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聽媽媽的話伴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從夏朝的青銅打擊器敲出第一串清雅的樂符起,音樂便化作精靈墜入反間。它沖刷骯臟麻木的靈魂,慰籍脆弱敏感的心靈,使人類得以擺脫喧囂,漫步、暢想于一片靜謐廣闊的空間。
聽,“差生的夜伴奏哭紅的眼/放走心愿只受月光的憐/害怕作業(yè)反正我像看不見/等鐘到了七點就是明天/差生像是走在陌生的街/卻也希望能夠把夢實現(xiàn)……”不知這首歌能否表達出金同學的心聲。多么優(yōu)美的歌詞,多么悲傷的旋律,從歌中我們可以體會出一個人的心靈,就像這首歌,我很喜歡。我沒“享受”過當差生的滋味,但我可以體會到,誰會不想自己學習能好呢?聽《差生》吧,聽聽差生的心情。
聽,“東方無愧/第一是誰/讓我們追求完美/我態(tài)度堅決/面朝北/平地一聲雷……夢想夾帶眼淚/咸咸的汗水/你我同個世界/愛從中穿越/夢與希望在飛/我向前去追/有目標就不累/等著我超越……”08年是一個奧運年,有不少的奧運歌曲紛紛亮相。也許你很熟悉這首歌,這是周杰倫的《千山萬水》。我和眾多同學一樣也欣賞杰倫,被他的才華所欽佩。很喜歡“夢想夾帶眼淚/咸咸的汗水”,有夢想就要去追求,不免要付出你的安逸、幸福、快樂為代價。說實話,JAY的歌總是那么的美,那么的動聽,你聽……
“媽媽的辛苦不讓你看見/溫暖的食譜在她心里面/有空就去多握握她的手/把手牽著一起夢游/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美麗的白發(fā)幸福中發(fā)芽/天使的魔法溫暖中慈祥……”明天就是母親節(jié)了(今天是5月10日),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剛學過科學第三章,對母親節(jié)的意義了解更深刻了些。我們眼里的母親只是一個軀殼,而我們心里的母親是一個靈魂。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母親在物質上的給予,而母親對我們的殷切希望和愛只能用心來體會。讓我們把杰倫的《聽媽媽的話》送給天下所有的子女,明天陪陪母親,用愛來回報愛。
音樂,就像是一個朋友,掃去你心里的煩惱與哀愁,聽音樂,聽生活,音樂也是一種心境。
一、案例背景
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的源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币岣咭魳氛n的教學質量,教師就應根據(jù)兒童好動、愛游戲的心理特點,把兒童的音樂學習與游戲、律動有機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概念、復雜的音樂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訓練,轉化成生動有趣的通感體驗。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讓兒童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視、觸等各種感覺活動和運動、唱歌、表演、游戲、舞蹈等結合起來,從而把他們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在課堂中自由地表達自己對樂曲的感受和理解。
二、案例事件及反思
(一)在飽滿的課堂中創(chuàng)設“留白”
美國教育家詹姆士?L?穆塞爾說:“當我們允許,而且鼓勵,甚或要求學生產(chǎn)生主要關于智力分析和知識的口頭反應時,我們就實際上離開了真正的欣賞和音樂享受了!”在欣賞《頑皮的小鬧鐘》這首樂曲時,我不說出樂曲的標題,而是讓學生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音樂,根據(jù)音樂的旋律及節(jié)奏的特點,猜出歌曲與“鬧鐘”相關。孩子的回答不一定和本課課題有關系,但是孩子能夠自由地感受旋律、節(jié)奏,這種感受最重要。音樂本身具有不確定性,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來享受音樂的樂趣,在必要的前提引導下,讓學生在“留白”的空間里,盡情放飛自己的想象,進行音樂思維的發(fā)散,表達個人的情智。
(二)在聽覺中滲透多種的“通感”
“通感效應”是指藝術創(chuàng)作與鑒賞活動中,各種感覺相互滲透或者挪移的心理現(xiàn)象,將聽覺轉化為視覺與觸覺。在執(zhí)教《頑皮的小鬧鐘》感受節(jié)奏環(huán)節(jié)時,我引導學生通過拍手、拍腿、拍凳子、跺腳等方式模仿“小鬧鐘”走路的滴答聲,這是一種很好的律動游戲。用不同的身體部位去感受音樂帶來的律動感,是學生最容易得到“通感”的方式,讓學生手腳協(xié)調地去表達自己對音樂節(jié)奏、節(jié)拍的理解,加強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同時對音樂旋律也有了潛移默化的認知,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在流行中尋找舊的“經(jīng)典”
1.自創(chuàng)游戲,通感和節(jié)奏相交融
達爾克羅茲通過對音樂與身體關系的思考,認為在音樂中最有力的因素就是節(jié)奏。音樂課中,我很注意學生對于節(jié)奏的掌握和感受,通過一些當下比較流行的、學生接受并喜歡的游戲創(chuàng)編成某種游戲融入課程中,讓孩子在“新”的、時尚的游戲中,感受“舊”的、經(jīng)典的節(jié)奏的魅力。
“節(jié)奏大師”是一款老少皆宜的綠色音樂游戲。游戲方式在傳統(tǒng)敲擊音符玩法基礎上加入滑動音符的操作方式。我把這款游戲融進《頑皮的小鬧鐘》課堂中。樂曲第一段是主部主題,我引導學生用各種律動模仿“小鬧鐘”走路的滴答聲,運用自制的課件,模仿節(jié)奏大師的界面及游戲規(guī)則,將原本敲擊屏幕的標記,變成了之前拍手、拍腿、拍凳子、跺腳律動的圖標,既和之前課堂律動相結合,又賦予了時尚的流行感。盡管有切分節(jié)奏的難點存在,但通過游戲,學生都很好地掌握了節(jié)奏的變化,在愉快游戲中對樂曲的主題旋律留下了深刻印象,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很輕松地解決了本課的難點,達到了高效的教學效果。
2.自制樂器輔助,演唱和伴奏相結合
常見的沙球體積較大,學校所具備的數(shù)量不多,班級中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有一定的局限性。我自制了彩色沙球,人手一個,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感受搖動沙球,產(chǎn)生的音色伴奏和節(jié)奏變化。C段中學生集體喊小主人起床用沙球的音色來表示鬧鈴聲,也是一種很好的表現(xiàn)形式。每一次的“快起床”都處于樂曲中附點節(jié)奏(×?××―),同時也是鬧鈴出現(xiàn)的地方。沙球的搖晃不僅可以讓學生練習附點節(jié)奏,也可以鍛煉學生為樂曲分樂句的能力。這樣漂亮、方便的小“樂器”,深受學生的喜愛,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體檢和感受樂器的音色美,節(jié)奏的韻律美以及樂曲旋律變化的美。
(四)在律動中發(fā)現(xiàn)“音樂常識”
奧爾夫曾認為:“原始的音樂絕不是單獨的音樂,它是動作、舞
蹈、語言緊結合在一起的?!薄额B皮的小鬧鐘》的特點在于它是一首“回旋曲”。對于學生來說“回旋曲”是一個新的樂理知識。我采用A段:唱歌的小鬧鐘,B段:休息的小鬧鐘,C段:工作的小鬧鐘,這三種卡通鬧鐘形象讓學生A段用創(chuàng)編的歌詞;B段用肢體語言:伸手臂、彎腰、伸懶腰等表示悠揚抒情的旋律;C段用“快?起床―”來模仿小鬧鐘工作時的狀態(tài)。通過不同的律動,讓學生很容易就辨別出每段不同的旋律特點,ABACA的“回旋曲”的曲式概念被學生在游戲中輕松掌握,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課堂的最后,我引用了《小星星》《爸爸去哪兒》《聽媽媽的話》三首歌的副歌部分,讓他們自己創(chuàng)編成一首回旋曲,這三首學生喜歡且熟知的曲目朗朗上口,學生很快便完成了一首自創(chuàng)的“回旋曲”,看著孩子們的張張笑臉,聽著他們稚嫩卻動情的歌聲,我感受到了音樂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我也相信他們將永遠記住“回旋曲”給他們帶來的樂趣。
眾所周知,一節(jié)課,不可能滿滿地都學習書本上的歌曲和作品,每到最后十幾分鐘的時候,疲憊不堪的學生總是會迫不及待地要求老師放幾首流行、時尚的歌曲,哪個歌曲最流行、哪個歌曲在排行榜中高居前三位,對于這樣的話題,學生們是侃侃而談、如數(shù)家珍,課堂氛圍也會因此而達到空前熱烈和高漲,學生們對流行音樂的喜歡是溢于言表。其實,作為一名年輕的音樂老師,我也和學生一樣喜歡流行音樂,因為它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動感、內容豐富、形式活潑,既通俗易懂,又情感真摯,不管你的心情是陰雨連綿還是艷陽高照,你總能找到合適的歌曲來描繪和抒發(fā)你的感情,所以喜歡流行音樂,愛唱流行音樂的人總會給人一種朝氣蓬勃、昂揚生機的感覺。那么怎樣將流行音樂正確適度地植入課堂教學中呢?我有以下幾點建議和體會:
一、激發(fā)興趣、有的放矢。讓學生明確了解流行音樂的真正內涵和本質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音樂教育的質量,首先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將學生吸引到音樂課上來,將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有機地滲透到音樂課堂中,觸動他們的心靈,激發(fā)表演激情,讓學生既能接觸現(xiàn)代的音樂風格,又能提高鑒賞能力,成為課堂的主體,適應新課程發(fā)展的要求,流行音樂本就植根于大眾生活的土壤之中,時代性較強,因此又有“大眾音樂”之美稱。它的顯著特點是:生活氣息濃郁、抒情、風趣、音域不寬,手法通俗、曲調順口、易于傳唱:歌詞多用生活語言,淺顯易懂,朗朗上口:歌手多是自成一格的流行歌星,發(fā)聲方法各有千秋,不受聲樂學派的約束,演唱時感情重于聲音技巧,自然親切,易引起聽眾的共鳴:小樂隊的強聲伴奏與歌聲融為一體,由于流行音樂具備上述特點,所以就能夠和群眾連在一起,無論文化水平的高低,都易于接受。學生作為一個龐大的群體,許多青少年學生狂熱追求的流行,從流行音樂的定義及它在學生中的影響力來看,流行音樂將會是音樂課最好的興趣廣告效應。能讓學生自發(fā)自愿地去上音樂課,上好音樂課。
二、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
把流行音樂正確引入音樂課堂,前提條件是要求教師自身必須要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和良好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首先,音樂教師必須通過多種途徑、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主動學習流行音樂的創(chuàng)作、表演、傳播等方面的知識,了解流行音樂作為社會文化、音樂藝術而具有的綜合性:其次,流行音樂的教學是一種綜合了音樂藝術教學、社會文化教學等內容的教學,只談音樂或只談文化都達不到教學目的,甚至會偏離教學目的誤導學生。再者,流行音樂在數(shù)量、質量和發(fā)展速度上都驚人的快,還需要教師以一顆“敏感的心”去觀察流行趨勢,把握流行動態(tài),這就促使教師必須在業(yè)余時間欣賞大量不同風格、不同類型的歌曲,一方面可以擴大知識面,積累經(jīng)驗,更重要的是可以合理、正確地去選擇適合學生的歌曲。因此,音樂教師在提高綜合知識的同時,必須認真研究教學法,并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這些綜合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將流行音樂中的正面、積極的元素加以糅合,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讓學生陽光、愜意地去欣賞流行歌曲!
三、教師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顧名思義,就是要求教師本身要有很好的音樂素養(yǎng),能夠在不同的流行音樂中找到一些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歌曲,這些歌曲要健康、文明、積極向上、催人奮進,最好能緊扣時代的脈搏,讓學生在傳唱歌曲的同時,能用自己純凈的心靈去體驗美、感受美。如:港臺信樂團的《海闊天空》就是一首比較青春勵志的搖滾音樂,里面有幾句歌詞是“每把汗流了,
生命變得厚重,走出沮喪才看見新宇宙。海闊天空,在勇敢以后,要拿執(zhí)著,將命運的鎖打破,冷漠的人,謝謝你們曾經(jīng)看輕我,讓我不低頭,更精采地活”這首歌曲所傳達的含義就是讓人們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要堅強、樂觀地勇敢面對,在人生遭遇非議或不平、不公的時候,要把它看作是命運給自己的一種磨難和鍛煉,只有不怕困難,勇往直前,善待生活,才能沉淀自己的人格,厚重自己的生命。而流行天王周杰倫的歌曲雖然吐字不清、風格變幻莫測,但它優(yōu)美的旋律和夢幻的歌詞卻使學生瘋狂地喜歡,由此還刮起了一股復古“中國風”,他的《東風破》纏綿悱惻、他的《聽媽媽的話》溫馨感人、他的《雙截棍》激情動感、他的《青花瓷》柔美抒情,學生在完成作業(yè)之后來聽一、兩首這樣的歌曲,確實可以起到緩解壓力,放松身心的作用。
四、潛移默化。將流行音樂和古典文學有機聯(lián)合起來
據(jù)我多年觀察,每次拿著書本去上音樂課,學生們都是熱情高漲、歡呼雀躍、但一涉及到和書本有關的知識,特別是講解一些黎族、苗族、高山族或者是俄羅斯,意大利等外國的民歌民謠的時候,學生們便顯得漫不經(jīng)心、心不在焉,甚至是寧愿看書、寫作業(yè)也不愿意學習傳統(tǒng)的音樂歌曲,由于學生態(tài)度的巨大轉變和強烈的不配合,會讓教師變得非常尷尬和無所適從,那么本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如果把流行音樂和古典文學巧妙結合起來的話,會讓原本。
單調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活潑起來,比如:王菲的《明月幾時有》就是把蘇軾的著名詩詞和現(xiàn)代音樂完美地融為一體,讓學生在聽唱歌曲的同時,領略作者所描繪的意境,所抒發(fā)的感情,感受那種“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聽覺盛宴,而鄧麗君的《月滿西樓》就是根據(jù)李清照的《一剪梅》所譜曲的,“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古風雅韻、百轉柔腸,唐詩宋詞和現(xiàn)代音樂的結合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修養(yǎng),也可以陶冶他們的情操,稱得上是雙管齊下、一舉兩得,在流行中滲透古典,在傳統(tǒng)中融入時尚,可謂是韻味十足,動感十足,讓人回味悠長!
五、動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要么是教師一遍賣力彈琴,一邊口干舌燥地教學生學唱,要么就是為了完成教學大綱的任務,而教一些內容深奧的音樂知識,音樂課以教師為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一個不平等的、不合理的教與受的關系,如果不讓學生自身成為課堂的主人,不讓學生充分融入到音樂作品中身臨其境、親身感受,而單純地只把學生當成知識的接受器,教師是絕對地主宰而非主導,學生是完全被動而非主動,哪么,面對這樣的音樂課,學生哪來的情緒,又哪來的興趣呢?如果能適當?shù)卦诟枨写┎逡恍┆毎?,排練成一個小小的情景劇,或者是加上一些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比如,《感恩的心》,就可以讓學生一邊歌唱一邊用手語來配合。
現(xiàn)在有關于“中國風”流行歌曲的釋義,最主流的解釋就是黃曉亮提出的“三古三新”,即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與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從這個解釋出發(fā),我們可以看出中國風流行歌曲的解構主義色彩,即解構中國傳統(tǒng)的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與當代的編曲、唱法、概念相結合,進而重構中國當代流行歌曲。本文就是基于解構主義的視角,來探討中國風流行歌曲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解構與重構。
一、解構經(jīng)典辭賦文本,構建古韻唯美歌詞
中國風流行歌曲的盛行,首先要歸功于其歌詞的古風古韻、清新脫俗。通常一首歌曲所描繪出的藝術形象,是由旋律描繪出來的音樂形象與歌詞描繪出來的文學形象相結合的產(chǎn)物,在大眾藝術接受過程中,歌詞形象的鮮明性與通俗性遠勝于音樂形象,因此,一首歌曲的好與壞、能否為大眾所接受,首先就要看歌詞文本的質量與吸引力了。而中國風流行歌曲的歌詞恰好吻合了這一特點,古色古香、除去旋律其本身就是一首很好的詩詞了,比如方文山為周杰倫所寫的系列中國風歌詞《青花瓷》《蘭亭序》《東風破》等。
分析典型的中國風流行歌曲的歌詞,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的歌詞都是有一些來源出處的,比如方文山為周杰倫所作的《發(fā)如雪》中,“發(fā)如雪”的歌名本身便化用自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的《將進酒》中的經(jīng)典句子“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在接下來的歌詞中“是誰打翻前世柜,惹塵埃是非”中的“惹塵?!痹醋杂谀媳背U宗慧能大師的名句“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又如方文山創(chuàng)作的《東風破》,其歌詞名本身是取東風破的曲牌名,而其中的“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讓人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經(jīng)典詩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將中國傳統(tǒng)辭賦中的經(jīng)典文本進行解構,然后再與詞作者的情意表達相結合,創(chuàng)作出格調清新淡雅的新律歌詞是中國風歌詞創(chuàng)作比較常用的手法。
除了對于經(jīng)典詩詞文本的解構,中國風歌詞中還經(jīng)常使用拆散經(jīng)典文本的結構習慣,進而構筑非常規(guī)詞句搭配,這一點連方文山自己本人也是認同的,在其新浪博客的介紹頁中,引用百度百科中對他的描述“擅長拆解語言使用的慣性,重新澆灌文字重量,賦予其新的意義,紡織出新的質地,建構后現(xiàn)代新詞風。”(引自百度百科,網(wǎng)址:http://baike.baidu.com/view/3026.htm.)
這種寫作方法與解構主義的理論是不謀而合的,解構主義的理論認為,文字先于語言,基于文字的差異性可以說明文化和文學的開放性、邊緣性、多重性和多義性,從而否定結構主義的語言、語音中心論、文本的封閉論、語義的簡單論(蔡亞洲《淺談方文山中國風歌詞中的解構主義及解構意義》,《青年文學家》2011年第6期)。比如,方文山為周杰倫所寫的《東風破》中的一句歌詞“歲月在墻上剝落看見小時候”,就是非常典型的對傳統(tǒng)語言結構、邏輯的解構,這句歌詞按照通常的語言結構來分析,可以將其細化成幾個小短句,如“歲月如流,涂在墻壁上的油漆經(jīng)過多年的風吹雨打已經(jīng)開始剝落,透過油漆剝落的斑痕,我仿佛看見小時候的光景?!狈轿纳接免叶〗馀0愕氖址ú鸾鈧鹘y(tǒng)的語言結構習慣,以“油漆在墻上剝落”作為句子的結構核心,大膽將歲月比擬成斑駁的油漆直接替換為主語,然后將主人公的“我”舍去后,用“看見小時候”作為句子的補語,這樣,一個具有多重結構性、多重意義的句子就創(chuàng)作出來了,意境深遠而耐人尋味。
總之,不管是基于傳統(tǒng)音樂辭賦內容本身的解構,還是對于文本結構、邏輯、搭配習慣的解構,一首好的中國風流行歌曲,必然會有一首極具古風古韻的歌詞。
二、解構傳統(tǒng)音樂體系,建構現(xiàn)代流行音律
從音樂的本體來說,中國風流行歌曲在音階、調式、音色等方面均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特征,這些特征是其區(qū)別于其它流行歌曲的主要因素。從解構主義的角度來看,這些特征是基于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體系的解構之上,而與當代流行音樂元素重新構建而成的。
首先,在調式、音階的使用上,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的音階視音級的多少而進行歸類,比如包含有五個音級的稱為五聲音階,包含有六個音級的稱為六聲音階,以及包含七個音級的七聲音階。從調式的角度劃分,五聲音階也稱為五聲調式,其基本的音級為宮、商、角、徵、羽,由這五個音級分別作為主音就可以構成最基本的五個傳統(tǒng)調式,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如果添加任何一個偏音,比如清角、變徵、變宮、閏,就可以構成六聲調式,而如果是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添加兩個偏音,那么就構成七聲調式,最基礎的七聲調式分三大類,一共十五種基本調式,這三大類分別是添加變徵、變宮的雅樂音階,添加清角、變宮的清樂音階,以及添加清角、閏的燕樂音階??梢哉f,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的調式音階非常的繁多復雜。中國風流行歌曲在眾多的傳統(tǒng)調式音階中,去繁存精,大部分都采用五聲調式來進行旋律的寫作,自然而然,音樂中就充滿了古色古香的韻味。
其次,在編曲配器上,中國風流行歌曲揉合了很多的中國傳統(tǒng)樂器音色來作為情感表達、彰顯風格的重要手段。如果站在解構的立場上,換句話就可以說,這是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音色體系的解構,之后與當代電子、電聲樂器音色相結合而重新構建了中國風流行歌曲的編配體系。
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音色體系自古以來就有一些比較科學的分類,在西周時期,依照樂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將樂器分為八類,也稱“八音”,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在各個不同的發(fā)展歷史時期,音樂的表演與演奏都有各自不同的音色體系,比如先秦時期的鐘鼓之樂,就是以編鐘與建鼓為主要樂器,輔以編磬、笙、排簫、瑟等樂器的大型管弦樂隊;再如唐代大曲中使用的清樂樂隊主要由編鐘、編磬、琴、瑟、擊琴、琵琶、箜篌、筑、箏、節(jié)鼓、笙、笛、簫等十多種樂器組成,絲竹、打擊、吹管樂器成為該樂隊編制的主要樂器;再如元雜劇使用的伴奏樂隊,以笛、鼓、板為主,有時也加笙、琵琶、三弦、鑼等樂器;等等??梢哉f,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種類的音樂都均有其相對應的樂器編制,中國風流行歌曲并不是要承襲這些傳統(tǒng)樂隊編制體系,而是選取最具古韻代表性的樂器,比如《青花瓷》中使用的古箏、竹笛,《千里之外》中使用的鐘、古箏、二胡等,與現(xiàn)代流行的電子、電聲樂器相結合,重構了中國風的音色使用體系。
當然,傳統(tǒng)音色的使用并不完全籍由演奏人員實施演奏,中國風歌曲中使用的傳統(tǒng)樂器音色有很大部分直接用的是該樂器的采樣音色,比如《霍元甲》《忍者》《七里香》中使用的笛子,《龍拳》中使用的古箏、琵琶等等,這些音色的制作,首先解構該傳統(tǒng)樂器的單音彈奏,進而分解該樂器的演奏力度,再拆開各種演奏法,在此基礎上進行采樣,然后在采樣器中進行重構并合成該音色,這也是具有非常典型意義的解構主義。
最后,在有些中國風歌曲里,會直接截取傳統(tǒng)音樂中的某些旋律元素用于歌曲的前奏或間奏中,有的甚至直接在主旋律中與其它樂句進行融合,創(chuàng)作出極富古典韻味的音樂旋律。比如周杰倫的歌曲《雙刀》《黃金甲》在前奏中引用了兩首中國傳統(tǒng)民歌的片段,而李玉剛演唱的歌曲《新貴妃醉酒》則是將傳統(tǒng)京劇的元素融入到旋律當中。這些都是中國風流行歌曲直接汲取中國傳統(tǒng)音樂養(yǎng)分的典型例子。
三、解構傳統(tǒng)審美意象,傳遞當代人文精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一種和的文化,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是傳統(tǒng)和文化的分支與組成,其結構的核心是“同中求異”,不論是句式結構、主題材料的發(fā)展變化,還是節(jié)奏的變化處理、曲式安排,都是在統(tǒng)一性的原則下追求些微的差異性。在音樂的審美上,講究朦朧含蓄的意境美,強調作品的氣韻生動、傳神風骨,注重人與自然的交流與統(tǒng)一、即天人合一,追求人際關系的和諧圓滿,并追求藝術表現(xiàn)中情感與倫理道德的滲透與融合,推崇藝術表現(xiàn)手法的蘊蓄婉曲、動靜相成、虛實相生,喜好藝術形態(tài)簡約質樸、協(xié)調適度,以中庸平和為最高審美理想。
流行歌曲作為俗文化的一種,通俗易懂、便于傳唱是其標志性的文化特點,而飽含藝術蘊味與深遠意象則不可避免的成為缺憾,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在描繪理想的歌曲創(chuàng)作時憧憬“讓藝術歌曲通俗化,讓通俗歌曲藝術化”,中國風流行歌曲可以說正在踐行著這一理想。它通過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解構,分解傳統(tǒng)藝術審美趣味,攫取典型意象,融合現(xiàn)代俗文化的元素,從而重構出當今主流文化的意識形態(tài),并傳遞著當代的人文精神,在制造流行的趨勢上提升了流行文化的藝術品位。具體說來,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主題、內容上,中國風流行歌曲破解傳統(tǒng)音樂朦朧含蓄的形象,籍由更細化、并兼具視聽色彩的具象,來塑造新時代的人物情感。比如有崇尚武學、充滿英雄主義色彩的《雙截棍》《龍拳》《霍元甲》《曹操》《蓋世英雄》《十八般武藝》等,有如山水素描般唯美意境的《青花瓷》《發(fā)如雪》《蘭亭序》《東風破》等,有娓娓道來、細說故事般的《娘子》《斗?!贰稜敔斉莸牟琛贰栋雿u鐵盒》《最后的戰(zhàn)役》等。在單個歌曲中,也會具有多重典型的傳統(tǒng)音樂意象,比如《東風破》中歌詞寫到“一壺漂泊浪跡天涯難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憶思念瘦/水向東流時間怎么偷/花開就一次成熟我卻錯過/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歲月在墻上剝落看見小時候”,“誰在用琵琶彈奏一曲東風破/楓葉將故事染色結局我看透/籬笆外的古道我牽著你走過/荒煙漫草的年頭/就連分手都很沉默”,入木三分的刻畫了離愁別恨和尋舊感懷兩種典型的藝術意象。
其次,突破傳統(tǒng)音樂中的結構核心原則,敢于求異,勇于對比。在速度較快的歌曲中,段落的對比、音色的對比、織體的對比、力度的對比,無不體現(xiàn)異中求同,比如《半獸人》等;而在速度偏慢、比較抒情的歌曲中,音區(qū)的對比、織體的薄厚、音型的構成,又無不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音樂同中求異的特征,比如《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