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摘要:無論是從高中物理課程新課改的維度來看,還是從物理科學教育有效性的角度來看,高中物理教學都不能再以灌輸式的方式來進行。由此越來越多的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傾向于將問題教學法作為重要的教學改革突破點,希望由此引導高中物理課堂朝著更加有效的方向進展。本文結(jié)合高中物理教學案例,探討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的打造策略問題。

關鍵詞:高中物理;物理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圍繞著特定的問題來進行交互,組織開展對應的教學活動,學生處于問題探究格局中,教師處于組織教學環(huán)境中,使得整個高中物理教學被問題所串聯(lián),由此引導實際高中物理教學質(zhì)量得以提升。很明顯這種教學模式中,問題成為中心,課堂氛圍因此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發(fā)展,知識學習也進入到主動的狀態(tài),是符合當前高中物理新課改基本訴求的[1]。由此需要將教學策略巧妙地運用到高中物理課堂中去。

1巧用問題串,激發(fā)高中生物理知識探究意識

單一物理知識點的學習,可以歸結(jié)到一個核心問題上,而圍繞這個核心問題設置若干關聯(lián)問題,這就是問題串的形成歷程。在實際的高中物理教育教學中,教育工作者結(jié)合實際課堂學習的核心主題,選擇以問題串的方式來驅(qū)動教學,可以使得高中生物理知識探究意識得到激發(fā)[2]。比如,在魯科版高中物理“勻速圓周運動快慢的描述”知識點學習中,教師就注重將問題串融入到整個課堂中去,實際的教學步驟為:要求學生聯(lián)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運動軌跡是圓周,試著舉出幾種這樣的案例。此時學生聯(lián)想生活經(jīng)驗,舉出電風扇或者手表秒針,地球繞著太陽運動等案例。接著導入本次課程的主題:勻速圓周運動。鼓勵學生去歸納和總結(jié),在此基礎上展現(xiàn)錄像資源:電風扇轉(zhuǎn)動,其上各個點所做的運動,就是勻速圓周運動,接著調(diào)整電風扇的旋轉(zhuǎn)速度,學生發(fā)現(xiàn)實際速度不同,此時提出如下的問題:那么我們使用什么物理量來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快慢呢?接著進入到線速度、角速度、周期內(nèi)涵的探究中去,使得高中生漸漸理解勻速圓周運動的快慢是依上述三個因素來權(quán)衡的。當然在三個概念詮釋的時候,也可以提出對應的問題,比如使用齒輪傳動裝置,皮帶傳動裝置做實物投影的實驗,在實驗中設定對應的兩個點,引導學生去分析這兩個點之間的關系,繼而要求學生思考:線速度有什么樣的變化?再者要求學生關注各個點的角速度,并且分析角速度的關系是怎樣的?由此使得高中生在問題探究的過程中,對于對應概念形成更加深刻的認知。當然作為高中物理教師也需要明確的是,問題串的設置必須要遵循特定的原則,這樣才能夠保證其有效性:要圍繞特定的核心問題來進行,這個核心問題就是知識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要控制問題的難度,確保能夠跟上學生的思維,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落后,設置合理的問題梯度;要盡可能將學生熟悉的事物融入其中,這樣可以更快引導其進入探究格局,增強課堂的效率。

2關注自主性問題,增強物理課堂的能效感

很多高中物理教師也懂得將問題教學法作為重要的教學策略,但是從問題設計到問題反饋,都是以自己為主導,也就是說問題的來源都是教師,而沒有將課堂上或者教學中學生的問題作為關注點,這樣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學生感覺還是在被老師牽著鼻子走,很容易在某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思維“落伍”的情況,這對于打造自主高效化的高中物理課堂而言,是很不利的[3]。面對這樣的風險,高中物理教師應該高度重視學生自主性問題,將他們的問題作為探究的關鍵點,這樣可以激發(fā)起物理課堂的能效感。比如,魯科版“人類對太空的不懈追求”知識點學習的時候,部分學生在學習完發(fā)射速度、運行速度、宇宙速度等概念之后,在與同桌進行溝通的時候,有學生提出:其實發(fā)射速度就是運行速度,運行速度就是宇宙速度,為什么還要將它們界定為不同的概念呢?教師在聽到這樣的問題之后,很快感知到學生對于三個概念存在認知誤區(qū),然后將這樣的問題作為本次課堂的重點來進行講解。實際的教學策略為:教師用粉筆來演示衛(wèi)星的軌跡,此時詢問學生應該向上還是向下,不同學生給出不同的回答,教師在一定高度將粉筆拋出去,此時設置問題:為什么粉筆拋的不是很遠?學生意識到初速度會對于其產(chǎn)生影響,然后教師使用更大的力量,進行重復操作,接著教師提出問題“能不能讓粉筆不掉,繼而扮演衛(wèi)星的角色”,學生此時意識到拋出的水平速度達到一定狀態(tài)的話,就可以,此時教師進行概念的切入:足夠大的速度取值,我們將其稱作為發(fā)射速度;最后一節(jié)火箭與衛(wèi)星之間的分離,界定的是衛(wèi)星速度;在衛(wèi)星與火箭分離之后,會進入到軌道,此時就是宇宙速度,因此不能將其混淆在一起。學生在意識到自己的認知錯誤之后,自然會以更高的熱情參與到這樣的知識點辨析中去,而這對于引導實際的高中物理教學朝著高質(zhì)量發(fā)展而言,是至關重要的。高中物理教師需要激發(fā)學生提問的意識,創(chuàng)設自由平等的課堂交互環(huán)境,構(gòu)建更加理想的師生關系,并且懂得去聆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這樣可以迅速地掌握學情,在此基礎上將學生的問題作為主導,引導實際的物理知識學習朝著更加高效化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對于在課堂上積極提問的學生,教師要給與適當?shù)莫剟?,這也是很有效的教學策略。

3以問題為主線,實現(xiàn)高中物理知識體系的構(gòu)建

在高中物理復習階段,知識的系統(tǒng)性特點不斷展現(xiàn)出來,此時各種題設對于學生的考核也會從系統(tǒng)性的角度入手,此時就要求高中生物理知識體系是完整的。因此,在此環(huán)節(jié)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將物理問題作為主線,確保高中物理知識體系得以構(gòu)建,這也是當前急需要做好的工作。例如,以魯科版高中物理“動量守恒”知識點復習為例,在實際知識點復習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就要高度重視問題的設置。首先,設定對應的問題情景:兩個帶同種電荷的小木塊,知道其質(zhì)量mA及mB,然后將其固定在絕緣的光滑平面上(如圖1),處于靜止狀態(tài),兩者之間的距離是d,此時釋放兩個木塊。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之后,兩者之間的距離是2d,如果此時小木塊A的速度為v,要求計算出另外一個小木塊B的速度,在此過程中木塊A對木塊B做的功是多少?木塊B的移動距離是多少?處于上述問題情境中,問題可以進行進一步細化,兩個木塊做什么樣的運動?可以直接使用牛頓運動定律來詮釋嗎?構(gòu)成的系統(tǒng)能不能以能量守恒定律來思考?能不能使用能量守恒定律來計算對應的速度?兩木塊移動的距離是不是和“人船”模型相似?還可以將該問題進一步設置成板塊模型。例如:如果將兩個木塊放在一塊上表面粗糙,下表面光滑長板上,并且長度足夠(如圖2),此時木板的運動是怎樣的?由此引導學生去分析守恒系統(tǒng)的過程。上述問題將多元化的知識點都結(jié)合起來,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高中生很快對于相關的知識系統(tǒng)有著更加全面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高中生使用思維導圖來疏通知識思路,就可以確保實際的高中物理知識體系得以構(gòu)建。在后期如果遇到同類型的題設,學生就可以將對應的知識系統(tǒng)運用進去,此時物理思維會更加全面和縝密,在這樣的教學機制中實際的物理教學質(zhì)量會朝著更高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綜上所述,問題為中心的高中物理課堂,可以使得學生的探究欲望得以激發(fā),可以確保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互朝著良性方向發(fā)展,在復習階段甚至可以成為知識體系構(gòu)建的重要媒介。因此作為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需要設置有趣味性、有探索性、有知識系統(tǒng)性的問題情境,繼而引導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曉,高培杰,胡炳元.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施的問題與省思———基于八省課程標準實施的實證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4(9):37-42.

[2]冷冰冰.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的核心素養(yǎng)分析[J].教育導刊,2015(8):49-52.

[3]孟全海.高中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新實驗的設計與實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2):49.

作者:鄭志坤 單位:福建省仙游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