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新聞記者采訪報道技巧淺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聞記者采訪報道技巧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新聞記者采訪報道技巧淺議

[摘要]伴隨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社會發(fā)展中的應用范圍逐漸廣泛,促使人們日常生活方式發(fā)生巨大轉變,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競爭更加激烈。為能夠尋求更好的發(fā)展機遇,新聞記者要掌握采訪技巧,提高新聞節(jié)目質量?;诖?,本文主要針對新聞記者采訪報道技巧的提升展開相關探討。

[關鍵詞]新聞記者;采訪報道;技巧提升

在新聞節(jié)目制作過程當中,采訪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通過提升采訪質量,能夠為觀眾呈現(xiàn)出更加豐富生動的畫面,令其能夠在第一時間內了解事件最新進展,是新聞報道的核心構成部分。因此,新聞記者需提升對報道技巧的重視力度,在日常工作當中總結經(jīng)驗,從而在制作高質量新聞節(jié)目的同時,為自身在行業(yè)內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基礎。

一、新聞采訪工作特點與重要性

1.特點

新聞采訪報道的特點主要有真實性、時效性、靈活性、機動性,記者需在確保真實性的同時保證時效性,要時刻保持對新鮮事物的警覺,并具備時刻關注與發(fā)現(xiàn)新聞事件的能力。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也不能“唯快最佳”,快與慢是兩種相對的概念,記者需在好中求快,快中求好。此外,便是新聞報道的真實性,真實性主要就是對新聞真相的探索與還原,向民眾傳達精準信息。在通常情況下,新聞內容的真實性與時效性屬于一種伴生關系,且具有極為強烈的個性化特征,這也是了解新聞采訪本質的基礎。以“機動車禮讓行人”這一新聞為例,記者在接到采訪任務后,需對新的交通規(guī)則加以了解,同時前往公安機關進行拍攝,確保新聞時效性,由此不難看出,新聞最為主要的特征便是真實性,而新聞采訪則能夠為其真實性提供有力保障。除此之外,新聞采訪報道還需具有一定靈活性與機動性,靈活的報道更能夠讓受眾接受,機動性則能夠令新聞最優(yōu)、最快速度地進行傳播。

2.重要性

在新聞報道中,采訪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記者對節(jié)奏的把握也是促進新聞報道質量的基礎與前提。對新聞記者而言,基本的采訪技巧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需在采訪上下功夫,這一方式能夠為新聞節(jié)目后期制作提供具有更高價值的素材,在確保新聞質量的同時吸引更多受眾。

二、新聞采訪對記者的要求

1.具備敏銳的洞察力

在新聞報道當中,時效性是最為顯著的特點之一,若新聞報道無法確保時效性,其自然也便不具備任何報道價值。因此,記者自身需具備敏銳的洞察能力,能夠對社會新聞事件善于發(fā)現(xiàn),并在獲得信息后在第一時間進行報道。在熱點事件發(fā)現(xiàn)過程中,新聞記者還需具有快速搜集事件信息的能力,并將此作為突破點,在確保新聞真實性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層次采訪。只有如此,才能夠對新聞事件加以針對性調查,并對事件對社會的影響加以真實反映,同時對新聞自身價值有效發(fā)掘。

2.明確采訪目的

在新聞采訪過程當中,記者提問是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是記者與被采訪者之間建立良好溝通的重要方式,因此,記者自身需在采訪前準備完整框架,列出具有針對性的采訪提綱,對采訪目的加以明確。只有如此,記者才能夠通過被采訪者找出事件的本質。在被采訪者回答問題過后,記者還需繼續(xù)提出具有延伸性的問題,令整個采訪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采訪針對性大幅度提升。

3.具備良好的采訪能力

在新聞采訪時,記者需事先對采訪過程進行合理化設計,若想實現(xiàn)這一目標,需要記者自身具有一定發(fā)散思維與能力,在采訪工作開始前,需對被采訪者展開全方位了解。記者需對網(wǎng)絡資源加以合理利用,通過網(wǎng)絡提升自身采訪能力,在實際采訪當中與被采訪者建立良好關系,在獲得更多新聞線索的同時,促使新聞報道價值得到有效提升。

三、新聞記者在采訪報道中的技巧發(fā)揮

1.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前期準備工作分為日常性準備與知識準備兩種。首先,在日常性準備這一方面,記者需要不斷積累不同領域知識,盡量成為擁有淵博知識的記者,如此才能夠為新聞宣傳報道的有效提供保障。而新聞作為黨和政府的發(fā)聲渠道,需要記者對黨和政府的政策方針進行學習、消化與領會,從而確保報道方向正確。其次,在知識準備方面,記者要具有更寬范圍的知識面,注重日常積累,在接到采訪任務后,需對相關知識進行針對性學習,并做好設施設備的準備工作,確保設備能夠始終處于正常運作狀態(tài)。

2.熟練運用新媒體,提高報道的時效性

新聞記者自身最為基本的條件便是具有較強反應速度,在面對突發(fā)事件時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做出反應。記者也要熟練運用諸如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新媒體新聞發(fā)布時效性較強,其能夠令公眾知情權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滿足。另外,新聞記者是連接現(xiàn)場與受眾的紐帶,現(xiàn)場報道不能局限于記者自己的語言與攝像機所呈現(xiàn)的畫面,需要記者調動自身感官,對事件進行“望、聞、問、切”,通過描述展示攝像機無法展現(xiàn)的畫面,令觀眾感同身受。

3.不被采訪對象干擾,保持獨立判斷

在采訪中,記者應該堅守自己的底線,對不規(guī)范的行為說“不”。由于某些特殊情況,記者在需要的時候,會采取隱秘的方法進行采訪,隱蔽拍攝主要是當被采訪者拒絕采訪,或記者自身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隱藏式拍攝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的條件下進行,要注意不侵犯被采訪者的個人隱私和基本權利,在后期制作時,要添加“非正常拍攝”的字樣,并在一定情況下對被采訪者進行馬賽克處理。

4.語言表達力求精準,讓報道盡量接近事物本源

記者除了要具備敏銳的新聞嗅覺和敏銳的觀察力,還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技能。語言表達要準確、有邏輯性;言辭犀利,不能有絲毫的遲疑。尤其是標題要一針見血,總結新聞事件。社會新聞能夠反映社會問題、社會風氣、社會生活等,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對被采訪者進行人文關懷并非偏向,而是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新聞媒體的發(fā)展宗旨相匹配。

5.突出新聞特點,營造良好采訪氛圍

畫面與解說詞,是新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播方式?jīng)Q定了表現(xiàn)形式,其是信心的主要媒介,其能夠將新聞優(yōu)點發(fā)揮到極致。圖像具有記錄的特征,能夠記錄事件的發(fā)生過程;人物的活動以及解說的文字都是真實的,通過講解,使受眾能夠更好地理解新聞事件的含義,揭示人物的內心活動,從而體現(xiàn)出高尚的思想品格。新聞要拍攝好,結構要整齊,要有美感,還要保留現(xiàn)場的聲音;記者要走進現(xiàn)場,多上鏡頭,評論新聞,增加新聞的可信度和現(xiàn)場感。在采訪過程中要運用多元化手段,要將好的圖片和音頻材料收集起來,為以后的新聞節(jié)目做好準備。新聞采訪要求記者深入現(xiàn)場,與不同的人打交道,以最快的速度向有關人提出問題,獲取所需的資料。

四、結語

環(huán)境不可選擇,客觀事物不可改變,若想促使新聞報道質量大幅度提升,贏得受眾認可與信賴,記者自身要具備采訪技巧,這與新聞報道整體水平有直接關聯(lián)。站在新聞記者角度看,在開展采訪工作前,需做好準備工作,并在采訪過程中使用有效溝通交流方式,與被采訪者保持親近,對新聞素材進行發(fā)掘,從而保證采訪工作順利完成,為新聞節(jié)目的制作打下基礎。

作者:陳海珊 單位:汕尾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