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鯉魚的養(yǎng)殖技術與疾病防治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
鯉魚味道鮮美,是餐桌上非常普遍的一道美食,屬于經濟淡水魚,營養(yǎng)豐富,養(yǎng)殖范圍很廣。但是鯉魚養(yǎng)殖量不斷擴大,讓水體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到破壞,其疾病防治技術無法和繁殖速度相匹配,導致很多問題發(fā)生,對養(yǎng)殖戶造成損傷。
關鍵詞:鯉魚;養(yǎng)殖技術;疾病防治
1鯉魚的科學養(yǎng)殖方式
1.1池塘的選擇
養(yǎng)殖鯉魚的池塘通常選在電力充足、交通方便的地區(qū),如果池塘老舊,那么就要清理淤泥,確保池底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通常池塘的面積在0.27hm2左右,水深大致為2m,池底平坦度要好,最好是砂壤土,還要擁有獨立的排水系統(tǒng)。水的透明度要在25到30mm左右,水池的溶氧量需要在6到7mg/L,pH值要在6.5到8.0之間。
1.2放苗前準備
冬季來臨時,要對干池塘進行曝曬,將淤泥清理干凈,以2300kg/hm2化漿的方式潑灑石灰,暴曬15到25d。這樣處理可讓的已經板結的淤泥得到疏松,也能讓有害氣體釋放出去。正式放苗前的4到6d,要在池中注入1.5m的水,隨后添加光合細菌,讓其均勻地分布其中,也要加入肥水型氨基酸和發(fā)酵雞糞,讓水質營養(yǎng)成分增加,然后施用芽孢桿菌(用于水質調節(jié))讓水色處于良好狀態(tài)。
1.3魚苗的選擇和放養(yǎng)
魚苗質量是養(yǎng)好鯉魚的基礎。因此,在選擇魚苗的過程中,需要以謹慎的態(tài)度進行,選擇的魚苗要健康,外表沒有傷口、無疾病、運動狀況良好。在進行培育過程中,要采取多種方法綜合的方式進行處理,選擇2到3種魚類,以其中的一種作為重點養(yǎng)育品種。
1.4魚的喂養(yǎng)
如果1尾鯉魚的重量在100g以下,選用的飼料中粗蛋白含量在38%以上,如果1尾重量100g到200g,那么選擇飼料的粗蛋白含量要在32%以上,如果每尾的重量在200g以上,選用的飼料的粗蛋白含量要在28%以上。在魚苗早期要想池中均勻施加飼料,可選用投餌機進行飼養(yǎng)。投餌不能隨意,具體的投餌量要根據魚的大小、水質、水溫等因素進行。每次讓魚保持在8分飽即可。
1.5調節(jié)水質
池塘水質的好壞直接會對魚類的生長和攝食產生影響,要重視水質的調節(jié)。夏季來臨之后,水溫升高之后向池中放水。每天早晚巡塘,按時清除雜草,定時向池中注入新水。池水深度最好控制適合的水平。在整個養(yǎng)殖之中,每隔25d就要像池中投放微生態(tài)制劑,凈化水質。
2鯉魚養(yǎng)殖的疾病防治
2.1痘瘡病
這種疾病主要由皰疹病毒引起,發(fā)病早期魚的外表和鰭條會存在乳白色的小斑點,隨后漸漸變大,厚度增加,最終出現石蠟狀的增生物。這些增生物最終會自動脫落,但是不久之后又會重新生成。這個疾病主要會在秋季到初春流行,通常出現在密養(yǎng)的池塘和網箱之中,主要發(fā)病對象是較大的鯉魚,致死率不高,但會對其生長和商業(yè)價值造成負面影響。要對魚塘進行徹底清理,檢疫過程務必謹慎,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稀養(yǎng)。
2.2疥瘡病
這個疾病的主要誘因是疥瘡型嗜水氣單胞菌,患病魚的后背肌肉會出現隆起、發(fā)炎、化膿潰爛,一些鰭基也會出現充血、鰭條潰爛,也會呈現出刷把狀。這個疾病沒有明顯的流行季節(jié),呈現出散發(fā)性的特點,發(fā)病主要集中在中、高齡鯉魚之中。防治方式通常是:對魚種、水體、池塘進行徹底消毒,在運輸和放養(yǎng)的過程中要注意防范魚體受傷。在發(fā)病時期,每個月向池中潑灑1到2次,按照15g/m3到20g/m3進行施灑,每隔半個月使用漂白粉在食場附近進行校服,也可使用漂白粉掛袋的形式進行消毒。這個疾病的治療可使用漂白粉、漂白精等,在整個池中進行潑灑,同時還要搭配內服環(huán)丙沙星藥餌的方式進行治療,使用規(guī)格為80mg/kg,持續(xù)服用3d。
2.3腸炎病
這個疾病的病原體是腸型嗜水氣單胞菌,患病之后,患魚的肛門會出現紅腫,存在腹水,腸壁有充血性發(fā)炎的癥狀,空腸或有很多黃色黏液。水溫達超過20℃開始流行,25℃到30℃開始達到發(fā)病的高峰期,病死率能超過90%。防止方式:使用500g大蒜頭每100kg的方式攪拌在餌料之中喂魚,也可按照0.01到0.02g每100kg的規(guī)格進行餌料攪拌喂魚,持續(xù)使用3到5d。向整個池子撒入聚維酮碘,按照0.2到2.0/m3的規(guī)格進行使用,1天1次,持續(xù)使用3到5d。
2.4爛鰓病
這個疾病是由細菌引起的,腮絲出現腐爛,于水溫15到32℃時開始呈現出流行趨勢,隨著水溫的升高產生的危害越大,養(yǎng)魚越密集、水質越差,造成的損失也就越大,一般會和赤皮、腸炎病等病癥共同出現。防治方式:在整個池中施加含氯制劑,按照1.0到1.5/m3的方式使用漂白粉的使用。也可使用二氯異氰脲酸鈉按照0.3到0.6g/m3的方式進行使用,也可選用三氯異氰尿酸、二氧化氯和土霉素等藥物治療此病,持續(xù)使用4到6d,如果使用土霉素,要保持超過30d的休藥期。
2.5豎鱗病
由水型點狀極毛桿菌,患病之后雨淋蓬松,向外張開,因此別成為豎鱗病,也叫松球病。在鯉魚處于越冬期和產卵期比較長出現,死亡率能大致達到80%。防治方式:魚體受傷是導致此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做好防范魚體受傷的準備。在整個池子之中施加含氯制劑,使用量與治療爛鰓病相同,按照每千克50到100mg的用量內服土霉素,也可按照每千克50mg的用量使用磺胺間甲氧嘧啶,1天1次,持續(xù)使用4到6d。
3結語
本文對鯉魚的科學養(yǎng)殖和疾病防治進行了分析。鯉魚的科學養(yǎng)殖從池塘的選擇、魚苗的選擇、放養(yǎng)前準備和放養(yǎng)過程、喂養(yǎng)過程與水質調節(jié)等方面綜合對科學養(yǎng)殖進行闡述,而在鯉魚疾病防治方面,以痘瘡病、腸炎病、豎鱗病等幾種疾病的防治上進行分析,探究鯉魚的科學養(yǎng)殖。
參考文獻:
[1]于生成.鯉魚養(yǎng)殖常見病癥狀及防治技術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24(25):253.
作者:李芳貴 單位:江西省樂安縣畜牧水產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