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清明節(jié)的來歷故事范文

清明節(jié)的來歷故事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清明節(jié)的來歷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清明節(jié)的來歷故事

第1篇:清明節(jié)的來歷故事范文

清明節(jié)叫聰明節(jié)的原因因為“清明”與“聰明”諧音。

《中華節(jié)令風俗文化》叢書解釋說,因為“清明”和“聰明”諧音,所以清明節(jié)也叫“聰明節(jié)”。

清明節(jié)的別稱有哪些清明節(jié)的別稱:寒食節(jié)、踏青節(jié)、鬼節(jié)、冥節(jié)、死人節(jié)、聰明節(jié)。

1、寒食節(jié)

又稱熱食節(jié),禁煙節(jié),冷節(jié),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是距清明節(jié)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jié)日的主要節(jié)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2、踏青節(jié)

相傳大禹治水后,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清明節(jié)的來歷時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時節(jié)。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3、鬼節(jié)

清明節(jié)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jié)前一天寒食節(jié)的內容,寒食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后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fā)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么來的。

古人為什么把清明節(jié)叫聰明節(jié)古人之所以把清明節(jié)稱為“聰明節(jié)”,就是希望通過這個節(jié)日,讓人們變得聰明起來。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節(jié)”。到了這一天,誰都可以愚弄他人為樂,于是謊話滿天飛,謊事到處辦。而“聰明節(jié)”就不同了,春風一吹,腦袋開竅,把沒有想明白的事想明白,把沒有辦妥當的事辦妥當。環(huán)境“清潔”,人心“明凈”,生活“清新”,社會“明正”,給人的感覺,就是和諧和溫暖。

聰明節(jié)到底要做什么聰明事1、清明節(jié),讓我們更“聰明”地孝敬老人。

有一句古語,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等兒女羽翼豐滿,想到要孝敬父母的時候,他們卻不在了。所以每一次掃墓,都是孝心的一次洗滌和升華?;顣r不孝,死后哭天,讓別人恥笑,也令自己不安。最聰明的辦法,就是父母健在的時候,?;丶铱纯?。

2、清明節(jié),讓我們更“聰明”地對待他人。

清明節(jié)風俗的主要來歷之一,就是晉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這是一個凄慘的結局,也是一條沉痛的教訓。首先是晉文公賞罰不明。人家介子推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割肉奉君盡丹心”,而你在論功封賞時,卻唯獨把他忘掉。所以介子推“柳下作鬼終不見”,讓你后悔一輩子。這個介子推,也是一根筋。寧可搭上自己和老母的性命,也要讓晉文公痛苦和遺憾。這樣的心胸,未免太狹窄了。人與人之間,最需要的是坦誠和包容,有容乃大,寡欲則寬。

第2篇:清明節(jié)的來歷故事范文

中學清明節(jié)的活動總結范文一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及兩會精神,建設人民滿意的城市,今年清明期間,我校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現總結如下:

一、利用晨會充分動員,為活動宣傳造勢

3月30日,校團委利用國旗下的講話向全校師生發(fā)出了“又到清明”的主題講話和活動動員。團委書記鄧老師在講話中說“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中國依然貧窮落后。每個炎黃子孫都應該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建設富強祖國的歷史重任。‘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既是先輩對開創(chuàng)新社會顯示的豪邁氣概,更是對今天的青年人,未來世界的主人發(fā)出的無限期望。”,她鼓勵同學們努力學習,向革命先輩一樣樹立遠大抱負,為祖國的富強而奮斗。

二、廣泛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

全校各班按校團委的布置,開展了“網上祭英烈”活動。同學們利用微機課或課余在家的時間,通過登陸中國文明網、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日報網站、光明網和中青網等重點新聞網站,進行網上祭奠、發(fā)表感言,用行動來緬懷革命先輩,增進了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到目前為止,每班均上交了10條精選的祭奠感言,此項活動正在進行中。

三、利用班會引導學生了解節(jié)日民俗文化,增強愛國情感

4月3日,全校各班利用班會組織了形式各樣的“清明

節(jié)”主題教育活動。有些班級組織全班同學回顧清明節(jié)的來歷,增加民俗文化知識;有的班級以“鮮花敬忠魂詩文朗誦會”等詩歌朗誦的形式開展清明詩會的活動,抓住清明祭先烈這一教育契機,培養(yǎng)同學們的愛國情懷。

四、緬懷先烈,積極進取

4月3日,初一年級大隊部全體少先隊員在學校圖書館四樓報告廳,聽取了一次有意義的講座——共青團知識講座。團委書記鄧老師借清明節(jié)之機,向全體少先隊員介紹了共青團的歷史,激發(fā)同學們向團組織靠攏的堅定信念和政治情感。當介紹到我們團的優(yōu)秀青年徐洪剛、李向群等同志的事跡時,全場都爆發(fā)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同學們被他們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更有不少同學一下課就圍住鄧老師詢問如何才能具備入團資格。這次講座實現了活動育人的效果,少先隊員通過唱團歌,讀誓詞而更加了解了共青團的性質,也更積極地向團組織靠攏。

五、向烈士獻花圈,寄深情

在校團委的號召下,有部分班級如C078、K079等班級團支部自發(fā)地組織同學于4月4日這一天來到烈士公園,向烈士紀念塔敬獻了花圈,寄托了深情的哀思和祝福。

此次活動效果顯著,同學們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受益匪淺。很多同學在心得中表示:這次活動加深了大家對英雄人物的了解和敬重,強化了同學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將來一定努力學習英雄的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實際行動告慰英烈忠魂。

中學清明節(jié)的活動總結范文二

值此清明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石埠子初級中學開展各種活動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教育。通過開展的各項活動,使廣大學生接受了良好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

首先,由學校團委領頭,成立了清明節(jié)活動領導小組,宣傳和開展清明節(jié)的有關活動。為此學校團委專門制定了清明節(jié)活動實施方案,并且向各班團支部進行了詳盡的傳達。要求各班團支部在學校統(tǒng)一領導下,創(chuàng)新的開展各項活動,以期達到對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

其次,在20XX年4月2日,學校專門召開了各級部班主任會議,要求各班于清明節(jié)放假前,召開一次清明節(jié)主題班會,宣傳清明節(jié)的活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和愛國主義情感。

再次,學校團委發(fā)出倡議,要求廣大學生在清明節(jié)期間進行掃墓活動,通過對革命英雄事跡的搜集,緬懷革命先烈,激勵同學們珍惜當前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最后,學校團委要求,各班星星文學社社團專門組織一次清明節(jié)節(jié)日風俗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活動,要求各班社團對清明節(jié)的來歷,食俗、節(jié)日活動等有關情況進行細致的研究和整理,并最終以手抄報的形式上交校團委,學校擇優(yōu)進行宣傳和表彰。

清明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石埠子初級中學為此開展了一系列活動,這些活動即豐富了學生的業(yè)余文化生活,又增強了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中學清明節(jié)的活動總結范文三

又是一個清明時節(jié),又是一個緬懷革命先烈的日子,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戰(zhàn)略任務,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在學生中組織開展了“我們的節(jié)日·清明節(jié)”主題教育活動,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做好革命傳統(tǒng)教育。利用國旗下的講話向學生介紹清明節(jié)的由來、各地的習俗等相關知識,大力宣傳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通過講話學生知道了革命先烈們的感人事跡,紛紛表示要繼承先烈遺志,奮發(fā)學習,立志成才,愛國愛鄉(xiāng),學好本領。各班都召開了主題班會,使學生了解了革命先烈的事跡,讓學生感受到英雄先輩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尊嚴,不惜犧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開展了“吟誦中華經典、緬懷革命先烈”為主題的清明節(jié)朗誦會。各班學生通過誦讀中華經典,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和傳統(tǒng)美德。通過多方搜集資料,有的班級從中國經典古詩文中自選出了一些作品,有的班級朗讀了大量革命英雄故事以及革命先輩的著名作品,各班以帶讀齊讀等多樣的形式誦讀了許多經典的作品,形成了濃厚的誦讀氛圍。同學們在誦讀活動情緒高昂,時刻被革命英雄事跡所鼓舞激勵著,這次活動旨在進一步促進學生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樹立從小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高尚理想。

三、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我校積極響應上級號召,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登陸到中國文明網,在搭建的“網上祭英烈”互動平臺上獻花、鞠躬并發(fā)表了祭奠感言,表達了對先烈的感恩和敬仰之情,并許下了好好學習的宏愿!

四、進行實踐性的調查和研究。要求學生通過參加清明節(jié)學校及家庭活動,觀察家人以及周圍的人在清明節(jié)期間的行為、交往、習俗,了解現代人對清明節(jié)活動的精神寄托和生活品質。假后,各班組織學生進行了交流,發(fā)掘出了清明節(jié)的新內涵和新風尚,例如很多農村家庭改變祭掃方式,不再燒紙,改為獻花等。

通過清明節(jié)活動的開展,對學生進行了革命傳統(tǒng)教育,從而使他們真正明白沒有無數先輩的拋頭顱、灑熱血,就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勵了廣大學生珍惜今天、把握明天,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情感的培養(yǎng)??傊?,本次清明節(jié)活動,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全校師生的共同參與配合下,開展的順利、成功,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看了中學清明節(jié)的活動總結的人還看

1.中學關于清明節(jié)的活動總結

2.小學清明節(jié)教育活動總結3篇

3.學校清明節(jié)活動工作總結

4.清明節(jié)活動總結

5.中學關于清明節(jié)活動的總結

第3篇:清明節(jié)的來歷故事范文

清明節(jié)包青團吃青團作文 篇【1】在清明節(jié)的飲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節(jié)令食品。

由于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合二為一的關系,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jié)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后,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征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后全家分食之。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干后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

上海清明節(jié)時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jié)最有特色的節(jié)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jié)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清明節(jié)包青團吃青團作文 篇【2】江南四月,苗青草青樹葉青,風清水清空氣清。清明節(jié)來臨,時令食品青團也出現在人們踏青的食品袋里。青團,外表青青可愛,口味清香誘人,它是由叫做“青”的植物染青的糯米粉做成的帶餡的團子,是一種極富民俗特色的傳統(tǒng)食品。我們江南一帶就有清明節(jié)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

吃青團的風俗有來歷。相傳將領李秀成兵敗被追殺,他只身出逃,在一農田裝成耕農躲避,此時他饑餓難耐,讓村民張三想辦法給他送點吃的。因官兵搜查很嚴,張三很為難。當看到地上被踩爛的艾草時卻靈機一動,計上心來,他把艾草煮爛,加上糯米,蒸出青光光的青團子,然后把青團子和青草一起放到筐里,順利躲過官兵的檢查,來到水田邊將青團子和青草一起往田里扔去,官兵以為他在施用肥料,就散去了。官兵一走,李秀成撈起青團子就吃,不僅充饑,而且清香滿口。李秀成吃飽了肚子,等到天黑就摸過官兵的哨卡,安全地返回了太平軍的大本營。后來,李秀成吃青團子的故事在民間流傳開來,張三做的青團子就成了清明時節(jié)一道十分獨特的風味食品。

查查青團的做法,發(fā)現有很多的說法,有的說用青菜汁,有的說用清明茶或艾葉粉,過程倒都差不多,綠色汁液和咸鹽或石灰一起煮熟,漂去苦澀味后,搗爛,配上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后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也有用春筍等其它餡料的。團坯制好后,將它們入蒸籠,墊上粽葉,隔水蒸熟就大功告成了。

而現在人們圖方便,一般去超市買青團,小小一個裹在保鮮膜中,顏色碧綠。這些青團雖然不是用“草頭”做的,但特別糯,口感很細膩,人們也很喜歡吃。

清明節(jié)的青團是一定要吃的,它不僅是祭祀祖先的必備食品,更是流傳已久的一種食俗文化。

清明節(jié)包青團吃青團作文 篇【3】在清明節(jié)的前一個晚上,奶奶在廚房里切切炒炒,為明天的清明節(jié)做好充分的準備。

第二天一大早,奶奶就起床了,我想看看奶奶是怎么包青團的。青團,看起來是青色,但上面還有綠色的東西。只見奶奶坐在凳子上揉著面團,面粉變成了綠色,這種綠色的東西是奶奶從山上采摘而來的青葉。把它切碎,并融入面團中,可以使吃青團的口感覺得有彈性。奶奶搓的很吃力頭上還滴下豆大的汗珠。搓了一會兒,奶奶就把面粉放在桌子上,桌子上放著餡,餡是由咸菜、肉碎、豆腐干和筍組成的,還飄散著一股誘人的味道。

第4篇:清明節(jié)的來歷故事范文

一、在幼兒園做好以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對幼兒實施道德教育

實踐活動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教師利用特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積極開發(fā)其中蘊涵的教育資源,組織和指導幼兒自主活動,自主探究,親身體驗,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體驗,讓幼兒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例如:

結合“春節(jié)”,我園組織幼兒開展“向長輩拜年活動”、“我該怎樣用壓歲錢”等活動,培養(yǎng)幼兒“勤勞節(jié)儉、孝敬長輩”的優(yōu)良品質。讓幼兒通過與家人一起包餃子、貼對聯、放鞭炮等,讓幼兒體會濃濃的“中國味”和醇醇的“中國情”。

結合“端午節(jié)”,組織了幼兒進行了“包粽子”活動,向幼兒講述端午節(jié)的傳說故事,使學生對端午習俗產生親切感和認同感,于是愛國之情便會油然而生。

結合“清明節(jié)”,組織幼兒去踏青,親近自然,張揚生命力;邀請奶奶、姥姥、媽媽來園和幼兒一起做面燕,讓幼兒了解清明節(jié)的習俗,并開展了到烈士陵園“為烈士獻一朵花”祭掃活動,讓幼兒緬懷先烈,傳承優(yōu)良傳統(tǒng)。

在以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為主題的實踐活動中,幼兒園作為幼兒學習、生活的場所,為了讓孩子們能主動地學習、探索,我們會抓住每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針對每一個節(jié)日的特點,對幼兒實施教育,讓幼兒在操作、參與過程中,體驗并獲得有價值的學習,從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指導家長在家庭中利用傳統(tǒng)節(jié)日,對幼兒實施德育教育

由于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已被確定為法定假日,這些節(jié)日幼兒是在家里度過的,所以教師要積極與幼兒家長聯系,共同幫助幼兒過一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是幼兒園和家庭同步開展的實踐活動。在節(jié)前我們教師要先與家長溝通,提出活動要求,分別給孩子和家長布置任務,指導家長和幼兒有目的地開展活動,這樣才會收到預期的效果。如春節(jié)期間我們開展了“我為爸爸媽媽包餃子”“向長輩拜年”的活動;在清明節(jié)期間開展“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故事”的實踐活動;在中秋節(jié)期間開展“分月餅”活動;在端午節(jié)期間開展“我為家人做服務”活動……以此為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讓幼兒感受親情,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倍受教育。尤其是許多農村學生家庭仍保留著過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風俗習慣。

三、利用傳統(tǒng)節(jié)日,家園配合,對幼兒實施德育教育

據調查,孩子們對我國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知之甚少,為此,單靠幼兒園進行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滲透教育遠遠不夠,還要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在幼兒園教師要積極做好中國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資源的開發(fā)、收集和整理工作,積累與節(jié)日有關的成語典故、趣聯妙對、古詩詞名句、諺語、歇后語等,了解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等民間傳說,了解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文化內涵,為做好課堂教育和課外實踐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還積極贏得家長的支持,各班教師還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采用家園聯系欄、家長信箱、校信通等形式,搭建家園之間相互交流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信息平臺。如大班家長在中秋節(jié)前夕,從網上下載了許多有關中秋節(jié)來歷的資料,為了讓幼兒看到不同形狀、不同口味的的月餅,他們紛紛讓幼兒將家中的月餅帶到幼兒園;中班家長則在中秋節(jié)前后與幼兒共同收集有關中秋節(jié)的圖片、月餅盒,以供活動室環(huán)境的布置和區(qū)域活動之用;鼓勵家長主動為幼兒參與傳統(tǒng)節(jié)日教育活動提供教育資源。

第5篇:清明節(jié)的來歷故事范文

結合我園“親自然,活教育”的辦園理念,通過主題生活實踐活動讓孩子親近自然,以大自然、大社會作為教材。特制定以下園本課程計劃:

九月份主題:《團團圓圓過中秋》

本月結合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開展傳承民俗的實踐活動。

目標:

1.了解中秋節(jié)的來歷及習俗。

2.學做月餅,從中體驗制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家長為幼兒介紹中秋節(jié)的習俗。

2.成品月餅、制作月餅的原料

系列活動安排:

1.聽一聽:聽關于中秋節(jié)的由來、習俗、傳說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學唱關于中秋節(jié)的兒歌。

3.做一做:制作中秋賀卡。

4.讀一讀:讀關于中秋節(jié)的詩詞

5. 生活實踐:到生活體驗館制作月餅。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提供不同的半成品原材料,以便于操作。(生活體驗館活動)

十月份主題:《快樂秋游》

秋天天氣逐漸涼爽,本月我們將帶領孩子親近自然,到郊外去感知秋天的季節(jié)變化。

目標:

1.了解秋季的季節(jié)特點。

2.到郊外自然中感知秋天的變化。

活動準備:

1.提前找好秋游的地點。

2.準備好班旗、野餐墊等。

3.幼兒帶上水壺、遮陽帽等

4.征集家長志愿者。

系列活動安排:

1.聽一聽:聽關于秋天的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學唱關于秋天的歌。

3.畫一畫:畫秋天。

4.生活實踐:到郊外秋游。

十一月份主題:《豐收樂》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jié),本月我們將帶來孩子到生活實踐基地去挖紅薯,體驗豐收的快樂。

目標:

1.感知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

2.通過勞動體驗豐收的樂趣。

3.感知農民勞動的不易,從而養(yǎng)成不浪費食物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與實踐基地提前做好銜接。

2.準備好挖紅薯的農具。

3.征集家長志愿者。

系列活動安排:

1.學一學:關于豐收的兒歌。

2.做一做:利用種子、果實等進行美工活動。

3.生活實踐:到實踐基地開展挖紅薯活動。(十里荷鄉(xiāng))

十二月份主題《熱熱鬧鬧迎新年》

一年就要結束,新的一年即將來臨,本月末將組織幼兒回顧這一年自己的變化,并大膽表達新年的愿望,在親子活動中熱熱鬧鬧地迎接新年的到來。

目標:

1.感知自己成長的變化。

2.了解不同國家地區(qū)慶祝新年的方式。

3.樂意向別人表達新年的祝福。

活動準備:

1.準備一些自己小時候的衣服或其他物品。

2.卡紙、彩色筆、剪刀等美工材料

3.籌備全園親子活動。(詳情見《元旦親子活動方案》)

系列活動安排:

1.聽一聽:關于不同國家地區(qū)慶祝新年的不同方式、關于新年的歌曲。

2.比一比:現在的我和過去的我有什么不一樣了。

3.唱一唱:關于新年的歌曲。

4.做一做:新年賀卡

5.說一說:說說自己新年的愿望;給周圍的人說說祝福的話。

6.親子活動:慶祝元旦親子活動

三月主題《感恩父母》

本月結合“三八”婦女節(jié)開展感恩父母的主題活動,通過系列活動,讓孩子感知父母的艱辛,從而孝敬父母等長輩。

目標:

1.了解三八婦女節(jié)的由來。

2.感知長輩工作生活的艱辛,從而學會感恩長輩。

3.通過親子實踐活動,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活動準備:

1.請父母給孩子講講懷孕、生產中的一些事情。

2.制心糕點的面粉、酵母等材料;幼兒自備少量干果等。

系列活動安排:

1.聽一聽:關于三八婦女節(jié)的由來、媽媽的故事、歌曲等。

2.唱一唱:關于愛媽媽的歌。

3.畫一畫:畫自己的媽媽,將作品送給自己的媽媽。

4.做一做:做手工作品作為媽媽的節(jié)日禮物。

5.親子實踐:制心糕點

四月主題《春暖花開》

春天是一個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季節(jié),本月結合傳統(tǒng)節(jié)氣清明節(jié)開展主題活動,將帶領孩子在大自然中去感知春天的變化。

目標:

1.感知春天變化,了解春天的天氣特征。

2.了解清明節(jié)的由來及習俗。

活動準備:

1.學習單:和家長一起了解、記錄清明的習俗有哪些。

2.提前規(guī)劃好踏青的路線。

3.征集家長志愿者。

系列活動安排:

1.聽一聽:清明節(jié)的由來及習俗、詩歌等。

2.唱一唱:關于春天的歌。

3.畫一畫:春天的圖畫

4.生活實踐:去郊外踏青

五月主題《勞動最光榮》

本月結合五一勞動節(jié)開展系列愛勞動的教育實踐活動,通過系列活動,讓孩子體驗勞動的樂趣,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目標:

1.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學會穿衣服、疊被子、疊衣服等事情。

2.熱愛勞動,養(yǎng)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小班幼兒練習穿衣褲;中班幼兒練習疊被子;大班幼兒練習疊衣褲。

2.籌備五一生活自理能力比賽。(詳見《五一生活自理能力比賽方案》)

3.學習單:填寫家長一天的工作和家務勞動

系列活動安排:

1.聽一聽:五一勞動節(jié)的由來,了解父母或者長輩一天要做的工作活動家務

2.唱一唱:關于愛勞動的歌。

3.做一做:回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4.親子活動:生活自理能力比賽

六月主題《歡樂過六一》

本月結合六一兒童節(jié)開展系列活動,讓孩子快樂展示才藝,感受童年和成長的快樂。

目標:

1.展示幼兒的才藝,激發(fā)自豪感。

2.讓家長感知幼兒的學習成果,了解家園共育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各班收集幼兒的美工作品,制作成為展板。

2.排練六一文藝節(jié)目。

系列活動安排:

1.唱一唱:展示童年快樂的歌曲。

2.跳一跳:快樂的舞蹈。

第6篇:清明節(jié)的來歷故事范文

1、嚴格執(zhí)行“三清三齊”制度

本學期,我鎮(zhèn)各學校嚴格執(zhí)行“三清三齊”制度。中心小學校長室成員采取“值日制”。每位副校長和中層教干輪流負責一天的日常管理,從考勤到“三清三齊”檢查,到兩操管理,到路隊評比,每周進行一次總結,每月進行一次考評。對“文明班級”進行獎勵,評比出“優(yōu)秀班主任”。

2、開展“特色之星”評比活動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優(yōu)秀的學生。本學期,我鎮(zhèn)繼續(xù)開展“特色之星”評比活動,期中和期末各評比一次。“美讀之星”、“故事大王”、“書法之星”、“閱讀之星”等評比,讓學生找到了自信,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3、 開展多種形式的德育活動

(1)掃墓。4月4日,我校組織全體師生到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感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2)傳統(tǒng)習俗教育。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鎮(zhèn)把“清明節(jié)習俗”、“端午節(jié)的來歷”印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3)開展向汶川地震災區(qū)捐款活動。5月16日,我校開展向汶川地震災區(qū)獻愛心活動,師生踴躍捐款,共捐出善款17927元。

(4)開展向地震遇難同胞哀悼活動。5月19日,是國家哀悼日。我校組織全體師生在操場上為地震災區(qū)遇難同胞默哀三分鐘活動,同時降半旗致哀。

(5)加入?!凹t十字”會。5月8日是世界紅十字日,我校響應上級號召,舉行加入校紅十字會儀式,同時,積極繳納會費,弘揚國際主義精神。

(6)開展感恩系列活動。繼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活動之后,我鎮(zhèn)開展了感恩自然活動。組織學生走上街頭,進行環(huán)保宣傳,開展清理白色污染活動,為建設文明灌南做出自己的貢獻。

(7)開展“講文明、樹新風、迎奧運”征文活動。我鎮(zhèn)在高年級中開展主題征文活動,共評選出優(yōu)秀征文60余篇,參加市評比。

(8)堅持升旗儀式。每周一是我鎮(zhèn)固定的升旗儀式。我校圍繞時代主題,結合重大節(jié)日,安排中隊輔導員輪流進行國旗下講話,鍛煉了老師的膽量,培養(yǎng)了老師的口才,凈化了學生的人格。

(9)開展“四個一”活動。四個一”是我校特色項目,連續(xù)三年獲得縣第一名。我校結合實情,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特長開設學生藝術特長興趣小組活動,紙塑、泥塑、兒童畫、版畫、書法、聲樂、鋼琴、舞蹈都是學生喜愛的項目。學生的美術作品在縣小學生美術作品比賽中,獲一等獎3件,二等獎5件,書法小組有16人在國家書法比賽中獲獎;今年五月,在縣委宣傳部等八家單位組織的“國稅杯”小學生聲樂、器樂比賽中,我校有3名同學獲獎,學校獲得“優(yōu)秀組織獎”;在由郭欣艷、張平編排的《洗衣舞》獲得縣第一名;鄒紅老師輔導的《健美操》代表教育局參加縣比賽獲得特等獎。我校獲得市體育教育工作“先進學?!?;市體藝衛(wèi)工作“先進單位”。

第7篇:清明節(jié)的來歷故事范文

關鍵詞:農村資源;預設課程;生成課程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113-01

一、幼兒園課程組織與實施的現狀分析

幼兒園課程組織與實施的現狀是教師常常以預設的課程為主,它的優(yōu)勢在于針對性較強,能按照預設的內容有條不紊的落實目標。既定的內容拿來便是,對于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的實施不需要多加考慮。但因為是預設的課程,會常常忽略幼兒的內部需求。幼兒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主動要求學習的動機不強,興趣不濃。而老師因為迫于課程的壓力,即使在課程組織時孩子出現了興趣點的轉移,但還是會將其扭轉,重新回到預設的課程中。但幼兒園教育提倡的是以幼兒為主體,教師起著引導,幫助,支持,鼓勵的作用。為了尊重兒童的意愿,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兒童強烈的探索欲望,生成課程作為預設課程的補充就此產生。

二、生成課程的依據是什么

瑞吉歐教育的創(chuàng)始人馬拉古奇曾說:“孩子是由一百種組成的。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只雙手,一百個想法,一百種思考、游戲、說話的方式。……”孩子是由一百種組成的,因而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很多,總不能看到鴿子就生成鴿子的主題,看到魚就生成與魚的主題吧。那么,生成課程的依據是什么呢?

1、抓住興趣點,挖掘教育價值

前幾天,孩子們玩了報紙的游戲,興趣很高。這兩天,一到自由活動時間,孩子們便自發(fā)地利用剩余的報紙做起了紙飛機,在活動室里漫天飛行?;顒拥奈θ绱酥?,連許多安靜的小朋友都按捺不住,加入了進來。又是一次自由活動時間。強強跑過來說,貝貝把他的畫畫本撕下來折成紙飛機了,還沒來的及問是怎么回事,寶寶也急匆匆跑過來說她的作業(yè)紙被樂樂撕下來折飛機了。于是便把兩位肇事者叫到跟前來詢問原因,兩人都低頭不語,膽大些的貝貝說:“他兩本來約好飛行比賽的,可是報紙用完了……對不起!”對啊,老師,我們也沒紙了??纯此麄兪臉幼樱谙胂脒@幾天樂此不疲的勁兒,我改變了主意。立刻,找出材料盒里所有質地,形狀不一的廢舊紙張,臨時決定將接下來的美術活動―、《裝飾汽車》改成玩紙飛機。我把孩子們一起叫過來,“不如我們一起玩飛機吧,看看誰的飛機飛得最高,最遠!好不好?”孩子們“哇”的叫來,興奮極了。我也被感染,加入他們隊伍中,一起實驗?!袄蠋?,太輕的飛機飛不遠的。”“頭尖尖的飛的比較遠“…孩子們不斷地探討交流著探索的結果。飛行速度也在孩子們的探索中不斷提高。30分鐘后,我把孩子叫回了活動室,開始了我的美術活動,不過裝飾汽車改成了裝飾飛機……

記得有位專家說過,我們的錯誤是一邊放掉了促進孩子發(fā)展的機會,一邊在孩子并不需要的時候強迫孩子學習。紙飛機制作簡單,取材方便,能促進孩子的投擲能力和競爭意識,在活動中動手動腦,與同伴共同合作。當孩子自發(fā)形成活動,并不可遏制的成為集體的興趣和需要時,老師并沒有強迫孩子學習預設的內容,而是順應了孩子的需要,及時把握教的時機,又為孩子的發(fā)展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間。更可貴的是她機智的將孩子的興趣與預設的活動能夠巧妙的結合,既滿足了幼兒玩中探索的需要,又保證了必要的學習。

2、關注幼兒的內在需要,生成課程

隨幼兒的需要生成活動。在教師一日活動中,常常會出現極好的教育契機,而這些契機也許是與近期目標無關的,但它能夠體現幼兒的需要,并且給教育活動創(chuàng)造了極好的時機與條件。如,一次老師正在戶外組織科學活動“尋找春天”,忽然一只蝸牛爬了出來,孩子們的視線一下子都轉移了過去?!翱炜葱∥伵#佬泻笥幸粭l條痕跡是怎么回事?”“它的嘴巴長在哪里”,“餓了吃什么呢?”“晚上天黑了住哪里呢?”等等問題引起了孩子的討論。……按照傳統(tǒng)教學的思路,這時要不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從蝸牛那兒拽回來,完成既定的預設課程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對于蝸牛的求知又是那么的迫切。孩子們都把渴望答案的眼睛望向了我。我沒有直接回答孩子的問題,而是讓孩子回去和爸爸媽媽找資料,你想知道的關于蝸牛的一切,第二天再來一起討論,來個知識大碰撞。關于蝸牛的主題在幼兒內在需要的基礎上應運而生了。

三、讓農村資源與幼兒園課程有機融合

農村有著豐富的民俗風情和鄉(xiāng)土文化。鄉(xiāng)土文化,如婚喪嫁娶的規(guī)矩,節(jié)日生活習俗,飲食文化,名勝古跡等。民俗風情資源,如:童謠,民歌,民間故事,地方戲曲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有教育價值的內容。而我們的孩子正好生長在農村,接觸的是農村的文化,感受的是農村自然景色。結合這一獨特的地域特點,何不將幼兒的課程和農村的方方面面結合在一起,共同挖掘其中的教育價值呢。

每逢清明節(jié)前后,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時,人們要攜帶自家做的清明果及食物到墓地對逝去的人進行悼念。這天課間,子航拿出自家做的清明果,可把旁邊的小朋友饞壞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也把我給吸引了過去。吳思彤說“這有什么哇,我家周末還做了好多好多的清明果,就是沒帶來?!眲畛舆^話激動的說,“我也和媽媽一起到田里采摘過做果子用的艾草呢,還裁過清明果的皮呢”?!皩?,然后把甜甜的餡料包到綠綠的皮里。再放到蒸籠里面蒸。”寶寶接過話,一臉歡喜的樣子,仿佛熱騰騰的清明果就要吃到嘴里似的??吹胶⒆觽冋務摰慕蚪蛴形?,我想孩子們對清明果的制作流程是那么的熟悉,又是孩子感興趣的內容,而且都有過經驗,不妨借助這個機會讓孩子們來了解清明節(jié)的來歷及習俗,把枯燥的課本知識變成孩子自己想了解的內容,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在預設的課程基礎上生成出新的課程。將孩子之前零碎的制作清明果的流程向家長調查清楚并做好記錄,再來實踐(自制清明果)。延伸到區(qū)角活動中,通過《小廚師》《小賣部》等一系列區(qū)角活動讓孩子扮演角色,滿足他們的愿望。

參考文獻:

第8篇:清明節(jié)的來歷故事范文

學校成立“道德講堂”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領導和日常管理,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對照工作任務和目標,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制定落實方案,把建設學校“道德講堂”與學校中心工作相結合,把建設學?!暗赖轮v堂”作為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精心部署,健全了“學校道德講堂”管理制度,制定了活動計劃,確保了學?!暗赖轮v堂”各項工作全面、順利地推進。

二、宣傳發(fā)動 全員參與

按照學校制訂的道德講堂計劃,利用學校宣傳欄、“小浪花”廣播、黑板報等各種途徑進行宣傳發(fā)動,讓此項活動深入每個老師和學生的心中,吸引全校師生踴躍參與,共同營造良好的氛圍。

三、立足實際,建立“學校道德講堂”宣講隊伍

我?!暗赖轮v堂”建設,始終堅持立足生活實際,所舉的事例來源于日常生活,取材于師生和日常的教學工作。首先立足實際,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把宣講的思想性、教育性和針對性結合起來,使道德講堂辦出特色,辦出風格。二是來源于生活,從校園生活中挖掘生動的典型事例,使“道德講堂”建設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充滿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氣息,不斷研究“道德講堂”特點和受眾的需求變化,創(chuàng)新模式,努力開創(chuàng)工作新局面。三是取材于師生,重視廣大師生在“道德講堂”建設中的主體地位,把握時代脈搏,反映師生需求,使“道德講堂”真正成為師生自己的講堂。四是貼近教學,學?!暗赖轮v堂”要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yǎng)成教育做到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yǎng)和行為養(yǎng)成相統(tǒng)一切實增強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學校組建了一支專兼職結合的宣講隊伍,由學校德育處負責人、優(yōu)秀班主任、學科教師帶頭示范,優(yōu)秀少先隊員、三好學生作為宣講員,并整合家庭、社區(qū)資源,邀請其中的優(yōu)秀代表參與學校教育,形成育人合力。

四、師生道德講堂同時開展,力求共同進步

“學校道德講堂”建設充分尊重廣大師生的意愿,設計多樣化宣講形式,使廣大師生易于參與,樂于參與。教師著重開展“師德講堂”活動,學生開展“道德講堂”活動。

教師“師德講堂”。選樹師德典型。緊密結合學校實際,以師德標兵、先進個人等評選為載體,重點選樹、培育一批師德先進個人的典型代表,在學校形成學習師德典型、崇尚師德典型、關愛師德典型、爭當師德典型的良好風尚。

學生“道德講堂”一是積極發(fā)現、培育、收集身邊學生、教師及學生家長中的“三德”道德典型,并將其真實的先進事跡編寫成真摯感人的故事。二是基于學生實際問題設計主題鮮明、循序漸進、形成體系的學生喜聞樂見、易于參與的“學校道德講堂”系列活動。讓學生通過聽道德故事、聽先進事跡報告、聽演講,看道德模范和感動人物影視、看圖片展,上網觀看道德模范和感動人物的影視報道等,使他們的行為品格得到熏陶。利用班會課召開“道德故事宣講會”,講模范的人、講模范的事,講同學的事、講自己的事等身邊的道德故事,以討論、辯論、反思、總結等提煉模范典型的道德內涵,引導學生認知、接受道德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學習效仿模范事跡,爭當道德楷模,使他們的品格得到質的升華。

“道德講堂” 的主要模式為:班級道德講堂和學校道德講堂。學校利用多功能教室作為固定的“校級道德講堂”。

五、以重大節(jié)日為契機,開展主題詞鮮明的活動

春季學期開學后,學校組織在全校范圍內開展“慶三八----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你”主題教育活動。倡議全體學生在“三八節(jié)”期間“記住媽媽的生日,為媽媽獻一份愛,為媽媽做一件事”。

清明節(jié)期間,學校組織學生到學勤廣場緬懷茅學勤革命先烈。并布置全體學生在周末查資料,了解清明節(jié)的來歷、參加家庭祭掃活動,強調要做到“文明祭掃,綠色祭掃”。

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期間,學校以班級為單位,分別開展了“思屈原,慶端午”和“中秋頌月”的主題班會。

國慶節(jié)前夕,學校組織各班級進行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通過班會、班級黑板報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

重陽節(jié),學校少先隊組織學生去敬老院和老人們一起歡度節(jié)日;開展以“學會感恩,紀念重陽節(jié)”為主題的班會活動,通過開展班會活動使同學們進一步懂得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傳統(tǒng)美德,在創(chuàng)建和諧溫馨幸福家園的時候,保持并弘揚我們把尊老愛老傳統(tǒng)美德,讓學生明白百善孝為先、愛老如愛子,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愛護明天的自己。

第9篇:清明節(jié)的來歷故事范文

一、培養(yǎng)閱讀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初年級的學生大多喜歡有趣的童話故事,為此,我每周一下午特意安排一節(jié)閱讀課。在課上,我給學生們講述《白雪公主》《小紅帽》《皇帝的新裝》等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當講到《皇帝的新裝》時,我讓小朋友扮演那位愚蠢的皇帝,他穿著子虛烏有的紗衣在熱鬧的大街上神氣活現地游行,笑得學生們前俯后仰。孩子們身臨其境地參與到故事中來,感受到了故事的有趣。接下來,我便拋磚引玉,要求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等有趣的書籍。第二天課前,我用十分鐘讓學生口述故事情節(jié)來回憶故事內容。通過這樣的互動,學生特別喜歡上閱讀課,也會主動從家里帶一些故事書來閱讀,這就為課外閱讀開了個好頭。

二、推薦適合的讀物

高爾基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像同一位心靈高尚的人對話?!钡湍昙壍膶W生注意力不夠持久、識字量有限,可以向學生推薦篇幅短小、內容淺顯的神話故事、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等書籍。因此,我在教學生學習新課時,課前或課后向學生推薦與課文相關的書籍或資料。如上二年級的《我們成功了》這篇課文之前,我要求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查看并閱讀2001年申辦北京奧運會的資料;上完《靜夜思》,要求學生背誦李白的其他詩歌;上完《卡羅納》一文時,我布置學生利用小長假閱讀《愛的教育》……在課前或課后,讓學生擴充一些閱讀資料或書籍,這樣會對課文內容更容易理解,既開闊了視野,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量。比如:三月份要開展“學雷鋒”活動,我讓學生閱讀雷鋒的故事,再查找當代的雷鋒的事跡來補充學習;遇上國慶節(jié),學校開展“迎國慶”活動,我布置學生誦讀愛國的詩歌,閱讀反映祖國面貌的資料;每逢中秋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到來之時,我會要求學生查找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來歷和與其相關的故事。通過課外閱讀,不僅學校的德育工作扎實有效,也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知識。

三、指導讀書方法

態(tài)度決定高度,方法決定效果。好的閱讀方法能大大提高閱讀的質量。低年級的學生識字量小、理解能力欠缺,課外書則需要家長陪同閱讀。有時候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幫助孩子答疑解惑;有時父母是孩子的忠實“聽眾”,耐心地聽孩子復述故事內容。到了中高年級,隨著學生知識的積累,思想漸漸成熟,有了獨立閱讀的能力。這時,教師則需依據文章的長短或體裁的不同教給學生不同的閱讀方法。我認為篇幅短小的寫景或者是詩歌等文章,可以采取熟讀成誦的方法。篇幅較長的小說則應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區(qū)別對待。(1)掌握讀書程序。一本書先看標題、內容和序言,尤其是作者的特別觀點。再查看目錄,弄清書的大致情節(jié)。然后注意書后的索引及引證相關的書籍,以便解讀需要理解的詞匯。(2)了解讀書方法。培根說過:“淺嘗輒止,有些書不妨囫圇吞棗?!庇羞x擇的閱讀是為了把力氣花在刀刃上,針對不同類別的書籍可以選用不同的讀書方法。一是瀏覽性閱讀。對于那些淺顯易懂、閱讀價值不高的書籍、報刊,或是長篇小說中那些穿插故事情節(jié)的一些過渡性語言,可以隨便瀏覽一下,這樣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取更多有價值的內容。二是選擇性閱讀。對于書中有價值的信息進行篩選,以便理解記憶。如讀《百科全書》《昆蟲記》,書中有許多科學知識需要學生理解,對待這類讀物不可隨意瀏覽,而是要學生重點閱讀書中的科學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下來。三是品味性閱讀。對于名家名篇或文筆優(yōu)美的優(yōu)秀作品則采取精讀的方法。在讀中細細地品味字詞的運用、文本的意境等。讀此類的文章時,需要學生在文中圈點勾畫;針對文中精彩的場景、生動的對話、細膩的景物和人物的描寫,可以建議學生用筆在書上畫起來,熟讀背誦;文中出現了發(fā)人深省,耐人尋味的議論等可以建議學生用特別符號做好記號,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四、展示成果來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