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兒童美學教育范文

兒童美學教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童美學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兒童美學教育

第1篇:兒童美學教育范文

唯我獨占的構圖、大膽無忌地落筆、奇特夸張的造型、我行我素的用線、單純強烈的對比色,畫面有一種無法言表的和諧與韻律,使人耳目一新。美術活動是兒童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對孩子來說既是玩畫游戲,同時又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在不知不覺中感悟美、追求美、創(chuàng)造美、享受美,在觀察思考鍛煉了創(chuàng)造能力。增長了知識,開拓了視野。近年來,許多家長愿意送孩子去美術班學習,這說明人們已經認識到美術對兒童智力早期開發(fā)所占的比重。但如果執(zhí)教無方,便適得其反,事與愿違,美術教師是設計者、啟發(fā)者、引導者、鼓勵者,而絕非單純傳授技能技法的“教書匠”。

我認為兒童美術教育,就是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感,教給他們正確的觀察方法,啟發(fā)形象思維運轉,鼓勵想象與表現(xiàn)的“敢”字。要想做到這一系列的教學問題,我們就得充分利用教學課程評價,重視評價的診斷、發(fā)展功能,內在激勵作用。

1 通過教學評價,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過分重視學生對美術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忽視學生個體對美術的體驗。致使大多數學生無法體驗到學習美術的樂趣,從而逐漸喪失了自信心。學生喜歡上美術課,卻不敢表現(xiàn)、展示自己的才能。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們得特別注意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信心。有些學生天生聰明,但有些學生可能就并非如此,反應顯得遲鈍些,作為教師,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應充分運用表揚性評價,提高孩子的勇氣和信心。孩子天生就是表現(xiàn)家,他們會通過唱歌、跳舞、繪畫等來表現(xiàn)自己對生活的感受,每表現(xiàn)一次就成長一些,當他們得到贊美時就會信心大增,也就會更喜歡這項活動,表現(xiàn)的更好。

孩子能夠根據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和記憶創(chuàng)造出許多圖式表現(xiàn)自我感受,作品中的形象雖然不是很像,有時很不像,但象征性十分明顯,它表現(xiàn)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對于這種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能力,我們應給予及時的評價,加以肯定和贊美。如果教師對于這些自認為的不合適嚴厲的讓孩子糾正,那么將很大的傷害到孩子的自信心,以至于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但也并非不改,而是要給他講明錯在什么地方,怎樣改正可以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

正確的引導孩子學習,認識孩子作品的特點進行有益的評價,適當的給孩子以贊美的評價,對于孩子樹立自信心,有效的學習,大膽的表現(xiàn)自我有很大的作用。就讓我們多給孩子一點贊美的評價,使他們多一份自信。

2 重視形成性評價,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教學評價既要通過作業(yè)評價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更要通過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對其在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予以評價。美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的美術能力與水平只有在美術活動中才能全面體現(xiàn),根據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特別適合在實踐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評價。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多種活動評價方式:個人或小組的方式。對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操作技術、探究能力、認知水平以及交流表達的能力等進行了全方位的綜合評價。對二年級以上的學生我也會讓學生在作業(yè)后邊寫上自己這樣畫的設想,這樣,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作業(yè),了解他的想法及創(chuàng)作過程,將作業(yè)結果與這些聯(lián)系起來進行評價,正確地、全面地評價一個學生,使他們感受到成功感、提高自信心,對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3 關注個體差異,評價注重引導學生的發(fā)展

心理學表明:人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正確對待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在美術評價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作業(yè),枯燥冰冷的分數會澆滅學生創(chuàng)造的火花,折斷學生想象的翅膀。因為美術不同于一般學科,學生作業(yè)是一種飽含情感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產品,具有鮮明生動的個性差異。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對美術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師在評價時要承認和維護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個性差異,允許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學習美術,為學生的學習和自由發(fā)展創(chuàng)造寬松的時空環(huán)境。

教學實踐證明: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肯定每個學生的表達方式,使每個學生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降低評價標準,對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鼓勵他們挖掘自己的潛力。同時引導學生從縱向來比較自己的變化,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通過評價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4 加強自評與互評,使學生逐步成為評價的主體

《美術課程標準》評價建議的第一條就是“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從中反映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觀和評價觀。在美術教學中,我改變教師是評價權威的現(xiàn)象,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自評與互評。

自評:讓學生說說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通過自評方式,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了解自己的長處、存在的問題,從而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第2篇:兒童美學教育范文

中韓兩國學前教育專業(yè)兒童美術課程性質大同小異,都是要求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展開教學的。稍有不同的是,韓國兒童美術課程更側重實踐部分,而中國兒童美術課程在理論課時安排上更顯優(yōu)勢。幼兒美術教育課程教材的編寫,要根據幼兒各年齡階段的不同表現(xiàn)能力,了解現(xiàn)實的課堂教學情況和教育機構對教師的要求等。美國兒童美術教育家艾斯納提出,既要重視兒童美術學習的過程,也要重視兒童美術學習的結果,以學科為基礎的美術教育主張,對我國兒童美術教育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兒童美術教育過度關注美術作品本身和美術活動結果,從而忽視兒童創(chuàng)作過程的問題。作為中國兒童美術教育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解決好這一問題,應了解兒童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藝術表達需求。例如,處于涂鴉期、前圖式期的幼兒,可以側重于保護幼兒藝術天性,提高幼兒創(chuàng)作的興趣,尊重幼兒大膽想象、情感釋放以及自我表達的本能;處于圖式期、寫實萌芽期的兒童,過度讓兒童自由散漫、無基本技能支撐的創(chuàng)作,顯然是不可取的。作為教育機構,幼兒創(chuàng)作結果失真的展示與宣傳,也不利于兒童在美術教育方面的自然發(fā)展。因此我國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加強了課程價值取向;韓國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課程性質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兒童發(fā)展取向。韓國在美術與兒童的兩者之間,注重培養(yǎng)具有健全人格和藝術素養(yǎng)的人作為最終目標,將兒童的發(fā)展放在首要位置。韓國兒童美術教育在理念上強調通過兒童創(chuàng)作來發(fā)展他們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把藝術作為一種達到目標的方法,而不作為一個目標。韓國重視兒童美術發(fā)展的價值,尤其在幼兒涂鴉期得到體現(xiàn),但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由前圖式期向圖式期的過渡,長期處于無技能指導和支撐的自發(fā)狀態(tài),對其發(fā)展也是不利的。

二、中韓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課程內容的比較

兒童美術教育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一門專業(yè)必修課程,其目的是使學生初步掌握幼兒美術教育的理論知識、正確的教育方法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具備一定的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實際操作能力。中韓兩國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課程內容都具有各自的特點:

(1)中國學前兒童教育以學科取向形式呈現(xiàn)課程內容

中國學前兒童美術課程在活動內容設計上是偏重于技能訓練的,以美術學科的基礎知識、技能為主要依據來設計該課程。其優(yōu)點是:能夠使幼兒相對系統(tǒng)地學習美術知識和技能,能夠使教育者有序地組織教學活動,使幼兒作品得到一定標準的評價。其缺點是:可能會導致幼兒創(chuàng)作興趣大跌,導致幼兒脫離自己的生活和經驗,過度技能的訓練還導致幼兒逐漸喪失藝術創(chuàng)造力。學科取向的不足現(xiàn)象已經被多數教育者所知曉,從而積極采取相應、有效的方法加以彌補?;旌先∠虻拿佬g教學活動是目前我國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采用較多的一種取向,能夠取長補短。

(2)韓國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以兒童發(fā)展取向形式呈現(xiàn)課程內容

韓國學前兒童美術課程在內容設計上充分滿足幼兒創(chuàng)作的興趣,讓兒童成為創(chuàng)作的真正主人,主張把一定學科的知識轉化為兒童當下的生活經驗,使兒童獲得全方面的發(fā)展。但過分注重美術活動中的偶發(fā)創(chuàng)作,過分放縱幼兒,讓美術活動極具游戲性,其實會喪失兒童應有發(fā)展機會,造成有效資源的浪費。筆者在韓國走訪了多所幼兒園,跟韓國相關的教育者也進行了相應的研討,探究韓國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特點:突出專業(yè)性質,專業(yè)課程集中細致;了解多元化教育的理念,強調授者的功能;強調學生制作手工作品,定期進行手工作品展示活動;課程設置突出心理教育,如美術欣賞與心理教育、游戲與心理指導。中韓兩國學前兒童美術課程內容上也有著諸多的相同點:一是兒童美術教育課程內容都具有理論和實踐兩大部分,在理論課程設置上都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基本理論與基本知識包括。如兒童美術及其教育、兒童美術的發(fā)展、教師與兒童美術教育、幼兒園美術活動的設計和實施、幼兒園美術教育評價等。二是在實踐課程設置上都包括作品欣賞和實踐操作兩個方面,實踐操作又分為繪畫和手工兩大類。中韓兩國在實踐課程方面是有很大區(qū)別的。首先,我國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兒童美術實踐課程內容,主要以技能訓練形式呈現(xiàn)課程內容,對教材的大量臨摹和再現(xiàn),刻板的涂色等成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偏重于技能專業(yè)化教學。繪畫內容一般包括簡筆畫、水粉畫、版畫、國畫、裝飾畫等,手工包括泥工和紙工等。其中簡筆畫教學被稱作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基本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生經過反復訓練,基本能夠達到應物象形,卻失去了美術的創(chuàng)造力;水粉畫教學,能夠使學生了解水粉基本的表現(xiàn)技法,但不能轉化到實際的幼兒美術教學中;版畫教學過于重視傳統(tǒng)知識和技能,沒能與幼兒實際能力相聯(lián)系;兒童水墨畫教學,注重本民族繪畫的傳播與訓練,這是值得肯定的,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裝飾畫教學,過于注重臨摹和再現(xiàn),兒童創(chuàng)作力得不到體現(xiàn)。其次,韓國兒童美術實踐課程內容一般以主題的形式呈現(xiàn)課程內容。以貼近幼兒生活經驗和興趣愛好的主題呈現(xiàn)課程內容,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喜愛、對美好事物的初步感受和欣賞、對各種基本操作方法和表現(xiàn)技能的探索學習等方面的內容,根據課題的需要,自然地滲透到每一次具體的活動當中。手工操作的類型很多,如撕貼、剪貼、染紙、折紙、厚紙制作等紙工,以及泥工、綜合材料制作等手工類型。這樣,每一次美術活動都與他們的生活和興趣緊密相連,同時包含一定的美術技能。這些操作類型以及其中涉及的技能技巧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的順序,作循序漸進式安排。同時,根據主題活動的需要,同一類繪畫或手工類型的操作又可以在不同學期反復出現(xiàn)。幼兒在這種感受、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可以慢慢地積累相關知識,獲得有關技能,得到藝術感受和表達能力的提高。生活化和情感性貫穿于每一個主題中,激發(fā)兒童的創(chuàng)作欲望,保持兒童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三、中韓兩國學前兒童美術課程組織與實施比較

中韓兩國學前兒童美術課程都非常注重課程的組織與實施。在課程組織中都針對學生的實際水平,安排多樣的操作實踐,如加強兒童美術課程教案的編寫,安排學生去幼兒園熟悉幼兒園美術教學的過程,參觀幼兒園室內外環(huán)境布置等。首先中韓兩國幼兒園教育教學都非常重視教學計劃的制定。中國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韓國《幼兒教育法》等都有所體現(xiàn),各自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幼兒園的實際水平、教師的條件,制定出具體的行之有效的教學計劃。韓國學前兒童美術課程教學計劃分為半年計劃和課時計劃,有效保證了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對幼兒進行美術教學,克服了美術教學工作的盲目性、隨意性和偶然性。其次,韓國非常重視兒童美術課程教案的編寫。課前教學設計的好壞,對一節(jié)課的成敗起到關鍵的作用。教案是教學活動設計的體現(xiàn),是重要的教學準備。教案因人而異,但都應寫得明確、具體、實用。教案包括課程名稱、教學綱要、教學準備、教學過程這幾個方面。除此之外,韓國在兒童美術課程教學過程和課程評價方式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如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到幼兒園參觀,了解幼兒園的節(jié)日裝飾和日常環(huán)境布置,熟悉幼兒園美術教學過程,增加學生對美術運用的感性認識。從而把課堂學習過程直接與就業(yè)上崗工作、學校課堂教育教學與幼兒園實際工作緊密聯(lián)系起來。在課程評價上采用多種評價形式,如學生自評、師生共評、作品展評、作業(yè)批改等,在這一點上與中國類似。

四、結語

第3篇:兒童美學教育范文

關鍵詞: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弊端;挑戰(zhàn);措施

某教育學家提出了教育的本身目的是在培養(yǎng)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優(yōu)點,改變一個人或者是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優(yōu)點變成本身的這個人,從教育當中挖掘人的潛質、態(tài)度以及能力,培養(yǎng)每一個人的發(fā)展個性,同時將發(fā)現(xiàn)個性和相關的團隊結合在一起。但是從目前我國學前美術教育來說,這一點并不完善。本文就針對學前美術教學存在的弊端和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希望能夠給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提供一定的幫助。

1 我國學前美術教育的現(xiàn)狀

從目前我國學前美術教育來看,最近幾年以來在對兒童實施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第一,從淺顯的認識兒童美術教育達到了一個深度認識的層次。從基本型的技能傳授達到了職能培養(yǎng)、進一步的通過美術教育發(fā)展兒童,全方位促進兒童的生長。

第二,相關教育機構在進行兒童美術教育的過程中,高薪聘用了一些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yè)性人才,改變了傳統(tǒng)的兒童教育現(xiàn)狀,同時加強了兒童美術教育的力度。無論從教學內容、知識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升。

第三,盡管這樣,目前我國的兒童教育仍然延續(xù)著舊的軌道,按部就班的前進著。僅有一小部分的教育機構能夠將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技術融入其中,很多教育機構存在著極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就此,從教育內容、教學方法、兒童美術教學等方面進行描述。

從教學方法來說,過于強硬化和被動化,采取的方式是通過簡筆畫進行教學,但是從簡筆畫的角度進行分析,簡筆畫是歷年以來我國為了鍛煉成人的思維方式和解決能力而采用的一種方法,將其應用到幼兒教育教學當中,這是非常不利于兒童進行自我發(fā)揮和發(fā)展的。這種教學方法不但沒有任何效果反而會帶給學生一種壓力的負面情緒。從美術教學來看,很多教師為了趕進度,只要求學生完成相對應的作業(yè),并不追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忽視教學過程對學生的影響。很多教師甚至將美術教育所滲透的德育教育忽視掉了,不但沒有從根本上對學生進行美術的教育和指導,反而素質教育層面也顯得不足。

2 兒童學前美術教育的建議

針對以上我國兒童學前美術教育來看,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和弊端。就此針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美術教學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首先,從教學方法上進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和弊端有很多,已經不能夠適應現(xiàn)代化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節(jié)奏,同時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壓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興趣。就此認為應該將兒童美術教育和音樂結合在一起,通過音樂進行畫畫。在聽音樂的過程中能夠產生一定的電波,人體在音樂的熏陶下能夠進行長期性的律動,在律動的過程中會使人產生一定的情緒和感想,引導兒童更好地欣賞音樂,從而發(fā)揮兒童的想象力,兒童在進行畫畫的過程中會注入自己的感情因素,從而描繪出一幅生動、形象的動畫。

其次,將故事和美術教育結合在一起。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不斷地引導學生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幫助學生將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故事整合在一起,使得人物更加的形象和合理,培養(yǎng)兒童的想象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兒童在繪畫的過程中充滿想象,對故事充滿期待,能夠從畫畫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

再次,通過做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畫畫。游戲規(guī)則是,在幾張紙上寫上動物和植物的名字,將學生分成1.2.3.4組,每個組選取兩個人站到講臺上,將寫著動物或者是植物的紙貼在黑板上,保證紙的內容只有一個人能看到。這兩個兒童,一個人利用自己的肢體動作描述紙上的內容,另外一個人猜,時間為90秒。紙上內容猜對的給三分,沒有猜中的不得分。最后,哪個組猜中的最多,得分最高。哪個組獲得勝利。采取這樣的游戲方式,首先能夠讓所有的學生參與到其中,能夠更好地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使得學生能夠從不會畫畫到想象畫畫,從想象畫畫到實際畫畫,最終從不愿意畫畫到想要主動畫畫。

最后,將畫畫和自然結合在一起,加強寫生的練習。要不斷的引導兒童觀察大自然,觀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可以在每星期選取一個下午進行寫生,通過對自然近距離的觀察和接觸,通過呼吸新鮮空氣、感悟新鮮事物,通過對春、夏、秋、冬的觀察,通過簡單的素描和對事物的勾勒,能夠給學生一種近距離的美感,從而感悟到美術的含義和精華。

3 學前美術教學改革的策略

首先,美術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它能夠有效地為兒童的審美心理提供一定的幫助。同時因為審美心理的結構變化以及系統(tǒng)結構方式在不斷的內化,沉淀在人心理會構成一種審美心理整體結構系統(tǒng)的元素。美術教育能夠有效地幫助兒童進行整體性審美感知,形成完整性的心理結構,使實踐能夠產生審美需求,形成固定的審美個性。只有不斷地進行長期性的藝術熏陶、藝術實踐以及審美環(huán)境才能夠使兒童構建出和發(fā)展較為和諧完善的個體審美心理概念,從觀察審美變成改變審美、創(chuàng)造美的人。從這個角度來講美術教育是塑造個體審美以及創(chuàng)造個性的一種教育方式。要以培養(yǎng)審美心理結構為主導,以培養(yǎng)審美心理觀念為中心,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意識,從總體上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教學中所倡導的個性化教育。

其次,一些著名的畫家往往會從兒童畫中追求靈感的所在和創(chuàng)造的原動力。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是因為兒童的思想是率真無邪的表現(xiàn),能夠為藝術流露出相對應的感情因素,有效地激發(fā)藝術的渲染力和感染力,能夠提升藝術的魅力價值。這一點足以說明兒童美術教育支持兒童原創(chuàng)和激發(fā)兒童畫畫興趣的重要性。學校在進行兒童美術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遏制模仿現(xiàn)象,避免出現(xiàn)復制、仿造和虛假勾勒的現(xiàn)象。

再次,通過這種模式的美術教學活動,對兒童良好人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幫助,簡單來說就是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因素,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意識,同時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藝術細胞。逐漸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將情感轉化成可見或者是可聽的某種形式,能夠有效地讓學生明白藝術的含義,能夠通過情感的因素理解藝術、創(chuàng)造藝術。

最后,在進行教育的同時一定要遵循學生個性的發(fā)展,要增強學生在美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創(chuàng)作過程中高的創(chuàng)新意識,積極引導和因材施教。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夠專權獨霸,應該起到一個指導的作用,激發(fā)兒童自己去感受、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鼓勵和增強兒童的自信心和主體意識,不僅應該教會學生畫法,同時還應該改變學生墨守成規(guī)的創(chuàng)作,滿足學生想要創(chuàng)作的欲望。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的潛力,激發(fā)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創(chuàng)作,將美術活動作為一種表達認知能力的方式和手段,重視兒童美術的價值。

4 結語

總而言之,針對美術教學來說,一定要遵從尊重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方式進行。要不斷地將美術提升到一個層次,提高學生美術創(chuàng)作的積極意識,從而幫助兒童更好地學習。

參考文獻:

[1] 陳梵婭.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發(fā)展適宜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16).

第4篇:兒童美學教育范文

【關鍵詞】尊重接納;自主創(chuàng)造;打造自信

學前兒童的繪畫作品五花八門,盡管微不足道,但是,教師欣賞的目光,或者簡單的一句話,滿意的一點頭,一個輕微的動作,他們都覺得是對他們創(chuàng)造力莫大的肯定,感受到莫大的快樂,這就是所謂的“賞識教育”。通過對兒童創(chuàng)造力肯定,催生他們潛在的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教師用尊重接納、贊許的態(tài)度、發(fā)現(xiàn)學前兒童作品中的精華所在,使學前兒童在滿足中產生,受到激勵,在無聲的交流中促進學前兒童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提升學前兒童面對困難的信心。

1.用稚氣的眼光看待

學前兒童各自獨特的生活經歷在他們的心目中留下了獨特的印記,形成了他們特別的體驗和感受。學前兒童的繪畫總是強烈地透著一股浪漫天真的稚氣,他們獲得的是成人所不能體驗的生活情趣。在筆者曾進行過以“冰激凌商店”為題的繪畫作業(yè)中,學前兒童用獨特的視角表現(xiàn)了桌子的四條腿,這個學前兒童并沒有受到專業(yè)的透視教育,卻在桌面上是一個俯視角度的茶杯。從畫面上我們可以穿透冰柜看到里面的雪糕,并且配有文字“哥哥你的個子真大”,大冰激凌回答:“你是個小弟弟。”這都是學前兒童生活經驗的反映,充滿了學前兒童對生活無限的遐想。筆者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從事學前兒童繪畫教育的教師,在看到兒童畫出綠色的花以及紅色的葉子的時候會第一時間武斷的“教育”他們,花應該是紅色的,葉子應該是綠色的,他們在沒有完全讀懂學前兒童的繪畫作品而簡單粗暴的用成年人的生活體驗做出的指點,他們沒想到,也許學前兒童想畫出綠色的牡丹花,或者想畫出幾片秋天的楓葉,只是他們不知道綠色的牡丹花和秋天的楓葉不會同時出現(xiàn),僅此而已。在很多從事學前兒童繪畫教學的教師看來,學前兒童的繪畫絲毫無所謂的“畫理”所尋,他們天馬行空的表達,是一次次心靈的自由旅行,這種自由的心靈體驗甚至穿越了時間的更迭以及空間的跨度,因此不能以簡單粗暴的“指點”,扼殺他們正處于萌芽階段的想象力,帶給他們的是受挫的自信心,讓他們以后都不愿意畫,到最后不敢畫。所以對兒童畫的評述不能以成人的“固有觀念”和要求去看待,只有理解學前兒童的心理,懷著一顆童心,才能對兒童畫做出恰當的評價。

2.用想象的思維傾聽

筆者長期從事學前兒童繪畫教育,也常常驚嘆于繪畫對學前兒童的巨大吸引力。學前兒童在進行每一幅繪畫作品中,都是用真實的心靈在表達,無論其結果對于成人來說是如何的難以理喻。這也正是兒童畫有別于成人畫的地方,就是源自那單純稚嫩的天性,對新世界飽含熱情的好奇,驅使他們用無所顧忌的手法,去表達生活。比如筆者曾以“小火車”為題,有某個學前兒童的作品,卻赫然看到一個個數學符號,筆者直接感覺到他對數學的濃烈的愛好,希望小小火車能帶他進入那充滿未知歡樂的數學殿堂。筆者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每一幅學前兒童的繪畫作品,都能表現(xiàn)出一定的主題和故事情節(jié),無論是一條最普通不過的直線,還是最簡單不過的圖案,都帶著他們對生活獨一無二的感悟,反映出他們真實的內心,充滿對未來的向往。所以盡管繪畫的手法尚且十分稚嫩,在畫面構圖上面還不夠完善,但在圖案背后凝聚著濃厚生活氣息的想象力,這是藝術得以存活的最基本的元素。通過每一次繪畫練習,學前兒童在情感體驗以及智力提升方面都得到了鍛煉的機會。想象是兒童畫恒久不變的主題。教師不僅僅停留在指導學前兒童畫的層面上,而是能夠和學前兒童一起,展開想象的翅膀,飛進那夢幻般的童畫世界。

3.用賞識的目光觀賞

對于學前兒童而言,繪畫是一種情感表達的方式,于是他們往往會以“無師自通”的方式,達到“畫無定法,貴在得法”的藝術水平狀態(tài)。學前兒童的繪畫作品,是他們鍛煉想象力表達力的機會,不應該用簡單的好與壞粗暴的評判。教師應該提供自由創(chuàng)作的環(huán)境,鼓勵他們在繪畫中表達出自我的意識,并對他們每次大膽的創(chuàng)作嘗試后,及時給與肯定,鼓勵他們通過每一處細微的表達,傳遞出對現(xiàn)實生活以及內心世界的獨特理解。筆者曾提出以“午后”為主題的繪畫創(chuàng)作,學前兒童的表達異彩紛呈,有的把小雞和蝸牛畫成了好朋友,有的畫出冒出黑煙的煙囪,地面上的人們沒法生活了,教師應該及時肯定,對前者,肯定他們友好的態(tài)度,對后者表揚他們的環(huán)保意識。通過這樣的一個主題發(fā)散性的思維方式的培育,是為將來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培養(yǎng)打下基礎。學前兒童的表現(xiàn)欲望,在自己微不足道的繪畫作品得到教師充分的贊揚之后,大大的激發(fā)出來,從此逐漸養(yǎng)成了“一物多寫”的發(fā)散性思維。學前兒童通過教師贊賞的目光以及肯定的態(tài)度,堅信自己能成為自己生命的創(chuàng)作者,自由的情感充分在繪畫中得到了抒發(fā),不斷的尋求自我創(chuàng)新和探索的道路,逐漸建立起人生重要的自信,成為將來自主學習的基礎。學前兒童的自信心以及創(chuàng)新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以及面對生活積極的態(tài)度,正是源自教師一次次的鼓勵與肯定。

4.用疑惑的意味指導

幼兒園的教師,作為學前兒童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其潛移默化的影響力,甚至會影響學前兒童今后一生的發(fā)展,他們往往以大哥哥大姐姐的形象,成為學前兒童最信賴的“伙伴”,成為他們模仿與學習的對象。這時候如果在學前兒童主動提出繪畫請求的時候,教師開始他們循規(guī)蹈矩的“示范性教學”,勢必讓學前兒童過早的養(yǎng)成依賴性,自信心在教師的示范下慢慢消磨,不愿意積極獨立的思考。事實證明,在繪畫過程中教師過早過多的干預,其實是變相剝奪了學前兒童天性中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得以發(fā)揮的自由,使得繪畫中最寶貴的原創(chuàng)性的水土流失嚴重。成長是一個奇特的過程,當學前兒童的認知達到一定水平之后自然會開始逐漸畫的像。在以“小貓的煩惱”為題的繪畫過程中,教師給出的繪制要求是把魚、小貓和老鼠繪制在一幅畫面中,用自己的方式安排構圖??吹降孛嫔系聂~缸,教師有了質疑:“魚缸放在地面上,小貓就可以吃到魚了嗎?”“小貓的頭和魚缸的口是一般大的,小貓吃不到小魚?!薄澳切∝垶槭裁床怀岳鲜竽兀俊薄斑@是兩只小飛鼠?!敝灰娺@是學前兒童為小老鼠添上了對翅膀。教師要達到培養(yǎng)學前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就需要尊重他們的情感體驗的過程,盡可能的把他們的思維拓展開來,通過以上的繪畫過程中,教師與學前兒童的交流,并不是一種干預,而是通過對對學前兒童事前充分的了解和觀察,對他們繪畫情況進行準確的分析判斷,之后設置的人為的“繪畫障礙”,讓學前兒童通過翻越這些所謂的“障礙”得到思維探索與嘗試的體驗。當然筆者并非完全否定教師在學前兒童繪畫教學中的主導興趣,只是提倡恰如其分的“引導”,別看學前兒童貌似對周遭事物漫不經心,其實他們內心不斷在成長,所以,這種引導必須建立在學前兒童的興趣之上,用適當的方式,教授他們必要的技能。須知,對美的欣賞理解以及美的修養(yǎng)都不是靠“教”可以得到的,需要在充滿智慧和靈性的引導和啟發(fā)的“培養(yǎng)皿”一點點的催生出來的。學前兒童的美術教育強調的是發(fā)散性的思考以及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一種貌似“無中生有”的“無師自通”,教育者需要做到的是認真聆聽,仔細觀察,合理引導,真誠賞識,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歡樂的同時,自主探索性的學習。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前兒童創(chuàng)作的本能,細心挖掘他們的自我內心世界,幫助他們建立面對世界的自信心,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氛圍,幫助他們釋放出創(chuàng)造力的思維,用接納、贊許的態(tài)度對待學前兒童的每一次藝術創(chuàng)作,達到敢于表現(xiàn)自我、勇于表達自我,在交流中促進學前兒童思維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前兒童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任梅.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學前兒童藝術教育歷史演變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

[2]歐陽禾子.從圖形走向發(fā)散思維的訓練[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學科教育

[3]李映佳.音樂教育中的發(fā)散思維研究[D].北京: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

第5篇:兒童美學教育范文

摘 要:現(xiàn)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3~6歲的兒童通常都是憑借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和動作來思考的,他們運用感官探索周圍的世界,而且對感覺器官能接觸到的物質材料充滿了好奇心,這就為向他們進行美術教育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兒童通過美術活動,可以隨心所欲地運用多種多樣的材料,充分表現(xiàn)他們對周圍生活的感受和認識。實踐證明,美術活動是對兒童實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教育的理想活動。

關鍵詞: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表現(xiàn)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一、美術教育可以發(fā)展學前兒童對美的表現(xiàn)力、理解力和感受力

人的審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從小逐漸培養(yǎng)起來的。日常生活中,兒童在成人的正確引導下,感受和理解著存在于自然、社會中的美,無論是幼兒園的美化,人們的衣著打扮,還是家中的生活起居、言談舉止,大自然五光十色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變化,都能引起兒童的注意,激發(fā)他們的審美情感,使他們受到美的陶冶。但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美育是發(fā)散和有限的。所以,有計劃地引導兒童參加美術實踐的各種活動,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兒童對美的表現(xiàn)力、感受力和理解力的發(fā)展。

二、美術教育能發(fā)展學前兒童的觀察能力、記憶力、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

美術教育對兒童的智力及創(chuàng)造才能都有較大的幫助。美術活動是一種視覺活動,兒童在動手之前,首先要通過視覺觀察所要表現(xiàn)的對象,例如物象的形態(tài)、結構、色彩和比例等,使這些因素在頭腦中留下較清晰的印象,然后再憑借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動手表現(xiàn)。在美術教育中,培養(yǎng)兒童積極的觀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一時期兒童繪畫的重要特點,就是依靠表象來作畫,而表象又取決于感知,感知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觀察、記憶和想象。例如,教師準備讓兒童畫某一株植物的繪畫,就可以帶他們到花園里面觀察植物,并不斷地提示他們:看植物長什么樣,要畫的植物區(qū)別于其他植物有什么特點,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有什么特點,這樣就能促使兒童去觀察,經過觀察將植物的形象牢牢地記在了腦海中,那么回來之后,再經過自己的回憶,將該種植物畫出來。這樣的訓練過程同時也發(fā)展了他們的記憶力。

三、美術教育對于增強兒童手和腦的協(xié)調性和靈巧性有很大的幫助

兒童在繪畫或做手工活動的過程中,總是用眼睛觀察,用腦思考,用雙手去參與活動,為了使他們盡快地掌握在造型活動中所必需的各種技能和技巧,就必須訓練他們一些專門的動作,并使這些動作盡可能做到準確,有一定的方向性、一定的速度和力度,因為手的活動關系到腦的發(fā)育,手指動作的訓練對腦細胞可以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手的動作又是與思維活動直接相聯(lián)系的,信息由手傳導給大腦,又由大腦傳導給手,手的活動越多,動作越復雜,就越能刺激大腦皮層上響應的運動區(qū)域的生理活動,從而使思維活動的水平也越來越高。因此,手的動作對發(fā)展思維起著積極的參與作用。

四、美術教育可以培養(yǎng)兒童良好的個性特征

美術教育,主要是強調熱愛美和審美情緒的體驗。對于兒童來講,無論是繪畫還是美工制作,都離不開激發(fā)他們審美的情緒需要和愉快的情緒體驗。因此,正確地實施美術教育,能有效地促進兒童社會情感的發(fā)展,有益于他們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益于改善他們整個學習的性質,并使其積累到一些愉快的學習體驗,同時也有助于兒童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的形成。良好的美術教育能有效地幫助兒童形成積極的個性特征。美術活動能增強兒童對生活的熱情,是特別極具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中,過程還是結果對他來講都是親切和有趣的,會使他們興奮和向往。所以美術活動是對他們實施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育的最佳手段??梢?,美術教育在于通過兒童創(chuàng)造性的美術活動促進其良好的個性品質的形成,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美術教育能促進學前兒童學習其他學科的興趣和效果

各種研究表明,人的左右大腦的功能有很大的差異,這主要表現(xiàn)在二者神經活動的不同方式上,大腦左半球主要是記憶、語言、計算、書寫、邏輯推理和求同思維等智力活動控制區(qū)域,而大腦右半球則是視知覺、空間關系、音樂、舞蹈、身體協(xié)調、直覺和求異思維等神經心理功能的控制中樞。那種只讓兒童注重語言、計算、背誦些外語單詞的學習和訓練都是圍繞著發(fā)揮大腦左半球功能而進行的,如果同時注意兒童畫畫、唱歌、跳舞來加強動作、空間知覺的訓練,那么,將有助于大腦右半球功能的發(fā)展,這樣,對兩半球給予同樣的磨煉,會有助于他們的大腦發(fā)育。各種事實反復證明,兒童畫畫、動手制作與學習其他知識不僅沒有矛盾,而且會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美術教育和其他各學科的活動教育有著密切的內在聯(lián)系,彼此互相促進。常識語言類教學為美術教育活動提供了認識和理解事物的基礎,而美術活動所反映的內容反過來對其他學科的教學活動有復習、鞏固和提高的作用。

總之,全社會都要有重視兒童藝術啟蒙教育的意識,并且把它作櫬俳兒童身心發(fā)展和早期智力開發(fā)的重要手段。從小培養(yǎng)兒童對美術的興趣,讓他們掌握簡單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對將來的學習工作都大有益處。所以,有計劃地引導兒童參加美術實踐的各種活動和注重美術教育,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兒童對美的表現(xiàn)力、感受力、理解力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第6篇:兒童美學教育范文

一、利用視聽媒體,拓寬領域,補償興趣狹窄的缺陷

聽覺是單向的刺激,而像電視、電影、動畫等視聽媒體則可以調動弱智兒童的視聽雙重感官去感受和采納新事物的種種信息。補償了弱智兒童興趣狹窄的缺陷,創(chuàng)造出一種多重感官刺激的教學氛圍。它不受時空條件的制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接納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教學媒體的介入,非常有利于弱智兒童的興趣發(fā)展。我在講《認識蔬菜》時就給他們加上了鼻子、眼睛和嘴巴,讓他們動起來,活起來。學生一看就笑了,加上適合弱智兒童的語言,那就成了孩子們喜歡的活生生的動畫片。就這樣說著,笑著,吃著(我把西紅柿和黃瓜,切成小塊分給他們)找到了他們見過卻不了解的土豆、黃瓜、西紅柿、辣椒……把死氣沉沉的課堂變成了活靈活現(xiàn)、興趣盎然的動畫欣賞。把靜默的課堂演化成一個可以說笑,可以品嘗蔬菜的兒童樂園。在邊學邊玩中度過了愉悅時光,就這樣解決了弱智兒童興趣狹窄、反應遲鈍的學習壁壘。

二、利用多媒體電腦,活化形象,補償形象思維的缺陷

以前的教育教學拘泥于一事一物一景,所有的傳承與感知皆來源于老師的講與學生的聽。但這對弱智兒童而言,無異于隔岸觀火――很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的產生及其在特殊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改掉了這一弊?。核辛艘暵犆襟w的所有優(yōu)勢,并將其夸大、凸顯,形象生動、個性鮮明地展示在弱智兒童面前,這就打開了弱智兒童閉合的大腦皮層,他們模其行,仿其聲,在潛移默化中感知著新事物,學習著新技能。這樣就給弱智兒童搭建起了一座橋梁――通向形象思維的橋梁,補償了他們的想象力,把靜默的事物活化、生動化、形象具體化,使學生多感官、全身心地感知新事物。

三、用幻燈片把邏輯上互相關聯(lián)的事物整合鏈接起來,補償弱智兒童邏輯思維能力的缺失

弱智兒童由于大腦受損,邏輯思維能力很差。能注意表面現(xiàn)象已經很好了,再去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很難的一件事情。作為老師,應用多媒體把這些內在的聯(lián)系以幻燈片超鏈接的方式有聲有色地展示在弱智兒童面前,把深層的東西表象化。這樣就補償了弱智兒童由于大腦受損帶來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缺失。

第7篇:兒童美學教育范文

[關鍵詞] 美國聯(lián)邦政府;學前兒童保育和教育;學前兒童保教計劃

一、美國學前兒童保育和教育現(xiàn)狀

1.學前兒童保育狀況

據2007年9月的統(tǒng)計數字,全美共有6歲以下學前兒童2400多萬,其中3歲以下嬰幼兒約1200萬。2400多萬學前兒童中高達43%(1050萬)的兒童生活在低收入家庭①,其中20%,即近500萬兒童生活在貧困家庭②。③ 3歲以下的嬰幼兒中44%(540萬)生活在低收入家庭,其中21%(260萬)生活在貧困家庭。④

就兒童保育狀況而言,美國早期縱向研究項目(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ECLS)對1萬名出生于2001年的9個月大嬰兒所做調查表明,半數兒童在各種正規(guī)的非親子看護托兒中心(regular nonparental child care)接受照顧;26%的嬰兒由親屬看護(relative care);15%由非親屬看護(nonrelative care),如家庭托幼機構(family child care homes);9%在托兒中心接受照顧。嬰兒獲得保育時間的長短因保育機構類型不同而不同。通常在一周內,由親屬看護的兒童比由非親屬看護的兒童少得到10個小時的照顧,托兒中心的兒童比親屬看護及非親屬看護者多獲得31到40個小時的照顧。該調查指出,嬰幼兒接受保育的類型受其種族的影響。9個月大的黑人兒童(63%)比白人兒童(49%)、西班牙兒童(46%)、亞裔兒童(47%)更多地接受非親屬看護;白人兒童(21%)較之黑人兒童(33%)、西班牙兒童(30%)、亞裔兒童(33%)更少被送去托兒中心。此外,兒童接受保育的類型還受父母收入水平的影響。父母收入低于國家貧困線標準(FPL: Federal Poverty Level)的兒童(43%)較之高收入家庭兒童(higher-income children,52%)更少得到非親屬看護。⑤

2002年,美國家庭調查(National Survey of Ameri-ca’s Families,NASF)以1.2萬名5歲以下兒童為調查對象收集到的相關數據表明,2002年3歲以下母親在就業(yè)的低收入家庭兒童(62%)比高收入家庭兒童(68%)更少得到正規(guī)的非親屬看護,而更多地被親屬看護。就時間而言,3歲以下母親在就業(yè)的兒童38%獲得35個小時以上的非親屬看護,17%獲得15到34個小時,獲得1到14個小時的占17%,另有28%的兒童得不到看護。⑥

2.學前兒童教育狀況

根據美國的教育體制,5歲兒童入讀的幼兒園(Kindergarten)已被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成為正規(guī)教育的起點。因此,學前教育指5歲前的兒童(包括5歲)在未正式入學之前接受的教育。3歲以下兒童入托或入讀的場所被稱為嬰幼兒計劃(Infant/Toddler Program);3歲和4歲兒童的學習場所為學前班(Preschool/Pre-kindergarten)。⑦

兒童期是人生的關鍵期。人的未來發(fā)展所必備的早期知識與經驗、能力等都有賴于這一時期的培養(yǎng)與塑造。在學前期發(fā)展的重要性已被廣泛認識的今日,學前兒童的教育問題早已引起各國政府的密切關注。美國聯(lián)邦政府亦是如此。自1965年以來聯(lián)邦資助的學前教育計劃越來越多,一方面為滿足學前兒童受教育需求,另一方面為滿足家長的兒童保育需求,過去幾十年中加邦學前教育計劃的兒童數量成倍增長。

美國人口現(xiàn)狀調查(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CPS)顯示,1965年全美只有60%的5歲兒童按時入學,1980年入學率上升為85%,到2005年達到近90%。3歲和4歲兒童的入托或入讀率也迅速攀升。1965年僅5%的3歲兒童和16%的4歲孩子進入學前班,而到2005年已有3歲兒童的入讀率已達40%、4歲孩子達70%(詳見圖1)。⑧

全國家庭教育普查 (National Household Education Survey,NHES)自1991年起對學前兒童受教育情況進行了更為詳盡的調查分析,包括加入學前教育計劃的兒童數量、兒童所受保教的類型,以及不同年齡、種族、宗教,父母的不同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對學前兒童保育和教育的影響。

調查表明,2005年69%的4歲兒童和43%的3歲兒童加入了各種形式的學前教育計劃,兒童接受教育的時間也延長了許多。1991到2005年間,不同種族、家庭收入水平、母親的受教育程度、母親就業(yè)狀況、居住地區(qū)的兒童加入學前教育計劃的情況有所差異。例如,就種族背景而言,1991年不同種族的3歲兒童中44%的白人兒童、44%的黑人兒童、21%的西班牙兒童及43%其他種族的兒童加入了學前教育計劃;不同種族的4歲兒童中59%的白人兒童、68%的黑人兒童、50%的西班牙兒童和62%其他種族兒童在計劃中得到教育。到2005年,各種族3歲兒童加入學前教育計劃的增長率普遍較小;4歲兒童的入學率增幅較大,白人兒童達到69%、黑人75%、西班牙人59%、其他種族81%(詳見圖2)。就家庭收入水平來說,1991年貧困家庭兒童中30%的3歲兒童和50%的4歲兒童加入了學前教育計劃;非貧困家庭兒童的比例為3歲45%、4歲62%。2005年,貧困家庭兒童加入學前教育計劃的比例增幅很小,3歲達33%、4歲不變;而非貧困家庭兒童增幅較大,分別為59%和72%。⑨

二、聯(lián)邦學前兒童保教計劃的實施情況

在學前兒童的保育和教育方面,聯(lián)邦政府雖未制定系統(tǒng)的保教政策,但卻多年來一直實施著多個大型的保教項目。這些項目或計劃分別隸屬于聯(lián)邦的兩個部門――衛(wèi)生和人類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其中,衛(wèi)生與人類服務部管轄的主要保教項目有開端計劃(Head Start)、早期開端計劃(Early Head Start)、兒童保育和發(fā)展基金(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Fund,CCDF)、貧困家庭臨時性援助計劃(Temporary Assistance for Needy Families,TANF)和兒童保育和發(fā)展固定撥款(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CCDBG)。由聯(lián)邦教育部管轄的主要保教項目有嬰幼兒及其家人特教補助計劃(Special Education Grants for Infants,Toddlers and Families)、Title I學前班(Title I Preschool)、特殊教育學前班(Special Education Preschool),以及其他小型學前兒童保教項目和專業(yè)發(fā)展與研究項目。⑩

1.開端計劃和早期開端計劃

開端計劃(Head Start)是美國實施年限最長、影響范圍最廣的一個學前兒童保教計劃,旨在為低收入家庭5歲以下兒童(主要為3~5歲兒童)提供早期教育機會和營養(yǎng)保健等多項支持,80%經費源于聯(lián)邦財政撥款,其余部分依靠社會支持。該項目一年約提供90萬個入讀名額,可供全國11%的4歲兒童和7%的3歲兒童及6200名3歲以下兒童入讀,每名入讀兒童平均享有約7500美元培養(yǎng)經費。2005-2006年度,聯(lián)邦政府投入68億美元運行此項目,該年度來自50個州的721 289名3到4歲兒童申請加入了開端計劃,加入人數尚不足所有合格申請者的一半。該計劃支助下的兒童保教機構每天最少開放3.5個小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兒童獲得全日制保教服務。目前,服務于該計劃的教師工資只有K-12年級教師待遇的1/2,據估計,每年財政投入增加約1.3億美元才能填補這一鴻溝。{11}

1994年聯(lián)邦政府又提出早期開端計劃(Early Head Start),從而把服務對象拓展到了低收入家庭0~2歲孩子和孕期婦女。2005年該計劃共服務81 914名3歲以下兒童和10 485名孕期婦女。{12}

2.兒童保育和發(fā)展基金

兒童保育和發(fā)展基金(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Fund)是聯(lián)邦第二大保教項目,隸屬于衛(wèi)生與人類服務部下設的兒童保育局(Child Care Bureau)。13歲以下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可申請此款項,75%的款項以早教券(Voucher)形式發(fā)放。2005年多渠道籌措兒童保育和發(fā)展??钸_89億美元,其中聯(lián)邦政府直接投入48億美元,共170萬兒童得到支助,其中6歲以下兒童110萬。2006年聯(lián)邦政府撥款50億美元運作此項目。{13}

3.特殊教育學前班

自1973年伊利諾伊州、密歇根州和威斯康星州率先為3~5歲殘疾兒童提供免費教育以來,特殊教育學前班(Special Education Pre-school)便成了美國學前兒童支助項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86年的《殘疾人法》明確規(guī)定必須為殘疾兒童或發(fā)展遲滯兒童開辦特殊教育學前班,1992年全國各州都普及了該項目,受惠的兒童數也穩(wěn)步增長。2005-2006年度全美6%的4歲兒童和4%的3歲兒童就讀于特殊教育學前班。{14}

4.兒童保育和發(fā)展固定撥款

美國于1990年頒布了《兒童保育和發(fā)展固定撥款法》(《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 Act》),并于1995年作了修訂。兒童保育和發(fā)展固定撥款(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CCDBG)面向0~13歲兒童??傮w而言,2000年以來兒童保育和發(fā)展固定撥款支助的兒童數基本保持穩(wěn)定。2006年該款項平均每月支助180萬兒童,與2005年相比平均每月增加5.32萬人。較之前一年,2006年里29個州所服務對象有所增加,20個州所服務兒童反而減少。例如,路易斯安那州該年度比去年少支助1.27萬名兒童;同期,加利福尼亞州支助對象增加了4.34萬名。就該款項所服務兒童的年齡分布而言,3歲以下兒童占28%,3到5歲、6到13歲各占36%(詳見圖3)。{15}

三、聯(lián)邦政府針對學前兒童保教事業(yè)

采取的新措施

1.調整政府財政預算,削減兒童支助項目開支

雖然聯(lián)邦政府一直辦理著多個大型兒童支助項目,但是最新統(tǒng)計數字表明全美只有14%滿足條件的兒童享有聯(lián)邦支助的保教服務。鑒于目前國內緊張的經濟局勢,2008年2月4日布什總統(tǒng)在向國會提交的政府財政預案中明確表示,2008年政府將繼續(xù)減少對兒童支助項目的財政投入,預計將減少對151個不同類型的學前兒童保教計劃的投入累計約150億美元。例如,僅就兒童保育和發(fā)展固定撥款而言,自2000以來政府撥款有減無增,致使得到該項目支助的兒童數量從2000年的245萬減少到2006年的230萬。隨著投入資金的繼續(xù)緊縮,預計到2012年,該項目支助的兒童數量將減少到200萬(詳見圖4)。{16} 此外,社會服務補助金(Social Service Block Grant)也將被消減5億美元。

2.保持部分項目投入不變,重點支持貧困家庭兒童

對于大多數低收入家庭特別是貧困家庭來說,家庭收入難以維持食物、住房、醫(yī)療等基本生活需要,根本無法保障對兒童保育和教育的投入,往往只能選擇一些價格低廉的短暫性保教服務。2006年統(tǒng)計數據顯示,43%的貧困單身母親家庭接受著育兒支持,兒童支助收入(child support income)是這類家庭的第二大收入來源,占家庭總收入的36%。一項涉及17個州的調查表明,在沒有任何育兒幫助的情況下,其中11個社區(qū)只有不到10%的家庭能夠承擔起社區(qū)學前教育中心的保教費用。{17} 在經濟局勢不穩(wěn)、早期支助減少的情況下,針對貧困家庭兒童不利的成長環(huán)境和受教育狀況,美國法律和社會政策中心(Center for Law and Social Policy, CLASP)倡議國會預算決議的確定與實行應秉持以下三條原則:(1)不損害貧困家庭及兒童的利益;(2)恢復先前削減的財政投入;(3)通過幫助貧困家庭及兒童促進社會長遠發(fā)展。{18} 國會在裁決財政預算時應明確向貧困家庭及兒童提供幫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不但不能繼續(xù)消減對這部分人群的財政投入,還要努力恢復前幾年減少的貧困家庭短暫性援助計劃、醫(yī)療補助制度(Medicaid)等一些重要項目的投入,為兒童的未來發(fā)展和社會的長足進步打下良好基礎。

3.提高保育和教育質量,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針對兒童早期教育存在的問題與缺陷,美國政府提出“良好的開端,聰明地成長”(Good Start,Grow Smart)項目,致力于從三方面改善學前兒童教育質量。首先,加強啟蒙教育支持項目。衛(wèi)生和人類服務部將開發(fā)一個新的責任體系,對啟蒙教育中心兒童早期識字、語言和算術能力的培養(yǎng)標準進行評估,還將實施一個國家培訓項目,培訓近5萬名啟蒙教師。其次,加強同各州合作改善兒童早期教育。強化聯(lián)邦和州政府的合作,要求各州制定兒童早期教育質量標準及與K-12標準相一致的兒童早期閱讀和語言能力大綱。再次,為父母、教師和看護者提供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增加科學研究投入,加大對兒童早期閱讀和語言能力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力度,并將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與家長、教師和看護者一起分享。{19}

四、對我國學前兒童保育和教育工作的啟示

1.強化國家政府在學前兒童保教事業(yè)中的重要作用

雖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目前兒童保教項目不上規(guī)模、不成系統(tǒng)。在美國社會免費普及5歲兒童的幼兒園教育時,我國還在為最大幅度提升3~5歲兒童的入園率、最大程度規(guī)范幼兒園收費標準等問題而努力,對0~2歲的嬰幼兒保教問題的關注程度還遠遠不夠。除了經濟差異、人口差異、城鄉(xiāng)差距等客觀原因外,我國政府主觀上對幼兒教育事業(yè)的重視和投入更能改善學前兒童保教狀況。

2.關注弱勢群體,支持貧困兒童

我國千百萬貧困孩子和美國的貧困兒童一樣,亟待國家政府和全國人民的關注與支持。貧困兒童是一個社會中最弱勢的群體,是最需要幫助的人。雖然目前我國還沒有能力提供免費的學前教育服務,但并不意味我們就應該無所作為。明確國家貧困線標準、統(tǒng)計貧困兒童數量、規(guī)劃支助體系、采取積極救援,開發(fā)農村資源和城市社區(qū)資源、多渠道開辦學前保教機構等許多工作都亟待進行,我們任重而道遠。

3.學前教育立法勢在必行

美國政府宏觀調控、地方高度自主的學前教育管理體系乃是建立在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之上。加強學前教育立法,保障對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財政投入,提高學前教育師資水平和福利待遇,明確國家政府及地方政府各職能部門的職責與分工協(xié)作,實施國家宏觀調控與監(jiān)督管理等經驗是美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歷程帶給我們的啟示,也是我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刻不容緩的需要。

注釋

①低收入家庭(Low-income Family):家庭年總收入等于或低于國家貧困線標準(FPL:Federal Poverty Level)的200%即為低收入家庭。2007年,一個3口之家的年收入等于或少于34 340美元、4口之家等于或少于41 300美元,即為低收入家庭。

②貧困家庭(Poor Family):家庭年總收入等于或少于國家貧困線標準的100%即為貧困家庭。2007年,一個3口之家的年收入等于或少于17 170美元、4口之家等于或少于20 650美元,即為貧困家庭。

③National Center for Children in Poverty. Basic Facts about Low-Income Children:Birth to Age 6[EB/OL].省略/publications/pdf/text_764.pdf

④National Center for Children in Poverty. Basic Facts about Low-Income Children:Birth to Age 3[EB/OL].http://省略/publications/pdf/download_ 221.pdf

⑤⑥National Center for Children in Poverty. Infant and Toddler Child Care Arrangements [EB/OL]. http://省略/publications/pdf/text_628.pdf

⑦⑩林秀錦:《美國各級政府與學前兒童的保育和教育》,《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版),2006年第9期,第39-43頁

⑧⑨National Institute for Early Education Research. Preschool Policy Brief Who Goes to Preschool and Why Does it Matter [EB/OL].省略/resources/policybriefs/15.pdf

{11}{14}National Institute for Early Education Research. The State of Preschool 2006[EB/OL].省略/yearbook2006/pdf/yearbook.pdf

{12}Center for Law and Social Policy. Suppor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Babies in Child Care: What Does the Research Say[EB/OL]. http://省略/publications/supporting_babies.pdf

{13}The White House. Good Start,Grow Smart:A Guide to Good Start, Grow Smart and Other Federal Early Learning Initiatives [EB/OL].acf.dhhs.gov/programs/ccb/initiatives/gsgs/fedpubs/GSGSBooklet.pdf

{15}Center for Law and Social Policy. 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 Participation in 2006[EB/OL].省略/publications/ccdbgparticipation2006.pdf

{16}{17}Center for Law and Social Policy. Families Forgotten:Administration’s Priorities Put Child Care Low on the List [EB/OL].省略/publications/2008_budget_child_care.pdf

{18}Center for Law and Social Policy. The Congressional Budgets Resolution:Recommendations for a Blueprint in Support of Low-Income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EB/OL].省略/publications/clasp_budget_resolution_recommendations.pdf

第8篇:兒童美學教育范文

這方面,我除了給孩子們多提供動手機會外,還非常注意利用日?;顒迂S富孩子們的知識經驗,如有一次,王濤小朋友在美工區(qū)內快活地擺弄著一些木片、紙條、小盒子等,可是,不一會兒,卻見他沮喪地坐在那兒,望著眼前的一堆東西。一問才知道,原來他想做一個人造衛(wèi)星,可是卻做不出來。我告訴他,老師也不會做,但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最后我們商定,請小朋友們一起幫忙搜集有關圖片,然后再制作。整整一個星期,孩子們?yōu)榱俗龀鲆粋€漂亮的衛(wèi)星忙碌著,孩子們不僅找回了圖片還制作了許多人造衛(wèi)星,一個星期后,我們成功地舉辦了“人造衛(wèi)星展”,并邀請其他班的小朋友來參觀。通過這次活動,激發(fā)了孩子們對宇宙的幻想,在以后的活動中孩子們的想象更加豐富了。

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問題,這需要在教育工作中一點一滴循序漸進地積累。在美術教育中,更要結合美術教育本身的特點為學前兒童創(chuàng)設多種條件和機會。歸納起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實施:

1、創(chuàng)造型教師熱情引導幼兒。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必須有創(chuàng)造型的老師。日本創(chuàng)造學家恩田彰認為,創(chuàng)造型教師能夠在自己身上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性并加以發(fā)揮,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地授課,在教學中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每個幼兒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創(chuàng)造意識,他們喜歡夸大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創(chuàng)造型教師不會高高在上控制他們,而是和他們處于平等地位,尊重和愛護他們富于個性的表現(xiàn),特別是鼓勵他們的創(chuàng)造,只要孩子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意圖,哪怕再“離譜”也給予充分的肯定。這樣,幼兒的個性才會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自我意愿才能得以實現(xiàn),其創(chuàng)造力才會不斷提高。

2、營造富有藝術氛圍的環(huán)境。學前兒童從事藝術活動要有合適的環(huán)境,這樣才有利于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這里的環(huán)境包括物質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物質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要富于藝術性,如在活動室掛置名畫、幼兒作品等圖片,擺放雕塑等藝術品,在活動區(qū)為幼兒提供進行美術活動的材料。心理環(huán)境是指營造自由寬松的氣氛,教師激勵、欣賞、接納幼兒的創(chuàng)造等。

第9篇:兒童美學教育范文

1 兒童先心病解剖教學的特點首先,先心病教學內容廣,包括心臟血液動力學,肺循環(huán),體循環(huán),胎兒血液循環(huán),心臟心音、雜音診斷學,心電圖診斷學,影像診斷學(包括 MRI、CT、超聲和心導管等),介入及手術治療等相關知識,這些多個亞學科和亞專業(yè)相關內容都與心臟解剖學密切相關,因此,解剖學是學習和掌握先心病的基礎橋梁課程,但醫(yī)學生往往感覺學習先心病內容非常復雜。其次,先心病教學內容難,以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主要通過文字、模型和平面圖等方式進行理論課的講解,學生很難對心臟正常和異常的解剖結構、血液流向改變等內容進行立體、動態(tài)的想象和理解,導致在教學中學生學習困難。

2 社交媒體應用于先心病教學

2. 1 社交媒體應用于先心病教學的原則在先心病教學前固定內容管理者(通常是臨床帶教老師),內容應該準確無誤,并且是師生均可接受的形式。并制定交流計劃,包括對象(本科醫(yī)學生的年級以及相關兒科心血管亞專業(yè)的教師)、目的、隱私安全要求、醫(yī)療建議和應對不利事件的計劃(包括垃圾郵件、投訴和不專業(yè)的行為等的處理意見)。

2. 2 社交媒體應用于先心病教學的步驟根據上述交流原則,建立社交媒體微信和微博的先心病解剖教學的虛擬平臺。微博展示先心病患兒的靜態(tài)病歷資料,微信進行病例的實時更新、分析和討論互動。帶教老師建立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并設置僅對目標人群開放。微博呈現(xiàn)先心病患兒病例靜態(tài)信息。微信朋友圈主要為參與人員圍繞病例展開實時討論。帶教老師將患兒入院時的癥狀、體征(包括心臟雜音音頻信息)、包含解剖信息資料的影像學檢查(如 CT、B超)等信息發(fā)至博客。參與人員在朋友圈中針對患兒臨床信息進行交流討論,由帶教老師引導解剖資料的分析討論并對患兒的病情進展進行實時更新。通過充分討論后得出診斷,并提出進一步治療方法。由帶教老師公布臨床診斷及術后解剖診斷,并提供手術治療的相關解剖視頻錄像。最后,帶教老師圍繞該病例設計考試題目,評價學生對兒童先心病解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

2. 3 社交媒體應用于先心病教學的意義通過社交媒體在先心病教學中的應用,首先克服了先心病示教難的問題。示教難是目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兒科顯得尤為明顯。這將導致醫(yī)學生對先心病異常解剖進一步認識欠缺。由于社交網絡融合了圖片、音頻、視頻和即時信息等多種媒介方式,對兒童先心病典型病例廣泛傳播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示教難的問題;并且,因為社交網絡的記憶保存功能,從而使典型的先心病病例在醫(yī)學生中反復播放而加強認識和掌握。其次,社交媒體教學解決了先心病學習難的問題。兒童處于不斷生長發(fā)育階段,其心臟的結構和功能在不斷發(fā)育成熟,故在解剖學等方面均與成人不同,有其獨特特點。參與者們在社交媒體中把先心病的重點、難點知識通俗化,并采用個性化的網絡語言和卡通動畫,激發(fā)醫(yī)學生對先心病學習內容的興趣和熱情。最后,社交媒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教師少的不足。由于多種原因(比如風險高),兒科醫(yī)生數量嚴重不足,心血管亞專業(yè)的兒科醫(yī)生更是減少。交互性的社交媒體在兒科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了重要的溝通橋梁,師生交流機會增多,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時間限制問題,從而彌補了教師少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