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眾媒介概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調解型;和事佬;媒介越位;規(guī)避
中圖分類號:G22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1)09-0072-02
電視節(jié)目是由不同的元素組成的,組成電視節(jié)目的這些元素被稱為電視節(jié)目元素,它是電視傳播的最小單位。一般情況下,構成電視節(jié)目的元素有主持人、解說詞、同期聲、音樂、音響、圖像以及字幕等等,而當下出現的一些“調解型”電視節(jié)目中的“和事佬”是不同于這些元素的一個新的電視節(jié)目組成單位。
“調解型”電視節(jié)目主要通過社會中善于處理人際矛盾的“和事佬”來調解發(fā)生在底層社會中的一些家長里短類的矛盾,并對調解的過程進行跟蹤拍攝和報道。比如浙江電視臺的《錢塘老娘舅》、上海電視臺的《新老娘舅》、山西電視臺的《和事佬》以及合肥電視臺的《廬州和事佬》等。
“和事佬”可謂是一種新的電視節(jié)目元素,這一節(jié)目元素在電視傳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將媒體獨立于新聞事件之外,因此,也一定程度上規(guī)避了電視媒介出現的“越位”現象。
一、大眾媒介的“越位”現象
(一)媒介如何“越位”
大眾媒介的主要功能就是信息傳遞,即使在我國,給新聞媒體作出“黨和人民的喉舌”這樣的界定,也還是在說明大眾媒介應當充當信息傳播者的角色,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必須按照新聞事件的真實原貌進行傳遞,不得進行任何有違新聞事件本事狀況的報道。
然而在當下,許多媒體實踐正在進行著有違媒體本質的新聞報道。比如在一些法制新聞報道中,媒體喜歡以自己的視角來判斷法律案情,從具體的新聞報道中傳播一種偏向的理念,提前對當事人進行有無罪過的審判,即所謂的“媒介審判”。而我國《刑事訴訟法》開宗明義就作出這樣的規(guī)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再比如在一些民生新聞報道中,特別是在一些“幫忙類”的民生新聞中,由于記者在幫忙時的介入不當,往往會造成媒介的“越位”,比如記者“導演”事件發(fā)展,再比如幫助弱勢群體維權時,將自己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質問侵權部門,這種情況下在幫助維權的同時又侵犯了其他實體部門和組織的權利。浙江大學新聞研究所的張弓從七個方面總結了記者的角色錯位現象,分別為:記者成了“包青天”、記者成了“戲中人”、記者成了“作秀者”、記者成了“權威”與“批評家”、記者成了“官員”與“政客”、記者成了“法官”、記者成了“王婆”[1]。應該說這一總結基本概括了大眾媒介“越位”的種種表現。
雖然媒介“越位”的表現方式有很多種,但是一個共同點就是:媒介按照自己的判斷進行報道,違背了新聞真實性的原則。因為新聞報道一旦在報道之前就預設觀點,那么這樣的報道必然不能保證公平公正。事實上,媒體正確的角色定位應當是一個冷靜的觀察者,這種角色“越位”性的報道往往會造成社會原有組織環(huán)境的破壞。因為媒介的越位會使得原有的社會分工出現重疊,這樣原先承擔這一社會分工的職能部門便不能夠獨立的行使自己的權利,甚至原先一些各司其職的權力關系會因此受到消解。
(二)大眾媒介為何“越位”
當然,造成大眾媒介“越位”的具體原因很多。比如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比較重視“俠義精神”,芮必峰教授在談及新聞專業(yè)主義時就曾指出,中國新聞記者的一些報道“‘啟蒙’也好,‘監(jiān)督’或‘揭黑’也罷,根本上還是中國傳統(tǒng)‘士’文化和‘俠’文化在媒體和記者身上的投射?!盵2]當下媒體記者在的一些報道同樣受此思想的影響,因而會常常被這種思想左右自己的職業(yè)行為。再者,中國當下的民主法制建設和思想也不是十分健全,因為社會中發(fā)生的一些問題往往無法通過政府渠道得以解決,而是寄希望于媒體。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媒體為了吸引受眾注意力,獲取廣告利潤,往往也會做出一些“越位”的報道與迎合受眾的需求。除此之外,部門新聞媒介對自身職業(yè)準則和道德的無視也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但是從本質上來說,社會賦予大眾媒介的權利是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媒介權利早在200多年前的西方世界就已經被提及,比如美國的第三任總統(tǒng)托馬斯•杰斐遜就曾慷慨激昂地發(fā)表過這樣的言論:“如果由我來決定是要一個沒有報紙的政府,還是要一個沒有政府的報紙,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后者?!庇纱丝梢?,西方國家歷來重視媒介的作用,因此,媒介權利被視為與司法、行政、立法三大權利同等重要的“第四權力”。
鄭州大學新聞與輿論研究所的項德生教授將媒介權利定義為:“媒介權力就是媒介的職業(yè)功能對社會生活所具有的支配力量?!盵3]那么媒介是如何通過職業(yè)功能對社會發(fā)揮著支配力量呢?大致來說主要有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可以說是媒介所進行的全部事務。一是采編制作,進而傳播新聞信息,設置和引發(fā)輿論源;二是對新聞事實進行評價,表達和引導輿論。一旦控制了社會的輿論,便控制社會的整體話語權,從而能夠到達監(jiān)督社會的結果。項德生認為“正因為新聞傳媒具有這樣特殊功能,政黨、政府和政治家們才十分‘抬舉’它,并視之為銳利武器死死抓住不放。”[3]所以,一旦媒介在社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權利,那么它的地位必然會提高,故而,大眾傳媒在有力地發(fā)揮新聞傳媒的支配作用時,忘記自己的正確角色而出現權利“越位”的現象也就能不足為奇了。
二、“和事佬”元素對“越位”的規(guī)避
在《廬州和事佬》節(jié)目中,由于“和事佬”元素的植入,使得節(jié)目與其他“幫忙類”電視民生新聞節(jié)目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規(guī)避了媒介“越位”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和事佬”是新聞事件中的組成部分,而節(jié)目所進行的新聞報道只是一種純粹的客觀記錄。
首先,大眾媒介能夠發(fā)生權利“越位”的現象,是因為大眾媒介參與了新聞事件的發(fā)生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了媒介的價值判斷和選擇;如果新聞報道所關涉的事件的發(fā)展過程不再有新聞媒介的介入,那么媒介的權利也就無處施展和發(fā)揮,因而也就不會發(fā)生所謂的權利“越位”現象,因為本身都沒有參與,那就不可能存在影響,也就不可能存在“越位”?!稄]州和事佬》以“和事佬”的具體調解過程為節(jié)目內容,“和事佬”在其中雖然與電視媒介的攝像人員進行著電視生產的配合,但是就具體的調解過程而言,“和事佬”是獨立的,是不受電視媒介的影響和左右的。這種“獨立”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記者的角色被“架空”了,因為整個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都沒有電視記者的介入,因而電視的權利就無法介入。
其次,就所報道的新聞事件而言,“和事佬”已經成為事件的參與者,是事件整體內容的一個組成部分,電視媒介所做的是對“和事佬”調節(jié)過程的記錄,通過展示因“和事佬”的調解中而出現的各種人物行為來作為電視節(jié)目生產的內容,因此,“和事佬”是事件的核心。說白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廬州和事佬》報道的并不是家長里短類矛盾,而是“和事佬”的調解過程,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和事佬”調解中的一些價值思維表達起到了一種社會引導作用,但是這也不是電視媒介自身生產的,電視媒介所做的只是將“和事佬”的理念告訴給社會大眾。事實上,《廬州和事佬》所進行只是一種“紀錄式”的報道,它是對原本存在于社會中的客觀存在的記錄,即使沒有《廬州和事佬》的報道,這種客觀存在還是會發(fā)生的。這種“紀錄式”報道類似于20世紀50、60年代的一種風格迥異的紀錄電影――直接電影。
關于直接電影,有學者指出它的宗旨就是“把影片制作者的操縱行為嚴格地限制在最低的工藝范圍里,以使電影自身成為一種盡可能透明的媒體”[4]。為此,該學者還以直接電影的一個重要影片《初選》為例進行了說明。
“1960年,德魯小組拍攝直接電影的第一部重要影片《初選》。這部影片跟蹤紀錄1960年美國候選人產生的前后過程。通過協(xié)商,德魯小組獲準在集會期間帶著攝影器材進入現場,他們保證不會干擾現場發(fā)生的一切,不會要求安排采訪和要求被攝者在鏡頭前表演出某種姿態(tài)……他們只要求把碰巧在鏡頭前發(fā)生的一切隨機地記錄下來?!?/p>
從這段引文中,我們看到了這樣幾個關鍵詞:“不會干擾現場發(fā)生的一切”、不要求“被攝者在鏡頭前表演出某種姿態(tài)”、“碰巧記錄”。這就能說明直接電影的拍攝者扮演的是一個不介入的旁觀者的角色,認為紀錄電影應該是對現實的純粹紀錄。
《廬州和事佬》由于“和事佬”的介入,是的電視媒介獨立于事件之外,因而能夠做到純粹的客觀紀錄。在這里,“和事佬”在調解中的表現也是“現場發(fā)生的一切”的一個組成部分,電視媒介所做的就是對發(fā)生在鏡頭前的事件所隨機性的記錄。
三、總結:結語而非結論
有關媒體“越位”的研究已經成為這幾年媒介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所謂的媒體“越位”是指大眾媒體在新聞實踐中的具體行為超越了自身角色應當行使的作用。這種大眾媒介的“越位”主要表現為記者對自身角色的錯誤認識而導致的角色錯位。
“和事佬”元素在某種程度上能夠避免電視媒介發(fā)生角色“越位”的現象。但是,任何一種判斷都是相對的,要說“和事佬”元素能夠絕對地規(guī)避電視媒介的“越位”也是不準確的?!稄]州和事佬》中的“和事佬”由于是由電視媒介自身所選取的,因而,與電視媒介存在著必然的聯(lián)系,在現場的表現也必然會考慮到電視節(jié)目后期的制作與傳播,因而也會在現場做出一些電視節(jié)目需要的表現,比如,激化矛盾,營造沖突,好讓電視的故事化表達能夠產生吸引力等。但是,這種“紀錄式”的報道方式,對于電視媒介的“越位”現象具有獨到的規(guī)避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弓.記者的角色錯位與越位[J].新聞記者,2004(4).
[2] 芮必峰.描述乎? 規(guī)范乎?―新聞專業(yè)主義之于我國新聞傳播實踐[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0(1).
關鍵詞:參與型娛樂節(jié)目;電視觀眾;媒介素養(yǎng)
保羅法斯形容大眾媒介中的王子——電視時說:“電視定時地出現在我們多數人面前,就像晚宴上的不速之客,像睡魔,它常常是導師,而對許多人來說,又是天天相處的伙伴 它是一種習慣,一劑鎮(zhèn)靜藥。當它讓我們熟悉社會的事實和幻想時,又是一位社會調解員”。傳播者與受眾的關系,是一種平等的服務關系、伙伴關系和朋友關系。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政治高壓的背景不在,電視所承載的三大使命中的娛樂功能開始顯現。經歷了電視娛樂節(jié)目初探的晚會式欄目階段,1997年7月湖南衛(wèi)視經濟臺推出電視游戲娛樂節(jié)目的《快樂大本營》讓“娛樂旋風”開始在中國熒屏上迅速刮起。而后,益智類(如《開心辭典》)、真人秀(如《超級女聲》)等娛樂節(jié)目形式也被觀眾所熟知。在這樣娛樂節(jié)目“百花齊放、百花爭艷"的背景下,受眾對于電視的控制(遙控器的控制)成就了受眾自身的自主性,開始從單一角色向節(jié)目參與者、生產者、消費者這些多重身份多重角色轉變。正如鄭興東先生在《受眾心理與傳媒引導》中提出了受眾自主性已然增強。他提到,隨著市場經濟中的等價交換原則進一步激活的人的平等、獨立觀念,受眾自主性的增強已然構成當代我國大眾傳播中的一個重要特點。[5]這樣的大眾傳播背景也促成了娛樂節(jié)目本身也從完全的觀賞型向參與型傾斜。
作為接受信息的人們統(tǒng)稱的受眾一詞,無疑外沿廣泛。取自Audience,是在西方傳播研究引入的外來概念?!笆鼙姟弊鳛橥暾行鞑ミ^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其在整個傳播活動過程中所處的位置而言,可以泛指所有大眾媒介的信息接受者。但是隨著媒介資源豐富,受眾自主性以及對媒介的可控性都有了很大幅度提高,受眾一詞也因為過分強調被動性而有所爭議。因為這里主要探討的是大眾傳播中的讀者、聽眾、觀眾,更進一步說是電視娛樂節(jié)目的觀眾,所以筆者選在這篇文章總選用觀眾一詞。娛樂節(jié)目的觀眾除了有受眾的共性,即自在性、自主性、自述性以及歸屬性外,還有這自己的特點。最明顯的就是眾多性,老少皆宜、喜聞樂見的節(jié)目形式無疑吸引了各個年齡段的觀眾,也是因為這一點,雖然娛樂節(jié)目的觀眾本身是一個雜而龐大的隊伍,心理構成、思想意識、知識水準、價值觀念、興趣愛好和個性等各有不同,但并不會因為需要具備一定的只是背景而把一部分觀眾排除在外,這也讓娛樂節(jié)目更加貼近民眾,貼近觀眾。
收視率的壓力及鞭策,媒體開始以一種平視的姿態(tài)面對受眾,給了受眾更多自我的空間,同時受眾也開始通過新的媒介手段來參與大眾傳播,主動性增強的觀眾逐步參與到娛樂節(jié)目的制作過程中,成就了參與型娛樂節(jié)目的繁榮??v向來看,受眾參與娛樂節(jié)目主要是通過現場參與以及場外觀眾的互動兩種形式?,F場觀眾的參與是目前國內娛樂節(jié)目調節(jié)保持節(jié)目氣氛的一大法寶。他們的情緒會直接感染到電視機前的觀眾,因為看電視的觀眾潛意識會把自己與現場的觀眾對等。由于到現場參與節(jié)目的觀眾也有知識文化水平、經濟和社會地位、職業(yè)等的差異,他們更多的是代表了其所來自的那個群體,觀眾可以在這些參與者中尋找與自己具有相同群體屬性的人,即使沒有親身參與節(jié)目,但是通過其群體代表的參與能夠達到心理的參與。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移情說"。要充分調動現場觀眾的積極性,除了節(jié)目本身的設置以及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外,一個優(yōu)秀的可以把控氣氛的主持人也是不可缺少的。孫玉勝先生在《十年》別強調了“主持人媒體”這個概念,他認為優(yōu)秀的電視新聞節(jié)目主持人應該是集合魅力、表達能力和發(fā)現能力的三位一體。[4]他分析如果把“主持人魅力”看作是一輛汽車飛駛的前輪,“發(fā)現能力”和“表達能力”就是支撐它并給它動力支持的兩個平衡的后輪。調動觀眾氣氛、尋求娛樂共鳴無疑是一個優(yōu)秀的娛樂節(jié)目主持人所需要具備的?,F場的觀眾感受到娛樂氣氛后,可以通過表情、掌聲等身體語言或者上臺、按鍵投票等方式參與節(jié)目中。除了現場觀眾的互動外,沒能到現場的觀眾也可以通過手機短信、信件或網絡留言等方式參與到節(jié)目中去。主辦方設置一定的獎勵,鼓勵觀眾積極參與,因為除了可以獲得節(jié)目效果反饋外,還可以提高節(jié)目知名度以及收視率。這些互動形式不僅符合現代受眾的接受心理,能夠迅速抓住七興趣點,同時,也通過巧妙的設置娛樂產品制作過程中的“亮點”開拓了娛樂的空間,增加了娛樂的廣度和深度。[3] 轉貼于
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提高觀眾的傳播意識就顯得重要起來。眾所周知,作為社會公器的大眾媒體,有其需要承擔的監(jiān)視環(huán)境、協(xié)調社會各方面關系、傳承社會文化遺產、娛樂等社會功能,也要盡最大努力來營造應積極、健康、向上的輿論氛圍。參與型節(jié)目中的觀眾也被賦予了這種指責。在節(jié)目的制作過程中,具備傳播主體應有的傳播意識也變得更加重要。因此,受眾參與節(jié)目要考慮社會的主流文化以及積極向上的思潮,在塑造自己的形象時,凸顯自身的優(yōu)點,對自己以及所屬的群體負責,為凈化社會風氣以及構建和諧氛圍貢獻力量。當然,在進行參與型娛樂節(jié)目時,除了要有這種傳播意識,還要求觀眾本身有一種責任感,這種責任感包括對節(jié)目本身以及其即將會造成的傳播效果的責任,最終形成媒介素養(yǎng)。這里所說的媒介素養(yǎng)采用的是張開在《媒介素養(yǎng)概論》一書中提出的媒介素養(yǎng)是指人們面對媒介的各種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思辨性應變能力,以及創(chuàng)造和制作媒介訊息能力。也可再簡化為獲取、分析、傳播和運用各種形式媒介訊息的能力。[1]
總之,在受眾參與型娛樂節(jié)目日益繁榮的今天,受眾自身如何正視自己的身份角色、把握自己在媒介中的角色和尺度是值得思考的。這就要求受眾在提高個人修養(yǎng)的同時進行理性的自我審視和批判,而后培養(yǎng)自身的媒介素養(yǎng),把我好傳播的規(guī)則,明確自己的媒體以及社會責任,最終形成和提高媒介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媒介素養(yǎng)概論》張開,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北京,2006年版.
[2]趙娣.《論中國電視娛樂節(jié)目受眾的角色轉變及問題》華中師范大學碩士畢業(yè)論文 2010年5月.
[3]《媒介素養(yǎng)教程》劉勇汪海霞編著,合肥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電子媒介發(fā)展迅速,尤其是近幾年,互聯(lián)網技術突飛猛進,大大提高了信息傳播的速度。隨著國家政策的頒布,廣播電視、電信、互聯(lián)網三網融合的進程也逐步加快。這一切無不說明了電子媒介的發(fā)展已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改變。然而伴隨著這種改變,西方傳播學家所批判的娛樂化與媚俗化已在我國當代大眾文化中逐步顯現。 論述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來看一則近日的新聞:
3月2日,福建兩位小學生相約自殺,其中一個孩子爆出的遺書上寫著其一大心愿就是穿越到清朝拍一部皇帝的電影。
12歲的小華和小美是漳浦前亭鎮(zhèn)過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兩人是無話不說的好姐妹。3月1日下午第一節(jié)課結束后,小華神色慌張,稱找不著自家卷簾門的遙控器。她和小美商量該怎么辦。當天下午4時多,小學放學后,小華和小美偷偷地將兩本“遺書”藏在小華家放碟片的柜子里,隨后去跳池塘。
小美在記事本上寫著:老爸,老媽,我不能孝敬你們了,我要走了。弟弟要好好孝敬老爸、老媽。我的好姐妹(指小華)弄丟了鑰匙,她怕回去被罵,她要去死,我決定陪她一起去死。你們要放寬心,我們不能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一輩子,我有兩個秘密,一個是要穿越時空,到清朝,拍一部皇帝的電影,一個是要到太空。[1]
這則新聞看似荒謬,實則反映了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波茨曼的另一本傳播學著作:《童年的消逝》闡述的就是電視的出現使得兒童與成年人的界限逐漸模糊,兒童可以輕而易舉地接觸到成人世界,使得兒童成人化。然而這則新聞卻揭示了,由于未成年人缺乏基本的判斷力,他們將電視等電子媒介所提供的內容全部當成真實的存在,扭曲了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重者導致上述慘劇的發(fā)生。
這幾年的電視熒屏上,宮廷劇、穿越劇鋪天蓋地。廣電總局制定了相關政策抑制此類電視劇的播放,然而卻抑制不住由此產生的娛樂化的大眾文化。而通過上文不難看出,大眾文化的娛樂化與媚俗化在當代中國社會的影響,已不僅僅是法蘭克福學派等學者所闡述的學術與文化層面,而深入到社會層面,成為一種社會問題。當貓撲等網站還在討論是否是穿越劇殺死了孩子的時候,卻鮮有網民質疑我國社會整體大眾文化的娛樂化傾向。
當代中國社會,電子媒介及其提供的媒介內容已不再僅只是像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的那樣,造成社會文化的缺失與淪喪,而是使得全部媒體受眾乃至全民都沉醉在媒介內容所造就的娛樂環(huán)境中,也就是早在20世紀初美國著名專欄作家李普曼在他的傳播學著作《公眾輿論》中提出的“擬態(tài)環(huán)境”。運用這個概念來解釋當代中國的文化現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怪象、亂象)可謂是恰如其分。
所謂擬態(tài)環(huán)境,就是我們所說的由大眾傳播活動形成的信息環(huán)境,它并不是客觀環(huán)境的鏡子式再現,而是大眾傳播媒介通過對新聞和信息的選擇、加工和報道,重新加以結構化以后向人們所提示的環(huán)境。而傳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傾向性,因而"擬態(tài)環(huán)境"并不是客觀環(huán)境的再現,只是一種"象征性的環(huán)境"。擬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觀點是:大眾傳播形成的信息環(huán)境,(擬態(tài)環(huán)境)不僅制約人的認知和行為,而且通過制約人的認知和行為來對客觀的現實環(huán)境產生影響。[2]
上文提到的新聞事件,就是這一理論的極端體現。從封建社會始,統(tǒng)治者就注重信息的封鎖,直至改革開放前,普通老百姓獲取信息的渠道都十分單一,更不要說主動傳播信息,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話語權威了。直至網絡等新媒體出現,才使社會信息流通總量大大增加。而微博等自媒體的出現,更使普通人擁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話語權。
這種海量的信息傳播使得受眾變得無所適從,很多人發(fā)現,在網絡上主動搜尋瀏覽信息,在同樣時間內并不能比報紙、電視等被動接受的信息獲取的要多,因為他們把很多時間用在了在海量信息中找尋自己需要的信息中。而在這種信息搜尋的過程中,出于人類的天性,人們放棄了瀏覽那些復雜而深刻的內容,轉而搜尋一些趣味性較強又易于理解的信息。這與傳統(tǒng)媒體中軟新聞永遠比硬新聞受歡迎一樣,人們偏重于接受那些接受起來費力程度較低的信息。
在現代社會快節(jié)奏與喧囂浮躁的環(huán)境下,這一現象就更加不難理解。同時,媒介出于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也會提供更多迎合受眾趣味的娛樂化媒介產品,從而通過社會中人們的言行,進一步加劇社會的浮躁。這是一個循環(huán)的過程。兩者的關系更像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在此不予置評。國人如今醉心于電子媒介提供的娛樂化文化產品中,并且潛意識里認為自己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就是如此,波茨曼的預言似乎要在當代中國變成現實。這才是我們需要警醒的問題。
大眾文化的娛樂化與媚俗化對于我國文化的一大影響在于,使得我國幾千年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很多人認為“”中“破四舊”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場浩劫,我認為,現代社會對傳統(tǒng)文化的各種顛覆、惡搞,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破壞,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以前文提到的穿越劇為例,當今電視熒屏中的穿越劇層出不窮,無一不是顛覆歷史,惡搞歷史。這類電視劇的受眾大多以未成年人和年輕人為主,他們的歷史知識基礎并不牢固,接受此類文化產品過多會導致他們將劇中的情節(jié)當作真實的歷史。有一首網絡歌曲叫做《自掛東南枝》,是將幾十句互不相干的古詩詞串在一起成為歌詞,從而形成搞笑的效果。這也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破壞。比顛覆、惡搞更可怕的是無視。輕松娛樂的大眾文化具有更強的吸引力,更多的年輕人喜愛聽流行歌曲、去電影院看電影。我國傳統(tǒng)的戲曲則無人問津,呈逐漸衰落的態(tài)勢。久而久之,便會走向消亡。
同時,隨著電子媒介的發(fā)展,微博等自媒體的出現一方面使受眾能自由發(fā)表意見,從某種程度上促進了人們的獨立思考。然而由于整個文化環(huán)境的娛樂化,大多數受眾放棄了獨立思考的機會,轉而閱讀、轉發(fā)那些娛樂化卻缺乏深刻內涵的信息,使得自媒體成為了娛樂化的大眾文化的又一載體。芙蓉姐姐、鳳姐等人依靠惡俗地自我展現而一夜成名,令許多人心生艷羨,群起效仿。這正在顛覆整個社會的價值觀與道德尺度。照此發(fā)展下去,會有越來越少的人愿意專心本職工作,而更多的人期待依靠網絡媒體炒紅自己,投身娛樂事業(yè)。這對我們整個國家、社會的發(fā)展毫無疑問是十分不利的。
在過去,誰為國家發(fā)展、社會進步做出過重大貢獻、誰擁有過人的才華、誰擁有高尚的品質,誰才能成為國人學習的榜樣、崇拜的偶像;而現在,誰穿著暴露、誰的妝容妖艷、誰的言語雷人,誰就可以成為萬眾追捧的“偶像”,就連本應潛心寫作的作家們,也加入了娛樂化的大軍,紛紛將自己打造成娛樂明星一樣的人物,熱衷于自爆私生活。這種價值觀的顛覆并不僅是文化現象,更是一種嚴峻的社會問題。
對于我國當今社會文化的娛樂化與媚俗化現象,電子媒介雖難辭其咎,因噎廢食亦不可取。解鈴還須系鈴人,要解決這個文化問題,還需要依靠電子媒介來傳播擁有正確價值取向的媒介產品。
為此,我國政府也提出了相關的解決辦法,如在電視等媒體中確立時代精神、樹立道德楷模等,北京市確立了“愛國、創(chuàng)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倡導市民發(fā)揚北京精神。中央電視臺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欄目評選出來的道德楷模,以及他們的感人事跡也為公眾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提供了范式。
摒棄娛樂化與媚俗化既需要政府、大眾媒介的正確引導,也需要公眾的自覺配合。多運用獨立思考的能力,關注有深度的文化產品不僅能夠有效提高自身修養(yǎng),還有利于身心健康(沉迷網游,染上網癮,害人害己)。
綜上所述,電子媒介環(huán)境下大眾文化的娛樂化與媚俗化是一個長期以來的命題,在西方社會百年的歷史中尚且沒有得到解決。我國在近幾十年的發(fā)展中,此類文化問題蔓延迅速、較為嚴重,只有政府、大眾媒介加以正確引導,公眾加強自律,才能緩解、阻止其繼續(xù)蔓延下去。創(chuàng)造一個文明、和諧、優(yōu)質的大眾文化,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
注釋:
[1] 《【貓撲話題】穿越劇是不是殺死小學生的兇手?》,dzh.省略/whbm/20120307/0/OOOzO7I290218fF3.shtml,2012-03-07 10:09:34。
[2] 《擬態(tài)環(huán)境-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460465.htm,2011-12-31,0:00。
參考文獻
1. 沃爾特·李普曼:《公眾輿論》,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年版。
2. 尼爾·波茨曼:《娛樂至死》,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3. 尼爾·波茨曼:《童年的消逝》,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4.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5. 饒立華、楊鋼元、鐘新:《電子媒介新聞教程——廣播與電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6. 彭蘭:《網絡傳播案例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7. 屠忠?。骸毒W絡傳播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8. 彭蘭:《網絡傳播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9. 陳衛(wèi)星、高曉虹、雷躍捷:《網絡傳播與社會發(fā)展》,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年版。
10. 匡文波:《網絡傳播學概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 高翔:《探析受眾微博使用心理》,載《青年記者》2010年第12期(中),第62-63頁。
12. 樂程:《簡析網絡傳播中受眾角色的變化》,載《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第23期(5),第114-115頁。
13. 王靖東:《淺談網絡時代的受眾觀》,載《文海藝苑》2010年第9期,第90頁。
14. 許志光:《網絡傳播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及對策思考》,載《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3年。
15. 劉揚:《微博客:自媒體時代的話語快樂》,載《今傳媒》2010年第1期,第34-35頁。
《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yè)專升本綜合卷共計 300 分。 考試科目涉及《傳播學》和《廣告原理》??忌谡莆障铝兄付ń滩闹猩婕暗降木唧w章節(jié)的內容外,還要注意將這兩門課程的內容加以聯(lián)系和融合,要注意聯(lián)系新聞報道和廣告實際案例進行評析。
二、考試內容
第一章 傳播學的研究對象和基本問題
第一節(jié) 從傳播學的定義看傳播學的研究對象
一、如何把握傳播概念
二、傳播與信息
三、傳播的定義和特點
第二節(jié) 傳播學是研究社會信息系統(tǒng)及其運行規(guī)律的科學
一、社會傳播的系統(tǒng)性
二、社會信息系統(tǒng)的特點
三、社會信息系統(tǒng)的運行與社會發(fā)展
第二章 人類傳播活動的歷史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人類傳播的發(fā)展進程
一、口語傳播時代
二、文字傳播時代
三、印刷傳播時代
四、電子傳播時代
第三節(jié) 信息社會與信息傳播
一、傳播媒介的進化與社會發(fā)展
二、信息爆炸與信息社會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會的到來
第四章 人類傳播的過程與系統(tǒng)結構
第一節(jié) 傳播的基本過程
一、傳播過程的構成要素
二、幾種主要的傳播過程模式
三、傳播過程的特點
第二節(jié) 社會傳播的系統(tǒng)結構
一、傳播過程研究與傳播系統(tǒng)研究
二、系統(tǒng)模式下的社會傳播結構
三、社會傳播的總過程理論
第七章 大眾傳播
第一節(jié) 大眾傳播的定義、特點與社會功能
一、大眾傳播的定義
二、大眾傳播的特點
三、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
第二節(jié) 大眾傳播的產生與發(fā)展過程
一、大眾報刊與大眾傳播
二、電報、電影、廣播與大眾傳播
三、電視媒介與當代大眾傳播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大眾傳播的社會影響
一、大眾媒介與現代人的生活
二、關于大眾傳播的社會影響的兩種觀點
三、大眾傳播、信息環(huán)境與人的行為
第八章 傳播制度與媒介規(guī)范理論
第一節(jié) 傳播制度與媒介控制
一、國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二、利益群體和經濟勢力的控制
三、廣大受眾的社會監(jiān)督控制
第二節(jié) 關于傳播制度的幾種規(guī)范理論
一、極權主義制度下的媒介規(guī)范理論
二、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媒介規(guī)范理論
三、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媒介規(guī)范理論
四、發(fā)展中國家的傳播制度和媒介規(guī)范理論
第九章 傳播媒介的性質與作用
第一節(jié) 作為工具和技術手段的傳播媒介
一、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
二、媒介工具和技術的現實社會影響
三、新媒介的發(fā)展趨勢及其沖擊
第二節(jié) 作為社會組織的大眾傳媒
一、傳播者與大眾傳媒
二、大眾傳媒的組織目標與與制約因素
三、傳媒組織在信息生產過程中的作用
第十章 大眾傳播的受眾
第一節(jié) “大眾”與大眾社會理論
一、“大眾”的概論
二、大眾社會理論的形成和變化
三、大眾社會理論與傳播學研究
第二節(jié) 幾種主要的受眾觀
一、作為社會群體成員的受眾
二、作為“市場”的受眾
三、作為權利主體的受眾
第三節(jié) “使用與滿足” ------ 一種受眾行為理論
一、受眾的傳媒接觸動機和使用形態(tài)
二、傳播接觸的社會條件因素
三、對“使用與滿足”研究的評價
第十一章 傳播效果研究
第一節(jié) 傳播效果研究的領域與課題
一、傳播效果的概念含義
二、傳播效果的類型及研究課題
三、傳播效果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第二節(jié) 傳播效果的歷史與發(fā)展
一、早期的“子彈論”或“皮下注射論”
二、“傳播流”研究與“有限效果”理論
三、 70 年代以來的宏觀效果理論
第三節(jié) 傳播效果的產生過程與制約因素
一、傳播主體與傳播效果
二、傳播技巧與傳播效果
三、傳播對象與傳播效果
第十二章 大眾傳播的宏觀社會效果
第一節(jié) 大眾傳播與環(huán)境認知 ------ “議程設置功能”理論
一、“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概要及特點
二、對“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研究
三、“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意義與問題
第二節(jié) 大眾傳播、社會心理與輿論 ------ “沉默的螺旋”理論
一、“沉默的螺旋”理論的概要
二、“沉默的螺旋”理論的特點
三、對“沉默的螺旋”理論的研究和評價
第三節(jié) 大眾傳播的潛移默化效果 ------ “培養(yǎng)”理論
一、“培養(yǎng)”理論的起源和背景
二、“培養(yǎng)”理論關于社會與傳播的基本觀點
三、“培養(yǎng)”理論的外圍
第四節(jié) 大眾傳播與信息社會中的階層分化 ------ “知溝”理論
一、“知溝”理論產生的背景
二、“知溝”理論及其反命題
三、“知溝”理論的應用研究及其意義
第十四章 傳播學研究史和主要學派
第一節(jié) 傳播學的起源、形成與發(fā)展
一、傳播學的早期學術思想源流
二、傳播學的奠基者和學科開創(chuàng)者
三、信息論和控制論對傳播學的貢獻
第二節(jié) 傳播學的主要學派
一、傳播學的經驗學派
二、傳播學的批判學派
三、考試題型
• 填空: 27%
• 多項選擇題: 13%
• 名詞解釋: 13%
• 簡答: 20%
• 綜合分析題: 27%
參考用書 《傳播學教程》,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 年 11 月版
二、考試內容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 廣告導論
第一節(jié) 廣告的定義
第二節(jié) 廣告的分類
第三節(jié) 廣告學的研究對象
第四節(jié) 廣告學的理論基礎
第五節(jié) 廣告學的任務和研究方法
第二編 廣告信息源
第四章 廣告戰(zhàn)略
第一節(jié) 廣告戰(zhàn)略分類與內容
第二節(jié) 產品的生命周期與廣告戰(zhàn)略
第三節(jié) 廣告戰(zhàn)略的實施原則
第三編 廣告信息
第六章 廣告文案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廣告文稿的重要性
第二節(jié) 廣告文稿創(chuàng)作的基本要求
第三節(jié) 廣告文稿的創(chuàng)作技巧
第四編 廣告媒介
第九章 廣告媒介的特點
第一節(jié) 四大廣告媒介的特點
第二節(jié) 印刷廣告媒介的特點
第三節(jié) 戶外廣告媒介的特點
率四節(jié) 現場廣告媒介的特點
第五節(jié) 其他形式的廣告
第十章 廣告媒介的選擇
第一節(jié) 廣告媒介選擇的前提
第二節(jié) 廣告媒介選擇的依據
第三節(jié) 廣告媒介選擇的方式
第五編 廣告接收者
第十一章 廣告與接收者
第一節(jié) 廣告信息的接收對象和傳播方式
第二節(jié) 廣告信息的核心 ----- 接收者需要
第三節(jié) 不同媒介接收者特征
第十二章 廣告與消費者
第一節(jié) 現代廣告的經營指導思想
第二節(jié) 消費者市場細分
第三節(jié) 消費者購買行為
第四節(jié) 廣告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
第六編 廣告效果
第十四章 廣告效果分類及測定
第一節(jié) 廣告效果分類
第二節(jié) 廣告效果測定
三、考試題型
• 判斷題: 13%
• 單項選擇題: 7%
• 填空: 20%
• 名詞解釋: 7%
• 簡答: 13%
不可否認的是,羅玉鳳步“芙蓉姐姐”的后塵,以所向披靡的“超級自信”,挑戰(zhàn)著現代人的審美和心理承受能力。她的出現就好像是塞繆爾?貝克特的戲劇一樣:主題是嚴肅的,而意義是無法理解的。
尼爾?波茲曼曾說過:“一種技術只是一臺機器,媒介是這臺機器創(chuàng)造的社會和文化環(huán)境?!薄傍P姐”在網絡上大肆傳播時,“美”儼然已經被顛覆了,取而代之的是粗鄙化的東西。對于這種惡性炒作,網絡傳媒和傳統(tǒng)媒體不僅沒有拒絕,反而都在瘋狂地傳播著,并且對自己參與和制造了這樣的熱點沾沾自喜,深深沉浸在這樣的虛擬熱潮中。
雖然“傳播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必需的、無所不在的活動”①,但是“鳳姐”這種“丑女經濟”顯然違背了傳播學的社會功能。而所謂大眾傳播,是指傳播者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將復制而成的信息傳遞給公眾的一種傳播方式。它的主要功能有環(huán)境監(jiān)視、社會協(xié)調、文化傳遞和娛樂等。
傳媒要負擔社會守望功能,為社會導航
環(huán)境監(jiān)視是大眾傳播最主要的功能。大眾媒介不斷地向人們提供關于社會上各種事件的信息,對文化體系來說,因環(huán)境監(jiān)視而產生的信息廣泛流通,既能促進文化交流,推動社會的文化發(fā)展,也可能因此而出現文化滲透甚至文化侵略的后果。
“鳳姐”的出現和泛濫,一方面體現了“把關人”的,讓這種低俗文化在網絡中肆意傳播,這將使整個社會形成一種“惡性的互動”,特別是對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輕人,這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會對他們產生很不好的影響。從另一方面來說,一些人從網絡世界找尋對現實世界的一種補償,在這個繁忙、壓抑的社會生活的人,每天都要面對來自不同方面的限制和壓抑,可當他們看到“鳳姐”在盡情揮霍自己的時候,他們也從中獲得了釋放、滿足和共鳴。不難看出,在這信息爆炸的年代,我們對信息獲取已經到了無選擇的地步。阿爾溫?托夫勒曾說:“有時選擇不但不能讓人擺脫束縛,反而使人感到事情更棘手、更昂貴,以至于走向反面,成為無選擇的選擇。一句話,有朝一日,選擇將是超選擇的選擇,自由將成為太自由的不自由?!雹谖覀冞@樣饑不擇食,會讓環(huán)境監(jiān)視這顆“社會雷達”在尋求和傳播信息方面失去正確的導向,從而誤導受眾。
傳媒要充當社會的調和劑
社會協(xié)調是一種組合功能,即大眾傳播通過對新聞信息的選擇、解釋與評論,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與策略,從而把人們的注意力集中到適應當前環(huán)境中最為重要的事情或事件上??梢哉f,傳播媒介操縱、決定和管理著所有信息,從外在來說它起著勸說、指揮的作用,內在便是解釋、決定的作用。
傳播的協(xié)調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它應為人們提供一個情感宣泄的渠道,體現它減壓閥的作用,但是這種宣泄不能是無節(jié)制的,不能觸及人類的道德底線。雖然它為人們提供了消遣、娛樂、宣泄、表達自我情感的機會和平臺,但是這些必須建立在法制、公平、公正的基礎之上,否則它就會使大眾傳媒處于烏煙瘴氣的環(huán)境之中。二、給予人們導向的作用。通過傳播輿論去營造一種讓好人得到好報,讓壞人繩之以法的環(huán)境,也就是社會的規(guī)范作用。簡單來說,就是讓好人好事發(fā)揚光大,成為大眾學習的榜樣,讓不法分子受到大眾的監(jiān)督和法制的制約,也是給其他人敲響警鐘,讓受眾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打個比方來說,社會的協(xié)調性就好比一個減壓閥,它給廣大受眾提供了一個宣泄情感、表達自我、與他人溝通的平臺,讓大眾心中的不快得到釋放,從而緩解社會矛盾,減少危機事件的發(fā)生。
在“鳳姐”這件事上,傳播媒介并沒有履行它的職責,反而對這種惡性炒作推波助瀾,讓社會走向不和諧。雖然“鳳姐”、“芙蓉姐姐”這類事件都在審美方面挑戰(zhàn)了大眾的眼球,也給予了人們宣泄情感的渠道,但是那些惡性炒作愈演愈烈,已經讓減壓閥超越了崩潰的極限,使它失去了平衡內外壓力的作用?,F在是個言論自由的社會,但是任何言論都不能超越一個道德底線――對人性、尊嚴的尊重。可以說,在這件事情上,“鳳姐”本身并沒有錯,但是那些網絡推手的惡性炒作使這件事情顛覆了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使大眾出現了價值判斷失衡的現象。
尼采說“上帝死了”,這個世界便沒有了權威。于是,各種思潮翻滾,人人成為自己信仰的主導,社會進入了一個空前寬容的多元化時代。③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大眾傳媒應當全力以赴地發(fā)揮自己的功能,做好協(xié)調工作,讓受眾遠離這些低俗、逆潮流的炒作。雖然網絡傳播具有平民化和極大的包容度,能讓那些急于想出名的普通百姓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紅遍大江南北,但以“鳳姐”為例,這件事隨之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可回避的,大眾傳播具有面向全社會的公開性,它的解釋將觸及現存社會秩序,會引起廣泛的反響。如“鳳姐”的惡性炒作,由于它們已經加工處理,觀點和意見都已被現成地提供,個人無須再去進行分析和評價,長此以往,作為信息接收者,主動的判斷精神就會減弱,從而擾亂社會的和諧。
傳媒要關注社會未來,傳播文明
文化傳遞功能就是社會遺產傳遞功能,是指通過大眾傳播把文化傳遞給后代,并繼續(xù)教育離開了學校的成年人,使社會成員共享同一的價值觀、社會規(guī)范和社會文化遺產??梢?,這是延續(xù)社會傳統(tǒng)、傳播社會經驗與知識的教育功能。這一點,對社會或個人都有相同的積極意義。
加拿大學者瑞妮?霍布斯如是說:媒介素養(yǎng)教育可以使人學會欣賞和包容復雜事物,使人在各種媒介信息包圍的環(huán)境中做出明智的選擇。使人理智地對待和尊重多種觀點和視角,也使人熟練地構建和解構媒介信息;使人成為受人重視、尊敬且運行良好的團隊或社區(qū)的一員,也有益于受教育者為自己設定有意義的人生目標。④可是在“鳳姐事件”中,那些所謂的“網絡推手”,你們到底要給予受眾一種什么樣的教育理念呢?
記得雨果說過這樣一句話:“美只有一種典型,丑卻千變萬化?!睙o論是“鳳姐”本人,還是她所主演的這場鬧劇,我們實在是無法從中找到一絲美感?,F在大眾傳媒的注意力都不約而同地被“鳳姐”吸引過去,這種現象背后是社會深層心理的一種潛意識反映,其中包括存在價值的審丑化、社會自我嘲弄、網絡時代烙印等豐富含義。⑤
“鳳姐”曾說過:“我一定會成為奧巴馬的情人?!薄拔艺夷信笥咽且驗槲乙布拍?,不高調我找不著男朋友?!薄坝幸惶煳乙I導世界。”不可否認她的這種自信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但網絡畢竟是個普及性很高的媒介,任何人都可以從這里得到他們想要的信息,就現在網絡上流傳的“90后各種門”不雅照來看,都是受到了非主流思想的影響,當然“鳳姐”也在其中?!傍P姐”的那種極度自信被這些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學得有過之而無不及,難道這種現象還不能引起我們對大眾傳播的反思嗎?
現在有些初中女生受“非主流”的毒害,并且盲目崇拜“非主流”文化,迫切地想成為其中一員。不難看出,這種非主流文化,宣揚的是叛逆的、癲狂的、幾近癡狂的逆社會潮流思想,他們致力于把主流的那些神圣的東西撕扯下來,蹂躪一番來體現他們那顆叛逆的、潮流的躁動的心。這難道不是一種無知者無畏的表現嗎?如果這種非主流文化在青少年中肆意蔓延,那后果將不堪設想。
大眾媒介既然身負文化傳承功能,那它就必須要傳播主流文化,對非主流文化不要大肆炒作,要給予受眾一個正確的思想導向,使他們形成一種自覺、自發(fā)地拒絕非主流文化的免疫能力。
傳媒要愉悅心情,防止“娛樂至死”
娛樂功能是大眾傳播最明顯的一種功能。傳播學研究已經越來越強調大眾傳播的娛樂功能,其原因是隨著文化的發(fā)展和與外界環(huán)境的接觸不斷增多,人們越來越需要娛樂。而電子媒介特別是電視的飛速發(fā)展,使娛樂的需求得到了滿足。同時,娛樂消遣的正負功能都表現得極為明顯,這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娛樂的負功能是,它可能會增加人們的被動性,降低他們的審美情趣,并可能助長厭世情緒,從而轉移整個社會的注意力,限制人們的社會性行動。
“鳳姐”很好地完成了娛樂大眾的任務,但同時她也毫不吝嗇地、狠狠地娛樂了自己。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她這種自殺式的娛樂方式,達到了一般娛樂節(jié)目無法達到的效果?!傍P姐”與其背后的網絡推手以一種極其廉價的娛樂方式,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戰(zhàn)了社會的道德底線。當然,她也釋放了那些長期處于壓抑狀態(tài)中的受眾,讓他們的負面情緒有了一種新的發(fā)泄方式。
這種由默默無聞到路人皆知的轉變,不知“鳳姐”自己是否真的開心,但她給予我們的啟示是值得思考的:網絡是個巨型的舞臺,無論誰都可以在上面表演,娛樂別人娛樂自己都可以。只要你敢于表演,就有成名的機會,機會很大,成本很低。出名,其實就是那么回事,名垂青史不了,那就遺臭萬年吧,只要能讓大家記住就行。⑥
在娛樂之后,人們總是要回歸現實生活,總是要按常態(tài)去生活、去勞作,總是要與現實中的人打交道,進行有效溝通。娛樂是為了放松身心,但絕不是為娛樂而娛樂。當“鳳姐”成為一種娛樂符號,現實中“鳳姐”的人格、尊嚴,乃至最基本的生存便被娛樂“至死”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鳳姐”恐怕只會變成人們茶余飯后的“笑料”。
注 釋:
①威爾伯?施拉姆,威廉?波特[美]:《傳播學概論》,新華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頁。
②阿爾溫?托夫勒[美]:《未來的震蕩》,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13頁。
③浩瀚:《“芙蓉姐姐”,多元化網絡社會的狂歡》,《社會觀察》,2005(10),第26頁。
④蔡幗芬、張開、劉笑盈:《媒介素養(yǎng)》,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頁。
⑤鄧迪、劉敏:《大眾傳媒與審美文化――從“芙蓉姐姐”審丑教育的真人秀談起》,《昭通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28(6)。
⑥符臻:《“芙蓉姐姐”為何能在網絡上走紅》,《編輯之友》,2005(5)。
參考文獻:
1.李茂:《新時代偶像變遷:“嘔像”顛覆偶像》,《當代青年研究》,2006(7)。
2.葉朗:《現代美學教育體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3.周憲:《美學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尼爾?波茲曼[美]:《娛樂至死》,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5.王魯美:《防范“網絡紅人”現象的負面影響》,《今傳媒(學術版)》,2009(8)。
6.丁國榮:《“惡搞”風行中的媒介素養(yǎng)教育》,《新聞界》,2006(6)。
7.張隆棟:《大眾傳播學總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被稱為數字廣告年的2009年,可以說是這一困惑最為直觀的注解。以分眾傳媒為代表的新媒介組織,經過幾年的耕耘,以標新立異的姿態(tài),在這一年有了豐厚的收獲。然而好景不長,分眾傳媒在市場上的地位很快便發(fā)生了動搖。下面是摘自新浪的資訊:北京時間11月22日凌晨消息,分眾傳媒今天了截至9月30日的201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分眾傳媒第三季度總凈營收為1.37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666億美元下滑17.5%;第三季度凈利潤為1.127億美元,去年同期凈虧損為1.276億美元,上一季度凈利潤為2530萬美元。這一組數據表明:新媒介的市場是一個風險與機遇并存的共同體。因此,其未來的發(fā)展態(tài)勢也就很難用某一家的興旺或衰退來衡量,而必須從更為廣闊的市場運動格局中去考察影響其發(fā)展的種種因素,并據此對其未來的走向作出判讀。
市場環(huán)境是催生新媒介的根本動因
市場環(huán)境,顧名思義是指媒介發(fā)展所處的外部環(huán)境。而所謂新媒介,是指與信息傳播環(huán)境新變化相適應的新的媒介手段,即在傳統(tǒng)大眾媒介(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之后發(fā)展起來的新的媒介形態(tài)。其突出特點是新的現代科技成果在媒介傳播中居于絕對的主導地位。其具體表現是完全的電子化和日益成熟的數字化。也正因為如此,其傳播速度驚人,而傳播成本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較則相對低廉。因此,其在廣告主的媒介選擇中,也就處在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位置上:一方面,在傳統(tǒng)大眾媒介的廣告投放中獲得巨大回報的廣告主們對新媒介心存疑慮,不知道它們能否成為廣告產品新的傳播利器,即是否會“物有所值”;另一方面,廣告主們又因同質化市場競爭對廣告的依賴以及對傳統(tǒng)大眾媒體強勢導致的廣告費用日日飆升,因而使用費用相對低廉且形式新穎的媒介便應運而生。特別是自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引發(fā)的全球經濟蕭條以來,企業(yè)為“躲過嚴冬”,都減少了廣告開支,試圖尋找一種成本低廉而又能讓廣告信息繼續(xù)傳遞的載體。以分眾傳媒為代表的新媒介抓住了這個機遇,根據市場細分原理,通過模式創(chuàng)新找到了自己的立足點,實現了媒介市場的搶先登陸。而分眾傳媒在納斯達克上市后發(fā)生的財富效應,更使得中國的廣告市場在一夜間談“新”成為時尚。后來的LED熱亦如此。這也正應了“時勢造英雄”的古語。
廣告主的戰(zhàn)術性定位,是制約新媒介發(fā)展的雙刃劍
一般輿論認為新媒介是靠分食甚至壓縮傳統(tǒng)媒介的廣告份額一夜鵲起的。這種說法只看到了問題的表象,因為從根本上說,廣告主之所以選擇新媒介廣告,一個最基本的考慮還是出于其投放成本的考量,而對一些廣告預算有限的中小企業(yè)來說,投放成本低廉更是其棄舊圖新的全部原因。對于企業(yè)而言,傳統(tǒng)媒介更符合企業(yè)營銷戰(zhàn)略長遠發(fā)展的需求,選擇新媒介只是對這一戰(zhàn)略性廣告投放的補充,更符合企業(yè)整合營銷傳播的戰(zhàn)術性需求。一般來講,一旦企業(yè)要在廣告投放上做出取舍時,戰(zhàn)術性層面的選擇會被首先考慮割舍??墒菍τ谥袊髽I(yè)而言,本屬戰(zhàn)術性層面的新媒體營銷傳播卻并不缺乏主顧。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然而有一點卻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中國獨特的廣告發(fā)展歷程和媒體地位,以及中國品牌經濟建設的初始性,使廣告主們還沒有那么長遠的戰(zhàn)略眼光。而對于具有相當規(guī)模的品牌企業(yè)而言,它們可青睞的傳播媒體依然是具有明顯“光環(huán)效應”的傳統(tǒng)大眾媒體,特別是國家級大眾媒體。這也是為什么即便遭遇經濟危機,2009年CCTV廣告招標依然會再沖新高的原因。
中國的品牌經濟畢竟尚不成熟,選擇戰(zhàn)術性廣告投放的企業(yè)仍占多數,所以新媒體才有了參與市場競爭的機會和條件,有了其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以網絡廣告為例。網絡廣告在一段時間以來,被稱為第五大傳播媒體,其市場份額逐年有所增長。然而這種增長并非如有些媒介分析人士認為的是對傳統(tǒng)媒介的掠奪,稍加分析,人們就會發(fā)現:網絡廣告80%的市場并不是20%的主要廣告主創(chuàng)造的,而是80%以上的中小廣告主。中國全球第一的網民基數對誰都是一個誘惑,但也是一個假象,因為基數與有效數往往并不正相關。再加上中國網絡受眾人群的獨特文化個性以及網絡監(jiān)管制度的不甚完善,網絡廣告常有出格,使得網絡廣告的可信度并不高,所以網絡廣告的效果已經是大大削弱了的。而且網絡廣告引以為傲的無界限傳播,在目前看來也主要依賴于搜索引擎。即便如此,新媒介的發(fā)展看上去依然是方興未艾,因為對于很多廣告主來說,“戰(zhàn)略”需要常常會因某種原因讓位于“戰(zhàn)術”需要。雖然這是一個讓中國品牌經濟成長遲緩的根本原因,但是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初級階段”是無法跨越的,所以這種戰(zhàn)術性選擇便成為制約新媒介發(fā)展的雙刃劍,紅則迅速發(fā)紫,衰則倏忽而去,正所謂“興也勃焉,亡也忽焉”。而這種感性大于理性的選擇,無論對于新媒體的發(fā)展壯大,還是對于企業(yè)品牌的做強做大都不是幸事。
受眾的關注,決定著新媒介的未來前景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達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媒介在不斷地被細分。其實,這種細分也是在做另一種聚焦。這種聚焦就是指廣告目標受眾的關注度。大衛(wèi)?奧格威曾經說過:“廣告主說,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50%被浪費了,但我不知道被浪費在哪里了?!钡拇_,如果沒有清晰的需求認識,廣告主浪費的可能不止50%。這也是我們在設計媒介調查分析時,往往會設計一些調查問卷,以試圖尋找被受眾提及最高的媒介。其實我們不妨反過來思考,是否可以從受眾調查中找出究竟是哪些媒介最無用,并給它們排排隊。
以顯示屏廣告媒介為例,作為一個傳播新平臺的新興電子媒介,顯示屏如今已不再是物以稀為貴,消費者對其廣告產生了審美疲勞和感知麻木之后,廣告效果自然降低,這就使得越來越多的顯示屏被忽略和排斥。當年預言分眾傳媒創(chuàng)造奇跡的理論家開始清醒地認識到:顯示屏作為新媒介,不過是廣告市場發(fā)展不成熟階段的產物。
顯示屏從樓宇電梯走到公交站臺、公交車上、戶外廣場等等,雖然都在搶奪受眾的無聊時間,但空間環(huán)境卻越來越嘈雜,而廣告內容形式的缺乏創(chuàng)新,更讓受眾情愿閉著眼睛睡一覺也不愿意多看一眼。因此,在選擇顯示屏時,除了看所謂覆蓋人群與頻次,是不是更要考慮顯示屏所在的環(huán)境對受眾的干擾與破壞力?
如果只是硬件創(chuàng)新的新媒介,很容易因為硬件的普及及新硬件的出現而被淘汰出局,這會讓新媒介的價值無法穩(wěn)定更別說增值。所以,軟性內容資源的創(chuàng)新對新媒介的發(fā)展至關重要。
2008年12月22日,有消息宣稱,新浪公司和分眾傳媒集團宣布雙方達成協(xié)議,新浪將合并分眾旗下的戶外數字廣告業(yè)務。但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也就是2009年9月28日,新浪與分眾傳媒同時宣布,將不再延長2008年12月宣布的新浪與分眾傳媒合并交易的截止日。此前,根據新浪和分眾的協(xié)議,雙方的合并案在2009年9月30日之前,如果沒有完成交割,交易將自動終止。
在模式創(chuàng)新取得成功之后,分眾傳媒面對如今的市場萎縮,是選擇退出,還是尋找新的適合自身媒介的生存方式,只有等待時間給出答案。從這個層面來看,網絡及通信支持的新媒體的發(fā)展后勢顯然比單打獨斗的顯示屏及其他另類新媒介的市場潛力要厚實一些,比如手機媒體。
隨著3G的深入發(fā)展,以手機為載體的通信終端媒介或將重演互聯(lián)網創(chuàng)富的歷史。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通信行業(yè),由信息服務轉向增值服務,目標直指行業(yè)客戶,通過SI集成商的技術支持,為行業(yè)客戶提供全面的信息平臺交互服務。如數字交管,用戶通過發(fā)送信息可以查詢交通違章記錄等。這種媒介使受眾的關注由被動性變成主動性,蘊涵巨大的市場潛力。但是,任何一種媒介都有其優(yōu)勢與局限性。電腦比電視更快捷,但消費者使用成本更高;手機比電腦更便攜,但硬件要求與消費者習慣培養(yǎng)仍有一個過程。然而可以期待的是,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改善,將為這些新媒介的普及化、大眾化帶來動力。
所以,新媒介不應只是站在廣告主的角度,而應該思考如何獲得受眾的關注度,滿足受眾,才能夠吸引廣告主,才能夠在廣告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陳培愛主編:《廣告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包文泉主編:《影視廣告原理與制作》,吉林出版集團,2010年版。
一、“噪音”干擾
把香農――信佛的傳播模式中的“噪音”概念結合到國家農業(yè)政策這樣一個社會傳播過程中,同樣適用。我們可從以下兩個角度來分析,即“技術噪音”和“人為噪音”。
1.技術噪音:
以廣播電視傳播手段為例,還存在技術上達不到的地方,比如偏遠山區(qū),收不到電視信號或廣播信號。又以組織傳播為例,國家政策的下達需要通過許多層級,層級越多,損耗的信息就越多,比如我們發(fā)電站發(fā)出來的電壓都是幾千幾萬伏的,但送到用戶的家中都是220伏,這是因為要考慮路途遠近及電線的損耗,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技術上的“噪音”。
2.人為噪音:
所謂人為噪音是指在傳播的過程中,人為故意錯誤地傳達、歪曲傳播者的意圖,或受傳者故意錯誤的理解傳播者的意圖。農業(yè)政策信息傳播過程中,有人會為了私己的利益,故意扭曲中央政府政令。國家三令五申對農村實行九年義務教育,減免貧困家庭的學雜費,但事實上有很多真正貧困的學生得不到這樣的優(yōu)待,被減免學雜費的學生往往是村干部的子女。
3.“噪音”與“冗余”
社會傳播中消除噪音干擾的主要做法有加大正面信息的傳播量和傳播次數、這樣就會增加“冗余”,也就是對重要信息進行反復傳播,但需要傳播者做到一個綜合平衡,以免“渠道超載”,使信息被當成“噪音”屏蔽掉。
二、傳播符號的歧義
符號是人類社會交際、思想傳達、情感溝通的文化工具,它包括聲音、語言、文字、圖像等傳播信息的載體。信息的載體是符號,傳播符號發(fā)出以后是離開傳播雙方獨立存在的,特別是在傳受雙方沒有共同的經驗基礎的時候,它就不能使傳受雙方產生共同的含義時,就會產生傳播的障礙。也就是說,傳播者要把―種思想觀念傳遞給自己的受眾,首先得把思想、觀念編碼,轉換成雙方都能理解的清晰的符號。
這里我們還要特別強調非語言符號的場景附著性帶來的誤差。在人類的傳播活動中, 非語言符號的意義不亞于語言符號。在政策傳播過程中,常伴隨著非語言符號,非語言符號是短暫即逝,無法保存與復制的,是與當時的傳播場景緊密結合的,離開了當時的場景,非語言符號也就離開了特定意義的空間,這也使得傳播過程中出現對符號理解的誤差。
三、傳受雙方的差別障礙
差別障礙是指由于傳播雙方的各種差別而造成的障礙。差別內容很豐富,主要包括生活經驗、教育背景以及心理因素等。
對農政策傳播是一種下行傳播,受眾對政策作出的反應不僅受傳播者意圖的限制,更重要的是農村受眾本身的綜合媒介素養(yǎng)。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表明,在全國8507萬文盲人口中,城鎮(zhèn)文盲有1842萬,占城鎮(zhèn)人口的4.04%;有6665萬文盲在農村,占農村人口的8.25%。文化知識的匱乏,限制了農村受眾接受現代新知識、新觀念、新技術,導致農村經濟發(fā)展滯后,形成了難以克服的怪圈。因為文化素質的不足導致農村受眾在媒介使用能力上的劣勢,也使用得農民在接收國家頒布的政策的信息時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這也導致了政府與農村受眾在共同的意義空間上存在障礙。
四、傳播渠道不夠完善
“渠道”,是信息傳遞所必須經過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質載體。
在此我們可把農業(yè)政策類信息傳播分為組織傳播渠道和非組織傳播渠道,可用以下圖來表示。
組織傳播是指某個組織憑借組織和系統(tǒng)的力量所進行的有領導、有秩序、有目的的信息傳播活動。組織傳播是國家農村政策信息傳達的主要途徑,是各級黨政部門從上往下逐級傳達。其傳播效果失真主要受以下幾種因素的影響:(1)信道網絡不健全。由于政治與行政體制方面的缺陷,我們的信道模式基本上還只是以層層傳達最高領導層的指示為主, 并沒有真正建構成一個科學的信道網絡。(2)信道經常受阻。受利益驅動, 政策執(zhí)行者對某些政策不貫徹不執(zhí)行, 造成信息傳播過程中的“腸梗阻”和“走樣”。(3)信道不規(guī)范。政府決策者沒有必要的參照標識, 政治權力就極有可能陷入過分迷信自我或無所適從狀態(tài), 更多地導致“唯長官意志”。
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構成了非組織傳播。接下來我們將分析大眾傳播方式,據統(tǒng)計,目前全國已注冊的各類電視臺有上千家,開辦對農欄目的只有1%,省級電視臺中,只有約十五、六家開辦了農村專欄,與365家注冊的各種電視媒介相比,開辦率只占4%。盡管大眾媒體機構在報道農村信息方面有一定成績,但在大眾傳媒的報道對象中,“農民”基本處于“邊緣”狀態(tài)。
在農業(yè)政策類信息的傳播過程中,人際傳播渠道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傳播形式上主要是口頭傳播,我們知道,它有許多優(yōu)點,比如方便簡單、隨時可傳;親近生動,富于人情味。但口頭傳播也有其固有的缺陷:那就信息無法固定,容易產生扭曲,總是有意無意地被變形,它最容易使政策的傳播完全走樣,也最容易產生謠傳。此時,適時適量的正確輿論導向顯得格外重要。
五、社會輿論環(huán)境對傳播障礙的揚抑
傳播的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輿論是相關的。輿論的形成與大眾媒介是分不開的。輿論,即在社會變動中產生的某種信息從信源通過一定的傳播渠道擴散開來,獲得一定范圍的信息接受者,形成大多數人所公認的意見,并對社會事件產生影響。以三農問題為例,自從政府傳達要把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的問題來解決的精神之后,媒體便加大報道力度,讓全社會都來關注三農問題,集合全社會的力量來解決問題。比如對農民工欠薪問題,由于政府、媒體都一條心去解決問題,使得對農民工的欠薪問題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所以,好的社會傳播環(huán)境會抑制障礙的產生,相反,差的社會傳播環(huán)境會滋生傳播的障礙。媒體的輿論導向是利于培養(yǎng)好的社會傳播環(huán)境,也利于減少傳播障礙的。
六、對策:構建良好的對農政策傳播體系
通過前面的分析,關于對農政策傳播障礙的原因有了較充分的認識,認識的目的是為了找到能夠消除這些障礙的方法,筆者認為,要充分發(fā)揮傳者、信息、傳播媒介和受眾四個要素的作用,可以針對上述的分析采取:①減少傳播層級,使傳播渠道更暢通;②加強對農村基層的宣傳,使傳播信息的透明度更強;③傳播符號更規(guī)范,語義更明確;④加強農村基層的文化教育;⑤促進農村經濟的發(fā)展,提高農民收入;⑥改進農村基層干部的領導水平等微觀方面的措施。
在宏觀上:①充分發(fā)揮政府在建立良好的對農政策傳播體系的引導作用;②發(fā)揮大眾傳媒在對農政策傳播中的紐帶作用;③引導農村受眾的主體認同感,提高農民朋友的媒介素養(yǎng)。以此來彌合農村信息傳播鴻溝,打通農村輿論,合力建設農村信息交互傳播體系。
參考文獻:
[1] 趙曉春主編.農業(yè)傳播學.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羅映純,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編輯出版系講師,暨南大學新聞學在讀博士。
自1985年我國首設編輯學專業(yè)以來,該專業(yè)就一直承受著自創(chuàng)設以前就存在的“編輯無學”觀念的審問與質疑。盡管曾有過很多支持的聲音,如1983年胡喬木寫信至教育部,要求在幾個高等學校試辦編輯學專業(yè),他認為“并不是一般基礎課學得好即能勝任編輯”。同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在一次講話中提到“編輯工作是一門科學,要創(chuàng)立編輯學”,然而,在近30年的發(fā)展中,編輯學專業(yè)從面臨困境到逐步找到自己位置,確實經歷了非常艱難的探索,而作為專業(yè)基礎的理論課程――《編輯學概論》,其承受的困惑之重尤甚。
一、角色之惑:理論課還是實踐課
在編輯出版學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中,專業(yè)模塊包括3個板塊的設置:編輯理論、編輯史、編輯實踐。三大板塊課程互相配合,各司其職,形成完整的專業(yè)課程體系。然而,長期以來,實際教學中的《編輯學概論》,無論從教材內容看,還是從實際授課看,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到底是理論課還是實踐課?如果是理論課程,其理論內涵又體現在哪里?
教材是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傳授知識與技能的載體,也是教學的基本依據。長期以來,《編輯學概論》教材理論內涵薄弱,與編輯專業(yè)應用類教材區(qū)別不大,失去其本有的意義。
第一本冠名“編輯學”的教材是1949年廣東國民大學新聞學系李次民教授著的《編輯學》,廣州自由出版社出版。該書共22章,其中有19章的篇幅大量講述新聞紙的編輯知識和方法,同時又特設3個專章,分別講雜志編輯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方法,以及報紙文藝副刊的編輯特征和藝術方法。顯然,這本編輯學教材的內容側重于編輯的知識與技能。考慮到當時編輯專業(yè)尚未建立,理論內涵的單薄尚可理解。
編輯出版學教材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高校開辦編輯出版專業(yè)以后,有過4次較大規(guī)模的出版,[1]所出版教材中,編輯學理論教材的基本情況如下: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葉再生《編輯出版學概論》(1988年);遼海出版社只有《出版學概論》,沒有涉及普通編輯學理論的教材;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王振鐸《編輯學通論》(1989年);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潘樹廣《編輯學》(1997年)。
此外,還有一些其余時間出版的教材,如向新陽的《編輯學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方毅華的《編輯學概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吳平的《編輯學原理》(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邵益文、周蔚華的《普通編輯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等。
從內容分析,以上教材與應用類課程教材的區(qū)分不明顯,學理不足的問題較為突出??梢赃x取幾本主要的教材進行分析(見表1)。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編輯學理論教材的主要內容與基本體例基本沒有變化,一般由基本原理與實際操作內容組合而成,并且以實際操作內容為主。這種狀況,雖然是編輯出版專業(yè)應用性特點的反映,但也說明長期以來該專業(yè)理論思想滋養(yǎng)匱乏,這種現象給授課帶來一些困惑:如何確立該門課程的主體地位?如何避免與其他課程尤其是實踐課程的低層次重復?
正如20世紀80年代我國新聞學對傳播學的理論吸納讓新聞學的研究視野豁然打開一樣,傳播學理論的滋養(yǎng),同樣也可以讓編輯理論走出一直難以擺脫的形而下的境地,煥發(fā)新的生命力。
從本質來說,編輯活動是一種傳播行為。遠古時期的編輯活動主要在于收集、選擇和整理文獻資料,使之便于儲藏,同時也使之利于當時的統(tǒng)治階級和上流社會人士閱讀,無疑,這種活動與傳播有很密切的關系。大眾媒介社會興起以后,編輯活動的傳播特性就更加明顯。2007年,河南大學王振鐸先生“編輯學是中國特色的傳播學”“編輯與出版本是傳播媒體的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的主張,[1]正是考慮到編輯活動本質上是一種傳播行為而提出來的。此視野一打開,編輯學就不再只局限于組稿、選稿、編審、校對、發(fā)行等具體流程的研究,而提升到了人類傳播行為的層次。
在近10年的編輯理論教學中,當我真正把視野投向人類傳播行為這一層面的時候,《編輯學概論》的教學,從內容到體系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思路,并且找到了該門課程自身的立足點:這是一門普通編輯學,而非具體編輯工作的編輯學。我主要從以下方面來努力貫徹這一思路:
1. 教材選取。編輯學理論教材有幾十甚至上百種,但真正具有內在完整體系和理論內涵的教材不多,大多是流于實踐操作的泛泛之談。對眾多教材作了比較后,我選取了王振鐸先生的《編輯學原理論》(中國書籍出版社2004年修訂版)。該書擺脫了《編輯學通論》(1989年版)中的陳舊思路,建立了一個全新而完整的理論體系,并有意識地體現了對編輯活動作為一種傳播行為的思考。全書除了結論和附錄外,主要內容大致可分為編輯概念論、編輯原理論、編輯管理論和編輯教育論4個模塊,系統(tǒng)地闡述了普通編輯學(或曰理論編輯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把全部的編輯實踐活動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在各種專業(yè)編輯理論的基礎上歸納眾多編輯活動的共同特征”[2](于友先語,見該書序),避免了其他教材就事論事、拘泥于具體編輯工作的缺點,真正體現了一本概論教材高屋建瓴的眼光。
因為該教材針對的是本科高年級學生,在給大二學生開設該課時,我把河南大學出版社的《編輯出版學概論》(張?zhí)於ň幹┳鳛榕涮捉滩?。該教材核心內容與《編輯學原理論》一致,但在具體章節(jié)設置與內容表達上,抽象思辨色彩沒有后者強烈,更適合本科低年級學生接受。
2. 內容安排??紤]到授課對象為本科低年級學生,并且編輯出版屬于應用性專業(yè),在實際授課中,我對授課內容作了適當調整與補充。
“編輯概念”與“編輯原理”是該門課程的重中之重,在課時安排上,我給予了充分強調,分配了整個課時(36課時)的1/3(12課時)。在“編輯概念”一章中,除了闡述清楚編輯概念的三個不同階段――“收藏編輯”“著述編輯”“出版編輯”外,我還引入了學界對“編輯”與“出版”關系的爭議這一內容,供學生思考探索。在“編輯原理”中,安排了8個課時,從符號、訊息傳播、文化建構3個維度講授“符號建模原理”“訊息傳播原理”“文化締構原理”,使學生真正懂得普通編輯活動的內涵。作為一種傳播行為,它通過對符號的恰當使用,選擇和傳播各種訊息,從而最終建構起整個社會的精神文化大廈,它不是任何具體的編輯活動可以替代的,高于具體的編輯活動,但其原理又體現在各種具體的編輯活動中。
其他章節(jié)的設置則充分考慮知識的承接性。如在“編輯概念”之前,我增添了“編輯活動”一章,概念是對實踐的抽象,使學生對編輯活動的歷史有所了解后,能更好地理解編輯概念。此外,在“編輯原理”后,我增添了“編輯素養(yǎng)”一章,讓學生了解編輯基本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倫理道德。最后,考慮到與實際操作課程的銜接性,我補充了“圖書媒體簡介”“期刊媒體簡介”“報紙媒體簡介”3個章節(jié)。在這3章中,我避免了其他教材的不足――對具體編輯方法與技巧過多強調,而只從宏觀角度介紹3種媒體的基本知識、特點與發(fā)展狀況,讓學生有所了解即可,為他們即將進入實際操作課程的學習作些鋪墊。因為專業(yè)必修板塊已開設相應課程如《報紙編輯》《期刊編輯》《圖書編輯》,如果在理論課中過多講授實際操作,一是失去了理論課的意義,二則造成與實際操作課程不必要的重復。至于電視、廣播、網絡媒體則略去不講。因為紙質媒體歷史悠久,其基本編輯原理與規(guī)律其實同樣適用于聲像媒體,例如在“符號建?!薄坝嵪鞑ァ钡仍淼闹v授中,電視媒體與廣播媒體的傳播符號、傳播形態(tài),就有詳細的分析。
以上內容,構成了一個完整而系統(tǒng)的課程體系。
3. 視野引導。專業(yè)概論課都帶有導入性,能幫助學生掌握該門學科的性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基本倫理規(guī)范,為后面的專業(yè)學習打下基礎。
從歷史發(fā)展來說,編輯活動的最初對象是檔案文獻與圖書,這種思維延續(xù)到今天,形成了一種狹隘的編輯觀。在《編輯學概論》的教學中,我強調學生要打破狹隘的圖書媒體觀念,把目光投向更大的社會與傳媒視野中,并以這個視野為背景,來觀照自己感興趣的媒體。
例如,借鑒傳播學“5W”模式,我們可以對編輯出版學獲得更新也更深入的認識。“5W”模式1948年由美國政治學家拉斯韋爾提出來,在這個模式中,“誰”(who)是傳播者,在傳播過程中擔負著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傳遞的任務。傳播者既可以是單個的人,也可以是集體或專門的機構?!罢f什么”(Says what)是指傳播的訊息內容,它由一組有意義的符號組合而成,符號包括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渠道”(In which channel)是信息傳遞所必須經過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質載體。它可以是諸如信件、電話等的人際媒介,也可以是報紙、廣播、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皩φl”(To whom)就是受傳者或受眾。受眾是讀者、聽眾、觀眾等的總稱,它是傳播的最終對象和目的地?!靶Ч保╓ith what effects)是信息到達受眾后在其認知、情感、行為各層面所引起的反應,它是檢驗傳播活動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由“5W”模式引出了傳播學五大研究領域――“控制研究”“內容分析”“媒介研究”“受眾研究”和“效果分析”,這五大研究領域,也非常適用于分析編輯出版學的讀者、作者、編輯、出版物等話題。同時,這5個研究領域,融匯了社會學、符號學、政治學、歷史學、人類學等理論與方法,以這樣一種視野來觀照編輯出版的話,我們能夠超越傳統(tǒng)思維的狹與局限,也能彌補應用性專業(yè)在理論思辨上的不足。事實上,這五大研究領域,給新聞學與廣告學也帶來了很大的啟發(fā),新聞學界與廣告學界的研究者也承認傳播理論的融入,拓寬了這些學科的視野。
結 語
編輯出版學是應用性專業(yè),它的實踐應用性在近些年一再被強調,在課程方案的設計中,一些實際操作課程、與市場對接的課程,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視。但在對市場與實踐強調的同時,我們常常忽略了另外一種現象:學生思考能力下降,視野狹窄,在一些要求較高的工作單位發(fā)展后勁不足。
其實,各種技能技巧的背后,最終還是思想與方法的較量。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拓寬他們的視野,在今天浮躁的市場時代尤顯重要。這也是我在教學編輯學理論課程中所追求的理想之一。
參考文獻:
瓶頸一:農村受眾的特殊性
受眾即信息傳播的接受者。對農科技傳播面臨的是農村受眾,這一類受眾具有特殊性。首先,農村受眾具有年齡上的特殊性。農業(yè)科技的發(fā)展解放了農村的勞動力,城鄉(xiāng)經濟水平的差異和城鎮(zhèn)對勞動力的剛性需求使得大批農村勞動力流向城鎮(zhèn),而這些人主要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因此,除了農忙季節(jié)和年節(jié)之外,留守農村的多是老人和兒童,特殊的年齡結構導致了對農科技傳播的受眾需求不強,這直接影響了傳播者的積極性。
其次,農村受眾在接受能力上具有特殊性。農村受眾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即使隨著高校的擴招,有更多的農村學子可以進入大學深造,但是他們一經接觸城市,便不再愿意回到農村。正是因為受教育程度的影響,使得許多高深的科技知識無法被農村受眾接受。
再次,農村受眾接受信息的興趣和品位具有特殊性。科技知識的高深和難懂打擊了農村受眾對其接受的積極性,他們就會按照自己的信息接受興趣和品位選擇較為輕松的內容,比如電視劇、電視娛樂節(jié)目等,這就進一步消解了農村受眾對科技傳播的需求,影響了對農科技傳播實踐的開展。
瓶頸二:傳播內容的特殊性
傳播內容是傳播活動存在的前提,沒有內容也就無所謂傳播,因此,傳播什么樣的內容直接影響到受眾的質量和數量,因此,對于媒介來說,爭取受眾是次終端的目標,而精心選擇傳播內容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為重要的手段。大眾媒介的傳播內容要受到雙重規(guī)范的制約,一是制度制約,這要求大眾傳媒在國家法規(guī)政策和行業(yè)機制的允許下選擇傳播內容;二是市場制約,要求大眾傳媒按照受眾的信息需求組織傳播內容。媒介機構正是在制度和市場的雙重壓力下選擇信息傳播內容的。
科技傳播內容被限定為科技知識??萍贾R具有較強的實用性,無論是和農村經濟密切相關的農業(yè)科技知識,還是與包括農村民眾在內的所有社會公眾都發(fā)生關系的氣象、地震、地質等科普知識,其傳播行為都是以應用為基本前提的。中央電視臺農民頻道和財經頻道中專門的對農節(jié)目就是為了促進農業(yè)科技的推廣,在國內外幾次大地震發(fā)生之后,生活頻道也邀請了國際救援隊隊員講解地震救援知識,這也是為了提升受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同時科技知識也具有嚴謹性和前沿性,一旦不能采取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就很難吸引農村受眾。但是科技知識的特點又要求不應也無法被包上娛樂或休閑的外衣??萍贾R的固有特征和農村受眾對信息需求之間的矛盾制約了大眾傳媒對農科技傳播的開展。
對農科技傳播的內容大多不是即時性的,也就是說科技傳播更多的是在介紹技術,這一技術并不一定是全部農村受眾當下最為需要的。這樣的話,傳播內容的價值就大打折扣,并逐漸偏離農村受眾的接受范圍。
瓶頸三:傳播媒介的特殊性
由于受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影響,農村地區(qū)的媒介占有率較城鎮(zhèn)低。新媒體的發(fā)展也未能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受眾長期以來養(yǎng)成的媒介使用習慣。所有大眾傳播媒介中,紙質媒介對受眾的要求最為嚴格,農村受眾幾乎不會通過報紙、雜志來了解新聞和知識。互聯(lián)網尚未在農村地區(qū)普及,手機的普及率雖穩(wěn)步上升,但是人們使用的多是手機的人際交往功能,其作為新媒體進行信息傳播的功能被發(fā)掘的程度有限。
除此之外,農村受眾所接觸最多的大眾傳播媒介只有電視和廣播。在電視和廣播媒介的市場競爭中,電視依靠其先進的視聽技術贏得了農村地區(qū)的大多數受眾,進一步奠定了“第一媒介”的地位。為了適應不同受眾的收視需求,電視媒介不斷開拓新的電視頻道,除了公共頻道之外,還開設了更具專業(yè)性的收費頻道,電視節(jié)目內容越來越豐富,以滿足更多受眾的特殊需求。盡管電視媒介具有輿論引導、教育、娛樂、廣告等諸多功能,但是當前的電視節(jié)目在市場競爭中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娛樂化趨勢,當科技知識和這些娛樂化的內容放在一起的時候,農村受眾的選擇就會發(fā)生偏轉。
對于農村受眾來說,電視幾乎成為他們與外界溝通的唯一大眾傳播媒介,他們通過電視了解客觀世界,通過電視參與娛樂,通過電視中展現的生活方式指導自己的生活,電視媒介在農村地區(qū)的作用顯而易見。但是電視媒介并沒有充分重視對農科技傳播,這主要是因為對農科技傳播的回報率低,對農科技節(jié)目頻率低、時間短、制作粗、受眾少,再加上安排的時間段較差,很難吸引廣告,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
對農科技傳播的對策
為了深入了解農村地區(qū)科技傳播的實際情況,筆者組織了14人的社會調查隊,針對河北省石家莊市、唐山市、邢臺市、張家口市等地的部分農村地區(qū)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通過與當地受眾和基層新聞媒體之間的溝通,我們認為要想解決對農科技傳播的瓶頸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共同努力:
對農科技傳播要因地因時制宜。作為大眾傳播媒介,要深入了解農村地區(qū)受眾對科技知識的需求狀況,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科技傳播。目前各級媒介的對農科技傳播多數是由傳播者主觀揣度受眾的信息需求,由于缺乏基本調查,對農科技傳播的內容往往不能最大限度符合農村受眾的信息需求。因此,在調查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地開展科技傳播就更具有針對性,也能夠進一步增強傳播效果。
此外,對農科技傳播要因時制宜。所謂因時制宜,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傳播內容要符合農業(yè)規(guī)律,到什么時間做什么節(jié)目,這樣可以增強科技傳播的時效性,也才能幫助農村受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二是指要根據農村勞動力的流動規(guī)律來進行信息傳播。農忙和年節(jié)是農村民眾最為集中的時間,媒介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集中連續(xù)地制作和播出一批科技節(jié)目,這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探索多途徑的對農科技傳播渠道。單一依靠電視媒介進行對農科技傳播并不能完全滿足農村受眾對于科技知識的需求,因此相關部門要探索多途徑的科技傳播渠道,擴展傳播范圍,強化傳播效果。
依靠義務教育途徑進行科技知識傳播。以防震減災宣傳為例,將防震減災基礎知識寫入小學教育課本,保證每個學期的學習時限,讓學生從小就了解防震減災知識的重要性,并能夠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識。
充分利用人際傳播方式開展對農科技傳播。目前的科普宣傳多數采用的是發(fā)放科普讀物和傳單等方式,對于文化水平較低的農村民眾來說,他們缺乏閱讀的能力和興趣,這些讀物多數無法發(fā)揮作用,再加上農村迥異于城鎮(zhèn)的勞作時間,這就更需要基層科技部門對癥下藥,利用農村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宣傳。
充分利用大眾傳播媒介,制作播出高質量的科技節(jié)目。大眾傳播媒介對人類生存狀態(tài)的影響越來越大。20世紀80年代,傳播學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在其《傳播學概論》一書中,明確指出教育功能是傳播的四大功能之一。經過了近30年的發(fā)展,媒介傳播的教育功能被不斷強化,今天我們的媒介都在或多或少或顯或隱地進行著全民性質的教育。
既然大眾傳播媒介的教育功能如此強大,其成為對農科技傳播的利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目前,也有些電視節(jié)目播出了類似內容,但是總是顯得粗糙而淺顯,并且其目標受眾群也不是針對農村受眾的,鑒于這種情況,地震部門應該積極聯(lián)合媒介力量,制作精美的科普節(jié)目,并將目標受眾鎖定為農村民眾,選擇時間段播出,這樣一定能起到顯著的作用。[本文為河北省教育廳社科研究2010年度基金項目(SZ2010627)和中國地震局教師科研基金項目(20100112)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郭子輝、徐占品、郗蒙浩:《廣播媒介在災害救助中的積極作用――基于汶川等十縣市的調查結果》,《防災科技學院學報》,2009(1)。
2.黃蓉、滕朋:《我國媒體接觸困難的理性分析》,《新聞知識》,2006(5)。
3.郭鎮(zhèn)之、鄧理峰、張梓軒等:《第一媒介: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電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4.丹尼斯?麥奎爾[荷蘭]著,崔保國、李琨譯:《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