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簡述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途徑范文

簡述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途徑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簡述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途徑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簡述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途徑

第1篇:簡述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途徑范文

(1)教育的終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術的現(xiàn)代化。

要點速記:全民多現(xiàn)身。

 

2.簡述近代社會教育的特點。

(1)國家加強了對教育的重視和干預,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義務教育普遍實施。

(3)教育世俗化。

(4)重視教育立法,倡導以法治教。

 

3.簡述生產力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1)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制約著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選擇。

(2)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規(guī)模和速度。

(3)生產力的發(fā)展制約著學校結構。

(4)生產力的發(fā)展制約著教學方法、手段和教學組織形式。

 

簡述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

4(1)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①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

②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③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

要點速記:兩權一目的。

5(2)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作用。

①教育培養(yǎng)合格的公民和各種政治人才。

②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制度的輿論力量。

③教育通過提高全民文化素質,推動國家的民主政治建設。

要點速記:人(人才)魚(輿論)公(公民)主(民主)促政治。

每天積累一點點,一起來遇見更好的自己(^ω^)

 

6.簡述文化對教育的影響。

(1)文化影響教育目的的確立。

(2)文化影響教育內容的選擇。

(3)文化影響教育教學方法的使用。

(4)文化本身是一種教育力量。

要點速記:目內方育。

 

7.簡述教育對文化發(fā)展的促進作用。

(1)教育具有傳遞、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傳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創(chuàng)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選擇、提升文化的作用。

要點速記:兩傳選新再創(chuàng)造。

 

8.簡述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的表現(xiàn)。

(1)學校教育按社會對個體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fā)展方向做出社會性規(guī)范。

(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fā)展的特殊功能。

(3)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4)學校教育具有開發(fā)個體特殊才能和發(fā)展個性的功能。

要點速記:嚴(延時價值)規(guī)范(社會性規(guī)范),塑(加速個體發(fā)展)個性(發(fā)展個性),總之要發(fā)展。

 

9.簡述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的原因。

(1)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yǎng)人的活動。

(2)學校教育是通過接受過專門訓練的教師來進行的,相對而言效果較好。

(3)學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響學生發(fā)展的各種因素。

(4)學校教育對人的影響比較全面、系統(tǒng)和深刻。

要點速記:三有一訓練,控制影響全面。

 

10.簡述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在人的身心發(fā)展中的作用

(1)學生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是其身心發(fā)展的動力。

(2)人的主觀能動性推動人的發(fā)展。

(3)人的主觀能動性是通過人的活動表現(xiàn)出來的。離開了人的活動,遺傳素質、環(huán)境和教育所賦予的一切發(fā)展條件,都不可能成為人的發(fā)展的現(xiàn)實。

 

11.簡述影響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學制的依據(jù))。

(1)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狀況。

(2)社會政治經濟制度。

(3)青少年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4)本國學制的歷史發(fā)展和外國學制的影響。

要點速記:社會、個人、外國三方面。

 

12.簡述發(fā)達國家學制改革發(fā)展的主要趨勢。

(1)義務教育的范圍逐漸擴展,年限不斷延長。

(2)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fā)展。

(3)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

(4)終身教育體系的建構。

要點速記:義務要延長,高等要大眾,職業(yè)要統(tǒng)一,終身要建立。

 

13.簡述確立我國教育目的的依據(jù)。

(1)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3)人們的教育思想。

(4)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

要點速記:社會、個人、理論三方面。

 

14.簡述現(xiàn)階段我國教育的基本精神。

(1)我們要求培養(yǎng)的人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堅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能力的統(tǒng)一。

(2)我們要求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要求堅持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兩方面的和諧發(fā)展。

(3)適應時展的要求,強調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 能力。

要點速記:社會主義接班人,全面?zhèn)€性多發(fā)展。

 

15.簡述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1)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

(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育。

(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要點速記:提速(國民素質)個性創(chuàng)兩全。

 

16.簡述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1)順序性。

(2)階段性。

(3)不平衡性。

(4)互補性。

(5)個別差異性。

 

17.簡述活動課程論的觀點.

(1)主張一切學習都來自經驗,而學習就是經驗的改造或改組。

(2)主張學習必須和個人的特殊經驗發(fā)生聯(lián)系,教學必須從學習者已有的經驗 開始。

(3)主張打破嚴格的學科界限,有步驟地擴充學習單元和組織教材,強調在活動中學習,而教師從中發(fā)揮協(xié)助作用。

要點速記:個人經驗,打破界限。

每天積累一點點,一起來遇見更好的自己(^ω^)

 

18.簡述制約課程的主要因素。

(1)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能力基礎及其可接受性。

(2)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和文化發(fā)展水平對課程開發(fā)的影響。

(3)學科特征影響課程的編制。

要點速記:學生、社會、學科。

 

19.簡述課程標準的含義及作用。

(1)課程標準的含義。

課程標準是國家根據(jù)課程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某門學科內容及其實施、評價的指導性文件。

(2)課程標準的作用。

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試命題的依據(jù),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20.簡述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

人的智力結構中存在著八種相對獨立的智力:

(1)語言智力。

(2)邏輯—數(shù)學智力。

(3)視覺—空間智力。

(4)音樂智力。

(5)身體—動覺智力。

(6)人際智力。

(7)自知智力。

(8)自然智力。

要點速記:語(語言智力)數(shù)(邏輯—數(shù)學智力)體(身體—動覺智力)音(音樂智力)美(視覺—空間智力),一人(人際智力)兩自(自知智力和自然智力)。

 

21.簡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學生觀。

(1)學生是發(fā)展的人。

(2)學生是獨特的人。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

要點速記:兩獨一發(fā)。

 

22.簡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觀。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具體來說,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

(4)從學校與社區(qū)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qū)型的開放教師。

要點速記:開醋(促進)放鹽(研究)。

 

23.簡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學觀

(1)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

(2)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

(3)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4)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要點速記:學習過人。

每天積累一點點,一起來遇見更好的自己(^ω^)

 

24簡述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

(1)實現(xiàn)課程功能的轉變。

(2)體現(xiàn)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lián)系。

(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要點速記:方(學習方式)平(評價與考試制度)的關(課程管理制度)節(jié)(課程結構)有內(課程內容)功(課程功能)。

 

25.簡述我國現(xiàn)階段的教學任務。

(1)使學生掌握系統(tǒng)的現(xiàn)代科學文化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發(fā)展學生智能,特別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3)發(fā)展學生體力,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

(4)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世界觀、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 素質。

要點速記:雙基 + 全面發(fā)展(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

 

26.簡述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

(1)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2)掌握知識與發(fā)展能力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3)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地位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4)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tǒng)一的規(guī)律。

要點速記:建(間接經驗)立(發(fā)展能力)主(學生主體)育(思想教育)。

 

27.簡述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

(1)激發(fā)學習動機。

(2)領會知識。

(3)鞏固知識。

(4)運用知識。

(5)檢查知識。

要點速記:一動機四知識。

28.簡述教學工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

(1)備課——上課前的準備工作,是教好課的前提。

(2)上課——教學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3)布置、檢查課外作業(yè)。

(4)課外輔導。

(5)學生學業(yè)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要點速記:備上作業(yè)來輔導,學生成績差不了。

 

29.簡述教師應該如何備課。

(1)備課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和設計教法。

(2)備課要寫好三種計劃:學期(學年)教學進度計劃、單元計劃(課題計劃)、課時計劃(教案)。

要點速記:三備三計劃。

 

30.簡述上好課的具體要求.

(1)目的明確。

(2)內容正確。

(3)方法得當。

(4)結構合理。

(5)語言藝術。

(6)氣氛熱烈。

(7)板書有序。

(8)態(tài)度從容。

要點速記:明確內容;方法合理;語言熱烈;板書從容。

 

31簡述教師布置作業(yè)時應遵循的基本要求。

(1)作業(yè)內容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

(2)考慮不同學生的能力需求。

(3)分量適宜,難易適中。

(4)作業(yè)形式多樣,具有多選性。

(5)要求明確,規(guī)定作業(yè)完成時間。

(6)作業(yè)反饋清晰、及時。

(7)作業(yè)要具有典型意義和舉一反三的作用。

(8)作業(yè)應有助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含有鼓勵學生獨立探索并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因素。

(9)盡量同現(xiàn)代生產和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力求理論聯(lián)系實際。

 

32.簡述啟發(fā)性教學原則的貫徹要求。

(1)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師的講授應抓重點、難點和關鍵。

(3)設置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

要點速記:主(主動性)抓(抓重點、難點、關鍵)情境(設置情境),培方法(培養(yǎng)思維方法)。

 

33.簡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的貫徹要求。

(1)書本知識的教學要注重聯(lián)系實際。

(2)重視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3)正確處理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

(4)補充必要的鄉(xiāng)土教材。

要點速記:小聯(lián)(聯(lián)系實際)在鄉(xiāng)(鄉(xiāng)土教材)下訓練運(運用知識)輸技能(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

 

34.簡述教學方法選用的依據(jù) 

(1)考慮教學方法本身的特點和功能,靈活選擇,綜合運用。

(2)依據(jù)學科特點和學習內容選擇教學方法。

(3)依據(jù)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4)依據(jù)學生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5)依據(jù)現(xiàn)有的教學媒體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要點速記:依自身,依內容,依目標,依學生,依媒體。

 

35.簡述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

(1)培養(yǎng)學生善于與注意分散作斗爭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穩(wěn)定而廣泛的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5)使學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優(yōu)缺點,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

每天積累一點點,一起來遇見更好的自己(^ω^)

 

簡述班級授課制的優(yōu)缺點。

36(1)班級授課制的優(yōu)點。

①有利于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培養(yǎng)人才。

②有利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③有利于發(fā)揮學生集體的作用。

37(2)班級授課制的缺點。

①教學活動多由教師直接做主,學生的主體地位或獨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②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接受現(xiàn)成的知識,動手機會少,不利于培養(yǎng)探索精神、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③教學面向全班學生,強調的是統(tǒng)一,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④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有限。

要點速記:大養(yǎng)人,教主導,學集體;限獨立,少動手,難個別,缺靈活。

 

38簡述知覺的基本特性。

(1)知覺的選擇性。

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qū)分出來優(yōu)先加以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覺的選擇性。

(2)知覺的整體性。

知覺的對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屬性組成的。人在知覺時,并不把知覺對象感知為個別孤立的部分,而總是把它知覺為統(tǒng)一的整體。

(3)知覺的理解性。

人在知覺某一事物時,總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認識它,并把它用詞語標示出來,這種特性就叫知覺的理解性。

(4)知覺的恒常性。

知覺的恒常性是指客觀事物本身不變,但知覺的條件在一定范圍內發(fā)生變化時,人的知覺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的特性。

 

39簡述記憶的品質。

(1)記憶的敏捷性。

這是記憶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記住較多的東西,就是記憶敏捷性良好的表現(xiàn)。

(2)記憶的持久性。

這是記憶的保持特征。能夠把知識經驗長時間地保留在頭腦中,甚至終身不忘,這就是記憶持久性良好的表現(xiàn)。

(3)記憶的準確性。

這是記憶的正確和精確特征。它是指對于所識記的材料,在再認和回憶時,沒有歪曲、遺漏、增補和臆測。

(4)記憶的準備性。

這是記憶的提取和應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時、迅速、靈活地從記憶信息的儲存庫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識經驗,以解決當前的實際問題。

要點速記:兩準一敏才持久。

 

40.簡述影響遺忘進程的因素。

(1)學習材料的性質。

(2)識記材料的數(shù)量和學習程度的大小。

(3)記憶任務的長久性與重要性。

(4)識記的方法。

(5)時間因素。

(6)情緒和動機也影響著遺忘的進程。

 

41.簡述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方法。

(1)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豐富學生的表象儲備。

(2)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利于打開想象力的大門。

(3)引導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經驗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4)結合學科教學,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想象力。

(5)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幻想。

要點速記:引觀察、勤思考、擴知識、練想象、愛幻想。

每天積累一點點,一起來遇見更好的自己(^ω^)

 

42簡述提高記憶能力的方法。

(1)明確記憶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2)理解材料的意義,少用機械記憶。

(3)對材料進行精細加工,促進深度理解。

(4)運用組塊化學習策略,合理組織材料。

(5)運用多重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處理的質量。

(6)注重復習方法,防止知識遺忘。

要點速記:理解(理解材料意義)目的(明確記憶目的)精加工,組塊編碼重方法。

 

43簡述如何組織復習以防止遺忘。

(1)及時復習,經常復習。這是根據(jù)艾賓浩斯的遺忘規(guī)律來進行復習的。

(2)合理分配時間。

(3)做到分散與集中復習相結合。

(4)反復閱讀與試圖回憶相結合。

(5)復習方法要多樣化。

(6)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復習。

要點速記:法(復習方法多樣化)官(多種感官)及(及時復習)時(分配時間)返(反復閱讀)回(試圖回憶)三中(分散和集中)。

 

44簡述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1)創(chuàng)設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產生的適宜環(huán)境。

①創(chuàng)設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  

②給學生留有充分選擇的余地。

③改革考試制度與考試內容。

(2)注重創(chuàng)造性個性的塑造。

①保護好奇心。

②解除個體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

③鼓勵獨立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

④重視非邏輯思維。

⑤給學生提供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榜樣。

(3)開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課程,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

①發(fā)散思維訓練。

②推測與假設訓練。

③自我設計訓練。

④頭腦風暴訓練。

要點速記:環(huán)境 + 個性 + 課程。

每天積累一點點,一起來遇見更好的自己(^ω^)

 

42.簡述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教學。

(1)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數(shù)量與質量。

(2)教授與訓練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策略。

(3)提供多種練習的機會。

(4)培養(yǎng)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

要點速記:儲數(shù)量、訓方法、多練習、勤思考。

 

43.簡述學生學習的特點。

(1)學生的學習是以掌握間接知識經驗為主的。

(2)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指導下進行的。

(3)學生學習的主要任務是掌握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技能,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4)學生的學習是在學校班集體中進行的。

(5)學生的學習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動性。

 

44.簡述操作技能的培訓要求。

(1)準確的示范與講解。

(2)必要而適當?shù)木毩暋?/p>

(3)充分而有效的反饋。

(4)建立穩(wěn)定清晰的動覺。

 

45.簡述心智技能的培養(yǎng)要求。

(1)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與概括性。

(3)適應培養(yǎng)的階段特征,正確使用語言。

(4)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

要點速記:階(階段特征)個(個別差異)機(積極性)緣(原型)

 

46.簡述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1)班杜拉總結了影響學習的三類因素:環(huán)境、個體和行為。

(2)班杜拉把觀察學習的過程分為注意、保持、復現(xiàn)和動機四個子過程。

(3)班杜拉將強化分為直接強化、替代強化、自我強化。

(4)學習的實質是觀察學習。

 

47.簡述有意義學習的條件。

(1)學習材料的邏輯意義。

(2)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3)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有適當?shù)闹R,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lián)系。

要點速記:材料意義 + 新舊知識 + 心向。

 

簡述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48(1)建構主義知識觀。

①知識并不是對現(xiàn)實的準確表征,也不是最終答案,而只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

②知識并不能精確地概括世界的法則。

49(2)建構主義學生觀。

①建構主義強調學生經驗世界的豐富性,強調學生的巨大潛能。

②建構主義強調學生經驗世界的差異性。

50(3)建構主義學習觀。

①學習的主動建構性。

②學習的社會互動性。

③學習的情境性。

 

51.簡述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fā)式教學。

(2)根據(jù)作業(yè)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

(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xù)努力。

要點速記:創(chuàng)情境、控水平、用反饋、指歸因。

 

52.簡述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動機。

(1)了解和滿足學生的需要,促使學習動機的產生。

(2)重視立志教育,對學生進行成就動機訓練。

(3)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概念,獲得自我效能感。

(4)培養(yǎng)學生努力導致成功的歸因觀。

要點速記:馬(馬斯洛需要層次)里(立志教育)奧班(班杜拉自我效能感)委(韋納歸因)。

 

53簡述有效促進學習遷移的策略。

(1)關注學生的認知結構。

①關注學生原有認知經驗的豐富性。

②關注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概括與組織性。

③關注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可利用性。

(2)教育內容與教學過程的選擇與安排。

①精選教材。

②合理編排教學內容。

③合理安排教學過程。

(3)教授學習方法。

要點速記:有結構,有內容,有方法,促進遷移。

 

54簡述情緒與情感的區(qū)別。

(1)情緒的產生與有機體的自然需要有關,而情感的產生則與人的社會性需要有關。

(2)情緒是人和動物所共有的心理現(xiàn)象,而情感則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

(3)情緒產生早(個體生命開始,饑餓哭鬧),情感產生晚(在社會生產實踐中產生)。

(4)情緒具有情境性和動搖性,而情感則具有穩(wěn)定性和深刻性。

(5)情緒多具有外顯性和沖動性,而情感則具有內隱性和持久性。

要點速記:需要、人類、時間、特點。

 

55.簡述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

(1)感知運動階段(0 ~ 2 歲)。

(2)前運算階段(2 ~ 7 歲)。

(3)具體運算階段(7 ~ 11 歲)。

(4)形式運算階段(11 ~ 16 歲)。

要點速記:感前具形。

 

56.簡述維果斯基發(fā)展觀的基本內容。

(1)文化歷史發(fā)展理論。

(2)心理發(fā)展觀。

①隨意機能的不斷發(fā)展。

②抽象—概括機能的提高。

③各種心理機能之間的關系不斷變化、重組,形成間接的、以符號為中介的心理結構。

④心理活動的個性化。個性的形成是心理機能發(fā)展的重要標志,個性特點對其他機能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

(3)內化學說

(4)教育和發(fā)展的關系——“最近發(fā)展區(qū)”

 

57簡述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含義及其教育意義。

(1)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含義:維果斯基認為,兒童有兩種發(fā)展水平:一是兒童的現(xiàn)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經完成的發(fā)展系統(tǒng)所形成的兒童心理機能的發(fā)展水平;二是即將達到的發(fā)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fā)展區(qū)。也就是說,兒童在有指導的情況下,借助成人幫助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與獨自解決問題所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異,實際上是兩個鄰近發(fā)展階段間的過渡。

(2)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教育意義:它的提出說明了兒童發(fā)展的可能性,其意義在于教育者不應只看到兒童今天已達到的水平,還應該看到仍處于形成的狀態(tài),正在發(fā)展的過程,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把潛在的發(fā)展水平變成現(xiàn)實的發(fā)展水平,并創(chuàng)造新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維果斯基特別提出:“教學應當走在發(fā)展的前面。”

58.簡述影響人格發(fā)展的因素。

(1)生物遺傳因素。

(2)社會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

(4)學校教育因素。

(5)個人主觀因素。

要點速記:萬能答案因素類:遺傳+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 學校教育+個人主觀能動性。

 

59.簡述具有場依存型認知風格的人的認知特點。

(1)他們對事物的直覺傾向于以外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jù)。

(2)他們的態(tài)度與自我知覺更加容易受周圍其他人,尤其是權威人士的影響和干擾。

(3)他們善于察言觀色,注意并記憶語言信息中的社會內容。

(4)他們的社會敏感性強,善于社交。

 

60簡述埃里克森社會化發(fā)展理論。

(1)嬰兒期(0 ~ 1.5 歲): 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的不信任感。

(2)兒童早期(1.5 ~ 3 歲):自主感對羞怯與懷疑。

(3)學前期(3 ~ 6、7 歲):主動感對內疚感。

(4)學齡期( 6 ~ 12 歲):勤奮感對自卑感。

(5)青年期(12 ~ 18 歲):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6)成年早期(18 ~ 30 歲):親密感對孤獨感。

(7)成年中期(30 ~ 60 歲):繁殖感對停滯感。

(8)成年晚期(60 歲以后):完善感對絕望。

 

61簡述強迫癥的概念及其治療方法。

(1)強迫癥的概念

強迫癥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強迫觀念指當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慮的事情;強迫行為指當事人反復去做他不希望執(zhí)行的動作,如果不這樣想、不這樣做,他就會感到極端焦慮。

(2)強迫癥的治療

①森田療法:日本的森田強調,當事人力圖控制強迫癥狀的努力,以及這種努力所導致的對癥狀出現(xiàn)的專注和預期,只會對強迫癥狀起維持和增強作用。因此,為了矯正強迫癥狀,應放棄對強迫觀念做無用控制的意圖,而采取“忍受痛苦,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治療強迫行為。

②“暴露與阻止反應”。例如,讓有強迫性洗滌行為的人接觸他們害怕的“臟”東西,同時堅決阻止他們想要洗滌的沖動,不允許洗滌。

 

62.簡述理性情緒療法。

理性情緒療法又稱合理情緒療法。它是幫助當事人將情緒困擾理性化,從而達到輔導目標的一種心理輔導法。由美國心理學家艾里斯創(chuàng)立。其主要觀點是:情緒或不良行為并非由外部誘發(fā)事件本身引起,而是個體對這些事件的評價和解釋造成的。輔導老師可以通過暗示、說服和質疑等方法,來改變學生的非理性的信念,從而恢復和建立理性的思考方式,來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fā)展。

 

63.簡述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

(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4)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5)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

(6)小組輔導。

 

64.簡述影響品德發(fā)展的因素。

(1)外部條件。

①家庭教養(yǎng)方式。

②社會風氣。

③同伴群體。

④學校教育。

(2)內部條件。

①認知失調。

②態(tài)度定勢。

③道德認識。

 

65.簡述促進學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說服。

(2)樹立良好的榜樣。

(3)利用群體約定。

(4)給予恰當?shù)莫剟钆c懲罰。

(5)價值辨析。

要點速記:服榜樣、約獎勵、價辨析。

 

66.簡述皮亞杰道德發(fā)展階段論。

(1)前道德階段(2 ~ 5 歲)。

(2)權威階段(5 ~ 8 歲)。

(3)可逆性階段(9 ~ 11 歲)。

(4)公正階段(11 歲以后)。

 

67.簡述科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階段論。

(1)前習俗水平(10 歲以下):懲罰與服從道德定向階段;相對功利道德定向階段。

(2)習俗水平(10 ~ 20 歲):尋求認可定向階段,也稱“好孩子”定向階段;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

(3)后習俗水平(20 歲以后):社會契約定向階段;普遍原則的道德定向階段,也稱原則或良心定向階段。

要點速記:三水平、六階段

 

68.簡述知行統(tǒng)一原則的貫徹要求。

(1)加強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

(2)組織和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促使他們在接觸社會的實踐活動中加深情感體驗,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3)對學生的評價和要求要堅持知行統(tǒng)一的原則。

(4)教育者要以身作則,嚴于律己。

要點速記:強道德、加實踐、持統(tǒng)一、律自己。   

 

69.簡述中學德育的途徑。

(1)思想政治課與其他學科教學。

(2)社會實踐活動。

(3)課外活動。

(4)共青團組織的活動。

(5)班會、校會、周會、晨會。

(6)班主任工作。  

要點速記:一教(教學)、二班(班會+班主任工作)、三活(社會實踐活動+課外活動+共青團組織的活動)。  

 

70.簡述如何運用道德修養(yǎng)法。

(1)在指導學生自我教育的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班主任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之間的關系。

(2)在肯定學生自我教育意愿和能力的基礎上,班主任要啟發(fā)、幫助學生制訂自我教育計劃,使學生明確自我努力的方向。

(3)班主任要注意給學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機會。

 

71.簡述如何運用說服教育法。

(1)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2)有知識性和趣味性,內容真實、可信。

(3)態(tài)度真誠、熱情。

(4)善于捕捉說理時機,撥動學生的心弦,以增強教育效果。

 

72.簡述培養(yǎng)班集體的方法。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

(2)確定班集體的奮斗目標。

(3)建立班集體的領導核心。

(4)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要點速記:生(研究學生)目標,導(領導核心)關系。

 

73.簡述班集體的發(fā)展過程。

(1)初建期的松散群體階段。

(2)形成期的合作群體階段。

(3)成熟期的集體階段。 

 

74.簡述良好班集體形成的特征。

(1)共同的奮斗目標。

(2)有力的領導集體。

(3)健全的規(guī)章制度。

(4)健康的輿論與良好的班風。

(5)學生個性的充分發(fā)展。

 

75.簡述班級管理的主要模式。

(1)常規(guī)管理。

(2)平行管理。

(3)民主管理。

(4)目標管理。

 

76簡述課堂紀律的類型。

(1)教師促成的紀律

所謂教師促成的紀律,主要指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形成的班級行為規(guī)范。

(2)集體促成的紀律

所謂集體促成的紀律,主要指在集體輿論和集體壓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體行為規(guī)范。

(3)任務促成的紀律

所謂任務促成的紀律,主要指某一具體任務對學生行為提出的具體要求。這類紀律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4)自我促成的紀律

簡單說就是自律,是在個體自覺努力下外部紀律內化而成的個體內部約束力。自我促成的紀律是課堂紀律管理的最終目的。

 

77.簡述班主任的常規(guī)工作。

(1)了解和研究學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2)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3)建立學生成長檔案。

(4)組織班會活動和課外活動。

(5)協(xié)調各種教育影響。

(6)操行評定。

(7)班主任工作計劃與總結。

 

78.簡述如何對后進生進行教育。

(1)關心熱愛與嚴格要求相結合。

(2)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習動機。

(3)善于發(fā)掘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其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

(4)針對后進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對癥下藥。

(5)對后進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79.簡述課外活動的特點。

(1)參與的自愿性、自主性。

(2)內容的靈活性、綜合性。

(3)過程的開放性、實踐性。

 

80.簡述教師勞動的特點。

(1)教師勞動的復雜性和創(chuàng)造性。

(2)教師勞動的連續(xù)性和廣延性。

(3)教師勞動的長期性和間接性。

(4)教師勞動的主體性和示范性。

(5)教師勞動方式的個體性和勞動成果的群體性。

 

81.簡述教師成長與發(fā)展的基本途徑。

(1)觀摩和分析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活動。

(2)開展微格教學。

(3)進行專門訓練。

第2篇:簡述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途徑范文

〔關鍵詞〕綠色化學 化學實驗 高中化學

一、綠色化學

綠色化學是一種以保護環(huán)境為目標來設計、生產化學產品的最新科技成果,是一門從源頭上阻止污染的化學。綠色化學概念從一提出來,就明確了它的現(xiàn)代內涵,是研究和尋找能充分利用的無毒害原材料,最大程度地節(jié)約能源,在各環(huán)節(jié)都實現(xiàn)凈化和無污染的反應途徑。它的主要特點是:①充分利用資源和能源,采用無毒、無害的原料;②在無毒、無害的條件下進行反應,以減少廢物向環(huán)境排放;③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圖使所有作為原料的原子都轉化為產品,實現(xiàn)“零排放”;④生產出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社區(qū)安全和人體健康的環(huán)境友好的產品。

綠色化學提出的同時,也提出了綠色化學實驗的五“R”原則,即Reduction―減量(減小試劑用量)、Reuse―回收利用、Recycling―循環(huán)使用、Regeneration―再生利用、Rejection―拒用(不用危險品)。具體地說,就是化學試劑、溶劑、催化劑、化學反應、途徑、產物、劑量等綠色化。

綠色化學的另一個核心內容是“原子經濟性”,即充分利用反應物中的各個原子,因而既能充分利用資源,又能防止污染。用原子利用率衡量反應的原子經濟性,高效的有機合成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個原子,使之結合到目標分子中,達到零排放。綠色有機合成應該是原子經濟性的。原子利用率越高,反應產生的廢棄物越少,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也越少。

化學實驗中有時直接涉及到有毒有害的化學試劑和藥品,如氯氣的制備和性質實驗、氮氧化物的性質實驗等,會造成對實驗人員健康的不利影響和對環(huán)境的污染;有的驗證性實驗雖然沒有涉及到有毒有害的化學試劑和藥品,但藥品用量過大,造成浪費。化學工業(yè)生產和化學品的使用造成的環(huán)境副作用早已受到人們的重視,化學實驗綠色化是化學實驗教學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化學實驗綠色化”即化學實驗潔凈化,是將綠色化學的基本原理和理念應用于化學實驗中的一項技術,是對傳統(tǒng)化學實驗進行創(chuàng)新的結果?;瘜W意把工業(yè)成果應用于實際教學,既加強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同時也使化學實驗更加綠色化。

化學實驗綠色化的目標,從長遠看是選擇無污染的物質,合理設計實驗裝置,嚴格控制實驗過程,妥善做好實驗后處理,使整個化學實驗實現(xiàn)零污染,近期目標是用綠色化學理念,大膽改進化學實驗,努力使其污染降到最低。

二、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綠色化學指導改進化學實驗

現(xiàn)行的中學化學教材已經融入了綠色化學知識,教學中要時刻體現(xiàn)出綠色化學的原則,滲透綠色化學教育。例如:“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中講能量的開發(fā)與利用、能源的合理開發(fā)與利用;“鹵素”中講氯氣用于自來水消毒的利弊、氟利昂對臭氧層的破壞與保護等;“硫和氮的氧化物”中講酸雨的危害與防治、大氣的污染與防治等等,使學生意識到應如何合理應用化學,用綠色化學觀點防治污染、保護環(huán)境,為人類能生存在一個綠色的地球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1、結合化學實驗題,優(yōu)選實驗方案,滲透綠色化學教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綠色意識,是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要求。有意識選擇綠色化學教育的試題,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受到綠色化學的教育。

2、實驗試劑綠色化。實驗試劑綠色化包括使用無污染試劑或將試劑減量實驗微型化。

以最少的藥品獲最佳效果,減少廢棄物,提高環(huán)保意識。化學實驗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觀察到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實驗現(xiàn)象,增強直觀的感性認識,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實驗必定會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質,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校中環(huán)境污染主要來源于化學實驗。因此,化學實驗教學中要力求利用最少的實驗藥品,獲得最佳的實驗效果,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提高學生的環(huán)境意識。

3、通過多媒體來仿真化學實驗,實現(xiàn)實驗的綠色化。在遇到危險性較大、或伴隨有毒、有害物質生成較多的演示實驗時,尤其是對一些試劑昂貴、實驗中容易引起爆炸或必須采用有毒、有害的試劑(如苯、苯酚、砷化物、重金屬等)的實驗,并在整個實驗中排放較多的有毒氣體、有毒廢水,給師生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且對環(huán)境造成較大破壞的實驗,通過媒體輔助來演示部分實驗,還能夠節(jié)約藥品、水電、時間,減少對環(huán)境的破壞,還可提高部分演示實驗的可視性,同時還讓學生在觀察媒體輔助實驗教學的過程中,體驗了多媒體技術的綠色環(huán)保價值,在單位時間內向學生傳遞更多的信息,同時利用三維動畫效果形象地展現(xiàn)實驗操作,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4、規(guī)范實驗操作和要求,培養(yǎng)學生綠色化學意識。要使學生養(yǎng)成在做任何實驗時,心中都有節(jié)約的觀念、環(huán)保的理念、安全的意識,必須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上開始陶冶和訓練。首先教師要起到一個很好的示范作用,這樣對學生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影響,然后實驗中再從嚴要求。這包括在實驗態(tài)度上養(yǎng)成嚴謹、認真、客觀、從容的品質;藥品按規(guī)定用量取用、實驗操作規(guī)范,遵守實驗守則,不隨意帶出藥品、不能品嘗藥品,不私自做有危險性實驗,不隨意傾倒實驗垃圾,節(jié)約水、電、酒精燃料、試紙、濾紙等,愛護實驗儀器,實驗后按要求對實驗后的剩余物進行處理、洗滌實驗儀器,收拾實驗臺面,整齊擺放好實驗器皿、藥品等。特別是對于化學實驗室產生的廢液中往往含有酸、堿、重金屬化合物以及氰化物、含砷化合物等,一般實驗室的廢液都排入下水道,這樣不僅會對環(huán)境造成極大的危害,而且會淡化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養(yǎng)成不良的習慣,影響綠色化學意識的培養(yǎng)與綠色化學技術的發(fā)展。在實驗教學中,應限定用量,把好的經驗傳給學生,對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這樣既可培養(yǎng)學生綠色化學意識又可使學生學習綠色化學的實用技術,還可以節(jié)約資源、變廢為寶、變害為利。

第3篇:簡述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途徑范文

關鍵詞:老年電動代步工具 外觀 設計

中圖分類號:TH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c)-0053-01

在市場上,老年人用品短缺以及老年人消費需求的增加使得老年人消費市場得到很多關注。隨著能源危機的出現(xiàn),電力能源在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有可能成為今后代步工具的良好能源。市場上現(xiàn)有的老年電動代步工具大多線條生硬、色彩沉悶,缺少美學元素和人文關懷。造型是產品設計中相對來說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因為目標消費群在觀看產品的時候能給其視覺沖擊的就是產品的造型和色彩。所以,本文主要是從造型和色彩兩方面對老年電動代步工具的外觀設計進行簡單分析。

1 老年電動代步工具造型設計簡述及方法

老年電動代步工具本身包含很多方面,有造型、色彩、材質、技術等。其中造型設計中包括外輪廓、形體、線條、曲面的處理。不同的外形、搭配不同線條走勢以及不同曲面處理會展現(xiàn)給人不同的感覺。設計師在老年人代步工具設計時應充分利用好體與體之間的矛盾交接,再用面、線條與體配合做出一些為微妙的變化讓產品造型充滿感覺。比如線條走勢平穩(wěn)、傾斜度較小仔搭配上穩(wěn)重形體和變化不大的曲面便可以是豪華穩(wěn)重的風格;線條走勢速度感強、傾斜度較大、延伸感強,面的轉折較為急促,這樣處理的造型呈現(xiàn)運動風格;那么,圓潤可愛的產品造型風格便是線條在處理上弧度沒有急促的轉折,面與面之間的過度和體與體之間的銜接都很平緩,大多采用圓或者橢圓來在塑造形體。老年人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各項機能都已經衰退,他們對外界事物的反應速度下降很多,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多的是受到心里層面的影響,并且老年人待人接物較為從容、祥和。所以在老年代步工具造型設計在風格上要圓潤、柔和或者穩(wěn)重。老年人對這樣的造型接受起來更容易。

1.1 整體造型

在某個層面上來講,人都喜歡有美感的事物。好的產品品牌在造型設計上是非常有講究的。老年電動代步工具服務的是弱勢群體,具有更寬泛的研究空間。下文主要從仿生、品牌的延續(xù)、整體性、指引原則這五個方面來簡述老年電動代步工具的造型設計。

仿生手法。設計中的仿生手法的對象是我們生活環(huán)境中生物,所以老人接受起來更容易、更加有親切感,這可以作為老年人電動代步工具造型設計的一個研究方向。模仿是人類必不可少的初級階段,通過模仿可以啟發(fā)設計思維、提供表達方法,用更短的時間和更少的資金達到預期的目的。我們可以從一些自然形態(tài)上產生靈感,通過模仿自然形態(tài)的特征來進行產品形態(tài)的創(chuàng)新設計。對自然模仿的例子有很多,其實質都是接受啟發(fā),通過模仿自然形態(tài)的特征設計出不同凡響的產品造型,這種做法稱為仿生。運用仿生方法第一步是無論在形態(tài)上的直接模仿還是針對形態(tài)的語義和神韻的借鑒,都要首先確定仿生對象(這個仿生對象可以是大自然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也可以是內部結構),再對總體形態(tài)和特征線進行有選擇的提??;第二步是將仿生對象特征抽象化,使目標消費群看到它的第一眼便產生微妙的聯(lián)想。通過仿生手法尋找老年人容易接受的風格也是一個良好的確定造型的途徑。

品牌的延續(xù),所謂品牌的延續(xù)也就是特征和技術的繼承,一個系列的產品總歸有特征的延續(xù)和技術的升級,像同一品牌的汽車,雅馬哈電動自行車、蘋果手機等,他們都有相似的元素、特征線和升級的技術。這樣的相似元素會讓人自然而然的把它們聯(lián)想成具有時代感的系列產品。所以在產品設計中,尤其是品牌產品設計中,產品忌諱多而雜,反而是一個系列的升級讓人感到親切并且有值得信賴的感覺。

1.2 造型設計原則

我們把老年電動代步工具造型設計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研究,它包括整體風格、整體協(xié)調性、指引原則等。整體風格在上文中提到。老年人在心理上需要的是一種安全感覺。圓潤、柔和的風格便是老年電動代步工具的主線,我們要在產品造型視覺上有這種展現(xiàn)。

(1)整體協(xié)調性,產品的整體風格已經確定,風格需要元素來體現(xiàn),這些元素包括外輪廓、線條、曲面、體。產品的整體風格在產品的視覺中心要有符合元素來體現(xiàn),再利用線、面、體等元素輔助視覺中心做好產品造型設計,達到主次分明又相互協(xié)調統(tǒng)一的目的。

①對比原則。對比是協(xié)調造型自身元素的一個方法。這里所說的對比是產品自身元素與自身元素的對比。元素與元素之間的對比可以展現(xiàn)穩(wěn)重、夸張、科技等不同的視覺效果。所以把握好這個度對產品造型設計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②重復原則。老年人的產品除了看上去有親和力之外,還應該成熟穩(wěn)重。那么重復原則可以很好地展示穩(wěn)重這一感覺。產品造型細節(jié)上的設計缺少不了圖形、紋理和材質的應用。在產品局部上,選取簡單的圖形或者元素做重復工作會讓產品看起來穩(wěn)重并且不失單調。

③對稱原則。對稱原則類似重復原則,也是展現(xiàn)在產品穩(wěn)重的另一種方法。

(2)指引性,老年人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差。所以在使用新產品的時候會不知所措。所以在產品造型上必須有指引性的輔助功能。這種指引性指的是在產品造型上利用一個弧線劃分區(qū)域或者利用凹凸變化在無形中提示使用者應該保持怎樣使用產品。

2 老年電動代步工具的色彩選擇

色彩,是一種很好理解的情感,屬于外觀的一部分。從出生起,我們就從周圍環(huán)境學習其他人對于色彩的理解和應用。不同顏色詮釋的情感也不一樣,并且有可能每種顏色傳遞的情感往往比較復雜。所以我們需要不同的顏色來搭配,共同發(fā)揮作用。

老年人的視覺也隨著年紀的增大而逐漸衰退,高純度、明快的色彩并不適合老年人。在情感上,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獨,急需感情上的滿足,暖色系能滿足這一需求。所以在老年人電動代步工具色彩選擇上,要使用明度、純度低、暖色系的色彩搭配。

3 結語

在國內老年人口比例越來越大,他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愿望越來越強。對于商家,這是一個很好的商業(yè)機會。但對于設計師又何嘗不是一次有挑戰(zhàn)的的嘗試。通除了技術,外觀是最直觀的能讓目標消費群體產生心理反應因素。外觀也是消費者是否選擇產品的另一個決定性因素。所以,根據(jù)老年人的生理或者心里需要,通過外觀設計我們可以改變老年電動代步工具的低端設計和低端制造。

參考文獻

[1] 梁景紅.寫給大家看的色彩書-設計配色基礎[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2] 周力輝.動感形態(tài)與汽車造型設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第4篇:簡述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途徑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基礎教育 運動素材 教材化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10-0179-01

一 問題的提出

我國學校體育由于受到競技體育的影響,取得了飛速發(fā)展,但也出現(xiàn)一些突出的問題。表現(xiàn)在:學生的體質水平出現(xiàn)下降的趨勢;肥胖人群不斷增加;心理健康問題突出,耐挫折能力差,自殺與犯罪的情況時有發(fā)生;社會適應能力差,人際關系緊張,交往能力差;許多學生直到大學畢業(yè)也未能掌握一項體育技能。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學校體育教學偏重于競技運動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要,忽視了體育的娛樂性、趣味性。新課程標準為體育教學提出“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以人為本,體育教學不僅要增強學生的身體健康,還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能力,使學生通過體育運動得到快樂,同時體育運動要生活化。新課標鼓勵開發(fā)校本課程,但是,缺乏理論支撐,表述比較籠統(tǒng),許多學校仍然照搬體育競技項目,缺乏對競技體育項目的加工與改造,表現(xiàn)在教學內容高、難、繁、雜,學生難以掌握,得不到快樂體驗,掌握效果不好,使學生對體育運動望而卻步。對運動素材技術性的改造,可以使學生通過體育學習能夠得到快樂。生活中,體育可以成為休閑娛樂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健康參與、娛樂和運動,同時,新的運動素材技術性轉變?yōu)樾碌捏w育教學內容將豐富體育教學內容。

二 概念界定

運動素材教材化,是指按照現(xiàn)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學方法、原理,將屬于體育運動范疇的運動項目,經過合理加工和改造,使之成為服務于學校體育教育目的的教學內容,從確定教學目標到加工競技運動素材,最后形成教學內容,這一系列的過程就叫做“運動素材教材化”。

“運動素材”是可被選擇的一切身體活動內容,具體來說,有現(xiàn)代競技運動項目和民族體育運動項目(包含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與“域外”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每個運動素材中都有人類創(chuàng)造的痕跡,都有不同的文化含量,都有勞動人民傾注的文化因素。

三 競技運動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對競技運動的表現(xiàn)形式存在以下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為,奧運會的體育項目都稱為競技運動,其他的運動項目劃歸為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其中包含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與“域外”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另一種認為,具有統(tǒng)一規(guī)范的賽制體育項目都稱為競技運動,其他的劃歸為非競技項目。

由此可見,盡管競技運動的概念與表現(xiàn)形式在表述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就其概念的核心內容來講,基本上是一致的,這主要表現(xiàn)在競技運動是以取得優(yōu)異運動成績?yōu)楹诵哪繕说?,完成這一目標的途徑是訓練和比賽。運動個體充分發(fā)揮其生理性能力(體格體能、運動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標的基礎,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即是運動個體經由持續(xù)不斷的訓練,最終在比賽中獲得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的過程。競技運動的技術是高、難、美、新、雜,最大限度地挖掘內在體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潛力。

20世紀80年代后,蘇聯(lián)、美國等國家興起小排球、小籃球、小足球運動,學校體育部門對正規(guī)的排球、籃球、足球等競技體育運動的器材、場地進行改革,很適合學生年齡特征,受到了學生的歡迎。目前,日本學校體育教學中,對正規(guī)的競技項目進行改造,使之進一步適合青少年健身運動的需要,這是在青少年中開展競技項目的廣泛措施,被改造的競技項目可稱作亞競技運動。亞競技運動包括半正規(guī)和非正規(guī)兩個層次。半正規(guī)是修改正式的規(guī)則,非正規(guī)是自己制定規(guī)則。因此,亞競技運動項目并沒有改變通過競爭決定勝負的競技特征。日本的這種做法,值得學習與借鑒。

競技運動素材教材化需要根據(jù)學生的情況選取教學內容,將復雜的正規(guī)競技項目的動作技術戰(zhàn)術體系和規(guī)則分解,向趣味化、娛樂化、游戲化方面發(fā)展,在傳授運動技能的同時向同學講授體育運動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得到快樂,愉悅身心。至此學生才能熱愛體育,使體育運動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真正實現(xiàn)體育生活化。

四 民族體育項目運動素材技術性轉變?yōu)轶w育教學內容的思路簡述

民族體育項目在競技性、觀賞性、價值、娛樂性上與競技體育項目相媲美。作為中華民族體育項目具有繼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凝聚民族情感、弘揚民族精神、健身、養(yǎng)心的作用。

民族體育項目運動素材技術性轉變需要根據(jù)學校條件(體育場地、器材、設備、民族體育的知識技能等),學生(生理、心理特點、體育運動基礎與經驗等),教師(能力、教學經驗、技能)而定,具體遵循五個原則:一是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學生選擇;二是技術含量與學生的具體情況協(xié)調一致,學生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三是選取原則和引進條件全部滿足;四是技術上簡約化、競賽上規(guī)范化、運動強度和密度上縮減化;五是原汁原味,去粗取精。

第5篇:簡述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途徑范文

【關鍵詞】高中化學 生活化 教學

《化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化學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fā),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社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化學與人類的生命活動、生產、生活、工業(yè)、農業(yè)、國防、高新科技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為了使下一代乃至下幾代人得到全面健康發(fā)展,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如何把化學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在此筆者結合自身的實踐談談如何實踐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

一、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化學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動的自然現(xiàn)象和化學事實等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各種情景素材,能夠強化學生“化學對生活有用”“化學與生活有關”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如在教學中加入化學在健康、環(huán)境、飲食、材料等方面的應用,創(chuàng)設生動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討論、咨詢等多種方式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理解和處理生活中的有關問題。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覺得所學知識富有時代感,具有實用價值,有助于培養(yǎng)對未來的人文關懷,將自然科學融入整個人類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分析。

二、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實施措施

(一)課堂引入回歸生活

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引入可以調動學生興趣,可以點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方向,可以為學生在后面的學習埋下伏筆引好路。因此,我們決不能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含糊,那么怎樣才算一個好的引入呢?我認為引入的起點一定要低,低到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盡可能回歸到知識的原始狀態(tài)。例如教學《鹽類的水解》時,可以這樣引入問題:“堿的水溶液由于C(H+)<C(OH-)耐顯堿性,酸的溶液由于C(H+)>C(OH-)而顯酸性,正鹽的組成中只有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既無H+又無OH-,但它們的水溶液并不都顯中性,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原理嗎?”這個問題揭示了日常概念與科學概念的矛盾,學生們馬上變得活躍起來,教學難點很容易就得以突破。又如,在學完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知識后,讓學生分析日常生活中某些人的觀念是否正確:“碘鹽中含有碘,加熱的溫度太高碘會升華,故炒菜時不應先放鹽”。學習《氮的化合時》時,引用諺語“雷雨發(fā)莊稼”等等?,F(xiàn)實生活能幫助我們的教學簡化、解決很多問題。所以,教師通過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已有知識、能力實際和社會實際,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且能增強學生更加關注生活中各種化學問題的意識。

(二)創(chuàng)建生活化課堂教學環(huán)境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主體,課堂教學應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課內滲透社會生活中的化學,使學生感覺到生 活中處處有化學,生活離不開化學。尤其在科學技術和物質 生產高度發(fā)展的當今社會, 每個人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學知識。在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該主張學生的學習內容是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的,進而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從心理上拉近學生與化學的關系并能夠有效地促使學生迅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同時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激發(fā)。

例如,在學習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時,可這樣設計:首先展示一張沒有電池的音樂賀卡(打開,不會響)。接著,把連有導線的一塊銅片和一塊鋅片分別插到同只一番茄中,再把導線接到音樂賀卡的正負極。(賀卡發(fā)出美妙的音樂聲)教師提問:第一次賀卡為什么不響?第二次賀卡為什么響了?學生通過討論分析得出:第一次沒有電流,第二次產生電流,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教師接著提問:為什么番茄能讓賀卡響起來?換成其他液體或導體行不行?怎樣證明有電流產生?接著,學生根據(jù)實驗臺上提供的物品(銅片、鋅片、鐵片、石墨棒、稀硫酸、果汁、酒精、電流汁、無電池賀卡等)設計實驗,探究原電池的形成條件。

(三)創(chuàng)設寬松的實驗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利用學生所熟悉的生活資源或生活資源中的元件做實驗,使化學教學與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相貼近,消除其畏難情緒及對化學的神秘感,順應學生愛玩、愛動腦的心理,使其玩出化學規(guī)律。例如選取日常生活的素材可進行“鮮果中維生素c的還原性”“自制肥皂與肥皂的洗滌作用”“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簡易電池”“溫度對加酶洗衣粉的洗滌效果的影響”等實驗。選取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為實驗內容,可進行“用氧化還原滴定法或電化學分析法測定污水中的化學耗氧量”“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進行模擬保水試驗”等實驗。通過化學實驗來解釋和解決日常生活和社會實際問題,對于拓展化學實驗的功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四)利用多媒體進行化學教學,貼近學生生活

化學由于學科特點,章節(jié)間知識相對獨立性較強,并且與學生密切相關的生活知識又較少(與衣、食、住、行相關的知識多為有機化合物知識,而現(xiàn)行教材有機化合物知識較少),隨著學生學習的不斷深入,他們學習的熱情會慢慢衰減,最后感到索然無味。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適量的與衣食住行相關的化學物質、化學現(xiàn)象、化學變化,真正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收集報紙刊物上與化學相關的新聞報道或資料,剪輯下來,在相關章節(jié)及時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科學一技術一社會”教育思想。例如,在講到《二氧化硫》時,播放了《央視315晚會曝光行業(yè)黑幕 一次性筷子大多有毒》的視頻。這種通過多媒體的教學不僅可以豐富課堂練習,而且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改進教學評價,采用“生活化”的評價方式

(1)開放式書面評價?!吧罨钡牧曨}應以真實的科學、生活和社會現(xiàn)象為依據(jù)來編制,提倡開放性、應用性,密切結合生活實際,既訓練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又聯(lián)系自然、生產和生活實際。如環(huán)境保護中的酸雨、臭氧空洞、水污染等,通過這些內容來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身邊化學現(xiàn)象和生活中化學問題的能力。

(2)活動式多元評價。主要是指以辯論、討論、角色扮演等活動和撰寫與小型調查相關的總結、建議、展望等書面報告等形式,對學生進行評價。如對“甲醛的來源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這一教學目標的評價,可以在學生完成“如何解決室內裝修中遇到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的專題調查過程中進行。

(3)檔案式過程評價。檔案式過程評價的意義在于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評價的機會,使學生能夠自己判斷自己的進步。如探究實驗“測定酸雨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的“學習檔案袋”可以有如下內容:實地取樣、測定方案的討論記錄、網(wǎng)上下載的相關材料、解決的合理化建議等。

結束語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我們應在內容上強調聯(lián)系生活、社會、學生實際,在方法上強調探索、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利用身邊的生活資源,盡量把所學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從而真正實現(xiàn)化學課堂教學“生活化”,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真正培養(yǎng)出具有一定科學素養(yǎng)的學生,為其終身學習能力打下基礎。

【參考資料】

[1]張磊卿.談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施途徑【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50).

第6篇:簡述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途徑范文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基礎教育 運動素材 教材化

1問題的提出

我國學校體育由于受到軍事體育競技體育的影響,學校的體育工作出現(xiàn)了飛速發(fā)展,但是,也出現(xiàn)一些突出的問題。表現(xiàn)在:學生的體質水平出現(xiàn)下降的趨勢;肥胖人群不斷增加;心理健康問題突出,耐挫折能力差,自殺與犯罪的學生時有發(fā)生;社會適應能力差,人際關系緊張,交往能力差;許多學生直到大學畢業(yè)也未能掌握一項體育技能。體育教材內容過于競技化,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學校體育教學偏重于競技運動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需要,忽視了體育的娛樂性、趣味性。新課標的提出為我們的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以人為本”,體育教學的不僅增強學生的身體健康,還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能力,使學生通過體育運動得到快樂,同時體育運動生活化。新課標鼓勵開發(fā)校本課程,但是,缺乏理論支撐,表述比較籠統(tǒng),許多學校仍然照搬體育競技項目,缺乏對競技體育項目的加工與改造,表現(xiàn)在教學內容高、難、繁、雜,學生難于掌握,得不到快樂體驗,學生的掌握效果不好,使學生對體育運動望而卻步,對運動素材技術性的改造,使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得到快樂,并且生活中可以成為休閑娛樂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健康參與、娛樂和運動,同時,新的運動素材技術性轉變?yōu)樾碌捏w育教學內容將豐富體育教學內容。

2概念界定

“運動素材教材化”:所謂“運動素材教材化”就是按照現(xiàn)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學方法、原理,將那些屬于體育運動范疇的運動項目,經過合理的加工和改造,使之成為服務于學校體育教育目的的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到加工競技運動素材最后形成教學內容這一系列的過程就叫做“運動素材教材化”。

“運動素材”是可被選擇的一切身體活動內容,具體來說有現(xiàn)代競技運動項目和民族體育運動項目(包含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與“域外”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每個運動素材中都有人類創(chuàng)造的痕跡,都有不同的文化含量,都有勞動人們傾注的文化因素。

3競技運動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對競技運動的表現(xiàn)形式存在不同的觀點:

(1)認為是奧運會的體育項目都稱為競技運動,而其他的運動項目劃歸為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這其中包含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與“域外”的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

(2)認為具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的賽制的體育項目都稱為競技運動,而其他的劃歸為非競技項目。

由此可見,盡管競技運動的概念與表現(xiàn)形式在表述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就其概念的核心內容來講,基本上是一致的,這主要表現(xiàn)在:①競技運動是以取得優(yōu)異運動成績?yōu)楹诵哪繕说?;②完成這一目標的途徑是訓練和比賽;③運動個體充分發(fā)揮其生理性能力(體格體能、運動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標的基礎;④這是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即是運動個體經由持續(xù)不斷的訓練,最終在比賽中獲得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的過程;⑤競技運動的技術是高、難、美、新、雜,最人限度地挖掘內在體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潛力。

當前,基礎教育的體育教學內容主要以競技項目為主,即使是武術這一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項目也打上了競技武術的烙印。競技運動是人在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以最人限度地挖掘內在體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潛力,攀登運動技術高峰,創(chuàng)造優(yōu)異運動成績?yōu)橹饕康牡囊环N運動項目。競技運動的技術是高、難、美、新、雜。對于在新課程標準下“健康第一”理念下,對競技項目素材的轉變的視角與方法,未能從學生和學校的實際出發(fā),機械地搞“一刀切”,表現(xiàn)在:l、運動技術的高難度與學生學習掌握之間存在著根本的矛盾,競技運動的技術高、新、繁、雜、難的技術在體育教學中常常認為是最先進的技術,必須傳授給學生,但是那種高技術恰恰是少數(shù)人的“專利”違背了選取運動素材應遵循個體差異和個體需要的原則。在基礎教育當中學生抱著大籃球投籃,有的學生連籃板都碰不到,試想學生如何能夠通過體育運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得到快樂,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體育成為小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必須對競技體育運動素材進行合理的改造。

80年代后,前蘇聯(lián)、美國等國家興起小排球、小籃球、小足球運動,學校體育部門對正規(guī)的排球、籃球、足球等競技體育運動的器材、場地進行改革,很適合學生年齡特征,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目前,日本學校體育教學中,對正規(guī)的競技項目進行改造,使之進一步適合青少年健身運動的需要,這是在青少年中開展競技項目的廠泛措施,被改造的競技項目可稱作為亞競技運動。亞競技運動包括牛正規(guī)和非正規(guī)兩個層次,半正規(guī)是修改正式的規(guī)則,而非正規(guī)是自己制定規(guī)則。因此,亞競技運動項目并沒有改變通過競爭決定勝負的競技特征。日本的這種做法,很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競技運動素材教材化需要根據(jù)學生的情況選取教學內容,將復雜的正規(guī)競技項目的動作,技術,戰(zhàn)術體系和規(guī)則分解化,向趣味化、娛樂化、游戲化方面發(fā)展,在傳授運動技能的同時向同學講授體育運動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得到快樂,愉悅身心。這樣學生才能熱愛體育,使體育運動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真正實現(xiàn)體育生活化。

4民族體育項目運動素材技術性轉變體育教學內容的思路簡述

民族體育項目在競技性、觀賞性、價值、娛樂性上與競技體育項目相媲美。做為中華民族體育項目具有繼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凝聚民族情感、弘揚民族精神、健身、養(yǎng)心的作用。

吸收民族文化:民族體育項目多、游戲化、娛樂休閑性、民族性、有的還有宗教色彩。

民族體育項目運動素材的概述:例如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氣功秋千、磨秋、跳跳板、踢毽予、放風箏、打陀螺、賽威呼、跳板、頂罐走、摔跤、打嘎兒等。

“域外”民族體育項目,英國的龍保齡球、法國的叭幢球、蘇格蘭的莎莎球手球、水球、網(wǎng)球、棒球等。

民族體育項目運動素材技術性轉變的需要根據(jù)學校條件(體育場地、器材、設備、民族體育的知識技能等),學生(生理、心理特點、體育運動基礎與經驗等),教師(能力、教學經驗、技能)。

(1)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學生選擇。

(2)技術含量與學生的具體情況協(xié)調一致,學生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3)選取原則和引進條件全部滿足。

(4)技術上簡約化、競賽上規(guī)范化、運動強度和密度的縮減化。

(5)原汁原味,去粗取精。

第7篇:簡述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途徑范文

【關鍵詞】高等學校 動物福利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103-03

一、探索背景

近年來,虐待動物事件頻頻發(fā)生,社會人士呼吁政府部門建立相關法規(guī)懲處施虐者,保護動物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已成為共識。當前在很多高校的醫(yī)學、生物學、獸醫(yī)學等專業(yè)領域的教學以及科研中都涉及到實驗動物[1]。筆者所在的揚州大學獸醫(yī)學院現(xiàn)有學生近1000人,其中本科生499人。本人在指導學生的動物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由于沒有充分考慮到動物福利問題,出現(xiàn)了在實驗過程中給動物造成非必需的痛苦等種種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動物福利觀,同時也不利于他們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某些高校大學生頻頻上演的虐待動物事件,不僅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甚至造成惡劣影響。因此,有必要在各大高校,尤其是醫(yī)學或者獸醫(yī)學學校開設有關動物福利保護的課程,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動物福利觀、增強動物保護意識、善待動物、增強社會責任感、在以后的科研以及社會生活中科學合理地保護與利用各種動物資源。

二、動物福利的概念

1976 年,休斯將農場動物福利定義為“動物與它的環(huán)境協(xié)調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狀態(tài)”。1988年,F(xiàn)raser 提出動物福利的目的是在極端的福利與生產利益之間找到平衡點。1990 年,臺灣學者夏良宙提出,從動物立場而言,動物福利可以簡述為“善待活著的動物,減少死亡的痛苦”。動物福利是保證動物康樂的外部條件。動物康樂就是動物自身感受狀態(tài),也就是“心理愉快”的感受狀態(tài),包括無任何疾病、無行為異常、無心理緊張、壓抑和痛苦等。美國動物福利專家稱,動物應有五大自由:轉身自由、舔梳自由、站起自由、臥下自由、伸腿自由。英國農場動物福利法規(guī)定有“五不”:無營養(yǎng)不良、無環(huán)境帶來不適、無傷害和疾病、無拘束地表現(xiàn)正常行為、無懼怕和應激。

我國學者在解釋“動物福利”時指出:所謂動物福利,就是讓動物在康樂的狀態(tài)下生存,其標準包括動物無任何疾病、無行為異常、無心理緊張壓抑和痛苦等?;驹瓌t包括:讓動物享有不受饑渴的自由、生活舒適的自由、不受痛苦傷害的自由、生活無恐懼感和悲傷感的自由、表達天性的自由。而動物福利的概念由五個基本要素組成:生理、環(huán)境、衛(wèi)生、行為、心理。動物福利包括物質(身體) 和精神兩個方面,通俗的講就是動物在飼養(yǎng)、運輸、屠宰過程中要人道,盡可能的減少痛苦、不得虐待動物。動物福利所強調的不是我們不能利用動物,而是應該怎樣合理、“人道”地利用動物,要盡量保證那些為人類做出貢獻和犧牲的動物享有最基本的權利。動物福利實質上是以人為本位的,是指在動物保護的基礎上所提出的人們給予動物的保護措施使其康樂,而人類也可以從中更好地受益。

三、設計思路

1.教學內容的探討

動物福利概念的提出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fā)展和進步的必然結果。在社會經濟發(fā)展到一定條件下,善待動物、倡導生態(tài)文明、保持生態(tài)平衡, 是社會良性發(fā)展的保障。目前,動物福利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發(fā)達國家更是在國際貿易中設置動物福利壁壘。而我國的動物福利發(fā)展狀況相對落后。

《動物福利保護概論》是一門新興的學科,是動物學、生態(tài)學、畜牧學、動物行為學、獸醫(yī)學、公共衛(wèi)生學等多門學科的交叉學科。該課程需兼顧家養(yǎng)動物和野生動物,全方位探討動物保護問題,論述動物保護的內容和意義、動物的痛苦、動物的保健、動物福利、動物異常行為、動物試驗、人類娛樂活動等和動物保護的關系,同時還應分別介紹家庭寵物、經濟動物、野生動物等保護概況、存在的問題及采取的保護措施,介紹動物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和組織機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全面了解動物保護的目的和意義、培養(yǎng)保護動物的意識、掌握常見動物和野生動物的保護及動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guī)等,從而使學生能自覺參與到動物保護的行動中,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針對教學內容多而教學時數(shù)相對較少的矛盾,需合理安排課時,從而達到全面地學習動物福利保護的目的。課程教學計劃是 32學時。教學內容與學時分配建議如下表:

表 1《動物福利保護概論》理論教學學時分配表(共32 學時)

序號 教學章節(jié)名稱 學時 序號 教學章節(jié)名稱 學時

1 第一章 動物保護的內容及意義 2 9 第九章 畜禽的保護 2

2 第二章 動物的痛苦 2 10 第十章 實驗動物的保護 2

3 第三章 異常行為與動物保護 2 11 第十三章 家庭動物的保護 2

4 第四章 動物福利與畜牧生產 2 12 第十五章 經濟動物的保護 2

5 第五章 動物的保健 4 13 第十六章 園養(yǎng)動物的保護 2

6 第六章 動物試驗與動物保護 2 14 第十七章 野生動物的保護 4

7 第七章 人類娛樂活動與動物保護 2 15 合 計 32

8 第八章 動物保護立法及動物保護組織 2

2.教學方法的探討

(1)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明確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改變傳統(tǒng)的老師“灌輸”模式,采用互動式、啟發(fā)式、研究型性教學。可通過典型案例分析提高大學生對動物福利問題的認識,引發(fā)大家的討論,同時配合采用課程報告等方式進行輔教學,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促使學生們深刻了解動物保護的內涵和意義。例如,2012年10月發(fā)生的四川“虐猴男”笑著活剝猴皮事件;2016年7月13日發(fā)生的天津虐貓,小貓被切掉半張臉事件;更有2015年3月31日,成都某大學生因與寵物店老板協(xié)商不好退款金額,當場虐死僅兩個多月的小貓等等。這些損壞動物福利的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造成了惡劣影響。因此,人們也將注意力轉向了大學生這個高素質群體。一個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人,竟會如此殘忍,面對幼小的生命,因自己的一時憤怒,竟然活活虐死小貓,不禁引起人們對青年學生動物福利意識淡漠的擔憂。而發(fā)生在2016年7月23日的“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傷人”,“泰國普吉島大象在海嘯中救孩子” 事件,又代表不同的動物角色立場。此類教學方法的重點和難點是嘗試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場表達觀點和如何把握動物利益和人類利益的平衡,對每章教學重點教師應當做到精講并反復強調[2]。

重新審視和組織教學內容,建立優(yōu)化的動物福利保護教學體系。在課堂教學中既注重講授經典的基礎理論知識,同時又跟緊學科發(fā)展前沿研究動態(tài)。使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又可以獲得最新的信息,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3]。另外,在教材的選擇上除了使用規(guī)定教材外,同時將國內外其他的優(yōu)秀教材引入到課程內容中,作為學生的主要參考書。此外,還可以介紹與動物福利保護相關的中英文雜志,以及有關動物福利保護的網(wǎng)站和課程網(wǎng)絡課件地址,供學生進行查閱,豐富學生的知識來源。

(2)創(chuàng)新性應用研究性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研究性教學是指在教師的主導下,將課程的內容轉變成生活、生產或科學中的實際問題,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師的幫助下按照科學研究的模式來分析、解決這些問題,最終達到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一種教學過程[4-6]。研究性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從傳統(tǒng)的知識獲得過度到知識和能力的并重。最典型的研究性教學模式是通過在老師的幫助下分析、解決問題,最終達到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研究性教學要求對教學內容的大膽取舍、有效整合,借助具有典型性、綜合性和趣味性的熱點研究問題,如“實驗動物的福利”、“經濟動物的福利”的問題等,開展以3-5個學生為1小組的專題演講。這一教學模式,將會大大刺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打破灌輸式傳統(tǒng)教學模式,讓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尤ふ液蛯W習知識。同時,此類教學方法的開展,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查找文獻、收集資料的能力。課程考核方式可采取20%+20%+10%+50%的方式,分別是期中基礎知識測試、熱點研究問題完成情況、平時作業(yè)完成情況、期末開卷綜合測試。最后,為了讓課內課外結合,同時提高設計效率,可以容許學生課內將筆記本電腦帶到教室,課上完成大部分設計,課下繼續(xù)完善,并且課下的問題可以在課堂上討論,典型問題老師集中講解。課下的問題也可以通過郵件、QQ或者微信同老師交流

(3)專題短片回放, 豐富教學手段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掌握動物保護知識需要以感性認識或經驗為基礎,感官可以使動物保護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和理解,這樣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通過經典短片回放,能使學生身臨其境,獲得學習的滿足感,創(chuàng)造愉快自由的學習情境,會使學生的大腦不至于過度緊張和疲勞,激發(fā)學生學習動物相關知識的動機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此類教學模式更加直觀性,具有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秳游锔@Wo概論》集各種動物的保護于一門課程中,各種野生動物的保護包括就地保護與遷地保護[7],在多媒體的教學模式下,野生動物行為的觀察更加直觀和形象。通過播放記錄動物短片,如實驗動物的操作過程和注意事項,能讓學生記憶深刻,迅速了解實驗動物的操作過程,同時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教學能達到滿意的效果。通過播放關于學生動物實驗過程中所涉及的動物福利問題,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動物福利問題的甄別,并將知識點貫穿于短片中,讓學生了解動物實驗中需注意的動物福利問題,以及如何采取正確的處理方式。

(4)科研專業(yè)知識的融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將專業(yè)的最新動態(tài)及相關科研成果寫入課堂教案或講義,融入課堂教學中,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學科動態(tài)和走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習主動性[8]。例如,在動物福利和畜牧生產章節(jié)中,關注畜牧生產過程中的最新研究動態(tài);關注動物傳染病的最新研究進展,注重動物的健康問題;關注重要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培養(yǎng)學生的公共安全意識;將國外先進的生產工藝引入課堂,例如為提高母豬飼養(yǎng)管理中的動物福利問題而研發(fā)的智能化母豬飼喂管理系統(tǒng),讓學生們了解現(xiàn)代化畜禽生產的發(fā)展方向,以及動物福利概念在生產中的滲透。另外,以科研式教育為輔,能使教育、教學、科研工作三個層面相輔相成,形成特色,同時也能豐富學生的文化內涵。

(5)組織參觀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和流浪動物收留機構

去動物園參觀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態(tài)、流浪動物收留機構、民間動物救助站等,切實體會動物福利保護立法的必要性。直面受傷動物帶來的震撼可以強烈刺激人的內心,同時在參觀的過程中注重與動物福利保護人員的交流,認真體會動物福利的重要性。并且反思因為人類活動而導致的動物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是動物滅絕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觀看救治好的伴侶動物與人類的親密關系也能增強學生尊重生命,珍愛動物的情感。

(6)教師的不斷學習和全面發(fā)展

《動物福利保護概論》是動物學、生態(tài)學、畜牧學、動物行為學、獸醫(yī)學、公共衛(wèi)生學等多門學科的交叉學科。承擔《動物福利保護概論》課程的教師應當具有多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并且需要了解動物立法、飼養(yǎng)管理、行為學、防疫等方面的最新進展。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學科動態(tài)和走向,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切實保障動物的福利,要做到知行合一。這就要求教師本身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要加深對動物福利內涵的認識,定期接受以實驗動物福利規(guī)章制度、相關技術為主的培訓,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以身作則,通過言傳身教對學生產生影響,潛移默化中使動物福利的觀念和意識深入人心。

四、小結

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融科學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通過動物保護概論課程的學習,能使大學生們認識到動物保護問題的實質就是人的價值取向問題。動物保護是一項社會系統(tǒng)工程,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持,教師作為高素質人群更加責無旁貸。將《動物保護概論》作為選修課引入到高校大學生教學體系中,對于提高大學生學習動物保護知識、提高動物保護意識具有非常大的現(xiàn)實意義。同時,通過對《動物福利保護概論》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探討,提高了教師的業(yè)務水平,使學生掌握了動物福利保護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達到了理論和實踐融會貫通的目的。

教學工作是一項長期而且任務艱巨的工作,為適應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思考,在不斷地實踐過程中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 郭永剛,閆秀明,胡立磊.高校動物實驗教學與實驗動物福利[J].河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13,25 (2):208-210.

[2] 董暉,李磊. “動物福利”教學設計 [J].生物學通報,2010,45(10):20-23.

[3] 陳吉剛.微生物學合作式教學改革的探討和思考[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9,22(2):84-87.

[4] 王曉泉,劉曉文,彭大新.動物傳染病學課程研究型教學模式初探[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1(5):24-25,30.

[5] 劉新,方芳,陳冬梅.探索研究型的本科生微生物學教學改革的體會[J].熱帶醫(yī)學雜志,2008,8(8):884-885,888.

[6] 徐大勇,李峰.微生物學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討[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9(1):81-84.

[7] 閆大任.《動物福利與保護》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探討[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2,33 (5):54-56.

第8篇:簡述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途徑范文

染發(fā)劑發(fā)展一階段:對苯二胺氧化染發(fā)劑

1856年英國化學家W.H.Perkin發(fā)現(xiàn)了苯胺紫染料,為進一步合成苯胺系其它染料奠定了基礎。1863年德國化學家F.W.Hoffmann發(fā)現(xiàn)并合成出了對苯二胺,為制造苯胺類氧化染發(fā)劑提供了最關鍵的功效原料。1883年法國巴黎Monnet公司首創(chuàng)世界上第一支對苯二胺氧化染發(fā)劑并取得了專利,此后相繼傳至中國和世界各地。1952年法國L’Oreal公司相繼推出了各種彩色苯胺類氧化染發(fā)劑,1950年國際市場出現(xiàn)了染發(fā)霜,1963年又出現(xiàn)了染發(fā)香波,使苯胺類氧化染發(fā)劑花色品種日臻完善。對苯二胺氧化染發(fā)劑為人類美容美發(fā)做出巨大貢獻,創(chuàng)建了豐功偉績和不可磨滅的輝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在120多年長期使用過程中逐步發(fā)現(xiàn)它具有急性毒性、致敏性和潛在致癌危險性等副作用,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和民眾的極大關注。染發(fā)劑的致癌性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1.對苯二胺急性毒性

對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 PPD),CAS:106-50-3,分子式C6H8N2,相對分子量108.14,純品為白色晶體或粉未,微有芳香氣味,在有機化學中PPD屬芳香族或芳香胺化合物。F.W.Hoffmann之所以起名芳香族或芳香胺是因為這些化合物氣味芳香。

現(xiàn)代毒理學資料顯示,對苯二胺是一種典型的急性毒性染料。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對人體或動物體半數(shù)致死量LD50

1992年日本[2]有一位男子使用PPD氧化染發(fā)劑,按說明書進行染發(fā),染發(fā)后20分鐘進入浴室,水蒸氣凝聚在頭發(fā)上,不慎染液流到眼睛里,第二天眼科醫(yī)生檢查發(fā)現(xiàn),因染發(fā)劑急性中毒損壞了眼球。

1992年蘇丹[3]首都喀士穆有人使用制作氧化染發(fā)劑的苯胺染料對自愿受試者進行人體臨床試驗。31名受試者經口攝入對苯二胺染料混合物,其中有5名受試者出現(xiàn)急性腎功能衰竭,13名受試者均在24小時內因急性中毒死亡。

1993年Lifshits M[4]報道有一位六歲兒童誤食PPD氧化染發(fā)劑,短時間內出現(xiàn)咽喉疼痛,咳嗽和進食困難,隨后由于喉頸部水腫造成嚴重呼吸困難,并伴有腎功能衰竭和代謝性酸中毒,就診8小時后由于出現(xiàn)不可逆心室纖維顫動而急性中毒死亡。

2.對苯二胺致敏性

染料的致敏性是指某些染料會對人體皮膚或呼吸器官引起過敏性作用,這種染料稱之為致敏性染料。對苯二胺染發(fā)劑發(fā)明以后在很短時間內就發(fā)現(xiàn)它常引發(fā)炎癥或過敏(Causing allergy)。1906年德國聯(lián)盟理事會把它列入目錄,此后歐洲一些國家相繼禁用。目前對苯二胺是國際公認對人類高致敏的化學物質,某些人在正確使用情況下也可能會引起過敏。染發(fā)者發(fā)生過敏時,接觸染發(fā)劑的人體部位發(fā)癢,出現(xiàn)紅斑、丘疹,甚至出現(xiàn)水泡、腫脹,有時紅腫、滲液,流黃水,發(fā)出難聞的惡臭,有的出現(xiàn)過敏性昏厥或休克,有的過敏嚴重者導致死亡。其典型案例有:2000年8月英國一位婦女使用法國Camier生產的Movida染發(fā)劑進行染發(fā)幾小時后死亡。驗尸報告稱是染發(fā)嚴重過敏反應所致。2004年1月28日《楚天都市報》報道,中年男子汪漢洲在武漢關山發(fā)廊染發(fā)后猝死,醫(yī)生診斷結果是染發(fā)劑含有毒化學物質嚴重過敏致死。2011年11月20日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國一位婦女使用染發(fā)劑后陷入昏迷,醫(yī)生推測其癥狀可能是染發(fā)劑過敏所致。

目前PPD苯胺類氧化染發(fā)劑占國際染發(fā)劑市場80%以上。使用時其致敏發(fā)生率各國不一。以往國際公認的平均致敏率為十萬分之四,即0.4‰。2003年Hall[5]對歐洲、北美和新加坡等15個國家隨機化226779個病例PPD斑貼試驗陽性反應(接觸性過敏反應)發(fā)生率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PPD斑貼接觸性過敏反應發(fā)生率隨地區(qū)、國家、人種的不同而不同,如英國2.5%,意大利3.0%,瑞典4.0%,德國4.8%,美國5.0%,加拿大7.3%,新加玻8.1%等。 Hall流行病學調查PPD平均致敏率4.38%,高于此前國際公認致敏率0.4%的10倍以上。調查數(shù)據(jù)進一步表明,PPD是目前國際公認的對人類高致敏化學物質。

3.對苯二胺致癌性

染料的致癌性(Carcinogeic toxity)是指某些染料對人體或動物引起腫瘤或癌變的性能。我國著名皮膚醫(yī)學教授朱文元[6]指出,在每次染發(fā)過程中有0.1~0.5%的染發(fā)劑被皮膚或毛發(fā)吸收,染發(fā)劑中的有毒物質通過皮膚、發(fā)髓或吸入等途徑進入體內參加血液循環(huán),一旦進入體內很難排出,在體內蓄積。當蓄積的毒素超過1%時極易誘發(fā)皮膚癌、白血病、淋巴癌、骨髓癌、乳腺癌、膀胱癌等,其后果不堪設想。

1975年美國科學院B.N.Ames等[7],使用生物評估法研究化學染發(fā)劑時發(fā)現(xiàn),一些苯胺類染發(fā)劑對細菌有致突變作用,引起人們對苯胺染料與DNA相互作用后可能引起致癌作用的關注。Ames研究小組檢驗了169種化學染發(fā)劑,發(fā)現(xiàn)其中150種具有致癌作用,占染發(fā)劑總數(shù)的88.75%。此后有更多的科研人員對于苯胺類染料及苯胺類染發(fā)劑進行毒理學方面的深入研究。

197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在法國里昂實施了一項科研計劃,評價化學物質對人類致癌危險性,并相繼編輯出版關于化學物質致人癌危險性評價專題論文集。至1979年已出版了《IARC專題論文集》1-20卷[8]。作者在查閱專題論文集1-20卷目錄發(fā)現(xiàn),迄今人們使用的苯胺類氧化染發(fā)劑中對苯二胺、2-甲基對苯二胺、N-苯基對苯二胺等12種苯胺染料中間體都已列入致人癌研究目錄中了。

1994年7月15日德國[9]頒布了《食品和日用消費品法》第二次修正案,禁用了13種急性毒性芳香胺染料、27種致敏性芳香胺染料和20種致癌性芳香胺染料,引起了世界各國政府和民眾的極大關注。德國的日用消費品主要指紡織品、洗滌品、盥洗品、化妝品、染發(fā)劑、染色皮革品和染色玩具等日用制品。

2001年,一份題為《使用永久性染發(fā)劑與患膀胱癌的危險》[10]的科學研究報告在EEC雜志刊發(fā)之后,歐盟化妝品和非食品科學委員會(SCCNFP)認為該潛在危險應予關注,因此建議委員會采取進一步的行動控制化學染發(fā)劑的使用。SCCNFP還建議對染發(fā)劑采取全面的安全評價策略。實施該策略的第一步是決定首先考慮永久性染發(fā)劑成分,在染發(fā)劑成分的公眾意見征詢中該列表成分未獲明確的支持,因此永久性染發(fā)劑列表成分應被禁止使用于染發(fā)劑產品。

2004年《歐盟化妝品規(guī)定》(76/768/EEC)第七次修正案,根據(jù)已有的流行病學證據(jù),首次并警示歐盟成員國政府和民眾長期使用苯胺類氧化染發(fā)劑會誘發(fā)膀胱癌。該修正案顧問委員會首席顧問R.J.W.Hefford指出,對苯二胺、過氧化氫、氨是傳統(tǒng)染發(fā)劑里固有的有害化學物質,使用它們生產染發(fā)劑是不安全的。

在研究對苯二胺氧化染發(fā)劑致癌性時,不應忽略過氧化氫致癌毒性的問題。資料報道,1980年日本食品界發(fā)現(xiàn)過氧化氫具有致癌性[11],經過兩年反復多次動物試驗證明過氧化氫確是一種動物致癌物,此后在食品中禁用。1990年Bracher M等[12]報道,經動物和人體臨床毒性研究發(fā)現(xiàn),對苯二胺氧化染發(fā)劑中的對苯二胺和過氧化氫

反應大分子黑色物質Bandrowski S basc對沙門氏菌,小鼠淋巴細胞和人體淋巴細胞有致突變性和遺傳毒性。2001年9月11日CSTEE.EU[13](歐盟環(huán)境和生態(tài)毒性科學委員會)關于過氧化氫毒性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作出結論,過氧化氫具有細胞毒性和致突變性。

染發(fā)劑發(fā)展二階段:無氨染發(fā)劑

氨水(Ammonia Water)是傳統(tǒng)的對苯二胺氧化染發(fā)劑里的一種功效成分。其功效作用是頭發(fā)膨脹劑和產品PH調節(jié)劑。通常情況下染發(fā)劑工業(yè)使用25%的氨水,限量使用濃度6%以下。優(yōu)點是功效作用優(yōu)秀,且不殘留。但是氨水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腐蝕性、對眼睛、粘膜、皮膚、頭發(fā)有刺激作用或腐蝕作用。儲運或使用過程中經呼吸道吸入能損傷呼吸道和肺,容易引起呼吸困難或窒息性咳嗽,易發(fā)生中毒。染發(fā)劑產品添加氨水,給生產操作者和染發(fā)使用者帶來反感難聞的氨水氣味,刺鼻流淚,傷害皮膚和頭發(fā),有損健康。因此尋找氨水無毒低毒替代物,更新有氨產品,研發(fā)并生產無氨染發(fā)劑新產品勢在必行。

2008年3月法國歐萊雅公司率先推出了無氨可絲瑩溫和染發(fā)霜新產品,該新產品解決了消費者對有氨染發(fā)劑產品的種種后顧之憂,無氨溫和。2008年6月美國寶潔公司突破傳統(tǒng),推出了完美10分鐘無氨染發(fā)劑新產品,該新產品為消費者免除了傳統(tǒng)染發(fā)劑反感難聞的氨水氣味,以及染發(fā)時帶來的灼燒感和頭發(fā)發(fā)癢等副作用問題。2008年北京老人頭日化有限公司、廣州溫雅日用化妝品有限公司等眾多國內外染發(fā)劑生產企業(yè)也相繼推出了無氨染發(fā)劑新產品,開創(chuàng)無氨染發(fā)劑新紀元。無氨染發(fā)劑突破傳統(tǒng),是染發(fā)劑的科技創(chuàng)新和科技進步。

目前國內外無氨染發(fā)劑產品中氨水的主要替代物有三乙醇胺[14]、氨基甲基丙醇[15]、葡甲胺[16]、L-精氨酸[17]等?,F(xiàn)將其各自的理化特征、藥典標準、安全性和同類物等匯制成表1,僅供參考。

表1目前無氨染發(fā)劑產品中氨水的主要替代物

染發(fā)劑發(fā)展三階段:無過敏染發(fā)劑

1993年北京麗源日化五廠率先推出了光明無過敏特效一洗黑染發(fā)劑新產品。2002年浙江章華保健美發(fā)實業(yè)有限公司推出了無過敏章華生態(tài)焗油染發(fā)霜新產品。該新產品蘊含天然靈芝等微生物類無過敏色原精華和中草藥,不含對苯二胺,雙重防過敏,配方極其溫和,專為染發(fā)過敏人群設計。2005年北京老人頭日化有限公司推出了無過敏五貝子天然植物洗染香波新產品。2008年韓國PRANA化妝品株式會社在我國市場推出了無過敏天然生物精染素新產品。無過敏染發(fā)劑突破傳統(tǒng),不使用對苯二胺,這是染發(fā)劑的科技創(chuàng)新和科技進步。

嚴格地說,無過敏染發(fā)劑使用的所有原料都應該是無過敏的,其中包括功效染料、基質原料、防腐劑、賦香劑、抗過敏植物提取物等。再者,所用的這些原料配伍性好,相互之間不發(fā)生反應,不產生過敏性新物質。

功效染料方面,傳統(tǒng)的對苯二胺及其衍生物2-氯對苯二胺、2-甲基對苯二胺、N-苯基對苯二胺、N,N-雙(2-羥乙基)對苯二胺等經美國CTFA(化妝品、盥洗品和香料協(xié)會)下設的化妝品成分評審專家組CIR評審結果均為致敏劑。基質原料方面,不應使用礦物油。因礦物油會阻塞毛孔,令皮膚和毛發(fā)變油,引發(fā)過敏。防腐劑方面,不應使用對羥基苯甲酸酯類防腐劑。因為該類防腐劑會引起過敏和內分泌紊亂等不良反應[18]。賦香劑方面,不應使用過敏性香料或香精。關于香精過敏率方面的調查研究已有許多報道。Buckley等[19]在歷時近15年時間,對英國倫敦23846名香精過敏受試者斑貼試驗研究結果顯示,所有受試者中,6.4%的男性和8.4%的女性對化學香精過敏,其平均過敏率為7.4%。因此建議染發(fā)劑或化妝品產品中盡量少用或不用香精,非用不可應嚴格按照IFRA(國際日用香料香精協(xié)會)頒布的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安全地生產和應用香料香精。此外,無過敏染發(fā)劑生產企業(yè)各自都添加自已獨有的抗過敏植物提取物,以確保產品不過敏,但這些都是商業(yè)機密,密而不宣的。筆者經多年潛心研究,總結出抗過敏植物提取物31種,均采自2003中國衛(wèi)生部頒發(fā)的《中國已使用化妝品成分名單》563種天然植物。詳見表2。

表2.中國充許使用的抗過敏植物提取物

染發(fā)劑發(fā)展四階段:天然植物染發(fā)劑

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shù)的染發(fā)劑均采用化學合成的苯胺類染料中間體、偶合劑、修正劑、賦形基質等復配而成。大量研究和報告證明,這類化學染發(fā)劑對皮膚具有一定的毒性,能引起皮膚過敏,長期使用可導致中毒,并誘發(fā)各種癌癥。因此,染發(fā)劑產品的安全性問題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關注,尋找安全無毒染發(fā)劑,開發(fā)天然植物染發(fā)劑勢在必行。

近年來我國的染發(fā)劑生產企業(yè)重視科技創(chuàng)新和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大力投入資金研發(fā)天然植物染發(fā)劑,相繼推出了各種各樣的天然植物染發(fā)劑新產品。2003年青島益品生化制品有限公司推出了益品天然染黑劑新產品,2004年北京三精國藥日化有限公司推出了三精紅高梁染發(fā)膏,2006年浙江章華保健美發(fā)實業(yè)有限公司推出了章華天然植物中國黑新產品。2010年肖子英等[20]發(fā)明了烏飯樹植物黑發(fā)霜專利新產品,并榮獲了香港國際專利博覽會金獎證書和獎牌。

近年來,歐美日本等國家根據(jù)各自傳統(tǒng)優(yōu)勢的色素植物資源相繼推出了具有典型特色的植物染發(fā)劑新產品。例如,德國[21]推出了以春黃菊(Anthemis tinctoria)提取物為特色的春黃菊植物染發(fā)劑,法國推出了以洋蘇木(Caesalpinia sappan)提取物為特色的洋蘇木植物染發(fā)劑,英國[22]推出了以西洋茜草(Rubia coudifolia)提取物為特色的西洋茜草植物染發(fā)劑,美國推出了以西洋接骨木(Sambucus nigra)提取物為特色的接骨木植物染發(fā)劑,日本推出了以金合歡(Acacia concinna)樹皮提取物為特色的金合歡植物染發(fā)劑,印度[23]推出了以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提取物為特色的余甘子植物染發(fā)劑等。余甘子在食品、藥品、化妝品等諸多領域具有誘人的應用前景。幾千年前印度傳統(tǒng)醫(yī)學家就用余甘子這種植物的成熟果實將白發(fā)染黑。當今人們崇尚天然,出于安全樂用天然植物染發(fā)劑,因此國內外天然植物染發(fā)劑再度復興,重新崛起。天然植物染發(fā)劑的復興和崛起是對傳統(tǒng)化學合成染發(fā)劑的突破和挑戰(zhàn),是染發(fā)劑的科技創(chuàng)新和科技進步,是染發(fā)劑的一次革命。

天然植物染發(fā)劑的主要功效成分是植物染料。自古以來我國廣西壯族人民就使用紅草葉,蜜蒙花、紫藍草、楓樹葉天然植物提取物做染料將糯米染成紅色、黃色、紫色、黑色,加上白色糯米蒸制成“五色飯”進行食用。在公元前3000年我國人民就已使用靛藍、菘藍、茜草、紅花植物提取物做染料對紡織品進行染色[24]。文獻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人已開始使用天然植物染發(fā)劑。中國首例使用植物草藥染黑須發(fā)的則是2100年前的王莽。

天然植物染料的核心價值是,安全性高,色調自然柔和,氣味芳香,無毒無害,染色、營養(yǎng)和藥用功效三為一體,克服了化學合成染料致敏、致癌等各種弊端。此外,植物染料與環(huán)境親和性好,廢物廢水極易分解和利用,基本上無污染,資源極為豐富,其應用前景廣闊。

2003年中國衛(wèi)生部頒發(fā)了《中國已使用的化妝品成分名單》,規(guī)定了天然化妝品原料共563種(植物原料、動物原料等)。在法定的天然植物原料中可以篩選出染發(fā)劑使用的植物染料,例如、黑桑、黑莓、黑芝麻、紫蘇、紫草、紫芝、蓼藍、菘藍、馬藍、訶子、桅子、金櫻子、合歡皮、牡丹皮、石榴皮、茜草、鼠尾草、蘇木、接骨木、墨旱蓮等植物提取染色功效成分,均可用作研發(fā)植物染發(fā)劑的植物染料。在563種天然化妝品原料中第287號指甲花(Lawsonia inermis L.)目前國際上已禁止使用于化妝品中。2004年《歐盟化妝品規(guī)程》(76/768/EEC)第七次修正案第15條明文規(guī)定指甲花提取物主要成分是指甲花醌(2-羥基-1.4-萘醌)。指甲花醌是CMR物質,CMR(Carcinogenic Mutagenic and Reproductive toxicitg致癌、致突變、生殖毒性)物質禁止用于化妝品[25]。2007年中國衛(wèi)生部頒發(fā)了新版《化妝品衛(wèi)生規(guī)范》,該規(guī)范規(guī)定了78種禁用劇毒植物中藥,例如:白芷、白附子、烏桕、含羞草、補骨脂等,這78種禁用劇毒植物中藥包括其提取物及制品均不得用于化妝品產品中,雖然白芷、白附子有美白皮膚的功效作用,但絕對禁用于美白護膚品中?!侗静菥V目》載,烏桕子油涂頭,變白為黑,但烏桕子油絕對禁用于植物染發(fā)劑產品中。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植物染發(fā)劑發(fā)明專利中竟然出現(xiàn)了烏桕和含羞草。

2004年6月9日,美國FDA了《植物藥生產指南》。該《指南》已對美國植物染料和植物制品市場產生舉足輕重的作用,引發(fā)了世界各國植物藥管理法規(guī)不同程度的改變,對中國植物染料和植物制品開發(fā)以及市場管理科學化產生深遠影響。目前國際上對天然植物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亞洲,特別是印度、尼泊爾和日本等國家。關于天然植物染料的研究是作為發(fā)展中國家間技術合作聯(lián)合國發(fā)展方案(UNDP)計劃的一部分,已舉行過兩次國際專題研討會,分別在印度和尼泊爾舉行。

第9篇:簡述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途徑范文

關鍵詞:問題學生;問題行為;賞識;關懷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11-119-04

一直以來,因為種種原因,筆者所帶的班級都比較特殊。相對于普通班級,我所帶的班級學生人數(shù)少一些,學習成績弱一些,行為習慣差一些,問題學生也多一些。面對這樣的集體,我曾一度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他們也是父母的全部希望,他們也要走向社會,他們也要養(yǎng)家糊口,他們也要面對以“優(yōu)勝劣汰”為生存法則的激烈而又殘酷的競爭,他們也要學會在這樣的競爭中抬起頭來努力去經營自己有尊嚴、懂責任、堂堂正正的人生!

可是,想改變一個人談何容易!雖然他們也還是孩子,但有很多問題學生的問題行為已經根深蒂固。從哪里入手改變他們?怎樣的教育和引導才適合他們?怎樣才能幫助他們走出問題困境重塑美好形象,感受做人的幸福?帶著種種疑問,筆者開始認真研究問題學生,希望通過多方探究,尋找到適合轉化問題學生的有效途徑。

一、提出問題――正視問題行為和問題學生

幾經鉆研,筆者終于發(fā)現(xiàn),作為初中教師,如果不能在初一、初二兩年的時間里將問題學生的問題行為完全轉化或者淡化,今后想要轉化他們將會難上加難。因為初一、初二的學生相對比較單純稚嫩,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視線容易被轉移,性格重塑的機會較大。所以抓住初中前兩年易于轉化問題學生的契機,深入研究轉化問題學生的途徑和方案,將有利于轉化問題學生。

1、剖析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是指帶有性或破壞性的行為。筆者根據(jù)多年的觀察總結出:問題行為可以分為兩大類: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前者如不遵守學校規(guī)章制度,不服從老師的教育,惡意攻擊、打架斗毆,甚至逃學或在社會上違法等;后者如心理障礙、自閉自戕等。內隱行為在短時間里一般不會發(fā)展成危害社會的行為,可是當它一旦發(fā)展成為外顯行為,對自身對社會的危害就會更大。

2、解讀問題學生

顧名思義,問題學生指的是具有問題行為的學生。問題行為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所以,問題學生也不是天生的“壞蛋”,任何不良品質都是在后天生活中慢慢養(yǎng)成的。問題學生的情況相當復雜,其形成原因多種多樣,教師只有摸清情況,分析原因,了解癥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只有做到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育,問題學生才有可能轉化為“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好學生。

3、思考問題成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問題學生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家庭教育不恰當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很多父母,或者文化水平低,或者工作壓力巨大,或者經常吵吵鬧鬧,或者推行暴力教育,等等,這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除此之外,不良的媒體影響,污濁的社會風氣的濡染,不好的同伴的帶動,不當?shù)膶W校教育等等,都是問題行為產生的土壤。

4、直面問題心理

“問題學生”由于受到批評較多,所以自卑感強,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很多行為是有問題的,但是他們不能用正確的道德觀念約束自己的行為,在一定的誘因下,由于意志薄弱,情緒急躁,理智往往無法駕馭自己的情緒。順利時也會接受教育甚至幫助同學,但稍受挫折就心灰意冷,百無聊賴;一旦被激怒,容易蠻干,不計后果。他們的求知欲相對較弱,學習能力相對較低。

二、闡釋標題――領悟生命成長發(fā)展的動力

一個新生命呱呱墜地后,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他能呀呀學語,能站立行走,再過一年,能跑能跳,掌握了人類語言交流的大部分詞匯。新生命的成長速度令人驚嘆。新生命令人驚嘆的成長速度固然有生命發(fā)展本能的因素,但筆者以為還有另一種無比神奇的力量在促動著生命的成長,筆者將這個神奇的力量定義為淡化問題,真心賞識,聚焦幸福。

1、淡化問題――減輕問題學生成長的壓力

新生命是在一個“淡化問題”的情境中緩慢成長起來的。孩子摔破了東西,媽媽的會毫不猶豫的說:“這東西怎么自己不長眼睛啊,你看,嚇到我們的寶寶了。”孩子奔跑跌倒,爸爸會毫不猶豫的說:“爸爸給你打這塊坡地,打這雙壞鞋?!本褪沁@樣輕巧的繞過了孩子的種種小問題,使得我們的孩子忘記了前進路上的磕磕絆絆,拋棄了因為自己多種多樣的問題帶來的傷害,一路毫不猶豫心無旁騖的成長起來。問題學生也是一樣,教師越是揪住他的問題不放,就越會強化問題在他們心底的記憶,反之,就會減輕問題學生成長的壓力。

2、傾注賞識――激發(fā)問題學生成長的動力

新生命在家人濃烈關懷的情感氛圍內快速地成長著,他從害怕變得大膽,怯懦變得自信,從簡單的呱呱而泣到具有豐富的精神世界,沒有哪一刻離開了父母親人們傾注的“真心賞識”。這些賞識,給予了孩子成長的無限動力,它也給予我們沉重的警示:對待我們的學生,我們傾注“真心賞識”了嗎?尤其是對那些讓人頭疼的問題學生,我們有沒有以“真心賞識”的心態(tài)來對待他們呢?任何問題學生身上,都有明顯的優(yōu)點,對他們身上的美好表現(xiàn),如果我們能不失時機的給予真誠的賞識,一定可以激發(fā)問題學生成長的動力。

3、關懷心靈――滋潤問題學生成長的心力

教書育人是非常神圣的事情,教育轉化問題學生是其中最重要也最艱難的部分,正因為這樣,我們在開展問題學生教育轉化工作的時候更要懂得關懷心靈。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這需要我們有寬容心,寬容這些問題學生反復犯錯誤,甚至不停地犯同樣的錯誤;我們要有忍耐心,忍耐他們可能會有很長時間內在犯錯誤,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去改正錯誤;我們要有理解心,理解問題生犯錯誤的內在原因、外在原因和心理原因;我們更要有愛心,愛心直擊問題學生的心靈深處。讓他們逐步修正自己,不斷地激勵自己,讓他們一點點步入正常發(fā)展的軌道。

4、助力幸福――喚醒問題學生成長的潛力

美國著名關懷倫理學家、斯坦福大學教授――內爾諾丁斯在她的代表作品《幸福與教育》一書中曾鄭重提出:“一種好的教育,就應該極大地促進個人或集體的幸福?!毙腋J侨祟惿畹挠篮闱榻Y,追求幸福是推動人類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問題學生的幸福感相對微弱,“追求幸?!薄靶腋5膫€性”在他們身上也難尋蹤跡。

正因為他們缺乏幸福感,所以他們也不懂得珍愛他人的幸福,問題行為也就會屢屢發(fā)生。所以,改變問題學生的問題行為,最根本的就是培養(yǎng)他們的幸福感。教師必須盡自己所能,調動周圍可以調動的力量,讓問題學生感受到生活在群體之中的幸福,這樣,才能喚醒問題學生成長的潛力。

三、依托理論――尋找有效教育理念

1、平等關愛,換位思考

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笨鬃诱f:“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睂Ψ稿e誤的同學實施批評時,首先要求我們從教師的位置上走下來,站到學生的位置上去考慮問題,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讓他對自己有一定的自信,此時再適時的進行批評,這樣批評的內容和方法才有針對性,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而不是“成人化”、“老一套”。問題生也是學生,是一個個蓬勃的生命。只不過是這個生命暫時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正因為有了問題,他們會自卑,會自棄,所以,他們比其它的學生更渴求理解尊重,更渴求平等關愛,在他們面前,我們絕不能高高在上,也切不可一言九鼎。我們必須放下師道尊嚴,平心靜氣耐心執(zhí)著地面對他們的一切。

2、心理疏導,健康宣泄

陶行之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打到心的深處?!惫偶对鰪V》說的更中肯:“責人之心責己,愛己之心愛人”“知己知彼,將心比心”。如果只有嚴厲的批評和指責,而不能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這樣很容易拉大師生的心理距離,形成情緒對立,導致“批評失效”。

我們應該更多地站在學生的位置上去找問題發(fā)生的原因,想解決問題的方法,真誠的賞識使師生間的心理距離拉近了,不但容易找到問題的癥結,而且在感情上與學生更親近了,同時更容易了解和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切入口,既治標又治本?!?/p>

3、“人道教育”,“和諧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問題學生轉變=人道教育+和諧教育。他認為,問題學生的形成原因有三點:一是家庭因素的影響。二是教師教育方法粗暴、不人道所至。三是學生的“思維尚未覺醒”,需要教師用心靈關懷把這沉睡的思維喚醒。蘇霍姆林斯基把成功轉變“問題學生”稱為“思維的覺醒”。轉變問題學生的關鍵是“和諧教育”。教育問題學生的第一步,就是使他們成為“可教育的人”。如果問題學生自暴自棄,失去了自尊和自信力,長此以往,他就是一個“不可教育的人”。因此只有實施人道教育與和諧教育,才能有效轉化問題學生。

4、以生為本,終身發(fā)展

20世紀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實讓世人認識到,可持續(xù)發(fā)展不僅取決于人類對自然的認識,而且取決于人類對自身的認識。一個人能否成功,不是取決于當前的表現(xiàn)是否優(yōu)秀,而是取決于是否具有持之以恒、終身教育、終身發(fā)展的思想。隨著科技、文化的高速發(fā)展和激烈的社會競爭,終身教育已不僅僅是一種教育思想,而且成為一個人類塑造自身、完善自身的社會潮流。在這種大的社會背景下,每個班主任都應以全新的理念來管理班級。不能因學生暫時的不良表現(xiàn)而將學生的未來槍斃;不能以學生學習好、考高分、升好學校為目的,而應為學生的一生發(fā)展作規(guī)劃,關懷學生的心靈,致力于學生的幸福,即以學生發(fā)展為本。

四、重構認知――搭建支撐道德的鋼梁

問題學生很容易在暴躁和沖動中迷失自己,有時甚至付出鮮血和生命的慘痛代價。他們之所以無法正??刂谱约海艽蟪潭壬鲜且驗樗麄儗ι鐣?、對人生、對生命缺少正確的認知。所以要想轉變問題學生,我們必須首先重構他們的認知。

1、珍愛生命――明確生命無價

引導學生珍愛生命,是德育的重要內容。面對問題學生,如何引導他們珍愛自己的和他人的生命?如何讓他們認識到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如何教育他們盡一切力量讓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這些重要的認知,既需要學生自己的體悟,也需要教師的關懷和指導。對于問題學生,急需教師藝術的反復強調,真誠的多次提醒,這樣才能在他們的頭腦里形成一種占絕對優(yōu)勢的認知――生命無價。

2、關愛他人――懂得快樂關懷

人是生活在群體中的高級動物,每一個人都是通過與父母、親戚、朋友、老師、領導下屬等等的交往和合作,腳手架式的彼此支撐,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如果不懂得關愛他人,就很難獲得他人的支持和幫助,人也會因此更加孤獨焦躁,失去活著的動力和意義。所以,引導問題學生關愛他人,其實就是引導他們鞏固自己生存的根基,鞏固自己快樂的根基,而快樂是沖淡一切問題行為的秘笈良方。

3、踐行理想――尋找前進動力

理想是人前進的動力。人若沒有奮斗的理想,就會厭倦身邊的很多東西。久而久之,便會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而自暴自棄恰恰是問題學生無所顧忌的宣泄自己不良情緒的一個根源。陶行知在《我之學校觀》一文中說:“李白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好比是學生的精神。辦學如治水,我們必須以導河的辦法把學生的精神宣導出去,使他們能在有益人生的事上去活動” 而這里的有益人生的事實際上就是學生的理想。

4、感受幸福――追求和諧人生

幸福是人們在社會生活實踐過程中,由于感受到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而形成的一種精神上的滿足,是對于人生具有重要意義的心理體驗。一個感受不到幸福的人,很難以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之中。因此,致力于培養(yǎng)問題學生對幸福的感受,致力于營造寬容和諧的師生交往氛圍,致力于淡化問題生的問題、真心賞識問題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和進步,將會提升他們對幸福的敏感度,也會幫助他們追求和諧交往、快樂交往的人生。

五、實踐操作――建構有效轉化模式

綜觀眾多教育轉化后進生的文章,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強調理解、尊重、關愛、溝通,針對學生的缺點錯誤進行心靈的感化教育。但筆者認為,對后進生的教育,應該是心靈感化與活動教育同步實行,內外兼攻;同時,也應該是集體引導與個別教育相結合,雙管齊下。只有在內外兼顧、同步實行的時候,對后進生的轉化才更有時效。

1、建造一個溫暖的“家園”――問題學生全局轉化思路

(1)建設一個溫暖和諧的集體――使問題學生的活動有“家”可歸

班集體是發(fā)展學生個性的重要陣地,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個性的最優(yōu)化環(huán)境,是良好個性成長的搖籃。愛因斯坦曾說過:“個人之所以成為個人,以及他生存之所以有意義,與其說是靠著他個人的力量,不如說是由于他是偉大人類社會的一個成員,從生到死,社會都支配著它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集體利益是學生個體價值目標實現(xiàn)的前提??梢姡瑢W生只有堅持把個人與班集體利益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才能達到自我完善和全面發(fā)展,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充實。而要達到這樣的成效,首要一點就是讓學生熱愛集體,并以生活在這個集體中為榮。

要做這一點,班主任必須要有無條件的奉獻精神,像家長一樣,把班集體的事當自己的事來辦。用愛心、悉心、耐心構建和幾十位學生共有的“家”,讓每一位同學感到自己有一個值得信賴的班主任。在此基礎上,筆者帶領學生開展了大量的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的活動,例如,一張報紙,十個手指的力量,野炊等,對學校的各類活動,筆者也帶領全班同學積極參加,奮力拼搏,同時,在活動中,盡量展現(xiàn)班級特色,鼓勵全班同學在為班級爭取榮譽的同時鍛煉自己的競爭能力。相信:一個積極向上、富有特色的班集體必將為問題學生轉化提供更優(yōu)化的環(huán)境。

(2)營造一個健康積極的輿論氛圍――使問題學生的心靈有“家”可歸。

輿論是在班級中占優(yōu)勢的并從心理上產生共鳴的言論和意見。它與一定的規(guī)范相聯(lián)系,對班級成員的心理與行為具有很強的動力作用。由于輿論本身產生的壓力能夠使班級集體中的一些成員自覺或不自覺地“順應”,因此筆者想方設法去培植正確的輿論,努力培養(yǎng)實現(xiàn)班級目標所需的主流輿論。

筆者在班級開辟輿論專欄,張貼熱點論題和標語。例如論題有“努力是否就是成功”,“尊重他人是否就是尊重自己”標語有“我進步,我快樂”“我要努力使自己增加一個優(yōu)點”,“今天,我要試著去贊美一個人”。等等。這些論題和標語,雖然簡單,但是,生動而又貼近學生的生活。相信,它是無聲的滋潤。筆者的學生尤其是問題學生,愿意參與,他們既受到輿論的譴責,也在積極的創(chuàng)造健康的輿論。這種健康的輿論所產生的力量會使班級同學在學習、生活中有所遵循,使問題學生的問題行為逐漸走向正強化。

(3)制訂一套公正客觀的評價機制――使問題學生的體驗有“家”可歸

每一個人,都有被承認、被肯定的需求,尤其對于初中生,老師和同學的承認,就是他的價值的展現(xiàn)??墒?,問題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很難使自己的表現(xiàn)被別人認同。長此以往,他們的自信心便日漸喪失?;谝陨舷敕?,筆者在班級評價制度方面進行了全新的嘗試:調動每一位同學公正、客觀地將每位學生的進步表現(xiàn)都記錄下來,通過階段綜合比較分析,進行全方位的過程性評價,給學生一條成長的曲線,評定出各級各類“最佳”。新的評價體系在關注學生成就的同時,更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行為方式的發(fā)展。它把終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教師的單一評價和多元主體的評價有機的結合起來。

“爭強好勝”是青少年學生普遍的心理特點。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最佳”,有一個最佳還希望自己有兩個最佳。特別是問題學生,他們更是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最佳。因為他們在考試中得不到的榮譽可以通過體育鍛煉、參加活動和各項競賽來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它不再使問題學生永遠只做一個望“后塵”的無謂陪跑者。班內的榮譽不再是學習好的同學的專利,只在某一方面表現(xiàn)不突出,但其它方面表現(xiàn)不錯,同樣也可獲得榮譽。這樣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向上的內驅力,使班內良性的競爭氣氛非常濃厚。在這種評價的激勵下,很多同學逐漸的改正了自己身上的很多缺點,使自身的發(fā)展處于一種良性循環(huán)的狀態(tài)。

(4)構建一個互助合作競爭機制――使問題學生成長有“家”可歸

對問題學生的教育,除了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評價激勵機制,讓學生學會奮斗,學會如何讓別人尊重自己,逐步建立自信心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受到團隊合作的督促力量和來自于對手的競爭壓力。所以筆者在班級管理中建立了多種獨特的競爭機制。例如捆綁式競爭。首先是將班級分成六個小組,讓六個小組形成全方位的競爭。小組的形成過程是由學生自發(fā)形成,組長由大家選出來,組長根據(jù)雙方意愿挑選隊員。

小組競爭主要從考試成績、上課發(fā)言、作業(yè)、體育鍛煉、行為規(guī)范、特殊貢獻(組織班會、出黑板報、各級各類競賽)等幾方面開展競爭。每周進行小組排名,第一名到第六名分別積7分、5分、4分、3分、2分、1分。一個月為一個賽季,積分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小組將組織一次戶外慶?;顒?。在評分的時候,有很多項目進行捆綁式評分,如上課紀律問題,為了督促問題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聽課習慣,我們規(guī)定,一個人不遵守紀律,全組將要扣分。這樣將使全組形成一個合力,互相督促、共同進步,使問題學生的成長真正有“家”可歸。

2、籌劃一組勵志的方案――問題學生個體轉化思路

十個手指頭伸出來,有長有短,在班級體這個大家庭中,問題學生的發(fā)展也是參差不齊,如果僅僅通過集體活動來帶動個體的發(fā)展,那么勢必使部分問題學生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所以,在進行群體性的教育的同時,必須對問題學生提供更多的有針對性的個體教育,這樣雙管齊下,才是問題學生轉化的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1)一份礪志單――改正缺點才能“淡化問題”

礪,就是磨礪,對于問題學生來說,他們真正需要磨礪的就是他們戰(zhàn)勝缺點和錯誤的韌勁。班主任要鼓勵學生要持之以恒的同缺點和錯誤做斗爭,不改掉缺點,誓不罷休。當他們的某一個缺點的改正已經得到同學們的認可真心賞識的時候,便可以從勵志單上劃掉一個缺點,然后再向下一個缺點進軍。

但是問題學生的問題行為種種不同,所以必須為每位問題學生量體裁衣,制定一套比較科學有效的個體教育方案。根據(jù)多年做班主任的經驗,筆者按特性和成因將問題學生分為以下幾類:網(wǎng)癮型,暴怒型,多動型,單親型,行為偏差型,趨向自閉型、學習基礎薄弱型,外界影響型,等等。然后根據(jù)不同的問題類型,設置不同的勵志明細單,在這份勵志單上,請學生本人、家長、最信任的班干部、班主任簡述問題學生的優(yōu)缺點及希望,然后以兩周為一個單位時間,逐步改掉問題學生身上的問題。

(2)一張目標卡――摘到桃子才能接納“賞識”

為每人定制一個合理的目標,當然,這個目標有別于改正缺點和錯誤,舉個例子,勵志單是償還所欠的債,而目標卡是賺錢。它由幾個正向愿望組成,比如一張卡上可以寫這樣的內容 :這個星期,我要努力做到數(shù)學考試及格,幫同學拖一次地,問兩次老師好。這樣做,就是培養(yǎng)他們上進的精神,讓問題學生看到進取的希望,更讓他們相信所有的贊美和賞識都來源于自己的努力。

但謹記一個原則:“摘桃子原理”,即讓每一位問題學生掛“跳一跳能摘到的桃子”,這樣就不會擔心他們因目標很難實現(xiàn)而自暴自棄。當他們品嘗到自己摘到的桃子的美味的時候,下一次,他們會更加努力。例如:針對網(wǎng)癮型問題學生,讓他先擔任電教委員,再鼓勵他制作電腦小報,定期篩選美文佳作供同學閱讀,最后可以鼓勵他參加各種電腦比賽。這樣循序漸進的教育和引導容易調動問題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容易讓賞識更加可貴,更加有意義。

(3)一本誠信薄――平等溝通才能“關懷心靈”

交人先交心。特別對問題學生。從心理角度上看,他們是一個弱勢群體。他們比優(yōu)生更渴望同學和老師認可他,尊重他,他們比優(yōu)生更有自尊心,并且非常脆弱。所以在班級內推行“誠信簿”制度,也就是讓學生以周記或寫信的形式和老師談心,內容不限,可以寫自己對某問題的看法和解決思路,也可以傾訴內心的種種情緒,甚至可以發(fā)發(fā)牢騷,講講與父母、同學、老師不愉快的交往。教師必須絕對堅守他們的秘密。并且保證給予滿意的回復。

通過誠信薄,筆者了解了問題學生復雜的內心世界,教師或安慰,或勸勉,或出謀劃策,及時分解他們各種各樣的煩憂,當他們取得成績時,教師及時地祝賀。這樣,筆者和問題學生建立了非常融洽的師生關系。多次的溝通,架起了筆者和學生理解與信任的橋梁。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教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4)一次慶功“宴”――真誠祝福才能“助力幸?!?/p>

當同學們對于一個問題學生某一個缺點的改正認可時,當問題學生取得的成績得到同學們的承認時,班主任可以會同家長及班級其他同學為問題學生準備一次特殊的慶功宴:一張?zhí)刂篇劆?,一張帶有榮譽稱號的胸卡,同學們各種各樣的祝賀表示,一次聯(lián)歡班會,一個向家長表示祝賀的電話,甚至還可以是老師們親自送上的一份祝福……

筆者深感教育問題學生、關注問題學生的重要意義。對于他們的成功教育,意味著我們的雙份貢獻。對于父母,他們是唯一的希望;對于社會,他們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后備力量。所以,盡管辛苦,筆者依然樂此不疲。在班級管理中,通過心靈感化與活動教育同步實行和集體引導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后進生轉化模式的實踐與探討,筆者的后進生轉化工作成效明顯。但我們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新的問題可能會層出不窮。只有不斷地總結創(chuàng)新,真誠的賞識與關懷,才能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成長。

六、建構意義――認識轉化問題學生價值

轉化問題學生,主要是引導問題學生關注自己的現(xiàn)狀,正視自己的發(fā)展,緩解心理壓力,健康宣泄情緒,激發(fā)并發(fā)展他們的潛能,專注于他們問題行為的轉變,從而使他們珍愛自己的人生,努力使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義,為家庭的和諧人生的幸福做出自己應有的努力。

1、培養(yǎng)問題學生的自立能力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教育首先要作到的就是面向全體學生,致力于把他們培養(yǎng)成新世紀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至少是能夠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墒菃栴}學生浪費在問題上的歲月實在太漫長了,只有淡化問題,傾注賞識,關懷心靈,才能調整他們與人敵對的心態(tài)并學會如何與人交往,才能使他們學會區(qū)分什么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值得自豪和炫耀的東西,才能使他們具有非常明確的是非觀念。這些,是他們以后走向社會、立足社會的基石。

2、提升問題學生的生命意義

塑造生命是神圣的。青年一代是家庭的核心,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社會前進的動力。一個生命掉隊,就會影響一個甚至幾個家庭的幸福,如果有很多的生命掉隊,就會增加社會的負擔,造成更多人的生命質量低下。教師通過談心、允于特權、賞識、鼓勵他與同學交往,幫助問題學生從困境中走出來,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會提升學生對生命的感悟能力。

3、助力問題學生的幸福體驗

轉變一個問題學生很難。但我們從事的是塑造生命的工作,學生的喜怒哀樂,優(yōu)劣得失,緊緊與我們的工作成效相連。所以,作為教師,尤其是新時代的教師,必須致力于提升學生的幸福感的研究,對于問題行為內隱的學生,更要體察入微,悉心輔導,要多途徑的尋求解決他們心靈扭曲的良方,通過啟迪他們的心智,轉移他們的不良心理依賴,培養(yǎng)他們的愛好等方法打開他們緊閉的心門,為他們重建感受生活的美好加油助力!

4、構建問題學生的心靈家園

“心靈,總要有寄托.”古今中外,無數(shù)偉人對這一觀點進行了方方面面的描寫、抒發(fā)或者論述。一個人,要想健康樂觀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他的心靈絕不能沒有根蒂,無所依托。因為,只有心靈有了家園,人們才能將困惑傾訴,將磨難消解,才能為理想尋找支撐,為拼搏增添動力。精神寄托可以是一種信仰,也可以是一種興趣,一種愛好,對于問題學生來說,重新調整他們的世界觀,根據(jù)他們的實際情況尋找適合他們的興趣愛好,更容易幫助他們重建健康積極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