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人性化護理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析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管理效果。方法將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100例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方案,研究組則接受人性化護理管理,統(tǒng)計各組干預前后SDSS評分、BPRS評分、SDS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后,研究組SDSS、BPRS及SDS評分均較對照組更優(yōu)(P<0.05);在護理滿意度方面,研究組與對照組分別是94%和78%,研究組同對照組相比更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管理在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應用效果明顯,不僅可以增強患者社會功能,改善負面情緒及精神狀態(tài),同時有助于護患關系的改善。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恢復期;人性化管理;抑郁;滿意度;精神疾?。簧鐣δ?/p>
精神分裂癥指的是由諸多癥狀群組成的臨床綜合征,該病誘發(fā)因素有很多。雖然截止到現(xiàn)階段為止,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但是外部社會環(huán)境及個體心理等不良因素等均可能導致該病[1]。精神分裂癥具備較多的臨床病癥,涉及范圍廣,包括認知功能、情感、意志行為、知覺及思維等,由于個體差異導致臨床病癥不同。而恢復階段的治療在整個精神分裂癥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出于該時期的患者心理活動相對復雜,極易產(chǎn)生負面情緒,包括焦慮、抑郁等,導致疾病恢復延緩[2]。所以,科學、合理的護理方式對于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來講十分重要[3]。專業(yè)、精細化的護理方式及藥物干預有助于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及早恢復健康?;诖?,本次研究針對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開展人性化護理管理效果進行分析,以下是詳細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資料:
本次實驗100例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均為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29例男患者,21例女患者;年齡22~53歲,均齡值數(shù)(30.25±1.54)歲;患病時間1~6年,平均患病時間(3.25±0.41)年;研究組中,27例男患者,13例女患者;年齡20~55歲,均齡值數(shù)(30.34±1.62)歲;患病時間1~4年,平均患病時間(3.36±0.21)年;組間基線資料對比,包括年齡、患病時間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與CCMD-3的精神分裂診斷標準相符;②疾病處于恢復期。排除標準:①存在肝臟、心臟、腎臟等器官功能不全者;②合并言語功能障礙、神志模糊者。
1.2方法
1.2.1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于患者入院后,為患者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治療醫(yī)師及護理人員等,確保病房內部秩序良好,保證患者人身安全,并對患者病情發(fā)展密切監(jiān)測,根據(jù)患者需求開展生活指導等。
1.2.2研究組。人性化護理管理:①強化護理人員服務意識:培養(yǎng)護理人員良好的服務意識,充分發(fā)揮責任護士及護士長示范、引導作用,使患者感受到源于醫(yī)護人員的關愛。由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導致護理難度增加。護理期間,部分護理人員伴有抵觸、拒絕心理,進而導致患者病情恢復延緩。所以,護理人員應合理調整自身心態(tài),為患者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服務,使患者及早恢復健康;②創(chuàng)建舒適、溫馨、和諧、友好的治療環(huán)境:護理期間,護理人員應多關心患者,為患者構建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加快疾病恢復速度?;诖?,針對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疑問,護理人員應盡可能的采取通俗易懂語句進行詳細解答。予以患者護理服務時,采取耐心、細心的工作態(tài)度,與此同時,予以患者足夠的尊重,針對患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虛心接受;③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根據(jù)醫(yī)院實際狀況、衛(wèi)生部需求不斷完善個性化護理管理,建立健全入院須知等規(guī)章制度,一切制度的建立均以護理服務為基礎,全面落實各項制度,確保每項工作的落實有章可循。此外,合理安排護理人員工作,責任到人。從而保證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④生活指導:定期清潔患者病房,確保室內干凈、整潔,促進患者舒適度的提高,盡可能的將患者不良心態(tài)消除,包括焦慮、抑郁、恐懼等。加強對患者日常生活的關注,在患者產(chǎn)生無助心態(tài)后,予以患者足夠的精神支持與鼓勵。并根據(jù)患者日常飲食習慣,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確保營養(yǎng)充足、均衡等。如果患者食欲降低,則適當調整飲食方案,使其與患者日常飲食需求相符?;颊咝菹⑦^程中,護理人員在開展各項工作時需盡可能保證動作輕柔,確保室內安靜,提高患者睡眠質量;⑤健康教育宣傳:以患者實際病情發(fā)展為依據(jù),為患者介紹疾病誘發(fā)因素、治療及護理注意事項、治療方法等,協(xié)助其進一步認識自身疾病,自主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此外,定期對不良心態(tài)出現(xiàn)因素進行分析,并對患者心態(tài)進行相應調整,以便更好的開展臨床工作;⑥情感干預:護理過程中,告知患者家屬多陪伴在患者身邊,增加家屬探視時間,在患者病情有效控制后,可讓家屬帶領患者回家過節(jié)或者帶領患者參加各種活動,如郊游等,感受到家人的關愛、關心,促進其社會適應能力及自然環(huán)境適應能力的提高。
1.3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各組干預前后BPRS評分、SDSS評分、SDS評分及滿意度。①BPRS評分(精神病評定量表)主要評定患者精神狀態(tài)[4];取值18~126分,分值越低,說明病情越輕;②SDSS評分(社會功能量表)主要評定患者社會功能[5],取值0~20分,分值越低,說明社會功能越好;③SDS(抑郁自評量表)主要判定患者抑郁程度[6],分值界限為53分,輕度抑郁評分為53~62分;中度抑郁評分63~72分;重度抑郁評分:超過73分。④滿意度判定[7]:分值總計100分;非常滿意取值范圍為80~100分;滿意取值為60~79分;不滿意取值在60分以下。(滿意例數(shù)+非常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滿意度。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準確處理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x-±s)表示的計量資料檢驗值為t值;采用率(%)表示的計數(shù)資料檢驗值為χ2,兩組比較檢驗值為P,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干預前后SDSS評分及BPRS評分:
在SDSS及BPRS評分方面,干預前,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均較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干預前后SDS評分:
在SDS評分方面,干預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中,21例非常滿意,18例滿意,11例不滿意,滿意度為78.00%;研究組中,26例非常滿意,21例滿意,3例不滿意,滿意度為94.00%;研究組滿意度相比于對照組更高(χ2=5.316;P=0.021)。
3討論
精神疾病中,較為常見且相對嚴重、特殊的一種疾病是精神分裂癥,該類患者極易喪失自身行為及情緒控制能力,產(chǎn)生極端表現(xiàn),傷害他人、自身和社會。特別是處于恢復期的精神分裂癥患者,該階段的治療尤為重要,該階段患者雖然從一定程度上能正確認識了自身疾病,而且具備一定認知功能,但因極易被醫(yī)護人員忽視,未開展深入護理及治療,再加之患者自身存在復雜的心理活動,最終導致病情恢復受到影響。所以,對于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來講,護理工作同樣具有重要作用[8]。在醫(yī)學技術及醫(yī)療水平不斷提高與發(fā)展的背景下常規(guī)護理的缺點逐漸凸顯出來,常規(guī)護理工作的開展并未真正考慮患者的需求,站在患者角度開展護理工作,有些則會因為未提供患者舒適服務導致醫(yī)療糾紛事件的發(fā)生。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是一種圍繞患者開展的護理模式,其主要用于減輕患者臨床病癥,使患者身體及心理及早恢復健康,及早戰(zhàn)勝疾病,避免疾病影響患者精神及心理狀況[9]。本次研究中的人性化護理管理模式,首先,培養(yǎng)醫(yī)護人員樹立服務意識,使其可以正確認識護理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擺正工作態(tài)度,為患者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服務;其次,為患者構建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及病房環(huán)境,讓患者在具備人文關懷的環(huán)境中接受治療,使其感受到源于醫(yī)護人員的關愛,從而改善護患關系;再次,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通過科學、合理的制度全面落實各項工作,將每項工作劃分至個人,從而保證護理工作開展的有序性;第四,生活指導,加強對患者日常生活的關注,特別是情緒的變化,多鼓勵、關心患者,給予患者足夠的精神支持[10]。與此同時,根據(jù)患者飲食習慣制定飲食方案,保證營養(yǎng)充足,增強患者自身免疫及抵抗能力;第五,健康指導,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有關疾病知識、治療方法等,使其可以深入認識自身疾病,自主配合護理工作;最后,情感支持,告知患者家屬多關心患者,并帶領患者參與各項活動,促進其社會功能的提高。根據(jù)本次實驗結果分析,干預前,兩組SDSS評分及BPR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均較對照組更優(yōu)(P<0.05);可見,通過開展人性化護理管理,可進一步增強患者社會功能,減輕精神病癥;兩組干預前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相比于對照組更低(P<0.05);可知,人性化護理管理工作的開展,有助于減輕患者抑郁心態(tài),使其保持樂觀心態(tài)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確保良好的護理效果;在護理滿意度方面,研究組是94.00%,對照組是78.00%,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高(P<0.05);由該結果分析,人性化護理管理為患者提供了患者更為優(yōu)質的服務,使患者感受到醫(yī)護人員的關愛,進而縮短了護患距離,避免了醫(yī)療糾紛事件的發(fā)生。總而言之,予以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個性化護理管理,在減輕患者精神癥狀及負面情緒的同時,可提高患者社會功能,改善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劉寰.人性化護理管理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7,17(1):149-150.
[2]儀玉偉,李雪霓,魏時懿,等.團體心理治療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及社會功能影響研究[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8,45(5):87-90.
[3]金燕,顧愛芳,黃漪汶,等.自我角色認同護理干預對康復期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恥感及意念功能的影響[J].現(xiàn)代醫(yī)學,2018,46(10):106-109.
[4]劉思思,顧欣.會所康復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恢復期患者家庭負擔與負面情緒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7,32(11):64-66.
[5]張紅梅,趙占勝,孫志剛,等.精神分裂癥恢復期復發(fā)影響因素的研究[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7,44(3):411-413.
[6]樊淑潔,劉小娟.拓展式風險管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殺防范中的應用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9):1319-1321.
[7]舒瑜,謝曉燕.團體心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狀況及社會功能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7,46(3):254-256.
[8]陸紅英,袁勤,陶麗,等.支持性心理干預對社區(qū)精神分裂癥病人病恥感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7,31(15):1831-1834.
[9]潘楊.多元化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和康復的影響[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11):129-131.
[10]李虹娟,賈莉娜.個性化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8,22(2):25-28.
作者:趙麗敏 單位:錦州市康寧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