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語文教學方法論文(6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日積月累,才能厚積薄發(fā)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币粋€人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是一個慢功夫,就像燕子筑巢一樣,需要一點一滴地壘起來。漢字學習靠的也是日積月累,要懂得“貪多嚼不爛”的道理,絕對不能急功近利。字詞的積累一定要循序漸進,切忌好高騖遠。堅持每天學一點兒,每天懂一點兒,每天積累一點兒。堅持不懈地努力,就能給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便將來厚積薄發(fā)。字詞教學一定要以一帶三,不能就一個字論一個字,就一個詞論一個詞。例如長春版教材《犀糞蜣》一課的教學,文中有“晨曦”一詞,“曦”字很難寫,歷來是學生最容易寫錯的一個字,教學中教師可以把這個字拆開,讓學生先學習“羲”,知道“羲”指東方或東南方?!叭铡迸c“羲”聯(lián)合起來表示“東方或東南方的日光”,或表示“春季或春夏季的日光”?!瓣亍钡谋玖x:東南方的日光,或春夏季的日光,并鼓勵學生查找“伏羲氏”的資料。這樣的教學,學生不但認識了兩個漢字,同時又了解了“伏羲氏”的故事,既學習了漢字,又滲透了中國文化。另外,文中還有“撬棍”一詞,“撬”非常容易寫錯,教師可以將“撬”和“橇”進行對比教學,先讓學生認識“毳[cuì]”字,知道“毳”的意思是指人體表面除頭發(fā)、陰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細毛。讓學生總結出這兩個字雖然字形相似,有共同的部件,但是由于部首不同,詞義大相徑庭,詞性也不同,前者是動詞,后者是名詞,如此教學,相信學生不會再誤寫這兩個字了。教學中還要注意發(fā)散學生思維,可以以詞語其中的某個語素為詞頭或詞尾,讓學生再找?guī)讉€類似的詞,補充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例如,可以讓學生分別用“撬”和“橇”進行組詞,也可以再找?guī)讉€帶有“毳”字的漢字。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啟發(fā)學生勇于提問題,比如,在教學長春版教材七年上《〈論語〉八則》一課時,了解孔子是教學的重點,孔子的名字也是學生識字的媒介。學生都知道孔子字“仲尼”,但是學生未必知道孔子為什么字“仲尼”,于是教師提問:“孔子為什么叫仲尼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于是對這兩個字展開了討論,有學生說:“孔子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所以字里有“仲”,教師接著引導學生說出古代兄弟如何排行: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因一“仲”字,而又學習了“伯”、“叔”、“季”三個字,這樣交給學生擴展知識的方法,讓學生思維發(fā)散,激發(fā)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增添了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學生們接著主動研究“尼”字,為什么孔子字中有“尼”字呢?經(jīng)過查字典,學生知道“尼”指的是出家修行的女佛教徒,通稱“尼姑”,而孔子的名字似乎與此沒有任何瓜葛,學生繼續(xù)探討,原來傳說孔子的出生和“尼丘山”有關,孔子父母“禱于尼丘得孔子”,“尼丘山”也因孔子改為“丘山”,如此教漢字,可謂一舉多得,趣味無窮。
二、千錘百煉,體悟漢字精髓
歷史悠久的漢字之所以堪稱國粹,不僅因為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傳承,同時也因為漢字的形態(tài)美、音韻美,而且充滿靈性。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美的敏感性,不可蜻蜓點水。漢字教學只停留在課堂講解上,課后抄寫三五個,是無法落實的,學生仍然會出現(xiàn)提筆忘字的現(xiàn)象,所以一定讓學生在學習字詞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漢字的獨特魅力。如教學“蛻化”一詞,可以和“退化”一詞進行對比,這兩個詞學生容易混淆,教學中讓學生先來了解“蛻”和“退”意義的不同。“退”字在纂文中“彳[chì])”部,其義為慢步行走。再讓學生認識“彳亍(chìchù)”一詞,知道“彳亍”的意思是走走停停?!巴恕钡谋玖x是行走遲遲,另一義為退卻,引申為離開退出,“退化”通常指功能減退,由優(yōu)變劣?!巴憽钡谋玖x指蛇、蟬等動物脫下的皮,后專指蛻皮,或禽鳥換羽毛,引申為變質、腐化墮落。這個“蛻”字,不正像動物蛻皮的過程嗎?讓學生看著“蛻”字,想象動物蛻皮的過程,讓死板的漢字動起來,賦予漢字以生命的活力。教師還要注重多種形式的鞏固。方法之一是教師要定期進行檢測;方法之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盡量做到一課一總結,一單元一總結;方法之三是給漢字歸類,同偏旁字、同音字、多音字等等。同時,讓學生學會將所學詞語進行分類,可以按詞性分類,也可以按感情色彩分類;方法之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漢字聽寫大賽、百詞競賽、成語接龍大賽等等,這些活動都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字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識字量。當然,僅僅依靠課堂單一的教學模式,是遠遠不夠的,課堂教學無法滿足學生字詞積累的數(shù)量。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到生活中去學習和積累字詞,讓社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大課堂。在應試教育為背景下的今天,學生課業(yè)負擔越來越重,導致學生書寫質量越來越差。這也是造成學生寫錯別字的直接原因。漢字教學離不開書寫,漢字的美不僅可以通過文章呈現(xiàn),書法作品更能呈現(xiàn)漢字的美。一個漂亮的漢字像一幅畫一樣耐人尋味,給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漢字教學一定要和書法結合起來,寫一筆好字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受益無窮的?!白譄o百日功”,教師要指導學生堅持規(guī)范書寫,努力寫出漢字的筆畫美和結構美。漢學研究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中國人的專利,目前已經(jīng)成為全球研究的熱點。很多西方人認為中國人之所以聰明,就是因為中國人從小學習漢字。漢字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個意象,學習漢字能夠培養(yǎng)人的想象力。作為中國人,作為一個中國的語文教師,我們更加任重道遠,我們一定要樹立漢字教學的長遠目標,努力夯實基礎,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語言的情感。
作者:李曉微 單位:東北師大附中明珠學校
第二篇:語文教學方法優(yōu)化策略
一、分組討論學習法
面對問題時,人們往往從自己主觀經(jīng)驗出發(fā)進行判斷和處理,人的先天資質、后天生長環(huán)境、思想性格不同,形成的主觀經(jīng)驗各有差異。無論單獨的學生個體優(yōu)秀還是普通,其思維都存在某種定勢,在學習過程中,往往習慣于以自己特定的方式展開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思維發(fā)散性。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式學習。教師不要事先限定答案,不要簡單地以某種思維模式否定其他想法,要鼓勵不同思想、不同見解的同學踴躍發(fā)言,鼓勵不同思維之間的碰撞。要讓大家意識到:在討論過程中讓思維受到鍛煉,是比結果更重要的。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從其他同學那里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大家取長補短,共同獲得提高。如在教授《孔子的故事》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前布置,讓同學們搜集一些關于孔子的生平簡介、小故事、名言佳句之類。授課完后,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分別講述自己搜集到的材料。隨著材料的豐富,孔子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日漸清晰,這是個體閱讀很難達到的效果。
二、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小學生年齡小,社會閱歷較淺,對很多事情的本質存在模糊甚至是錯誤的認知,而且很多事情本身也并不存在非彼即此的對立關系,僅僅是因為切入角度的不同,就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來。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要以學習成績的好壞作為衡量學生的重要甚至唯一標尺,要實現(xiàn)評價的多元化。比如有的學生朗讀時聲情并茂,非常如有感染力;有的學生練過很長時間的書法,字體比較漂亮;有的學生寫作時思維活躍,具有天馬行空般的想象能力;有的學生讀過很多課外書,知識面較寬。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這些情況,相對應的設置各種獎勵性的榮譽,比如“閱讀之星”、“寫作小明星”、“書法小明星”等,制作成個人簡介,連同照片,貼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這樣不僅可以極大地增強這些同學的榮譽感,讓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放到學習上,還可以產(chǎn)生示范作用,激勵更多同學以他們?yōu)榘駱优W習,從而在全班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边@句話不僅對學生,對教師而言同樣如此。教師應該在尊重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基礎上,深入了解、熟悉本班學生,根據(jù)他們的特點,努力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作者:倪清 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qū)海寧路小學
第三篇:語文作文教學方法
一、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
1.綜合實踐活動一:感受大自然
為了讓學生學會觀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對周圍的事情多看看,多思考,建立自己的獨特體驗和感受。我們用十一假期時間,以“親近自然”為主題,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去感受碧波蕩漾的海水、那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花鳥魚中、山川草木。孩子們通過仔細觀察,用心感受,抓住了令他們感動的瞬間,拍下了動情的畫面。通過這次親身體驗,孩子們學了會觀察,通過想象、聯(lián)想加深了對大自然的理解,能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實現(xiàn)了與自然的溝通,進行心靈的交流、對話,體悟自然的生命和靈性,欣賞自然中詩情畫意,陶冶情操,在此基礎上學生寫作文得心應手,寫出了許多情景交融的優(yōu)秀文章。
2.綜合實踐活動二:我愛我家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寫作訓練后,學生作文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美中不足的是缺少真情。為了讓學生在作文時能說真話、訴真情,從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去領悟親情、學會珍惜、學會感激,在平凡的生活中體會親情的溫馨,進而真實地反映生活。我們以“我愛我家”為中心話題組織全班同學進行了一次交流,學生通過采訪家庭成員,講述蘊涵在一張張老照片中鮮為人知的故事,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流露出最真摯的情感。在此基礎上一篇篇洋溢著親情、滲透著淚與笑的作文躍然紙上。
二、建立溝通的載體———日記,激活學生的情感世界
通過語文實踐活動課把學生從語文小課堂帶入到生活的大課堂中,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習語文,這種做法可謂一舉兩得。但是為了讓學生將生活與作文緊密相連,我們采用日記的形式,使得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見的每一道風景,大腦不經(jīng)意間劃過的念想,經(jīng)歷的事情后所得的感受變成了每一位學生寫作的最好素材。此時,作文便有了源頭活水。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愛上日記,用日記來推動寫作水平呢?根據(jù)學生的心理需求作了一系列工作:興趣培養(yǎng)與建立自信。科學家楊振寧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秘訣是興趣,它能讓學生自發(fā)的走進知識的殿堂?!睘榱烁玫嘏囵B(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們在工作中采用班級日志的方法,每一位學生都是日記的作者,其內(nèi)容也不單單限制在班級的日?;顒又?,學生們可以在日志中記錄自己喜歡的一節(jié)課的感受,或者是寫對某一位老師的看法與評價。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們發(fā)覺自己的語言、心里的話有的放矢了,每一個想法真真切切的有老師做出回應,從而激發(fā)了寫作的興趣與愿望。在一篇篇雖沒有華麗辭藻的日記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并不僅僅是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更加促進了班級的凝聚力;與此同時,我們開始對簡簡單單的白紙黑字日記做出改革,暗示鼓勵學生在自己的日記中配上自己喜歡的圖畫或者是自己創(chuàng)作的圖片作品,甚至于擺脫以往對日記以文字來記述的傳統(tǒng)觀念,用一系列學生自己繪制的圖畫來生動反映自己經(jīng)歷的事情和心里的感受和想法。對于一些不擅長繪畫的同學,我們指導此類學生用身邊隨處可見的報紙、雜志中的配圖剪下來作為插圖植入自己的日記中,將日記以剪報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面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一幅幅生動有趣的日記,學生對寫作的熱情也逐漸開始高漲起來,由開始的“要我寫”一步步走向“我要寫”。其實只要我們給孩子充足的陽光雨露,合適的生長環(huán)境,他們就會開出色彩紛呈的美麗花朵。
作者:王青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第八十七中學東校
第四篇: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一、深鉆文本,抓好文本語言的切入口
1.從修辭角度去理解文本
我們可從比喻的角度來理解文本。例如,柳宗元《小石潭記》中的“斗折蛇行”“其岸勢犬牙差互”。這兩句寫得好,好在前一句用斗折蛇行作比喻,寫出了小溪曲折流動的形狀;后一句用參差不齊的犬牙作比喻,寫出了兩岸高低錯落,凹凸不平的形態(tài)。形象生動,美不勝收。
2.從語氣(句式)的角度理解文本
指導學生通過對特定句子的語氣(句式)進行理解,體會語句中語言運用的巧妙。例如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一句,作者運用反問的語氣,表現(xiàn)出一種對死亡泰然處之的鎮(zhèn)定氣度,一種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豪邁氣概。
3.從作者寫作意圖角度理解文本
文本存在多元性主題,切入不好,容易陷入瑣碎的迷魂陣。例如魯迅的《風箏》一文,針對“人物關系”,提出“兄弟情深”的見解;針對“主體事件”,可提煉“游戲正當”的看法;針對“心理感受”可提煉“自身精神”的觀點。為了真正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我精心設計了一個探究的切入口:文章的最后三段刪除,替換成“我沉重著的心終于輕松了,謝謝你,兄弟!”你認為可以嗎?請從文章主題的角度談談你的理解。經(jīng)過討論探究,學生明白了文章的落腳點就是最后三段,“感嘆無怨”就是本文的主題。
二、巧設問題,把握提出問題的有效性
1.精心設計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主要問題
“主要問題”是經(jīng)過概括、提煉的,是教師仔細閱讀課文與精心思考后的思想結晶,是一種對課文從整體上進行閱讀后提出的問題“;主要問題”對課文內(nèi)容和教學過程都有著極強的牽引力,它的每一個問題都將成為閱讀教學活動的一個“板塊”。于是,課堂氣氛將以學生的讀、寫、說、思為主,課堂氣氛隨之將變得生動活潑。例如我在教《故鄉(xiāng)》一文時,學生在了解了課文的背景后,我便提出了一個問題:故鄉(xiāng)產(chǎn)生了哪些變化?在學生邊讀邊準備發(fā)言要點的15分鐘內(nèi),課堂氣氛開始活躍起來。學生思考的結果是:故鄉(xiāng)的面貌變了,故鄉(xiāng)的人也變了(閏土和楊二嫂)。我以此為基調進行調控,要求學生繼續(xù)深入比較閏土和楊二嫂這兩個人物前后的變化,并思考產(chǎn)生變化的原因。分析完畢后我繼續(xù)追問:作者寫這些變化的用意何在?這樣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題: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徹底,一方面對未來滿懷信心。
2.以曲問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我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常常采用曲問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執(zhí)教《記承天寺夜游》時,文末的“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中的“閑人”一詞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學生正確理解“閑人”是教學的難點。注釋中譯為“清閑的人”。我當時這樣反問:蘇軾是一個大文豪,一個有抱負的人,他甘心做一個真正清閑的人嗎?學生思維的大門被打開了。他們真正領悟到蘇軾身遭貶謫卻還有一份閑情逸致的情懷,要做到如此境界,沒有廣闊的胸懷是做不到的,從而輕松地理解了文意:文章正是體現(xiàn)了作者樂觀曠達胸襟這一深意。
3.在字里行間尋找疑竇
有些文本在字里行間存在著被人忽略的問題。例如,契訶夫的《變色龍》一文中赫留金說的這樣一句話“:不瞞你說,我的兄弟就在當憲兵……”這句話很容易讓學生忽視。結合上下文,我特意設置了一些問題:文本為什么要插上這一句呢?奧楚蔑洛夫為什么一會兒脫大衣,一會兒穿大衣呢?全文沒有一處提到變色龍,為什么要以它為題呢?“一石激起千層浪?!痹趯W生討論探究中不斷看到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
三、凸顯教學之美,提升不同層次的審美能力
1.挖掘形象美
作為語文老師,應善于挖掘課文中的每一個形象美,去激發(fā)學生的感情,叩開學生的心扉,使學生有所愛,有所憎。教材中一批批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已走進學生的心理:在海邊月夜下手執(zhí)鋼叉看瓜刺猹,天真活潑、機智勇敢的少年閏土;視死如歸,浩然正氣的聞一多;還有見風使舵,奴顏婢膝的奧楚蔑洛夫等眾多人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分層引導學生挖掘一個個形象美,使不同層面的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情操得到陶冶,情感得到熏陶,言行得到規(guī)范。
2.挖掘語言美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挖掘、剖析作品的語言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如朱自清《綠》一文的語言很有代表性,“鑲在兩條濕濕的里邊兒的———帶白而發(fā)亮的水便呈現(xiàn)在眼前了?!币砸粋€“鑲”字描繪了瀑布處在山澗中的狀態(tài),既準確恰當,又形象逼真,使瀑布有立體感?!熬嵩谕怀龅囊唤堑膸r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仿佛一只蒼鷹展著翅膀浮在天空中一般?!边@句中的“踞“”浮”化靜為動,把凌空而立、躍然石上的梅花亭形象寫得神采飛揚、惟妙惟肖。
3.挖掘意境美
作者的情感和客觀的物象相感應而用文字描繪出來的圖景即意境,其本質就是情與境的交融。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向我們描述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首先,詩人用三個“輕輕地”表現(xiàn)了對康橋的愛和依依惜別的情感,給人一種寧靜和諧的意境。接著寫康橋的美景,表達對康橋的依戀。將“河畔的金柳”想象成“夕陽中的新娘”,使無生命的景語化作濕潤可人的活物。同時將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的虹”,揉碎之后,竟變成了“彩虹似的夢”。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使客觀生活圖景和主觀思想感情得到了和諧統(tǒng)一,從而顯示了意境美??傊覀冄杏懹行У拈喿x教學方案,其目的在于提煉出有效閱讀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倫理道德、人文精神,使他們對歷史和文化有熱情,對鄉(xiāng)土和社區(qū)有感情,學會關懷社會,關心他人。
作者:張玉學 單位:湖北省嘉魚縣南嘉中學
第五篇:中職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一、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
傳統(tǒng)語文教學只看到了學生缺乏知識,能力不高,經(jīng)驗不足的現(xiàn)實面,而忽略了學生內(nèi)在的積極性和發(fā)展的可能性。新課改要求我們教育者必須讓學生積極展開思維,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創(chuàng)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教師尊重學生,相信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教師成為課堂的主導。在中職語文課堂上,我們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如理解《荷塘月色》的意境時,教師展示視頻資料,學生可以一邊欣賞荷塘月色,一邊聆聽課文范讀,耳聞目睹,美妙自得。學生自然而然就感受到月色下的荷塘的恬靜與優(yōu)雅,更感受到朱自清那想逃避現(xiàn)實而又最終無法逃避的無奈。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主導作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和諧統(tǒng)一。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提高課堂效率。
二、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探究學習是學生通過類似科學研究的過程理解科學概念、規(guī)律和科學結論的學習方式,也稱為發(fā)現(xiàn)學習。探究學習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升華的具體體現(xiàn),教師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際,結合教材的特點,讓學生們養(yǎng)成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考,善于提問的語文學習習慣,通過常規(guī)的學習來提升他們的探究學習能力,養(yǎng)成自我深入學習的習慣,在我們課堂教學上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探究學習就是教學過程的拓展訓練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探究學習,使得學生自己依據(jù)對某一現(xiàn)象或材料的觀察、分析與思考,從而提出更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對已有的知識點提出自己的多種假設,提出自己的創(chuàng)新看法。如寫作訓練“校園一角”,大多數(shù)學生把目光放到了優(yōu)美“校園一角”,不過也有不少學生看到了優(yōu)美“校園一角”的另一面:有同學把食品袋、盒飯、紙屑等垃圾隨手扔在校園的角落里,這與優(yōu)美的校園是相當不和諧的一幅畫面。這些現(xiàn)象激起了學生們的探究欲望,他們探究同學們的思想品德問題,探究治理這種現(xiàn)象的方法,探究學校管理的不足之處。這樣,學生不僅僅在學習上有所收獲,還收獲了人生美德之感悟。
三、強化學生課堂練習
在新課改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較好的挖掘,教師為主導與學生為主體得到了較好的結合,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也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最終,教師還要強化學生課堂上的講練結合,運用課堂練習,根據(jù)課文本身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巧妙設計課堂練習,已完成學習目標,達到教學目的,建立中職語文高效課堂。課堂練習是鞏固基礎知識,彰顯教學效果的主要環(huán)節(jié),精心設計的課堂練習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鞏固理解,也對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提高有重要作用。如《咬文嚼字》一課,通過講授過程,學生已經(jīng)明確了語言文字與思想感情有著密切關系,語言文字跟思想感情走,更換了文字就同時更換了思想感情。只有仔細推敲,咬文嚼字,力求思想感情和語言文字的精煉與結合,才會達到文學藝術的完美。這時,教師乘勝追擊,進行課堂口頭作文練習,任選一個詞語口頭說一段話,要表達出主觀感受。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后拿出相似的口頭文題,讓同學們咬一咬,嚼一嚼,分析出不同句式,不同文字,所表達出來的思想感情也有所不同。讓學生所做的口頭作文更精煉,讓它能與想傳遞的情感相吻合。課堂練習能促進有效學習的進行,使學生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能力的發(fā)展應用成為可能。
四、結語
總之,構建中職語文高效課堂,教師既要提高教師授課水平,也要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努力提升學生探究能力,極力強化學生課堂練習。只有教師的引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達到真正的高效課堂。
作者:梁楓 單位:遼寧省本溪市商貿(mào)服務學校
第六篇: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方法
一、積極探索語文綜合性課堂教學模式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已實施多年,熱愛語文的老師們對這套教材的研究熱情一直十分高漲,相關課題的研究也層出不窮,極大地推動了語文教學的發(fā)展。但是,對教材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卻不多見。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逐步摸索出語文綜合性活動(上述四類)課堂教學的一般模式,即一展二評三探四結。當然不同類型的綜合性活動課堂教學在一般模式之下也會產(chǎn)生變式?!耙徽埂奔凑故?,學生在課堂上對本課活動內(nèi)容作一些搜集與整理,在課韋上可以是口頭敘述,也可以是紙質展示,教師也可以出示相關內(nèi)容予以補充,目的是讓學生們對本課活動內(nèi)容有更全面的了解,便于活動更好地開展。如學習《荷》專題,課前要求學生們能對“荷”作一些了解,對“荷”資料作一些搜集。于是有的學生查閱資斜,有的學生親臨荷塘,有的學生制作“荷”報,有的學生拍攝照片等等,大大豐富了課堂內(nèi)容。這“一展”的基礎環(huán)節(jié)為下面的課堂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評”B卩體驗評價。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能力不是憑教師的口頭說教能完成的,必須建立在學生充分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基礎上。只有學生有了體驗活動的過程,語文綜合能力才能潛移默化、日積月累地培63養(yǎng)起來。比如上口語交際類活動課程時,先讓學生充分了解口語交際類的活動要求,明確活動注意事項,然后讓學生分組合作交際,最后大組展示,學生互相評價,課后在學習生活實際中加以應用鞏固。有了這樣一個體驗過程,學生語文綜合能力也大大增強了。三“探”,這里的“探”是指通過討論研究,對活動內(nèi)容、潔動的意義及價值進行深人探究,是一個從感知到形成理性認識的階段,也是實現(xiàn)綜合,形成自己觀點的階段。比如學習《長城》專題時,在對長城胃了充分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提出:
1.長城有哪些價值,對其不同價值作出判斷。
2.如何評價秦始皇的功和過?
3.理解長城文化。要求學生圍繞上述問題思考、討論、研究,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側面地思考問題,各桿己見,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在觀點的“碰撞”中深入思考、探究,形成較為合理的看法。四“結”就是對活動過程、活動內(nèi)容、活動意義以及活動所產(chǎn)生的影響作一些總結歸納,幫助學生構建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便于形成相關能力,為課后開展相關活動奠定基礎。
二、積極搜索語文綜合性活動學習素材
語文綜合性活動難以開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素材匱乏,或素材不成體系,較為零亂。我們將對蘇教版初中語文六冊教材中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教學資源進行尋找、搜集、編制與整理,最后歸類存盤,形成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教學資源庫,這是廣大的一線教師非常迫切需要的教學資源,為他們提前備課提供了比較好的素材?;ヂ?lián)網(wǎng)上有關這部分的資源畢竟是零散的、混亂的,如果老師們臨時救急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實行拿來主義,課堂教學效果質量是可想而知。最主要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借助多媒體的力量設計了通向課外生活和平行學科的聯(lián)系點、擴展點,拓展學生的學習資源,擴大了課堂學習的廣度和深度,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綜合能力。
三、積極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為了把在課堂學到的知識靈活應用于課外的生活實際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們把小教室轉化成大課堂,開展“語文節(jié)”系列活動,讓學生走出教室,活躍在校園內(nèi)外,把自己的綜合能力展示在大舞臺上,展現(xiàn)他們的風采,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語文帶來的快樂。我們想,這樣的活動對學生的影響是積極的,是深遠的!如在學習《假如我是導游》口語交際后,我?guī)ьI學生來到當?shù)氐娜f畝荷花蕩等一些景點,讓學生自己做真實的導游,帶領全班學生在景區(qū)內(nèi)游覽。學生們有了在課堂學習的基礎,再加上實際中的操作,知識得到了充實,能力得到了提高。再比如每年的“語文節(jié)”,由學生自編自導的課本劇、名著經(jīng)典劇情表演、朗誦、成語故事大王等一些節(jié)目,能聯(lián)系社會生活,溝通平行學科,為學生獨立學習、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創(chuàng)設必要的條件,以此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學生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興趣盎然’積極參與,熱情高漲,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了扎實的語文基礎,增強了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作者:鮮萬苗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金湖楓葉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