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體育活動建設范文

體育活動建設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體育活動建設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體育活動建設

第1篇:體育活動建設范文

【關鍵詞】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人性化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Festive Sports Activities on the Building of Sports Culture in Rural Areas in Henan Province

ZHAO Jun1, ZHANG Xiang-yang2

(1.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Henan

2.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Xing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gyang 464000, Henan)

【Abstract】Rural festive sports activitie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spare time of rural residents. 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the social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estive sports in rural areas in Henan Province, and explor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ies and practice concerning such activities, thus enhancing the humanization study of rural festive sports activities and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sports in Henan Province.

【Keywords】rural areas; festive sports; sports culture; humanization

河南省是漢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全省9768萬人口,其中7109萬是農業(yè)人口。河南省鄉(xiāng)村的節(jié)慶體育活動是一種傳統(tǒng)的、民間民俗的、農村原生態(tài)的體育。其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是民間體育文化的重要載體。節(jié)慶體育活動以其獨特的民俗性、歷史性、群眾性、娛樂性深受廣大農民的喜愛,在農村體育文化建設中具有巨大的潛在優(yōu)勢,并且對于貧乏的農村體育資源,也可以起到補充的作用,是當前我省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還以其獨特的親和力、競爭性、公平性、健身性、刺激性,在活躍農村業(yè)余文化生活,倡導科學生活方式,樹立良好的社會精神風貌,以及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河南省農村體育可持續(xù)發(fā)展中有著特殊的意義。

1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河南省鄭州的東開發(fā)區(qū)、二七區(qū)、上街區(qū)、中原區(qū)、滎陽、中牟、金水區(qū);許昌的鄢陵;商丘的睢陽、睢縣、永城、虞城;焦作的武陟、孟縣;新鄉(xiāng)的封丘;平頂山的魯山;三門峽的盧氏;洛陽的孟津;信陽的商城、潢川、新縣;周口的扶溝、沈丘、川匯區(qū);南陽的南召、社旗、宛城區(qū);濮陽的臺前、南樂;開封的通許、尉氏;安陽的湯陰、滑縣及漯河、鶴壁、駐馬店等市的50鄉(xiāng)(村)為樣本,隨機抽取500名農民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在圖書館、省市體育部門、教育部門和農業(yè)部門收集、查閱和研究了大量有關農村體育活動開展現狀、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現狀、河南省統(tǒng)計年鑒以及河南省經濟、文化、社會發(fā)展的文獻資料,為本課題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1.2.2問卷調查法

問卷分為兩部分:一是針對農民的《河南省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開展現狀》調查問卷。調查前先對信陽師范學院體育系2008級學生進行培訓,于2009年8月―9月在選定的50個鄉(xiāng)(村)隨機進行入戶調查,共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問卷465份,其中有效問卷426份,有效率91.6%。經檢驗和專家鑒定,信度和效度符合本課題研究要求。

二是針對各鄉(xiāng)(村)主管體育工作領導的《河南省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開展及運作模式》問卷,于2009年8月進行了調查,共發(fā)放問卷50份,全部收回。

1.2.3訪談調查法

課題組成員深入個別鄉(xiāng)(村)、農村中學、農村社區(qū)找人座談,實地了解情況。

1.2.4數理統(tǒng)計法

對調查所得的數據資料運用spss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并對其結果進行分析論證。

2多維角度看河南省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開展現狀

節(jié)慶是為了特定的主題而舉行的慶祝活動。傳統(tǒng)的節(jié)慶活動一般是與特定日期、特定儀式相聯系的群眾性活動,通常隨著年季變化而周期性地舉行。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主要是在傳統(tǒng)的節(jié)慶期間摻入了各種形式的、集中舉行的各種體育活動。河南省的鄉(xiāng)村節(jié)慶日和全國一樣,主要包括元旦節(jié)、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以及三八婦女節(jié)、五一勞動節(jié)、十一國慶節(jié)等。在這些節(jié)日舉行的體育活動都可以稱為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

2.1節(jié)慶體育活躍,健身觀念滯后

調查顯示:元旦節(jié)的擊鼓、長跑、拔河;春節(jié)的秧歌、舞龍、舞獅;元宵節(jié)的抖空竹、腰鼓、跳百索;清明節(jié)的放風箏、踏青郊游、登山;三月三的廟會、竹馬舞、旱船;端午節(jié)的賽龍舟;重陽節(jié)的登高;“三八節(jié)”、“五一節(jié)”、“六一節(jié)”、“國慶節(jié)”舉行的象棋、健身操比賽、各種球類比賽以及其他體育活動,在問卷中出現的頻率都較高。

河南省農村地域廣闊,人口居住分散,交往范圍過小。靜態(tài)和封閉的生活方式以及小農經濟的脆弱,形成了一種封閉意識和內向心態(tài),形成了安貧樂道、求穩(wěn)怕變的保守心理,這些限制,約束了農民自身的進取心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農業(yè)生產的特點導致了農民的封閉與保守,不利于農民體育意識的形成。〔1〕調查顯示,河南省農民勞動時間分布得極不平衡,帶來了農民沒時間參與體育活動的占47.48%;沒興趣占38.24%(多項選擇),從而形成不了健身的氛圍;農村居民居住的分散性使得農村體育資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也滿足不了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

2.2節(jié)慶內容豐富,經費來源較差

近年來,河南省各級政府為了發(fā)展經濟,在節(jié)慶活動期間舉辦了各種各樣的以身體活動為主的文化節(jié)、特色旅游、體育比賽、文藝匯演等。從活動內容上看,既有民族民間的優(yōu)秀項目,也有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從參與群體上看,由于這些活動群眾基礎好,滿足了群眾對活動的需求,所以群眾參與熱情高。這些節(jié)慶體育活動的開展,不僅張揚出農村體育文化的特色,也有力地促進了農村體育文化的建設。

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生命力就在于常年、廣泛、深入地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只有開展體育活動,才能提高廣大農民對體育的認識和價值,提高農民的健身意識和健康水平。〔2〕調查顯示:我省農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的經費來源,由政府撥付的占45.6%;民間集資的占56.1%;企事業(yè)單位贊助的占17.5%;個人負擔的占14.0%(多項選擇)。這表明農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政府投入較少,經費來源基本得不到保障。

2.3文化氛圍濃厚,參與熱情欠缺

調查顯示:河南省農村居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各具特色的節(jié)慶文化。這些節(jié)慶文化中有許多與體育相近似、具有健身娛樂價值的身體活動,如:劃旱船、跳繩、拔河、蕩秋千、放風箏、踢毽子、踩高蹺、背妝、梅花樁等民間節(jié)慶文化藝術,同時又吸收借鑒了現代體育項目,如:籃球、臺球、門球、健身操等。這些體育項目大多因地制宜、取材經濟、對場地設施要求不高,所需經費較少,符合當前農村經濟相對落后的實際情況,是河南省當前農村體育在設施建設資金缺乏的情況下,進行現代體育文化建設的一種有效補充。

調查還顯示:認為農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可以有效提升群眾對體育參與熱情的占24.5%;認為較好的占28.0%;認為一般的占43.8%;認為沒效果的占0.035%。由于農村生產力水平較低,社會財富短缺,教育落后,很多農民僅能達到溫飽生活,于是便安于現狀,而體育永遠是人們衣食無憂后的第二選擇,貧困導致了農民的體育消費和健身欲望低下。

2.4余暇時間增多,體育活動落后

隨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腳步加快,農業(yè)機械化水平的提高,經濟收入的增加,我省農民的余暇時間日益增多。農村的傳統(tǒng)文化也賦予了農民淳樸、厚道、誠實和守信的優(yōu)秀品質,賦予了農民勤勞、善良、節(jié)儉和豁達的傳統(tǒng)美德?!?〕農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的開展,有助于農民接受條件簡陋同時又符合農民健身習俗的眾多體育項目,有助于調動農民自己動手,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農村自身的人力、物力,獨立自主、勤儉節(jié)約地開展農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

調查顯示:“與家人、朋友、同事一起鍛煉”的占56.14%,是農民參與鍛煉的主要組織形式;農村存在的“勞動就是身體鍛煉”的占87.3%;“無病即健康”的占75.4%(多項選擇)的愚昧觀念與城市居民的“花錢買健康”、“多去鍛煉,少去醫(yī)院”的健康觀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河南省農村居民落后的思維方式,不利于廣大農民自主參與農村體育文化建設,不利于自發(fā)的農村體育組織的形成。

3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在河南省農村體育文化建設中的功能和效益

3.1提升體育位次,增強農民凝聚力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中指出:“到2010年,經過努力,基本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健身體系,使體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經常參加體育活動人數,國民體質與健康水平等主要指標接近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编l(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具有經濟性、時間性、參與性和趣味性等特點,同時具有全民性和廣泛的社會基礎。許多活動項目不受年齡、性別和體質的限制,農村居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和愛好來選擇適合于自己的活動項目參與鍛煉。節(jié)慶體育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富于生活情趣,自娛性、觀賞性、審美性較強,是廣大農村居民喜聞樂見和樂于參與的體育文化建設形式之一?!?〕只要河南省的體育工作管理者加以利用和重視,很容易在農村中開展和普及。節(jié)日是農民休閑的最佳時間,節(jié)日聚會和節(jié)日活動為農村文化娛樂活動提供了理由和集中展演的機會。節(jié)慶體育活動的競技性和表演性特點,能夠吸引眾多的群眾參與觀賞,特別是集體性項目競賽,更能培養(yǎng)參賽者和參觀者的集體榮譽感,增強農村居民的歸屬感和凝聚力。以節(jié)慶體育活動帶動平常體育活動的開展,讓農民從體驗體育活動到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從娛樂身心為主到娛樂身心與強身健體開始,真正讓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成為河南省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突破口。

3.2營造文化氛圍,普及健身知識

河南省農村體育文化建設關鍵在于農村體育健身氛圍的形成,農村體育健身氛圍的形成關鍵在于健身知識的宣傳普及和相關政策的落實。1995年,國務院下發(fā)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也為進一步深化落實全民健身計劃提供了政策的支持與保障,為我省農村體育的發(fā)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現實機遇和有利條件,同時也為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行動指南?!?〕節(jié)慶體育活動和農民能夠經常接觸到的體育形式和內容,可以多渠道、多方面、多角度地宣傳體育鍛煉的價值和體育政策,宣傳農村體育文化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作用和意義,是農村普及健身知識和落實體育政策的重要橋梁。

3.3改善干群關系,廣辟健身渠道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社會和諧的時代要求,是加快建設小康社會的必要途徑,是引導億萬農民走向富裕的正確決策。調查顯示:認為通過政府組織節(jié)慶體育活動可以有效提升群眾對基層政府信任度的占36.8%;認為較好的占28%。如果基層政府重視在節(jié)慶期間因勢利導地開展一些文體活動,必然會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且通過組織節(jié)慶體育活動提高政府官員對體育的認識,增加政府對體育文化建設的投入,使農民充分感受到政府能為群眾辦實事,能帶領群眾在物質、精神方面走致富路,從而增強政府與群眾的溝通與交流,改善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基本條件。農村體育文化建設作為農村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可以通過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建立農村各種體育組織;可以廣辟河南省農村健身渠道,形成農民健身長效機制;可以充分調動廣大農民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形成推進新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合力。

3.4傳承農村文化,豐富余暇生活

現階段,河南省農村在現代文明的強烈沖擊下,很多具有濃厚鄉(xiāng)土氣息的娛樂項目有被邊緣化的傾向。民間、民俗體育活動一般都是人們祈求平安和歌頌豐收的信仰行為,具有強烈的節(jié)慶色彩,同時又適應當代農民文化的心理、審美情趣的積極特征?!?〕調查顯示:認為開展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非常必要的占43.8%;認為應該開展的占54.3%,充分說明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為民俗娛樂活動構筑了良好的發(fā)展平臺,在傳承鄉(xiāng)村文化和傳統(tǒng)項目方面具有很好的表現力。近年來,伴隨著河南省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生活的城市化,癌癥、心血管疾病和各種傳染病也開始在鄉(xiāng)村蔓延,科學的體育鍛煉才是預防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開展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可以使廣大村民有了接觸體育的機會,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所具有的特點也更容易使農民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再加上體育科學文化知識的宣傳,先進體育文化的傳播,使廣大村民從慢慢適應有了體育的生活,逐步過渡到積極參與除節(jié)慶體育活動外的其他有益的生活。通過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的有效開展,豐富農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為農村的體育文化建設起到良好的導向和指引作用。

3.5整合體育資源,加快農村發(fā)展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農民的體育觀念也在逐漸發(fā)生變化。前十年,河南省農民對“休閑體育”、“花錢買健康”、“農民健身”等詞匯還很陌生,但近十年來,隨著經濟收入的增加和閑暇時間的增多,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關注和涉足體育健身。但是就總體而言,我省農民的體育健身意識還不強,再加上農村的體育鍛煉場所少,設施單調,農民中缺乏體育鍛煉的氛圍。而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是河南省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倫理精神,備受村民的喜愛,又迎合了現代社會人們的人文追求和健身需要,是一種始終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體育文化。〔7〕同時節(jié)慶體育活動對農村體育文化建設而言,還具有許多可開發(fā)利用的價值:首先,節(jié)慶體育活動與現代體育結合,可以充分發(fā)揮節(jié)慶體育的多重功能,為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全面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促進農村進步及體育現代化;其次,開展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可以活躍農村居民的文化生活,引領社會風氣,提升農村文化和農民素質,推動農村群眾文化發(fā)展,加快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步伐;第三,節(jié)慶體育還具有多方面重要的資源,其中蘊藏著很大的潛在優(yōu)勢,充分利用節(jié)慶活動、節(jié)慶體育活動可以有效地帶動旅游業(yè)和商業(yè)的發(fā)展,促進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第四,節(jié)慶體育活動對農村具有特殊的教育、凝聚、整合優(yōu)化作用,可以促進農村的生產發(fā)展、鄉(xiāng)風文明,社會進步。

4結束語

河南省農村綿延千百年積累起來的傳統(tǒng)節(jié)慶文化,對農民體育活動內容的產生和發(fā)展,對農民健身觀念的形成,對農民健身方式的選擇都具有重要的影響?!?〕河南省農村體育文化建設應當充分重視鄉(xiāng)村節(jié)慶活動中的傳統(tǒng)文化因素,在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中,不斷更新觀念、創(chuàng)新思維、改變習俗,并加強基層政府的因勢利導,加大對節(jié)慶體育活動的投入,真正把鄉(xiāng)村節(jié)慶體育活動變成引導河南省農村體育發(fā)展,促進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突破口。

參考文獻

〔1〕 曹風云,江力方.農村社會學〔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

〔2〕方世南,范俊玉.先進文化與小康社會〔M〕.江蘇: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

〔3〕袁銀傳.中國農民傳統(tǒng)價值觀淺析〔J〕.探索與思考,2005,6.

〔4〕虞重干,李志清.加強農村體育文化研究的歷史契機與現實需要〔J〕.體育科學,2005,5.

〔5〕田祖國.西部地區(qū)少數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與節(jié)日文化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2,3.

〔6〕胡科.儒學對當前農民體育發(fā)展的影響〔J〕.體育學刊,2006,1.

第2篇:體育活動建設范文

關鍵詞 東湖社區(qū) 體育健身活動 現狀 問題

中圖分類號:G812.46 文獻標識碼:A

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順利開展,以及國外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的不斷傳入國內,我國的城市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不斷發(fā)展壯大,國家不斷提出全民健身、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等號召,各城市也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發(fā)展自身的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①

近年來隨著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傳入國內,國內基礎設施薄弱,國家投入經濟支援較少,居民體育健身活動意識淡漠等問題逐漸凸現出來,導致了我國的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發(fā)展受到阻礙,本文選擇武漢市東湖社區(qū)居民的健身活動開展調查研究,通過文獻資料以及問卷等方法研究東湖社區(qū)人民的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現狀,發(fā)現問題,并提出解決的問題的方法。

本文通過對東湖社區(qū)參與社區(qū)健身者的數量、年齡層次、性別比例、參加的健身活動種類、時間等方面展開調查,分析該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存在的優(yōu)勢與不足,并對之提出相應的意見, 這對于改善該地區(qū)現狀,使之在未來更好、更快、更優(yōu)質的發(fā)展體育健身活動有著重要意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主要針對武漢市東湖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進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本文中大量借鑒社會學、教育學、體育學相關論文,詳細閱讀了相關研究人員撰寫的文章,對其他城市地區(qū)的體育健身活動現狀進行了了解,并將其他城市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F狀與東湖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現狀進行對比,找出差異.

1.2.2 問卷調查法

以武漢市東湖社區(qū)為中心向社區(qū)居民發(fā)放調查問卷,共發(fā)放100份,回收93份,本次的問卷調查采取現場發(fā)放和現場回收,剔除無效問卷5份后,有效率為88%。

2 東湖社區(qū)居民健身

2.1 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居民現狀

自2008年北京奧運的成功舉辦,我國居民逐步提高對體育健身活動的認識。筆者經過實地考察發(fā)現,武漢市東湖社區(qū)的體育健身活動項目主要有:散步、廣場舞、利用健身器材健身、滑冰、釣魚、練中國武術以及放風箏。本社區(qū)居民多利用周末或平時傍晚的休息時間參與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

散步占48%、跳廣場舞的居民占24.2%、滑冰和利用體育器材健身分別占總額的9.1%,這表明,居民更樂于參與簡單易行的具有休閑性和娛樂性質的體育健身活動項目。而春夏和秋冬的體育活動內容有著些微的區(qū)別,春夏兩季散步的人群比例較之秋冬下降,但活動種類更加繁多,這表明,季節(jié)的變化也對居民參與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有著一定的影響;適宜的溫度和空氣濕度等外界環(huán)境因素使居民更樂于參與多種形式的體育健身活動,而當溫度下降,空氣略微干燥時,居民參與多種體育健身活動的激情下降,多選擇簡單可行的健身運動活動。

2.2 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組織形式

我國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的組織形式主要分為官方與民間兩種,即政府組織和民眾自發(fā)。②據調查,武漢市東湖社區(qū)的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多為民眾自發(fā)組織。就筆者對東湖社區(qū)內部一些小區(qū)進行調查發(fā)現,本社區(qū)相關政府機關和居委會并未對居民體育健身活動投入過多關注,也并未形成秩序條理的組織機構。這些民間自發(fā)的體育健身活動的組織形式主要包括:團體廣場舞、老年人交際舞和中華武術教學。其中團體廣場舞繳納一定會費,擁有專用會員服,集體層級結構分明,大小不一。老年交際舞無需繳納費用,一般結伴而行,免費提供音樂。中華武術教學收取一定費用,專業(yè)指導老師,教授兒童中華武術以及老年人太極拳等項目。

2.3 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資金來源

基礎設施的建設離不開資金的支持,同樣也對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的開展、發(fā)展規(guī)模、水平和速度等起著重要作用,經濟對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的投入以及體育健身場館的建設有著重要影響。③在通過對武漢市東湖社區(qū)街道的居民和居委會人員的調查中我們了解到,武漢市東湖社區(qū)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居民自費,團體性的體育健身活動資金主要來源個人繳納的會費,政府的投資主要在硬件體育設施上,缺乏充足的資金來開展和組織體育健身活動。

3 武漢市東湖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的優(yōu)勢

3.1 武漢市東湖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的條件優(yōu)勢

第一,武漢市東湖社區(qū)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由于地處東湖周圍周圍社區(qū)水源充足,氣候宜人,則十分適合人們鍛煉。第二,居民健身意識較強、收入較高。近幾年來武漢發(fā)展迅速,人均GDP穩(wěn)步上升,所以人們的鍛煉健身意識也逐漸加強。④第三,可進行的健身活動種類豐富。磨山環(huán)境優(yōu)美,地勢宜人。老年人主要的健身活動有放風箏、釣魚、轉陀螺、遛狗等,除此以外還會組成老年人團體民俗樂隊,進行民俗音樂表演。中青年人群傾向于散步或慢跑、跳廣場舞或交際舞,亦或是直接去到體育器材處利用公園內部的基礎設施進行身體鍛煉。

第3篇:體育活動建設范文

關鍵詞:生活;藝術主題活動;構建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2.009

文章編號:1672-0407(2012)02-021-04 收稿日期:2012-01-10

藝術主題活動主要是以綜合性和藝術化為主要特征的主題活動,課程從藝術學科著手,著重體現藝術領域中音樂、美術、文學等門類的滲透與整合,又考慮藝術領域與健康、社會、科學等其他領域的相互溝通與融合,和其他主題活動有別的是,藝術主題活動不僅關注幼兒藝術技能和審美經驗的提高,更強調綜合藝術教育的作用,以主題活動形式開展多種藝術活動,旨在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美、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促進幼兒整體的有機發(fā)展,最終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和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積極態(tài)度。

本著“教育來源于生活,又要回歸生活”的教育理念,藝術主題活動的構建也必須是生活化的,“生活取向”是藝術主題活動的核心所在,為此,在主題活動網絡設計與構建中,我們著眼于幼兒的現實生活,并順應幼兒的發(fā)展需求,充分挖掘主題內容的藝術價值,并以多種方式展開主題網絡,通過系統(tǒng)性建構來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發(fā)展需求,幫助幼兒獲得更長遠的發(fā)展價值。

一、確定主題內容,彰顯生活化教育新主張

生活處處皆教育,幼兒生活的周邊環(huán)境隱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生活化的內容選擇不僅要考慮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特點,而且要做到有意識的取舍,關注幼兒對生活內容的興趣點、幼兒的生活經驗,以及內容中所隱含的藝術元素。

以上這些主題內容和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不僅包含了大量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而且還滲透著情感體驗、審美表達、創(chuàng)造想象等發(fā)展價值,進而詮釋出生活與藝術的密切關系。藝術中的許多要素都可以在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發(fā)現它們的原型,藝術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不但可以豐富幼兒的藝術感受和體驗,提高幼兒藝術感知能力,而且能使幼兒學會用藝術的眼光觀察生活,用藝術的方式表現生活、美化生活。

二、梳理主題概念,順應幼兒的發(fā)展需求

圍繞主題內容,確定主題概念和相關經驗是前提。主題概念網又叫“概念圖”,是美國中小學教學中常用的一個方法,它的出現源于教學需要,這里的主題概念也就是通過在相關概念之間建立直觀的聯系來幫助幼兒掌握和鞏固新知識。只有當孩子們在不同的但是相互關聯的概念之間建立起有機的聯系之后,他們才能融會貫通,才能達到知識的遷移,才能更加有效地學習新的知識。因此,在建構主題活動網絡時,我們重視關注幼兒對主題內容的概念認識,并從幼兒的實際經驗和發(fā)展需求進行梳理,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例圖1:《秋》藝術主題活動網絡

在《秋》藝術主題活動網絡建構中,我們分別在小中大年齡段進行了主題概念的梳理,通過詢問、談話、觀察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和學習興趣點、通過深入的了解,我們發(fā)現不同年齡段幼兒對秋天的概念顯然是不同的、上圖中呈現的是小班幼兒的概念網,可以看出小班的孩子對秋天的認識已涉及天氣、動植物,但更多的是興趣點還集中在樹葉上,大部分孩子提到了樹葉的形狀、顏色以及飄落的樣子。由此,我們確定了小班藝術主題活動“秋之葉”、中班藝術主題活動“秋之彩”、大班藝術主題活動“秋之樂”(中大班概念網略),從3個不同的主題內容切入,以順應不同年齡層次幼兒的發(fā)展需求。

三、挖掘主題活動的藝術核心價值

在形成主題概念網之后,下一步就是制定主題活動目標。藝術主題活動不同于一般的主題活動,它更注重從美學的角度去挖掘藝術美的要素,藝術主題活動的主題目標包括:主題背景、藝術價值和發(fā)展目標。藝術核心價值的確定,能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內容背后的藝術教育資源,明確藝術教育對幼兒藝術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從而采取有效的途徑和手段實施。

例:《春》主題活動的小中大各年齡段的藝術核心價值

小班:春天是一個充滿藝術氛圍的季節(jié),花兒的絢麗多彩,草兒的搖曳多姿,為幼兒營造了一個充滿生機的、色彩繽紛的世界。身臨其境的觀察、欣賞,能激發(fā)幼兒的藝術表現興趣;多元化的藝術表現方法,能為幼兒提供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的機會,促進幼兒表達、表現、創(chuàng)造等能力的發(fā)展。

中班:春天里,動植物朋友的生長變化能激發(fā)幼兒的藝術表現興趣,幼兒通過肢體動作大膽表現柔美、舒展、快慢等不同音樂的性質,給予孩子們豐富的藝術想象及創(chuàng)造表現的空間,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能幫助幼兒獲得感受美、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等藝術能力的提高。

大班:以春天的植物和多彩的風箏為主題活動,融入了大量藝術元素,這可以讓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感官來感知春天,萌發(fā)創(chuàng)造表現的激情。孩子在多種形式的藝術活動中,會對春天有更立體、更豐富的感受和認識。

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對生活的不同經驗和發(fā)展水平,小中大年齡段分別從3個切入點進入主題,小班圍繞春天的色彩、中班突出春天的動植物、大班以植物和風箏為主線,在相應的內容中又結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藝術能力來確定藝術核心價值,不僅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欣賞美、感受美,并通過多元化的藝術表現方式來表現美,創(chuàng)造美,更重要的是善于激發(fā)幼兒的藝術興趣和尋找美、發(fā)現美的能力。

四、以多種方式展開主題活動網絡

圍繞其主題概念和主題目標,主題活動網絡的搭建不僅應關注不同門類的藝術活動形式,關注五大領域內容的滲透和整合,更應根據主題內容本身的特點,采取多種主題活動展開方式,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育目標。

1.抓住藝術特性要素

例圖2:小班《紅黃藍變變變》藝術主題活動網絡

由圖2可見:主題內容凸顯的是色彩藝術,抓住“紅黃藍”色彩元素,以多種藝術活動形式展開主題活動網絡,在多樣化美術活動的形式下,將語言、音樂等不同藝術表現方式進行融合,從多元化的角度呈現色彩的美,在色彩感受、欣賞、表現和創(chuàng)作的層層遞進中,幫助幼兒逐步豐富和積累對色彩美的認知經驗,發(fā)展幼兒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激發(fā)對色彩的表現欲望和興趣。

2.關注幼兒經驗發(fā)展

例圖3:大班《紙的藝術》藝術主題活動網絡

由圖3可見:主題內容“紙的藝術”具有極其鮮明的操作性,藝術活動的價值就在于通過讓幼兒與紙的多種操作活動,充分激發(fā)幼兒的藝術表現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能力,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相融合的內容。在分析大班幼兒現有學習經驗和發(fā)展能力的同時,關注各個活動之間幼兒經驗的發(fā)展、嫁接、遷移和創(chuàng)造性運用。比如,在“禮物包裝師”活動中獲得了各種操作經驗的基礎上,才能在“報紙小人”“小小設計師”等活動中得到更多表現的機會。藝術能力和學習經驗是一種相輔相成、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關系,活動中幼兒學習經驗的有效嫁接能保證主題活動的有效開展。

3.學科領域有機滲透

例圖4:《過新年》主題活動

中,小班《紅紅火火》藝術主題活動網絡

如圖4可見,主題內容“新年”具有很強的生活性和綜合性,結合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和發(fā)展需求,以“紅色”為線索展開主題脈絡,對其所包含的與五大領域相關的內容進行分析,選擇切合幼兒經驗的有價值的內容,既關注多種藝術活動形式,又考慮各個學科領域的滲透,活動之間彼此關聯、前后遞進、有機滲透,讓幼兒在尋找紅色、欣賞紅色、探索紅色、表現紅色等一系列活動中,整體性建構認知經驗,體驗紅色帶來的視覺美感以及中國紅吉祥和祝福的含義。

五、主題活動建構凸顯系統(tǒng)性

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們必須關注主題活動構建的系統(tǒng)性問題。依據《綱要》精神,充分考慮不同年齡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既關注主題活動中幼兒前后經驗的發(fā)展性,又強調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發(fā)展目標和能力水水平,讓主題活動網絡凸顯系統(tǒng)性。下圖為《秋》藝術主題活動中,小中大各年齡段分別構建的藝術主題活動網絡:《秋之葉》《秋之彩》和《秋之樂》。

例圖5:小班《秋之葉》藝術主題活動

例圖6:中班《秋之彩》藝術主題活動

例圖7:大班《秋之樂》藝術主題活動

第4篇:體育活動建設范文

【關鍵詞】唐山社區(qū)老年人;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調查分析;對策研究

現階段,我國經濟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不僅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一些醫(yī)療設備和醫(yī)療技術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我國的人均壽命,但是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仍然沒有得到緩解.唐山市為了改變此種現狀,一些社區(qū)開展了多種體育健身項目,例如:登山、太極拳、廣場舞比賽、球類運動等活動,老年人通過參加社區(qū)體育健身項目可以達到提高自己身體素質,擁有健康身體的目標.

一調查對象和調查方法

以唐山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南堡開發(fā)區(qū)、豐南區(qū)、開平區(qū)、路北區(qū)為主要調查區(qū)域,以各個區(qū)域社區(qū)內55歲以上女性和65歲以上男性為主要調查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以及數理統(tǒng)計的方法對老年人參加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進行調查和研究.下面對幾種調查方法進行詳細介紹.第一,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期刊網查找與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相關的期刊、論文以及多種文件等作為調查的參考資料,還需要調查人員從唐山市各個學校的書館借閱與內容相關的書籍,并且需要明確我國對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規(guī)定和要求,調查人員經過對上述書籍和論文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后給出調查結果.第二,調查法.調查法又分為專家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兩種.其中專家訪談法主要是:調查人員對唐山各個市區(qū)內體育組織管理機構、社區(qū)體育活動情況進行了解,并且與唐山市體育項目主要負責人和社區(qū)老年人體育活動策劃組織人員進行見面或者電話訪談,了解大體情況,之后進入社區(qū)內部對老年人進行訪談,充分了解老年體育活動的開設及取得的成效.第三,問卷調查法,以上述社區(qū)的老年人為主要調查對象,設置一些調查內容用A4紙打印出來,內容可以涉及到開展體育運動的項目、參加人數以及效果等,問卷填寫完成后,調查人員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第三,數理統(tǒng)計法,將調查所得數據用統(tǒng)計軟件進行計算得出相應結果.

二調查結果和分析

此次調查主要使用的方法是問卷調查,一共下發(fā)調查問卷2000份,調查人員回收問卷1756份,其中有效調查問卷有1682份,下面對調查問卷結果進行詳細分析.首先,唐山市社區(qū)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老年人性別和年齡分布比例.各個社區(qū)內老年人的分布情況都不相同,存在年齡和性別的差異,調查人員經過對問卷的閱讀,對社區(qū)參加活動老年人的性別比例給出了調查結果,調查結果見表1,通過表1可以看出參加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的女性居多.通過對調查問卷進行分析,其中年齡在55-60歲的人僅占老年人總數的8.18%,年齡在61-65歲的人占老年人總數37.7%,年齡在66-70歲的人占老年人總數36.65%,年齡在71-75歲的人占老年人總數11.27%,年齡在75歲以上的人占65%,年齡在71-75歲的人占老年人總數11.27%,年齡在75歲以上的人占6.2%,通過結果可知參加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60-70歲的老人居多其次,唐山市社區(qū)開展體育健身活動項目的調查結果.各個社區(qū)因為經濟實力存在一定差異,開設的健身項目不同,通過對問卷調查進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結果,結果見表2,通過表2可知,參加健步走和一些球類運動比較受老年人的歡迎.最后,社區(qū)開展體育健身活動取得的效果.調查人員通過對問卷的閱讀和深入研究,對各個社區(qū)開展的健身活動項目取得成效有了一定了解,并且給出了相關的結果.在唐山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南堡開發(fā)區(qū)、豐南區(qū)幾個社區(qū)舉辦的社區(qū)健身活動能取得較好成效,有效的防止了人口老齡化的現狀,之所以取得了較好成效主要原因是:幾個區(qū)域經濟實力比較雄厚,能夠購買種類齊全的健身材料和設備,并且組織人員對活動定時進行更換和創(chuàng)新,使健身活動比較多樣有新意,根據老年人的具體情況制定健身項目,達到老年人強身健體的目標.但是其他幾個區(qū)域開展體育健身活動并沒有取得較好的效果,主要原因是:經濟供應不足,不能置辦完善的設備,并且設置的健身項目缺乏創(chuàng)新性.

三唐山市社區(qū)開展體育健身活動存在的問題

第一,多數社區(qū)開展健身活動的資金不足.由于社區(qū)內的管理人員對人口老齡化認識程度不夠,忽略了開展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大部分資金都用于其他項目中,對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投入的資金相對較少,這樣的情況使健身使用的設備和材料不全,開設的健身項目少,不能吸引更多的老年人來參加,使體育健身活動的開展失去了意義和價值,并且不能改變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第二,沒有專業(yè)的教練進行指導教學.由于很多老年人對現在的健身活動沒有足夠了解,并且不知道主要技巧和用法,不能更好的進行使用,基于這樣的情況,唐山市應該請一些專業(yè)人員對老年人進行指導,讓其掌握正確的技巧和使用方法,但是由于各個社區(qū)經濟實力有限,沒有投入較多資金去請教練,即使有的社區(qū)有健身教練,由于其專業(yè)素質不夠高,也不能對老年人做出正確的指導.愛好.第三,缺少體育健身活動場地.許多社區(qū)由于有限的場地,將多個健身項目放在同一個場地內,使場地變得非常擁擠,使每個健身項目都不能發(fā)揮較好的效果,有的甚至因為場地不夠取消了一些健身項目,無法充分考慮老年人的興趣和四提高社區(qū)體育健身項目效果的措施為了提高唐山市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的效果,提出了以下措施:第一,加強對社區(qū)管理人員體育健身意識的培訓.唐山市需要組織專業(yè)的人員對社區(qū)管理人員進行培訓,讓其了解老齡化問題的嚴重性,并且知道開展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的意義和價值所在,從而加大對體育健身項目的投資力度,選購齊全的健身設備和器材,使老年人能夠得到更好的鍛煉.第二,聘用專業(yè)的健身教練對老年人進行培訓.專業(yè)的健身教練可以讓老年人對健身項目和健身器材有充足了解,使健身活動可以順利的展開,并且可以達到老年人強身健體的目標,從而改變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第三,設置更多的健身場所.健身場所是保證健身活動正常開展的前提,唐山市應該擴大體育健身活動場地,為每個健身項目設置特定的場地,使健身活動取得更好的效果.結束語:上述內容對唐山市社區(qū)老年人參加社區(qū)體育健身活動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并且給出了相關的調查結果,雖然在開展體育健身活動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是社區(qū)管理人員能夠積極的面對和解決問題,相信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身體素質,減少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

參考文獻

[1]孟宇,丁越超.唐山市社區(qū)老年人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3(16):226-226.

[2]呂巖,閆田,韓亞軍等.唐山市社區(qū)老年人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10):177-177.

[3]蔡繼云,安海娟,劉玉海等.河北唐山市城市老年人體育健身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東方青年􀅰教師,2013(17):2-2.

[4]蔡繼云,王曉蕊.老年體育的現狀及發(fā)展研究[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3(7):284-284.

第5篇:體育活動建設范文

為響應市政府號召,我院積極開展了“一創(chuàng)雙優(yōu)”

暨師德教風建設集中教育活動,此時,站在演講臺上,心情無比激動。方永剛、王生英、孟二冬等等這些教育界的楷模平凡的名字和他們一串串閃光的不平凡的事跡,深深地烙在我靈魂深處。讓我時時魂牽夢繞,雖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我愿窮我畢生的時間甚至自己的寶貴生命去詮釋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師愛的永恒。

有世界一流大學認為:“大學”之魂在于“大愛”?!按髳邸敝按蟆?,不止于學校對教師之“愛”,更應涵蓋教師對學生之“愛”。而教師對學生之“愛”,則是一種以最大的熱情躬身教育、愛人如已、愛生如子、身體力行的師道精神。作為對學生進行切身教育和引導的一名輔導員,更應如此。

20__年我到學院擔任政治思想輔導員的工作,在自己還沒有完成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變的時候,就成為了230個比我小不了幾歲的孩子們(來源:文秘站 )的“媽媽”,面對性格各異的他們,我信心百倍,盡量做好他們在學習上的嚴師,思想上的朋友,生活中的媽媽。我以為這樣就足夠了,然而一切并不如想象中美好。因為他們不只是一群孩子,他們更像是一群不羈的馬兒,找到了自由的天地,但卻找不到正確的方向。當大大小小的問題出現后,我迷茫過,擔憂過,我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當我看著一學期結束后整個專業(yè)13個掛課的學生名單時,我慌了,作為輔導員,我清楚的知道,我不能完全把責任歸結到學生身上,看著一些家長們在我面前淚流滿面。那一刻,我在心里也流淚了。由此,我對輔導員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更明確了自己的工作方向。

輔導員是高校校風學風建設的直接實施者,是大學精神的直接營造者和傳播者。今天,當我站在這里,回頭看這幾年的輔導員經歷,我覺得現在的我成熟了很多。雖然有時也會因學生的調皮而埋怨,因他們的退步而急躁,因他們的違紀而失態(tài),雖然有時也感到很累,很煩,但心中總會涌起一種強烈的母親般的愛和責任感。當初因為我自己的不成熟,所以不懂得怎么去賦予學生們更多的愛和幫助,所以自己的工作走了一些彎路。而今天我真切的體會到:要當好一個輔導員,不需要有多威嚴,不需要有多懂得交際,而是一定要對學生心中有愛。

我不能忘記我們的一位輔導員王志強老師,在學生離校時,一個寢室一個寢室地去送他們,雖然她在學院時間不長,但卻成為了學生最可依賴的哥哥;我也不能忘記我們的輔導員在學生每次評優(yōu)評獎時為了給學生爭取名額而爭得面紅耳赤……

因為有愛,所以才會有20__年6月26日那場我永生難忘的畢業(yè)典禮,在典禮上,當師生的淚水揮灑如雨,當擁抱毫不吝嗇,當幾百名學生齊聲呼喊著自己最喜歡的老師的名字,這是怎樣的一種令人震撼和令人深思的場面?看著一個個即將遠去的同學們不舍的目光,我們的老師有的躲在角落里悄悄地落淚,有的忍不住掩面而泣,有的和同學們抱頭痛哭。我站在舞臺上,大聲地、真切地告訴所有的同學們:

“無論走到天涯海角,你們永遠是我們最可愛的學生!”。每當我回想起這樣的場面,看到這段視頻,我總會涌出無限的感動和淚水。

和諧文明的菁菁校園,書聲朗朗,墨卷飄香;我們學院作為濟源唯一的一所高校,作為聯合辦學的一面旗幟,在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發(fā)展!

第6篇:體育活動建設范文

關鍵詞 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班會;主題實踐活動;設計

目前的主題班會有幾種不良傾向:1.以灌輸為主,缺乏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親身體驗;以學校說教為主,缺乏德育實踐。表現在教師是演講者,學生是聽眾;往往只是告訴學生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2.學生自編自演相聲、小品、詩朗誦、舞蹈為主。3.為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完全將主題班會交給學生,上網查找資料,在班會課上讀一讀、說一說,缺乏指導、提升。 這些類型的主題班會有一些弊?。阂皇菍W生缺乏實踐活動,沒有直接參與探究,沒有深入體驗,沒有自己真實的體會,僅僅是靠聽一些道理,顯得枯燥無味,沒有說服力;另一方面,有時過多的、機械的節(jié)目表演,太過形式,花時間效果不大。

而基于綜合實踐活動理念的主題班會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情境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它最大的特點是不以系統(tǒng)的德育知識的灌輸為基礎,而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基礎,以學生的直接體驗為形式。把主題實踐活動引入主題班會,創(chuàng)新主題班會的形式,這有利于防止傳統(tǒng)主題班會不良傾向和弊病,提升班級德育的實效性。現就如何運用綜合實踐活動理念,設計和開展主題班會提出如下意見。

一、主題確定與實踐活動的創(chuàng)新設計是關鍵

主題是實踐活動的中心,主題的確立與活動的設計對整個實踐活動來說具有方向性的指導作用,班級主題實踐活動是由班集體以一個主題為中心開展的實踐活動,在這過程中如何確定主題和設計實踐活動是開展好主題實踐活動的關鍵,它將引導實踐活動向預定的方向發(fā)展,達到預期的目的。

主題的確定應來源于社會需要和青少年成長的需要,可以針對學生身心發(fā)展和成長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如學習問題、交往問題等;也可以根據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確定的教育內容,如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行為教育等;還可以針對本班學生最需要解決的普遍問題,如缺少自信,課堂秩序差、不良學習習慣等。班級主題活動的設計,一定要有針對性,要貼近學生生活和思想實際。下面結合一些案例予以說明。

1.針對班級學生存在問題,設計班級主題實踐活動

針對班級學生存在問題,班主任要通過調查研究,了解班級存在問題,從中確定主題,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設計和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如一位小學班主任,發(fā)現班級有些學生不能按時、保質完成規(guī)定任務,缺乏責任心。針對這個問題,班主任擬定了班級主題實踐活動《我的崗位我負責》,設計了主題實踐活動的系列活動(分4次班會課完成):深入探究,認識崗位;交流研討,分析問題;實踐體驗,珍惜崗位;歸納總結,拓展延伸。通過主題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崗位任務以及認真完成崗位任務的責任心。

2.抓住熱點問題,確定主題設計班會課

抓住社會生活熱點問題,確定主題。如,龍巖一中分校從教育新聞熱點“踐行福建精神(指愛國愛鄉(xiāng)、海納百川、樂善好施、敢拼會贏)”,設計了七年級上學期各班以“我愛閩西”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又如,圍繞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點問題,永定二中確定了“汲取客家土樓文化精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題實踐活動,設計了“客家土樓文化精華”“土樓道德禮儀”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文化”為主題的班會課。通過主題實踐活動的班會課,使學生了解客家土樓及其深厚的文化內涵,汲取其思想精華,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形成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逐步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校園文化。

3.結合當地資源選擇主題,創(chuàng)新設計實踐活動

要想讓德育取得實效,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充分利用當地的德育資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開掘利用當地活生生的洋溢著鄉(xiāng)土氣息的材料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學生會有一種親切感和認同感,教育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閩西有眾多的紅色資源,通過探尋,可以弘揚革命歷史,學習偉人精神,進而達到育人效果。結合文化遺產、名人足跡等,我們可以選擇保護環(huán)境、愛國愛鄉(xiāng)等眾多的德育主題。

如,長汀河田故名柳村,后因洪水泛濫及森林大砍伐,水土流失連年加劇,致使“柳村無柳,河比田高”,故把柳村稱為河田。1988年至今,河田人民群策群力治理水土流失,昔日烈日炎炎的“火焰山”重新披上了“綠裝”,基本實現長汀人百年綠色之夢。被譽為中國水土流失治理的品牌,南方治理的一面旗幟。為此,長汀縣河田中心校確立了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鮮明的時代氣息的“生態(tài)文明”教育主題――增強水保意識,建設美麗家園。圍繞這一主題,依據班級實際,班主任設計了“水土保持 從我做起”主題班會活動?;顒臃秩齻€部分:1.主題的確定。2012年12月,確定《水土保持 從我做起》活動主題,制定相應的活動方案。2.活動的實施。2013年1月――2014年5月,根據《水土保持 從我做起》活動方案,組織學生走出校園,開展調查、采訪、宣傳、美化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收集資料;處理資料。3.活動交流匯報。2014年6月進行這一主題活動成果的展示匯報。

該活動經歷一年半,班級以該主題為主線索,深入社區(qū)調查、參與實踐活動。這個設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當地的地理、時代特色,通過保護環(huán)境的活動,同學們自覺地從身邊小事開始,關注周圍、社區(qū)、國家乃至世界性的環(huán)境問題,并養(yǎng)成隨時隨地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和習慣,達到了獨特的德育實踐活動教育效果。

二、實施主題實踐活動,創(chuàng)新形式開展主題班會

開展主題實踐活動不是一節(jié)課就能夠完成的,必須經歷一個實踐的過程,確定主題和設計實踐活動這一環(huán)節(jié)完成后,如何組織實施是實現德育效益的根本。只有將方案得以實施才能將班集體的主題實踐活動落實到位,才能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有體會、有感悟、有行動。所以以主題實踐活動為主線的教育活動應該是不同階段有不同的主題班會形式,或運用選擇主題,或采用討論交流,或讓學生參與實踐體驗,或讓學生將主題實踐活動延伸到課外,可謂是形式豐富多彩。

1.情景切入式主題班會課

情景切入式主題班會課常在主題確定課時使用,通常選擇相關視頻片段引入問題、思考問題;也可課前通過問卷調查、分析、訪談情況引入,讓學生有直觀的認識。情景切入,達到顯現主題的目的。接著圍繞主題分析、開展主題實踐活動。

如,龍巖師范附小有位班主任發(fā)現班級同學中買零食現象嚴重,為了引導同學們對正確使用零用錢,拍了不少該班同學買零食的一些鏡頭,在主題班會課上,作了以下安排。

第一步,播放同學們隨意消費的圖片、視頻片段;

第二步,學生們認真對照自己的行為,分小組思考、分析片段,反思存在的問題,各小組代表剖析問題;

第三步,教師正確引導,如何正確使用零花錢,如何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提出問題:我們學校各年級同學使用零花錢的情況如何?如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獲得零用錢?

在教師的啟發(fā)、指導下,學生的消費方向得以糾正,在這個過程當中注重學生養(yǎng)成自主、合作、進取等良好的品質。同學們開展了以下實踐活動:對零用錢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的;周末進行體驗掙零用錢;“我是小小理財家”等實踐活動。

2.集體討論式主題班會課

班級學生通過“考察” “設計問卷”“調查”“訪問” “反思”等活動,形成一種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了親身經歷,有了體驗和感受后,這時可采用集體討論式,開展主題班會課。通過討論,形成小組意見,在班會課上發(fā)表,小組其他成員補充,其他小組提出看法,彼此互相完善經歷實踐的成效,教師適時點評,提升教育實效性。

比如,龍巖高級中學七(1)班班主任帶領學生開展了《學雷鋒做文明學生》主題活動,圍繞該主題確定了兩項實踐活動:1. 通過學習雷鋒事跡,了解雷鋒精神的具體內涵。2. 通過調查研究,明確中學生學習雷鋒精神刻不容緩。該階段學生上網、查找資料、調查訪問,對雷鋒精神有了一定的認識,設計問卷,了解目前學習雷鋒精神的現狀和思考,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議。主題班會上,學生踴躍發(fā)言,對雷鋒精神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目前學習雷鋒精神的現狀進行了分析。該節(jié)課,作為總指導的班主任最重要的是組織交流研討活動,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讓學生將研究過程中的體會與同學交流,進而生成一些新的問題,將研究不斷深入進行,同時集思想教育于其中。激發(fā)學生明確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內涵,讓學生更深刻理解新時代雷鋒精神,為行動提供思想基礎。

又如,上文中有關長汀河田中心小學的案例,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實地參觀調查等實踐活動,了解水土流失給河田人民帶來的嚴重危害,再現當年水土流失的情況,感受水土治理的成效,感受家鄉(xiāng)美麗山河的巨變。通過學生深入交流研討,將實踐活動過程中的所思所想與大家分享,進一步了激發(fā)同學們深刻認識保持水土的重要性,樹立水土保持的責任感。

3.情感體驗式主題班會課

情感體驗式主題班會課是以學生在付出與堅持中情感體驗為主,展示成功的喜悅和失敗教訓的感受,從而不斷豐富自己的積極情感,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促進道德情感、意志、行為、能力的和諧發(fā)展,從而達到預期的德育目標。

比如,龍巖一中分校以《我們常懷一顆感恩之心》為題開設了一節(jié)魅力班會課,稱為魅力是因為經過主題實踐活動后的展現,不是簡單的一節(jié)課,而是學生情感體驗的再現。其流程如下。

情境引入,情感體驗成為這堂課主要活動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走進父母,感悟愛。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在音樂、視頻的渲染下,讓孩子們充分感受父母表現出來的偉大的愛,深沉的愛;讓學生把父母的愛找出來,并告訴他們要珍惜身邊每一個愛他的人,同時也要堅強的去面對人生中的任何突如其來的變故,拓展、深化了主題。第二環(huán)節(jié)―― 體諒父母,理解愛。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在歌曲《兒行千里母擔憂》的背景音樂中,媽媽深情地念著她的人生經歷,讓學生從一個個很熟悉的學習生活情境中獲得情感體驗,從而告訴學生,要從學會感恩父母開始,要感恩你的親人、師長、朋友和幫助過你的人;第三環(huán)節(jié)――關心父母,回報愛。通過學生與父母心連心的交流,全班同學向父母表達感恩宣言,把班會課推向最,使學生把感恩父母的情感升華為努力奮斗的內動力,健康成長,努力學習,懂得關愛他人,學會感恩,并在一首與主題相關的歌曲中結束。

4.總結匯報式主題班會課

該課型是主題實踐活動完整結束后的匯報課,既要對各個小組整個活動進行簡潔、有效的展示,又要求師生對整個活動進行小結匯報,所以前期充分的準備工作是總結匯報課的保障 ,是提升主題實踐活動德育效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達到更加有益的教育效果,應事先組織小組對整體活動進行反思,實踐活動結束后,學生有了體會,小組進行總結、撰寫心得體會,結合一些成果展示,甚至可以準備簡單的節(jié)目,以豐富匯報課內容。

如上文《我的崗位我負責》主題實踐活動中,班主任在總結匯報式主題班會課上,開展了以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

(1)各組匯報崗位體驗的情況、展示一些成果、提出思考;

(2)班主任圍繞學生的成果展現,結合德育教育主題進行點評;

(3)小結深化,點明主題:我的崗位我負責。

5.拓展提升式主題班會課

該課型是在主題匯報課的基礎上的拓展提升,重點是實踐活動的德育實效進一步具體化,這個環(huán)節(jié)更需要學生文字表達、概括,通過該節(jié)課對學生進行德育工作的總動員,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起學生的共鳴,將活動效果推向。

如,上文《零用錢的正確使用》案例在這種課型中是這樣拓展提升的。

第一部分,通過前期實踐活動,形成文字材料,充分認識正確使用零花錢重要意義;

第二部分,從學生小組參與掙錢體驗活動中的感悟中升華,提出重視勞動果實、珍惜父母為孩子的付出;

第三部分,引導學生拓展提升,進一步思考“如何當好小小理財家”;

第7篇:體育活動建設范文

關鍵詞:心理特征;藝術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團體活動;設計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高校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藝術院校也不例外。相較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本課程具有系統(tǒng)性、廣泛性、高效性等特點,可以使學生系統(tǒng)了解心理健康常識,掌握自我心理調適的技巧,不斷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然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同于其他心理學課程,它注重的是學生對于心理健康知識的理解和對心理調適技巧的運用,而并非聚焦于晦澀的心理學概念和基礎知識,故它是一種實踐性課程。除課堂講授外,需要具有豐富的教學形式和教學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團體活動、情境表演、體驗活動、影視資料等,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并具備更強的體驗性。其中團體活動深受學生歡迎,使用頻率高,效果斐然,在教學實踐中廣為使用。團體教學活動是創(chuàng)設一種與生活中類似的場景,讓學生去模擬、扮演、體會、感受和分享,使他們在情境中觀察、體驗,改變認知,嘗試新的行為模式,并運用到生活中去,達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

一、藝術類大學生心理特征分析

藝術類大學生具有很多當代大學生共同的優(yōu)秀品質——自信、樂觀、精力充沛、積極進取等[1]。除這些共同點之外,藝術類大學生還具有自身獨特的心理特征。(一)追求獨特,崇尚個性,具有明顯的個人主義傾向一般而言,藝術類大學生非常注重個性,不喜歡模仿別人,渴望與眾不同,在校園里,他們總是以時尚特異的服裝、新潮獨特的發(fā)型示人。他們在學習、生活別強調自己的獨特性、創(chuàng)造性,這既是藝術熏陶的結果,也是取得專業(yè)成績所必需的要素。這種獨特的個性使藝術類大學生像一個個帶著棱角的小石頭,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很容易觸及各自的棱角,與他人、集體乃至社會發(fā)生沖突和碰撞。蘇常青的研究證明藝術類大學生總體上傾向于個人價值的實現[2],強調自我,希望在專業(yè)領域有突出成就,認為個人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促進了集體和社會的發(fā)展。(二)自由散漫,自律能力和合作精神欠缺藝術類大學生大多是從小就接受專業(yè)訓練,藝術專業(yè)學習與傳統(tǒng)教學不同,經常是教師個別化指導,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教與學都帶有明顯的個人化色彩,課堂不可避免地呈現出一種自由散漫的氛圍。這種教學模式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也養(yǎng)成了一定的隨意性。他們渴望成為個性鮮明的藝術家,看重自身藝術風格的培養(yǎng),除了接受教師的指導外,不太注重與別人的交流與合作,所以藝術類大學生整體表現為合作精神欠缺。他們自律能力較弱,不愿受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然而,若對規(guī)則熟視無睹,必然會在社會生活中碰壁,造成適應障礙,帶來心理方面的困擾,影響其社會性發(fā)展。(三)單純而直率,人際交往能力欠缺藝術類大學生一般比較單純、直率,世故性差,《艾森克個性問卷》中其L分得分較低也體現了這一特點[3]。這種單純和直率使他們活得真實而自然,較少壓抑自己的內心,心理問題發(fā)生率相對較低。但有時也會在無意中傷及他人,或遭遇挫折,產生人際交往或情緒管理問題。部分學生因為過于直率,難以共情他人,引發(fā)人際關系沖突,導致煩惱、焦慮、抑郁,在內心深處產生孤獨感。另外,在求學生涯中,大部分藝術生經常去不同的機構學習和集訓,人際交往圈變化頻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社交能力的培養(yǎng),頻繁更換環(huán)境也降低了其人際親密度和歸屬感。(四)專業(yè)認同感強,但文化基礎薄弱,人文素養(yǎng)有待提高在選擇學校和專業(yè)時,藝術類大學生多是從興趣愛好出發(fā),自主選擇,故對所學專業(yè)有很強的認同感。在學習中,他們重視專業(yè)成就,崇拜本專業(yè)的權威,積極尋求鍛煉和展示專業(yè)能力的機會。然而受“專才教育”思想的影響,藝術類大學生普遍存在重專業(yè)、輕文化課學習的傾向,導致文化基礎薄弱。然而,輕視文化素養(yǎng)的積累與提高,過于關注外在技術和表達形式,會導致藝術作品徒具形而無神。個別學生學習僅憑愛好,缺乏生涯規(guī)劃和自我管理,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取得更高的學業(yè)成就。專業(yè)高成就感的心理預期與不重視學習的現實表現形成矛盾,造成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差距過大,容易產生挫敗感。(五)敏感性強,情緒反應強烈而不穩(wěn)定經過長期的藝術熏陶,藝術類大學生多具有情感豐富、心思細膩、敏感、情緒波動大等特點。筆者在近幾年心理普測中發(fā)現,藝術類大學生在《卡特爾16中人格因素量表》(16PF)敏感性方面整體得分較高;也有研究顯示藝術類大學生人格特質在循環(huán)性(C)上得分較高,表現為氣量小,情緒波動大等[1]。這種情緒的敏感性有助于他們捕捉珍貴的瞬間,創(chuàng)作出情感情緒強烈的優(yōu)秀作品,引發(fā)人們內心的共鳴。但在生活中,這種高昂而不穩(wěn)定的情緒和突出的個性如果發(fā)展不當,可能會形成偏激執(zhí)拗性格,需要及時加以引導。藝術類大學生具有獨特的心理特點和行為模式,很多特點都是雙刃劍,需要正確引導,才能發(fā)揮積極作用,這對藝術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他們的學習方式和課堂表現與綜合性院校大學生具有明顯差異,他們反感中規(guī)中矩、一板一眼的知識教學模式,喜歡隨意、體驗式的課堂。所以,融入團體活動在藝術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中尤為重要。簡單易操作的團體活動可以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積極參與體驗,體察改變后帶來的感受,從而自發(fā)產生改變,達到主動進行心理調適的目的。

二、藝術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團體活動的設計

(一)課堂教學團體活動的原則:積極正向,溫暖抱持,尋找資源,鼓勵個性,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積極的表達、安全的環(huán)境和溫暖的抱持是團隊活動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團隊成員需要做出并一直信守的承諾。課堂教學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是一個賦能的過程,所以必須積極正向,具有正確的價值引領作用。尋找、挖掘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優(yōu)勢,從積極的角度出發(fā),重新詮釋與建構以往經歷、自我評價,使個人體驗到良好的自我價值感,提高自信心,接納、欣賞自我,并進一步推己及人,學會理解他人,欣賞他人,與他人和睦相處。沒有個人風格的藝術獨創(chuàng),也就意味著失去了藝術生命,對于藝術人才培養(yǎng)而言,所有教育教學都要立足于學生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故與綜合性高校相比較,藝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多了一層更高的使命,既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又要尊重、呵護學生的獨特性,激發(fā)創(chuàng)意。所以,藝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團體活動,可以融入一些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活動,如頭腦風暴、非利手表達、腦力激蕩、創(chuàng)意表達、自由繪畫、立體創(chuàng)作等,發(fā)散思維,使學生自由地思考,隨意地表達,在相互碰撞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二)課堂教學團體活動的內容:注重自我成長、情緒管理和人際交往,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課堂教學團體活動的內容對效果起著決定性作用,藝術院校大學生團體活動需要針對他們的心理特點設定相關內容模塊。針對藝術類大學生自由散漫、自律能力弱的特點,團體活動可以設計自我管理模塊,如時間管理、生命線、生涯規(guī)劃、自我管理15天計劃、紫手環(huán)不抱怨運動等。也可以加入規(guī)則體驗環(huán)節(jié),幫助他們體會遵守和不遵守規(guī)則的不同感受,以及兩種不同的選擇帶來的益處和損失,學會約束自我行為。情緒管理是藝術類大學生的弱項,他們情緒波動大,在遇到壓力事件或沖突情景時,容易出現情緒調適不當??梢栽谡n堂教學團體活動中通過傾訴、涂鴉、繪畫、書信、樹洞、冥想放松等多種形式進行情緒宣泄,采用認知療法技術糾正非理性信念,減少不良情緒的形成;采用冰山理論,幫他們揭開情緒背后的層層面紗,看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滿足內心的真正需求,豐盈自己,不再被表面的情緒所困擾,從根本上消除不良情緒。人際交往也是藝術類大學生需要面對的重點課題之一。因為自我、單純、直率、個性凸顯,他們在人際交往中較少顧及別人的感受。藝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教學團體活動,需要重點設計人際關系主題單元,傳授人際交往技巧,模擬人際交往場景,在具體的情景中使用、訓練與人溝通的要點和方法;幫助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被聆聽、被理解的感受;進行角色互換,學習傾聽、理解他人,看到別人的心理需求,互相尊重,互相體諒,互相滿足。通過反復練習使他們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避免攻擊性、指責性的語言,體會、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情緒,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減少沖突。比較常見的活動包括滾雪球、薩提亞溝通模式體驗、心理情景劇、角色互換等。通過團隊合作與競爭活動,促使內部成員之間加強溝通、相互學習、優(yōu)勢互補、共同合作,增加團隊凝聚力,體會團結協作的巨大力量。常用活動包括同舟共濟、諾亞方舟、信任之旅、你說我畫、月球傳輸等。資源取向需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人本主義、敘事療法、積極心理學、家庭治療、支持療法等很多流派都非常注重尋找個體自身的資源,幫助他們挖掘、體驗自己的優(yōu)點,或者尋找對其產生重要影響的人和事,梳理這些人和事帶來的正面影響,然后把這些積極因素與他進行鏈接,使之真正成為個體自身的資源。常見的團體活動包括優(yōu)勢大比拼、20個我是誰、戴高帽、獨特的我、繪制家庭樹、影響輪等。積極心理學常用的活動如三件好事訓練、一周積極情緒體驗、優(yōu)勢自我分享等,對于學生發(fā)現自我優(yōu)勢、體驗積極情緒具有明顯的效果。這些活動積極向上、形式靈活、易于實施,非常適合課堂教學。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設計更多的團隊活動方案,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三)課堂教學團體活動的形式:分組平行實施,注重體驗,可以采用表達性藝術治療等多種方式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課堂都是大班模式,為提升教學效率,顧及到所有學生,團體活動需要分組平行開展。分組時,可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也可以同質分組,組間異質,具體分組形式由活動內容決定。如在自我成長章節(jié),為讓學生看到自己這一類型人的性格特點,感受到支持,可以采用MBTI性格測試分類,將同一種性格類型的學生分在一組,討論各自的愛好、特點、優(yōu)點和缺點,并進行匯總。學生在組內很快就會發(fā)現他們具有眾多的共同點,同時會意識到原來別人與自己一樣具有類似的不足,從而降低焦慮和自卑,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組間分享,他們可以看到與自己完全不同的類型,以及他們的優(yōu)勢和缺陷,認識到世界上既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一無是處的人,改變非此即彼的兩極認識,悅納自己,欣賞他人。在人際交往章節(jié),為使學生感受到不同性格類型人的交往風格,則可以實行異質分組或隨機分組。異質分組有助于相互理解和互補,隨機分組本身就具有意義,因為學生在班級、宿舍里即是隨機分派的,無法選擇,這種分組情景更接近現實。成員在小組內參加活動,分享體會和感受,然后每個小組派代表進行分享。學生在組內活動中可以認識新的朋友,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嘗試用與平時完全不同的形式進行表達,感受不同情緒的流淌和來自他人的善意與包容,即是一種全新的體驗。藝術類大學生個性獨特,在教學團體活動中,老師應重體驗、少說教,讓學生融入活動,進入角色,有感而發(fā),由悟而變,由此獲得成長。所以,課堂教學團體活動的重點在于創(chuàng)設各種不同的場景讓學生去參與、體驗。多項研究證明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輔導因其非語言優(yōu)勢可以減少參與者的抗拒心理,有效改善人際關系、社交回避及苦惱[4],顯著提升團隊的歸屬感和個體的自尊水平[5]。而且在藝術院校,創(chuàng)作材料隨手可得,學生對于這種形式熟悉而親切,故藝術院校大學生課堂教學團體活動可多采用此種形式。在團體活動中,可以宣泄情緒,調整認知,也可以將藝術創(chuàng)意融入不同環(huán)節(jié),增加創(chuàng)造性,在作品結束時構建心理完型,達到自愈。常見形式包括涂鴉、個人和團體繪畫、曼陀羅、OH卡牌、色彩體驗、綜合材料創(chuàng)作、手工作品、剪紙等,將情緒宣泄、認知改變、行為調整和專業(yè)學習相結合,發(fā)揮美育的心理學功能,使心理調適和專業(yè)學習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在藝術熏陶中實現自我成長。

參考文獻

[1]翟秀軍.藝術類與非藝術類大學生人格特質的比較研究[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7,24(5):154-156.

[2]蘇常青.藝術類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分析——云南藝術學院大學生情況調查[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2(4):33-36.

[3]張繼玉.藝術類大學生心理特點初探[J].甘肅科技縱橫,2006,35(5):191-192.

[4]郭昱辰.藝術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人際交往改善的實驗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1.

第8篇:體育活動建設范文

關鍵詞: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問題對策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引導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而社會實踐是大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最好陣營,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的最好窗口。近年來,全國各大高校均十分重視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然而,在如火如荼活動開展的背后,卻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急需解決。

一、社會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1.與學生的專業(yè)特點和知識結構特點結合不夠緊密。

大部分社會實踐活動沒有能夠更好地體現學生專業(yè)特點和知識結構特點,致使一些偏離本專業(yè)的工作缺乏具體的操作性,受條件所限,大學生總是干一些支教、文藝演出、體力勞動等簡單工作,在總結成果時僅是停留在感性認識上,對專業(yè)技能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幫助不大,相比課堂教學效果的收獲不多。

2.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認識不夠。

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必須完成的主要實踐環(huán)節(jié)之一,各高校都規(guī)定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內容,主要包括社會調查、義務勞動、科技服務、知識咨詢、文化輔導和勤工助學等形式。有的高校還將社會實踐活動作為一門“必修課”給予相應的學分,未取得規(guī)定學分者必須重修,否則不能畢業(yè),只能做結業(yè)處理。這充分說明高校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視程度。然而,重視不等于就提高了大學生的認識。這一點可以從學生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中看出來。在學生所寫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中,有的寫自己在假期留校搞自學的經過,有的寫如何準備英語或計算機等級考試或補考復習,有的寫聽一次演講而大發(fā)感慨或看了幾篇文章就邊抄邊議,等等。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大學生寫出了符合要求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3.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形式單一。

許多高校組織的社會實踐主要安排的是實地考察、參觀,而沒有讓學生真正地體驗生活。目前,大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的占多數,家教、勤工助學等形式次之,與所學專業(yè)知識相聯系的科技服務和知識咨詢?yōu)閮热莸纳鐣嵺`活動很少。高校有目的地組織少數大學生進行專題社會實踐活動只是一種示范行為。社會實踐活動要真正取得成效,關鍵是要為大多數非組織性的大學生個體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指導或創(chuàng)造機會。

4.部分大學生社會實踐流于形式。

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目的是經受實際鍛煉,促進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增長才干。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形式要靈活多樣,針對性強,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少數大學生到工廠、農村參加社會實踐只是走過場。由于大多數高校沒有穩(wěn)定的社會實踐基地,學生們需花大量精力四處奔波尋找社會實踐場所,有的只好到父母所在單位混時間,開一張假證明以應付學校的檢查。

5.部分實踐活動成了騷擾地方的代名詞。

高校往往單純考慮學校的經費問題,而忽視了在組織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同時還應努力幫助地方或單位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地方或單位只有付出,沒有回報,長期以往,會影響地方或單位的積極性。家長認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是不務正業(yè)、游山玩水,采取經濟上不予支持的態(tài)度。一些地方或單位往往把接收大學生社會實踐作為一種負擔,而看不到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因而不能主動、積極地為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提供便利條件。

二、解決存在問題的對策

1.明確社會實踐目的,廣泛開展專業(yè)實習,提高自身專業(yè)技能。

首先在社會實踐的內容上,要盡量能夠體現專業(yè)特色。比如法學專業(yè)在普法宣傳上要發(fā)揮自身專業(yè)作用,編制普法材料在群眾中進行廣泛宣講,并能夠開展義務咨詢;計算機、電子等理工科專業(yè)要在科技服務上多下功夫,深入廠礦、企業(yè)、農村開展“科技下鄉(xiāng)”;管理類、經濟類專業(yè)要多來到企業(yè)參觀或在貿易公司與企業(yè)領導進行交流,獲得前沿信息和技術;文學專業(yè)要結合時政,深入基層進行政策的宣講等。當然,這并非是說所有的團隊只能有一個專業(yè)的同學,許多團隊,尤其是低年級的團隊由許多專業(yè)的同學組成,但最好能在這個團隊活動時確定一個方向和重點,是以“科技服務”為主,還是“企業(yè)參觀”為重,否則就會造成在活動時的“非合力”,削弱整支隊伍的戰(zhàn)斗力。

2.確保長效機制,建立大學生專業(yè)實習基地。

高校要按照“辦實事,求實效”的要求,本著“互惠互利、優(yōu)勢互補、雙向受益”的原則,主動與地方聯系,進一步拓展社會實踐基地的數量和覆蓋面。在拓展量的同時更要注重質的提升。

最好的辦法就是找準企業(yè)結合點,整合廣泛的社會資源。社會實踐活動需要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高校要積極整合各類社會資源,主動與知名企業(yè)長期開展實踐合作。這些企業(yè)可以在向學生實踐提供實踐場所和有關幫助的過程中,提高企業(yè)的信譽,并通過學生為其提供相關技術和營銷等方面的服務。而對于相關專業(yè)的大學生來說,既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實踐的平臺,使自己的理論知識得到了實踐的檢驗,又增加了自己的經歷,增強了適應社會的能力,為以后走上社會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提供一種既能順利完成學業(yè),又能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提高就業(yè)競爭能力的教育模式,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就業(yè)實習基地的建立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種較好的形式,并已被實踐證明。就業(yè)實習基地為學生安排實習和畢業(yè)實踐,并指派素質高有豐富生產經驗、管理經驗的專業(yè)技術人員擔任實習指導教師,指導實習和畢業(yè)實踐,并輔導學生進行畢業(yè)設計,可以讓學生學業(yè)和實習兩不誤,縮短畢業(yè)生上崗之后的實習期。

3.學校要有一套明確評價體系。

首先要抓好組織領導。將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總體規(guī)劃和教育大綱,規(guī)定學時和學分,并使之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在專業(yè)設置、課程安排、實習鍛煉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有所體現。建立相應的管理機構,統(tǒng)籌規(guī)劃,使社會實踐與專業(yè)學習、服務社會、助工助學、擇業(yè)就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相結合;積極引導,科學指導大學生正確對待社會實踐,掌握正確的方法;為社會實踐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物質保障,抓好輿論導向。通過對活動典型和活動開展情況的報道,形成引導和推動活動發(fā)展的輿論氛圍。

建立宣傳報道信息員制度,在第一時間將點上活動情況反饋給學院、學校及當地的各新聞媒體,為宣傳報道源源不斷地提供內容豐富的活動信息;對于重點小分隊開展的重點活動,宣傳報道組派專人負責,做到專題追蹤、深度報道。真正做到對內營造氛圍,對外展示形象。

抓好考核評價。建立健全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的要求、實施、保障、評估等方面的制度。把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作為學生評獎、評優(yōu)、就業(yè)推薦的必備條件;積極推動專業(yè)教師參與社會實踐,計算教師工作量,并作為教師職務(稱)晉升、年終考核的重要條件;同時加強對學院的考核力度,把社會實踐開展情況作為學院學生工作考評的重要指標,確保社會實踐活動扎實有效地開展。

4.以專業(yè)實習促進畢業(yè)生就業(yè)工作。

推行“就業(yè)”實踐,拓展學生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渠道。大學生社會實踐應圍繞著合格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為大學生將來畢業(yè)就業(yè)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在加強組隊的針對性和特色性的同時,推行“試就業(yè)”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舉措,讓面臨畢業(yè)的學生利用假期到有關用人單位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接受用人單位考察,在學生畢業(yè)時,用人單位擇優(yōu)錄用,這在一定意義上可以縮短大學畢業(yè)生對社會的適應期。

第9篇:體育活動建設范文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教育方法;動手操作

一、綜合實踐活動越來越受到關注

綜合實踐活動是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應運而生的新型課程,2001年6月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guī)定:“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fā)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痹谖覈A教育新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與各學科課程領域有著本質區(qū)別的新型課程,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

二、關于教育方法

杜威把方法問題歸結為兒童的能力和興趣的發(fā)展問題。在兒童本性的發(fā)展上,“自動的方面先于被動的方面”,如果使兒童置于被動的、接受的或吸收的狀態(tài),那就是不允許兒童遵循自己本性的法則,結果就會造成阻力和浪費。他相信,興趣是生長中的能力的信號和象征。教育者應當經常細心地觀察兒童的興趣,這些興趣不應予以放任,也不應予以壓抑。

大部分的學生都不喜歡枯燥、呆板的課堂,他們更喜歡充滿歡樂的課堂,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師把游戲引入課堂,不僅融洽了師生關系,也成就了高效課堂。杜威也高度評價了老師的職責,強調了老師的重要性:教師不是簡單地從事于訓練一個人,而是從事于適當的社會生活的形成;每個教師應當認識到他的職業(yè)的尊嚴,他是社會的公仆,專門從事于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并謀求正確的社會生長,這樣,“教師是真正的上帝的代言者,真正的天國引路人”。

三、讓學生在短期綜合實踐活動中感受生活

學生從小學到高中參加綜合實踐活動已經是一種必修課,但是每次參加實踐活動的時間都十分有限,一般為三至七天。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簡單地說是一種實踐體驗活動。實踐體驗,即主動活動、親自參與,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驗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tài)。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

1.要的是實踐和體驗,不需要太多大道理

現代教育把學校當作一個傳授某些知識,學習某些課業(yè)或養(yǎng)成某些習慣的場所。這些東西的價值被認為多半要取決于遙遠的未來;兒童所以做這些事情,是為了他將來要做某些別的事情;這些事情只是預備而已。結果是,它們并不成為兒童的生活經驗的一部分,因而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綜合實踐活動跟學校不同的就是不需要生硬地學習那么多道理性的事情,而是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的東西。這就更強調綜合實踐活動的實在性。綜合實踐活動的最終歸屬就是與其他課程高度融合,彌補其他課程的割裂狀態(tài),彌補“實踐”。

2.讓學生去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現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倡導主題性的模塊,讓學生去分析,或者以任務的形式實現探究,這些也讓學生的目標更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也是一個過程,一般優(yōu)秀實踐活動課一般是“欣賞―感悟―模擬―展示―交流評價”幾個模塊,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實現一個動態(tài)的變化過程:從無到有,從不會到會,從生疏到熟練,從碎片到網絡,從封閉到開放。研究性學習必須和勞動技術相結合,在勞動技術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在學習動手操作中,實現研究性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成為真正有用的人才。

3.延續(xù)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