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慢性病治療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慢性腎?。桓哐獕海欢蜇惿程?;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5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4-0058-01
高血壓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近年來患有此種疾病的患者例數(shù)在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除此之外,慢性腎臟病也在呈現(xiàn)逐年遞增的趨勢。針對CKD合并高血壓患者,對其治療的關鍵在于對其血壓進行有效控制[1]。為了研究有效的方法對CKD合并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本文主要針對我院收治的CKD合并高血壓患者,采用大劑量厄貝沙坦完成治療后,在血壓的控制方面以及降低患者24h尿蛋白方面表現(xiàn)了極其顯著的意義?,F(xiàn)將具體的臨床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08月―2013年08月110例CKD合并高血壓患者。其中男60例,女50例;患者最小年齡為55歲,最大年齡為85歲,患者平均年齡為(69.2±1.6)歲。選擇標準:①患者的年齡不小于55歲;②對患者進行臨床相關檢查,最終確診為患有高血壓疾病的同時還出現(xiàn)了CKD 3期的情況,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最少為0.15克,最多為3.5克;③患者臨床精神狀態(tài)表現(xiàn)全部正常,全部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者血鉀指標大于5.6mmol/L,患者血肌酐指標大于265.2μmol/L;②患者雙側腎動脈出現(xiàn)了狹窄的情況;③患者出現(xiàn)了心功能不全(嚴重)的情況,患有心腦血管并發(fā)癥(嚴重)的情況以及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情況。
1.2 方法
選擇厄貝沙坦片(150毫克/片)對患者進行治療。針對所有CKD合并高血壓患者,導入期設定為2周,要求CKD合并高血壓患者在導入期內,將以往使用的降壓藥停用,轉換為厄貝沙坦進行治療。超出導入期后,對患者進行相關的臨床試驗。針對A2組患者,按照150毫克/天的使用劑量進行治療,針對A1組患者,按照300毫克/天的使用劑量進行治療,對患者進行為期16周的觀察[2]。
1.3 觀察指標
A1組與A2組患者完成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血壓的情況以及患者尿蛋白下降的情況。觀察患者血壓的情況以及24h尿蛋白的情況。每間隔2周-4周對患者進行一次隨訪。密切關注患者臨床血壓的控制效果、咳嗽癥狀的緩解程度以及臨床胃腸道表現(xiàn)的不良反應等[3]。
1.4 評價標準
患者臨床血壓達標的相關標準:患者收縮壓不大于130以及舒張壓不大于80mmHg;患者24h尿蛋白達標的相關標準:患者24h尿蛋白小于0.15克或者下降基礎值的一半當作此次治療的有效。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在進行本次實驗研究過程中,主要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5.0完成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庫的建立,通過t檢驗表示組間比較的情況,通過卡方檢驗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P>0.05為不存在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CKD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
兩組患者分別完成治療后,在收縮壓以及舒張壓的控制方面表現(xiàn)出了顯著差異(P
2.2 對比兩組患者完成治療后尿蛋白下降的情況以及腎功能變化的情況
A1組與A2組CKD合并高血壓患者完成治療后,在尿蛋白下降方面以及腎功能的恢復方面,A1組優(yōu)于A2組患者非常明顯(P
3 討論
在本次的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采用大劑量的厄貝沙坦對CKD合并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對患者臨床的血壓情況、患者尿蛋白的情況以及腎功能的相關情況都帶來了積極的影響。最終發(fā)現(xiàn),采用大劑量的厄貝沙坦進行治療,最終獲得的血壓達標率較高,并且能夠使CKD患者的尿蛋白表現(xiàn)為顯著程度的下降。
在本次的研究過程中,在血壓的控制方面以及24尿蛋白降低的程度方面,A1組優(yōu)于A2組CKD合并高血壓患者極其明顯(P
總而言之,針對CKD合并高血壓患者,采用大劑量厄貝沙坦進行治療,在降低患者24h尿蛋白以及降壓達標率方面發(fā)揮了顯著價值,成功凸顯藥物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易偉,周靜.加倍劑量厄貝沙坦治療慢性腎臟病輕中度蛋白尿的臨床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1,2(20):105-106.
[關鍵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糖皮質激素;口服;靜脈滴注
[中圖分類號] R5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6)01(a)-0130-04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lucocortic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ways
SUN Huiping XU Huijuan DAI Jiale
Department of Pharmacy, Rongjun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Jiaxing 31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lucocorticoid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 with different administration ways. Methods 8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ECOPD were collected from Rongjun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from Febr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ral treatment group (43 cases) and intravenous infusion group (43 case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Patients in oral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oral methylprednisolone treatment at a dose of 35 mg/d, while the one in intravenous infusion group was given intravenous methylprednisolone treatment at a dose of 1 mg/(kg?d) in the first 3 days, followed by 0.5 mg/(kg?d) for the next 4 days, qd. One week was considered as a course of treatment. After one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effect, complication and recur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first second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FEV1)%pre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PaO2), MMRC score, CAT score in oral treatment group and intravenous infusion group were (40.8±3.6)%, (38.2±3.4)%; (7.7±1.0), (7.5±0.6) kPa; (3.1±0.5), (3.4±0.9) points; (24.8±6.4), (23.1±4.8) points. After treatment, FEV1%pred, PaO2, MMRC score, CAT score in oral treatment group and intravenous infusion group were (49.2±5.1)%, (47.3±5.7)%; (8.6±1.4), (8.8±0.7)kPa; (2.0±0.3), (2.6±0.3) points; (12.7±5.1), (14.7±3.5) poin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above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improved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above indicators of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in intravenous infusion group (67.44%)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oral treatment group (13.95%) (P < 0.05). The recurrence rate of discharged three months in intravenous infusion group (44.19%)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oral treatment group (18.60%) (P < 0.05). Conclusion Oral and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glucocorticoid have better efficacy on AECOPD. However, oral administration is superior to intravenous injection due to its lower complication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cute exacerbation; Glucocorticoids; Oral; Intravenous infusion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患者在致病菌或病毒的作用下,短期內出現(xiàn)超越日常狀況的持續(xù)惡化?;颊邥诙唐趦瓤人?、氣促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且呈膿性或黏液膿性,可伴發(fā)熱等癥狀明顯加重的表現(xiàn)[1]。AECOPD的發(fā)病率及病死率均較高,已成為導致人類死亡疾病的第4位[2]。糖皮質激素因具較強的抗炎、抗變態(tài)反應作用而成為AECOPD臨床治療的主要藥物之一[3]。有研究顯示,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對AECOPD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能明顯縮短患者康復時間,對改善肺功能、低氧血癥等均具有較高效果[4]。糖皮質激素治療AECOPD患者效果顯著,但其最佳給藥途徑仍不是十分清楚[5]。本研究采取不同給藥方式(口服、靜脈滴注)治療AECOPD,對其療效及并發(fā)癥進行評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浙江省榮軍醫(yī)院呼吸科采用糖皮質激素類治療的AECOPD患者86例為研究對象,診斷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治指南[6-7]。排除標準:①臨床有支氣管哮喘、心肺疾病、過敏性或血液性疾病患者;②有精神疾病患者;③近3個月內曾使用過激素類患者;④住院期間進行機械通氣或死亡患者;⑤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議通過,所有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為前瞻對照性研究,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口服給藥組和靜脈滴注組,每組43例??诜o藥組:男20例,女23例,平均年齡(66.3±6.8)歲,平均住院天數(shù)(13.4±2.5)d,平均病史(11.2±4.7)年;靜脈滴注組:男21例,女22例,平均年齡(61.7±7.5)歲,平均住院天數(shù)(11.5±3.3)d,平均病史(11.2±4.7)年。兩組性別、年齡、住院天數(shù)和病史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包括抗感染、解痙攣、平哮喘、給氧;若有心功能不全則給予抗心力衰竭處理。在此基礎上口服給藥組和靜脈滴注組,分別給予口服甲潑尼龍片(輝瑞制藥比利時公司,批號:X752A)治療(35 mg/d)和靜脈滴注甲潑尼龍(輝瑞制藥比利時公司,批號:H140925)治療[1 mg/(kg?d),qd,第1~3天;0.5 mg/(kg?d),qd,第4~7天],1周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采用日本福田公司生產(chǎn)的ST-150肺功能儀檢測治療前后患者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pred[8];檢測患者氧分壓(PaO2);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量表(CAT)進行CTA評分;采用英國醫(y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困難量表(MMRC)進行MMRC評分[9];評價患者治療前后的呼吸困難程度、并發(fā)癥;記錄兩組患者出院3個月的隨訪情況及AECOPD復發(fā)次數(sh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觀察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FEV1%pred、PaO2、MMRC評分、CAT評分均較治療前改善(P < 0.05);兩組治療后FEV1%pred、PaO2、MMRC評分、CAT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觀察指標比較(x±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 < 0.05;FEV1:第1秒用力呼氣量;PaO2:氧分壓;MMRC:呼吸困難量表;CA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量表;1 mmHg=0.133 kPa
2.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及復況比較
靜脈滴注組患者高血糖、高血壓、肺性腦病及總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高于口服給藥組(P < 0.05);靜脈滴注組出院3個月內復發(fā)率高于口服給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及復況比較(例)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會釋放多種炎性物質,如血小板活化因子、組胺、白三烯等,因此普遍存在肺部慢性炎癥,尤其在AECOPD患者中,呈現(xiàn)出明顯加重的氣道炎性反應、氣管收縮、氣道阻塞等肺功能下降癥狀[10-11]。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應用于AECOPD患者治療中用量、時機、療程等的選擇一直存在著較多爭議[12]。近年來,國內外對應用糖皮質激素類治療AECOPD的方案基本達成共識,并已將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AECOPD的方案列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的全球策略中[13-14]。因此,探討糖皮質激素治療AECOPD最理想的給藥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5-16]。研究證實,口服糖皮質激素生物利用度較其他方式高,可明顯改善患者血氣指標,并能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17-19]。但有研究認為,在哮喘急性發(fā)作過程中,采用口服或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產(chǎn)生的臨床效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0]。與糖皮質激素靜脈滴注治療不同的是,糖皮質激素口服治療能明顯降低醫(yī)療費用、感染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策略目前推薦使用口服小劑量潑尼松30~40 mg/(kg?d)治療AECOPD[21]。
目前,國內對AECOPD患者進行初始治療,往往采用靜脈滴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類藥物[22]。在de jong等[23]的一項隨機試驗研究中,選取435例AECOPD患者,隨機分為口服給藥組或靜脈給藥組,使用60 mg潑尼松等效激素劑量,兩組患者均產(chǎn)生了相同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指南研究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了拓展,研究發(fā)現(xiàn),口服給藥組與靜脈滴注組治療后FEV1%pred、PaO2、MMRC評分、CAT評分均較治療前改善(P < 0.05),但口服給藥組和靜脈滴注組治療后上述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表明糖皮質激素治療AECOPD的效果是肯定的,且口服給藥與靜脈滴注給藥,兩種方式治療效果相當。本研究還顯示,靜脈滴注組住院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7.44%,高于口服給藥組的13.95%(P < 0.05),且靜脈滴注組患者出院3個月內復發(fā)率為44.19%,高于口服給藥組的18.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表明采用靜脈滴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AECOPD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治療后的復發(fā)率均高于口服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24-25]。因此,本研究結果仍待大樣本量、多中心臨床研究進一步證實。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254-261.
[2] Casaburi R,Briggs DD,Donohue JF,et al. The spirometric efficacy of once daly dosing with tiotropium in stable COPD:a 13-week multicenter trial. The US Tiotropium Study Group [J]. Chest,2013,118(5):1294-1302.
[3] Leuppi JD,Schuetz P,Bingisser R,et al. Short-term vs conventional glucocorticoid therapy in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the REDUC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 JAMA,2013,309(21):2223-2231.
[4] Suissa S,Dell′Aniello S,Ernst P. Long-term 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evere exacerbations and mortality [J]. Thorax,2012,67(11):957-963.
[5] Lee TA,Pickard AS,Au DH,et al. Risk for death associated with medications for recently diagnose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Ann Int Med,2008,149(6):380-390.
[6] Laratta CR,van Eeden S.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ardiovascular links [J]. Biomed Res Int,2014,20(15):528-539.
[7] 王慧敏,何慧潔,張冬,等.APACHEⅡ評分對AECOPD患者預后的應用價值[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8(16):41-42.
[8] Agustí A,Edwards LD,Rennard SI,et al. Persistent systemic inflamm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clinical outcomes in COPD:a novel phenotype [J]. PLoS One,2012,7(5):374-383.
[9] Aaron S,VandemheenK,Hebert P,et al. Outpatient oral prednisone after emergency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N Eng J Med,2003,34(8):2618-2625.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專家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草案)[J].中華哮喘雜志:電子版,2013,7(1):1-13.
[11] 陳菁,孫潔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吸入布地奈德對血糖的影響[J].臨床內科雜志,2009,26(2):124-125.
[12] Alía I,de la Cal MA,Esteban A,et al. Efficacy of corticosteroid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ceiving ventilatory support [J]. Arch Intern Med,2011,171(21):1939-1946.
[13] 陳薈仿.不同種類糖皮質激素對AECOPD臨床療效的比較[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23):12-14.
[14] 沈侃,王真,周林水.不同劑量糖皮質激素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預后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53(25):70-73,76.
[15] Au D,Bryson C,Chien J,et al. The effects of smoking cessation on the risk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xacerbations [J]. J Gen Intern Med,2009,24(19):457-463.
[16] Bourbeau J,Nault D,Dang-Tan T. Self-management and behavior modification in COPD [J]. Patient Educ Couns,2004,52(123):271-277.
[17] 夏紅雷.吸入糖皮質激素和支氣管舒張劑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臨床應用[J].海峽藥學,2012,24(1):96-99.
[18] 張雪漫.4種糖皮質激素療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突發(fā)喘累的效果比較[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2, 9(4):133-135.
[19] 楊慶仁,梁鵬,楊浩明.甲潑尼龍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80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11):148-150.
[20] Christenhusz L,Prenger R,Pieterse M,et al. Cost-effectiveness of an intensive smoking cessation intervention for COPD outpatients [J]. Nicotine Tob Res,2012,14(11):657-663.
[21] 柳濤,蔡柏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處理和預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訂版)介紹[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12,11(1):1-12.
[22] Welte T,Miravitlles M,Hernandez P,et al.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budesonide/formoterol added to tiotropium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9,180(11):741-750.
[23] de jong YP,Uil SM,Grotjohan HP,et al. Oral or Ⅳ predniso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PD exacerbations:arandomized,controlled,double-blind study [J]. Chest,2007,132(6):1741-1747.
[24] Pete RK,Linden A,Penelope S,et al.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J]. JAMA,2010, 303(23):2359-2367.
【關鍵詞】 慢性??;社區(qū);康復治療;規(guī)范化管理
慢性?。╟hronic disease),又稱慢性非傳染疾病,是指長期的,從發(fā)病之日起超過3個月的,且?guī)缀醪荒鼙恢斡囊活惣膊?。這是對于一類疾病的總稱,主要指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疾病等疾病。這類疾病主要由職業(yè)和環(huán)境因素,一般無傳染性。慢性病具有發(fā)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以及治療的醫(yī)療費用昂貴等特點。因此,在社區(qū)廣泛開展有效的康復治療,并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幾年來,由于各種原因,慢性病在世界范圍內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已成為21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一類疾病。慢性病不僅是發(fā)展中國家,而且也是發(fā)達國家的主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慢性病對人類的危害越來越大,單靠臨床治療已無法控制其迅速的增長趨勢,而在社區(qū)開展的康復治療卻顯示出明顯的優(yōu)勢。有調查研究表明,通過加強慢性病的社區(qū)康復治療與規(guī)范化管理可以使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腫瘤等疾病的發(fā)病率大幅減少,顯著延長患者生命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本文分別對慢性病的發(fā)病特點以及該類疾病在社區(qū)中的康復治療和規(guī)范化管理措施進行分析和闡述,報道如下。
1 慢性病的發(fā)病特點
慢性病的發(fā)病特點為病程緩慢且呈逐漸加重之勢,引發(fā)疾病的病因復雜多樣,且常伴有不可逆的組織器官病理變化和功能障礙,長期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需要不間斷地進行保健和治療。目前對慢性病尚無確實有效的針對性治療措施使患者痊愈,只有找出可能引起這類疾病的這種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并通過有效地控制這些因素,對易感人群采取各種保護措施來減輕該類疾病對患者的影響。此外,慢性病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其發(fā)病方式和病理特征的復雜性,通常不是一個單一的病理問題。因此,對于這類疾病的治療不能采取簡單的對癥下藥的方法。
2 開展社區(qū)康復治療的意義
對慢性病患者開展社區(qū)康復治療,可使廣大患者都得到康復治療,節(jié)省患者的治療成本。減輕治療給患者家庭和社會的經(jīng)濟負擔。同時,采取慢性病的社區(qū)康復治療措施,不僅利于疾病的控制,也可以促進我國康復事業(yè)的發(fā)展。
3 慢性病的社區(qū)康復治療
3.1 加強社區(qū)康復治療的宣傳力度:加強社區(qū)康復治療的宣傳力度,使患者和家屬能了解社區(qū)治療的優(yōu)勢,而選擇這種治療方式。由于慢性病是一類長期、且一旦發(fā)生就幾乎不可能治愈的疾病。因此對于該類疾病的控制就顯得十分重要。對于這類疾病的社區(qū)康復治療可通過對引起疾病的危險因素進行有效干預來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而加強社區(qū)健康教育力度和提高社區(qū)居民的保健意識是干預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針對與各種健康問題相關的目標人群的健康知識宣傳和培訓,來提高居民的衛(wèi)生知識水平和保健意識,讓其能改變不良衛(wèi)生習慣和生活方式,消除危險因素,提高身體的免疫力,改善身體狀態(tài),最終達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3.2 提高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水平: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是我們國家整個衛(wèi)生保健體系的基礎,為廣大居民提供最便捷、有效的公共衛(wèi)生服務和基本的醫(yī)療服務。社區(qū)衛(wèi)生機構對社區(qū)內所有人群的健康進行維護。因此,通過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慢性疾病,并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
4 慢性病的社區(qū)規(guī)范化管理
4.1 建立慢性疾病管理檔案:建立慢性病患者完整的病情管理檔案是能否有效控制病情的關鍵。在慢性病的社區(qū)康復治療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病歷的書寫和病情和治療情況的記錄,建立完整的疾病管理檔案,并對相關文件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和定期查閱,以利于對患者病情的全面掌握,可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進行進一步的治療。
4.2 對慢性病患者進行定期監(jiān)測:慢性病的社區(qū)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慢性病患者進行定期隨訪,了解病情的發(fā)展情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動態(tài)管理和監(jiān)測,主要隨訪的內容包括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治療措施及效果,同時,預測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4.3 加強與上級醫(yī)院的病患管理聯(lián)系:社區(qū)衛(wèi)生組織應及時與上級醫(yī)院進行患者情況的溝通,并與其加強病患管理聯(lián)系,這也是慢性病社區(qū)規(guī)范化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這樣,一旦患者的病情惡化,需要轉入上級醫(yī)院進行進一步的治療時,上級醫(yī)院的醫(yī)生能快速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并迅速反應,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為患者節(jié)省寶貴的治療時間。
慢性病的主要治療策略是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而社區(qū)衛(wèi)生組織接觸的是范圍最廣的社區(qū)居民,是可以對疾病進行控制的最直接機構。對慢性病進行社區(qū)康復治療和規(guī)范化管理可通過建立慢性疾病管理檔案、對慢性疾病的高危人群進行監(jiān)測以及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等手段,來控制慢性病的發(fā)展。在社區(qū)中加大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康復治療和規(guī)范化管理力度,可以有效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減少醫(yī)療花費,達到控制慢性病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 李魯,施榕. 社區(qū)預防醫(yī)學[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63.
[2] 吳毅,陸蓉蓉. 加強慢性病的社區(qū)康復治療和規(guī)范化管理[J].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9,11(24):967-968.
[3] 陸蓉蓉,吳毅. 慢性病社區(qū)康復的適宜技術與規(guī)范化管理模式的研究進展[J].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9,11(24):1052-1055.
雖然沒有悠久的歷史,但潤達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始終堅持為轄區(qū)居民提供優(yōu)質、高效、便捷、經(jīng)濟的基本醫(yī)療和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努力將中心打造成“小病時的醫(yī)生,大病時的參謀,重病時的家人,社區(qū)的健康管家”。
“三師共管”將高血壓、糖尿病做到精細化管理
中心以“高血壓、糖尿病”試點探索建立了分級診療、急慢分治、雙向轉診、上下聯(lián)動的診療模式。據(jù)中心副主任黃岳青介紹,中心依托蘇州市立醫(yī)院支撐,建立了中心專家組,其中1名首席專家為蘇州市立醫(yī)院本部內分泌科科主任,另外4名專家組成員包括2名內分泌科專家及2名老年心血管內科專家,專家每周定時來中心坐診。中心全科醫(yī)師坐診時如發(fā)現(xiàn)血壓、血糖控制不穩(wěn)定、初發(fā)高血壓或糖尿病、疑似出現(xiàn)并發(fā)癥、內分泌科及心血管內科疑難病例,便會填寫專家預約單并為患者預約相應專家,同時納入中心“三師管理”。即由專科醫(yī)師負責對簽約入網(wǎng)患者進行診斷、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全科醫(yī)師負責監(jiān)督患者對??漆t(yī)師制定的診療方案的執(zhí)行情況,了解患者病情變化,做好隨訪記錄,將病情控制不良的患者及時反饋至??漆t(yī)師,以期盡快解決問題;健康管理師負責患者日常的隨訪和健康教育,對患者生活行為問題進行平價分類,做好相關記錄,強化個體化健康教育,指導患者早日實現(xiàn)日常自我管理,及時向醫(yī)師反饋患者的病情變化,負責預約患者下次隨診時間及雙向轉診等相關事宜。
對于納入管理的患者,中心以所在居委會為單位,只要人數(shù)滿20人,便在居委會開設強化管理教育班,對患者進行一系列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積極防治并發(fā)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同時以通過強化管理教育班的患者為組長,組建慢性病自我管理俱樂部,延伸發(fā)展,進一步提升慢性病的知曉率、治療率、達標率。
多方合作,專人督導,聯(lián)手防控慢性病
基層醫(yī)療機構是慢性病防控的主戰(zhàn)場,全科醫(yī)師作為社區(qū)居民健康的守門人,與居民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式關系。在慢性病防控方面,中心與多方合作,建立了良好的體系。
方法:選擇2009年2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200例,在治療中積極加強護理干預,包括建立健康檔案、綜合行為干預與建立自我管理模式。
結果:護理干預后本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和血清膽固醇值都有明顯下降(P
結論:當前老年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護理干預能在降壓的基礎上,改善患者的不合理行為,提高健康水平。
關鍵詞:護理干預老年人高血壓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31-02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隨著我國老年化趨勢的深入,我國老年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1]。血壓持久升高可有心、腦、腎、血管等靶器官損害,這就是高血壓的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2]。根據(jù)現(xiàn)代健康教育學理論,良好的知識,可以促進形成正確的信念,并能進一步指導有利于健康的行為[3]。通過開展健康教育和護理干預,促進老年高血壓病人的知、信、行改變,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壓,最終達到控制心腦血管疾病的目的。本文為此具體探討了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癥狀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2009年2月到2012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老年高血壓患者200例,入選標準:符合2005年中國高血壓聯(lián)盟公布的《中國高血壓治療指南》中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年齡≥60歲;無嚴重并發(fā)癥與精神疾病。男102例,女98例;年齡60-95歲,平均年齡69.52±9.15歲;病程1-22年,平均病程6.36±0.23年。
1.2護理方法。本文在護理干預中,嚴格貫徹高血壓三級預防的有機結合,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管理質量。①建立健康檔案:對每位患者進行健康檔案建立,內容包括基本個人情況,生活行為狀況、心理狀態(tài),初步進行分級管理。制定個體化藥物治療方案和飲食運動治療方案,以后的病情和治療變化均記錄入檔。與患者及其患者家庭溝通交流建立聯(lián)系互動機制。②綜合行為干預:主要采用個體面對面咨詢指導方式,有時召開小型座談會,并適當利用傳媒手段,使干預措施更加有效。加強對正常血壓范圍、經(jīng)常測量血壓的重要性和如何判斷血壓是否正常等方面知識的宣傳。根據(jù)血壓記錄調整控制方案,通過非藥物治療達到降低血壓??茖W的指導他們合理膳食,降低食鹽攝入;建議戒煙戒酒;進行一定負荷的體力勞動或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情以及限制超重和避免肥胖。③建立自我管理模式:對患者發(fā)放高血壓自我管理手冊,主要內容包括每日定期血壓測量記錄表格,每日服藥種類劑量提示表格,社區(qū)及醫(yī)院隨診記錄,日常生活方式改變記錄等,同時積極隨訪與詢問,保證患者自我管理意識的形成。
1.3觀察指標。觀察本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血清膽固醇變化情況。同時對本組患者的吸煙、飲酒行為情況進行統(tǒng)計。
1.4統(tǒng)計分析。使用SPSS10.0數(shù)據(jù)庫進行分析,相關結果指標采用t檢驗,P
2結果
經(jīng)過觀察,護理干預后收縮壓、舒張壓和血清膽固醇值都有明顯下降(P
3討論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成為最常見的心血管病,全球分布廣泛,目前全世界患高血壓的患者達十億,而我國約1.6億[4]。針對高血壓病在全世界范圍內流行的嚴峻性,很多學者提出了很多控制高血壓的治療和護理模式,目的都是為了尋求一種最佳的干預方法,來有效控制高血壓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5]。
前人調查發(fā)現(xiàn),很多老年高血壓患者對于高血壓重視不夠,高血壓病患者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對疾病的危害性缺乏認識,未能及時了解自己的血壓狀況,并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病的發(fā)生。同時高血壓本身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行為生活方式有關,同時也是導致其它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害因素[6]。國內外的實踐證明,在開展高血壓的社區(qū)防治時,加強高血壓基礎、病因、臨床癥狀知識等內容的護理干預十分必要。護理干預通過影響人的知識、態(tài)度來改變人的行為,促進人的合理行為態(tài)度,消除高血壓的危險因素[7]。本文結果顯示,經(jīng)過觀察,護理干預后收縮壓、舒張壓和血清膽固醇值都有明顯下降(P
總之,當前老年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護理干預能在降壓的基礎上,改善患者的不合理行為,提高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蘇中.北京方莊社區(qū)高血壓患病率與管理現(xiàn)況的調查[J].中國慢性病控制與預防,2009,7(3):136
[2]李立明.慢性病防治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幾問題[J].中國慢性病控制與預防,2008,2(6):246-248
[3]蔡建偉.淺談音樂療法與身心康復[J].中國民間療法,2010,11(8):47
[4]曹佳寧.輕度高血壓(臨界高血壓)240例7年預后分析[J].江西醫(yī)學院學報,2010,10(3):610
[5]高京紅.步行鍛煉治療中老年高血壓病[J].現(xiàn)代康復,2010,4(2):268
2006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癌癥定義為可控慢性疾病。慢性病是指病理變化緩慢,病程長,短期內不能治愈或終身不能治愈的疾病,如高血壓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病雖然不能治愈,但只要按規(guī)律用藥就能夠長期生存。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腫瘤科朱堯武副主任醫(yī)師,致力于肺癌研究近20年,認為將惡性腫瘤定義為慢性病包含了兩層意義:①腫瘤的發(fā)病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重視預防和早診早治。②盡可能將臨床發(fā)現(xiàn)的腫瘤變成可控慢性病,延緩發(fā)病進程。
朱堯武認為,慢性病的概念增強了我們戰(zhàn)勝腫瘤的信心,但也要求我們轉變傳統(tǒng)的治療理念,更需要我們將腫瘤納入到慢性病的管理模式中。而要讓肺癌成為一種慢性病,特別是晚期肺癌帶瘤生存。需要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避免不規(guī)范及過度治療。
1.不規(guī)范及過度治療
我國醫(yī)療資源尚不均衡,一些醫(yī)療單位在肺癌的治療中存在一些誤區(qū),表現(xiàn)在:
(1)首診科室首先治療
一些醫(yī)療單位各科醫(yī)生各自為政,僅從自身專業(yè)出發(fā)來診治患者。如肺癌患者遇到內科醫(yī)生便接受化療,遇到外科醫(yī)生則進行手術,遇到介入科醫(yī)生則實施介入治療。肺癌主張多學科綜合治療,包含手術、放療、化療、靶向藥物及中醫(yī)藥等,任何單一療法都無法取得最佳效果。
(2)過度治療
手術過度:肺癌手術強調徹底根治??紤]到惡性腫瘤常常無明確的界限,以及易出現(xiàn)鄰近淋巴結的轉移,一些醫(yī)生認為腫瘤的手術范圍越大越好,導致創(chuàng)傷加重,并發(fā)癥增多,甚至小細胞肺癌也首選手術,延誤了治療時機。
放療過度:一些醫(yī)生為求治愈不考慮放療反應,給予較大的放療劑量,往往造成嚴重的放射性肺炎、肺纖維化等,導致患者呼吸功能嚴重下降。
化療過度: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wǎng)絡(NCCN)指南認為:不可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化療的周期數(shù)在4-6個之間,即使化療有效,也不應超過6個周期。
(3)濫用治療技術
一些醫(yī)療單位不重視診療規(guī)范,濫用新技術,如γ-刀、氬氦刀、質子刀、超聲聚焦刀等,或盲目追求微創(chuàng)手術,不恰當?shù)貞眯厍荤R。
2.肺癌治療的基石――規(guī)范化
規(guī)范化治療根據(jù)腫瘤的生物學特征、患者的身體狀況、病期乃至患者個人經(jīng)濟狀況及其治療的意愿等因素,多學科制定治療方案,進行有順序、有計劃、有步驟、合理規(guī)范的治療。NCCN指南以肺癌組織細胞類型、臨床分期為依據(jù),以隨機對照、國際多中心、大樣本臨床試驗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為依據(jù),是肺癌臨床實踐的重要參考,明確提出了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不同策略,同時也確定了非小細胞肺癌的分期治療原則和實施細節(jié),有助于提高我國肺癌診療的規(guī)范化水平。
(1)以手術為主的多學科治療
早期肺癌首選根治性手術治療,IA期術后輔以免疫治療,不主張術后放化療。IB期可以有選擇地(高危因素)進行術后輔助化療。II期及IIIA期術后應施以輔助化療。對縱隔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尤其是一些局部晚期不能手術切除者,給予術前新輔助化療后再行手術治療,不僅能提高手術切除率,治愈率也能提高,一般2-4個周期為宜。
(2)非手術的多學科治療
主要為放、化療,適用于不適合手術切除的晚期肺癌?;暖熉?lián)合治療的對象為局限性晚期肺癌,可望提高療效,傾向于同步應用化放療為好。含鉑類為主的化療方案是肺癌化療的基礎,尤其是小細胞肺癌,二藥聯(lián)合優(yōu)于三藥聯(lián)合或單藥,化療周期以4-6個周期為宜,增加周期數(shù)并不提高療效,也不提高生存率,相反可能增加累加毒性。
非手術的多學科治療還包括分子靶向治療及中醫(yī)藥等。
3.肺癌治療的希望――個體化
規(guī)范化治療是以大樣本臨床資料為依據(jù),重點考慮的是相同臨床特征的患者群體的治療策略(矛盾的普遍性)。但由于腫瘤的異質性,并不能讓所有群體得到相同的獲益。不同種族及患者自身差異,也使得腫瘤有不同的結局和轉歸??梢娨?guī)范化治療缺乏深層次意義上的個體化治療思考(矛盾的特殊性),其結果也沒有給大多數(shù)肺癌患者的預后帶來實質性的改變。因此在積極倡導肺癌規(guī)范化治療的基礎上,還必須重視肺癌的個體化治療。
(1)基于臨床因素的肺癌個體化治療
依據(jù)疾病因素的肺癌個體化治療首要的是TNM分期。肺癌分期是一個最重要的臨床預后指標,依據(jù)分期制定肺癌的治療策略,是目前公認的個體化治療基本標準之一。中醫(yī)也認為肺癌隨病期由早到晚,病邪由淺入深,其虛證由氣虛向氣陰兩虛、陰虛、陰陽兩虛發(fā)展。
依據(jù)疾病因素的肺癌個體化治療還需要考慮病理類型。非鱗癌患者順鉑+培美曲塞組療效優(yōu)于順鉑+吉西他濱組,鱗癌患者順鉑+吉西他濱組更優(yōu)。2012年NCCN指南建議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時首先確定組織學類型,將患者分為鱗癌與非鱗癌兩大類。中醫(yī)辨證論治探討NSCLC不同病理類型與中醫(yī)證型的關系,也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有作者認為鱗癌以痰濕阻滯型為主,偏實證,腺癌以陰虛內熱型為主,偏虛證。
依據(jù)患者個體因素的肺癌個體化治療涉及的有種族、性別、吸煙狀態(tài)等,背后隱藏著不同的分子生物學特征,但最重要的是體能狀態(tài)(PS)和體重減輕指數(shù),如果PS>2或體重減輕指數(shù)>5%,則化療無益。2012年NCCN指南對于PS0~2分的患者推薦含鉑兩藥方案,對PS3~4分的患者不推薦一線化療。而中醫(yī)也認為在肺癌的預后轉歸中,在“正”與“邪”的矛盾運動中,正氣起主導作用,存得一分正氣,留得一分生機。
(2)基于藥物基因組學的肺癌個體化治療
基因組學的研究成果逐步向我們展示了肺癌尤其是非小細胞肺癌,可能是一組遺傳學上完全不相同的疾病,每一位肺癌患者是特殊環(huán)境下的獨立遺傳與變異個體,正是這種遺傳學上的差異,導致了組織學類型、細胞分化程度和臨床分期均相同的肺癌患者,對相同藥物治療的療效存在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結果。
如切除修復交叉互補基因1(ERCC1)可以預測順鉑的療效,核苷酸還原酶調節(jié)因子1(RRM1)過表達預示吉西他濱耐藥,多藥耐藥基因(MDR-1)過表達預示阿霉素耐藥,微管蛋白β亞型III(β-tubulin III)預示紫杉類耐藥,胸苷酸合成酶(TS)導致培美曲塞耐藥。
分子靶向藥物的臨床應用也已從依據(jù)患者臨床特征進行選擇(如吉非替尼、厄羅替尼對具有亞洲、女性、不吸煙、腺癌臨床特征的患者有效),逐步過渡到依據(jù)腫瘤細胞的基因結構變化特征進行治療選擇的階段。
吉非替尼、厄羅替尼等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針對的是非小細胞肺癌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但K-ras(一種原癌基因)突變可引起耐藥。EGFR單抗――西妥昔單抗(C225)也有較好的療效。
在眾多的分子靶向治療藥物中,與EGFR靶點同樣受到關注的是抗腫瘤血管藥物,其代表藥物貝伐單抗。此外,一些多靶點作用機制的藥物,如舒尼替尼、索拉非尼、范得他尼等也分別進入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試驗。
隨著對EML4-ALK融合基因、K-ras突變等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耐藥性的認識,對非小細胞肺癌已開始實施基因變異聯(lián)合或分步檢測,以使具備不同分子特征的患者在分子精細鑒定的基礎上得以接受最精準有效的治療,從而推動了治療的進步。目前針對EML4-ALK基因的小分子抑制劑克唑替尼具有令人矚目的治療效果;一些臨床試驗中K-ras與索拉非尼非也具有非同一般的療效關系;新一代不可逆雙靶點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BIBW2992,PF299804等)用于EGFR-TKI抗藥相關的T790M突變;而針對C-MET擴增,可給予ARQ197治療。在非小細胞肺癌分子靶向個體化治療的過程,讓我們看到了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歷程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使肺癌治療向個體化的目標更近一步。
4.肺癌治療的保障――中西醫(yī)結合
中醫(yī)中藥在治療肺癌中發(fā)揮了獨特的優(yōu)勢。中西醫(yī)結合能取長補短,增效解毒,在許多臨床與實驗中得到證實。臨床研究表明,扶正中藥合用化療能減輕毒副反應,增加腫瘤化療的敏感性;中醫(yī)中藥與靶向藥結合,也能降低靶向藥的毒性,延長靶向藥的緩解期;扶正與祛邪相結合有防止肺癌復發(fā)轉移的作用。
腫瘤的發(fā)展與宿主的免疫狀態(tài)密切相關。機體存在著多種免疫監(jiān)視機制,發(fā)揮抗癌作用,包括特異性和非特異性、細胞和體液免疫機制。其中以T、B淋巴細胞亞群、NK細胞等為主的細胞免疫起主要作用。中醫(yī)藥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腫瘤持續(xù)性生長和轉移需要新生血管的形成。在腫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影響因素中,最有效和特異的因子就是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和腫瘤特異性生長因子(TSGF)。VEGF不僅能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分裂增殖,而且還能促進微靜脈和小靜脈的通透性增加,因而VEGF表達對腫瘤生長和轉移具有重要作用。TSGF是腫瘤形成和增長過程中逐漸釋放到外周血液的與惡性腫瘤生長相關的糖類物質和代謝的統(tǒng)稱,對惡性腫瘤增生和腫瘤周邊毛細血管增生起重要作用。VEGF、TSGF水平降低,從而抑制腫瘤及周邊毛細血管增殖,抑制惡性腫瘤形成和生長。多個臨床研究證實,中醫(yī)藥能夠降低VEGF,TSGF水平,抑制其表達。
國家十五攻關課題“中醫(yī)藥提高肺癌中位生存期及生存質量的研究”,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非小細胞肺癌中醫(yī)綜合治療方案的研究”均已結題,結果也令人鼓舞,中西醫(yī)結合組無論在化療完成率、癥狀改善、生活質量評分、無進展生存及總生存期上均具有明顯優(yōu)勢。
在個體化治療時代,中醫(yī)藥與靶向藥結合則更具優(yōu)勢。腫瘤的個體化治療是目前的研究熱點,而千百年來中醫(yī)一直沿用的“三因制宜”,依靠望、聞、問、切的辨證論治體系治療疾病,是個體化治療的集中體現(xiàn)。中西醫(yī)腫瘤工作者在“腫瘤個體化治療”的口號下站到了一起,但中西醫(yī)對個體化的理解不盡相同,中醫(yī)依據(jù)辨證論治實施個體化治療,著重“病的人”,西醫(yī)依據(jù)細胞分子生物學特征實施個體化治療,著重“人的病”,兩者可互為借鑒補充。
個體化治療在西醫(yī),中醫(yī)的發(fā)展歷史中一直存在。所謂“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是個體化治療的最好體現(xiàn)。但其實中西醫(yī)對個體化的理解不盡相同,同的是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維方式;不同的是中西醫(yī)分屬兩種不同的醫(yī)療體系,西醫(yī)個體化治療建立在腫瘤異質化基礎上,根據(jù)不同的分子生物學特征對腫瘤分層治療,所辨為“靶”,靶同治同,靶異治異。中醫(yī)個體化治療是在病下辨證分型,同一種腫瘤在不同的個體、不同的病程表現(xiàn)為不同的證型,所辨為“證”,證同治同,證異治異。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非小細胞肺癌中醫(yī)綜合治療方案的研究”,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茀f(xié)作組肺癌診療方案”將非小細胞肺癌分為肺脾氣虛證、肺陰虛證、氣滯血瘀證、痰熱阻肺證、氣陰兩虛證五型。準確辨證是中醫(yī)療效的關鍵,正如金壽山在《金匱詮釋》自序中指出:“只識病而不辨證,……診斷上虛實不分,治療上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余”,如此離中醫(yī)精髓遠矣。
目前研發(fā)的靶向藥物主要針對單個靶點,而大多數(shù)惡性腫瘤都是多靶點多環(huán)節(jié)復雜的細胞調節(jié)過程,單一阻斷一個受體或一條信號通路不可避免地帶來耐藥問題,導致治療失敗。中醫(yī)藥多采取復方治療,具有多種有效成分和多靶點、多環(huán)節(jié),多部位效應,但往往重點不突出。因此,深入研究西醫(yī)靶向治療與中醫(yī)藥的結合,可彌補中醫(yī)藥在病灶控制方面的不足,又有希望改善西醫(yī)靶向治療耐藥狀況,延長緩解時間,我們手頭已經(jīng)有一批生存期超過了5年的晚期肺癌患者。
腫瘤是一類非常不均一的疾病,因此個體化成為現(xiàn)代腫瘤治療的基石。中醫(yī)辨證論治與西醫(yī)個體化治療在思維方式上具有相似性、實踐上具有互補性,如中醫(yī)注重“人”,西醫(yī)注重“病”,中醫(yī)雖有多靶點作用特點,但重點不突出,西醫(yī)單一靶點作用雖強,但易耐藥,二者結合可能取長補短提高療效。中醫(yī)療效取決于對“證”的準確把握,但僅僅依靠傳統(tǒng)宏觀辯證顯然不夠,需要吸收西醫(yī)個體化治療的研究成果。雖然單一西醫(yī)指標尚不能揭示中醫(yī)”證”的本質,且不具備與證型之間一一對應關系,但通過對不同分子生物學特征腫瘤細胞的生物學行為觀察,疾病發(fā)展過程中的證侯演變規(guī)律,典型證型與基因譜,證效關系與方證關系等研究,仍然有可能找到中醫(yī)證侯的分子生物學基本規(guī)律,豐富辨證論治內涵,進一步提高中醫(yī)藥療效。
將肺癌納入慢性病管理
1.像慢性病人一樣長期生存
正因為上述理由,肺癌已不再是絕癥,生存期大為延長。隨著個體化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肺癌病人完全可以依靠藥物,象其他慢性病一樣長期生存。即使無法徹底清除腫瘤,通過合理的治療,完全可以控制其生長,使之與人體和平共處,長期“帶瘤生存”。
2.像慢性病人一樣長期服藥
晚期肺癌治療擯棄了完全殺滅腫瘤細胞的傳統(tǒng)理念,取而代之的是帶瘤生存概念。研究表明,治療后腫瘤穩(wěn)定與腫瘤縮小或消失可以取得一樣的生存時間??梢娺^度治療是不必要的,只要腫瘤穩(wěn)定不發(fā)展就可以了,化療一旦取效,就可以及時轉入維持治療。
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靶向藥物,一般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只需每天服一粒,定期檢查即可,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病人長期服用降壓藥、降糖藥一樣。
中醫(yī)藥在維持治療及與靶向藥相互配合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并且能明顯延長生存時間。
3.像慢性病人一樣精打細算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取2013年4月參加北京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汝康沙龍”活動的康復期乳腺癌患者153例。納入標準:①經(jīng)病理確診為乳腺癌,并已完成手術及放化療的康復期患者;②既往和目前無精神疾病和認知障礙;③患者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④患者知曉病情,并自愿參加本次調查。排除標準:處于圍手術期或化療期的乳腺癌患者。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①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人口統(tǒng)計學資料(例如: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人均月收入、婚姻狀況、費用支付方式、民族、工作狀態(tài)等)和疾病相關資料(例如:病程、疾病分期、復發(fā)或轉移、其他慢性病、乳腺癌家族史、參加抗癌團體、手術部位、手術方式等)。②創(chuàng)傷后成長量表(PosttraumaticGrowthInventory,PTGI):該量表最初由美國學者Tedeschi和Calhoun[6]于1996年設計開發(fā),用于測量創(chuàng)傷后正性改變的程度。量表包括人際關系(7個條目)、新可能性(5個條目)、個人力量(4個條目)、精神改變(2個條目)和欣賞生活(3個條目)5個維度,共21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0~5分評分法:0分表示“完全沒有經(jīng)歷這種轉變”,5分表示“這種轉變非常多”,得分越高代表PTG水平越高。該量表內容效度為0.98,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數(shù)為0.85[7]。該量表已廣泛應用于惡性腫瘤[8]、車禍[9]等人群。由于每個分量表條目數(shù)不同,得分之間不具有可比性,因而本研究將分數(shù)轉化為百分制分數(shù)進行各分量表之間的比較:百分制分數(shù)=(量表實際得分/量表最大可能得分)×100。
1.2.2調查方法由乳腺科護士組成調查小組,調查前對護士進行統(tǒng)一的培訓,講解問卷填寫方法。并于2013年4月在北京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的“汝康沙龍”活動中發(fā)放問卷,由調查對象自行填寫,20min后收回問卷,并對問卷的完整性進行初步檢查。本研究共發(fā)放問卷160份,回收有效問卷153份,有效回收率為95.63%。
1.2.3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包輸入數(shù)據(jù)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進行描述;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百分比進行描述;影響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線性逐步回歸分析。
2結果
2.1康復期乳腺癌患者一般資料本組患者均為女性,年齡31~73(56.88±8.01)歲;病程0.5~30年,中位數(shù)為5.5年。其余一般資料見表1。
2.2康復期乳腺癌患者PTG狀況(見表2)2.3康復期乳腺癌患者PTG影響因素分析年齡、病程與PTG的單因素分析使用Pearson相關分析,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r=-0.012,P=0.036)和(r=0.238,P=0.004)。其余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單因素分析結果指標包括: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婚姻狀況、費用支付方式、工作狀態(tài)、疾病分期、復發(fā)或轉移、其他慢性病、參加抗癌團體、手術部位和手術方式。以PTG總分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指標為自變量,自變量賦值方式見表3。最終有4個變量進入回歸方程,其中病程和人均月收入為正相關因素,疾病分期和其他慢性病是負相關因素,結果見表4。
3討論
3.1康復期乳腺癌患者PTG水平較高本研究康復期乳腺癌患者的PTG總分為(75.42±3.20)分,明顯高于國內外的研究結果[3,10-11],其原因可能是:首先,本研究的調查對象均為參與某醫(yī)院“汝康沙龍”活動的康復期乳腺癌患者?!叭昕瞪除垺笔且孕睦砜祻蜑槟繕说娜橄侔┗颊咝睦碇委焾F體,以多種方式的教育和心理康復輔導為她們提供持續(xù)的心理支持。有研究表明,參加抗癌組織的乳腺癌患者表現(xiàn)出更好的PTG水平[7]。其次,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也對PTG的產(chǎn)生有一定影響。再次,康復期乳腺癌患者經(jīng)過診斷、手術和放化療后,對于目前的身體狀況基本接受,并且乳腺癌及其治療為患者帶來的創(chuàng)傷促進了其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故欣賞生活維度得分最高。同時,患者會對生活進行重新規(guī)劃,找到生活的新方向,在處理疾病與治療相關問題中變得更堅強和自信[6],且愿意花更多精力于改善人際關系。但精神改變維度得分最低,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中國真正參與宗教、有的人數(shù)比例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2]。
3.2康復期乳腺癌患者PTG水平影響因素分析
3.2.1病程表4結果顯示,病程越長,患者PTG水平越高。隨著病程的推移,乳腺癌為患者帶來的負性影響逐漸減弱,同時,其對自身和人生的認識也在不斷地全面和深刻,對疾病所帶來的正性改變擁有更多感受和體驗,同時愈發(fā)擁有開拓新生活和嘗試新事物的認知與感悟[7],越可能產(chǎn)生更高的PTG。提示醫(yī)護人員應在患者患病早期即進行心理護理,幫助患者度過疾病早期階段,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從而促進其PTG發(fā)展。
3.2.2人均月收入表4結果顯示,人均月收入與患者PTG水平呈正相關。人均月收入較高的患者一般不用擔心此次患病對家庭造成的經(jīng)濟負擔。且有研究表明,家庭收入較高的患者更能有多種渠道獲得疾病相關信息[13]。相對而言,她們能用一種更為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此次患病,并積極尋找最適合的治療及保健方式。而人均月收入較低的患者常擔憂患病所帶來的經(jīng)濟負擔,她們遭遇的情境具有更大的挑戰(zhàn)性,增加了她們體驗積極改變或成長的難度[14]。因而對低收入患者,醫(yī)護人員應針對其家庭經(jīng)濟狀況與患者商討最為經(jīng)濟有效的治療方案。對仍無法支付最經(jīng)濟治療方案的患者,醫(yī)護人員還可以幫助其向癌癥康復組織或慈善機構求助,以克服實際困難,促進其積極心理改變。
3.2.3疾病分期表4結果顯示,康復期乳腺癌患者的PTG水平隨疾病分期增加而下降。癌癥分期較早一般代表疾病預后較好,患者更易對自己的身體和生活狀況有較為樂觀的估計。較高的生存率對患者有更多的心理暗示和鼓勵作用,在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信心的同時,也促進了PTG的產(chǎn)生。而分期較晚的患者往往對身體和生活抱有不良的估計,影響了心理調適過程,也影響了PTG的產(chǎn)生。因而在臨床上,對于分期較早的乳腺癌患者,醫(yī)護人員應給予充分的信心支持,而對于分期較晚,預后較差的乳腺癌患者,可以通過與病情更為嚴重的病例比較,讓患者意識到自己的情況并不是最差,促進其治療康復的信心。另外,還可以使用心理暗示或病友示范的方式,建立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采用傳統(tǒng)的放化療進行肺癌治療,患者要經(jīng)歷難以忍受的藥物毒副反應,而且失敗的次數(shù)越多,后續(xù)治療效果越差。分子靶向藥物的出現(xiàn),為患者戰(zhàn)勝肺癌帶來更多勝券。
目前,肺癌通常有手術、放療、化療和靶向治療等治療方案。每個病人治療方案的選擇以及療效取決于多種因素,因此,在多個可能的治療方案面前應全方位考慮,選擇最合適的綜合治療方法。相信不久的將來,晚期肺癌有望真正變成一個慢性病,像糖尿病、高血壓病人一樣,在醫(yī)生指導下在家服藥,病情就可以得到長久控制,帶癌生存。
分子靶向治療是在對腫瘤分子生物學了解的基礎上,以病變細胞為靶點的治療,能高效并選擇性地殺傷腫瘤細胞,減少對正常組織的損傷。臨床應用也證實了分子靶向治療藥物治療效果好,副作用小。特別是隨著對腫瘤生物學認識的逐步加深,分子靶向治療藥物已成為全球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領域的亮點,特羅凱、易瑞沙、愛必妥、貝伐單抗等靶向藥物已經(jīng)成功應用于臨床,與放化療協(xié)同作用,使腫瘤綜合治療科學性更趨完美,治療有效率提高至少20%以上。
早期非小細胞肺癌通過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可以獲得很好的療效,I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將達到60%~80%。所以,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進行檢查。目前最常用篩查手段是胸部X線片,但是一定要找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進行操作。
分子靶向治療不能完全代替?zhèn)鹘y(tǒng)治療。癌癥很難用單一的治療方法治愈,應提倡“雞尾酒”理念,根據(jù)患者的機體狀況,腫瘤的部位、侵犯范圍和發(fā)展趨向,合理地把生物治療與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局部高溫、局部冷凍、局部化療、栓塞療法相結合,制訂個性化綜合治療方案,提高療效和保持最好的生活質量。
有肺癌高危因素的患者應定期進行檢查,包括長期吸煙,尤其是年齡大于50歲的男性;直系親屬有肺癌者;工作或生活環(huán)境中存在致癌因素者;肺部反復慢性損傷者,如反復感染、肺結核等。特別是患者咳嗽久治不愈;胸痛,尤其是深呼吸時加重者;肩痛伴有手指麻木;伴有或不伴有眼瞼下垂;聲音嘶?。黄渌珞w重下降、呼吸短促、支氣管炎反復發(fā)作等,需要早期篩查排除肺癌。
慢性病不能光依賴小藥箱
不少老人了解一定的自我保健知識,或“久病成醫(yī)”,在家里備了小藥箱,認為慢性病在家治療既省事又省錢。還有的慢性病患者,憑著自己多年看病吃藥得來的一知半解或道聽途說的“他人經(jīng)驗”給自己開處方,這樣做隱患很多,弊大于利,甚至會導致嚴重后果。
專家點評:有些疾病發(fā)病初期的癥狀可能與老年人原有的某些慢病相似,如果得不到及時、規(guī)范的治療,往往會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即使是慢性病,也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定期復查。
看病要有全科意識
總的來說老年人身體各器官的功能在衰退,同時患有多種疾病的可能性增大,但老年人還是習慣哪兒不舒服就看哪科,看病缺少全科意識。
專家點評:看病前最好先由全科醫(yī)生診斷一下患有哪些疾病。再請醫(yī)生建議主要應先治哪種疾病,輔助治療哪種疾病。這樣既節(jié)省時間,又有利于身體恢復健康。
別把心理問題不當病
抽樣調查顯示,離退休前后生活的急劇變化和大腦功能的退化,使70%的老人或多或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27%的人有明顯的焦慮、憂郁等心理障礙,0.34%的人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癥狀,0.75%的人患有老年癡呆癥。心理問題現(xiàn)已成為嚴重影響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之一。
專家點評:絕大多數(shù)老年人認為心理問題不是病,也不懂得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使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質量都受到影響。老年人出現(xiàn)心理問題時及時看心理醫(yī)生,進行心理調整,多與人溝通,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
吃藥不能跟著廣告走
過分相信廣告,是老年人用藥的一大誤區(qū)。
專家點評:老年人既擔心自己有病,又怕到醫(yī)院檢查出病,就自己看廣告買藥。結果常常是藥不對癥,花了不少冤枉錢,也沒有治好病。因此,吃藥最好聽從醫(yī)生的意見,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少花冤枉錢。
用藥劑量、療程要遵醫(yī)囑
程阿婆得了胃病,看病時醫(yī)生給她開了一種藥,并囑咐她吃完后復查。她一吃就感覺好多了,藥吃完了她沒再去看醫(yī)生,而是自己到藥店買來這種藥服用,且一吃就是半年,直到出現(xiàn)持續(xù)腹痛、腹脹的癥狀才上醫(yī)院。醫(yī)生說是藥物服用時間過長所產(chǎn)生的副作用。為了減少上醫(yī)院的麻煩,自己隨意改變藥物的劑量和療程的現(xiàn)象,在老年人當中十分常見。
專家點評:自主用藥對于老年人來說是最危險的。因為許多藥物長期服用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很多老年病患者都需要終身用藥,并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對長期服用的藥物定期進行適當?shù)恼{整。
少花錢看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