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網絡資源的教育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隨著現(xiàn)代IT(Information Tech-
nology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及其在教育領域中的廣泛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CAI)的研究開發(fā)與應用在學校迅速開展起來且地位日益突出;尤其是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也促進了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方法手段的進步與改革,受到了各級領導和廣大教師的高度重視,學校按照“現(xiàn)代化教學”的要求積極開展各種基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教育技術的實踐。然而由于觀念、技術、設備等因素的限制,盡管經過多年的努力,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認識和應用還很膚淺。
一、網上資源庫建設的必要性的分析
許多長期從事計算機教育的教師都在反思:為什么我們的CAI課件,卻很少在課堂教學中使用?部分多媒體課件,除了用于觀摩教學與現(xiàn)場會之類活動外,也很少為廣大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普遍使用?通過分析,我們認為主要原因在于:
1.認識上的偏差。主要體現(xiàn)在:
(l)把計算機但當作學習對象。
(2)深入研究課堂教學的特點不夠,將自學類、遠程教育類軟件與課堂教學軟件混為一體。
(3)沒有把課件開發(fā)與教學的關系理清楚。
2.硬件設備的不足,只有少數(shù)的教室可以用,給教師上課帶來了不方便,相當于要備兩份教案,一份面對有多媒體的,另一份要面對沒有沒有多媒體的。
3.課件的本身特點原因,課件與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學習理論密切相關,是教育思想與教學方法的具體體現(xiàn),所以需要花費很大一部分時間去制作課件。這一點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是核心點。
所以建設網絡教學資源庫是教學現(xiàn)代化的當務之急,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xiàn)資源共享,與我們的校校通工程精密的聯(lián)系起來??梢员苊赓Y源的浪費,避免做重復性工作。給教師們儉約了時間,帶來了方便。
二、網上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措施
1.提高認識。無論多么高的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最終都要靠人來實現(xiàn),學校教育現(xiàn)代化,設備條件是重要的,但不是關鍵的,關鍵是人,是學校廣大教師。課堂教學開展CAI,關鍵是教師。建設網上教學資源庫使教師能夠利用計算機這一有力工具,運用教學設計和學習理論,選擇適合各種教學情境和自己風格的教學軟件。因此,教育現(xiàn)代化,歸根到底是教師思想觀念的現(xiàn)代化。
2.認真做好規(guī)劃。網上教學資源庫內容繁多,它的建設涉及大量的人員和部門,且建設周期長,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教學資源建設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礎,需要長期的建設與維護,同時,由于教學資源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使得人們對它的理解各不相同,便會出現(xiàn)大量不同層次、不同屬性的教學資源,不易管理和利用。為了更有效地建設好各種教學資源,使其在質量、效益、可持續(xù)發(fā)展等方面有更強的保證,避免重復建設,保障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能夠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制訂一個教學資源庫建設規(guī)劃是十分必要的。
3.重點抓好信息的采集工作。信息的采集是資源庫建設的基礎,是建設過程中涉及人員和部門最多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最重要、最艱巨的環(huán)節(jié),在整個資源庫建設過程中應引起高度重視。同時,從采集工作開始,在整個建設過程中,都應體現(xiàn)以教師、學員為中心和自主學習的原則,充分發(fā)揮全體教師、學員的作用,采取自制、購買、下載、剪輯等多種辦法進行信息的采集。組織全校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多媒體課件制作能力的一線教師,組成網上教學資源開發(fā)隊伍,建成包括語文、數(shù)學、物理、化學、英語、政治、生物、體育、地理、歷史、音樂、信息技術等學科資源的網頁,內容涵蓋了中小學的所有學科。每個學科資源包括多媒體素材庫、題庫、CAI課件庫、優(yōu)秀教案庫、背景資料庫、學科教學理論研究、BBS論壇、教學經驗交流等方面,基本滿足一線教師、教研人員的教學、科研和繼續(xù)教育的需求。
關鍵詞:資源型學習;網絡教學平臺;網絡課程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7800(2012)011015902
作者簡介:梁興連(1979-),男,碩士,重慶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技術系講師,研究方向為數(shù)字化學習資源的設計與開發(fā);王澤鈺(1979-),女,碩士,重慶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技術系講師,研究方向為現(xiàn)代遠程教育。
0 引言
《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是教師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課程,專門培養(yǎng)未來教師信息技術的教育應用能力。由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學科性質,傳統(tǒng)課程往往產生教學內容多與課時少、學生人數(shù)多與教師數(shù)量少、課程內容的通識化與學生專業(yè)的個別化、課程的實踐性強與實驗條件不足、教學形式的單一性與能力培養(yǎng)的多樣性等矛盾。開發(fā)網絡教學平臺,構建網絡課程,引導學生課后積極主動探究,能夠有效解決這些瓶頸。網絡課程是通過網絡表現(xiàn)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它包括兩個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組織起來的教學內容和網絡教學支撐環(huán)境。網絡教學平臺是網絡課程的軟件技術支撐環(huán)境。
1 設計理念
“資源型學習”模式的提出人薩其曼(J.R.Suchman,1962)認為,基于現(xiàn)代社會的海量信息資源,教學中應著重教給學生科學地探究未知領域的方法,使之通過獨立學習與主動參與充滿挑戰(zhàn)的教學情境,通過任務驅動,充分利用信息資源來解決問題,為未來的工作和生活做好準備。資源型學習模式強調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是借助資源的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因此,網絡課程的重點是有計劃、有目的地提供學習資源以滿足學生需求?!冬F(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交叉性強、實踐性強,網絡課程必須提供豐富的人力學習資源(教師、學生)和非人力學習資源(大綱、教程、課件、素材、鏈接、文獻、軟件工具、交互工具),而學習資源需要管理,網絡教學平臺的結構和功能則成為基于資源型學習的網絡課程的關鍵。
2 技術體系
2.1 開發(fā)環(huán)境
平臺采用Linux、Apache、PHP和MySQL構成的LAMP開發(fā)環(huán)境。Linux是網絡功能、安全性能十分出色的操作系統(tǒng),Apache是應用最廣、安全性能優(yōu)越的Web服務器,PHP是類似ASP、JSP的主流服務器端嵌入腳本語言,MySQL是一個小巧、靈活的關系數(shù)據庫。與J2EE和.Net兩大商業(yè)軟件相比,LAMP是自由、開源軟件,成本低廉,開發(fā)的Web系統(tǒng)可移植性好,被譽為最強大、最優(yōu)秀的Web系統(tǒng)解決方案。
2.2 軟件架構
平臺采用B/S模式,從下至上由數(shù)據層、業(yè)務層和表示層組成,如圖1所示。①數(shù)據層即數(shù)據庫服務層,是系統(tǒng)的最底層。依據功能,數(shù)據庫表劃分為6類:系統(tǒng)類(系統(tǒng)配置表、管理員表等)、課程類(課程配置表、公告表、新聞表、模塊表、專題表、項目表、學習內容表、學習指導表、學習材料表等)、用戶類(用戶配置表、教師表、學生表、時間記錄表、行為記錄表等)、資源類(資源配置表、文獻表、素材表、鏈接表、軟件工具表、作品展示表等)、作業(yè)類(作業(yè)配置表、作業(yè)表等)、交互類(評論表、留言表、答疑表等);②業(yè)務層是表示層與數(shù)據層進行數(shù)據庫表交互的中間邏輯,與數(shù)據層對應,劃分為6個模塊;③表示層即用戶層、窗口層,是用戶與平臺進行交互的接口。表示層針對管理員、教師、學生和訪客4類用戶分別設計。
3 功能的設計及實現(xiàn)
3.1 系統(tǒng)功能
管理員具有系統(tǒng)功能權限,主要實現(xiàn)對平臺的屬性配置、口令重置、教師管理。屬性配置主要包括平臺的名稱管理、Logo管理、CSS模板管理、平臺開關管理、IP限制管理、防刷周期管理、站點地圖管理、FAQ管理等。
3.2 課程功能
教師具有課程功能權限,主要實現(xiàn)課程內容的動態(tài)維護。理論內容采用知識模塊形式,下設專題。實踐內容采用技能項目形式。課程功能主要包括課程屬性配置(名稱、大綱、師資等)、公告管理、新聞管理、模塊管理、專題管理(學習指導、學習內容、配套資源等)、技能項目管理(項目指導、項目內容、配套資源等)。每個專題、技能項目均為學生提供評論入口。
3.3 用戶功能
平臺用戶為管理員、教師、學生和訪客,具有不同界面和權限,通過業(yè)務邏輯層對數(shù)據層進行操作。用戶功能主要包括用戶登錄入口、口令重置、個人資料修改、時間記錄、行為記錄等。教師具有學生管理功能。學生界面還有學習積分查閱、上次學習節(jié)點入口、作業(yè)模塊入口、資源推薦列表、參與評論列表等功能。
3.4 資源功能
學生只有占有大量的學習資源,才能更好地實施自主探究和達成意義建構,這是平臺設計與實現(xiàn)的核心目標。資源功能主要包括文獻管理、素材(圖像、音頻、視頻和動畫)管理、軟件工具管理、鏈接管理、優(yōu)秀作業(yè)管理,每類資源進行分類導航,提供模糊檢索和即時評論功能。教師擁有資源功能的權限,每類資源均為學生提供推薦入口,教師審核通過后共享。
3.5 作業(yè)功能
課程作業(yè)以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素材收集等為主。教師可以作業(yè),提供范例及各類資源,收取作業(yè),反饋意見,鎖定作業(yè),評定作業(yè),置頂公示優(yōu)秀作業(yè)等。學生可以查看作業(yè),提交作業(yè),反饋教師意見,評論和評價其它作業(yè)等。
3.6 交互功能
交互是網絡課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平臺具有評論、留言、答疑、IM會話等交互功能。在課程模塊、資源模塊和作業(yè)模塊,各個頁面設置評論。專門設置留言欄目,提供智能答疑和手動答疑功能。設置基于QQ的IM會話快捷鏈接等,增強師生交流、互動、解決問題能力。
4 結語
基于資源型學習的網絡教學平臺的關鍵是平臺需要支持豐富學習資源的提供功能。應用到《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網絡課程中的關鍵則是教師需要精心收集、開發(fā)和資源,并且需要激勵學生動機,使其樂于使用資源進行自主探究,發(fā)揮平臺功能,實現(xiàn)課程目標。
參考文獻:
關鍵詞:實踐教學;網絡資源;WebAccess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0-0161-02
一、引言
當前,普通工科院校工程實踐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實驗、實習、畢業(yè)設計等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各自獨立分開,并且其重點主要是為理論教學服務,而不是對學生基本技能、工程實踐能力和工程意識的培養(yǎng);實踐教學缺乏綜合性、多元化,其目標要求不夠具體、明確,體現(xiàn)不出實踐教學自身的系統(tǒng)性。另外,雖然許多高校加大了教學改革的力度,但在實踐教學方面主要是加大實踐教學學時,改變組織形式,而在實踐內容上的改變沒有實質性變化,新增的師資大多數(shù)來源于普通高校應屆畢業(yè)生,這些新生力量知識新、思維活躍,但是缺乏實際動手經驗,很難快速融入實踐教學的角色。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成熟,在我國各級各類學校中,網絡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據統(tǒng)計,全國已有300多所學校利用這種方式建成校園網絡,還有更多高校在加緊建設之中。對教育教學單位來說,網絡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主要是為了教育信息的管理。真正讓網絡服務于實踐教學的學校少之又少,所以基于網絡資源利用的普通工科院校實踐性教學的改革對推進我國現(xiàn)代化教育進程有著重大的意義。
二、基于校園網的網絡資源利用的普通工科院校實踐性教學改革
根據目前高校實踐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以解決上述問題為出發(fā)點,以實現(xiàn)工程應用型學生和“雙師型”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為目標,以突出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為核心,提出了基于網絡資源利用并融合“理論、技能、方法、實踐、創(chuàng)造”為一體的實踐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原則,構建新的分模塊、分階段、系統(tǒng)的實踐教學培養(yǎng)體系,將實踐教學體系分為實驗、實習、設計三個模塊,并且通過網絡,構建從點―線―面逐步強化的綜合實踐教學體系,即單個知識點、專門技能線和綜合應用面三個階段,使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不再附屬于理論教學,多環(huán)節(jié)相互聯(lián)系、有機統(tǒng)一,具體結構見下圖[1]:
近些年,隨著高科技在各個行業(yè)的滲透,用人單位需要畢業(yè)生能很快更新自己的知識,這就需要我們學校的教育也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傳統(tǒng)的實驗室建設的特點是占地面積大、投資大,而且有固定的開放時間,受到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大大降低了實驗室的使用率。而工科院校知識更新快,一方面要求學生精通相關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實踐經驗、較強的動手能力,所以較少的實驗學時及現(xiàn)有的設備資源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因此,我們要很好地利用網絡資源,虛擬實驗室技術已經成為當前實驗教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實習主要包括金工實習、電子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畢業(yè)實習。設計主要包括課程設計和畢業(yè)設計。各種實習、設計在工科院校是非常重要的實踐性環(huán)節(jié),所涉及的領域又非常寬,而且知識更新快,所以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學生了解本學科的最新進展,豐富相關知識,激發(fā)學習興趣。作為教師,雖然通過自己的主動學習,能夠了解一些本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較新的進展,但教師的時間和精力畢竟有限,不可能隨時隨地陪伴在學生身邊。而網上資源具有共享、無限、適時等特點,能夠提供充足的信息源。因此,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能夠使學生隨時隨地解決實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不受時空限制,這有利于彌補教師、教材的局限。另外,網絡也有利于學習的互動和交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網絡交流方式大致分為四種類型:電子郵件(E-mail)、聊天工具(MSN、QQ等)、電子布告欄系統(tǒng)(BBS)、博客(BLOG)等。通過電子郵件系統(tǒng),學生可以將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發(fā)給老師,老師也可以定時進行答復。聊天工具,如騰訊QQ是一種基于互聯(lián)網的通信軟件,具有信息即時發(fā)送、回復、語音視頻聊天、傳輸文件等功能,是一個特別適合在網上即時交流的通訊工具。BBS是一種電子信息服務系統(tǒng),通過BBS可以與網友一起交流學習心得和體會,并對一些熱點問題進行討論,進行求助或查找自己想要的學習答案和資料。通過博客工具可以輕松地把自己的學習經驗、體驗、靈感或想法等寫入博客中,與網友分享。因此,利用網絡的交互功能,可以對某一問題各抒己見,交流學習,集思廣益,可從不同角度獲得對問題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
畢業(yè)設計方面,選題主要遵從以下幾個原則:設計題目應具有科學性,實踐性,技術先進性,保證具有充足工作量,以及設計專業(yè)內容的完整性;實際題目為主,面向工程實踐,以解決科研、生產、工程設計的實際問題為主,力求實際制作;用目前國內外先進的、流行的設計手段和開發(fā)工具、軟件等;軟硬件兼顧,并有所側重;對每類題目進行細化,從而保證每個學生的設計內容不重復,保證學生畢業(yè)設計的獨立性。在保證畢業(yè)設計質量的前提下,允許一部分學生到企業(yè)、公司去做畢業(yè)設計。做法是:由學生本人進行申請,填寫外出畢業(yè)設計申批表,由外出進行設計的單位簽署意見,指定畢業(yè)設計指導教師,系里對外出進行設計學生的畢業(yè)設計指導教師的資格進行審定,必須有工程師職稱的人員才能擔任外出進行設計學生的指導教師,校內指導教師要對外出進行設計的學生的畢業(yè)設計進度進行核查,通過E-mail或者QQ經常與學生保持聯(lián)系,進行指導。這樣一是使學生所學知識能夠在畢業(yè)設計中得到檢驗;二是使學生所做設計能夠為其就業(yè)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三、虛擬實訓系統(tǒng)的建立
由于實踐教學各自為政,實驗、實習與課程設計缺乏聯(lián)系,很難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和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所以我們將實驗、課程設計與生產實習和畢業(yè)實習融為一體,建立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做到工藝技能訓練和工程能力培養(yǎng)相結合,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提供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外部條件。重要的是,在每個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們都對年輕老師加強培訓,努力培養(yǎng)出一批復合型、雙師型的骨干教師,為以后的教育事業(yè)奠定基礎。
我們建立以校園網為平臺的虛擬實訓系統(tǒng),利用PC機通過校園網訪問實驗室的現(xiàn)場實時數(shù)據,利用虛擬實驗系統(tǒng)進行演示和驗證性實驗,以較少的實驗學時和較少的實驗設備滿足廣大學生自主安排實驗內容及實驗時間的需求,另外,該實驗系統(tǒng)還能夠預約綜合性和開發(fā)性實驗。實習和設計方面,學生可以進入實訓系統(tǒng)瀏覽相應的指導書和任務書,選擇畢業(yè)設計題目。對應的,在各個實踐環(huán)節(jié)還可以安排老師在線答疑,實時解決學生疑難問題[3]。
具體的工藝路線如下圖2所示:
該系統(tǒng)上位機采用一臺PC機,應用網際組態(tài)軟件WebAccess,它是首家完全基于瀏覽器的人機界面(HMI)和監(jiān)控及數(shù)據采集(SCADA)軟件,由監(jiān)控節(jié)點、工程節(jié)點和客戶端三部分組成。我們采用單機系統(tǒng)架構,即監(jiān)控節(jié)點軟件和工程節(jié)點軟件安裝在同一臺計算機中,而在遠程的客戶端只需要安裝一個瀏覽器,即可訪問監(jiān)控節(jié)點。通信采用LonWorks網絡,下位機采用以Neuron芯片為核心的DDC,聯(lián)接底層的儀表和設備。
四、結束語
總之,通過此次改革,畢業(yè)生綜合能力進一步提高,得到市場及用人單位的認可,并且將改革經驗及實踐成果推廣到其他兄弟院校,為我省其他普通高校的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范例。
參考文獻:
[1]陳亞絨,等.應用型工業(yè)工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實踐教學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8,(9):4-5.
[2]呂合作.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醫(yī)學生物化學的學習效果[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10):625-627.
[3]張仁杰.基于網際組態(tài)軟件WebAccess的遠程監(jiān)控實驗系統(tǒng)[J].工業(yè)控制計算機,2002,15,(12):22-24.
關鍵詞:網絡空間課程;生成性教學資源;教學資源建設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16-0069-03
一、引言
生成性教學資源是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生成的,能夠對課程教學產生影響的各類資源的統(tǒng)稱,它包括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課堂提出的問題、學習交流和反思的過程等。生成性教學資源以開放、互動、動態(tài)、多元[1]為特征,是當前網絡空間課程最具優(yōu)勢卻又是在課程建設過程中最容易被忽視的部分,它的缺失往往導致網絡空間課程的教學實效不佳。
曹傳東、趙華新在對MOOC學院中評分最高的“財務分析與決策”課程作為個案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盡管課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基本上都能得到解決,但學習者情感交流較少,社會互質量仍處于較低水平。[2]以此對比當前MOOC、微課、名師課堂等網絡空間課程在線報名者眾,看似被熱捧,但學習者的學習可持續(xù)性和通過率不高的現(xiàn)實,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生成性教學資源建設問題正是當前許多網絡空間課程建設中隱藏的不足和缺陷。
香港大學的楊玉芹直言“MOOC要獲得持續(xù)性發(fā)展,必須支持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模式,使學習者沉浸于持續(xù)的對話、交流和反思過程中,進而實現(xiàn)學習者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反思性和個性化學習”。[3]這就必須通過加強網絡空間課程的生成性教學資源建設,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開放”與“共享”的功能,實現(xiàn)網絡空間課程的個性化重構。在這一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有機會發(fā)揮自身特點和優(yōu)勢,以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建設生成性教學資源,重構充滿在線對話、交流和反思的課堂。
二、網絡空間課程生成性資源建設的方向
生成性教學資源的出現(xiàn)是伴隨著教學行為的出現(xiàn)而出現(xiàn)的。它秉承建構主義理論,將教學視為一個建構知識體系的過程,而課程是在教學過程中動態(tài)生成的。在這一過程中,一些非預期的、再生的、內源性的、現(xiàn)實性的[4]生成性資源將不斷涌現(xiàn)。
1.學習者的構建
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是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學習者并不是把知識從外界搬到記憶中,而是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構建對知識的新理解。因此,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輸入、儲存和提取的過程,不是簡單的信息累積。知識無法通過教學過程直接灌輸給學習者,他們必須整個參與學習過程,根據自己先前的經驗,與他人協(xié)商、會話、溝通,在交互質疑的過程中,構建知識的意義,[5]而這一構建知識意義的過程就表現(xiàn)為課程的學習過程。
在這一過程中,學習者是主體,負責對外部的知識進行辨別、提取、加工、消化、運用,它們構成了課程生成性資源的一部分。網絡空間課程與傳統(tǒng)課程不同處在于通過信息的數(shù)字化處理,這些原本存在于學生腦力勞動中的活動,能夠通過網絡空間中展現(xiàn)出來的文字由“空無”變?yōu)橥怙@,在學習者個人的網絡學習空間中呈現(xiàn)出來,而學習者的廣泛參與性預示著該部分資源數(shù)量將極為豐富。
2.參與者的互動
課程是參與者交互作用形成。正所謂“教學相長”,教與學的交互是課程不可或缺的部分,有交互就會有撞擊,就會有火花,就會有“溫故知新”和“舉一反三”,而這恰是課程學習的魅力所在。正如多爾在《后現(xiàn)代課程觀》一書中所言,“建構主義的課程是通過參與者的行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是那種預先設定的課程(除非是從廣泛和普遍意義上而言)。作為一種模體,它自然沒有起點和終點;但它有界限、交叉點或焦點。因此建筑在模體基礎上的課程模式是非線性的、非序列性的,但它由各種交叉點予以界定,充滿相關的意義網絡。課程越豐富,交叉點越多,構建的聯(lián)系性越多,隨之意義也就越加深化?!盵6]換而言之,課程絕非靜態(tài)僵化不變的東西,它體現(xiàn)為課程參與者的互動過程,是動態(tài)變化不斷生成的,在整個生成過程中,每一位課程參與者既是課程的建設者,也是課程的使用者,具有二重性特征。
網絡空間課程的優(yōu)勢在于一方面通過技術手段使跨時空交流越來越接近于面對面互動,另一方面令課程參與者的交互過程得以在網絡學習空間上再現(xiàn),激勵更多者參與其中,使互動的廣度和深度都不斷擴大。
3.學習過程體驗
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的精神體驗非常重要。由于學習者的學習過程是受環(huán)境影響的,不同的情境設計能產生完全不同的教學效果,而學習的環(huán)境條件,諸如客體、人、符號以及它們之間形成的相互關系,對學習效果都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因此,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習內容的吸引人程度、學習參與者的合作意愿、互動交流的融入度、與真實場景的接近度等都會作為學習者學習精神體驗的一部分。它們在課程內展現(xiàn)出來屬于課程生成性資源,同樣是課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從這方面來說,網絡空間課程的出現(xiàn)并不意味著一定可以優(yōu)化學習者在傳統(tǒng)課程中所獲得的學習體驗,但也絕不意味著在改善學習過程體驗方面,網絡空間課程將無所作為。即便除去在線仿真實訓等節(jié)省成本方面的優(yōu)勢,網絡空間課程所分享的他人體驗就足以有效刺激或抑制新的學習需求。正如電影開播前的首映式和花絮熱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票房一樣,分享部分學習參與者在個人網絡學習空間里的體驗和感受也可以為學習者參與課程學習熱身。教師所需做的是將這些精彩片段剪輯出來,作為生成性教學資源分享給更多受眾。
三、網絡空間課程生成性資源建設的內容
盡管課程的生成性資源很重要,需要課程建設者有意識地去收集、提煉、運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課程生成性資源都具備足夠的效用,網絡空間課程尤其如此。在建構主義理論者看來,只有在網絡空間課程中形成的、對學習者知識建構有益的生成性教學資源才是有效資源。 其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能夠激發(fā)學習動力的資源
該部分內容之所以稱為生成性資源,是由于學習者情況不同,步調各異,難以統(tǒng)一預設。例如有針對性的、帶有啟發(fā)性的主題內容,能夠先激發(fā)一部分參與者率先進行學習示范,進而帶動更多的學習者加入,這些內容許多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反應情況臨時生成的。又如能夠產生學習誘導的他人學習體驗分享,以示范效應帶動更多的參與者加入學習過程,還有教師根據學習者特點而設計的有針對性的激勵措施等等。
2.能夠促進知識理解的資源
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的,能夠促進知識理解的資源是網絡空間課程建設中猶為重要的部分。它包括在教學過程中模仿真實情景的模擬再現(xiàn),其中一部分情景是預設的,而學習者的反應和理解逐漸加深的過程則是生成的。此外在學習過程中,為了加深學習者對知識的理解,教學參與者提供的大量外部資源和新的信息,在課程中都屬于有效的生成性資源。
3.能夠優(yōu)化學習體驗的資源
課程教學必須要考慮學習參與者的學習體驗。雖然所有的學習體驗都是私人化的,但也有一些體驗能夠與他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通過分享這些體驗能夠促進學習參與者之間的學習情感交流,增強學習者的融入感。能夠優(yōu)化學習體驗的還有課程的管理信息,如學習要求、作業(yè)要求、學習交流互動行為準則等,這些信息構建了學習參與者交流互動的基礎。學習后及時反饋評價,如成績評分、錯誤提示、有針對性的知識回顧或幽默風趣評價等,它們有助于優(yōu)化學習參與者的學習體驗。
4.能夠分析學習成效的資源
互聯(lián)網的一個優(yōu)勢在于,它可以通過大數(shù)據分析尋找學習者學習的規(guī)律和在學習中不易被發(fā)現(xiàn)的缺陷和不足。這其中兩項數(shù)據資源對學習者較為重要:一是個人學習者自身學習成效分析數(shù)據資源,它包括個人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習慣偏好分析數(shù)據、各知識點掌握程度分析數(shù)據、重點知識缺漏數(shù)據等;二是根據大數(shù)據原理對眾多學習者學習成效進行分析的數(shù)據資源,它包括難度系數(shù)及易錯知識點分布數(shù)據、學習習慣偏好分布統(tǒng)計數(shù)據等。這些數(shù)據都是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生成性課程資源,對增進網絡空間課程的學習有所裨益。
四、網絡空間課程生成性資源建設的基本策略
網絡空間課程生成性資源建設的成效,離不開一些必要的軟硬件支持。例如學習程序的安裝、操作、交互等活動便于在智能移動終端上進行,數(shù)據分析能夠在后臺自動匯總,資料的收集、歸總、分類、儲存、展示、查找便于一鍵操作等等。與此同時,作為普通一線教師,在網絡空間課程生成性資源建設方面還具有軟硬件程序難以企及的拓展空間。
1.基于課程文化的網絡空間課程生成性資源建設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的首要任務不是“授業(yè)解惑”,而是“傳道”。正所謂“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道”是教師存在的首要理由。即便是網絡空間課程,只要有教師存在,“道”就必須存在。在《原道》一文中,韓愈是這樣解讀“道”的, 所謂“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可見韓愈文中所說的傳“道”,實質是構建“仁義”的課程文化。網絡空間課程依舊是課程,同樣需要構建起相應的課程文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當仁不讓,必須是課程文化構建的組織者和第一責任人。教師需要在與學習者的交流互動中構建起從事相關職業(yè)的職業(yè)原則、倫理價值、行為規(guī)范、道德標準等,其中的一些成功經驗和案例可以作為課程資源的一部分與課程參與者分享,課程文化的構建過程也可以作為評價課程質量的一個指標。
2.基于人際關系的網絡空間課程生成性資源建設
課程不僅僅能夠傳授知識和技能,它還能構建起基于課程的人際關系網絡。在酒精和藥物濫用的治療過程中,通過群體輔導和小組互動進行的卓有成效的治療表明,良好的人際關系網絡能有效維持和提升學習者的學習動力,它是學習的助推器。
網絡空間課程的優(yōu)勢在于,它能夠借用網絡學習平臺建立、增進、深化基于課程學習行為之上的學習者之間的人際關系,通過在一定范圍內分享彼此的文化背景、家庭條件、教育狀況、工作經歷、同伴關系等信息,構建基于網絡空間課程學習的人際交往圈,形成共同的學習經歷,這對于提高課程學習成效具有積極的意義。
教師需要在網絡空間課程教學中,基于網絡有意識地構建學習者之間的人際關系網絡,以此作為推動學習向前發(fā)展的基礎,這些基于課程學習過程中產生的關系網絡作為課程生成性資源的一部分,成為課程與課程參與者之間聯(lián)系的紐帶。
3.基于學習習性的網絡空間課程生成性資源建設
學習者在長期的學習行為中會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習性,這些習性能夠透露和反映出學習者參與課程學習過程中的習慣、情感、態(tài)度等內容,并對今后的繼續(xù)學習產生較大的影響。教師必須善于利用及時公布的課程管理信息,提煉多數(shù)學習者在網絡空間課程中習得的、具有導向作用的相關資源,使之作為網絡空間課程生成性資源的一部分,影響更多的學習者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建立和養(yǎng)成個人的學習習性,如課前預習、搜尋、探索、交流、答疑以及課后分享、辨析、鞏固、深化等。
4.基于工作場景的網絡空間課程生成性資源建設
3G實景課堂的出現(xiàn),將一部分真實的職業(yè)場景引入課堂,使學生學習時猶如身臨其境,可以感受職場氛圍,培養(yǎng)職業(yè)意識,[7]崗位工作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在課程學習中都可能真實再現(xiàn)。
在網絡空間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習者經常出現(xiàn)的錯誤、問題、脫離實際的解決方案等等,都可以通過仿真模擬系統(tǒng)反映出來。教師可以通過有意識地設計一些特定的工作場景,利用多媒體技術全程記錄學習者的學習試錯過程,使之成為網絡空間課程生成性資源的一部分,供其它學習者借鑒、參照和學習。
毫無疑問,盡管網絡上分享的海量優(yōu)質課程資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教師缺乏足夠預設課程資源的壓力,但教師并非坐擁此類資源而無所作為。高明的教師猶如高明的廚師,不僅要知道如何去找尋適合自己風格的優(yōu)質原料,還要知道如何針對客戶的偏好和需求合理搭配,乃至引導顧客更優(yōu)質地體驗進餐的愉悅過程。
成功建設一門網絡空間課程,遠不是教師向學習者傳遞預設性課程資源那么簡單(無論這個預設性資源是來自MOOC、微課或是其它網絡平臺的優(yōu)質資源),課程是生成性的、活的,教師要做的是利用網絡空間平臺,將課程教活,增進學習者之間的交互,啟迪學習者的心靈,進而對學習者產生深層的、文化上的影響,這既是網絡空間的最大優(yōu)勢所在,也是教師可供發(fā)揮和提升自身職業(yè)能力的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王玉華.生成性教學的涵義與特征[J].中國成人教育,2009(22):125-126.
[2]曹傳東,趙華新.MOOC課程討論區(qū)的社會互個案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6(3):39-44.
[3]楊玉芹.MOOC學習者個性化學習模型建構[J].中國電化教育,2014(6):6-10.
[4]李煒.生成性教學資源調查研究――以數(shù)學學科教學為例[J].中國教育學刊,2007(3):60-62.
[5]桑新民.建構主義的歷史、哲學、文化與教育解讀[J].全球教育展望,2005(4):50-55.
關鍵詞:網絡資源 中職口語 口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c)-0120-01
1 網絡資源
1.1 網絡資源的內容
網絡資源是指利用計算機系統(tǒng)通過使用通信設備傳播和網絡軟件管理所獲得的信息資源,簡要的說就是人們通過網絡所獲得的一些信息資源,例如一些視頻、書籍、ppt等,有些資源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來展示。中職英語口語教學來說,一般采用的網絡資源多為英語影視、英文新聞片段等。
1.2 網絡資源的特點
(1)科學性和客觀性。
科學性和客觀性作為網絡資源的基本屬性,是有其特定意義的。首先從網絡上獲得的信息必須具有科學性,這樣才有研究的價值,因此會采用科學的方法和形式來進行闡述。其次,網絡信息必須具有準確性,只有提供準確客觀的事實信息才可以不誤導使用該信息的人。在中職英語口語教育中,對學生的訓練也主要是針對口語的發(fā)音練習以及對話練習,而準確的網絡音頻會讓學生受到好的影響,反之則會產生不良影響。
(2)獨特性和新穎性。
在網絡上的信息資源都比較獨特,而能使用作為輔的教材的一些信息資源更是如此。
2 網絡資源在教學中的作用
中職口語的教學主要是利用網絡資源里的英語影視視頻。網絡英語影視的特點是融文字、字幕、語言、圖像等多種信息的傳播介質于一身,讓學生既可以看,又可以聽??谡Z的練習和提高,不僅僅是需要只口頭上的練習,還需要多聽比較正宗的英語發(fā)音,多看影視作品里的人物是如何發(fā)音以及連讀的,這樣才可以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以及漢語式英語口語的口音。
2.1 利用網絡資源吸引英語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學習只有在主動的情況下,效率才會很高,烏申斯基就曾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币蚨d趣對于中職學生的口語學習就更重要了。因為中職學生的學習相對來說比較被動,積極性不高,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下,學生更是興致缺缺,因而就沒有學習的動力。而合理的利用網絡資源選取適當?shù)挠⑽碾娪皝聿シ?,則可以讓學生擺脫單調的書本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練習英語口語就像影片里的人一樣交流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
2.2 利用網絡資源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
人類任何一種語言的習得都離不開語言環(huán)境,只有在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里才能在較短的時間里形成英語語言能力。在中職的口語教學中,學生大多受環(huán)境的限制,難以接觸到很多的英語語言交流情境,純正口音的英語環(huán)境就更少了。利用網絡資源而獲得的英語原聲電影將聽覺與視覺融于一體,而且電影的內容比較豐富生動,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語言地道,通俗易懂,接近生活,利于學生的理解和練習;電影涵蓋了語音、詞匯、語調、思維以及情感等幾個要素,因而利用英語原聲電影進行中職英語口語教學,可以讓學生在欣賞影視作品的同時,感受到真是的英語語言黃,讓學生身臨其境。這樣就可以盡量的習得純正的語音、語調以及豐富且地道的英語口語,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
2.3 利用網絡資源滲透文化知識
網絡將很有可以利用的資源都展現(xiàn)在了我們面前,尤其是不同國家的文化。電影是文化的傳播者,是一種文化或是一個名族、國家最直接生動的反映。而中西方的文化差異更是大。比如典型的中國式英語“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按直接的中文的翻譯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是英語中卻沒有這種用法,再比如,在英語俚語里,“dog”是哥們兒的意思,但如果僅按中國的文化理解那就只是狗這一個意思而已。因此通過網絡資源,學生可以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西方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知識,這樣才口語交流時才會更加地道。
3 網絡資源在口語教學的應用
3.1 合理選擇英文電影
并不是所有的英語電影都可以直接用于英語口語教學,電影發(fā)音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因此,用于英語口語教學的影片必須要符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水平等要求,并且影片的內容應該是健康向上的,材料難度也應該適中。教師在選擇英語影片時要考慮到學生的英語水平,因為中職學生的英語水平相對較低,基礎較差,口語能力比較薄弱,所以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內容簡單、語言發(fā)音標準地道經典的原聲英文電影。體裁上可以貼近于教材、貼近生活且有思想和教育性的,同時也應該具有趣味性和知識性,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水平。
3.2 合理利用網絡聊天工具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師的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大多是又尊敬又害怕,因而很少有學生愿意和教師進行英語口語交際,即使是有了問題也是不敢去問。教師可以合理利用網絡聊天工具,建立起學生與教師之間交流溝通的橋梁。學生可以利用網絡聊天工具進行非面對面式的交流,這樣可以減少學生的害怕或是害羞心理,而教師則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口語的問題以及學生的水平,對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做出針對性的方案。
3.3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及語言實踐
教師應該重視觀看影片之前的導入。在觀看之前教師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下影片的相關知識、歷史背景、主要內容、任務背景等,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方便學生更好的理解影片,學習口語,接受新知識。不僅要介紹影片的相關知識,還得給學生布置相應任務,讓學生邊看邊做筆記,記下一些比較口語的詞匯或是詞組。教師則應該對影片里出現(xiàn)的需要學生注意的單詞發(fā)音、單詞用法、句型等知識做出講解,加深學生的印象。
在課后,組織一些口語練習活動,可以讓學生扮演影片里的角色,練習發(fā)音,糾正語法錯誤,讓學生學有所用。還可以進行一些競賽式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設計一些既突出了重點又難易兼顧的問題,然后分小組進行比賽,學生回答問題應盡量使用英語,每答完一道題后教師應作出一些點評和補出,對于發(fā)音錯誤的教師進行糾正,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習興趣。
4 結語
網絡資源的直觀性和聲像同步性等一些優(yōu)勢在英語教學中具有很大的優(yōu)越性,在中等職業(yè)中學中英語口語的教學中,這些的合理利用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框架,增加師生互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
參考文獻
[1] 龍千紅.電影與英語聽說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3(6).
論文關鍵詞:化學教學,網絡資源,優(yōu)化教學,因材施教
一、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講授、黑板、粉筆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最基本的三大要素,這種教學手段已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期。但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已經不能滿足時代進步的需要,學生也對黑板和粉筆的教學逐漸感到厭煩了。怎樣把課本里的東西變得生動、形象,依靠信息技術,從互聯(lián)網中找資源,并應用到教學中。如果把抽象程度高的化學原理、物質的微觀結構(晶胞結構)、危險性大的化學實驗(爆炸性實驗),通過網絡資源把它們制成形象、生動、直觀的課件,使化學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具有更強的教育性、靈活性和直觀性,起到傳統(tǒng)教學中所不能達到的教學效果。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缺少實驗的操作,學生就很難理解物質的性質,更不能使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計算機模擬化學實驗具有形象、生動、直觀、經濟、有交互能力和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甚至使學生能像科學家、技術專家那樣進行科學研究,進行產品設計,進行一些在實驗室難以操作的實驗,從而使學生獲得進行科學技術活動的經驗。例如:《雷雨發(fā)莊稼》這句諺語,做實驗是不現(xiàn)實的,但光寫三個反應式,學生不能理解其實質。我們從清華同方資源庫中找到“雷雨發(fā)莊稼”的教學動畫,便于學生接受有關知識。利用網絡資源不僅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而且增大了教學容量,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網絡資源可以開拓師生的視野
互聯(lián)網是一個資源寶庫,只要我們懂得了從網上尋寶的方法,就能從互聯(lián)網中取得更多的知識,拓寬師生的視野。
書本上的知識并不是很多的,借助計算機可捕獲更多的知識。第四章《鹵素》中提到舍勒,學生通過Interner可以獲取有關舍勒的個人生活經歷、主要貢獻,也可以找出其它名人的生活故事及貢獻,從而增強崇尚科學的熱情,增強一絲不茍的科學態(tài)度。高一第六章第四節(jié)《環(huán)境保護》中關于酸雨的內容不多,只要我們在google的搜索引擎中,輸入“酸雨”,點擊網站,就可以找到酸雨的成因、成分、危害及預防措施。同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在網上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所以只要我們正確的引導學生怎樣上網,就會使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學到更新的知識。
教師從網絡上可下載許多有用的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資料,為備課提供更詳實的材料,充實教案。也可利用網上的課件,大大縮短備課時間,提高備課的質量。
三、網絡環(huán)境下的化學教學有利于因材施教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為特征。教師只能針對多數(shù)學生的理解水平來講課,這樣勢必造成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了”。有了網絡資源,從教學資源網中可以下載一些教學課件,根據本校學生的特點,再進行修改。讓學生先預習書本知識,再到多媒體網絡教室上課。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自學課件內容,然后教師再對照課文的重點、難點加以講解。為了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所收獲,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使全體學生都有成功的喜悅。在教學過程中,要查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時地給他們指導和必要的提示。這樣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可自行選擇適合自己學習水平的學習順序和階段進度,并且使優(yōu)生和差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教師的幫助,從而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一刀切的現(xiàn)象,最終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
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是要切實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學手段的多樣化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現(xiàn)代信息技術集文字、圖象、聲音、動畫等多種信息于一體,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能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全方位的認知刺激和啟發(fā),并在信息技術營造的情景中輕松、愉快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
職高畜牧45班中有6個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參加了網絡教學試驗班后,學習成績大有進步。他們不僅學會了計算機的操作,而且在網上可以找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如“日?;瘜W”欄目中介紹生活中的化學,對于一些常見的生活現(xiàn)象作了科學解釋。“趣味化學”欄目中對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作解釋,如空中取煙、鐵變金等。這些內容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五、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設計者和協(xié)作者。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并及時進行信息的反饋與交流,對學生的想法進行及時的評價,還可以進行個別輔導,協(xié)助個別學生進行具體的學習。網絡教學充分地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使教師的角色由講師向導師轉變。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地去學習,積極思考,及時開展討論、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利用網絡可有效地開發(fā)和利用教學資源,可以提高教學效益,增大教學容量,并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發(fā)揮。利用化學進行教學,有著傳統(tǒng)教學所不能代替的功能,應值得推廣。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
現(xiàn)代教育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知識不僅是通過教師傳授而獲得,而是通過協(xié)作、討論等活動而實現(xiàn)意義建構的過程。作為現(xiàn)代教師,應突破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要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課件制作能力。成為教學信息資源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因此,教師要有開放的教育觀念,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強現(xiàn)代教學技術理論學習,提高綜合素質適應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學。
2、合理使用課件
把網絡資源應用到化學教學中,課件是課堂教學的必備材料,但要制作課件,就要化費許多時間,不利于教學。因此,我認為應從各種途徑去尋找適合自己教學內容的課件,將他人的成果為自己所用,實現(xiàn)資源共享,并充分利用網絡把好的課件進行重新制作成適合本校學生的課件。
3、不能一味地使用虛擬實驗,把好“輔助教學”的度
關鍵詞:網絡 家?;?物質條件 基本原則 資源設計
傳統(tǒng)的家校互動通常是以家長會、成績單、通知書等形式溝通,或是以電話或家訪溝通,這兩種方式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解決得不及時不徹底,孩子有時和教師或家長不能達成共識,甚至背道而行。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育和教育過程就會像紙房子一樣塌下來?!笨梢娂訌妼W校、家庭教育協(xié)作配合,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是何等的重要。
一、網絡給新型家?;有履J教峁┝宋镔|條件
現(xiàn)在是信息的社會,電腦已進入千家萬戶,城鎮(zhèn)的學生家長都會電腦的基本操作,學校也大力配備網絡器件,建設網上交流平臺,所以現(xiàn)代家庭可以通過網絡、家校隨時溝通,和諧共育下一代。網絡家?;右咽遣蝗葜靡蓜菰诒匦械慕逃窂?。
二、網絡家校聯(lián)系建設的基本原則
(一)服務性原則
網絡是為了方便教師、家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打破以前教師、家長交流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解除孩子與教師和家長的隔閡,拉進三者之間的關系,使三者自由、及時溝通。
(二)開放性原則
1.時間上的開放——任何時候教師和家長都可以開通交流平臺,相互留言,進行溝通。
2.地域上的開放——不論遠近,都可及時視頻或非視屏交流。
3.內容上的開放——網上交流內容廣泛,教師和家長可根據自己所需在網上探求教育經驗,網絡可以無所不有。
4.交流方式開放——可通過電子郵箱、QQ、BBS論壇等渠道隨時進行信息交流。
(三)交互性原則
以前的教育是教師找家長和孩子,只是單方面反饋學生受教育信息,所以孩子的教育問題解決得不及時不徹底,網絡交流平臺可使家長、孩子參與交流,家長可向教師請教或留言,探討教育教學問題,孩子可抒寫自己心聲,向教師或專家探求學習或生活問題。
(四)教育性原則
網上家?;邮且磺袨榱撕⒆樱瑸榱撕⒆拥囊磺?,不論教師的指點,還是專家講座或者文學網絡,都以孩子的教育為主。
三、網絡家校教育的環(huán)境設計
(一)物理環(huán)境設計
1.學校、家長與Internet相連,與Internet的教育資源與信息共享。
2.每位教師的辦公室設置了電腦等網絡器件,隨時與家校聯(lián)系。
3.有專門人員及時、準確、可靠地收集、處理、傳輸校園內外的教育信息。
4.創(chuàng)建全校教師與學生的電子郵箱、校園信息公告欄以及教育教學信息查詢等服務。
5.從三年級起開設電腦課,培養(yǎng)學生掌握最基本的電腦操作技術,便于學生網上交流。
(二)網絡資源環(huán)境的設計
網絡家校教育的資源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基礎性資源,主要是學校、教師向家長傳輸?shù)男畔①Y源。二是發(fā)展性資源,是家長學生可以參與交流的信息資源。三是創(chuàng)造性資源,是教師、家長、學生及社區(qū)人人參與交流,對教育問題暢所欲言,達成共識。還有學生在網上自學。
1.公告欄:將學校的整體情況,學校的政策、師資和重要通知公告給所有家長。
2.家教雜志:提供給家長熱門的家教類文章,供家長汲取教育經驗。
3.學生直通車:這個平臺家長可以直接查找孩子的在校情況、各階段測試成績、教師評語和孩子各活動獲獎情況,還有其他學生的優(yōu)作展示,這個平臺可以讓家長時時了解孩子,全面了解孩子,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4.家校論壇:是校園自行開通的一個網站,供教師家長探索教育心得,社區(qū)參與者可將自己的教育問題在這個網站,然后大家點擊,探討。主講人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教育專家,還有頗有教育經驗的家長,對傳上這個網絡的教育問題各抒己見,達成共識,解決大家對子女的教育難題。
如:
怎樣為孩子買課外書?
我的孩子需要請家教嗎?
孩子偏科怎么辦?
孩子愛上網怎么教育?
孩子叛逆情緒嚴重怎么辦?
孩子可以與差學生交朋友嗎?
5.網上擂臺: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根據自己所需上網求索,解決自己的學習難點,可以找自己欣賞的專家探討現(xiàn)代學習進程、學習方法或生活問題。學生還可以網上查找與學科對應的試題自行測試,不斷改進和提升。
一.感國和理國的相互關系
愛國主義一方面具有倫理道德、政治法律等理性因素,另一方面也具有濃厚的情感色彩。要正確認識愛國主義行為中的愛國感性與理性不僅需要認識到兩者的特點,也需要研究兩者的關系和影響機理。一般來說,愛國主義精神的表達首先是由情感的形式表達的,再通過不斷的反復和思考而上升到理性的層面。情感愛國往往不具有系統(tǒng)的理論形式,但是作為樹立愛國主義精神最初的心理階段,是理國主義的基礎和動力源泉。而理國行為是愛國精神的最高境界,是對愛國主義本質的升華。受感性支配的行為通常強烈而短暫,而理性支配的行為則比較穩(wěn)定而持續(xù)。從兩者的關系來看,情感使人產生動力,而理性則使人辨明行為的方向和價值,兩者應該是相互影響并相互包容的。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在表達自己的愛國主義行為時,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感國主義的層面,應該隨著自己科學、客觀的認識和思考逐步上升到理性層面。
二.強化大學生理國教育的建議
大學生作為年輕的一代,往往有著非常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大學教育有責任幫助和引導大學生將這種愛國情感上升到理性的層面。本文認為大學教育可以通過充分利用大學思想政治公共課對大學生進行理國主義教育。
當前高校都開設有思想政治教育性質的公共課,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行引導。這些課程應該成為大學生理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平臺和陣地。一方面,在教學內容上,可以利用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中國近現(xiàn)代史等課程的教學,讓學生從歷史和現(xiàn)實兩個方面正確認識理國。另一方面,在強化教學內容的同時,也要注意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可以利用豐富的影音資料和圖片展示等媒介更鮮明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還可以利用當?shù)氐膼蹏髁x教育基地開展實踐教學,吸引學生加入到課程之中,切實感受愛國主義的激勵。
三.尊重大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開展理國主義教育
在過去的愛國主義教育中,存在著把愛國主義當作只是進行填鴨式教學的傾向,把大學生生硬地當作教育的受體,忽視了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作用,造成了一些大學生對愛國主義教育的抵觸心理。為了更好地開展大學生理國主義教育,有必要改變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在遵循思想道德教育基本規(guī)律的同時,尊重大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尊重其主體地位。為此,高校應該結合當?shù)氐膶嶋H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調動大學生的自主意識,使其充分參與到理國主義教學之中。
四.創(chuàng)新愛國主義教育途徑,搭建網絡平臺
隨著網絡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對教育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開辟了與傳統(tǒng)教育技術截然不同的新局面。網絡技術不僅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對教育觀念的深層次沖擊,在新的發(fā)展形勢下,如何促進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的意義重大。本文以我院為例,談談對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建設開發(fā)的一點思考。
一、先明確一下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的含義
我理解的教學資源建設包含四個層次,一是素材類教學資源建設、二是網絡課程建設、三是資源建設的評價、四是教育資源管理系統(tǒng)的開發(fā)。在以下討論的內容中,網絡教學資源建設不包括最后一項。
二、我認為網絡教學資源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應該包括“教學”的屬性,譬如: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教學評價等等。
2.其次,它也一定要體現(xiàn)出“網絡”的特性:網絡教學資源以互聯(lián)網作為傳播的媒介,通過計算機呈現(xiàn)。因此,常用的網絡功能也應充分地體現(xiàn),并且能做到充分共享利用互聯(lián)網海量的資源,這樣才可體現(xiàn)出網絡資源的優(yōu)勢。
3.第三,網絡教學資源應該體現(xiàn)網絡教學的特征,因為網絡教學中,教與學的雙方在時空上是分離的。因此, 相應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與教學策略也必須發(fā)生相應的變化。
因此我認為,網絡教學資源的建設不僅是對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的改變,更是要推動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變革,網絡上提供的教學資源絕不是把書本內容電子化和把音像教材數(shù)字化,資源的內容和形式必須發(fā)揮網絡的優(yōu)勢,進行教學資源的再設計與開發(fā)。這種再開發(fā),不能僅僅停留在內容或技術的分析上,應該以系統(tǒng)的觀點,從整個教學過程的角度分析網絡課程的活動和實施過程,使之符合網絡學習的規(guī)律,體現(xiàn)教學活動過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開放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能夠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三、建設網絡教學資源,需要從學生、專業(yè)教師、教育技術人員的不同角度綜合考慮
1.從學生角度來看
由于在網絡學習中,教學活動與學習活動發(fā)生在兩個時空中,教與學活動的分離,造成師生交互的限制。所以我們要更加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針對網上學習方式、學習環(huán)境、學習方法、學習的目標等方面進行更加合理的改進。
在建設網絡教學資源時,盡可能為學習者提供適用于網絡學習的靈動、靈活的學習方式,如實現(xiàn)課程內容的碎片化、研發(fā)微課程學習、實現(xiàn)多種終端移動學習等,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資源瀏覽。同時,在建設課程時,營造南大品牌化的學習環(huán)境,以幫助學生最大程度的適應網絡學習。在學習方法上,既注重向學習者提供教材、教師文稿等相對傳統(tǒng)意義上的資源,同時也向學習者提供豐富的特色資源,鍛煉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質量,激發(fā)學習興趣。
2.從專業(yè)教師角度來看
專業(yè)教師作為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不僅是知識的組織者,更是教學資源的建設者,具有進行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的責任和優(yōu)勢。
在課程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和建設中,教師本身是最有價值、最直接、影響力最大的教學資源,教師的素質決定了課程教學資源的內容、質量以及所能發(fā)揮的學習效益。同時,教師不僅是重要的教學資源,也是開發(fā)者和研究者,是主導和決定性的因素,在網絡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的方面尤其需要注重教師的經驗。
3.從教育技術人員的角度來看
進行網絡教學資源的開發(fā)需要整個團隊共同完成,如:教學設計者可以為資源的教學設計、每題選擇等提供指導和參考;藝術設計人員和多媒體素材制作者對素材進行處理,并確定其用戶體驗良好和界面美觀;軟件工程師和多媒體開發(fā)人員則需要解決網絡教學資源制作和使用中的技術問題,確保使用順暢。
四、專業(yè)教師和教育技術人員互相配合,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資源建設
在網絡教學資源開發(fā)之前,專業(yè)教師應當進行充分的前期分析和相關準備(課程內容的選擇和教學資源準備)。如注重操作、需要加強實踐練習的網絡課程,在課程資源設計時就可以加入模擬實驗、動態(tài)演示等內容(計算機組成原理、Flas制作技術);案例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根據案例教學的思路設計開篇案例引導、章節(jié)中的實例思考甚至以案例為單位,將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等(國際貿易實務、法理學、大學語文);針對需要交互以達到學習目的的教學資源,可以進行線上協(xié)作學習、在線辯論等主體活動(公文寫作、法理學);也可以設計線性的學習方式,使學習者按照資源排列先后進行學習。
在網絡教學資源制作中,需要加強組織管理和技術規(guī)范的研究。教學資源建設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礎,這個系統(tǒng)的工作需要長期建設與維護,因此,教學資源開發(fā)必須制定統(tǒng)一的技術標準。如我院現(xiàn)在的視頻教學資源,就采取統(tǒng)一的壓縮標準,通過固定視頻資源數(shù)字化的壓縮參數(shù)設置,將標清和高清視頻資源分別壓縮至源視頻資源的2%和18.8%,方便存儲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