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范文

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

第1篇: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范文

【關鍵詞】 心理素質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

1 引言

心里學研究表明: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況是否正常、健康與家庭、社會和學校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生對父母、同學、老師以及對學習問題等方面的認識和處理方式,往往會影響一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對前途的看法。這是關系到學生能否健康成長的重要問題。因此探索和研究目前日益嚴重的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刻不容緩的。

2 目前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

一份報告曾這樣預言:“從現(xiàn)在到21世紀中期,沒有任何一種災難能像心理危機那樣帶給人們持續(xù)而深刻的痛苦”。據(jù)有關心理咨詢機構統(tǒng)計,青少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不健康或出現(xiàn)心理障礙的比例呈上升趨勢。我認為,中學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2.1 心理承受能力弱。風險和挫折是人生中難免的事,敢冒風險和戰(zhàn)勝挫折,這才是人生應有的品格。可是由于青少年學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們對復雜艱難的現(xiàn)實生活缺乏心理準備,一旦遇上風險和挫折,心理提防容易崩潰,情緒容易低落,產生失望感,甚至危機感。

2.2 自私狹隘,虛榮心強。一些學生,缺乏包容開放意識,學習和生活上只能聽恭維,不能聽批評,只能比別人強,不能讓別人超越自己,對強于自己的人,當面冷嘲熱諷,背后挖苦打擊,對有小錯或有負于自己的人,常斤斤計較,甚至懷有報復心理。

2.3 缺乏意識和毅力,愛因斯坦說:優(yōu)秀的性格和鋼鐵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學更為重要,現(xiàn)在中學生獨生子女多,有的從小過著眾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讀書缺乏毅力,在遇到困難與失敗,表現(xiàn)為意志軟弱,缺少戰(zhàn)勝困難和挫折的勇氣和決心。

2.4 情緒易波動,自控能力差。心理學家一致認為,在決定成功的諸多因素中,智商只起20%的作用,80%的作用來自于其它因素,其中包括“情商”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它包括了人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健康穩(wěn)定的情緒及抑制沖動、延遲滿足的克制力,也包括如何理解他人,接納他人和被他人理解、接納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3 目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形成的原因

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有學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客觀因素。概括起來主要在三個方面:①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②社會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③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影響。

3.1 家庭環(huán)境因素:從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起很大作,父母是孩子接觸的第一位老師。因此家庭環(huán)境的好壞與孩子的心理素質形成有極大影響,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是維護學生健康心理的基礎,家庭成員間關系和睦融洽,孩子性格開朗樂觀,適應環(huán)境能力也會更強。相反家庭破裂,父母不合,家庭成員關系緊張,將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極大的傷害,使孩子養(yǎng)成孤僻,難以交往的性格。

3.2 社會負面因素:社會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具有廣泛性、復雜性和持久性。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下,難免使一些學生產生理想破滅的失落感,缺乏目標和追求的空虛感,出現(xiàn)一些病態(tài)和人格障礙,造成心理失衡,甚至精神崩潰。

3.3 學校教育管理因素:學校教育對學生心理的發(fā)展起著主導的作用,具有針對性、選擇性和計劃性。然而,在目前學校教育中,某些地方應試教育十分嚴重,片面地追求升學率,高強度的學習要求,高頻率的考試,超限度的加班加點,強烈地刺激著中學生幼稚的心靈。

5 培養(yǎng)中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對策

世界衛(wèi)生組織心理衛(wèi)生處指出:“學校是促進中學生思想健康最適合的場所,學校可以給學生一些解決問題的技巧,并通過特殊問題的干預和心理咨詢,轉變學生的行為”。因此,在培養(yǎng)中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過程中,應注意采取以下對策。

5.1 教師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的高尚品質是培養(yǎng)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保證,要培養(yǎng)出身心健康,個性發(fā)展全面的跨世紀人才,學校教師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5.2 學會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和自信意志是他們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關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樹立遠大理想、確定人生目標,才有可能形成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才能激起學生的自信、積極進取、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

5.3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各科在教學中滲透培養(yǎng)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良策。教師要轉變觀念,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改變只看成績不看能力的測評方法。

5.4 多形式的心理咨詢服務是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學校應設立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信箱、電話,使學生心理障礙有處釋放,有處傾訴,從而找到良好的應對方法。

第2篇: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范文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這是一種新的應用寫作文體,這種文字體裁是隨著現(xiàn)代科學研究活動計劃性的增強和科研選題程序化管理的需要應運而生的。

亦可采用德爾菲法評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門綜合評議的意見,確定是否批準這一選題。開題報告作為畢業(yè)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jù)材料之一。開題報告的質量寫得好與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把在準備工作當中搜集的資料整理出來,包括課題名稱、課題內容、課題的理論依據(jù)、參加人員、組織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時間、經(jīng)費的估算等等。

標題的擬定。課題在準備工作中已經(jīng)確立了,所以開題報告的標題是不成問題的,把你研究的課題直接寫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導過一組同學對倫教的文化諸如倫教糕、倫教木工機械、倫教文物等進行研究,擬定的標題就是倫教文化研究。

就是內容的撰寫。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課題研究的背景。

所謂課題背景,主要指的是為什么要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所以有的課題干脆把這一部分稱為問題的提出,意思就是說為什么要提出這個問題,或者說提出這個

課題。比如我曾指導的一個課題倫教文化研究,背景說明部分里就是說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倫教作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的同時,她的文化發(fā)展怎么樣,有哪些成就,對居民有什么影響,有哪些還要改進的。當然背景所敘述的內容還有很多,既可以是社會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關鍵在于我們所確定的課題是什么。

課題研究的內容。課題研究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課題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黃姝老師的指導的課題佛山新八景,課題研究的內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為重點,考察佛山歷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結合佛山經(jīng)濟發(fā)展的趨勢,擬定開發(fā)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氣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報告及開發(fā)方案。

課題研究的目的,應該敘述自己在這次研究中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比如我校葉少珍老師指導的重走路研究課題,在其研究目標一欄中就是這樣敘述的:

1、通過再現(xiàn)歷程,追憶戰(zhàn)士的豐功偉績,對概況、途中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什么是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過小組同學間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說,培養(yǎng)合作參與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使同學的信息技術得到提高,進一步提高信息素養(yǎng)。

在課題研究的方法這一部分,應該提出本課題組關于解決本課題問題的門路或者說程序等。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方法有:實地調查考察法(通過組織學生到所研究的處所實地調查,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問卷調查法(根據(jù)本課題的情況和自己要了解的內容設置一些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向相關人員調查的方法)、人物采訪法(直接向有關人員采訪,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獻法(通過查閱各類資料、圖表等,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等等。

在課題研究中,應該根據(jù)自己課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課題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實用就行。

課題研究的步驟,當然就是說本課題準備通過哪幾步程序來達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這一部分里應該著重思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課題大概準備分幾步來完成。

一般來說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方面:準備階段、查閱資料階段、實地考察階段、問卷調查階段、采訪階段、資料的分析整理階段、對本課題的總結與反思階段等。

這屬于對本課題研究的管理范疇,但也不可忽視。因為管理不到位,學生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有時就會偷懶或者互相推諉,有時就會做重復勞動。

因此課題參與人員的組織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參與研究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推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本小組的任務分派和落實。

然后根據(jù)本課題的情況,把相關的研究任務分割成幾大部分,一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最后由小組長組織人員匯總和整理。

一個課題要開展,必然需要一些經(jīng)費來啟動,所以最后還應該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課題所需要的資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資料需要多少錢,實地調查的外出經(jīng)費,問卷調查的印刷和分發(fā)的費用,課題組所要占用的場地費,有些課題還需要購買一些相關的材料,結題報告等資料的印刷費等等。

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足夠的資金作后盾,課題研究勢必舉步維艱,捉襟見肘,甚至于半途而廢。因此,課題的經(jīng)費也必須在開題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綢繆,才能真正把本課題的研究做到最好。

畢業(yè)論文開題報告范文 課題名稱:

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

一、立論依據(jù)

研究意義

健康的心理素質是良好的道德品質形成的基礎與核心,同時也是智能正常發(fā)揮的保證。因此,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當前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小學生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群體,正處于生理、心理迅速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容易出現(xiàn)各種心理健康問題。近年來,大量的研究和調查表明,心理問題的低齡化趨勢明顯,小學生的整體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擔憂。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嚴峻現(xiàn)實,反映了在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與緊迫性。為了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我們必須關注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了這些影響因素,才能很好地利用或控制這些因素,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為此,從小學生自身、家庭、學校和社會四方面,分析了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諸多因素,說明了小學生心理問題的形成是社會、家庭、學校和小學生自身等諸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只要我們從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有的放矢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維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文獻綜述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物質和精神二者缺一不可。小學生的天生素質如何發(fā)展,有賴于他的周圍環(huán)境,而其心理怎樣發(fā)展,則取決于他的生活過程。一般來說,小學生的身心健康與遺傳、營養(yǎng)、家庭環(huán)境、學校教育、社會環(huán)境以及學生心理的自我強度等方面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李建軍.青少年自殺行為的低齡化問題研究。新世紀以來,我國青少年自殺呈現(xiàn)低齡化趨勢。應試教育與學習壓力的超負荷造成少兒身心的亞健康。心理疾患的高發(fā)是造成自殺行為的低齡化的重要原因。我國未成年人在情感、人格、人性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普遍存在的校園欺侮現(xiàn)象也是造成少兒自殺的原因之一。家庭因素對于青少年的自殺行為有著重要關聯(lián)。青少年的綜合素質的發(fā)展與減負問題是社會轉型時期我國中小學教育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也是有效防治自殺的重要途徑。

田云蘭.關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思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情況與目標取向關于心理健康教育,國內比較常見的提法還有心理衛(wèi)生教育、心理品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心理教育等。這類提法含義基本一致,即離不開心理二字,最終還在于教育,成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還有一類提法比較普遍,如心理輔導、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心理診斷、心理衛(wèi)生等。這類提法沿用了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的術語,但含義十分廣泛,在學校也多指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我們沿用心理咨詢這個術語,從心理咨詢自身的發(fā)展來看,國際心理科學聯(lián)合會編輯的《心理學百科全書》(1984年)認為,心理咨詢應遵循兩種定義模式,即教育模式和發(fā)展模式。指出咨詢心理要始終遵循著教育的而不是臨床的、治療的或醫(yī)學的模式,咨詢對象(不是患者)被認為是在應付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和任務方面需要幫助的正常人。咨詢心理學家的任務就是教會他們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為,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已經(jīng)存在的能力,或者形成更為適當?shù)膽兡芰?。咨詢心理學強調發(fā)展的模式,它試圖幫助咨詢對象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掃除其正常成長過程中的障礙。

高平從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可以分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環(huán)境影響三方面分析得出:生理因素是基礎,心理因素是依據(jù),環(huán)境影響是條件。要想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全發(fā)展,必須從改善外部環(huán)境入手,開展廣泛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不斷增強心理適應能力,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以上各種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充分認識到小學生心理健康對小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強調了就安康的實質;認識到了健康不僅是沒有軀體的殘缺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tài)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有適應問題、情感問題、學習問題、行為和人格偏離四大類,這些問題的產生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我們應當從自身、家庭、學校、社會等生物的、環(huán)境的、教育的幾個方面來分析。

二、研究方案

研究目標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jīng)濟初見端倪,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在倡導素質教育的同時,人們提出了全面素質的概念,即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勞動技能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從一定意義上說,心理素質決定著其他各種素質的質量水平,甚至于決定著學生最終能否成才。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全發(fā)展。

1、通過研究,全面了解小學生心理狀況,獲得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2、通過實驗研究,獲得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個案,探索出適應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研究內容

1個體自身所具有的內在的因素;2家庭環(huán)境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3學校教育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4社會環(huán)境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研究方法

本課題主要采用文獻法、行動研究法、心理測試法、經(jīng)驗總結法、成果分析法。

三、論文大綱

1個體自身所具有的內在的因素

(1)遺傳因素;(2)生理因素;(3)心理因素等。

2家庭環(huán)境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1)家庭結構;(2)家庭氛圍;(3)家庭關系;(4)教養(yǎng)方式;(5)家長的榜樣;(6)家長的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

3、學校教育是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導因素

(1)校風與班風;(2)學校環(huán)境;(3)教學內容和方法;(4)教師素質;(5)師生關系。

4、社會環(huán)境是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誘發(fā)因素

(1)社會政治、經(jīng)濟生活;(2)大眾傳媒;(3)社區(qū)環(huán)境。

四、主要參考文獻

[1]李建軍.青少年自殺行為的低齡化問題研究[J].貴州大學學報(社科版),2006,24(6):70-72.

第3篇: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范文

情緒;心理品質;心理困擾;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3)03—0063—01

在我國社會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日益凸顯。針對這一現(xiàn)狀,《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課程設計理念,即以初中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為基礎,以初中生成長過程中需要處理的關系為經(jīng),以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國情等內容為緯,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的作用。那么,該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思想品德教學之中呢?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初中生處于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發(fā)展上得到有效幫助和正確引導。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應從初中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積極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衫谜Z言、動作、表情等向學生傳遞正面信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使他們獲得情的感染、愛的激勵、美的享受,讓其通過討論、課題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動探索社會現(xiàn)實與自我成長中存在的問題,在合作與分享中擴展自己的經(jīng)驗,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增強道德認知,為其心理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緒與情感

情緒與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需要而產生的態(tài)度體驗。初中生的情緒活動強烈但不穩(wěn)定,情感活動豐富但不深刻。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在注重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學習需求,要運用適當?shù)慕虒W方式,豐富學生的道德體驗,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豐富多樣的活動,不斷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如,在講授《學會調控情緒》一課時,我為學生介紹了一些諸如注意力轉移法、合理宣泄法等調節(jié)不良情緒的方法,并要求他們結合教材內容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以使其通過親身體驗與感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良好的情緒與情感,學會正確地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不斷地提高道德實踐能力。

三、促進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

思想品德教學的目的在于促進初中生良好道德品質及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與發(fā)展,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礎。教學中,教師應從教學實際出發(fā),積極開發(fā)相關學科中的思想品德教學資源,將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國情等教學內容進行有機整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獲得多方面的體驗和感悟。此外,教師還要重視對學生心理素質的科學考查和綜合分析,應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策略,如,組織演講比賽、專題講座,開展心理咨詢活動等,在具體的情境中促進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

四、化解學生的心理困擾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時常會被一些心理問題所困擾。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就會阻礙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教師應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能力和行為,并圍繞他們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堅持正面引導,幫助學生化解心理困擾。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緊張、厭倦等心理,要及時地進行疏導,以使他們保持平和、愉悅的心態(tài)。對于學困生,應予以個別輔導,積極幫助他們改進學習方式,提高其學習的自信心。教師還應通過多種方式使學生正確認識青春期性心理及交友等問題,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第4篇: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范文

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呢?在生物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師全面了解學生,掌握學生智力和非智力水平,根據(jù)學生實際接受程度,以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內容,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融洽的師生互動關系,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情緒、情感等心理素質。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心理氛圍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轉變其社會角色,變成與學生完全平等的朋友和知己,尊重、關心和接納學生的表現(xiàn)和行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認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互動過程。教師應該營造民主平等、積極合作的課堂心理氛圍。教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都給予同樣的關懷、愛護,這有助于形成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態(tài)勢,以及師生情感的互動。例如: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人格上給學生以平等地位,要經(jīng)常使用“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研究好嗎”,“我相信你以后比老師想得更好”,“這個問題你能解答,你能行,不妨試試”等平等和激勵性語言。

二、挖掘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教材的處理與挖掘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靈活妥善地處理,善于把握教材內容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涉及點,教學方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點,學生學習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接觸點。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培養(yǎng)其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他們的學習方法。例如,在新課程標準中,課程的具體目標含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其中包括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意義,提高環(huán)境保護意識;了解我國的生物資源狀況和生物科學技術發(fā)展狀況,培養(yǎng)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感,增強振興祖國和改變祖國面貌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與衛(wèi)生習慣,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

三、在教學中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

教學設計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主體心理需求,教學要適應和促進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教師指導下的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形成學生主動學習、好奇探究的意識和堅持不懈、精確細致等品質,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氛圍,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給學生充分的操作自,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進而促使學生好學、樂學。例如,教師在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時,需要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提問,并在提出假設的基礎上進行探究活動方案的設計和實施,注意課內外活動相結合,重視探究性學習報告的撰寫和交流。

四、對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強化學生的成功體驗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學習興趣,進而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在生物教學中要根據(jù)生物學科的內容特點,改進教學的策略方法,使學生愉快地、興趣盎然地學習。成功和失敗不僅是反映學習成果的信息,而且可能對后續(xù)學習的動機產生正性或負性影響。教師要善于運用課堂提問、演板等方式,對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因人而異地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提出不同要求,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挫折、失敗,進而不斷激發(fā)全體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積極性。對于一些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的實驗,如“種子萌發(fā)環(huán)境條件”“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huán)境因素”等交給學生自己來完成,對成功的學生給予鼓勵性評價,以強化其成功的體驗。

五、適時對學困生給予個別幫助

教師要善于觀察、了解和理解學生的情緒、情感。對于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疲勞、緊張、懶散、分心、煩躁、厭倦等情緒,要善于因勢利導地進行調適、疏導,并隨機處理各種突發(fā)事件,使學生較長時間地保持平靜、愉悅的心態(tài),進行有效的學習活動。教師要對學習困難生進行個別教育,幫助其改進作業(yè)方法,提高學習技能與自信心,以及對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中學生物有關于青春期教育的知識點,但教學中一帶而過甚至忽略不教或讓學生自己閱讀的現(xiàn)象卻不少,學生不能從正確的途徑獲取性知識和正確健康的性心理,不能正確抑制性沖動,就容易發(fā)生問題,阻礙身心發(fā)展。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青春期的發(fā)育特點,同時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戰(zhàn)勝性沖動,破除學生對性問題的神秘感,改變對性的無知與困惑,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性心理。

六、重視教師人格的作用

第5篇: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體育教學

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體育教學應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則,提高貫徹“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的自覺性,充分發(fā)揮體育修心養(yǎng)性的特殊作用并加以拓展,協(xié)助學生開發(fā)心理潛能,滲透以智力健康、個性心理、心理品質、情緒情感、心理適應為主的教育,指導幫助大學生排除心理困擾、克服心理障礙。

一、體育教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學校教育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是其他任何方法手段都不能代替的,體育活動是保持或增進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一個重要方法。在學校體育教學中,要利用這一特點,把舊觀念中體育只作為鍛煉身體、增進健康的一種手段,擴展認識到體育對人心理健康有重大影響,并把它作為改善心理環(huán)境、增強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體育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心理的特異性,通過各種方式的心理教育,幫助、指導其克服與消除種種弱點,培養(yǎng)其良好的心理品質,促使其身心和諧、健康地發(fā)展。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一個人全面發(fā)展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

二、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日常的體育教育教學中

心理健康教育應向大學生教育的全過程滲透,向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與各科教育活動相結合。高校的日常體育教育教學活動應該有一部分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課堂教學活動,是大學生心理品質形成的基本途徑,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各種教學活動都蘊含著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所以,體育教師要努力地挖掘教學活動中有利于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因素,盡可能地消除各種不利因素,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內容、行為滲透到每天的具體教育教學中,力爭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三、體育教學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國家教委1989年對全國12.6萬大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有20.23%的人有不同的心理障礙;1997年湖南某大學采用SCL-90量表,對職教學院431名學生進行了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其中19.26%的大學生存在心理問題。據(jù)《2003北京市高校學生心理素質調查及開展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的研究報告》顯示,大學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問題的占16.5%;南京4所高校1萬名大學生的精神狀況顯示11.7%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心理疾病。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要采用多種途徑和多樣化的方法,在各種技術技能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可以有針對性地傳授一些心理調節(jié)的知識和技能,使學生更好地應對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困惑。可以組織心理健康體育教育活動,如組織比賽、社會實踐等,在活動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親身體驗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可以利用班級或團隊活動及校園文化活動,有意識地開展一些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心理輔導與咨詢,對大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團體輔導和教育干預,對個別問題進行個別輔導和咨詢,加強學校、社會、家庭的聯(lián)系,形成三者結合的教育網(wǎng)絡,減少大學生內心的矛盾性,從而全面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只有使其認識到健康體育生活方式對促進自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性,才能使其自覺地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健康的、科學有效的體育健身手段和方法,才能使其按個人意志堅持不懈地參與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

四、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心理狀態(tài)和信心

學生的運動技能和學習成績的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動作的好壞、學習成績的優(yōu)劣無不展現(xiàn)在師生面前,因此,學生比較容易產生不同的情感體驗:凡是伴隨著使人滿意、愉快的情感體驗,其活動常常受到強化;而不滿意的情感體驗則使活動受到抑制?;诖耍w育教師應注意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表揚和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長處,排除其不良的情緒干擾。當學生某個動作失敗時,教師應給以鼓勵并正確地分析和耐心地幫助,以增強其繼續(xù)練習的信心和勇氣。體育比賽有勝利者必然也有失敗者,教師要抓住“失敗”這一契機,幫助學生分析失敗的原因,尋找成功的機會。對那些技術動作復雜、一時難以掌握的學習內容,教師應采取分層次教學和降低練習難度要求等方法,讓那些能力有限、素質較弱的學生也能完成動作,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練習的成功往往是興趣的催化劑。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成功的滿足,誘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體育教學中實踐性、競爭性、公開性、協(xié)同性決定了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性,因此教師應明察秋毫,審時度勢,利用教學藝術,因人因才施教,滿足學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在促進提高他們運動能力的同時,調節(jié)他們的情緒和情感,陶冶他們的情操,磨練他們的意志,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完善他們的個性,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五、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強教師責任感

第6篇: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范文

【關鍵詞】小學生 體育 心理健康 內涵 影響

【中圖分類號】G8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1-0235-02

根據(jù)近年來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調查報告表明,我國中小學生心理障礙的人數(shù)呈遞增趨勢,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心理健康已成為中小學生接受教育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前提,也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1.小學心理健康的教育與目的與任務

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從了解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特點和內心的需要出發(fā),通過心理教育和引導,解決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是小學生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提高認知能力、自我調控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說到底就是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以培養(yǎng)適應我國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數(shù)以億萬計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為目的。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要促使小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

(2)要維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亦即減少和消除各種不良因素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

(3)要增進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據(jù)小學生成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特點和需要,采取各種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個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如果學生的心理出現(xiàn)障礙不但嚴重的影響小學生自身的健康發(fā)展,而且也會給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巨大的困擾,直接影響學校教育任務的完成與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因此,在學校教育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和具有重要意義的舉措。

二、學校體育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1.學校體育對小學生智力和能力發(fā)展的影響。

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的核心任務。它不僅是完成學習活動的必要條件,也是完成其他一切領域實踐活動的根本保證。學校體育是一種積極、主動的過程,它能使學生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結合,在進行連續(xù)的腦力勞動之后,體育活動能夠促進學生腦部的血液循環(huán),使大腦得到充足的血和氧的供應,左腦得到充足的休息。能夠消除疲勞,使學生頭腦清醒,精力充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促進學生智力和能力的發(fā)展。

2.學校體育對小學生意志品質的影響。

意志是人在社會活動中重要的心理因素,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在小學階段,是學生意志品質形成的最好時機,它受到社會因素、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學校體育是培養(yǎng)學生意志品質的關鍵。研究表明,體育運動與形成良好意志品質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為體育是一項極其艱苦、對抗又非常激烈的活動,緊張、易疲勞是其顯著特點。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必須要具有明顯的意志力和強烈的情感體驗。所以說,通過體育鍛煉是非常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頑強勇敢、吃苦耐勞、堅持不懈、克服困難等意志品質,使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

3.學校體育對小學生個性品質發(fā)展的影響。

人的個性是人體各種心理特征的綜合。具體表現(xiàn)在興趣、愛好、才能、氣質、性格等方面。體育活動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作風和意識。經(jīng)常參加體育活動對培養(yǎng)和反戰(zhàn)學生的個性有很大的作用。體育活動集體性特點有助于塑造學生的個性。實踐表明,經(jīng)常參加體體育活動的學生,興趣廣泛、性格開朗、豁達大方、有良好的氣質。學校體育還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礙,治療心理疾病,有針對性地進行體育鍛煉是克服心理障礙、治療心理疾病的有效心理訓練方法.通過體育鍛煉活動,尤其是參加一些自己非常感興趣,自己又非常擅長的體育活動,對于增強人的自信心、自尊性和成就感是非常有幫助的,對于強大學生的心理百多不必要的煩惱不安和自卑,轉移注意力,宣泄壓抑的情感,緩解緊張的神經(jīng)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梢姡瑢W校體育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4.學校體育有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人際交流。

同學之間的交往對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體育活動可以作為學生之間交往的載體,促進人際交流。喜歡運動的學生往往會交許多愛好相同的朋友,大家和睦相處、友愛互助,這種良好的人際關系將令人心情舒暢、精神振奮。體育運動還強調分工協(xié)作,尤其在集體項目中,由于對抗激烈,集體配合性強,在活動中不僅要充分發(fā)展學生的身體機能、技術和心理的能力,而且需要大家同心協(xié)力,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通過這類的體育活動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具有現(xiàn)代人在競爭中善于與人協(xié)作共事的群體意識和團體協(xié)作的精神。把這種精神運用在社會生活中還會有良好的社會適應性。

5.學校體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有的小學學生比較害羞,有的小學生甚至都沒和陌生人說過話。在小學體育課上,無論是以自主探究為主,還是小組互動合作形式,自然離不開交流。在這種和諧溫馨的氛圍之下,內向的成員得到鼓勵和支持,話越來越多,膽子也越來越大,慢慢地學會怎么與人交往。對于性格比較內向,孩子們都很不愿意與之交流,通過體育運動會很快讓他們體會到快樂,并漸漸找回自信心,性格也會變得開朗,心理素質也會大大增強。

總之,學校體育與小學生心理健康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對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起著重要的影響。體育活動中可以滲透認知、情感、意志和心理適應等教育。同時,在體育教學活動框架內應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性格,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優(yōu)良的心理品質,提高社會的適應能力,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成為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 姒剛彥.當代鍛煉心理學研究[J].體育科學;2000.01.

第7篇: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范文

〔關鍵詞〕資源整合家?;有睦斫】到逃?/p>

在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發(fā)受到全社會的重視,畢竟學生的心理素質是整個素質的基礎、核心和歸宿,也是當代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現(xiàn)有的學校教育條件下,利用現(xiàn)有的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開展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課題。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必要的時間和空間、人力和物力上的投入之外,我們認為培養(yǎng)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更為重要!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心理教師的事,也不只能停留在課堂教學上,它更應該滲透在校園的每一處角落,教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整合最豐富的資源,給學生提供最大的心理支持,從而培養(yǎng)健康心理,創(chuàng)建和諧校園。

下面以我校為例,淺談如何充分利用學?,F(xiàn)有資源,合理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我校是一所具有80多年歷史的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從“九五”以來,我校開展了一系列心理教育的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笆濉币詠?,我校承擔了江蘇省心理科學規(guī)劃立項課題《農村重點高中學生健全人格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通過廣泛開展行動研究,步步推進高中學生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教育。多年來,我校結合農村重點高中學生的特點,圍繞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整合多方面的心理教育資源,探索健全人格培養(yǎng)的操作策略和機制。學校的心理教育給予了高中學生全面的心理支持,為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一、充分利用課程中的心理教育資源,優(yōu)化心理教育環(huán)境

學校的心理教育決不是靠設置一個心理咨詢室、配上一個心理咨詢老師等著學生上門來咨詢就可以實現(xiàn)的,學校心理教育更應該注重采用面向所有學生的發(fā)展性模式,因此,教師的全員參與和課程的全面滲透就為學校心理教育所必需。

一是學科課程滲透。課程滲透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與技術,幫助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活動中的認知、情意和行為水平。這是學校心理教育的最經(jīng)常性途徑,它能促使教師人人參與心理教育工作,挖掘和整合課程教學中的心理教育資源。我校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做到:1.要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兩個尊重”,即課堂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心理感悟,尊重學生的人格形成過程。比如允許學生在課上發(fā)表不同的意見;允許學生有自己個性化的學習模式,不強制學生必須在同一時間聽同一內容的課。2.根據(jù)自然科學課程、人文科學課程、社會實踐課程等不同課程的教學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以發(fā)展性教學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的方案和措施,并確立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課堂教學目標。特別是政史地藝術等人文色彩濃厚的學科,更要求老師在授課中突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及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在備課過程中,要求教師除了知識目標外,還要增添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傊?,在學科課程中滲透心理教育,可以使教學活動遵循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注重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提供學習策略、學習思維訓練,建設積極的學習情緒,營造健康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優(yōu)化學習心理,優(yōu)化課堂環(huán)境,提高學習效率。

二是心理教育校本課程。學校設立專門的心理輔導課程,可以使學生了解心理知識,了解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素質發(fā)展的潛在可能,可以促進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成長,有助于學生的互助和自助。我校根據(jù)多年的心理教育經(jīng)驗,利用周六自主活動時間,開設了包括“認識心理素質”、“成才與心理素質”、“自我完善心理素質”、“開發(fā)心智潛能”、“促進心理健康”、“克服心理問題”等多個模塊的心理教育校本課程。授課主要以團體輔導、情境活動為主要模式,讓學生在課程活動中產生體驗,學會自知和自助。同時,我校還開設了心理系列講座作為校本課程的補充,分別就新生的學校適應、面對考試的心態(tài)、應付挫折、人際交往、青春期心理適應等方面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心理常識普及。

三是研究性學習課程。研究性學來在中學層面呈現(xiàn)不斷普及之勢,充分利用研究性學習課程資源,亦能對推動心理健康教育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我校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擇中,每年都有學生課題組提出諸如這樣的課題:高中生的心理動向研究,家庭環(huán)境對青少年心理的影響,現(xiàn)代學生反叛心理調查研究,當代中學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調查研究,心理測試的功能和利弊研究,心理狀態(tài)與學習成績的關系研究,學生考前考后心理調適研究,快樂心理自我調節(jié)的研究,中學生心理自控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等等。如我校5名學生組成的課題小組曾開展“師生關系對學生人格發(fā)展的影響”的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他們通過對師生兩方面的訪談、調查和對比分析,形成了高質量的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報告,該報告被刪節(jié)后以4000字的篇幅曾刊載在省級刊物《學校管理》上,該雜志破天荒地刊載中學生的研究習作,并加上了編者按,給予了高度評價。

多年來我校一直鼓勵學生直接以身邊的心理問題作為選題來開展研究性學習,指導學生開展體現(xiàn)學生心態(tài)、貼緊自身實際的有關心理問題的研究性學習,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深入了解自身的心理現(xiàn)狀,了解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學會心理的自我調適技巧,習得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的方法,讓學生“成為自己的心理學家”。

二、深入挖掘學校管理中的心理教育資源,寓心理教育于日常管理

近年來一些從事心理教育的專家注意到了學校心理教育中的一些不良傾向,并強調提出:心理教育應融于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之中,融于班主任工作和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之中。我校的心理教育則歷來注重整合學校管理層、班主任管理層和學生自主管理層上的心理教育資源,融心理教育于日常管理之中。

首先,學校的校級管理樹立“以人為本,尊重差異,兼容并包”的管理理念,改變了過于一些剛性的、不當?shù)墓芾矸绞?,進一步審視和反思分析了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學校管理缺陷,探索更具有柔性的、更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管理策略,以打造全新的和諧校園。比如我校定期由校長室、德育處、總務處聯(lián)合牽頭,召開班長、生活委員和學習委員例會,耐心聽取廣大同學對學校管理措施和后勤服務方面的意見以便及時整改。此項舉措看似簡單,卻能在很大程度上給廣大同學一個提意見、發(fā)言論、講真話的暢通渠道,從而避免學生心中怨氣的積壓引發(fā)心理失衡,或是借助網(wǎng)絡亂發(fā)言論。當前一些中學生之所以會產生偏激的情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溝通渠道的堵塞所致。

其次,班主任管理在心理教育中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班主任有熟悉和了解每一位班級同學的優(yōu)勢,班級學生對班主任的向師性也表現(xiàn)得比較突出,可以說班主任是校園心理健康的第一道保障線。班主任不但能以個別交流的方式直接接觸到學生的心理,還可以通過主題班會課、班級黑板報以及各種集體活動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我校要求班主任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班會。高三畢業(yè)班則要求班主任建立考生心理檔案,及時記錄考生的心理變化,以增強考生的心理素質。

最后,學生的自主管理模式更能使學生的心理得到良好的調節(jié)。學生的自主管理可以讓學生在“過程”中學習和體驗。近年來,我校陸續(xù)將各類大型活動交給學生來舉辦,如文化藝術節(jié)、運動會以及各種文藝活動等,教師則承擔起了策劃者、護導者的角色。再比如我校還成立由學生組成的“學?;锸潮O(jiān)督委員會”,時刻監(jiān)督學校食堂和超市的食品安全狀況,并及時了解和質疑食品價格的合理性。此項舉措不但能讓全校師生心理滿意,同時還獲得了廣大家長的高度贊揚,從而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在這樣的學生自主管理活動中,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參與熱情不可低估,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力不可小覷,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我們則以寬容的心態(tài)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嘗試自己的創(chuàng)意,為學生提供放飛夢想的平臺的同時,也為學生的心理成長營造了多元化的空間。在活動中成功與挫折、失敗并存,在活動中組織者與參與者角色頻換,學生在“過程”中的心理體驗豐富而深刻。

三、家校互動,讓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1+1>2”

過去的家長過多關注的是學生成績,過去的家長會上老師與家長談子女其他方面的教育時候,家長總是不以為然?,F(xiàn)在,隨著家長文化層次的提高,大部分家長也開始重視子女的心理教育和家庭的心理氛圍。就學生而言,樣園中的心理問題,其根源則在家庭!人們常說每一個問題學生,其背后總會有一個問題家庭。因此,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實現(xiàn)家校互動,家長必須掌握一些關于家庭心理環(huán)境建設和子女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以我校為例,主要依托以下工作開展家?;樱孩僭诩议L會上交流。在每個學期分年級、班級舉行的家長會上,一方面學校領導和班主任與家長交流學校對子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另一方面,家長也可以向老師反映子女在心理成長過程中的問題。②在家長學習材料上宣傳。學校德育處在編印家長學習材料時,定期安排《子女心理健康與家庭心理衛(wèi)生》等專輯,內容涉及“怎樣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讓你的孩子成為勝利者”“讓孩子學會分享”“離異家庭要把快樂和自信留給孩子”“怎樣使孩子消除自卑感”等這樣的宣傳家庭心理教育的內容。③專門為家長開設家庭心理教育講座。學校邀請各方專家為家長和學生舉辦系列相關專題輔導報告。

四、借助網(wǎng)絡的力量,營造師生零距離交流的心靈空間

通過網(wǎng)絡進行心理輔導不失為一種與時俱進的心理輔導形式,網(wǎng)絡的便捷可以讓學生跨越時空,網(wǎng)絡的虛擬性也可以給學生以安全感,而青年學生通常又對網(wǎng)絡有著特殊的愛好,因此,網(wǎng)絡非常有利于學校心理輔導的發(fā)展。我校通過校內心理輔導網(wǎng)站,進行心理知識普及、心理問題討論、在線心理答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網(wǎng)上的心靈家園,在給學生以現(xiàn)實的心理支持的同時,也給了學生虛擬的心理支持。

我校的心理教育網(wǎng)站還專門招聘了學生心理互助版主,由心理咨詢老師篩選出的部分簡單問題,交由學生“心理輔導員”來回答,促進了學生心理的網(wǎng)絡互助。

此外,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如古樸的建筑、蔥綠的草木、勵志怡情的文字等,都能對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起到陶冶作用。

第8篇: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范文

針對以上的實際情況,我們從實際出發(fā),認識到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并在開展這項工作中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遵循科學的原則,通過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心理引導,努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健全的心理品質。

關鍵詞:老師學生心理健康

人類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開和逐步深入,人的心理素質這一層面也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而作為完善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就受到了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而農村小學卻因為信息的閉塞、師資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以及所處環(huán)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又慢了一拍!

一、"習以為常"的現(xiàn)象--現(xiàn)狀的縮影

讓我們先來重新審視一下這些在我們平時教育教學中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

現(xiàn)象之一:學生家長對老師說:我的孩子就交給你了,不聽話你你就打!沒問題!而老師也感到這樣的家長真是通情達理,對老師信任,跟老師配合"。

現(xiàn)象之二:老師對學生說:今天晚上的家庭作業(yè)誰要完不成,明天早晨你就別進教室了!"第二天早晨,果真有的學生被拒之門外,有的明知"進了門",干脆呆在家里不來了或逃學了。

現(xiàn)象之三:老師對考試考糟了的學生說:"你怎么這么笨!真是沒救了!全班的成績都被你一個人拉下來了!"這個學生低著著,忍受著教師的指責和全班同學投來的"怨怒"的目光。

現(xiàn)象之四:老師對反駁自己的學生說:"你這是什么態(tài)度?竟敢和老師頂嘴?你還想不想念書了?!"在老師的呵斥中,學生滿腹委屈但不再講話。

現(xiàn)象之五:老師規(guī)定:"作業(yè)錯一次,罰做50遍,再錯,罰做100遍,依次翻番"。結果一位五年級的學生因一錯再錯而老師又不給他"指點述津",被罰做2000遍!這樣一個近乎天文數(shù)學的龐大作業(yè)量,使這名學生再也不敢上學了!

現(xiàn)象之六:一位學生因作業(yè)沒完成,被老師用小樹枝抽打左手心,導致學生的左手腫得像小饅頭,家長要找老師論理,學生還極力陰攔不讓家長去學校。

這些都是筆者所耳聞目睹的真實事件,在農村小學,這些現(xiàn)象可謂見怪不怪,大家都"習以為常"了,診斷是小事一樁,"不值一提"。而這些現(xiàn)象,從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來,也可以說是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的濃縮。

二、看不見的危害--心理傷害

上述這些現(xiàn)象,已不是簡單的體罰和變相體罰的問題,而是一種心得上的懲罰,心靈上的傷害,這些現(xiàn)象的共同特點是:

1、不尊重學生,使學生的心理受到傷害。

對學生的體罰、諷刺、挖苦以及家長式的"霸權主義"作風,使學生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寬容,從而產生了羞愧、自卑、不思進取、委屈、失望、說慌、無助、失落、對老師疏遠,逆反心理等心理現(xiàn)象,使學生的心理受到傷害。

2、不講究科學,使學生的心理產生障礙。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研究學生的心理,不講究科學,跟著自己的感覺走,濫用不正確的懲罰措施,例如前文提到的罰做2000遍作業(yè),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使學生產生了心理障礙,如厭學、考試焦慮、學??植馈⒆员案?、受挫感、喪失自信、缺乏興趣、憂郁、壓抑、膽怯、畏難、自我形象降低...

總而言之,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小事情",其實不平常,它們造成了我們看不見的傷害卻是更深的傷害--心理傷害,破壞了兒童的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而這個問題恰恰就是長期被我們廣大教育者尤其是農村小學的教育工作者所忽視的問題。

三、原因探究

造成這種農村小學面積大學生心理頻受不同程度的傷害,從而產生各種心理障礙,嚴重影響教育教學的健康發(fā)展、影響學生個人素質的完善與提高的根源何在?也就是說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些令人"習以為常"的小事?為什么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不能引起教師、家長的重視?我想,原因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1、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認識不清。提起心理健康教育,很多人想當然地把它理解為思想教育,品德教育,認為思想健康,品德高尚就是心理健康。其實,根本就不懂得心理健康是怎么一回事,就更談不上心理健康教育了。

2、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也有一些教師,朦朦朧朧地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卻也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無,與己關系不大,與教育教學關系不大,那不是自己該研究和能研究的,而是專家學者的事。

3、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知識的缺乏。也有部分教師,切身體會到了心理健康對于學生、對于教師、對于教育教學的重要性,但是當他想認認真真地來做這方面事情時,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方面的專業(yè)知識是那么缺乏,無力支撐,心有余而力不足,沒辦法操作。

4、小環(huán)境的過低要求縱容了教師的"懶惰"和"無知"。

農村的信息比較閉塞,家長的文化水平從整體上來講相對較低,所以農村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諸如"心理障礙"、"心理疾病"、"心理咨詢"、"心理治療"這些名詞更是聞聽未聞,也無人對此提出什么要求,而在家長群體中和一定范圍的社會輿論中被普遍接受的論點是:"師生如父母,教師地學生沒有壞心,打兩下也沒關系","教師總是對的,無論怎樣批評學生都應該的和可以的,對老師的語言、方法態(tài)度不能苛求","教師地學生的懲罰是必要的,那是對學生負責任的再現(xiàn),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而家長和輿論卻從不考慮這"打兩下"批評"懲"是否已對學生的心理構成了傷害?給學生的心理造成了障礙?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教師也就開始"打兩下"、"批評"、"懲罰"......對于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什么是心理傷害,什么是心理障礙等也就懶得問津了,自認為"省事無事",卻不知是貽害無窮?

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界定及兒童心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校的教育的一項內容和整個教育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的一門全新學科,是心理學理論的技術體現(xiàn),屬于應用心理理解范疇,是直接服務于人心理健康的一門獨特的理論與技術。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等同于單項的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但它包涵了心理治療、心理咨詢的某些理論與手段,而更多的則是心理教育與訓練。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體現(xiàn)、開拓了情感教育,思想轉變,行為訓練的新方法、新思路。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動態(tài)的心理教育活動的影響、啟發(fā)、引導、提高學生對自身探索的自知力,對自身調節(jié)的自控力,從而幫助他們的心理健康地成長、發(fā)展。

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心理健康的標準和心理學專家的結論,小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應該是"樂觀向上,積極進取,自強自立,勇于嘗試,敢于創(chuàng)新,不畏艱難,對知識有濃厚的興趣,對自我充滿成功的信心。

五、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體系具有戰(zhàn)略性意義。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助手,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良好的心理素質既是一個人的全面素質的不可或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學生成長發(fā)展載體。據(jù)有關統(tǒng)計資料表現(xiàn),87%的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不是智商與學習能力的問題,而是心理狀態(tài)的問題,也就是說,87%的學生學習困難,是因為他們的心理處于不健康狀態(tài)。這也足以說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質教育中所占的傷量之重。

其次,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它的新觀念、新手段還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法實效,真正取得"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教師在引導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調節(jié)、自我突破的同時,也促進了自身的成長變化。既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教師也接受了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使心理健康工作開展得更好。

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任務

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兩個目標,一個是發(fā)展性目標,即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發(fā)揮學生的潛能,使學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另一個是防治性目標,即預防學生的心理障礙,矯正心理偏差,使學生達到心理健康。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圍繞發(fā)展性目標和防治性目標來開展工作,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訓練,使學生的個性和潛能得以健康發(fā)展,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預防學生的心理障礙,矯正心理偏差,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

在當前的農村小學,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有學習困難的問題,如厭學、考試焦慮,學校恐怖,注意力障礙等;高年級的學生有青春期煩惱的問題,如體征引起的煩惱,異往的煩惱的以及情感誤區(qū)的煩惱等;心理品質與行為的問題,如兒童強迫癥,學習能力缺失、說謊、孤獨、嫉妒、自卑、抑郁、多動癥,以及極少數(shù)學生因受環(huán)境影響和不良影視劇的影響而產生的自暴自棄,厭世輕生,玩世不恭的念頭和行為。對這些問題的克服,也是我們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

七、農村小學怎樣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對教師進行必要的業(yè)務培訓,使教師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義,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技能。作為農村小學,不可能配備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師,那么就需要普通教師來"兼職",所以,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應堅持以下幾項原則:

1、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一切圍繞學生一切為了學生。

2、發(fā)展性原則。以發(fā)展的眼光和宗旨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切為了使學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的發(fā)展。

3、活動性原則。這是一條很重要的原則,在整個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一定要以活動為載體,因為活動中,學生的心理才展示出真實的一面,這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機會。

4、協(xié)同性原則。心理健康教育最講究協(xié)調一致,雙向互動,切不可一廂情愿地說教或以某此手段施壓,那樣的結果只能是造成更大的心理障礙和心理傷害。

再次,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嘗試通過以下一些途徑:

1、滲透在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應該是應用最廣泛也最有效的途徑。

2、開展專題教育,如講座、報告會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3、開展心理咨詢活動。使學生有發(fā)泄的渠道,減輕心理壓力。

4、創(chuàng)造條件,開辦家長心理學校,或利用家長會向家長傳授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知識,這樣可以在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與家庭互相配合,達到更好的效果。

5、利用社區(qū)資源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德育基地等。

6、自我教育。學生通過自我矯正、自我診治、自我訓練、自我修復心理障礙,這樣也最鍛煉一個人的心理素質。

第9篇: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對策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大學生的人生規(guī)劃及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經(jīng)濟及社會的變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適應新形勢發(fā)展的問題,亟須認真加以解決,以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發(fā)展。

一、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認知領域中存在的問題

部分高校輕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忽視自身的主體性作用。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在家庭、學校、社會、政府及大學生自身等各方面的通力協(xié)作和密切配合下,才能順利進行。在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政府部門與立法機構應該既是各類教育法規(guī)的制定者,又是貫徹執(zhí)行法規(guī)的監(jiān)督者,然而,由于立法機構至今仍沒有出臺任何敦促高校必須無條件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法律,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下達的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許多文件常常不能被高校及時、有效地貫徹執(zhí)行,出現(xiàn)“高校不急,主管部門急”的反常現(xiàn)象。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執(zhí)行主體的高校,理應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推行者和實施者,但部分高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態(tài)度卻是“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做起來不要”。在這些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jīng)不是為了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心理發(fā)展需要,而是“成為一種時髦的口號、實施素質教育的粉飾品和應付上級檢查及匯報工作的美妙裝飾物。

2.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缺失

當前,部分高校在課程設置上,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政治理論課的一部分,在高校政治理論課程改革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只是在各個版本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教材中作為一章或一節(jié)來講解。在課程改革之后,在全國通用教材“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這部分內容也僅僅是在第三章中有所體現(xiàn)。雖然有些高校后來單獨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學時很少,教師很難將心理健康知識系統(tǒng)地傳授給學生;課堂講授的內容脫離實際,重理論,輕實踐,缺乏吸引力,教學效果差強人意,無法真正解決學生心理健康中的實際問題。

3.方法、渠道單一

當前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缺乏連貫性和系統(tǒng)性,一線輔導員更多的被視為“消防員”,常常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在教育方式上,方法單一,手段落后,輕視對重點群體心理危機的主動介入疏導;在體制機制上,缺少一整套穩(wěn)固長效的心理問題排查、心理異常學生管理、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心理危機干預、跟蹤、評估的工作機制,亟須建立健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綜合體系,進一步協(xié)調社會、家庭、學校等各方因素共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強大合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

4.隊伍不齊且缺乏專業(yè)化

由于受到社會、家庭、學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心理問題日益復雜多樣,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要配備齊全專職的心理學專業(yè)教師、心理咨詢工作者和醫(yī)務人員,另一方面,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師應掌握系統(tǒng)的心理學基本知識和心理咨詢的技巧,從而進一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許多高校缺乏一支高素質的、專業(yè)的、專兼職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

當前,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大多數(shù)是由非專業(yè)人員兼任的。由于他們心理學及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不足,又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沒有產生應有的效果,有的誤導了該工作的發(fā)展方向,甚至,有的還給學生增加了心理負擔。在未來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師將逐步實現(xiàn)專業(yè)化。

二、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質量的相應對策

1.充分認識和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的理論,通過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等方式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優(yōu)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提高心理素質和生活質量的教育活動。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各自的側重點。思想政治教育側重于大學生的思想層面,更多地關注大學生思想動機、人生態(tài)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質等方面的研究,注重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教育,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為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則偏重于人的心理活動的研究,它從學生的立場出發(fā),更關心學生合理的內在需求,更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和體驗,更強調在社會規(guī)范許可的條件下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內在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可以修正以往單純通過灌輸說教而忽視通過人的心理活動來解決大學生思想問題的做法,有助于從大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的全過程,引導他們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為接受正確的思想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條件,使教育手段更具科學性。

2.加快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軟件進入課堂,可緩解專業(yè)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提高了教學的專業(yè)性和科學性水平。比如,學生心理檔案實現(xiàn)微機儲存、管理和運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心理測量軟件的使用,使測量更快、更準確。另一方面校園心理咨詢網(wǎng)絡和其他心理咨詢網(wǎng)站可以更便捷地為學生提供指導;學生可以實現(xiàn)遠程心理求助或專家求助;可以在網(wǎng)上實現(xiàn)與其他同學溝通聊天;可以構建學校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專家系統(tǒng),會診疑難病癥,全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網(wǎng)絡實現(xiàn)資源共享;在網(wǎng)絡上對從業(yè)人員進行業(yè)務培訓;等等。

3.靈活運用多種教育方法

高校系統(tǒng)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并不意味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從思想政治教育中孤立出來,而是要更好地體現(xiàn)二者的互補和統(tǒng)一。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思想和心理問題經(jīng)常是交織在一起的,僅靠單一的教育方式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應該互相滲透,有機結合,社會、家庭、學校等各方面因素有機結合,共同加強學生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大學生中去,通過談心、咨詢等活動,指導大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yè)、交友、健康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引導學生從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獲取知識和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既有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又為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心理條件。另一方面,要改進過去心理咨詢坐等大學生上門的方法,主動、公開、廣泛地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聯(lián)系實際,防患于未然。可以采用校園網(wǎng)絡平臺、學術講座、團體咨詢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學生心理承受挫折和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身心健康、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4.注重專業(yè)化師資培養(yǎng)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取決于教師的素質。心理教師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系統(tǒng)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理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得心應手,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學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學生輔導員,更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和心理健康教育學習,要從思想和心理方面,了解學生,克服工作方式的單一性、教育過程的簡單化等問題,特別是對“問題學生”,不能簡單粗暴地加以批評。我們的教育實踐證明,學生的思想問題不少源于心理問題。加強心靈的溝通,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找出問題的根源,再從思想上加以引導教育,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大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5.注重專業(yè)化師資培養(yǎng)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取決于教師的素質。心理教師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系統(tǒng)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理論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得心應手,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學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學生輔導員,更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和心理健康教育學習,要從思想和心理方面,了解學生,克服工作方式的單一性、教育過程的簡單化等問題,特別是對“問題學生”,不能簡單粗暴地加以批評。我們的教育實踐證明,學生的思想問題不少源于心理問題。加強心靈的溝通,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找出問題的根源,再從思想上加以引導教育,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大學生在成長成才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