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談信息管理課程實踐教學改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信息管理課程實踐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談信息管理課程實踐教學改革

摘要:傳統(tǒng)的高校信息資源管理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已不符合現代社會大數據背景下的人才需求形勢。本文在分析傳統(tǒng)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存在的問題基礎上,通過將信息資源管理的課程內容調整為適應現代大數據背景的內容,并研究教學方式及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途徑,強化管理類專業(yè)學生信息管理方面的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實現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應用技術型人才的目標。

關鍵詞:大數據;信息管理;實踐教學;教學改革

1引言

信息資源管理是高校管理類相關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之一。該課程的任務是培養(yǎng)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合格公民和信息管理方面的應用技術型人才。課程傳統(tǒng)教學內容要求學生在了解信息資源組織與管理的基本原理基礎上,掌握相關概念與基本方法和技術。該課程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是由教師講授信息資源組織管理的理論、方法,學生聽講,然后利用關系型數據庫實踐相關信息資源的組織和管理過程。但是現代社會人才需求形勢是:全社會各領域均提出大數據應用需求,信息資源管理涉及的研究與應用領域離不開大數據技術,未來我國需要大量能夠進行大數據信息資源管理的技術型人才[1]。因此,為了完成該課程人才培養(yǎng)目標,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及時調整。另一方面,該課程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存在以下幾個問題:(1)教師授課時學生人到心不到,通過課堂點名看似學生到課率高,但聽課效率低,學習質量不高。(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模仿驗證式地完成學習任務,無法體驗由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得到的知識回報,看不到自己真正的學習成果,因此無法提升學習興趣。(3)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教師重視教,輕視學,教師的課堂設計只體現如何教,而缺乏對學生如何學習的引導的設計。因此,學生無法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地轉換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基于當前社會的大數據人才需求背景,高校信息資源管理課程既需要進行內容改革,也需要進行課程教學方式改革。課程內容上需要從傳統(tǒng)關系型信息資源管理內容轉向大數據資源管理。在教學方式上也需將傳統(tǒng)的串行講授的教學方式轉換為以案例及任務驅動的實踐教學模式,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任務并進行展示提升學習質量;通過讓學生任務作品化的實踐讓學生體驗解決企業(yè)應用中涉及的實際問題成就感,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將傳統(tǒng)對結果進行評價的方式,改革為過程嵌入式評價方式,提高師生教學互動,并提高課堂教學反饋質量,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在教師的評價和有效反饋后進一步完善、修正并擴展和提升,從而真正將知識轉換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文通過研究信息資源管理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途徑,實現培養(yǎng)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建設需要的應用技術型人才。

2課程內容的改革研究

2.1課程目標調整

該課程原教學目標為要求學生掌握關系型數據庫環(huán)境下的信息資源組織與管理的原理和技術。基于當前社會的大數據人才需求背景,課程目標調整為要求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應具備采集獲取大數據的能力,能夠綜合利用相關技術,采集不同類型數據源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清洗。另外,還應具備大數據分析能力,能夠針對實際商務應用問題,采用信息資源管理的有效方法并建立模型分析數據,能夠撰寫報告及展示匯報,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信息依據。

2.2課程內容改革

該課程傳統(tǒng)教學內容要求學生了解信息資源組織與管理的相關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技術。本課程教學改革后,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專題訓練提高商業(yè)智能數據分析、大數據采集、大數據分析、信息資源組織的能力。課程由大數據采集、大數據分析、商業(yè)智能數據分析以及信息資源組織等專題構成。其中大數據采集專題將培養(yǎng)學生使用Python網絡爬蟲和信息提取技術進行網絡信息采集,培養(yǎng)學生對各種不同數據源的數據進行采集[2];大數據分析專題將大數據分析分為查詢驗證型分析和挖掘型分析等不同層次[3],通過分析案例解析,在教師帶領下,讓學生掌握數據分析的技術方法,同時體驗串行數據分析技術方法的低效率和并行大數據分析技術的高效率。商業(yè)智能數據分析專題將以一個具體企業(yè)應用案例,展示大數據分析在推薦系統(tǒng)和客戶服務等方面帶來的價值,并讓學生通過團隊協(xié)作的方式,模擬完成企業(yè)應用拓展。信息資源組織專題讓學生組建團隊,完成基于網絡的面向某社會熱點的問卷調查的方式,通過設計調查問卷,對調查問卷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并進行匯報展現。

3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

(1)以實踐專題實現探索式學習。課程教學過程中改變了傳統(tǒng)的循序漸進、系統(tǒng)化的“串行”教學模式,根據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容的特點,積極采用“并行”的教學模式,即教學過程不僅按演繹教學法“順”的進行,同時按實踐教學中的歸納教育法“逆”的進行,通過實踐引導學生“逆”向理解較難的理論,引導學生從“要我學什么”變?yōu)椤拔乙獙W什么”[4]。例如,在信息資源分析時,傳統(tǒng)教學中都是教師先用PPT介紹數據分析相關概念、具體操作、數據分析方法及常用技術,然后教師在課堂上演示一些案例,讓學生先模仿實現案例的分析過程。課程改革后大數據分析專題按查詢型分析、驗證型分析和挖掘型分析三個數據分析專題展開,教師在每個專題時只會用5-10分鐘時間介紹各種類型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和技術,然后給學生一些案例數據集和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數據。例如:在驗證型數據分析時,傳統(tǒng)教學過程要用45分鐘左右的時間通過PPT教學講解相關概念和方法,然后教師再演示案例讓學生模仿。整個過程學生基本是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幾乎沒有主動動腦參與研究。而改革后的教學過程轉變?yōu)榻處熤挥?0分鐘左右的時間向學生介紹驗證型數據分析的“提出假設,數據建模驗證假設,判斷給出結論”的分析方法和分析過程,然后給出特定的數據集和開放型的問題,更多的時間留給讓學生在數據集上進行探索。如給出銀行降低信貸風險貸款擔保問題,指出在該問題中企業(yè)一旦無力償還貸款,貸款風險全部由銀行承擔,讓學生通過建模驗證分析若干個貸款主體間的循環(huán)擔?,F象。因為沒有現成的答案,案例問題又來自現實生活,非常容易調動學生學習時的探索欲望,這就更有利于學生去主動發(fā)現問題,進而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這種以實踐專題形式讓學生實現發(fā)現式、探索式的學習,讓學生受益于帶著問題去學習、去鉆研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方法。

(2)以作業(yè)作品化方式培養(yǎng)學習興趣。學習過程中形式單一及模板化的作業(yè)是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的關鍵問題之一。因此,將作業(yè)形式轉化為作品對學生自主發(fā)展和提升學習質量有直接的促進作用。據調查,每個大學生內心均有自我展示和自我成長的需求,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程專題設計時布置出開放且作品化的任務,以激發(fā)學生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和價值感。例如,在進行挖掘型數據分析時,給出一組餐飲企業(yè)經營的數據集后,就讓學生自行選擇分析算法,去探索數據的聯(lián)系。學生可以選擇用聚類分析法去探索用戶與用戶選擇菜品的相似性進行菜品推薦;也可以選擇協(xié)同過濾算法分析用戶與菜品之間的關系,用于未來向該用戶進行菜品推薦;還可以選擇用探索型分析法進行客戶流失模型分析等。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并產生了所學知識可用于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價值感。通過作業(yè)作品化,學生在自己的研究和討論中完成與特定的與企業(yè)應用需求貼近的任務,學生在掌握新方法和新技術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把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術能力,體驗由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得到的知識回報,看到自己真正的學習成果,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專業(yè)興趣和自豪感。

(3)以嵌入式評價方式提升教學反饋質量。該課程傳統(tǒng)的課程考核方式是期末筆試考核。這樣的考核方式形式單一、題型標準,考試內容緊緊圍繞課堂上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點展開,學生通常會在考前根據考試范圍進行短時記憶式復習,考后即遺忘所學的知識點。這既不利于學生真正去掌握信息資源管理課程的相關知識和技術,也不利于師生對課程知識深層次的挖掘和思考。因此,本課程改革后采取嵌入式課程考核評價方式。課程考核嵌入于每一個課程專題中進行,且考核過程由學生完成專題實踐、教師批閱描述存在問題、優(yōu)秀作品展示、作品中存在問題反饋點評、學生對作品進行改進、教師評分等環(huán)節(jié)構成。這種嵌入式課程評價方式既增強了課程學習過程中師生教學互動,又提高了教學的反饋質量,同時在學生進行優(yōu)秀作品展示時還鍛煉了語言的表達能力,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大部分學生在專題學習過程中通過教師批閱及有效反饋后對專題實踐內容進一步完善、修正、擴展和提升,從而實現真正將知識轉換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結束語

根據大數據背景下應用技術型本科管理類專業(yè)人才的社會需求,福建工程學院信息資源管理課程通過制定符合現代社會發(fā)展要求的課程目標,調整課程教學內容,并對教學方式、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改革研究,強化學生基于大數據背景的信息資源采集、數據分析、商務智能數據分析、信息資源組織等方面的實踐能力。該課程改革使學生從原來的僅能夠進行串行單機數據分析轉向掌握大數據分析技術并能夠進行高效網絡信息抓取分析的應用實踐能力強的應用技術人才[5]。該課程改革思路經應用,所培養(yǎng)的學生不僅能夠以扎實的基礎掌握信息資源組織與管理的新技術、新知識,而且在相關工作中表現了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實踐動手能力較強。企業(yè)案例融入課程專題學習也使學生將技術與企業(yè)應用相融合。該課程改革的應用在當前社會大數據背景中提升了管理類大學生在信息資源管理方面的工程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增強了學生就業(yè)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孟小璐.以外貿企業(yè)信息化人才為導向構建信管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7(4):58-62

[2]劉曉宇.基于超網絡模型的金融大數據人才培養(yǎng)探究.金融理論與教學,2018(004):116-118

[3]吳龍昌.數據分析在"兩金"壓降管理中的應用.通信企業(yè)管理,2018(5):36-38

[4]張寧.面向數據科學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課程建設與改革.現代情報,2017(8):106-110

[5]胡曉旭,張玉芬,侯占軍.淺談大數據視角下應用型本科院校信管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經濟研究導刊,2018(20):88-89

作者:趙釗林 楊亞蕾 詹先銀 單位:福建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