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茶文化心得體會范文

茶文化心得體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茶文化心得體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茶文化心得體會

第1篇:茶文化心得體會范文

有人說飲茶時,茶的品質(zhì)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飲人的心境,是決定茶道高低的根本。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茶藝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茶藝心得體會1我常常喝茶,但只是把它當做飲料而已。雖然有時會仔細品味一番,略能感覺不同茶湯之間的些許差異,但終因?qū)Σ枇私馍跎俣坏靡I。因此,也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品茶,茶道就更不必說了。在聽了羅蒙老師的講座之后,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激發(fā)了我對茶文化的興趣。

對于品茶,分為三種境界。最初級的為識茶,即認識茶,是與“制茶”、“泡茶”相對應的名稱。識茶除了用眼識,還要用口嘗、用鼻嗅、用觸感。而這些對茶的認識除了用于市場上的買賣之外,重要的還在于享用,所以“識茶”尚包括了“評茶”、“賞茶”的內(nèi)容在里面。第二個境界為茶藝。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huán)境的選擇創(chuàng)造等一系列內(nèi)容。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zhì)樸的氣質(zhì),增強藝術感染力。最高的境界乃茶道。茶道是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yǎng)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茶道是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來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钡臇|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nèi)省修行”思想。在烹茶品茗的過程中,老師特別提醒要心靜(禪靜)。老師還引用老子的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語中的地道出了茶道修身養(yǎng)性之作用。

通過飲茶使人能夠得到一種精神的享受和愉悅,從而完成個性品德修養(yǎng),在剎那間體會到廉、美、和、敬之真諦和永久,正所謂“道由心悟”當然意境很重要,有一個很好的意境,再加上人們用心靈去體悟茶道的玄妙感受,正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庇械摹案」廛S金”,有的“靜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淺魚讀月”;有的“月穿江底水無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無聲蛙自語”;有的“清江明月露禪心”。有的“疏枝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有的則“雨暗蒼江晚來晴,白云明月露全真”。月只一輪,映像各異。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各個茶人由于個人的經(jīng)歷和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從而在心中對茶道自有不同的感悟,但有一點值得肯定,那就是返璞歸真,和誠處世,敬愛為人,珍愛人生。

第一次聽茶道的講座,不僅了解了很多關于茶道的知識,而且還喝到了老師親自泡的珍貴的茶,也很有幸得到老板的贈茶。茶,不僅需要懂,更需要品,需要體悟。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想我肯定會不斷地了解茶,學會做一個懂茶、會喝茶的人,并以茶道悟人道。

茶藝心得體會2常言:今朝有酒今朝醉;我言:今夜有書今夜閱。閱讀茶藝先生大美推薦的《品茶圖鑒》,忽然記起要寫課后感想,腦海里浮現(xiàn)善壯和大美在美好生活館門口送別的身影,現(xiàn)在才覺知原來茶藝課已經(jīng)結束了。因為不清楚還有哪支古琴曲與茶有關,我聽著《酒狂》,寫“茶道”課后心得體會。

為什么來學茶藝?

因為朋友丁丁引領我體會陶瓷和香薰的文人閑情逸致,我才略知道這個世界里有一些人以茶會友,召集茶席雅集;有的通過茶參禪悟道,有的堅持做一個傳統(tǒng)的茶人?,F(xiàn)代工業(yè)化的浪潮里,還有許多人炒作茶葉猶如股票。在這樣的背景中,我想初步認識茶與人的世界。

從技能方面,我想考個證,或者有一天在有關國際文化交流的工作里用得上。前幾年,我在日本大阪附近短期學習交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育實踐,當?shù)孛耖g組織就安排我們欣賞了茶道。那時候,與日本翻譯分享有關宋茶和建盞的皮毛認知,我感受到那位翻譯對中國文化的敬意。我有回歸傳統(tǒng)的愿望,在行茶儀式里,與各色人等分享傳統(tǒng)的茶道,大有無聲勝有聲的妙趣。

學到了什么?

聽課的時候,我覺得很愜意,聽得興致盎然,感受到一個茶人的心態(tài)和氣質(zhì)。對照之下,大美老師每次都講了3、4小時的內(nèi)容,包括茶的產(chǎn)地、茶的歷史、茶的化學成分、茶的分類、日本茶道、品鑒茶質(zhì)、4種行茶法。這些知識在四次課里,固然屬蜻蜓點水,略泛一圈漣漪。

作為一個學生課后功夫,我主要把握幾點:1)閱讀《品茶圖鑒》,2)觀想行茶儀式的點點滴滴,3)鍛煉腕力,4)三五人湊一起喝喝不同的茶,模擬品鑒,從眼耳鼻舌意身去品鑒:

(1)茶葉、茶湯、器皿色、

(2)水沸聲、沐霖甌杯的聲音

(3)水之味、茶之味、

(4)茶器特性

(5)茶葉、茶湯、茶底、杯底氣味

(6)口腔與喉嚨的各種味道、

(7)身體其他部位的反應。

謝謝真誠分享茶人知識和茶之感官世界的大美老師,我也很喜歡精致的美好生活文化館。

茶藝心得體會3茶的韻味,是由心的味道決定的,所以佛家常講“茶禪一味”。禪意太深,但弄茶時,專注于安處自在的深處,常常帶我走入青燈古寺的寧靜。

我經(jīng)常會在裊裊的茶香中,聞到自己內(nèi)心的孤獨,喜悅,但更多的是篤定。無論在都市的喧鬧中,還是在空谷幽靜的山野,那杯盞之間發(fā)出的清脆,有如鐘罄之聲,讓人洗盡鉛華。

當年學習茶文化,是因為生命里一位摯愛的親人喜歡,于是也試著去品嘗。盡管苦澀繞于舌間,情境的愜意與美好,卻牽著我慢慢走近茶的深邃。

有人說飲茶時,茶的品質(zhì)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飲人的心境,是決定茶道高低的根本。一人得智,二人得慧,三人就只能得趣了。想起最初學泡茶,茶是最普通的,老師的教導是真誠的,朋友的陪伴是最真實的,陪著自己慢慢的品,淺淺的嘗,心事說盡,茶也在此起彼伏的心境中,盡顯人生百態(tài)。

如今,學會了這份知識豐富了我的人生色彩,更讓我摸清了這個難走的隧道它的真正方向。如今,我同事雖然各據(jù)一方,倒真地體會到一點點物是人非的人生況味,但那份情懷,卻如這茶香,在心的最深處,揮之不去。茶的真味就是于任何情境下,都擁有一份不被打擾的心情;于任何因緣中,保持最真摯的情感,予人,予己,予茶。

茶藝心得體會4因為個人對茶的喜愛,我報名學習了茶藝。

在7天的學習過程中,我對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無論是茶的歷史文化、茶的分類、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沒有了解過的。7天的學習即將結束,雖然當前我只是淺淺地學習了一些入門知識,但濃厚的茶興趣已被激發(fā),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繼更深入的學習茶,讓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藝培訓學習開設這樣關于茶的培訓課程,不僅僅為我們學員教授了茶文化,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友平臺。在當代社會,能有機會以茶會友,是很風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緣坐在一起學茶、品茶、賞茶、鑒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騷客一般,喝茶談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愜意。

源于對“茶”的喜愛,懷著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敬仰,終于將學習茶道的小夢想付諸于行了。

如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任何一例皆淵源流長、博大精深,茶藝亦如此。初級班給了一把打開“茶道”這只潘朵拉神盒的鑰匙,將原來飲茶的習慣及愛好的淺浮和模糊,引向明了,開啟更多愉悅之情。

短短幾日的茶藝課程,接觸到淺略的中國茶文化理論,學習到綠茶泡法、生活泡法、紅茶泡法、閔式?jīng)_泡四款茶藝表演。因為原本對茶的喜愛,淺閱過茶藝相關的書籍,學習中對茶藝的閱讀便有了更多的渴求與熱情。在老師授課時,我們也渴望老師能傳授更多的知識,有時因為課時的原因,未能更為詳盡,我想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茶藝學習,對我來說,才是剛剛開始。

這學期的茶藝茶道課程向我們具體介紹了綠茶、紅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花茶的知識,重點學習了綠茶、烏龍茶、花茶的泡制技巧和方法。因為在我的生活里多以礦泉水和飲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烏龍茶和花茶),而且以往我泡茶也只是憑自己的感覺來沖泡,也存在著很多認識上的錯誤,沒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而通過這一學期茶藝茶道課程學習,很好的幫助我彌補了這一點不足,使我對茶、對茶藝有了新的認知和體會?,F(xiàn)就我個人的茶藝心得總結如下:

一、綠茶

綠茶,是茶藝課程開始后所接觸學習的第一種茶。沒學習之前,還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個綠茶都是一種浪費,簡直就是茶葉兌開水。我最欣賞綠茶的純與淳,綠色的芽葉干凈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寧神,能讓人卸下一身疲乏,舒緩身心,有種回歸自然之感。

二、烏龍茶

烏龍茶是我從未接觸過的茶類,相較于綠茶和花茶來說,于我是最最陌生的一類。而在烏龍茶的實訓中,我擔任的是主泡。因為烏龍茶的泡制比較繁瑣,使我經(jīng)常忘記一些步驟,所以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類茶。

最后我發(fā)現(xiàn),它是最能鍛煉人的心境的一類茶。因為無論時間多么的有限,它還是得按照步驟一步步來,既不能增也絕不可減。就像我們的生活,生活里無論你遇到多少困難,無論困難如何大、如何難以解決,無論所剩時間有多緊迫。事情還是得一件件來,問題還是得一個個解決。所以,浮躁的心難以泡出一杯好的烏龍茶。我覺得烏龍茶的茶盤就是一個縮小的人生,而我們練就的何嘗又不是一個張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

“芳香四溢、倍感溫馨”是我對花茶最直觀的印象。當桌前擺起花茶茶具,無論是清潔茶具、投茶沖泡還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終都有那么一種如春天般的溫暖圍繞在心頭,讓人能有種春日的盎然,無論心情、精神都頓覺美好。由于課程條件有限,在具體泡制時仍舊以綠茶茶葉代替,無法真正體會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兒、融暖的芳香,但我覺得在泡制時,只要我們心中懷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處處有甘甜,周身處處有花香?;ú璧呐葜谱屛覍W會了感知,感知生命勃發(fā)的力量,感知生活里那些溫暖的美好。

綜上所述,這學期茶藝茶道課的學習讓我有了不小的收獲——泡茶,最貴乎“心”。當然我也深知茶藝并非僅靠一學期的學習就能練就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繼續(xù)的練習。同時,希望每一個泡茶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屬于自己的好茶。

茶藝心得體會6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茶文化歷史悠久且文化底蘊深厚。雖然我對茶文化的知識知之甚少,但有一句話卻是深印在我腦海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日常生活中有客人來訪時必泡一壺好茶,以表對客人的誠心歡迎與尊敬。

"茶藝師"在我的字典里是個新鮮的名詞,在參加天晟茶業(yè)有限公司舉辦的茶藝師培訓班之前,我想大部分同學也和我一樣對這個高雅的稱謂感覺陌生吧。

"茶藝"是個什么概念呢?通俗地說,茶藝是指泡茶與飲茶的技巧。泡茶的技巧包括識別茶葉、茶具的選擇、泡茶用水的選擇等;飲茶的技巧是對茶湯的品嘗、鑒賞,對它的色、香、味、形、韻的體味。只有掌握了這兩樣技巧,才能真正地、深入地體會到茶藝的精髓。

在這短短的十多天培訓中我們學習到很多茶藝的相關知識,比如茶藝師該具備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茶文化的理論,各種茶的特質(zhì),各種泡茶器具以及泡茶方法等等。

品茶也是修身養(yǎng)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品茶增進友誼,修徳習禮。

茶藝心得體會7一節(jié)茶藝課的感想

泡茶時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心態(tài),都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只要用心去體會,便會收獲很多。

茶藝并不只是簡單的泡茶、品茶,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對所有茶具的尊敬,也反映出了生活中的為人之道:彼此之間的相互尊重。我相信每一個茶具都是有生命的,我們要學會尊重它,理解它。上天賦予了世間萬物生命與靈性,若給予它們尊重和理解,那么它們也會給予你一樣的回應。你愛戴生命,生命也會回饋你。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倒茶要倒七分滿是茶道的基本,也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學會保留和謙虛,保留一份接納別人對你批評和建議的空間,對人或事。這能讓我們時刻擁有一顆包容的心,也能讓人感覺到我們平和、與人為善的態(tài)度。

茶道有四個境界:清、和、敬、寂。

“清”指的是泡茶的環(huán)境清凈、幽雅,各種茶具的干凈、整潔,會讓人覺得舒服;

“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氣和,氣氛也和諧融洽;

“敬”主要表現(xiàn)在對別人的尊敬,對茶具的尊敬,例如我們常常在泡茶之后洗壺,就是對茶壺的尊敬;

“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體現(xiàn)的是一個人泡茶的心境淡定、從容,是否可以忍受寂寞。人就像茶一樣,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華,耐人尋味。做人也應當像茶一樣,當還沒有被摘采的時候,要經(jīng)得起風吹雨打;當被摘采下來之后,還要修剪加工;當被人品嘗的時候,要經(jīng)得起評價和回味。

茶藝心得體會8抱著"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tài)參加了由岑溪市天晟茶業(yè)有限公司創(chuàng)辦的岑溪市首屆"茶藝師"培訓班,經(jīng)過了兩個星期的學習和積累,可以說是受益匪淺。了解了茶最早起源于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和豐厚的傳統(tǒng)文化和沉淀。中國不僅是茶葉的故鄉(xiāng),還是最早種茶,制茶和飲茶的國家。

過去只知道綠茶、紅茶、花茶、龍井茶、烏龍茶這幾種茶,殊不知,茶的基本種類分為綠茶、紅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六大茶類,而龍井茶屬于綠茶這一分類。除此之外,它們的加工方法和沖泡方法都各有差異。

何為茶藝?茶藝是指泡茶和飲茶的技藝。泡茶的技巧,實際上是包括茶葉的識別,茶具的選擇,泡茶用水的選擇等。比如,沖泡綠茶要用玻璃杯,因為玻璃杯是透明的,且不容易吸香,用其泡茶可使茶之清香,嫩香充分顯露出來,也便于我們欣賞茶芽形態(tài)和茶湯的顏色。明代茶人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就有寫到"茶性必發(fā)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見水質(zhì)能直接影響到茶質(zhì),泡茶的水質(zhì)好壞,對茶葉的色、香、味,特別是對茶湯的滋味影響很大。而飲茶的技巧則是茶湯的品嘗,鑒賞,對它色、香、形、味、韻的體味。要泡好一杯茶,主要是要根據(jù)不同的茶類,加工方法,茶的特性,掌握好茶的用量,開水的溫度,沖泡的時間。因此,可將茶水比例,開水溫度,沖泡時間歸納為泡茶的三要素。

現(xiàn)如今,茶藝已經(jīng)慢慢的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有客人來時都是以茶代禮,聚會時一起聊天喝茶,這些都與茶息息相關。其實,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澀是它的歷程,清香是它的饋贈。但愿中國的茶文化越來越發(fā)揚光大。

最后非常感謝茶業(yè)有限公司給大家?guī)淼倪@一次學習茶藝的機會,讓愛茶的人相聚一堂談天論地,也讓我的心慢慢沉淀下來,變成一個優(yōu)雅的女子,而這只是剛剛開始,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愛茶,懂茶,惜茶的人。

一期茶藝培訓優(yōu)秀學員梁詩詩培訓心得

茶藝心得體會9沒去茶業(yè)公司學茶藝之前,我并未接觸過太多關于茶相關的知識,僅僅認為泡茶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但經(jīng)過這十幾天的專業(yè)學習,我從中感悟到:當一個人的心由原來的浮躁變?yōu)槠届o時,便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很多美,這是一個人品質(zhì)的升華。泡茶時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心境,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受益匪淺 .

茶藝并不只是單純的`泡茶、品茶如此簡單。"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倒茶七分滿是茶道的基本常識,同時也是寓意我們做人要學會保留和謙虛,做人做事,保留一份接納別人對你批評和建議的空間,這會讓我們時刻擁有一顆包容的心,也能讓人感受到我們平和、與人為善的態(tài)度。 例如日本茶道有四個境界:清、和、敬、寂。"清"指的是泡茶的環(huán)境清凈、幽雅,各種茶具的干凈、整潔,會讓人覺得舒服;"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氣和,氣氛也和諧融洽;"敬"主要表現(xiàn)在對別人的尊敬,對茶具的尊敬;"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體現(xiàn)的是一個人泡茶的心境淡定、從容,是否可以抵住清寂。人就像茶一樣,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華,耐人尋味。做人也應當像茶一樣,當還沒有被摘采的時候,要經(jīng)得起風吹雨打;當被摘采下來之后,還需修剪加工;當被人品嘗的時候,要經(jīng)得起評價和回味。茶的一生如同人的一生,經(jīng)過荊棘與曲折的考驗才能達到人生的頂峰,才能把最濃郁的清香散發(fā)出來。

成長是一種蛻變,茶藝的學習過程對我而言就是個蛻變的過程。除了享受茶水帶來的甘甜之外,還有待人接物淡定而平靜的心境。茶道雖然在日本盛行,但卻是源自于中國,這讓我從中領悟到中國藝術的偉大和精致。茶藝的學習過程中,我不只感悟了人生,也有對中國歷史和藝術的崇拜、尊敬和熱愛。

天晟茶業(yè)有限公司的茶藝培訓課程讓我發(fā)現(xiàn)美麗,創(chuàng)造自信,感悟生活,感恩生命。無論將來是否從事茶藝師的工作,我都會永遠熱愛茶,熱愛茶文化。我要用我之所學,倡導更多的人來喝茶,讓更多的人來愛茶。

茶藝心得體會106月15日下午的茶藝課主要是學習泡茶實踐,學員們拿著各自家中的好茶請孟老師點評介紹,孟老師首先一一講了這幾種茶的產(chǎn)地和起源,并對茶的挑選也做了介紹。

比如武夷山烏龍茶,有大紅袍、水金龜、白雞冠、半天腰(巖茶 閩北);綠茶中名為白茶的有安吉白茶、溧陽白茶、天目湖白茶;九龍窠是大紅袍的母樹所在地,于福建閩北“秀甲東南”的武夷山,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烏龍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深受茶友喜愛。

今天聊一下這節(jié)課老師講的巖茶的沖泡方法及茶藝師和評茶員聞茶的方法,聞茶時要放到鼻子前嗅,很有技巧;沖泡時可以用紫砂壺,用100攝氏度的沸水沖泡,高沖水,十秒左右出湯,壺內(nèi)不留余水。

老師把帶來的高品質(zhì)的傳統(tǒng)工藝正山小種示范沖泡給學員們品嘗,講了傳統(tǒng)工藝正山小種的起源,是(1609)明末清初年間,武夷山星村鎮(zhèn)一家茶廠正在加工一種綠茶,茶廠被軍隊占領,等軍隊走后,茶廠人發(fā)現(xiàn)茶葉紅變了,扔了可惜于是用松枝點燃熏干茶葉后運到廈門請茶商帶到國外去賣賣看,茶商運到荷蘭后,荷蘭人沒見過這種顏色的茶,因為他們以前一直買中國的綠茶,很好奇沖泡出紅的湯色的茶,品嘗后直說好喝,很快銷售一空。荷蘭人給這茶起名black tea,歐洲從此流行開來,這就是咱中國的紅茶。

現(xiàn)代工藝的正山小種就是茶葉不揉切不用松枝熏,十秒左右出湯。

學員們按照老師的授課要領沖泡實踐,進一步加深了學習領會的精髓,自然是一堂愉快的茶藝課。喝茶多了后,要補充點甜點類的食物哦,我第一次有醉茶的感覺。

第2篇:茶文化心得體會范文

關鍵詞:茶文化;咖啡文化;對比

【中圖分類號】G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236-1879(2017)20-0001-01

一、引言

茶與咖啡是當今社會中普遍流行的飲料,在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從茶與咖啡的文化方面的角度來看,其二者各自代表著不同的文化,茶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從古至今流傳而來,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Х任幕瘎t是西方國家的典型象征,由于歷史背景、生長環(huán)境等因素的不同,導致其二者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從這個層面來講,茶和咖啡,有著不同的內(nèi)涵、歷史,那么這個時候就引發(fā)了一個問題,茶文化與咖啡文化到底有著怎樣的不同。本文對此進行詳細敘述。

二、茶的歷史起源及茶文化概述

不同年代,茶的功能也不相同,唐人飲茶談藝術,宋人飲茶重意境,元代飲茶粗獷豪邁,明清講求修身養(yǎng)性。自古“琴、棋、書、畫、詩、酒、茶”則是文人雅士的七件雅事,俗事文化和雅事文化都包含“茶”,由此可見在這雅、俗兩個文化層面,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對茶的歷史起源與茶文化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有助于我們對茶文化有更加系統(tǒng)的了解。

2.1茶的歷史起源。

人類的飲茶史據(jù)傳說從上古神農(nóng)嘗百草之后就開始了,那個時候是作為藥用。相傳彭祖得飲茶養(yǎng)生之道,活了八百多歲。后其攜二子彭武、彭夷定居于閩北山中,武夷山因此而得名。后來周朝統(tǒng)治者借鑒商紂滅亡的原因,頒布禁酒令,倡議群臣百姓以茶代酒。閩北某山被時閩王劃為茶山以備上貢茶葉之用。有歷史記載的是西漢時一個道人吳理真在四川蒙頂山種植茶葉,此后茶葉種植才作為經(jīng)濟作物推廣開來。而中國并沒有像日本那樣固定下來形式化的茶道,甚至說,中國沒有“茶道”這個概念。中國的“道”有兩種來源,一是通過反復嘗試,熟能生巧,舉一反三,積累總結“道”。而后再以此道調(diào)養(yǎng)身心,調(diào)適行為。再從修行中總結心得體會,進一步完善其“道”。另一種是通過思想感悟而得之“道”,而后以行動來實踐、驗證此道。對于日本茶道“和、敬、清、寂”的核心精神,國人會感嘆中國茶不成道,更無茶道精神。其實日本的“茶道”與中國完全不同。日本是固定下來的泡茶形式和泡茶內(nèi)涵,而中國文化中,“道”存于萬物,不拘泥于時間場合等,二者不能等量齊觀。

2.2茶文化的概述。

“茶文化”泛指與茶相關的文化,包括茶產(chǎn)業(yè)、飲茶、品茗、器用、茶事等,其層面除了人文歷史哲學,甚至涵蓋政治、經(jīng)濟等。以茶文化和政治的關系來說,自中唐以來,歷代茶政與飲茶方式都有相關記載與論述。就經(jīng)濟的層面來說,唐代時期社會安定、經(jīng)濟發(fā)達,因茶風鼎盛,茶的大量生產(chǎn)、促使貿(mào)易消費發(fā)展迅速。就文學而言,歷代文人對茶推崇備至,以茶做為題材,留給后世人許多有關詩、詞、書、畫、歌、賦、曲等佳作。從自然現(xiàn)象來看,歷代茶文化隨著制茶工藝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如茶樹品種、栽培、制作、加工等。從歷史層面而言,自茶的源起,不論茶葉加工、飲茶方式,以及歷代茶事記載,均有長足演變。文化乃人文化成之意,“茶文化”廣義的說法:也即是通過茶事而與人類生活經(jīng)驗相關并化成的人文歷史累積。

從歷史的演變,可看出各年代有著不同的飲茶文化與審美追求,唐代品茶追求的是崇高與樸拙的美學,茶事嶄現(xiàn)超然脫俗。宋代的茶文化就比較發(fā)達了,其在斗茶、行茶令等方面非常的發(fā)達,各種方式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明代散茶的飲用,茶器多元,文人多追求意趣,超然物外。清代茶館風氣大盛,以市民為主的消費形態(tài)逐漸成為風氣,茶藝發(fā)展更加多元也更崇實。

三、咖啡的歷史起源及咖啡文化概述

對于咖啡文化來講,其與茶文化有著很大的差異性。如果說中國的茶文化代表的是含蓄、內(nèi)斂,那么西方世界的咖啡文化就是熱情奔放的,這不僅與其飲料的差異有很大關系,更重要的是其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深受各國文化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什么不同的地區(qū)會有不同的茶文化與咖啡文化。

3.1咖啡的歷史起源。

首先我們從發(fā)源地講起,根據(jù)羅馬語言學家的羅士德.奈洛伊記載牧羊人牧童卡迪于公元6世紀于埃塞俄比亞發(fā)現(xiàn)了咖啡。傳說卡迪采摘了一些咖啡果實給修道院的人們嘗,從而咖啡提神醒腦的功效漸漸的被人們所知。由于當時修道士們在晚禱期間容易打瞌睡,因此咖啡變成了修道士們的必備品。后經(jīng)埃國傳至也門,漸漸走進阿拉伯世界。說到阿拉伯世界不得不提起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在咖啡的傳播史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土耳其人為什么喝咖啡?因為禁酒。那喝酒對于穆斯林意味著什么呢?在他們的民族文化中,其認為喝酒等行為都是不虔誠的行為,是不被贊成的,其不僅不利于身體健康,還會影響人的未來發(fā)展??上攵滤沽謧兤惹械匦枰豢钅軌虼婢凭娘嬃稀?Х壤硭斎坏脑谀滤沽种衅占伴_來。進而形成一種象征性的文化。當時的穆斯林們有多熱愛咖啡呢?我們來看一首頌詞:“啊,咖啡!你能消除偉人的煩惱;你把迷途的人帶回知識的正途??Х仁墙o真主的子民所飲用的,是真主賜給渴望智慧的人們的甘露……當別人向你呈上精美的咖啡,你所有的憂愁就會消失殆盡,它迅速地滲入你的情緒,并使你保持活力:如果你還有什么懷疑,就看看喝咖啡的年輕人和美麗的人兒吧……”據(jù)說這篇頌詞最初是由先知穆罕默德的兒子所寫,然后被好奇者從阿拉伯文翻譯過來,并刊登在了19世紀早期特蘭西瓦尼亞的醫(yī)藥期刊上。

除此之外,在其發(fā)展之初還流傳著一個這樣的故事:公元6至8世紀,埃塞俄比亞有個牧羊人叫卡迪。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羊吃了一種植物上的紅果子,變得非常興奮,活蹦亂跳的。他也大著膽子嘗了這種不知名的果子,味道酸甜,人也變得神清氣爽。隨后,他就跟著羊群每天都吃。有個當?shù)匾了固m教的長老路過,看到了,因為好奇也跟著吃了?;丶液竽兀L老夢到先吃默罕默德托夢,指示他用這個紅果子煮水喝,可以提神。從此以后,伊斯蘭教夜間禱告前,都會喝紅果子煮的熱果汁,這就是咖啡的前身:“咖瓦”。

3.2咖啡文化的概述。

“咖啡文化”,那就是我們對咖啡的認識和了解,包括咖啡的種植技術,加工技術,和咖啡飲料的制作技術。這些才是咖啡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文化的深入就會有人文因素的影響,這也是事實。例如美國人之所以喝咖啡人多,這與當年美國商人反抗英國殖民政府,并導致波士頓傾茶事件有關。進而美國人只好以咖啡來解渴,所以不得不把咖啡做的很淡的原因。美國人喜歡喝大杯咖啡也是由此所致。

所以說到哪一個城市的咖啡文化最濃郁,那就要看側重哪方面的特點了。如果說是“泡咖啡館”,首選巴黎。但是那里人主要習慣了滴濾咖啡,飲用場所也以家庭和辦公室為主。泡咖啡館則是一個特殊的文化,雖然很特別,但也只是比其他國家多很多,而比起意大利全國人民上街喝咖啡,并不主要泡咖啡館來說,仍然要少了數(shù)十倍,甚至要少近百倍。要想理解這之間的差距,只要想明白一句話就行。那就是為什么當年舒爾茨在去米蘭出差的幾天時間就對當?shù)乜Х瑞^的數(shù)量有如此深的印象,以至于讓他回國之后就決心用星巴克咖啡的名義在美國經(jīng)營意大利咖啡。這句話看似簡單,但是意義深遠。

四、茶文化與咖啡文化的對比

茶文化與咖啡文化是不同國家的文化象征,對其二者的關系進行細致的討論,有助于我們對其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茶文化與咖啡文化不僅有著很大的差異性,其本身還有很多共同點??Х群筒柰耆惶幱趯α?,,二者都有著一個非常廣泛的受眾,從大碗茶到金俊眉,從羅布斯塔到geisha,各個階層都可以受益。也并無高低之分,并且從發(fā)展歷史來看,此二者均為歷史長久的飲料。所以說,茶與咖啡,并不是非黑即白,更不是非此即彼。

4.1基于起源的文化對比。

從文化起源的角度來看,茶文化的起源并沒有一個具體的說法,從古至今一直流傳下來,雖然有很多學說,但是由于時間久遠,至今也并沒有一個標準的解釋。一般來講,中國被認為是茶的起源地,也就是說茶是通過中國向世界各個地區(qū)進行運送傳播的。但是,也有一些資料信息和證據(jù)表明印度和非洲等國家也有可能是茶的發(fā)源地,從這個角度來看,對于茶的發(fā)源地而言,其實沒有一個確定的說法,除此之外,在我們中國也流傳著許多關于茶起源的故事,追溯歷史,最早應該是巴蜀先民利用地理優(yōu)勢制作茶料,而到魏晉南北朝時趨于成熟,到唐朝時達到鼎盛。陸羽的《茶經(jīng)》便是那時候的產(chǎn)物。那時候的茶已普遍,說到風靡全國,并不為過。如果現(xiàn)在很多人會拿在咖啡廳喝咖啡作為小資的代表,那么那時候喝茶便是超越生活的享受。

而咖啡文化的起源也具有這撲朔迷離的神秘色彩,在民間流傳的故事對此有詳細的解釋,一個穆斯林托缽僧被他的敵人趕入沙漠。在精神錯亂的狀態(tài)下,他聽到聲音,提示他采食身邊的咖啡果。他把咖啡果放在水里,想把它們泡軟,由于咖啡果過于堅硬,他沒有成功。不得已,他只好將浸泡咖啡豆的水喝了下去。最后,這個托缽僧就靠這種手段存活下來。當這個托缽僧走出沙漠之后,他覺得自己能夠幸存,并且自己身上之所以能夠獲得神奇的能量,全都是真主安拉相助的結果。于是,他就不停地向別人講述這個故事,并且把這種配制飲料的方法介紹給了別人。

4.2基于種類、制作方法、品嘗方法、功效的文化對比。

茶,相傳最早發(fā)源于上古時期。傳說人文始祖神農(nóng)氏“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解之”。這里的“荼”,就是茶。而后,隨著文明的發(fā)展,時代的更迭,又出現(xiàn)了“槚”、“荈”、“蔎”、“茗”等字,都是指茶,讓我們不得不再一次感嘆漢字的博大與包容。因此,對于中國的茶文化來講,其歷史非常悠久的。

4.2.1種類。

中國的茶與西方的咖啡都有著很悠久的歷史,從種類的角度來講,其茶的種類是非常繁多的,包括紅茶、綠茶、黃茶、烏龍茶等,同樣的,咖啡也有著豐富的分類,其有純咖啡、花式咖啡、皇家咖啡等。

4.2.2制作方法。

茶與咖啡在沖泡和制作技術與方法上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具體來講,不同的茶會有不同的沖泡方法,比如,在對綠茶進行沖泡的過程中,使用溫水或者較冷的水沖泡即可,這樣的口感更加豐富??Х葎t不同,在具體進行沖泡的時候,主要有虹吸法、高壓蒸餾法以及最傳統(tǒng)的沖泡法等。

4.2.3品嘗方法。

除了以上制作方法和分類上的區(qū)別,二者在品嘗方法上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在進行品茶的時候,對茶葉的填配也是有要求的,喝的時候再進行茶葉的補充,基本保持茶水濃度的前后一致,喝茶的時候,可以與一些糖果、小點心等一起品嘗,味道更加豐富。在對咖啡進行品嘗的時候,也是非常有講究的按照個人的口味來進行選擇,可以先加入一點糖和牛奶,細細的對其進行品味,等待牛奶、糖與咖啡充分融合之后,輕輕攪拌之后再進行飲用就可以了。

4.2.4功效。

從功效的角度來看,茶除了可以當做飲品之外,還具有修身養(yǎng)性的功效,在人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巨大作用。對于咖啡來說,其不僅可以緩解疲勞,振奮精神,還能在此過程中預防膽結石等疾病的發(fā)生,可以說,適量的飲用咖啡對人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五、結語

茶與文化雖然在歷史起源、品嘗方法、種類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對其適量的飲用,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最大程度上在品嘗的過程中達到修身養(yǎng)性的目的。除此之外,茶文化和咖啡文化作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要加強其二者的交流與合作,從而更好地促進茶文化與咖啡文化的進步與發(fā)展。因此,在未來的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中,要積極加強茶文化與咖啡文化的合作與交流,讓中國的茶文化走出中國,走向世界。世界各國人民在品茶喝咖啡的同時除了了解彼此文化與歷史,更能體會到中西文化的交融與碰撞,相信茶文化與咖啡文化在中外國際文化交流發(fā)展中會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參考文獻 

[1] 賈芳晴. 茶文化、咖啡文化與對外漢語教學[D].河南大學,2015. 

[2] 王建萍. 淺析中國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差異[J]. 科技視界,2014,(30):173+356. 

[3] 白雪. 中西文化比較之英美咖啡文化與茶文化[J].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02):203-205+216. 

第3篇:茶文化心得體會范文

[關鍵詞]興趣 日本文化導入 日英詞匯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1)03-0223-01

隨著中國改革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yè)進入中國。為滿足社會對日語人才的需求,增強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競爭力,很多高校英語或其他語種專業(yè)的學生選擇日語作為第二外語學習。日語的學習對大部分學習英語的學生來說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因為現(xiàn)在的英語專業(yè)學生幾乎都是從小就開始接觸英語,已經(jīng)習慣了英語的詞、句、篇、章,而日語與英語相比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語系。同時二外日語課程每周為3~4個學時,比日語專業(yè)的課時減少了一半,學習時間相對有限。那么如何利用較少的時間達到較好的效果,是日語教師所面臨的一大課題。在本文中筆者根據(jù)幾年來的實踐經(jīng)驗總結了幾點心得,供大家探討。

一、激發(fā)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學日語的學生對日語假名的發(fā)音非常感興趣,富于聯(lián)想。但同時日語是二外,雖然有興趣卻沒有學習日語的壓力,這就意味著一旦興趣喪失,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所以教師就必須做到不斷激發(fā)、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日語的假名很多,有近100個需要記憶,加上其他的濁音、長音、促音、拗音等,一部分學生在語音部分還沒學完時便感到吃力了。學習的積極性受挫,對日語的興趣也隨之減少。因此老師必須在這時抓住每一個學生,幫助他們克服困難。比如,每行假名教完后,利用已學過的假名組成單詞,讓學生反復練習直至上口。有些單詞在解釋的過程中還可以結合日本的文化背景進行說明。這樣既可以讓學生盡快地熟悉假名,還可以促進其學習興趣。例如:りょうり(料理)便可以介紹一些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說說吃日本料理的經(jīng)歷及感受。又如:おちゃ(お茶)就可以給學生講一講日本的茶道及茶文化等。使學生對所學假名記憶更加深刻。

二、根據(jù)教材導入日本文化

語言與文化關系密不可分,學習一個國家的語言,其實就是在學習一個國家的文化?,F(xiàn)在很多英語專業(yè)的學生都表示對日本的社會、文化感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導入日本社會、歷史、日本人的思維方式、日本知識等加深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筆者所用的二外教材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紀日本語教程》,這套教材在每課后都有一個“豆知”,專門介紹日本社會文化。內(nèi)容涉及日本社會生活、文化習俗、語言、文學、體育等各個領域。在課堂教學中,利用這些專欄更詳細地向?qū)W生介紹日本知識和社會常識,加深學生所學知識的理解。

另外,日語使用漢字,使中國人學習日語相對于歐美國家有很大的優(yōu)勢。但日語漢字和漢語漢字在很多地方存在著很大差異,這些差異正是學生在使用時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因此,不能單單介紹日語漢字的讀與寫,要同時結合日本人的語言心理、日本社會的思維習慣和漢字區(qū)別等來介紹,以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日語字詞,做到正確運用。例如:漢語的“店”在日語中有三種表達方式,即「店「屋「みせ三種?!肝葸@個詞由來已久,在日語中大部分店用「や來表達。例如:床屋「とこや、本屋「ほんや、肉屋「にくや、果物屋「くだものや八百屋「やおや、文房具屋「ぶんぼうぐや、屋「でんきや等?!傅暌辉~屬于新式說法,系新興起來對西洋品的一般說法。例如:商店「しょうてん、洋品店「ようひんてん、店「しょてん等。「みせ一詞很少作復合詞,只有「茶店一詞,除此以外一般只用于「このみせ、「あのみせ等。

三、根據(jù)英語專業(yè)學生的特點,比較日語和英語詞匯,加深記憶理解

日語被認為是介于漢語和英語中間的語言。日語中有很多漢語詞匯被稱為日語中的漢語詞。這些詞匯都是在歷史上從漢語中進入日語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日語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代特別是明治維新后,日本開始向歐美國家學習,有很多歐美詞匯也以外來語的形式進入日語,特別是近年來日語中外來語詞匯越來越多。這些詞匯是日語模仿英美語言的發(fā)音來拼寫的。這些詞匯對英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非常容易理解、記憶,這也是他們與日語專業(yè)的學生相比的優(yōu)勢。如:バナナ、カメラ、ジョギング、クラブ等等。這樣教師可以在教授詞匯時比較它們與中文或英語的區(qū)別聯(lián)系,讓學生在對比中加深理解記憶。

四、改革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日語教學都是在著重語言知識的傳授,輕視語言知識的運用模式下發(fā)展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總是掌握著主動權,在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在下面被動地接受,師生之間互動很少,是典型的填鴨式教學。然而語言教學絕不是簡單的“灌輸”過程,而應該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語言是一門需要掌握后熟練運用的學科,所以真正地掌握語言也最需要實踐,也就是反復練習。語言的實踐包括聽、說、讀、寫等,在二外的教學過程中,也應適當?shù)丶尤脒@些內(nèi)容。教師精講,學生多練,使得課堂模式多樣化。二外日語的課時相對較少,練習起來難度較大,這就需要教師在每堂課的設計上多動腦筋。

總之,二外日語教學與專業(yè)的基礎日語教學不同,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積極地、自主地去接受每一堂課的內(nèi)容。以上是筆者根據(jù)自己的二外日語教學經(jīng)驗得出的幾點心得體會,不周之處,還望大家指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