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科學的實踐觀范文

科學的實踐觀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科學的實踐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科學的實踐觀

第1篇:科學的實踐觀范文

一個人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走過彎路,犯過錯誤,并不是壞事,更不是什么恥辱,要在實踐中勇于承認和改正錯誤。

學習科學發(fā)展觀要一心一意,貫徹科學發(fā)展觀要全心全意,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要真心真意,實踐科學發(fā)展觀要盡心盡意。

學習科學發(fā)展觀在人,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靠人,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惠人。

知識是珍寶,但實踐是得到它的鑰匙。

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這是科學工作者特有的風格,讓我們在無窮的宇宙長河中探求無窮的真理吧。

學的大膽的活動是沒有止境的,也不應該有止境。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第2篇:科學的實踐觀范文

關鍵詞:“兩課”;實踐教學;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C,4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06)12-0079-02

近兩年來,隨著“兩課”教學改革的深入,我們積極開辟“兩課”社會實踐基地,將“兩課”的課堂搬到實踐中去,引導學生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發(fā)現問題,或帶著“兩課”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深入實踐,用學到的理論和方法去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政治思想品德、理論的實踐應用能力、工作能力和身心素質等方面得到綜合的鍛煉和檢驗,受到學生及社會的歡迎。本文就此談幾點體會與思考。

一、“兩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意義

實踐的觀點是哲學首要的、基本的觀點,它強調理論對實踐的依賴關系,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皟烧n”實踐教學區(qū)別于課堂理論教學,它是利用社會實踐空間組織的教學活動。開展“兩課”實踐教學,積極引導學生投身社會實踐,將先進的理論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理論認識社會、指導實踐,在接觸、參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際中接受教育,同時能加深對基本理論的理解,增強培養(yǎng)良好道德品德的自覺性,鍛煉、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實踐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增強教學的實效性。高校“兩課”教學中普遍存在著片面注重傳授教材理論和灌輸課堂知識的傾向,教學內容脫離學生和社會實際,教學方法呆板,教學環(huán)節(jié)單一,課堂缺乏活力,很難調動學生學習“兩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效果不夠理想。而“兩課”實踐教學在教學內容和形式上不是僵硬死板的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形式,而是活生生的事實、圖像和影像,使受教育者的視覺、聽覺同時感知的信息更加全面和生動。在實踐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突出,成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同時,還能促進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思維,深化教學改革,豐富“兩課”教學的內容,提高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水平。

2.實踐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人格,從而突出“兩課”的育人功能?!皟烧n”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德育是一個知、情、意、行相統(tǒng)一的過程,高校的德育除了通過理論教學這一最經常的組織形式外,不能缺少實踐的環(huán)節(jié)和在實踐中對學生具體行為的指導,德育中的知行統(tǒng)一原則就是強調認識與實踐、思想與行動的有機結合。實踐活動對大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皟烧n”社會實踐促進大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主要通過兩個層面來實現:一是與改革客觀世界相聯(lián)系的“兩課”社會實踐活動,如創(chuàng)文明高校、創(chuàng)文明城市、科技文化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服務等活動;二是與大學生自身具體的道德行為實踐相聯(lián)系的“兩課”社會實踐活動,如學雷鋒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等?!皟烧n”社會實踐教學通過組織大學生實施道德行為,加深大學生對道德理論和規(guī)范的理解和認識,形成正確的道德價值取向,從而培養(yǎng)大學生堅定的道德信念和良好穩(wěn)定的道德行為習慣,磨礪大學生的道德意志,進而逐漸形成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和高尚的道德人格。

3.實踐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認知問題的能力,從而推動學生全面成長。貫徹實踐性環(huán)節(jié)是適應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人才的需要?,F代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社會信息化使教育處于一個完全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中,疑惑、問題更加紛繁復雜?!皟烧n”教學只有深入社會現實之中直面各種社會信息,而不回避學生疑慮的難點,才能在揭示規(guī)律中傳道、在強化教育中授業(yè)、在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中解惑、在解惑中贏得學生,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提高其道德是非的判斷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通過學生參與“兩課”社會實踐,可以把一系列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直接感知并與“兩課”理論教學相關的如國企改革、三農問題、“弱勢群體”的社會關懷、法治國家的建設進程、反腐倡廉等問題引入課堂,實踐中獲得的豐富生動的社會素材、尖銳具體的熱點關注可以加深學生對許多抽象理論的理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4.實踐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師教改和創(chuàng)新能力,從而擴大高校的辦學水平和影響力。“兩課”實踐教學還是一個新的領域,許多教師還停留在只知道教書,不了解在社會實踐中如何運用所教的基本原理,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教學內容,更不可能做到“精講”的階段。在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中,我們切身感受到了學生對實踐課程開展的熱情及對得到教師指導的強烈愿望,也促使我們積極探索“兩課”實踐教學在新形勢下更為有效的途徑和方法,不斷加大教改力度,加快創(chuàng)新步伐,切實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和實際效果。同時,由于“兩課”實踐教學要求學生們直接面對社會大眾,他們的行為舉止在某種程度上展現了高校大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水準和學校的教學水平。

二、“兩課”實踐教學的教學實踐

我們在總結以往社會實踐教學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實踐性、可操作性,通過組織社會實踐、開展社會調查等實踐式教學方式,在實踐教學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制訂實施規(guī)劃及方案。確立走實踐戰(zhàn)略之路具體的實施規(guī)劃及方案,尋找本課題的理論和現實依據,選擇本課題的主要內容,確定本課題的研究方法和實施步驟,這就為本課題的順利進展提供了理論支持。同時,對學生應加強社會實踐的培訓指導,使他們真正明確“兩課”社會實踐的目的和意義,懂得如何開展社會調查,怎樣選擇調查的類型,怎樣聯(lián)系調查的對象,怎樣實地開展活動,怎樣解決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怎樣撰寫社會調查報告等,從而使學生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相關知識、技能和方法。

2.認真組織社會實踐。由任課教師組織指導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走出校園,以參觀訪問、社會考察、社會調查、社會服務、崗位實習等形式深入社會實際,培養(yǎng)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發(fā)展的意識和能力。在社會實踐教學中,一是注重把專業(yè)實習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提高專業(yè)知識的運用能力和提升專業(yè)水平,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哲學原理知識,養(yǎng)成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看待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二是注重對學生主體人格的培養(yǎng)。通過社會實踐教學,加強學生學習動力系統(tǒng)的建設和良好性格的塑造,使學生具有自我解剖、自知之明的自省精神,獨立思考、獨慎其身的自主精神,渴求知識、勤于學習的求知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等,不斷完善健全主體人格。三是注重形成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在有條件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帶著科研課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題進行社會實踐,指導學生獲得第一手資料,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形成有一定觀點、能夠指導實際的調研報告、論文和科學總結報告。

3.加強實習過程管理。為了更好地完成實踐任務,提高實踐質量,各點的帶隊老師在實際工作中都在不斷探索新的思路和管理方法。比如把實習學生分散到教學單位的各部門,為每一個學生聯(lián)系1~2名實習單位的工作人員作指導老師,這既加強了對學生的監(jiān)督,同時也為學生參與實踐提供了方便。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把社會實踐與共青團的工作結合起來,把學生實踐作為團組織的學校工作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教育資源共享,這樣既解決了學生社會實踐中管理缺位的問題,又增多了團組織的工作載體。

4.建立考核評價體系。由于以往哲學原理課采取單一靠結業(yè)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考核評價的方式,學生中普遍存在著平時不學習、實踐不參加、考試前臨時突擊的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哲學原理課的教學效果。為了改變這種單一的考核評價方式,我們將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教學活動的時間、質量、成果逐一量化,納入學生學習成績考核范圍,并相應加大了比重。尤其是將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教學形成的心得體會、小論文、調查報告、讀書筆記等作為加分項目,最多可加至20分。在評閱學生撰寫的社會實踐總結報告時,注意鑒別與防止拼湊抄襲現象,一經發(fā)現,嚴肅處理,對不合格者要求在下一年度重新參加“兩課”社會實踐。

三、“兩課”實踐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由于“兩課”實踐教學目前尚在探索階段,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特別是在組織落實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因此,“兩課”實踐作為一種教學活動,還應該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1.將“兩課”實踐教學制度化、規(guī)范化。將“兩課”實踐教學與學生工作、學生業(yè)余黨校、學生下廠實習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形成一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大網絡,還要積極地開設一些與“兩課”配套的系列選修課。學校教務處、學生處、團委、人文學院等各個單位、各個部門相互協(xié)調、相互配合,事先制訂合作計劃,并積極予以落實。充分利用校園網的技術條件,將“兩課”實踐教學推向網絡,積極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同時,在教師述職考評和職稱評定中對此環(huán)節(jié)提出具體要求,對于“兩課”實踐教學方面成績優(yōu)異的教師給予適當獎勵。

2.探索建立穩(wěn)定的“兩課”實踐基地。“兩課”實踐需要能夠容納全校四分之一學生的教學基地,依靠“兩課”教師的力量去完成,無異于杯水車薪,還會影響教師投入專業(yè)指導的精力。學生每學年的教學實習、“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等活動,已使學院在教學管理、學生工作上投入了很大的工作量,難以再騰出更多精力,而利用學院原有的教學實習和社會實踐基地進行“兩課”社會實踐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由于這些基地往往與學院有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為“兩課”指導教師依據基地的情況設定“兩課”實踐課的課題提供了條件,因此將這些實踐基地打通使用、共享資源,不僅解決了實踐基地的落實,而且也避免了實踐過程中的專業(yè)指導和行政管理脫節(jié)的問題。

3.切實加強對“兩課”教師的素質培訓。教師的水平和能力,直接決定了“兩課”實踐教學的教學效果。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只能來源于教學實踐和社會實踐。只有系統(tǒng)地不斷提高大學教師思想品德、理論素養(yǎng)和社會實踐能力,才能真正使“兩課”實踐教學取得預期的效果。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兩課”的終極目的是德育,它需要整所大學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所以,即使是理工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即使是非“兩課”的大學教師,也要有意識地、自覺地運用教師的影響力,正面引導學生對科技采取正確的有利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態(tài)度,使他們能夠以科技為手段,為社會、民族、國家和全人類謀取最大的福祉,這樣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才能和諧發(fā)展,“育人”工作才有望落到實處。

4.解決好“兩課”實踐教學的經費問題。由于實踐課的課堂分布范圍廣,教學形式特殊,指導教師的交通、住宿等費用較大,必須有相當大的經費投入。作為常規(guī)的教學活動,學校必須有穩(wěn)定的專項經費投入,如按參加實踐課的學生人數下?lián)芙涃M等,但全部靠下?lián)芙虒W經費,運作成本巨大,難以維系。在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實踐教學與其他公益活動相結合,盡量節(jié)約教學成本。由于不同出處的經費有不同的使用規(guī)定,對教學的開展會造成一定限制,這就要求實踐教學專項經費在使用過程中盡可能簡化手續(xù),減少環(huán)節(jié),給院系更大的自,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開展。但同時,也要嚴格工作經費的審批制度,設立專項賬戶,保證??顚S谩?/p>

收稿日期:2006-08-07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第四屆新世紀教改課題

作者簡介:李曉晴(1973-),女,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博士研究生,從事哲學研究。

第3篇:科學的實踐觀范文

關鍵詞: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課程體系;構建

現階段,我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yè)對人才的職業(yè)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學生在就業(yè)時更具優(yōu)勢,幫助學生快速就業(yè),需要大力實施教學改革,構建并完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這是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從以往的實驗教學情況來看,大多數高校都存在著實驗數量少,內容不合理,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大大削弱了實驗教學的實際效果,對此,高校應打破傳統(tǒng)教學桎梏,加強資金和技術投入力度,采用現代教育理念和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促進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一、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現狀分析

現階段,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教學理念有了極大的革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也愈發(fā)彰顯出來,在很多高校中都建立了工商管理實驗室,專門用于實驗教學的開展,這既強調了實驗教學的主導地位,又體現了高校教育的先進性和現代性,但是當前工商管理學科的實驗教學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具體而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實驗數量少一直以來,我國高校在工商管理學科教學中大多將主要精力放在理論知識的傳授上,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稍有不足,這表現在理論和實踐課程的比例嚴重不均,實驗項目的數量寥寥無幾,致使實驗室的利用率較低,無形中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給高校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1]。(2)實驗課程的關聯(lián)性差。由于工商管理學科與眾多領域和學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學內容十分廣泛,所以需要設計科學完善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將相關知識串聯(lián)起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內涵。然而高校制定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缺乏完整性,實驗課程之間缺乏關聯(lián)性,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設計也不合理,不利于學生理解專業(yè)知識,大大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難度。(3)實驗教學體系平臺不健全。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需要打造特定的教學平臺,包含硬件、軟件和輔助平臺三個類別,硬件平臺指的是實驗所需的一系列基礎設施和器材,軟件平臺指的是實驗項目、目標、任務等,輔助平臺是指實驗管理制度和實驗教學隊伍,而高校對實驗教學體系平臺的認識存在偏頗,往往一味加大硬件平臺建設,對軟件平臺和輔助平臺沒有給予過多的重視,導致軟件平臺和輔助平臺的功能無法充分發(fā)揮出來,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因而難以順利實施[2]。

二、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推進素質教育開展

工商管理學科的實驗教學重點在于,傳授學生先進的理論知識,訓練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對學生進行職業(yè)道德的培養(yǎng),這意味著實驗教學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唯有構建完善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高校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出類拔萃的管理型人才,以滿足時代和社會的發(fā)展需求。由此可見,素質教育是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需要高校切實改變傳統(tǒng)思維模式,將能力培養(yǎng)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fā),促進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融合滲透,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3]。

(二)有助于推進實驗教學的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

工商管理學科的實驗教學需要多重支撐和保障,如果教學資金匱乏,教學設施落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不合理,將會嚴重影響到實驗教學的效果,而這類現象在很多高校中都屢見不鮮。構建實驗教學課程體系不但能夠促進實驗管理相關制度的健全和落實,保證實驗教學的穩(wěn)定開展,而且能夠加強對實驗教學流程的監(jiān)督,嚴格管控實驗教學質量,在此情況下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將會更具有實效性。

三、工商管理實驗教學課程體系構建策略

(一)實驗硬件平臺構建

硬件平臺既要有特定的實驗場所,又要有先進的實驗設備和器材,實驗室應基于真實環(huán)境創(chuàng)建,能夠帶給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實驗儀器、設備、器材也要符合企業(yè)目前的生產經營實際,不能與現實情況有著較大的出入。因為工商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的特征,在投資建設實驗平臺時必然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設備和器材也會在頻繁使用之后出現老化和損壞,維護和保養(yǎng)十分不易,而且在新型設備出現以后老舊設備就面臨著淘汰的命運,種種因素綜合下來硬件平臺的損耗將會達到一個較高的數值。我們知道在信息時代下計算機具有了動態(tài)仿真功能,若能夠借助計算機來模擬企業(yè)的生產環(huán)境和管理流程,將會節(jié)省下大筆的采購費用。與此同時,高校還可以根據工商管理實驗教學的需求來載入計算機系統(tǒng),提高系統(tǒng)運行效率,促使其更好的為實驗教學提供服務,這一理念為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硬件平臺的建設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實驗軟件平臺構建

工商管理實驗軟件平臺主要包括各種計算機軟件、數據及案例庫、實驗課程體系、實驗教學大綱、實驗指導相關資料等,為營造一個接近現實的模擬環(huán)境,工商管理實驗教學必須以強大的數據及案例庫為基礎。實驗室可組織教師和學生通過調查、試驗、收集、整理等方式,建立數據及案例庫。教師和學生對這類數據及案例的背景比較熟悉,其實際應用性比較強,成本比較低,對提高教師和學生收集、分析數據及處理問題的能力有較大作用。工商管理實驗可分為體驗性認知型實驗、綜合性設計型實驗和開放性創(chuàng)新型實驗三大類。體驗性認知型實驗是根據相關理論知識教學的需要,設計實驗內容,目的在于通過實驗的模擬體驗,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綜合性設計型實驗以多個相關學科的知識為基礎,通過實驗的方法加強學科之間的互通聯(lián)系,讓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將多個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通過動手實踐,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開放性創(chuàng)新型實驗中教師只為學生提供咨詢與指導服務,學生基于自身實際情況出發(fā),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內容和過程,通過實驗驗證假設,最終對問題予以解決。

(三)實驗輔助平臺構建

在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平臺建設中,輔助平臺的構建最容易被忽視,直接導致了實驗教學在制度和人才方面的缺失,不利于實驗教學的長效開展。為了扭轉這一局面,高校要結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和管理學院的規(guī)章制度來擬定實驗管理制度,對于實驗室建設和實驗器材維護、實驗人員管理、實驗教學評價、環(huán)境安全控制等等都要加以詳細的表述,最大限度的降低實驗教學質量和安全風險的發(fā)生,保證實驗教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這些制度中最為關鍵的是對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的評價,要把二者置于同等的地位,評價時也要采用多種方法,確保對實驗教學評價的準確性和客觀性。除此之外,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作為實驗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的基本素質和教學水平對教學效果的影響不可小覷,教師應對相關專業(yè)領域的理論知識非常熟悉,且具有較好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綜上所述,工商管理學科與眾多的學科與技術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實驗教學在鞏固學生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通過對當前實驗教學的種種問題分析,了解到高校在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平臺建設上的不足和缺陷,需要高校正確認識硬件平臺、軟件平臺和輔助平臺的功能和作用,結合企業(yè)的生產經營實際以及高校的師資力量,打造標準完善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思考,在思考中升華,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決策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伊鵬.我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變革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6,(22):177.

[2]鄭寶華.工商管理學科實踐教學質量評價研究[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2,(12):124.

第4篇:科學的實踐觀范文

關鍵詞:建筑科學實驗室;學科交叉;建設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50-0009-02

一、建筑科學類實驗室建設的必要性

建筑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居住環(huán)境,涉及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建筑學和風景園林學三門主干以及課程,以及與之相關的土木工程學、環(huán)境科學、交通工程學、物理學、化學、信息科學和社會學等,充分體現了學科交叉與知識綜合的特點,建筑科學體現了科學技術“以人為本”的宗旨。[1]現代建筑業(yè)已逐步向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態(tài)化建筑、綠色建筑、低碳建筑等這些領域進行研究和探索。面對多學科的科技支持,建筑科學需要一個平臺,一個能夠為學科交叉研究提供共同的研究平臺和科研基地,建筑科學類實驗室應運而生。建筑科學類實驗室將學科交叉作為自身發(fā)展最重要的目標、最鮮明的特色,在學科交叉研究中,能夠極大地提速建筑科學學科創(chuàng)新性研究,具有很大的實踐意義。

北京建筑大學“綠色建筑與節(jié)能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就是一個建筑科學類實驗室,實驗室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1]為服務方向,由北京建筑大學建筑學院牽頭,與土木學院和環(huán)境能源學院進行交叉與融合,致力于綠色建筑與節(jié)能技術領域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發(fā)和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促進當前與未來城鄉(xiāng)建設中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模式的建筑事業(yè)發(fā)展。

二、建筑科學類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

建筑科學類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包括建設目標、組織結構、學術隊伍、資產管理、科研管理、對外開放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筆者結合北京建筑大學“綠色建筑與節(jié)能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綠建實驗室”)的情況,在以下幾個主要建設與管理方面進行分析和探索。

1.建設目標。建筑科學類實驗室建設要瞄準國家和當地城市化發(fā)展的戰(zhàn)略需求,“綠建實驗室”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提出的“自主創(chuàng)新、重點跨越、支撐發(fā)展、引領未來”[2]的科技工作指導方針,圍繞綠色建筑與節(jié)能技術領域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建立開放式的高水平研究平臺,進行科學研究與技術創(chuàng)新,將實驗室建成北京地區(qū)以綠色建筑與節(jié)能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yǎng)的基地,面向國內外開放并實行產學研結合。

2.組織結構。建筑科學類實驗室應實行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熬G建實驗室”的管理決策機構是“北京建筑大學科研基地管理委員會”,負責宏觀決策和監(jiān)督實驗室在培育、建設、運行中的重大事宜。管理委員會任命的實驗室主任是實驗室的直接責任人,具體負責實驗室的建設與運營管理。學術委員會是實驗室學術發(fā)展指導機構,由校內外優(yōu)秀專家學者組成,職責是審議科研基地的建設目標、研究方向、重大學術活動、年度工作計劃和總結,審批基地研究課題等。[3]工作委員會由校內優(yōu)秀教師組成,是實驗室內部的建設與運營管理機構,職責是提出學術方向、學科布局及發(fā)展規(guī)劃,確定實驗室內部的組織結構、崗位設置及主要政策措施,編制實驗室年度財務預算和決算、財政專項的申報及經費、儀器設備的使用與管理,決定實驗室的人力資源分配和其他相關事項。[4]

3.學術隊伍。建筑科學類實驗室需要建立龐大的多學科交叉的學術隊伍?!熬G建實驗室”人員主要包括專職管理人員、進入實驗室從事科學研究的本校教師、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客座人員等。教師進入實驗室工作原則上由所在學院安排,當合作承擔重大或重點項目時,需要按課題進行人員組合,可根據所承擔的研究工作內容,由學院統(tǒng)一管理。研究生、本科生進入實驗室工作,需由指導教師所在院系統(tǒng)一安排,并報實驗室備案。[4]

4.資產管理。建筑科學類實驗室內所有財產均屬于國家資產,是保證完成各項科學研究、學術活動等任務的必備條件和物質基礎?!熬G建實驗室”實驗用房、儀器設備及經費均由實驗室在上級部門的監(jiān)管下進行管理。經費管理由實驗室主任負責組織使用與管理,主要包括專項建設經費、課題專項基金經費。專項建設經費指實驗室建設期內,主要通過市財政專項解決,用于設備購置、平臺建設等科研基地的基本建設。[4]課題專項基金指由學校劃撥的“科研基地研究課題專項基金”,用于實驗室的開放課題、自主研究課題等支出?!熬G建實驗室”的所有儀器設備在學校資產與后勤管理處驗收合格后,即指定保管責任人負責設備的保管及借用,負責為設備建立技術檔案,其中應含有使用說明書、設備使用記錄、維修記錄等。儀器設備涉及借用人較多,所以每次在使用實驗室儀器設備時,應在實驗室辦理借用手續(xù),由實驗室管理人員安排協(xié)調。[5]

5.科研管理。建筑科學類實驗室為提高實驗室科研成果的數量、質量和水平,需要履行科學化、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科研管理辦法,科研管理水平影響了建筑科學類實驗室成果轉化的水平。“綠建實驗室”的成果有如下幾方面:在科學技術項目研究研究過程中或為解決某一科學技術問題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創(chuàng)造性、先進性和實用價值的應用技術成果;推廣應用、轉讓已有科技成果并取得重大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的新成果;有一定學術意義的科學理論成果;正式出版社出版的學術專著、行業(yè)標準等。[5]綠色建筑學科尚處于起步階段,成果以學術專著和行業(yè)標準為主,其他應用技術成果為輔。

三、對建筑科學類實驗室未來的幾點期許

1.各學科交叉程度仍需加強。建筑科學類實驗室需要更深層次、多頻率的學科交叉研究。對于建筑學來講,需要交叉的學科有城鄉(xiāng)規(guī)劃學、建筑學和風景園林學土木工程學、環(huán)境科學、交通工程學、物理學、化學、信息科學和社會學等,目前我校綠色建筑實驗室與能源學、土木工程學、材料科學等學科進行交叉學科研究,交叉的范圍還有待加強,需要傾聽更多交叉學科的意見。在交叉研究中,能夠科學建筑設計方法,開拓設計思路,在與其他學科的碰撞中,拓寬自身知識面,對建筑科學本身有了更為系統(tǒng)、理性的認識,對本身為建筑學出身的科研人員受到很大程度的啟迪,也使其他學科科研人員了解建筑學,能夠更好地配合建筑設計。以“綠建實驗室”為例,是以建筑學院為主導,土木學院和環(huán)能學院為輔助進行研究,而實際研究過程中還是拆分為幾個學科分別研究,多學科共同研究頻率仍需提高,因高校年輕教師教學任務繁重,投身科研的時間很少,而年輕教師正是科研的中堅力量,所以同時匯聚所有學科科研人員有很大難度,而且研究過程中需要各學科高頻率的碰撞,在工作時間上需要得到院系和學校更多的支持。當各學科科研人員共同研究時,因為學科差異和認知差異,溝通也存在著一定障礙,建筑學作為這其中的核心學科,需要起到協(xié)調作用。

2.對外交流程度仍需加強。對于建筑科學類學科來說,尤其是綠色建筑方面,我國走在西方發(fā)達國家后,比西方晚了二十年,我國目前制定了較為完整的綠色建筑評估標準,但在建筑全周期的時間內,尤其是在后期運行管理上仍未形成完善的體系,還難做到建筑物“綠色全生命周期”。我國政府目前在努力引導綠色建筑產業(yè)的發(fā)展,但是學術背景、科研程度、實踐數量、運營管理等方面的成果還遠遠不夠,對于建筑科學類實驗室,尤其是綠色建筑類實驗室,更需要加強國際交流活動。目前我國綠色建筑設計的關鍵步驟是根據投資估算計算可采用的單一技術,忽視了技術系統(tǒng)集合和被動式設計的巨大作用,應該把交流的重點放在這兩點上,學習如何能夠設計出精妙的綠色總體設計方案。目前“綠建實驗室”和國內幾所開展綠色建筑研究的高校保持了較為良好的交流,但與國外高?;蜓芯繖C構鮮有交流,這與目前實驗室的學科研究水平、科研經費和規(guī)模都有關系,未來在自身發(fā)展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的對外交流,將科研水平提速發(fā)展。

3.實驗室專業(yè)技術隊伍建設仍需加強。建筑科學類實驗室在專業(yè)技術隊伍的建設中,涉及交叉學科的研究,所以更需要加強實驗室專職人員的培養(yǎng)和進修,實驗室技術人員需要較高的學業(yè)背景和工作能力,而職稱、待遇和地位低,往往是一個人要做多個崗位的任務,所以很難留住人才,工作積極性會打折扣。另一方面,專職教師所在院系在教學等方面的擔子重,尤其是年輕教師,很難安心在實驗室內做研究。目前形成了一個現象,組織專業(yè)技術隊伍參與研究難,交叉學科共同研究出成果難。

總之,建筑科學類實驗室的發(fā)展仍在不斷的前進和探索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果。隨著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等的支持,建筑科學學科已較以往進行了科學化的研究。未來在經過更專業(yè)的技術隊伍的不斷的努力下,隨著整體科技水平的發(fā)展,會有更先進的輔助設備供科研人員使用,計算機模擬水平也將得到極大提升,將多學科交叉研究更好融合,與國外先進科研機構交流合作,在建筑科學科研水平上向世界一流水平靠攏,進而促進我國綠色產業(yè)化的發(fā)展。建筑科學類實驗室未來會創(chuàng)造出更具有科研水平、實踐意義、實際經濟價值、提升環(huán)境現狀并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創(chuàng)造優(yōu)質人居環(huán)境的研究成果,符合建筑業(yè)未來發(fā)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吳碩賢.建設建筑科學重點實驗室的必要性[J].南方建筑,2011,(5):4

[2]北京市“十二五”人文、科技、綠色發(fā)展建設規(guī)劃[Z].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6―2020年)[Z].

第5篇:科學的實踐觀范文

科學成長觀是指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嶄新的思維理念??茖W成長觀的內涵極為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成長各個領域,既有生產力和經濟基礎問題,又有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問題;既管當前,又管長遠;既是重大的(理論問題,又是重大的實踐問題。它的基本內涵是:一是堅持成長這個主題;二是全面成長;三是協(xié)調和可持續(xù)成長。所謂堅持成長,就是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成長;所謂全面成長,就是要著眼于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tài)等各個地方的成長;所謂協(xié)調成長,就是各地方成長要相互銜接、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所謂可持續(xù)成長,就是既要考慮當前成長的需要,滿足當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慮未來成長的需要,為子孫后代著想。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科學成長觀的前提。樹立和落實科學成長觀,必須糾正一些地方和領域出現的重經濟指標,輕社會進步;重物質成就,輕人的價值;重眼前利益,輕長遠成長的觀念。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提出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成長觀,并不意味著成長經濟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著經濟建設不重要了。經濟成長是社會成長和人的成長的基礎,我們要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沒有過去20多年的高速增長,就沒有今日的大好局面。

我們既不能以經濟成長代替社會成長,也不能因為強調成長的全面性而否定經濟成長在社會成長中的基礎地位,更不能否定經濟建設這個黨的工作中心。我們必須在堅持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的基礎上,來統(tǒng)籌各地方,促進全面成長。

2、以人為本是科學成長觀的核心??茖W成長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這是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來的。首先,我國是******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成長經濟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成長圍繞的中心就是要滿足人民的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成長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們成長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成長。以人為本,就是指以人為價值的核心和社會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成長作為最高的價值目標,一切為了人,一切服務于人。因此,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成長作為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只是經濟的量的增長,還包括經濟結構的優(yōu)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會的全面進步,歸根到底,是為了社會與人的全面成長。最后,注重以人為本,也是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本質規(guī)定。維護好、實現好、成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也是我們做好改革成長穩(wěn)定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實了,我們就能凝聚起齊心協(xié)力戰(zhàn)勝困難、推動事業(yè)成長的強大力量。

3、制度建設是科學成長觀的重心。從根本上說,樹立科學成長觀,要解決的是體制、制度問題。中央是在《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提出科學成長觀問題的,它表明,科學成長觀同時也是科學的改革觀。因此問題不僅在于我們“要”以人為本,“要”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的成長,更重要的是必須著眼于“怎樣”實現這一規(guī)定。這就要靠體制改革,制度創(chuàng)新。就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成長的規(guī)定而言,造成不少現實問題與矛盾的緣故固然不少,但關鍵的一點還是市場經濟體制在諸多地方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決之道在于按“五個統(tǒng)籌”的成長規(guī)定來深化改革,致力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

進程中,選擇什么樣的成長道路和成長模式,如何成長得更好的問題。

統(tǒng)籌城鄉(xiāng)成長的實質,是促進城鄉(xiāng)二元經濟結構的轉變。我國正處在深刻的社會轉型過程中,從城鄉(xiāng)二元經濟結構向現代社會經濟結構轉變,將是今后幾十年我國社會經濟成長的基本走向;統(tǒng)籌區(qū)域成長的實質,是實現地區(qū)一同成長。保持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快速成長的勢頭和扶持落后地區(qū)的成長,都是國家的既定政策。地區(qū)差距問題要在工業(yè)化、城市化和市場化的成長進程中逐步得到解決;統(tǒng)籌經濟社會成長的實質,是在經濟成長的基礎上實現社會全面進步,增進全體人民的福利;統(tǒng)籌人與自然和諧成長的實質,是人口適度增長、資源的永續(xù)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國是人均資源比較少的國家,資源約束是伴隨工業(yè)化、現代化全過程的大問題,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選擇,成長模式、成長戰(zhàn)略和技術政策的選擇,乃至社會生活方法的選擇,都必須考慮資源約束和環(huán)境承載能力;統(tǒng)籌國內成長和對外開放規(guī)定的實質,是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順利實現中國經濟的振興。中國的國際經濟地位正在發(fā)生帶有根本性的變化。我們現在面臨著和改革開放初期甚至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樣的外部環(huán)境。

二、樹立和落實科學成長觀必須正確處理好幾個關系

1、正確處理好改革、成長與穩(wěn)定的關系。成長是硬道理,只有堅持成長,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會的穩(wěn)定。改革是推動成長的強大動力,是解放和成長生產力的必由之路。穩(wěn)定是推動改革和成長的前提。牢固樹立科學成長觀,一定要把改革的力度、成長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tǒng)一起來,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作為處理改革、成長、穩(wěn)定關系的重要結合點,在社會穩(wěn)定中推動改革成長,通過改革成長促進社會穩(wěn)定。

2、正確處理好物質文明、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系。牢固樹立科學成長觀,一定要正確認識和處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關系。一定要堅持以科學成長觀為指導,既大力促進物質文明成長,也大力促進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成長,并努力使它們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相互協(xié)調。

3、正確處理好經濟增長、經濟成長與社會全面成長的關系。經濟增長、經濟成長和社會全面成長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經濟增長、經濟成長是社會成長的基礎和前提,社會成長則是經濟增長、經濟成長的目的和保障。只有經濟不斷成長,才能為社會全面成長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才能有條件增加就業(yè),消除貧困,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和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4、正確處理好經濟增長、經濟成長與可持續(xù)成長的關系。牢固樹立科學成長觀,一定要把保持經濟快速增長與合理保護環(huán)境、科學利用資源結合起來,把經濟成長建立在生態(tài)良好循環(huán)的基礎之上,努力實現經濟協(xié)調成長,社會全面進步,資源永續(xù)利用,環(huán)境不斷改善,生態(tài)良性循環(huán)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xù)成長道路。

三、以科學成長觀來開創(chuàng)人事精英工作新局面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提高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的規(guī)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提高領導干部執(zhí)政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必須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科學成長觀。

1、努力提高貫徹落實科學成長觀的自覺性。科學的成長觀對做好人事精英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我們要認真學習dxp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全面系統(tǒng)地把握科學成長觀的精神實質、主要內涵和基本規(guī)定。正確把握時代成長規(guī)定,深刻認識我國國情、市情,善于開展理論思維和理論創(chuàng)新,堅持按照客觀規(guī)律和科學規(guī)律辦事,增強運用科學成長觀推動人事精英工作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樹立和落實科學成長觀,要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現實情況出發(fā),因時制宜,突出重點,從基礎工作做起,從具體工作入手,解決現實問題。我們既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又要從現實出發(fā),提出分階段的目標和任務,積極而又扎實地推動。

2、要按照科學成長觀的規(guī)定搞好人事精英工作。近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委的工作部署,按照可持續(xù)成長的規(guī)定,開展了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并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但是還應該看到,與加快成長的規(guī)定相比,與群眾的愿望相比,我們的人事精英工作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有待于進一步加大,領導班子、干部隊伍、精英隊伍建設等“三支隊伍”建設有待于進一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有待于進一步改進,科學地評價機制有待于建立,如何營造適應優(yōu)秀精英成長地環(huán)境等,解決這些問題,不僅需要總結以往成功的實踐,更需要按照科學成長觀的規(guī)定,對我們正在開展的工作開展深入思考,進一步明確工作方向、目標任務。新時期組織工作要有更高的、新的目標定位,要用科學成長觀確立新時期組織工作的新理念,用科學成長觀推動新時期組織工作的新實踐。

第6篇:科學的實踐觀范文

[關鍵詞]景觀設計 實踐教學 工作室 實訓基礎

[作者簡介]賈忠峰(1974- ),男,黑龍江依安人,牡丹江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平面設計、環(huán)境藝術設計;李傳剛(1973- ),男,黑龍江佳木斯人,牡丹江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環(huán)境藝術設計。(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1年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guī)劃項目“黑龍江旅游資源軟質景觀藝術形態(tài)研究與設計”(項目編號:11C048)和2012年牡丹江師范學院教改項目“景觀設計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12-XJ1205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2)24-0168-02

高校環(huán)境藝術專業(yè)的景觀設計課通常以綜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為其目標,因此,在景觀藝術設計的教學內容上就必須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掌握設計理論基礎和工程實施管理知識的同時,還能增強其設計方法與技能,使其成為一個基礎理論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的綜合型人才。

一、實踐教學在景觀設計課程建設中的重要性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速度的加快,人們對生態(tài)越來越注重,要求人與自然環(huán)境協(xié)調相處,這樣,以人為本的景觀設計專業(yè)就成了高校的熱門專業(yè)。牡丹江師范學院(以下簡稱我校)的環(huán)境藝術專業(yè)方向從1999年開始招生,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十多年的辦學經驗。我校景觀設計課程的教學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改革和實踐探索,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些成果:在設計教育中注重手繪的技能與軟件應用能力相結合;在黑龍江省冬季的冰雕設計和牡丹江鏡泊湖旅游點軟質景觀設計中建立了實訓基地。

1.實踐教學可以增加學生對專業(yè)的了解、增強學生的專業(yè)興趣。學生只有在了解專業(yè)的基礎上,逐漸對專業(yè)課產生了興趣,才有了學習的動機,才能學好專業(yè)課。在實踐中如果能獲得對景觀設計的認知和體驗,這比課堂教學更為直觀和深刻。實踐教學不但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增強其對專業(yè)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特別是大三、大四的學生,如果在實踐教學中對景觀設計的流程、施工現場等有充分的了解,其專業(yè)素質就可以得到明顯的增強,這樣就能增加其就業(yè)的機會。景觀設計課程要求學生了解各個時期、各個地區(qū)的風格特點、古今中外景觀藝術設計的精髓,在融會貫通中逐漸形成獨特的景觀設計理念。這就要求我們需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幫助學生參與項目的設計與實施,使學生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具體實際相結合,從而使學生對古今中外的設計藝術風格有更直觀的感受,并能做到博采眾長。

2.實踐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基礎。景觀設計課程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能力和表達能力,而且還要求學生對制作工藝和施工也要有所掌握,最終使其作品達到藝術和技術的結合。所以,景觀設計既不是無源之水,更不能是紙上談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教給學生理論知識,讓學生有設計的能力,同時還要求學生的設計思想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動手能力,能夠深入施工現場或各種景觀小品生產的現場,掌握施工的流程、材料、工藝與景觀的制作過程,最終實現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同時,學習內容與生產相聯(lián)系,這樣其作品就能體現現代工藝的特色,在工作流程上也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完善的實踐教學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還有利于增強學生畢業(yè)以后在工作崗位中的上手能力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

二、景觀設計課的實踐教學模式具體建構方案

實踐教學已經成為了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的靈魂,這種重實踐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閉門造車的教學模式。如果我們能把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始終如一地貫穿于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能夠做到把景觀設計基礎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在實踐中引導學生對自身的經歷、感受和體會進行高度的概括和總結;在分析市場要求及社會就業(yè)形勢的情況中,讓學生學會反省自身的不足,促進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養(yǎng)成,提高其實踐能力,最終,我們就能慢慢實現實踐育人、服務社會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第7篇:科學的實踐觀范文

關鍵詞:管理學課程;開放式;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17-0253-02

開放式教學,淵源于科恩(R.C.Cohn)1969年創(chuàng)建的以題目為中心的“課堂討論模型”和“開放課堂模型”――人本主義的教學理論模型,是指通過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整體優(yōu)化,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機會和權利,欣賞每個個體的自身發(fā)展,強調學習過程中能力增長和情感體驗,建立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以學生個性全面發(fā)展為核心的動態(tài)的開放的教學形式。

管理學課程是各類管理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也是非管理類專業(yè)的公共選修課,是研究企事業(yè)單位管理活動規(guī)律的學科。該課程有很強的實踐性、綜合性與操作性,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如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創(chuàng)新和應變等能力。傳統(tǒng)的管理類課程教學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封閉式的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經濟管理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時代要求,因為在這種模式下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很難發(fā)揮出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已經無法適應當代的高等教育。因此,建立管理學課程開放式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本文從管理學課程的特點著手,旨在探索和構建管理學科的開放式教學模式和體系。

一、管理學課程的特點及其實施開放式教學的必要性

管理學課程是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其他現代科學技術成果為一體的一門邊緣科學,是對前人的管理實踐、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論的總結、揚棄和發(fā)展,其適應性可以從管理學的發(fā)展階段及人性假設等多個方面去理解,因此,具有對開放式教學模式訴求的三個基本特點。

(一)實踐性管理學理論來源于社會實踐,反過來又指導實踐

管理實踐也就是管理的活動過程,它既是管理思想和理論產生的源泉,又是管理思想和理論正確與否的檢驗標準。研究管理學不能從教材出發(fā),不能從課堂出發(fā),只能從管理實踐出發(fā)。管理學課程的強實踐性就要求課程的教學與研究以實踐為基礎,要求開放教學環(huán)境、教學內容要隨著社會實踐內容變化而適時變動的。

(二)管理學課程的強操作性要求課程的教學與研究通過具有現代性的開放式教學方法實現培訓操作性人才

管理學課程重視對從業(yè)者的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和從學科中找出適當的具體方法、技術和理論的培養(yǎng)和訓練,傾向于管理者溝通能力、協(xié)調能力、規(guī)劃與統(tǒng)籌能力、決策與執(zhí)行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其研究的目的是提高管理操作過程的效率,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社會科學學科。

(三)管理學課程具有很活的綜合性

綜合性管理學課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它在具體去抽象專門管理理論時,綜合運用了多種學科的知識體系,如社會學、運籌學、經濟學、心理學等基礎社會科學學科,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邊緣學科。綜合性的管理學課程要求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內容要有開放性,在發(fā)揮自身原有學科優(yōu)勢的前提下,注意吸取其他相關學科的精髓,加強交流,在發(fā)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確立自己的地位,培訓符合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管理需要的人才。

二、管理學課程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構建管理學課程的開放式教學模式,是針對傳統(tǒng)的封閉式教學而言的。開放式教學模式集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為一體,突出學習主體開放式知識結構和創(chuàng)新性能力的培養(yǎng)。

(一)開放式教學理念的建立

首先,建立管理學開放式教學模式要依靠學校領導的支持、教學委員會的認同,要在教務部門的支持下完成改革教學方式、考試方式、教學內容。由于管理學課程是培養(yǎng)管理者的溝通與協(xié)調能力、規(guī)劃與統(tǒng)籌能力、決策與執(zhí)行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學管理者開放教學課堂,可以把課堂開在實驗室、圖書館、企業(yè)里,把以教師講解為主的課堂變成以學生自學為主,把以學生為聽者改變成以學生為主動參與討論演者為主;改變考試方式,把傳統(tǒng)的閉卷考試變革為以開放式的可以帶回家的不限定時間的以討論稿或小論文或決策書等方式上交答卷的考試方式。其次,開放式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要具有強烈的教學開放理念。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育中,通常把教師看做是知識的權威,老師教的一定是對的,因此,很多學生即使是心有疑惑也不敢輕易挑戰(zhàn)權威。而開放式的教學方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師生雙方開展對話。這種對話是在平等的主體間進行的,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要對學生的自學、實踐等進行組織、計劃、指導、協(xié)調,而學生也由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變?yōu)橹鲃拥闹R建構者和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師生雙方通過積極的課堂教學互動敞開思想和靈魂,以質疑、解疑的方式彼此達到認可和發(fā)展。由此,教師和學生形成所謂的“學習共同體”,一起進入“相互學習的關系”,最終獲得師生的共同發(fā)展和自我完善。

(二)構建管理學開放式教學課程的“新”體系

1.開放式教學課時比例的安排

原有管理學教學課程的內容主要以管理理論教學為主,很少或沒有管理實踐教學內容,以原理理論講授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為主。面對缺乏社會實踐經驗的在校學生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很難實現教學目的?!肮芾怼北旧硎菍嵺`活動的過程?!豆芾韺W》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但是《管理學》的教學對象是社會實踐經驗少、專業(yè)知識缺乏、對社會組織幾乎全無了解的在校學生。因此,《管理學》的教學在講清楚基本概念、要求把握學科理論體系的同時,必須結合一定的實踐活動進行,以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學生已學過的《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運用管理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要求增加實踐教學課時,達到與理論教學課時各占1/2的分配比例。同時,在“新”課程體系中,理論教學部分可以讓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針對教材內容布置學生自己閱讀,盡量少講甚至不講,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課題研究,布置課后作業(yè)、進行課程項目研究等,自學課時占理論課時占1/3。

2.開放式教學方法的運用

開放式教學方法的構建包括理論課時的教學方法和實踐課時的教學方法。理論課時的開放式教學過程中除了采用以多媒體為教學工具的傳統(tǒng)講授法以外,可以采用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課堂討論教學法,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提出問題,甚至提出反對意見。教師以學生是否積極參加課堂討論作為學生期末總評成績的5%―20%,甚至更多;另外,布置大量的課外閱讀資料、要求學生自學,閱讀資料的內容均在考試范圍之中。

管理學的開放式教學重點體現在實踐課時的教學過程,其基本教學方法有:

(1)通過參與式、互動式教學,構筑課堂內實踐教學體系。在本門課程中,至少拿出1/3的實踐課堂時間進行各種形式的參與式、交互式教學。這是管理課程實踐教學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參與式、互動式課堂教學是指結合課堂上教師講授,發(fā)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主要采用學生分小組討論、學生上臺發(fā)言、管理游戲、自我評估、學生模擬等形式。

(2)校內課外模擬實踐活動。結合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及進程,通過一系列的實訓活動,系統(tǒng)模擬一家公司從組建到營運的全過程,以使學生對實際管理過程有更深的體驗。

(3)調查與訪問。即根據教學與訓練需要,特別是要帶著特定的管理問題,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深入企業(yè),訪問企業(yè)家與管理者,再由學生寫出調研報告。項目決策與管理,即設定一定管理情景與任務,由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相關技能,對該項目設計管理方案或對其進行模擬決策與管理。這是大量采用的基本形式。

(4)角色扮演。給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決的管理問題,由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也可輪流扮演),設身處地地分析與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學生從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發(fā),運用所學知識,自主分析與決策,以提高學生實際決策的技能。

另外,選擇較為典型的、具有學生討論與研究空間的案例,進行案例分析也是一種常用的開放式教學方法的。

(三)管理學開放式教學法教師隊伍的構成

開放式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功底,而且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用來指導學生的實踐。這就要求學校對管理學教師加強教育和培訓,通過校內教師之間的座談會、研討會、舉辦講座等形式,或者制定教師到公司企業(yè)兼職鍛煉的鼓勵性措施,聘請企業(yè)界管理專家、資深學者講課等途徑,提高管理學課程教學中運用開放式教學的能力。另外,教師需要自覺進行學習,積極主動地到企業(yè)部門了解學習企業(yè)經營管理中的具體管理工作,與社會上一些知名企業(yè)建立聯(lián)系,收集了解教學所需要的案例材料和知識,為開放式教學提供必要條件。

(四)開放式教學法評價體系的建立

開放式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成果評價方式,必須改變過去的成績評價方法,采用“理論考試+實踐考試”的形式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理論考試不再以簡單的筆試作為評價標準,而是以“平時小組課堂討論分+自學作業(yè)完成分+實踐教學過程表現分+理論筆試分”作為評價學生成績的標準,重點體現學生綜合管理能力是否提高,以“全景式”評價代替“管窺式”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以引導學生學習實現管理學課程的教學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實施管理學課程開放式教學法需要構建開放式的平臺,整合各種教學資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實踐證明,開發(fā)式教學模式是解決當前管理學教學課程存在問題的有效途徑。它具有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個人潛能,優(yōu)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質量等作用。因此,管理學教師應與時俱進,轉變觀念,積極開展開放式的教學活動,促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春杰,郝強.證券投資專業(yè)開放式教學環(huán)境設計應用研究[J].教育論壇,2010,(1).

第8篇:科學的實踐觀范文

 

實踐教學是和理論教學相對應的一種教學手段,是推動學生從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轉換的重要保證,是當前高校特別是以應用型人才為培養(yǎng)目標的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因此,高校工商管理學科實踐教學的大力推廣,對推動該學科的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具體來說:

 

(一)有助于增強理論教學的實效性理論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覺得理論晦澀、難懂,甚至認為理論沒有直接的用途,進而忽略了理論課程學習的重要性。高校工商管理學科的實踐教學堅持實踐第一,教、學、做相結合的原則。在實踐教學中,通過角色扮演、情景模擬、案例、系統(tǒng)軟件操作以及參與企業(yè)日常運營管理等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復雜多變的情景中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決策分析“讓學生將所有的管理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起來,了解某一環(huán)節(jié)在管理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體驗真實的管理情景,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和查漏補缺。”1另外,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能夠更好的了解用人單位的用工需求,回到學校能夠以扎實的心態(tài),并且用實踐中獲得的經驗和體會作用于理論課程的學習,達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二)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工商管理學科具有專業(yè)自身的特殊性,知識點來自企業(yè)管理的經驗歸納和總結,與企業(yè)實體聯(lián)系非常緊密。因此,在工商管理學科的教學中,豐富的實踐教學形式可以讓學生如同身處現實的企業(yè)情景中,實現理論和現實的連通,特別是帶著問題和任務的實踐形式讓學生必須將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從被動的接受知識到主動地應用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了從教師要求學生學習到學生主動要求學習的轉變。實踐教學就是教師和學生交流的最好橋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和老師之間容易形成親密、互信的師生關系,從而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

 

(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競爭力

 

在工商管理學科的實踐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供的是市場競爭條件下的企業(yè)經營環(huán)境,主要以現實問題和任務的解決為實踐目標,多以團隊形式進行分組對抗,充分挖掘學生個人的特長和融人團隊與他人協(xié)作配合的能力,團隊成員之間需要進行合理分工,通力協(xié)作。學生通過大量參與模擬實訓,甚至到掛牌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參與到企業(yè)的現實經營決策過程中,可以逐漸掌握并靈活運用各種競爭策略和競爭手段,增強合作和溝通協(xié)調能力。同時,教學實踐基地的“預就業(yè)”模式,也會有效地提升工商管理專業(yè)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縮短了與實際工作的距離。[21學生畢業(yè)后能快速適應和勝任企業(yè)的日常運營工作,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二、高校工商管理學科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工商管理學科實踐教學主要依托校內模擬實踐和校外基地實踐兩種模式。兩種實踐模式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普遍問題。

 

(一)校內模擬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從目前各高校的工商管理學科實踐教學形式來看,校內模擬實踐教學主要借助于專業(yè)教學軟件來完成。從調查來看,多數高校引進了工商管理學科核心課程的各種模擬的教學軟件,對實踐教學起到了較好的輔助作用,但在教學過程中也出現了諸多的問題。

 

1.模擬實踐體系非系統(tǒng)化工商管理學科模擬實踐體系由多門核心課程和專業(yè)基礎課程的模擬實踐組成,各門課程是其中的子系統(tǒng),既相互聯(lián)系又有較明顯的差異,但從整體上看是一種系統(tǒng)和群組的狀態(tài)。因此,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如何對工商管理學科群進行有效的整合和系統(tǒng)設計,將子課程進行合理地劃分并設計成各個單項模塊并能實現各自功能和體現差異,同時使得各個具有單項實訓功能的子系統(tǒng)能夠有機的聯(lián)系起來,又能發(fā)揮系統(tǒng)整體功能的作用,是目前各高校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近年來,各高校工商管理類學科普遍設置了不同的實踐課程,但“彼此相互孤立、缺乏聯(lián)系,資源優(yōu)勢分散,綜合性實踐較少,不利于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而且大部分高校由于資金、設施等各方面的考慮,往往只選擇了其中的一種或者兩種模擬系統(tǒng)投人到實踐教學過程當中,這將制約或不利于高校人才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

 

2.模擬實踐過程非互動化

 

在模擬實踐教學開始時,學生往往對實踐的目的和動機以及實踐的步驟不太明確,指導老師往往自主編寫實踐講義,或者直接從模擬系統(tǒng)的供應商處購得說明書,在實訓開始前發(fā)給學生。由于講義或說明書不夠生動和形象,操作要點不夠明確,嚴重影響了學生實踐操作時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另外,在實踐過程中,學生遇到困難時,也往往更愿意向同學之間互相詢問,部分同學愿意向老師詢問,卻不知道如何與指導老師溝通。同時,部分同學在實訓過程中缺乏積極性,應付了事。部分同學在實訓結束后,覺得實訓枯燥無味,不能提高自我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因而嚴重影響了后續(xù)的其他模擬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3.模擬實踐情景非動態(tài)化

 

在仿真企業(yè)環(huán)境中,由于市場的變化,企業(yè)內部經營理念和經營決策也會發(fā)生變化,因此,模擬實踐系統(tǒng)的情景設計需要動態(tài)化。但目前高校購買的教學模擬系統(tǒng)往往不能模擬現有企業(yè)真實的經營過程。在專業(yè)教學系統(tǒng)價格高,學校的教學資源和投人有限的情況下,學校往往會選擇一些成本相對比較低的教學軟件,模擬的情景設計往往比較簡單,未能體系動態(tài)性的變化過程。有的模擬教學軟件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會偶爾出現死機,系統(tǒng)過慢,數據不能提交等問題。雖然市場上也有不斷推出的各類新的模擬軟件,但各高校往往選擇對以往已經購買的教學軟件進行系統(tǒng)補丁或者升級。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也無法體驗高仿真的企業(yè)運營過程。

 

(二)校外實踐基地教學存在的問題

 

對于校外實踐基地而言,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各高校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與企業(yè)、事業(yè)單位進行合作,形成緊密型校外實踐基地。從具體模式來看,或者以就業(yè)為目標,根據校企需要定期接納學生進行教學實訓、實習活動?;蛘咴谛M鈱嵺`教學基地,以項目橫向延伸的驅動形式進行。

 

校外基地實踐教學一般采取學校統(tǒng)籌規(guī)劃、職能部門協(xié)調指導、二級學院具體運作、實踐基地協(xié)助管理的方式進行,學校根據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制定教學基地建設整體規(guī)劃、教學大綱。

 

目前,高校工商管理學科實踐教學的校外基地多是企業(yè)單位,只是高校按照各類教學和人才評估的要求來掛牌一定數量的實習企業(yè),但往往是形式大于內容。許多企業(yè)主觀上接受學生實踐的積極性很低,即便是給予學生實習的機會,也只是將學生作為低廉成本的勞動力使用,與學校鍛煉學生實踐能力以及學生參加實踐的初衷相違背,這也是近年來許多高校遇到的普遍性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學生到企業(yè)實習,進行合格的上崗培訓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不進行上崗培訓又會帶來隱患,從而會影響和擾亂企業(yè)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yè)以盈利和穩(wěn)定為目的天性不支持學生到企業(yè)實習這種行為。另一方面,企業(yè)自身的客觀因素和條件如人事安排、費用支出等制約了學生到企業(yè)進行實習的行為。再加上企業(yè)基于內部資料和資源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考慮,很少讓學生實際接觸到企業(yè)的業(yè)務管理和核心流程。另外,由于實踐教學對時間的要求十分嚴格,在學習順序上比較剛性,與理論教學的推行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觸。

 

三、完善工商管理學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思路

 

在學分制教學管理的趨勢下,工商管理學科如何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是一個亟需解決的難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以適應企業(yè)對人才的需求為實踐教學目標

 

從培養(yǎng)目標來看,作為應用性學科的工商管理專業(yè)主要為企業(yè)輸送專業(yè)應用型管理人才。因此,高校工商管理學科的實踐教學要與現代化企業(yè)對人才的需求進行對接,發(fā)揮其作為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前的“試驗田”和“練兵廠”的作用。從現代化企業(yè)對人才的需求來看,企業(yè)往往希望招聘進來的學生能很快適應工作崗位,能較快的體現為企業(yè)做貢獻的價值,所以在人才選用時往往看重候選人的綜合素質、潛力或實習及工作經歷,這就需要學校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專業(yè)實踐體系來培養(yǎng)適應現代化企業(yè)需要的合格人才??尚械姆桨甘墙Y合專業(yè)特點,由校企共同設計人才培養(yǎng)方案,共同實施教學,實現人才培養(yǎng)訂單化。在實踐能力提高方面,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挑戰(zhàn)杯等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的比賽和校外其他形式的實踐教學活動,使學生對企業(yè)經營管理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有非常直觀的感受,能夠以更扎實的心態(tài)投人到學習之中,獲取走向工作崗位所需要的吃苦耐勞,敢于拼搏的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二)構建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

 

高校工商管理學科在培養(yǎng)面向地方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一線需要的、綜合素質高和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的目標下,要求在實踐教學模式上,要大膽創(chuàng)新和探索,可以考慮構建以“兩體系(即課內實踐教學體系、獨立設置的綜合實踐體系)、兩平臺(即學校實驗教學平臺、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平臺)、三層次(即基礎實踐層次、專業(yè)實踐層次、社會實踐層次)”為特征的較為完善的多元化實踐教學內容體系。[51在建立實踐教學體系的基礎上,組織各課程組、各教研室分工協(xié)作根據課程特點,結合課程建設,設計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編寫指導書。同時由各課程組對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系統(tǒng)協(xié)調與銜接;最后組織進行各類型和各層次,各形式的實踐教學活動。

 

(三)提高實踐教學的師資水平

 

過硬的實踐教學教師隊伍的建設是發(fā)揮專業(yè)實踐教學功能的根本保證。工商管理學科實踐課程主要以應用性為主,需要相關的指導教師必須具有企業(yè)管理的工作經歷或在企業(yè)進行過實踐鍛煉,也就是說要熟悉企業(yè)的生產運營流程和經營管理。為此,必須抓好實踐教學教師人員的培訓和引進,形成合理的梯隊。一是應加強現有實踐教學教師的實踐技能培訓和專業(yè)學歷的提高,以適應學校形勢的發(fā)展要求;二是應將一些科研能力強的教師轉到實踐教學隊伍中,充分發(fā)揮科研、實踐方面的優(yōu)勢;三是有目的、有選擇的引進一批優(yōu)秀的科研人才充實到學校的人才隊伍中,最終實現實踐教學人才隊伍的全面優(yōu)化。學??梢苑制?、分批將在校教師送到相關企業(yè)中去掛職鍛煉,或以項目合作的方式與企業(yè)對接,使教師熟悉企業(yè)管理流程,并將企業(yè)中直接獲得的知識融人理論和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提升實踐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也可積極聘請企業(yè)家和具有豐富經驗的企業(yè)管理人員來學校擔任兼職老師,指導學生的實踐學習,充實和壯大實踐教學教師隊伍,逐步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相對穩(wěn)定、業(yè)務過硬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

 

(四)加強實驗室和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

 

實驗室和實踐教學基地是工商管理專業(yè)人才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yǎng)的載體,是實踐教學的展示臺。實驗室開放的內容、時間、范圍、覆蓋面、效果等要有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專業(yè)實驗室建設要逐步通過各省級和國家合格評估。統(tǒng)籌安排、調配、使用實驗教學資源和相關教育資源,實現優(yōu)質資源共享,提高實驗室的運行效率和實驗設備的利用率。

 

同時,高校要積極尋找合作單位,按照就近布點、分步建設、先易后難、互惠互利的原則,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選擇能滿足本學科實踐條件的單位作為校外實踐基地。逐步建立實踐教學基地“資格認定”制度,設立專業(yè)符合度、學生容納量等質量標準,規(guī)范實踐教學基地管理。鑒于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借助別單位的設備設施,或是利用他們的教學場地環(huán)境,與基地單位僅是簽署協(xié)定而已,對其并沒什么實質性的投人或支持,學??煽紤]通過這種途徑讓實踐基地單位也從中獲得一定的好處,比如:資金投人、聲譽的提高等等,提高基地的使用率。要認真調研、分析已建基地的情況,分類整合,延伸功能,逐步建成一批適應于多個專業(yè)的、具有一定綜合性的實踐基地,積極做好基地建設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加大優(yōu)秀實踐基地的建設及培育力度。

 

(五)強化實踐教學過程的管理

 

教學管理標準化是實踐教學實施的重要保證。從實踐活動的主客體來看,高校實踐教學普遍存在隨意性較大的問題。因此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提高教師對實踐教學的認識,把對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管理納人到日常教學管理中來。教學管理單位應積極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學管理的體制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實踐教學的人員管理、現場管理;對實踐教學實施情況實行過程監(jiān)控、督導,對實施效果進行考核和評估,確保管理措施到位。在實踐教學的組織和安排上,要有明確目標和合理性。對校內實驗室,可安排在學期初由實踐教學指導老師提交本學期的實踐教學預安排表,由實驗室管理人員進行排課和核查。校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可考慮安排在短學期和寒暑假等其他時間,讓學生有相對完整的時間和充足的精力進行現場實踐學習,同時也要提前和實踐企業(yè)進行溝通,讓企業(yè)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合理安排,避免與企業(yè)的工作日程相沖突,使得學生缺少實質性指導。

第9篇:科學的實踐觀范文

關鍵詞:土力學;教學實踐;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4-0275-02

土力學以土為研究對象,主要講授土的組成、物理性質、土中滲流、土中應力、土的變形和強度等理論知識,以及土壓力、邊坡穩(wěn)定和地基承載力等工程實踐知識。土力學在大量的理論推導、試驗資料和工程實踐經驗基礎上逐漸發(fā)展和形成,具有較強理論性和實踐性,是水利、土木、建筑、交通、港口、地質、環(huán)境工程等多個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1]。該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工程問題能力和土力學實驗動手能力為目的,是學生學習后續(xù)課程(如基礎工程、地基處理、基坑工程等)的知識基礎,對于構筑專業(yè)課程體系和知識結構具有核心意義;是提升各專業(yè)學生專業(yè)基本能力的理論基礎,對于夯實專業(yè)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由于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修訂、專業(yè)課程設置調整以及土力學課程自身特點等原因,導致近年來土力學的教學現狀和教學效果不容樂觀。同時,應用型、創(chuàng)新型培養(yǎng)目標的新定位,對現階段土力學課程教學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此種新形勢和背景下,如何做好土力學的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實現培養(yǎng)目標,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一、土力學課程特點

土作為土力學的研究對象,是地殼巖石經過長期風化后所產生的碎散礦物集合體,具有復雜的組成成分和強烈的時空變異性。因此,土力學雖然是力學的一個分支,但卻不像其他力學分支那樣具有嚴謹的理論體系邏輯性和知識體系系統(tǒng)性,課程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計算公式大多來源于土工實驗或工程實踐經驗,缺乏嚴格的理論推導;土力學的研究對象沒有統(tǒng)一的假定和力學體系,不以力學分析為主要手段(如固結理論、沉降計算、穩(wěn)定分析和滲流分析等均建立在對土提出不同假定的基礎上);土力學實際工程問題的分析方法與結果不唯一,即對于同一個問題往往可采用多種方法得到不同結果(如地基沉降量、地基承載力等均可采用多種方法計算)。土力學具有理論和實踐雙重特點,正如土力學創(chuàng)始人太沙基所說“土力學與其說是一門科學不如說是一種藝術”[2]。

正是由于土力學的此種特點,使其課程內容理論多、實踐性強、內容連貫性差、公式的假定條件多,學習中需要記憶大量的理論方法和經驗公式,并且需要掌握較為復雜的繪圖和計算方法,給學生學好土力學、理解和掌握土力學理論帶來了諸多困難。

二、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多而課時少。土力學是一門承上啟下的專業(yè)基礎課,具有涉及學科內容廣、理論性強、經驗公式多、知識結構較松散、內容跳躍性較大等特點,再加上近年來土木工程新技術、新理論不斷涌現,新工藝、新方法不斷更新,學生學習時通常感到內容繁多,難以掌握,造成教學學時少與教學內容多之間的矛盾。目前,根據培養(yǎng)方案及課程教學大綱,土力學課程理論課時為48學時,土力學的九章教學內容平均每章理論課時不到6學時,并且要掌握所涉及的眾多理論規(guī)律及100多個重要概念和公式,難度可想而知。

2.理論與實踐教學脫節(jié)。實踐教學是土力學理論學習的必要輔助和保障,然而,目前土力學實踐教學以室內實驗為主、方式單一,而且室內實驗主要包括經典實驗和驗證性實驗,內容陳舊,乏味單調,學生只需照搬操作,缺乏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不符合土力學重實踐、重應用的要求和特點,嚴重影響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課堂理論知識和實驗課內容由理論教師和實驗教師分別教授和承擔,已成為目前普遍的土力學教學模式,然而,由于兩類教師特點不一、缺乏交流,導致理論內容與實踐內容不連續(xù)、不完整,起不到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的作用。

3.理論教學方法單一、內容死板。土力學課程教學大多采用板書式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雖然此種方法有利于學生在教師板書、推導及繪圖的過程中逐漸理解并掌握知識點,但是,如前所述該課程內容龐雜,導致任課教師只顧板書講解、學生學習枯燥乏味。多媒體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課程內容的死板,但是,教學實踐中只播放PPT而沒有公式推導、繪圖等板書過程,造成講課速度快、學生跟不上,導致重要知識點不突出、學生掌握不牢[3]。

4.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興趣低。土力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不高,學習興趣較低。這種現象除學生自身原因外,還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土力學課時量的縮減導致教學時間不足,教學方法變?yōu)椤皾M堂灌”,短時間內灌輸大量理論和知識,致使學生難以消化和掌握,對土力學的學習產生了厭倦情緒;另一方面,土力學課程理論多、實踐性強、內容連貫性差、概念多、經驗公式多等特點,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形成完整的理論和知識結構體系,產生了厭學情緒。

三、課程教學的思考與實踐

為了解決土力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提高土力學教學質量,達到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在實際土力學教學過程中通過思考和實踐總結出以下幾條方法和見解,以供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