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機械原理重點知識范文

機械原理重點知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機械原理重點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機械原理重點知識

第1篇:機械原理重點知識范文

為了培養(yǎng)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對機械設計課程體系從教學方法、實踐教學、課程設計、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和探索。教學成果表明,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提高應用能力,而且也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

機械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雙能型教師

《機械設計》是機械類專業(yè)非常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是機械類學生學習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一。該課程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綜合機械設計的能力,對我校在應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人才培養(yǎng)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起著決定性作用,同時該課程又是從理論課程與工程實際相結合的設計性課程。該課程的理論性較強,知識面廣,學生普遍反映該課程難學,知識點分散,理解起來困難,聽不懂學不會[1]。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缺乏創(chuàng)新設計,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導致不能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怎樣提激發(fā)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課堂聽課效率,培養(yǎng)出應用型創(chuàng)新性人才,是《機械設計》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須思考的問題[2]。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適應學校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針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在教學方法、實踐教學、課程設計、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改革探究。

1多種教學手段靈活應用,重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動性

《機械設計》課程是實踐性和理論性相結合的一門綜合性課程,教學過程中涉及到許多的機械傳動過程、機器的工作原理、機械零件結構分析等相關內容,在講授的過程中,教師很難僅靠粉筆和語言講授清楚,例如吃齒輪傳動,軸的結構設計,尤其是一些想象力差的同學,根本就無法理解其工作原理。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基本沒有實物圖,大部分學生都是初次接觸機械類專業(yè)知識,對課程了解不深,缺乏感性認識,因而即使教師備課充分,授課十分認真,仍然有很多學生聽不懂,感覺這門課程很難,久而久之就對這門課失去了學習興趣,最終導致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狀況。因此,我們教師在每堂課的教學過程中要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方法靈活并用,引起學生的興趣。

(1)多媒體教學可使教學直觀、形象、生動,傳遞的信息量大,對于動畫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更容易于被學生接受,同時教學時可將工程應用的實例插入到多媒體中,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深刻的理解,同時學生對工程應用也有了解。但是教師在授課時不能將板書教學忽略,應將板書教學模式和多媒體教學相結合,授課時靈活應用。一方面能夠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另一方面又可以充分發(fā)揮板書的過程性強、靈活方便、與學生互動性效果好等優(yōu)點[3,4]。不僅提高了學生課堂聽課效率,而且也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2)教師要合理的利用視頻教學,對于某些加工工藝及機器的工作原理,我們在備課時就需要準備相關的視頻,例如軸系結構設計、聯(lián)軸器和離合器等章節(jié)的內容安排相關的視頻,通過播放視頻與教師的講解,學生能夠深入了解其加工生產(chǎn)過程,聽過視頻播放能加深印象,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對于某些章節(jié)內容也可以采用翻轉課堂教學[5],這種教學手段不僅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又能鍛煉學生查資料的能力,通過查資料能夠擴展學生自己的視野,便于學生對前沿信息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增強學生對自己專業(yè)的熱愛,為學生將來繼續(xù)深造奠定基礎。此外,慕課也是教師授課的重要教學手段,對于重要的章節(jié),教師可以采用慕課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且結合多媒體所呈現(xiàn)的及教師的重點講解,使學生對重點難點有深入的了解并達到掌握。同時教師可以將慕課視頻拷貝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也可以自己獨立的學習。教師需要結合教學的內容與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合理的利用并結合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對《機械設計》產(chǎn)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3)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膶⒎治鲕浖c教學相結合,在《機械設計》教材中有很多的傳動裝置,比如帶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梢岳萌S建模軟件UG建立這些傳動機構的模型,然后運用ADAMS或ABAQUS軟件模擬運動學仿真分析和有限元仿真分析?;蛘咧苯永梅抡孳浖⑾嚓P模型,施加約束和邊界條件,進行仿真分析,最終查看各個部分的速度、位移和曲線,或者應力應變、變形云圖。通過建模仿真分析的過程,學生可以加強對課本講的知識點的進一步理解,同時讓學生學習仿真軟件的應用。

(4)習題講解是《機械設計》教學過程中必不可缺少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機械設計》課程課后習題的難度較大,篇幅長,涉及其他學科的知識點多,例如高等數(shù)學、機械原理、材料力學,理論力學等,其題目分析計算難度大,如果學生僅僅依靠上課的時間聽課,很難把作業(yè)完成的很好,也很難掌握重點和難點知識。因而,在一些重點難點知識點講解結束后,進行相關的習題講解。主要講解講解課本中的經(jīng)典例題和難度較大的作業(yè)題,同時也安排講解經(jīng)典考研習題[6],使學生深入理解教材中的知識點。

2加強實踐教學和課程設計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是每個機械類學生必須要做的任務,在課程設計之前,教師通過選擇有生產(chǎn)背景的實踐課題為依據(jù),給出需要設計的題目,并給出學生相關的提示,并列出需要查詢的才能考書及相關的參考文獻,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去查資料,重點培養(yǎng)學生對材料及數(shù)據(jù)的整理能力。每一個題目由3個學生來完成,3個學生一起探討原理方案設計、傳動方案設計、執(zhí)行機構設計,最終確定設計方案,然后老師給每個學生不同的設計參數(shù),學生再進行強度分析計算,根據(jù)學生自己所計算的數(shù)據(jù),進行手工繪制運動方案圖、零件圖和總體裝配圖,鍛煉手工繪圖能力,同時要求學生的設計圖紙必須用CAD軟件繪制相關的圖紙,然后在使用CAD軟件進行電腦繪圖,最終完成該產(chǎn)品的設計。通過這樣的設計過程,使學生對設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可以把CAD知識加以鞏固,提高CAD畫圖能力。完成設計內容之后,鼓勵學生采用相關分析軟件,對所設計的零部件建立模型進行優(yōu)化設計,例如采用ANSYS有限元軟件、ADAMS等軟件建立模型。通過查看各個部分的仿真結果,然后合理修改設計參數(shù)進行優(yōu)化設計。這不僅增強了學生對學習機械設計的興趣,而且使學生的自身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全面的提高。學?;蛘邔W院出資舉辦一些機械類比賽,例如車輛技能大賽、機械產(chǎn)品設計大賽、大學生創(chuàng)新大賽、機械制圖大賽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這些競賽,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己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都會的精心準備競賽的內容,設計出自己的產(chǎn)品。完成設計之后,學院會組織老師對所有參賽的的作品進行評比驗收,同時還需要進行參賽組進行答辯,講解自己所設計的作品的設計思路及功能,最后由老師評出優(yōu)秀的作品,參加省級、國家級的大型比賽。如筆者鼓勵學生參加大學生創(chuàng)新課題,學生自己查資料,然后寫申請書,找到創(chuàng)新點,最后由學院學校的專家及外校專家進行審批,通過審批后,學生自己用三維軟件進行畫圖設計。學生通過這種競賽的形式,可以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增強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建立雙能型教師隊伍

在地方性、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的過程中,培養(yǎng)雙能型教師至關重要,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教學素質,也要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素質。應用型大學主要以培養(yǎng)服務于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的人才為目標?!稒C械設計》課程的雙能型教師要求教師必須具備相關的機械類理論知識,同時具有實踐的經(jīng)驗,這就要求青年教師利用假期去企業(yè)實踐鍛煉,學習企業(yè)的技術[7],管理模式,及機器的工作原理及設計思路,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擴展教師的知識面,還可以對典型機械產(chǎn)品拍照,為以后的教學提供工程實例。積極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參加各種競賽和課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也可以增強教師的實踐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時學??梢越M織講課比賽,通過講課比賽,來提高教師的講課技能,將實踐和理論結合起來培養(yǎng)出雙能型教師。

4結束語

為了建設地方性、應用型、高水平大學,近幾年以來講課教師在教學方法、實踐教學、課程設計、教師隊伍建設等多個方面不斷的進行了探索與研究。將機械設計的理論教學與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了解整個產(chǎn)品的設計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通過自身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外出鍛煉不斷提高教師水平,以達到雙能型教師的要求,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作者:曹波 高尚 姚智華 陳洪軍 陳豐 單位:安徽科技學院

參考文獻:

[1]姚智華,易勇,陳豐,等.《機械原理》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3,27(5):74-76.

[2]師素娟.《機械設計》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探索[J].華北水利水電學報,2006,22(1):55-57.

[3]田靜云,張國海,賈吉林,等.機械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建設[J].中國科技信息,2009(9):252-253.

[4]師素娟《機械設計》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與探索[J].華北水利水電學報,2006,22(1):55-57

[5]李聚波,賈新杰,邱明.《機械優(yōu)化設計》課程教學研究與實踐[J].機械管理開發(fā),2009,24(2):148-149.

第2篇:機械原理重點知識范文

職業(yè)中專機械基礎課內容繁復、概念多、比較抽象。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參差不齊,學習意志力有待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在研究中職教材和學生的基礎上,采用符合學生實際的形象化、生動化、趣味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有所獲。圖表教學法形象直觀、一目了然,尤其是分類性圖表、對比性圖表、標記性圖表、說明性圖表更是職業(yè)中專機械基礎常用的教育教學方法。

二、職業(yè)中專機械基礎課實施圖表教學法的具體策略

1.分類性圖表

職業(yè)中專機械基礎分類性圖表是指區(qū)分種與種概念或種屬概念的圖表形式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直接或間接的反映。如筆者在日常教學中常用的圖表形式(表1)。

分類性圖表的使用要提取一個概念的關鍵信息、主要信息,圖表形式要簡潔、簡單,便于學生記憶。圖表的展示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在黑板上邊講課邊展示,也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時間長久了,學生也就學會了制作圖表,教學方法就變成了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通過提示、指導促成這一轉變。

2.對比性圖表

對比性圖表是指以圖表形式區(qū)分概念、原理、細節(jié)、關鍵知識點。對比性圖表源于認知理論的元認知,通過對比能夠加深學生的記憶,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下面是筆者在教學中常用的對比性圖表(表2)。

這個圖表的關鍵詞是“面”和“點”“線”,教師展示圖表,啟發(fā)學生識別關鍵詞,在識別關鍵詞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概念。關鍵詞清楚了,概念之間的關系也就清楚了。

3.標記性圖表

標記性圖表是指在對各種專用代號的意義和名稱做出標記,便于學生記憶的一種教學方法。職業(yè)中專機械基礎專用代號量大、面廣、種類繁多,因此標記性圖表最常用到。這要求教師根據(jù)不同的種類設計不同的圖表,也提倡學生在學習和復習中運用標記性圖表加強記憶。下面是筆者在教學中一個常用的標記性圖表(表3)。

上表為典型的標記性圖表,教學中教師展示第一行,學生填寫第二行,大量練習形成類推,讓學生舉一反三地掌握知識。

4.說明性圖表

說明性圖表是指對重點難點知識特別強調的一種圖表形式。教師面對重點、難點,要有圖表意識,根據(jù)具體的教學情景,設計趣味性較強的圖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形象(如表4)。

三、 職業(yè)中專機械基礎課實施圖表教學法的評價系統(tǒng)

第3篇:機械原理重點知識范文

關鍵詞:機械類專業(yè) 中職生 教學模式

機械類專業(yè)是一項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yè),當中所包括的概念性較強。中職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特點就是:文化基礎較弱,綜合素質較低,理解能力相對薄弱,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立體空間感不強,因此在學習這門課的時候,很多學生信心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足,學習興趣很難激發(fā),很多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當中,這也為中職機械教學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機。多媒體教學可以使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過制作視頻、動畫等手段,變枯澀難懂的文字為具體的活動圖像,使教學的內容更加形象具體,也給機械專業(yè)課教學增加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進了教學效果的提高。

一、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機械專業(yè)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當前多媒體技術雖然被廣泛地應用于教學中,但是每個學科有每個學科的特點,機械專業(yè)學科有機械專業(yè)學科的特點,筆者認為相關的教師要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機械專業(yè)的教學中必須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教學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

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機械專業(yè)的教學中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可以借助相關的圖片、圖形,直觀的展示相關的教學重點,讓學生容易理解。但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而言,多媒體手段的應用使得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輸入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很多知識點一帶而過,很多基礎相對差的學生可能對一些知識點無法把握透徹。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的特點,借助于一些其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引導學生學會將不同的知識點相互的聯(lián)系起來,把握住知識點的核心。

2.教師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

多媒體技術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但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還是要使學生掌握相關的重點知識。因此,在教學當中,老師一定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是一味地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在教學中,應該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

二、多媒體技術應用于中職機械專業(yè)教學的積極意義

1.能夠有效保持活躍的課堂氣氛

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而言,多媒體教學形式較為新穎,能將枯燥的文字轉成有趣的圖像動畫,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集中,思維得到開拓,學生能夠直接的了解到學習的目標與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如在講授數(shù)控系統(tǒng)的組成時,雖然教材有對相關的概念進行詳細的闡述,但是闡述的方式卻缺乏新意,深奧難懂,很多學生很難理解,但是如果借助于多媒體技術,將相關的設備圖展示出來,然后再結合這些機械圖,學生對數(shù)控設備各個部分功能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2.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的重點、難點

學生在學習機械專業(yè)的課程內容時,常常摸不清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另外,加上在機械專業(yè)課程中有許多概念和原理是比較抽象的,僅靠圖形和想象對初學者來說是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利用多媒體課件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化抽象為具體。如在講授漸開線齒輪傳動時,對漸開線的形成、漸開線的性質、漸開線齒 廓的嚙合特性的講解就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如果教師運用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講解,學生往往是一知半解,如果借助于多媒體技術,把各種離合器、聯(lián)軸器的組成、安裝利用動畫形式進行演示,再配以實物圖片,教學效果將事半功倍。

3.能夠直觀地表達教學的內容

計算機動畫制作技術,可將一些難以想象和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機械運動過程和工作原理制成多媒體課件,使得教學的思路非常清晰。例如:在進行平面連桿機構的教學時,在傳統(tǒng)教學中我們通常是用自制的鉸鏈四連桿機構在課堂上邊演示、邊作圖、邊講解,雖然這種方法也能直觀地表達出鉸鏈四連桿機構的運動,但講到其基本性質、急回特性、極限位置、死點位置及機構的演化時就很難解釋清楚,因為教師所演示的圖片無法表現(xiàn)出機構的動態(tài)

特征。

三、結語

第4篇:機械原理重點知識范文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教育;機械精度教學;教學體系;多媒體技術

中圖分類號 G64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5)23-0042-03

機械精度課程是機械類專業(yè)的基礎性課程,其內容與生產(chǎn)實踐緊密相連,學習的瓶頸是絕大多數(shù)學生缺乏工程意識。因此,應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即采用小班教學實驗的研究方法,對機械精度課程進行教學體系改革,以求培養(yǎng)學生工程意識,提高思維能力,使學生在理解機械精度相關知識的基礎上,熟練掌握零件技術測量的實踐技能。

一、提煉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教與學相互作用過程中有意傳遞的主要信息,也是教師傳授給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總和。教學內容需要教師認真分析,并合理提煉和組織單元教學內容以及合理安排單元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1]。機械精度課程是機械類專業(yè)的基礎性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實際工程機械精度設計應用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應充分考慮課程理論學時“少”的特點,根據(jù)該課程教學的重難點,精選與提煉教學內容。如刪減與實際應用不符的設計計算內容,刪減過于晦澀難懂與繁瑣的計算與理論推導等內容,充分重視公差標注、技術測量等知識,使學生在有限學時內掌握查表和測量的應用技能。具體操作流程如下:

一是緒論部分應重點突出機械精度課程的重要性。以標準化、互換性等概念講解為主,并配合減速器等實例講解,使學生掌握機械精度設計的原則及其在產(chǎn)品設計中的重要意義,引起學生對該門課程的高度重視,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二是尺寸精度和幾何精度部分應重點講解公差相關知識。在教學中,對于典型機械零部件精度設計,應著重凸顯獨立原則和相關要求的選擇。

三是結合課程學時情況與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刪減。對圓錐結合互換性等知識進行合理刪減,突出教學的應用性;同時,增加“齒輪、滾動軸承”等較為典型的機械零件精度設計實例。如在齒輪的精度設計中,以工程應用實例為載體,使學生通過在結合實例求解的過程中,深化對尺寸偏差知識的了解,提高知識的應用能力。

二、教學任務優(yōu)化設計

首先,為了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教師應依據(jù)教學內容設計教學任務。要求學生在一段學習時間內,通過CATIA自行設計完成孔軸配合模塊的設計,根據(jù)學生的要求設計間隙配合、過渡配合或者過盈配合,通過運動學仿真觀察其結果是否真確。教師應根據(jù)尺寸精度設計學習內容,將孔軸配合部分設計成一個大作業(yè),將其中涉及的標準公差等級、基本偏差系列等內容設計為多個學習任務,為此為學生編制明確的教學任務。

其次,依據(jù)機械精度課程類比方法要點設計教學任務。以學生自學為主的原則,對于尺寸精度設計、幾何精度設計以及表面精度設計要精講,以學生自學并結合工程實例,讓學生掌握不同領域的機械精度設計知識。

第三,依據(jù)不同專業(yè)的學生設計教學任務。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應將機械精度課程內容與不同專業(yè)的學生特點相結合,例如,包裝機械專業(yè)、汽車專業(yè)、農業(yè)機械專業(yè)與工程機械專業(yè)等在實際的機械精度設計過程中是不同的。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專業(yè)分層次進行機械精度設計的教學任務,并留給學生創(chuàng)新的空間;根據(jù)不同專業(yè)進行教學任務順序的調整,做到機械精度的知識內容在不同專業(yè)的主次之分。

最后,教師應考慮教學任務的趣味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機械精度課程的內動力,增強學生公差學習的主動性,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2]。

三、多種方法教學結合

由于機械精度課程教學僅30學時,要在有限的學時條件下完成教學任務與目標,課堂輔助教學時間應盡可能少,且能在較少的教學輔助時間內高效完成教學內容的傳達。而板書教學這一常規(guī)的輔助教學方式不僅占用大量學時,同時教學效果也不理想,無法適應有限學時條件下的機械精度課程的教學要求。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彌補板書教學方式的“費時長、效率低、抽象枯燥”等缺陷,生動直觀地展示機械精度課程學習過程中比較抽象的概念,從而使抽象的知識更加形象化與具體化,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公差帶”的相關知識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優(yōu)勢,將公差帶的大小、位置以及形狀等相關知識制作成Flas,對不同幾何公差項目、多種條件下公差帶形狀差異等抽象知識進行形象演示。

教師要發(fā)揮多媒體技術“圖、文、聲、像”并茂的優(yōu)勢,對公差帶的相關知識進行形象展示,集中學生注意力,展開理解教學。在教學實踐中,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適當運用“視頻教學”,也會起到優(yōu)化教學的作用。例如,在“齒輪精度設計”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對滾齒加工過程產(chǎn)生幾何偏差缺乏全面的了解,針對這類情況,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在討論分析之前,播放滾齒加工產(chǎn)生幾何偏差的視頻,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應積極探尋多媒體教學與板書教學兩者間的對接與平衡點,充分結合兩種教學方式。雖然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機械精度課程教學優(yōu)勢突出,但要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技術的“輔助教學”的作用,不能宣賓奪主。講解圖表以及抽象知識,可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內容演示;在講解相應的重點知識,可采用板書教學形式,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重難點知識。在減少課堂輔助教學時間的同時,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在教學實踐中,還應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教學優(yōu)勢。建立專門的課程網(wǎng)站,整合課程的教案、試題與習題以及教學視頻、課件等各類教學資源,使學生從課堂筆記工作中解放出來,有更多時間補充“產(chǎn)品幾何量技術規(guī)范標準”等知識,使學生在學時限制下,掌握更多機械精度設計知識。

四、實現(xiàn)“理實一體化”教學

機械精度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與理論性兼具的課程,在有限學時內,實驗教學占用6學時。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應充分重視實驗課程的教學,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方式,提升實驗教學質量,將實驗課與理論課融為一體,實現(xiàn)理實一體化教學,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3]。

(一)先進實驗儀器與設備是開展高效實驗教學的基本保障

目前,各大院校實驗室的設備種類齊全,但多數(shù)設備較為陳舊,基于此,各??蓮膶W校實際出發(fā),組織校內的資深的教師隊伍或請相關專家對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實施技術改造,同時積極引入新型號的測量儀器,全面提升實驗教學的質量。例如,在幾何精度實驗課程中,則可引入三坐標測量儀[4],對零件測量平面度、圓度、同軸度等幾何誤差,從而使計算機自動完成輸入測量數(shù)據(jù)檢測、誤差評定、誤差曲線圖示化并自動打印測量結果,實現(xiàn)測量過程的自動化,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拓展學生思路,全面提升實驗教學質量[5]。

(二)激發(fā)興趣,組織學生親自動手實驗

實驗課程是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在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中,各大院??紤]到儀器價格昂貴、使用壽命有限等因素,往往是教師進行演示實驗,而不允許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導致許多學生在上完實驗課之后不明白儀器的使用原理,甚至記不住儀器的操作步驟,降低學生上實驗課的興趣。實踐證明,組織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一狀況。為激發(fā)學生興趣,方便教師指導每次實驗限定人數(shù)4~6人,在教師的指導下每個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為激發(fā)學生操作的熱情,需從專業(yè)角度挖掘幾個與實驗教學相關的問題,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進行思考,最終在實驗結束時教師給出相應答案,要求學生記錄在實驗報告中。親自動手做實驗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對實驗儀器整體認識,而且更能加深對實驗工作重要性的理解。例如,吉林大學機械精度實驗課程,分組進行實驗,一次實驗課排6人次,第一學時實驗教師進行教學與演示,第二學時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讓學生真正明白操作步驟以及儀器的使用范圍,更好的實現(xiàn)“理實一體化”教學。

(三)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讓學生能參加實驗教學的改革

實驗教學改革不能忽視學生的意見與建議,應深度加強師生交流。通常在課程過半之后進行,根據(jù)各個專業(yè)學生進行調查問卷設計,包括學生對整體實驗教學效果的評價。問卷內容要包括一部分細化問題。例如,實驗課教學方式、對實驗課程的興趣、學生親自做實驗的整體感覺等問題。實驗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對師生之間的這種方式交流非常重視,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優(yōu)化了實驗教學方法,全面提升了實驗教學有效性。

參 考 文 獻

[1]卓建華.機電專業(yè)理實一體化教學中學習任務的設計與實施[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4(35):55-57.

[2]董曉英.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教學模式研究個案――《工程圖學》[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4(4):47-49.

[3]張艷貞,張靜,常平,等. 應用型本科生物化學實驗教學體系改革探索[J].職業(yè)技術教育,2014(35):58-60.

[4]張起勛,趙宏偉,張忠元,邵承會,等. 基于有限學時的機械精度實驗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8):56-57.

[5]張起勛,趙宏偉,張忠元,邵承會. 淺談大學工科專業(yè)基礎課教學與實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6):189-191.

Exploration on Mechanical Precision Teaching System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Zhang Qixun,Zhao Hongwei,Zhang Zhongyuan,Yan Zhenhua,Chen Bingkun

Abstract The teaching of mechanical precis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as the problems of teaching content range,ignoring professional differences,experimental teaching unreasonable,which resulted in that students are difficult to master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and measuring skills. Reforming mechanical precision teaching system should regard mechanical precision courses for cultivat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as the idea,refine teaching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urs less,optimize teaching proces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ombing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with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design rationally teaching tasks, and achieve the “theory-practice integrated”teaching.

第5篇:機械原理重點知識范文

一、發(fā)揮多媒體直觀教學的作用

在機械制造和自動化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法向學生直觀的展示理論知識,只是在傳授理論知識后,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在這種教學模式影響下的學生并沒有完全掌握機械制造的理論知識,所以教師再用心的教學活動也只能產(chǎn)生“水過地皮濕”的效果,既浪費了教學時間又降低了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時需要充分發(fā)揮其直觀教學的作用和價值,讓學生借助多媒體直觀感受理論知識,并主動把有關機械制造的理論知識與教材內容和自己的客觀實際結合起來,以此夯實理論基礎,達到質的飛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教材中挖掘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并制作視頻以及動態(tài)圖片再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機械運動的過程以及相關原理。當然教師還可以一邊利用多媒體一邊授課,這樣可以及時解決學生不懂的問題,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教學效率。例如,大多數(shù)的教師會在黑板上采取圖形結合的方式講授“平面連桿機構”,雖然化抽象的知識為具體,但是也不能完全展示鉸鏈四桿機構運動的性質、過程等內容。究其原因在于黑板圖形授課的單一化和固定化,圖形是靜態(tài)的并不能還原機構運動的過程和速度。教師只有通過多媒體的演示才能還原動態(tài)過程,讓學生直觀地看到鉸鏈四桿機構運動的全過程。通過多媒體直觀演示會加深學生的立體感知,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各桿在鉸鏈四桿機構中的作用,并明確各桿的運動情況。

二、利用多媒體解決教學難點

中職機械制造和自動化教學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但是課堂教學主要以講授理論知識為主,并以實踐教學為輔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因為理論知識的復雜性產(chǎn)生困惑,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解決學生學習困難,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是中職機械制造好自動化教學的目標。因此,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應該突出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把非常抽象的內容借助多媒體展示出來,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自己學習的重點以及教材中涉及的難點知識。這樣既方便學生的預習工作,又能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明確教學難點和重點,把預習思路和預習重點直觀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可以讓學生清楚地規(guī)劃預習工作,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當然,教師在教學時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還方便學生節(jié)省預習和學習時間,利用更多的時間彌補自己學習的不足,拓寬自己的視野,用更多的時間復習和夯實自己的理論知識。

三、利用多媒體活躍課堂氛圍

在中職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是創(chuàng)新之舉,此舉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用圖文并茂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氛圍。以多媒體為主的教學形式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學生的意愿,考慮了學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受到中職學生的認可和接納。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擺脫了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以圖片、聲音、視頻等為一體的教學形式可以充分激發(fā)中職學生潛在的活躍因子,讓中職學生主動投入到機械制造和自動化學習過程中。在講解具體內容時,教師應該以尊重學生意愿為前提,了解中職學生的真實感受,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學生身上,用自己的言行左右學生的思想。當然教師在應用多媒體技術時還應該注意選題的有效性和方式的多樣化。在教學時尋找多媒體技術與中職機械制造及自動化課程的契合點,并從中找到適合中職學生的教學方式,把多媒體教學真正變成人人喜愛,人人支持的教學方式。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到多媒體課件制作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親身制作提高學習效率。同時,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在班級中分享自己的課件,從中感受到課件制作和多媒體教學的魅力,以此提高教學效率。

四、結語

第6篇:機械原理重點知識范文

(西安理工大學高等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82)

【摘 要】《機械CAD/CAM》課程是機械類專業(yè)的核心課程,本文針對本課程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教學方法的改進手段,改革后的《機械CAD/CAM》課程深受學生喜愛,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都得到了較大提高。

關鍵詞 教學方法;機械CAD/CAM;高職課程

CAD/CAM(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技術是隨著計算機和數(shù)字化信息技術發(fā)展而形成的新技術,是20世紀最杰出的工程成就之一,也是數(shù)字化、信息化制造技術的基礎,其發(fā)展和應用對制造業(yè)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和推動作用?,F(xiàn)今不僅CAD/CAM本身已形成規(guī)模龐大的產(chǎn)業(yè),而且為制造業(yè)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在高職院校中,《機械CAD/CAM》是機械類專業(yè)的核心課程,然而很多高校受各種條件的制約,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講授該課程,教學內容圍繞教材轉,使得學生缺乏應用能力。為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 本文就《機械CAD /CAM》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做初步探討。

1 《機械CAD /CAM》課程現(xiàn)狀

《機械CAD /CAM》課程教學內容多、面廣、繁雜,教師難以講全面、講透徹,很多地方只能是點到為止, 根本沒有時間與學生討論和交流,無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此外學生上機時間較少,學生在有限的上機時間內根本無法完成作業(yè)以外的內容。學生學完該課程后, 總覺得老師課堂上的內容豐富,但是自己操作時間很少,實際操作應用不到位,很難做到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相結合。

2 《機械CAD /CAM》課程教學

2.1 教學目的

高職《機械CAD /CAM》課程在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方面的具體要求是:了解機械CAD/CAM的基本知識;在計算機繪圖的基礎上,了解一種常用CAD/CAM應用軟件的功能,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為以后的專門化訓練打好基礎;通過課堂教學、上機實訓、工廠參觀等環(huán)節(jié), 認識現(xiàn)代設計與制造技術的概貌,了解其發(fā)展方向與總的技術特征;通過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建立有關CAD/CAM工程概念, 培養(yǎng)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及技術創(chuàng)新意識;具備機械CAD/CAM的一般工程素質。

2.2 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好壞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教師要根據(jù)課程特點和學生情況去選擇教學方法和改進教學手段。能否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師生互動是檢驗教學方法是否得當?shù)闹匾獦酥?。改進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還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的。為此,我們在教學中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2.2.1 課堂教學與直觀教學相結合

為了加強學生必要的感性認識,在機械CAD/CAM課程教學中,分批次地安排學生參觀機械零部件陳列室等,教師對典型的機械裝置的傳動系統(tǒng)、結構特點、設計方法等進行現(xiàn)場講解,加深學生對機械功能、結構的理解,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形象直觀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2.2 理論教學與工程實際相結合

根據(jù)機械CAD/CAM課程工程性強的特點,時刻把握將理論內容與工程實際緊密結合,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工程理念,將具有工程應用背景的案例引入課堂中,增強學生對該課程應用價值的認識。此外,學院積極推薦優(yōu)秀學生參與企業(yè)產(chǎn)品設計項目,不僅豐富了課程內容,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2.2.3 教師講授與學生自學相結合

注意師生雙向互動、交流。教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思路、教學習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使自學、講、練結合,讓學生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教師要精講,騰出時間給學生多練,講練結合,并注意總結。教師對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重點內容要精心講授,學生通過上機練習理解基本理論和重點知識。

2.2.4 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結合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性設計能力,我院成立了“機械CAD協(xié)會”,并組織協(xié)會成員參加全國 “機械CAD/CAM”大賽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大大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2.2.5 開展“CAD/CAM技能”比賽

為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展現(xiàn),我院每年開展“CAD/CAM技能”比賽。比賽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完全按圖示要求繪出完整的三維實體圖,而且要求參賽學生能將三維造型圖轉成二維工程圖,各視圖繪制須完整、正確,圖層、顏色及線形配置須正確,符合國家CAD標準要求,最后須對三維實體進行仿真加工。“CAD/CAM技能”比賽的舉辦,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2.6 課堂教學與行業(yè)考證相結合

根據(jù)行業(yè)標準與崗位的要求,我們編寫了實訓指導書、CAD/CAM習題集,加強過程訓練,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規(guī)律與技巧。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及強化訓練, 90%的學生獲得了勞動部門頒發(fā)的職業(yè)資格證書,為就業(yè)上崗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2.2.7 過程考核與期末成績相結合

徹底改變過去那種只看結果,不注重學習過程的做法。我們將平時的課堂考核與期終成績掛鉤,平常成績占總評成績的60%,期末考試占40%,此外學院對參加機械CAD/CAM大賽獲獎的學生給予期末免試。

2.3 教學效果

《機械CAD /CAM》課程改革后,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繪圖水平及設計能力都有很大的進步,不僅滿足本課程對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的要求,而且滿足了企業(yè)對學生的技能要求,學生的綜合能力有了較大進步。

3 結束語

《機械CAD /CAM》課程是高職機械類學生的主要專業(yè)課。通過課程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既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提高了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的水平的提高又助于促進教師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進一步完善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張廬陵,蔣天弟.《機械制造基礎》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農機化研究,2004(01).

[2]李春玲.機械制造工藝教學方法探討[J].南都學壇,1998(06):90-91.

[3]黃思銘.啟發(fā)式教學在化工機械制造課中的嘗試[J].化工高等教育,1994(04):50-51.

第7篇:機械原理重點知識范文

一、作業(yè)設計的量與學生的作業(yè)時間產(chǎn)生矛盾

在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往往是課上重視知識的講授和分析,課后重視題海戰(zhàn)術,通過大量的作業(yè)鞏固、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目前的狀況是高中學生學科多,作業(yè)量大,窮于應付上交作業(yè)。同時新課程倡導減負增效,地理學科分配的時間有限,通過大量作業(yè)強化學生的學習不僅效率低下、易引起學生的學習疲勞感,在客觀上也無法實施。但是任何一個知識點在學習之后,必須經(jīng)歷一個訓練、反饋、消化的過程才能被學生理解透徹從而形成一定的能力。面對這一問題,筆者在設計作業(yè)的時候,采取了兩個措施:一是精選例題。圍繞新課程標準,結合每節(jié)課的三維目標,精選典型例題。二是分層作業(yè)。結合教學內容,將精選的例題進行分層:第一層是涉及基本知識、基本規(guī)律、基本技能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錯的典型例題,將這類習題穿插在教學過程之中,在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學習完后,課堂上指導學生及時訓練,并及時分析和歸納。第二層是鞏固、能力提升的例題,這層題以課外作業(yè)的形式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落實和遷移。第三層是課后拓展例題,這層題設計在課外作業(yè)的最后部分,可以結合相關的文字資料和圖表資料,對補充的知識進行解釋和拓展,同時對本層題目加以標記,以明確是為學有余力的學生而設計的。

二、作業(yè)設計的難度比較大

地理知識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大部分,相對而言,自然地理的難點較多并且比較集中。在設計這些作業(yè)時,難點題目比較集中,使學生在短期之內的學習難度和壓力較大,導致部分學生出現(xiàn)畏難情緒,同時這部分知識的記憶量也比較大,時間較長,學生容易遺忘。在設計這些作業(yè)時,我沒有把相關的習題全部設計在一起,而是將部分習題分配在后一階段的作業(yè)中,不斷出現(xiàn),形成滾動訓練,便于學生逐步加深對這些難點的理解,內化成學生自己的知識,形成扎實的能力。如對于氣候類型的成因、分布、氣候特點等知識,就可將不同的氣候類型分別設計在以后的作業(yè)中,不斷訓練,不斷強化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最終使學生可以透徹地理解和掌握這部分知識。

三、作業(yè)設計的內容比較枯燥

傳統(tǒng)的地理作業(yè)設計以知識傳授模式和應試教育為指導,作業(yè)設計的內容側重于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機械訓練,以達到熟練的程度。作業(yè)內容來源于課本,遠離學生現(xiàn)實世界的生活,成了課本知識的再現(xiàn),使學生認為作業(yè)內容比較枯燥。新課程倡導加強與學生生活及現(xiàn)代社會和科技發(fā)展的關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jīng)驗。因此設計作業(yè)內容時,筆者很重視作業(yè)內容的生活性、情境性。一方面立足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驗,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把課本知識和實際緊密聯(lián)系起來,用最鮮活的信息充實、補充教材提供的知識,讓作業(yè)成為聯(lián)結地理教學與社會生活的紐帶。如在學習“城市地域結構”時,筆者組織學生調查本地的城市功能區(qū)布局情況,并思考城市功能區(qū)布局遵循哪些原則?如果要建設一個大型超市、化工廠那么分別應如何選址?旨在用生活中鮮活的例子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點。另一方面與社會熱點相結合,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對社會熱點進行分析,使地理課充滿活力。

四、作業(yè)設計的形式比較單一

第8篇:機械原理重點知識范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化工原理》這門計算較多的理論課程尤其顯得重要。只有讓學生對這該課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才會取得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在緒論課堂上結合專業(yè)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介紹本專業(yè)的特點、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化工原理課程相關內容在解決專業(yè)工程問題中所起的作用等進行介紹,引導學生認識自己所學專業(yè),認識到所學內容與社會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以及專業(yè)對他們自身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大大提高。其次,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采用把生活事例和書本知識聯(lián)系,把枯燥單純的理論知識變?yōu)樯鷦有蜗蟮纳顚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課過程中,注意在講清講透理論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舉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講授流體流動章節(jié)時,給出一系列具體的制藥生產(chǎn)中液態(tài)物料輸送的流程圖,與學生共同分析討論流體流動過程,提出物料是如何輸送的?在完成生產(chǎn)任務的前提下選擇怎樣的流速最合適等問題供學生思考。

2注重學生的參與性,活躍課堂氣氛

課程講授是傳遞人類文化知識體系,促進學生認識、能力、技能等全面發(fā)展的手段,而講授方法將直接影響以上各項目標的實現(xiàn)。在教學手段上不能單一的使用傳統(tǒng)的“灌注式”,要提倡“討論式”和“啟發(fā)式”,改變教師一個人講解的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自覺學習,增進師生互動。通過運用不同教學手段,既要達到清楚的傳授所講內容,更要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聽課積極性,營造和諧課堂氣氛,真正提高學生的聽課效果[3]。(1)在課堂引導中,設置學生較為熟悉且與新課有關的生活事例進行提問,從中引出新的知識點,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增強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更好的使學生接受并掌握新的內容。例如在講述第二章流體輸送機械時,可以提問“水為什么可以從高處往地處流?”、“如何才能使水從低處往高處流?”等等,既復習了前一章的能量互換守恒原理,又引出本章的重點液體輸送機械--泵的相關內容。在講到傳熱章節(jié)時,可以提問學生“為什么冬天穿羽絨服保暖?被子曬過后會更暖和?”,這主要是因為空氣的導熱系數(shù)比較小,保溫效果較強。(2)對于重點知識點,增加計算實例,課堂進行講解。同時改編目前教材上使用傳統(tǒng)化工的例子,添加部分制藥生產(chǎn)實際的例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同時也培養(yǎng)和樹立正確的工程觀念。例如,在流體流動章節(jié)中,伯努利方程式的應用就是一個重點難點。在給學生上習題課時,不要急于講解解題過程,而是首先結合題目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理清解題思路,再動手做題。告知解題的基本思路,即分析題意、畫出流程示意圖、選取截面和基準面、列方程計算求解。以討論的方式為主,調動學生的思維,在相互交流討論中發(fā)現(xiàn)學生所存在的問題,有針對的糾正和講解,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獲得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3)在授課期間及課后,設置一定數(shù)量和難度的思考題,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督促學生主動思考,保持教與學之間的多種形式交流,使學生思維與同步教師,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解完流動阻力產(chǎn)生的原因和計算方法后,提出在實際的生產(chǎn)中,“為什么要減少流動阻力?有哪些方法可以減少阻力?”。通過思考,讓學生更好的把理論和實踐結合,活躍他們的思維,更明確該課程的重要性。

3利用多媒體及動畫技術,提高教學趣味性

《化工原理》是一門工程與實踐性很強的課,涉及到各單元操作的復雜操作原理及流程、大量的計算、實際設備的選擇應用等。與醫(yī)學院學生之前的課程有很大不同,且由于很少接觸過生產(chǎn)實際,工程觀念不強,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粉筆,黑板,教師的語言)來表達不能有效地提供工程信息,既費事又費力,且學生難以理解。多媒體及動畫技術能很好的將文字、圖像、視頻等信息集于一體,把制藥化工單元操作中的設備結構、操作原理以及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等生動、活潑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得課堂上枯燥的靜態(tài)界面變成引人入勝的動態(tài)效果,向學生提供一個豐富多彩的具體形象,較傳統(tǒng)的板書有更強的直觀性和生動性。同時加深了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4]。如講述雷諾演示實驗時,可以運用動畫形象的設置閥門開度來演示相應的流動形態(tài),直觀的表達和對比層流、湍流的特點和本質區(qū)別。在講離心泵的結構與工作原理知識點時,使用動畫及圖片素材,直觀的呈現(xiàn)泵的運轉過程、液體在泵內的流向、葉輪和泵殼的作用等。同時,把離心泵操作中一些注意事項一并介紹,如怎么避免泵的氣縛汽蝕現(xiàn)象,開機關機時如何操作等等。既能把抽象的原理具體化、枯燥的知識情景趣味化,靜態(tài)問題動態(tài)化,還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使學生加深印象,愉快地獲取知識,極大提高教學趣味性和教學效果。

4注重多層次總結,強化教學效果

第9篇:機械原理重點知識范文

如在復習“多倍體育種原理及其在生產(chǎn)實踐中的應用”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魚圣――劉筠”這一案例。案例的介入,不僅可以把“多倍體育種原理及其在生產(chǎn)實踐中的應用”方面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全部穿去,進行了一次系統(tǒng)的分析、歸納和總結。貼近生活、新鮮活潑的素材更能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使原本沉悶的課堂氣氛一下子被有效激活,學生躍躍欲試。

案例一:湘云鯉是以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筠為首的課題組,應用細胞工程技術和有性雜交相結合的方法培育出來的三倍體新型魚類,其核心技術獨一無二。湘云鯽生長速度是普通鯽魚的3~5倍;母體當年魚苗最大生長個體為0.75 kg。湘云鯉肉質鮮美、營養(yǎng)價值高,同時細刺少、內臟少,可食部分比一般鯽、鯉魚高出15%,深受消費者歡迎。

(1)三倍體湘云鯽培育過程中利用的遺傳學原理是什么?

(2)為何三倍體湘云鯽比正常二倍體產(chǎn)量大?

案例二:說起湘云鯽(鯉),如果沒有劉筠的離經(jīng)叛道之舉,人們至今也享受不了這個口福。1979年10月,湘陰縣東湖魚塘捕到了一條從未見過的“怪”魚,個頭特別大,像鯉又像鯽,劉筠從中發(fā)現(xiàn)與教科書不一樣的東西。

根據(jù)遺傳學原理,不同種屬之間的物種雜交難度較大,自然形成的更為罕見。20世紀50年代,日本、前蘇聯(lián)學者更是提出鯽、鯉雜交雄性不育的理論。照此說來,雜交魚再好看再好吃也沒什么用。劉筠敢于質疑還精心設計了實驗框架。經(jīng)過反復實驗,他終于發(fā)現(xiàn)魚類遠緣雜交具有正常的受精,打消了國內水產(chǎn)界的疑問。不僅能激活卵子的發(fā)育,而且能和卵子一道“生兒育女”。這一發(fā)現(xiàn)震驚了國際魚類研究界。

(3)為什么不同種魚之間的物種雜交難度較大?

(4)三倍體湘云鯽培育成功的遺傳基礎是什么?

案例三:通過努力,劉筠和他的課題組成功實現(xiàn)了鯽鯉(均是二倍體)之間的遠緣雜交,其間可謂一波三折。在雜交第一代(湘鯽)中,4.6%的雄性和44.3%的雌性是能生育的。深入研究的劉筠還發(fā)現(xiàn),在二倍體(即體細胞含兩個染色體組)雜交第二代中,有些能夠產(chǎn)生二倍體和卵子(通常情況下,二倍體只能產(chǎn)生單倍體和卵子),它們的受精使得在第三代中產(chǎn)生了雌、雄兩性都可育的異源四倍體(指不同種的生物雜交產(chǎn)生的雜種后代,經(jīng)染色體加倍含四個染色體組的個體)鯽、鯉魚,經(jīng)過長期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四倍體鯽、鯉魚在人工和自然環(huán)境下都能自然繁殖。課題組利用這個寶貴的四倍體魚(父本)資源和正常的二倍體鯽(鯉)魚(母本)雜交,便獲得了三倍體鯽魚和三倍體鯉魚,這便是享譽世界的湘云鯽、湘云鯉。

(5)三倍體湘云鯽對控制過度繁殖是有效的,請簡述其形成過程。

(6)為什么不將雌雄兩性均可育的異源四倍體魚直接投放到自然水域中養(yǎng)殖,而要將它和正常的二倍體魚雜交得到三倍體的湘云鯽后再推廣?

案例四:劉筠院士1953年從湖南師范大學生物系畢業(yè)至今,從事魚類繁殖研究52年,從一個初出道的青年成長為著名的生物學家,其間經(jīng)歷了多少艱難!但他“癡魚”不改,終成大器。

(7)劉筠院士的成功故事對我們有何啟示?

(8)拓展:三倍體湘云鯽肉質鮮美、營養(yǎng)價值高的啟示,為了滿足市場急需大量三倍體田螺種苗,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繁育方案(用箭頭、文字表示)。

1 案例告別了“一言堂”。使學生參與主動化

新課標要求課堂應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將直接影響著學習結果。傳統(tǒng)的“填鴨式”復習法形式呆板,內容枯燥,學生很難通過參與課堂活動來獲得個性發(fā)展。加上有的教師把希望寄托在考前的“猜題押寶”上,復習時習慣于把題目講給學生聽,讓學生記住答案,教師包辦代替,學生成了“記錄員”,課堂成了被教師獨霸的舞臺。久而久之,學生養(yǎng)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心理上漸漸產(chǎn)生了依賴性,形成了思維上的惰性,變得不敢提出問題、不善分析問題、不會探究問題,在復習課上學生成了“配角”,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消失殆盡。

案例復習法注重引導啟發(fā),改變了傳統(tǒng)高中生物復習課中教師唱主角、講知識、學生當觀眾,成看客,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在復習中教師鼓勵學生自由探索、大膽質疑,及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好奇心,使學生在一種安全的心理環(huán)境下將自己的潛能發(fā)揮出來。在這樣的復習課上,學生有諸多參與課堂的機會,可以盡情地對案例和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討論、交流甚至辯論,在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理解案例本身反映出的基本原理。案例復習法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教與學的互動,同時檢驗了學生掌握知識的牢固性和靈活性。

2 案例告別了“炒冷飯”,使枯燥內容新鮮化

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復習課無非是教師將一些重要的知識點不厭其煩地一遍遍講,學生機械記憶,背、默、考成為“家常便飯”,課堂沒有生機和活力。每次復習時總是以同一面目出現(xiàn),讓學生望而生厭,激發(fā)不起學生復習知識的熱情,以致本來很生動、很具趣味性的生物課成了不受歡迎的學科,生物教師的“人氣指數(shù)”每況愈下,生物課成了教師講考點、學生死做題的代名詞。

案例復習法符合學生的思維習性,案例中所展示的背景資料不僅具有感性而且具有理性,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通過案例,將相關知識置于一定的實際情景之中,使學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原理和概念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增進其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通過案例,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體化,學生更清楚、更深刻地把握、理解這些概念、原理的內涵;通過案例,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或者接近真實的學習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潛能,引發(fā)了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案例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在情景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鮮活的情景使學生受到感染和啟迪。

3 案例告別了“背多分”,使知識掌握能力化

由于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復習課都是以講授為主,教師在課堂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解釋概念、闡述原理、舉例說明、歸納小結;學生則被動地接受,把教師所講的內容記下來,抄下來,回去之后就是花大量的時間把這些內容背熟,最低限度是看熟。這種復習方法,使學生成了知識的容器,它能裝多少取決于學生記憶能力的強弱,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知、

能、行”嚴重脫節(jié)。學生雖然可能熟記了一些理論,但在錯綜復雜的實際問題面前依然手足無措,到實際工作崗位后很難迅速進入角色。這種復習方法造就了高分低能,有悖于素質教育的目標。

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的案例可以將學生帶人特定事件的現(xiàn)場。學生通過深入分析案例,可以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和傳統(tǒng)的“填鴨式”復習相比,案例復習法改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唱“獨角戲”、學生被動接受的狀況。通過教師適時提出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案例供學生分析,實現(xiàn)知識傳播和能力培養(yǎng)相結合的教學目的;案例復習法使學生不僅可以從中獲得知識,而且有助于提高其思維與表達、辯述與討論技能;學生通過案例復習得到的知識是內化了的知識,學生逐漸學會了如何處理眾多疑難問題。

4 案例告別了“雜亂性”,使零散知識系統(tǒng)化

雖然高中生物課本是按照新課程標準編寫的,強調了知識的系統(tǒng)性,但考試內容很多在書本之外。如果只注重考點內容的簡單堆積和機械重復,忽視了對基礎知識和原理的歸納、整理的話,勢必造成考試時心亂如麻,懵懵懂懂,不知所云。

“課內損失,課外補”,為了提高分數(shù),教師甘愿不厭其煩地反復說教,將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多次重復,學生通過反復訓練達到條件反射。這樣的復習課終究走不出教學知識的零散、雜亂和無序狀態(tài),使學生很難在頭腦中形成條理和系統(tǒng)。由于學生只是對知識的零散掌握,沒能深刻認識和把握住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使得稍有綜合的試題就不知所云。

知識是有機聯(lián)系的,在復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知識點連成線,形成面,進而變成體,這樣就能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空間概念,使課本中雜亂、零散和無序的知識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案例復習法正好可以通過教師精心、有效地構建問題,通過對問題的剖析和梳理,將相關的知識編織成網(wǎng)絡。通過縱橫聯(lián)系,圖表梳理等方式,將所學知識加以歸納概括,將零散的知識條理化、分散的知識網(wǎng)絡化、基礎知識系列化。

5 案例告別了“隨意性”,使重點知識題目化

有效才是硬道理,在高中生物復習課上必要的訓練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有的高中生物教師在復習時只是片面地強調理論知識,覺得教會了學生知識點后就可以坐收漁利、高枕無憂。要知道從理論到實踐需要一個過程,有時學生雖然對教材上的原理記得滾瓜爛熟,但一旦進入一種新的情景就感到束手無策,不會靈活運用。

事實上,對于生物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內容,教師可以適當?shù)赝ㄟ^探究性問題的形式呈現(xiàn),這樣就可以化繁為簡,化難為易。案例復習法正好可以扭轉和克服這一弊端,教師在復習中緊扣課本,注重基礎,根據(jù)重點、難點和易錯點,精心設計相應的探究性問題,使重點難點知識題目化,讓學生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強化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通過案例分析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總結,并提出自己的主見。學生通過適度訓練、消化、鞏固,考試時才能做到觸類旁通,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6 案例告別了“空對空”,使理論知識實踐化

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高中生物課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實際操作中生物教師還是“以本為本”地說教,生物課上的理論聯(lián)系實踐成為大話、套話和空話。同時,由于教師習慣于注重生物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的介紹,而往往忽視分析研究新情況、新問題,造成理論與實際的嚴重脫節(jié)。近年來的生物高考試題中多以人們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和學生身邊的典型事件作為命題的背景材料來創(chuàng)設情境,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以及根據(jù)題意對知識進行整理組合、綜合運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