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物理學科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可以加強學生對課內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學生通過課外實驗,可以大大豐富感性認識,深化與活化已掌握的物理知識。課外實驗與課堂教學的密切聯(lián)系,可以使課堂教學得到不斷的補充和延伸。
二、可以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消除學生對知識的模糊認識
課外小實驗是由老師提出要求,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的實驗。如果實驗取得成功,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在學習過程中難以掌握的知識,并消除學生對知識的模糊認識。從而消除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障礙。
三、可以培養(yǎng)學生觀察、動手、動腦能力,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
學生學習物理感到困難,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會把所學過的知識用來研究具體物理問題。通過課外小實驗或觀察性實驗,可以把物理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密切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分析、善于總結的良好習慣,使學生感到物理知識親切,能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四、可以鍛煉學生的注意力、耐心、毅力
有些實驗需要進行較長時間的觀察。如:觀察液體的蒸發(fā)、擴散和室溫變化等現(xiàn)象。不適于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實驗或學生分組實驗。只能在課外進行,這些實驗需要進行持續(xù)的觀察、對比。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耐心、毅力等優(yōu)良品質是很有作用的。
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可以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物理課外小實驗以其小型、靈活、生動、多樣等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強烈興趣,有利于因材施教,發(fā)展學生個性,開發(fā)學生智力等。課外小實驗不受大綱、教材的限制,與現(xiàn)代科學技術密切聯(lián)系,學生可以通過課外小實驗來迅速地接受新的信息,開闊眼界,活躍思維,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
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觀點和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通過課外實驗實踐活動,不斷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把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有機結合起來。課外實驗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既經濟又科學,變廢物為器材,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作風。學生通過自己主動地去探索未知世界。當創(chuàng)造和發(fā)現(xiàn)伴隨著學生的學習過程時,學習將會充滿樂趣,將會產生主動學習的強大動力,更好地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物理課程重視科學方法,將科學方法納入物理課程體系。進行科學方法教育,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學的應有之意。本文提出以科學方法教育引領初中重點物理知識教學,采用知識與方法對應的方式,提煉教材中的方法因素,將科學方法作為知識的脈絡去組織教學,進行顯化科學方法教育。
一、回歸“方法本質”,顯化科學方法內在邏輯
科學方法具有把不同的物理知識聯(lián)系起來從而形成知識結構的功能,它是理解知識的綱領和脈絡。進行科學方法教育的前提,就是要探尋方法的內涵,理解方法的本質。以初中物理重點知識密度、功等為切入點,分別顯化比值定義法和乘積定義法的內在邏輯,從而給初中物理科學教育以有益的啟示。
1.密度――比值定義法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比值定義法是定義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適用于物質屬性或特征、物體運動特征的定義,利用一個只與物質或物體的某種屬性特征有關的兩個或多個可以測量的物理量的比值來確定一個表征此種屬性特征的新物理量。
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點內容之一,通常的教學設計采取測量出幾種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記錄數(shù)值,然后分別計算出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最后分析數(shù)據得出“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之間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之間的比值是不同的”的結論,從而引入密度的概念。但是這樣的設計,忽視了比值定義法運用中的一個關鍵問題――為什么要用兩個物理量相比來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這一種處理的缺陷在于并沒有揭示出比值定義法的本質。
實際上,比值定義法本質是比較的思想,這種思想在日常生活中早有體現(xiàn),所以可結合生活實際,揭示比值定義法的實質。可以這樣進行設計:“媽媽買了8斤蘋果,花了17.6元錢;爸爸花了22.5元買了9斤香蕉,小明想知道是蘋果還是香蕉貴?你會怎么辦?”學生會直接想到計算出每斤的售價,即價錢與重量的比。而進一步思考,就是在相同的標準下再做比較。受到這樣的啟示,對于解決“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問題就要選取相同的標準,自然想到要計算出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即比較單位體積的質量;計算后發(fā)現(xiàn):不同物質,比值不等,相同物質比值相等。為描述物質的這種屬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
2.功――乘積定義法
乘積定義法是用幾個物理量的乘積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其中相乘的幾個物理量均為被定義物理量的決定因素,這種方法所定義的物理量與其他各物理量都有關系,并會隨著其他各物理量的變化而變化。
功是乘積法定義的一個典型例子。多數(shù)教學往往從一些生活情景中找出具有共性的決定因素,發(fā)現(xiàn)如果在力的方向上有移動距離,這個力就對物體做功;而對于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這兩個物理量,相加或相減顯然量綱上不允許,相除與效果矛盾,所以就將力與距離的乘積定義為功。但對于為什么相乘,卻欲言又止,說不清楚。
究其原因,是在教學中沒有強調乘積定義法的內涵。追溯其本質,還要起源于數(shù)學上的乘法運算,相同的數(shù)據累加起來的和可以用這個數(shù)乘以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乘積體現(xiàn)的是一種累積的思想,所以,乘積定義法本質上是一種積累效應,這種積累可以是任何物理量的積累,可以是其對時間的積累或是在空間上的積累,具體到功是力對空間的積累。這種積累效應,如果用數(shù)學來衡量,不只簡單表現(xiàn)于宏觀上看似一個物理量在另一個物理量上的直線變化,也不是坐標圖上某一點的累計,而是它帶動的整個平面面積的擴大。
力對空間的積累效應,從物理學的角度認識,是人們在認識能量的歷史過程中,建立了“功”的概念,如果一個力對物體做了功,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就會發(fā)生能量的變化。這種積累,也是能量的一種蓄積,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渡過程。
二、關注“知識生成”,顯化知識獲得路徑
科學方法不僅是理解物理知識的綱領和脈絡,而且它還是獲取物理知識的途徑和手段,根據科學方法中心的知能結構圖,物理知識的獲得途徑為:實驗事實科學方法物理知識(概念、定律等)。顯然,只有通過科學方法的參與,才能使客觀存在的物理知識上升為理論形態(tài)??茖W方法的顯性教育,更能揭示科學方法的本質與科學方法的操作過程。顯化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就是基于科學方法中介的認識路徑。
1.液體內部壓強規(guī)律――演繹推理法
所謂演繹推理法就是指人們以已知的客觀規(guī)律為依據,推知未知規(guī)律的方法。是由一般到個別的認識方法。比如液體內部壓強規(guī)律就是運用演繹推理方法推導得到的物理規(guī)律。取液體內一圓柱形液柱作為研究對象,當液柱靜止時,由二力平衡得到,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壓力F與液柱所受的重力G的大小相等,即F=G(大前提),又壓力F=pS,重力G=ρgSh(小前提),得到p=ρgh,計算液體內部壓強大小的計算公式(結論)。
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如下的顯化方式,讓學生對知識和方法有較深刻的認識:理想液柱 二力平衡(F=G)演繹推理法(F=PS,G=ρgSh,等量代換)液體內部壓強規(guī)律p=ρgh。
另外,教學方式要同學生的不同認知發(fā)展階段恰當配合,才可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階段論,初中學生處于具體運算階段向形式運算階段的過渡階段,這個階段的少年,能夠借助具體形象進行邏輯推理,但還不能從邏輯上考慮現(xiàn)實情景,所以現(xiàn)階段的演繹推理是在教師具體抽象的前提下進行的,如本例中的“取液體內一圓柱形液柱作為研究對象”。
2.阿基米德原理――猜想驗證法
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合理猜想,設計實驗實施科學驗證,再經分析最終得到科學結論,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就是猜想驗證法,有些重點規(guī)律都是由猜想引起,并通過實驗驗證得出的。
浮力是初中物理力學中的重要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是測定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大小的基本原理。下面以“阿基米德原理”為例,來談學習猜想驗證法的顯化途徑。
教師首先創(chuàng)造問題情景,并提出“浸入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哪些因素有關?”學生結合生活中的現(xiàn)象進行合理猜想:根據生活中游泳的經驗,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與物體的體積、物體浸沒的深度、液體的密度有關;根據曹沖稱象的故事猜想到可能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根據石頭和木塊一同落入水中時,常常見到石頭沉底而木塊漂浮,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與物體的密度有關;又可以繼續(xù)猜想到浮力大小是否與物體的形狀有關等。
多個因素都可能對浮力大小有影響,就必須設法把其他的因素人為地控制起來,保持不變,只改變剩下的一個因素,從而知道浮力是否與所改變的因素有關,也就是所謂的“控制變量法”。經過驗證,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有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而兩者結合起來可以計算物體排開液體的質量(重力),進一步猜想到浮力的大小是否等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設計實驗,收集物體排開的液體,經測量可發(fā)現(xiàn):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教師繼續(xù)揭示,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也同樣適用于氣體。
三、注重“遷移應用”,顯化科學方法教育功能
一個方法對應于很多知識的獲得,那么,就可以應用已學習的科學方法去研究那些尚未研究過的事物,進行有效的遷移,即運用科學方法合乎邏輯地推導出新知識,彰顯科學方法的教育功能。既讓學生在運用中感受到科學方法的邏輯力量,也加強他們發(fā)展知識的能力,為提升科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精神奠定基礎。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比值定義法:在壓強、功率、電流等概念的建立中采取的都是這樣的方法。應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依據其意義的不同,還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兩物理量的比值是個常數(shù),如電阻、密度等,比值反映的是物質的性質,與兩個物理量都沒有關系;另外一類基于控制變量的思想,如壓強、速度、功率、電流等,比值反映的是效果,受兩個物理量的影響。但無論哪一類,其本質都是取相同的標準進行比較。
乘積定義法:力在空間的積累被定義為功,在時間上的積累就是沖量;電功、電熱、熱量等概念采取的都是乘積定義法,是電流在時間積累的不同效應。但以上不同物理量的共同特點,都是過程量,本質上是一種積累效應。
演繹推理法:如在推導連通器原理時,取容器底部一理想液片,根據平衡分析左右兩端壓力相等F左=F右,利用F=pS,導出壓強相等(P左=P右),再依據P=ρgh,得到“裝有同種液體時液面總相平”的結論;再如,串、并聯(lián)電路電阻關系,以并聯(lián)為例,用如下的演繹過程更能顯化演繹推理法的邏輯力量:
猜想驗證法使用的頻率更高一些,在探究影響串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電壓、電阻的關系;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關系;液體壓強的影響因素;杠桿平衡條件;影響蒸發(fā)的快慢的因素;影響動能、重力勢能的因素都有體現(xiàn)。提出合理的猜想后,在驗證過程中,常常體現(xiàn)出多種科學方法的交叉應用,如會用到控制變量法確定研究方案,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綜合,利用歸納法得出結論,等等。
四、結束語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重點應當是把握科學方法這條主線。不論是概念教學還是規(guī)律教學,都要牢牢抓住科學方法,以重點知識的教學為切入點,進行科學方法的顯化教育,并在其他新知識的教學中有目的地實現(xiàn)科學方法的有效遷移,將科學方法的掌握植根于每一個物理知識的獲得過程中,從而讓學生感覺到科學方法教育的真實性和實在性,這樣既能加深對物理知識的把握,又能落實科學方法教育。
參考文獻
[1]邢,陳清梅.論中學物理教學中的科學方法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05,8
[2]陳清梅,邢,李正福.論物理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科學方法教育[J].課程•教材•教法,2009,8
[3]胡衛(wèi)平,孫枝蓮,劉建偉.物理課程與教學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張大均,郭成,余林.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關鍵詞:初中物理;電學教學;教學質量;提高措施
一、引導學生做好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只有對物理感興趣,才想學、愛學,才能學好,從而用好物理。由于中學生的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好動、好問,喜歡實際操作,喜愛看不平常的現(xiàn)象,急于想知道是什么,為什么。在教學中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多給學生動手機會,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1】。例如,在“探究物質的導電性”教學中,先引導學生,猜想教師事先準備的:玻璃、塑料尺、鉛筆芯、鹽水等,哪些能讓電流通過使小燈泡發(fā)光?每當驗證的結果與他們的猜想相違背時,他們就急于想知道為什么,學生探究的熱情一浪接一浪,這不僅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還最大限度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展示物理的趣味性,發(fā)展學生思維
中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大致處于直接興趣階段,他們對自然現(xiàn)象的解釋和日常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處理都具有濃厚興趣。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敢于聯(lián)想,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可有意制造“矛盾”,把學生置身于徘徊中,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性。例如,在學習“串、并聯(lián)電路知識”后,利用串聯(lián)電路只有一條通路的特點,以及電鍵與用電器一般串聯(lián)的知識,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一個電路中有一個電源,一個電鍵K,兩個燈泡L1和L2,且這兩個燈泡串聯(lián),當電鍵K斷開時,L1、L2均發(fā)亮,但K閉合后,L1不發(fā)光,L2發(fā)光,這種情況是否存在?若存在畫出可能的電路圖。由于已有知識的干擾,將學生置于“矛盾”之中,學生只有敢于想象,沖出電鍵只能與用電器串聯(lián)的定勢,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既加深了知識的理解,又鍛煉他們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
三、引導學生做好綜合應用題
電學知識頭緒多,綜合性強,做綜合應用題時,學生往往感到無從下手,稍有疏忽就會釀成錯誤。在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指點、引路兩方面。
(一)指點
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由于物理知識理解不透,常會出現(xiàn)生搬硬套的現(xiàn)象,這時,教師要找準癥結,給予指點。例如,在學過“電功率知識”后,筆者讓學生討論“220 V,40 W”和“220 V,100 W”兩盞燈串聯(lián)在電路中,哪個更亮?大多數(shù)學生會認為:100 W的燈泡比40 W的燈泡更亮,這說明學生被燈泡的額定功率所迷惑,而忽視了燈泡的明暗程度與燈泡的實際功率有關,找到癥結后,教師讓學生思考“220 V,40 W”和“220 V,100 W”的兩個燈泡,哪個電阻大?將他們串聯(lián)起來,通過他們的電流大小怎樣?最后引導學生利用公式“P=I2R”來判斷哪個燈泡會更亮。
(二)引路
對于難度較大的題目,教師應采用降低梯度,分設疑點的方法,將學生引向正確軌道。例如,學生在做“電阻R1和R2串聯(lián)接入電路后,兩端所加電壓為24 V,如果R1=80Ω,通過R1的電流為0.2 A,求電阻R2”,由于剛學過歐姆定律知識,很多學生無法解題,筆者采用“分解肢體,化難為易”的方法,先引導學生分析題意,將每個電阻元件對應的電流、電壓、電阻等物理量羅列出來,并將它們對應的關系式或數(shù)值標出來,未知量用“x”標明,最后對照羅列出來的數(shù)據,應用學過的電學知識作答,由于分層降低梯度,學生在教師搭橋引路下,順利實現(xiàn)了認識的飛躍。
四、o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xiàn)、獲取成功的愿望,成功時會情緒高昂,興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敗時,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影響積極性,因此,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自信心的一種有效方法【2】。
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實際,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與梯度,讓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例如,在設置課堂提問的內容與對象時,可根據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難的問題不提問學困生,以免他們答不出來而處于尷尬的境地,繼而產生自卑感。在布置作業(yè)時,要根據不同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題目,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每單元學習結束后,要認真進行單元復習,精心設計測試題,對較難的題目在復習時要進行一些暗示,使他們在復習時有針對性,在測試時獲得一定的成功,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五、注重學用結合
不少學生對物理這門課感興趣,覺得好玩,但是當他們利用所學知識去解釋、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和問題時,他們常常會感到不知所措,這是理論和實際脫節(jié)的緣故,因此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學用結合的能力【3】。電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學了電學知識后,教師可安排指導學生在家觀察電路,利用測電筆辨別火線和零線,學習燈頭線接法,會讀電表指示數(shù),會根據家用電器銘牌上的數(shù)值,算出家中每天或每月的耗電量等,同時還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到工廠和建筑工地去觀察哪些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識。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傳授知識與激發(fā)興趣結合起來,最大限度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使他們樂學、會學;同時,作為主導的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導學生的學法統(tǒng)一起來,實現(xiàn)優(yōu)化教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之我見孫進花;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2-07-15
關鍵詞:物理實驗;農村實驗教學現(xiàn)狀;建議;綜合素質
隨著教育改革的發(fā)展,基礎教育教材在不斷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完善改進。物理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物理實驗教學成為農村物理教師教學的難點。物理規(guī)律實驗對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理解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初中學生剛剛開始學習物理,學習方法及抽象思維能力還沒有形成,因而從加強學生實驗著手進行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一、農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狀及問題
1.農村中學實驗條件硬件設施的現(xiàn)狀
新課標的實施離不開硬件的支持,目前農村初中在新課程實施中面臨著硬件“跟不上”的現(xiàn)象。雖然近幾年來教育教學條件大為改觀,但面臨的新困難也日益加劇,新課程中的創(chuàng)新實驗的儀器缺口更是很大。就筆者所在學校來說,教學設備過于陳舊、老化,缺乏必要的更新和補充,無法適應新課程的教學要求,學生在大部分情況下無法100%做到動手探究實驗,很多同學只能是觀看實驗。
2.學生缺乏實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農村學生由于受家庭、社會等因素的影響,有相當一部分對學習缺乏主動性,這就增加了教育教學的難度。在本人近10年的農村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農村學生對自己缺乏自信,更缺乏對事物的質疑精神和動手實驗的熱情和經驗。農村學生在上中學以前幾乎很少經歷過正規(guī)的實驗操作或探究過程,進入八年級學習物理才開始接觸正規(guī)的實驗操作訓練和學習基本的探究方法。同時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基本上養(yǎng)成了對老師的話“堅信不疑”的思維習慣,所以,進入八年級之后,學生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才真正開始。
二、做好農村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幾點建議
1.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小發(fā)明、小制作”活動,自制學具、教具,創(chuàng)造條件,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
在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克服困難并且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自制教具或學具的熱情。物理學家麥克斯韋曾說過:“演示實驗的教育價值常常與儀器的復雜性成反比,學生自制儀器,即使老是出錯,也常常比人們用細心調整的儀器易于學到更多的東西?!逼鋵崳踔袑W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很多實驗器材他們都可以自己制作,我通過整理統(tǒng)計,得出初中階段學生可自制的學具有:
(1)用硬紙板、平面鏡、刻度尺和量角器自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裝置。
(2)用兩個塑料罐制作阿基米德原理實驗裝置。
(3)用放大鏡、紙屏和刻度尺測定凸透鏡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4)用刻度尺探究聲音的音調和頻率的關系,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5)用彈簧、刻度尺、紙板和砝碼自制測力計。
(6)用木板、毛巾、測力計等探究摩擦力大小的決定因素。
(7)用細沙、木塊、磚頭等探究壓強大小的決定因素。
(8)用木條、木板、刻度尺自制杠桿并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
自制學具和教具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勤儉意識。在教具制作中,我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如何變“廢”為“寶”,利用生活中一些廢棄物,如小鐵絲、廢鐵片、木材下腳料、用完的一次性針管(注意消毒)等,制作出各種各樣的教具,既節(jié)約了資金,降低了教育成本,又可培養(yǎng)學生勤儉節(jié)約、勤勞儉樸的優(yōu)良品質,間接地對學生進行了品德教育。
2.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根據教材實驗特點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設計課外活動的內容,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參觀村辦小型工廠、田野勞動、鎮(zhèn)變電站等各種場所。也可以組織各項專題調查,例如對環(huán)保、生活、交通、新能源等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將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技意識、創(chuàng)造意識等綜合能力,對于開發(fā)學生智力、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和學習興趣都是很有效的。
3.將一些演示實驗根據實際需要改為課外實驗或家庭實驗,將主要在課上實驗的時間向課外延伸
由于課外的時間比較充裕,形式上可靈活多樣,并照顧到學生興趣愛好等特點,有針對性,通過實驗操作加強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結合教材中安排的小制作、小實驗,讓學生課下去做,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主的氣氛中積極自由動手、動腦。
總之,當前的農村物理實驗教學,由于條件的限制,面臨著許多困難,但是,作為一名教師,不能以此為借口,規(guī)避實驗教學,而應該以高度的熱情,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去拓展實驗教學更廣泛的領域,用更多的手段把課堂上所學的物理知識與實踐結合,寓趣味性、科學性于一體,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智力,同時又大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全面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張璞揚.中學物理教學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關鍵詞:物理 應用 實用意識 興趣 科學素養(yǎng)
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使學生學習比較全面的物理學知識及其實際應用,了解物理學與其他學科以及物理學與技術進步、社會發(fā)展的關系?!边@說明在物理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也要重視加強知識的實用價值和社會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應用這些知識。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既有較高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意識,又能學以致用,努力服務于社會的高素質人才。那么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科知識的實用意識?我在近三年的教學實踐中,對此做了一些探索與研究,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抓起。
一、充分利用好各種教學資源
與其它教材相比,蘇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增設了一些特色欄目,如:“活動”、“生活、物理、社會”、“信息快遞”、“WWW”、“知識梳理”、“信息庫”等.這些欄目的設置有利于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也使學生學習更加主動活潑.
“信息庫”知識板塊以嶄新的面目呈現(xiàn)于初中物理教學領域,是教材改革中的有益嘗試.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信息庫”知識板塊的認識.
1 “信息庫”知識板塊的概述
“信息庫”:正文后拓展性的知識,是對教材內容的補充與延伸.該板塊并非在每節(jié)教材后面都會出現(xiàn),而是根據教材內容而設定.“信息庫”知識不強求所有同學必須掌握,所以在教學中具有一定的彈性.“信息庫”知識方便了那些學有余力的學生,讓他們可以選學到更多的內容,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傳授知識的主要工具.如果沒有教材,知識的傳承和發(fā)展將無法得以實現(xiàn).蘇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以素質教育為前提,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宗旨,推出以后立即得到了廣大一線教師的認可.“信息庫”知識板塊作為教材的一部分,如何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其教育教學功效,從而避免設計的理想與現(xiàn)實地操作產生沖突與矛盾,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教學.
2 “信息庫”知識板塊的教學策略
2.1 巧用史料鋪墊,培養(yǎng)科學精神
物理學史是人類對自然現(xiàn)象和物理規(guī)律的認識史.在教學中適當進行物理學史教育,可以讓同學們更多的了解科學發(fā)展的歷程,從前人身上受到啟發(fā)和教益,繼而感悟科學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教材第七章“信息庫”介紹了顯微鏡的發(fā)展最早起源于眼鏡店的老板;第九章“信息庫”介紹了牛頓對科學真理的執(zhí)著追求,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運動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第十三章“信息庫”介紹了伽伐尼和伏打對電流的研究,為了研究電流的大小,伏打竟然用自己的身體進行試驗.通過物理學史的介紹可以再現(xiàn)科學發(fā)展的歷程,科學家們對真理的不懈追求,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的精神.
2.2 聯(lián)系已有知識,溫故而知新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生通過實際生活和小學自然學科的學習,已經對一些自然現(xiàn)象和規(guī)律有了初步的認識.教學中要注重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第九章“信息庫”介紹了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因為學生已經有了摩擦力方面的相關知識,教學時從復習和回顧已學的知識入手,可以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2.3 注重知識遷移,拓寬思維空間
“它山之石以攻玉”,在教授“信息庫”板塊時,既要重視知識的縱向聯(lián)系,更要注意物理知識與生產、生活以及科技的發(fā)展的橫向聯(lián)系,要認識到物理知識對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初中學生會接觸到很多與物理有關的生活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重視知識的遷移,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開拓思路,綜合運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有關問題.第一章“信息庫”介紹了“多普勒效應”,通過閱讀,學生知道了一切波都可以產生“多普勒效應”,它不僅可以用來測定車速,還可以用來測定天體的運行速度.第十五章“信息庫”介紹了計算機中CPU的上的散熱器,這些知識都可以很好地遷移于生活之中.
2.4 結合現(xiàn)代科技,訓練信息處理能力
“信息庫”知識板塊與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搜索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北京天壇的回音壁,巧妙地運用了聲音的反射.如想了解天壇詳細情況,請訪問網站” .又如,教材第三章“光現(xiàn)象”第六十四頁介紹了臭氧層與紫外線的關系,人類的哪些行為和產品會對臭氧層造成傷害,請學生查閱資料.通過對前沿科技知識的搜索和了解,能訓練學生如何利用網絡或其他途徑獲取信息,并從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知識和能力.
2.5 加強社會實踐,注重自我體驗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體驗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加強社會實踐有助于將知識進一步升華.
八年級課本第五十二頁介紹了各種各樣的溫度計,有條件的同學可到工廠和生活中去體驗各種溫度計的使用流程和方法,加強對溫度計的印象.再有課本中介紹了電梯,生活中我們很難去感知電梯的使用原理,如果我們帶領學生去參觀一下建筑工地上的升降電梯,再加上“信息庫”知識板塊的介紹,我們就會明白其實電梯就是滑輪的使用.
2.6 進行制作大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信息庫”知識板塊中設置了不少的探究活動,活動的設置賦予教師新的教學理念和要求,不僅要讓學生獲取知識,更要經歷獲取知識的過程.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提出,要求我國發(fā)展素質教育,初中物理實驗課的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傳統(tǒng)的物理實驗課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新時期對學生的培養(yǎng)要求。針對傳統(tǒng)初中物理實驗課存在的問題,提出物理實驗課與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關系,指出初中物理實驗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作用。
關鍵詞 初中物理;實驗課;綜合素質
初中物理的實驗課是學生理解并掌握所學習過的物理知識的重要基礎與途徑。學生通過初中物理實驗課,了解實驗的要求和過程,通過親自動手,完成實驗的操作和目的實現(xiàn),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發(fā)現(xiàn)物理的規(guī)律,而且能夠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觀察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新課程改革的提出,要求我國發(fā)展素質教育,初中物理實驗課的教學就顯得更加重要了。而傳統(tǒng)的物理實驗課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新時期對學生的培養(yǎng)要求,這就需要對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一、傳統(tǒng)初中物理實驗課的問題
在傳統(tǒng)的初中物理實驗課中,作為學校,用于實驗室建設的資金也投入不少,但是由于物理實驗課普遍得不到足夠的重視,部分學校的物理實驗課課時安排的不足,即使有的學校上足了物理實驗課時,往往實驗的教學目標又達不到,教學的效果不能滿足當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并且,部分學校和物理教師存在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讓學生們自己做實驗,不如教師在課堂讓講解實驗,講解實驗不如讓學生們去死記硬背實驗的過程和結果。這樣導致了一些學校學生的實驗課成了教師演示實驗的課,演示實驗的課成了讓學生背實驗,不需要做實驗的課。而且,部分物理教師不能深刻地理解物理實驗課的重要性,往往不愿意花功夫精心設計一堂物理實驗課,導致了實驗課上內容單一枯燥,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根本達不到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要求。在傳統(tǒng)的初中實驗課中,通常是幾個學生一組去做同一個實驗,這就導致了部分學生只需要看看其他同學是怎么做的,其他同學得到的是什么實驗結果,自己就不用親自動手去做了,更談不上通過實驗,再去思考了。
二、初中物理實驗課與培養(yǎng)素質的關系
當前的時代,是科學技術、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其中物理實驗對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貢獻也是非常巨大的。與物理相關的新技術、新產品,正在不斷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其中有很多成果在我們的生活中逐漸地普及,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這一趨勢有增無減。所以,讓學生多參與物理實驗課,讓學生們多多討論,不僅能夠開拓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而且能夠幫助他們更加適應未來社會的發(fā)展需要。
由于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對于物理實驗課教學的目標要求也高。這需要每位物理教師精心地設計并組織一堂高效的實驗課,教師要通過這堂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去觀察與思考,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是實驗課教學的關鍵所在。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是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去發(fā)展。只有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就需要教師以訓練并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核心,包括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通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能力等等。這更需要教師在現(xiàn)行的教材基礎上,通過認真分析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用心地去教學,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實驗也是組成物理學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因此,要求學生動手做實驗也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然而,在目前的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普遍現(xiàn)狀是,教師重點講授理論知識,學生被要求做大量的習題,對于實驗,則很少讓學生動手操作,教師也是偶爾做做演示實驗。這種狀況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學生通過做實驗認識物理科學,更符合人類探索自然認識規(guī)律的過程,可以讓學生更清晰地更具體地認識物理事實,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實驗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學習生活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的興趣。由于學生能參與其中,且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可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把學生分為兩人或者三人一組,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之間在操作、問題解決方面的合作意識,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也可以較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例如,在做實驗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表述該實驗的實驗步驟、預期達到的實驗目的;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學生遇到了問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之間多做交流,互抒己見,或者向自己多提問,以加強口頭表達能力;在實驗結束之后,教師則以要求學生做實驗報告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通過加強教師與學生或者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加深了學生對實驗內容的印象,使學生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而自學能力的具備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有很大的益處。
五、結語
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等,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作為初中物理教師,應該重視實驗教學,加強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筆者相信通過廣大教師不斷的努力探索,勇于實踐,一定能使這一目標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代衛(wèi)建.初中物理教學中加強學生實驗探究技能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中學),2010,09.
[2]藍煒強.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教學原則的應用價值[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1.
物理學科是研究自然、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物理規(guī)律的學科,初中物理教材中選用和設置了許多與學生個體生活密切的現(xiàn)實案例.初中生學習認知、情感發(fā)展最大特點,就是對現(xiàn)實生活案例“感興趣”.初中物理教師就應抓住物理學科廣泛應用、豐富生活等特點,設置出激發(fā)學生大腦皮層“凸起點”的現(xiàn)實性、趣味性教學情境.例如,在講“摩擦力”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汽車的輪胎為什么表面凹凸不平?為什么我們水平拉動一個物體感到非常費力?穿著鞋底有波紋的運動鞋在濕滑的路面不容易滑倒,而平底鞋則容易滑倒,這是為什么?又如,在講“壓強”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器材,展示“馬德堡半球實驗”的生動畫面和案例,并結合“為什么抽空空氣的瓶蓋不容易擰開?”的問題,讓初中生內心受到“刺激”,情感得到激發(fā).
二、實施實驗教學,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產生學習興趣
物理學科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觀察和實驗能力.物理理論來源于實驗操作,但是又高于實驗操作,實驗觀察是學好物理學科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部分初中生實驗、觀察能動性弱,積極性不強,不愿實驗、不愿觀察,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教師在物理教學中,利用枯燥的公式和例題教學取代豐富多彩的物理內容,致使初中生缺乏內在學習情感和趣味.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借助于物理學科實驗特點,結合學生情感特點,從聯(lián)系學生的經驗、豐富感性認識、做好演示實驗等方面入手,設置形象生動、趣味橫生的實驗案例,使學生產生能動學習情感.例如,在講“力的相互作用”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知“學生之間雙手擊掌”、“在溜冰場穿溜冰鞋推墻壁,自己卻向后退”等生活實驗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深刻領會“力的相互作用”中產生實驗觀察興趣.又如,在講“水的沸騰”時,教師可以采用實驗教學,設置現(xiàn)實生活中常見的水的沸騰現(xiàn)象,在做好酒精燈使用指導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沸騰過程中氣泡的變化情況、溫度的變化情況等,填寫表格,做好數(shù)據記錄,找出物理規(guī)律.在現(xiàn)實案例實驗中,學生把“物”與“理”有效結合,既利于學生的知識積累,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開展評價教學,讓學生在闡述見解中增強學習興趣
關鍵詞:物理課堂;分析能力;理科思維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習興趣不濃,或易被扼殺
初中物理學科教育能否勾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很大程度上要看初二階段接觸物理學科初期的反應。從物理學科的根源抓起,在初二這一年任課教師需利用各種方式充分激起學生的興趣;反之,初中的兩年學習對物理學科存在的最大想法是排斥。學習興趣作為學習的動力源,抹殺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好奇心十分容易,因此當前教育應重點保護初中生對物理學科的求知欲,避免課堂的互動陷入僵局。經研究,許多師資優(yōu)良的中學無法保證課堂效率,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學生的心理因機械化的教學出現(xiàn)了問題或是任課教師將教學重心放錯了位置,間接性地扼殺學生的學習熱情。
2.對實驗教學重視不夠
實驗作為物理課堂中的重要部分,其過程能對學生的物理辨別能力提供感官上的幫助。許多中學教師常把教研中心放在理論上,將僅有的幾堂實驗課含糊帶過,讓學生自己根據課本的提示完成相應的實驗,而沒有細致地為學生講解其中的奧秘,使課程如同自習一般,無法做到有效溝通。一些中學甚至取消了實驗課,讓學生在考試中自行想象實驗過程與實驗結果,擅填虛假實驗數(shù)據。另外,部分中學雖把實驗教學作為物理日常教學的重要部分,但同樣不乏對待實驗教學態(tài)度不嚴謹?shù)娜握n教師,他們將錯誤的實驗操作示范給學生,導致學生在后期的物理學習理解中形成很大的困擾。一些教師對實驗室里存在的安全隱患不聞不問,實驗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并未做出任何提醒,極易引發(fā)安全事故。
3.被動學習,限制學生的發(fā)展
被動學習是初中教學中需要克服的一大難題,一些學生因物理學習遭遇挫折產生了厭學心理。被動的學習從積極性的降低開始,對物理學科的失望導致學生在物理學科領域的個人發(fā)展的停滯不前。不當?shù)膶W習氛圍在學生之間互相影響,制約了學生求知前進的道路。
二、針對問題的幾點思考
1.充分利用實驗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當下的三維軟件可應用在物理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堂上觀看三維視頻,理解物理理論的形成過程,通過視頻中的示范,學生在實驗室可同步操作,避免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一些高端的設備已引入不少中學,筆者認為,物理教學中可以利用photoshop和flash軟件等處理一些圖像與動畫,甚至用卡通形象代替?zhèn)鹘y(tǒng)的機械工具圖,把最準確的信息生動而多樣化地呈現(xiàn)給學生,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學熱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與效率。
2.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倡問題式教學
要想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應讓學生提高互動意識并保證當日課堂上的問題能夠及時解決。教師可制定一些課堂規(guī)章,讓學生以提問為樂,還可開設小班教學或是分組實踐教學。例如,把一大班的學生分為三四個小班,削減學生的數(shù)量,使教師與之溝通更加方便,有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想法與弱點。人數(shù)減少,學生就有大量的時間在課堂上提出問題,和教師探討問題的根源。分組教學也是如此,讓不同組的學生錯開時間進行實踐。
3.培養(yǎng)問題意識,提高質疑能力
學生學習知識的意義不僅在于學生學科知識的積累,還在于質疑知識的錯誤,打破舊套路,為學科的科研道路打下堅實基礎。教師有責任對學生的問題意識與質疑意識做明確的指導,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開放,勇于質疑。例如,教師可給學生一個專門質疑學科知識的時間,讓學生在集中的時間段里彼此交流自己的想法。再如,教師可指導學生如何論證自己的觀點,把想法通過紙質或者郵箱的方式回饋給教師。一段時間以后,學生的問題意識與質疑能力自然會有所提高,并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初中教育相較于小學教育多了很多硬性要求,學生如何從條條框框中脫離出來,并克服自己的叛逆心態(tài),融入學習,值得學術界重視。而物理學科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呈現(xiàn)出豐富生動的教學形式,只是目前初中物理教學中少有成功的案例存在。本課題提出的幾點思考在未來的物理課堂教學中作為參考,通過具體課堂教學的改良,驗證其科學性與可行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