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信息技術教育歷史與現(xiàn)實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信息技術教育歷史與現(xiàn)實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信息技術教育歷史與現(xiàn)實研究

美國信息技術教育委員會將信息技術定義為是“基于計算機的學習、設計、應用、管理的信息系統(tǒng)”。該定義采用“系統(tǒng)”的觀點分析了人與信息技術的關系,認為人們是在有意識、有目的地應用和管理著信息系統(tǒng)。相對于將信息技術等同于物質實體,信息系統(tǒng)觀從人的角度來理解信息技術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是,這種進步也只局限于用戶對信息技術的單向使用層面,強調了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卻忽視了信息技術潛在的“負面影響”。事實上,當信息技術在為我們帶來便利和輕松的生活條件時,同樣制造著這樣或那樣的麻煩,傳遞著它本身所固有的信息。麥克盧漢(Marshall,Mcluhan)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對技術的本質進行了剖析,指出“每種新技術的出現(xiàn),無論其所傳遞信息的具體內容怎樣,新技術本身就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某種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會的革新變革,就這一意義而言,技術本身就代表著時代的信息”[3]。因此,生活在信息社會中如果只看到人對信息技術的掌控關系,低估了技術對人類的負面影響,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高度程序化的發(fā)展,當人完全融入信息技術系統(tǒng)中時,人類也很有可能為技術所控制,乃至成為技術的“奴隸”。

信息生態(tài)觀從社會環(huán)境的角度整體理解信息技術、人與社會的關系。該觀點認為隨著信息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信息技術已不再是簡單地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的技術工具和技術系統(tǒng),信息技術的每一次革新都深刻地影響著人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乃至改變著整個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德國學者昆特(ThorstenQuan-dt)依據“人的生存空間”理論,分析了技術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要素之間的互動過程,建立了“技術應用的三角模型”,認為“用戶的知識結構和生活方式影響著他們對技術的選擇和應用;信息技術應用不僅反映了用戶需要的特征,同樣會不自覺地把一些附屬特征強加給用戶,改變用戶的特征;社會環(huán)境同樣也影響著技術的應用的發(fā)展。三者中,每一要素的變化都會整響到整個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4]。由此可見,在復雜多樣的信息社會中,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已不能只是“中性”的技術工具,還需要考慮技術、人、社會的相互關系,理解信息技術對社會正、負兩方面的影響。在信息技術教育研究中,如果只談“信息技術發(fā)展,忽視信息技術的社會人文特征”或“只談信息社會的表面問題,忽視引發(fā)問題的內在技術原因”都是不全面的,甚至還有可能會引發(fā)更復雜的社會問題。信息技術“工具觀”“系統(tǒng)觀”“生態(tài)觀”是人們對信息技術認識的一個發(fā)展性連續(xù)體。這個連續(xù)體既反映著信息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程度,也表現(xiàn)出人們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層次,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學校信息教育的開展。

信息技術教育:歷史的考察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的計算機輔助教育。20世紀90年代,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以及人們對技術與社會關系認識的深入,它逐漸演變成為一個目標多元、內容豐富、方法多樣的現(xiàn)代教育領域,成為許多國家中小學的基礎教育課程。考察國內外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歷程,它大體經歷了計算機程序、計算機應用、信息素養(yǎng)、信息生態(tài)等四個教育階段。

1.計算機程序教育

20世紀70年代未,微型計算機的快速普及受到了教育學界的廣泛關注。為占得信息化社會的先機,世界發(fā)達國家紛紛將計算機設置為中小學教育內容。1980年,英國實行了“微電子教育計劃”(MicroelectronicEducationProgram),投巨資幫助中小學配置計算機和其它電子設置,開發(fā)教學軟件,進行教師培訓,改造中小學教材,使之滲透計算機教育內容。1981年,前蘇聯(lián)計算機教育學家葉爾肖夫在題為《程序設計——第二文化》中提出了程序設計文化的觀點,他認為“是否具有編排與執(zhí)行自己工作的程序的能力是人們能不能有效完成各種任務的關鍵?,F(xiàn)代人除了傳統(tǒng)的讀寫算能力以外,還應該具有一種可以與之相比擬的程序設計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幫助人們從小培育一種程序設計意識與能力”[5]。此觀點清晰地反映出“算法思維”的理念,并希望通過計算機程序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引發(fā)了計算機教育界的共鳴。隨之,程序設計成為計算機教育的重要內容。受程序設計文化的影響,我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在試點期也將“發(fā)展學生程序設計能力”作為主要的教育目標。1984年教育部(當時的國家教委)頒發(fā)的《中學電子計算機選修課教學綱要(試行)》就提出了“掌握基本的BASIC語言,并初步具備讀、寫程序和上機調試的能力”。從實施成效來看,程序設計教育為青少年創(chuàng)造了接觸和了解計算機的機會,推動了計算機文化的普及。但是,從學生學習心理和學習過程來看,脫離了具體生活情境、忽視學生自身學習特點、抽象地向學生灌輸計算機程序結構知識,無疑也是對青少年身心成長的一種摧殘,因此,計算機教育過程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適應社會需要就成為計算機教育的新挑戰(zhàn)。

2.計算機應用教育

20世紀80年代中期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和應用軟件日趨成熟,一些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Dbase)、電子報表系統(tǒng)(Visculc)、文字處理系統(tǒng)(WordStar)開始安裝到微型計算機上,越來越多非專業(yè)的人員從事計算機應用日常工作。1985年美國東田納西州大學科爾教授在第四屆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上發(fā)表了題為《面向職員的計算機課程》的論文,在報告中將計算機文化教育的目標界定為“應用者能夠在自己的教學科研、管理服務中把計算機作為一種有效的工具使用,其教學內容應該包括文字處理、電子報表處理、數據庫、圖像處理等應用軟件的使用”[6]。社會對計算機應用的現(xiàn)實需求促進了計算機教育從“程序設計”向“計算機應用”的轉型。我國教育工作者也對當時中小學計算機教育進行了反思,指出“名為計算機課程卻只講BASIC語言,給學生造成計算機就是BASIC,BASIC就是計算機的錯覺”。1994年,在總結前期計算機教學實驗的基礎上,教育部頒布了《中小學計算機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將“培養(yǎng)學生利用現(xiàn)代化的工具和方法去處理信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中學計算機教育的兩項重要目標,學習內容也從前期的BASIC程序設計拓展為“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基本操作與使用、計算機常用軟件介紹、程序設計語言、計算機對現(xiàn)代社會的應用以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5個模塊?!坝嬎銠C學以致用”的觀點有著它的合理性,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掌握這種技能的積極性,特別是對即將畢業(yè)尋找工作的高年級學生來說,能夠增加一門非常實用的技能。但是,基礎教育階段教育的目的畢竟不是完全的社會職業(yè)教育,更重要的還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7]。如果過于強調計算機技能教育,忽視計算機應用道德的培養(yǎng),也可能會出現(xiàn)應用著“由人類理性創(chuàng)造的計算機工具,做著不理智、乃至計算機犯罪的事情”。

3.信息素養(yǎng)教育

20世紀90年代,信息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信息總量的膨脹沖擊著人們工作與學習的各個領域,計算機應用教育已很難應對信息化社會的挑戰(zhàn),發(fā)展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已為人們所共識。早在1989年,美國圖書情報協(xié)會就分析了信息社會對公民的素養(yǎng)要求,認為“具有信息素養(yǎng)的公民,能夠根據個人的信息需要,有效地檢索、評價和使用信息的綜合能力”[8]。艾森堡(MikeEisenber)等人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立了發(fā)展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6種基本技術:(1)任務確定;(2)信息搜尋策略;(3)檢索和獲?。唬?)信息應用;(5)信息創(chuàng)建和展示;(6)信息評價。隨后,美國一些州(例如,北卡羅來納州、威斯康辛州等)開始以課程整合的方式普及中小學信息素養(yǎng)教育。20世紀90年代,英國政府將信息技術(ICT)正式列入國家中小學課程,并將教育目標界定為:(1)了解和使用信息技術;(2)學習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各學科的學習;(3)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推動了英國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2000年,我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決定用5到10年時間,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并將信息技術教育課程列為中小學的必修課程,提出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隨后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把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作為課程建設的總目標。信息素養(yǎng)教育將信息知識技能的學習融入到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現(xiàn)實情境之中,強調學生在信息社會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養(yǎng)成良好的信息技術應用習慣,這無疑為學生今后在信息社會中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是,信息素養(yǎng)教育并沒有從信息環(huán)境的內在特征分析技術、人、社會之間的關系,沒有引導學生從根本上思考信息技術可能會帶給人們潛在危機,因此,“缺少了批判性分析信息的意識,當學生微笑地享受著信息環(huán)境中的娛樂,卻不知為何而微笑時,當學生控制著‘電游’操作桿,卻被‘電游’所控制時,世界就已不再是美麗新世界”[9]。

4.信息生態(tài)教育

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的革新推動了信息全球化的發(fā)展。隨之,大眾傳媒擺脫了傳統(tǒng)的單向、線性、控制的信息傳播模式,進化為多元、互動、開放的信息環(huán)境。信息受眾也從被動的“接受者”成長為信息“者”。在此充滿“新奇、變幻,乃至誘惑”的信息環(huán)境中,信息技術教育也正接受新的沖擊與考量。其教育目標就不應局限于“信息技術”的掌握,甚至也不應只停留于“生活問題”的解決上,還需要幫助青少年正確認識技術、個人、社會的相互關系,發(fā)揮信息技術的積極因素,將其可能會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前消解于信息生態(tài)系統(tǒng)之中。波斯曼在對“媒介信息給社會所帶來的現(xiàn)實問題”研究中指出“媒介生態(tài)關注的是信息環(huán)境交流的工具和技巧是如何控制信息的形式、數量、速度、分類以及方向的。同時,這樣的信息構造與偏見也影響著大眾的觀點、價值觀和態(tài)度”[10]??梢姡畔⒓夹g教育研究在關注“技術教育”的命題時,也要關注“人在信息環(huán)境中的行為以及形成的社會關系”命題。即:(1)技術層面的命題。包括信息交流的技術特征、基本概念、和操作程序等。(2)信息社會情境層面的命題。即使是相同的信息工具傳遞相同的內容,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下表現(xiàn)出來的意義也可能不同,在現(xiàn)實情境中理解信息顯然是一個重要命題。(3)人與技術關系層面的命題。不同知識結構和生活背景的受眾對信息技術及其表達信息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反之,信息技術工具及其表達的信息對不同的受眾有著不同的影響。2010年,美國教育技術協(xié)會在《學生教育技術標準》的修訂版中反映了信息生態(tài)的理念,增加了“批判性思考”和“數字化公民”的指標,指出“學生要具有批判性選擇工具和資源,理解與技術相關的人、文化、社會的相關問題,安全合法負責任地使用信息和技術?!毙畔⑸鷳B(tài)教育已經擺脫了“純技術”教育狹隘觀念的束縛,從生態(tài)學的視角來理解信息環(huán)境中各要素的關系,希冀幫助青少年在“學技術”“用技術”的基礎上,也能夠從現(xiàn)實情境中,批判性地認識技術變革給信息環(huán)境帶來的整體生影響,從思想和行為上預防可能出現(xiàn)的信息問題。

信息技術教育:現(xiàn)實的追問

伴隨著信息技術革新和人們對信息社會認識的深入,信息技術教育的內涵得以不斷豐富和發(fā)展。受技術特征和應用環(huán)境的影響,不同時期表現(xiàn)出不同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標。尤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教師該如何開展信息技術教學?家長又該如何幫助孩子合理應用信息技術?這還需要從我國的現(xiàn)實情況談起。

1.信息技術教育是要學生“抵制”信息技術嗎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與普及為青少年創(chuàng)造了全新的學習環(huán)境,但帶來了前所未有煩惱和困惑?!熬W絡成癮”“沉迷手機”“遠程作弊”等事件都引發(fā)了社會對信息技術教育的熱議和關注。一些家長不惜使用“沒收手機”“電腦上鎖”“切斷網絡”等嚴防死守的方式阻止孩子接觸信息技術,在調研中一種家長如是說:“最初給孩子買手機是為了知道孩子上學情況。我們上班忙,沒法接送孩子,通過手機可以知道孩子是不是按時到校、是不是安全回家。可是,現(xiàn)在的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自從孩子用上iPhone,吃飯拿著手機,走路拿著手機,甚至洗澡也把手機放在手邊。全家人在一起說話的時間比以前少多了,最糟糕的是我發(fā)現(xiàn)他還通過手機抄襲同學的作業(yè),這學期學習成績明顯下降。依我看,如果能教育孩子徹底遠離信息技術最好”。在信息社會到來的今天,青少年是否真的需要與信息技術隔絕呢?事實上,無論從信息技術發(fā)展目的,還是從社會生存需要來看,這都是不可能的。首先,信息技術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工具。從收音機、電視機到計算機和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都適應著當時人類社會的需要,推動著社會時步。在人類文明史上,信息技術的每一次飛躍,都使得“人體得以延伸”?!耙蛞瓘U食”、不加分析地將青少年與信息技術隔離開來,無異于關閉了青少年利用信息技術自我發(fā)展的大門。其次,信息技術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信息技術日益發(fā)展的今天,數字化技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網絡銀行、數字化圖書館、遠程學習等信息技術工具徹底改變著人們生活與學習的方式。如果不加選擇地拒絕信息技術,也就阻礙了青少年在信息社會中學習生存的機會。由此可見,開展學校信息技術教育,絕不是要求青少年完全抵制信息技術,當然也不是讓兒童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中放任自流,而是要根據信息生態(tài)環(huán)境與青少年成長的特點,發(fā)展青少年“使用信息技術而不是為信息技術所利用的能力”[11]。

2.信息技術教育等同于“操作技能”訓練嗎

信息技術是我國中小學教育的必修課程,它以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為目標,強調同學合作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在信息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中,掌握信息技術、感受信息文化、增強信息意識。然而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一些教師依然偏重于技能操作與訓練,忽視現(xiàn)實問題解決能力和信息情感的培養(yǎng)。訪談過程中,一位教師表達了他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根據學校課程綱要,我們學校在三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涉及的內容主要有信息與計算機基礎知識,應用軟件學習和網絡應用等內容。其中,信息與計算機基礎知識包括信息的定義和特征、計算機的發(fā)展史、組成和工作原理。應用軟件主要學習文字處理、電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基本的操作與應用。網絡應用包括用瀏覽器收集網絡材料、學習使用電子郵件等。此外,我們學校四年級校本課程中,學生還可根據個人愛好選修‘機器人制作’的校本課程,進行算法與程序設計、組件安裝訓練”。分析調研材料發(fā)現(xiàn):當前一些教師還是將信息技術教育簡單等同于信息技能的學習,認為信息技術教育就是讓學生掌握一些操作技能,完成一些簡單的信息作品。實際上,無論從基礎學力教育理論,還是從國際信息教育發(fā)展趨勢來看,當前青少年信息技術教育都已超越了傳統(tǒng)的知識記憶與技能訓練,應用信息技術解決現(xiàn)實問題,理解技術、人與社會的關系日益受到重視。現(xiàn)代學力觀認為“基礎學力大體可分為兩個側面:其一是‘實體性側面’,包括諸如知識、技能之類的能夠借助測驗測定的顯性學力;其二是‘功能性側面’,包括思維能力、學習動機的隱性學力?!睆膶W力的綜合發(fā)展來看,信息技術教育不應僅限于顯性的信息知識與技能,還應包括解決實際問題、良好信息技術價值觀等隱性內容。從國際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的經驗來看,基礎信息技術教育絕不能等同于信息技術職業(yè)教育。如果在基礎教育一味強調信息技能的發(fā)展,無視信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這勢必會在基礎教育階段陷入“培養(yǎng)技術員式的陷阱(Tech-nicistTrap)”[12]。

3.學校信息技術課程是“雞肋”嗎

嚴峻的社會現(xiàn)實問題增強了學校信息技術教育的迫切性。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就明確提出“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術普及和應用”。那么在學校層面,該如何開展信息技術教育?又如何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一些學校的教育管理者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訪談中一位校長談了自己的想法:“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已為大家所共識。但是,從近年來課程實施成效來看,信息技術卻處在一個‘尷尬的地位’。一些學生和家長認為,它‘文’不如語文、英語,‘理’不如數學、理化,一些信息技術教師認為,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的‘普及化’和‘傻瓜化’,學生會越來越容易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信息技術在將來也許會淡出學?;A課程,失去其存在的意義。”信息技術是一門年輕的基礎教育課程,莊子云“始生之物,其形必丑”。當前,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實施確實存在一些困難,例如,課程設計、活動組織、學習評價等方面都還有不完善的地方,給人們以“雞肋”的感覺。但是,從我國的教育現(xiàn)狀和國際前沿教育發(fā)展分析來看,信息技術課程都有著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其一,“教育機會平等”要求信息技術課程的存在。受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的影響,我國區(qū)域教育還存在著不平衡的問題。如果信息技術不能以學校課程的形式存在,就很難保證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平等機會,加劇區(qū)域教育的“數字化鴻溝”。其二,從國際發(fā)展的維度來看,為了加強國家競爭力,占得數字化發(fā)展的先機,日本、韓國等國家都制訂了國家課程標準,以學科的方式開展信息技術教育。近年來,美國一些州也紛紛制定信息技術教育標準,以媒體技術、計算機等課程方式展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此外,中小學信息技術知識技能體系的不斷完善、教育研究隊伍的不斷壯大,也有利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建設和發(fā)展。

結束語

縱觀信息技術教育發(fā)展歷史,可以看出不同階段的信息技術教育都有其存在的“合理內核”,或程序設計、或技術應用、或信息處理等。但是,在信息技術教育轉型階段也出現(xiàn)了從“一個極端”走另“一個極端”的偏差。缺少了對歷史經驗的批判性繼承,割裂了階段性教育的聯(lián)系,信息技術教育就出現(xiàn)了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尤其是當青少年真實地生活在葉爾肖夫預言的“程序設計的世界”里,信息技術教育就更應該幫助學生理解“由各種程序算法所驅動的、由形式多樣信息技術工具所表現(xiàn)的”信息化社會,發(fā)展學生的技術意識、算法思維、數據處理能力和信息的批判分析能力。(本文作者:李  鋒、王吉慶 單位:華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