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精神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變教師主導為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和探討目前,在很多高校的古代文學課堂中,教師還是采用單一講解的方式,照本宣科,缺乏感情和激情,自然無法激起大學生學習古代文學的積極性。事實上,古代文學這門課程的價值并不完全局限于文學知識的簡單傳授,而應視之為流動的人生課堂。教師要合理地設計課堂內容,激發(fā)大學生的參與興趣,讓他們主動探求文學知識之外的人文精神,如古文的美學律動、古人的心理文化等。學生甚至可以直接點評現代作家的創(chuàng)作和古代文學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大學生之間應該積極互動,深入研討教學中的相關問題,還古代文學課堂以溫情脈脈和生機勃勃。
(二)變知識灌輸為情感體悟和審美,增強大學生和古人之間的精神對話與互動目前,高校古代文學課堂普遍存在注重文學史基本知識的簡單講解,輕視甚至忽視作品的朗讀、分析和體悟。戴建業(yè)通過對包括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在內的全國31所高校古代文學課程內容設置情況的統(tǒng)計、分析,認為目前大學中文系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即偏重于文學史線索的梳理和常識的灌輸,相對忽視對文學作品的講習和體悟。這個結論值得古代文學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多年來,受高考應試教育的影響,古代文學教學舍本逐末,將原本富有哲理意蘊內容的理解和體悟變成了支離破碎的字詞默寫、文句簡單翻譯及層次結構分析。這種做法忽略了古代文學作品中豐富的生命精神和生活哲理,扭曲了學習文學的真正意義,導致的結果就是青年學生興趣的萎縮、心靈的枯竭和情感的荒蕪。我們認為,古代文學教學應摒棄泛泛談論作品思想內容與藝術特點的講述模式,而應更多地關注作家的時代背景、生存狀況及其思想形成,深刻體悟作家獨特的思想意識和人生態(tài)度。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思想和理論的角度出發(fā),去認識作家、感受作品,通過作品還原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再現一段段形象的歷史,接受各種富有認識價值的思想與觀念,實現從文學到思想、再到人生的飛躍。
(三)變就事論事為緊密結合現實,古為今用,強化學生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雙向循環(huán)、互動當前,高校古代文學教學就事論事、割裂歷史和現實之間的關系也是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的一個重要原因。誠然,時代變遷,滄海桑田,今天的情況已經不同于古代,但是,古代文學蘊含的很多人文精神具有普世價值,可以超越時空,照亮當代人們的心靈。這種精神是有一定高度的,不是就事論事式的,它要求通過對某事、某物的認知上升到對社會、人生乃至宇宙的觀照。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在深刻理解作家、作品的基礎上,通過聯想、想象,體悟這些崇高精神并能夠運用其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高校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家庭情況各不相同,貧富也很懸殊。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孔子與其弟子子貢的一段對話來對學生進行鼓勵和教化。在《論語•學而》篇里,孔子委婉地否定了子貢滿足于“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的態(tài)度,并提出了“貧而樂,富而好禮”的人生追求。這給我們以很大的啟示,我們無法改變出身,但是,我們能夠決定自己對待人生和貧富的態(tài)度:貧困病患,不忘安貧樂道;富貴安康,仍能溫、良、恭、儉、讓。這樣,無論遇到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能不拋棄,不放棄,用平和之心堅定地走向預定的目標。
二、在古代文學教學中加強人文精神培育的內涵
關鍵詞:大學精神;校園文化;高職院校;辦學理念
一、高職院校大學精神現狀
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事業(yè)得到了迅速發(fā)展,高職教育的發(fā)展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人才的培養(yǎng)拓寬了新的天地,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提供了大批應用型技能人才。然而我國高職院校基本上都是在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的形勢下,由幾所中專學校合并或單獨升格為??贫纬?都處在起步階段,發(fā)展時間極短;加之高職院?!白晕乙庾R”不高,它們只在從事著職業(yè)與技術教育活動,對自身的大學地位和社會職能的認識有限,缺乏應有的“大學理想”,很少有人去關注和重視大學精神的塑造。注定了它的大學精神缺乏或積淀甚薄,主要表現在:
1.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分離
科學精神是指從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成果中顯示出的科學本身所獨有的一種精神和氣質。人文精神是反映人的文化價值理想及其主體性的社會意識,強調以人為本,人格至上。兩者統(tǒng)一,相輔相成,互相融合,以使科學精神、人文精神成為大學師生深刻認同的群體意識,成為穩(wěn)定的價值和規(guī)范體系,進而為追求真、創(chuàng)造美、堅守善提供精神動力和思想支撐。而高職院校老師大都工科畢業(yè),多從工廠中來,他們過分強調科學技術的作用,重視學生技能的培訓,而忽視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使學生成為只懂科學技術而缺乏人文情感的“工具人”。使高職院校成了僅僅為個體謀生提供技術和知識培訓的場所,成了真正的“人力”加工廠。這與大學精神是相悖的,而且與“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理想是不一致的。
2.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不統(tǒng)一
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是一對朋友,一方面,所有現實的具體的目標的實現,都需要理想主義精神的支撐;另一方面,理想主義正是在一次次的以現實為依據的非理性夢想的斗爭中前行的。然而,我們發(fā)現,在高職教育的目的中存在著明顯的功利價值取向,重現實,輕理想,實用主義、工具理性和技術理性是它的主要特點。在高職院校的辦學理念中找不到傳統(tǒng)大學精神與大學理想,有的只是市場經濟帶來的實用、功利和現實。人們只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或當前甚至是過去某一職業(yè)特點來確定職業(yè)教育的目標,還無法認識普遍職業(yè)的價值和意義,使理想與現實分離,造成大學精神單薄或缺失。
二、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現狀
大學精神不是每所大學與生俱來的,而是在長期的辦學歷史中,通過對自己辦學理念的倡導、踐行、提煉和升華,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價值理念和行為方式,才名副其實地具有自己的大學精神,所以,現今的高職院校都還沒能形成比較成熟的大學精神。相對大學精神而言,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開展形式比較多樣,內容比較豐富,但校園文化氛圍建設不足,學生感受不到“根基感和厚重感”,對學校的歸屬感不強。當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面臨許多問題與困難。
1.教師主導文化不利
高職院校教師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教師引領和主導著校園文化建設,相對于流動性的學生而言,相對穩(wěn)定的教師隊伍,對保持與鞏固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然而,由于高職院校教師存在著種種不利于校園文化建設的因素,使教師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導作用難以充分體現和發(fā)揮。如高職院校的師資結構比例為工科教師多,人文學科教師較少,不利于引領校園文化的發(fā)展;高職院校的專業(yè)教師很多是工廠的兼職教師,與高職院校處于松散的雇傭關系,不利于學生與教師的交流,難以在校園文化建設上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另外,伴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發(fā)展,高職院校大都是遠離中心城區(qū)的新建校區(qū),而老師在城區(qū)或老校區(qū)居住,每天老師像候鳥一樣往返于學校與家庭之間,很難有時間和精力開展校園文化活動。
2.學生主體文化發(fā)展水平不高
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高職院校學生主體文化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表現在學習風氣、心理期望、活動方式等方面。主要原因有:一是高職院校的生源質量較低,學生中有較普遍的厭學情緒,影響學風建設。二是社會偏見的存在,表現在招生、就業(yè)等方面。造成了高職院校不少學生存在著自信心不強、自卑感較重、主動性欠缺、心理壓力較大等許多問題。雖然學生文化活動開展得比較豐富,但文化氛圍不濃、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體現不足。
3.環(huán)境客體文化保障不足
環(huán)境客體文化是指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客觀環(huán)境的“文化載體”的總和,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雖然高職院校的物質文化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由于不斷地擴招以及先天不足,普遍存在設備不足、圖書資料少、缺少活動場地等問題;在制度文化上,高職院校形成了許多規(guī)章制度,確定了發(fā)展理念和戰(zhàn)略目標,但迫于招生、就業(yè)等問題,許多高職院校確立的辦學指導思想以及培養(yǎng)目標也因種種原因而不能實現,造成大學精神與校園文化建設割裂。
三、以大學精神為引領,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
1.以大學精神統(tǒng)領高職院校校園文化體系
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包括環(huán)境文化(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等部分,構成校園文化體系的各個層面和內容都應力求體現大學精神的內涵和實質。在環(huán)境文化建設中,既要重視各種教學設施的合理布局,營造恬靜、高雅的校園自然環(huán)境,又要精心設計校園人文景觀,努力建設體現本校特色,富有學術性、藝術性和教育意義的校園環(huán)境文化。如常州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可在穿院小河兩側修建走廊,道旁修置石椅、石凳和人物雕刻,與清澈的溪流、垂柳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教師、學生閑暇時徜徉其間,暢談科學,領悟真諦。行為文化建設應以樹立勤奮、和諧、求實、進取的優(yōu)良校風為核心,大力倡導謙虛、好學、嚴謹、創(chuàng)新的學風,敬業(yè)、愛生、言傳、身教的教風和勤業(yè)、服務、團結、奉獻的工作作風,努力建設體現知行并進的校園行為文化。在制度文化建設中,要努力形成以教學、實訓和科研為主導的管理機制和運行規(guī)則,妥善處理管理的科學化和人文化的關系,制度的規(guī)范性與簡約性、約束性與寬容性的關系,建立有利于師生張揚個性、體現風格、表達思想、貢獻智慧和發(fā)揮才干的體制和制度,努力建設體現科學精神、民主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職院校制度文化。
2.以大學精神提升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品位
在校園文化活動中,我們要始終圍繞本院知行并進的校訓,以知行并進的大學精神提升校園文化的品位。要注意校園文化活動的思想性和深刻的教育意義,將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線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理想信念,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民族感情、愛國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推出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精神、人文精神和審美情趣的校園文化項目,創(chuàng)出特色和品牌,并使之層次化、系列化,實現文化活動內容的思想性、學術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tǒng)一。如每年舉辦以人文文化為主的藝術節(jié)和以科技為主的技能節(jié),為學生展示才華、鍛煉技能、培養(yǎng)素質、提高能力提供廣闊的平臺。
3.以大學精神整合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組織形式
在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中,已形成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形式,我們要善于選擇那些最能體現我院知行并進的大學精神和更有助于培養(yǎng)大學精神的校園文化形式,開發(fā)校園文化工程,形成校園文化活動體系。以團委、學生會為中心,構建由院、系形成的校園文化管理體系,實行分類管理,分層組織,形成協調有序、富有活力的校園文化組織管理體系。同時,注意理順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管理,既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要注意吸收專業(yè)教師積極參與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發(fā)揮教師和院校管理者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積極性,以及對學生的示范引導作用。
4.以大學精神建設特色高職院校校園文化
以大學精神建設特色校園文化就是要以創(chuàng)新精神建設校園文化,而不是盲目模仿照搬其他高職院校的做法。特色校園文化活動的設計和開發(fā)要充分考慮本校的分類定位、學科專業(yè)、歷史傳統(tǒng)、地域特點和時代特征等因素。注意保留傳統(tǒng)項目、挖掘本校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歷史傳統(tǒng)資源,強化校園文化的特色。以自己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理念高度凝練和概括校訓、?;?、校歌等校園文化標志,以激勵和號召教師潛心科研、嚴謹執(zhí)教,學子立志求真、成人成才,讓師生從校訓、?;?、校歌中領悟到大學精神的精華。同時,緊密結合當地的社會經濟發(fā)展狀況,利用地方資源優(yōu)勢(如工學結合中關系較密切的公司企業(y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增強校園文化的特色和活力。
參考文獻:
[1] 陳新文.論高職院?!按髮W理想”的構建[J].職教通訊,2006,(8).
[2] 宋林靜.以大學精神文化引領和諧校園建設[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9).
[3] 代安瓊.大學精神與校園文化建設[J].醫(yī)學教育探索,2005,(4).
(一)場所精神及其內涵
關于場所的概念,《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指活動的處所、地方。根據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的定義,場所是社會相互作用的環(huán)境或背景?!栋倏迫珪穼鏊慕忉屢彩侵赣行袨榈膱龅?。場所作為存在空間的具體化,包括空間和特征兩個方面:空間(space),是與時間相對的一種物質存在形式,表現為長度、寬度、高度構成的三維布局;特征,是該空間的界面特征、意義和認同感??臻g是被相互聯系的實體物質有限制、有目的地營造出來的,只有當它被賦予了來自文化或地域的文脈意義之后才可以成為場所[1]。場所精神的概念,是挪威著名城市建筑學家諾伯格.舒爾茲(ChristianNorb-erg-Schulz)在1979年提出的,他在《場所精神———邁向建筑現象學》一書中,提到早在古羅馬時代便有“場所精神”這么一個說法。古羅馬人認為,所有獨立的本體,包括人與場所,都有其“守護神靈”陪伴其一生,同時也決定其特性和本質。諾伯格.舒爾茲還在20世紀末系統(tǒng)地提出了兩種場所精神:定向感(或導向感)和認同感。定向感主要是空間性的,能使人知道他身在何處,從而確立自己與環(huán)境的關系,獲得安全感;認同感則與文化有關,它通過認識和把握自己在其中生存的文化,獲得歸屬感[2]。從場所精神的概念可以看出,場所精神涉及人的身體和心智(或者說物質與意識)兩個方面。對于人的身體(物質感覺)而言,場所是人在空間存在的定向性,即身在何處。通過這種定向性,確立人與空間環(huán)境的關系,獲得安全感。對于人的心智(意識反應)而言,場所是人對空間環(huán)境的認同性,即情系何處。通過這種對空間的認同性,把握和認識人在空間環(huán)境中存在的意義,獲得歸屬感。從場所精神的形成過程來看,場所精神是一般意義的場地與特定的歷史、社會、文化、地域、感知等因素有機結合形成場所后而形成的。在場所精神形成的眾多因素中,場地的區(qū)域定位、歷史文化、自然生態(tài)是場所精神形成的三個重要方面,直接影響著人們對場所精神的體驗:場地的區(qū)域定位能夠增強人們對場所的識別性和安全感;尊重場地的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tài),能夠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大學是科學的殿堂,是大學生求知學習和教學科研人員開展教學和研究的地方。大學校園的場所精神就是校園空間活動主體(教師和學生)在校園里開展教學、研究、交流、創(chuàng)新等活動而賦予校園空間特定的精神內涵。它通過綜合運用大學校園內的建筑、景觀語言,結合學校的地域歷史文化和自然人文背景,充分發(fā)揮大學校園空間環(huán)境的抽象性、象征性特點,表現出大學作為科學殿堂的精神特質,體現出一種神圣崇高的科學美,一種與環(huán)境相和諧的自然美,一種育人于無聲的人文美,使大學的理念和文化在大學校園空間環(huán)境中得以流露,得以涵養(yǎng)[3]。
(二)大學校園管理
大學是培養(yǎng)高等教育人才和開展科學研究的基地,大學校園供師生教研、學習、生活、休憩的建筑、景觀、道路等各類活動場所共同構成大學校園空間。大學校園空間既是大學師生活動的物質條件和大學存在與發(fā)展的基礎,也是一所大學精神特質的外在表征,是一種促使校園主體相互交流,實現知識傳承,激發(fā)個人潛能和認識自己“之所以在”,并共同創(chuàng)造薪火相傳、以智慧為本源的大學精神氛圍[4]。關于大學校園管理,目前國內大學由于管理體制或對校園空間認識的局限等原因,并沒有統(tǒng)一的概念,絕大多數大學通過設置資產、后勤、保衛(wèi)、物業(yè)、環(huán)衛(wèi)等管理部門對校園空間實行條塊分割的管理。根據上述對大學校園管理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的理解,筆者認為,大學校園管理應該是:管理者為了實現大學目標,對從校園選址、規(guī)劃、建設,到功能布局、空間利用、景觀營造、使用維護等所有和校園空間有關的人的活動進行的組織協調行為。根據這一概念,大學校園管理可以分為規(guī)劃建設期階段的空間規(guī)劃、建筑及景觀設計營建管理和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空間利用、環(huán)境優(yōu)化及空間主體行為管理兩個階段。本文中,筆者主要圍繞后者展開討論。
二、在大學校園管理中引入場所精神的作用
一所大學的校園就像一個小城市,大學校園里時刻都在發(fā)生著教學、科研、學術、文體等各種各樣的活動,而校園空間就是這些活動的場所所在。若要讓這些場所能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的活動,就需要在校園管理中重視場所精神的營造。將場所精神引入大學校園管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一)強化校園管理主體的場所意識
當前中國大學校園管理主體是明確的,各大學都設立基建處、后勤處、資產處、綠化處、環(huán)衛(wèi)處等機構,負責校園空間各項功能的管理。從這種校園管理體系上看,由于各管理部門相互獨立,管理職能界限劃分明確,在客觀上存在管理目標缺乏高度和統(tǒng)一。在大學校園管理中引入場所精神,可以強化管理主體的場所意識。對校園空間的管理主體而言,場所意識意味著對管理對象———空間場所的理解,意味著學生管理主體明確自己管理的大學校園空間,應按照場所精神去做好管理工作,通過自己的管理行為創(chuàng)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營造學術氛圍,培育創(chuàng)新思想。
(二)明確校園空間的場所功能
大學的校園空間是多樣性的,包括教學空間、研究空間、交流空間、活動空間、交通空間、生活休憩空間等。多樣化的空間其實質就是功能不同的空間場所,這種空間場所的功能最初只是人為界定的,但場所中每天發(fā)生的活動在不斷強化著場所的功能,從而使得場所精神得以被塑造。在大學校園管理中引入場所精神,就是要通過對校園管理,更加明確空間的場所功能,并按照不同校園空間的場所功能需求,通過相應的陳設布置和環(huán)境營造,也即對空間環(huán)境進行氛圍渲染,讓進入空間的人知道“是什么地方,應該做什么事情”。
(三)營造校園空間良好的育人氛圍
大學校園空間是教師傳道授業(yè)、學生獲取知識的場所,優(yōu)美而充滿大學個性特征的校園環(huán)境,可以對師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激發(fā)其學習研究熱情,為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學術思想的溝通、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等提供肥沃的土壤。在大學校園管理中引入場所精神,按照不同校園空間場所功能需求,營造出符合行為主體心理和行為需求的空間環(huán)境氛圍,并將大學所倡導的校園精神和道德價值升華到校園空間中,從而賦予大學特有的個性魅力,喚起師生強烈的精神體驗,使身處校園的師生身心愉悅,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激發(fā)其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新意識,實現大學校園空間環(huán)境育人的職能。
三、基于場所精神的大學校園管理體系
大學校園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涉及校園建筑、景觀、道路及人的管理。要在大學校園管理中引入場所精神,更深層次地發(fā)掘校園管理在大學作為科學殿堂、文化高地創(chuàng)造學術和培育人才中的潛力,就需要構建基于場所精神的大學校園管理體系。
(一)樹立校園管理服務
場所精神的管理理念在場所精神視角下,大學校園管理首先要轉變觀念,變傳統(tǒng)校園管理為校園管理,在做好校園環(huán)境管理的同時,重視校園空間主體對空間環(huán)境的感知反應,樹立校園管理服務校園場所精神、服務師生內在需求的理念。其次要樹立系統(tǒng)管理觀念,變條塊分割管理為協調統(tǒng)一管理。大學校園空間是一個整體,無論教學科研空間、行政管理空間、生活服務空間、文體娛樂空間等等,都是大學校園空間的有機組成部分,從場所精神的層面上講,都是大學校園場所精神的有機組成部分,其空間管理都應為大學校園的場所精神服務,也應與大學培養(yǎng)人才、科學研究、學術創(chuàng)新等目標有機結合,與大學師生工作學習的內在需求相結合,統(tǒng)一管理目標,形成管理合力,推動大學校園場所精神的塑造和提升。
(二)科學劃分管理職能,建立系統(tǒng)專業(yè)的校園管理機構
扁平化的組織機構和暢通的管理信息渠道是管理機構設置的基本原則。大學校園管理機構的設置,要以管理目標為核心,以管理流程為中心,科學劃分管理職能。首先,在學校層面設立專門的校園管理委員會,并下設若干專業(yè)委員會。管理委員會作為校園管理的最高決策機構,由大學師生代表共同組成,實行民主決策。專業(yè)委員會由相關專業(yè)專家組成,為校園管理委員會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通過民主決策與科學論證的結合,對校園管理進行統(tǒng)籌協調和專業(yè)化管理,確保管理思想和管理目標的統(tǒng)一以及管理過程中的協調。其次是根據校園管理委員會對校園管理總體目標的科學劃分,按照職能目標明確、責任權利相統(tǒng)一、有利協調配合的原則合理設置管理部門,具體負責相關決策的執(zhí)行。各管理部門向校園管理委員會負責,接受管理委員會的管理考核。圖1為大學校園管理組織機構體系示意圖。
(三)完善校園管理制度體系,創(chuàng)新校園管理方法
管理制度是明確管理職責、規(guī)范管理行為、實現管理目標的保障。根據大學校園管理的組織機構體系設置,管理制度體系應包括科學民主決策制度,對各決策機構的決策程序、決策依據進行把控,確保程序民主、依據科學;以目標為導向的管理執(zhí)行制度,對各管理職能部門的管理責任、管理權限、管理目標進行明確界定;主體參與制度及互動評價制度,強調對校園空間主體行為的管理,以強化校園空間場所精神的塑造和校園空間主體對校園管理的成效評價,形成校園管理與校園空間主體的良性互動。以人為本,創(chuàng)新大學校園管理方法,引入心理學、視覺新媒體等管理技術,推行專業(yè)化、科學化和精細化的管理。對于校園車輛通行,應科學規(guī)劃車行路線、實行人車分流、設置禁行區(qū)、規(guī)范車輛停放等;對商業(yè)廣告,應利用校園視頻、網絡在學生生活區(qū)進行宣傳,保證校園環(huán)境的寧靜;在校園空間色彩、室內環(huán)境布置、公共空間氛圍等方面,可以引入心理學技術,研究不同空間色彩、空間形態(tài)等對人心理的影響,在管理過程中充分體現對人的關懷,滿足他們多元化的需求,增強大學校園空間的識別感和歸屬感,促進人與空間環(huán)境的和諧,以及校園里人的活動與校園場所精神的協調一致,提高校園管理的成效,推動校園空間場所精神的塑造。
四、結語
關鍵詞:語言 文化 英語精讀課教學 文化滲透
語言是文化的反射體和載體。學習一種語言不僅是對其發(fā)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的學習掌握,也一定要包含對其豐富內涵和知識背景的了解。否則,對這一語言的學習只是一知半解,或者存在很大的誤差。作為語言教學之一的英語教學,特別是基礎階段的精讀課教學也更是如此――離不開文化的滲透。
一、文化滲透在英語精讀課教學中的作用
語言是在一定民族文化、歷史背景下產生的記載人類社會發(fā)展歷史進程的符號,蘊涵著豐富的諸如這一國家的傳統(tǒng)習俗、文學藝術和價值觀念等文化內涵。若在語言教學中忽略文化的滲透,那么即使你掌握了地道的發(fā)音、豐富的詞匯、標準的語法,在單純的閱讀或實際的與外國人的交流中都會出現一些諸如理解誤差、鬧笑話甚至是傷及對方感情等問題。比如說我們中華民族自古把龍視為民族的象征,龍是吉祥、幸運和權威的代名詞。但是英語中與漢語龍對應的dragon一詞卻是邪惡、壞運氣的象征。所以才會有把“亞洲四小龍”翻譯成“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 of Asia”的譯法。如果你不了解這一中英文化的差異,在交流或是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誤解是無法避免的。中英語言文化內涵的差異是只有通過在語言學習的同時一起加以滲透來習得掌握的。所以費賴斯說:“講授有關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況絕不是實用語言課的附加成分,不是與教學總目的全然無關的事情,不能因時間的有無或方便與否來決定取舍,它是語言學習的各個階段不可缺少的部分?!?/p>
大學英語精讀課是大學英語專業(yè)課教學的基礎部分,也是學生入學以來最早接觸的課程之一,所以在其教學中科學有效地進行文化滲透更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在英語精讀課上適時地進行文化滲透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果對英語相關文化背景知識了解很多,就會加快理解速度、加深理解深度。比如精讀課上講到的Twelve Angry Men一課,如果不在課前介紹一下美國司法制度和陪審團制度運作規(guī)程及相關詞匯(因為其與中國司法制度存在的差異),學生們就會產生理解上的障礙。其次,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因為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才能和自己的劃清界限,從而寫出標準地道的英語文章來。再次就是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有相當的幫助。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文化習俗和價值觀念等,才能培養(yǎng)出得體的交際禮儀。比如Good Manners in England一課只是介紹了與英國人交往的一些基本禮儀,我在實際的教學中又適當進行了擴充,這樣學生們對西方禮儀有了更多了解,在以后的交際中就會多加注意,交往起來也就更得心應手。最后,適當的文化滲透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傊?,只有越早下手,對學生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就越深,取得的成效才會越顯著。
二、如何在英語精讀課教學中進行文化滲透
在最近幾年的英語精讀課教學中,我不斷摸索研究,總結了如下幾個文化滲透的方式:
(一)課堂滲透
課堂可以說是最直接進行文化滲透的地方,抓住這一環(huán)節(jié)進行自覺自然的滲透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詞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詞語的文化內涵包括詞的內涵意義、感彩、聯想意義以及某些成語、諺語、慣用語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表面意思完全相同的詞匯也會有不同的聯想意義,在用法上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講到black sheep時,說“Tom is the black sheep in his family.” 讓同學們自己理解可能會存在誤差,這時候教師補充黑色和白色在英語里的意思及發(fā)展背景就會有助于他們正確的理解。所以在精讀課上講解詞語的時候,教師應該適時地擴充英語詞匯的外延意思,使學生能夠準確理解詞匯的語義并加以使用。
2. 篇章(全文)教學中的文化滲透在學習每篇新課文之前,對其文化及歷史背景知識進行介紹,以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主旨,并達到擴展這方面知識的目的。比如在講到Clearing in the Sky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先給學生們介紹了傳統(tǒng)的American values,學生們在了解了這些背景知識以后才對文中老父親執(zhí)著一生在高山的林中開墾荒地的依賴自我、尊重艱苦勞作和頌揚農村生活方式等精神有所理解,進而增進了對文章主旨的深刻把握。
3. 細節(jié)教學中的文化滲透這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不放過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傳授英語文化知識的每一個細節(jié)。比如在講到Darken your Graying Hair, and Hide your Fright一課時,遇到了這樣一句話:“One is a sphinx, one seems almost removed, and one sees it all. ”我發(fā)現其中sphinx是一個很有講頭的細節(jié):當sphinx寫成Sphinx時,是希臘神話中獅身人面的怪獸;他問路人的Riddle of the Sphinx(“斯芬克司之謎”);以Oedipus成功猜謎而后引發(fā)的一系列故事為由來的Oedipus Complex(戀母情節(jié))等。這樣不但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有助于他們理解,更提高了教學的趣味性。二是對所學文章進行深入的語言風格、寫作手法、修辭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并與漢語中的這些技巧進行對比,提高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文學欣賞和語言應用能力。比如在講到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一課,我就介紹了fairy tale這一文體以及相應的寫作風格和特點。還有Button,Button這一課的fantasy的文體等等。三是利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西方的節(jié)日,給學生講授與之相關的來歷、風俗和習慣。比如Easter,Halloween和 Christmas等。
(二)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寓教于樂
除了課堂講解的文化滲透,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收看一些電影、各種記錄片片段,或者收聽一些英文原聲聽力材料使他們了解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學到與英語文化有關的交際方法和手段。比如還是Twelve Angry Men一課,除了可以在課前介紹美國司法詞匯,還可以給學生們播放《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這類的涉及美國司法制度的電影片段,加深學生們對美國司法制度和陪審團制度的理解,從而有助于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把握。
但是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教師在運用這些輔助直觀教具的時候不能只單純地讓學生自由觀賞和收聽,因為大多數時間學生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會不自覺地轉移注意重心,獲得的信息也會受到限制,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這個時候要給予必要的解釋說明和指導。
(三)豐富的課外活動
學習和掌握外國文化僅僅靠有限的課堂時間是不夠的,學生還必須充分利用課外時間擴大自己的語言文化知識。教師要經常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和英語報刊,并提醒他們在閱讀時留心積累有關文化背景和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并隨后組織一些知識競賽等。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此外,教師還要多組織一些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真實語言環(huán)境中體會和運用英語。比如英語角、英語周、英語晚會、英語戲劇大賽等等。還可以適時地邀請一些外籍教師參與進來,比如一起舉行萬圣節(jié)化妝晚會。通過與外籍教師的接觸,學生往往能學到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生動的文化背景知識。
三、結語
人的語言受本民族文化長期熏陶,所以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形態(tài)也會通過語言反映出來。要想達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成功和諧的交際,必須要了解深知目標語文化。大學英語精讀課正是為大學英語專業(yè)學生實現跨文化交際打基礎的課程,所以我們更應該有意識地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多向學生介紹英語國家文化,并分析比較漢語文化與英語國家文化的差異,從而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語用能力,這樣他們在與外國人打交道時才能減少語用失誤,使交際得以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杜瑞清.英語教學與英美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9.
[2]何廣鏗.英語教學法基礎[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6.
[3]胡文仲,高一虹.外語教學與文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2-5.
關鍵詞:人文精神;情商;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08-0197-02
一、高校教育中人文精神塑造的重要性
1.人文精神的內涵
人文精神實質上是一種自由的精神、自覺的精神、超越的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產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基礎,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方法。人文精神是人類文化或文明的真諦所在,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從根本上說都是人文精神的具體表現。對于普適意義上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提出的,反對宗教教義和中古時期的經院哲學,提倡學術研究,主張思想自由和個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的思想。當然,這種最初的認識也在不斷的發(fā)展變化,漸漸使人們有了多種不同的認識。
2.情商培養(yǎng)是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一步
情商屬于非智力因素范疇,是一種情緒智力,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質。國內外研究證明,加強對學生進行情商教育、提高學生的情商水平,有助于改善人與人的關系,有助于正確對待職業(yè)、愛情、家庭和婚姻,有助于完善人的性格,有助于改善人的行為方式、生活習慣以及提高做事的成功率和學習效果。
學校加強對學生進行情商教育是培養(yǎng)綜合人文素質人才的一項重要任務。提高學生的情商是綜合人文素質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證明,加強情商教育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其他方面能力。要盡快將情商教育引入學校課堂。
3.高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意義
在高校教育中人文教育承擔著創(chuàng)造文化、遞接文化的社會職責,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人文其實就是指對人的塑造、改造和培育,包括內在修養(yǎng),及培養(yǎng)、完善修養(yǎng)的手段和方式。人文教育在成人之道這方面擔負著更多地責任,要緊處就在于對理想人格的培養(yǎng)。高校中發(fā)展人文教育,就是要幫助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幫助大學生實現自我造就和自我實現,克服人性的刻薄和平面化,促進大學生作為人而保全其生命的完整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精神的發(fā)展
1.大學生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受“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過于重視科學的工具價值.忽視學生人文精神的養(yǎng)育,造精神在教育上的失落,不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大學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現在:其一,生活虛擬化。由于精神空虛,網絡的虛擬世界成了某些大學生心靈溝通的“精神家園”,他們通過上網來緩解壓抑的情緒,來獲得內心平衡,但這樣做卻減少了與同學的感情交流。其二,對生命缺乏敬畏。人類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珍惜生命,但部分大學生心理承受力弱,不能以正確心態(tài)面對挫折,遇到危機時可能會采取極端的方式對待生命,最終導致悲劇的發(fā)生。其三,失落、無助感增強。當今社會存在這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同樣人們也要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社會、認識自我,就容易產生失落、無助的感受。
2.高校教育對情商培養(yǎng)的力度
情商反映的是一個人感情品質的差異,主要包括人的感受、理解、運用、表達、控制、調節(jié)自我調節(jié)他人情感的能力,是感性的能力,是主宰人生的重要因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要使大學生學會怎樣做人,先從培養(yǎng)他們優(yōu)良的心理品質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入手,使他們有較高的情商??捎行┐髮W生卻過分重視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培養(yǎng),忽略了做人的根本;過分重視功利的東西,忽略了情感和理想。所以,提高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將教育的視野從培養(yǎng)理性因素擴展到非理性因素的領域,以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理的統(tǒng)一。思想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進行情商的培養(yǎng),就必須對情商教育的內容、手段,對如何提高教育者自身的情商進行探討和研究。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重視情商的培養(yǎng)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情商教育的內容
加強大學生情商教育是時展的要求,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對高素質人才的呼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有之義。教育者在面對大學生群體的各種心理沖突和困惑時,要用情商教育幫助大學生學會快樂、包容、感恩和合作。
情商教育的手段還要體現在課程活動、班集體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上。另外,情商教育需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了解社會的主要途徑,社會實踐對鍛煉品質、提高自我認識、了解社會、培養(yǎng)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可以看到或體驗到工作的艱辛,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和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意識,是大學生了解社會和深化自我認識、提高情商的重要途徑。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注重對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戰(zhàn)勝挫折、克服困難的決心,磨煉學生頑強的意志,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樹立學生健全的人格,為學生今后走向社會、適應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2.高校輔導員在情商培養(yǎng)中的作用
輔導員是高等學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在工作中,輔導員可以通過言行示范、活動引領等途徑,不斷加強和推動大學生的情商教育,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和全面發(fā)展。
輔導員的工作作風、為人處世態(tài)度、核心價值觀的外在表現等,都會在無形中影響大學生的言行取向、心理波動與發(fā)展方向,所以大學生情商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朝夕相處的專職輔導員。只有充分提高輔導員自身情商素養(yǎng),才可能發(fā)揮其對大學生的榜樣引導作用。
3.加強高情商教育者的培養(yǎng)工作
教育的特性決定教育本身也是一種交往。教育工作者工作的對象是內心情感豐富的學生,同時教師職業(yè)的特點要求其本身就要具有較高的情商。教育者用自身的情感在教育教學中來感染學生,使其產生共鳴。首先,教育者應該以身作則,追求積極健康向上的情感,要關心學生的日常言行,從小處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教育者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培養(yǎng)他們克服困難的意志,學會控制自己情緒,使其承受住外界的壓力,能保持平穩(wěn)的心態(tài)。另外,還要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感,陶冶他們高尚的情操,為每一位學生的成功創(chuàng)造最有利的條件。
高情商教育者是高校教育中必備的,特別是在實施素質教育、教會學生做人的今天,是不可缺少的。俗話說得好,言教不如身教。教師的高尚品德,豐富而健康的情感,以及廣泛的興趣愛好等情商素質表現,都會對學生良好情商的養(yǎng)成起到引導作用和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塑造人文精神的途徑
1.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文精神的主渠道
人文精神是一個民族極其重要的價值內涵,是提高民族素質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黨的十七大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的方式處理人際關系”。這充分體現了執(zhí)政黨對人的關懷、關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應該注重關心人的感受,貼近人的心靈。第一,構建人文精神的前提條件就是思維方式的根本轉變,要讓人文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fā)生根本的轉變,首先必須要澄清理論上的誤區(qū)。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內容建設要有超越自身的勇氣。當今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不僅有過去、現在的“翻版”,更在于對超越現實、面向未來的自我實現。這種超越需要人在進行自我解剖和自我批判的同時還應該包含一定的自我否定。思想政治教育根據社會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實現話語更新和理論創(chuàng)新;根據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不斷調整內容結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功能與作用方式。
2.以“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加強人文精神塑造
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人文精神的核心所在。以人為本既是中華民族“民本”、“仁民”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合理揚棄,也是為人民服務精神在當代的豐富與發(fā)展,更是我們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根本,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要正確把握和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要始終把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放在工作首位,使人民群眾不斷得到切實的利益。所以,“以人為本”既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根本點,又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人文精神的核心和實質,更是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根本要求。
3.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和情商,促進全社會和諧發(fā)展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茖W發(fā)展和社會和諧是內在統(tǒng)一的。沒有科學發(fā)展就沒有社會和諧,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fā)展?!备咝=逃淹獠康慕逃筠D化為學生內在的心理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以人為本,要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自由自覺的人。因此,在教育中必須要關注施教者與受教者的情商,重視情商培養(yǎng),為將來幸福的人生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
人文精神作為社會文明的理性沉淀,體現了人類對自由本質的自覺追求。人文精神的內容隨著社會發(fā)展而發(fā)展。以公平正義為基石,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針,以“以人為本”為核心內容,以真、善、美為最高追求,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具體要求,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為終極關懷,以構建社會主義社會和諧為目標的人文精神,才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支撐和本質體現。
參考文獻:
[1]趙立麗,沈冰.關于高校人文教育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7,(1).
[2]周育國,梁向麗.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人文精神探析[J].理論前沿,2008,(5).
[3]何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關于人文精神培育的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0.
[4]陳培零,詹春燕.情商教育與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1).
[5]趙生文.淺析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J].教育革新,2007,(1).
關鍵字:信而好古 人文精神 教育思想
中圖分類號:G40-0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4-
一、“信而好古”的經典教育思想
《論語•述而》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逼渲小肮拧惫诺?、古訓的作用在重視教化傳承的中國古代文化中有特殊的地位。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孔子的儒家思想影響最大,主張尚禮好古、以經典為宗的教育理論,對后世影響巨大。
《論語》中,正如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有教無類”、“不學詩,無以言”等,我們再熟悉不過??梢?孔子的對“古典”的強調,對“雅正”的強調,具有普遍的觀念指導意義?!昂霉拧?是講孔子學習的主要取向是前人的經驗教訓的文化繼承,而“信”是講喜愛文化繼承,并注重證實前人理論之理性的現實性,也就是學習前人理論,并通過實踐證實或者證否它??鬃拥摹靶哦霉拧笔浅缟薪浀?、以經典為法則的教育理論,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并隨著儒家學說的傳播,滲透到中國文化各個領域,成為中國古代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原則。同時,也隨著中國美術的不斷發(fā)展,成為中國古代美術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教育思想。
二、“信而好古”經典美術教育的基本精神
“信而好古”重內在精神和生命的連續(xù),意義在于重質、重情。在其思想中,體現了人文精神論、重視教師的觀點。
中國的道德倫理思想和哲學思想的核心就是指出人的尊嚴,維持人的尊嚴。在中國儒學中,孔子是重人文精神的開先河者。他重人事而輕天命,重對人的德性的培養(yǎng)教育。他的人生目標就是“克己復禮”的“從道者”,同時也潛心盡力的培養(yǎng)眾多的忠實于仁與禮的“護道者”。人文精神論是孔子德育思想的理論基礎之一,主張先圣之理。全面的人文精神,貴在全面“人文”,夫子“溫、良、恭、儉、讓”,做事情中正,心態(tài)平和,雖然孔子不敢和周公比,但他對于自己的文化傳承的歷史使命是看得很清楚,是很自信的。
先秦時期,對禮、儀、法、規(guī)的遵從,在教育實施中,表現為對師、傅的尊重。這種思想在荀子著作中體現得最為集中。荀子特別重視教師的地位,常常把君師并稱,這是儒家的傳統(tǒng)思想。孟軻引《尚書•泰誓》中“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的說法,把君師并列起來。荀子以為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正禮”,而學生的任務則在無條件地服從教師的教導。《荀子•修身》曰:“禮者,所以正身也。師者,所以正禮也。無禮,何以正身?無師,吾安知禮之為是也?……禮然而然,則是情安禮也。師云而云,則是智若師也。情安禮,智若師,則是圣人也?!睅煹雷饑朗墙逃幕厩疤?。荀子在《勸學》篇中又說:“《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洞呵铩?約而不達。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這些對師法的重視,對師、傅言傳身教重要性的揭示,在教育思想上,與“信而好古”的觀念一脈相承,也成為中國古代美術教育中普遍遵循的原則。
三、“信而好古”經典美術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教育從屬于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
《禮記•學記》云:“化民成俗,其必由學”,“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集中代表了這一原則。儒家歷來將“德”、“禮”的作用用在“政”、“刑”之上,奠定了君主治國的思想基礎。如漢章帝詔書說:“三代導人,教學為本。”魏明帝詔書說:“尊儒貴學,王教之本也?!睔v代封建王朝正是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大力發(fā)展教育,為鞏固他們政權而服務。這是封建統(tǒng)治教育的目的,在先秦時期封建統(tǒng)治者根據儒家理論,將興學設教作為基本國策,使教育在中國古代享有崇高的地位,國家掌管的教育事業(yè)歸根結底是中央集權的產物,出于統(tǒng)一思想、移風易俗和培養(yǎng)、選拔人才的需要,中央集權的政府必須高度重視教育,并牢牢控制教育。儒家則提供了理論依據及切實可行的興學措施、教學內容和師資。
(二)孔子親身體驗“信而好古”
楊伯峻先生在《論語注釋》中關于孔子思想體系的淵源概括為四點。一,孔子縱然是殷商的苗裔,但早已從貴族下降到一般平民。這是說孔子的家世對孔子學說思想形成的基礎性的影響。二,孔子是魯國人。當時的魯國,正處于新舊的交替之中,即有改革,但改革又不徹底,這種情況,也反映在孔子的思想上。孔子的思想不能不受當時魯國的特定環(huán)境的深刻影響。三,孔子說過自己“信而好古”。他的弟子子貢也說過“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孔子苦讀好學,在讀書中吸取他認為有用的東西,加以利用。古代書籍和古人對孔子都有不少的影響。四,古人,尤其春秋時人,有各種政治家、思想家,自然有進步的,有改良主義的,也有保守和倒退的??鬃訉λ麄兌己苁熘?且適作評價,慎作取舍。這對孔子學說思想的形成也有影響。
孔子的“信而好古”經典美術教育思想,自古以來對中國畫的學習有很深的影響。元趙孟\“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概括的言簡意賅。這種觀念通過藝術理論反映出來,形成中國古代以典范為宗的美術教育思想的基礎,并通過遵循典章儀軌、摹拓臨寫樣范法帖等主要美術教育途徑,達到師授傳習的教育目的。貫通整個總國古代美術教育歷史,可見其影響之大。
參考文獻:
一、信息素養(yǎng)與媒介素養(yǎng)的含義及相互關系
2003年9月,聯合國信息專家會議發(fā)表了著名的《布拉格宣言》指出:信息素養(yǎng)是一種能力,它能夠確定、查找、評估、組織和有效地生產、使用和交流信息,它是人們投身信息社會的一個先決條件,是終身學習者必備的能力。
媒介素養(yǎng)是由英國學者F.R.Leavis最早提出的。1992 年,美國媒介素養(yǎng)研究中心作出如下定義:媒介素養(yǎng)是指人們面對媒介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chuàng)造和生產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使用寬泛的信息技術來制作各種媒體信息的能力。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陳力丹把媒介素養(yǎng)分為兩個層次: 一個是公眾對于媒介的認識和關于媒介的知識, 另一個是傳媒工作者對自己職業(yè)的認識、對傳媒工作規(guī)范的了解以及職業(yè)精神。
雖然媒介素養(yǎng)比信息素養(yǎng)的概念更早地進入人們的視野,二者的理論淵源、實踐趨向不同,但在信息化時代,二者在差異中趨于融合。媒介作為傳遞信息的載體,信息屬性是其最重要的屬性,媒介也是因為人們對信息的需求而存在的。在新媒介不斷涌現的今天,媒介又成為信息的一種表現形式。因此,媒介素養(yǎng)與信息素養(yǎng)是一種共生共存的關系,它們相互依托、相互促進、統(tǒng)一發(fā)展,共同構成個體素養(yǎng)總和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一種“綜合素養(yǎng)”。這種“綜合素養(yǎng)”教育是新聞教育的基礎,是新聞學專業(yè)大學生必備的基本功之一。
二、新聞學專業(yè)大學生媒介素養(yǎng)與信息素養(yǎng)現狀
當前新聞學專業(yè)大學生對媒介與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教育不容樂觀。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一是媒介接觸內容偏頗,如網絡接觸過多、集中在交流、娛樂類和體育類信息,對傳統(tǒng)媒體關注度不高;二是對網絡缺乏足夠的理性認識,如認為使用媒介主要是為了娛樂消遣,對職業(yè)需求和自身素養(yǎng)提升的要求認識不足;三是媒介與信息道德規(guī)范認識模糊,信息心理防御意識薄弱、自律意識不足??梢哉f,在校新聞學專業(yè)大學生的媒介與信息素養(yǎng)不高,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
三、提升新聞專業(yè)大學生媒介與信息素養(yǎng)的必要性
以網絡平臺和信息技術為依托的新媒體,是“大數據”時代來臨的重要背景。在這樣一個 “無處不在(整合)、無時不有(在線)、無所不能(交互)”的新媒體時代,數據成為新聞的核心資源之一,新聞從業(yè)者面對著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新舊并存、功能互補、邊緣融合、形態(tài)創(chuàng)新的全新媒體生態(tài)環(huán)境,必然要迎接著新聞樣式、新聞生產、媒體形式、傳播形式以及傳受關系將被顛覆的挑戰(zhàn),無疑對個人的素質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比如,如何對龐大信息數據中展現的復雜輿情進行梳理預判?一方面需要通過“數據挖掘”、“數據可視化”等先進技術整合分析網絡、手機領域中不斷產生的數據信息以及其他與社會輿情相關的數據信息,進而收集分析熱點事件,研究媒介傳播內容,分析討論媒介訊息對策,挖掘輿情動向;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批判性思維技能,提高新媒體條件下的快速反應力、輿情洞察力、精準分析力、科學預測力、傳播滲透力、深度解釋力,真正達到對輿情變化了如指掌、應變自如,從而為引導話語走向、構建積極健康向上的話語氛圍提供堅實保障。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發(fā)展,以微博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異軍突起, 信息快餐化、碎片化傳播已成為一種潮流。人的信息與媒介素養(yǎng)構成了其存在與發(fā)展的基礎,影響著人的生存與發(fā)展資源的獲得。尤其對于新聞專業(yè)大學生、這支未來新聞從業(yè)者的主力軍來說,要做到未雨綢繆,適應未來工作的需要,必須提高其信息與媒介素養(yǎng),做到博學多識、信息處理能力強,才能在“新輿論場”中,做到先聲奪人、搞好新聞傳播和輿論引導,真正唱響時代主旋律。所以,提高準新聞人信息與媒介素養(yǎng)不僅是個人成長的需要,更是職業(yè)和時展的需要。
四、提升準新聞人媒介與信息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觀念引導,提升對媒介與信息素養(yǎng)的理性認識。
媒介素養(yǎng)是新聞學專業(yè)大學生必備的一項基本功。但由于媒介素養(yǎng)教育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著新聞教育等同于媒介教育的認識誤區(qū),導致有些人對“媒介素養(yǎng)”認知和重視程度不夠,對提升自身信息和媒介素養(yǎng)重要性缺乏理性認識,對信息批判性理解和接受的能力以及對媒介批判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有效抵御大眾傳媒不良影響的能力較弱。因此,有必要強化媒介與信息素養(yǎng)教育,通過宣傳引導,不斷激發(fā)他們主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搜集、判斷、整理和利用信息的熱情,強化他們培養(yǎng)自身批判性思維技能的意識;加強發(fā)現、評價、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與正確信息系統(tǒng)使用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他們充分認識傳媒信息傳播、教育宣傳、輿論監(jiān)督等的功能,提高甄別、利用信息與輿情的意識與能力,并把媒介素養(yǎng)作為新聞專業(yè)大學生的基本能力實施考核、監(jiān)督,形成制度,常抓不懈。
(二)恪守新聞本真,樹立新聞專業(yè)主義意識。
真實、準確、全面、客觀,是新聞價值的最高標準。新聞專業(yè)主義強調以服務大眾為中心目標,堅持客觀性和獨立性兩個核心理念。新聞職業(yè)精神則涵蓋了職業(yè)群體中被廣泛接受的思維方式、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對新聞專業(yè)大學生來說,職業(yè)操守與意識的培養(yǎng)是媒介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由于很長的時期內傳媒是黨政機關的一部分,傳媒工作者缺乏職業(yè)意識。當前新聞職業(yè)精神面臨的主要問題,突出地表現在精神動力缺失、職業(yè)行為失范和人文精神失落。所以,對新聞專業(yè)學生強調加強新聞專業(yè)主義意識培養(yǎng)與新聞職業(yè)精神架構實屬必要且任重道遠。
有研究指出新聞職業(yè)精神的價值取向是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核心支撐是責任意識與社會良知,保障體系是敬業(yè)精神與勤業(yè)精神。這不僅為我們新聞學專業(yè)大學生指明了應該努力錘煉和主修的方向,也決定了一個新聞從業(yè)人員必須時時以滿足社會與公眾的各種信息需要、促進國家和社會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和崇高使命,必須具有較高的新聞職業(yè)素質及專業(yè)能力。
(三)加強技能培訓,培養(yǎng)復合型新媒體人。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預示著網絡平臺將成為開展新聞宣傳的最重要的陣地之一,海量的信息與復雜的輿情環(huán)境,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是具備深度報道能力的綜合型新媒體人才。首先,要加強計算機和網絡操作應用技能培訓。內容是新聞傳播的核心,但渠道和技術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準新聞人需要熟練應用計算機網絡,進一步提升采集、儲存、處理、利用信息的能力。要充分利用圖書館網絡平臺學習和培養(yǎng)獨立查尋信息特別是網絡信息的基本技能,不僅要熟悉圖書館的數據庫和光盤檢索系統(tǒng),能得心應手地進行館藏文獻的計算機檢索、獲取大量的文字信息,而且要學會圖片、聲音等信息的鏈接、獲取和處理等。其次,加強媒介技能實訓。尋找各種實踐機會,學習媒介技術和媒介語言,力求能靈活操作媒介設備, 掌握媒介使用技巧,重視和提高對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介操作技能的使用和培養(yǎng)。再次,要建立屬于自己的文獻信息檔案。以便了解媒介受眾, 不斷提高信息交流層次,培養(yǎng)分析、鑒別、處理不同渠道來源信息的預判能力以及思辨與策劃能力。同時,要鍛煉學生的行動力,通過學習著名媒體人的報道案例,學習挖掘動態(tài)信息背后的深度信息,提高信息溝通、交流與利用能力,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專多能”的思考型、調查型、復合型媒體人。
參考文獻:
[1]孫平 曾曉牧:《面向信息素養(yǎng)論綱》,《圖書館論壇》 2005年第4期
[2] 唐筱童:《新聞學專業(yè)大學生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新聞教育》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