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高產(chǎn)種植技術范文

高產(chǎn)種植技術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產(chǎn)種植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產(chǎn)種植技術

第1篇:高產(chǎn)種植技術范文

關鍵詞:馬鈴薯;高產(chǎn)種植技術

中圖分類號:S5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6-0175-1

1 種薯的選擇與處理

品種是馬鈴薯高產(chǎn)種植的基礎,選擇品種時要根據(jù)市場需求、生育期、種植季節(jié)等方面綜合考慮。同時要特別注意針對本地主要病蟲害來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

品種選好后,挑選完整、顏色好、無霜凍、、無病蟲害、表皮光滑的薯塊作為種薯。將種薯切成三菱形,每個切塊有1-2個芽眼,大小約30-40g,40g以下的可整薯播種,切塊陰干愈合后可堆放在向陽背陰處催芽,堆厚不能超過30cm,溫度應控制在25℃左右,切塊上可蓋潮濕袋、薄膜來增濕加溫。當芽長達到0.5-1.5cm時,將切塊攤開,置于散射光下練芽,以提高出苗率和出苗質(zhì)量。

2 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就是用先進的農(nóng)業(yè)技術來保持土壤中水、氣、肥、熱的協(xié)調(diào),為馬鈴薯早產(chǎn)、高產(chǎn)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2.1 除草

雜草對馬鈴薯產(chǎn)量影響很大,它不僅會爭奪水、肥、陽光、空間等,還會向馬鈴薯傳播病蟲害。因此除草要除早、除小、除凈。

藥劑除草一般采用播前混土和播后苗前土壤處理較好,其優(yōu)點是省工,省時。

人工除草雖費工、費時,但是在除草的同時又可疏松土壤,對保墑及提高地溫很有利。對宿根性雜草和早春性雜草一般采用苗前鏟地效果較好,同時還有利于提高地溫促進出苗。待全部出苗后除1-2遍,在去除雜草的同時促進根系發(fā)育,以保證植株健壯生長。

2.2 培土

培土可以增加地下莖的節(jié)數(shù),利于匍匐莖的萌發(fā),多結薯。因為在黑暗條件下馬鈴薯的每一個葉腋均可萌發(fā)匍匐莖,匍匐莖頂端膨大形成塊莖。同時,培土也可防止馬鈴薯塊莖外露形成綠肩、青頭,影響商品性。

2.3 追肥

馬鈴薯追肥一般在團棵期進行,發(fā)棵中期后不再追肥。團棵期追施氮肥,對營養(yǎng)器官的建造非常有利。但是施肥量要根據(jù)天氣、土壤及植株的生長情況而定,如果量過大,易引起徒長,影響結薯。為使肥料全部進入土層內(nèi),追肥后要及時中耕培土。干旱時,追肥后要立即澆水。如果是葉面追肥,則要注意氮、磷、鉀濃度的控制。

2.4 灌溉

馬鈴薯塊莖中含有大量水分,且莖葉繁茂,蒸騰量大。因此,在整個生育期,尤其是進入結薯期后,需大量水分,土壤水分要是不足會嚴重影響產(chǎn)量。同時,水分要是不足會直接影響追肥效果。

灌溉時要根據(jù)馬鈴薯生育期間的需水規(guī)律進行。播前如遇嚴重春旱,應先灌水,待土壤吸收水分后,再播種,切忌播后灌水。如果土壤墑情較好,則不需灌水。出苗后一段時間,對水分的需求不大,只要不旱也不必澆水。團株以后到開花期,莖葉生長旺盛,根系迅速擴大伸長,氣溫也逐漸升高,對水分需求量較大,這一階段如果缺水,會嚴重影響植株生長發(fā)育,難于豐產(chǎn)。另外,這個期間缺水會影響匍匐莖頂端的膨大速度與結薯數(shù)量?,F(xiàn)蕾期植株體內(nèi)養(yǎng)分的分配從莖葉生長中心轉(zhuǎn)向供應塊莖的迅速膨大,此期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和養(yǎng)分,原則上不灌水,否則容易引起徒長。結薯期是塊莖形成和迅速膨大時期,耗水量占整個生育期總需水量的一半以上,因此,這段時期要嚴格保證水分充足。結薯后期,即收獲前10天左右,要停止灌溉,利于收獲。

3 防治病蟲害

3.1 馬鈴薯早疫病

發(fā)病初期植株葉片上會出現(xiàn)褐黑色水浸狀小斑點,之后斑點會逐漸擴大,形成同心輪紋并干枯。塊莖感病呈凹陷的圓形或不規(guī)則的褐黑色病斑,病斑下的薯肉呈褐色干腐。防治措施:選用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用藥劑噴施。

3.2 馬鈴薯晚疫病

葉片染病多從中下部葉開始,初期在順緣或葉尖出現(xiàn)水漬狀綠褐色小斑點,周圍有較寬的灰綠色暈環(huán)。濕度大時會迅速擴展成黃褐色至暗褐色的大病斑,,邊緣灰綠色,界限不明顯。葉柄和莖稈染病,通常會形成不規(guī)則的褐色條班,嚴重時會引起葉片萎縮卷曲,終致全株黑腐。薯塊染病,初期呈淺褐色斑,之后變成褐色至紫褐色的不規(guī)則病斑,稍凹陷,邊緣不明顯,病下薯肉呈淺褐色至暗褐色,終致薯塊腐爛。防治措施:嚴格選用無病種薯,加強田間管理,避免雨后田間積水和偏施氮肥,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噴藥或連株清除。

3.3 馬鈴薯病毒病

該病在田間主要表現(xiàn)為卷葉、花葉、壞死3中癥狀。防治措施:選用抗耐病品種,采用無毒種薯種植。栽培中施足有機肥,增施磷肥、鉀肥,實施高?;蚋邏旁耘?。出苗后噴藥預防。

3.4 馬鈴薯環(huán)腐病

植株發(fā)育中后期,莖及葉片出現(xiàn)萎蔫。下部葉片褪綠、葉脈間有淡黃色區(qū)、邊緣稍有向上卷曲。塊莖染病后,莖部橫切面維管束呈褐色環(huán)狀腐爛,擠壓常排出無味的乳白色菌濃。防治措施:確保種薯無毒,采用整薯播種。栽培中結合中耕培土,及時將病株撥出帶出田外集中處理。

第2篇:高產(chǎn)種植技術范文

關鍵詞:番茄 高產(chǎn) 種植

一、選種與種子處理

選用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抗病、耐貯運、商品性好、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為了防止病害發(fā)生和保證良好的出苗率,可對種子做如下處理:

1.溫湯浸種

在55℃熱水中放入種子,然后不停攪拌至水溫降到30℃后浸泡3~4小時。主要防治早疫病、晚疫病、葉霉病、潰瘍病。

2.磷酸三鈉浸種

先在清水中浸泡3~4小時,然后在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20分鐘,撈出洗凈,可有效防治病毒病。

3.干熱處理

將干燥的種子在80℃的恒溫箱中處理48小時,主要防治病毒病。

將浸種后的種子在25~28℃的條件下催芽,等到60~70%的種子出芽即可播種。

二、培育無病蟲壯苗

1.播前準備

選用陽畦、大棚、溫室等育苗設施,并最好配有防蟲遮陽設施,以有效防治病蟲害。營養(yǎng)土用2/3無病原物熟土與1/3充分腐熟的圈肥混合,拍細過篩,并在每立方米過篩混合物中加入氮、磷、鉀復合肥2kg或過磷酸鈣1kg,草木灰5kg??捎?0%的多菌靈對營養(yǎng)土進行消毒,也可將福爾馬林噴灑在床土上,用塑料薄膜悶蓋3天后揭膜,等到氣味散盡后進行播種。

2.播種育苗

播種期要根據(jù)當?shù)禺斈甑臍夂驐l件和所選品種的苗齡來確定。播種量根據(jù)定植密度及種子大小來定,一般每667m2栽培面積,直播用種量100g左右,育苗定植用種量20~30g。苗床播種前要澆足底水,水滲下后薄撒一層營養(yǎng)土來找平床面,播種后覆0.8~1.0cm營養(yǎng)土。苗床上再用50%拌種雙粉劑或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上細土均勻薄撒,用以防治猝倒病。

3.苗期管理

出苗前的管理:高溫天氣時白天要遮陰,床溫要保持30℃以下,雨天要加蓋薄膜防雨。播種后出苗前苗床土不能見干,要保持濕潤,畦面可覆蓋草苫進行保濕。

分苗:在2~3片真葉時進行分苗,可將幼苗分入直徑10~12cm的營養(yǎng)缽中;也可分入事先調(diào)制好營養(yǎng)土的分苗床中,株距12~13cm,行距12~13cm。

分苗后的管理:分苗后緩苗期間,中午應適當遮陰,保證床溫白天在25~30℃之間,夜晚在18~20℃之間;緩苗后床溫白天保持25℃左右,夜間15~18℃。定植前數(shù)天,適當降低床溫鍛煉秧苗。

苗期防?。好缙趹皶r拔除病蟲苗及弱苗。也可噴200~250倍波爾多液預防病害。

三、 定植

定植地塊應在整地、深耕的同時施腐熟的優(yōu)質(zhì)有機肥,并配施氮、磷、鉀等復合肥。如果用營養(yǎng)缽育苗,定植時可將營養(yǎng)缽一同栽入土中。如果不是,則應在定植前4-5小時澆一次透水,移植時多帶土,減少傷根。定植密度視品種特性、氣候與土壤條件、整枝方式及栽培目的而定。

四、田間管理

1.灌溉與排水

番茄生長初期,需水量較少,但到結果旺期,由于正值夏季高溫,蒸發(fā)大,需水更多。往往需結合施肥(糞肥)每隔3~5天定時定量灌水一次。溝灌時水面不宜高于畦面。

2.追肥

除基肥外,要有充分的追肥。定植一周內(nèi),施一次“催苗”肥,促進營養(yǎng)生長;第一穗果開始膨大后,施第二次追肥;第二穗果相當大,第一穗果將要成熟時,莖葉又生長,需肥量大,要施第三次追肥;第一、二穗果采收,第三至四穗果迅速生長,要施第四、第五次肥。和基肥一樣,追肥亦不宜偏施氮肥,而要配合磷、鉀肥 。追肥為人糞尿時,初期施用宜薄些,后期要濃些。在生長前期如果發(fā)現(xiàn)葉色淡黃,可施一次硫酸銨,效果很好。

3.中耕、除草與地面覆蓋

中耕常與除草及培土結合進行。第一次中耕一般在定植緩苗后進行,第二次在定植后一個月左右,結合培土進行。此后因植株已高大,不再中耕、培土。用塑料薄膜進行地面覆蓋,可以促進莖葉和根系的生長,提早開花結果,增加產(chǎn)量。

4.植株調(diào)整

整枝方式主要有單干式與雙干式兩種。單干式---把所有的側(cè)枝全部摘除,只留主干。雙干式---除主枝外,再留第一次花序直下葉腋所生的一條側(cè)枝,而把其它的側(cè)枝全部摘去。因植株各部分生長有相互的作用,故整枝摘芽工作不可過早或過遲。如葉腋的生長能刺激根群的生長,摘除過早不僅會影響根系的生長,還會導致根群內(nèi)輸導系統(tǒng)的發(fā)育不完全。此外,在番茄的植株調(diào)整中,還要結合摘心、摘葉、摘花等工作。

5.落花落果及其防治

落花的主要原因是不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引起花器的發(fā)育不良,花粉管伸長緩慢,以及營養(yǎng)不良,水分缺乏引起的花柄離層的形成。對于因陽光過弱、下雨過多或營養(yǎng)及水分的不足引起的落花落果,可以通過改善栽培技術來解決。若因溫度過高或過低引起落花,則可用2.4-D10-20 ppm,PCPA25-50ppm等生長調(diào)節(jié)劑來緩解。

六、保果疏果

在不適宜番茄坐果的季節(jié),使用番茄靈、防落素等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處理花穗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果效果。為保障產(chǎn)品質(zhì)量,除櫻桃番茄外的其它品種應適當疏果,

第3篇:高產(chǎn)種植技術范文

關鍵詞:脫毒;高產(chǎn);種植

中圖分類號:S5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06-65-1

1 選擇土壤

白城地區(qū)土壤屬于黑鈣土和砂性土壤,其土壤性質(zhì)適宜馬鈴薯種植。種植馬鈴薯,要選擇土壤疏松肥沃、土層深松、排灌條件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的平地或緩坡土壤和砂壤土中栽種,不宜在堿性土質(zhì)中種植。馬鈴薯栽種前茬作物地塊,以高粱、玉米、小麥及禾本科谷物等作物最佳,切忌重茬種植;前茬茄果類地塊不宜種植馬鈴薯,如番茄、茄子、辣椒等地塊不宜種植馬鈴薯,上一年用過普斯特、玉農(nóng)樂、闊草清、甲黃龍、二氯喹啉酸等除草劑的地塊也不宜種植馬鈴薯。

2 脫種選擇

2.1 脫毒馬鈴薯

脫毒馬鈴薯是指馬鈴薯種薯經(jīng)過一系列物理、化學、生物或其他技術措施清除薯塊體內(nèi)的病毒后,經(jīng)檢測獲得無病毒或極少病毒侵入的薯種。經(jīng)實驗證明,脫毒種薯的增產(chǎn)效果顯著,采用脫毒薯種可提高單位面積產(chǎn)量增加30%~50%,高的可增產(chǎn)3~4倍。

2.2 品種選擇

要因地制宜選擇高產(chǎn)抗病毒種薯。建議農(nóng)戶選種時,要選擇生產(chǎn)種薯地在高寒區(qū)、有信譽企業(yè)繁育的薯種。適宜吉林地區(qū)種植的早熟品種有:早大白、荷蘭七號、超白(早50)、尤金、新尤金、富金(找黃麻子)等;收獲后可復種二茬,如白菜、蘿卜、粘玉米等;中、晚熟品種有:俄七、科新13及新培育的敦八等品種。

3 播前種薯處理

3.1 困種、曬種、催芽

種薯在播前30天左右出窖,放在12℃~15℃的室內(nèi)散射光下曬種,曬種期間翻動1~2次即可,待芽眼長到冒白芽時,即可切塊。

3.2 切塊

在播前1~2天切塊,切刀要用酒精等藥劑消毒;切塊時要選擇定頂芽生長旺盛,將密集頂芽切開,后按螺旋順序切成立體塊,每塊應帶1~2個芽眼,切塊重量不應小于30克,切塊大時不要剩薯肉,小薯可整薯播種。切好的種塊可放于陰涼干燥處,在2~3天內(nèi)播種完畢。

3.3 藥劑拌種

為防止播后田間爛種和病蟲害為害,應用藥劑拌種。1公斤多菌靈加15公斤滑石粉拌均勻可處理2000公斤種塊,要邊切邊拌。也可選用其他馬鈴薯種塊處理劑,如生物鉀或草木灰拌種,按說明合理使用。

4 土壤施肥方法

馬鈴薯是喜水喜肥的作物,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原則。施肥方法:根據(jù)地力一次性施足底肥,有機肥應深層施用或播種前集中均勻散于壟溝,腐熟有機肥每畝施肥量一般為5000公斤即。在施用有機肥同時,可施用含氮磷鉀三種元素的磷酸二胺、尿素、硫酸鉀化肥或復合肥,施用氮磷鉀的化肥比例應以2:1:4比例最佳;每畝一般施用尿素施用量5~10公斤、磷酸二銨20~30公斤、50%硫酸鉀25~30公斤;在施入氮磷鉀或復合肥后,需要覆一層3厘米薄土,之后播種薯種芽塊,嚴格避免芽塊與化肥直接接觸,以避免燒芽;施肥、種植薯種芽塊后,應及時合壟覆土。

5 播種

5.1 播種時間

白城地區(qū)可在4月下旬至5月初播種,覆膜播種可在4月中旬播種。這時土壤10厘米以下溫度一般穩(wěn)定在7℃~8℃以上。

5.2 播種深度

馬鈴薯播種前,土壤需要深耕30厘米,加深擴大松土層。可在壟上深開溝播種,也可改壟上播種為壟溝播種,壟上深開溝需20厘米左右,播種后薯塊芽眼朝上,覆土后薯塊芽眼離壟面應6~7厘米為宜。

5.3 播種密度

根據(jù)農(nóng)戶選擇的品種不同,薯種播種密度也不同。早熟品種種植密度一般在15~20厘米左右,中、晚熟品種一般在25~40厘米左右。

5.4 播種方法

開溝、施肥(種肥隔離)、芽眼朝上擺放薯種種塊、覆土、及時鎮(zhèn)壓。大面積種植馬鈴薯的農(nóng)戶,有條件的可使用機械一次性完成播種。

6 田間管理

6.1除草

薯種出苗后要及時田間除草,即人工除草或噴撒除草劑,視田間情況。噴灑除草劑主要是出苗后,用杜邦寶成在雜草2~3個葉時噴撒,每畝4~5袋(2.5克/袋);單純防治禾本科雜草還可選用精穩(wěn)殺得或精禾草克殺草。

6.2 中耕培土與澆水

中耕培土是在馬鈴薯開花前完成,做到鏟趟結合,即三鏟三趟。封壟時地壟要培成“寬肩壟”,不要培成“尖頂壟”,這樣結豆時土豆不宜外漏,薯豆有利于土壤供應養(yǎng)分。馬鈴薯開花正進入結薯期,如遇干旱應及時灌水,否則將會嚴重影響產(chǎn)量。

6.3 病蟲害防治

馬鈴薯主要病害有晚疫病、地下害蟲和瓢蟲。

6.3.1 晚疫病防治 晚疫病一般在7月下旬開始發(fā)病,田間發(fā)病應立即防治,預防可7~10天交替使用杜邦克露和殺毒礬;田間以發(fā)病可用銀法利、霍多科或科佳等藥劑治療。

6.3.2 地下害蟲防治 每畝可用5%甲拌磷或呋喃丹(2~3公斤)和化肥一起混合施用,還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等防治。

第4篇:高產(chǎn)種植技術范文

玉米是根量較大的作物,需要深厚的耕層。搞好輪作換茬進行精細整地尤為重要。

1、選地:選用土層深厚,質(zhì)地適中,有機質(zhì)含量高,肥勁足,排水良好的黑土、黑鈣土等。

2、選茬:選正茬、軟茬。如大豆茬、土豆茬等。不能用甜菜、向日葵、白菜等做前茬。

3、整地:

實施以深松為基礎的松、翻、旋相結合的土壤耕作制。松、翻、旋三年中各實施一次。不可連年旋地,使得耕層變淺,犁底層上升。秋季作物收獲后要及時進行秋整地,采用大型農(nóng)機具整地,確保整地質(zhì)量。旋耕滅茬時必須要細,否則殘留根茬莖桿太大,透風跑墑,影響播種質(zhì)量,易造成缺苗斷條。深松起壟時耕深要達到20—25厘米,達到待播狀態(tài)。春整地時,要等到土層化凍到15公分土層以下時,進行滅茬,然后深松起壟,并及時鎮(zhèn)壓保墑。

二、 施肥

在測土配方施肥的基礎上以農(nóng)家肥為主,化肥為輔;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施用基肥(有機肥)時,應使肥料與土壤均勻混合,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尿素做種肥施入時,必須將肥料施于種子側(cè)下方,種肥距離7—10cm,以防燒種。每公頃結合整地撒施或條施夾肥施用優(yōu)質(zhì)有機質(zhì)農(nóng)肥30m3以上。直播玉米,每公頃施入尿素75kg,磷酸二銨150kg,鉀肥(硫酸鉀或氯化鉀)75kg,硫酸鋅肥22.5kg做種肥使用。嚴重缺磷缺鉀土壤可在上述底肥中每公頃混施入10億個/克有效活菌數(shù)磷鉀激活劑類粉劑生物肥2kg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投入。

三、選種

要求選用品種的生育期應比當?shù)卣D攴莸臒o霜期少10~15天,或所需活動積溫(≥10℃積溫)比當?shù)仄骄昊顒臃e溫少100~200℃。這樣選用的品種才能在正常年份充分成熟并有一定的田間脫水時間,創(chuàng)造優(yōu)質(zhì)和高產(chǎn);遇上低溫早霜年份也能基本成熟,保證基本的品質(zhì)和產(chǎn)量。適合一個地方種植的優(yōu)良品種正常年份應能在8月1日之前抽絲,在初霜前5~10天達到蠟熟末期或完熟期,否則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將受到影響。

四、種子處理

1、選擇質(zhì)量合格的種子:發(fā)芽率應不低于85%,實際必須達到96%以上;純度應不低于98%;凈度應不低于99%;水分不高于14%。

2、種子包衣或拌種

在地下害蟲重,而絲黑穗病輕的地區(qū):干種下地可選用種衣劑包衣,播前按藥種比1:40進行包衣,放在通風處陰干待播種。或用八一農(nóng)大20%玉米種衣劑種子量的1.5~2%拌種。

五、播種

1.播種期的確定:一是土壤表層上5~10厘米地溫穩(wěn)定在10℃以上,田間持水量在60%以上;二是調(diào)節(jié)玉米播種期,使玉米需水高峰與本地集中降雨期相吻合,避免“卡脖旱”及后期澇害;三是盡可能利用當?shù)胤e溫條件。

2.播種方法:秋翻地直接采用機械播種或人工埯種,沒有秋翻基礎的地,可在4月10日前打壟后機械播種或人工埯種。春早年宜采取深、淺、重播種方法,即深開溝(或刨埯),覆土(壓后4-5厘米),重鎮(zhèn)壓或人工刨埯坐水方法。播種量棚番畝用種量3~4公斤,人工埯種畝用種量2公斤左右。

六、田間管理

1.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是查苗補苗、間苗定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時查苗補苗,主要是為了防止幼苗相互擁擠,爭光爭肥,浪費養(yǎng)分和水分,一般玉米長到3-4葉的時就要必須分次間苗,間苗應當間密留稀,間小留大,間病株留壯苗,基本上葉片數(shù)在4-5葉的時候就把整個田塊的苗定好。如果要補苗,一般采取兩種方法,一是補播種,就必須在浸種催芽后播種;二是移苗補栽(移植的苗一般都要求在3葉期內(nèi),如果移栽的苗過大,成活率低),移栽后要澆足定根水,總的來說無論是補播種或移苗都必須在3葉期前完成,補苗后施水肥1-2次。

苗期的蟲害主要是地老虎,地老虎的危害主要是咬斷幼苗近地面的莖部,使植株死亡,造成缺塘斷壟,地老虎的防治可用50%巴丹可濕性粉劑拌炒香的米糠或麥麩以1:50撒于玉米地中誘殺幼蟲。

2.玉米中耕管理:玉米的中耕管理一般結合苗期和拔節(jié)期追肥來進行,6.5-7片葉時結合追肥進行小培土,11-12片葉時,結合追施拔節(jié)肥進行大培土。

七、防治病蟲害

種子用包衣劑包衣,選用針對當?shù)厮枰某煞峙浔鹊陌聞?。按說明使用必須達到用量標準才能有效防治。為防止玉米矮縮病發(fā)生,在玉米6~8葉期噴施玉米粗縮靈一次。

第5篇:高產(chǎn)種植技術范文

大白菜根系主要分布于淺土層,有很發(fā)達的平行側(cè)根和網(wǎng)擴分根,而深土層根系不發(fā)達。為促淺層根系發(fā)達,深層根系增加,對土壤要進行深翻,其深度為20厘米,前茬以禾本科作物為佳,忌十字花科,以免病蟲害流行。

大白菜生長期長,生長量大,需要大量肥效長且能加強土壤保肥力的有機肥料,前茸作物騰茬后,結合深翻畝施有機肥4000-5000公斤,過磷酸鈣25~3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基肥施入后,結合耕耙使基肥與土壤混合均勻,平整土地。土地平整后,即可做畦,根據(jù)當?shù)赝寥罈l件來決定畦的形成,鹽堿地和砂性土地以做平畦為宜。土壤條件好的采用高畦(壟)栽培,壟寬55-60厘米,壟高15-19厘米。

2、品種選擇

栽培大白菜應選用抗病、耐濕、高產(chǎn)的雜種一代或常規(guī)品種作為主栽品種。同時要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可與蔥蒜類、瓜豆類、茄果類和糧食作物等輪作,從栽培制度上預防病害發(fā)生。宜選排灌方便、土層深厚、透氣性好,腐殖質(zhì)多的中性或偏堿性的壤土種植。

3、播種

①藥劑拌種,進行種子消毒可有效防治軟腐病、黑腐病。軟腐?。翰デ坝?%高錳酸鉀浸種。先將種子在冷水中浸1小時取出,放入藥液中浸30分鐘,清水沖凈,催芽播種或用豐靈每畝50克拌種。黑腐?。嚎捎?0℃溫水浸種20~30分鐘或農(nóng)用鏈霉素1000倍液浸2小時,晾干后播種。②播期:一般為立秋后3~5天。一般種子從播種到發(fā)芽出土歷時24小時,所以應選擇在下午播種,使幼苗在播后第三天傍晚出土,經(jīng)過一夜的生長可忍耐較強的日曬。

4、合理密植

大白菜的產(chǎn)量由單株重量和群體數(shù)量兩個因素所決定。也就是說,在單位面積上,要種植足夠的株數(shù),并且使每一單株長夠一定的重量,這樣才能奪得高產(chǎn)。稀植,單株重量雖然高,但總產(chǎn)不高;過于密植,株數(shù)雖多,但單株重量輕,也影響產(chǎn)量和質(zhì)量。

5、田間管理

5.1間苗、定苗、蹲苗。間苗進行2次。第1次在幼苗拉小十字時(兩片真葉)進行,株距3~5厘米;第2次4~5片真葉時進行,株距8~10厘米。間苗時注意留壯苗,淘汰病、弱、雜苗,播種后1個月內(nèi)需中耕3次,第一、二次中耕分別在第一、二次間苗后,定苗后進行第三次中耕。每次中耕結合鋤草,做到深鋤溝。淺鋤背,切忌傷根。白菜長到10片葉時。按株距定苗。晚熟品種畝保苗2400株(行株距65×40厘米);中熟品種畝保苗2500~2600株(60×40厘米);早熟品種畝保苗3000株(55×35厘米)。定苗后進入蹲苗期,蹲苗時間要根據(jù)天氣、土質(zhì)、菜苗生長情況靈活掌握,當白菜外葉變?yōu)闈饩G色,葉片早晚挺立,中午出現(xiàn)萎蔫時結束蹲苗。一般沙壤土7~10天,粘壤土10~15天。

5.2追肥澆水。追肥用化肥和人糞尿等速效肥料。第2次間苗后(真葉4~5片)追提苗肥,在距離菜苗8~?10厘米處開溝,條施尿素7公斤/畝;蹲苗結束追蓮座肥,結合培土條施或穴施尿素30公斤/畝,要求先施肥,后培土,再澆水;進入包心期,大白菜已封壟。隨水每畝追施大糞稀500公斤或尿素5公斤。為了增加產(chǎn)量和抗病性,可在蓮座期、包心期各噴1次0.3%的磷酸二氫鉀和2%的硫酸鋅溶液。澆水是決定大白菜能否高產(chǎn)的關鍵措施。白菜播種后澆水,要求小水浸灌,以浸透播種位為宜,防止大水漫灌沖掉種子。頭水后2~3天澆第2水,4~5片葉時結合追提苗肥澆1次水,以后可根據(jù)天氣情況再澆2~3水。蹲苗期一般不澆水,使根深扎,促根群發(fā)達。蹲苗結束,結合追肥澆2次水要防止日曬使土地干裂、白菜斷根。白菜包心期是生長最快的時候,要保持地面潮濕。視天氣和土壤干濕情況,約7天左右澆1次水,收獲前15天停止?jié)菜?/p>

5.3病蟲害防治。防治病蟲、奪取高產(chǎn)。大白菜生長期要注意防治根蛆。根蛆是大白菜種蠅的幼蟲。種蠅產(chǎn)卵于菜幫基部的背面,經(jīng)2-3天孵化成小蛆,鉆入土中咬食根部的表皮。菜根被咬傷后,病菌乘機侵入,造成危害,引起掉幫腐爛。防治方法:(1)于大白菜根際施用草木灰,可抑制根蛆的發(fā)育。(2)當大白菜長至6-8葉時用草木灰、石灰和2.5%敵百蟲粉混合,撒施于菜根四周,防止種蠅產(chǎn)卵和殺死入土前的幼蟲,藥劑配制比例為2:1:1。(3)當田間發(fā)現(xiàn)有根蛆出現(xiàn)時,立即用90%晶體敵百蟲600-800倍液灌根,殺死幼蟲。

幼苗期重點防蚜蟲,兼治菜螟、菜青蟲、小菜蛾,每5天噴一次樂果或殺滅菊酯等農(nóng)藥。蓮座期重點防治霜霉病,從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每7-10天噴藥一次,連續(xù)3-4次,用40%乙磷鋁300-400倍液,或瑞毒霉一份加代森鋅二份混合后配成的800-1000倍液。

大白菜蓮座至包心期,極易受軟腐病、碳疽病的侵染危害。大白菜軟腐病俗稱“翻蔸”。

第6篇:高產(chǎn)種植技術范文

選擇耕層深厚、肥力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塊。前茬未使用長殘留農(nóng)藥的大豆、小麥、馬鈴薯茬或肥沃的玉米茬等茬口。實施以深松為主體,翻、松、耙、旋結合的土壤耕作制,3年翻一次。根據(jù)當?shù)貙嶋H情況可參考以下五種形式。①秋翻秋起壟。翻深20cm-23cm,做到無漏耕,無坷垃,及時起壟,及時鎮(zhèn)壓,做到翻、耙、起壟、鎮(zhèn)壓連續(xù)作業(yè)。②秋翻春起壟。早春耕層化凍14cm時,及時耙耢,起壟鎮(zhèn)壓,防止跑墑。③深松起壟。先松原壟溝,深度25cm以上,再破原壟臺,合成新壟,及時鎮(zhèn)壓。④頂漿起壟。早春耕層化凍14cm時,進行頂漿起壟。⑤耙茬起壟。適用于有深翻或深松基礎的大豆茬,先滅茬,深松壟臺,深度25cm以上,后扶原壟,鎮(zhèn)壓。

2.選用優(yōu)良品種

知何選好玉米良種,是關系到秋季產(chǎn)量增收的關鍵問題。應根據(jù)當?shù)厣鷳B(tài)條件,選用審定推廣的優(yōu)質(zhì)(硬粒型、高淀粉、高賴氨酸)、抗逆性強、高產(chǎn)、適于當?shù)厣诘钠贩N。第一積溫帶可選用鄭單958、吉單517、豐禾1、吉單522 等熟期品種;第二積溫帶可選用吉單27、鑫鑫2號、吉單519、豐禾3、綏玉15、龍單32等熟期品種;第三積溫帶可選用海玉6、海玉4、綏玉7、龍單30、哲單37等熟期品種;第四積溫帶可選用海玉5、卡皮托爾、德美亞1號、德美亞2號等熟期品種。育苗移栽、地膜覆蓋可選擇生育期較直播當家品種生育期晚10天-15天的品種。種子純度不低于97.0%,凈度不低于99.0%,發(fā)芽率不低于85.0%,含水量不高于16.0%。播前15天將種子晾曬2天-3天。并進行1次-2次發(fā)芽試驗。

3.合理密植

3.1清種

根據(jù)品種特性,株型收斂品種每公頃保苗5.5萬株-6.5萬株;株型繁茂品種一般每公頃保苗4.5萬株-5.0萬株。

3.2通透栽培或間種

根據(jù)品種特性,株型收斂品種每公頃保苗6萬株-7.5萬株;株型繁茂品種每公頃保苗5.0萬株-5.5萬株。

4.適期精量播種

10厘米土壤地溫穩(wěn)定通過7℃-8℃時,搶墑播種。第一積溫帶播期為4月25日-4月27日,第二積溫帶播期為4月28日-5月2日,第三積溫帶播期為5月1日-5月7日,第四積溫帶播期為5月5日-5月15日播種。覆膜播期以放苗時錯開終霜期為宜,育苗移栽播期根據(jù)育苗天數(shù)(一般育苗天數(shù)在25天左右)和移栽時間確定播種時期。土壤含水量低于20%地塊坐(濾)水種,土壤含水量高于20%的地塊可直接機械精量播種。播種方式可采用清種、間、套種或密植通透直播栽培或保護地栽培。播種質(zhì)量應保證深度適宜,蓋土一致,鎮(zhèn)壓后播深3cm-4cm。提高出苗整齊度,達到苗全苗齊苗壯。

5.科學施肥

有機肥和化肥相結合。每公頃施入腐熟的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15t-30t,結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室驨75%施入底肥,25%作為追肥,底肥深度15~20厘米(以免化肥燒幼根,要拌入尿素緩釋劑),施肥標準要根據(jù)當?shù)氐亓Ψ仕畻l件調(diào)解用量。一般每公頃施用尿素75kg-100kg、磷酸二銨150kg-225kg、硫酸鉀60kg-90kg做種肥。

追肥:玉米拔節(jié)前或6葉-7葉期間,結合鏟趟每公頃追施尿素150kg-225kg,追肥部位離植株8cm-12cm,深度10cm-15cm。

6.田間管理

6.1補種

出苗前及時檢查發(fā)芽情況,如發(fā)現(xiàn)粉種、爛芽,要準備好預備苗;出苗后及時,如缺苗要利用預備苗或田間多余苗及時坐水補栽。

6.2鏟趟

直播地塊出苗后和移栽地塊移栽后要進行鏟前深松或趟一犁。頭遍鏟趟后,每隔10天-12天鏟趟一次,整個生育期做到三鏟三趟。覆膜地塊在6月末至7月初,選睛天上午,表土已干燥且不粘膜時進行揭膜,氣溫低和干旱條件下可適當晚些。揭膜后結合追肥鏟趟一次,隔10-12天進行第二次中耕。3片-4片葉時,要把小苗、病苗、弱苗拔掉。每穴留一株壯苗,做到一次等距定苗。覆膜地塊放苗時間苗、定苗,移栽地塊按大小苗分類移栽。

7.防治病蟲害

7.1預防玉米絲黑穗病

種子用包衣劑包衣,選用針對當?shù)厮枰某煞峙浔鹊陌聞?。按說明使用必須達到用量標準才能有效防治。為防止玉米絲黑穗病發(fā)生,在玉米播種前包衣??墒褂煤形爝虼汲煞值姆N衣劑包衣,且戊唑醇有效成分含量要達到10公斤種子拌0.8 克藥,催芽玉米要用2%戊唑醇濕拌種劑拌種,藥種比要達到0.4%。

7.2粘蟲

6月中下旬,平均100株玉米有50頭粘蟲時達到防治指標。粘蟲可用菊酯類農(nóng)藥防治,每公頃用量300ml-450ml對水450kg噴霧防治,或人工捕殺。

7.3玉米螟防治

防治玉米螟可應用DT-15P型投射式殺蟲燈在玉米成蟲羽化期,把投射式殺蟲燈設置在村屯周邊玉米堆附近或玉米田地邊,每隔200米放置一臺殺蟲燈?;蛴贸嘌鄯渖锓乐危谟衩酌咽⑵谠谔镩g放蜂一次或兩次,每公頃放蜂22.5萬頭?;蛴?WX—280G型自走式高桿作物噴桿噴霧機在玉米心葉末期(5%抽雄)每公頃藥液量270L BT乳劑噴霧?;蛴妹靠撕?0億孢子的白僵菌粉每公頃2.25kg于玉米心葉中期用機動或手動噴粉機撒入玉米心葉中。

第7篇:高產(chǎn)種植技術范文

關鍵詞:玉米; 高產(chǎn); 種植技術

我國是農(nóng)業(yè)大國,尤其是東北地區(qū)多以玉米為主要的種植作物,但是在玉米的種植中,因為勞作的繁重,病蟲害以及雜草的危害逐漸加重,生產(chǎn)管理的松散,使玉米的產(chǎn)量逐年下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如何改良玉米的種植技術,增加玉米產(chǎn)量,是值得農(nóng)業(yè)工作者研究的問題。

 1 我國玉米種植的現(xiàn)狀

 

在我國的東北地區(qū),平原地域遼闊,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很適合玉米的生長、種植。隨著機械化種植的宣傳,一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開始普及機械化生產(chǎn)。但是一些較偏遠的地區(qū)還在使用傳統(tǒng)的玉米種植技術,受自然因素的影響,玉米的產(chǎn)量小,質(zhì)量差,嚴重影響了該地區(qū)的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

 2 玉米高產(chǎn)的種植技術

 2.1 改革種植方式 

多數(shù)地區(qū)都以清種為主,即以玉米種植為主,少量插以黃豆等低矮作物。改變傳統(tǒng)的種植方式,采用放大行距、縮小株距的二比空種植形式,增加玉米的通透性。另外,還可以采用玉米與大豆等低矮作物的交換帶間作種植方式,增加玉米之間的間距,提供玉米充足的光照、水分、肥料等生長必需能源,保證玉米的良好生長,達到增加產(chǎn)量的目的。

 2.2 大壟雙行地膜技術 

在不改變原壟寬度的基礎上,采用大壟雙行的方法,實行小輪耕。發(fā)揮邊行的優(yōu)勢,將玉米壟的通風、采光等做到最好,促進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對玉米實行覆膜技術,有增濕、保肥、早熟、增產(chǎn)等功效,是玉米增產(chǎn)的新技術。

 3 其它種植技術

 3.1 合理選種、處理種子 

種子是玉米種植的基礎,所以種子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玉米高產(chǎn)種植的成敗。在玉米種子的選取中,應選晚熟或者中晚期成熟的高產(chǎn)的種子,同時,優(yōu)良的雜交品種亦是首選。在氣溫較低的地區(qū),可以提前進行育苗,保證玉米的正常生長。另外,氣候適宜的地區(qū)可以先曬種,進行種子包衣,還可在溫水中浸泡種子,提高發(fā)芽率。

 3.2 適期播種,合理密植 

玉米的種植應該在適宜的土壤以及溫度下進行,采用點播方式來進行播種,合理密植,株距35-40cm為宜,盡量做到給每一株玉米以充分的生長空間,玉米植株之間都具有充足的土壤、肥料和水分的供給,保證大部分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長。

 3.3 巧施肥、廣除草 

改變傳統(tǒng)的施肥方式,選擇高效的復合肥料,將種植過程中多次施肥簡化為只施一次基肥,一次給足玉米生長所需的礦物營養(yǎng),增加農(nóng)肥的使用,補充養(yǎng)分。肥料營養(yǎng)豐富,不僅僅促進了玉米的生長,同時還會使田間雜草得以快速生長,雜草將田間裸露的土壤覆蓋,影響了玉米根系的呼吸。使用化學除草劑拌以細沙,用噴霧法施藥,除草效果較好。值得注意的是,盡量小雨后噴藥,因為這種方法對干燥土壤的除草效果不理想。合理施肥、除草,給玉米生長以良好的環(huán)境,促進玉米高產(chǎn)。

 3.4 病蟲害的防治 

玉米種植中的病蟲害多以玉米的白斑、根腐病、玉米螟、玉米粘蟲為主。對于玉米的白斑和根腐病,正確分析余米的冰的原因,多數(shù)采用施以相應的肥料來解決,另外,輪作也是一項很好的解決辦法;對于蟲害,可采用生物除蟲與化學藥劑相結合的方法,人工飼養(yǎng)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噴灑除蟲精粉來除蟲。

 3.5 節(jié)水灌溉 

在一些較為干旱的地區(qū)種植玉米,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灌溉也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它保證了玉米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充足水分。通常汲取地下水進行灌溉,在整塊地的整理工作完成之后,以水泵噴灑的方法對玉米田進行灌溉。注意節(jié)約用水,根據(jù)玉米生長需要的水分來調(diào)節(jié)灌溉的水量,以水來調(diào)節(jié)發(fā)揮肥料的作用,使玉米在水肥的共同作用下,良好生長。

 4 結束語

 

在追求玉米高產(chǎn)量的同時,還要注意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并不是所有先進的技術都適宜所有地區(qū)的玉米種植。由于土壤、氣候等等原因,農(nóng)業(yè)工作者應該因地制宜,制定有效的、適應本地區(qū)玉米生長、高產(chǎn)的技術,適當播種,及時收獲。

 參考文獻

 [1] 矯賀霞.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玉米種植實用技術.作物栽培,2011,(03):35-40.

 [2] 李嚴.簡化玉米栽培兼顧高產(chǎn)高效.作物栽培,2011,(05):67-70.

 [3] 包額爾敦嘎,張建華,張晉純,高玉華,高麗輝,張桂華,馮曄.通遼市玉米高產(chǎn)種植技術.內(nèi)蒙古: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科技,2008,(

第8篇:高產(chǎn)種植技術范文

馬鈴薯適應性較強,但要想獲得較高的產(chǎn)量應選土層深厚,肥力中上等,土質(zhì)疏松,壤土或砂壤土,且澇能排,旱能澆,不重茬的地塊上種植。整地最好在秋天進行,深翻22~25cm,隨翻隨耙壓。

2.種薯的選用

優(yōu)質(zhì)脫毒種薯表現(xiàn)為:生長勢旺,光合生產(chǎn)率高,抗逆性強,N、P、K吸收能力強,產(chǎn)量高。

注意:合格脫毒種薯應到有種薯生產(chǎn)資格的正規(guī)單位或場(廠)家購買。

3.種薯處理

3.1切塊:切塊的主要目的是節(jié)約種薯、打破休眠,切塊和削腚破皮可加速內(nèi)部新陳代謝。但切塊必須注意切刀消毒,防止傳播毒素病。發(fā)現(xiàn)病薯切刀及刀板可用75%的酒精、0.2%和升汞水、5%石碳酸、0.1%高錳酸鉀、0.1%度米芬等消毒,也可用幾把刀具在食鹽水中煮沸消毒,切到病薯時可更換刀具使用。馬鈴薯的芽眼有明顯的頂端生長優(yōu)勢,生產(chǎn)時為了使薯塊提早發(fā)芽、發(fā)芽一致,應提倡平分頂芽的切塊方法。

3.2催芽:切塊方法:切塊時,盡量帶頂芽,50克的種薯,可自頂部縱切為二, 50克以上的大薯,應自基部順螺旋狀芽眼向頂部切塊,到頂部時,縱切3~4塊。為加快馬鈴薯催芽速度,在催芽前也有用赤霉素處理,未切塊的整薯,使用濃度是5ppm~10ppm,浸3~10分鐘;切塊后的使用濃度是0.5ppm~1.0ppm,浸后立即取出。浸過后的種薯必須攤開,晾4~5小時。赤霉素處理的優(yōu)點是出芽快,缺點是苗瘦長易早衰。春季有條件在溫室、溫床或塑料大棚內(nèi)催芽,可不用赤霉素處理。

4.播種

10厘米深度地表土層的溫度穩(wěn)定通過7℃,即進入適宜播種期(4月20日-5月20日)。土壤相對含水量要保持在60%以上。 播種深度為薯塊位置保持在地平面或稍下方,覆土厚度10cm。

5.田間管理

5.1中耕培土

作用:防止薯塊變綠,防除雜草,提高品質(zhì)。時間:第一次培土,苗全后10~15天。第二次培土,苗全后20~25天。第三次培土,在花期前結束。每次培土厚度各5cm。

5.2施肥

5.2.1馬鈴薯需肥特點:馬鈴薯是需鉀作物,吸收的鉀素最多,氮素次之,吸收的磷素最少。根據(jù)試驗,每生產(chǎn)1000公斤馬鈴薯,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氮5公斤,磷2公斤,鉀11公斤,氮磷鉀肥的施用比例應為1:0.5:2。施肥種類和數(shù)量可根據(jù)土壤肥力確定,做到配方施肥。

5.2.2土壤有機質(zhì):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指標。當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達到5%以上時,則示土壤肥力較好,如低于3%,應增加有機肥施用量,以改善土壤肥力。

5.2.3肥培土壤:農(nóng)家肥不僅含有馬鈴薯生長所需的氮磷鉀,還含有馬鈴薯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有益微生物。有機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礦質(zhì)化,既能供給馬鈴薯生長需要的營養(yǎng),又能使土壤肥沃,還可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增加透氣性,有利于塊莖膨大,高產(chǎn)。農(nóng)家肥(有機肥)可在播種前,均勻撒于地面上,旋耕入土,使土壤與肥料充分混和,起到肥培土壤的作用。

6.及時灌溉

馬鈴薯生長發(fā)育需水規(guī)律:發(fā)芽期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50%。幼苗出土到團棵階段40cm耕層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5%。發(fā)棵期和結薯盛期60cm耕層保持土壤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5—80%。結薯末期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經(jīng)生產(chǎn)實踐證明:整個生育期田間最大持水量應保持在80%以上,增產(chǎn)20%以上。

7.田間雜草防除

馬鈴薯田間雜草與作物爭水、爭肥、爭陽光,導致馬鈴薯減產(chǎn)。雜草防除有機械除草、人工除草和藥劑防治三種方式。

人工除草應結合松土和培土進行。苗前鏟地可以將表層已萌發(fā)的雜草嫩芽根系切斷,使嫩芽暴露于地面曬死,除草效果好,另外可提高地溫有利于出苗。苗出齊后,即團棵期,結合松土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發(fā)育,鏟第二遍地,將雜草連根鏟出曬一兩天后進行培土。發(fā)棵期株型已定型,此期為促使植株形成粗壯葉茂的豐產(chǎn)型植株,應鏟第三遍地,清除田間雜草,進行第二遍培土。

藥劑防除雜草應主要在播種后、出苗前進行。因馬鈴薯葉片對除草劑敏感,所以用藥要慎重。一般用50%乙草胺乳油1-1.2升兌水380公斤噴于壟表,然后覆蓋地膜,除草效果可達90%。另外,可用賽克津每公頃使用藥1.5公斤加水40公斤噴灑,可殺死多種雜草。

農(nóng)田雜草的防除,應遵循綜合防治的原則,即播前以機械方式消滅一部分雜草、播種后出苗前用藥劑防除一部分雜草,團棵及發(fā)棵期結合松土和培土進行人工除草,這樣利用綜合措施可基本消除田間雜草,增產(chǎn)效果一般在10%以上。

8.及時收獲。自然成熟或割秧后,選擇土壤濕度低、天氣晴朗時及時收獲。用手扶拖拉機帶犁收獲,可采隔壟操作,每壟犁兩犁,第一犁翻除1/3的壟土,第二犁將整壟及薯塊翻出,人工進行撿薯。采用這種方式收獲,比全部進行人工收獲可提高功效3-4倍,而且挖爛的薯塊少。

9.貯藏管理

第9篇:高產(chǎn)種植技術范文

[關鍵詞] 選好種 精細播種 種衣劑 氮肥后移 澆好“三水” 化控防倒 一噴三防 化學除草 適時收獲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8-0074-01

近年來,獲嘉縣夏糧生產(chǎn)受自然災害影響越來越大,氣候干旱、倒春寒、死麥穗、揚花期陰雨天氣,麥黃期大雨小麥急死等多種自然災害和病蟲害并發(fā),導致小麥普遍減產(chǎn)20~30%,個別嚴重地塊 減產(chǎn)50%以上,農(nóng)民損失慘重。大家對防控自然災害的技術需求越來越迫切。

為挽救夏糧生產(chǎn)的被動局面,幫助廣大農(nóng)民掌握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技術,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高效,盡快實現(xiàn)糧食生產(chǎn)的規(guī)?;?、專業(yè)化、信息化、現(xiàn)代化。在專家的指導下,本人與各村農(nóng)技推廣員一道深入調(diào)查,總結經(jīng)驗教訓,探索出一條簡單有效、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那就是實行良種良肥良法三配套高產(chǎn)種植技術。也就是說,要想抗擊自然災害,保障農(nóng)民增產(chǎn)增收,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要擇好品種,二要選擇好肥料,三要一個好的管理辦法,三者互相依賴,互相提高,缺一不可?,F(xiàn)將良種良肥良法三配套高產(chǎn)種植技術總結如下,希望廣大農(nóng)民朋友可以參考利用。

一、要選擇一個好品種

農(nóng)業(yè)大發(fā)展,種子要先行,優(yōu)良品種是一項最經(jīng)濟有效的增產(chǎn)措施。今年,推廣的小麥優(yōu)良品種是:金麥9號和國麥6號。這兩個品種的主要優(yōu)點是: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早熟抗病抗到,三要素協(xié)調(diào),在我縣各種肥力地塊種植表現(xiàn)特別優(yōu)秀。

二、精細播種,提高播種質(zhì)量

1.深耕細耙,提高播種質(zhì)量

耕深達25厘米以上,要求平展似地攤,土碎似細沙,上虛下實。

2.施足底肥,平衡施肥

高產(chǎn)麥田一般畝底施有機肥3~4方,做到秸稈還田。

氮肥(折尿素)15~20公斤左右、磷肥(折過磷酸鈣)50~60公斤,鉀肥(折氯化鉀)8~10公斤,鉀肥1.5~2公斤或40%配方肥料50公斤左右。

3.適時晚播

半冬性品種播期應在10月8日~20日,超過20日,每超過一天加0.25公斤種子。

4.一般土質(zhì)應足墑下種,膠板地或粘土地應先淺播,過2~5天后再澆水。

5.精量勻播是指土壤差的地塊或大粒麥種,最大播量不應超過15公斤或12.5公斤。如怕基本苗不夠,可改變播種方法,實行寬壟寬行或重耬復播寬行種植技術。

寬.壟寬行或重耬復播寬行種植技術,可使產(chǎn)量增加30%左右。寬壟為10公分左右,寬行為25公分左右。

7.入冬前促弱控旺,采取一切措施促孽促壯。

三、用好小麥種衣劑

用好中國農(nóng)科院研發(fā)的拌拌好小麥種衣劑拌種,防治地下害蟲和死麥穗,促進小麥分蘗、促苗,效果很好,應大力推廣使用。這是一項關鍵的增產(chǎn)措施,用量250毫升拌拌好種衣劑可拌種15~25公斤。

四、澆好“三水”

越冬前澆好封凍水。封凍水能塌實土壤,粉碎坷垃,消滅越冬害蟲。既能預防冬季凍害,又能起到冬水春用的作用。封凍水要掌握適時,一般在11月底夜凍日消時澆水。一般從日平均氣溫降到3℃時開始,降至0~1℃時結束。拔節(jié)期是需水關鍵期,3月下旬小麥拔節(jié)后期天氣干旱時,要普澆拔節(jié)水。灌漿水是保障小麥高產(chǎn)的關鍵措施。在小麥揚花后7~10天內(nèi)澆灌,且要看天,看地,不要大水漫灌。以水過地皮濕即可。以防澆后遇風遇雨,造成損失。

五、配方施肥,氮肥后移

播種時要求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前面已提到)。兩年深翻一次土壤。沒有條件深翻的,可配施土壤改良劑,達到深翻的效果。對于肥力較差地塊,可在3月上旬施起身肥,每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對髙水肥麥田,大力推廣“氮肥后移”技術。待到小麥拔節(jié)后期(三月下旬),植株基部節(jié)間固定后,畝追施尿素10~15公斤,增產(chǎn)20~30%。對播種偏晚、冬季凍害等原因造成的弱苗,可在2月下旬進行追肥,一般應追配方肥15~20公斤,稻田撒播小麥,要搞好小麥返青期和拔節(jié)期兩次追肥。

六、化控防倒

群體偏大的麥田,在小麥起身期(2月底至3月初),每畝用15%的多效唑40克,對水30~40公斤,充分溶解,均勻噴灑到麥苗葉面上,進一步增強小麥的抗到性。另外小麥返青期要對死麥穗、赤霉病再次進行防治,用每畝10毫升苯醚甲環(huán)唑或每畝20毫升神圣2號,對麥根大水量噴霧。7天一次,連噴2次,效果很好。

七、搞好小麥“一噴三防”

小麥抽穗揚花期,應搞好小麥“一噴三防”。主要防治蚜蟲,吸漿蟲、灰飛虱、赤霉病、白粉病,銹病、干熱風、麥虛尖、后期早衰,增加粒重等。畝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克加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毫升加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克(或25%戊唑醇乳油40毫升,12.5%禾果利1500倍液)加氨基酸葉面肥50毫升或98%磷酸二氫鉀100克進行噴霧。

八、化學除草

1.冬季

冬小麥3~6葉,雜草2~3葉,氣溫12攝氏度以上,11月底12月初。畝用3%世瑪25~30毫升加10%苯黃隆10克兌水30公斤均勻噴霧,可有效防治禾本科和闊葉雜草。

2.春季

小麥拔節(jié)前(3月上旬)進行化學除草。防除闊葉雜草,每畝用杜邦巨星1克對水50公斤進行噴灑;對于禾本科雜草,每畝用6.9%的驃馬乳油70~80毫升,對水50公斤進行防除。

九、預防晚霜凍害

在寒潮來臨前,采取澆水、熏煙、噴灑防凍藥物等措施,預防凍害發(fā)生。一旦發(fā)生凍害,要及時采取追肥、澆水等補救措施,促進受凍害麥苗盡快恢復生長,將凍害損失將到最低。

十、適時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