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人文精神的基本含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高中語文;人文精神;培養(yǎng)策略
在不斷普及素質教學的大背景下,學校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越來越重視。高中語文中是一門飽含人文性的學科,其中蘊含了大量的人文精神。這對于學生情操的陶冶、文化底蘊的提升意義非凡。目前,高中語文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就是挖掘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在教學中不斷深入人文精神的講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一、人文精神的內涵
人文精神內涵豐富,主要包括理性內涵和感性內涵兩大方面。人們對終極價值的追求,及對人類命運的關注被稱為理性內涵。而感性內涵則包括對人的基本尊重、關懷及愛護,還包括對人的包容和理解。高中語文是一個對學生灌輸人文精神的很好的載體,也是一個向學生傳播人文思想的好時期。因此,在高中語文中開展人文教育所發(fā)揮的作用也將越來越大。
二、人文精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現(xiàn)實情況
近幾年,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語文教育主要把側重點放在了對考試重點的講解上,而忽視了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使教育內容偏離了教學的本質,這既是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打擊,又是對學生學習重點的誤導。需要盡快改變這個現(xiàn)狀。
1.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考試
高考已經成了大家學習的最終目的,一切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學生學習的目的已經完全被扭曲。語文所蘊含的文化底蘊也逐漸被大家所忘卻,高中所學逐漸失去了本身的色彩,學生拼命學,老師拼命教,只是為了高考中能夠取得好的成績。高中語文教學的功利性也越來越強。
2.考試策略的重要程度超過知識品位
語文教育現(xiàn)在變得越來越枯燥,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閱讀理解和作文已經代替了字形、字義、句子成分、段落結構、文章語法、修辭邏輯等這些傳統(tǒng)的語言學習。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戰(zhàn)勝考試,取得高分。而采取什么有效的方法在考試中能拿到高分也變成了教師與學生的最關注的焦點。對文章意境的感悟、對作者情懷的共鳴等人性深處德與美的探究和領會也被“排除法”、“歸納法”、“刪減法”等應試技巧取而代之。
3.學習的主要目的被應試教育代替
雖然應試教育在教育模式中不被認可,可是學生、家長和學校卻依舊熱衷于如何能夠更好的應付考試,如何在考試中取得高分這些學習方法的研究。把死記硬背、劃重點、做真題、背范文等作為學習語文的制勝法寶,完全忽視美育和德育的重要性。語文學習已經失去了本身具有的美感,徹底的淪為了應試的工具。
4.語文教育理念出現(xiàn)偏差,不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
很多高中語文教育都側重于訓練學生的記憶、理解、概括等,忽視學生的情感和興趣愛好,忽視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致使語文的工具性特征更加明顯,忽視人文教育特征,從而使語文喪失了本身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內涵。使語文逐漸淪為了一種應試的技巧,喪失了本身所具有的人性之美、人文底蘊。當前,雖然人們在口頭上承認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實際上仍然沒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qū)。絲毫沒有改變歸納總結教學方法、教學程序和教學模式的積極性。這些機械性的做法,不重視對學生的道德教化和思想修養(yǎng),只看重短期分數的提高,在語文教學中,完全忽視學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三、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方法
1.重視人文科學教育在教育中所占的位置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味地鼓勵學生學習標準答案,根本不重視對于學生尋找非標準答案的能力。很多學生的思維缺乏靈活性,無法真正體會文章的真諦,無法從更深層次去解讀文章。轉變高中語文老師的教學理念,已經成為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以人為本和科學教學是現(xiàn)代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要以人文科學教育為根本依據,開創(chuàng)新的教學體系,提高自身的人文修養(yǎng)和文化素養(yǎng)。
2.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學生不僅僅要多多閱讀,而且還要有選擇地閱讀。在閱讀過程中,多多發(fā)現(xiàn)別人的可取之處,借鑒別人好的、有價值的東西,多多吸取他人的寶貴經驗,才能更快更好的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及精神品位。課堂外的閱讀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精神視野,而且可以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基礎,并且還可以完善學生的人格,使學生的語文修養(yǎng)得到更進一步的深化。
3.讓人文精神貫穿整個教學環(huán)境
教學環(huán)境在語文人文精神教育的過程中對教學質量的影響很大,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人文精神的場所。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更快地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營造一個輕松平等,滲透著人文精神的教學環(huán)境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可以將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基本素養(yǎng),又培養(yǎng)學生人格的完整性。融洽的師生關系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可激發(fā)學生探索的熱情,也可以更快更好的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熊小鋒.論中職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教育[J].當代職校生,2004年S1期.
[2]何益燕.中職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yǎng)探析[J].南昌高專學報,2008年02期.
[3]蔣恒.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J].快樂閱讀,2013年24期.
關鍵詞:大學;體育教學;人文精神;培養(yǎng)
一、前言
大學體育教學不僅是體育知識的教學過程,同時,更是一種人文精神的傳授過程。因此,我國大學的體育教學應該加快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兩方面的轉型,從而提高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教學效果。
二、體育與人文精神具有相互的內在聯(lián)系
體育是圍繞人的身體運動機能對個體進行的培養(yǎng)和教育。人文精神是人具備的動物屬性以外的社會屬性部分,它是人的社會屬性中的精神文化層次。從體育與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來看,體育與人文精神具有相互的內在聯(lián)系。
1.體育的核心目標,就是提升個體的人文精神境界。“體育”一詞的英文是physical education,其具有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的意思。體育狹義的含義就是對個體進行身體訓練,傳授體育運動知識和技能。這種理解側重于對人的運動機能正常發(fā)揮或其潛能的開發(fā),強調人的生理機能的訓練、人的生命活力的激發(fā)、身體運動素質的提升。體育廣義的含義不僅強調對個體的身體運動機能訓練的內容,更強調以承接和弘揚體育運動精神、運動文化為基調的社會文化和社會精神層面的內容。這種理解從個體身體素質提高出發(fā),將視野擴展至人的意志、道德品質,它以個體的身心協(xié)調、完善發(fā)展為目標,并將個體納入人類社會大環(huán)境中進行教化與引導,是促進社會精神文明發(fā)展、推動社會文化前進的重要層面。體育是一種有組織、有意識、有目的的社會文化活動,其核心是通過對身體的教育來提升人的人文精神境界。
2.人文精神可以在體育中得到體現(xiàn)并使之傳承。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人文精神是人的精神境界的部分,其核心部分內容指在人們的社會活動中,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素養(yǎng)、品質、技巧和追求。
人文精神蘊涵于各種學科知識中,也依托社會活動來體現(xiàn)與傳承。因此,人文精神總是以一種文化載體形式或以社會活動中的行為方式來體現(xiàn)。由于大學體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與大學生的互動性強,尤其可以使學生在完成體育動作,掌握運動要領,接受體育訓練,達到體育要求的過程中,調動持久性、沖擊力和嘗試性等方面的潛能,激發(fā)學生與團體成員之間溝通、協(xié)調與合作的精神和能力,調動學生積極向上的奮發(fā)精神等。因此,體育是一種體現(xiàn)人文精神、傳承人文精神的重要層面。
三、人文精神教育教學的意義和高校體育教學實施人文教學的必然性
1.人文精神教育教學的意義
長期以來,由于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一直沿用著一種師生間單向傳習式的教學摸式。在這種摸式中,教師即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實施者,又是教學過程的管理者和控制者,教師講什么、怎么講,學生學什么,怎么學,全由教師一人說了算。而學生,僅僅是被動的接受者。這種教學方式使得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始終處在統(tǒng)一化和單一化的氛圍之中,禁錮了學生的頭腦,不考慮學生的心理感受,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可有可無。
人文精神教育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帶有強烈人文理念特征的教學方法,主張教學過程應是一種能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氛圍及情境,學生的學習是探究性的、建構性的,而不僅僅是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主張教師重視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建議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使教學過程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協(xié)商、合作與互動的過程。這一新型關系及機制使教師“從‘獨奏者’角色過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從此不再是僅僅單向傳授知識,而是幫助學生去發(fā)現(xiàn)、組織與管理知識,引導他們而非塑造他們”。
通過上述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人文教學在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意義已遠遠不只是教師用什么方法將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而在于將“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學生學會學習為中心,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為核心”的教育思想真正融入課程教學的過程,使高校體育教育真正成為學校素質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
2.實施人文教學的必然性
人文教學是當前基礎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新生事物,更是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新課題。高校體育課程能不能實施人文教學?當然能。其主要理由有:課程實踐性。從課程的結構、任務或內容分析,其實踐性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動腦、動手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程的教學任務和內容的空間和余地相對其它課程較大,課程教學的硬件條件相對較好,最重要的是課程教學對象具有探究性學習的主觀愿望和主觀條件。如學生的年齡、學習動機、學習經驗等條件均能滿足開展人文教學的需要。這些有利條件表明,高校體育課程實施人文教學將成必然趨勢。
四、高校體育教學中人文精神的缺失
現(xiàn)階段,我國高校體育教學過于注重學生的身體素質的鍛煉,而忽視了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背離了體育的精神。體育教學是為了將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完整的人,而不僅僅是“技術訓練場”或“體質加強班”。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正是步入了這樣的歧路。許多高校將參加某種競賽視為高校體育教學的子目標之一,運動員成了比賽奪魁的高級機器,單純的體育競爭和體育教學已經成為人們謀取功利的手段。正是由于過于重視競技體育的功利性,使得高校體育教學,特別是運動專業(yè)的體育教學背上了沉重的負擔。另外高校體育教學中,由于教師教學方式以及觀念的影響,過于強調體育知識的傳授、重視體育技術的訓練,而忽視情感體驗、意志鍛煉等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再加上單一的教學模式,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阻礙著師生間的交流溝通,影響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評價標準過分統(tǒng)一,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進而影響到他們人文精神的養(yǎng)成。
五、大學體育教學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1.教學目標偏離正軌,競技體育功利性過重
這里,又回到了教育的本源問題:教育是什么?教育是為了什么?筆者認為,歸根究底教育總離不開為了人的更好發(fā)展這一根本目標。然而,目前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似乎并沒有真正去關注如何將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完整的人,而僅僅從生物學、唯技術論或工具論的角度出發(fā),把體育課堂變成了“技術訓練場”或“體質加強班”,“將原本是作為健身手段的運動技術變?yōu)榻虒W的目的”,忽視了對“完人”的培養(yǎng)。日本教育家井深大在批評崇尚工具理性的教育模式時,將這種現(xiàn)象稱為“忘記了教育的方向”、“丟掉了另一半的教育”,這對形容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偏離也是十分貼切的。
“競爭是體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將參加某種競賽視為高校體育教學的子目標之一是無可厚非的。然而,在現(xiàn)實中卻將這種競爭異化:我國體育專業(yè)50年一貫的教科書認為“競技或運動項目就是比賽奪牌”3;奧運獎牌的深層含義被無限放大;運動員成了比賽奪魁的高級機器……這些都在證明著,單純的體育競爭已經成為人們謀取功利的手段。所以,裁判員舞弊、興奮劑濫用等惡性事件層出不窮。正是由于競技體育這種過重的功利性,使得高校體育教學(特別是運動專業(yè)的體育教學)背上了沉重的負擔。那么又是何種因素使得當代競技體育具有如此濃重的功利主義色彩呢?相信不難追溯到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偏離吧。也完全可以這樣認為,由于高校體育教學缺乏一種以人為出發(fā)點的最終目標和教育理念,致使其中人文精神的嚴重缺失。
2.教學內容片面單一
在上述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難免會繼而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出現(xiàn)內容片面、單一等具體問題,如:無論是教材還是實際的教學內容,都普遍存在著強調體育知識的傳授、重視體育技術的訓練,而忽視情感體驗、意志鍛煉等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這一歷史問題;體育教學“過分強調競技性,忽略休閑娛樂性”;學生的“三基”掌握情況較好,但其內在的價值觀、責任感、心理素質、人際交往能力等等都成了高校體育教學可有可無的附屬品;等等。不得不承認,高校體育教學被簡單化了,其基本功能也被片面化了,這也難怪會給人們留下“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陳舊觀念。然而,如果人文精神缺失的現(xiàn)象沒有得到改善的話,這一陳舊觀念將成為長期的、揮之不去的陰影。
3.教學形式墨守成規(guī)、方法簡單
雖然高校體育可以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必要的教學活動,但多年來,基本上一直是“按照講解、示范、練習、防止與糾正錯誤、鞏固與提高的過程和模式”進行的。出于種種原因,師生們似乎都習慣并默許了傳統(tǒng)的、簡單的教學方式:教師講述、學生記憶;教師示范、學生模仿。這種單純的墨守成規(guī)的教學方式雖無大過,但如若常此以往,必將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壓抑教師的創(chuàng)造精神,并阻礙著師生間的交流溝通,影響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這無疑是與人文精神的真諦相違背的。
4.教師素質有限,教育主體錯位
不可否認,目前我國高校里存在著一大批優(yōu)秀的體育教育工作者,但同時也不能排除在眾多體育教師中有一些“魚目混珠”之輩。他們或是不能嚴于律己,或是不夠以身作則,或是知識面較窄,或是教育理念陳舊……這都直接影響著他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人文精神的融入程度,制約著高校學生人文精神的養(yǎng)成。
更為突出的是,他們對學生的主體地位認識不夠,無視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及其內在需求,將自己視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者,而學生們只是“任人擺布”、“唯命是從”的“加工品”。因此在他們的體育課堂里,看不見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人文精神更是無從談起了。
5.評價方式不夠科學
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大多數采用技評、達標、理論考核的方式來評價學生,注重了終結性評價,而忽視了形成性評價”6;評價標準過分統(tǒng)一,共性之強難免會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評價的結果又局限于其甄別或篩選的功能,而指導改進層面的功能相當薄弱。以這種不夠科學的評價方式為教學導向,必然會制約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進而影響到他們人文精神的養(yǎng)成。
六、大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人文精神的措施
1、提高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人文精神理念
體育教師是整個體育教學的執(zhí)行者,在教學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對體育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求真、求善、求美的教學理念,還要完善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手段,真正地實現(xiàn)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人文精神。體育教師首先把自己的教學理念明確清楚,再運用體育課自身特有的教學特點――自主、競爭、團結、合作、公平、公正等,有目的地組織活動,把人文精神有意識、有計劃、有措施地滲入到體育教學中,不僅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潛移默化中要突出其人文性,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意識到人與人之間團結合作、相互理解的重要性,激起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體驗和社會責任感。教師還要不斷幫助學生去樹立、改造自己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發(fā)展一定的道德情感、審美能力、合作精神等,幫助學生明確正義、邪惡、高尚、卑劣等等,幫助他們陶冶情操、凈化靈魂,理解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明確自己對社會的責任,確立正確的人生方向和生活方式,以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一堂體育課的好壞,體育教學的優(yōu)劣,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實施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體育教師,所以,體育教師首先從思想和教學理念上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再通過自己的方法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去,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2、調整課程體系,豐富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多樣性
高校的學生,個性張揚的特性比較突出,對課程的內容要求比較多。只有體育教學豐富,內容多樣性,才能吸引高校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這樣才能更好的通過體育教學,將人文精神逐漸灌輸到學生的思想當中去,才能實現(xiàn)通過體育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目的,這就需要在體育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上要多加研究和調整,實現(xiàn)滿足學生的上課需求。
3、優(yōu)化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
通過多種教學形式來組織課堂教學,提高高校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才能更好的把人文精神通過體育課堂逐漸滲透到學生的人文素質中去。如果體育教師還是一味的沿用陳舊的、單一的或者一成不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只能是從根本上影響了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更不用說通過體育課來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因此,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教學手段的改進,是不容忽視的方面。
4、加強學校體育教育中人文體育思想的實施
學校體育教育中人文體育思想的培養(yǎng)不僅僅是一個教與學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氛圍、環(huán)境的塑造。一般情況下,學生對人文體育思想的習得并非全是在課堂或者考試中的識記過程,而是在繽紛多彩的體育課余活動中對人文體育思想的領悟。這需要學校體育教育具備基本的基礎設施,可以從多角度出發(fā),開展眾多運動項目,滿足學生不同的需要;需要有針對貫徹人文體育思想的實施方案和措施予以保證。所以,學校應該建立科學的適宜于發(fā)展學生人文體育思想的領導體制、管理體制和評價體制。
七、大學體育教學實施人文精神教育教學的幾個原則
1.教師引導與學生自覺學習相結合
引導學生的人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教師在課前充分了解體育教學的任務、內容、教學對象的條件和學習愿望,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創(chuàng)造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耙龑c促進”是教師貫穿人文教學全過程的主要任務,教師應通過積極的旁觀,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和所思所想;通過給學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保證自覺性的持續(xù)進行;通過正確的引導,促進學生手腦并用,喚醒“潛能”。除了必要的引導,應分配給學生較多的時間和空間,注重教師“引導”與學生“自覺”有機結合。
2.接受式人文精神教育與發(fā)現(xiàn)式人文精神教育相結合
人們的學習主要依賴于兩種方式,一種是接受式的,另一種是發(fā)現(xiàn)式,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對于相當多的內容,學生不可能也沒必要自主發(fā)現(xiàn)式地加以建立,應該采用人文理念的接受式教學方法。雖然是接受式學習,但卻是主動的、積極的,需要師生共同來完成。
3.自主式人文精神教育與合作式人文精神教育相結合
自主式人文精神教育是學生個體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的教學方式,是自己設定學習目標、學習進度、參與制定評價指標,積極展開各種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應以合作式人文教學為主,并將兩種方法結合使用,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關注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適得其所,為每一學生充分展示和發(fā)揮創(chuàng)造潛能鋪設舞臺。
八、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精神是當代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的必然要求,面對各種高校體育教學人文缺失的現(xiàn)象,高校體育老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素養(yǎng),進而從學生的特點出發(fā),制定有人文精神氣息的課程教學計劃,從而有效發(fā)揮體育教學的人文精神理念。
參考文獻:
[1]張海燕.淺談體育教學中的人文教育[J].關注,2009;2:47
[2]盧鏡.論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中的人文教育[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41
[3]王志平.論大學體育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J].武夷學院學報,2010,(5)
關鍵詞:人文精神;內涵;培養(yǎng);機制
一、人文精神的含義
人文一詞最早見諸于《易··賁》:“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關乎天文,以察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边@里的天文,指的是自然界中的規(guī)律和法則,與之相對應而生的就是人文,可以理解為人類社會中應遵循的原則或秩序。《辭源》中將“人文”解釋為:一定社會形態(tài)中的禮教文化;另一指人世間的事情,與“自然”相對。《辭?!分袑Α叭宋摹钡亩x: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xiàn)象?!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古人尊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由此也可見一斑。拿到我們今天來說,稱之為主客觀相統(tǒng)一,也不外乎是積極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促進人自身與客觀世界更好的發(fā)展之意。
對一個字或詞的解釋有時是很難的,“人文”二字便是如此,但其作為一種人內心對人自身和外界聯(lián)系的認識或思考無從改變,進一步理解就是人對于自身以及與外界關系的一種期待和肯定。
二、高校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內涵
人文精神是人對自身修養(yǎng)的至善和對外界行為的至美的統(tǒng)一。那么,大學生的人文精神的內涵也應從這兩個元素去展開分析和給予解答。
(一)大學生人文精神之自身修養(yǎng)
考慮到大學生的特殊身份和在我們國家中所處的歷史地位和時代意義,對于自身修養(yǎng)方面,首先應具備基本的國學素養(yǎng)和哲學知識。倘若一個大學生在人生中最主要的成長成熟階段,連自己本民族的智慧和歷史都不知道一些,那還談什么文化和精神。沒有繼承就沒有發(fā)揚,沒有沉淀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民族也必失去其本質特色,只會發(fā)生異變?,F(xiàn)在時代的浮躁之風也是因為我們缺少了文化根基,或者說是淺薄的人文精神根基根本不能抵抗多元社會的浮華所致。懂得了哲學,便掌握了認識和處理事務的法門。大學生想要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和更好的生存與生活,就要學會辯證思維和辨別事物,這個是受益終生的事情。結合我們悠久燦爛的中華之學,處處也彰顯出中國哲學的獨特奧妙。
其次,要加強培養(yǎng)道德、理性和務實的人性。通過國學和哲學的學習,不僅是讓大學生簡單的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和歷史,也旨在經此過程培養(yǎng)大學生從理性和感性認識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濃厚的藝術魅力。這將大大開拓學生的眼界和思維,樹立起民族自豪感,拉近大學生心靈與人文精神的距離。再次,務實本專業(yè)的技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高校培養(yǎng)大學生的人文精神,既要有廣度又要有深度,這突出體現(xiàn)在對本專業(yè)的培養(yǎng)上。大學生要熟悉本專業(yè)領域的各種知識,熟練掌握該領域的各項技能,打好了解學術前沿和創(chuàng)新科研的基礎,力爭成為本專業(yè)的精英。德才兼?zhèn)?,知行合一,這楊培養(yǎng)出來的大學生將是高校和社會的福音。
最后,在遵守校規(guī)的基礎上,普及法律知識。大學生階段,正值性格和個性的成型階段,也是個人主義和自我意識更加突出的時期,要從校園成功的邁向社會,只有道德和學養(yǎng)是不完善的,要適當的進行相關法律知識的普及。結合案例和社會熱點加以點評,在學生中開展討論,達到法律教育的目的。法律知識的普及和推廣,將更有利于引導大學生把握法律尺度,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正確導向社會規(guī)范和職業(yè)操守;避免人生誤入歧途,導致家人、他人和社會的不幸。
日親則日近,日勤則日進。反觀我們的高校教育中的諸多方面,并沒有花費多少氣力在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上,我們只有在談及教育和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時候才熱血沸騰。高校要擔當起大學生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重擔,以塑造理想大學生為己任,對學生、社會和國家負責。
(二)大學生人文精神之對外實踐
深入的學習和增長見聞固然重要,精進技能和參與社會實踐同樣也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大學生除了從大學的殿堂里汲取豐富的知識外,參與實際的實踐過程能鞏固其所學所用,豐富其理論知識和增強實踐能力,使大學生內外兼修知行統(tǒng)一,實現(xiàn)由“入世”到“出世”的教育目的。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大學生還會更快地了解社會,加深對事物的認知,適時地調整自我的思想和處事方式,為更好地踐行人文精神奠定實踐基礎。
鑒于以上對大學生人文精神培養(yǎng)之自身修養(yǎng)的借鑒,和大學生主要實踐活動范圍的考慮,可以對其實踐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進行個性化考察。首先是明確對大學生個性化考察的范圍和內容。個性化考察的主要范圍劃分為校內和校外,校內分為課堂、實驗室、會議、競賽活動、學術報告和學校或學院組織的活動等等;校外分為實地考察學習,參與社會工作實踐,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組織服務社區(qū)或向鄉(xiāng)鎮(zhèn)提供技術的志愿行為,投身高校間聯(lián)合舉辦的活動等等。
關鍵詞:人文精神;科學精神;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06)12-0038-02
21世紀,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匯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由來勢兇猛的從哲學、社會、文化等方面對科學技術的批判,喚起了人們對科學局限性和技術負效應的關注。同時,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前沿――生物科學技術、信息科學技術和生態(tài)科學技術三大領域,提出了大量的人文社會問題:生命科學技術中的基因移植、試管嬰兒、人體試驗、生物克隆等直接涉及到人的尊嚴等一系列倫理問題;全球信息網絡化的發(fā)展,提出了諸如個人隱私、自由權利、財產、知識產權保護等法律問題和生態(tài)倫理問題。這一切都向培養(yǎng)現(xiàn)代專業(yè)技術人才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課題,即如何設計合理的現(xiàn)代課程體系,使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有機結合,培養(yǎng)兼有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人才,為人類謀求生存發(fā)展和幸福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人文精神的內涵及其特點
人文精神是人類通過長期的文化實踐活動,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反映人的文化價值觀念和主體性的社會意識。它以理性實踐為基礎,隱蔽于主體思想深處,其實質是對人生意義、人的文化價值屬性的肯定。它一經形成,就成為對主體的實踐活動具有定向作用的思維模式及知識背景。
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1)每個主體通過自身的生活和文化實踐,能夠適應并認同所處生活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的各種特征,使自身和社會達到廣泛深刻的聯(lián)系,能夠站在一定時代社會文化的起跑線上,在較高的起點獲得發(fā)展。(2)每個主體在已習得的一切社會關系和文化的基礎上,能夠通過對時代的人類生活狀況和歷史命運的關注,合理地建構起自身的社會特色及文化視野,并從中和諧系統(tǒng)地發(fā)展自身的全部個性特征。(3)每個主體的一切身心特征能夠使自身作為顯著主體性特征的個體與他人相區(qū)別,能夠投身于豐富多彩的文化實踐和生活活動,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文精神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1)目的性。人文精神的要旨是在任何發(fā)展中都要“以人為本”,社會發(fā)展的根本目標、基本動力只能是人本身,決不能以“物”的尺度取代“人”的尺度。(2)自律性。人文精神強調只有經過主體自我反思、自我抉擇和自我負責的自覺行為才是理智的行為,而受到外力強制性影響的行為,或者由于缺乏自我意識而產生的行為,則是與人文精神相悖的。(3)自由創(chuàng)造性。不斷創(chuàng)造、不斷超越是主體性的基本特征。人文精神鼓勵和保護主體的創(chuàng)造性、超越性,強調在對現(xiàn)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時包含著對現(xiàn)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它不僅面向現(xiàn)實,也反思與檢討著現(xiàn)實,能夠為主體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價值目標。(4)全面發(fā)展。人文精神與全面發(fā)展是一致的,體現(xiàn)為在任何層次上,人文精神都可被理解為對人自身的深刻關懷和人的全面發(fā)展,具有與人的發(fā)展息息相關的永恒價值。
二、科學精神的內涵及其特點
科學精神是人類認識自然、適應自然和變革自然活動的理想追求、價值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的集中體現(xiàn),是人類認識自然活動及其認識成果的精神升華,是人類對科學這一特殊社會存在在觀念形態(tài)上的反映??茖W精神是徹底的唯物主義精神,其要點可以概括為:客觀、求實精神,這是科學精神的首要要求;不斷求知、追求真理、不盲從潮流、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懷疑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繼承的精神。此外團體精神、民主作風、百家爭鳴也是科學精神的組成部分。科學精神植根于科學理念,關注的是客觀自然現(xiàn)象,可以說是一種人對外在世界的超越,屬于對象意識。從科學視覺出發(fā),人也是一種存在,一種自然生物的存在客體。科學追求的是精確、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質面貌,實事求是地找出事物的運動規(guī)律,然后加以利用。所以科學精神最崇尚的是探索、求實的態(tài)度和創(chuàng)新的努力。
三、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關系
人類文化可劃分為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兩大領域。人類必須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去認識自然,從而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以滿足人類生存的需要,即所謂“觀乎天文,以察時變”。人類在認識自然、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中逐漸萌發(fā)出最初的科技文化。人類為了要認識自然、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人與人之間必須結成一定的社會關系,運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去認識和調整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即所謂“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樣,人類在萌發(fā)出科技文化的同時也萌發(fā)了最初的人文文化??萍嘉幕腿宋奈幕梢哉f是伴隨著人類而產生的一對孿生兄弟,所以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融匯在一起的。這種融匯的含義,不是兩者合二為一,不是用一種精神去消解另一種精神,或用一種精神去統(tǒng)率另一種精神。這里的融匯是指人類在認識、協(xié)調、變革自然的科學技術活動中或在探索處理人世的文化社會活動中,都能夠受到兩種精神指引。科學技術工作者或者是人文社會工作者,都既要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又要有良好的人文文化素質;既具有科學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在處理科學技術問題時,既遵循科學精神從事活動,又要顧及其人文社會后果,用人文精神的指引來處理科學技術發(fā)展本身以及科學技術的應用帶來的種種人文社會方面的問題。這種融匯,是在具體的人類謀求生存和發(fā)展的活動中的融匯,是在具體的人的精神世界中的融匯。大量的科技史料證明,良好的人文修養(yǎng),對培養(yǎng)想象力,培養(yǎng)直覺思維,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有著巨大的作用。
四、現(xiàn)代課程設計的追求方向
對人類已有知識經驗進行有效選擇和重組是課程設計的實質。從宏觀角度看,有兩個因素制約著課程設計:一是科學標準,課程設計必須符合學科知識本身的邏輯和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二是價值標準,課程設計必須與一定的時代精神、道德倫理規(guī)范、文化準則等相一致。這樣認識課程設計是有根據的。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類是以兩種方式把握世界的,即科學認識和價值認識。前者是把握對象事實,尋求規(guī)律性,解決“是什么”的問題,涉及主體的評價活動,其結果是要制定出有關認識對象的邏輯系統(tǒng);后者所解決的是“為什么”的問題,涉及主體的評價活動,其結果是要制定出一定的價值系統(tǒng),用以表達主體的精神向往和規(guī)范主體的活動。上述兩種認識方式是統(tǒng)一的。據此,課程設計也應以兩種方式來選擇和重組知識經驗。一是根據知識經驗自身固有的內在邏輯和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設計課程,力求使課程結構在兩者之間取得某種平衡。二是依照一定的價值標準來選擇和重組知識經驗,使之能夠集中、準確地反映和表達課程設計者的價值意圖。通過上述兩種方式,形成居于人類知識體系中較高層次的部分――課程。需要說明的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是,這兩種方式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偏重任何一種都是不當的。因此,不能把課程設計簡單地理解為是對人類已有知識經驗或一般認識過程的壓縮形式,而應從文化的角度,把它看做是對浩瀚如海的人類的科學成果――科學知識的一種選擇,這也是一種文化選擇。要實現(xiàn)這一點,就應設法使課程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課程設計中,要以人類深厚的文化遺產為基礎,體現(xiàn)出對現(xiàn)代社會生活現(xiàn)狀和歷史命運的最大程度的關注。課程設計要立足現(xiàn)實,面向未來,通過對人自身的關注,使之成為展現(xiàn)人的本質力量的重要方式。被編纂到課程中的知識經驗必須合理有序,能將人類在創(chuàng)造知識經驗過程中相伴而生的思想感情與價值取向融入其中,使學生在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受到一定理性訓練的同時,也能感悟和體驗到實踐主體和課程設計者的價值觀與思想感情。這也意味著課程不僅具有社會意義,也具有個體生存和發(fā)展價值。在這個視野下,課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課程應是包含意義和價值的文化。(2)課程應是需要“體察涵泳”的文化。作為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課程應由雙層結構構成:一是表層結構,這層結構主要由一定的邏輯關系、字詞符號等規(guī)范性的知識信息所構造,嚴謹、規(guī)范、系統(tǒng)是其基本特征,需要學生運用一定的理性能力才能理解和把握。二是深層結構,課程的邏輯關系和字詞符號中,必然自覺不自覺地隱含著課程設計主體所賦予的特定價值取向,“非連續(xù)”性是其基本特點,需要學生從目的、需要、動機、情感等方面仔細感悟。因此,好的課程體系能夠使學生迅捷有效地“還原”人類的認識過程,從中體悟到科技發(fā)明過程中滲透的人文精神。要實現(xiàn)這一目的,在課程設計中,既要顧及到學生的理性能力,也要顧及到建筑在理性能力基礎上的非理性能力。
活動課程在塑造和培養(yǎng)人類精神中具有獨特的功用,課程設計應努力構建完整的活動課程體系。作為與傳統(tǒng)課程的重要分水嶺,活動課程體系以學生的多方面興趣、活動能力和感性與知性統(tǒng)一原則為基礎,以學生的活動作為圓心,以其能力所能涉及的范圍為半徑,構成學生的認知域,也成為相應的課程范圍?,F(xiàn)代意義的活動課程一方面以傳統(tǒng)認識論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不貶低理性知識的價值,另一方面,它也以非經典認識為支柱,把生活世界納入到課程領域,強調這一領域的價值多元性。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現(xiàn)代課程設計應使學科課程合理有效地融入活動課程體系中,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生活世界與學科知識相統(tǒng)一的知識經驗,認識和掌握世界原初的真善美及其相互關系,并使之得以升華到理性高度,成為與學生發(fā)展最為貼近的教育力量。
現(xiàn)代課程設計在指導思想上將傳授理性知識、培養(yǎng)理性能力和關注學生非理性精神世界的完整性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根據科學發(fā)展的整體化、綜合化趨勢,使知識學習與校內各種活動密切相關,使學生綜合運用獲得的知識和能力,力求科學課程人文化、人文課程綜合化,使兩類課程在為人服務的基點上獲得對話與交流的可能。
民族文化傳統(tǒng)對于溝通科學與人文具有重要作用,應重視相關課程設計。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形式與發(fā)展,是人們傾注了無限精神企盼并為之奮斗不息的過程。我們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內涵是恪守人倫綱常,知書達禮,重視“禮”、“樂”的教化功能,認為人文素養(yǎng)始于用詩來感性,用禮來節(jié)制言行,用音樂來調節(jié)身心,進而達到“仁”的境界?!叭省弊鳛槲覀兠褡迦松蜕鐣淖罡邇r值理想,不僅是一種道德規(guī)范,更是代表我們民族基本精神的重要范疇。加強以此為內核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教育,設計相關的課程,能夠使學生理解我們民族優(yōu)秀的、以群體利益至上為價值取向的人文傳統(tǒng),獲得良好的人文陶冶,從而將個人生存發(fā)展與民族、社會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構成塑造和培養(yǎng)人文精神的基質。
在溝通科學和人文的過程中,還應有計劃、有層次地在課程設計中融入培養(yǎng)學生的內省反思能力的內容,使之擁有文化批判意識和否定精神。文化的內核是價值標準,不同的文化屬于不同的價值,它不僅超越個體,也超越個別時代和個別知識。通過設計一定的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價值反思能力,這有助于其文化價值觀、思想感情和個性特征的形成與發(fā)展。要做到這點,現(xiàn)代課程設計一方面應充分顧及科學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哲學素養(yǎng);另一方面,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設計綜合課程,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和了解社會,加深體驗,提高感受力。
誠然,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都對塑造和培養(yǎng)人的精神有著自己特殊的功用,不能重此輕彼。但是,人文科學在塑造和培養(yǎng)人文精神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高等院校各個專業(yè)都有不同的課程,但是,不論是何種專業(yè),都要培養(yǎng)促進社會發(fā)展和人類進步的人才,因此,就需要有一些共同的課程,這就是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教學生如何做人的課程。為了取得最佳功能,課程設計應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按一定比例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形成綜合課程體系,根據專業(yè)的不同對不同學科適當側重,不能偏廢,也不能厚此薄彼,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綜合素質高、創(chuàng)造能力強的優(yōu)秀人才。
收稿日期:2006-04-20
作者簡介:聶莉娜(1954-),女,河北石家莊人,教授,從事漢語語用學、人文文化與高等教育研究;周金聲(1957-),男,浙江杭州人,教授,從事人文文化和高等教育研究。
【關鍵詞】新課程;歷史教學;人文精神;培養(yǎng)
一、20世紀以來的社會問題與人文精神培養(yǎng)的必要性
1.二十世紀以來的社會問題。20世紀人類社會高速發(fā)展,科技日新月異,似乎證明科學是無所不能的。但是,世界歷史發(fā)展的實際狀況又表明,生產力的巨大進步,并沒有帶來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卻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茖W也并不是萬能的,它無法解決價值問題,也不可能無條件地導致社會進步。
2.重視人文精神的必要性??v觀20世紀以來的社會現(xiàn)象,我們只有科學和人文并重,才能解決社會發(fā)展帶來的問題;只有育才和育人相結合,才能扭轉教育的偏差。所以在新的世紀里,課程改革要突出人文教育,基礎教育要強化人文教育是時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3.新課程改革對人文精神的重視。教育部頒發(fā)的《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等,即學生應具有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
二、對人文精神的解讀
1.“人文”的含義。在中國,人文就是教化的意思;在西方,古希臘中的人文指的是教養(yǎng)和文化、智慧和德性、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現(xiàn)在,一般把人文定位于兩個層次,一是指掌握語言、文學、歷史、哲學、音樂、美術等社會學科基礎知識的程度;二是指依靠這些社會學科的基礎知識,結合生活實際,通過內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道德、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自動、自覺、批判及超越精神,對人生意義與價值的判斷和思考。
2.新課程改革重視對人文精神的理解。注重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是這次課程改革中的中心內容。在新的課程理念的背景下,我們對教學中的情意因素和過程不能簡單地、機械地理解,而必須把它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來理解。新課程強調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要素,三者是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有機融合到課程教學內容中去,并有意識地貫穿于教學過程中。
三、歷史教學人文精神應突出的主題
1.人與自然的和諧。伴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人類開始了一場對自然的瘋狂征戰(zhàn)和掠奪,破壞了人類和自然之間的和諧與平衡,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造成巨大的破壞:資源匱乏,生態(tài)失衡,環(huán)境惡化……我們今天要重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倡導人與自然之間的交融和交流。
2.人與社會的統(tǒng)一。在科學技術高速發(fā)達的文明世界里,出現(xiàn)了人與社會疏離的現(xiàn)象:“自我化取向”、“現(xiàn)實化取向”和“物質化取向”。這些功利化的傾向使人類社會被異化,出現(xiàn)了危機。在歷史教學中,可以借助典型示例宣染氣氛,使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升華;形成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逐步確立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yè)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3.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合作。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社會之中的。每個人都必須與別人交往、打交道。但人與社會的疏離,造成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緊張和相互不信任,人與人之間失去溫暖的友情和團結的生機。因此,構建人情化的生活世界是人們能夠正常生活、工作的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也是一個社會得以順利發(fā)展的基本要求。所以,應培養(yǎng)人們的關愛情懷,形成正確的人際交往關系。同時通過歷史教育,引導學生認識到如果不善于和其他人進行合作,一個人的發(fā)展也是有限的。
4.人格的完善。人文精神以“人”為核心,高揚人的主體地位,人的價值與尊嚴,從而為人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人格完善被視為人文主義教育的最終目的。歷史教育自古以來就有文以載道的傳統(tǒng),中國歷史上優(yōu)秀的人文精神落實在人生態(tài)度上所提倡的精神品位和人格修養(yǎng),所遵從的氣節(jié)操守和道義擔當,所申明的做人準則和處世原則,所闡揚的人生目的、意義和價值,在今天仍然可以啟迪和幫助學生對人生有深度的開悟,有利于學生思想德性,匡正人格心靈,提高精神境界。
5.文明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必然。歷史清晰昭示:文明的交流貫穿于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的始終,構建了不同文明交往的樂章。因此,歷史教育中應引導學生認識到:文明交往所追求的目標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和諧,是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平等互利,是對自己文明的自尊、欣賞和對異已文明的尊重、寬容及至欣賞,是抱著愛其所同,敬其所異的廣闊胸懷和對人類共同美好的理想的追求。
四、歷史課堂教學應如何突出人文精神
1.課堂教學中要建立平等民主的關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要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以確保學生心情舒暢,思維敏捷,使各種智力和非智力的創(chuàng)造因素都處于最佳活動的狀態(tài)。
這一命題實際包含兩個子命題:一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特性不是工具性;二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前一個命題正是多年來語文教學爭論的一個結論,其基本理由是:工具性只是語文在社會運用上的屬性,并不是語文發(fā)生論上的屬性。在工具論的指導下,語文教學變成了一種遵循邏輯思維法則的理科教育程式,它把語文分解為字、詞、句、篇、語、修、邏、文這些抽象的東西,結果導致語文學科人文價值、人文底蘊的嚴重流失,這一點筆者木用贅述。第二個命題正是本文所要著重展開闡述的觀點。為求從根本上加以論證,筆者以主體性教育這一教育思想為邏輯起點來進行分析、討論。
一、主體性教育思想—語文承擔人文教育的理論前提
要弄清楚主體性教育,首先必須弄清楚什么是主體、主體性。主體是指從事著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人,客體是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指向的對象。主體性就是主體的特性,即主體對客體的主導地位以及對客體能動地認識和改造的特性。主體性具有如下兩個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自覺性,指人不同于動物的意識特性,即人把他同自己的關系、同他人的關系、同自然的關系變成主客體關系。二是自主性或能動性,它是人的活動特性,是指主體具有不依賴于外在力量,自由地支配自身的一切活動的意志和能力。因而可以說,主體性就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根本特性。
主體性從內容上又可分為主體意識、主體能力、主體人格。主體意識是作為認識和實踐活動主體的人對于自身主體地位,、主體能力和主體價值的一種自覺意識,是主體性的觀念表現(xiàn);主體能力是“主體能動地駕馭外部世界對其才能實際發(fā)展的推動作用的能力”,“主體人格”是指主體的情感、意志、靈感、信念等的因素。主體能力與主體人格是主體性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實際上,具不具備主體意識也是主體人格的一個方面,因而本文為論述需要將前述“主體意識”、“主體人格”統(tǒng)稱為“主體人格”,以指稱主體的精神情感狀態(tài)。
前面我們談到人的本質特征即人的主體性,而教育是對人的教育,教育學即人學,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一些教育理論家提出了主體性教育思想,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養(yǎng)成社會歷史活動的主體”,“教育的根本在于培養(yǎng)和發(fā)揮人的主體性”,教育應以“培育人的主體性為最高任務”,也就是要培養(yǎng)人的主體人格、主體能力。這便是主體性教育思想的基本含義。
主體性教育思想與我國歷來倡導的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以及素質教育理論是一致的。教育理論家王策三曾這樣論述它們之間的關系:“之所以要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就是要發(fā)展人的主體性。主體性,這是全面發(fā)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體性,它集中了人的一切優(yōu)秀品質和個性特征,是身、心或德、智、體、美、勞諸方面都得到良好發(fā)展的綜合表現(xiàn)?!?/p>
“主體性強的人,就是在客體面前擁有主動權和思想的人?!奔热绱?,主體性教育思想可以被看作教育活動最根本的指導思想。依此推導,主體性教育思想也應該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指導思想,語文教學的性質也應該以主體性教育思想為根本出發(fā)點,并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科功能分工來加以確定。
二、語文承擔人文教育的現(xiàn)實要求—社會歷史發(fā)展需要進行人文教育
(一)社會進步需要喚醒、培養(yǎng)人的主體精神
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發(fā)展產生了重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電子計算機的發(fā)明和日益廣泛的應用,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面貌,使人類社會一下子從工具時代躍進到信息時代??萍甲鳛樽罡挥懈锩缘纳a力創(chuàng)造著巨大的物質財富,為人類提供了日益眾多的方便和享受。但人們也逐漸認識到科學技術是一柄雙刃劍,它在為人類造福的同時,也會給人類帶來禍患。如原子能可以用于來發(fā)電、醫(yī)療,也可以大規(guī)模地殺傷人類以致毀滅人類;克隆技術可以在醫(yī)學和生物遺傳工程上產生重大作用,但若用于復制人類,則將是人類的災難;計算機有利于貯存、搜集、傳播信息,也可以被用來不良信息,或利用計算機犯罪。同時,科學技術的廣泛使用,固然推動了經濟的迅猛發(fā)展,但也產生了許多全球性的問題:全球氣候環(huán)境的急劇惡化、資源枯竭、生態(tài)失衡、物種消失、人口膨脹、貧富差距拉大、戰(zhàn)爭頻仍。這些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擔憂和不安。
同樣,經濟發(fā)展也給人類文明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因為市場經濟遵循利益原則,當這種利益原則無限制地滲透到人類的意義世界時,就會造成道德失范,如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盛行就是典型表現(xiàn)。這一點在中國市場經濟發(fā)展階段,由于法制不健全,適應市場經濟的文化尚未建立,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如假冒偽劣、坑蒙拐騙、販毒販黃、貪污賄賂屢禁不止,偷盜、搶劫、詐騙、走私等犯罪活動甚囂塵上,一些犯罪分子十分猖狂,他們?yōu)橹苡绣X,過上享樂生活,而瘋狂劫掠國家和他人財產,甚至視人命如草芥,濫施暴力,濫殺無辜,耳目所及不乏一些令人觸目驚心的良知泯滅、人性喪失的事實,少數人對生命的踐踏和漠視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以上事實表明,科技的進步在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引導下,會產生許多負面影響,甚至會走向人類的對立面,從而導致人在自然、社會和人自身面前的主體地位的危機,主體精神的淪喪;經濟的發(fā)展也會帶來道德觀念的混亂,美好人性、人格受損,人在物質欲望面前,無法從容應對,把持自己,同樣會喪失人的主體性。因此,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迫切需要喚醒和培養(yǎng)人的主體精神、主體人格,使人成為人。
(二)培養(yǎng)主體人格必須依靠人文教育
首先應弄清楚主體人格、主體精神屬于人文精神的重要方面,甚至是核心要素,為什么這樣說呢?這里有必要弄清楚人文精神的內涵及其發(fā)展脈絡。在西方,人文精神是個發(fā)展的概念,不同的歷史階段都有不同的內涵;在中國,傳統(tǒng)人文精神也十分豐富,儒家、道家或強調道德體驗與踐行,或崇尚自然、追求個性解放,其影響也十分深遠。有學者根據中西人文精神傳統(tǒng),把人文精神的內涵解釋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強調人對萬事萬物的主體地位,尊重人的自由和尊嚴,把人作為萬物的尺度。第二,追求完人理想和精神文化品格。第三,當代人文精神重視價值觀念,提高文化意識和人格修養(yǎng)。由此可見,人的主體精神可以看作人文精神的核心成分。
而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人文教育或說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內容甚至落腳點,因而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必然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主體精神、主體人格。
同時也應看到,主體精神、主體人格的培養(yǎng)也只有或主要依靠人文教育。因為進行人文教育所依據的人文學科與回答“是什么”的客觀陳述(科學)不同,它是回答“應當是什么”的價值引導,“人文學科總要設立一種理想人格的目標和典范。人文學科引導人們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義和價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人文學科所依據的理念不是工具理性,而是價值理性?!毕喾纯茖W技術可以提供強大的工具理性,卻不能滿足人們對于情感寄托、倫理要求和終極關懷等的需求,即無法提供人類區(qū)別于禽獸的“價值理性”??傊宋膶W科、人文教育可以為社會提供一種正確的價值和意義體系,引導人類社會走向和諧,人類個體趨向完善。而自然科學卻做不到。
因此我們說,主體精神、主體人格的培養(yǎng)主要依靠人文教育。在各階段教育中應當加強人文教育,應當有學科承擔人文教育重任。
三、語文承擔人文教育的學科內容依據和學科分工依據
(一)語文、語言的本質是人文
各學科中語文在對學生實施人文教育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語文的內容—語言、言語本質就是人文。對此,西方語言學家都有過深刻的分析。他們認為語言在本質上并不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的工具,而是人與存在相屬的領域,因而具有真正主體性的意義,即“只有語言才能使人成為作為人的生靈?!闭Z言的作用是普遍的,它包容一切,人類面對的世界是一個意義世界,世界對人而言是一個語言的世界。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無法言說的。語言的界限也就是理解力的界限,語言作用的這種普遍性使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具有無限的內容。如果說語言是一種“工具”,那么沒有一種工具如此包容一切,甚至會把人的全部理性也包容其中。
在我國,語文教育界對語言本質的認識也在不斷深人。早在1993年,特級教師韓軍就說:“語言本身不僅僅是一種工具,還是人本身,是人的一部分,它不是一種外在于人的客體,而是主體;不僅僅是‘器’、‘用’,還是‘道’、‘體’,它滿足主體情感,充滿人生體驗,因而人文精神是語言的基本屬性?!?/p>
(二)語文在學科布局中的功能定位
從前述我們對語文教育的分析,可以看出,語文應當而且可以進行人文教育。但并不能完全由此推導出語文的學科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如果對學科布局特別是語文在學科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那還是認識不到甚或否認這一點的。所以,對語文學科性質的定位,還有必要考察語文在學科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
應當說學科性質是人們依據學科內容、學科目的而對學科功能的界定。語文課的內容即語言、言語具有人文性,順理成章它具有人文教育功能。目前所要厘定的是人文教育是否應成為語文的主要功能,或者說在目前各學科中人文教育是否主要由語文來承擔,從而使人文教育成為語文的主要功能。這必須從語文與相關學科(即同樣具有人文教育性的政治、歷史)的比較中作出回答。第一,政治學科主要承擔的不是人文教育功能。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對學科的大致分類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社會科學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經濟、社會等學科領域,與自然科學一樣是回答“是什么”的客觀陳述;人文學科包括哲學、歷史、文學、藝術、倫理、神學等領域,它是回答“應當是什么”的價值引導。從目前所開設的政治學科的內容來看,有哲學、政治、法律等基本知識,可見其中主要是社會科學內容,作為人文學科的內容只有哲學常識一項。因而,可以說政治學科主要承擔的是引導學生認識社會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功能,而不是人文教育功能。
第二,語文和歷史承擔著人文教育的不同側面。雖然文史在內容上相融相通,但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所起作用之間,語文承擔著核心的方面,起更主要的作用。就人文內容來說,可以分為人文知識、人文情感、人文態(tài)度、人文價值取向。故人文教育包括人文知識教育、人文情感體驗、人文態(tài)度辨析、人文價值取舍。歷史重在歷史事實的陳述、歷史演進的邏輯梳理、歷史規(guī)律的概括、總結,即重在事,即使涉及人,也只是評述人在某個歷史階段的地位和影響,故歷史重在人文知識教育。而語文重在人,重在面對某種具體的社會和歷史情境下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取舍。歷史所傳授的人文知識對人文精神的形成可以起鋪墊作用,而語文教育所涉及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其實質就是人文精神。當然歷史也有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問題,但它范圍狹窄得多,它偏重社會歷史態(tài)度和社會歷史價值觀,如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唯物史觀、科學世界觀以及民主、法治價值觀等等。另一方面,語文和歷史所采用的表述方式的不同使它們在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有不同。歷史多運用抽象思維的方式,以理性的語言來表述社會歷史價值觀,而語文運用的卻是情感性語言,形象思維的語言,是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和個性化的語言,而非大眾習用的“公共話語”或學術語言,它對學生特別是形象思維占主導,情感異?;钴S的學生來說,其影響比其他學科要更加強烈、深刻和持久,更有利于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和成長。所以,在各階段教育中,人文教育的任務主要應由語文來承擔。
當然,我們說人文教育任務主要由語文承擔,不能因此否定歷史也主要承擔人文教育任務。所以也有必要以相應的概念來區(qū)分歷史和語文進行人文教育的側面和重心的不同,而這不是本文所要解決的問題,故不引申。
四、結論:語文的根本特性是人文教育性
一、首先要革新教育理念,樹立人文的教學理念
隨著教育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這樣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教學,對人的全面發(fā)展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于是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目的的人文教育理念越來越受關注了。人文教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視,但只是量的變化,而沒有質的改變。人們對人文教育的根本重要性,還幾無認識,只不過是將它理解為一種素質教育,認為無非是加強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補充一些人文知識,提升學生的審美品位和趣味而已。
現(xiàn)代美術教育的理念是跨學科的美術文化課程,同樣我們也可以利用各種途徑、方法、手段來拓寬、發(fā)展美術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美術作為人文學科的核心學科之一,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道德、情感、尊嚴、個性、教養(yǎng)、智慧、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內蘊于不同歷史、不同國度的藝術家所創(chuàng)造的美術作品中。通過美術教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人文修養(yǎng),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是一個在美術學習中逐步積淀的過程,這需要老師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始終以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為本,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注重學生的興趣愛好,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為學生今后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相信不久的將來,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與教育必將成為教育教學的改革主流之一。
二、投入情感,用心與學生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
美術課堂上的情感教學的手法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即真誠。而真誠則源于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當你對教學有執(zhí)著的追求,千變萬化的情感教育手法就會應運而生。我們教師要適時地改變教育觀念,把主角的位置讓給學生,師生互動,從形式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氣氛,放松學生的心情。
在上“服裝設計”一課時,我先讓學生模仿模特走臺。而我們的學生既向往在眾人面前展現(xiàn)自己,但又因自信不足而不敢上臺表演。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激發(fā)學生上臺表演的勇氣,敢于向懦弱的自我挑戰(zhàn),其次才是訓練基本動作。作為一個美術教師,我以前所學的知識是相當有限的,我真誠地告訴學生,在教學之前,自己也一知半解,我愿意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探討,從而打消學生的顧慮。我和學生一起觀看模特走臺的短片,一起分析其特點,給予適當的講解,甚至示范,并讓學生來評價。學生走臺過程中不強調模特的身高和體型,只要求挺胸收腹、肩膀舒展、視線平視前方,然后跟著音樂的節(jié)奏,走成直線就可以了。而能做到這些,一個充滿自信的形象基本塑造成功。
三、人文化的教學手段與審美化的教學相結合,激發(fā)學生的體驗和發(fā)展人文素養(yǎng)
《美術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注重文化情境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在特定的文化環(huán)境中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作品的含義;二是能幫助學生通過美術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會的人文和科學特征,兩者相互依存。為此,我在美術教學別注重創(chuàng)設美的情境,營造審美化的課堂,以美的形象、美的語言、美的作品、美的課件、美的教學手段來打動學生、感染學生,以此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并將情感內化為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動力。
[關鍵詞]人文素質 文科研究生 途徑
[作者簡介]欒述文(1957- ),男,山東高密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學院院長,教授,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英語教學法;陳效新(1974- ),男,山東青州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文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英語教學法。(山東 青島 266555)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0年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項目“文科研究生培養(yǎng)中人文素質拓展性強化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SDYY10023)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23-0061-02
當今,國際上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更是人才素質的競爭。21世紀的中國要在國際競爭中實現(xiàn)國家與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需要經濟發(fā)展、科技進步,更不能忽視的是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一直倡導加強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楊叔子院士認為,教育是“以人為本”“以育為法”的“育人”,而非“以器為本”“以制為法”的“制器”。教育家顧明遠也認為大學生不僅要學習專業(yè)知識,還應該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也就是有較高的人文精神。英國的大學重視博雅教育,他們認為,大學的職責是實施博雅教育而非專業(yè)訓練,大學生的教養(yǎng)比高深的學識更重要,這本身就是一種人文主義理想。因此,擔負著培養(yǎng)國家高素質人才使命的高等教育不但要培養(yǎng)大學生過硬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更要注重其素質的提升。目前,我國在進一步推進人才素質培養(yǎng)中,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如何真正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而文科研究生被認為具有較高的人文素質而被忽視。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需要厘清人文素質的基本內涵。
一、人文素質的基本含義
“人文”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極為久遠的歷史淵源。從最初與“天文”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同存于“天人感應”學說的表述中。而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一詞則源于對“人性”“教養(yǎng)”的概括。隨著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迅猛發(fā)展,特別是人類文明進入20世紀后,“人文”一詞則常用于表述與自然科學相對應的文史哲等非實證研究的學科。而“素質”一詞則被歸納總結為“由訓練和實踐而獲得的能力和技巧”。可見,人文素質應當是以“人”為主體的,在學習、實踐中不斷反思與揚棄的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能力和技巧。因此,人文素質的基本內涵中應有以下三層含義:
1.人文知識――人文素質的知識基礎。人文知識強調“文”,是與自然知識相對應的一種知識類型。盡管其外延非常廣泛,但究其實質仍然是人類知識總體中的一部分。主要體現(xiàn)在它是以語言、文字、符號、圖形對抽象的人文世界的反映、描述和感受。這其中包括哲學、歷史、語言、文學、藝術等知識。所謂通古博今無不是對“大家”“大師”所掌握的人文知識廣博的贊嘆??梢姡宋闹R是培養(yǎng)、提升人文素質的基礎。
2.人文行為――人文素質的外在表現(xiàn)。一個人通過對人文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形成健康、文明的行為習慣,這種高雅的內在價值追求和精神品格體現(xiàn)于外在的行為就是人文行為。人文知識的內化即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精神的外化便是人文行為。當然,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中,人們也可以在尚未形精神時,僅出于模仿、規(guī)范而做出外在的人文行為。因而,是否具有人文行為并不能完全成為人文素質的衡量標志。
3.人文精神――人文素質的核心價值。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xiàn)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尊重、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xiàn)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fā)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xiàn)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系,它關注的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xiàn)。國內著名高等教育專家潘懋元曾說:“人文學科知識必須內化為人文精神,并在外表現(xiàn)為行為習慣,才能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品質結構。”由此可見,人文精神是個人修身養(yǎng)性的最高境界,是人文素養(yǎng)的核心價值。
二、提升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質的意義
在人文素質弱化的當前,高校學生的人文素質狀況已經引起國家、社會及高校的關注和重視。無論是高等教育理論界還是教育培養(yǎng)機構都在積極探索,通過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課程設置以及教育方法等的一系列改革,來積極推行人文素質教育。但在一系列的改革和嘗試中,容易忽略兩個問題:一是文科學生在人文素質方面并不必然優(yōu)于理工科學生;二是學歷層次與人文素質并不必然成正比。
1.文科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現(xiàn)狀不容樂觀。綜觀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文章,不乏針對理工科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但鮮有針對文科學生的。導致這一現(xiàn)狀主要是因為,長期以來人們對于人文素質與人文知識的關系并沒有厘清,大部分人會認為人文知識與人文素質關系密切,并且想當然地認為文科學生的人文素質要優(yōu)于理工科學生,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我們并不否認人文知識是人文素質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但是我們更應當承認,人文知識并不等于人文素質。前文中分析了人文素質的三層內涵,從其中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只有人文知識內化成個體的認知,并由此形成獨立個體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才能形素質。人文知識是前人的總結,是一種靜態(tài)的成果,是可以習得和掌握的。文科學生因為其所學專業(yè)特點,在人文知識的掌握上確實可能會明顯優(yōu)于理工科學生,但是,僅有人文知識的積累,并不能推導出善行,因為約束或規(guī)制而為的善行也未必是內化的善良。學習很多道理,能背誦很多經典美文的人,并不一定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一個人在理智上能夠判斷是非對錯,并不一定等于他愿意選擇正確的、有利于他人的行為;一個人在其所專注的人文知識學術領域有重要的建樹,并不必然是道德楷模。在社會生活中,指導人們行為選擇的往往不是其所擁有的人文知識,真正的人性之美恰恰是人們行為選擇背后所體現(xiàn)的、內化于我們內心的人文精神。依照同世界一流大學接軌的指導思想,目前我國高校也開始重視人文課程的比例,完善人文類課程教育體系。但我們還應當認識到,成功的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并不是增設人文類課程的必然結果。西方高等教育中提升人文素質的成功之處在于: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自由開課、選課制為規(guī)范保障,以社會熱點問題和人生基本問題為主題,以本土文化為基礎,以國際化的開放視野為拓展的、完善的綜合教育體系和模式。
2.研究生的人文素質并不必然具有優(yōu)越性。研究生教育是學生本科畢業(yè)之后繼續(xù)進行深造和學習的一種教育形式,筆者著力探討的是文科研究生人文素養(yǎng)提升的問題。我國高等教育明確研究生的培養(yǎng)目標是:德、智、體全面發(fā)展,在本門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的專門知識;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由此可見,作為本專業(yè)領域的高層次人才,研究生所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并不能僅僅滿足于專業(yè)知識的總量積累,更應當注重人文知識的學習、人文方法的運用、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以及人文精神的升華。長期以來,研究生教育作為教育結構中的最高層次,一直被認為是培養(yǎng)高層次專業(yè)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這種培養(yǎng)往往因“?!睆U“全”,因“深”廢“博”。無論是學校的教育、培養(yǎng),還是學生的自學、深造,注重的是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即使是文科研究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人文素質欠缺的問題,諸如語言文學基礎薄弱、藝術修養(yǎng)不足、文明禮儀欠缺等。人文素質的欠缺必然會導致很多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在學習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功利主義的影響,在學術研究中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目前,文科研究生普遍表現(xiàn)出人文知識欠缺,學習上重技能而輕文化,研究中缺乏進行細致的實證研究的耐心和恒心,人文素質的欠缺已嚴重影響到文科研究生的培養(yǎng)質量。
三、文科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中人文素質的提升途徑
眾多關注和探討提升人文素質的文章,對于如何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多是宏觀、抽象的建議。在這些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筆者從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的角度,具體分析提升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質的方法和途徑。
1.更新教育理念。以培育和提升人文素質為目標的素質教育能否取得實際效果,關鍵在于是否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教育教學工作。提升文科研究生人文素質,高校要在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中融入人文精神,并真正指導具體教學工作。變教書為育人,將培育、提升人文素質融入日常教學輔導中。真正做到“以人為本”開展教學工作,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能力,進而成為一種習慣,并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貫穿于教學工作的始終。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但不能僅僅將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來教授,而應當將語言背后的文化及其精神呈現(xiàn)給學生。任何一種語言都不是一種簡單的符號,而是植根于現(xiàn)實的文化,并體現(xiàn)了一種文化的傳承。語言在文化中承擔著重要的任務,它體現(xiàn)并傳承社會習慣、風俗傳統(tǒng)以及民主精神。語言與文化的密不可分決定了研究生英語教學絕不能僅僅為了語言而教語言,只有重視文化的教授,才可能將其中蘊涵的人文精神展示給學生,并激發(fā)學生思考,才可能被學生吸收和內化。
2.改進教學方法。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的受眾,是受過大學教育的研究生,其英語學習已經具有相當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應當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語言知識是語言能力的基礎,但是語言知識不能轉變?yōu)檎Z言能力,需要在教學中有所側重,進行相應的訓練和指導。針對文科研究生的教學,應當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社會活動中充分運用語言知識和技能,與他人溝通、交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能夠通過寫作、會話、演講、辯論等口頭或書面方式準確表達思想和感受。因此,教學中應當以鼓勵、引導、啟發(fā)為主,應當以能力的提升、思維的鍛煉、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為主要教學任務和目標。如可以將傳統(tǒng)的句型訓練、語言點串講、課文內容提問轉變?yōu)檎n堂討論、情景對話、拓展訓練等,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譯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所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應當以語言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為基礎,以能力、素質培養(yǎng)為主導,根據學生英語水平和職業(yè)需求,靈活運用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以啟發(fā)、引導等方式激發(fā)學生體會、思考語言知識背后的人文精神,并將這種人文精神內化為學生的自身修養(yǎng)。
3.挖掘教學材料的人文內容。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所使用的教學材料多是流傳廣泛的經典作品,或感悟人生或體現(xiàn)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行文極富人文精神,內涵豐富、文體多樣、語言優(yōu)美、膾炙人口。因而,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教授知識,而應當認真研究教材,充分發(fā)掘內容中的道德、倫理內容。在教授過程中,不僅突出教材的語言魅力,還應當重視教學材料中的文化知識、歷史背景、名人典故、倫理道德、風俗習慣,對文章中蘊涵的人生哲理、人生意義的詞匯、短語及句子進行重點講解,引導學生思考,將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貫穿于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的始終。還可以結合文章的語境、時代背景設計話題,組織學生討論、分析,力求讓學生在接受語言知識的同時,也接受人文精神的感染,使學生在人文知識、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熏陶、感染等潛移默化的影響中,深刻體會并內化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質。
4.豐富第二課堂活動。第二課堂是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也是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歷來被本科教學所重視。在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中也可以借鑒,以推進研究生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真正提升研究生的人文素質。在研究生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而在這種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中,也要蘊涵人文素質教育。一方面,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為學生推薦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材料供學生閱讀,也可以有選擇地指導學生觀看影片、電視節(jié)目,收聽廣播,利用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等多種媒體,在充分調動學生視聽感官的基礎上,讓學生從不同角度去了解語言及其背后的文化,既領略了異域風土人情,體會了英語學習的樂趣,又提高了自己的語言運用技能,在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通過組織演講、辯論、社會實踐等活動,引導學生運用人文知識,鼓勵人文行為,力圖將人文行為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習慣行為選擇,從而將人文知識內煉精神。
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必須以造就高素質人才為教育目標。高素質人才不僅要有現(xiàn)代知識,還需要具有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及參與意識,不僅要有求實、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還需要具有民主、平等的人文精神。而從人才培養(yǎng)的經驗來看,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都是高素質人才不可或缺的。由此可見,文科研究生要想在本專業(yè)領域有建樹,不僅要具有精湛的專業(yè)知識,還必須具有高層次的人文素質。而人文素質的提升是一項系統(tǒng)而復雜的工程,包括公共英語教學在內的研究生教學都應當以此為目標而進行改革。
[參考文獻]
[1]陳建華.拓展詩性思維提升人文素質[J].高等教育研究,2008(7).
[2]顧明遠.高等教育與人文精神[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3]洪波.人文知識與人文素質的分野[J].求索,2008(2).
[4]吉丹如.論人文研究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3(7).
[5]楊叔子.相互滲透協(xié)調發(fā)展――談正確認識科技與人文的關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6]楊叔子.文明以止 化成天下――紀念我國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開展十周年[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關鍵詞:高中語文 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是指對受教育者所進行的旨在促進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性人格塑造及個人與社會價值實現(xiàn)的教育。人文教育的實質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養(yǎng)人文精神。語文學科作為文化延續(xù)的重要載體,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文學素養(yǎng),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的重要作用。高中階段是學生獨立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個人修養(yǎng)外在表現(xiàn)的初期階段,因此,重視高中階段的人文精神培養(yǎng),是對學生精神生活的引導與強化,從語文學科入手,結合課程本身的文化底蘊來實施人文教育,可以從日常的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遞人文理念,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品格。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常見的人文教育缺失現(xiàn)象
1.課文內容講解脫離了人文整體。語文作為各階段教育的基礎學科之一,其蘊含的深刻意義不言而喻。語文是人文學科的代表,通過文學的方式,記錄了各個不同時期的思想內容,將時代與生活領悟通過文字敘述,鮮活地再現(xiàn)在人們面前,增強了人文文化的現(xiàn)實感。然而,通常的語文教學往往將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語法分析,將語文課視作是文字能力培養(yǎng)的工具學科,通過對語句成分的拆分來進行結構學習,很大程度上破壞了人文文化的整體性。從最基本的構句結構入手,將字、詞、段落等按照句子成分肢解得四分五裂,情景美、精神美被剝離,抹殺了語文學科的人文內涵,更多的被視為是考試的工具。
2.人文教育載體被曲解。很多人將人文教育簡單地與思想政治教育等同起來,錯誤地認為人文教育是思想政治課程的內容,從而將道德理念、政治因素歸為人文教育內容。實則不然,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學生情感感悟的結果,是結合生活實際、文化背景對人文精神的理解。因此,在文化領域起到重要傳承作用的語文學科,是眾多學科中與人文內容最為相近的形式,作為真正的人文精神載體,語文學科等待著被重新發(fā)現(xiàn)其真正的價值,并得到有效的利用,實現(xiàn)其傳承文化、情感培養(yǎng)的重要作用。
3.應試教育評價影響了人文教育的開展。現(xiàn)有的教育評價依然以分數的高低來衡量,過分地突出了考試的重要性,弱化了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更多高中生萌發(fā)的生存思考與人文感悟被過早地抹殺了。應試教育體制下造成的精神領域教學手段缺失,極大程度上阻礙了人文教育的開展,過分注重升學率的提高卻忽視對學生人性塑造的教育工作,即便是培養(yǎng)了高分的畢業(yè)生,但當學生走向社會,獨立面對人生時就會顯示出素質教育發(fā)展的不平衡,從而對學生的未來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人文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方法和途徑
1.通過語文課本進行人文教育。高中語文課本是經過眾多語言學界的專家學者共同商討和審定的,不僅知識內容范圍廣泛,而且思想和立意創(chuàng)新度高。與初中的語文教材相比,高中語文不但繼續(xù)要求學生提高聽說讀寫的基礎能力,更多強調學生把握文章中心思想以及領悟和探索文學作品的人文精神。語文課程教學也是一個開展人文教育的良好陣地。教師可以通過詩詞歌賦散文篇章的教學,引導學生學習,指導他們閱讀理解,把握中心思想。最后,教師結合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引申和總結,實現(xiàn)教材與人文教育的契合。
2.借助語文教師培養(yǎng)人文教育。語文教師在高中語文的人文教育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教師本身的個人人文因素對學生人文教育的傳遞有著不可取代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師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懷,善良寬宏的心態(tài)和真誠的為人處事方式,加上平等待人的教學方法,在教師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自然就能真切感受到,這種潛在性的對學生人文教育的傳遞大于日常的說教。因此教師應該主動探求教學方式,改變被動式的“一言堂”習慣,加強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頻繁互動,一方面擴散人文精神的傳播范圍,另一方面,積極互動能使教師準確掌握和察覺學生的自身學習情況,從而調整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3. 靈活運用多種形式培養(yǎng)人文教育。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需要多種形式的結合才能達到最佳的培養(yǎng)效果。多媒體教學就是當前我國素質教育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教育手段,這種教學能夠結合音頻、視頻、圖形和文字綜合表現(xiàn),語文教學可以準確把握這種技術并實際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就能促使人文教育的培養(yǎng)取得更好的效果。語文教師還可以運用相關的影視資料與課堂文章的學習相結合,通過多媒體的技術手段在課堂上表現(xiàn)給學生觀看,調動學生的感官和感知,引導他們積極思考,發(fā)揮文化傳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