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小學思政課教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教師素養(yǎng);學生主體;實踐活動
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是教學改革。目前,課程改革在課堂教學層面遇到的最大挑戰(zhàn)是如何打破教學無效和低效的瓶頸。因此,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也是教學改革追求的永恒主題。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簡而言之,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那么,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筆者就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 注重教師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
(一)提升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
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是影響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與其他學科教學不同,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不僅承擔著傳授知識的任務,而且承擔著高中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這就要求政治課教師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有人說:“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陽光?!苯處煹囊谎砸恍?、一舉一動都通過學生的眼睛在心靈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對他們的精神世界起著無聲無息的作用。例如,教師講誠實守信,自己卻經(jīng)常失信于人;講遵紀守法,自己卻常常上課遲到或早退;講努力奉獻,自己卻對工作敷衍塞責、不求上進,只講回報不愿付出。這樣的教育教學沒有任何的真理性可言,不能使學生信服,這樣的課堂也是在“演戲”??梢姡握n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只有這樣,教師在課堂上所傳導的社會要求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所接受,才能使課堂教學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二)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
黃宗羲曾說過:“聞之未聞、業(yè)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苯處熯@個職業(yè)是靠知識背景和文化底蘊說話的職業(yè)。豐厚、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儲備和文化積淀是一名優(yōu)秀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的必備條件?,F(xiàn)實生活中,許多教師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薄弱,僅憑課本和教參“照本宣科”,造成了對教材駕馭不好,出現(xiàn)“不會教書”“教得很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等現(xiàn)象,從而導致課堂教學的低效性、無效性。為此,思想政治課教師應不斷提高認識,豐富知識。常言道:“名師出高徒。”一般來講,學生知識的獲得與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情況有關,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才能合理地組織、設計課堂活動,才能在教學中更善于把真實世界與課程中的相關主題聯(lián)系起來,同時也更善于把準確的學科知識與技能教給學生,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不斷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形成的對相關教育現(xiàn)象的主體性認識,是教師教育行為的內(nèi)在依據(jù)和基礎。教師的教育觀念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大小,一位教師是否具備主體性教育觀念、終身教育觀念、素質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教育觀念,是否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否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等,這些都會影響教師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如果教師的教育觀念落后,勢必會影響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學習興趣,從而影響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政治課教師必須不斷更新原來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樹立現(xiàn)代教育觀念,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了解學生的個性,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體參與意識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說:“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的主要條件,而這種良好的教學氣氛的創(chuàng)設是以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或前提的。”新課程理念認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要求師生之間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學習。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實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保證,也是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課教師應注意自身角色的轉變,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和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打破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言堂”的“專制”現(xiàn)象,實現(xiàn)教學的民主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自己看成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是學生的朋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平等對話交流,人人參與,師生互動,教學相長,形成“學習共同體”的過程。同時,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允許學生在課堂上“犯錯誤”,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允許學生質疑問題,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寬松的環(huán)境。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學生對教師所任教的學科產(chǎn)生興趣,使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得到充分發(fā)揮,改變過去被動聽課的狀態(tài)。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課堂“應當是快樂的場所”。心理學研究證明,單一的刺激容易產(chǎn)生疲勞,如果一堂課甚至一個教學階段只采用一種方法,那么學生就會疲勞;如果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就能調動各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要改變思想政治課枯燥、乏味、空洞的現(xiàn)狀,使之寓教于樂,喚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思想政治課上充分發(fā)揮主體性作用,教師就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討論法、課堂提問法、情景教學法、合作學習教學法、研究性學習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方法的設計思路可從兩個方面去考慮:一是在每堂課里應形成不同的教法;二是在不同的章節(jié)之間盡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這樣一來,學生求新、求變的心理得到了滿足,就會產(chǎn)生持久的學習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教學離不開學習,尤其離不開學生的學習,它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讓學生自由、自在、自主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在學習,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思想的寶庫,里面有很多豐富而睿智的思想火花,老師要做啟蒙者和激發(fā)者,而不是簡單的說教者。好奇是學生的天性,追求探索是學生的本能,這些決定了在教育活動中,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好奇心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充滿好奇的學生就是一個個小問號,什么現(xiàn)象和知識在他們眼里都很奇妙,什么東西都要問為什么,這時老師只要給他們一個不經(jīng)意的點撥或引導,就會激發(fā)他們強烈的求知欲,用學生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世界,用他們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他們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學習、去進步。只要讓學生按自己的喜歡的軌跡去發(fā)展,學習也會變成一種樂趣。
二、建立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里,教師和學生是分離的,甚至是對立的,認為學生的發(fā)展是以老師的損失為代價。老師犧牲了時間和精力來教學生,而學生的反應是并不領情。這其實就是陷入了誤區(qū),一定要把教師和學生分為主客體,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主體支配著客體,客體要做的是服從和接受信息。這并不是真正的教學,而是被異化了的教學。只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把外在的教轉化為內(nèi)在的學,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當學生無窮無盡的潛能被釋放出來,當思想與思想產(chǎn)生碰撞,迸發(fā)出靈感時,在知識和思想的磁場里,學生不一定就是學生,老師也不一定就是老師,老師的的角色已經(jīng)發(fā)生的變化。當一位教師面對著幾十個學生組成的“智囊團”時,除了感慨還有擔心,要是還沒有進步成長,會被自己的學生遠遠的拋在后面,因此,在學生的學習的同時,老師也在學習,從學生中間學到知識,從學生中間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從而實現(xiàn)自我完善和成長,從而,更好的引導和幫助學生。
三、創(chuàng)新和豐富教學方法
思想政治課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模式,以滿足新時代下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目標所提出的訴求。
實現(xiàn)課堂的開放性。改變以往封閉式,靜態(tài)的課堂,創(chuàng)建開放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課堂。在教學中,教師要著力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將知識點與學生的生活相聯(lián)系和對應,收集豐富的生活素材,把抽象的書本內(nèi)容內(nèi)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生活經(jīng)驗,將教學置于生動的生活情境之中,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體驗生活,激發(fā)他們參與教學的興趣。
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豐富教學手段。在政治課教學中,有效地運用新媒體,結合當前的時政熱點,拓展教學內(nèi)容。利用多媒體課件,將教學內(nèi)容以文字、圖形、影像、動畫、聲音等方式展示給學生,調動學生利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提高學習的興趣和效率,使枯燥、難懂的知識變得富有感情、生動有趣,利用多媒體手段教學,將抽象的問題和知識點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課堂中學到知識。
建立合作、討論和思辨為主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配合學生的主動學習,使政治課教學體現(xiàn)啟發(fā)式和研究式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分工協(xié)作意識,鼓勵知識共享,引導他們通過討論和思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最大限度的發(fā)掘和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和積極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四、讓教學回歸生活世界
中學生的知識架構、經(jīng)驗積累、觀念的形成多來自于他們的社會生活。因此,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應注重將書本的知識與學生實際的生活相聯(lián)系,結合他們的實踐活動和現(xiàn)實體悟,使政治課教學回歸生活,使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重視學生體悟性。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己的能動學習,是一種自然狀態(tài)下的學習。這種自然狀態(tài)來源于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和體驗,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質疑,探求結果。而一般教師教給學生“有意義”的知識,是老師認為有意義的,學生并不這樣的認為。如果把這種要求強加給學生,結果只能是學生對學習的越來越厭倦,甚至自我放棄。
【關鍵詞】職業(yè)學校思想政治課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中等職業(yè)教育快速發(fā)展,從理論教育的實效性角度分析,目前中等職業(yè)學校思想政治課,普遍存在著“低效”現(xiàn)象,與普通高中相比,職業(yè)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面臨的壓力更大,問題更多,挑戰(zhàn)更強。所以,開展職業(yè)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分析,找準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是職業(yè)學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1、教書育人――在教學之間、師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1.1、樹立“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的思想觀念。等職業(yè)學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基地,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學校的根本任務。中等職業(yè)學校辦得怎樣,首先要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是否合格,特別是思想政治素質合格。因此,學校各級黨團組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專兼職人員必須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基本道德規(guī)范教育為基礎,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全面發(fā)展教育為目標,圍繞“培養(yǎng)什么人”、“如何培養(yǎng)人”去大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開展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課堂。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安排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投身社會實踐的大課堂,對促進他們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yǎng)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教學具有顯著的實踐教學性特點,要增大實踐教學課時,把實踐教學與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公益活動、專業(yè)課實習等結合起來,每年確定一個主題,引導高職高專學生走出校門,到企事業(yè)單位和人民群眾中去開展調查研究,這對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觀察分析能力,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效果,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2、增強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親和力
政治課一般都是抽象、深奧的理論課,顯得枯燥,但它卻是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導師,所以要找準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切入點,將知識學習的過程與情感體驗過程巧妙地結合起來,會使教學效果倍增。
在講授《誠實守信》這一職業(yè)道德課時,要將這一職業(yè)要求與學生實際結合起來,我采用了講故事《狼來了》這一從小就聽、人人會講的故事,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并采用廣告語:狼來了并不可怕,怕的是失去誠信。然后把學生放入商業(yè)活動中,扮演不法商人,這些商人缺斤短量、不信守合同,產(chǎn)生不良后果。通過親身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變遠距離的知識為近距離的體驗,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3、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增強實踐活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活動中要讓學生主動地學、有興趣地學,需要教師這個“導演”設計好場景,讓學生來演。
首先,突出本學科的育人特點,注重通過美育加強學生美好情感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的協(xié)調發(fā)展。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生動的講述,精彩的畫面,直觀形象的表演,以及電教設備的運用等來創(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設審美意境。學生通過感官,置身豐富逼真的氣氛中,易于引起心靈的共鳴。如采取表情朗誦的方式,構建富于感彩的語義情境。
其次,活動是連接主觀與客觀的紐帶,只有在活動中,學生才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體驗。教師應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多種形式的課堂活動,如朗誦、討論、演示、表演、對話、演講、角色模擬、辯論等等。以活動為載體,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通過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也調動學生多種心理因素(思維、情感)參與到教學中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與體驗感悟,通過多樣化的主體探究活動,使學生感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豐富內(nèi)涵,增進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激勵學生的求實精神,進而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崇高志向。
再次,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合作探究是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活動方式,開展解難釋疑的嘗試性活動。一方面,是為了集思廣益,發(fā)揮集體的智慧,使學生對相關問題的認識趨于合理;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挖掘、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勢智能,如與人協(xié)作、交流,團隊意識,自主學習,語言表達能力等。
4、繼續(xù)深化中等職業(yè)學校課堂教學改革,使其更加符合現(xiàn)代職業(yè)技術人才的素養(yǎng)要求。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1-0028
高中政治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是一門理論性強、較抽象的學科,而新教材、新要求、新課改的實施又對高中政治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僅是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式的改變,更是教學成績檢驗方式的變化。那么,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呢?就這個問題,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加強師德建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相關研究實踐證實,師生關系的融洽與否,會直接影響到課堂的學習氣氛。若師生關系融洽,教課教師非常受學生的歡迎,在課堂上學生也會表現(xiàn)得非常積極與活躍,對本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增。那些剛剛畢業(yè)的年輕教師,或者是容易和學生打成一片的教師,比較容易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能快速融入到學習氣氛中,課堂教學效率自然會提升。
二、營造良好的W習氛圍,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應從正面對教學進行積極的引導,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耐心地指導和講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在授課過程中,教師要面帶微笑,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對學生盡量做到少批評、少冷漠、多表揚、多鼓勵。讓學生時刻感受教師的真誠關愛,挖掘每位學生身上的潛能,這樣學生才會形成學習的動力,努力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因人施教,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三、精心設計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為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政治課中的一些知識點,是要求學生必須背誦的,而這種單純的記憶,會讓學生覺得無比枯燥。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實例教學,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拉近現(xiàn)實生活和課本知識的距離,讓教科書上的內(nèi)容更加形象和生動。通過在課堂上精心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本堂課的教學做好鋪墊。課堂導入應有趣和新穎,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才會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積極性。
四、采用模擬教學法,增加課堂趣味性
如果將一些模擬活動穿插在政治課教學中,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學生自己模擬和表演生活中的實例,真實地再現(xiàn)各種生活場景,這樣學生通過主動分析和自我體驗,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積極主動地參與和配合教學實踐。既使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又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教師可采用游戲、討論、實驗、辯論、對話等多種多樣的模擬形式。實踐證明,在政治課堂中,采用這種具有極強趣味性的模擬活動,會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被有效地調動起來。
五、在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激“活”政治課堂
1. 情境教學法能極大地培養(yǎng)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興趣
教學情境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為落實教學目標所設定的,適合學習主體并作用于學習主體,產(chǎn)生一定的情感反應,能夠使其主動積極建構性學習的具有學習背景、景象和學習活動條件的學習環(huán)境。教學情境可以貫穿于全課,也可以是課的開始、課的中間或課的結束。我國古代偉大教育家孔子早已進行了此教學實踐。孔子私人辦學,帶領學生周游列國,隨時隨地因事因人,對學生進行恰如其分的教育。20世紀80年代以后,西方出現(xiàn)情境學習理論。這種理論認為:知識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識是活動、背景和文化產(chǎn)品的一部分,并在活動中,在其豐富的情境中,不斷被運用發(fā)展的。經(jīng)長期的實踐證明,情境教學法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
2. 讓“歌聲”飛進課堂
優(yōu)美的旋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熱情,陶冶學生的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根據(jù)課堂的需要,適當?shù)卮┎逡恍┫嚓P歌曲,既活躍課堂氣氛,又能讓學生在歌聲中得到徹悟。在講“市場交易原則”時,筆者選用歌曲《霧里看花》導入新課,同時給學生設疑思考:市場交易中消費者為什么會霧里看花?怎樣才能在市場交易中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樣的導入既緊扣教材,又激活了學生的興趣。
3. 讓“辯論”進入課堂
高中是學生思想最活躍、興趣最廣泛的時期,但他們對問題的辨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還不成熟,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捉摸不透的問題。針對這些情況,筆者不提倡對他們進行籠統(tǒng)的回答,而是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鼓勵。讓他們各抒已見,然后集中起來進行交流,對于爭議特別大的問題筆者有時會采用辯論會的方式。
4. 讓政治課“注入時代活水”
高中生思想活躍,對國家和社會的熱點問題極為關注。因此,政治課教學應該從豐富、變化、發(fā)展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把課本知識與時事政治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政治課煥發(fā)勃勃生機。在講“綜合國力的競爭”時,筆者采用神州六號航天飛船舉例,針對“神六”成功發(fā)射引起世界的廣泛關注,要學生分析當今國際競爭的焦點是什么?學生回答以經(jīng)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筆者趁機問為什么各國把發(fā)展經(jīng)濟和科技作為國家的戰(zhàn)略重點?引導學生從長遠的角度認識這樣做的目的。
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方法
教師的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工具。如引入音樂和多媒體等。這樣,課堂教學更加形象、生動和直觀,在給學生帶來新鮮感的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探究欲望被激發(fā)出來。
[關鍵詞]高中政治 效率 興趣 多媒體 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070086
高中政治教學存在理論性與抽象性較強、記憶量較大的特點,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提升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既是課程改革的內(nèi)在要求,也是學校教學的客觀需要。但無論是教師方面、學生方面還是教學方法方面,都存在阻礙教學效率提高的因素,因此,如何消除這些阻礙因素,提升教學效率,成為教學工作者必須思考、探索的問題。
一、激發(fā)興趣,提高能力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使學生真正融入課堂教學中,從而獲得學習效率的提升。
第一,采用多樣化的課堂導入方式。由于高中生對社會的了解程度較低,因此,將抽象的高中政治理論具體化,將晦澀的道理淺顯化,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課堂導入上,教師可以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采取不同的導入方式。例如,如果政治課安排在下午第一節(jié),教師可以采用音樂導入的方式,通過播放與課程內(nèi)容相關的樂曲,調整學生狀態(tài)與情緒,驅散學生的倦意。在進行抽象理論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故事導入的方法。如進行生活與哲學內(nèi)容的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引用學生耳熟能詳?shù)臍v史典故導入教學內(nèi)容,包括“笨人吃餅”“按圖索驥”等,給學生帶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新聞導入、游戲導入、表演導入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巧妙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對于具有較高獨立思考能力的高中生而言,往往對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十分看重,因此,高中政治教學應當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了解政治學科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教材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與現(xiàn)實存在距離,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來彌補這個不足。例如,在講授“多變的價格”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模擬市場交易,邀請一名學生扮演養(yǎng)豬場的老板,五名學生扮演賣豬肉的商販,五名學生扮演豬肉購買者。在模擬過程中,“養(yǎng)豬場老板”需要依據(jù)市場的供求變化以及豬肉的價格波動做出合理決策,是擴大養(yǎng)豬規(guī)模還是縮小養(yǎng)豬規(guī)模。其他的學生應當依據(jù)所學知識,對“老板”的決策做出評價。這引起了學生激烈爭論,但學生在爭論中,能夠自覺運用知識,提升知識的運用能力以及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
二、豐富方法,巧用多媒體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在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方法的選擇上,可以開展探究式教學,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準確記憶。例如,在教授完“發(fā)展生產(chǎn),滿足消費”中的基本知識后,可以設計一個辯論賽,讓學生圍繞“魯人徙于越,是必窮還是必富”展開辯論。最后由教師總結出生產(chǎn)決定消費,消費對于生產(chǎn)具有反作用的中心思想。學生在互相駁斥、互相辯論的過程中,挖掘出知識的深刻內(nèi)涵,鞏固了所學知識。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對于活躍課堂氣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離不開先進技術的支撐。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走進了課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巧妙利用多媒體技術,以增加教學容量,讓教學更具直觀性,從而提升教學效果。當然,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應當適度,教師不應當過分依賴多媒體,將學生的關注點從課本知識全部轉向華麗的課件,最終喧賓奪主。
三、客觀評價,樹立信心
所謂實踐教學,是相對于理論教學而言的,一直以來,它都是我們教學活動中相對薄弱的部分,隨著社會形勢的發(fā)展,國家對于高校中的實踐教學內(nèi)容越來越重視,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培養(yǎng)大學生們的實踐活動能力。然而,不能忽視的是,由于我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nèi)都采用“應試”的教育方式,短時間內(nèi)很難完全改變過來,因此,在當下的高校實踐教學活動中依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和困難。
一、當前高等院校思政課堂授課的現(xiàn)狀
1.理論授課仍占據(jù)主流地位
一直以來,思想政治教育課都是作為高校中的公共課而存在的,在大多數(shù)校園中,上百人集中在報告廳中上課的情形已經(jīng)成為了高校中的一道風景線,而大多數(shù)的思政課上,較為常見的還是理論授課。教師們根據(jù)國家規(guī)定的相關要求,在結合自身情況的前提下,制作出不同主題的課件對學生進行授課。雖然近些年來,國家對于實踐授課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在課堂上,理論授課的形式依然占據(jù)著主流的地位。
2.教師依然是課堂中的主角
在實踐授課的方式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較之理論授課要多得多,既可以增強課程趣味性,同時也能夠提高授課的效果,使得學生獲得與理論授課不一樣的體驗。然而在當下,大多數(shù)情況下的思政課還是采取了理論授課的方式,教師依舊是課堂上的絕對主角,授課內(nèi)容、授課方式大多仍由教師決定,而本應是課堂主角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去接受授課內(nèi)容。
3.授課形式多以講授為主
雖然近年來社會上一直在呼吁要加大大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所限,如今的思政課依然是以授課形式為主,教師根據(jù)教學任務來進行課程安排,在既有的大綱內(nèi)選取所要講授的內(nèi)容在課堂上進行講解,整個課堂上,學生多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鮮有參與到課堂教學鐘來,相比之下,互動性比較強的實踐教學在整個課程中的比例并不算大。
二、當前高等院校思政課堂實踐授課的困境
1.實踐授課形式匱乏
雖然近年來國家對于高校思政課堂的實踐教學內(nèi)容做了更多的規(guī)定,但是推進起來,卻仍有不少困難。大部分高校中,思政課仍然采用公共課的方式進行,聽課人數(shù)動輒上百人,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開展行之有效的實踐授課,更多的思政課教師們依然采用了理論教學的老方法。即便是在有條件、有實力的高校中,思政課的實踐授課形式也并不豐富,可供學生選擇的實踐授課內(nèi)容依然不多。
2.實踐授課內(nèi)容缺乏吸引力
當前大學課堂面對的受眾,普遍成長于數(shù)字時代,對于信息的接收有著前輩們難以比擬的優(yōu)勢,這些使得他們具備著比較廣闊的視野和較為獨立的思考能力,對于外部事物,往往具有其他人所不具備的敏銳眼光。相對的,由于種種原因所限,思政課的實踐授課內(nèi)容往往比較呆板,難以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自然也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成效和效果。
3.部分授課教師的思路比較保守
不同于理論授課,實踐授課的課堂秩序相對比較熱烈,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較多,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只有具備更高的控場能力才能把實踐課程做得精彩。面對這些新挑戰(zhàn),部分教師秉持比較保守的思路和立場,不愿意去開拓實踐,不敢接受即將到來的挑戰(zhàn),更不會主動地嘗試新事物、采用新方法,以致于思政課仍然延續(xù)著老路子,上得不溫不火。
三、推動思政課實踐授課效果的改進措施
綜上所述,對于思政課的實踐授課情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改進。
1.調整思政課的排課方式
受限于公共課的上課方式,各個高校的思政課很難開展行之有效的實踐授課,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人數(shù)過多,實踐課程難以有效地進行,針對這樣一種情況,校方可以考慮調整思政課的排課方式,在結合自身情況的基礎上,盡可能地配合思政課的實踐教學課程,通過分流上課人數(shù)、增開課目、配備更多專業(yè)老師的方式來配合思政課程的調整。
2.提供各項支持和保障
為了加快實踐課程的推進,除了在排課方式上做出調整之外,還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為此,學校應該劃撥出更多的經(jīng)費對實踐課堂的開設予以財政支持,進而購置在實踐課堂中所需的各種道具;此外,更多的活動場地也是上好實踐課程的必須條件之一,校方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為實踐課堂予以盡可能多的支持和幫助。
一、堅持永恒性,以學生們激昂的朗誦鼓舞人
永恒性是指在教學中針對學生進行的那些永不過時永遠“年輕”的德育內(nèi)容。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基本德育思想的永恒性。這在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中已得到充分體現(xiàn),教材自始至終貫徹了“在受教育者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等教育”內(nèi)容;二是與此有關的高尚的事例和文學性強的德育內(nèi)容的永恒性。它的堅持與否取決于政治教師下功夫鉆研課本的程度。
在教學中,我通常注重充實與課本有關的高尚事例和文學性強的德育內(nèi)容,并以學生們激昂的朗誦鼓舞人。例如:在講授第三課“熱愛人民的傳統(tǒng)美德陶冶著中國一代又一代人們的心靈”時提到岳飛這個名字,我就想:岳飛在抗金前線寫成的《滿江紅》一詞不就是千百年來陶冶一代又一代人們心靈的好教材嗎?于是,我將該詞全文抄給學生們,并讓他們齊聲朗誦。激昂的情緒、高尚的內(nèi)容、優(yōu)美的詩句,加上鏗鏘有力的朗誦節(jié)奏,使同學們深深體會到了岳飛在為國為民作出奉獻乃至犧牲時表現(xiàn)出來的沖天豪氣,也使他們在“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勸誡下,更加珍惜光陰,更加增添努力學習的緊迫意識。在講授第十課“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時,我將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一文,擷其片段抄給學生們。照樣是學生們充滿激情和豪邁的朗誦,尤其是那句“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使祖國的未來與青少年休戚相關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為祖國勤奮學習”的思想,在初一學生們純凈的心田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滲透”。
初一《思想政治》(上冊)第138頁講“集體主義是高尚的思想和道德品質”時,引用了雷鋒同志1958年6月7日日記的前半部分。四個“如果”,排比跟進,對于增強集體主義思想的文學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德育功能意義重大。但雷鋒同志在日記的后半部分又是怎樣講的,教材沒有引用,可同學們想知道。于是,我就“滿足”他們這種求知欲望,將雷鋒日記全文抄寫在黑板上。和前兩次一樣,當學生們以其深含感情齊聲朗誦時,對集體主義這一高尚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可見,此教學方法能使學生們在倍受鼓舞、情緒飽滿中受到一次次神圣而壯嚴的德育熏陶和德育洗禮。這需要兩方面的積極性,即“教師”課下有益的“實”和“學生”課上激昂的“誦”的高度統(tǒng)一。
二、堅持趣味性,以生動活潑的教法吸引人
趣味性是指在教學中為使受教育者產(chǎn)生自覺接受教育的動機,教師運用的為其喜聞樂見、可知可感的基本德育手段。實踐證明,它是對過去那種單純的灌輸式、訓導式、說教式德育教學模式的摒棄,是一種適應時展、符合初一學生思想實際的迫切需要和戰(zhàn)略選擇。
在教學中,我的做法是:堅持趣味性,以生動活潑的教法吸引人。例如:在講授第六課“愛護公物要落實在行動上,就要從愛護桌椅這樣的小事做起”時,我舉反例:“前幾天,在初二(1)班教室舉行1996年度國家會計資格考試。我是監(jiān)考老師??荚嚽埃幻忌嬖V我:‘老師,我的桌面上有個大洞,不好在上面答題?!乙豢矗ㄉ扉L脖子,向某張桌子張望,同時,用手圍成一個圓圈狀),情況屬實,不得已,只好給她調換了一張桌子。當時我就想(作眉頭緊鎖、滿臉憤慨樣):那位鑿洞之人,為了便于偷看而留下的‘杰作’,真是后患無窮??!”同學們聽了看了,就能心領神會:看來,愛護桌椅事情雖小,意義卻重大!講到勤勞、儉樸與幸福的關系時,我非常形象地舉起左手:“勤勞是幸福的左手”;又舉起右手:“儉樸是幸福的右手”。這樣一來,直觀感增強了,同學們在輕松的教學氣氛中,懂得了幸福來自于“雙手”——勤勞和儉樸的深刻內(nèi)涵。
在講授第一課最后一節(jié)“小小年紀也可以與犯罪作斗爭”時,我把同學們帶入這樣的模擬情境中:假如,我們的教室是一輛行駛在荒山野嶺中的長途客車。這時,冷不丁沖進來一名手持兇器欲行劫持的犯罪分子(我站在教室門口,裝出一臉兇像,大喝一聲:“交錢!”)。此情此景,剛從小學畢業(yè)的初一學生當然沒有見過,我就因勢利導,結合課本內(nèi)容,字正腔圓、正氣凜然地宣布:團結起來,勇于同犯罪分子作斗爭。令人感動的是,不久發(fā)生在該年級的一次被劫持事件中,唯獨這個班的學生,在沒有老師在場的情況下,齊心協(xié)力,勇于斗爭,硬是用桌椅將門死死抵住,把三名學生模樣的犯罪分子擋在門外,從而避免了一場劫難。
可見,此教學方法的積極意義在于:使學生們在愉快中進行學習,在學習中得到潛移默化的德育引導,其結果是,極大地增強了學生對《思想政治》教材有關德育思想的認知和實踐能力。
三、堅持圖解式,以真實感人的事跡教育人
圖解式是指為增強一定的基本德育思想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借助于一些相關的能產(chǎn)生極具德育效果的圖片來解釋、說明的一種方式方法。圖解式德育方法在社會上被廣泛地運用。人們常見的報刊、雜志和企事業(yè)單位宣傳專欄上的圖片及其說明,就是進行基本德育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正因為此方法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一種能見度高的“活材料”,又由一定的權威部門,因而它產(chǎn)生的德育效果就很有說服力,也很能扣人心弦。
我嘗試著將此法引入到教學中。例如:在講授第一課“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時,我出示了一張從《半月談》(1995年第14期)上裁剪的圖片。先將它在學生間互相傳閱,然后我講解:圖片上,一個巴掌大的島礁孤零零且頑強地聳立于大海之上。有兩名年輕的背上掛著救生衣的戰(zhàn)士,手握鋼槍,神色莊重地分別站在半米來高的中國碑兩側??粗鴮W生們驚奇、似懂非懂的樣子,我加以說明:“個人利益服從祖國利益,兩位年輕的戰(zhàn)士做到了……”;又加以引導:“同學們,我們該怎么辦?”同學們齊聲響亮地回答:“向他們學習!”在講授第七課“珍惜受教育的權利”時,我指著一張圖片(《人民日報》,1995年8月30日)介紹說:圖片上,四個農(nóng)民正用三根長長的竹竿,支撐瀕臨倒塌的土房子。房子的外壁上歪歪扭扭地寫著“再窮不能窮學校,再苦不能苦教育”14個大字。學生們對此理解比較膚淺,我則進一步啟發(fā)他們:“別的地方教育現(xiàn)狀‘如此’,難道我們不應該……”還沒等我說完,學生們異口同聲地接上:“珍惜受教育的權利?!?/p>
在講授第三課“為人民服務,就要維護人民利益,同損害人民利益的行為作斗爭”時,我選取一張帶有說明文章的圖片,文題為“青春化作永恒”(《半月談》,1995年第16期),介紹了年僅25歲的邵述衡同志,為避免國家和人民財產(chǎn)的損失,毫不猶豫地抱走被犯罪分子扔在本廠車間里正滋滋冒煙的炸藥包而壯烈犧牲的感人事跡。這回不是由我來講解,而是請班上一位普通話講的好的同學來念此圖片上的說明文章。那位念文章的同學音調低沉、傷感,儼然是一曲悲壯的英雄贊歌,使全班同學為之動容,為之心顫。
可見,教師借助于這些富有德育效果的圖片及其說明文章,經(jīng)過適當?shù)闹v解,從而使《思想政治》教材中的基本德育思想與現(xiàn)實生活中活靈活現(xiàn)的人和事有機結合起來,這對于提高初一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和德育說服力,有著很大的補益。
四、堅持示范性,以自身的德育經(jīng)歷影響人示范性是指在教學中為使一定的德育思想積極能動地影響、啟發(fā)和引導受教育者,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顯示出與之相關的榜樣的一種德育特點。它分為無聲和有聲兩種。前者,注重身教,以“潤物細無聲”的靜止形態(tài),體現(xiàn)在教師上課時的情態(tài)、言行及衣著等上;后者,則注重言傳,將課本中的德育思想人格化。我的做法是:以自身的德育經(jīng)歷影響人。
例如:在講授第六課“頑強拼搏的精神和毅力,是在生活中點點滴滴地培養(yǎng)和鍛煉起來的”這一內(nèi)容時,我就將自己去年五月份參加由學校組織的“南京一日游”活動的經(jīng)歷講給學生們聽。令他們佩服的是,我此行隨身只帶了10元錢。中午吃飯、門票等項開支花得僅剩下2元錢。但在教師自由活動期間,我還是堅持去參觀了中華門和南京長江大橋。最后,余下0.3元,連乘返回的公交車費都不夠。這時,我斷然決定:走!從南京長江大橋橋南開始,東問問、西問問,硬是穿“城”而過,把腳都走麻了。終于提前一小時趕到了我校指定的候車地點——漢府街。學生們聽得入迷,我乘機“解惑”,用了八個字:“不要依賴,磨練意志”,并將此經(jīng)歷命題為:意志的勝利。事后,據(jù)一名叫丁維維的同學反饋回來的信息,他的父母非常支持我的這種教育方法。新晨
在講第四課“集體對個人的重要性”時,我結合課本上有關“良好的集體能夠經(jīng)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的內(nèi)容,向學生們講述了我在上大學期間于本班(1991年全國先進集體)開展的一次打雪仗活動中的“光榮史”。我們班總人數(shù)100人,為開展此項活動,分成兩方。由于某種原因,我方在活動中被打得“一蹶不振”??晌也环?,就徑自采用了偷襲戰(zhàn)法,將對方兩名同學打個措手不及。還沒等我高興起來,對方立刻集合了三四十名同學呈半月形向我猛沖猛打過來,一如戰(zhàn)場氣勢,我嚇得撒腿就跑??粗鴮W生們一個個瞪大眼睛、專心致志、唯恐漏聽的樣子,我故意停頓一會兒。待學生們的心思從故事情節(jié)中回到課堂上來,我才若有所思,惋惜地說:“當時,我是多么盼望著我方其他成員能給予我有力的支援?。 比缓笤侔疡R克思那句“我們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的名言往黑板上一抄,集體對個人的重要性就會在學生們的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關鍵詞: 高中思想政治課 有效教學 教學策略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新課程改革的關鍵,也是教育界近年來非常關注的熱點問題。有效教學主要強調的是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能夠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目的是,一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政治理論水平,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水平,從而更好地認識和適應社會。因此,要實現(xiàn)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目標,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思想政治教學的德育功能,我們就必須高度重視、努力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結合有效教學的新理念,就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學有效性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正確理解和認識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的內(nèi)涵
要明確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的內(nèi)涵,就要先對什么是有效教學有正確的認識。所謂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和學生個體成長的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優(yōu)的教學效果而組織實施的教學活動。這里所指的教學效果不單指課堂知識的獲取,還包括學生認知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創(chuàng)造力乃至學習方法的諸多層面。教師注重教學過程的有效性,也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學,一方面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盡可能用少的時間、精力等方面的投入,明確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另一方面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教,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在知識技能、情感、價值觀等方面有所進步和發(fā)展。有效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會隨著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變化及學生的發(fā)展變化而變化。而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學是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要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符合學生個體成長的規(guī)律,結合高中思想政治的學科特點,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等方面的投入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最大限度地發(fā)展的教學活動。只有正確理解和認識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學的內(nèi)涵,才能夠更好地開展和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教學。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任何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他必須是一個善于激起學生對自己課堂興趣,確立自己課程吸引力的教師。只要使學生覺得教師的講課有意思,就會激發(fā)起強烈的求知欲和興趣。高中的思想政治知識是由一定的概念和原理構成的,具有較強的概括性、理論性和抽象性。如果教師只是就教材本身的知識點講解,就會使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學生更加不愿意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中,進而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必須通過各種教學方式和手段,創(chuàng)設積極的課堂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內(nèi)容要貼近社會和生活實際,貼近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教師要把社會熱點問題融入課堂教學,充實教學內(nèi)容,擺脫枯燥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適時引入生活實例、影視作品、名人軼事、小品笑話等,增添內(nèi)容的趣味性。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師生之間有效溝通和互動,學生逐漸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感受自己的進步和成長,體會到學習對人生的重要意義,進而主動參與課堂,使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
三、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向探究性、合作性學習轉變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轉變學習方式,由機械性學習向探究性學習轉變。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啟發(fā)者。教師要改變單向灌輸、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通過對課程相關知識的自主探究,增強實踐體驗和感悟,激發(fā)學習興趣。探究性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特別要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fā)現(xiàn)、探究、研討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學習的主人,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得到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還需要強化合作性學習,這是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合作性學習是一種以合作互動性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需要重視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并以課堂討論的形式作為合作學習的有效載體。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設置問題,通過不同的形式在課堂上討論,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參與合作討論的機會,在合作中承擔一定的責任,在討論中分享收獲,促進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
四、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對學生群體“因材施教”
學校教育應該以挖掘學生學習潛能為基礎而展開,教師對每位同學應當做到“因材施教”,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亦當如此。在小班教學或者個別化教學中,因材施教不但重要而且必要,最關鍵的是具有可操作性。但是,隨著班級授課制的開展,教師同時面對四五十名甚至更多的學生,雖然“因材施教”仍然是重要的,但因為不具有可操作性而顯得不再必要。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一種獨特的學習風格,并期待得到適合自己的課堂教學。當我們面對幾十位學生的時候,學生的組織性和群體性會慢慢展現(xiàn)出來。雖然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個性,但在特定群體中有著相近與相似的學習個性。因此,我們可以將學生學習潛力、認知風格、學習策略等分為不同的層次,這樣教師課堂的“因材施教”就從適應個別學生轉向適應特定層次的學生群體,而我們所希望的“因材施教”就會因為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被運用到實際的教學課堂中。當然,在對不同學生群體“因材施教”的過程中,要尊重個體差異,盡可能地關注每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從而促進全體學生發(fā)展。
五、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增強教學反思,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實施有效教學最關鍵的因素是教師,因此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是實現(xiàn)有效教學的必然要求。有效教學要求學生能夠進行探究性、合作性的學習,而思想政治課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無論是教育觀念,還是教學行為都發(fā)生了變化。為了適應這一變化,思想政治教師必須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吸納新知識,豐富個人知識儲備,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發(fā)展新的職業(yè)技能,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除此之外,思想政治課教師還要成為具有“反思性的實踐者”,課堂教學之后及時反思課堂教學。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實踐活動的再認識和再思考,并以此總結經(jīng)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過程。教師只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和行為背后的教學理念,如:反思課堂教學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反思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是否符合班級學生整體情況?課堂教學策略是否恰當?等等,才能不斷開發(fā)和生成有價值的課程資源,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從而促進有效教學的實現(xiàn),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的發(fā)展。
要實現(xiàn)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除了上文提到的幾個方面之外,還要明確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對教學過程具有導向、調控和評價功能。有效教學能否實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教學目標能否理解與把握。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教學,減少課堂教學的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學的方向性和目標性,最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目標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機統(tǒng)一,只有注重目標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維教學目標,才能進一步推動有效教學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方培君.在課堂教學研究中提高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的有效性[J].思想理論教育,2010,(12):52-56.
[2]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N].2001年6月8日教基(2001)17號
[3]江萬平.“研究型學習”與思想政治課的關系探究[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1,(9):1-2.
[4]李煥武.有效教學的理念與行動[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1,(6):109-111.
[5]王彩華.淺析高中思想政治課有效教學策略[J].法制與社會,2010,(5):232-233.
一、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是課堂教學高效的關鍵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的主體性應該不斷凸顯出來,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學習的體驗感,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需要、興趣和求知欲,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思想政治課堂效率。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興趣不是天生的,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去指導、培養(yǎng)、保護才能形成和發(fā)展。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問題是學生思考的驅動力。有趣的問題能夠提高學生思考和辨別的能力,但是乏味生硬的問題則會禁錮學生的思想,使學生對政治教學失去興趣。因此我們要著重思想政治教材體系的重構,通過設立有趣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探究新的知識。教師適時地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會瞬間引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從而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這堂課的教學中。學生在這些有趣問題的激勵下會不斷地思考和辨別,努力找到問題的答案,久而久之學生的思辨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景中,借助老師和同學提供的信息幫助,利用教材、時事等必要的學習資料,圍繞問題,收集、加工、處理信息,最終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等方式,得出問題結論,獲取新知識??傊?,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維,努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欣賞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
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被學生抱怨為枯燥、無味、沒有興趣。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現(xiàn)代思想政治課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這就需要我們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摒棄以前沉悶的教學氛圍,將教學形式多樣化。用比較生活化的語言或是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例子來做比較、打比喻,就會使知識更容易理解,這樣平易近人的教學也會讓學生對思想政治教學產(chǎn)生好感。把新課程模塊建立在生活的基礎上,從貼近學生生活的事情入手,找到生活實例和課本知識有機統(tǒng)一的契合點,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思考和討論,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主動實踐的能力。
3、利用時事熱評
新課程理念堅持基本觀點教育與把握時代特征的統(tǒng)一,時政教育不僅與政治課互相補充,而且也是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因此,加強時政教育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重要途徑,所以在每節(jié)政治課開始的前五分鐘我都進行“時事熱評”,讓同學們對近段發(fā)生的時事進行簡要評述,要求大家對這些熱點、焦點問題進行簡評。通過時事熱評,大大激發(fā)了學生關心時事,學習政治的興趣,提高了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正確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是課堂教學高效的保證
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勵,組織、點撥的作用?!皩W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毙抡n程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不重要。教師永遠是課堂的主導、課堂的領導者,這是教學本身的規(guī)律決定的?!爸鲗А闭撸饕凇皩А?。導的形式多種多樣,導以目標,導以興趣,導以思維,導以方法,導以規(guī)律,導以能力,導以創(chuàng)新等。
1、教師要當好 “向導”
要使學生學有方向,學有所獲,需要老師這個“向導”。只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使學生學有目標、學有內(nèi)容、學有所獲。首先,確定每一章節(jié)的政治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教師要發(fā)揮主導地位,從認知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來制定明確、全面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始終圍繞確定的目標來學習,克服教學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造成的費時低效現(xiàn)象。其次,確定重點難點,解答疑難問題。教師需要對教材熟悉在心,對學生充分了解,這樣才能恰當?shù)卮_定教學的重點難點,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注意理解和掌握,并給學生以準確精練的解答。再次,設計教學結構,調控教學節(jié)奏。設計好課堂教學結構,調控好教學節(jié)奏,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重要的一環(huán)。
2、教師要正確“疏導”
學生學習新知的過程,是在教師指導下自己動腦、動口、動手去探索“發(fā)現(xiàn)”“再發(fā)現(xiàn)”新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迷惑,這時候教師要進行恰當疏導。通過交流觀察,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現(xiàn)狀,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對癥下藥”。避免學生的思維誤入歧途,使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思維能指向一定的目的,使教師真正成為引導學生尋求知識、吸取知識、運用知識的向導。
3、 教師要恰當“傳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