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自然災害防范方案范文

自然災害防范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自然災害防范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自然災害防范方案

第1篇:自然災害防范方案范文

【關鍵詞】 輸電線路 自然災害 工程質量 管控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能源供應在社會工業(yè)化過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輸電線路在能源供應中的作用也不斷得到增強,確保其安全穩(wěn)定運行成為能源供應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構成輸電線路的導線、桿塔、絕緣子、接地裝置等部件在自然災害的沖擊下可能處于不正常運行狀態(tài),嚴重情況下甚至退出運行狀態(tài),從而導致一系列不良的連鎖反應??赡軐旊娋€路運行帶來惡劣影響的自然災害因素有很多,包括雨霧冰雪、風雷、地震等等,以2008年我國南方地區(qū)發(fā)生的雨雪冰凍災害為例,共導致36740條輸電線路、2018座變電站停運,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極大。因此,在輸電網絡建設過程中探討如何做好抗自然災害的工程質量管控,對于有效防范自然災害侵襲具有積極的意義。

1 輸電線路事故的原因分析

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電力設施的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大量的區(qū)域聯網、水電開發(fā),超高壓、特高壓交直線路相繼建成投運,承擔遠距離輸送電力的任務,其中有很大數量的輸電線路處于高山峻嶺之中,自然環(huán)境條件十分惡劣,受自然地質氣候條件影響往往會出現斷線、倒塔、基礎塌陷等事故,不僅危害了電力企業(yè)和用戶的利益,而且輸電線路檢修、搶修、改造的難度很大,成為影響輸電線路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一大難題。

引起輸電線路事故的原因,既包括地質水文氣象等自然條件和泥石流、洪災、地震等災害的外因,也包括設計不合理、工程質量不合格等方面的內因。因此,防范自然災害的關鍵在于如何結合自然條件和可能發(fā)生的災害合理設計輸電線路,充分考慮特殊自然環(huán)境下如何確保輸電線路的可靠運行,并基于科學合理的設計開展施工,嚴把工程材料質量關,加大工程質量控制力度,在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等通力合作下,強化輸電線路抗自然災害能力。

2 工程質量控制措施分析

要想有效提升輸電線路防范自然災害的能力,首先便要做好勘查工作,對輸電線路運行環(huán)境進行全面、仔細的考察,掌握該區(qū)域內的地質水文氣候條件情況,對往年來發(fā)生的自然災害類別、程度、頻率等情況進行統(tǒng)計,根據相關標準要求制定輸電線路工程建設的具體指標。在做好勘查工作后,需要合理進行工程設計,嚴抓工程質量,做好監(jiān)理質量管控和工程建設管理等工作,具體論述如下。

2.1 做好工程設計

第一,基于對輸電線路沿線自然情況的勘查,工程設計工作應充分考慮各種可能發(fā)生的自然災害情況,結合實際自然條件確定設計方向,具體設計時,應避免選擇探礦區(qū)、林區(qū)等不穩(wěn)定或復雜的區(qū)域,重要線路盡量選擇單回、分散連接,設計兩個以上的方案,并需要經過技術經濟指標比較和安全性評價;

第二,設計的深度和廣度、區(qū)點劃分、跨越段設計等具體設計內容必須有詳細的設計要求,尤其是在調查無人區(qū)的地質地形環(huán)境條件時要有設計深度,確保設計基礎資料完整、準確,自然條件、災害資料齊全,工程終勘、現場勘測要細致到位;

第三,按規(guī)定時間提供設計總說明書,要在鐵塔基礎施工前提供正版施工圖紙,圖紙的設計及說明必須準確、完整,進行圖紙會檢,且有抗自然災害卷冊;

第四,主動解決現場設計存在的問題,積極提供設計現場服務,有情況發(fā)生時要及時復核,一旦發(fā)現存在設計深度、廣度的問題必須及時做出修改;

第五,各項設計和試驗必須滿足管理流程要求,編制詳實、完整的設備材料招標文件,確保招標文件的內容準確、全面,對鐵塔等的材質、性能、附件、替代材料、加工要求等要給予明確。

2.2 嚴抓施工質量

第一,工程施工要充分考慮實際的地質狀況,例如輸電線路周邊危巖等,有規(guī)劃、有組織的開展各項施工,具體的施工項目都要有施工方案,質量保證體系要健全、有效,各種措施要有針對性;

第二,在認真熟悉施工圖的基礎上,按施工圖組織施工,如果需要進行工程變更,必須履行規(guī)定的審批程序;

第三,嚴格按規(guī)定做好線路復測工作,一旦發(fā)現問題必須根據規(guī)定要求處理,在實際工作中要與設計方多溝通,如發(fā)現微氣象特征必須即刻聯系設計院復核,結合現場情況對設計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議,以盡量提高輸電線路工程的抗自然災害性能;

第四,土石方施工需要注意避免對現場原始環(huán)境的破壞,盡量降低對地表植被的破壞程度,同時要確保回填土的密實度,夯實回填土使其超過原狀土密實度85%的標準,以避免水土流失;

第五,分坑要采取正確的方法,以避免基礎錯位或是扭轉超差,具體尺寸、坑深等參數需要符合輸電線路施工質量檢驗的相關標準,防洪堤、擋土墻等工程施工也需要嚴格遵循設計要求,導線壓接施工要符合規(guī)程規(guī)范要求,出現導線斷股根據規(guī)范標準要求進行處理,以確保施工質量可靠;

第六,鐵塔、螺栓等的質量必須滿足國家標準要求和設計要求,各種器具材料需要經過檢查驗收后方可投入使用,不能存在差缺件,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嚴把設備材料質量關,不得使用不合格產品,其安裝與緊固應嚴格按規(guī)定要求實施;

第七,全面管控工程施工,使施工質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和保證,嚴格監(jiān)控質量監(jiān)控點,實施三級質檢控制,對于隱蔽工程更要全面加強質量管控,以及時發(fā)現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妥善予以解決和糾正,防范施工事故的發(fā)生,將安全隱患消滅于萌芽之中;

第八,根據輸電線路設計和驗收的要求對基礎、架線等工程施工質量進行全面驗收,嚴格貫徹相關的強制性條文,確保工程質量滿足實際要求。

2.3 監(jiān)理質量管控

監(jiān)理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重要力量,充分發(fā)揮監(jiān)理方的作用有助于全面監(jiān)督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規(guī)范設計、施工、驗收,使工程質量達到預期目標的要求。監(jiān)理質量的管控,首先要在監(jiān)理規(guī)范和細則中有針對性的制定抗自然災害的工作目標和措施,監(jiān)理目標必須明確,相應的措施應全面、具體;其次要結合實際工程制定全面、系統(tǒng)的監(jiān)理工作方案,包括工程旁站監(jiān)理方案、初檢方案、質量通病防治、工序質量評估等內容;再次要對陡峭邊坡等可能危及基礎安全的地形地貌條件進行設計校核,做好基坑驗槽等工作,對邊坡擋墻、塔材差缺件、導線壓接、螺栓緊固、工程材料質量等方面實行全面控制;最后要做好監(jiān)理日志、數碼照片等方面的檢查記錄工作,確保見證取樣完整、到位,檢查記錄資料準確、全面、詳實。

2.4 工程建設管理

除上述措施之外,還需要注意以下工作:第一,工程建設程序應按相關標準規(guī)范嚴格執(zhí)行,落實施工三級自檢工作,做好工程過程控制,對基礎分部、組塔分部工程的驗收要嚴格按規(guī)范要求開展;第二,鐵塔加工對于工程質量而言十分重要,因此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監(jiān)造,對鐵塔加工、焊接和工程材料質量進行把關,并提交監(jiān)造報告;第三,施工圖會檢和設計交底工作要及時,并要特別注意對抗自然災害方面的要求;第四,重要的施工設備和材料,必須采取招投標制的方式采購,以保證設備材料的質量和經濟性。

3 結語

綜上所述,輸電線路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對于保障輸電網絡系統(tǒng)的可靠運行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要在工程設計、施工過程中加以重視,做好工程質量控制工作,將安全隱患及早消除,以防范自然災害的危害。輸電線路防范自然災害事故是一項長遠的工作,除了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加強質量控制之外,還需要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情況探討輸電線路運行過程中的維護措施,以保證電網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使其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張鵬飛等.自然災害對電網的影響及對電網規(guī)劃的啟示[J].江西電力,2008(2).

[2]吳明祥,包建強,葉尹等.超強臺風“桑美”引起溫州電網輸電線路事故的分析[J].電力建設,2007(9).

第2篇:自然災害防范方案范文

目前,全州即將進入主汛期。為切實做好汛期企業(yè)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防范和處置自然災害引發(fā)的生產安全事故,現就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各縣市經信委、各縣市(園區(qū))要進一步強化企業(yè)安全生產“紅線”意識,高度重視汛期企業(yè)安全生產工作,深刻汲取近年來因自然災害引發(fā)生產安全事故的沉痛教訓,高度重視強降雨、洪水、大風、泥石流、山體滑坡、雷電等自然災害對企業(yè)安全生產工作造成的不利影響,切實把汛期安全生產工作擺到重要位置,抓實抓好。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要求,建立責任體系、健全工作機構、強化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對汛期企業(yè)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周密部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和辦法,積極防范和應對各類自然災害引發(fā)的生產安全事故。

各縣市經信委、各縣市(園區(qū))、要按照“管行業(yè)必須管安全、管業(yè)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切實加強對汛期企業(yè)安全生產工作的監(jiān)督檢查,重點要督促指導民爆、電力企業(yè)深化隱患排查、保障安全投入、完善安全設施,明確重點防范區(qū)域和部位,制定有效防范應對方案和措施,要把安全責任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頭。

1、各縣市經信委要加強民爆生產銷售企業(yè)要提前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要定期對廠房、車間和維護防汛、防雷、防靜電設施的檢測維護和對生產裝置、設施的監(jiān)控,雷雨天氣情況下,民用爆炸物品,油儲罐要停止生產和裝卸,并維護好生產區(qū)的排水系統(tǒng)和其他安全設施。高度關注極端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嚴格執(zhí)行高溫、雷雨天氣停產的規(guī)定,落實各項安全措施,把一切防汛不安全隱患解決在汛前,確保汛期企業(yè)安全生產

第3篇:自然災害防范方案范文

關鍵詞:不丹;地震;安全;行動計劃

在歷次地震事件中,學校是最易受到危害的。在災害管理部門的支持下,不丹成立了事務委員會。2012年3月6日,事務委員會成員通過了其指導性文件――《發(fā)展中的國家行動計劃(學校地震安全和醫(yī)院地震安全)》,并在2012年4月的第二屆國家利益相關者的研討會上遞交了行動計劃發(fā)展歷程及草案以及關于教育部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書。這一系列的努力促使不丹政府于2013年1月頒布了《學校地震安全的國家行動計劃(2013-2023)》,旨在減少由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造成的學校方面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國際自然災害防治組織與災害管理部門和不丹教育部通過“全球減災與恢復基金”(GFDRR)共同促進該行動計劃的制定。

一、出臺背景

不丹地處喜馬拉雅山南坡,境內多山,降水豐富,同時位于世界上最活躍的地震帶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因素,經常面臨山崩、洪水、暴L、火災等災害,其中最易造成巨大損失和傷害的是地震,因為不丹整個國家都處于或近處于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的斷裂帶上。而且,地震還會造成滑坡、泥石流、火災等次生災害。當地震來臨時,學校是極易受到傷害的。據2009年和2011年聯合評估報告(JRAR)顯示,2009年的6.1級地震和2011年的6.8級地震導致一百多所學校遭受破壞,學?;A設施受損嚴重,造成13人死亡和大量師生受傷,大約損失36.9863億努(Ngultrum,Nu)。

不丹政府于2006年的《國家災難風險管理框架》要求制定災難預防和應對計劃,同時意識到教育部在宣傳預防災害、災難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08年《“強制性教育”報告》回顧了影響小學教育成果的學生社會經濟背景因素、家長教育水平因素和諸如學?;A設施質量與地理位置、教學質量以及書籍和其他可用材料等物理因素。此外,該報告還強調,許多學校處于“失修狀態(tài)”以及“老學校的維修和翻新被忽視”,致使學校安全性無法得到保證。此外,2011年《國家災難管理條例(試行)》明確指出,每個政府部門都必須制定自己的災害管理和應急計劃,教育部作為一個重要部門也不例外。

該計劃結合了其他自然災害的安全措施,在政策實施、項目進程方面對各個相關部門提供指導,旨在確保所有的學校在災害中免受危害。同時,該計劃將定期更新并每年對優(yōu)先領域的實施狀況進行評估。

二、主要內容

《學校地震安全的國家行動計劃(2013- 2023)》重點是提高學校在地震來臨時的安全性,具體目標為保障師生安全,免受災害的威脅;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抗震性;加強應對地震和突發(fā)事件的準備;提高師生對應對地震和其他自然災害的整體能力和意識。

(一)加強地震安全與災害管理機構以及教育部門的政策框架

這一優(yōu)先領域的目標是制定和落實各項政策、方針、部長指令,以提高安全性,加強不丹教育部門內的災害管理機構建設。

1.制定和落實各項政策、方針

(1)審查和更新學校災害管理計劃的指導方針。通過股東大會匯編和分析經驗教訓,對方針和經驗進行整合,修訂后的準則涵蓋預防措施方面的程序和預算要求;同時指出,教育部應與災害管理部門合作建立正式的監(jiān)督機制,用于監(jiān)控學校災害管理計劃的制定和實施。

(2)從建設內容、設備方面制定準則,以識別和減輕危害。采取措施,防止高空墜物,減少災害發(fā)生的可能,制定相應的準則并在所有學校推行。

(3)對所有院校的建筑施工采取高標準、嚴要求。教育部通過對學校建筑需要、工程質量現行標準的審查、對利益相關者進行咨詢,提高安全標準,并計劃對施工人員進行能力建設以加強該標準的實施。

(4)教育部發(fā)出指令實施災害管理計劃、安全標準、政策指引。教育部回顧活動和正式的指令要求,要求在所有的學校貫徹災害管理相關的安全標準和指導方針。

2.加強教育部門內的災害管理機構建設

(1)任命災害管理中心負責人。正式指定協(xié)調人,在固定的時間協(xié)調和促進學校相關的災害管理活動,確保能力建設活動的可持續(xù)性。

(2)加強教育部內的各個災害管理單位建設??紤]到學校數量及教育部門的重要性,政府在教育部內部建立了小型災害管理機構,這些機構需要和災難管理委員會合作,同時要向教育部長報告,為教育部的項目計劃提供一定措施。

(3)建立學校災害管理委員會。學校建立由教師、家長和學生三方組成的學校災害管理委員會,委員會成員有權對災害相關事宜作出決定、提供指導并和其他機構合作,同時對各種學校團體的成立提供指導。

(4)鼓勵在校建立各種災害管理俱樂部。通過此類社團組織各種活動使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學生和家長的災害防范意識和能力。

(二)教育與認知

這一優(yōu)先領域的目標是在學校加強地震安全及應急準備方面相關知識和信息的宣傳和教育,從而提高學校和社團關于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的防范意識和風險意識。

1.增強知識和信息共享的管理

(1)學校之間建立信息分享網絡。為災害管理中心人員和學校災害管理委員會建立一個網絡平臺,這個虛擬網絡能夠分享知識和經驗,以及共同執(zhí)行活動方案,為感興趣的教育人員分享相關信息、談論常見問題提供平臺。

(2)與社區(qū)共享信息。學校積極承擔宣傳和教育公眾的責任,通過災害管理俱樂部在學校、社區(qū)等地開展基于團體意識的音樂會、戲劇等宣傳活動,宣傳防范和減少風險的材料,制定“家庭災害管理”計劃。

2.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1)開展意識教育活動和項目。針對特定受眾,如決策者、學校災害管理委員會、聯絡人、教師和學生開展包括通過當地媒體渠道傳播在內的青年計劃和宣傳活動。同時,一個關鍵的任務是提高特殊兒童的地震安全和防范意識。

(2)關注世界減災日。不丹一直關注世界減災日,同時強調要紀念本國的地震事件,利用這些重要的日子分享地震安全問題和減少風險的信息,使學校反思他們的安全和防范水平。此外,要求不丹各地所有學校進行全國性地震演習及其他持續(xù)性的宣傳活動。

(3)更新信息和教育材料。為災害管理委員會、團隊、協(xié)調人、學校災害管理俱樂部、教師、特殊需要兒童、幼兒和青少年開發(fā)易于使用和理解的信息材料,為其提供關于各種自然災害的基本信息、注意事項、家庭防范知識、風險信息和其他相關信息。

(4)將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的相關信息納入學校課程和教師培訓學院課程。結合地震科普知識,將地震和其他自然災害的信息以及災害風險管理問題納入學校課程和教師培訓學院課程。同時,相關的職業(yè)機構,例如科學與技術學院等高等大專院校的課程還應該包括關于自然災害應對的信息,以降低災害風險,提高學生應變能力。

(5)提高家庭防范意識。學校管理層和教師有責任確保學校學生的安全,為了履行這個責任,學校必須高度重視提高家庭防范意識,并幫助家庭時贛急計劃。

(三)減少和降低風險

對于地震,減少和降低風險包括確保校舍結構合理,建筑物地基穩(wěn)固,并能承受預期水平的地震震動,家具、裝飾裝修等進行錨定或支撐,以減少地震或其他自然災害造成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1.結構性調整

(1)對于新建筑,在建立前,要審查現有的學校建設的指導方針和準則,評估建設區(qū)域潛在的自然災害的危險系數,對現有方針進行更新;同時,要提高建筑標準,至關重要的是要建造高性能標準的校舍,特別是注重地震安全;此外,還要審查現行施工驗收標準,建立學院建筑的質量控制和檢查機制,從施工材料、施工質量等方面監(jiān)督施工進程,以形成對學校建筑物的獨立的質量控制和檢驗要求。

(2)對于現有的建筑,首先對現有學校建筑進行包括現有校舍的抗震漏洞和風險水平在內的安全評估,以確定建筑是否需要加固或更換結構甚至遷址;對于需要加固、更換或搬遷的建筑,應分清輕重緩急,分階段地進行。

2.減輕高空墜物的危害,保險措施全面到位

教育部要制定用于固定、支撐建筑物和減輕墜落物體的相關措施,對其他非結構性危險物(如樓梯、護欄、電動系統(tǒng)和火災隱患的來源)進行指引并開展非工程措施,同時培訓相關的維修人員。

3.探索并制定風險保險

如果需要的話,選擇性地對校舍進行投保,確保有足夠經費用于恢復和重建,同時,保險也可以成為確保并鼓勵建筑設計及實施的方式。

(四)準備、響應與早期恢復

這一優(yōu)先領域的目標是加強防備計劃,并加強自然災害應對能力。

1.加強防備計劃

(1)制定災害管理應急預案。教育部應該制定一個全面的應急計劃,明確緊急安排,應急通信協(xié)議和責任。為學校層面的應急規(guī)劃提供必要的指導。

(2)根據應急需求,進行模擬演習。在各個層面進行模擬演習,以幫助教育部門提升應急響應和應急預案,并逐步落實應急措施。

(3)提高各部門、各機構在應急安排上的靈敏度。一旦應急響應和應急預案的制定以及應急安排和程序落實到位,各部門各機構應明確應急安排以及他們的具體職責。

2.加強響應并立即恢復能力

(1)建立明確的指揮和通信系統(tǒng)。各級教育部門應建立明確的溝通流程。為了推動這項工作,教育部應優(yōu)先采購急救通信設備,讓學校自行報告災害情況并尋求醫(yī)療和搜救幫助。

(2)保持物資需要的應急響應。學校應儲備基本應急物資,立即回收物資如帳篷、教材等應在Dzongkhag(“宗”,不丹全國劃分為四個區(qū),二十個宗,相當于我國的區(qū)縣)或區(qū)域一級進行儲存,以確保盡可能早地恢復學校功能。

(3)根據應急需求,做好預準備。有效的應急管理需要提前做好必要的準備。制定并定期測試教育部門應急預案、預準備和程序(指揮控制、人力資源、通信、運輸等方面)。

(4)規(guī)范各方面的材料和設備要求。教育部應規(guī)范學校內的救災和緊急復原設備和材料,從地區(qū)和國家兩個層面使其標準化。

(五)能力建設

為了降低風險和提高準備,教育部門必須在各級單位加強人力和物力投入。開展能力需求評估、實施能力建設方案,以及建設技術、管理和應急能力,從而有效地降低風險。

1.降低風險的能力建設

(1)培養(yǎng)工程師和評估員的能力,評估學校建筑的脆弱性與安全性。教育部應該投資制定標準來進行校舍的脆弱性和安全性評估,尤其注重老社區(qū)學校的安全評估,并培訓相關工程師。

(2)提高工程師和建筑師降低地震風險的技巧。工程師應該接受培訓,掌握降低地震風險的技術,以便在進行脆弱性和安全評估后,他們能夠提供關于如何更換或加固校舍的建議。

(3)在地震安全性和減少風險問題上提高認識和能力。開展相關活動,將相關的地震安全性和降低風險的計劃和政策納入教育部的計劃和方案。

2.防范和應對的能力建設

(1)各類人員應急管理培訓。制定學校層面的計劃,教育人員要接受應急管理培訓;學校災害管理委員會成員、聯絡人,以及各種校組織的成員應接受適當的宣傳和技能發(fā)展培訓,培訓包括急救、搜索和救援技術,創(chuàng)傷管理,消防技術。

(2)對偵察兵和青年志愿者進行全面的災害管理培訓。審查現有的偵察兵項目,為偵察兵和青年志愿者提供全面的災害管理和急救員培訓,包括準備和響應現有的偵察者項目,制定青年志愿者培訓計劃。

三、主要特點與啟示

(一)完善政策框架,建立安全體系

《學校地震安全的國家行動計劃(2013- 2023)》將學校納入國家的防災體系,對現有的學校災害管理規(guī)劃、建筑標準等進行全面審查和評估,并提高安全標準,教育部通過頒布正式的政策指令,要求所有的學校貫徹災害管理相關的安全標準和指導方針。同時,細化災害管理機構,鼓勵在學校建立各相關組織,形成了“國家-教育部主導、其他部門支持-學?!边@一完備的三級體系。

雖然在我國廈門等地已開始建設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但國家尚未從政策層面將校園納入防災避難體系中,未從理論層面對校園如何進行防災避難規(guī)劃進行深入的研究,也并沒有詳細具體的設計標準可以遵循,高校校園的防災性建設仍存在著一定的空白和不足。因此,應在政策層面將學校納入防災避難體系,在制度層面提高學校對災害的關注度和防災執(zhí)行力度。

(二)吸納多種力量,發(fā)揮學校作用

該計劃以不丹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為契機,得到國際自然災害防治組織與災害管理部門的積極幫助及全球減災與恢復基金的資金支持;同時,該計劃的各個關鍵領域內的措施的實施得到財政部、人力資源部門、學校等各相關部門的全力支持。在災害應對方面,各部門職責明確,形成合力配合。

該計劃充分發(fā)揮教育部的主導作用,放權于學校教育部門,由學校建立各種災害防治機構和俱樂部以及信息共享平臺,并充分發(fā)揮其作用;學校是人員相對集中的地方,學校校舍安全直接關系著師生的生命安全,同時還可以在地震發(fā)生時提供避難場所。因此,學校要從建筑工程質量、應急物資等方面保障師生安全,為社區(qū)、師生提供避難場所。

(三)提高防災意識,增強抗災能力

對學生、社^的災害教育是該計劃的重要措施之一。通過學校之間建立的信息分享平臺,向師生及其他教育人員分享知識和經驗;將災害教育納入學校課程,為學生提供災害信息,提高其防災意識;強制要求所有學校進行地震演習,提高應變能力;通過組織宣傳活動,提高社區(qū)和家庭的防災意識;除此之外,該計劃通過能力需求評估和實施能力建設方案,對工程師、評估員、建筑師、青年志愿者等進行綜合培訓或應急培訓,并要求提高各部門、各機構在應急安排上的靈敏度,從而降低風險。

(四)建立監(jiān)督機制,制定風險保險

教育部與災害管理部門合作建立正式的監(jiān)督機制,用于監(jiān)控學校災害管理計劃的制定和實施,同時在學校的建設方面進行全面的安全性評估,對建設過程進行全程監(jiān)控。為確保有足夠經費用于恢復和重建活動,選擇性地為校舍投保,同時,通過保險這一方式確保并鼓勵建筑設計及實施的方式。

該計劃規(guī)定學校教育部門要對國家行動計劃與年度計劃、五年計劃進行評估審查;審查委員會執(zhí)行行動計劃的年度審查,年度會議對行動計劃所取得的成就、不足、支持、資源需求等進行評估,并為下一年度的行動計劃提供指導。

(五)階段性目標與長期目標結合,針對性與可行性并存

該計劃建構的地震安全性框架著眼于五個關鍵領域,從政策制度層面的保證、防災意識的教育到風險的降低減少、地震的響應與早期恢復到各種能力的建設,是一種相互聯系、層層遞進的全方位的實施框架。

該計劃分為短期目標(1~5年)、中期目標(5~10年)和長期目標(10年以上)。在每一領域,除了整體目標與具體目標,還預設了實現的期限,方案的負責人針對預設目標實施有針對性的措施:對現有政策進行審查,提高安全標準;對現有建筑和將要建設的學校實施不同的安全防范和檢查措施;災害安全教育包括學校、社區(qū)、家庭,特別是對特殊兒童的安全教育;準備、響應與早期恢復的工作落實到各個部門;能力建設包括降低風險的能力建設和防范應對的能力建設,提高各類人員的能力。

參考文獻:

第4篇:自然災害防范方案范文

關鍵詞:電力系統(tǒng);突發(fā)災害;應急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技術優(yōu)化

在新的發(fā)展階段,社會用電量越來越大,這就對電力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強化電力應急管理工作,找出其中的不足,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和技術優(yōu)化,能夠更好的應對電力系統(tǒng)突發(fā)災害,可以有效降低電力系統(tǒng)故障對人們日常生活以及經濟建設的影響,對電力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1.電力系統(tǒng)突發(fā)災害特點及分類

1.1電力系統(tǒng)突發(fā)災害的特點

對電力系統(tǒng)突發(fā)災害進行分析,可以得知電力系統(tǒng)突發(fā)災害具有災害源頭眾多、涉及環(huán)節(jié)眾多、造成損失較大等特點。電力系統(tǒng)的運行會受到自然環(huán)境、人為因素、設備性能等多個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都會引發(fā)電力系統(tǒng)突發(fā)災害,遇到自然災害、技術人員操作失誤或者非法分子故意破壞電力系統(tǒng)、電氣設備存在質量缺陷或者性能老化,都會引起突發(fā)性災害。電力系統(tǒng)的運行包括發(fā)電、配電、輸電、用電等工作環(huán)節(jié),彼此之間聯系緊密,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一旦發(fā)生突發(fā)災害將會涉及到每一個運行環(huán)節(jié),對整個電力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造成影響。

1.2電力系統(tǒng)突發(fā)災害的分類

因為造成電力系統(tǒng)突發(fā)災害的因素多種多樣,所以可以將其分為不同種類。自然因素引起的災害叫做自然災害,比如天氣、地震、火災等,自然災害具有極強的破壞性,往往會對電力系統(tǒng)造成嚴重破壞。技術人員操作不當或者工作不認真出現失誤,以及非法破壞行為也會引發(fā)電力系統(tǒng)突發(fā)災害。電力系統(tǒng)中的各種電氣設備性能失效,無法發(fā)揮正常作用,將會直接影響電力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引發(fā)突發(fā)性災害。

2.電力應急管理的介紹及現狀

2.1電力應急管理的概念

電力應急管理是為了應對電力系統(tǒng)突發(fā)災害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能夠使電力盡快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對降低電力系統(tǒng)突發(fā)災害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電力系統(tǒng)突發(fā)災害具有不可預測性和危害性,所以便需要針對其中出現突發(fā)災害的運行環(huán)節(jié)進行識別,做好應急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通過日常模擬、演練,保證突發(fā)災害發(fā)生時能夠做出快速反應,降低影響、減小損失,并盡快修復電力系統(tǒng),使其恢復至正常運行狀態(tài)。

2.2電力應急管理的環(huán)節(jié)

根據電力應急管理具體工作,可以將其分為預防與預警、預警響應、應急響應以及恢復與重建四個環(huán)節(jié)。預防與預警是指識別出存在的危險因素,然后制定出針對性的應急方案;預警響應就是提前準備,是根據可能發(fā)生的災害事先做好應對措施,對可能造成的損失做好彌補措施,除此之外還包括日常演練、模擬;應急響應是發(fā)生災害后啟動應急方案,對事故進行妥善處理,爭取將損失降到最低;恢復與重建是指災難發(fā)生后對損壞的線路或者設備進行維修,使其能夠正常工作,提供用戶所需用電。

2.3電力應急管理現狀

從當前的電力應急管理情況來看,電力應急管理應急處置能力較低,特別是在協(xié)調配合方面與電力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目標存在較大差距,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有待改善。應急管理的認識不到位,電力應急知識尚未普及 ,各級人員對電力應急管理的概念模糊 ,對應急管理的內涵和原則認識不清晰 ,對電力應急管理工作在保障生命財產安全、加強社會穩(wěn)定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到位。此外,社會普遍對電網大面積停電缺乏危機意識,不少用戶沒有應對大面積停電的相關措施。一些用戶電力應急管理方案過于理論化,缺乏實用性和可行性,不能有效解決突發(fā)災害;電力應急管理工作重心偏重于事后處理,而忽視了事前預防的重要性,無法從根本上降低突發(fā)災害的發(fā)生概率。應急救援設備比較落后,缺乏應急預案的聯合演練,電力突發(fā)事件往往是社會性事件 ,演練需要各相關部門協(xié)調配合、社會公眾參與,不同部門之間缺乏科學的協(xié)調,救援效率較低。這些都是當前電力應急管理工作中的的不足,必須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進和優(yōu)化,加強電力應急管理力度,提高應急救援效率。

3.電力應急管理辦法的制度創(chuàng)新與技術優(yōu)化措施

3.1做好突發(fā)災害的檢查和預防

對于電力應急管理工作來說,其工作重點不是災害發(fā)生后的救援,而是災害發(fā)生前的檢查和預防,只有做好突發(fā)性災害的檢查和預防,才能有效降低災害的發(fā)生概率。充分發(fā)揮國家自然災害信息的作用,加強與電力企業(yè)、用戶之間的聯系,建立自然災害預警機制,及時各項自然災害信息,為做好災前準備工作預留更多時間。電力企業(yè)應該定期或者不定期對電力系統(tǒng)進行巡視,加大隱患排查治理的力度,利用計算機技術時刻掌握電力系統(tǒng)的動態(tài)情況,當發(fā)現異?,F象時及時啟動報警機制,同時協(xié)調好不同部門之間的關系,做好電力應急管理組織、指揮工作。

3.2構建完善的應急管理機制

針對電力應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首先對管理體系進行創(chuàng)新,構建完善的應急管理機制,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依據和規(guī)范參考。明確電力應急管理工作核心,提高思想認識和重視力度,根據實際情況以及應急需求制定科學、有效的應急方案,提高應急方案的實用性和可行性,做好應急宣傳教育和培訓 ,提高基層單位和人員的應急能力和水平;加大技術創(chuàng)新,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應急管理中,及時獲取更加準確的信息,為救援準備提供了更加全面、精確的資料,提高了救援效率;制定科學、完善的應急預案,全面推動并協(xié)助地方各級政府開展處置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聯合應急演練,加強資源、信息管理,將管理責任明確劃分到不同部門,方便應急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3.3加強應急通信能力建設

常規(guī)的通信通道都是在電能的支持下才能傳輸信息,當電力系統(tǒng)發(fā)生突發(fā)災害時將會影響信息的正常傳輸,影響了現場指揮救援工作,所以必須加強應急通信能力建設。利用衛(wèi)星通信、光纖通信、無線數字通信的多項通信技術,可以在電力系統(tǒng)出現突發(fā)災害時保證信息的正常傳輸,能夠完成應急信息的收集工作,以圖片或者視頻形式將現場信息反饋到應急指揮中心,為救援指揮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能夠對現場救援工作進行科學、有效的指揮和組織,保證救援工作更加有序的進行。

3.4加大應急方案的研究開發(fā)力度

因為電力系統(tǒng)突發(fā)災害不可預測性較強,很難實現對突發(fā)在災害發(fā)生時間、地點以及范圍的準確預測,模擬實驗的精準度有待提高,難以實現對突發(fā)災害發(fā)生時以及所造成影響的精確模擬,導致電力應急管理效果不夠理想。針對這種情況,必須加大應急方案的研究開發(fā)力度,提高模擬方案的精準性,對電力系統(tǒng)實際故障和破壞進行更加準確的預測和估算,提供更加可靠的參考信息,實現更加理想的應急管理效果。

結束語:

電力應急管理是解決電力系統(tǒng)運行故障、保證電力系統(tǒng)運行正常的一項重要工作,針對當前電力應急管理中的不足,需要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通過做好突發(fā)災害的檢查和預防,構建完善的應急管理機制,加強應急通信能力建設,加大應急方案的研究開發(fā)力度,能夠有效提高應急管理水平,對減小電力事故所造成的影響和損失具有重要意義。

第5篇:自然災害防范方案范文

第一條為了有效地組織開展救災工作,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促進我縣經濟社會發(fā)展,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行政區(qū)域內自然災害的處置工作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自然災害,是指干旱、暴雨洪澇、風雹、雷電、大雪、低溫、地震、地質、生物災害以及森林火災和其他異常自然現象造成的危害。

自然災害分為:特大自然災害、重大自然災害和一般自然災害。

第四條救災工作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政府救助與群眾自救相結合的原則。

第二章工作職責

第五條縣政府統(tǒng)一領導全縣救災工作,制定救災工作的方針、政策,幫助受災街鎮(zhèn)鄉(xiāng)完成特大自然災害或重大自然災害救災任務。

第六條各街鎮(zhèn)鄉(xiāng)人民政府(辦事處)負責本轄區(qū)內的救災工作,履行以下職責:核實災情,制定救災方案,并采取落實措施;動員和組織災區(qū)群眾,開展生產自救、重建家園工作,保護國家財產,維護災區(qū)社會穩(wěn)定,及時恢復災區(qū)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搶救傷病員,安撫遇難者家屬,處理善后事宜;救濟災民和安頓無家可歸者,確保災民有衣、食、住,并防止流行疾病的發(fā)生;在本級財政中安排專項救災資金,儲備救災物資;負責本轄區(qū)內地質災害的監(jiān)測工作。

第七條縣政府救災辦公室職責:統(tǒng)籌協(xié)調全縣救災工作;會同縣政府有關部門提出救災資金、物資安排建議;協(xié)調有關部門落實縣級救災專項資金,并對救災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開展調查研究,及時向縣政府提出自然災害處置工作建議和意見;會同有關部門作好自然災害預測預報工作,編制減災規(guī)劃;會同縣民政局搞好自然災害的災情統(tǒng)計。

第八條縣計劃經濟主管部門職責:負責組織縣屬國有企業(yè)、重點企業(yè)開展救災工作;負責搞好工礦企業(yè)災情核實、上報,幫助企業(yè)搞好災后重建和恢復生產工作。

第九條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職責:負責組織建設系統(tǒng)開展救災工作;組織專家評估全縣因災造成重要建筑的損失,并提出恢復重建建議。

第十條縣貿易行政主管部門職責:負責貿易系統(tǒng)災情的核實、上報,幫助受災企業(yè)搞好生產自救,及時恢復生產和營業(yè)。

第十一條縣交通行政主管部門職責:負責組織交通系統(tǒng)開展救災工作;負責組織全縣交通運輸企業(yè)組成應急搶險和運輸隊伍,盡快恢復被破壞的公路等設施,優(yōu)先保證搶險人員和物資的運輸、災民的疏散。

第十二條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職責:負責組織教育系統(tǒng)開展救災工作,統(tǒng)計核實災情,上報災情損失,及時幫助受災學校恢復正常教學,維護教學秩序。

第十三條縣市政行政主管部門職責:負責市政設施維護管理;負責城市供水設施保護;參與城區(qū)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第十四條縣水利農機行政主管部門(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職責:負責全縣抗旱防洪預案、機電提灌發(fā)展規(guī)劃的編制,制定重要水利設施度汛、搶險和分洪方案;負責江河清障工作,檢查汛期搶險隊伍、物資、器材等落實情況;及時向縣政府報告并向有關街鎮(zhèn)鄉(xiāng)通報有關水情及水文信息;組織抗旱服務隊和維護人員到災區(qū)幫助搶修提灌機具,恢復農業(yè)生產所需農業(yè)機械,幫助災區(qū)開展提水抗旱工作;統(tǒng)計、核實旱災、洪災、農機受災并向縣政府和市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報告。

第十五條縣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職責:負責農作物病蟲害的測報和防治工作,組織農技人員赴災區(qū)幫助指導災民生產自救,恢復農業(yè)生產;及時向縣政府報告重大農作物病蟲災害情況和農業(yè)因災損失情況。

第十六條縣林業(yè)行政主管部門(縣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職責:負責制定全縣森林防火預案,指導各街鎮(zhèn)鄉(xiāng)森林火災撲救工作;掌握森林火災動態(tài)、病蟲災害發(fā)生發(fā)展情況,并及時匯總災情向縣政府和市林業(yè)局報告;做好撲救重大森林火災和防治森林病蟲災害的物資準備工作;協(xié)助縣政府組織和指揮重大、特大森林火災的撲救工作。

第十七條縣氣象行政主管部門職責:協(xié)助編制全縣氣象災害防御規(guī)劃和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負責編制氣象災害區(qū)劃;負責進行災害性天氣趨勢分析和預報;氣象災害發(fā)生后,及時收集和核實氣象災害類別和等級,向縣政府和市氣象局報告;負責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負責防雷安全工作。

第十八條縣國土房屋行政主管部門職責:負責全縣范圍內地質災害的行政管理,編制全縣地質災害防治規(guī)劃和年度防災預案;負責全縣地質災害的監(jiān)測工作,并對重、特大地質災害進行應急調查和組織搶險應急治理;負責核實、統(tǒng)計全縣地質災害情況,組織專家評估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向縣政府和市國土房管局報告,并對地質災害恢復治理方案進行審定。

負責地震監(jiān)測、預報,做好地震應急準備,協(xié)助縣政府對實施地震應急預案工作進行監(jiān)督檢查;破壞性地震發(fā)生后,在2小時內將發(fā)震時間、震中位置、震級報告縣政府及市地震局,震后2小時內派出地震現場工作隊(組)赴災區(qū);承擔地震災害損失評估并將評估結果及時報告縣政府及市地震局。

第十九條縣財政行政主管部門職責:負責救災資金的籌集調度,負責縣級救災專項資金的管理,確保救災資金及時足額到位,監(jiān)督救災資金使用。

第二十條縣民政行政主管部門職責:負責農村災民生活安排,做好災民的轉移安置和住房恢復重建工作;負責救災救濟物資的儲備、調集、分配、發(fā)放等管理工作;負責救災捐贈款物的接收,會同縣政府救災辦公室提出分配方案報縣政府審批;負責自然災害的災情統(tǒng)計并向縣政府、市民政局報告;負責民政救災救濟款物使用和管理。

第二十一條縣衛(wèi)生行政主管部門職責:負責組織衛(wèi)生防疫和醫(yī)療急救隊伍搶救傷員,幫助、指導災區(qū)開展救災防疫防病工作;負責開展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督監(jiān)測工作;負責受災地區(qū)疫情和可能危及生命與健康的信息資料報告工作和衛(wèi)生知識宣傳工作;及時向災區(qū)提供所需藥品和醫(yī)療器械。

第二十二條縣通信運營企業(yè)職責:組織應急搶救隊伍,盡快恢復被破壞的通信設施;迅速啟動應急通信系統(tǒng),保證救災通令暢通。

第二十三條縣電力部門職責:組織應急搶救隊伍,盡快恢復災區(qū)被破壞的發(fā)、輸、配、用電設施和電力調度通信系統(tǒng)等,保證災區(qū)(特別是首腦機關、搶險救災指揮部等重點部門)的電力供應。

第二十四條縣公安行政主管部門職責:負責災區(qū)治安防范,加強災區(qū)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wèi)工作,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負責維護重要目標和要害部位的安全;維護災區(qū)交通秩序,保證搶險救災工作順利進行。

第二十五條縣糧食行政主管部門職責:負責組織調運糧油等生活必需物資的供應,保證災區(qū)需要。

第二十六條縣審計行政主管部門職責:負責對各級、各部門安排的救災資金和接收的捐贈資金、物資進行審計監(jiān)督。

第二十七條縣監(jiān)察行政主管部門職責:在自然災害處置工作中,監(jiān)督檢查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執(zhí)行,對違紀違規(guī)行為及人員進行查處。

第二十八條充分發(fā)揮駐縣部隊、武警中隊、民兵預備役部隊以及紅十字會等社會力量在自然災害處置工作中的作用,減少災害損失。

第三章災情的報告與

第二十九條自然災害發(fā)生后,當地人民政府(辦事處)必須迅速組織有關部門調查核實災情,及時向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發(fā)生一般自然災害,所在街鎮(zhèn)鄉(xiāng)應在24小時內報告縣政府和相關部門。

發(fā)生重、特大自然災害后,所在街鎮(zhèn)鄉(xiāng)應在1小時內向縣政府報告受災信息,6小時內上報災情和救災情況,同時抄送縣政府救災辦和有關部門。

得知發(fā)生重、特大自然災害信息后,縣政府救災辦公室在1小時內向縣政府主管領導報告受災信息;縣政府在1小時內向市政府報告受災信息,10小時內向市政府報告災情和救災情況。

各部門上報市級主管部門的災情數據一律以縣民政局、縣救災辦匯總并經縣政府審定后的數據為準。

受災信息、災情及救災情況的上報實行實名制。

第三十條災情報告內容:災種,發(fā)生時間、地點、范圍,傷亡人數、損失情況、危害程度以及已采取的對策措施等。

第三十一條災情的以縣政府指定的專門部門的統(tǒng)計數據為準。重、特大自然災害的災情對外,經有關部門核實報縣政府批準后,由縣政府救災辦公室通過新聞媒體。

第四章救災資金和物資的籌措與管理

第三十二條救災資金籌措應堅持自力更生為主,上級政府補助為輔,以及通過保險補償、社會捐贈、信貸等多渠道籌措。

第三十三條縣政府對遭受重、特大自然災害的街鎮(zhèn)鄉(xiāng)人民政府(辦事處)予以適當救災補助。一般自然災害由各街鎮(zhèn)鄉(xiāng)人民政府(辦事處)負責籌集救災資金,安排發(fā)放到受災地區(qū)。

第三十四條各項救災資金按照“支援重災,統(tǒng)籌平衡”的原則進行安排,由縣救災辦會同有關部門提出建議方案,報縣政府批準后,由縣財政、救災及相關部門聯合行文執(zhí)行。

第三十五條救災資金和物資必須??顚S茫瑢N飳S?,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挪用、貪污。

各街鎮(zhèn)鄉(xiāng)人民政府(辦事處)和縣政府有關部門每年度對救災資金、物資的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檢查結果上報縣政府。

第五章獎懲

第三十六條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門予以獎勵:

(一)及時提供災害前兆信息,災害預報及時、準確,使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免遭重大損失的;

(二)參加搶險救災,搶救人民生命財產和公共財物,表現突出的;

(三)在執(zhí)行搶險救災任務時,組織嚴密,指揮得當,出色完成任務的;

(四)開展防災減災科學研究成果顯著的;

(五)在減災、防災、救災工作方面有其他特殊貢獻的。

第三十七條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負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所在單位、上級主管部門或監(jiān)察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一)不按規(guī)定報告災情或者虛報、瞞報、假報災情,造成嚴重后果的;

(二)故意虛假的災害預報信息造成損失和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

(三)在搶險救災中,領導、指揮嚴重失誤或者不服從命令,使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

(四)負責救災工作的國家工作人員或的;

(五)對如實反映災情揭發(fā)違紀行為者進行打擊報復的;

(六)截留、挪用、貪污救災款物的;

(七)在救災工作中有其他違法亂紀行為的。

第六章附則

第6篇:自然災害防范方案范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正面引導的原則,緊緊圍繞提升社會公眾防災減災意識這個主題,創(chuàng)新宣傳手段,拓寬宣傳渠道,著力宣傳應急管理法律法規(guī),普及防災減災科普知識,提高公眾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活動安排

(一)宣傳發(fā)動階段(5月1日-5月5日)。各縣區(qū)、市直各部門要周密計劃,細化方案,廣泛動員,組織機關、社區(qū)、學校、企業(yè)、鄉(xiāng)村等單位懸掛宣傳條幅、張貼宣傳海報,營造宣傳氛圍。各縣區(qū)、市直各單位活動實施方案于5月7日前報市政府應急辦。

(二)實施階段(5月6日-5月25日)

1、“5.12國家減災日”集中宣傳活動。由市民政局牽頭,各縣區(qū)、市直各部門負責,在城市人口密集場所和農村集市設置宣傳點,集中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市民政、安監(jiān)、衛(wèi)生、公安、農業(yè)、林業(yè)、建設、城管、國土資源、交通、水務、海事、環(huán)保、體育、旅游、科技(地震)、食品藥品監(jiān)督、氣象等部門和供電公司、煤氣公司、自來水公司等企業(yè)在人民廣場設置宣傳點,利用自然災害、生產事故、衛(wèi)生防疫、社會治安案件、交通事故、環(huán)境污染、森林火災等方面的案例進行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應急避險知識宣教。海港區(qū)參加市直宣傳活動,其他縣區(qū)地點自定,自行組織。

2、播放應急管理科教專題片和公益廣告。由市電視臺負責,自5月1日起在市、縣兩級電視臺播放26集大型科教專題片《緊急救援》和《防災避險應急知識系列動漫宣傳片》,專題片每天播出1集,宣傳片每日播放不少于10條次。由城管局負責在城市戶外電子顯示屏播放《防災避險應急知識系列動漫宣傳片》,每小時播放不少于1條?!毒o急救援》和《防災避險應急知識系列動漫宣傳片》片源由市應急辦提供。

3、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四進”活動。5月6日至25日,在全市廣泛開展防災減災知識進校園、進企業(yè)、進社區(qū)、進農村活動。通過開展應急演練、印發(fā)宣傳資料、制作標語板報、舉行講座、進村入戶宣教等形式,廣泛普及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知識。

(1)進校園活動。由市教育局牽頭,公安、消防、地震、衛(wèi)生等有關部門參加。根據青少年學生身心發(fā)展與年齡特點,通過舉辦專題講座、應急疏散演練、知識競賽、觀看錄像、制作宣傳板、組織主題班(隊)會等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防火、防爆炸、防傳染病、防溺水、防自然災害、防交通事故、防綁架、防擁擠踩踏等方面的專題教育;加強對初高中學生、外出務工人員留守學生、家庭貧困學生等的心理健康教育與疏導,幫助他們克服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礙,做到防患于未然。

(2)進企業(yè)活動。由市安監(jiān)局牽頭、各有關部門負責,以安全生產為重點,推進企業(yè)應急管理工作。督促企業(yè)制定和完善應急預案,建立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組織煤礦、礦山、建筑、?;雀呶P袠I(yè)開展有針對性的應急演練。要認真開展隱患排查,全面分析可能造成的災害及衍生災害,對查出的隱患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并采取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督促企業(y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加強職工安全教育,提高職工安全素養(yǎng)。

(3)進社區(qū)活動。由民政局牽頭,市直有關部門和各縣區(qū)負責,開展創(chuàng)建防災減災示范社區(qū)、發(fā)放應急知識手冊、舉辦減災主題文藝演出、設置宣傳欄、懸掛宣傳標語等活動。民政、氣象、公安、消防、衛(wèi)生、地震等部門要加強社區(qū)自然災害、防火、防盜、食品衛(wèi)生、傳染病預防、家庭急救、地震等應急知識宣教,城管、電力等部門要加強安全用氣、用電等知識入戶宣傳力度,提高市民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4)進農村活動。由各縣區(qū)政府負責,公安、消防、衛(wèi)生、林業(yè)、水務、農業(yè)、國土、安監(jiān)、海事、電力等部門參加,組織人員開展農村防災減災大巡查和防范知識宣教活動。國土部門要深入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易發(fā)鄉(xiāng)鎮(zhèn),開展地質災害排查和防范知識宣教;水務部門要深入洪災易發(fā)區(qū)、群眾受危區(qū)開展防汛抗災知識宣傳教育;林業(yè)部門要對林區(qū)、林緣群眾進行森林山火防范、撲救知識宣傳教育;農業(yè)部門要組織農技專家深入鎮(zhèn)村開展農業(yè)防災減災技術指導;安監(jiān)部門要深入尾礦庫下游鄉(xiāng)鎮(zhèn)、村莊進行尾礦庫潰壩災害防范知識宣教,組織開展尾礦庫潰敗應急疏散演練;海事部門要深入沿海漁業(yè)村,開展海上漁業(yè)安全教育和海上救助知識宣教;衛(wèi)生、公安、消防、電力等部門要加強衛(wèi)生防疫、社會安全、交通安全、火災防范、安全用電等方面宣傳和教育,提高農民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

(三)總結階段(5月25日至28日)

宣傳月活動結束后,各縣區(qū)、各部門要總結活動開展做法、經驗和效果、存在問題以及今后繼續(xù)開展宣傳工作的建議。各縣區(qū)、市直有關單位于5月28日前將總結材料、相關圖片、視頻資料(制作光盤)一并報送市應急辦。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各級各部門要站在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發(fā)展的高度,把做好“防災減災宣傳月”有關工作作為維護群眾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高度重視,統(tǒng)一思想,確保各項活動順利舉辦、取得實效。

(二)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市政府應急辦統(tǒng)籌協(xié)調,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各項工作。各縣區(qū)、各部門要抓緊制定細化活動方案,明確職責,落實經費,提前布置現場、準備宣傳資料,進行充分細致的準備。

第7篇:自然災害防范方案范文

《我國自然災害知多少》課題教學設計(教學參考)

【單元教學目標】

1、 情感與態(tài)度:感知保護地球對人類的重要性,樹立保護地球的責任感,加強防范自然災害意識,爭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2、 行為與習慣:進一步養(yǎng)成保護環(huán)境的行為與習慣,提高在自然災害面前的自救、自護能力。

3、 知識與技能:懂得環(huán)境問題給地球造成的危害,初步理解珍惜資源的意義,了解自救自護知識,提高自救自護能力。

4、 過程與方法:用調查交流、創(chuàng)新展示、運用讀圖表分析、案例分析、創(chuàng)新展示等方法來組織教學,增強防災減災的的意識, 樹立保護地球的責任感,提高自救自護的能力。

5、 道德教育點: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

法治教育點:遵守有關保護地球和防災減災的法律。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部編版二下第五單元第十六課第一課時)

學校

班級

執(zhí)教者

課題

我國自然災害知

教時

1

日期

一、課題分析:

本課題主要引導學生了解我國自然災害的多發(fā)性及嚴重性,了解造成自然災害的原因以及自然災害的危害,。本課先從我國發(fā)生的各種自然災害入手,讓學生感知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以及造成這些自然災害的緣由,引導學生明白只有加強對環(huán)境的保護才能減少自然災害的發(fā)生。

二、學情分析:

在我國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發(fā)生,新聞中也經常會報道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但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感受還是不深的,首先體現在人類面臨的環(huán)境災難在某個區(qū)域,我們的學生中絕大多數沒有經歷過;其次,有的自然災害對學生的生活影響不大,學生感受不到。因此,學生的防災避險意識比較淡薄,防災避險的能力比較弱。

三、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認識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

 2、認識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知道不合理的行為會誘發(fā)或加重自然災害。 

3、樹立環(huán)保意識和安全意識,主動防災。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認識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知道不合理的行為會誘發(fā)或加重自然災害。 

難點:培養(yǎng)收集資料整理資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學習能力。 

四、課前準備:

課件:教學媒體。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活動一:

看視頻 知災害

導入:聊聊今天經歷的開心的事。幸福嗎?快樂嗎?是啊,冬日,暖陽,我們在校園中愉快的學習,在課堂上朗朗讀書,在操場上奔跑追逐,實現著我們的籃球夢,突然——

1、出示《汶川地震》片段1,片段2

2、寄蜉蝣于大地,渺滄海之一粟。災難面前,人類如此的渺小無助。同學們,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大自然并不是一直都是心平氣和的,它也有發(fā)怒的時候,比如地震,海嘯,洪水等,我們稱之為“自然災害”。自然災害是指對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huán)境的自然現象。(自然災害分類)

3、學生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我國發(fā)生的重大自然災害?造成怎樣的影響?(小組交流)

學生觀看

指名交流

雖說是五年級的學生,但是對自然災害的直接接觸較少,本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幸福環(huán)境與突發(fā)的地震遭遇形成對比,意在引起學生的共鳴,更好的感受生命在自然災害面前的渺小與無助。

活動二:

看統(tǒng)計圖,分析自然災害的危害性

1.ppt呈現2019年十大自然災害及其影響。(危害大:生命、環(huán)境、經濟、社會穩(wěn)定、精神、疾?。ㄒ咔椋?/p>

2、出示統(tǒng)計圖

認真閱讀統(tǒng)計圖,你有什么發(fā)現?我國哪些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比較大?

3小結:

旱澇災害和臺風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是最大的。

地震、泥石流是造成人員傷亡最多的。

4、災難連鎖反應PPT 、思維導圖

小組討論

指名交流

。

觀看ppt

運用新聞視頻數據更具體的呈現自然災害對我們生產、生活的影響之大,損失之重。

五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讀圖分析能力。通過讀圖分析學生能直觀的了解到我國自然災害對經濟造成的重大損失。

拓展--自然災害的出現不是單一的,而是影響巨大的連鎖危害。

活動三:

小小調查元

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1.出示中國自然災害分布圖

這是一張我國自然災害分布圖。從圖中,你有什么發(fā)現?

小結:

1、 種類多()

2、 分布廣

對我國影響最廣的自然災害是滑坡、泥石流、洪澇、旱災和病蟲害等。

(1)我國旱災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2)洪澇災害分布東多西少。其中長江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最為集中。(3)雪災多發(fā)在西北地區(qū)和青藏高原.(4)臺風災害多發(fā)生在東部沿海地區(qū)。(5)地震西多東少

課前查找資料

上臺匯報

五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讀圖分析能力,運用圖示直接、明了,而且更為客觀。

通過讀圖分析學生能直觀的了解到我國自然災害的種類及分布情況。

活動四:

辨析小能手

過渡:自然災害危害如此之大,造成這些自然災害的原因有哪些呢?

PPT:自然因素

人為原因(滿足條件才能形成自然災害)

學生討論滿足什么樣的條件會引發(fā)怎樣的自然災害(報告單,小組合作)

小結

自然原因

人為因素:濫砍濫伐

亂扔垃圾

工廠、汽車排放廢煙廢氣

冰箱、空調大量使用

學生辯論

通過視頻科普,學生們對自然災害的成因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去討論和發(fā)掘人類哪些不好的行為誘發(fā)或加重了自然災害,只有有了充分的危險意識,才能更好的去避免以后可能出現的類似行為。

加強印象,增強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總結

1、如果我們不滿足這些條件會怎樣?(自然災害大大減少),

2、所以我們應該——

3、不僅僅如此,我們更應該敬畏自然,如我們前面學過的哈尼族人一樣,與與大自然友好相處,科學優(yōu)化自然,這樣我們的大自然將不再發(fā)怒,會心平氣和的孕育我們。

4、兵書說“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這節(jié)課我們自然災害發(fā)生的原因,在我國的分布規(guī)律,我們又如何有針對性的防御自然災害呢?(上網、查閱資料,咨詢父母師長,我們下節(jié)課交流)

完成表格

制定方案

1、讓學生主動查找預防自然災害資料

第8篇:自然災害防范方案范文

當前,已進入雨季、汛期,各種惡劣天氣活動頻繁,天氣反復異常波動較大,生產安全帶來諸多不利影響。為切實加強煙花爆竹和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防止事故發(fā)生,確保企業(yè)安全度汛。根據我鄉(xiāng)實際情況,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汛期時間

2014年*月8日—*月31日

二、監(jiān)管對象

全鄉(xiāng)所有煙花爆竹企業(yè)和非煤礦山企業(yè)

三、組織機構

成立七寶山鄉(xiāng)雨季汛期安全生產監(jiān)管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組 長:劉學輝

副組長:雷 健

成 員:劉 成 貝 湘

四、汛期企業(yè)安全管理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高度重視,迅速部署

各企業(yè)要高度認識安全度汛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瀏安辦發(fā)〔2014〕15號《關于加強雨季汛期煙花爆竹企業(yè)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要求把企業(yè)安全度汛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制定防汛工作方案,立足于防大汛、搶大險,將防汛措施細化落實到每個作業(yè)崗位,有效防范因暴雨、洪水、泥石流等各類自然災害引發(fā)生產安全事故。

(二)嚴格落實,健全機制

各企業(yè)要嚴格按照上級有關工作要求,建立健全汛期防災工作機制,加強汛期防災基礎工作,建立健全汛期防災應急救援體系。要緊緊圍繞一個中心、突出三個重點、做到三個確保,即圍繞“以人為本、生命至上、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這個中心,煙花爆竹企業(yè)要突出抓好對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防范,加強雷電災害防范,加強對高感度藥物及原材料的管控,加強對防火工作的落實,強化雨季汛期期間值班巡查和應急備勤工作;非煤礦山企業(yè)要突出抓好“尾礦庫安全度汛、地下礦山防排水、露天礦山及在建項目防山洪地質災害”三個重點,確保尾礦庫不漫頂、不垮壩,確保地下礦山不淹井、不死人,確保露天礦山及在建項目不發(fā)生坍塌、滑坡、泥石流等嚴重地質災害。

(三)強化管理,加強督查

各企業(yè)要立即組織力量,強化工作措施,對本企業(yè)開展全面檢查,確保安全度汛不留死角。暴雨期間,煙花爆竹企業(yè)要停止生產作業(yè),撤出生產人員,防止塌方和泥石流對人員造成傷害;非煤礦山企業(yè)要對受洪水威脅的地下開采礦山,要一律責令停產并迅速撤出人員;“一面墻”開采的露天礦山,要一律停止生產進行整改。所有尾礦庫必須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巡查。

五、工作要求

第9篇:自然災害防范方案范文

關鍵詞:10kV配電線路;常見故障;原因分析;防范措施

在我國大力發(fā)展電力事業(yè)的今天,優(yōu)化10kV配電線路已經成為電力工作者重要工作內容。10kV配電線路已經成為電力供電系統(tǒng)重要組成部分,其關系著供電安全、電力企業(yè)經濟、社會發(fā)展。因此,深入了解10kV配電線路常見故障發(fā)生情況,提出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盡可能地規(guī)避10kV配電線路常見故障的發(fā)生,可以真正意義上提高10kV配電線路運行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可靠性,為用電客戶良好供電,同時間接促進我國電力事業(yè)快速、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1]。

1 10kV配電線路常見故障原因分析

基于對10kV配電線路相關文獻的查閱,加之作者多年工作經驗,確定10kV配電線路頻頻發(fā)生常見故障,主要是由于氣候因素、線路自身因素、人為因素所造成的。具體來說如下。

1.1 氣候因素

受氣候因素所影響,10kV配電線路在運行的過程中極易遭到破壞,導致線路無法正常運行,供電中斷。在氣候因素方面,對10kV配電線路威脅最為嚴重的是暴雨天氣出現的雷擊現象和降雪天氣出現的冰凍現象??茖W技術在電力行業(yè)應用日益廣泛的今天,電力系統(tǒng)越來越依靠現代微電子產品的應用。在雷雨天氣,雷電作為會破壞電子產品的應用,使電子產品失靈,相應的10kV配電線路將會受到影響出現損害或故障。而在我國北方冬天降雪之后,溫度驟降,露天設置的10kV配電線路將會遭受冰凍,在線路表面形成冰凍層,非常有可能造成線路斷裂、短路、電桿倒塌等情況發(fā)生。

1.2 線路自身因素

一般情況下,配電線路在長期應用的過程中,線路自然老化,容易出現線路破損、斷裂等情況發(fā)生,如若不對斷路問題進行有效的處理,線路的斷路點沒有明顯的斷開,使其中間產生見習,形成巨大的電弧,如此導線會劇烈發(fā)熱,最終引發(fā)爆炸或火災事故發(fā)生,可能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除此之外,10kV配電線路還常會發(fā)生短路故障。這種故障的發(fā)生,同樣是因線路自身因素所引起的,長期處潮濕環(huán)境中的配電線路,會加速腐蝕,降低導線的絕緣性,一旦線路絕緣性被擊穿,就極易造成10kV配電線路短路情況。

1.3 人為因素的破壞

分布在人口數量較少區(qū)域的10kV配電線路,容易遭受到不良人士惡意破壞,使線路受損,再加之相關工作人員未及時處理,同樣會出現線路故障,使10kV配電線路無法為用電客戶正常供電[2]。

2 防治10kV配電線路常見故障的有效措施

2.1 加強自然災害的防御

頻頻遭受自然災害破壞的10kV配電線路,對正常供電有很大影響。為了盡可能的避免此種情況的發(fā)生,電力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加強自然災害的防御。具體的做法有:

(1)提高絕緣子的耐雷性。對耐張點的懸式絕緣子進行實驗測試及應用總結,確定其應用過程中,即便出現雷擊,也很少發(fā)生閃絡故障,導致線路受到破壞。所以,為了提高10kV配電線路的安全性,應當合理運用懸式絕緣子,提高線路的防雷能力。

(2)安裝線路避雷器。變電所10kV配電線路出線端裝設良好的線路避雷器,有效防范雷擊新路出線端,提高線路的安全性。

(3)定期檢測接地網。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測接地網,了解接地阻值是否合理,進而合理調節(jié)接地網。

(4)加強與氣象部門的聯系,及時了解近期天氣情況,做好防雷、防凍措施,避免10kV配電線路受到氣象災害的影響[3]。

2.2 加強線路檢修工作的落實

為了盡可能地避免配電線路出現故障,還需要做好配電線路檢修工作,以保證線路安全。然而,要想做好10kV配電線路檢修工作,首先,要結合10kV配電線路實際情況及線路正常運行標準,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設計10kV配電線路檢修方案;其次,是根據檢修方案及現場實際情況,有序、有計劃地進行10kV配電線路檢修;最后,對線路檢修部位做詳細記錄,為后續(xù)合理進行線路維護奠定基礎。總之,積極落實10kV配電線路檢修工作,保障線路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2.3 加強配電線路運行管理

為了盡可能地避免因為人為因素或其他因素影響,還需要加強配電線路運行管理,加強配電線路各個方面的監(jiān)督與控制,如強化業(yè)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技能及職業(yè)素質;加強線路運行管理,詳細排查配電線路運行情況,及時發(fā)現隱患,及時處理,提高線路安全性;完善應急預案,開展反事故演習活動,以便事故發(fā)生時能夠及時處理問題,盡可能的縮小事故影響范圍[4]。

3 結束語

與人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10kV配電線路,在正常運行的過程中容易受到氣候因素、線路本身因素、人為因素的影響,導致線路出現斷路、短路、破損等故障,使線路無法正常運行,影響人們正常用電。為了避免此種情況發(fā)生,應當加強10kV配電線路的防范,如加強自然災害的防御、加強線路檢修工作的落實、加強配電線路運行管理等,提高10kV配電線路地安全性、穩(wěn)定性、可靠性。

參考文獻

[1]楊金年.分析10kV配電線路常見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6):83.

[2]鄭炎欣.分析10kV配電線路常見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