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論文3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論文3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論文3篇

第一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提問的技巧

一、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提問的技巧

教師在認真研讀文本后,應當針對文本的重點內容設計提問。提出的問題要具有針對性,就像是醫(yī)生診斷出病癥后要對癥下藥。設計有效提問首先要把握正確的方向,根據教學目標,抓住重點難點,明晰教學任務。為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那些必須掌握但又不易理解的難點是教師著重研究設計的內容,這樣既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也能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教學《次北固山下》時,詩末的“歸雁洛陽邊”中的“歸雁”一詞是全詩中心思想的體現,怎樣讓學生深刻理解“歸雁”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是教學的重點。結合詩人的人生際遇,通過這個詞可以了解詩人內心對故鄉(xiāng)深深的思念以及無法回到故鄉(xiāng)懷抱的悲戚無奈。提出與此相關的問題,能引導學生對教學的內容和目標有所了解。教師設計有效問題單單抓住重點、難點是不夠的,學生對不同的課文產生興趣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將課程內容設計得具有多樣性、趣味性。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成為學習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教師可以結合現實生活,設置難易程度合適的問題,使學生對自己的思考有充分的自信,敢于表達出來,帶動其他人的思維。這樣的問題得以解決后,會促使學生主動理解文章的內容,教學效果得到了保障。

1.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提問的作用

提問是使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產生聯系的樞紐,是師生因教學內容互動最直接的體現,它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如果沒有問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學,心理上會產生抗拒。通過提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正確的理解,將理性思考變成感性認知,同時,教師也掌握了學生對該文本的理解程度。提問可以說是一種綜合的考查方式,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鍛煉了思維能力。不僅如此,要將自己的思考結果完整清晰地表達出來,需要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來進行闡述??傊?,有效提問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如果教師不深諳提問的藝術,其教學是極其失敗的。在課堂上進行有效提問是考驗教師所具有教學經驗和知識底蘊的重要途徑,因此,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只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教師業(yè)務能力的巨大挑戰(zhàn)。

2.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

有的教師片面地認為想要激發(fā)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提問就應超過難度深度標準,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學生知難而退、無法回答,最終還是由教師自己回答講解,失去了有效提問的意義。如何把握有效提問的尺度?就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激起學生思考的動力作為設置有效提問的目的。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多向思維

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它要求學生將客觀知識的理性和主觀情感的感性相融合,以達到促進學生心智全面發(fā)展的目的。所謂一千個人心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是一門開放性強的學科,教師在設置有效提問的同時,不能用一個硬性的標準答案來限制學生對問題的思考。例如在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中,學生們大都認為這個人是愚蠢的,墨守成規(guī)不懂得變通,有的學生卻認為故事的主角有一種既然有目標就要堅守的精神,值得人們學習。對此,教師的否定會扼殺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書籍是人類獲取知識的基礎途徑,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語文閱讀教學不能局限于課本內容。將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豐富有效提問的內容,會使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讓學生對思考問題產生極大的熱情。同時,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中加深了對文本的體驗,細細品味蘊含了豐富情感的語言,長期積累,會增強語感,有效性提問也就有了意義。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應運用有效提問,使師生雙方加深對同一教學目標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其以后的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卓刊 單位:江蘇省沛縣胡寨中學

第二篇:小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誤區(qū)

1.以“教”代“讀”。“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但是在實際閱讀教學中,教師容易輕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讓學生快速瀏覽后,就將學生向預設的答案引導,最后歸納出幾條閱讀規(guī)律,老師“教”得太多,學生“讀”得太少,很少能真正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

2.重“意”輕“文”。閱讀教學應該是最富有情感熏陶的教學,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看重的是對文章內容、主旨的理解,即便是鑒賞文章,更多的停留在遣詞造句“好不好”這個層面上,審美教育和人文教育常常被忽略。學生在這樣的閱讀教學中,缺少體會與感悟,不能進行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特別是針對中考,教師更多地將閱讀教學與考綱考點一一對應,肢解語段,導致學生缺乏閱讀興趣,難以與文本交流。

3.重“課內”輕“課外”。由于教學時間及閱讀資源的局限性,教師往往按教材進行閱讀教學,課外閱讀嚴重匱乏。即使有課外閱讀,也只是瀏覽式、自發(fā)式,沒有計劃與有效的指導,沒有真正發(fā)揮課外閱讀應有的對課內閱讀有益補充的作用。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1.以互動對話為前提?!罢n標”對閱讀教學的定義是:“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薄皩υ挕笨梢哉f是閱讀教學的實質,也就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交流。

因此,在初中閱讀教學中,首先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應引導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樂趣。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個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應該以模式化的解讀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以“標準答案”對閱讀效果進行評價。其次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加強引領和點撥,為學生創(chuàng)設對話的空間和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閱讀教學的積極性。如教學《安恩和奶?!愤@篇小說,我這樣設置情境: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一回導演,拍一部電影,電影名叫做《安恩和奶牛》,你們說要拍哪些鏡頭呢?這些鏡頭里都有哪些東西呢?通過對這些內容的把握,學生就自然明白了什么是小說的三要素。

2.以方法傳授為突破。激發(fā)起學生閱讀興趣,將學生引進閱讀這扇門后,就要教授給學生相應的閱讀方法,讓學生會讀,樂讀,從而達到提高閱讀教學效果的目的。

首先,講求閱讀“三部曲”。在閱讀教學中,我強調以讀懂文本為出發(fā)點,強調閱讀三個步驟。一是讀懂“寫什么”,告訴學生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寫作重點,如讀記敘文,要讀懂文本寫了何人、何事,包括事件的起因、經過與結果;而讀議論文,則要讀懂論點、論據、論證方法;讀說明文,則要了解說明對象以及圍繞說明對象選擇的說明內容。二是讀懂“怎樣寫”,在這種閱讀的賞析過程中去走近作者的心靈,如在學習宗璞的《紫藤蘿瀑布》時,文本中有這樣一句話:“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來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痹诮虒W過程中,可引導學生去分析這句話“怎樣寫”,運用了哪些手法,然后去探析作者所寄寓其中的感情。三是讀懂“為什么這樣寫”,例如引導學生思考文本為什么這樣立意?為什么這樣謀篇?從而由表及里,由淺入深,達到閱讀教學的體悟之目的。

其次,講求閱讀“三結合”。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以采用多種教學形式的結合來進行。一是新舊知識的結合,很多文本在題材、結構、立意上有相似之處,在學習新的文本時可以結合以前學習過的內容進行教學,從而鞏固舊知,領悟新知,加深閱讀之理解。如在教學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白楊禮贊》時,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要想讓學生理解并運用這種手法,我結合初一時所講的一篇文言文《愛蓮說》,通過兩篇文章的比較閱讀,讓學生真正知道:什么是托物言志,什么是象征,兩者有何異同。從而正確理解白楊樹的象征意義和作者的寫作意圖。二是閱讀與寫作的結合,在閱讀教學中注意結合文本和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一些小練筆,可以是文本的續(xù)寫和仿寫,也可以是文本的感觸和反思,這種隨課文閱讀安排的練筆,將體驗、模仿、反思、研究、創(chuàng)新融為一體,通過提高寫作能力,自然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學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一文時,我在檢測反饋環(huán)節(jié)設計了一個小練筆:故事結尾似乎并未結束,這一家的生活始終成問題,請同學們續(xù)寫一個結尾,想象一下他們一家六口將會過著怎樣的生活?通過這樣的訓練,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芍^一舉多得。

三是閱讀與生活的結合,在我們的閱讀教學中,若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閱讀和生活攜手,用生活喚醒閱讀,讓學生在體驗閱讀的時候也體驗生活。如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談自己的一些生活經驗,以自己情感體驗去理解文中的情感。如在教學《甜甜的泥土》一文時,很多學生對文中所寫的后媽痛恨至極,厭惡至極,但是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繼母是充滿愛心的,是偉大無私的,所以講授本文時,我們要能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從多角度去看待人與事,不要誤入死胡同。成功的閱讀教學應該教會學生在有所得、有所悟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由此及彼,不斷內化升華。

3.以習慣培養(yǎng)為基點?!罢Z文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yǎng)成?!痹陂喿x教學中,我一般著重培養(yǎng)學生以下習慣。

一是動筆閱讀的習慣。為了讓初中學生坐得住,讀得進,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梢灾笇W生把閱讀中遇到的不理解的或值得探討的地方用不同顏色的筆勾畫出來,同時可以鼓勵學生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哪怕是只言片語,旨在養(yǎng)成邊閱讀邊記筆記,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二是捕捉信息的習慣。閱讀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生獲取信息的過程,通常文章的標題,文中承上啟下的過渡句,文章的結尾都為學生理解文章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教師在教學時應很好地加以利用。如果能養(yǎng)成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文章的習慣,則會大大提高閱讀效率。

三是主動閱讀的習慣。學生的主動閱讀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教師如果能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給學生一個舞臺,讓他們體會到讀書的樂趣,那么學生將會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以后的閱讀之中。針對學生這一特點,我常組織學生利用晨讀、午間等零星時間,開展“相約好書“”故事會“”讀一本書,交一個朋友”等不拘形式的讀書交流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以文學社團的形式,指導學生閱讀與寫作;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性的讀書活動,加強讀書心得的交流。通過一系列讀書匯報活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閱讀的樂趣,也真正提高閱讀的有效性。

作者:冒愛玉 單位:宿遷市沭陽縣沭陽如東實驗學校

第三篇:分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一、互動教學中問題互動現狀

1.低層次提問,缺乏思維訓練

當前,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課堂提問運用已經比較廣泛,但是我們的提問往往側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提問,或是隨意提問,只為提問去提問,沒有對問題的價值深入思考。如我們在學生自主閱讀預習情況檢查時,多會讓學生說說預習中重點字詞的讀音和意思,提出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譬如在《繁星》這篇課文學習的時候,我們往往在教學的開始重視基礎知識鞏固,問學生“昧”“搖搖欲墜”“霎眼”等字詞的讀音和意思,然后檢查學生預習的收獲與思考,問“作者一共見過幾次繁星,時間地點各是什么,觀看的感受是否相同,為什么”這樣的問題,檢測和推進學生對課文的整體理解。這些問題,學生只要查查資料,讀讀課文就能找出來,對學生沒有思索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提問很難激起學生閱讀興趣,往往教學效率不高。

2.多為單向互動,難有主體發(fā)揮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需要老師改變教學模式,有效組織和引導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fā)揮。我們要教會學生自主閱讀和能夠閱讀的方法,更要引導學生質疑能力和多向思維能力提高。因此,我們的提問不能是單向提問。但是,老師在問題教學的處理上,多是預設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生成,沒有怎么給學生主體性發(fā)揮的機會和平臺,缺乏師生之間的雙向提問互動。于是,問的不一定是學生困惑的,而學生缺乏的,卻沒有很好地解決。如《我的老師》深入學習時,老師會提出“作者對蔡老師的依戀和思念是如何寫出的”這樣的問題,學生能夠閱讀相關內容,找出文中的一些如“更”“默默“”站“”看”等詞語得出“我”對蔡老師的依戀。之后,我們還要學生去思考“思念”這一情感是如何表現的?如果學生沒有自主分析和發(fā)現提問的指向,還是按照老師的要求尋找答案,缺少主動性的發(fā)揮,就不能深刻體驗對老師的敬與愛,從而獲得情感與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

二、互動中有效提問的落實

提問是互動教學的重要組成構建,而閱讀教學中有效問題引領,能夠帶動學生進入深入與有效的閱讀狀態(tài)。因此,問題的提出要與學生的知識、思維相結合,才能夠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和閱讀思維能力。所以,推動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的課堂提問需要有效地設計和精準地落實。

1.提問要有目標和針對性

課堂教學是圍繞教學目標逐步展開的,分解與突破教學重難點,從而讓學生獲得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只有對學生學習能力與發(fā)展提出針對性的問題,才能讓他們主動思考和探索。例如《海燕》學習時,讓學生感受海燕形象,把握海燕以及其他海鳥的象征意義是學習的重點。因此,我們在設計海燕形象與深刻含義理解的問題時,就要思考學生可能形成的思考與回答,注意預設與生成。如提問:“《海燕》這篇散文詩歌的學習重點是在感受海燕的形象中獲得其象征意義的認識和理解,那么,我們怎么才能很好完成這一學習重點呢?”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白學習重點,而且能夠自主或者合作探討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如此,學生能夠通過對作者和寫作背景的把握與理解,在對比中感受高爾基對不畏強暴的英雄的歌頌,使學生有針對性地獲得閱讀能力的提高。

2.問題要有引導性與啟迪性

閱讀教學中的互動提問要通過教學的引領,啟發(fā)學生思考,學會質疑,學會多向思維與創(chuàng)新發(fā)現。因此,我們的問題要能夠引導學生借助原有的知識獲得新舊知識的鏈接,能夠將問題納入自己原有的語文知識和技能的體系中,并使得知識豐厚起來。如《黃紗巾》學習時,重點是體悟感受“小女孩”的情感品質,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品味。因此,我們從聯系學生生活導入,提問:“我們有同學可能怕逛街,一逛街就可能遇到自己特別喜歡的物品,那么,假如特想買卻錢不夠,怎么辦呢?”這樣,將要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有話可說。然后,提出與內容相關的問題“課文是圍繞什么而寫的,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以此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能夠把握故事的脈絡。可繼續(xù)導入“中年人可不可以以非常低的價格把黃紗巾賣給那個小女孩,或者直接贈送給小女孩呢?”如此,不僅拓展閱讀學習的內容,而且使得學生的思維品質、人生價值觀得到訓練和提高。另外,問題設計要有一定的邏輯性,要循序漸進,注重提問的拓展,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互動參與中,讓學生逐漸感受到探究與閱讀思索的意義所在。

三、小結

總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通過課堂教學的提問,促進學生閱讀學習方法的掌握和運用,從而提升人文素質與創(chuàng)新、獨立思索能力。因此,只有教師積極探索并巧妙設疑與有效落實,語文教學質量才能高效生成,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才會得以提高。

作者:李文 單位:江蘇省洪澤縣外國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