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地理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項目教學 地理課堂 體系 建設對策
高中生處于人生學習的重要時期,高中學校學習環(huán)境壓力偏大,往往影響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不僅要從教學流程方面進行優(yōu)化調整,還要根據(jù)高中生具體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興趣,及時調整傳統(tǒng)課堂教學方式。近年來,項目教學法憑借其良好的教學應用效果,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得到普及應用,為課堂教學活動建立了更加廣闊的平臺。
一、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課程,涉及到的地理知識面十分廣闊,學好地理知識需要師生共同參與教學活動。高中是學生參與知識學習的關鍵時期,高中課程學習對學生未來知識水平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為了改變高中課程教學落后的局面,教育部門多次提出切實可行的指導方案,營造更加和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1]。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知識體系層次復雜多變,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與學生無法保持一致,知識授課講解面臨著諸多問題;另一方面,學生對地理知識缺乏足夠的興趣,影響了其在課堂教學中的狀態(tài);這些都是高中地理教學普遍面臨的問題。
二、項目教學法應用特點
教學方法是課程教學活動的決定性因素,選擇先進的課堂教學方案,能夠改變地理課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高中生創(chuàng)造和諧的知識學習平臺。最近幾年,高中課程教學體系均倡導采用項目教學法,以某個項目為準展開教學活動,從中也體現(xiàn)出了項目教學法的利用價值。
1、創(chuàng)新性?!绊椖拷虒W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被動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xié)作、探索創(chuàng)新的新型教學模式,這些都突破了早期地理課堂教學體系[2]。傳統(tǒng)地理教學模式對教學方法缺少創(chuàng)新力,直接限制了課堂教學方案的執(zhí)行成效,高中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缺少足夠的興趣,這也說明了地理教學方法的滯后性。
2、自主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處理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掌握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項目教學法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關注高中生在課堂學習中的需要,實時調整原有的教學方式。學生全部或部分獨立組織、安排學習行為,解決在處理項目中遇到的困難,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自然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
三、基于項目教學法地理課堂建設對策
結合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項目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特點,當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必須改變落后的教學模式。筆者認為,教師要深入學習項目教學法的應用技巧,根據(jù)地理課程知識體系提出可靠的教學方案,努力建設更加高效、實用、穩(wěn)定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
1、素養(yǎng)方面。培養(yǎng)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yǎng),這是社會人必須具備的文化知識條件,對培養(yǎng)高中生地理知識興趣是很有幫助的。在項目教學法中,教師要設計具有時代性和基礎性的高中地理課程,提供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關注人口、資源、環(huán)境和區(qū)域發(fā)展等問題,以利于學生正確認識人地關系,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珍愛地球,善待環(huán)境。
2、需求方面。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按照高中生興趣擬定項目教學方案,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活動取得預定的效果?;陧椖拷虒W法引導下,教師要努力建立富有多樣性、選擇性的高中地理課程,滿足學生探索自然奧秘、認識社會生活環(huán)境、掌握現(xiàn)代地理科學技術方法等不同學習需要[3]。例如,對大自然氣候變化等問題,教師可安排學生進行知識普查,收集相關資料與知識點。
3、技術方面。強調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為學生建立信息化地理課堂平臺,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多媒體展開教學。例如,教師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地理教學的影響,營造有利于學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環(huán)境,通過地理影像展示、動態(tài)模擬等技術,向高中生展現(xiàn)更加逼真的地理環(huán)境,為項目教學法奠定了良好的學習基礎。此外,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4、評價方面。注重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結合,這是考驗項目教學法實際應用成效的關鍵,可從客觀方面體現(xiàn)出項目教學是否符合地理課堂要求[4]。因此,教師要重視反映學生發(fā)展狀況的過程性評價,實現(xiàn)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強調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反思性評價與鼓勵性評價相結合。
結論
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是一項復雜性過程,教師必須結合地理書本教材內容,逐漸完善原有的課堂教學方案,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項目教學法改變了早期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把地理知識轉變?yōu)椴煌捻椖?,引導師生共同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激發(fā)了每一位高中生的地理興趣,這些都能減小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授課難度。
參考文獻:
[1]楊林仙.淺談高中地理教材的知識結構及應用[J].山西大學師范學院學報(綜合版).1995(01)
[2]雷俊義.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內容安排的特點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04)
[3]李家清,李文田.教材分析:現(xiàn)代地理教師教學素養(yǎng)的奠基之需[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9(09)
關鍵詞:地理學科;有效課堂;綜合素質
課堂教學是開展地理教學工作最重要的教學形式。在地理課堂上,教師通過各種手段向學生傳授各方面的地理知識,并在知識傳授和接受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各種能力,包括探究能力、歸納分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等。然而,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們以往所開展的地理課堂教學更多的是把教師傳授知識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而忽視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過程,導致很多學生在課堂上淪為教師灌輸知識的容器,喪失原本應當具有的學習主體地位。這種課堂教學往往是按部就班地把教案上的知識點一一傳授給學生,表面上好像已經(jīng)完成了地理課堂教學的任務,但事實上,只是習得知識的課堂,并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有效的課堂。在地理學科中,有效的課堂教學應當是能夠促進學生的個體發(fā)展,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課堂。因此,作為初中地理教師,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擺脫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桎梏,努力為學生構建一個更加有效的地理課堂。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指向燈。在開展地理課堂教學之前,教師一定要注意明確教學目標,這樣,有了科學的目標作為指引,就可以為學生的思維指明方向,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升。在地理課堂上,教師既可以采取直接列出教學目標的方式,又可以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明確教學目標,例如,我在給學生講《西亞》地區(qū)時,就在上課之前提出了幾個問題:西亞地區(qū)為什么會成為當今世界的熱點地區(qū)?西亞地區(qū)發(fā)生多次戰(zhàn)爭的原因是什么?被稱為“三洲五海之地“的西亞地區(qū)到底指的是哪三洲哪五海?在幾個問題的引導之下,基本上確立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而學生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效地實現(xiàn)了既定的教學目標,使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二、重視課堂導入技巧的運用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們要提升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一定不能忽視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導入環(huán)節(jié)。一般來說,導入環(huán)節(jié)只占到整個課堂教學的3到5分鐘時間,導入環(huán)節(jié)時間雖短,但是這個環(huán)節(jié)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卻不容小覷。在地理課堂上,有效的導入可以瞬間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熱情,為啟迪學生的思維,為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打好一定的基礎。因此,在地理課堂上,教師一定要重視導入技巧的運用。為了增強導入效果,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各種靈活有趣的導入方法,如故事導入法、歌曲導入法、設疑導入法、游戲導入法、圖片導入法,等等。例如,在講到《“天山南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這節(jié)內容時,我就在上課之前利用學生比較熟悉和喜愛的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作為本節(jié)課的開場白:西游記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經(jīng)很熟悉了,那么你們還記得西游記中有一集師徒四人過火焰山的故事嗎?你們知道故事中這座火焰山所在的位置是哪里嗎?一聽到這里,很多學生立刻有了興趣,大家紛紛在下面猜測討論起來。這時,我再引入新課,使得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效果非常理想。
三、追求教學的民主化
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更多是教師“一言堂”,在課堂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往往都是由教師一人說了算。在這種課堂上,教師和學生處于一個完全不平等的地位,地位的懸殊導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很難得到有效發(fā)揮。事實上,課堂應當是教師和學生交流與學習,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一個場所,而并不是人們傳統(tǒng)觀念中所認為的單純的教師傳授知識的場所。因此,我們一定要改變目前“一言堂”的局面,為學生構建一個更加和諧民主的課堂,這才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有效途徑。在地理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等多種方式帶動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當學生在課堂上提出不一樣的觀念和看法時,教師要利用語言或者眼神等多種方式鼓勵學生。記得有一次,我組織學生討論“如何解決我國黃河中下游水資源緊張”這一問題,正當學生七嘴八舌討論的時候,一個學生突發(fā)奇想,提出挖一條運河,直接把黃河上游的水資源引入中下游。面對這位學生幼稚的想法,我并沒有采取批評的方式,而是先表揚他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再結合實際一步步分析這種方案不可行的原因所在。這樣既達到了講解知識的目的,又沒有損害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使得課堂教學在良好的氛圍下有效推進。
四、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則
由于知識基礎、學習態(tài)度、思維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差異,在同一個班級中,學生之間總會表現(xiàn)出各種明顯的差異性,這是造就一個班級中既有“好學生”又有“差學生”的主要原因所在。事實上,單純地把學生分為好與差并不科學,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理念中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要求。一些學習成績相對較落后的學生往往并不是因為智力存在問題,只要教師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差生”就能夠獲得發(fā)展。而要想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僅僅依靠過去統(tǒng)一化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jīng)不合時宜。教師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努力在課堂上踐行分層教學理念。要針對學生之間不同的差異性確立具有層次性的教學目標、教學手段、作業(yè)內容等,使得各個層次的學生的潛能都能在分層教育理念的指導之下有效開發(fā),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實現(xiàn)整個地理教學活動目標的重要前提,教師要大膽摒棄傳統(tǒng)的一些不合時宜的課堂教學理念,大膽引進一些更加科學先進的課堂教學理念,通過各種途徑提升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得地理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陣地。
參考文獻:
[1]潘春燕.初中地理有效課堂的構建[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1,(04).
關鍵詞:農村初中學校;課堂教學;理念
有效教學,就是教師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于平均水平的教學。教學的有效性最終會落到學生的學習上,即學習的有效性。因此,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看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看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中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境就是課堂,教師對于地理課堂把握得好壞,直接影響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的收效。對于農村初中學校普遍存在生源素質不高的情況,如何提高地理課堂有效性,提高地理課堂學習效率,讓學生真正能學到有用的地理知識、基本地理技能和能力,在課改的新環(huán)境下,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苯虒W對象在變,教學條件在變,教學智慧也應增進。以下就新時期如何提高農村初中學校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淺談幾點個人見解。如有雷同,希共商榷同進步;如有不妥,請同行專家給予批評指正。
一、理念引領教學
1.創(chuàng)設積極有效的地理課堂學習環(huán)境
教育是平等對話,是師生的和諧交流。教師只有具備這樣的觀念和態(tài)度,才能在教學準備、課堂教學、課后反思中切身為學生量身設計,體現(xiàn)“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不同的教師有著不同的教學個性,但無一例外地都需要在“平等對話”上做探索。教師應該用比較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不“獨斷專行”用自己代替學生,要常換位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設計問題,設計教學,用平和的心、樂觀的心、愛護的心引導學生參與課堂。
課堂中,在對某一個問題做了小組討論后,請小組選派代表發(fā)言,學生都不好意思站起來時,可以和藹地說一句“沒關系的,站起來說就可以了”,做到了平等對話和有效鼓勵。請學生對某一內容發(fā)表看法,大家不肯動身時,可以平和地說一句“看來大家沒有問題了,那我給大家提個問題?!边@種平等教學范圍的營造,久而久之,會讓學生愿意參與到課堂中來,漸漸暢所欲言,打開課堂教學的廣度和開發(fā)度。在一個學生回答完問題后,出其不意地來一句“我喜歡這個同學的聲音?!边@樣的課堂上師生之間能做到有效傾聽,有效溝通交流,直至有效互動成為學習共同體,以此來共同打造有效課堂。
2.深刻領會課改精神和有效教學理念,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的是要構建具有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的課程結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初中地理課程改革目標之一是要激發(fā)和關注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經(jīng)驗,精選終身學習地理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和勤于動手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搜集、提取和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與此相應,地理教材體系隨之發(fā)生深刻變化,“一標多本”取代“一綱一本”,初中地理教材就有人教版、湘教版、中圖版等。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教育出版社所編出的教材在內容選取和結構編排上各不相同。教材與教學參考只是作為教學活動重要的參考資料,非唯一依據(jù),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環(huán)境、學生實際,結合自身吃透教材,對教材進行增、散、調、補的深度加工,靈活地處理學習材料,設計出獨具匠心的教案,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生動性。
例如《滾滾長江》一課,可以嘗試“河流分段―開發(fā)利用―遇到難題―綜合治理”的教學思路,將長江的源流概況結合開發(fā)利用去整體認識,重點放在“開發(fā)利用”,由其引出長江的各個概況。如此設計即可達成課標要求的“在地圖上說出長江的概況”,打破傳統(tǒng)的從長江的源流概況和開發(fā)利用兩大方面著手的授課習慣,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生動性。
二、“有效備課”才能“有效上課”
考量學習的有效性要從三個指標入手,即學習速度、學習結果、學習體驗。學要有效性,教也要有效性。有效備課是有效教學的首要條件。備課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學流程、教學設計寫得如何,關鍵是看教學設計是否與課堂表現(xiàn)相一致,與學生需求是否相吻合,與教學實際是否相結合。有效備課要更關注教學對象,更關心教學效益,更注重教學實踐,更注意教學反思。
地理課標是地理課堂教學活動的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地理課堂教學活動要因時、因地、因人而預設。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取舍或補充教材中的內容,甚至變更教學順序和呈現(xiàn)方式。即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和地方學校特色,把握住地理課堂教學重點,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適當而且必要的取舍。
例如《中國的土地資源》一課,可以選取“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和人均占有量情況表”和“為什么我國的耕地總面積比美國少?”這兩個多數(shù)學生談得來、喜歡說的問題為課堂切入點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按“我國自然資源的特征分析――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國情――我國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根據(jù)生活體驗探討我國的土地利用類型――以‘水熱土’條件讀圖分析我國各類土地資源的分布”的思路設計課堂教學流程。
三、警醒“無效”才能求得“有效”
1.要對什么是“無效”,做到心中有數(shù),評價有度
在“教學方式”上,要警醒“無效提問”,有效的提問方式:要生活化、趣味化,提問難度要優(yōu)化,提問要有梯度性,要有開放性。
在“探究式學習方式”上,教師方面的“無效表現(xiàn)”有以下幾種:(1)對探究問題的設計缺乏挑戰(zhàn)性;(2)對探究活動的任務交代不夠清楚;(3)給學生探究活動的時間不夠科學;(4)教師做出的評價不夠全面;(5)教師的不合理否定,扼殺學生思想火花。
在“教學媒介”方面,比較突出的無效有:多媒體課件中文字太多、數(shù)量太多、播放太快、課件代替板書。
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方面,課堂結束前的小結環(huán)節(jié),容易被多數(shù)教師忽視:有的認為不重要,有的因為課堂容量大而沒時間去小結。失去這個環(huán)節(jié)以后,首先使課堂教學過程不夠完善,更重要的是學生獲得了一個模糊的課堂知識結構印象。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是什么,應該掌握哪些內容弄不明白,這樣課堂教學效率就會明顯下降。
2.重教學過程,力求“有效上課”
提高地理課堂有效性,要致力于使我們的地理課堂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讓地理課堂變活、變大、變新?;A教育課程改革之“教學過程”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
(1)要在課堂上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探究、合作的學習無疑是好的方式。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對學生的有效學習也很重要。有些課堂,我們也可以把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把重難點知識的學習與運用整合成新的知識結構,側重把握教學的目標和進度、思維的擴散和收斂,訓練的密度和質量等。
(2)要在課堂上激活學生原先的經(jīng)驗
提高地理課堂有效性,激活學生以前的學習經(jīng)驗很關鍵。在實際授課中,課程要素的整合要有效喚醒學生的經(jīng)驗,并使其興奮和活躍起來。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按教學需求主動進行有效經(jīng)驗的改組和改造,為落實預設目標服務,悟出新的生成。
(3)要在課堂上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學習體驗是提高地理課堂有效性的必要手段。課堂中,學生的學習體驗,一般源于強烈的認知沖突,并在親歷性的認知和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和獲得體驗。不斷強化和拓展學習體驗,有利于為后續(xù)學習積累新的經(jīng)驗。同時,教師要在教學中為學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課堂更加開放和更多對話,使學生能在信息背景下進行思維加工,形成新的思維成果。
(4)要在課堂上發(fā)展學生的主體價值觀
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在實踐活動中,教師應注意強化學生的個性化體驗。教師可以扮演基于演員之上的導演的角色,學生扮演臨時演員并擔任主角,教師自導但不自演,教師既導又演,教師雖演但不演主角,引導學生質疑,鼓勵學生進行有效、民主的對話,促使學生在思辨中擦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使學生成為有自己思想、懂得思考的學生。
(5)要在課堂上發(fā)展學生的求學態(tài)度
教師“嚴謹治學,認真執(zhí)教”的態(tài)度,也是提高地理課堂有效性的關鍵。初中學生模仿能力很強,教師認真的教學態(tài)度將會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人格魅力,培養(yǎng)學生認真的學習和研究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肖成全.有效教學[M].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06.
關鍵詞: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性;提升;方法;分析
高中地理教學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多,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教學形式單一,學生很容易在單一的教學模式中失去興趣,從而導致教學的有效性不能提升。目前,高中地理在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存在很多問題,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一、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資源有限
高中地理教學的性質比較特殊,是基于圖形、方位以及數(shù)學思維集于一身的教學課程,在開展實際的教學活動時需要諸多的輔助教學資源才能夠開展。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由于缺乏相應的教學資源使得教學形式單一,學生難以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尤其在很多偏遠的地區(qū),在教學上的設備更加的落后,學校中的缺乏與教學相匹配的硬件系統(tǒng),因此導致教學上的靈活度比較低。同時在教學設備比較匱乏,簡單的實驗難以實現(xiàn)。
2.教學方式不正確
地理課堂教學并不是單一書本知識的教學,而是教學活動的開展。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認識地理、理解地理、并對地理知識產(chǎn)生記憶。以上不同的階段是在不同教學方法下實現(xiàn)的。不同的教學方法在不同的教學階段對學生所產(chǎn)生的影響不同。而不同種教學方法相互結合所產(chǎn)生的效果,是比較重點的教學方式。由于高中地理教師對科學的教學方法的不重視,導致學生的能力難以提升。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環(huán)節(jié)中,幫助學生建立多維的學習目標是教學中的關鍵,但這也正是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所缺少的。
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的對策
1.在地理細節(jié)知識中提升學生的認識
高中地理教學內容比較多,重點的教學內容比較抽象深刻,這些知識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難以讓學生理解并掌握,需要在特殊的教學模式下,對知識著重強調才能夠促進教學。在細節(jié)知識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的引導學生認識地理,并培養(yǎng)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熱愛之情。在學生比較熱愛地理知識之后,才能夠對在實際學習中具有強的積極性。而細節(jié)的教學就像是教師將地理知識分解成一個個圖像,在講到哪個地方的知識點,就將該地方的圖像展示給學生。這樣的圖片式的細節(jié)教育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印象,另一方面還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升。
在講到我國的地形與地勢時,教師可以從戰(zhàn)爭角度分析地形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并與歷史相聯(lián)系,并向學生展示什么樣的地理地位是最佳戰(zhàn)爭位置。當學到洋流知識時,學生對于洋流運動難以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手勢與洋流運動方向結合,學生就會在這樣的過程中感受到洋流運動理論,將抽象的知識轉化。在學習到海洋環(huán)境污染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近年來游輪觸礁,對海洋環(huán)境所帶來的影響。這樣的碎片式教學模式中,能夠將學生帶入到具體的事實教學中,在保持學生頭腦清醒的前提下將地理教學知識的重點突出。
2.優(yōu)化教學課程設計――以《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為例
【情境創(chuàng)設】:
在進行《營造地表形態(tài)的力量》一節(jié)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投影我國的地貌圖片,在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的前提下,教師根據(jù)課程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難度向學生提出問題:從視頻觀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是地表呈現(xiàn)出了起伏不平的情況,這是為什么,請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得地表呈現(xiàn)出這樣的問題?在視頻中,教師將世界上比較著名的山川列舉出來。是想要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
【教學活動】:
在完成課堂內容到入之后,教師將地球內力的概念引出來,向學生解釋地殼運動實際上是塑造地表形態(tài)的主要形式。接下來向學生播放視頻,在視頻中,喜馬拉雅山不斷的升起,諸多地區(qū)發(fā)生地正與火山爆發(fā)。然后在學生觀看完視頻 之后再向學生設置問題:請問題地殼運動產(chǎn)生的能量來源是什么?學生結合所學知識以及教師引導,能夠簡單的回答出是由于放射性元素衰變而產(chǎn)生熱量的結果[4]。
教師在介紹地球內力時,向學生解釋除了內力還有外力的存在,隨之又引出風化巖石被輕輕碾碎的事實,向學生提問,花崗巖變松軟的原因?此時學生根據(jù)教師引導回答出由于外力作用,并逐步接觸自然風化、侵蝕、堆積等地理知識。
【教學總結】:
在以上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并沒有對高中地理課堂進行較大程度的逆轉,而是將地理知識分解,并采取逐步設問,步步分析的形式將地理知識加入到情境中。這樣的教學形式雖不新穎,但是卻能夠引導學生不斷的對問題進行思考,并且分析問題。以上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針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問題創(chuàng)設,在學生自學模式下,能夠對知識進行總結。一方面提上了課堂教學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在課堂的最后,教師再將課堂知識進行總結,加深學生的記憶。
在一系列的教學設計下,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比較深刻,在實際的教學方法中,通過投影、圖片分析等形式,將教學主體知識逐層深入的向學生展示。學生能夠在教學問題中感受到大自然萬物的變化,因而教學有效性就得以提升。
綜上所述,教育發(fā)展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較高的要求,地理教學課堂有效性的提升是教育改革中的重點。在實際的地理教學中,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其實際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是教學資源比較匱乏,教學實驗難以開展。其次是教師在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方法選擇不合理,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提升高中地理教學效果,在本文中提出了細節(jié)教學的辦法,并通過實際的教學案例進行探究。
參考文獻:
[1]王婷月.基于“同課異構”比較的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2]徐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8.
關鍵詞: 地理學科 有效教學 素質教育
地理學科是初中階段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它以地理學科知識為基礎,把知識的傳授、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及思想教育融為一體,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今的地理教學活動在教學有效性方面卻存在很多問題,落后的教育理念、單一的教學形式、應試化的教學目標導致很多地理教學活動處于低效甚至無效的狀態(tài)。那么,什么樣的教學才能稱之為有效教學呢?簡單來說,有效教學就是指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育教學活動,學生獲得進步和發(fā)展,這里所說的進步和發(fā)展并不是單純地指知識量的增加,而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見,要想推動初中地理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提升,教師一定要把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根本目標,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有效的地理教學活動中獲得實實在在的發(fā)展。
一、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fā)
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是有目共睹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如果能夠讓學生真正地對學習活動產(chǎn)生興趣,那么教學活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對于學生而言,有了興趣,就會變被動學習為積極主動地學習。那么,在地理教學活動中如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導入環(huán)節(jié)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一些內容有趣、形式多樣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有效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做好鋪墊。因此,重視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在地理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講故事、做游戲、多媒體工具等多種途徑進行導入,導入得好,就可以很快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順利進入學習狀態(tài)。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巴西》這課的內容時,一開始就和學生做了一個猜謎游戲,讓學生根據(jù)筆者所說的名詞猜地名。聽說猜謎,學生立刻來了興趣,筆者先說出幾個名詞:咖啡、熱帶雨林、葡萄牙語,讓學生猜一猜由幾個名詞能夠想到的地方。班中只有零星幾個學生說了幾個不同的答案,接下來筆者繼續(xù)補充:足球、卡卡,很多學生恍然大悟,大聲說道:巴西。就這樣,把課堂要學習的內容《巴西》給引了出來。這個簡單的猜謎游戲不但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而且?guī)讉€名詞把本節(jié)課有關“巴西”的內容給引了出來,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重視與學生的互動
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是兩大主角,缺一不可,然而,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卻常常處于主體地位,而學生多處于從屬地位,因而師生互動較少,學生處于十分被動的狀態(tài),自身所具有的主觀能動性難以有效發(fā)揮,從而影響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因此,要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教師一定要重視與學生的互動。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環(huán)節(jié)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也可以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開展一些探究式教學、討論式教學、辯論式教學等,讓學生擁有更大的發(fā)揮空間,與教師之間形成更積極有效的互動,更好地實現(xiàn)素質教育目標。
三、注意教學過程中的圖文結合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學好地理離不開地圖。地圖不僅是地理學習的重要工具,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時候,一張看似簡單的地圖卻蘊含非常大的信息量,因此,教師在開展地理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善用地圖,努力做到圖文結合。教師要教學生如何看圖、讀圖、繪圖、用圖,學會從地圖中找到切入點,讀出信息,這樣會大大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文字信息相比,地圖往往具有更強的直觀性,很多時候,地圖承載的信息是文字所無法表達的信息。例如,講“地形分布”時,筆者就讓學生先把我國地形中的一些重要的山脈找出來并在紙上畫出來,重要的山脈一出來,我國的地形“骨架”就基本上出來了,再慢慢往骨架中添加東西,整個地形分布圖就畫出來了。比起一大段的文字講解,用一張圖簡單地把信息量大而復雜的內容給概括出來,并且利用地圖這種直觀的形式給學生很強的視覺沖擊,大大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
四、注意有效課后作業(yè)的設計
課堂教學是地理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而課后作業(yè)則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拓展和延伸。通過課后作業(yè)的完成,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復習課堂上學到的新知識,提高學生把知識運用于實際的能力,而且可以及時獲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根據(jù)作業(yè)的反饋信息及時地對自己的教學策略、教學計劃進行調控,以進一步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在以往,教師設計的作業(yè)多以書面作業(yè)為主,這種作業(yè)設計內容枯燥、形式單一,不但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而且不利于學生多方面能力和素質的提升。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yè)的時候要摒棄以往傳統(tǒng)的作業(yè)設計理念,盡量多地幫助學生設計一些新穎的、實用的、形式多樣的作業(yè),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操作類的作業(yè),如小實驗、社會調查、觀察作業(yè)等,讓學生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作業(yè)設計下更好地培養(yǎng)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
教學有效性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目標的基本前提條件,對于教師而言,追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是一個永恒的目標。初中地理教師一方面要正確認識有效教學的含義,另一方面要從教學觀念、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并結合地理學科的特征,實施真正科學有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有效的教學活動下實現(xiàn)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洪麗蕓.初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初探[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1(04).
關鍵詞: 地理課堂 導入技巧 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地理學科教學活動的最主要形式。在地理課堂上,教師能否在短時間內迅速地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讓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產(chǎn)生興趣,這直接決定著整節(jié)課的教學質量。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就離不開課堂導入技巧的運用。在地理課堂上,導入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通過有效的導入,不但可以幫助學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主動地開展思維探究,進而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要想實現(xiàn)導入的有效性,教師在設計課前導入的時候需要遵循幾個原則:多樣性、簡潔性、趣味性,只有遵循這幾個原則,導入才能夠有效發(fā)揮功能,促進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xiàn)。
一、復習導入法
在課堂教學中,復習導入法是教師最常采用的一種導入方法。在上新課之前,教師通過復習之前學習過的知識來尋找新舊知識之間的連接點,進而引入新內容。這樣不但可以為新知識的講解做好鋪墊,同時還能夠起到復習鞏固舊知識,增加知識系統(tǒng)化的作用。因此,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jù)教學內容適當采取復習導入的方法。例如,在學習海水運動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時,筆者就在上課之前圍繞之前學習過的海水運動給學生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洋流按照成因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哪幾種?按照性質可以分為哪幾種洋流?洋流對氣溫和降水會產(chǎn)生什么影響?不同的洋流對于地理環(huán)境會產(chǎn)生哪些影響?”就這樣,在這幾個問題的引導下,學生主動地翻開課本尋找答案,從而在復習舊知識的過程中為本節(jié)新知識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由于有了導入作為鋪墊,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無論是接受能力還是反應速度都顯得較為理想,從而順利地實現(xiàn)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二、詩詞導入法
從古至今,我國流傳下來的詩詞歌賦、名篇名句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很多詩詞歌賦都是學生能夠信手拈來的。而在很多的詩詞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描述地理環(huán)境、自然景觀和一些地理規(guī)律的句子。如果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能夠利用學生比較熟悉的詩詞來引入新課,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對知識的關注。例如,筆者在給學生上到“天氣、氣候”這部分的內容時,就在上課的時候先給學生大聲誦讀了幾句詩詞:“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由于這些都是學生非常熟悉的佳句,教師在誦讀的時候,很多學生不自覺地跟著教師念了出來。就這樣,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帶動了起來,這時候,筆者繼續(xù)問道:“你們知道這幾句詩詞描述的是什么現(xiàn)象呢?它屬于天氣特征還是氣候特征呢?”就這樣,幾句簡單的詩詞就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用教師要求,很多學生開始積極地翻開課本投入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活動中。
三、地圖導入法
地圖被稱為地理科學的第二語言。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地圖是必不可少的組成要素。學會試圖、用圖、畫圖是我們開展地理教學活動的重要目標。在地理課堂上,通過地圖來呈現(xiàn)知識和規(guī)律往往比文字形式的表述顯得更加直觀生動,也更容易為學生理解和掌握。在地理課堂上,教師通過地圖來進行導入,往往可以直觀地向學生呈現(xiàn)出相應的問題、規(guī)律,使得學生迅速地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到“城市的分布”這部分的內容時,就在上課之前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xiàn)了幾幅城市分布圖,上面包含了世界上幾大重要的城市密集區(qū),讓學生仔細觀察下,幾大城市密集區(qū)其中有沒有什么共同之處。就這樣,通過直觀的地圖,學生看到了世界上主要幾個城市密集的地區(qū),然后再通過對周圍地理環(huán)境的觀察,從而總結出了幾點城市分布的規(guī)律。就這樣,在新課還沒有開講之前,學生通過地圖就已經(jīng)提前掌握了很多的新內容,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更加詳盡的分析,自然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識。
四、時政導入法
地理學科并不是一門封閉的學科,而是一門與時俱進充滿時代氣息的學科,很多的時事政治往往都與地理科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在地理課堂上,利用時事政治導入新課也是教師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導入方法。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到《開發(fā)海洋資源》這個單元的內容時,就在上課的時候,圍繞著近期很受關注的“中日爭端”設計了這樣一段導入:“我們都知道,近期中國和日本圍繞著的歸屬問題引起了很大的爭執(zhí),為什么這樣一個小小的島嶼會引起中日兩國的巨大關注呢?中日之所以在上互不相讓,除了因為涉及領土的問題,其背后還蘊涵著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據(jù)聯(lián)合國有關考察論證,在海域海底,蘊藏著大量的油氣資源,因此,該地區(qū)有“第二中東”之稱。除此以外,在海域海里,漁業(yè)資源也非常豐富,盛產(chǎn)著大小黃魚、帶魚、鰹魚、墨魚、鯖魚、紅衫魚、飛花魚等,是我國漁民的一個重要的捕魚場。面對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日本想方設法想要吞并,以便通過海域的開發(fā)獲得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边@樣,通過學生比較關注的時政內容來進行新課的導入,不但可以有效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認識到地理學科巨大的實踐意義,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
除了以上所列舉的幾種導入方法,在地理課堂上,還有很多的導入方式可以運用,如故事導入法、歌曲導入法、學生活動導入法、游戲導入法、懸念導入法等等。無論選擇哪一種導入,只要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為新課講授做鋪墊就能夠稱得上是成功的導入。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重視地理課堂導入內容的設計,爭取通過有效的導入來帶動整個地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愛紅.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導入技巧[J].教學交流·理論版,2009,5.
關鍵詞:新課標;地理;課堂教學;定位;反思
【中圖分類號】 G633.5【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1-1297(2012)11-0227-01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育教學對師生關系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從而有效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是當前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發(fā)展課題之一。
一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因此學生自己能夠明白的就不需要教師進行講解了,這樣可以節(jié)省有限的課堂時間,同時還能在某種程度上促進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梢?,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有足夠的信任,進一步調動和激發(fā)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實現(xiàn)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梢?,學生是當前學校課程改革的中心,教育教學應該更好地服務于學生。
1.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吸引學生參與到地理的教學活動中來,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活動的主體。同時,教師要從學生的立場考慮問題,對學生自身的興趣、水平以及發(fā)展需求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才能根據(jù)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認知能力進行有效的教學實踐活動。
2.要讓學生在地理課堂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這主要是因為高中生在心理與生理上基本上都處于發(fā)展的成熟期,因此教師因該對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有正確的了解和把握。不僅要熟悉他們成熟的方面,還要以恰當?shù)臉藴屎脱酃鈦硪笏麄?。這樣才能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xiàn)發(fā)展。
二利用交流加強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從總體上來講,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起指導與組織作用,因此需要在組織方式上靈活應對,提升地理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當學生對某個問題需要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研究時,教師就應該將這一問題放給學生,這樣他們就可以從問題出發(fā),共同交流、各抒己見,共同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與結論。
與此同時,學生在激烈的討論中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自身對地理課程的學習興趣,也鍛煉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
三學會利用教師的引導作用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從整體上講,教師在課堂中所教授的內容是一致的,但學生的掌握情況卻千差萬別,對知識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與掌握。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生沒有真正發(fā)揮自身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缺乏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這就容易影響課堂教學措施的有效落實,并且也沒有學生的主導性可言。尤其是在當前新課程標準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是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發(fā)展性問題。
1.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的有效創(chuàng)設能夠有效有法學生對地理學習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其中,好奇心是人們對事物探求的先導,因此好奇心是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最有力表現(xiàn)。因此,在地理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上一定要引起學生們的好奇心,并且是恰當?shù)那榫持袑γ苓M行揭示,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無限的求知欲望。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來提出問題,這樣就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在地理課堂當中的求知欲,激發(fā)了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
2.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學習方法就是一種思維方法,可見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一定要注重并加強對學生自身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為中心,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從多個角度和層面對同一問題進行探索與創(chuàng)新。但在實際操作中,教師一定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對不同的學習環(huán)節(jié)進行階段性的學習指導,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而對于個別的同學,教師需要對他們進行深入的了解,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幫助,讓他們找到并掌握好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3.實行積極的教學評價,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具有主導性的作用,并且教師自身的教學情感對學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而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部分教師由于缺乏專業(yè)教學熱情和專業(yè)思想,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表現(xiàn)得過于呆板,從而造成壓抑的課堂氣氛,學生也不認真對待教師提出的問題,長此以往學生就失去了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是當前教育教學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要想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與良好的發(fā)展,一定要對課堂教學進行準確的定位,了解和掌握高中生的身心特點和發(fā)展需求,對地理課堂教學進行準確的定位和思考,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參考文獻
[1]薛彩霞. 新課標下的地理課教學反思[J]. 科教新報(教育科研). 2011.(29)
高效課堂的內涵是讓45分鐘最大程度地發(fā)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達成育人目標,最完美地實現(xiàn)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把學生從時間和汗水的應試模式中解救出來,把時間、睡眠、靈性、興趣、發(fā)展還給學生。
當前,初中地理課堂存在以下問題:班額太大,造成管理的難度比較大;各個班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班級紀律情況不盡相同;地理教師所教班級多,甚至跨年級教課,實施的難度比較大;高效課堂實施環(huán)節(jié)上時間緊,任務多,存在無法完成的情況;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需繼續(xù)加;教師常常會遇到學生在課堂上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反應不靈敏,課堂教學進展緩慢,課堂教學效率太低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的教學模式相對陳舊,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致使學生不能全身心地,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如何通過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是每個一線教師追求的目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
作為地理教師應具備多元化、合理的知識結構,積極學習《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和《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等有關先進的教育理念,提高地理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教師用生動豐富的語言,描繪出具體的地理情境。以學生為中心,保持課堂氣氛生動活潑,主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2.注重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
教師的教學目標要在認真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整合初中地理教學資源,選擇對學生有用的地理知識,注重技能的培養(yǎng),使學生學會學習地理知識的基本方法,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體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考慮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深入研究教材,研究課程標準的相應要求,根據(jù)自己學生的特點,大膽嘗試,恰當設計教學過程,思路清晰,重難點突出,深化課堂教學內容。在學習中挖掘學生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教學中注重引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啟發(fā)思維,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的積極性。新課的導入要吸引學生的興趣,有意識地設置一些既體現(xiàn)教學重點又饒有趣味的問題,誘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創(chuàng)設逐疑探秘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思維。
3.探究合理的教學方法
地理學科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良好的學習方法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對于剛上初中的學生,地理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一種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
3.1注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
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只有對學習地理活動本身感興趣,才能發(fā)展為對學習地理內容和結果感興趣。因此,我們必須挖掘有利于激發(fā)興趣、支持學生長久性自主學習的因素,充分發(fā)揮主體學習的能動作用。以"34個省級行政區(qū)"(《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教學為例采用多媒體技術制成"?中國政區(qū)拼圖",引導學生開展拼圖競賽活動,寓教于樂,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活化了課堂教學。
3.2善于新課引導
上課剛開始后,教師如果運用精彩的導入語激發(fā)學生興趣,學生則很快就被吸引,注意力將集中于課堂。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地理學科綜合性強的優(yōu)勢,如發(fā)揮文理綜合優(yōu)勢,引入歷史典故、傳說、名人軼事、時事政治等;發(fā)揮圖文結合優(yōu)勢,展示地形圖、政區(qū)圖、繪制各種示意圖、趣味讀圖等;發(fā)揮學用結合優(yōu)勢,制作地球儀、制作等高線地形圖、觀察天氣現(xiàn)象等。
3.3自主、互助、學習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驗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在課堂上要注意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凸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應嚴謹、科學又要生動活潑,調動起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是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組織教學活動時,要因材施教,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景引導學生全面參與活動的全過程,重視對學生熱情的激發(fā),創(chuàng)設師生平等的對話,互動交流的氛圍。
4.合理選擇輔助教學工具
圍繞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根據(jù)班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方法,合理選擇道具。如掛圖、地球儀、多媒體等。
對于地理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比較直觀,利用其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的綜合處理,充分創(chuàng)造一個圖文并茂、生動逼真的教學環(huán)境,為教師教學的順利實施提供形象的表達工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使學生有效掌握的地圖。
比如在難以理解的《地球的運動》一節(jié),通過多媒體播放視頻,公轉時地軸與軌道面成66.5°夾角,公轉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時,太陽分別直射在赤道、北回歸線、赤道、南回歸線上,與此同時,南北半球出現(xiàn)不同的晝夜長短變化。這些視頻生動的描述地球自轉、公轉的性質以及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使學生牢牢地記住了這些特征。因而多媒體教學的直觀、生動、動感是傳統(tǒng)教學無法比擬的。
5.注重評價與評估
要堅持科學評價的原則,在方法上既要注重教師評價,還要注重學生及家長的評價,在具體評價過程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性應該涉及教學設計、課堂授課、課后(外)輔(指)導,教師的課堂授課、學生的學業(yè)成績等諸多內容。教師評價總結:尊重學生的不同見解,鼓勵學生的閃光點。
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檢測和評估,檢測是“練”的提高,考查學生理解或熟練應用的能力,教師小結解答學生提出的疑問;檢測所學知識:檢測題重點突出,難易適中,具有典型性;將落實“進行到底”,落實有哪些沒有達標的學生,及時補救輔導;布置適量的課后作業(yè)。
在新課程的地理教學改革實踐中,教師應深入學習,冷靜地思考,不斷的探索和改進,結合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區(qū)域性特點,將教學觸點延伸到多學科領域。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滲透在常規(guī)教學中并且細化,真正才能達到地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關鍵詞:地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改革策略
新課標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地理知識要對學生有益,能促進學生的終身發(fā)展?;诖?,構建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打造開放式的課堂學習模式,對傳統(tǒng)地理教學的方法和方式進行給予革新,確立新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這些給地理教學工作帶來了新的生機,同時對地理教學所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一、地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
自從頒布新課標之后,廣大地理教師對教學方法積極探索,同時對“標準”認真實施,這些做法對地理課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我們也可以看到,還有很多問題存在于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教學內容單一
目前,地理教學還是將重點放在對地理名詞的記憶上,很多教師照本宣科,甚至將地理課作為自習課,教學內容單一,根本調動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很多地理課程設置的課時不夠,無法與新課標要求相符合,使課堂教學質量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2.教學方法不靈活
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對于地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地理課堂知識不便于記憶,有些雜亂無章,學生只能死記硬背,所以不能產(chǎn)生良好的教學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師采用滿堂灌的方式,不能真正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設計不合理
地理學習的基礎是扎實的理論知識。而如果老師僅僅是在課堂上傳授理論知識,就會使教學內容枯燥、乏味,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情緒,無法真正感受。作為一項復雜的技術,教學設計需要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夯實的理論基礎以及教師精心的指導?,F(xiàn)在學生的特點是具有較差的自制力,但卻有較強的接受能力,所以必須在教學組織形式的設計和教學目標的制定上,與之特點相適應,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科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二、新課標下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策略
1.合理選擇教學模式
新課標下,地理教學以新的內容和形式,對傳統(tǒng)的教學提出了挑戰(zhàn)。它要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而開放的、動態(tài)的課堂環(huán)境,更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學活動應強調的是一種創(chuàng)新和探索的精神,重視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對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所以,在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模式上,應結合地理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教師應與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相結合,多采用思考和啟發(fā)的教學方法。
2.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探究和自主學習,引導學生主動研究地理問題,而根據(jù)地理課堂現(xiàn)狀,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最關鍵的是合適的教學方法的選擇。首先,地理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講授法,它對于傳授基礎的理論知識具有顯著的效果。其次,應用案例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是以探究為基礎,以問題為導向,針對地理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的特征,應用案例教學,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進行培養(yǎng)。
3.合理設計課堂教學
設計地理教學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步驟進行構建,對教學目標進行確定,將教學思想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內容,對課堂教學結果進行優(yōu)化,將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真正地融會貫通。
地理教學中要真正處理好主體與主導的關系,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因勢利導,合理設計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真正的提升。教師要大膽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地理課堂充滿生氣和趣味性,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掌握良好學習方法的同時,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能力。
作者:韓 晶 單位:吉林省松原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