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法制教育與學科范文

法制教育與學科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法制教育與學科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法制教育與學科

第1篇:法制教育與學科范文

近幾年,青少年學生的犯罪呈上升趨勢,且低齡化、團伙化、危害程度嚴重化、形勢嚴峻化。反映出其法制觀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識,也延伸出學校教學工作的薄弱環(huán)。進一步加強和提升法制教育學科教學的有機結合和統(tǒng)一,以成為當前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提高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的認識,如何實現及其出現的問題是當前熱門的話題。

一、明確形勢,提高認識。

當今社會,物質和精神文明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由此繁衍

生的違法事例也逐漸增多,尤其是青少年和學生。如貴州甕安的“6.28”事件,貴陽某中學的“9.27”案件便是典型。可以看出,主要原因來源于自身法制觀念的淡薄,也反映出教育工作的環(huán)節(jié)還欠完整,凸顯出法制教育進課堂,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的必然性、重要性和緊迫性。作為學生知識的傳播者、行為的影響者,教師當認識到當前的形勢,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作用,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法制的熏陶,得到思想的啟迪和認識的提高。

二、詳讀教材,反復鉆研。

小學生知識與思想、行為與動作皆處于萌芽狀態(tài)。一方面,源自生活中的人、事、物的影響;另一方面,得于學校的教育形成。猶如一顆幼苗一樣,只有給予營養(yǎng),才能使它不斷生長,長成參天大樹。反之,長久受到蟲的侵蝕,最終只會夭折。

文字是語言形成的基礎,小學生對世界的認識多數來自文字。體現出語文科的龍頭作用,更賦予語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重要位置。作為一門主要的學科,語文教學與法制教育的有機結合,是學生接受法制觀念,強化法律認識的重要途徑之一。

小學語文涉及了德育、科學、養(yǎng)成教育、安全教育等諸多方面。教師要“隨風潛入夜”般滲透法制,“潤物細無聲”般進行教育,必須詳細解讀教材,認真思考課文結構,仔細琢磨課文中知識點之間的構成。反復研究,從中找到切入點,弄清涉及的法制點,通過不斷歸納、查找佐證,并結合實際,用身邊熟悉的事例進行點與面之間的教學滲透,從而是課堂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豐富學生知識獲取的面。

三、注重方法,不盲目與刻意地追求滲透。

要實現法制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有機結合,方法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既要注重知識的傳授、課堂的氛圍,同事也要注意學生學習興趣的取向。在不知不覺中將學生帶入其境,讓學生受到教育和啟發(fā)。在教學中,我總結出一下三種方法。

1、直觀感受法。主要針對課題,直接灌輸法制教育。如《孔子拜師》,讓學生感受“師”指的是什么?從而拓展延伸《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一面五星紅旗中》,由課題的“五星紅旗”拓展延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由《長城》、《秦兵馬俑中》,由課題簡介“長城”、“秦兵馬俑”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跡,是非常珍貴的文物,從而相機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這樣直觀、形象的滲透,學生易于接受,又不失學習課文的興趣。

2、自讀感悟法。主要針對篇幅較長的課文和高年級的學生,讓學生讀中自悟,拓展延伸。如《絲綢之路》、《索溪峪的野》、《大瀑布的葬禮》中,通過學生自主閱讀,從中感受“絲綢之路”的作用和好處,“索溪峪”的美麗及“野”表現的方面,“大瀑布”消失的原因等相機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這樣,既注重了閱讀交流,又滲透法制教育,學生印象自然深刻。

3、提問講解法。這一方法主要適應于低年級的學生,由于他們在思維上的局限性、事物接觸多面性上的不成熟,需要教師以恰當的時機提問并講解。如《自選商場》中,在講解課文時,教師需要提問:我們買到的商品質量上有問題,怎么辦?進一步組織討論,并說明用法律保護自己,相機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清澈的湖水》中,教師引導學生看圖時,讓學生發(fā)現每個人的動作,從而看到小潔緊緊攥著面包紙,上岸后扔到垃圾箱。相機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這樣,及培養(yǎng)學習、觀察的興趣,又聯(lián)系了生活達到滲透法制常識的目的。

另外, 在滲透法制教育的同時,更得注意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教材的編寫、知識的構建體系是符合學生年齡特點,把握在學生有能力掌握的范圍內的。不能盲目地滲透,刻意地去為了追求法滲透制常識而忽略了課文所要求學習的知識;另一個方面,滲透法律常識應把握量的關系。小學階段,低年級只要求知道便罷,高年級則要求初步了解即可。不能強行灌輸太多,只要學生分清對錯,明白是非就算達到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認真歸納,簡明扼要地概括。

四、效果與反射

第2篇:法制教育與學科范文

關鍵詞:中職學校;政治教學;法制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3-0274-02

近年來,我國未成人犯罪率不斷上升,犯罪低齡化日趨突出,已越來越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當前有些中職學生整體素質較差,特別是在組織紀律觀念、服從意識和法制觀念方面表現更差。職業(yè)教育要想為市場培養(yǎng)合格的應用型專業(yè)人才和勞動者,就必須大力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使其先成為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法公民。《中小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法制教育的學科滲透是進行中小學法制教育的主要途經和必由之路。法制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政治教學在完成德育任務的同時加強學生法制教育則具備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因此,在日常政治教學中,我們應當緊抓學科特點,深挖文本內涵,找準恰當的滲透點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提高法律素質,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那么,如何在政治課堂中“潤物無聲”地滲透法制教育呢?在實際教學中,我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現在的中職政治教材中有一學期的教材都涉及到法制教育,是滲透法制教育的最有效途徑。在政治教學活動中,我們應當在深入分析教材,向學生傳授知識、提高能力的同時,找準契機進行法制滲透,巧妙地將法制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之中,潛移默化中樹立學生的法制觀念。如講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時,結合學生們的日常行為進行分析,談曠課、撒謊、夜不歸宿所帶來的危害。在講《刑法》中關于刑事責任年齡和責任能力的劃分時,從學生們自身所處的年齡段來展開分析,并以法律規(guī)定刑事責任年齡的目的是什么展開辯論,最后歸納總結,讓學生意識到違法與犯罪,定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生們的法律意識。

二、在平時的文書寫作中滲透法制教育

從中職學校學生培養(yǎng)目標我們可以看到,應用文寫作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在日常的政治教學中可根據各式司法文書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全面而生動的法制教育。比如在講《合同法》時,除了教會學生各種不同合同的寫作格式與注意事項之外,還明確要求學生通過各種方法查找相關的法律知識,了解相關的法律要求,知道如何填寫合同才能最有效地保護自己和單位的利益不受損失,同時要求學生嘗試制定不同的合同文本。在講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時,要求他們在今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從事經營時都要誠信為先,學會換位思考,拒絕欺騙或侵害消費者權益。始終謹記自己既是經營者也是消費者。此外,寫政治小論文也是滲透法制教育的一個有效途徑。學生寫小論文時就事論事,我充分利用小論文這種寫作形式,指導學生針對班級、社會中的不文明、不規(guī)范行為,甚至違法犯罪現象,利用小論文這個交流平臺將自己的內心真實地表露出來。同時教師通過與學生進行推心置腹的交流,對學生反映出的問題加以消除。這樣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教育和法制教育更具有針對性,效果也更加顯著。

三、在德育實踐活動中滲透法制教育

生活無小事,事事皆育人。生活是一本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在德育教育中,我們除了教會學生課本上的知識之外,還必須主動拓寬教育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實踐活動,不僅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這自然也成為滲透法制教育的絕佳途徑。首先可以通過課外閱讀來實施法制教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閱讀,不僅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利于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及鑒賞能力推薦有關書籍,并教給他們如何從書籍中增強自身的法制觀念。同時,要求學生在家觀看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今日說法》、《道德觀察》、《法治在線》等欄目,通過對法制事件的思考、分析,不斷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其次是開展保質保量的課外活動或第二課堂。這也是一個在政治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有效手段,可以組織一些關于法制教育的主題活動,如舉辦相關的演講、辯論、模擬法庭等等,這些活動不僅能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而且還能使學生的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另外,還可以定期舉行普法主題班會和法制講座,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結合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違法事件的資料,開展交流討論,通過廣泛參與,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法律法規(guī)知識,使學生懂法、守法,提升學生的法制觀念和守法的自覺性。

四、用自身的法律素質去影響學生

教師既是學校法制教育工作的主導,又是開展法制教育的主體。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思想意識的影響無疑是直接的,只有教師具備良好的法律素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的合格人才。因此,教師應不斷完善、提升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和法律素養(yǎng),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在教學實踐中身體力行,既言傳,又身教,處處嚴以律己,以身作則,以良好的師德師風陶冶學生,從而真正擔負起教書育人的神圣重任。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注意使用恰當詞語和文明語言,對待犯錯誤的學生應采取說服教育的形式,做到客觀公正,以理服人,循循誘導,對學生多表揚少批評,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在課堂內外抓住一切有利契機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第3篇:法制教育與學科范文

1.1從社會發(fā)展角度來看進行法制教育勢在必行

我們經常從報紙、電視新聞中可知道:近幾年來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趨勢,如搶劫、盜竊、殺人、吸毒、打架斗毆等、甚至打殺自己的父母和老師,給社會、學校、家庭都帶來很大的影響。而中學生在處于成長中性格比較叛逆的階段,是非觀念不強,法律意識淡薄,就很容易誤入歧途,所以家庭、學校和社會對青少年有針對的進行相關的如《預防未成年犯罪法》、《中小學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等的法制教育勢在必行。

1.2從中學生成長角度來看進行法制教育勢在必行

中學生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心里上看,正處于成長階段,各方面都不夠成熟,社會經驗不足,自我保護意識不高,容易受到傷害,當受到不法侵害時,不會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而是采取一些極端的方式來解決,所以容易犯錯;經常購買一些三無食品,對身體造成了傷害;或交友不慎,養(yǎng)成一些不良習慣等,所以學校和家庭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應及時進行如:《未成年保護法》、《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制教育。

2法制教育在生物教學及實驗中的滲透方法

2.1利用生物實驗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

課前,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收集一些有關的資料、圖片、視頻等及時的穿插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識,比直接灌輸法律知識效果要好。如在《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實驗中,我們要檢測牛奶、大豆、花生、大米、水果、蔬菜等食品中哪類食品所含的能量較多?在課堂上除了讓學生掌握實驗的步驟方法、教學的基礎知識外,我們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了解我國關于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識。展示準備好的圖片或視頻資料,講述目前國內外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前段時間新聞中曝光的嬰幼兒奶粉的蛋白質含量達不到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有些品牌的奶粉中有毒物質如汞和三聚氰胺等的含量超標;皮革奶事件、染色饅頭、地溝油等,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利益,這時結合《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識來講,極大的激發(fā)了同學們學習法律知識的學習興趣,比直接單純的講法律知識的效果要好得多。

2.2聯(lián)系教材,在教學中滲透環(huán)境保護法制教育

課堂教學是向學生傳授生物學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的主要場所,也是滲透環(huán)境教育的主要陣地。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列舉對環(huán)境造成破壞的具體事例,是由于缺乏環(huán)境科學知識和生態(tài)學知識造成的。例如:在講述“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病毒”時,由病毒引發(fā)的傳染病引入,從學生親身經歷的非典、甲流等著手,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知識進行滲透;講述“愛護植被,綠化祖國”時,講述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合理的森林資源利用、亂砍亂伐等行為使得荒山越來越多;而草原所面臨的過度放牧等也使得土地沙漠化的情況日益嚴重。從而引入《森林法》、《草原法》、《防沙治沙法》等相關條款;在講述“遺傳變異”時,引入由于溫度、濕度的急劇變化及輻射等環(huán)境因素,造成生物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方面的知識等。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夠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必要性,樹立起環(huán)保意識及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觀念。

2.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滲透法制教育

上課前先請同學們列舉身邊環(huán)境被污染的事例:有的同學說:我們在河里游泳時,看到很多婦女在河里洗衣服,洗衣粉的水污染了河水,河里的水草長得太快;有的同學說:很多生活污水和垃圾往河里倒,河水變得很臭,河里的魚都死了不少,有的魚吃起來有股怪味;有的同學說:有的人把電池亂扔,污染了土壤,吃了被污染的土壤種的植物會得怪?。滑F在汽車太多,空氣中汽車尾氣含量高,空氣中的灰塵大,影響生物的呼吸;有的同學說:工廠太多,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及一些有毒氣體排放量超標,使臭氧層被破壞,全球氣候變暖,經常造成水災和旱災,經常下酸雨;還有的同學說:草原上過度放牧,會造成草原退化和沙化現象等等。通過這些具體的事例,讓學生認識到環(huán)鏡保護及法律制定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把學生學到的環(huán)保知識,所看到的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被破壞現象向全社會呼吁,以喚起全民的環(huán)保意識,讓更多的人把保護環(huán)境視為己任,共同愛護絢麗多彩的生物圈。

第4篇:法制教育與學科范文

關鍵詞:法制教育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是一切事業(yè)成功的根本保證。從小培養(yǎng)學生法律意識,進行法律素質培養(yǎng)教育,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學生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促使他們養(yǎng)成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從學科教學角度來說,我們一般認為數學屬于自然科學,法制法律屬于社會科學,兩者是不搭界的。事實上,從法制教育在教學中的滲透方面來看,數學這一學科有著其他學科無法比較的優(yōu)勢,把適量的法制知識滲透到數學課堂中,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數學課堂上,創(chuàng)設與法制有關的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教師對數學教學內容預先進行巧妙設計,在所要講授的內容中努力尋找法律知識的切入點或滲透點,在向學生進行一般知識教育的同時,將法律知識教育自然融入學科教學過程之中。數學教師在講授“一堆沙子有20噸,用載重5噸的卡車運,幾次能運走?”在這里就可以給學生滲透有關貨車超載所造成的危害;在講授加法時,聯(lián)系課本上的情景圖和統(tǒng)計表,講動物保護的知識、環(huán)境保護的知識;在講到“劉叔叔平均每小時能檢測300個零件,他每天工作8小時,共能檢測多少個零件?”一題,教師可以向學生滲透《產品質量法》的有關知識;在講授納稅知識時,將征收個人所得稅的稅率計算方法設計成作業(yè)題,自然融入到所學的知識中,向學生們滲透了稅法的教育。進行“平均分”的教學時,在講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要做誠實的人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誠實的心靈。這樣做的好處:一是較好地解決了法制教育與一般教育在課時上的矛盾。滲透法制教育追求的是與主課內容的自然融合,并非教師在主課中設置專門時間來進行法制教育,且有助于豐富主課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二是較好地解決了法制教育與學校教學計劃間的矛盾。法制滲透教育的內容是依主課內容確定的,無需改變教學計劃,也無需重新編印專門的法制教材,只是通過授課教師的巧妙安排來實現法制教育。三是可以充分調動少年兒童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它是通過具體的課本內容來演繹法律條文,使抽象的條文形象化、實用化,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

二、拓展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教學環(huán)境和藝術氛圍,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氣氛中,可以將學生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濃郁的氛圍之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如數學學科統(tǒng)計初步的學習中,要求學生要有較廣的知識面,而學生在書上接觸內容較窄,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法律知識方面的信息,如空氣污染情況、噪音情況、青少年犯罪率、人口出生率等,然后讓學生制成一張張統(tǒng)計表,使學生既掌握繪制統(tǒng)計表的方法,又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如五年級教學“折線統(tǒng)計圖”,教師可以設計“城區(qū)大氣中二氧化硫和煙塵監(jiān)測結果統(tǒng)計情況”的題型,進行環(huán)境保護法的滲透。在教完例題后適時講城市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嚴重超標,氣味讓人頭暈欲嘔,長江水越來越混濁、快要變成第二條黃河等,并告訴學生,這些都是由于人們破壞環(huán)境所造成的,使學生增強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由此既完成了數學教學目標,又和法制教學有機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結合數學游戲對學生進行遵紀守法教育

第5篇:法制教育與學科范文

一、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yǎng)

俗話說:“你要給學生一碗干凈清澈的水,你就必須是擁有清水的活水源頭。”什么是法制教育呢?怎樣進行法制教育學生容易吸收?教師往往自己都不知道法,怎么向學生講法?更不要說在課堂中滲透教材中所蘊含的法律知識,抓好法制教育。我們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擁有專業(yè)的教學知識能力,而且要努力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切實提高教學水平。 此外,教師還應具有多元化的知識,要不斷加強教育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知識的培訓與學習,把《教師法》《未成年保護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規(guī)列為必學內容,去研讀、去領悟,注重自身良好素質的形成,從而真正擔負起教書育人的神圣重任,真正成為“一眼擁有清水的活水源頭”。只有教師知法、懂法,才能自覺地向學生講法,讓學生潛移默化中接受法制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的合格人才。

二、找尋數學教育中法制教育的素材

要想找尋數學中的法制教育素材,在數學課堂中滲透法制教育,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潛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尋找法律知識的切入點和滲透點,把法律知識自然融入數學教學之中。

我在教學二年級數學“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時候,有一道例題,“某校二(1)班有36人,二(3)班有38人,準備合乘一輛準載70人的客車,行嗎?”師生共同討論:“客車超載會有什么后果?”在這里就可以向學生滲透有關車輛超載所造成的危害,超載會引起非常嚴重的交通安全事故,并向學生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引導學生外出不要坐超載的客車,注意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一定要找到可行的素材,不能硬性穿插法制教育。小學數學課堂中可以有法制教育,也可以無法制教育,教師應該靈活安排。教師要認真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法制教育與數學教學自然融合,切不可“喧賓奪主”,把數學課上成了法制課。我們應該以教學數學知識為主,法制教育、習慣養(yǎng)成教育、安全教育等都是輔助教育內容。教師應該明確它們之間的關系,真正達到德育、智育的目的。

三、解題中的法制教育

學數學,更要學會用數學,會解決數學中的問題。在數學教學中解決問題時,教師選擇習題可以結合時事,結合法制教育,把有關法制方面的資料編入題目中,讓學生在練習習題的過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小數的讀法和寫法”時,我出了這樣一道題,“寫出下面小數:新型對心臟、腦血管、腎功能造成嚴重損害并導致死亡。專家指出:一般情況下:零點五克――一克的冰毒就能致人死亡。零點五克寫作: ,一克= 千克。學生在寫出小數轉換單位的同時,了解到一克雖然很輕,但一克足以毒死人,一定不可以碰,同時教師給學生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這樣,在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也滲透了法制教育。

四、活動中的法制教育

學生都喜歡在“玩中學,學中玩”,如果在學生喜歡的豐富多彩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滲透法制教育,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把進行法制教育的方法和時機掌握恰當,運用靈活,一定是事半功倍,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抵制心靈污染。但是,這往往需要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來實現,讓學生親身體會,增強意識,樹立法制教育觀念。在教學五年級上冊“身份證號碼”時,讓學生在課前收集爺爺、奶奶、父母、自己的身份證號碼,比較不同之處,并向家人詢問身份證的用途,了解身份證。教師引導學生交流,適時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充分利用數學教學實踐活動滲透法制教育,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活動實踐能力,還不斷提高了學生對法制的認知及學生的論辯能力和分析能力。

五、生活中的法制教育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苯處熢跐B透法制教育時,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fā),聯(lián)系生活進行法制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法制意識。在教學“除法”時,聯(lián)系生活實際,講到“某同學家爸爸在做檢測零件的工作,1500個零件,平均每天檢測300個,需要檢測多少天?”教師可以向學生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在教學“加法”時,聯(lián)系課本上的“情景圖和統(tǒng)計表”,可以講動物保護和環(huán)境保護的知識;在講解“百分數”時,通過生活中的打折活動,讓學生了解在購買商品時應享受的服務,作為消費者在購物時所享受的權利,這種權利是受國家保護的,讓學生真實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6篇:法制教育與學科范文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恰到好處的運用這一教學手段呢?我想我們應該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教材分析

教材是我們講課的靈魂和劇本,就像演員演戲一樣,戲演得好壞,能不能反映劇作者的真正意圖,就得看導演怎樣理解劇本,怎樣引導演員。所以教師熟悉教材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滲透法制打下基礎,只有熟知教材內容,教學目標以后,我們才能夠知道如何把法放進去,把什么法放進去,放在什么位置,這些是我們必須去想的事情,也是備課工作的重要部分,

二、學好相關的法律知識和備好課

教師不是律師,沒有系統(tǒng)的學過法律,所以不去查,不去學,我們又怎么會知法,懂法呢?我們又怎樣能夠把法的東西滲透到課堂教學呢?可想而知,如果教師一知半解,對與本課堂有關的法律不夠清楚的話,就最好不要講出來,否則誤導了學生,也起不到法制教育的作用。但我們必須把法的東西滲透進去,怎么辦呢?問題并難不到我們,解決的辦法就是多查資料,搞清楚,搞明白,這樣既教育好了學生,又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面,也讓我們成為了知法、守法、會用法的人。

寫好教案的痛時一定得注意,有的教學內容可以聯(lián)系多項法律的,但我們不能都講,因為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像這種情況就得考慮到滲入哪一項或兩項最適合現階段的學生。

三、課堂實施

前面我說過,我們是課堂滲透法制,而不是法制課。只需要每次都講一點法,不在于多,而在于用的恰當,與課堂內容聯(lián)系緊密,真正讓學生有所啟迪。

接下來我想舉幾處實例同大家分享,在《千姿百態(tài)的水》一課中,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的世界,萬物將會奄息。結合圖片在享受不同形態(tài)的水給予我們美感時,應教會同學們既知道水的重要性,又能明白水與環(huán)境的緊密關系,于此,我們就可以把《水資源節(jié)約法》和《環(huán)境保護法》滲入課堂中,讓學生明白美的世界需要我們付出行動。

在《魯迅與美術》、《設計美麗服裝》、《標志設計》三課中,我們應該把《著作權》和《專利權》中的相關法規(guī)滲入課堂,使學生知道自己和別人的著作及專利是受法律保護的。

第7篇:法制教育與學科范文

新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法制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但許多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只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法制教育滲透,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德育工作的空白區(qū)。其實,中小學所有教師都應該承擔德育任務,數學教師也不例外。那么怎樣才能在數學教學中更好地滲透法制教育呢?現將本人在數學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談談膚淺的認識。

(1)從情境滲透。在數學教材中有很多插圖和應用題,教學時可以選擇富有教育意義、形象生動的插圖,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tǒng)計材料,以及數學史料等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如:在必修4-1.6.1《三角函數模型的簡單應用》教學中,可通過欣賞圖片,及相鄰采光權糾紛案引入,使學生明白用課堂教學中相關的數學知識為解決問題提供法律幫助,從而有機滲透了相關法律《海上交通安全法》、《物權法》。

(2)從教學活動中滲透。①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例題或編題時,結合時事,結合法制教育,采用實例引申法把有關法制方面的資料編入題目中,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如:在學習指數、對數內容時,就有關于我國人口數的一個習題,通過計算表明,我國人口按1%的年平均增長率遞增,到21世紀中葉將達到20.54億人的驚人數字,為使我國人口在本紀中葉不超過16億,就必須年增長率不超過0.45%。但是,今年2月15日,我國人口已達到13億。通過數學問題解決,讓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深刻地說明了計劃生育作為我國的基本國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這樣通過巧妙切入、巧借載體不僅改變了數學課的枯燥性,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加深理解,同時也向學生宣傳了計劃生育政策。②當今時代已經進入高科技信息時代,教學的手段也不斷更新。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及時地、廣泛地了解各種信息,同時也能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在統(tǒng)計的學習中,要求學生要有一個較寬知識面,而學生在書上接觸內容較窄,教師就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法律知識方面的信息,如空氣污染情況、噪音情況、青少年犯罪率、人口出生率等,然后讓學生制成一張張統(tǒng)計表,使學生既掌握繪制統(tǒng)計表的方法,又了解了相關法律知識。把法制教育與數學教學有機地整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③在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中,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共同思考時滲透法制教育。如:選修1-2 1.2《獨立性檢驗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應用》中通過探究“吸煙是否對肺癌有影響?”的研究,讓學生知道“吸煙有害健康”進而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相關法律法規(guī)等的理解。

(3)從課堂小結中滲透。一堂課即將結束之際,教師在對學科教學進行言簡意賅的結束課時,如把課上所接觸到的法制知識恰到好處地點上一點,就會使學生對有關法制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高中數學課必修1-3.2.2《函數模型的應用實例》,通過建立我國人口與年份、汽車車速與剎車后停車距離之間的函數關系小結中點下應注意哪些問題?自然地進行了滲透和了解《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方面的法律知識,又促進了學生對函數本質的理解,增強了學生運用函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對數學學科法制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還僅僅處于初步的探索階段,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有待改進,這不是一個短期行為,需要我們長時間地進行下去,深入到教學中,深挖數學教材中所蘊含的法制滲透點,在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練習、課外延伸中有機地滲透,對提高學生政治思想覺悟、抵制精神污染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8篇:法制教育與學科范文

一、讓數據說明問題,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

數字是表達數學教學最基本的方式。教師要善于把抽象的數字和一些生活中的事實相結合,小到我們身邊,大到整個國家,乃至世界。例如,教學“數的認識”時,我先出示我國的耕地面積約為182萬平方千米,對于我國13億人口來說,人均耕地面積為0.0014平方千米。我國人口占世界總人中的22%,耕地面積只占世界耕地面積的7%。學生們通過閱讀這組數據,清楚地了解到了中國的嚴峻國情。因此,我以此為契機,適時對學生進行了《土地法》等相關法律知識的教育: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土地,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又如,在教學“百分數的應用”時,我曾經安排學生到銀行調查,讓學生了解納稅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二、情境中滲透,使法制教學潛移默化,水到渠成

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創(chuàng)設法制教育的教學環(huán)境,引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走進法制教育的氛圍中,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讓法制教育進入學生的頭腦,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加深對法律的了解。例如,在教學五年級“折線統(tǒng)計圖”一課時,我設計了“城區(qū)大氣中二氧化硫和煙塵監(jiān)測結果統(tǒng)計情況”的題目,對學生進行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滲透。在教完例題后,我說到“我市城區(qū)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嚴重超標,氣味讓人頭暈腦漲,黃河水越來越黃”等等。而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都是人為因素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從而讓學生樹立自然的保護意識,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為環(huán)境保護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樣既完成了數學教學目標,又把教學內容與法制教學進行了有機的整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法制教育與課外活動的有機結合

法制滲透不應局限在課堂上,也應與課外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愛好,利用課外學習、課外活動適當開展一些數學活動和數學主題活動。例如,在學過簡單的運算律之后,星期天,我?guī)е覀儼嗉壛鶄€組的學生到市兒童公園參加劃船比賽,并出了一道運算題給學生:我們班所有同學參加劃船比賽,每組平均有12人,每次比賽中每組只能有3人參加,那么,一共要舉行多少次比賽呢?同時在學生劃船比賽前,我首先對學生進行了水上安全和水上交通法規(guī)的教育。到達市公園后又對學生進行了溺水事件的反面教育,讓學生明白在船上相互游戲時如果不遵守水上交通法規(guī),將會出現哪些情景。學生通過深刻的思考后統(tǒng)一認識:參加劃船比賽,首先要遵守水上交通法規(guī),這是對家人、對自己負責的表現。因此,學生在參加劃船比賽中既學習了數學知識,又在實際活動中認識到了遵守水上交通法規(guī)、注意水上安全的重要性。

四、在游戲中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法制滲透

第9篇:法制教育與學科范文

關鍵詞: 法制教育 工科大學生 解決對策

一、我國工科大學生高校學習的特點

根據畢夢林在《工科大學生能力手冊》中所述,工科學生在大學畢業(yè)后“將主要從事工程技術工作,他們將是科學物化的實際承擔者,是從事設計、施工、工藝、生產、規(guī)劃和管理等具體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工程技術人才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技術工作,不斷提高產品和工程質量,進而達到提高經濟效益、造福社會的目的”。換言之,工科大學生是未來高級工程師的儲備力量。

工科大學生的高校學習主要具有以下特點:一是選讀工科的學生在高中階段多為理科生,理科基礎扎實,在數理化等基礎性學科的學習上沒有多少壓力;二是求職準備的需要使他們對專業(yè)性課程的學習欲望更強烈;三是工科的學習側重于理解性和實踐性,區(qū)別于文科學習,因此工科學生對文科課程的學習感覺像是聽“天書”,無法對文科知識進行快速記憶和理解;四是工科的專業(yè)課程強調實踐操作,常常一個實驗要花費一周以上的時間,導致他們沒有過多時間、精力學習人文社科類課程和閱讀相關書籍。

工科大學生是民族文化素質的較高代表,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應具備正確的法治觀念和強烈的法律意識,以及良好的法制素養(yǎng)。因此,工科院校的法制教育是工科大學生成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們只有通過學法,才能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才能在經濟建設的大浪潮中施展才華,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建功立業(yè)。

二、我國工科大學生法制教育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高校的法律教育基礎課程設置少、師資力量薄弱。

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的專業(yè)設置,過于狹窄和受“重理工、輕人文”的傳統(tǒng)文化影響,絕大多數工科院校的教育側重于學生專業(yè)技能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等專業(yè)性教育,而忽視或者放棄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品格教育,導致學生人文價值較為模糊,社會適應能力不強。工科院校的法律課一般都是作為《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的其中一部分進行簡單闡述和教學的,課時相對較少,且任課老師多為兼職輔導員或其他思政課老師,專業(yè)性不強,授課多以簡單闡述理論性法律知識為主,缺少實踐案例教學環(huán)節(jié),以致學生難以真正領悟法律的精髓,形成良好的法律邏輯思維,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正當權利。

(二)工科大學生缺乏學習法律氛圍,法律意識淡薄。

對于我國工科院校的大學生而言,迫于激烈的社會競爭環(huán)境和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他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專業(yè)基礎課程、英語、計算機等學科的學習和研究上,而忽視了自身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和提升。再者,我國工科學生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普遍認為只要將專業(yè)課程學好,法制教育與自己關系不大。法律課程不過是自己取得學分的一個小小考試而已。加上學校整體法制教育氛圍的缺失,直接導致我國工科學生的法律意識淡薄、法律素養(yǎng)偏低、過于功利性等,導致一些學生明知故犯,做一些觸犯法律、違反校規(guī)校紀或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事情。

(三)工科大學生法律知識匱乏,缺乏自我保護能力。

一方面,工科大學生在進行一些科學研究后,會形成很多科技成果,而這些科技成果若不能及時得到保護,就很容易被人剽竊,被剽竊后只能自認倒霉,悻悻作罷,無法通過正當法律途徑尋求保護。另一方面,工科生畢業(yè)求職簽約時,由于不懂求職相關法律,很容易忽略對自身權利和所簽訂合同是否公平的關注。這為以后的實際操作埋下隱患,比如技術工程師在簽署合同時未注意保密條款的設置,離職跳槽時很容易造成知識產權糾紛和服務年限罰款糾紛,等等。

(四)工科院校大學生的違法犯罪行為屢禁不止。

據相關數據顯示,近些年,整個社會犯罪的百分之七十五左右是青少年犯罪,而在這百分之七十五中又有將近百分之十八的人是大學生?!按髮W生犯罪人數的不斷增加,犯罪的形式手段多樣、犯罪涉及領域之廣等已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

三、關于工科大學生法制教育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工科高校應該轉變“重理工、輕人文”的教育觀念。

對于工科的院校或院系而言,應當首先轉變傳統(tǒng)的重理輕文的思想。在尊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權利上,應該避免刻板、教條、機械的專業(yè)教學,應為工科學生開設人文和法律類課程,給予工科大學生更多的人文關懷,提高工科大學生的法律素養(yǎng)和思想道德素質,鼓勵工科大學生積極參加學?;蛏鐣母黜椈顒?,而非局限在本專業(yè)或本學科領域內小范圍的活動中。

(二)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高校應增加工科大學生的法律課時。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高校應當增加大學生的法律學習課時,甚至還可以考慮將法律課程作為工科學生的必修課程,督促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增強工科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激勵其開展創(chuàng)新思維,促進對其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法律保護意識導向,完善學生在進入社會所需要的各項技能,提高其核心就業(yè)競爭力。

(三)加強工科院校法律學科的師資隊伍建設。

教學工作的主體是教師,教師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到一所高校的教學建設。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高校的法律教學水平,形成極具特色的高校學科,就必須建立一支法律專業(yè)素質過硬、相對穩(wěn)定的教師隊伍。

一方面應該加大對教師隊伍法律知識的培訓力度。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我國的法律在不斷修改和完善,為了使教師的法律知識與時代同步,高校必須增加資金投入,加強對教師隊伍的法律知識普及和法律制度、政策的更新培訓。另一方面工科院校需要引進與工科學科相關的法律教師,開設專門的法律課程,如《知識產權法》、《民法》、《勞動合同法》、《商標法》等。

(四)經常舉辦法律講座和在公共場所開展法律知識普及宣傳。

高校尤其是工科類院校,更需要經常性地邀請校內、外法律學者、律師或公檢法系統(tǒng)的工作人員開展法律講座,該類講座面向的受眾不應該僅僅針對教學或行政人員,還應該向廣大學生開放,鼓勵工科大學生聆聽法律講座,提升自己的法律素養(yǎng),在遇到困難時,能正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此外,高校還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大禮堂、各主要教學樓、社區(qū)等公共場所,滾動播放法律知識普及宣傳片和警示教育紀錄片,如此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一點一滴地積累和學習法律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在通過對典型案例的研讀和罪犯的自我內心剖析汲取經驗教訓、引以為戒,真正懂得什么是自己該做的,什么是絕對不能做的。

綜上所述,我國工科大學生的法制教育任重而道遠,它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tǒng)性工作,需要引起廣大高校的重視和全社會的關注,需要國家政策、高校教育、家庭理解的共同努力,使得廣大工科學子真正認識和深刻理解法律的精髓和作用,強化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參考文獻:

[1]魏勝強.論新形勢下的大學生法制教育創(chuàng)新.行政與法,2013(02):38-43.

[2]陶秋香,鄧滿蘭.工科學生特點與管理對策研究.科教文匯,2007(06):95.

[3]周明濤,楊平,胡歡.工科大學生法制觀念的培育.科教文匯,2013(1):79.

[4]黃瑞春.論大學生法制教育的現狀及途徑.固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