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優(yōu)秀教學案例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案例教學;高職會計課程;應用;建議
會計專業(yè)最突出的特點是強調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較系統(tǒng)地向學生傳授課程主要理論知識,但存在缺乏實際應用的顯著缺點。因此,筆者認為會計專業(yè)教師在講授會計專業(yè)課程的過程中,可在成熟的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嘗試引入“案例教學法”作為輔助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一定會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會計教學案例,讓學生熟練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達到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提高實際應用能力的教學目標。
一、案例輔助教學的組織與實施步驟
(一)案例教學課前準備階段
開展案例輔助教學要求學生必須具備比較扎實的理論知識儲備為前提,以保證教學效果。因此,在開展案例教學前,要求學生須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相應理論知識的學習。然后由教師應針對所學習的理論知識,搜集教學案例所需的有關資料,精心編寫具備仿真性和實用性的教學案例。教師應在課前將編寫好教學案例發(fā)放到學生手中,并組織學生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對于案例中涉及到的一些指定資料和讀物,要求學生能夠提前搜集,認真思考,做好問題原因分析,并提出初步的解決方案。授課教師針對教學案例,列出幾個思考題供學生預習,有針對性地做好案例教學準備工作。
(二)課堂實施階段
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學課堂,在案例教學課堂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自己只起輔助和引導的作用。因此,在案例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在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后,應當引導當學生進行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見解和看法,當學生形成不同意見之后,可先讓學生進行自行討論,也可以根據問題和課堂現(xiàn)狀,將對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讓學生站在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在討論論中達成共識,共同得到提高,教師可隨機詢問檢查各組的討論情況,也可現(xiàn)場擬定若干個矛盾相對突出、接近案例主題的關鍵性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集中討論,讓學生對不同觀點和論證資料進行收集,為下一步撰寫案例分析報告打好基礎。
(三)撰寫報告和總結提高階段
在經過課堂充分討論后,撰寫案例分析報告和總結提高也是非常得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指導學生按照案例的主題和重點,對案例進行回顧,并對討論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形成案例分析報告。通過撰寫案例分析報告,可促使學生主動對案例相關知識進行總結,從而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案例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實際運用。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撰寫的案例分析報告,結合學生在課堂討論發(fā)言情況對學生作出客觀公正的綜合評價。教師也應在組織和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二、實施案例教學法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開展案例教學應緊密結合理論知識
案例教學與理論知識教學在教學方式上雖然有所不同,但對學生最終的培養(yǎng)目標是相同的。案例教學和理論教學是從不同的角度,為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二者相輔相成,相互統(tǒng)一,達到綜合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獨立思考和實際應用能力的目標。如果不開展案例輔助教學,那么理論知識就會變得生硬和空洞,學生也很難對所學理論知論進行實際應用;而假如僅就案例而說案例,學生不事先對案例所涉及的理論知識進行學習,那案例教學又會成為一句空話,更談不上知識實際應用。因此,實施案例教學必須注意要正確處理好與理論教學之間的關系,將兩者緊密結合起來。
(二)案例教學應與其他教學方法有機結合
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完成既定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通過自身教學經驗的積累,不斷提煉和總結出來的方式方法。通常有課堂講授法、情景演示法、實驗教學法、現(xiàn)場討論法等等。案例教學法與傳統(tǒng)其他教學方法相比較,有優(yōu)點,但也有缺點。而且在高職會計課程教學過程中并非所有知識點都適合采用案例教學法。因此在高職會計課程中開展案例教學,應與其他教學方法進行有機結合,比如對操作性較強的內容則可開展實驗教學??偠灾?,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否則,再多的案例也無法最終達到預期效果,實現(xiàn)高職會計教學預期目標。
(三)開展案例教學中不同層次學生的角色定位
在案例教學中,在對學生進行分組后,各組學生構成情況和相互之間的協(xié)作關系,往往會成為決定案例討論的質量與成敗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學目的得以實現(xiàn)的關鍵所在。因此,在開展案例教學前,教師有必要在課前對各個學生的特點展開充分的調查分析,了解全部學生在專業(yè)學習基礎、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異,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有效分組,以期達到更好地相互配合完成案例的討論和學習。
三、關于高職會計案例教學法實踐應用的思考
(一)進一步建立健全制度,推動案例教學應用
案例教學在推動高職會計課程教學發(fā)展和促進會計專業(yè)學生知識應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應當引起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尤其是各高職院校的高度重視。高職院校應對案例教學進行深入調研,并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規(guī)范案例教學的管理。首先,在課程設置方面應對案例教學的課時充分保障,以促進案例教學能順利得以實施。其次,高職院校還應在教師考核評價方面建立與開展案例教學相應的獎懲機制,從教學組織、教學質量、學生評價與反饋等方面確定教師的責任和義務,促使廣大教師主動認真參與案例教學。
(二)加大投入人員和經費投入,建立案例共享資源庫
案例教學需要大量的典型案例,因此教學案例是否豐富夠用是案例教學法能否取得成效的最基本條件,鑒于教學案例的編寫需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各高職院校應高度重視并加大人員和經費方面的投入,有條件的可安排專職教師編寫和收集案例資料,對不同類型的案例進行歸類,建立起一個為廣大師生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案例共享資源庫。學院也必須安排專人定期對教學案例資源庫進行及時的更新,避免案例過時滯后,從而影響到教學效果。另外,也可把案例教學納入學??蒲许椖?,申請專項資金予以保障,激勵和引導更多的教師投身其中,也可定期開展優(yōu)秀案例評比,引導教師主動參與并重視案例教學,從而不斷提升案例教學研究和授課水平。
(三)完善案例教學的考核辦法
傳統(tǒng)會計課程考核主要以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兩者相結合的方式,實施案例教學,應建立與案例教學相適應的考核辦法,如果仍簡單沿用傳統(tǒng)方法,不但不利于對學生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相反如果采用的評價方式方法不當,可能還會響學生對于案例教學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對學生。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嘗試從考核內容、考核方式和記分方式等方面進行改變。首先,考核內容應包括會計課程的理論知識和實際運用融會貫通的能力。其次,改變考核方式,加大平時成績所占的比重,期末考試也可嘗試開卷方式或實際操作等方式。第三,淡化分數(shù),可嘗試以“優(yōu)秀、良好、一般、及格和不及格”五個等級,對學生實行定性考評。
(四)開展校企合作,加強專業(yè)教師培養(yǎng)
有調查資料顯示,由于近幾年高職教育快速發(fā)展,我國高職會計專業(yè)教師隊伍至少一半以上不具備企業(yè)實踐工作經歷,實際上,許多高職會計專業(yè)教師是從大學畢業(yè)后直接進入高職院校任教的,這在很大程度制約了案例教學的開展,即使開展了,也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因此,高職院校應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并從兩方面加強專業(yè)教師培養(yǎng)。一方面,高職院校應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和學生到企業(yè)頂崗實踐,積累實踐經驗;另一方面,還可聘請社會行家能手作為兼職教師到學校任教,從而構建起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
參考文獻:
[1]李怡雯.高職財務管理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探討[J].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22(01):84-85.
[2]施春園.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中多元教學模式選擇探討[J].企業(yè)研究,2014,29(18): 60-61.
針對計量經濟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不得體(重理論體系、輕實際應用,重方法介紹、輕能力培養(yǎng))、教學內容不適時(最新前沿知識內容偏少,缺乏案例教學內容)、考核方式不科學(輕視課堂討論與課程論文的考核)、教學定位不明確(專業(yè)劃分不清晰,所有專業(yè)講授同一知識)等問題,高校有必要開展案例教學。案例庫創(chuàng)建是實施案例教學法的關鍵,豐富的教學案例和完善的系統(tǒng)功能是創(chuàng)建計量教學案例庫的兩大要點。
(一)案例庫的建設計劃
首先,從案例庫建設原則、團隊成員分工、案例覆蓋的課程范圍、案例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制定計量案例庫建設的總體規(guī)劃。其次,根據教學內容,優(yōu)先選擇與時間序列、面板數(shù)據、聯(lián)動方程、二元離散、虛擬變量等主要計量經濟模型相關的、有能力和條件編寫的案例選題。再次,擬定編寫每個案例的提綱,確定以下問題:案例是否難度適中、篇幅適當,能否引導學生在課堂內完成討論;與教學進度是否匹配;案例類型是屬于分章節(jié)專業(yè)型案例還是綜合型案例。
(二)教學案例的撰寫
首先,根據建設團隊中各教師的專長及其所帶教學班的專業(yè)進行分工,通過撰寫、改編或購買已有經典案例等方式,收集、篩選相應類別的案例素材。要以案例標題作為唯一標識,盡可能涵蓋案例的主要內容和特色。其次,確定案例的邏輯結構,撰寫案例初稿。應根據學生專業(yè)的背景設計不同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考察學生對案例的理解。每個案例應配備相應的備注,指出注意事項或建議采用的計量方法、變量等。再次,初稿完成由編寫者進行修改之后,交由案例庫建設團隊其他一線教師和管理實踐者進行評閱,以考察問題設計是否恰當,用語是否準確。聽取他人建議后,教師要進一步完善案例。
(三)案例庫的維護
應根據不同的選題或相應的計量教學內容,將案例進行分類,從每一類別中選取典型案例入庫。要保證單個案例的典型性、真實性、目的性、可分析性、深刻性,并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對入庫案例進行編號,編號要反映案例的開發(fā)時間、類別等。入庫案例要定期進行鑒定和管理,案例庫要更新及時。案例要反映最新的經濟熱點問題,案例庫要及時添加相應的案例,提出新的問題和方法,更新原有案例的數(shù)據,改編陳舊的案例或淘汰與當前教學內容、經濟現(xiàn)實不相符的案例,保持案例庫的新鮮度和時效性??傊WC案例庫數(shù)量豐富、門類齊全、更新及時、符合國情。
(四)案例庫的課堂教學實踐
首先,教師在課堂上通過理論講解導入新課內容和知識點,并提出問題??蛇x定某一典型案例,以此引導學生閱讀分析教學案例、掌握實踐操作事項及實驗中要達到的目標等。其次,學生分組就選定的某一案例選題進行交流和討論,組長負責分工,教師引導學生選擇恰當?shù)暮瘮?shù)形式、估計方法,準確判別模型是否存在異方差性、自相關性或多重共線性等問題以及軟件操作問題,幫助學生建立案例中心任務與新知識間的密切關系。再次,教師組織學生將討論結果按照規(guī)范格式整理成大作業(yè)或實踐報告,選拔優(yōu)秀學生在課堂上報告案例的實現(xiàn)過程,并對報告進行講評。好的實踐報告可以作為下一屆學生的課堂案例,供學生模仿和參考。
(五)案例庫的網上教學實踐
要利用現(xiàn)有的網絡教學平臺搭建內容豐富的計量經濟學案例學習網站,包括案例教學設計模塊、網上案例管理模塊和網上案例學習模塊等。案例教學設計模塊主要包括案例結構和教學評價。案例結構是描述案例內容、案例類型,提供案例輔助資料、設置案例分析報告的提交要求等,并設計教學案例分析與評價表,提高實踐報告、網上綜合測試成績所占的權重。網站應該提供門類齊全的案例庫,網上案例管理模塊主要提供檢索、添加、編輯、刪除等基本功能。管理員可以為教師、學生分配不同的權限,引導其進行相應的操作。網上案例學習模塊是提供相關教學視頻、軟件、課件、實驗指導手冊等資料,實現(xiàn)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的協(xié)作交流工具。學生可以在線編輯案例實踐報告,查看和點評案例實踐報告,教師可以審定、展示優(yōu)秀案例實踐報告。
(六)教學案例的完善
通過總結和分析綜合性案例,使學生掌握完整的建模思路。應鼓勵學生將某案例的分析報告或大作業(yè)拓展后公開發(fā)表,參與校級、院級課題的申請,并考慮與畢業(yè)論文結合起來,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根據案例教學結果,統(tǒng)計案例的選擇情況及與學生專業(yè)背景的相關性,總結學生案例實踐報告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于每周一次的教學研討會上進行討論評議。教師根據教學過程的反饋,對所負責的案例進一步進行修改、完善,并修正案例庫建設計劃。
二、案例教學模式下的考核方式和教學效果
案例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利用計量經濟學的方法分析、解決實際經濟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這對計量經濟學課程的考核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可以通過課外作業(yè)、課堂測驗、實驗報告、課堂討論、大作業(yè)成果階段提交等環(huán)節(jié),及時檢查和反饋學生學習的效果,并針對學生作業(yè)、測驗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或點評,協(xié)助學生完成相關教學單元“吸收內化”“、理論加實踐”的過程。根據計量經濟學的內容,可設置5~6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進行檢測,完成5個實驗報告(一元線性回歸、多元線性回歸、異方差的檢驗與修正、自相關性的檢驗與修正、多重共線性的檢驗與修正,共包括10個小實驗)、2次課堂測驗、5次課堂討論、3次大作業(yè)成果提交、2次團隊合作、2次團隊合作心得。成績評定可以采取平時考評與期末大作業(yè)成績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平時成績占40分,由教師根據課堂討論、上機操作、課外作業(yè)和兩次課程測驗成績,按10分、10分、10分、10分的權重評定。大作業(yè)成績占60%(實驗報告25分,大作業(yè)報告30分,團隊合作心得5分)。其中,大作業(yè)報告與實驗報告要面向團隊進行評分,再以各成員在小組中的表現(xiàn)作為系數(shù)評定個人的得分;團隊合作心得(最后一次的合作心得必須對每個成員在團隊合作中的表現(xiàn)、優(yōu)缺點進行評價,并給出評分)直接面向個人進行評分。大作業(yè)成績按優(yōu)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80分)、及格(60~70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五個等級計分。能夠較好完成選題、數(shù)據處理、參數(shù)估計、模型檢驗、違反基本假設的修正、結果分析等過程的大作業(yè),其得分為優(yōu)秀。通過計量經濟學案例庫的建設和案例教學,我們預期可以達到以下目標和教學效果:(1)形成滿足不同教學層次需求的計量經濟學課程案例教學模式和實驗教學體系,激勵學生根據各自的專業(yè)背景選擇相應的案例進行分析,以適應數(shù)學基礎專業(yè)與非數(shù)學基礎專業(yè)、本科層次與非本科層次不同學生的需求與教學要求;(2)推動“問題導向型”、“雙向互動式”教學方式的實施,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案例分析掌握建模的思路、步驟與要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xiàn)計量經濟學“經濟政策實驗室”的功能;(3)提供案例資料交流和共享的平臺,豐富和發(fā)展教學內容,促進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案例教學的協(xié)調配合,增強師生在課堂上的教學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
三、結語
【關鍵詞】體育教學 案例
目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廣大一線教師的積極探索下,案例研究正逐步成為提高教師專業(yè)素質與能力的有效途徑。實踐和研究表明,案例討論有助于參與者架起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在教師親身經歷的反射中利用具體的術語去闡釋抽象的概念,在不確定的情境中發(fā)現(xiàn)事件、構建問題,從多種角度去解釋情境,為行動確定關鍵的決策和可能性,認識到潛在的風險和內在的效益,檢查自己對典型的教學困境的觀點、偏見和態(tài)度。因此,開展教學案例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理解力、判斷力和洞察力,使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并尋找解決的方法策略,使課堂教學與研究并駕齊驅。
1.什么是體育教學案例
體育教學案例就是對一堂體育課上發(fā)生的一個事件的描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重點、難點、偶發(fā)事件、有意義的、典型的教學事例處理的過程、方法和具體的教學行為與藝術的記敘,以及對該個案記錄的剖析、反思、總結。教學案例就是一個具體教學情景的故事,在敘述這個故事的同時,人們常常還發(fā)表一些自己的看法。案例可以幫助教師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分析和反思,案例是教師之間分享經驗有效方式。
2.教學案例的結構內容
因為體育學科有別于其他學科,尤其是體育運動本身具有很強的健身性、趣味性和模仿性,所體育學科又有著自身特殊的結構。體育教學案例結構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部分。
2.1 主題與背景。教學案例是課堂中真實的故事,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的困惑,是足以引發(fā)老師思考討論的事件,是蘊含著教育理論的典型事例。所以教學的背景應予以交待,即學情分析、教學環(huán)境、教學設計等不可少,字數(shù)可因內容而定。教學案例通常篇幅較短,因而要求文字簡練;情景介紹的主次要分明,在寫作時要恰當取舍。
2.2 事件或操作過程。之所以稱為“案例”,那么絕不可能僅僅是教學設計或教案,當案例反映的是一種教學機智時,案例的主體應該是圍繞一個主題,詳細描述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解決過程,所以通常是教學中的一個片段,而且還是一個生動、曲折、有趣、引人入勝的故事。當案例反映的是一種教學方法時,案例的主體應詳盡描述具體的操作過程,通常要融實踐性、操作性、科學性于一體。
2.3 反思或評析。空有形式還不行,案例的價值往往在于能否通過案例來說明一個問題,能否引起讀者的共鳴,能否帶給讀者以啟發(fā),能否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教學的效益。所以好的案例往往依托恰當?shù)睦碚摓橹?,有一定的反思或評議。案例評析要求見解獨到、寓意深刻、畫龍點睛,可以請他人寫,也可以作者自己寫;可以從一個當事者的角度分析,也可以從一個教師的角度進行分析。
3.教學案例的意義
概括的說,案例不在長短,不在標新立異,重在形式與內容的統(tǒng)一,看是否能從實踐中來回到實踐中去。一個好的案例,就是一個生動、真實的故事或一種科學、合理的方法加上精彩的點評。
4.教學案例與其它科研形式的區(qū)別
4.1 它與“敘事研究”十分相像,但不等同于“敘事研究”。兩者的區(qū)別主要是:“敘事研究”的敘事者一般是教師本人而不是“外來者”,教師所敘述的教學事件除了“偶發(fā)事件”之外,更多地屬于教師本人有意識地“改變”,是對改變之后所發(fā)生的事件的敘述。而“教學案例”的敘事者可以是教師本人,也可以是他人,教學事件可以是教師自己的教學感悟,也可以是對他人事件的見解和感想,同時還必須有教學反思。可見,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敘事是教學案例撰寫的基礎,為撰寫案例提供素材。
4.2 案例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論文寫作一般是一種演繹思維,思維的方式是從抽象到具體;案例寫作是一種歸納思維,思維的方式是從具體到抽象,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4.3 教學案例與教案和教學設計相比。教學案例是課后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感悟,寫的是結果,而教案是教師在課前完成的實施教學過程的“藍本”,教學設計是運用系統(tǒng)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方案、評價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與教學實錄相比,教學實錄是對教學過程的完整描述,而教學案例是對教學情境作有選擇的描述、記錄和點評。
5.基于以上認識,本人認為教師要寫好教學案例,首先必須深刻領會案例的特點和寫作要求,其次要牢牢把握案例的三個主要特性
5.1 真實性。案例的內容是對現(xiàn)實的感悟和再認識,而非是虛構的,事件或方法必須來源于真實的教學世界。主體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案例的敘述應有感而發(fā),而非無病。
5.2 典型性。案例必須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問題的故事,應多角度地呈現(xiàn)問題,提供足夠的信息。
5.3 深刻性。好的案例往往能夠引起讀者的討論、分析和反思。面對同一個情境,不同的教師可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備課備兩頭,備教材、備學生”,真實地反映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想法和感受,是寫好案例的重要一環(huán)。
可見,好的教學案例不僅要把握形式的問題,同時也要注意內在價值和一定的邏輯關系,正確把握好質量的問題,讓人一目了然又深受啟發(fā)。
6.教學案例存在的問題
在很多的體育專家在體育教學案例評比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問題。
6.1 如有的案例不符合案例評比要求,甚至于把教案當作案例,把教學實錄當作案例,有的還只是一些經驗總結或論述。
6.2 很多案例沒有抓住教學實踐中的真實問題,只注重形式而忽視內容價值,只是泛泛地描述一下教學過程或寫些教學設計,再做個簡單的總結而已。還有的案例主題不錯,內容也還可以,但沒有反思、或反思不夠深刻、到位。
6.3 還有些案例有明顯的抄襲現(xiàn)象,這是我們所不提倡的。
以上所述基本闡明了教學案例的由來、意義和寫作的格式、要求,但案例的內在價值不僅僅是能看、能寫就行了,關鍵還在于教師能否把案例的精髓移植、借鑒、服務于自己的教學過程。故,本人以為學習和使用教學案例與掌握案例的寫作方法同等重要。
7.結論
作為一線的體育教師應如何學習和使用教學案例呢?
7.1 要通過學習優(yōu)秀案例來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好的案例所反映的教學問題基本上是各位教師曾經或經常出現(xiàn)的、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從某個角度講,只有當你以一個案例教師的角色去思考案例所反映的問題時,試著去揭示教學案例中隱含的教育原理、解決的技巧策略時,你在課程改革中就有了更大的發(fā)言權。
7.2 要學會有選擇的鑒別和借鑒。一個精彩的案例不亞于一項教學理論研究。我們在閱讀案例的同時要經常的、自覺的反思自己和分析他人的教學實踐,從中學會一種案例分析的方法,一種看待教學活動的視角,一種促進自己不斷成長提高教學效果的技能,教師要學會嘗試、模仿和創(chuàng)新。
[摘 要] 案例教學是以案例作為任務驅動,提供問題,以交流討論為主要形式,以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為主要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艾F(xiàn)代橋梁預應力設計理論與應用”是土木工程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的課程,課程目標是培養(yǎng)研究生在工程設計中對預應力的應用和研究能力。案例庫的開發(fā)是案例教學的基礎,是案例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案例庫的開發(fā)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分類整理、編制成庫等三個主要過程。而在“現(xiàn)代橋梁預應力設計理論與應用”這門課程中,我們在前期先對各種不同的橋型,不同的預應力實現(xiàn)方式進行信息收集;信息收集完成后,按照連續(xù)梁橋、剛構橋、連續(xù)-剛構橋、拱橋、斜拉橋、懸索橋六種橋型進行信息的分類整理;最后在這基礎上編制成案例教學庫,在之后的教學中可以繼續(xù)添加、豐富。案例教學庫的建立不H為之后的案例教學奠定了基礎,為案例教學提供了教學資料和依據,而且在建立案例教學庫的過程中,也使得學生們對信息歸納的能力得到的很大的提高,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過程。
[關鍵詞] 案例教學;案例庫建設;能力;提高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31
[中圖分類號] G6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7)05- 0239- 03
0 引 言
案例教學法首創(chuàng)于20世紀初的美國哈佛大學,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通過運用案例營造一個包含所需傳授內容在內的具體教育情景,通過老師對情景的描述與學生對其的討論,達到對相關內容認知的目的,其理論與實踐緊密相結合的特性,符合開放教育教學的規(guī)律,是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選擇之一。編寫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是開展案例教學的基本前提,也是開展案例教學的必要準備。通過建設案例資源庫,一方面可以為案例的開發(fā)與編制建立規(guī)范化的標準體系,通過開展科學化的分類、評價等活動,提高教學案例的質量水平;另一方面,可以為案例資源的共享奠定基礎,構建開放性的應用平臺,提高案例資源的使用效率。
1 全日制工程碩士案例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現(xiàn)狀與問題
總體而言,全日制工程碩士案例教學資源庫建設相對于其招生規(guī)模的迅速擴大、案例教學改革發(fā)展的迫切需要來說,存在明顯的滯后。從全國情況來看,至今尚未出現(xiàn)可以面向各培養(yǎng)單位開放的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yǎng)案例資源數(shù)據庫;各省的情況也差不多,許多案例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方案往往都只能停留在紙面上。高校的情況似乎好一些,已經有一些高?;驅I(yè)領域擁有了自己獨立的全日制工程碩士案例教學資源庫,并通過組織開發(fā)與編制以及籌資購買等措施,積累了一些較好的教學案例。但是,由于受到實施案例教學所必然產生的教學改革阻力以及案例資源需要持續(xù)更新、案例庫建設需要完善的配套體系等因素的制約,高校全日制工程碩士案例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也處于一種較為尷尬的處境??傮w而言,我國全日制工程碩士案例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1 案例零散,采編水平不高
在全日制工程碩士課程教學中,盡管有些教師已經開始嘗試開展案例教學,甚至構建和開發(fā)一些系統(tǒng)化的實踐課程,但是,其使用的教學案例卻往往處于零散狀態(tài),缺乏系統(tǒng)化的組織和標準化。這些案例一般都是由任課教師基于個人的喜好或者專業(yè)特長來開發(fā)和制作,而較少組建學科團隊或專門的開發(fā)團隊來開展,這使得案例的開發(fā)工作不僅較為隨意,缺乏明確的評價標準,難以保證案例的質量,同時也很難持續(xù)進行。這必然導致統(tǒng)一、規(guī)范的案例資源庫很難建立,案例的質量、層次也參差不齊,出現(xiàn)諸如原創(chuàng)性案例數(shù)量偏少、案例分析深度不夠、案例出現(xiàn)內容不全(如缺少案例使用說明,或者雖然有案例使用說明,但指導性很差)等問題。
1.2 案例來源渠道過窄,實踐性不強
目前全日制工程碩士案例教學中所使用的案例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改編類案例,主要是由任課教師根據媒體上公開發(fā)表的資料和相關信息,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對其進行組織和加工而成;二是采編類案例,這一類型的案例一般需要由任課教師親自參與企業(yè)的生產實踐或者去企業(yè)實地調研、訪談,結合企業(yè)的背景和相關資料編寫而成。由于采編類案例涉及到企業(yè)層面,需要高?;蛘呷握n教師跟企業(yè)之間開展一些溝通與協(xié)調,而大多數(shù)中國企業(yè)對于案例的采編認識不到位,不愿意將公司的有關信息和問題公之于眾,對于涉及技術革新的項目更是閉口不談,這使得案例的采集面十分狹小,任課教師只能更多地依賴改編類案例來開展案例教學實踐。而改編類案例最大的缺陷就是其信息來源脫離了企業(yè)的生產實踐,即使編排成了案例的形式,但其實踐性效果卻大打折扣。而且,由于高校目前一般都尚未建立配套的案例采編激勵機制和案例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任課教師開展案例編制的積極性也不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案例的開發(fā)工作。
1.3 案例私有化明顯,案例庫共享性差
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的課程教學不僅缺乏案例教學資源,即使對現(xiàn)有的案例成果也缺乏系統(tǒng)化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流程。由于現(xiàn)有的教學案例主要是由任課教師基于個人的興趣或者需要而開發(fā)完成,因而,無形之中已經成為了某些任課教師個人專屬的教學資源,基本不具有共享性。即使有些任課教師同意共享其案例教學資源,由于這些案例被打上深深地個人印記,缺乏規(guī)范統(tǒng)一的標準,再加上其他教師不了解案例開發(fā)的背景及其使用的各種限制條件,因而,這些案例也很難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共享。校內是如此,高校間更不必說了。由于全日制工程碩士在我國大多數(shù)高校開辦的時間都不長,高校間尚未形成整合資源共同開發(fā)全日制工程碩士案例教學資源庫的機制,也沒有形成相互交流共同研討案例教學的局面,這使得全日制工程碩士案例教學的整體水平很難得到快速的提升。
1.4 案例庫資源推廣力度弱,案例使用率低
近年來,在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工作中,案例教學法雖然得到了普遍的認同,但距離普及和推廣的層面仍有不小的距離。這不僅是由于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同時跟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門對案例教學方式以及案例庫資源共享的推廣力度弱也有一定關系。至今為止,在有關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的相關制度與規(guī)范文件中,尚未有一份明確提及教學案例資源庫建設。盡管有個別的文件已經開始推動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中的案例教學工作,但對于案例教學工作如何實施,是否是培養(yǎng)工作所必需的培養(yǎng)方式以及如何配備案例教學開展的基礎設施等等,相關文件并沒有較為明確的規(guī)定。正是由于缺乏明確的基本要求和統(tǒng)一規(guī)范,在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課程教學中,任課教師是否采用案例教學完全靠自己的興趣與愛好,案例的編制與采集也主要是個人行為,即使有個別的專業(yè)領域開發(fā)或購買了規(guī)范化的案例庫,這些案例資源庫的使用率往往也比較低。同時,各高校以及各專業(yè)領域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合作,沒有建立開放性的案例資源庫共享平臺也進一步加劇了這種使用率低下的狀況。
2 “現(xiàn)代橋梁預應力設計理論與應用”課程中案例庫的建設
2.1 信息收集
建立案例教學的第一步是要進行大量的信息收集,這是花費時間最長,最為辛苦的一個過程,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過程。信息的數(shù)量是否足夠,決定著案例教學內容是否有深度;信息的正確與否,則決定著案例教學是否有足夠的說服力。在本課程的信息收集中,首先可以在萬方、維普、知網等各大信息資源網站搜尋碩博士論文、期刊、專利等等,同時可以適當?shù)牟檎乙恍﹫D片、視頻信息。
當然,信息的收集也是有目的性的,而不是盲目的在信息的大海里撈針。就如“現(xiàn)代橋梁預應力設計理論與應用”這門課程而言,首先,預應力的使用出現(xiàn)于國外,并且在國外發(fā)展的比較快。而國內對這一技術的研究相對比較落后,在近幾年才呈現(xiàn)蓬勃發(fā)展之勢。因此,我們需要首先查找多一些國外的文獻,再結合一些國內的信息,才能將這部分的理論完善其起來。其次,預應力在不同的橋梁中的使用形式、施工方法也都不同,所以我們也得先確定幾種主要的橋型,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查找。再次,預應力被廣泛運用于各種工程建筑之中,在不同類型的建筑中有不同的設計形式、設計方法和施工過程。這些都是需要通過工程經驗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單薄的理論知識所無法解決的。所以,我們也可以尋找一些其他建筑作為輔助分析,比如預應力鋼結構是如何在建筑中應用的,斜拉橋的模型如何應用到大跨度建筑結構中的等等。
初步的信息收集完成后,我們還需要進行一些相應的實地考察、調研。古人常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畢竟光靠紙面的信息還是顯得有點抽象,調研中直觀的感受可以使學生們認識的更加透徹。所以,我們可以在每一類橋型中選取幾座有代表性的橋進行調研,做好相關的記錄,調研報告也是我們案例庫中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2.2 信息整理
信息收集完整后,就要對其進行分類整理,也就是將相應的信息放入相應的版塊的過程。就如我們這個課程而言,可以按照連續(xù)梁橋、剛構橋、連續(xù)-剛構橋、拱橋、斜拉橋、懸索橋六種橋型進行分類整理。
2.3 編制成庫
完成以上兩項工作后,最后就是編制成庫的工作。這項工作主要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將案例庫以論文形式匯編成冊,作為案例教學的相關教材。第二部分就是建立相應的網上案例教學庫。我們主要運用相應軟件建立本課程的案例資源庫,以方便查找。而案例庫的內容也會在本課程教學的進行下不斷豐富。最終,我們要建成一下5個模塊。
2.3.1 教學案例庫
教學案例庫中的內容主要是由一定數(shù)量的教學案例組成,其中的每個案例都是相對完整的事件,一般都包括以下要素:教學目的與用途(適用的課程、對象,教學目標)、案例標題、案例背景(教師需要掌握的案例進展性、背景性信息)、主題內容(對案例主題內容的描述)、結尾(提出問題或自然淡出)、相關附件(與案例相關的圖表、附錄等)、啟發(fā)思考題(提示學生思考方向)、分析思路(給出案例分析的邏輯路徑)、理論依據與分析(分析該案例所需要的相關理論,以及具體分析)、關鍵要點(案例分析中的關鍵所在,案例教學中的關鍵知識點、能力點等)、教學建議(案例在教學中使用的方法、注意事項和時間安排等)。每個案例在數(shù)據庫中都分別歸入相應的類別,這些案例下載后稍加整合就可以直接應用到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的課程教學中。
2.3.2 案例素材庫
案例素材庫是由一定數(shù)量的與知識應用相關的典型事件或者生產實踐中的某些具體問題組成,@些素材可能以文本記錄的方式存在,也可能以視頻或圖像的形式呈現(xiàn),部分素材還可能是經過二次加工處理后的模擬片段。
素材庫的作用主要是為任課教師開發(fā)教學案例提供基本素材,一般并不直接應用于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的課堂教學。案例素材庫一般應設計成完全開放式的,只要符合基本要求的案例素材都可以加入到數(shù)據庫中。
2.3.3 案例教學精品課程庫
案例教學精品課程庫由一定數(shù)量的優(yōu)秀案例教學課程構成,其典型特征就是其中的課程都能夠較好地應用案例教學的方法來開展。這一資源庫的素材來自于教育主管部門統(tǒng)一組織的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實踐教學優(yōu)秀課程評選,凡是評選出的優(yōu)秀實踐教學課程均可以按照統(tǒng)一的標準納入到案例教學精品課程庫中。本資源庫設計的目的主要在于推動實踐教學案例資源庫的普及,提高案例庫的使用效率。同時,通過建立開放在線案例教學精品課程,也可以為任課教師提供一個交流學習案例教學的機會,為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優(yōu)質學習資源。
2.3.4 教師在線學習平臺
師資隊伍建設是開展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案例教學的關鍵。當前,在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課程教學中,參與案例教學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需要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案例教學師資培訓工作。在案例教學資源庫建設的基礎上開發(fā)教師在線學習平臺,組織相關學習材料,精選課程教學案例,尤其是那些記錄并分析案例開發(fā)進程的教學案例,按照一定標準開發(fā)成適合教師分散學習的形式。通過這種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學習方式,使得大多數(shù)的任課教師都能了解和理解案例教學的實質內涵和操作方式,準確把握其特點和基本要求,掌握開展案例教學的基本方法,結合學校學科特色和培養(yǎng)條件,積極在教學工作中有效實施案例教學并不斷完善提高。
2.3.5 學生在線學習平臺
學習是一項多方位的活動,對實踐教學而言更是如此。課堂教學所能提供的接觸企業(yè)生產實踐的機會畢竟有限,而對于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而言,這些實踐教學的內容卻是非常重要的。因而,開發(fā)學生在線學習平臺,為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提供更多了解生產實踐的機會是必要的。該平臺在案例教學庫開發(fā)與建設的基礎上運行,通過數(shù)據檢索與重組技術,為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提供可以遠程在線學習的案例基礎模塊。這在一方面擴大了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實踐能力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提高案例庫的使用效率。
3 結 語
案例庫的開發(fā)是案例教學的基礎,是案例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案例庫的開發(fā)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分類整理、編制成庫等三個主要過程。而在“現(xiàn)代橋梁預應力設計理論與應用”這門課程中,我們在前期先對各種不同的橋型,不同的預應力實現(xiàn)方式進行信息收集;信息收集完成后,按照連續(xù)梁橋、剛構橋、連續(xù)-剛構橋、拱橋、斜拉橋、懸索橋六種橋型進行信息的分類整理;最后在這基礎上編制成案例教學庫,在之后的教學中可以繼續(xù)添加、豐富。案例教學庫的建立不僅為之后的案例教學奠定了基礎,為案例教學提供了教學資料和依據,而且在建立案例教學庫的過程中,也使得學生們對信息歸納的能力得到的很大的提高,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過程。
主要參考文獻
[1]王應密,張樂平. 全日制工程碩士案例教學資源庫建設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4):166-171.
[2]梁君. 教學案例庫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 科教文匯旬刊,2012(3):35-36.
關鍵詞:案例教學;會計電算化;綜合素質;人才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5-0048-01
隨著信息社會的來臨,傳統(tǒng)的以知識積累為主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再適應時展的需要,知識追求的目標已經從追求是什么、為什么轉化為追求知識的應用和運用。從這個意義上說,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致力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方式。
一、會計電算化案例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會計職業(yè)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會計職業(yè)人員職能的增加,要求未來的會計人員不僅具備全面扎實的會計專業(yè)知識和企業(yè)管理知識、信息技術運用技能,還必須具備優(yōu)秀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在會計電算化案例教學中,對案例的討論分析和撰寫案例報告等對提高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
(2)有利于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在會計電算化案例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有意識地引導,讓學生自己去查資料,去操作實踐,通過個體獨立或群體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斷,積極尋找答案。這種自主學習的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成為了現(xiàn)實。
(3)有利于促進學生學會溝通與合作。在會計電算化案例教學過程中,通常要經過小組討論、辯論、模擬實驗等組織形式分析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在學習中合作,可以促進學生互相幫助、互相尊重,增強凝聚力。
二、會計電算化案例教學的基本步驟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選擇地穿插和運用案例教學。尤其是教師在教學會計電算化基本知識,以及會計軟件的初始設置、日常會計業(yè)務處理工作、期末處理等實務操作內容時,采用案例教學效果更佳。案例教學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合理選用案例。在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重點和難點選用恰當?shù)陌咐0咐虒W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能否選擇恰當?shù)陌咐?。精選出的案例應當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學理論的案例。在案例的來源上,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獲得:一是根據教學內容,結合社會經濟的實際情況,教師自行設計教學案例。二是充分搜索,利用已有資源。例如,從網上下載或從相關學科書籍上尋找等。三是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深入企事業(yè)單位收集實際工作中的案例。例如,學生在企業(yè)從事手工會計實習時,教師可從中收集部分會計資料加以整理作為教學案例。四是加強校際之間的交流合作,相互交流教學案例。
(2)分析感受案例。在選擇好恰當案例,將案例交給學生后,教師還要正確引導學生,通過師生共同分析,尋找解決案例的方法、步驟和途徑。在案例分析中,涉及具體實務操作或會計職業(yè)實際情境特征時,要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真實事件,體驗會計職業(yè)的挑戰(zhàn)與機遇,培養(yǎng)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學會查詢、分析、解釋相關信息,學會運用職業(yè)判斷得出合理結論的能力。案例分析時可采用小組學習、模擬實驗、辯論、公開演示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知識運用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等。在指導分析時,教師可針對案例逐個提出問題,并對學生的各種回答給予適當?shù)脑u價,以保證分析沿著預定的目標進行,逐步接近案例所包含的理論實質。例如,某案例要求學生使用財務軟件制作某公司的損益表。教師可引導學生一起分析和討論,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如要利用財務軟件制作該公司的報表,先需要完成哪些準備工作;編制報表時,是采用模板生成還是自定義生成;如何設置報表的格式、定義報表的公式等。
(3)實踐解決案例。在提煉理論、分析案例后,就要具體實施解決方案了。在會計電算化教學案例中,有一部分案例是經過學生分析討論思考后以口頭或書面形式解決,還有很多案例要通過學生利用財務軟件上機實務操作完成。前者要求學生能站在理論的高度審視案例,分析案例正確應用理論的成功所在或者沒有正確應用理論的失敗之處。而后者則要求學生熟練財務軟件操作,找尋和驗證問題的答案。教師在教學中可對軟件的某些操作及步驟加以指點,而具體全面的操作要交給學生自己去完成。例如,要讓學生掌握用友財務軟件總賬模塊的使用,教師可選用某企業(yè)的一套完整的賬務處理資料,包括初始化設置、填制憑證、審核憑證、記賬、出納管理、賬簿管理、銀行對賬、結賬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模擬該企業(yè)的會計人員,自主完成賬務處理。
(4)總結與報告。案例教學源于理論,起始于實踐,最終還要回歸到理論。案例完成后,教師要進行歸納總結,形成一個具有內在邏輯聯(lián)系的知識體系。學生最好還要獨立撰寫報告,將自己對案例的認識和在案例解決過程中學到的知識加以總結。
三、結束語
總之,在會計電算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案例教學足夠的重視并加以利用,讓案例教學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從而有效提高會計電算化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社會培養(yǎng)出新型的實用型會計電算化人才。
參考文獻:
【關鍵詞】 高職會計;案例教學;組織實施
最早提出“案例教學法”一詞的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它原本是指討論問題的方式。現(xiàn)代案例教學興起于美國哈佛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后被廣泛運用醫(yī)學、工商行政管理、市場營銷和教學之中。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引入案例教學,但一直主要用于部分實踐性較強的法學、臨床醫(yī)學、市場營銷等學科領域。會計是實踐性較強的管理學科,案例教學是現(xiàn)代企業(yè)會計教學的主流方法,而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高技能應用型人才,要求學生必須具有必要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因此,筆者認為在高職會計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有著現(xiàn)實的意義。
一、案例教學法的特點及其在高職會計教育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案例教學法的涵義及特點
所謂“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本著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的宗旨,遵循教學目的的要求,以案例為基本素材,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雙向和多向互動,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活動”中,以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與講課中的舉例說明有著本質區(qū)別。講課中的舉例說明一般是用來肯定教師講授理論知識的正確性,主要是為傳授理論服務的。而案例教學法最突出的特點是講課開始于實踐,從實踐中提出問題,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提煉理論,然后使理論回到實踐,應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筆者認為,MBA辦學強調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較偏重案例教學,這一點尤其值得高職院校加以借鑒。
(二)在高職會計教育中案例教學法的可行性分析
正如古語所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僅讓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使學生“會學”。會計專業(yè)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會計案例教學法使掌握理論知識與發(fā)展能力有機結合起來,把學生引入到社會實踐中,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變?yōu)橹鲃犹剿髦R,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模式的改革就是要恢復學習的本來面目,把學習的樂趣還給學生,讓他們愛學習、會學習、做學習的主人。“準則”及相關“制度”等會隨著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而做適時的變動,會計專業(yè)的學生只有“會學”了,才可能在知識、信息爆炸的今天成為知識的主動者。因此,如何去喚醒學生潛在的主動性,讓他們在課堂上重新煥發(fā)生命的活力,值得每個教師認真思考,任重而道遠。
高職會計專業(yè)強調的是學生會計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注意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有其現(xiàn)實意義的,而案例教學法的借鑒為這一教學目標的達到提供了一種可能。當然,在高職會計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還要受到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和學生理論基礎等諸多要素的影響和制約,需要做很多工作,因其本身就是一種需要繼續(xù)探索、創(chuàng)新的事物,還有待教育工作者進一步研究加以完善。
二、會計案例教學法的組織和實施
(一)案例教學法的組織實施具體步驟
會計案例教學需要學生更廣泛更深入的參與,學生是主要的參加者,教師只是組織引領者,組織實施案例教學具體應遵循以下步驟:
1.準備工作。會計案例教學的準備工作包括同時進行的三個方面:第一,理論準備。教師指導學生搜集案例相關資料等工作。第二,案例材料的準備。教師主要是提供案例線索、部分學生無法獲得的文獻資料;學生則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閱讀教材和參考文獻、搜集與案例相關的背景材料,甚至包括教師指導下的實踐調查材料等。第三,問題準備。教師應就案例內容提出需要討論的基本問題,學生則是通過材料的準備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補充、具體化或進一步的提問。
2.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是由每個小組利用課下時間自由安排的,每個學生通過認真閱讀、仔細研究案情的情節(jié),可以分別從自身角度來剖析同一會計案例,闡述自己的看法、相互辯論,形成熱烈的探討問題的氣氛,最后通過梳理,提出本小組的意見和結論,并準備好課堂討論的發(fā)言提綱。
3.課堂討論。課堂討論是教師直接管理案例教學的重要階段。從討論方式來看,可以分為對抗式討論和合作式討論,對抗式討論是指相互持不同觀點在互相辯論、置疑并闡述自己的觀點;合作式討論是在和諧的氣氛中各自發(fā)表不同的意見,求大同、存小異,兩種方式均能形成各抒己見、集思廣益、相互啟發(fā)、共同提高研討氛圍。某一問題的研討結束后,應當進行總結,可以由教師來擔任,也可以由學生來擔任,其任務主要是對討論的情況作歸類和歸納,并做出適當評價,歸納評析學生中具有代表性的共同觀點和不同意見。這一階段,教師要讓學生成為案例討論的主角,并注意掌握案例討論的方向,適時引導學生在案例討論基本問題的基礎上深化討論內容拓展學生思路,加深對分析和評價會計案例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有疑惑的地方要相互商討交流。
4.撰寫案例分析報告。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對教學案例廣泛而深入的討論后,各小組獨立進行案例分析和評價報告的撰寫。學生通過分析和評價復雜多變的會計實際問題,掌握正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5.教師總結。在學生對會計案例進行討論,做出分析和評價結論之后,教師要進行歸納總結、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判,闡明會計案例分析和評價的重點、難點,指出學生分析評價結論中的優(yōu)缺點,還可以提出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其分析和評價是否正確。同時評定案例分析成績,評定內容包括資料搜集情況、案例討論的發(fā)言質量、書面分析等,特別要注意突出信息搜集能力、分析能力、決策能力和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的評價。
(二)會計案例教學法的具體應用
通過案例分析來闡述會計理論知識,把抽象的理論寓于生動具體的案例之中,同時提示學生思考,便于學生對會計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比如在講授《基礎會計學》第二章“會計恒等式”時,“資產和權益是同一資金的兩個方面”是一個教學難點,初學專業(yè)課的學生很難理解。于是,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可以設計如下:
1.導出案例:某公司要創(chuàng)辦下屬原料工廠,首先要解決什么問題?
2.引導學生分析:首先公司要有資金,資金可以自己投入或其他單位、個人或外商投入,若不足也可向外界金融機構借入。通過學生的分析、討論、總結可知資金來源的兩條途徑:
一是向債權人借入形成債權人權益(負債);
二是投資者投入形成所有者權益,這兩項就構成了權益。
3.啟發(fā)思考:公司籌足了資金后如何運用呢?
4.學生討論:公司要用籌集到的資金建造廠房、購買機器設備、原材料、無形資產等。
5.教師概括與總結:公司用這些資金建造的廠房、購買的機器設備、原材料、無形資產等,這便是一個資金運用的過程,最終形成了企業(yè)的資產。從而得到下面的結論:
資產=權益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通過以上討論分析,學生充分理解了“資產和權益是同一資金的兩個方面”這一知識難點,同時對于“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會計恒等式的理解和掌握也就迎刃而解了。筆者認為,通過案例教學,不僅可以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克服學生死記硬背的缺陷,而且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達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會計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正確處理好案例教學與理論教學的關系
盡管案例教學優(yōu)點較多,頗受學生歡迎,但案例教學法畢竟無法代替理論教學。因為案例分析是在學生掌握大量理論知識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的。假如只講案例而不講授理論教學,就會成為無水之源。因此,筆者認為,會計課程的教學,既不能采取傳統(tǒng)的講授法從頭講到尾,也不宜整個課程全部使用案例教學。
(二)案例的篩選應突出高職的特色
選擇適合高職層次和特色的案例,這是教師設計教學案例的關鍵之處。筆者認為設計會計教學案例主要考慮其實用性和適用性兩個方面。
1.案例的實用性。作為教師必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業(yè)去搜集會計案例素材,設計出符合實用性要求的案例。這也就說明會計案例題材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或者工作中存在的,而不是瞎編亂造和陳舊過時,否則,學生就學不到真正有用的專業(yè)知識,案例教學就會失去意義。
2.案例的適用性。由于國外匯編的教學案例在培養(yǎng)層次和適用社會環(huán)境上與我國都有顯著的差別,因此,我國各高等院校在引進過程中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調整和修正,特別在案例選編時,學者們一般都不作原版照搬。例如由北京大學牽頭,企業(yè)界和40多所高校合作編制的《中國企業(yè)管理案例庫》就是成功的典范。需要強調的是,在借鑒這些成功范例的時候,除了注意國情、體制的特點外,還應注意高職辦學層次和特色的要求,難度不宜過高,,但實用性要強。
(三)正確處理案例教學和其他教學方法的關系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懂得不同教學方法的優(yōu)缺點,揚長避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正確處理兩者的關系,應避免以下傾向:第一,堅持死守傳統(tǒng)教學方式,拒不采納案例教學;第二,認為案例教學是萬能的,可替代其它教學方法,這兩種傾向都有失偏頗。實際上,它們是相輔相成的,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的,選擇不同方法,并不是會計教學中的每一知識點都可采用案例教學法。
(四)正確處理教師和學生的關系
在會計案例教學中,應主張“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應從單純的注重“教”向突出“導”轉化。更進一步說,就是在討論中教師應設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廣開思路,積極發(fā)言,不斷提出新的設想和思路。此時,教師應以學生姿態(tài)出現(xiàn);同時學生要有敢于與教師討論問題的膽量,做到教學相長。
“育才之路無止境,任重而道遠”,高職會計教學改革必須以社會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我國會計改革為依托,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為國家企事業(yè)單位輸送“精通技術、善于管理、懂得經營、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創(chuàng)業(yè)”的高素質技能型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 王春萍.案例教學在會計高職教育中的應用[J].會計之友,2007(5).
[2] 陳紅英,祝焰.會計課程案例教學法研究[J].四川會計,2002(12).
關鍵詞:企業(yè)管理 案例教學法 組織 步驟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不斷健全,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的加速形成,中國企業(yè)對人才有了新的要求。作為技工學校教學中的一門重要課程,《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課程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技工學校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的水平和能力。本文就在技工學?!冬F(xiàn)代企業(yè)管理》課程教學中如何應用案例教學法談幾點看法。
一、《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課程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案例教學法是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引入特定的個案中,對事物進行分析,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協(xié)作,進一步提高其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其正確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風、溝通能力和協(xié)作精神。在技工學校的《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課程中引入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案例教學法是一種適應當今社會經濟發(fā)展需要的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是一種照本宣科的“灌注式”教學,教學的過程是向學生灌輸知識的過程?,F(xiàn)今社會,經濟管理教學的中心已由系統(tǒng)地積累知識轉變?yōu)榉e極地開發(fā)智力潛能和思維能力,教學目標從“是什么”、“為什么”轉化為“做什么”、“為什么這樣做”,案例教學法就是致力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面向未來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
(二)案例教學法是《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課程特殊性的要求
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作為一門學科,直接來源于企業(yè)的實踐活動,是企業(yè)實踐活動規(guī)律的概括總結。由于企業(yè)的實踐活動不斷發(fā)展變化,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科學未必能及時地修正和發(fā)展,拘泥于原有教材內容的教學可能是陳舊的、不能適應發(fā)展要求的,只有將現(xiàn)代企業(yè)的實踐活動與教材內容緊密聯(lián)系,才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做法,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由此可見,案例教學法就是一種尋找理論與實踐恰當結合的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案例的選擇與組織依據
追溯案例教學法,可以說,哈佛工商學院是最早施行的、也是最成功的。為了保證這些案例的多樣性和全面性,無論是所該校的教授、還是該校的學生,以及研究人員,在把案例列入課程教學內容之前,都要經過反復認真的討論。教學案例可以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來收集,也可以依據教學內容,參考有關資料來設計。
因此,筆者認為,選擇《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課堂教學案例時一般應符合以下特征:
一是實踐性,即教學所選用的案例應是社會上企業(yè)經營管理中的經典案例,把學生置于一個實際經營者的立場上,從實戰(zhàn)的環(huán)境出發(fā),來學習什么是經營和如何經營;
二是啟發(fā)性,案例教學分析不要只追求一個正確答案,而要有意識地在案例教學設計時把握重要的資料和數(shù)據,確定更好的、更有效的管理手段,引導學生去思考,組織學生去辯論,討論越激烈,以便給學生留下較多的思維空間,滲入更多的參與意識,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是獨特性,教學案例的選擇應當充分發(fā)揮其有助于教學的功能,對于不同知識的教學目的,選擇具有針對性的獨特案例,詮釋書本知識,啟迪學生心智,明辨現(xiàn)象真?zhèn)?尋求事物規(guī)律。獨特的案例有助于學生從獨特的角度去剖析、去探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特的思維能力。
三、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步驟
(一)課前閱讀分析案例
課前,教師應將教學案例材料分發(fā)給學生,材料上除了包括案例內容陳述外,還應包括學生閱讀時分析思考的問題,以及相關的參考資料和完成的時間要求等。此外,教師還應采取必要的方法檢查、督促學生完成課前閱讀分析任務。
(二)課堂中案例教學法的具體實施
1、回顧知識內容:可由教師提問個別學生來回答,也可由教師提問全體學生回答,還可由教師發(fā)給學生小測試題書面答題,如此等等,教師可根據需要進行安排,目的是檢查學生過去知識的掌握程度。
2、展示案例材料:教師可利用投影儀、幻燈機等向學生展示案例材料,并對案例進行簡短的介紹,同時提出討論要求,便于學生討論。
3、討論分析案例:或以小組討論形式、或以雙方對辨形式、或以全班學生輪辨形式,組織學生利用現(xiàn)有知識有序地對展示案例進行分析討論,各抒己見,以達到全員參與、全現(xiàn)觀點、取長補短之效果。
4、總結概括觀點:在學生充分展示觀點后,教師最終對各種觀點進行概括總結,說明所學知識在此案例中的種種體現(xiàn),指出各種觀點的對與錯、優(yōu)與劣、真與偽,讓學生從中得到啟發(fā),受到教育,有所收獲。
(三)課后案例思考
課后,教師應讓學生對該案例的分析教學有一定的思考,包括寫學后感、寫案例分析總結、寫所學知識在此案例中的具體體現(xiàn)、寫各種觀點的優(yōu)與劣和對與錯等,讓學生真正地從此案例教學中加深印象、受到益處,利于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能力的提高,利于學生今后的工作。
四、實施案例教學法所具有的優(yōu)勢
(一)生動形象,有利于學生深化理論學習
例如,在 “市場營銷策略”教學中,教師用類似“娃哈哈”成功的現(xiàn)實案例去分析企業(yè)如何進行市場定位、如何進行需求分析,不斷進行技術更新,不斷生產質優(yōu)價廉的商品,不斷提升和超越企業(yè)形象,從而使一個名不經傳的小企業(yè)發(fā)展成行業(yè)霸主,把抽象的道理融入到具體的案例中進行教學,從而有助于學生掌握知識,有助于學生應用知識。
(二)互動交流,有利于學生提升素質能力
在案例教學中,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師生能夠相互交流,學生真正被擺到了學習主體的位置上,他們不會被要求強行記憶內容,但必須開動腦筋,深刻思考,如此反復訓練,學生的分析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例如,在“市場調查”教學中,筆者首先介紹了“海爾電器”滾筒洗衣機產品在市場上的境況,要求學生分析海爾電器應采取的對策,然后讓學生們各舒已見,各顯其能,想方設法,總結出應對策略,最后教師再將海爾集團后來所采取的策略展示給學生:把消費者的生活難題當作自己的科研課題,創(chuàng)立了“專為您設計”的科研機構,為農民朋友研制出既可洗衣,又可洗動物、植物的“大地瓜”洗衣機。這就使學生在辯論中學知識、在交流中提素質、從案例中長見識。
未來企業(yè)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說,也就是教育的競爭。作為一名技工教育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為企業(yè)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的技術工人,讓我們以過硬的業(yè)務知識、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努力地工作吧!
參考文獻:
關鍵詞:案例教學 Visual Basic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11
1 前言
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是計算機類專業(yè)必不可少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Visual Basic(簡稱VB)源自于BASIC編程語言,它繼承了BASIC語言簡單易懂的特點,采用面向對象、事件驅動的編程機制,提供了直觀的可視化程序設計方法。它從1991年開始的第一版到現(xiàn)在,主要經歷了六次版本的更新。VB提供可視化的界面設計、事件驅動的編程機制以及強大的功能,是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掌握信息處理技術的重要課程[1]。因此,很多高職院校在選擇計算機編程語言時把VB列為首選基礎課程。
VB課程教學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思考如何提高VB課程的教學質量、通過各種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我校針對這些問題,在對VB課程進行改革基礎上,通過實踐教學和案例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本文主要介紹在實際案例教學過程中的點滴、經驗。
2 課程改革的意義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Visual Basic教材使用的是傳統(tǒng)編程語言采用的教學過程,即“語言基礎程序結構文件(項目)管理綜合應用”。大多數(shù)的高校中采用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即“基礎知識常用控件(概念、語法等)控件屬性、方法每個控件實例綜合實驗設計”。傳統(tǒng)教學使學生能夠系統(tǒng)的、連慣的學習、掌握知識,多年來培養(yǎng)出很多優(yōu)秀的編程人員。但對于高職院校的這個特殊群體,傳統(tǒng)教學過程的教學用例,服務于特定章節(jié)語法教學,往往受限于服務目標、應用深度而脫離實際應用需求,很難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為了進一步探索研究教學方法,激發(fā)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掌握程序設計能力,我校立項“《Visual Basic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案例規(guī)劃與設計”研究課題,旨在探索、設計有效的教學案例,研究、創(chuàng)作豐富的教學資源,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 案例教學意義
案例教學是一種以提出的問題為核心,以設計好的案例為基礎,圍繞案例進行講解的教學模式,適合各種學科的教學,也是將要普及的一種教學方式。案例教學特點是,根據課堂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需要,通過設置具體案例,引導學生參與分析、討論、表達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索,以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和效果,培養(yǎng)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2]。要讓學生學好VB這門課程,首先要讓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培養(yǎng)興趣的同時更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由易到難的組織教學,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我們可以適當?shù)卣{整教材順序和課程進度,從實例入手,實例中既包含前面學過的知識,也包含新知識點。這樣利于對舊知識的復習和對新知識的理解。通過案例演示,使學生能夠通過思考和模仿,在具體的操作中形成對新概念的認識。
我校針對本校學生的特殊性,進而改變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方式,嘗試案例教學法實現(xiàn)教學目標,通過培養(yǎng)學生學習VB課程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訓練學生的思維、動手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程序設計能力。我校采用實例按照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從入門級、提高級和應用級三個學習層次上制訂了入門層次的“加法器”、“數(shù)字時鐘”、“定時器”,提高層次的“計算器”、“文檔編輯器”、“文件管理器”、“媒體播放器”和應用層次的“圖書管理系統(tǒng)”、“動畫制作”共9個教學中使用的案例??傮w上要包含常用控件及其常用屬性和方法,并涵蓋所有的數(shù)據類型、程序控制結構、文件系統(tǒng)等基本語法。
4 案例教學實例分析
每一個教學案例的內容,均包括5個有序的組成模塊:案例演示、學習目標、內容簡介、案例分析、知識小結,這5個部分按照學習期分為預習、學習和復習3個階段,預習階段包括“案例演示”和“目標說明”兩個模塊,預習階段主要作用是提高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做好學習準備[3]?!皟热莺喗椤蹦K和“案例分析”模塊構成學習階段,這個階段學習形式是面授教學,主要是講解本案例所涉及知識,培養(yǎng)程序設計能力和編程能力。“知識小結”以及作業(yè)習題等教學資源構成了復習階段。
下面通過案例演示、學習目標、內容簡介、案例分析、知識小結五個模塊對提高層次中的記算器實例進行分析。
第一步,案例演示。運行程序界面,表現(xiàn)形式是動畫,通過自動或者半自動播放的動畫,將程序運行效果形象地展示給學生;使學生通過演示界面來了解案例中各個按鈕的功能,整個案例達到的效果,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步,學習目標。目標說明模塊向學員說明學習本案例需要使用以往哪些知識,學習后能夠掌握哪些要點以及掌握到何種程度。預習階段主要作用是提高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做好學習準備。
本案例中包含了新知識點框架按鈕、菜單和控件數(shù)組的使用方法,同時也涉及到以前所學的基礎知識,如窗體、文本框、標簽、命令按鈕等基本控件的使用及屬性的設置,分支結構(如if語句)等。在復習、使用以前所學的知識的同時,學習新的知識,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快速了解并掌握框架按鈕、菜單和控件數(shù)組的使用方法,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第三步,內容簡介??傮w介紹案例背景、使用范圍和方法、涉及的語法、控件和技巧等內容。
分析本實例的思想,計算器案例是目的是用VB的方法來實現(xiàn)計算器的基本功能,簡單的加、減、乘、除計算,在上圖中后兩個文本框分別顯示第一個文本框中數(shù)字的十六進制和大寫形式,數(shù)字區(qū)的命令按鈕為用戶輸入要計算的數(shù)字,功能區(qū)中的命令按鈕實現(xiàn)不同的運算。在編程過程中分析比較用控件數(shù)組來實現(xiàn)的優(yōu)點。
在本案例中還涉及到多窗口,常用函數(shù)的使用,if語句,Select Case多分支選擇語句,for循環(huán)語句,過程和函數(shù)的定義與調用,菜單的設計與使用等。
第四步,案例分析。側重講解案例程序的實現(xiàn)方法,以及案例實現(xiàn)過程中的難點。
①設計應用程序界面。
設計程序界面非常重要,外觀設計要遵循“簡潔、整齊、美觀”的原則,使界面達到合理、美觀的效果。排列形式會對用戶操作的直觀性和易用性產生重要影響。將控件按功能分類放置于窗體的不同的區(qū)域,使界面更加直觀。在這個過程中,重點關注每個窗體的布局及窗體間的調用關系。在此基礎上,按事件驅動的機制,進行代碼設計,編寫程序。
在本案例中包括控件有標簽框Label1,文本框Text1,1命令按鈕Comman1,框架按鈕Frame1,菜單。
②設置屬性。
對各個控件進行必要的屬性設置,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對新接觸的知識詳細介紹其具體的屬性及功能。用案例邊設計邊講解。窗體的屬性設置了名稱,標簽框使用了name、caption屬性,分別用來設置控件名稱、顯示在按鈕上的文本。這兩個屬性是有關控件的命名屬性,作用是一致的。
文本框除了使用了name、caption屬性,還使用了Visible屬性,設置控件是否可見。命令按鈕使用了name、caption屬性,數(shù)字區(qū)及功能區(qū)采用的控件數(shù)組??蚣馨粹o使用了name、caption屬性,框架按鈕對數(shù)字和功能進行分類,主要起控件組容器的作用,使其中的控件作為一個整體,達到界面清晰的目的。
菜單的設置,菜單中有“關于”菜單項,將彈出新窗體。通過“工具―菜單編輯器”菜單打開菜單編輯器,在其中完成菜單的設計?!皫椭辈藛蔚恼{用。通過VB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工程―添加窗體”菜單,使用“關于”對話框模板創(chuàng)建一個“關于”窗體。然后在計算器應用程序“幫助―關于”子菜單的單擊事件中加入窗口顯示代碼。
③編寫代碼。
根據內容簡介的分析來編寫在要實現(xiàn)計算器的功能所需要的代碼,在編寫代碼的過程中,應嚴格遵循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原則,盡量減少模塊間的聯(lián)系,模塊內各語句間的聯(lián)系要緊密,即“耦合小,內聚大”。
④調試運行程序。
通過運行結果來發(fā)現(xiàn)問題,對代碼不斷進行修改、調試、運行,要全面考慮到各種情況,直到達到最終要求為止。
⑤保存工程及可執(zhí)行文。
第五步,知識小結??偨Y本案例學習中的重點,列出常見問題以及解決方案;教學資源用于使學員進行鞏固所學知識,以及在已學知識基礎上融會和擴展。
5 結論
我校在VB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形成了新的案例教學體系和配套教學資源。教學中更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實踐能力以及學生的獨創(chuàng)能力和動手能力。實踐證明,高職學生面授課采用案例教學,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和自學能力,案例教學在實用性和應用性上有優(yōu)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程序設計方面,學生的整體水平有所提高。
當然,案例教學也有它的不足之處,在知識的系統(tǒng)性、連貫性上不如傳統(tǒng)教學。因此,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探索和研究,我們須加強教學改革,改善、調整教學案例,進一步豐富、配套的教學資源,是今后探索的目標和方向。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余華,何玉香.Visual Basic程序設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2]孫萬東.案例教學模式的課堂管理策略[M].哈爾濱:黑龍江高教出版社,2007.
[3]劉聲田,裘皓杰.Visual Basic程序設計課程案例教學研究及課程教學資源建設[DB/OL].
【關鍵詞】通用技術;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包教學案例分析
中華民族歷史淵源,經歷了五千年的演變,各民族釀成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造就了我國寶貴的精神財富,給教育教學提供了大量的資源和可行性。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蒙古族的游牧生產、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深深蘊含著形成該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基因,以質樸的方式承載著蒙古族特定時期的歷史記憶,展示著蒙古族特有的精神品質與文化性格。因此,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了解和認識蒙古族歷史、文化發(fā)展蹤跡以及蒙古民族心理歷程的原生態(tài)文化遺存。截止到2015年年底共有蒙古族刺繡與蒙古族服飾等215件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世界級9件,國家級57件。如將蒙古族蒙古包、刺繡與服飾列入通用技術課中服裝及其設計選修課,通過,給學生提供設計實踐和動手創(chuàng)作的平臺,引導他們對蒙古包、蒙古族刺繡與蒙古族服飾等進行欣賞、設計、簡單制作、交流與評價等技術活動的過程。探索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通用技術課教學進行結合的教學形式。
一、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通用技術課教學結合的原因
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蒙古民族在長期的游牧生產、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與其生產及其生活方式密切相連的原生態(tài)民族民間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xiàn)手段,并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保留,是活的文化及其傳統(tǒng)中最脆弱的部分。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多數(shù)是遭受破壞和瀕臨滅絕的優(yōu)秀文化,而僅僅通過說教、查閱資料的方式了解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尋找一種全新的吸引學生自主探究、繼承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式和方法。
在服裝及其設計課程中,學生感受服裝設計所蘊含的文化藝術,加深對技術中人文精神的領悟,在設計和制作過程中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審美的能力,為實現(xiàn)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服裝及其設計作為活動課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它為學生實踐、宣揚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了平臺。
二、如何將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通用技術課教學結合
教師在教學中可利用周邊資源選擇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有地域優(yōu)勢的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讓學生參觀歷史博物館,考察相關人文歷史,賞析優(yōu)秀的作品;還可與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面對面進行交流,獲取圖片及視頻資料,深入開展調查和研究活動,親身感受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品味傳統(tǒng)文化。選擇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題要符合學生身心特點,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
蒙古包是蒙古民族特有的傳統(tǒng)民居,也是蒙古族高超的傳統(tǒng)手工技能的集中體現(xiàn)。蒙古包古代稱作穹廬、“氈包”或“氈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蒙古包結構奇特,拆搭簡易,科學環(huán)保,是適應游牧經濟而出現(xiàn)的一種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居所。它由哈那(即蒙古包圍墻支架)、烏乃、天窗(蒙語“套腦”)、氈墻和門組成。天窗位于蒙古包頂中央,可以通煙、通氣、照明、采光。蒙古包面向東南,代表朝日之俗,又可以避西北風、防御風寒。不僅如此,蒙古包呈圓形尖頂,外形美觀,頂上和四周以一至兩層白色的厚毛氈覆蓋。從古至今蒙古包一直是蒙古族共同的心理歸屬,向人們無聲地傳遞著愛護草原、保護環(huán)境的綠色意念,驕傲地展示著蒙古族高超的建筑技術與水平。
通用技術課程“技術的價值、結構與設計、流程與設計”等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可以用蒙古包作為教學案例。在教學中教師以蒙古包教學案例為載體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活動,通過活動把教學知識點隱含其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小組協(xié)作探究和動手實踐等方式進行學習,輕松實現(xiàn)知識的理解、掌握和應用。教學案例內容如下:
技術的價值:
(1)活動設計。課內:直觀教學,交流討論;課外:文獻查閱,實地考察,交流訪談。
(2)知識點。①技術源于人類的需求和愿望;②技術對生活、生產和文化等方面的影響;③技術對自然的價值。
(3)教師活動。①視頻引入(蒙古族牧民生活視頻)介紹蒙古包的歷史發(fā)展、主要功用和特點;②展示蒙古包教具模型;③組織學生交流討論;④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技術的價值;⑤安排學生課下進行查閱文獻、實地考察和采訪,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匯報。
(4)學生活動。觀看視頻、觀察模型、交流討論、查閱文獻、實地考察。
(5)教學應用分析。通過視頻老師介紹蒙古族人民為了適應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逐漸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蒙古包。通過觀察蒙古包模型認識蒙古包外形上看上去小但內部實用面積卻很大,空氣流通性好、具有良好的采光條件;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蒙古包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氈房的材料源于自然,天然環(huán)保等特點。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認識蒙古包的功能、巧妙的設計,引導學生理解技術的價值,學習技術的重要性以及技術因人而生為人服務的思想。
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chuàng)造、高度綜合、科學與人文融合的課程。在蒙古包模型制作教學的過程中,讓每個小組設計并制作一座蒙古包模型。使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應用技術思想解決問題的能力。制作時可以從結構、民族藝術等多個角度進行實踐。
三、將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通用技術課教學結合的效果和意義
第一,通用技術教學中融入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使通用技術課的內涵更豐富了且具有了濃厚的文化氛圍。蒙古包模型的制作成為課程的展示,對世界遺產的探索和學習是課程的開始,師生一起去找資料、實地考察文化遺產,領悟文化遺產的魅力;然后是在文化傳承基礎上的再創(chuàng)作,學生的創(chuàng)作才能在課堂得以體現(xiàn),蒙古包模型在修改過程中不斷改進,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明顯提升。
第二,自主探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是高中生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一部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被打破了;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tǒng)文化用現(xiàn)代的形式進行展現(xiàn)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得以保留;藝術的美感、文化的底蘊在技術課程中體現(xiàn)出來,這樣通用技術課程綱領要求的對學生綜合素質和文化修養(yǎng)的提升最終表現(xiàn)出來。
第三,蒙古包模型的制作是對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好的發(fā)揚。將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轉化為教育活動的載體,讓青少年更好地飽覽它、保護它、弘揚它,是增添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機的強心劑。在課程的活動中,喚起人們的文化生態(tài)意識,重視對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從而進一步推動蒙古族文化生態(tài)建設,為中華民族文化百花爭艷及人類文化多樣性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胡昕.非遺與通用技術課教學結合策略初探[J].基礎教育參考,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