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物理知識范文

物理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物理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物理知識

第1篇:物理知識范文

【關鍵詞】物理滲入人類生活各個領域存在物理學家同學們身邊科學意識科學學習方法

物理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自然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不僅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fā)展也產(chǎn)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從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自然哲學,到牛頓時代的經(jīng)典力學,直至現(xiàn)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學家科學素質、科學精神的有形體現(xiàn)。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例如,光是找找汽車中的光學知識就有以下幾點:

1. 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后鏡是一個凸鏡

2. 汽車頭燈里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

3. 汽車頭燈總要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

4. 轎車上裝有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難看清車中人的面孔

5. 除大型客車外,絕大多數(shù)汽車的前窗都是傾斜的

再如下面的例子:

五香茶雞蛋是人們愛吃的,細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雞蛋剛從滾開的鹵汁里取出來的時候,如果你急于剝殼吃蛋,就難免連殼帶"肉"一起剝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訣竅,就是把剛出鍋的雞蛋先放在涼水中浸一會,然后再剝,蛋殼就容易剝下來。

明白了這個道理,對我們很有用處。工程師在設計房屋和橋梁時,都廣泛采用鋼筋混凝土,就是因為鋼材和混凝土的膨脹程度幾乎完全一樣,盡管春夏秋冬的溫度不同,也不會產(chǎn)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鋼筋混凝土的建筑十分堅固。

談到物理學,有些同學覺得很難;談到物理探究,有同學覺得深不可測;談到物理學家,有同學更是感到他們都不是凡人。誠然,成為物理學家的人的確屈指可數(shù),但只要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勇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從生活走向物理,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物理就在身邊。正如馬克思說的:"科學就是實驗的科學,科學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物理不但是我們的一門學科,更重要的,它還是一門科學。

物理學存在于物理學家的身邊。勤于觀察的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做禮拜時,懸掛在教堂半空中的銅吊燈的擺動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后來反復觀察,反復研究,發(fā)明了擺的等時性;勇于實踐的美國物理學家富蘭克林,為認清"天神發(fā)怒"的本質,在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日子,冒著生命危險,利用司空見慣的風箏將"上帝之火"請下凡,由此發(fā)明了避雷針;敢于創(chuàng)新的英國科學家亨利o阿察爾去郵局辦事。當時身旁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郵票,準備裁下一枚貼在信封上,苦于沒有小刀。找阿察爾借,阿察爾也沒有。這位外地人靈機一動,取下西服領帶上的別針,在郵票的四周整整齊齊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后,很利落地撕下郵票。外地人走了,卻給阿察爾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并由此發(fā)明了郵票打孔機,有齒紋的郵票也隨之誕生了;古希臘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阿基米德原理;……研究身邊的瑣事并有大成就的物理學家的事例不勝枚舉。

第2篇:物理知識范文

關鍵詞:理解;四維視角;淺理解;聯(lián)系;匹配;表達

物理知識的淺表化理解是學生學習物理時出現(xiàn)的正常而又普遍的現(xiàn)象,特別是隨著物理知識的深入學習更是如此。而物理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深化理解從而能夠更好地運用知識。然而,每個個體對理解存在不同的認識和標準。那么,到底什么是理解?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又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呢?下面,筆者將從四個不同的視角看待這個問題。

1 四個不同視角下的物理知識的理解

1.1 聯(lián)系

從聯(lián)系的角度,我們可以把知識的理解分成三個方面,分別是知識與方法之間的聯(lián)系,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知識與情境的聯(lián)系。知識與方法之間的聯(lián)系指的是知識由什么方法得來,知識給某問題帶來什么樣的解決方法。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包括時空順序、因果關系、操作步驟、差異共性等等。知識與情境的聯(lián)系則偏向于從知識的應用中進一步理解知識,它包括用情境示例說明知識、情境中辨認知識、用知識解釋情境。

1.2 認識

從認識的角度來看,在我們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通常需要解決這樣三個問題即“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笆鞘裁础敝苯影l(fā)出對知識本身的提問,幫助我們識別知識的要點;“為什么”不是指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知識而是用知識來解釋與它有關的現(xiàn)象的原因,有助于我們在應用中深化理解;“怎么樣”則承接上一步的“為什么”指如何用知識說明相應的過程。

1.3 思維

從思維的角度我們可以對知識進行多樣化的思維活動,包括換一種方式表征:如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圖形化表示、數(shù)學化表示、案例化表述等等,;分析知識的要點如定義、意義、內(nèi)涵、外延、條件等;與已有知識進行聯(lián)系和區(qū)分,從而納入原有知識體系;在情境中辨認識別知識,用知識來解釋甚至預測情境[1]。

1.4 活動

從思維的角度為了理解知識我們往往會進行一系列的活動,它包括自我問答和相互問答、個性化表達和一句話概括、示范和示例、識別和辨析、解釋、預測和說理、整理等。正是在這些各種各樣的活動中,關于知識理解的相應的問題暴露然后被解決,知識不斷地得到再現(xiàn)和鞏固。

2 物理知識的淺理解個案

一堂光的反射課實錄(節(jié)選)

?老師以青山倒影和鏡子照人兩個生活實例出發(fā)導入主題:光的反射。并提問學生什么是光的反射,有什么規(guī)律

?老師給出光的反射的定義:光照在表面時,部分光會被反射回去

?老師繼續(xù)提問學生為什么山有倒影,為什么敵在暗看不到,我在明看得到

?老師進行光的反射演示實驗,作出圖示,并直接給出線與角的名稱

?老師提問線的位置規(guī)律,學生回答三線共面,法線居中

?老師提問角度關系,學生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老師說要注意先后順序

?老師給出一個例題:已知入射光線怎樣確定反射光線,某學生起立回答說要先畫出反射點;教師未反饋,讓學生自己畫,老師判斷結果,指出其中的實線虛線問題

以上是一堂光的反射課的實錄,整體來看這堂課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但學生真的理解光的反射這一內(nèi)容了嗎? 案例中,老師給出光的反射的定義:光照在表面時,部分光會被反射回去。用反射來定義反射,此處出現(xiàn)了循環(huán)定義,這顯然是不確切的。老師直接給出了光的反射的定義以及光反射中線與角的名稱,缺乏知識的由來,缺乏知識的形成的相應過程[2]。我們知道學習光的反射之前一定學習過光的直線傳播,而學習光的反射之后我們還要學習光的折射,然而在這節(jié)課中老師一直只是孤零零的介紹光的反射,也沒有引導學生思考它與其它知識的關系,從而建立有機的聯(lián)系。這樣,學生所汲取的知識是一個一個零散的點,無法形成完整的體系,顯然無法促進他們對知識的理解。

3 物理知識深化理解核心方法

3.1 聯(lián)系

聯(lián)系,指將知識與已有知識進行多樣化的聯(lián)系。在之前的案例中,老師可以提問學生光源發(fā)出的光是怎樣傳播的?學生用之前所學的知識回答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是直線傳播的。老師再提問光在傳播過程中若遇到障礙物時會怎樣呢?學生可能會猜想光被反射回來,以此引出光的反射的概念,@然比之前借助兩個現(xiàn)象直接提出光的反射的定義要好的多。

3.2 匹配

匹配,指將知識處理成某種結構,與其它知識或情境結構進行匹配。針對問題情境,我們需要在理論模型空間中不斷搜索,將其與問題情境進行匹配、轉換,最終在理論模型中確認所有的未知或待求屬性。結合案例,教師可以進行相關實驗演示,例如把玩具激光筆打開,讓光斜射到平面鏡上,問學生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打開玩具激光筆,讓光束垂直射到水面上,并在水槽和激光筆上方放一張白紙?zhí)釂柾瑢W們又觀察了什么現(xiàn)象?提問幻燈機將幻燈片的圖像投射到粗糙的屏幕上,我們?yōu)槭裁茨軓膲ι峡吹綀D像?讓學生進行分析[4-5]。

3.3 表達

表達,則是指是將之前所說的聯(lián)系與匹配的的過程用多樣化的方式進行表達。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教師示范活動、學生說理活動、學生相互出題活動等等。在教學過程中,解決當入射光束垂直于反射面時,即與法線重合無夾角時,反射角為幾度這樣一個問題時,老師可以先設計相關的實驗過程讓學生進行探究,比如先做演示實驗讓學生首先觀察入射光束向法線靠攏時,反射光束會有什么變化?再大膽猜想,在光的反射中,會不會發(fā)生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重合?然后讓學生上臺演示,觀察重合時入射光線與反射面是什么情況,入射角、反射角為多少度。在實驗之后,老師再次強調入射角反射角的定義,結合先前已經(jīng)得到的結論講解因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為零度反射角自然是零度。

4 結束語

物理理解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方法不斷地去探索、領悟并進行相關應用,事實上,聯(lián)系、匹配與表達的這套方法正是將知識在聯(lián)系與應用的過程中不斷內(nèi)化成學習者自己的知識,并加深其理解,從而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深化理解物理知識就是去主動地學習、主動地思考、全方位地探索挖掘知識。

參考文獻:

[1]理解的六種維度觀――知識理解的新視角[J]. 何曄,盛群力. 全球教育展望.2006(07)

[2]正確理解物理概念是學好物理知識的前提[J]. 陳平.內(nèi)江科技.2007(09)

[3]中學物理教學中的物理概念問題[J].張世富.物理教學.2012(07)

第3篇:物理知識范文

一、當前高中生物理知識學習的現(xiàn)狀

1.高中生正處于各方面發(fā)育的階段,生理方面、心理方面都存在較大的矛盾.在高中的學習生活中,由于壓力加大,通常情況下沒有好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習,導致高中生不知所措.高中物理的學習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在初中階段,物理知識往往簡單直接,老師也會找一些有趣的教學內(nèi)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但是升入高中后發(fā)現(xiàn),高中物理知識以定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需要抽象的思維和嚴格的數(shù)學論證.這種初高中思維的分層,思維方式的迥然不同,直接導致高中生物理學習效果的不樂觀.

2.教材的編寫等客觀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打開物理課本可以發(fā)現(xiàn),課本中與生活實際有關的實例少之又少,高中生原本就對物理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恐懼心理,全篇的理論更加使學生感到頭疼.同r,由于高中知識各學科之間聯(lián)系緊密,與物理密切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作為物理學習的基礎工具,具有嚴重的滯后性,使高中物理學習難度加大.

3.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有些學生只是將物理當成幫助升學的工具,埋頭苦學,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所在.這種學習的態(tài)度,嚴重制約了高中生的發(fā)展.同時,一味地學習課本知識而缺乏對外界的了解會導致與社會的脫節(jié),阻礙高中生全方面、高素質發(fā)展.

二、生活物理對物理知識學習的重要啟示

由于脫離生活實際是導致物理知識學習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有人提出了生活物理的概念.通過與生活實際的緊密結合,加深高中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既加強了學習的實踐性,又提高了高中生的物理學習效果.

1.加強學習的實踐性,降低物理知識的學習難度.物理知識源于實際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時時刻刻存在著物理現(xiàn)象,只是高中生受到課本知識的局限無法與實際相互結合.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高中生要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習慣,在學習之余多關注外界事物,將生活帶入到物理的學習中.例如,在學習彈力的過程中,可以聯(lián)想到我們小時候玩的皮球,頭上扎的頭繩等,這些都是彈性的原理.這樣與實際相結合,有助于學生能理解課堂所學到的內(nèi)容.通過生活物理的引入,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同時,經(jīng)常性地物理聯(lián)想,加強了物理學習的實踐性.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學習物理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從而在輕松的氛圍下快樂學習.

2.激發(fā)高中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物理學習效果.高中課本物理知識枯燥乏味,有些學生由于學習吃力,逐步喪失了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從而導致物理學習效果的下降.所謂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學習有了興趣,才能表現(xiàn)出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習效果.將物理知識與生活物理相互結合不失為一種好的學習方法.例如,在學習摩擦起電的知識時,可以聯(lián)想到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在秋天脫毛衣時會有火花產(chǎn)生,進而發(fā)現(xiàn)這就是課本講的摩擦起電.這樣與具體實際相結合進行學習,能夠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重新激發(fā)起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結成小組廣泛收集生活物理現(xiàn)象,加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第4篇:物理知識范文

1理解記憶

理解是記憶的基礎,是最好的記憶方法.只有理解了的知識,才能牢固記憶、靈活運用.例如,對于“被測物放在左盤”這一結論,學生往往記不住左右.這要從天平的構造(游碼向右移)、游碼所指的刻度值與砝碼相加以及杠桿的平衡條件這三方面去理解,由這三者共同決定的(詳見《中學物理教學》1994年第四期第32頁筆者撰寫的《理解記憶與天平的靈活使用》一文).對于沒有理解的知識,沒有懂得“物中之理”,或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識,只能死記硬背,當然難于記憶和靈活運用.

2作圖記憶

(2)物像分居凸透鏡兩側(折射光穿過透鏡后,在另一側相交成實像).

(3)物近像遠大(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也越大)

由圖4和圖5可知:物在焦距外、2倍焦距內(nèi)時,

①成放大的倒立實像;②像在2焦距外.

(這就是幻燈機、放影機的原理).

由圖6可知:物在2倍焦距上時,在凸透鏡另一側2倍焦距上成等大倒立實像.

由圖7和圖8可知:

①物在2倍焦距外時,成縮小的倒立實像;

②像在焦距外,2倍焦距內(nèi).

(這就是照相機的原理).

由作圖可知:物在焦距內(nèi)外,決定了像的虛實;這是“量變引起質變”的哲學規(guī)律在凸透鏡成像上的反映.

物在2倍焦距內(nèi)外,決定了像放大和縮小,這又是“量變引起質變”的規(guī)律在凸透鏡成像上的具體表現(xiàn).

這樣的作圖記憶,不但直觀易記、形象鮮明,而且從本質上理解了凸透鏡成像的前因后果及成像規(guī)律,其實質也是理解記憶,只是更直觀、更形象化.

3假借記憶

對于有些較深奧的物理知識,對某些弱智學生來說難于理解.這可抓住知識中的某些特征進行假借記憶.例如,對上述中的天平問題,可抓住“右盤放砝碼”這一特點,假借人類右手靈活、敏捷,拿鑷子砝碼方便這一事實,換而言之,左盤放被測物.在電學中,要判定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假借“力”字向左鉤,則用左手判定;要判定電磁感應中感生電流的方向,可以假借“電”字向右鉤,則用右手判定.這就很容易區(qū)別左右手定則.

4歸并記憶

6列表記憶

7概括記憶

將完整的詳盡的物理知識進行提煉、概括成簡短的幾字來記憶.例如:將牛頓第三定律概括成:等大、反向、同時、異體這八字;將牛頓第一定律概括成“物體保持原態(tài)”這六字;將阻力臂、動力臂概括成“點線距離”.在這些概括中,只要抓住原句子中的主語、謂語、賓語;刪去定語、狀語、補語,句子就簡煉了.

8集中記憶

9推導記憶

10實驗記憶

第5篇:物理知識范文

【關鍵詞】高中物理 本質 思維 課程

在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的課程總目標中發(fā)現(xiàn),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促進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積極參與課堂、探究合作、大膽實驗、樂于思考,激發(fā)其好奇心與求知欲,培養(yǎng)科學探索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其堅持真理、勇于創(chuàng)新、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一、圍繞教學本質,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物理概念的建立與物理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都是以實驗事實作為依據(jù)的。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視實驗,才能讓學生獲得理性的知識。首先可以通過趣味性的物理實驗演示,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fā)他們思索的欲望。用實驗導入新課的方法,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懸念,然后通過授課解決懸念。其次,每節(jié)課的前十幾分鐘是最佳的實驗教學時機,因為這時候的學生往往情緒高昂,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師能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jù)欲講內(nèi)容,做一些隨手可做的實驗,就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最后,還可以把實際生活中的現(xiàn)象跟物理實驗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感悟實際生活的奇妙和規(guī)律性。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組織和設計課堂講授內(nèi)容和實驗內(nèi)容,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通過演示實驗,使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學生感興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增強學習效果。

二、注重知識過程,養(yǎng)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過程與方法的獲得并不是直接由學科的知識內(nèi)容來表達的,它往往隱藏在知識的背后,支配著知識的獲取、知識的應用等。歷史上人類認識某一規(guī)律時科學家們的活動過程、思維過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天體運動、萬有引力等問題的研究,物理規(guī)律的得出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如對于萬有引力定律的得出安排了三節(jié)內(nèi)容,它展現(xiàn)了科學發(fā)展過程中富有創(chuàng)造而又嚴謹?shù)乃季S過程,是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難得的好材料。第一節(jié)“行星的運動”,介紹了科學家們觀察行星運動、描述行星運動規(guī)律,這是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的基礎。第二節(jié)中“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根據(jù)牛頓的理論去“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先做這樣的猜想,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肯定與它們間的距離有關,接著進行假設,假設行星繞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而這個引力就等于行星的向心力。第三節(jié)介紹牛頓進行“月地檢驗”,對萬有引力進一步演繹、推廣,得到廣泛適用的萬有引力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得出之后如果讓學生總結其發(fā)現(xiàn)中的過程與方法,教師再站在一定高度做適當?shù)狞c撥,那么對學生以后認識社會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

三、加強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

實驗是開展物理學習的基礎。在物理學中,概念的形成、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都要以實驗作為唯一的檢驗標準,物理學科中許多重大的發(fā)現(xiàn)都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獲得的。觀察、實驗都離不開科學的思維,無論實驗方案設計、實驗現(xiàn)象觀察、實驗數(shù)據(jù)的采集、實驗結果的分析、實驗結論的得出,還是理論研究中的推理論證、概括和總結,物理模型的提出、概念的形成、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都必須經(jīng)過科學的觀察與思維。物理學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基礎,許多高新技術都與物理學密切相關,許多重要的技術發(fā)明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起到了很大作用??茖W探究本身也是學習的內(nèi)容,它也是一種學習方法,要強調學生自己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獲取知識、體會科學方法,受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熏陶??茖W探究還是一種精神,它應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學生探求新知識的積極性,而不是被動地吸收知識。這樣就能體現(xiàn)新課程的探究精神,從而達到新課程的教學目標。

四、實現(xiàn)三維目標,全面構思教學內(nèi)容

第6篇:物理知識范文

一、知識準備不足

學習新知識時要有許多基礎知識的,可是有些基礎知識學生從來沒有學過,例如初二學生在學習電壓時,由于學生沒有基礎,很難理解。很多學生會提出到底什么是電壓的問題,在學生中會形成難學的印象,這樣就形成了教學的難點。針對知識準備不足造成的難點,我們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shù)刂v一些有關的預備知識,用最易于學生接受的方式傳授,切忌不要生搬硬套,使學生心理上產(chǎn)生負擔,例如學習電壓時采用類比的方法,用水壓來類比電壓,這樣學生會由水壓聯(lián)想到電壓,就不再會有難學、難于接受的感覺。

二、日常形成的思維定勢帶來的影響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生活經(jīng)驗和體驗,在學習物理時會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對于所講的知識會感到難于理解,簡直不可思議。例如:人提著一桶水沿水平路面行走200米時,人不做功。生活經(jīng)驗表明,提著一桶水走路會累得筋疲力盡,但從物理角度表明這種情況,根本不做功,學生很難理解;再如:人用力推大木箱,雖然很用力,但沒推動,多數(shù)學生會認為是推力小于阻力造成的,但是實際情況卻是推力等于阻力的,這樣的情形很多,學生理解的不好,便會產(chǎn)生物理太難的感覺。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老師在講解知識時,要注意分析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生的思維規(guī)律,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來突破這些難點。例如在講人提著一桶水沿水平路面行走時不做功之前,對功要嚴格定義,關鍵詞要重點突出,強調功等于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的乘積。而提著水桶沿水平路面行走,這種情況雖然有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但物體在力的方向上沒有通過距離,所以人無論走多遠都不做功;在講人推木箱沒有推動時,多數(shù)學生都會有推力小于阻力的錯誤結論,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從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受力情況來分析,木箱沒推動說明處于靜止狀態(tài),即平衡狀態(tài),而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推力和阻力一定大小相等;如果學生還不能理解,也可以逆向思考,如果推力小于阻力,木箱在水平方向受到不平衡力的作用,假如推力向東,由于阻力大于推力,那么木箱將會向西運動,這時我們不用再講,學生自己也會認識到真的錯了。

三、概念相似,形式相似,會讓學生產(chǎn)生模糊的認識

例如:液體壓強公式P=ρgh和浮力公式F=ρgv,兩個公式形式相似,不易區(qū)分;壓強公式P=F/S與功的公式W=F.S,兩個公式字母相同,容易混淆;像熱能與熱量等,概念非常相似,意義不同,這些形式相似的公式和概念,對于剛學物理的學生來說,難度較大,總是容易弄錯。針對這種概念相似,形式相似形成的難點,教師講解時要進行透徹的分析,重點講清每一個公式的物理意義和使用條件。(1)相似的公式要理解意義,每一個物理公式表示一個物理概念或物理規(guī)律,不僅僅是字母的單純關系,如:P=ρ1gh表示密度為ρ1,深度為h的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F=ρ2gV則表示物體浸在密度為ρ2的液體中,排開液體體積為V時,物體受到的浮力。P=P/S表示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即壓強;而W=F.S則表示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的乘積,即力對物體所做的功。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理解含義的基礎上,記住公式,不再混淆。(2)相通的概念要注意區(qū)別:像熱能和熱量這兩個概念,要分清它們,就要明確指出它們的區(qū)別,熱能即內(nèi)能,是指物體內(nèi)部所有分子的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而熱量是在熱傳遞的過程中,轉移的內(nèi)能的多少,也就是說在熱傳遞的過程中,高溫物體放出熱量,內(nèi)能減少;低溫物體吸收熱量,內(nèi)能增加,這樣對概念指出了區(qū)別,才能突破知識的難點,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四、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直觀性較差,思維過程復雜,學生又缺乏感性認識造成的難點

物理中有些概念和規(guī)律,學生往往缺乏“親身體驗”和“親眼所見”而持懷疑態(tài)度,這樣就會形成知識難點。如在講電磁學時,對于磁場的存在,講電學時電流的存在,由于看不見、摸不著,學生對其存在持懷疑態(tài)度。針對這種情形,我們可以利用實驗的直觀性,來增強規(guī)律和概念的可信度??床灰?、摸不著的磁場是否真正存在,通過一個實驗,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把幾個能自由轉動的小磁針,放在條形磁體的周圍,讓小磁針在水平面內(nèi)自由轉動后,便會看到小磁針靜止時,南北極方向發(fā)生偏轉,不再指向原來的南北方向,而且有一定的規(guī)則。學生看后,再引導學生分析,沒有條形磁體時,小磁針自由轉動以后,總是南極指南,北極指北,現(xiàn)在情況不同,說明小磁針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這一定是條形磁體產(chǎn)生的作用,它們之間的作用便是通過磁場產(chǎn)生的。這樣學生才會打消懷疑,這樣用實驗的直觀性可以突破知識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不適合,教學要求的不當,同樣會增加物理知識的難點

第7篇:物理知識范文

【關鍵詞】結構化增強記憶聯(lián)想規(guī)律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6-0108-02

眾所周知,記憶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科學記憶,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加速知識積累。物理學科的記憶是物理學科智力活動的基礎,也是物理學習的倉庫。沒有豐富的物理知識信息儲藏倉庫,智力活動這座工廠就只有停工待料,因此培養(yǎng)學生記憶物理知識的能力非常重要。

一 物理知識記憶的特點

物理記憶有三大特點:一是物理記憶以表象為載體。表象是人們過去已經(jīng)感知的事物在頭腦中留下的痕跡,人們在活動時,痕跡的再現(xiàn)或恢復就成為表象。如要理解G=mg這個公式,就可以借蘋果落地的圖像痕跡為載體加以理解:蘋果有質量,在地球上有重力,蘋果才始終落地。二是物理記憶以理解為基礎。由于物理知識抽象、簡潔,單從字面上記憶是無效的。實踐證明,只有理解了物理知識,才能有效記憶。不理解的知識是不可能長期地儲存在記憶庫中的。如有的學生把v=s/t誤寫成v=t/s,只要我們對照速度的定義便知道哪一個公式有誤。三是物理記憶以對知識的系統(tǒng)化為捷徑。物理記憶應該突出重點和關鍵點,應在記住具體知識的前提下,把分散的物理知識系統(tǒng)化,形成合理的物理知識結構。結構化的物理知識具有簡化信息,增強知識的操作性和產(chǎn)生新命題的功能。這種對物理知識的加工和組織是對記憶的簡化和升華。

二 物理知識記憶的方法

中學物理涉及許多物理概念,公式、規(guī)律及現(xiàn)象,都需記牢。在記物理知識時除了下工夫外,還應找竅門,掌握規(guī)律,采取科學的記憶法。下面筆者就結合物理課教學談幾點常見的增強物理記憶的方法。

1.直觀的記憶方式

教學中,通過實物、模型、繪制掛圖、自制教具等手段,或使用電視、多媒體課件等電教媒體以及形象生動的比喻,將抽象的物理理論形象化,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如利用汽油機的活動掛圖,汽油機模型,自制課件,能深入淺出地講清其工作原理。這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2.總結歸納的方式

物理現(xiàn)象的千變?nèi)f化是有其規(guī)律的,只要找到事物之間的變化規(guī)律,抓住事物變化的本質,就可以理解其事物變化的原因。而物理記憶以理解為記憶的基礎,以對知識的系統(tǒng)化為捷徑,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尋找物理變化規(guī)律,加以歸納總結,理解越透徹,記憶越牢固。例如,產(chǎn)生感生電流的條件可以歸納為:電路要閉合;是部分導體;一定切割磁感應線。又如,光的反射定律可以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

3.利用實驗來增強記憶

物理實驗能為學生學習物理提供符合認知規(guī)律的表象;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使學生得到科學方法訓練。例如,做一個覆杯實驗,大氣壓存在的事實讓學生久久不能忘懷;用彈簧測力計拉一個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毛刷,摩擦力的方向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通過實驗多種感覺器官將知識信息傳入神經(jīng)中樞進行思維加工,同時輸出反饋信息、控制觀察和操作器官,讓學生獲取更為廣泛和深入的信息,從而達到加深理解和增強記憶的目的。實踐證明,從實驗中得到的知識比死記硬背學到的知效

果好得多,記憶準確、牢固。

4.利用比較法

將新舊知識中具有相似性和對立性的有關內(nèi)容以及某些易混淆的概念、定義和規(guī)律等知識,通過分析、對比找出異同點及聯(lián)系,可以加深理解增強記憶。例如,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qū)別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對照比較,在學生的腦海里形成清晰的輪廓,大大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

5.利用圖表方式

教學大綱要求:“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會正確作簡單的力的圖示、力的示意圖、電路圖、光路圖”。圖示法這種教學策略,顯然為實施大綱教學要求提供了廣闊的訓練途徑和保證。這種形象化、具體化的教和學的策略,是符合學生的心理、生理發(fā)展特點的。

用圖形化的數(shù)學語言表示物理中的量、量的關系、量的變化,表示出物理概念、原理、規(guī)律以及狀態(tài)和過程,以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認識。其關鍵是善于運用所掌握的數(shù)學知識,通過分析物理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建立一定的數(shù)學關系,如函數(shù)、圖像關系、數(shù)軸等。

6.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

聯(lián)想記憶法的特點是思路開闊,富有延展性、靈活性,聯(lián)想能使腦神經(jīng)細胞興奮,在大腦皮層留下清晰的印跡,因而記憶十分牢固。堅持使用這種記憶方法,有助于發(fā)展想象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精神。物理學中的很多規(guī)律都是人們依據(jù)研究對象所提供的信息,使人們的認識打破常規(guī),尋求變異,通過觀察、聯(lián)想、探索等多種思維方式得出來的。例如,瓦特從壺蓋的跳動生疑,創(chuàng)造發(fā)明了蒸汽機。伽利略看到教堂中大吊燈的擺動,得出了單擺擺動的“等時性”。

在講解摩擦力中,摩擦力方向的判斷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學生往往不能準確地進行分析,從而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除了通過對物體受力分析來判斷物體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外,還可以讓學生聯(lián)想到生活中的實際事物。例如,有的摩擦力方向與物體實際運動方向相同,可以聯(lián)想到用皮帶輪把物體從低處傳送到高處的生活實景。復雜抽象的問題與熟悉的實際生活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更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從而輕松、準確地解決問題。

三 物理知識記憶應遵循的規(guī)律

物理記憶還應遵循以下規(guī)律。

1.及時復習,經(jīng)常運用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速度曲線”揭示了遺忘進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實驗證明:對剛掌握的知識,如果不及時復習,一天后可能遺忘20%,一周后遺忘30%,一個月后只能保留50%左右,時間越長保留的知識就越少。因此,對課堂上需要記憶的重點內(nèi)容應采取這樣一些措施:一是在下課前認真小結,及時復習鞏固;二是必須抓好新課前的復習提問,促使學生在課下復習;三是學完每章后做好分段復習??傊?,多次強化復習是鞏固記憶、克服遺忘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最后做到記憶適量,勞逸結合

由于超負荷記憶遺忘率高,因此物理知識的記憶不能探多求全。切忌集中一段時間連續(xù)重復某一內(nèi)容,使大腦長時間處于緊張疲倦狀態(tài),這樣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抗情緒。要合理安排時間,勞逸結合,適時地調整學習內(nèi)容和形式。

第8篇:物理知識范文

一、力學

表1 高中自然地理涉及的力學知識

高中自然地理中的許多力學知識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若用物理學中的力學知識幫助解釋的話,學生更容易理解。本文以地球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為例,分析高中自然地理中的力學知識。

在高一第一章講述地球的運動時,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都是學習的重點知識,為了使學生能夠透徹理解其特征和規(guī)律,要求教師必須講解這兩個在高中物理課中的概念。線速度:指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單位時間通過的弧長。表示為:線速度υ=弧長s / 時間t;角速度:指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單位時間半徑轉過的角度。表示為:角速度ω=角度φ/ 時間t。明白了這兩個概念,下面來分析地球運動的速度規(guī)律:

1.自轉的角速度和線速度

地球是個固體球,因此,自轉時球面上各點在單位時間轉過的角度相同,即各地角速度相同;由于地球上各點都是繞同一個自轉軸旋轉,緯度不同的地點,對應的自轉半徑就是當?shù)鼐暰€圈的半徑(自轉半徑=cosφx的赤道半徑)??梢娋暥仍礁?,自轉半徑越小,轉過的弧長越小。所以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因緯度不同而不同,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兩極地區(qū)自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均為零。

2.公轉角速度和線速度

對于公轉,則還要考慮公轉軌道是一個橢圓,太陽位于橢圓的一個焦點上(開普勒第一定律),這樣就產(chǎn)生了地球公轉中的近日點和遠日點,根據(jù)開普勒第二定律(面積定律),行星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掃過相等的面積。分析如下,由于近日點的日地距離小于遠日點的日地距離,而單位時間掃過的面積相等,所以單位時間內(nèi)近日點時地球轉過的弧長和角度,大于遠日點時地球轉過的弧長和角度,這樣近日點的線速度和角速度均大于遠日點。也就是教材中講到的近日點時公轉速度較快,遠日點時公轉速度較慢。

二、熱學

第9篇:物理知識范文

1.擁有共同區(qū)間

數(shù)學與物理有一部分是完全重合的.同時,數(shù)學與物理也有著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邏輯的嚴密性和結果的唯一性.數(shù)學與物理的邏輯性都十分嚴密,每個步驟都必須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錯誤都會使結果不正確.而且數(shù)學與物理的習題結果永遠都是唯一的,不論以什么解題方法來解答習題,最終結果都是一個固定值不會改變.所以,有一部分數(shù)學知識就可以運用到物理習題的解答中去.

2.數(shù)學學科更趨向于解決問題

與物理學科相比,數(shù)學學科更趨向于解答問題從而得出結果.而物理學科注重的要點更偏向與實驗的過程.所以,在解答物理習題的過程中,為了更準確明了地解決問題,是可以利用數(shù)學知識來進行解答的.例如:如圖所示,若電源的電壓一直保持不變,當開關3與“相連時,電流表、與、的示「a-O—0-|數(shù)比是3:5,當開關S與6連接時,電流表、與、的示數(shù)比拓是2:3,求氏與民的電阻比.1|——這道題的解法應為:假設盡與足的電流分別是/,與A,根據(jù)題意可得出1八+/2=3/5;根據(jù)定律可算出///2=3/2;由于圮與盡是并聯(lián),因此能夠得出盡/&=3/2;分析當前開關S與b連接時,圮與構的電流分別是與/3,那么就可以的到a_//3=2/1,又由于盡與是并聯(lián),所以能夠得出巧/民=2/1,由此,可以推算出=3/4.所以,這道題的最終答案就是3/4..

二、如何將數(shù)學知識運用到初中物理解題中

1.正確引導學生

初中的學生在此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物理,直到升人初中以后才開設了物理這門學科,所以初中生對物理學科是完全陌生的.而數(shù)學學科是學生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的學科,所以對數(shù)學學科和數(shù)學知識學生都是比較熟悉的.學生剛一接觸新學科的時候都會感到很難,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在教導學生解答物理習題時,可以將學生熟悉的數(shù)學知識融人到陌生的物理習題的解答方法中,這樣既能降低物理習題的難度,也能使學生對物理習題不再陌生.

2.處理好學科間的交叉

數(shù)學知識與物理知識是存在重合的一部分,但又不是完全的重合,有一部分數(shù)學知識是無法應用到物理解題方法中的.因此,教師要幫學生歸納總結出能夠應用在物理習題中的數(shù)學知識,和不能在物理習題中的運用的數(shù)學知識,讓學生不至于在解答物理習題的解答過程中完全依賴于數(shù)學知識.教師應該處理好學科之間的交叉部分,把跟物理習題沒有交集的數(shù)學知識剔除出去,減少學生在解答物理問題中的彎路.

3.注重物理實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