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策略探討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策略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策略探討

【摘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電子信息技術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媒體行業(yè)也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廣播電視讓更多人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在大量信息面前,新聞采編人員要如何快速找到人們最關注的熱點,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在新媒體沖擊下占據(jù)一席之地,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幾條相關策略,希望能夠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聞采編策略研究

廣播電視在社會輿論方面往往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傳統(tǒng)的傳播方式受到了很大沖擊,新媒體的誕生也讓廣播電視的地位岌岌可危。如何在新媒體時代下占據(jù)傳媒市場的一席之地,這一問題亟須解決。采編人員在抓取社會熱點問題時目光要更敏銳,要不斷完善采編技巧。

一、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中存在的問題

1.脫離生活實際。從現(xiàn)有電視廣播發(fā)展情況來看,很多節(jié)目沒有真正實現(xiàn)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相結合。而廣播電視的受眾就是普通群眾,新聞內(nèi)容更應該貼合實際,若是抓不到焦點,不了解人們真正關心的是什么,甚至不符合人們生活的真實狀況,會招來人們的質疑,影響節(jié)目的收視率。

2.新聞質量低。如今新媒體越來越多地涌入媒介市場,對電視新聞也有著一定的影響,部分落后地區(qū),地方廣播電視臺缺乏專業(yè)的高素質新聞采編人員,制作的新聞質量不高,自身節(jié)目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這就導致了部分觀眾的流失,地方廣播電視臺的發(fā)展受到了阻礙。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新聞資源,不利于新聞采編人才的良性競爭。

3.不重視節(jié)目質量。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廣播電視新聞行業(yè)人員將注意力從節(jié)目質量轉向了經(jīng)濟效益。將一些質量不高的新聞投放到市場中,讓更多的觀眾感到失望,從而導致收視率下滑。這一現(xiàn)象是因為一些廣播電視工作者沒有真正意識到新聞節(jié)目靠質量生存的根本原則。

二、廣播電視新聞的采編技巧與策略

1.貼近群眾生活。國家對民生的極大關注為新聞工作者采編工作指明了大方向,所以新聞工作應以民生為基礎展開。關注民生問題就要貼近人民群眾的生活,傾聽群眾的聲音。新聞工作要遵循“為人民服務”的原則,抓住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深度剖析,真實反映實際問題,為人民群眾負責。這會提高群眾對廣播電視臺的好感度與信任度,利于采編工作的順利展開。

2.靈活采訪。很多新聞線索很相似,若是采用相同的采編方式不免會導致新聞形式的千篇一律,導致觀眾對新聞失去興趣,造成觀眾的流失。所以新聞工作者需要采用多樣的編輯形式。另外在采編方面也要進行創(chuàng)新,靈活采訪。新聞記者在采訪前需要全方面了解報道對象,進行深入調查。在準備采訪問題的時候也要由淺入深,針對不同的采訪對象設計不同的提問方式,要保證問題的有效性,進行啟發(fā)式的提問,提高采訪效率。最重要的一點是新聞工作者不能憑借自己的主觀臆測進行報道,必須保證信息的準確性,這也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工作素養(yǎng)。

3.深入挖掘,客觀報道。新聞工作者不僅要有對熱點信息的敏感度,更應該牢記從事實出發(fā)的采訪準則。任何時候都不能用自己的猜想替代事件真相,尤其面對法律問題時,更要慎重,要了解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客觀公正地進行報道。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如果沒有與時俱進的法律條文和媒體倫理,傳媒快車雖依然一路狂奔,但也可能會闖入一個個神秘而陌生的異域而險象環(huán)生。新聞工作者需要全方位分析新聞信息,深入調查相關線索,時刻保證信息的準確性。

4.提高新聞質量。廣播電視節(jié)目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輿論引導責任,新聞被社會大眾廣泛關注。新聞工作者更應該明確自身的責任,提高新聞質量,對于社會熱點問題積極報道的同時也要注重事件的真實性,避免誤導群眾的認知,導致不必要的損失。這對于建立和諧社會、傳播社會正能量也有一定的幫助。

5.重視策劃工作。策劃能夠指引工作人員更合理地開展新聞工作。對策劃人員有嚴格要求。策劃人員要有一定的新聞理論基礎,更要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同時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協(xié)調能力、團隊合作能力。

6.注重配合。新聞工作不是一個人的工作,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采編與制作需要多個部門的合作。各個部門群策群力,認真履行職責,相互支持,協(xié)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7.適當進行模糊處理。記者在新聞采訪工作中,會面對很多不想曝光自己隱私的采訪對象,為了保證受訪者的信息安全,很多時候需要對畫面進行模糊處理,所以新聞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一定要明確受訪者的意愿,對哪些信息需要進行模糊處理有一個準確的認識。①緊急新聞稿件。新聞有很強的時效性,所以經(jīng)常會有一些新聞稿件需要緊急處理,但是由于時間緊,對一些細節(jié)并不能夠完全確定,這個時候為了保證稿件的準確性就需要對沒有完全弄清的信息進行模糊處理。這不僅能保證稿件不出錯,也能避免誤導觀眾。②涉及未成年人的報道。一些涉及未成年人的報道往往需要模糊處理,國家規(guī)定要注重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在進行新聞報道的時候更要如此。在不少報道中,“未成年人”這個關鍵詞并沒有引起相關媒體的重視。報道出發(fā)點也往往不是將未成年人作為一個法律保護對象進行考慮,而是作為一個博取眼球的消費賣點,罔顧《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規(guī)定。③監(jiān)督類報道。在稿件涉及監(jiān)督類報道的時候,對線索提供者的保護也是新聞采訪需要注意的重點問題。所以必要的時候,需要給受訪者的面部打上馬賽克,名字也多采用化名。這既保證受訪者的信息安全,也能保證節(jié)目的播出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采編人員的技巧與策略影響著電視媒體行業(yè)的發(fā)展。采編人員應緊跟社會熱點,貼近群眾生活,全面提高全媒體新聞業(yè)務的采、寫、編、評、播等技能,把握新形勢下電視新聞報道創(chuàng)新創(chuàng)優(yōu)的發(fā)展趨勢,并具備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全媒體新聞報道的擴展能力。

【參考文獻】

[1]孫小波.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及策略分析[J].傳播與版權,2017(10):22-23;

[2]陳瑞北.新時代背景中廣播電視新聞采編技巧研究[J].新聞傳播,2018,No.327(06):112-113;

[3]丘瑞.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9(22).

作者:董自強 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