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可以為安徒生作頒獎詞,如:1.讀你的作品,我的語言不再貧乏;2.讀《安徒生童話》,想象并生出一雙翅膀,擁有它就可以自由翱翔;3.你的童話是一朵朵精神的玫瑰,將人們引向人性的高貴和美麗……4.你蘊涵哲理的句子,富有童趣的語言,夸張離奇的想象,讓我為你癡狂……當然,走進童話世界不一定局限一國一人,更多的是要由經典想到我們民族的精華。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具體生動的感受,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生動、多樣、探索性的活動中建構語言,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讓具有差異性的個體在語文活動中得到應有的發(fā)展,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所以我們要調整觀念,重視實踐活動。但我們又要以本為本,圍繞語文教材文本和生本實際去設計教學,正本清源,過猶不及。
課外閱讀,課內展示
沒有課外閱讀的綜合實踐活動是蒼白的,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要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梢源罱ㄑ葜v臺,安排固定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演講,讀了《朝花夕拾》,可以讓他們就童年的生活進行演講;讀了《三國》可以講智慧故事……可以搭建辯論臺,針對某個人物形象、情節(jié)或思想情感,根據學生的不同認知,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可以搭建影視大看臺、表演臺,選取最精彩的情節(jié)讓學生表演,這樣可以生動地表現(xiàn)課外讀到的精彩之處。
可以設藝術創(chuàng)新臺,組織學生進行續(xù)寫名著接龍;還可以新編故事,把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收集起來,展示出來。這樣,學生閱讀課外文學著作的興趣會大大提高。為中學生課外閱讀搭建平臺,通過展示學生的個性演繹和創(chuàng)造,能激發(fā)學生的閃光點,發(fā)掘學生的潛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整合資源,變通實踐
在現(xiàn)在的這種氛圍中,如果說經常讓學生去實地實踐,可以去設想,但操作起來總有很多的限制和顧慮。當條件還沒成熟的時候,我們不能坐等,我們要學會圓融,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中的“形、聲、光、色”的特性,將自然現(xiàn)象、社會生活,形象、生動、直觀、快速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引發(fā)他們對自然、社會廣泛的興趣和注意。
如:筆者結合“模擬科技新聞會”這一主題,啟動了《“三河”辯論賽》讓學生扮演廢黃河、鹽河、里運河三條河流依次登場,先介紹自己的作用和歷史,讓學生從中明白治污的重要性,最后經過專家組的決定,淮安的河流,作為東道主,一起去實地考察(多媒體出示:三條河的作用及現(xiàn)狀),激發(fā)學生要為自己的淮安家鄉(xiāng)發(fā)展出力。
關鍵詞: 高中學段 生態(tài)文明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校本化開發(fā)與實施
福建教育學院基礎教育研究課題――《生態(tài)文明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校本化開發(fā)與實施之研究》(項目編號:JYZD-2013067)課題組,按照研究規(guī)劃選擇建甌第一中學、吉陽中學、建安中心小學為研究樣本校,分別同步開展高中、初中、小學三個學段的生態(tài)文明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校本化開發(fā)與實施研究。本研究選擇建甌第一中學、吉陽中學、建安中心小學為研究樣本學校,是因為這三所學校均為南平市青少年水土保持普及教育基點校,具有至少十年持續(xù)規(guī)范開展以水土保持為突破口的生態(tài)文明普及教育的歷史積淀。
本報告是福建教育學院基礎教育研究課題――《生態(tài)文明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校本化開發(fā)與實施之研究》(項目編號:JYZD-2013067)結題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暨高中學段的生態(tài)文明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校本化開發(fā)與實施之研究結題報告。
一、高中學段研究完成的內容、取得的成果及達到的目的和水平。
(一)本學段研究完成的內容、取得的成果
1.開發(fā)了《我與生態(tài)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基礎級課課程(必修)和升華級課程(選修)。
基礎級課程(必修)的課程對象為全體學生。本課程倡導責任使然、人人可為、人人應為的理念。該課程設18課時。學生修滿18課時并經過考評合格者獲得1學分。
升華級課程(選修)的課程對象為部分學生。本課程倡導責任使然、興趣所至、特長展示的理念。學生可自主選擇參加其中的一項或者若干項活動,若經過考評合格者可獲得相應的學分。
2.實現(xiàn)了《我與生態(tài)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tài)開設。
基礎級課程(必修)已在2013―2014學年、2014―2015學年、2015―2016學年的建甌一中高一年段分別開設,有2900多位學生完成了該課程學習并獲得了一個綜合實踐活動學分。
升華級課程(選修)已在2013―2014學年、2014―2015學年、2015―2016學年的建甌一中高一年段分別開設,有2900多位同學自主選擇參加其中的1項或者若干項活動,并獲得相應的綜合實踐活動學分。
3.建構了《我與生態(tài)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施教機制。
為了保證《我與生態(tài)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同時為了更有效地促進學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優(yōu)化自己的生態(tài)文明知情意行模式,提升學生踐行生態(tài)文明的能力,特別創(chuàng)建或者建構八方面的制度(機制)。
(1)課程導師制?!段遗c生態(tài)文明攜手同行》基礎級課程(必修)所有活動和升華級課程(選修)序號為1―6號的活動實現(xiàn)學校指定課程導師制,即這些課程活動必須接受學生所在班級的班主任或者任課教師的指導。升華級課程(選修)序號為7―19號的活動實現(xiàn)學生聘請課程導師制,即序號為7―19號課程活動的指導教師由學生自主聘請。
(2)課程代表制。在開設《我與生態(tài)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高一各班級設置課程代表,各班課程代表分別由高一各班班主任各自指定。各班課程代表負責指導各自班級學生完成《我與生態(tài)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修行記錄卡填寫等相關事項。2013―2014學年、2014―2015學年、2015―2016學年總計完成5700份《我與生態(tài)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修行記錄卡填寫(注:各班課程代表須與《我與生態(tài)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組在平等協(xié)商的基礎上簽訂有償勞務合同。各班課程代表只要完成合同中約定的工作,就有權獲得相應的勤工助學金)。
(3)方案征集制?;谏A級課程(選修)序號為19號的活動要求,每學年向高一或者高二學生征集生態(tài)文明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2014―2015和2015―2016學年共征集40個生態(tài)文明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
(4)資金資助制。為了激勵學生踴躍參與生態(tài)文明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的設計,每學年從征集到生態(tài)文明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方案中選擇五項作為資金資助的活動項目。
(5)課程評鑒制。在每學年的6月上旬,召開《我與生態(tài)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鑒會,該會由高一各班級《我與生態(tài)文明攜手同行》課程代表和部分指導教師⒓櫻共同完成生態(tài)文明學分認定。2013―2014學年、2014―2015學年、2015―2016學年總計完成5700人次的生態(tài)文明學分認定(注:生態(tài)文明學分證書見附件1和附件2)。
(6)骨干培訓制。在每學年的10月上旬,對包括各班課程代表在內的水土保持志愿者進行生態(tài)文明素質提升培訓。2013―2014學年、2014―2015學年、2015―2016學年共培訓100位學生。
(7)分享引領制。要求學生在參與《我與生態(tài)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與同伴分享參與活動的收獲,以此引領同伴更有效地參與課程活動。例如:在每學年的“三節(jié)”期間開展“水保綠網杯”裝置藝術作品競賽獲獎品展示活動;在每年中國水周期間舉辦“水保綠網杯”美麗鄉(xiāng)村寒假環(huán)保行手機微拍作品展示分享活動;在每學年的10月和3月期間分別舉辦資金資助活動項目的設計說明課、成果匯報課;在每學年的上下學期各舉辦1期感悟展評活動。
(8)評優(yōu)準入制。把學生參與生態(tài)文明綜合實踐課程所得學分作為評優(yōu)(先)的準入條件之一。
(二)高中學段研究達到的目的和水平
1.達到的目的。
第一,促進了學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優(yōu)化自己的生態(tài)文明知情意行模式,提升了學生踐行的生態(tài)文明能力。
第二,實現(xiàn)了《〈我與生態(tài)文明攜手同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被納入建甌一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
2.達到的水平
本學段研究不僅填補了建甌一中在生態(tài)文明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化開發(fā)與實施方面的空白,而且為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的實施提供了有借鑒價值(在實踐層面上)的范本。
二、比照原申請書制訂的研究工作計劃,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自評與原因分析。
高中學段研究嚴格按照課題組設計的研究路線圖和研究步驟,開展課程開發(fā)研究子方向、課程設置研究子方向、課程指導研究子方向、學業(yè)評估與管理研究子方向、課程激勵研究子方向五個子方向研究,且高質量地完成了課程開發(fā)研究子方向、課程設置研究子方向、課程指導研究子方向、課程激勵研究子方向四個子方向研究。之所以能完成這些研究任務,最主要的原因是契合了福建省普通高中多樣化發(fā)展改革試點實驗項目――建甌一中《完善立人課程體系,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實驗研究之需要。
學業(yè)評估與管理研究子方向特別是學業(yè)評估沒有完全達到預定目的。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各項綜合實踐活動學業(yè)評估細則制定得較粗放(客觀上評估細則的制定是很難的),再加上活動過程的記錄有失周詳和縝密。
三、同期國內外同類研究工作的進展情況,以及對本項目后續(xù)研究工作的設想和建議。
(一)同期國內外同類研究工作的進展情況
目前,國內外開展高中學段的生態(tài)文明主題綜合實踐課程的校本化開發(fā)與實施方面的研究較少。在開展研究過程中,對養(yǎng)成化原則、趣味化原則、精細化原則、鄉(xiāng)土化原則、校本(課程)化原則疏于恪守,存在五方面的缺陷或者不足。具體表現(xiàn):
第一,由于疏于養(yǎng)成化原則的恪守,開發(fā)出的高中學段生態(tài)文明主題綜合實踐課程不能發(fā)揮較好的養(yǎng)成教育作用,即沒有較強的養(yǎng)成性。
第二,由于疏于趣味化原則的恪守,開發(fā)出的高中學段生態(tài)文明主題綜合實踐課程不易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即沒有較強的趣味性。
第三,由于疏于精細化原則的恪守,開發(fā)出的高中學段生態(tài)文明主題綜合實踐課程,即沒有較強的操作性。
第四,由于疏于鄉(xiāng)土化原則的恪守,開發(fā)出的高中學段生態(tài)文明主題綜合實踐課程不會較好地貼近學生家鄉(xiāng)的生活生產實踐,即沒有較強的針對性。
第五,由于疏于校本(課程)化原則的恪守,開發(fā)出的高中學段生態(tài)文明主題綜合實踐課程不會較好地融入學校的課程體系,即沒有較強的持續(xù)性。
(二)高中學段研究后續(xù)研究工作的設想與建議
1.開展課程目錄優(yōu)化研究。
2.開展課程學業(yè)評估優(yōu)(細)化研究。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教基二司〔2014〕4號,2014.
[2][美]阿姆斯特朗.當代課程論[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7.
[3]余文森.有效教學的理論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4]馬桂新.環(huán)境教育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5]董奇.心理與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6]洪明,張俊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導論[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7]肖成全.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施指南[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8]李臣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葉蕾.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fā)的問題與途徑[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1(6A).
[10]賈艷秋.挖掘綜合實踐活動資源,提高學生實踐能力[J].中國民族教育,2011(2).
[11]錢維菊.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資源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閱讀,2011(5).
[12]余謀昌.生態(tài)文化的理論闡釋[M].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出版社,1996.
[13]余\昌.生態(tài)哲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
[14]李銳鋒,羅天強.論和諧社會的生態(tài)支撐[J].與現(xiàn)實,2007(3).
[15]張德昭,徐小欽.重建人和自然界的價值論地位[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3).
[16]金涌.工業(yè)生態(tài):原理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17]盧風,劉湘溶.現(xiàn)展觀與環(huán)境倫理[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
[18]彭慧芳.生態(tài)文明與工業(yè)文明的關系研究[D].武漢:武漢科技大學,2008.
[19][美]卡遜(Carson,R.).寂靜的春天[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一、“走進象棋”“象棋故事”的實施模式
學校通過開展“走進象棋”“象棋故事”的象棋文化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自主探究、體驗成功。讓學生擁有自己的實踐活動,體驗親身參與活動的歡樂,養(yǎng)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信心、勇敢、頑強、熱情等良好的個性品質,養(yǎng)成表現(xiàn)直覺的能力,自我恢復的能力等。采取的方式:
二、“走進象棋”“象棋故事”主題活動教學策略
開展“走進象棋”“象棋故事”的主題活動,要充分考慮小學生思維活躍、喜歡實踐,但又缺少書寫和研究能力的特點。每一個活動與研究一般分為四個活動(階段),每個活動各有側重的措施和目標: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情景激趣 生成主題”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來源與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從問題中產生活動主題,從主題中篩選出適應不同年齡學生實踐與探究的一個一個小主題。在開題的組織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一些有趣問題,學生想去弄明白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實踐和探究的積極性。如“走進象棋”“象棋故事”先讓學生初步了解象棋的歷史及有趣的傳說、名人故事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活動二:案例再現(xiàn),探究成因——“實例探究 明確道理”
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究過程要讓學生在一個比較明確的案例中進行,探究出一個案例的成因,然后以點帶面悟出一番道理,這樣才能使實踐探究活動更具操作性,類似于數(shù)學方法中的不完全歸納法。如“象棋故事”中介紹了很多名人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在小小的棋盤中另有乾坤,在小小的棋盤中藏著救國救民的大道理、藏著堅持不懈、沉著應變、臨危不亂的情懷……
活動三:組織引導,學生實踐——“實踐活動 體驗教育”
“走進象棋”“象棋故事”主題活動更多地是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教育,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思想和行為的規(guī)范,因此,實踐與探究循環(huán)往復,相互融合和促進,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和愉悅中學到方法、體驗教育。
活動四:過程評價,反思強化——“內化觀念 養(yǎng)成習慣”
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非常重視活動的過程,因此,強化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評價是提高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積極性和效果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總結中反思,在評價中強化,使學生的內心具有積極的、穩(wěn)固的思想和行為形態(tài)。如在二年級的學生檔案袋中,有以日記的形式、以活動體會形式記錄著學生參與活動后的自我評價、反思提升的過程,記錄著學校建設特色校本課程的過程。
三、“出棋制勝”主題活動教學策略
“出棋制勝”主題活動的教學過程,不僅要體現(xiàn)它的實踐性,而且要體現(xiàn)其計劃性和研究性。采取的實施模式:
一般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確立實踐活動主題教學策略?;顒又黝}的選擇原則:選擇活動主題要堅持“近”“趣”“行”的原則。即一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接近學生認知區(qū)和發(fā)展區(qū)。二要學生感興趣。所選主題能吸引學生去研究。三要主題所確定的活動內容可踐行。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把學生平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作作為選題的內容。如由學生收集相關的殘局或把平時下棋時產生的殘局收集起來,帶到綜合實踐活動中來,與同學們共同研究、探討解決的方法,從而激發(fā)探究興趣。
第二階段,制定實踐活動方案的教學策略。了解學生,重視制定活動方案的指導。培訓學生,明確活動方案的要求。方案一般應包括活動主題、問題背景、活動目標、實踐內容、研究方法、所需資料、人員分工、時間安排、成果形式等。關注學生,參與制定方案的全過程。方案一般先由1-2名學生根據所選活動主題負責撰寫,然后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合作小組集體研究、修改,再提交指導老師指導、修改確定。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點
綜合實踐活動具有整體性 從《數(shù)學課程標準》對各學段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教學階段的目標闡述上,可以看出這種整體性體現(xiàn):在學習空間上,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的有機整合;在學習內容上,多學科內容的綜合;在學習方式上,體現(xiàn)實踐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體驗性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的綜合。
綜合實踐活動具有實踐性 綜合實踐課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活動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fā)展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它是一個開放的實踐過程,更是一個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過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具有開放性 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開放的、自主探索的和合作交流的過程。其開放性源于內容是“活動”的,活動的評價也具有開放性。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盡可能采用集體討論和交流的形式,將個人和小組的經驗及成果展示出來,并鼓勵相互之間充分發(fā)表意見和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具有生成性 生成性主要是指學生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不斷生成,新的主題不斷生成,新的認識不斷生成。學生在活動中,有許多的問題要去解決,這樣學生就會通過自己的探索,與同學合作,尋求老師的幫助,就會不斷地解決問題。
綜合實踐課的課型
數(shù)學史話課 教師給學生介紹數(shù)學史料、故事,如:數(shù)的起源、古今中外的計數(shù)法、有名的數(shù)學題等,使學生了解到數(shù)學的產生與發(fā)展,體會到數(shù)學在人類發(fā)展歷史中的作用,激發(fā)其學習數(shù)學的強烈愿望。
趣味數(shù)學課 設計一些數(shù)學幽默趣題、圖形或與教學相關的“自由問題”,如玩火柴棒、數(shù)學繞口令、數(shù)學謎語、數(shù)學手抄報等,這些內容有思考性,活動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如:自己收集數(shù)學信息,動手制作數(shù)學玩具。
實踐應用課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分析、解決現(xiàn)實問題,從而了解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例如:在認識了人民幣之后,在班級里開辦一個“小小商店”,讓學生自制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自帶物品,標上價格,每人既當售貨員又當采購員。在模擬購物過程中,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書本知識相融合。因此,教師要力求使實際問題數(shù)學化,數(shù)學問題實際化。
綜合實踐課的課型及案例不可能窮盡一切教學,但課型及案例所凸現(xiàn)的學生主體參與性是新課程教學的方向。課堂是學生的舞臺,有了學生的精彩活動,課堂才會生機勃勃,彰顯出活力來。
數(shù)學綜合實踐課實施策略
一是實踐課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比較中探究。教師設計和組織符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讓學習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內在需要和追求,成為自我表現(xiàn)的方式。學生課前查找資料,課內談見聞、做小老師、作匯報,提倡“童言無忌”,讓學生暢想暢言,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發(fā)創(chuàng)造的潛質。通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這些數(shù)學思想在學生腦海中成型,逐步開闊學生思路,增強解決問題能力。
二是實踐課讓學生在互動討論中內化?;顒訉W習不只個體學習,更多的是群體互動合作學習,因此,學習可以是獨立完成的或小組合作完成的;學習的組織形式可以擴展到課外、校外;學習的方式可以是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活動表演、課外調查等。學生的學習應該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在一定的活動中,使學生動起來,通過說、看、做、比、演等來提高學習參與性。
小學數(shù)學實踐課的教學過程
[關鍵詞] 實踐活動課;教育;教師
【中圖分類號】 G6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12-163-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學,學中做”理論。而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方式就是學生實踐。它注重學生的實踐體驗、親身經歷,沒有學生的實踐,沒有實踐就沒有綜合實踐活動課,這是綜合實踐活動區(qū)別于其它各類課程的根本特點。如何有效地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筆者有以下感觸:
一、從生活中發(fā)掘資源,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生活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生命之源,真情是綜合實踐活動的生命所在,對學生而言,只有經過生活的體驗,才能有感而發(fā)、有為而作。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在每天親歷的生活中,他們對許多人和事,對許多現(xiàn)象和情景都會有獨特的感受和體驗,綜合實踐活動本身就是面向學生生活領域的一門課程,我們尤其要注意讓綜合實踐活動內容與大自然、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讓學生在熟悉、親切的生活情景中實踐、探究、反思,這樣就能激發(fā)探究興趣,在興趣的驅動下積極地嘗試實踐和創(chuàng)新。因此,我們要關注孩子們的生活,把學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綜合實踐活動之中,讓學生自主地去探究綜合活動之源,以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活動,還學生一個原生態(tài)的自我。實踐中,筆者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學習,告訴他們:草叢中、大樹下、小池塘邊有很多知識等待我們去發(fā)掘,學生們通過實踐:彎腰尋找,低聲交流,積極思考、探究分析,認真記錄……一個個十足的探險家。之后,筆者再組織大家匯報交流觀察結果。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中,學生大膽質疑、自主探究、各抒己見,個個興趣盎然,收獲頗豐。
二、親歷活動過程,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讓學生親自實踐,體驗活動方法,在實踐過程中形成認識,提升觀念,發(fā)展探究能力。綜合實踐活動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做”出來的,要防止淺嘗輒止,必須留給學生充足的活動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親歷一個完整的實踐活動過程,在實踐嘗試中培養(yǎng)探究的品質。在活動實施過程中,筆者給予學生親身經歷時空,要求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主動探究并及時總結。只有這樣才能防止綜合實踐活動“形式化”的傾向,獲得實際的感受和認識。課堂上只要學生說說和要他實際去做,效果完全不一樣?課堂上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有利于實踐和探究的環(huán)境。說和做,相差甚遠,只有在真實任務的驅動下,創(chuàng)設真實的環(huán)境,讓學生親歷活動過程,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生才會有細致周到的考慮,才會有到位的指導。所以,要讓探究能力在現(xiàn)實中著陸,只有一個辦法,帶著學生去“做”――親歷活動過程。
三、在實踐活動中教給學生探究方法
實踐中,教師要扮演好“幫助者”這一角色。教師必須發(fā)揮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全過程的作用,必須發(fā)揮組織、管理與評價學生活動情況的作用。在學生遇到困難,感到疑惑時給予適時的指導幫助,教給學生探究的方法。如活動主題的確定,學生的思考往往是膚淺的,這時,教師就要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協(xié)助選題,讓學生學習從現(xiàn)實生活中提取探究主題的方法。如在實施過程中,學生往往只局限于一種探究方式,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主題,圍繞目標,采用實驗、調查、考察、服務、技術實踐與勞動實踐等多種形式,采用綜合性的活動方式達成探究目標,使學生在多種方法的嘗試實踐中懂得要多角度探究,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教給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多種方法整合探究的方法。又如,在活動總結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寫研究報告對于他們是很困難的事,這時教師就要給予“雪中送炭”式的幫助,和學生一起查閱一些報告和有關資料,指導學生寫出草稿,幫助學生進行修改。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導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要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恰到好處地給予指導和幫助,教給學生探究的方法,讓學生在正確方法的指導下有效地進行探究活動。
四、在評價中樹立學生的探究自信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和他們在學習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與態(tài)度,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蹦敲矗瑢W生解決問題尋找答案的調查過程、探究過程、運用前提形成假設的過程、交流與合作的過程、推理和判斷的過程、使用技術手段的過程等都成了評價的內容,強調過程本身的價值,把學生在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作為評價的主要內容。即使有些與預定目標不那么符合,也要給予支持與肯定。教師在對學生探究過程的評價中,還應該考察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是否樂意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參與探究活動的興趣。教師還應重視學生思考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時,說一說他們的探究過程。教師對于學生在探究過程的表現(xiàn)給予恰當?shù)脑u價,能幫助學生自我教育、自我進步、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關鍵詞:社團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 校本課程 開發(fā)與實施
一、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關系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和生成性很強的課程。高中綜合實踐活動包括了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fā)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校本課程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根據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要求結合學校教育資源辦學特色等條件開發(fā)的、滿足學校對學生發(fā)展的具體要求而設置的課程。校本課程可以針對學校、學生實際發(fā)展水平的差異及時做出調整,切實根據學校的辦學特色、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和教師的特點,有效地安排教學內容,保證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自主、協(xié)調的發(fā)展。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校本課程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從二者的聯(lián)系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屬于國家課程,是學校必須開設的一門必修課程
它不是一門校本課程,但需要利用校本開發(fā)的理念與技術。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fā)性質是:國家規(guī)定,地方指導,校本開發(fā)。在實施上,綜合實踐活動課依賴于學校開發(fā),也依賴于地方管理。
2.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類型有三種:選用、改編、新編
校本開發(fā)的課程范圍指教育行政部門規(guī)定的“學校開發(fā)的課程”以及國家課程中的“綜合實踐活動”部分,也就是說,學校開發(fā)的校本課程也可以是實踐性課程的形式。這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校本課程的基本關系。
3.二者課時可以結合使用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guī)定的必修課,其具體內容由地方和學校根據教育部的有關要求自主開發(fā)或選用,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可與地方、學校自主使用的課時結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二、依托學校社團活動,開發(fā)校本課程
基于上述聯(lián)系,我們在實踐中積極尋找兩者的結合點,以求開創(chuàng)一種新型的綜合實踐活動型校本課程實施方式。依據我?!白尯⒆映蔀樽詈玫淖约汉陀杏玫墓瘛钡霓k學理念和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總體目標,在學校社團活動的基礎上開設的校本課程有理論學習類、學術科技類、社會實踐類、人類與環(huán)境類、文娛體育類、志愿服務類五大模塊,以滿足廣大師生的要求。
三、校本課程的具體實施
下面就以我校的幾門校本課程的實施做一個具體的介紹,主要是兩大類的舉例:理論學習類和實踐研究類。
理論學習類:“社交禮儀”校本課程實施模式:
實踐研究類:“男子散打”與“女子防身術”校本課程實施模式:
1.理論學習類:“社交禮儀”主題活動教學策略
開展“社交禮儀”主題活動,要充分考慮學生沒有實踐經驗又研究能力的特點。每一個活動與研究一般分為四個教程(階段),每個教程(可以有多個學時)各有側重的措施和目標:
第一教程側重“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情境激趣,生成主題”。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來源于學生生活中的問題,從問題中產生活動主題,從主題中篩選出適應不同年齡學生實踐與探究的一個個小課題。在開題的組織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社會交往中一些有趣的問題、學生想去弄明白的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實踐和探究的積極性。
第二教程側重“案例再現(xiàn),探究成因”――“實例探究,明確道理”。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究過程要讓學生在一個比較明確的案例中進行,比如在社交禮儀中自己的言行、自己的穿著等,探究出一個案例的成因,然后以點帶面歸納出一番道理,這樣才能使實踐探究活動更具操作性,類似于數(shù)學方法中的不完全歸納法。
第三教程側重“組織引導,學生實踐”――“實踐活動,體驗教育”。“社交禮儀”主題活動更多地是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教育,感悟學生思想和行為的規(guī)范,因此,實踐與探究循環(huán)往復、相互融合和促進,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和愉悅中學到方法、體驗教育。
第四教程側重“過程評價,反思強化”――“內化觀念,養(yǎng)成習慣”。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非常重視活動的過程,因此,強化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評價是提高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積極性和效果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總結中反思、在評價中強化,使學生的內心具有積極的、穩(wěn)固的思想和行為形態(tài)。
2.實踐研究類:“男子散打”與“女子防身術”校本課程教學策略
“男子散打”與“女子防身術”主題活動的教學過程,不僅要體現(xiàn)它的實踐性,而且要體現(xiàn)其計劃性和學習該項運動的正確態(tài)度。一般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確立實踐活動主題教學策略。選擇主題的方法一般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學生集體討論法,即學生分成若干個訓練合作小組,設立1-2名組長,在組長的主持下,討論訓練和學習的內容;第二種是教師指導法,實踐活動課前,老師布置訓練任務,供每個班級學生實踐活動合作小組討論選取。
第二階段,制定實踐活動方案的教學策略。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實踐內容,培訓學生制定有特色的活動方案。方案一般應包括主題、訓練目標、訓練內容、訓練方法、所需器材、人員分工、時間安排、成果形式等。教師要讓學生參與制定方案的全過程。教師要參與學生制定方案的全過程,但不能包辦代替。方案一般先由1-2名學生根據所選活動主題負責撰寫,然后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合作小組集體研究、修改,再提交指導老師指導、修改確定。
第三階段,實施實踐活動方案的教學策略?;顒忧?,明確訓練的意義和目的,讓學生明白學習散打和防身術的目的在于強身健體,而不是為了耍勇斗狠,要擺正學習和訓練的心態(tài),不能怕苦,讓學生有心理準備。活動中,要預設克服實踐中生成心理和技能困難的策略。一要克服學生害怕辛苦對訓練的成功信心弱的心理障礙;二要克服學生基本功底差的不足,學生在訓練之前基本上沒有一點武術技能,所以動作要從最簡單的做起。另外活動時要注意學生的安全保護問題。
第四階段,實踐活動總結與評價的教學策略??偨Y與評價是活動的終結階段,其結論是學生達到實踐活動目標的顯性表現(xiàn)形式,它對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能否有持續(xù)的興趣至關重要。評價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過程性評價,即在活動開展的各個階段給予及時的評價,形式有表揚、表彰、成果展示等;另一類是終結性評價,例如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學期、學年和畢業(yè)的學業(yè)評價,一般采用等第制。教師在評價中要注意評價總策略是:沒有不成功的實踐者。
參考文獻
[1]季芳 陳征燕《中學課題化綜合實踐活動案例專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張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M].上海:上??萍冀逃霭嫔?。
[3]何曉文 小課題研究與研究性學習[M].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2002,75-80。
為上好綜合實踐課,我嘗試采用“快樂三部曲”,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關注生活,形成實踐資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面向少數(shù)學生培養(yǎng)特長的活動,而是面向全體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活動。因此,必須充分挖掘學生身邊的資源,使其有機結合,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活動興趣,給予每一個學生自主活動和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鼓勵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活動。例如:一年四季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等,此外還有“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有特定意義的節(jié)日。這些節(jié)日也都能成為活動主題。如“三八”婦女節(jié),布置同學們回家當一天家,體驗母親的辛勞,并且通過各種方式了解婦女節(jié)的由來,在活動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和見聞,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婦女,對母親的尊重、敬愛。春節(jié)是一年中孩子們最快樂的節(jié)日,可讓學生睜大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感受春節(jié)的氣息,還可以讓學生了解民間過春節(jié)的習俗,查找春節(jié)的由來,知道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jié),等等。這樣,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時,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得到大大提高,促進學習的開展。
二、走出教室,提供有關平臺,讓學生體驗樂趣。
陶行知說:“要做,要真正做,只有到社會上去,以社會為學校。這樣,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來?!币虼?,老師必須帶領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讓學生自己體驗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再想辦法解決。
1.建立勞動基地
為了更好地完成勞動實踐任務,增強實踐教育的實效,老師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比如可以在校園里開墾一片菜地,讓學生自己種植蔬菜、植物,也可以和學校的食堂聯(lián)系,讓孩子們進食堂參觀并幫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更可以安排和近段的農民一起研究農業(yè)問題……通過研究,學生能初步了解有關勞動的基本知識,學會簡單的一些技術,在活動中體味到勞動的辛苦與喜悅。
2.進行社會調查
社會調查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勇于實踐的能力,是學生接觸社會,感受生活的極好形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社會發(fā)生的某一現(xiàn)象進行調查,弄清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及解決的方法。學生在活動中,能學會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交流,鍛煉社會實踐能力。蘇州被稱作“東方威尼斯”,河道縱橫,獨有的水文化孕育了蘇州人,但是現(xiàn)在母親河污染嚴重,針對這一情況,我組織學生開展了“保護蘇州水”的社會調查活動,讓學生通過調查,查清原因,提出治理對策。第一,以小組為單位,各自擬出調查提綱。第二,沿河進行觀察、訪問,并做好記錄。第三,對調查的資料進行整理。第四,交流調查結果。
學生通過調查交流,歸納總結出江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許多居民將生活垃圾倒入江中,既污染了水質,又堵塞了河道。二是一些工廠的工業(yè)廢水未經處理便排入江中污染了河水。
針對污染的原因,學生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1)大力宣傳“愛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的理念,增強市民的環(huán)保意識。(2)建議規(guī)范居民生活垃圾的處理,并對其進行集中整治,嚴禁將生活垃圾倒入河中。(3)建議工廠科學處理工業(yè)廢水。
通過社會性的調查活動,學生走進了社會大課堂,了解了社會的現(xiàn)狀,認識了周圍的生活環(huán)境,體會了參與社會服務的意義,熟悉了各種社會資源,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培養(yǎng)了勇于參與、大膽實踐的品質,增強了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培養(yǎng)收集、分析、整理信息、交流思想和發(fā)現(xiàn)、安排和組織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總結成果,發(fā)揮評價作用,讓學生感受成功喜悅。
綜合實踐活動強調活動過程中學生的經歷和體驗,而活動過程中學生的自我發(fā)現(xiàn)與自我塑造是更值得關注的,在活動總結匯報階段,各小組分工合作,利用各自的特長,把活動成果展現(xiàn)出來。然后評選出優(yōu)秀小組,表彰激勵優(yōu)秀小組和優(yōu)秀個人,讓學生在師生共評、生生互評的氛圍中,找到各自的優(yōu)缺點,互相取長補短。如在“電池”活動中,各小組把自己了解的各種情況制成圖片或寫調查文章,有的還提出自己的建議。學生采取互評方式,評價最突出的小組。聽著全班同學的贊賞,學生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反思和理解他人的想法,更學會了相互接納、贊賞、爭辯和互助,也就學會了交往。這樣的活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走向自信、體驗成功。
[關鍵詞] 勞技課 勞動基地 特色 開展 綜合實踐活動
一、勞技課教學資源的整合
1.分年級整合設計勞技實踐課內容
如在一、二、三年級時,安排“認識花草樹木”、“我和植物做朋友”、“我看哥哥姐姐來勞動”等簡單易行的活動,讓學生適應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方式,關注勞動基地里的花草樹木、土壤、昆蟲、學長的勞動探究情況;四年級時,帶領學生參加勞動,關注植物的生長變化,安排“走進植物王國”、“我的巧妙種植方法”等主題活動;五年級時,帶領學生以勞動基地為平臺進行科學探究,安排“我的小實驗”“我的小課題”“我的小論文”等主題探究活動;六年級時,學生綜合實踐活動學習方式日趨成熟,情感日益豐富、開始關注家庭、社會的種植及綠化問題,本階段我們安排“我家與植物”、“社區(qū)綠化知多少”、“社區(qū)花木的種植調查”、“我為綠化家鄉(xiāng)獻力量”等活動。
2.分年級整合開發(fā)勞技實踐課內容
可以根據自己年級的學生特點、教師特長、家長資源進行整合設計活動,
一年級 觀察植物的外形 能用話來表述自己觀察到的現(xiàn)象。
二年級 觀察植物的生長 用簡單的畫或話來描述植物的外形、特征等。
三年級 植物、昆蟲相互間的關系 制作植物、昆蟲標本,并開展讀常識類書籍的活動。
四年級 植物、昆蟲與客觀因素之間的關系 寫觀察日記,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
五年級促使植物生長的各種方法 做對比實驗,比如月季扦插、摘頂,發(fā)芽時的掩光法等,并根據實驗結果撰寫小論文。
六年級研究土壤成分、光照強弱等對植物生長的作用,以及進行無土栽培中的水培和基質培的實驗。 對比不同的改良土壤的方法,從發(fā)芽率和出苗時間和株數(shù)的不同,研究有利于植物生長的方法,作好記錄,并根據實驗結果撰寫小論文。
3.勞技課的課外實踐活動整合
除了一些知識性較強的內容,如有關于肥料的認識,玫瑰花的扦插、葉子的輸送養(yǎng)料、蒸發(fā)、光合作用,菜粉蝶的生長發(fā)育過程等在教室里組織教學之外,大部分教學時間都是在勞動基地進行現(xiàn)場教學。我們根據季節(jié)轉換和種植過程中的實際情況自行選擇變換教學內容。如一位老師一次帶領學生觀察西紅柿時,發(fā)現(xiàn)“同樣的溫度下,為什么另一個品種的西紅柿沒有提早開花呢?”老師馬上抓住這個契機,調整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小課題研究的指導。在邊實施,邊借鑒、邊開發(fā)的過程中,讓我們的活動內容不斷調整、生成、充實。
二、勞技課教學模式的整合
1.引導――對話式教學模式
在勞動基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由于瓜果蔬菜的種植等知識技術學生平時從未接觸過,知之甚少,此時我們多運用這種教學模式,以期可以高效地傳授知識、交流信息。但這種知識、信息的交流不是傳統(tǒng)的、單向的,而是立體的,生成的。通過課堂實踐,我們初步總結出“引導――對話式”教學模式:即“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對話情境――師生互動交流――思維拓展延伸”。
2.開放――互動式教學模式
開放――互動式模式重視以教材為中介,師生共同討論、質疑、評價,教師、學生、教材處于立體開放的系統(tǒng)之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與探索,我們初步總結出“開放――互動式”模式勞動實踐課課堂教學結構應由以下幾個主要步驟組成:創(chuàng)設情境、確定問題、自主學習、小組協(xié)作學習、討論交流、效果評價、回歸目標。
3.發(fā)現(xiàn)――探究式教學模式
基于勞動實踐課程的開放性和靈活性,更適宜于運用此教學模式,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主動探索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全面、多樣的主體實踐活動,促進他們的主體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多方面素質的整體發(fā)展。
通過研究和探索,初步建立了以勞動基地為依托的綜合實踐活動內容體系,形成了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一般模式和方法。
三、勞技課多學科領域拓展的整合
以學校的勞動基地為依托,學校、教師、學生均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得到了提升與發(fā)展。得益最大的還是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增長了知識、習得了技能、提升了情趣、拓展了視野、體驗了生活、陶冶了情操、愉悅了身心、鍛煉了能力。
1.引導學生向熟悉的空間拓展
為了引導學生多元化有層次地去探究,我們引導學生拓展空間,進行家庭種植實驗,走進自己熟悉的社區(qū),走向社會去探究。
如走進勞動基地大棚,觀察在大棚里進行無土栽培實驗:通過三個階段的不同實驗(第一次應用水培方法,第二次進行改進版的營養(yǎng)液栽培,第三次進行柱式無土栽培)不斷地改進栽培方法和基質,得以實驗成功。由此鼓勵推廣到家庭的無土栽培,給社區(qū)寫綠化建議書,建議將樓頂、陽臺、墻體等都作為新的綠化點。
2.引導學生向所學的課程拓展
綜合實踐活動采用向學科滲透拓展的方法,對每一個活動大主題,都向學科延伸,從中挖掘出小主題。教師采取向學科滲透的方法,將大主題進行分解,如關于社區(qū)綠化實踐,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拓展:
(1)向數(shù)學學科滲透的活動――調查社區(qū)綠地面積
關于調查社區(qū)綠地面積的主題,主要開展如下的活動。其一,實地測量綠地的長和寬,計算出大致的社區(qū)綠地面積,了解能用哪些數(shù)量指標來描述花壇的分布情況。其二,繪制初步的社區(qū)綠地分布圖。
(2)向美術學科滲透――制作植物標志牌
在活動中,先由小組成員交流搜集到的植物相關資料,再在美術教師的引導下討論制作植物標志牌的方式,以及圖案的設計方法,最后動手制作個性標志牌。
(3)向科學學科滲透――了解植物生長特點
在三年級的科學課程中學生已經初步學習了常見植物的生長特點,我們結合這方面的知識,使學生在實踐中通過查閱植物學書籍,如植物圖鑒、網上圖片,進行對比辨認,從而認識更多的植物生長特點。
(4)向語文學科滲透――社區(qū)綠化建議
在活動中,學生通過與隊員、老師、親友、鄰居的調查、考察、訪談,了解社區(qū)的綠化現(xiàn)狀。然后寫活動總結,撰寫建議書,建議社區(qū)進行立體綠化的方法的推廣,將樓頂、陽臺、墻體等都作為新的綠化地點。
一、在教學中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把教師定位在“傳道、授業(yè)、解惑”, 而素質教育改革要求教師應該是終身學習的楷模,學習技巧的傳授者,教育科研的專家。作為新時期的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此,我們應努力做到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使政治教學有突破性進展。首先,認真學習和研究創(chuàng)新教育理論。高中思想政治課素質教育的核心應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其次,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近年來,隨著教育觀念的轉變,研究性課程是中學教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過程中的一種較為新穎的課程形式,為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在教學中必然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政治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精深的學科專業(yè)知識和教育學、還要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質,更應該具有高深的業(yè)務素質。開展研究性學習,需要具有研究素質的教師,即研究型教師要在工作中不斷構建心理學知識形成多層次新型的知識結構,具有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素質和能力,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進而培養(yǎng)中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團結協(xié)作意識,促進他們德才素質的全面提高。再次,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在信息化時代的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換位思考,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體驗學生的處境和感受,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而是學生的指導者、輔導者、合作者。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眼前發(fā)展,更要著眼于終身學習愿望與能力的培養(yǎng);素質教育對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課堂不僅要傳授知識,教會技能,更要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要開展師生互動的探究活動,教師不僅要注重教的藝術,更注重學的方法。不僅要注意學習方法培養(yǎng),更要注重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態(tài)度、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采用自己的方式進行學習。
二、在教學中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必須轉變這一狀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指導學生“學會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首先,在探索新型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故意布惑巧設學習障礙,干擾學生,使學生處于真假難辯,高中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正在形成階段,他們不在滿足于是什么,對什么問題總喜歡刨根問底,而要深究為什么了,因而在高中教學中,需要針對教學對象進行巧妙“布惑”,設置障礙,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思考欲望,從而點燃思維的火花,引發(fā)學生探索問題的熱情,撥動學生求知的心弦,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考中完成創(chuàng)新過程。同時,政治教學要求教師采用創(chuàng)設情景的方法來闡釋相關的政治理論,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教師站在真心實意地幫助學生學習成功的角度來考慮、選擇教學方式,讓教學方式成為學習的拐杖,這是對老師提出的基本要求。在教學中,老師所面臨的問題不是教師講技和講藝的展演。其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師的指導任務要貫穿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對學生活動主題、項目或課題確定的指導、活動過程中的指導、總結和交流階段的指導。眾所周知,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創(chuàng)新的課程,是在教育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它提倡的是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造能力,學科學、重實踐。在活動實施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搜集。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指導學生撰寫活動報告,綜合運用學科知識,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提出、解決問題能力,并進行不同方式的表達和交流。在總結時,要引導學生著重對活動過程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獲進行總結和反思。唯有如此,高中政治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才能有效促使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豐富的情感與體驗等方面的目標得以實現(xiàn)。再次,把現(xiàn)代教育技術引入課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選擇有效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一些可感可知、有聲有色的具體對象,給學生以鮮明生動的形象感覺,就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活潑、積極、主動地思想。德國哲學家、教育家赫爾巴特說:“真正感覺的觀察比之單純的描述更為可取?!比绻讯嗝襟w技術應用于政治課堂教學,并與政治課堂教學融為一體,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改善教與學的效果,還可以提高政治課堂教與學的效率??梢?,教師以影視顯現(xiàn)、實物演示、圖畫再現(xiàn)等直觀形象的手段。
三、在教學活動中開展研究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