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地理課的意義和作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地理課外實踐;組織;課堂;設計
中學地理課外實踐課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他的開設對于中學地理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我們要有目標、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外實踐課,以充分發(fā)揮其作用。
一、中學地理課外實踐課開設的意義
中學地理課外實踐課是在教師的指導、組織下,學生在課外主動地模仿或遵循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選擇一定的課題,進行調查、觀察、測量等。在中學各門課程中,地理課外實踐課有著重要的意義。
1.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地理課外實踐課能滿足學生的精神需要,而且還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相對于整齊劃一的課堂教學而言,地理課外實踐課具有生動、真實、靈活多樣的特點,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使課本知識返璞歸真,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對于課堂傳授的知識,學生很難理解,只能死記硬背概念和內容,但通過課外實踐活動,學生能親臨其境地觀察、思考、接觸自然,能開拓眼界,豐富知識,從而有利于加深對書本知識與實踐的關系的認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
3.培養(yǎng)志趣,樹立理想
地理課外實踐活動的思想教育,有著豐富的內容,它包括愛國主義的思想教育、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和各種正確觀念的教育,是思想教育的好課堂。通過課外實踐活動,學生可以從社會和自然中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和道理,親身體驗社會的發(fā)展和大自然的變化,激發(fā)熱愛自然和愛國的激情。
二、中學地理課外實踐課的目標設計
沒有明確的目標就無實踐的方向,就達不到實踐活動的意義。地理課外實踐課的目標設計為地理課外實踐活動的具體操作指明了方向,是地理課外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
1.知識目標設計
與地理課堂教學一樣,地理課外實踐課首先要有明確的知識目標。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地理課外實踐活動中要注意加以引導,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取知識,教師不一定要對學生加以明確知識目標,但是教師在指導實踐活動時,必須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知識目標的設計一般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目標要符合中學生的知識層次
在地理課外實踐課的目標設計上,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層次,知識目標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應符合學生現在的知識層次、思維方式。
(2)目標應具有可達性
地理課外實踐課的目標設計要具有可達性和獨立完成性,即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能獨立完成實踐任務,自己總結出實踐活動的結論。
2.能力目標的設計
(1)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實踐中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地理課外實踐課能力目標的設計,除了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外,最主要的就是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動手動腦獨立思考、參與實踐過程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2)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并不意味著忽視教師的作用,教師是實踐課的指導者。教師應當在實踐中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在指導中不能點破答案,只能啟發(fā)誘導,從知識、技能、思想等方面加以輔導。但要注意在學生遇到困難時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不能越俎代庖、包辦代替。
3.思想教育目標的設計
思想教育是地理課外實踐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能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保護環(huán)境、積極進取的思想品德;能培養(yǎng)學生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使之堅持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社會主義道路;能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和道德評價能力,從而樹立開放、競爭、創(chuàng)新的觀念。
三、中學地理課外實踐課的計劃擬定
對地理課外實踐課的計劃擬定一般應包括實踐內容擬定、日期擬定、路線擬定、地點擬定等。
四、中學地理課外實踐課的組織設計
1.組織方式的分析
(1)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可以使較多的學生參加進來,有利于地理實踐的普及,同時也為實踐活動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2)小組活動
小組實踐是地理課外實踐的基本組織形式。他機動靈活,小型多樣,能讓學生獲得學習和實踐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機會,他有助于每個成員的學習,能擴大他們的視野,發(fā)揮他們的才干。
2.組織過程的分析
(1)課外實踐活動的安全分析
在課外實踐課進行中往往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特別是有時會有潛在的安全問題,所以在地理課外實踐時要加以防范,做好實踐課課前的安全分析。
(2)地理課外實踐課的時間分配
①縮短不必要的時間
地理實踐課要以實踐活動場所為中心進行,在途中浪費大量時間是毫無意義的,而且還有可能延誤實踐的正常進行。
②充分利用實踐活動時間
地理課外實踐要給學生自由的空間,但是在時間上不能放任自由,實踐課和正常的教學一樣也應該給以時間上的限制,讓學生有時間觀念,使之能在有效的時間內高質量地完成實踐內容。
五、結語
總之,中學地理課外實踐課的組織與設計并不具有一定的模式,其形式也是多樣的。作為一名地理教師,要根據實踐內容制定中學地理課外實踐計劃,并且對地理實踐活動的認識、設計及計劃和具體操作都要進行有步驟的實施,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地理課外實踐課的有組織、有計劃、有實效的局面,才能充分發(fā)揮中學地理實踐課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褚亞平,林培英,王肇和.地理學科教育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關鍵詞:興趣;高中地理;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4-002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012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興趣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引領學生進入學習的大門,為學生知識的學習、思維的開發(fā)提供動力。如果學習中沒有興趣的參與,那么學習就很難有一定的突破。很多教師和家長對于地理課的認知非常片面,甚至出現歧視的現象,認為地理課學與不學都無所謂。這種觀念是非常錯誤的。地理課在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能夠讓學生加深對自然的熱愛,從而更好地保護自然。
一、興趣在高中地理學習中的重要意義
1.成就動機在學生的學習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而且學生學習的熱情與其有著非常親密的關系,在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無窮的動力,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學生的學習。第一,在成就動機的獲取過程中,學習目標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學生要對此有著明確的認識,對教學的內容要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它在實踐中的具體意義和整個知識體系中所占的位置。在高中地理學習中普遍存在一個現象,大量的學生對于地理課學習的目的和方法都沒有一定的認識,使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大大降低,喪失了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也使得成就動機無法獲取。第二,興趣在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培養(yǎng)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學生的興趣越濃厚,學習的動力就越大,就會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甚至可以說,興趣的作用要大于智能。第三,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在引導學生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深刻的剖析,將興趣的提高和培養(yǎng)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來開展,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獲取成就動機。
2.地理課的內容包括地理環(huán)境、人類活動和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等。綜合性突出,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相關性質融入其中。高中地理課要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在地里問題的探索中投入更多的精力。高中地理課擔負著一定的責任和義務,要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意識,在學生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中發(fā)揮其重要的影響力。這種情況之下,對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日益發(fā)展的需求,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要與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的需求進行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質量。
二、對高中地理學習產生影響的因素
1.地理知識包括了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兩方面的內容,感性知識中對地理興趣培養(yǎng)的趣味性特點進行了充分的展現。地理環(huán)境具有鮮明的特點,其中之一是廣大性。直接觀察和間接感知是進行地理環(huán)境教學的兩種方式。要進行直接的觀察就要走出教室,親近自然;而間接感知則需要借助特定的教學手段、圖像和教師直觀地描述。感知存在一定的難度,這種狀況使得地理事物呈現出更加生動的特征。在興趣的培養(yǎng)中,感性知識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是興趣的源頭,在理性知識的獲取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是其基礎和前提。學生對于表象的思考非常匱乏,這使得地理探究的熱情不容易被激發(fā)。當感知的需要滿足之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就容易了很多,在探究理性知識的需要方面也容易很多。可以看出,感知教學在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綜合性是地理理性知識的重要特征,地理環(huán)境的奧秘蘊藏其中。
2.在興趣的培養(yǎng)中,學生處于主置,是興趣發(fā)生發(fā)展的根據,所以,興趣培養(yǎng)必須和學生興趣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相結合。學生對于自己能夠以最少的精力獲取的知識最感興趣,最可能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快樂。要發(fā)現與學生最接近的知識內容,就要結合學生的知識、能力基礎進行研究。如果對此沒有充分的了解,就很容易脫離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教學失敗的同時也打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同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只有將這種差異利用好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擔負著引領學生的重要作用。因此,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很多教師將教學只是當成一項任務,不具備專業(yè)素養(yǎng)和精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不到教師的教學熱情和樂趣,教學手段匱乏,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這樣的教師不能達到學生的要求,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無從培養(yǎng)和激發(fā)。所以,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2.教學包括教和學兩個方面,在這個過程中,很多的教師在教學的手段和方法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嘗試了不同的方法,但是都沒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知識從專業(yè)角度出發(fā)進行了考慮,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興趣培養(yǎng),發(fā)現學生身上不同的特點和優(yōu)點。
3.地理知識的學習不能局限在課本上,要不斷完善地理知識,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對不同的地理現象進行研究,形成對地理問題的探究意識,從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身邊的具體實例進行教學,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學習,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進一步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4.通過地理的學習來正確認識人與地理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在人口、資源等問題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課本編制往往具有長期性,很多的案例不能及時更新,所以,教師要將新穎的案例分享給學生,就可以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此外,教師需要不斷掌握最新的動態(tài),以充實教學的內容。
四、結語
在高中地理的教學過程中,興趣的培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在成就動機的獲取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對學生地理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有著重要的影響。學生的興趣是教師教學的動機,教師教學的目標就是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要滿足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需求,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的水平,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學習效率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周武.新課改背景下中學地理教學的變化[J].華章,2011(20).
關鍵詞:高中地理;自主學習;應用探究
地理學科在現代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中越來越顯得重要,學好地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更能提高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構建學生自身的地理知識體系,發(fā)揮出地理學科的最大價值,除了老師的教學指導外,學生的自主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地理新課程改革的形式下,老師要認識到只有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效率。
一、地理課堂中開展自主學習的內涵和意義
1.自主學習的內涵
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就是強調在高中的地理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其目的就是為了發(fā)揮出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他們掌握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創(chuàng)新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模式與傳統教學中的灌輸式教學比起來更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開展自主學習的意義
(1)有利于貫徹新課改中倡導的基本理念的實施
積極探索和運用自主學習模式進行教學是新課改中倡導的新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徹底貫徹了以生為本,學生是課堂教學主體的理念,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利于學生學好學習地理課,對提高地理課堂的教學質量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
現代社會的發(fā)展和現代教育的發(fā)展都要求學校的課堂教學不再是簡單的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在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素質。具體到高中的地理課堂就是在讓學生掌握地理知識外,還應提高他們的地理素養(yǎng)。而自主學習模式就強調了學生應該積極地發(fā)揮自主學習的精神,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探究地理學科的內在價值,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地理課堂中開展自主學習的有效策略
1.提高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地理的意識
興趣是一切學習的開始,如果學生對所學的科目沒有興趣,那么緊靠強迫是不能長久的。因此,要想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地理,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提高后,就會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就能加深對地理課的認識,從而自覺地加入到地理課的學習和探索中來。
在傳統的地理課教學中,只是強調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指導作用,采用了灌輸知識的方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地理知識,為了應付考試,對于地理知識多是死記硬背,使地理這樣的應用性較強的學科成為了必須靠記憶才能學會的科目。
新課改實施后提倡地理課堂的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地理課堂的教學中應多運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這就要求地理教師要能根據學校的條件、根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轉變教學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以教好地理課。比如可以帶領學生去實地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地理環(huán)境,也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技術了解世界各國的地理情況和我們國家的大好河山。通過地理的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和總結地理環(huán)境的特點、氣候的特點,并能具體分析他們形成的原因。通過這些走出課堂的教學形式,就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從而改變他們對地理課堂傳統的教學方法的認識,并能形成自主、自覺、自愿的學習意識。
2.拉近師生關系,構建良好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
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先決條件就是老師從情感上接近學生,教學中要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是容易接近的,是平易近人的,是能幫助學生的,而不是讓學生認為老師是非常嚴厲的,是難易接觸的,這樣的話就拉遠了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就會使學生敬而遠之,那么學生就不會喜歡地理的課堂教學,地理課堂的自主學習就無法真正的得到貫徹實施。
新課改后強調地理老師要從情感入手,拉近與學生的關系,改變傳統教學中的教學角色,讓學生在課堂的教學中充分地表現自我,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進行獨立思考,進行自我的探索,以利于創(chuàng)造良好地自主學習的氛圍。
3.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培養(yǎng)孤立思考能力
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景,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提高了,才能保證地理課堂有效性教學的順利實施。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老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材的內容,創(chuàng)設出有效的問題情景去引導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探索和思考。
例如:學習《城市化》這課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可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問題:城市化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城市化的進程是用什么標準來衡量的?美國的城市化和我國的城市化的區(qū)別是什么?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帶著這些問題去看教材,就可以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
總之,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一個艱難的過程,更需要地理老師的正確指導。在高中的地理課堂教學中,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并不是一切都是學生說了算,必須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老師的指導相結合,克服那種虛假的自主,克服那種放羊式的自主,從而讓學生真正學會自主學習,為以后的校外學習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文章;自主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高考(綜合版);2014年01期
2.王曉麗;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學周刊;2015年08期
一、“地理課堂啟導學案”簡介
在學案設計上,我把一個完整的教學流程分為六個步驟(一般分兩課時完成):
讀課標,找考點——明確學習方向;
讀課文,找重點——構建知識體系;
讀地圖,找難點——攻破思維壁壘;
讀生活,找熱點——體驗學科意義;
研高考題,找出發(fā)點——感悟命題思路;
做模擬題,找沖刺點——攀登A+高峰”。
六個步驟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扣教材和課標,突出重點和難點,瞄準高考和會考,加強學生對教材的研讀和挖掘,形成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夯實基礎,培養(yǎng)基本的地理素養(yǎng),提高應試能力。
二、“地理課堂啟導學案”欄目解讀
1. 讀課標,找考點——明確學習方向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教學目標明確、恰當是一堂好課的首要條件。每一節(jié)課都應該讓學生明確地知道自己應該掌握這節(jié)課的哪些內容,掌握到什么程度。我們設計課堂教學目標的依據就是“課標”和“考綱”,即《國家地理課程標準》和《江蘇省地理考試說明》,它們是指導中學教育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具有法律效力,中學教學和高考命題都必須按照它們的要求來實施。課程標準是宏觀的、全面的,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教學要求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這些在教師的教案上必須體現,但作為給學生使用的“學案”,就不必求全了,我們以知識和技能目標為主。課程標準在教學內容的要求上也是宏觀的,我們主要以《江蘇省高中地理教學要求》為依據來設計每一堂課的具體教學目標。
2. 讀課文,找重點——構建知識體系
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構成學科知識體系的骨架,這些內容屬于基礎知識,難度一般不大,因此可以通過學生的閱讀,結合教師的講解和板書掌握這部分內容。
我們將本課的重點知識按教材的順序以填空題或知識網絡的形式呈現出來,要求學生在預習時通過閱讀課文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首先在書上畫下來,然后再填在學案上。
3. 讀地圖,找難點——攻破思維壁壘
地理學科有別于其他學科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通過地圖來表達地理知識和地理規(guī)律的,考圖也成了地理高考的最大特色。對于許多學生來說,地理難不難,就在于其能否熟練地閱讀和剖析地圖,進行圖文轉換。因此培養(yǎng)學生閱讀地圖(包括其他地理圖表)能力就成了地理教師課堂教學的重頭戲,能否很好地運用地圖來組織教學就成了衡量地理教師專業(yè)技能高低的一把標尺。
每一節(jié)地理課都會用到幾幅甚至更多的地圖。對一些比較重要的地理圖表,我們可以設計一些能夠反映本課所蘊涵的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明白這幅圖應該怎么閱讀,要掌握哪些內容,甚至是如何繪制這些地圖或圖表以及有沒有其他變形的圖式等,都要給學生交代清楚。
4. 讀生活,找熱點——體驗學科意義
著名教育理論家夸美紐斯在他的《大教學論》中說:無論什么東西不要單因為它在學校里有價值才去學,而要因為它在生活中有用才去學,這樣,他學到的知識才不會一出校門就立刻消失掉。地理是與現實世界和學生生活聯系最緊密的學科。國家課程標準中就明確要求:地理課要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
地理新教材引進了許多新的理念,更加關注人的生活,關注人的生命,關注解決實際問題。強調地理課堂要“用活教材,教活學生”,提倡“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彼^“從生活中來”,就是要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把自己生活中的經驗帶到課堂上來,與地理知識聯系起來,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感受地理科學的價值。所謂“到生活中去”,就是引導學生及時運用所學知識來反觀自然和社會,從更高的層次來重新認識、理解發(fā)生在身邊的自然現象或社會問題,關注時展和人類命運。教材中也選擇了許多比較新穎的實例,可以將這些實例編排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分析。但世界在不斷地發(fā)展,教材永遠落后于現實的變化,因此我們不能把目光僅僅停留在課本上,要“面內向世界、面向未來”?,F在的電視節(jié)目十分關注環(huán)境保護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問題,很多節(jié)目與地理知識都有聯系,我們要善于選取與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聯系較為密切的典型案例作為教學內容,以最大限度地豐富課堂、活躍課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生活熱情,賦予地理教學以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
5. 研高考題,找出發(fā)點——感悟命題思路
高考是目前高中教學的主要目標,強調高考與推行素質教育并不矛盾。生存競爭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學生將來要面對無數的競爭和挑戰(zhàn),要經歷無數的考試和考驗,因此積極地應對高考也是增強學生競爭意識、競爭能力、競爭策略以及挫折承受力的具體表現。素質教育強調的是長遠眼光、綜合素質,但高考是更現實、更迫切的任務。
要應對高考就必須進行適當的訓練,拿什么來訓練?當然最好的還是高考題。高考題是命題專家精心研究的成果,具有較強的規(guī)范性和權威性,對中學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雖然高考題都是考過了的題目,但考生通過做高考題可以了解專家的命題思路、命題機制、命題傾向,感悟專家對于某些知識點能力點的考查方法,從而使自己的學習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還可以用來檢驗自己復習所達到的層次,因為高考題具有適當的難度水準。
6. 做模擬題,找沖刺點——攀登A+高峰
關鍵詞:發(fā)現法;內涵;意義;運用;方法中圖分類號:G633.5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4)08-0229-02"發(fā)現法" 是指在有限的課堂時空條件下教師充分發(fā)揮主導作用,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作為一個智慧的發(fā)現者,真正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主動地去探究人類無限的知識,在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現活動中達成教學目的的一種方法。具有探討、商榷、深化的特點,以學生間的討論或實踐,進而發(fā)現等為主要形式。
1.地理課堂教學中采用發(fā)現法教學的必要性
1.1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弊端,要求改革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目標具有片面性。由于沒有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因而學生的學習處于一種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學生雖然能識記所學的地理概念、地理規(guī)律、地理分布等,卻不能使學生的能力、興趣等內在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教學方法上的強制性。這種教學方法把教師所達成的知識目標,或思考問題的范圍,直觀地呈現給學生,沒有留下學生自己思維的空間,教師簡單把學生的大腦視作盛裝知識的容器,這樣把本應生機盎然的課堂教學活動變成了一潭死水,地理課的信度、效度得不到有效的體現,甚至易導致學生逆反心理、畏難心理。
1.2是落實素質教育和地理新課改的要求。課堂教學,是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教學是師生最密切的信息交流,教學目標要在這一時空里面集中體現,因而,能否在課堂上充分調動積極性,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課堂中得到鍛煉和提高,是落實素質教育的最關鍵的問題。在現行的地理教材中,著眼于素質教育的要求,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科學精神、地理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
2."發(fā)現法"教學的基本特征
2.1強調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索者,教師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種學生能夠獨立探索的環(huán)境,而不僅是提供現成的知識,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與發(fā)現,去參與知識的獲得。發(fā)現法教學正是建立在這些思想基礎上的。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示自己聰明才智與特長的舞臺,讓學生在不斷獲得成就的滿足感中積極思維,開拓視野,獲得真知。
2.2強調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機。好奇心是"學生內部動機的原型",采用發(fā)現法教學,就是著眼于激發(fā)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等一些非智力因素,以激起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生思維活動。發(fā)現法教學,要把整個課堂活動設計成一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斷自動學習的過程。教師經過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積極地去探究問題,在"發(fā)現"中學習,并通過這一獨有的思維過程,把其中包含著的知識觀點融入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來。在這一過程中,有效地調動起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效果會大大地改善。
2.3強調了教學目標的全面性。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發(fā)現法教學區(qū)別于一般的教學法,在這一點上也有獨到之處。大家知道,地理課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涉及到自然的、人文的;中國的、外國的;已知的、未知的;且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實踐性和現實性。因此,地理課的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地理觀察、學習、調查、運用圖表和數據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學會運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評價地理問題,培養(yǎng)地理科學精神。
2.4強調了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任何一個知識點都要放到一定的知識背景中去理解、把握,絕不能單獨死記硬背。地理課作為了解國情、增強環(huán)境意識和全球觀念,樹立科學的人口觀、環(huán)境觀、資源觀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觀的一門課程,是素質教育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和實踐性。利用發(fā)現法教學,著眼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或通過實踐把所要告訴學生的結果隱藏在教師所設計的情境中,給學生留有較充分的思維活動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通過"發(fā)現"去分析、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要求與引導,學生的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得到極大地強化,學生會學到源于課本而高于課本的知識,并且其地理思維能力和發(fā)現能力同時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3."發(fā)現法"教學的運用策略
3.1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準備一些材料。這些材料應該是能起主導作用的、能為課堂的中心內容服務的,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相對開放的思維空間,為學生進行發(fā)現法學習提供基礎,并對材料進行處理,巧妙設疑(問題要切合學生的實際,要循序漸進,但又要給學生較充分地表達自己能力的機會),讓學生發(fā)現、歸納出材料中包含的、教師最終想達成的教學目標。3.2學生自由討論、總結,再中心發(fā)言。針對一些要求,學生可以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嘗試解決所面臨的問題,這是一個重要的積極思考和發(fā)現的過程。學生在新的問題情境面前,總是努力表現出一種在給出的材料與將要學的新知識和自己已有的知識之間建立聯系的傾向,并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把一些確定的知識內化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的引導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應注意讓學生圍繞主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盡量能做到緊扣重點、突破難點、聯系疑點。
關鍵詞:高中地理;地圖教學;教學策略
古代學者鄭樵曾這樣說:“古之學者,為學有要,置圖于左,置書于右,索象于圖,索理于書?!边@番話告訴了我們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地圖的重要性以及圖書結合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實踐與探索,獲得了一定的經驗。
一、生動具體,地圖是地理知識的第二語言
徜徉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我們要摒棄傳統的地理課堂死記硬背、機械練習的教法與學法,代之以形象生動、輕松自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條理化、脈絡化的學習方法中悄然升華自己的地理意識、綜合能力。其中,地圖是地理知識的第二語言,其中不但蘊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原理、規(guī)律,而且滲透著極強的思想性、教育性、藝術性,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與載體。現行的高中地理教材非常注重地圖在地理教學方面的重要意義,地圖在教材中與文字的比例高達四分之一以上。作為一名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師,我們要敏銳地捕捉到這一課改信息,在教學過程中給予足夠的重視,充分發(fā)揮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以必修一“水循環(huán)和洋流”的教學為例,這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在于引導學生了解水循環(huán)的過程、能量轉化及其意義,了解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規(guī)律,知識極具抽象性與想象力,對教師教法和學生專注力的要求較高。為此,湘教版教材設計了多個地圖來幫助師生一起突破課堂教學的瓶頸,其中“大規(guī)模水循環(huán)示意圖”“氣壓帶、風帶模式圖”“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圖”等幾個地圖提綱挈領般地涵蓋了本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還給了學生們以無窮的想象空間與探究領域。結合這三個地圖組織教學,不但教師教得有條理,學生學得輕松,而且通過地圖激發(fā)了他們對地理知識的莫大興趣。課后,我們會發(fā)現不少學生還會主動地將“全球七個氣壓帶,六個風帶分布圖”“世界洋流分布圖”充實到這一節(jié)課的知識學習當中,表現出了良好的學習主動性與地圖意識,讓我們深感欣慰。
二、巧力千鈞,地圖是地理教學的有效工具
眾所周知,地圖可以使地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零星的知識系統化,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們對地圖的使用也要更加科學化、藝術化,使其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發(fā)揮更大的潛能,讓全體師生都能夠巧力撥千鈞,構建一節(jié)節(jié)的高效課堂。這方面,我主張教師在課堂上首先要組織學生熟悉不同類型的地圖,如地形圖、政區(qū)圖、氣候類型分布圖、河流水系分布圖、某種資源或物產分布圖、等溫線分布圖、等降水量分布圖等,還有地圖的圖例、注記、符號、不同顏色所代表的不同意義等,為教學中有效地使用地圖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我們在課堂上還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或者當前發(fā)生的時事要聞,即興繪制相關地圖,讓學生在嘖嘖稱嘆中感受地圖的巨大魅力、地理知識的奧妙無窮。最后,我們還一定要注意多種地圖的組合使用,地圖與現代電教媒體的結合,注意圖文結合,讓地圖的效能在地理課堂中最大化。
記得在講授“地形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一課時,筆者就在課堂上整合了地形圖、行政圖、交通圖等多種地圖,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自主思考、小組合作,得出“不同地形特征對聚落形態(tài)的影響”“不同地形類型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的學習結論。課堂上,筆者針對“地形對交通線路布局和形態(tài)的影響”這一話題,組織學生們以“四川省的地形和交通線路”為例進行分析,小組合作繪制相關的地形圖、交通線路圖,并通過投影儀進行展示、評比,不但有效地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了課堂知識,更激發(fā)了學生的繪圖興趣與探究意識,達到了知識技能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多重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薪火傳承,地圖是地理學習的必要技能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最大的變化莫過于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評價一節(jié)課的優(yōu)劣,教師教學的成敗不再著眼于教師講得如何,更關注學生掌握了怎樣的知識技能,是否培養(yǎng)了他們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對此,《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地理知識涵蓋面廣、涉及點多,教師要始終注意引導學生讀圖、用圖,以養(yǎng)成他們運用地圖分析地理事物的學習習慣。鑒于此,筆者在課堂上不僅給學生以極大的自主性,強調他們通過小組合作,填圖、繪圖來順利掌握課堂知識,突破教學重點、難點,還主張他們深入到具體的生活當中去,將課內與課外緊密聯系起來,用一張地圖來升華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某種程度上講,這應當是學生地理學習的必要技能,應當是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本質之所在。
比如隨著物質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戶外休閑、親近自然的愿望越來越強烈,經常會利用星期天、節(jié)假日走出家門,結伴旅游,高中生中也有很多不折不扣的“驢友”。去年的國慶節(jié),班里就有不少學生要到姜堰溱湖自助游,于是我不失時機地布置了一項地理實踐作業(yè)――帶上地圖,分析這一濕地公園的地形、行政區(qū)域,自主繪制這一景點的交通線路圖等,對于一些優(yōu)秀的學生,還要求他們要了解這一濕地公園的生態(tài)系統。這個作業(yè),有效地將學生們的實際生活與地圖、地理知識聯系了起來,升華了他們的地理意識與能力。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地理教學更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意識、綜合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而巧妙地運用地圖這一“萬能神器”則是達成這一教學目的的不二途徑。教學過程中,如何創(chuàng)新使用地圖,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唐恩嬪.導圖構建,思維光華――論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
中的應用[J].家教世界,2013(16).
[2]徐少春.高中地理教學匯總學生運用地圖意識的培養(yǎng)[J].黑河
【關鍵詞】地理;活動;策略
Analyses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new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rganization strategy class student activities
Liu Fangyuan
【Abstract】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new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organize student activities in geography class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objective basis, so that the students have a profusion of stage of learning.
【Key words】Geography; Activities; strategy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春風,素質教育給當今的初中地理課堂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在初中地理課堂上有效組織好學生的活動,以更好地適應地理教育改革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四有新人及高素質人才。
1 初中地理課堂學生活動的意義
按照地理新課程標準,通過初中地理教師改進教學方式,在地理課堂中有效組織、合理開展切合實際、快速高效的活動,以便提高學生情感認識,改善學生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在體驗中、在共鳴中素質得到豐富、能力得到提升,以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得到充分全面的發(fā)展。
2 初中地理課堂學生活動存在的問題
當前教學中,由于種種原因,存在著一些初中地理課堂學生活動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相去甚遠,素質教育的效果也是大打折扣。存在的問題主要有:① 有些地理課堂,由于教師的傳統觀念約束,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上學生基本不活動,進而影響課堂效率;②也有些課堂走了極端,教師少講甚至不講,讓學生“放羊式”學習活動,放任自流,其效果可想而知;③有的課堂,學生的學習雖然有活動但方式十分單一,學生興趣較為不足,課堂氣氛較為沉悶,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等。
3 初中學生心理的主要特征:
新課程背景下有效組織初中地理課堂學生活動,必須了解學生心理的主要特征,從而為合適的策略提供理論基礎和依據。簡單地說,初中的學生年齡大約12-15歲,在心理上具有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沖動性、成熟性和幼稚性等錯綜復雜的特征。①在認識上,觀察積極主動但精確性不高,意義識記開始占優(yōu)勢,抽象思維占據主導地位 ②富有熱情,自制力較差 ③自我意識增強,“成人感”突出 ④興趣開始分化。
3 策略淺析
有效組織初中地理課堂學生活動,解決課堂活動存在的種種問題,按新課程標準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結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使用恰當的教學手段,采取正確合適的方式方法。
3.1 討論是最常見的活動方式:討論在課堂中有利于學生合作及互相幫助的協作精神的培養(yǎng),有利于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討論方式有一對一討論、一對多討論、小組內部討論、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討論、師生之間的討論等等。
3.2 適時應用辯論:對于學生認識不清楚的有疑問、有爭議的問題,適當組織進行辯論,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鍛煉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又可以較好地解決地理問題,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中國地理第一章第三節(jié)“中國的人口”,涉及到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這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有利于我國社會的持續(xù)、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然而,現在的學生通過周圍其他人的生活及廣播、電視、網絡等,對計劃生育政策產生了部分片面認識,甚至歪曲了對我國這項基本國策的理解。對此,教師可讓學生分成甲乙兩方,課下搜集整理資料,且給予適當指導,在課堂上有組織地開展辯論活動,相信“真理會越變越明”的。
3.3 有地理特色的地圖活動: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對于學習地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常用的有讀圖、填圖、繪圖、拼圖等活動方式。這種有效的、豐富的地圖活動對于學生學習地理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分角色表演: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地理理論知識的理解。如日本是發(fā)達國家,其經濟模式可簡單概括為“進口原料加工出口工業(yè)產品”,從而賺取高額利潤。為了便于理解,可讓一個學生扮演日本的汽車生產商,通過敘述鐵礦石等原材料的低廉價格與汽車的昂貴價格的差異比較,賺取多少利潤,進行表演,從而了解日本的經濟特征。
3.5 導游活動:有些地理知識的教學,可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讓學生充當導游以游覽的方式展示出來,效果非同一般。如學習美國眾多的城市,讓學生以導游的身份指著地圖講解,帶領全班同學暢游一番美國,欣賞各地的特色,應該是別有一番情趣的。
3.6 制作、實驗、演示:這個方法相對適用于比較抽象的、理論性較強的地理內容,也更有利于對地理知識的理解、運用。如經緯網的教學,可讓學生準備好乒乓球,在上面畫出經線、緯線,制作出簡單的地球模型,從而增加直觀映象,有助于經緯網這個難點的學習。而地球的形狀對氣溫的影響,可讓學生拿手電筒照射墻面進行實驗,這樣更好理解。對于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及地球公轉的特點、產生的地理現象,可采用模型演示的方法。
3.7 充分利用多媒體、幻燈片等現代教學手段:在地理課堂上,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使地理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學生充分地參與其中,更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促進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初中地理 高效課堂 構建策略
自教育制度改革以來,我國教育事業(yè)處于蒸蒸日上狀態(tài),初中教學科目不斷增多,地理學科成為檢驗和衡量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是否達標的重要學科。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限制,學生在地理學科的學習時間和效率得不到保證,因此,初中地理老師要不斷思考和探究,為學生營造高效的學習氛圍和課堂,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地理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F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實施探究式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與現代教學相比,傳統教學存在很大弊端。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占據課堂主體地位,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和作用被忽略,學生的個性和思維能力得不到有效培養(yǎng)和提高,導致地理課堂死板、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得不到鍛煉,對地理學習的興趣逐漸降低。新課程標準對初中地理教學提出新要求,全方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能力。因此,地理教師應該改善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從學生角度探究教學方式,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和和發(fā)揮探究式教學的作用。通過自主探究活動,學生可以獲取更多新知識和新能力,以更加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投入學習中,展示學習主體地位,這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必要條件。
我們以“世界氣候類型分布”一課為例。在這節(jié)新課之前,我給學生布置了前置性作業(yè),即完成導學案,其主要內容如下:1.勾畫出教材中多種定義,并把重點定義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勾畫。2.根據教材內容,結合輔導教材制作世界氣候類型分布表格,分別標出不同氣候類型的分布特征、植被特點等。3.思考問題:根據自身生活經驗理解不同季節(jié),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有什么變化,以及不同氣候的地區(qū)之間有什么區(qū)別;結合資料總結,氣候變化和異常會產生什么影響。學生會根據導學案內容進行思考和探究,積極查閱資料并進行思考。在課堂上,學生會將自己的導學案分享和交流,彼此分享經驗和心得。學生通過這種探究式教學方式,會充分感受到自身的主體地位,從而以主人翁的心態(tài)投入自主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大大提高學習興趣,為高效地理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
第二,實現地理課程的生活化教學,拉近學生和地理知識的距離。
新課程標準提出生活化地理教學,即把地理教學與生活實際相連接,拉近二者之間的距離,實現初中地理課程生活化教學。因此,地理老師要深入挖掘地理與生活的銜接點,把日程生活中的實踐引入地理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地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悟到地理學習的價值和意義所在。通過實際生活事例拉近學生與地理學習的距離,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這是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有效措施。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有“多變的天氣”一課,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導入中,我是這樣做的:“同學們肯定看過天氣預報節(jié)目吧,對這個節(jié)目很熟悉,但是有誰注意過天氣預報中涉及哪些方面呢?”緊接著利用學生對這個問題的好奇心,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段天氣預報視頻,并對天氣預報中的相關信息進行記錄,回憶本地一周內的天氣如何,有哪些變化,對天氣的不同變化我們采取了什么樣的應對措施。我以學生熟知的天氣預報作為新課的導入內容,讓學生結合自身生活經驗了解天氣變化和生活生產之間的密切聯系,增強地理學科教學的親切感,讓學生更加主動和積極地投入新知識的學習中,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第三,開展地理課外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
在傳統教學中,往往是教師在講臺上大篇幅地講解概念和定義,學生不斷吸收知識信息并存儲在大腦中,掌握大量地理知識和信息。為了構建高效地理課堂,地理教師除了要按照教學要求完成傳授課本知識的任務之外,還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開展有效的課外實踐活動,給學生機會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有效應用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課外活動的開展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創(chuàng)造積極的外部環(huán)境條件。
比如,在學習“合理利用與保護水資源”一課后,學生對我國的水資源的了解更為深入,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資源觀和環(huán)境觀,我給學生布置了如下課外調查任務:根據全班學生的居住地點,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對本小區(qū)和附近社區(qū)的水資源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看是否存在浪費水資源的情況和是否存在水資源污染的情況,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我們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保護水資源,等等。學生根據調查結果制作成表格或者是小論文,并在課堂上進行分享和交流,這種課外實踐活動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為以后的成長奠定良好基礎。學生對水資源的保護意識得到增強,同時實踐能力和運用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下的地理教學需要不斷優(yōu)化,實現地理教學的生活化和有效化,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素質和地理素養(yǎng),構建高效課堂,實現地理教學最佳化。
參考文獻:
[1]李雪榮.強化教學設計,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01).
新課程理念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課堂教學強調,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地理,使地理生活化;在情境中“問”地理,使地理問題化、過程化?!俺珜W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獲取地理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因此,要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從更新教學觀念、注重教學設計與轉變教學方式三方面入手。
一、重視教學設計,是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保證
1.重視教學目標設計
地理課程的目標是地理課程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地理課程設置預期所要達到的結果。這種預期結果產生于地理課程實施之前,表達了設置地理課程的一種期望。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教學目標具有“指揮棒”作用,教學活動追求什么目的,要達到什么結果,都要受到教學目標的指導和制約。
2.明確教學目標,教與學和諧統一
教學目標是引領學習的方向燈,所以教學目標的明確是非常重要的。同時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要達到教與學雙贏的目的也是重中之重。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的“教”為主體,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被動的接受,課堂效率低下。并且傳統課堂一直是教師說教,學生抓不到重點,只是盲目地跟隨教師記課堂筆記,一節(jié)課下來,疲憊不堪,教師的“教”確實慷慨激昂,學生的“學”卻是一塌糊涂。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改善。首先,教學目標不單單是教師要明白的,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題,也要知道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這樣孩子就會有方向的去學習,抓住重點。其次,要達到“教”與“學”的雙贏,“教”由教師負責,基本沒問題,最關鍵是要達到“學”的目的,也就是要孩子的效率提高到最大值,告別之前被動接受的模式。
3.規(guī)劃有趣、生動的課堂模式
其實,這也就是改變課堂的教學模式,使教學方式多樣化、形象化。傳統的課堂能借助的教學工具基本就是教材,更好一點的就是教師為授課內容準備的圖片。那么,在這個信息技術時代,能輔助教師上課的工具是多樣化的。比如,幻燈片、投影儀、課件,等等。為了能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教師還可以根據課程的需要設置一些背景音樂,或者將要學習的內容插入一些神話故事,等等。這就告別了教學形式的單一化,同時也將學生所要學習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讓學生有一個更深刻的體會,教授內容簡單直觀,學生更易于接受。
4.善于教學總結,對于欠缺進行反思并改善
完成整堂課的教學之后,通過檢測已經得到了教學成果的反饋。教師應該進行一個總結,以及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不足地方的改善,如教學模式、孩子的興趣程度、孩子的理解程度以及孩子的掌握程度,是否都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只有堅持在教中學,學中完善,課堂的質量才會越來越高,才能從根本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二、轉變教學方式,是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1.提倡探究性學習
新課程要求“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地理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境導入主動參與有效建構遷移鞏固”是探究性學習的一般模式,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要聯系現實生活,境中見疑,能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學生是否真正參與,探究的充分度是關鍵,學生在參與探究的基礎上自己得出結論,發(fā)現地理規(guī)律,生成新的知識,欲使學生具備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還要根據這些地理原理、規(guī)律設計變式練習,通過練習得以達成。
2.充分運用地理圖表
地理是一門空間概念很強的學科,許多知識都反映在各種圖表上,圖表是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工具。運用圖表教學,能活躍課堂后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中地理特征等內容面廣量大,有的比較枯燥,運用圖表使這些內容變得直觀通俗易懂,運用圖表可將地理知識轉化為感性材料,通過教學活動化感性材料為學生的理性認識,從而調動了學生積極思維,利用空間思維與空間想像轉化為鞏固空間概念和形成空間思維能力。
3.重視講練結合
講練結合是一種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自學為主,融閱讀、討論、講授、練習于一體的教學方法。講練結合的目的是在獲得必要的理論知識基礎上,把所掌握的知識運用于學習實踐活動中,通過學習實踐,鞏固和加深已學知識,并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無論是教師的講還是學生的練,都離不開教師對教學整體結構及所教知識熟練掌握和對學生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教師要努力鉆研教材,提高教學技能,講要有導向性,練要有針對性。
知識的鞏固,技能的熟練,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過適當而有效的練習才能實現,講練結合需要課堂精講與能力訓練交替同步運作。講是教師的一個教學過程,練是學生的一個學習過程,講練結合,才會達到最佳的課堂境界。
4.科學的學法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