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工藝美術運動的局限性范文

工藝美術運動的局限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工藝美術運動的局限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工藝美術運動的局限性

第1篇:工藝美術運動的局限性范文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出現了一種所謂的工藝美術運動,而這個運動包括了繪畫,雕塑,設計,建筑,首飾,服裝,瓷器等各個領域無不涉及,可以說是一次藝術全運動,對于藝術史是空前規(guī)模的。就在這次藝術運動中,出現很多知名的藝術家,享譽世界。

一、現代藝術的分類

現代設計包括范圍很廣,大致可以分為:

(1)工業(yè)產品設計。包括交通工具,機床,電器,家具,加工技術,新材料的開發(fā),處理。

(2)視覺設計。像標志設計,商品宣傳設計,電視電影設計,印刷美術設計等。

(3)環(huán)境設計。如室內設計,建筑設計,庭園設計,都市設計等。以上三點的設計是互有關聯,互相綜合的?,F代設計是應用各種工業(yè)原料,應用一切科學手段,材料學,人體工程創(chuàng)造和制作能納入工業(yè)生產軌道的美和用的設計。

二、格羅皮烏斯和康定斯基在藝術領域的成就與貢獻

在20世紀的德國,出現了著名的包豪斯藝術設計,在其宣言中提出了讓純藝術的藝術家們和普通工匠們聯合起來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而他們結合的新產物就是建筑。確實如此,建筑其實就是造型藝術的衍生品,許多在繪畫史上杰出的大藝術家們,都在建筑方面有很深的造詣,把繪畫藝術與建筑結合起來,正如米開朗基羅一樣。文藝復興建筑如此輝煌,得益于當時的社會平和。到了20世紀,包豪斯設計藝術的出現,現代藝術從此又達到了新的平臺,使藝術領域更加廣泛,不再限制人們的原有思想。格羅皮烏斯對包豪斯的設想當中,他的其中一個思想非常的重要,可以說從本質上講,美術和工藝不分家,只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不同的藝術活動。包豪斯藝術沒有明確的局限性,從而出現了像康定斯基,克利,穆希這些藝術家。包豪斯藝術大膽創(chuàng)新,思想前衛(wèi),對現代藝術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下面說說大藝術家康定斯基,康定斯基在包豪斯藝術教學中對幾何形狀的精妙運用,極大的影響了包豪斯的設計語言,但他一生的57件藝術作品被德國納粹沒收。康定斯基一生藝術多變,經歷了不同時期,每一個時期都有不同的藝術的特色,印象派,野獸派,抽象繪畫他都有所了解并且嘗試,后來經過多變,從單純的點線面的模仿嘗試到后來的在二維平面上的幾何概括圖形,他在繪畫上的一句名言是:客觀物象損毀了我的繪畫。如果要進行寫實具象描繪,就必然放棄心靈上的自由描繪,由于他生活在包豪斯藝術之下,所以他放棄了寫實手法。而蒙德里安,他主要是進行抽象創(chuàng)作。他在畫布等二維平面上進行色塊,線條的幾何圖形的組合,從而達到視覺平衡,逐漸確立自己的抽象畫風。蒙德里安是抽象集團的中心人物。他的作品常給人一種神秘主義的超越感。蒙德里安的這種獨特的畫風,對于后來的藝術設計,特別是運用色彩和線條的組合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進行現代運動的設計師想通過大規(guī)模的生產最終得出反對裝飾風格的純幾何形式。最鮮明的代表就是包豪斯設計學校。他們致力于從事最新觀念和最先進的設計,他們強調一種單一的現代運動的設計方法,即利用現代材料和工業(yè)生產技術,以原色紅、藍、黃和圓形以及方形為基礎形成純幾何形式。在后來的發(fā)展中,現代設計也被稱為國際風格。這是因為這一新方向產生的巨大影響而予以的美稱。包豪斯設計中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國內設計師學習的地方,尤其是藝術家康定斯基的幾何抽象繪畫作品,比如色彩的運用,線條的位置擺放,線條的粗細對于設計畫面的影響,還有顏色面積的大小對于作品平衡起到了什么具體作用,這些看似不是很重要,其實對于好的設計作品確實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且這些也是現代藝術和藝術設計之間的橋梁。

第2篇:工藝美術運動的局限性范文

【關鍵詞】多元文化美術教學

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多元文化知識,能使美術專業(yè)的學生藝術素養(yǎng)得到全面的提升:使學生深入理解東西方美術的差異,理解東西方美術相互融合借鑒和相互促進,培養(yǎng)學生掌握多種繪畫技能,提高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拓寬美術課的教學內容,豐富學生對美術知識的體驗,增強美術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和互動,從而引導學生建立對生活中各種視覺形象的思考能力和解讀能力;美術學科是人文性質極強的學科,不能單純視為技術訓練,高度重視美術史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中外美術作品的正確認識,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鑒賞能力。多元文化對教學的影響也是全面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是促進美術教學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把它們融合運用到美術教學課堂中,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我們要改變以往對美術教學的狹義認識,促進教師素質的全面提升。師專美術系的學生入學前繪畫基礎薄弱,文化知識儲備量少,與多元文化的培養(yǎng)目標存在距離。多數學生對多元文化重要性認識不夠,僅停留在單一技術訓練的層面,這種片面認識的局限性,會阻礙學生的藝術發(fā)展,這與師范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相差甚遠。而對當前學生的現狀,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重視多元文化的學習,充分認識多元文化對美術的影響,認識多元文化對學生繪畫技能和藝術素養(yǎng)全方位的提高具有積極的意義和作用。

一、在廣泛多元文化背景下,深刻解讀美術作品

美術教育是人文學科,凝聚著濃厚的人文精神。在中外美術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從繪畫的表現形式、技法去分析,更要從多元文化的背景入手去分析美術作品的內容形式。教師用文化比較的方法,可以使學生看清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藝術作品具有不同的面貌。例如,講解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時,可以聯系古代社會的經濟發(fā)展、橋梁建造的歷史背景去分析,并結合西方美術作品,通過中西對比分析,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術作品在表現方法、構圖透視上的差異,加深學生對中西美術的理解和認識。在講解《清明上河圖》時,可以重點分析中國繪畫和西洋繪畫中透視的不同:《清明上河圖》采用的是中國傳統的散點透視,整個作品是長卷的形式,像電影移動鏡頭一樣,將北宋京都汴梁的景物都收入畫中,這種獨特的移動視點觀察方法,展現了北宋經濟繁榮、廣闊壯觀的社會面貌。這是西洋繪畫的焦點透視無法呈現的,因為焦點透視在表現場面上是有局限的。焦點透視建立在固定的視點中,和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是一樣的。而中國畫的透視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透視規(guī)律,和中國畫形和色的技法相吻合。西方繪畫則重視寫實,描繪背景符合自然的環(huán)境。比如,在俄羅斯畫家的《伏拉基米爾路》中,畫家利用焦點透視原則,把通向西伯利亞的道路如實描繪,起伏不平、彎曲深遠,更通過這樣構圖加深了主題思想。再如,講中國山水畫時要與西方的風景畫進行對比講解,分析不同地域、民族審美的差異,造成了二者在表現方法的截然不同。中國畫在描繪山水畫時,也和西方的風景畫不同,它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畫家可以“驅山走海”,把千百里的山川景物都組織在一起。元代畫家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描繪的是富春江一帶秋初景色,峰巒坡石,多有起伏變化,云樹蒼蒼,疏密有致。其間有村落,有平坡,有亭臺,有漁舟,有山橋,有平沙及溪山深遠處的飛泉,展現內容豐富,正是“景隨人遷,人隨景移”的藝術效果。而在西方的風景畫中,主要描寫對特定環(huán)境、時間、光線下的景物狀態(tài),不能像中國畫那樣自由地發(fā)揮。印象派畫家莫奈的《花園里的婦女》就是表現陽光下強烈的冷暖對比關系。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努力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的精神,引導學生通過中西對比、討論、師生對話等學習方式,提高對美術作品的鑒別能力和欣賞能力。在實際教學中采用多媒體直觀教學,也可以加深學生對中外美術作品的理解和認識。

二、樹立多元美術觀念,了解東方繪畫和西方繪畫的差異

提高對東西方繪畫的認識,學生要明確認識到當代存在兩個繪畫門類。一是源于歐洲的西洋畫,包括油畫、水粉畫、水彩畫;二是源于我國的中國畫,包括工筆和寫意兩種形式。這兩種繪畫在造型、美感追求、色彩、構圖及解剖學和透視等應用上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要特別指出,這兩種繪畫在材料工具的使用上也是不同的。西洋畫在美感的追求上,在物象形體的塑造上,追求寫實,具有獨特的藝術魄力。西洋畫在表現方法上,運用明暗的表現手段,使物象具有立體感、空間感、質量感、色澤感以及光線感,同時還賦予了繪畫形象具有豐富的層次,含蓄的韻味和逼真的藝術效果。西洋畫在色彩的表現上非常突出,運用條件色表現物體在光源、環(huán)境相互影響下的真實色彩,描繪出的物象真實感人,令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西洋畫在解剖學和透視學的應用上非??茖W,在透視學上,應用焦點透視,把畫面的物象體積控制在一個焦點范圍內,突出了物體的體積關系、空間關系,從而使畫形象具有真實的美感。西洋畫在工具、材料的使用上也有鮮明特點。西洋畫包括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工藝美術等門類,使用的工具源于歐洲。由于技法和造型的特點,決定了西洋畫的工具和材料與中國畫不同。油畫使用不同型號的筆。豬鬃筆筆頭平扁像刷子,筆毛堅硬適合厚涂法;軟毛制成的獺毛筆和狼毫筆,適宜細軟的畫布;也有圓頭筆適合畫線條,如樹枝、草之類。西洋畫中的水彩、水粉都是畫在紙上,而油畫是畫在粗細不同的畫布上,版畫是木板、石板、金屬板制作,拓印在紙上。中國畫是東方文化的結晶,是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產。中國畫在造型的美感追求和表現上是與西洋畫不同的。中國畫是用線描來表現形體,而西洋畫的基礎是用素描和色彩的方法來塑造形體,中國畫的造型原則是“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洌皇羌兇饪陀^如實描寫,而是追求精神世界的實質。中國畫色彩的表現上,多用固有色把物象畫得十分精細逼真,多用概括象征性的色調來表現宏大的構圖場面。中國畫在透視學的應用上,采用的是散點透視。北宋畫家王希孟的青綠山水畫作品《千里江山圖》,以長卷的形式,把祖國錦繡河山描繪得雄渾壯觀、氣勢磅礴。畫面中連綿的群山、浩淼的江河湖水、亭臺樓閣、茅屋村舍、駛船、行旅、飛鳥等都巧妙地組織安排在一幅畫中,表現手法盡顯“咫尺千里之趣”。這種透視遠遠超出了人的視野范圍,是散點透視應用的典范。國畫在工具、材料的應用上也和西洋畫不同。國畫的用筆是我國特產的毛筆,有不同型號與材質。其中狼毫多用于勾線,而比較松軟的羊毫筆多用于渲染涂色。中國畫使用的生宣紙和熟宣紙也是中國特產,熟宣紙適合畫工筆畫,描繪的形象細致入微,而生宣紙適宜水墨畫,描繪的形象生動概括。國畫在繪畫技法上也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兩種形式。工筆畫把物象描繪得工整精細,結構明確,輪廓清晰,在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的刻畫中都十分精細、富有情趣、栩栩如生。寫意畫用整體的觀察方法,概括地使用筆墨技巧,用潑墨、破墨、積墨、焦墨等方法,以及濃淡不同的墨色來表現形體,把物體的質感、空間感、虛實、遠近都表現出來,雖不像工筆那樣細致入微,卻使描寫的景物更加突出,生動自然。中國畫與西洋畫經過互相影響和借鑒都得到了發(fā)展。這主要表現在國畫吸收了油畫的長處,在物體人物的造型上都加強了體積的描繪。而近些年來各博物館的全景畫則是油畫吸收國畫散點透視的具體體現。

三、在基礎教學中注意多元學科的滲透和聯系,提高學生的繪畫技巧

美術與其他學科是相互聯系的,美術中的色彩與光學有關,19世紀法國印象派畫家就是從光學原理中得到的啟發(fā),重新認識自然界的色彩,對能改變固有色的陽光進行了研究,發(fā)現物體在陽光的作用下真實的色彩,改變了歐洲油畫的色彩灰暗沉悶的面貌,開創(chuàng)了條件色的新時代。繪畫的抒情性常常和音樂、詩歌相通,我國著名油畫家吳冠中,在他的風景畫別強調油畫色彩的用筆技巧和音樂感。在他的畫作《札什倫布寺》中,淡雅的暖灰色、秀麗挺拔的樹叢和一排沿墻而走的人物,這色調是和聲,線條是節(jié)奏,條條點點構成旋律。描繪在和煦陽光下的景物,運筆柔潤,體現了風景畫是見景抒情,而不是局限性地見景畫景。畫中有詩,是中國繪畫普遍的品性,將詩文、書、印與繪畫融為一體,是中國畫特有的形式美。詩、書、印是中國傳統繪畫中“題畫”的要素,在畫中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詩情畫意相映生輝。清代畫家奚岡的《晚晴圖》,山水間沒有畫人,然而由于作者題上“隔岸游人何處,數聲雞犬夕陽殘”,觀者“讀”此畫時,似見游人徜徉于山水間,正所謂“題詩之妙,在于使畫盡而意無盡?!彼栽诮虒W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詩詞歌賦等不同的學科資源,豐富課程內容,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綜上所述,美術學科只有與其他學科相互影響聯系,才能使學生提高繪畫技巧,畫作生動自然,富有藝術感染力。

四、利用多元文化促進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的全方位提高

美術專業(yè)的學生必須認識到,只有廣泛地學習各種文化知識,具備多方面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才能把繪畫的主題突出表現出來。美術專業(yè)學生還要了解創(chuàng)作過程是多元統一的,是構思、構圖、生活感受、繪畫技巧等多種因素的相互聯系作用,只有把這些因素融合到創(chuàng)作中,才能提高創(chuàng)作能力。

(一)形象構思

美術的形象構思是通過繪畫的造型方法來完成的。這些形象不是虛幻的,而是來自于生活的真實形象。在基礎課中,安排室外寫生、速寫來記錄生活中的形象,這對創(chuàng)作是有好處的。美術專業(yè)的學生應隨身帶著速寫本,多畫一些生活中的場景,特別是人物運動的動態(tài)速寫,以鍛煉觀察形象和迅速把握人物動態(tài)特征的能力。一些學生在畫運動中的形象時,覺得非常困難,這就是因為在基礎訓練過程中缺少速寫訓練。默寫在創(chuàng)作中也非常重要,眾所周知中國傳統繪畫尤其重視默寫能力,比如《清明河上圖》《韓熙載夜宴圖》等都是畫家目識心記繪制的經典作品。

(二)構圖

構圖就是把生活中的很多形象聯系在一起,放進同一個畫面中。其中人物、事物等,都要處理得當,呈現生動、完整的藝術形象。構圖對畫面所起得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早在東晉時期,顧愷之就提出了“置陣布勢”,為我國繪畫構圖理論創(chuàng)造了高位置的起點,開辟了廣闊的范圍,顯示了古代畫家對于構圖能量的真知灼見。之后南北朝時期謝赫提出“經營位置”,指出構圖與形、色、筆、墨等其他形式要素的聯系。在基礎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強調構圖在繪畫中的重要性,讓學生多做一些構圖練習,并欣賞一些前輩大師的構圖方法,提高構圖能力。

(三)創(chuàng)作源于生活

美術創(chuàng)作,必須源于生活。如何在生活中選取題材,是我們在創(chuàng)作中遇到的難題。首先,應指導學生如何看,不能從概念和主觀想象中出發(fā),不但要對傳統文化全面修養(yǎng),還要對生活全面修養(yǎng)。一些學生缺乏生活修養(yǎng),始終找不到繪畫題材,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要利用優(yōu)秀的作品啟發(fā)學生去發(fā)現生活中的題材。法國畫家夏爾丹創(chuàng)作的家庭風俗名畫《餐前祈禱》描繪了一位慈愛的母親在準備好午餐后教育兩個孩子做餐前謝恩祈禱的生活情景。整個畫面畫風樸實、造型嚴謹,色彩上以褐色作基調,使用白色、藍色、棕紅色的柔和對比,營造了一個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的典型環(huán)境。這幅畫取材于社會下層人民的日常生活,但卻具有獨特的藝術感染力。這使我們聯想到19世紀法國雕塑藝術大師羅丹說過的一句話:“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是缺少發(fā)現美?!?/p>

(四)繪畫技巧

繪畫技巧與美術創(chuàng)作是相互聯系統一的,造型能力的強弱決定創(chuàng)作作品的優(yōu)劣,所以美術專業(yè)的學生一定要重視造型能力的提高,只有把素描、色彩、解剖、透視等多方面的因素都融合到創(chuàng)作中,才能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反之,如果造型能力太差,即便對生活感受很深,題材很新穎,也難以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提高造型能力,首先要學習素描,因為不能深入學習素描就沒有堅實的造型能力,就談不上創(chuàng)作。古今中外的許多著名畫家無不具有高超的素描造型能力,如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徐悲鴻等,他們都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素描作品。學習素描,把構成素描的形體結構、明暗色彩、比例、解剖、透視等多種因素都融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觀察力和表現力。此外,要重視色彩在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提高學生用色彩塑造形象的能力,認識光源色和條件色,培養(yǎng)對色彩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使學生在創(chuàng)作中能充分發(fā)揮色彩的作用。

五、結語

綜上所述,多元文化對美術教學的影響是深刻的,在深化教學改革中,多元文化對美術教學起到了推動作用,探索出了適合美術師范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學方法。美術教學只有建立在廣泛多元的基礎上,把多元文化融合滲透到美術教學中,才能使學生的視野更開闊,知識更豐富,體會多種藝術形式和文化情趣,提高對美術多元性的認知水平和藝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浴.西方美術史綱[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80.

第3篇:工藝美術運動的局限性范文

關鍵詞:數字時代;暢銷書;版式設計

中圖分類號:TP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19-0319-01

數字時代新型出版物電子圖書正逐步改變人們傳統的閱讀方式,傳統書籍曾經的主流地位不再,甚至連圖書作為物質形態(tài)存在的價值也遭動搖,如何使書籍裝幀作為一種藝術的獨立存在變得異常重要,本文積極探索富有書卷氣和文化內涵、具現代感又不斷創(chuàng)新的版式設計新方向,增強書籍對讀者的吸引力,提升傳統書籍的整體形象,全面提高國民閱讀率。

1 版式設計概述

所謂版式設計是指對原稿進行圖表、體例、結構、層次等方面的技術性處理,也是將各種文字、圖形及其它視覺形象等進行排列組合并表現的一種設計方法,是書籍的內文設計與裝幀、開本、封面等形式協調,達到實用、經濟、美觀的目的。恰當的版式設計可以傳遞書籍內容信息并使讀者獲取美感,使書籍更加吸引讀者。

2 數字時代下書籍版式的設計與發(fā)展

數字化時代空前的信息獲取空間和信息發(fā)展的不確定性以及過度豐富、良莠不齊的信息來源使大眾陷入了一種視覺迷亂的狀態(tài)?!耙曈X迷亂”在這里是指當前多元背景下書籍版式設計出現的風格多樣性、技術性以及先鋒實驗性等特點,版式從傳統的靜態(tài)發(fā)展為動態(tài)設計,固化的視覺編排延展為互動形式的可變設計。從視覺信息不同的承載形態(tài)和革新樣式中,積極探索書籍版式設計的新發(fā)展,對推動我國書籍整體設計的發(fā)展和提高全民精神文化修養(yǎng)具有深遠意義。

2.1 體現書籍的書卷氣和文化感

書籍是文化的載體,又是一種特殊商品。中國的書籍設計傳統極具文化氣息,它采用豎版、宣紙和線狀形式,散發(fā)書卷氣和文化味道,抓住這一精髓是今天版式設計的基礎。然而當下設計業(yè)內普遍存在一些認識誤區(qū),比如很多年輕設計師,慣用英文字母編排,認為中文字老土、不具設計感,在很多版面中都將中文處理的很小或避免使用中文,這是對書籍裝幀傳統的粗暴割裂和破壞,優(yōu)秀的版式設計是基于書籍所體現的文化傳統,而不是對外來設計的生搬硬套和簡單模仿。

2.2 體現書籍的設計創(chuàng)意

設計構思是設計者思維水準的體現,也是評價一件設計作品優(yōu)、劣的重要標準之一。設計者可通過紙張質地、圖文等視覺要素表達心理感受,例如采用不同的紙張,以紙張的質地和給接觸者帶來的觸摸感受形成某種隱喻式的表達或心理暗示,對書籍內容進行一種外象揭示;再如在文字設計上可進行大膽的圖形化構思,或將文字轉化為點、線、面的意象,而不拘泥于其內容上的意義;或是使圖文達成和諧整體,文即是圖,圖即是文;抑或將文字與具象形態(tài)組合即對文字進行形象化構思。綜上,通過對文字的排列組合、打散重構等各種形式變化,用創(chuàng)造性的文字圖形傳達不同的書籍內容。

2.3 體現書籍的個性

版式設計應體現書籍本身的多樣性思想,以傳統書籍的版式設計為例,可先放大書籍的傳統因素,再融入時下時尚個性元素,以現代技術手段表現,在此過程中,允許版式設計稍顯稚嫩或不夠完整,太過嫻熟易流于對形式的表面追求,缺乏版式設計應有的探索性和實驗先鋒性,在程式化與實驗性之間尋求恰當的結合點,設計雅而不膩、艷而不俗的書籍。

2.4 反對形成風格

書籍本身的體裁風格多變,應避免形成某種固定的設計風格,比如對于傳統書籍的版式設計,可從中挖掘現代設計語言,既保持書籍內容原貌,體現文化品味和書卷氣,又傳達時代氣息,而非純粹做仿古品;而卡通、電玩類書籍則主要表現其前衛(wèi)、時尚的先鋒性特點,可以靈活的文字變化、精美的視覺符號和動態(tài)圖形給人以充分視覺刺激,滿足視覺欲望??傊?版式設計應在吸納書籍內容基礎上,善于鑒別、界定其不同點或突出之處,將眾多書籍通過不同風格的版式設計傳達出各自不同的意味。

3 從暢銷書類型看數字時代版式的設計及發(fā)展

3.1 從《美麗教主之變臉天書》看生活保健類書籍的版式設計

關注生活品質已成為當下大眾的一種生活理念,生活保健類圖書一躍成為書店銷售主流,其版式設計呈現出多元變化。以伊能靜《美麗教主之變臉天書》來看,該書采用無版心設計,色彩艷麗,圖案、裝飾物和文字等均為歐洲工藝美術運動的繁復華麗風格,整體營造一種華貴優(yōu)雅、高品質生活的氛圍;并大量選用攝影圖片,以攝影的真實性獲取讀者的好感和信任,引發(fā)讀者對自身參與書籍內容以及后續(xù)效果的種種聯想;封面文字用宋體結合卷花圖案,傳達女性的浪漫雅致情結,正文以黑宋體為主,大標題為黑體,小標題為紅宋,極簡的文字變化引導讀者關注內容信息;細節(jié)處設計有卷花藤蔓圖案作為符號元素,貫穿書籍每版的左排在書口處,全書版式設計營造了輕松休閑、自由開放的意境,文字、色彩、圖形、版心等各要素的設計都緊密貼合書籍傳播美、影響美、借鑒美的主旨,重視與讀者的心神交流。娛樂生活保健類書籍因其真實手感、審美享受和方便即時的閱讀特點定將擁有眾多的讀者群。

3.2 從“百家講壇”系列書看傳統經典文化書籍的版式設計

“百家講壇”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易中天的《品三國》開創(chuàng)了傳統經典文化大眾通俗化的先河,封面版式設計以三國英雄人物中的蜀國五虎上將之一“金槍”趙云作為主體形象,表達亂世造英雄的氣勢;文字為超大、超粗的宋體縱向排列,穩(wěn)中顯氣勢;黑背景上為白色書名,紅色作點綴,大氣磅礴的精神內涵與內容十分貼切。另一部經典文學新解《于丹〈論語〉心得》主要是通過其人生體會以心得的方式解讀《論語》,圖片選用國畫青綠山水,折射出靈性、清雅、人與自然和諧融合的精神內涵,文字以清秀的宋體為主,色彩選用中國的傳統黃色,代表權力和神圣,契合孔子的言行、思想對中華民族心理素質和道德準則等方面的深刻影響,全書傳達出濃厚的文化氣息。此類書籍以通俗大眾的語言重釋經典,熱銷反映了大眾“觸摸”經典文學、提高自身素質的文化心理需求。這類書籍的版式設計可綜合考量其文化特質和大眾視角,推出一系列有收藏價值的版本,這是電子圖書所不可企及的。

3.3 從《老照片》看重讀經典系列書籍的版式設計

重讀經典是圖書市場對讀者慣用的誘導方式,制作圖文并茂的讀本又是重印經典的常規(guī)做法,山東畫報出版社推出“重讀《老照片》”系列書,以還原文化變遷和瑣屑的真實生活為主旨,懷舊情懷深受歡迎。但該系列書在版式設計上略顯簡單,開本選擇略小,紙張不夠講究,全書設計感不強,透出小書報的小家氣,不顯高檔。目前該系列書更多是憑老照片本身的經典魅力吸引讀者,在讀者群上大體只能鎖定有類似感受或相同經歷的人群,存在一定局限性,難以開拓更寬泛的市場。該系列書的再設計應以年輕讀者為出發(fā)點,用現代設計手法加強文字字體、字號、顏色以及字距、行距、段落等的變化,并穿插文字的圖形化表達,注重圖文的排列組合方式,加大開本,改用精裝本或硬封,以現代手法傳遞懷舊內容,吸引更多的青年讀者讀經典,改變年輕一代長期食用快餐文化,鮮有品嘗中國悠久文化正餐的文化斷層現象,培養(yǎng)有知識、有文化傳承的一代青年。

3.4 從《兄弟》看文學類書籍的版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