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電工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實施策略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電工技術”課程作為專業(yè)基礎課程,帶有明確的職業(yè)性、指向性。本文對“電工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實施策略進行探討,以期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電工技術”;課程教學;有效性;教學改革
“電工技術”課程是職業(yè)院校非常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對其他專業(yè)課程具有重要支撐作用。該課程具有理論抽象難懂、實踐性強且與理論關聯十分緊密的特點,是學生普遍認為非常難學的課程。在“電工技術”課程教學改革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應加強關于知識的探索,師生在探索的過程中相互交流和質疑,并努力促使學生開展課內外結合的自主性、研究性學習。
一、做好學情分析,對接不同專業(yè),優(yōu)化教學內容
在實施教學以前,必須要先了解學情。教研組與學生開展座談交流活動、與前置課程教師進行溝通,并通過集體備課進行充分的學情分析。學生已學習了“數學”“物理”等課程,具備了方程組求解、三角函數、坐標系等基本的數學知識,對電磁現象也有了初步認知,為“電工技術”課程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從知識基礎來說,學生已經具備了生活用電的體驗、部分裝備操作知識,具有一定的數理邏輯思維、實驗操作能力。從素質基礎來說,學生對新事物、新觀念容易接受,適應能力強,集體榮譽感強,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樂于接受小組協(xié)作和研討交流的學習方式。這為小班化研討式教學模式的開展奠定了基礎。從興趣愛好來說,學生熱衷于研究及操作電腦、智能手機、數碼相機等各種電子設備,喜歡通過操控設備來感悟知識和建立認知,樂于動手實踐。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可使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從而逐步提升學習效果。同時,“電工技術”課程的邏輯性和抽象性比較強,而學生的文化基礎差異性較大,所以要有效地設置研討小組,充分發(fā)揮基礎好的學生帶頭和協(xié)助學習的榜樣作用。這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較好地達成課程教學目標。“電工技術”課程內容對接專業(yè)崗位要求是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根本需求。因此,通過對接崗位要求來優(yōu)化教學內容勢在必行?!半姽ぜ夹g”課程教學要為其他專業(yè)課教學做好鋪墊,搭建基礎課程到專業(yè)課程之間的橋梁。目前,“電工技術”課程的內容主要分為電路知識、交直流電路、萬用表裝配、安全用電四個基本模塊。根據不同專業(yè)的需要,教研組重新優(yōu)化了課程教學大綱,從中設置好不同專業(yè)“電工技術”課程的基礎必學部分與對接選學內容。
二、充分的教學準備與教學方法的靈活選取
“電工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應在充分做好教學準備的基礎上進行,針對課程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準備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通過與不同專業(yè)課程教師的溝通交流,深入了解具體專業(yè)及崗位,從而完成專業(yè)知識與課程內容的對接。然后,教師結合課程內容進一步統(tǒng)籌、細化教學安排,合理設置教學進度,科學設計教學過程、研討問題,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及活頁教材。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重點將小班化研討式教學模式貫穿、融合于其他教學模式,努力做到一法為主、多法并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如電路知識模塊的教學,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建立對電路概念、電路元件及電路物理量的認知。因此,研討的內容可以從貼近學生的電磁現象應用、生活用電常識及專業(yè)實踐操作經驗入手,并結合授課內容設置研討問題。再如交直流電路模塊,主要涉及交直流電路的特點、定律探究、分析方法應用等知識,具有邏輯性強的特點。因此,研討的內容可以在細研教學知識點來龍去脈的基礎上確定,進而設置研討問題。同時,教師在充分結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特點的基礎上,以抽絲剝繭、層層設問、優(yōu)化重組的方式來組織重難點知識的教學內容,構建出點面相結合的研討內容,幫助學生理順知識的邏輯鏈。如萬用表裝配模塊和安全用電模塊,教師在教學中應重點聚焦交直流電路的應用,把握好技能與應用的遞進關系,為學生梳理已掌握知識與未掌握知識的關聯特點。研討活動通過活頁教材配合進行,活頁教材應提前發(fā)給學生自學?;铐摻滩闹性O置的研討環(huán)節(jié)應與授課內容緊密相關,盡可能突出實際應用。研討活動可分為“研討準備—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研究討論—歸納總結”五個環(huán)節(jié)。在研討準備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準確把握學生的前序知識、經驗和技能基礎等狀況。在提出問題環(huán)節(jié),教師確定的研討內容要具有研討的價值和意義。在研究討論環(huán)節(jié),可采用個人發(fā)言、小組討論、師生研討的方式進行,可以有不同觀點,通過討論逐漸達成共識、獲得新知。在歸納總結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及時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獲得較為系統(tǒng)的知識,掌握學習方法、要領和技巧。教學做一體化教學主要聚焦課程中與電工儀器儀表及工具使用、實驗技能關聯緊密的授課內容,這些內容是課程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按照“教—學—做—評”的步驟進行,要以完成相關的電路測試與數據分析或電路制作為基本內容,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優(yōu)化設計探究性實踐環(huán)節(jié),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探究性實踐教學可分為“問題—假設—實驗—分析—總結”五個步驟。加強電路測試、數據分析、自主總結電路功能及應用,將實踐與理論、實踐與應用相結合,以利于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任務式教學主要應用于萬用表裝配、照明電路安裝等內容的教學,參考“創(chuàng)設情境—明確任務—實施任務—任務交流—任務評價”五個步驟實施。其中,在進行萬用表裝配教學時,要在元件識別、焊接組裝、測量調試中設置探討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做嘗試性的實踐,引發(fā)思考與討論。照明電路安裝教學應按照項目任務式步驟有序展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識讀電路圖、檢測元器件、安裝與接線、故障排除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應密切關注學生的活動,加強對學生用電安全的教育,促進學生電工基本應用實踐能力的形成,讓學生養(yǎng)成規(guī)范操作、安全操作的良好習慣。
三、通過活頁教材優(yōu)化教學活動
教材是課程教學內容的載體,突出立德樹人及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就必須研究開發(fā)與教學內容配套的教材。通過教研組集體研究,重點開發(fā)了“電工技術”課程活頁教材。在活頁教材設計開發(fā)過程中,教研組確立了三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課前任務、課中任務和課后任務。
(一)課前任務
課前任務主要包括要達成的學習目標、需要鞏固復習的知識及實踐內容,還包括與本次課堂內容相關的科普知識、工程實踐的應用等。加入與本次課堂內容相關的科普知識及工程實踐的應用,主要目的是提供課堂教學必備的前置基礎知識,檢驗學習效果,同時還能有效地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課中任務
教師科學設計理論與實踐融合的教學內容,設置探究實踐、研討交流、互動評價等環(huán)節(jié)。初步實現教學從傳統(tǒng)的“先教后學”向“先學后教”的有效轉變,將學生從枯燥、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tǒng)教學中解脫出來,將教師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引導和啟發(fā)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上,使師生的互動性得以提高。
(三)課后任務
學生預習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通過小組查閱資料,借助實驗室資源完成課下相關知識的學習,并在下次課堂或課前十分鐘隨機接受檢查,由小組進行匯報交流、教師進行點評與總結。通過近一年的活頁教材使用,每組學生都能較快地達成課堂教學的復習、預習、自學的任務目標,考試成績有大幅度提升。
四、硬件支持與動態(tài)管理相結合
職業(yè)院校應加強實驗室的升級改造,如引進智能實驗測試系統(tǒng)、建立數字儀器與計算機軟件有機結合的課程教學新模式,將在線實驗、遠程教學、在線考核、報告管理、教程服務、信息化智慧教學、一體化教學及實驗室科學管理科學進行整合。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將一體化教學與探究研討式教學進行融合,更好地更新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研討電路搭接、數據分析、實際應用,實現“說”和“做”統(tǒng)一、“動手”和“動腦”相結合。教師要注意收集學生反饋,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比如,學生提到各門課程采用的活頁教材中安排的課前任務比較多或者難度太大,暴露出教師存在設計活頁教材時沒有充分考慮學生實際情況的問題。在小班化研討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學生有時思考的主動性較差,互動研討問題比較機械和生硬,出現為了研討而研討的現象。一旦問題出現,教師就應該重視并有針對性地予以解決。教師應該在動態(tài)中激發(fā)教學智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充分使用硬件和軟件教學資源,通過積極參與導師制和俱樂部活動來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動態(tài),從而逐步培養(yǎng)班級的骨干力量。動態(tài)管理需要的是有效的講授、有效的提問、有效的傾聽、有效的反饋,然后才能形成科學有效的教學活動,從而較快、較好地達到課程的教學目標并提升育人水平。
參考文獻:
[1]邵娟.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多模式多層次的實踐教學改革[J].科技視界,2018(32).
[2]王婉酈,龍海蓮,呂兵.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以中職學校電子CAD技術課程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8(27).
作者:高明 單位:火箭軍士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