險因素與護理進展[J].上海護理,2005,5(5):56-58.

[7] 錢黃靜,張麗清.跌倒危險因素評估表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7):58-59.

[8] 宋江丹.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及護理[J].中國醫(yī)藥研究與臨床,2004,4(2):81-83.

第9篇:跌倒不良事件范文

關鍵詞:跌倒;風險管理;精神科

中圖分類號:R7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9-166-01

精神科患者由于體質差、行動緩慢、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影響、抗精神病藥不良反應等原因而易發(fā)生意外跌倒,除此之外,患者較差的自我保護能力也加重其跌倒的風險及危害[1],所以對精神科住院病人進行必要的防跌倒風險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風險管理是指對客觀存在或潛在的危險因素進行識別、分析,并及時采取相應防范措施的過程,風險管理使可能出現的偏差在事前就得到避免,是一種能有效降低損失而帶有預防性的管理模式[2]。保障患者住院期間的安全是精神科首要關注內容也是避免醫(yī)療糾紛的重要方面,近年來,風險管理被應用于護理中,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文將結合我院10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探討防跌倒護理風險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針對此次研究,我們選取在2010年4月至2012年11月間于我院接受診治的10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作為此次研究的樣本,將樣本個體隨機分為兩組,即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為避免相互干擾而導致研究結果不準確,將兩組患者分別置于兩個相似環(huán)境的病區(qū)。所選患者病種均以精神分裂癥、情感障礙、強迫癥、酒精性精神障礙等為主。樣本一般資料統(tǒng)計見表一。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安全護理措施,觀察組除采用常規(guī)安全護理管理外還采用了防跌倒護理風險管理措施。比較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總分、跌倒事件發(fā)生率及患者及家屬滿意度。防跌倒風險護理具體方法為:①完善護理風險管理制度,及時評估患者潛在的跌倒風險,做到早發(fā)現早處理,及時調整護理計劃,以使跌倒風險因素降為最低;②加強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使其明確危險因素、預防措施等③對有沖動攻擊行為及有跌倒風險的患者,可使用護理袖帶保護及限制上肢和(或)下肢,采取必要的保護性隔離,保護和隔離時間為1~3d,必要時重新給予保護和隔離[3]。④護理人員要提高護理風險意識,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及時告知患者和就家屬需要注意的問題。⑤保護患者隱私,尊重知情權,告知其和家屬治療風險、藥物不良反應等。

1.3評價指標

兩組患者均進行為期3個月的護理,評價指標為:①采用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4]評估病情,護理人員可通過觀察與交談相結合的方法,于護理前后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BPRS評定:無為0分、可疑為1分、輕度為2分、中度為3分、偏重度為4分、重度為5分,共六級進行評分。②統(tǒng)計3個月內患者意外跌倒發(fā)生情況。③家屬及患者滿意度。

1.4統(tǒng)計方法

本次研究中統(tǒng)計使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當P0.05),結果具有可比性。

2.結果

觀察組跌倒事件發(fā)生率為零,低于對照組的10.0%(5/50);觀察組患者及家屬滿意度為92.0%大于對照組的80.0%,且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3.討論

跌倒是住院患者常見的傷害事件,有報道稱[5],精神病患者的跌倒率為9.5%,患者由于精神病性癥狀的影響出現沖動行為而意外跌倒經常發(fā)生,除此之外,一些抗精神病藥物可引起血壓過低、頭暈、視力模糊等癥狀,成為導致精神科患者跌倒的危險因素。精神病患者常表現為思維、情感、感知、行為等異常,這給護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防跌倒護理風險管理的目的是將發(fā)生意外跌倒事件后的消極處理變?yōu)槭录l(fā)生前的積極預防,提前預知并處理導致精神科病人跌倒的因素,可有效地降低患者住院期間跌倒的發(fā)生率。精神科患者因其特殊性,更需要得到科學、嚴謹、人性化的護理管理,同時護理人員也要有危險意識,對危險因素做到先知道、先告知、先預防,運用科學管理方法,增強人性化服務,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跌倒發(fā)生率為零,明顯低于對照組;采用風險管理還可以進行個性化的護理,使患者的癥狀得到改善,觀察組干預前后的BPRS評分改變明顯且由于對照組。

綜上可得,通過對精神科住院患者實施風險管理,可以確保了患者的安全,有效地降低院內跌倒發(fā)生率,對維護良好的醫(yī)患關系,順利開展其他護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翠嬌,高鎮(zhèn)松等.防跌倒護理風險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應用效果[J].臨床護理雜志,2013年2月第12卷第1期:59-60

[2]鐘海平,王意蘭等.風險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農村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2013年7月第33卷第7期:818-820.

[3]蔡秀英.防跌倒護理風險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年第19卷第11期: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