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合作學習理論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合作學習理論是一種以小組活動為主要形式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在教學中,我根據(jù)這一理論,在班級教學的背景下,將班級里的50多位學生按優(yōu)中差搭配、整體接近的原則分成13個由4個學生組成的學習小組。教師針對某一課文面向全體學生提出教學目標,然后組織引導或者巡視輔導,學生通過個體努力以及小組成員間的合作、互助,完成一定目標的學習任務,最后將小組的活動成績與其他的小組進行對比,來實現(xiàn)組內(nèi)合作、組間競爭的教學氛圍。通過這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多向、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達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目的,讓學生主動探討、合作互助、主動發(fā)展,在快樂中成長。
起初,我擔心小學生的詞匯量不足,會影響合作學習的效果。實踐中發(fā)現(xiàn),這其實正給合作學習提供了空間,讓學生有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漢語的字詞往往是多義的,而我們小學生對字詞的理解往往是它的最初意義或核心意義,對一些引申、比喻的意義缺乏了解,這需要在閱讀中去充實,以免誤解或費解。最關鍵的是閱讀的文章,它的結構、思想是連貫統(tǒng)一的。很多學生缺乏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的習慣而導致理解能力不強,閱讀質量不高,而合作學習能比較好地保留學生個體思維的完整性,有利于整體涵詠、整體閱讀。
教學蘇教版五年級下冊課文《秦兵馬俑》時,我這樣進行合作學習的教學。
一、合作學習生字詞
生字詞是小學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感悟課文、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基礎。小學低年級,主要是教師引導、帶領學生學。到了高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積累,也掌握了生字詞的學習方法,具備了自學、合作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合作,去交流、溝通,這樣時間可能多花一點,但印象是深刻的,效果是明顯的。
學生在嘗試正確流利地朗讀《秦兵馬俑》之前,我明確提出要求:①畫出課文中用得好的詞,讀讀,小組內(nèi)談談。②嘗試理解生詞。對畫出的生詞,先嘗試結合課文內(nèi)容,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小組內(nèi)求助、求證;如果聯(lián)系上下文有困難,可以查字典、詞典后再回到文中去理解。③會寫、會用。就是能正確書寫、默寫,為準確運用這些生詞做準備;小組合作,故意挑錯。④教師從“讀準音、認清形、明白意、會組詞、會運用”五個方面去檢查,結合課下習題,并投影出示:“把詞語補充完整:惟( )惟( )、絕無( )( )、南( )北( )、昂首( )( )、所( )( )靡、( )( )無雙、( )( )欲試、扶老攜( )?!睂W生再補充、整理。
學生比較好地理解了標題:秦,是秦代;俑,是古代陪葬的偶像;秦兵馬俑,是給秦始皇陪葬的軍隊和戰(zhàn)刀偶像。同時,也較好地理解了課后習題“體會‘舉世無雙、所向披靡’等成語在文中的意思”。
二、合作學習理解文意
字詞的障礙掃除之后,就該整體理解文章的意思了,我提出合作學習的任務:①劃分段落,歸納段意;②領會“兵馬俑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在文中的作用;③感受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學生經(jīng)過獨立閱讀、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全班達成一致:①第一段總領全文,第二段寫規(guī)模(三個俑坑的總面積、一號坑的長、寬、面積和兵馬俑的數(shù)量)與工藝,第三到第五段寫兵馬俑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第六段總結全文、點明中心。②結合段落劃分發(fā)現(xiàn):文章從“規(guī)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兩個方面來介紹兵馬俑,二者靠“兵馬俑不僅規(guī)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來連接,很明顯,這句話在文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③看到兵馬俑――感到氣勢恢宏、工藝高超――折服――感受中國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對第三個任務,我創(chuàng)設情境,能過看兵馬俑的視頻來強化印象,刺激感受)
隨后,師生共同總結整體閱讀的注意點:理清結構,注意概括性的語句,抓住關鍵詞語等。最后,讓學生帶著整體理解去嘗試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多次的教學嘗試,讓我深切地感受到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小學高年級,學生之間的差異開始、拉大。合作學習提倡首先在小組范圍內(nèi)解決問題,然后再擴大交流范圍,非常適用于基礎各異、層次參差不齊的狀況。同時,學生在合作中感受競爭、體驗樂趣,能較好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促進能力的發(fā)展。同時,合作交流的過程,也是自我檢驗、同學評價的過程,從而加深對詞語的領會、對課文的理解。
關鍵詞: 合作學習 體育教學 教學研究
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是時代的要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是我國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在新的教學理念下,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其目的是營造寬松、和諧、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使每一位學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發(fā)揮,個性得以張揚。運用合作學習,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使學生更有興趣地學習,更好地掌握知識。
一、合作學習的理論
合作學習理論起源于20世紀社會心理學的研究,70年代初,歐美國家的專家們將合作學習理論應用于課堂,發(fā)現(xiàn)了將合作學習應用于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合作學習已廣泛應用于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以色列等國的大、中、小學的各種教學中,對于營造課堂教學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良好的非認知品質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其實效令人矚目。世界各國研究一致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在美國,“合作學習”與“掌握學習”一起被人們譽為當代最受歡迎的兩種教學策略,逐步發(fā)展為一個教學理論研究領域與教學流派。
二、合作學習的定義和特點
1.合作學習的定義
合作學習是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教學各動態(tài)因素的互動合作為動力資源,以團體成績?yōu)楠剟钜罁?jù)的一種教學活動和策略體系。
2.合作學習的特征
(1)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活動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
(2)合作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
(3)合作學習是一種目標導向活動;
(4)合作學習是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轉換為小組之間的競爭;
(5)合作學習是由教師設計教學,分配學習任務和控制教學進度。
三、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既必須發(fā)揮教師的主觀能動作用,又必須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只有把這兩個作用有效地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從教育學理論或教學經(jīng)驗來看,若不能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則任何教學都不能成功。
1.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的運用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它并不適合所有內(nèi)容。這就要求教師事先必須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劃分,選擇那些便于學生合作交流、共同學習的內(nèi)容,這樣才能更有利于發(fā)揮“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功能和優(yōu)勢,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集體項目的教學必須提倡合作學習。例如:在籃球、排球教學時,必須讓學生知道合作,不能只注重強調(diào)個人能力的發(fā)揮,即使排球的主攻手能力很強,如果沒有一傳的到位,沒有二傳的隱蔽傳球,則主攻手也很難成功扣球。
2.合作學習就是要進行“互動式”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空間和自由分配的時間。這種教學思路并不是“放羊式”教學,而是通過群體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練、自主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培養(yǎng)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講解動作的要點,并做示范,讓學生對動作有總體上的認識,在讓學生模仿的過程中,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體會該動作的要點,明確怎樣才能完成動作,同學之間互相溝通,自主練習,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體育教學中要做到“嚴而不死,活而不亂”、“統(tǒng)而有法,放而有序”。
3.合作學習要求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及學生實際制定有利于展開合作的目標結構,精心設計問題、任務。這就是說,該教學模式對教師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比賽時,例如:田徑接力比賽,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把身體條件好和差的同學搭配,這樣學生才有積極性,認真熱情地比賽;假如直接按點名冊分組,會造成人員分配不均,失去比賽的意義。
4.實施合作學習,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幫助學生認識到掌握合作技能的重要性,訓練學習“接受他人見解”的技能。在體育教學中創(chuàng)設運用體育技能的情境,鼓勵別人參與,同時提供在體育學習中進行社交的機會,掌握社交技能,并及時提供反饋信息。學生的性格各不相同,在組織教學時,教師要鼓勵那些性格內(nèi)向的同學參與到教學之中,多給他們合作學習的機會。這些都是在體育教學中改變學生合作行為的關鍵。
5.在進行合作學習時,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獨立學習及相互討論的時間,并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在教學生跨欄時,教師在教完起跨腿、擺動腿示范動作時,讓學生模仿練習,給學生留出思考時間,獨立學習,體會動作完成的要領。在課上交流時,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意見,引導學生討論交流,不隨意對學生的討論進行裁判或中斷。
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我們必須學習;合作學習是一種新的策略,我們必須研究。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合作精神,激發(fā)學生成功和創(chuàng)新意識,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解決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人,使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讓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曾琦.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J].學科教育,2000(6):7.
[2]張慶林.元認知的發(fā)展與主體教育[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204.
[3]劉吉林,王坦.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北京:人民教育,2004(2).
[4]雅各布斯等著.林立,馬容譯.共同學習的原理與技巧.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5]葉瀾,鄭金洲,卜玉華.教育理論與學校實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中央教科所編譯.簡明國際教育百科全書·教學(下).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0.6.
關鍵詞: 合作學習 英語教學 小組
一、合作學習及其理論基礎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成為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目前,合作學習已廣泛應用于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的大、中、小學的各科教學中,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nèi)的學生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的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其實效令人矚目。因此,世界各國研究一致認為,合作學習是一種極其有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
合作學習有著深厚而寬廣的理論基礎:
社會互賴理論。社會互賴理論假定:社會互賴的結構方式?jīng)Q定著個體的互動方式,依次也決定著活動結構。積極互賴(合作)產(chǎn)生積極互動,個體之間相互鼓勵和促進彼此的學習努力。在合作的目標結構下,個人目標與群體目標是一致的,個人目標的實現(xiàn)取決于群體其他成員目標的實現(xiàn),個人目標的實現(xiàn)與群體的合作相聯(lián)系;在競爭的目標結構下,個人目標的實現(xiàn)與群體目標的實現(xiàn)是負相關,若某一成員實現(xiàn)了自己的目標,其他成員就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在個人單干的目標結構下,個人的利益與他人沒有關系,個人目標的實現(xiàn)不影響他人目標的實現(xiàn)。
控制理論??刂评碚撌且环N需要滿足理論,它認為,學校是滿足學生需要的重要場所。學生到學校來學習和生活,主要的需要就是自尊和歸屬。不愛學習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不是“腦子笨”,而是他“不愿學習”。只有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學生對歸屬感和自尊感的需要,他們才會感到學習是有意義的,才會愿意學習,才有可能取得學業(yè)成功。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給他們提供一個實現(xiàn)自我價值和歸屬感的舞臺。
教學工學理論。其認為,影響課堂學習質量及社會心理氣氛的因素主要有三個:任務結構(task structure)、獎勵結構(reward structure)和權威結構(authority structure)。在合作學習的各種具體方式中,改變最為突出的主要是獎勵結構。研究業(yè)已證明,獎勵結構是合作教學賴以提高學業(yè)成績的最為關鍵的因素。斯萊文曾經(jīng)指出:獎勵結構所具備的功能是合作教學的特色所在。
動機理論。其主要研究學生活動的獎勵或目標結構。道奇(Deutsch,M,1949)曾界定了三種目標結構:合作性結構、競爭性結構和個體性結構。從動機主義者的觀點來看,“合作性目標結構(與競爭性相反)創(chuàng)設了一種只有通過小組成功,小組成員才能達到個人目標的情境。因此,要達到他們個人的目標,小組成員必須幫助他們的成員做任何有助于小組成功的事,而且,或許更為重要的就是要鼓勵同伴們?nèi)ケM最大的努力”。
凝聚力理論。與動機論有些聯(lián)系的另一種觀點認為,合作學習對于學習成績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社會凝聚力為媒介的。實質上,學生們在學習上互相幫助是因為他們相互關心并希望彼此都獲得成功。這種觀點與動機觀的相近之處就是它強調(diào)從動機而不是從認知上解釋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
二、合作學習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實施
眾所周知,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既有教師的主觀能動作用,又必須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只有把這兩個作用有效地結合起來進行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從教育學理論來看,沒有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任何教學都不能成功。合作學習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小組活動。據(jù)筆者觀察,大多數(shù)教師是在授課過程中遇到出現(xiàn)的問題時才臨時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場面似乎挺熱鬧,但實質上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未必有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只有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才能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
1.組內(nèi)異質、組間同質。
要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在構建合作小組時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nèi)異質、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所謂“組內(nèi)異質”是指合作學習小組在構成上應體現(xiàn)班級的縮影,充分考慮各組成員間的組織能力、學習品質、性格特征等的差異,讓不同性格,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yōu)化組合,以保證組內(nèi)各成員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確保組內(nèi)各成員的主動參與和互助合作?!敖M間同質”是各小組的總體水平要基本一致,從而保證各小組之間公平競賽的開展。這種“組內(nèi)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原則,一方面使得各異質小組的構成達到合理配置,從而會產(chǎn)生更多的合作性思維和更多的信息輸出和輸入,有助于提高學生理解討論的深度、推理判斷的質量和保持長時間記憶的精確性;另一方面又使各小組處于大體均衡的水平上,增強了小組的信心,促進了組內(nèi)成員對學習任務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fā)揮。
2.明確合作任務,營造合作氛圍。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時要確定小組內(nèi)每個成員所承擔的任務,所扮演的角色,如小組長(group leader)、記錄員(secretary)、匯報員(reporter)、檢查員(inspector)等。小組成員要嘗試各個角色,實現(xiàn)角色互換。這樣才能在合作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包括后進生在內(nèi)的每個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達到合作學習的真正目的。
教師在設置任務時應注意任務的具體性、層次性和科學性,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體驗語言、感悟語言規(guī)律、表達觀點及談論有關話題。學習活動的話題要貼近學生的個人生活、學習經(jīng)歷和社會實踐,任務應不超出學生的語言能力范圍。只有這樣,學生才樂意完成任務。
合作小組課前活動可以是預習課文、查閱詞典,或者是思考問題和提出質疑等,讓學生先通過獨立預習課文找出難點,然后在學習小組內(nèi)進行討論;也可在預習課文時要求學習小組完成一些課前任務。教師可安排“課前幾分鐘報告”活動,讓學習小組在準備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加工,課堂上采用小組推選代表演講,教師指定報告或學生自由發(fā)言等形式進行交流。這樣既能營造課前合作學習的氛圍,又能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小組討論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開口說英語。教師認真觀察各小組的活動情況,積極啟發(fā)和引導學生之間的互動,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
3.教師主導、合理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否,同教師的引導與參與是分不開的。教師不僅是合作學習活動的設計者,而且是參與者、引導者,因而要擔負起更大的引導和調(diào)控的職責。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任務是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活動過程,包括學生分析、任務選擇、目標設置、策略匹配、教學方式與評估等。但要使合作學習始終卓有成效,僅僅依靠教師事先的設計是遠遠不夠的,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規(guī)則外,在很多情況下教師還必須對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現(xiàn)場的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有效的指導。此外,小組合作學習也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英語思維能力、豐富的跨學科知識和信息,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
在具體英語課堂實施中,教師可運用量化考核制度,小組中任何一位同學得分,集體也相應加分,小組中任何一位同學因作業(yè)、成績等原因失分,小組集體扣分,同樣,任何一位同學由于表現(xiàn)出色而獲得的分數(shù)亦可加給組內(nèi)其他成員。在整體評價量化考核實施過程中,優(yōu)生在小組中已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為小組成員歡迎的對象,學困生也不再是班級中被遺忘的角落,而是被一個個充滿愛心的合作小組同學包圍著。在這種評價機制的激勵下,優(yōu)生可以得到發(fā)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鍛煉,學困生可以得到幫助和提高。班級合作小組形成了一個積極融洽的氛圍,使每個學生都能平等合作,快樂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達到最好的學習效率。
三、結語
合作學習策略應用于英語教學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充分體現(xiàn)學習輔助者的作用,學生可以在輕松愉快的語言氛圍中學習,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又能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的提高和完善;并且同時促進學生情感等非認知品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并最終達到人人進步、全面發(fā)展的目標。該策略在筆者所執(zhí)教的班級試用了兩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學生的認可。該班(2005級物理班)的過級率為57%,創(chuàng)造了整個專業(yè)中英語四級通過率歷史上的新高。當然,任何策略或理論都不是萬能的,要想在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環(huán)境下充分發(fā)揮該策略的潛在優(yōu)勢,仍然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努力,共同探索。
參考文獻:
[1]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3.
[3]章兼中.全國第三屆中學英語(初中)優(yōu)質課決賽分析[J].中小學英語教學,2001,(9).
[4]鄧飛,李云南.合作學習策略與大學英語教學.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5,(10).
[5]張法科,趙婷.合作學習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外語界,2004,(6).
關鍵詞: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英語教學(English Teaching)英語課程標準(Standard of English Curriculum)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其第一部分“課程改革的目標”中要求“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育部也于2001年秋季頒布了《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以此作為英語課程改革的指導性和綱領性文件?!稑藴省分赋?,要“創(chuàng)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使學生“認識自己學習的優(yōu)勢與不足,樂于與他人合作,養(yǎng)成和諧與健康向上的品格”。
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是時代的要求。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征的學習方式,是我國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合作學習理論的研究者認為,在合作、競爭和個人三種學習情景中,合作學習是最有效的一種學習情景,但目前卻是運用得最少的一種。學生之間的合作應當成為現(xiàn)代課堂教學的主流。以此理論,我們在中學英語教學中作了一定的嘗試。
一、合作學習理論
合作學習理論起源于20世紀社會心理學的研究。70年代初,歐美國家的專家們將合作學習理論應用于課堂,并發(fā)現(xiàn)了合作學習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美國當代著名教育家J?R?嘎斯基認為:“從本質上講,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形式,它要求學生們在一些由2~6人組成的異質性小組中一起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教師分配的學習任務。在每個小組中,學生們通常從事于各種需要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學習活動。”在合作學習中,有五個基本要素:(1)積極的相互依賴(Positive Interdependence)――學生們知道他們不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他們所在小組中其他同學的學習負責;(2)小組及每個小組成員的責任感(Small Group and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小組成績?nèi)Q于小組總的任務的完成情況,小組成績將影響個人的成績記錄;(3)面對面的建設性的相互交流(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學生們有機會相互解釋所學的東西,有機會相互幫助、理解和完成作業(yè);(4)小組合作技能(Small Group Skills)――期望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地溝通,對小組的活動提供指導,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nèi)沖突;(5)小組的自我評估(Group Processing)――各小組必須定期評價共同活動的情況是否良好,應怎樣提高其有效性。合作學習的方式主要有同伴教學法、小組游戲競賽、小組輔助個體和共學式等等。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目前在世界范圍內(nèi)被廣泛使用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我國自90年代初期起,在課堂教學中開始引入小組活動,由此引發(fā)了對合作學習的探討。
二、合作學習理論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 合作學習在英語聽寫教學中的應用
《標準》要求五級要“學會使用1500~1600個單詞和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八級要“學會使用3000個單詞和400~45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提高了對學生詞匯量的要求。
詞匯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D?A Winkins)指出:若沒有語言和語法,尚可傳達一點點信息,若無詞匯,就不能傳達任何信息。詞匯不足會使聽、說、讀、寫各種技能的訓練和提高受到限制。簡言之,外語學習,詞匯為本。而英語學不好的學生往往是因為這一關過不好而漸失信心。學生在學習英語單詞、短語和句子時需要做大量的聽寫練習,聽寫是訓練聽力和寫作技能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可由教師讀、學生寫,然后分組交叉批改,合作小組之間進行競賽。初中階段這種練習多數(shù)在課堂內(nèi)進行。每次聽寫時總會有一小部分學生成績不理想。教師要允許他們課后有重新聽寫的機會,由合作學習小組內(nèi)成績較好的組員幫助他們聽寫。如果經(jīng)過課后的復習重新聽寫得滿分,教師仍然可以認可他們的成績以資鼓勵,因為他們經(jīng)過努力進步了。
2. 合作學習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標準》一~九級的“目標描述”對“說”的要求難度依次遞增。《標準》在五級的“目標描述”別要求:“能就簡單的話題提供信息,表達簡單的觀點和意見,參與討論;能與他人溝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務?!?/p>
口語學習不同與書面學習,它更依賴集體行為,要求人與人之間用語言直接進行交流。合作伙伴活動或合作小組活動最大的特色在于能夠把班級全體學生同時調(diào)動起來,開展口語交流與互動。這是我國外語教學界近年來大力推崇的活動形式?;顒雍啽阋仔?,但可以靈活多變,不斷推陳出新。例如:(1)變換伙伴。小組的伙伴一般是身邊的同學,搭檔長期固定不變,難免覺得不新鮮。可以尊重個人的選擇,讓學生經(jīng)常變換搭檔。(2)變換距離或位置。為了使學生大聲說,聽得見,可以把坐著說的方式改為站立地說,把近距離肩并肩地說改為遠距離(間隔一米左右)面對面地說。(3)變換練習方式。學生用書和練習冊中很多話題或題型為活動的變化提供了便利。如朗讀對話、課文問答、討論問題、句型操練或交際性練習等。
朗讀對話:學生學習完一段對話后,教師一般要求他們分角色表演。這時,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往往自告奮勇承擔內(nèi)容較復雜的角色,而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也樂于表演,美中不足的是英語能力較弱,但為了合作小組的集體榮譽,他們也不甘示弱,會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每個組員都在合作小組活動中充分發(fā)展了自己的語言能力。
討論問題:合作小組同學圍繞某一話題或為找到一個問題的解決辦法進行討論。如“Mary的母親病了,但Mary工作很忙不能回家鄉(xiāng)看望并照顧母親”,請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為她出主意,要求盡可能使用情態(tài)動詞。筆者把這個活動在課堂上進行實驗,效果比較好。下面是經(jīng)過整理的某一組各人的意見:A thinks Mary must write a letter or make a phone call to her mother to express her best wishes. B suggests that Mary should write to her sister to ask her to look after Mother instead of her. C says that Mary ought to send some money back. 總之,合作小組活動的成功取決于各參與者之間的相互依賴、啟發(fā)和幫助,取決于教師的正確引導。
3. 合作學習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標準》對中學各階段英語閱讀技能目標提出了具體要求,閱讀量也大幅度增加。為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各項任務,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小組活動來合作完成。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合作、互動、創(chuàng)新的過程。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學習能力,讓他們知道用什么工具、通過什么途徑去收集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料。合作學習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對方的觀點,而且要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在此基礎上學會討論問題的要領和方法。閱讀教學中的合作小組討論可以有以下一些主要內(nèi)容:
(1) 對課文標題、插圖等展開討論,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
(2) 對課文段落、細節(jié)、佳句、體裁、寫作特點等進行討論,以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
和概括能力。
(3) 對課文難句、長句、某些詞語展開討論,以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4) 對課文時代背景、作者的態(tài)度和觀點展開討論,以培養(yǎng)學生評價人和事物的能力。
閱讀教學中合作小組討論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理解過程中做出正確的推論(deductions)和合理的推斷(inference)的能力以及在真實環(huán)境中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圍繞課文內(nèi)容提出的討論話題(topics),應力求具有開放性。在對一些深層次問題的理解上,通過合作小組討論最易出現(xiàn)一題多解的精彩局面。例如,在教SB2(B),Unit 15 A Famous Detective 時,我們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的線索向各個合作小組提出了以下兩個問題:How can you connect a gun with a locked metal ches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result of the story? 通過討論,各小組都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想象豐富且言之有理。
4. 合作學習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標準》對初中和高中的寫作目標分別作了詳細的描述。如五級的“目標總體描述”對“寫”的要求是:“能根據(jù)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并報告結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大量的研究結果證明,在寫作開始前,應該給學生就寫作題目進行小組討論的機會,通過討論,加深對題目的認識和理解,集中不同的見解,捕捉合適的觀點,確定可寫的內(nèi)容。因此,英語課堂寫作教學可以遵循“熟悉要求――小組討論――獨立寫作――伙伴編輯――教師點評”的程序進行。下面將課內(nèi)合作寫作所遵循的程序進行簡要說明:
熟悉要求(familiarization):教師從學生討論后提供的話題或練習中選出兩個題目,介紹文體格式,簡述寫作方法,提出字數(shù)要求等。
小組討論(joint negotiation):由小組長組織組員進行協(xié)商,從兩個選題中定出一題,討論有關話題,交流觀點,挖掘主題內(nèi)容,查閱生詞、詞組,補充有關信息等。
獨立寫作(independent construction):根據(jù)討論結果,小組成員每人拿出稿紙根據(jù)選定的題目進行實際的創(chuàng)作,包括編寫提綱或打草稿等寫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困難可求助于組員或老師,但不得抄襲他人成果。
伙伴編輯(peer editing):教師簡要傳授修改策略,學生閱讀全文,并做必要的補充、刪節(jié)。每個組員依次評改同組其他成員的作文,并用紅筆劃出精彩的句、段,最后定稿,由其中一位組員負責抄寫,署上小組成員的姓名。這樣做,目的是讓學生多看、多改,以增加語言輸入、提高使用語言的準確性。讓學生相互傳閱和修改作文,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們既做學生也做先生,同時減輕教師批改作業(yè)的負擔。
教師點評(teacher commenting):小組寫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作文質量高,也相對工整,教師批改時主要就內(nèi)容和文章結構發(fā)表評論,提出修改意見;采用實分制,對于精彩的句、段、長作文予以加分,以示鼓勵;每次成績都進行登記。第二天用課前5分鐘對小組寫作的成果進行反饋:表揚成績高的小組和進步的小組;把成績最好的作文作為范文張貼在班級“佳作欣賞欄”上,并要求學生與此對照,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反思評價。這樣做,每個學生都會為了自己和小組的榮譽認真地寫、主動地合作,既提高了每個成員的寫作能力和改錯能力,又增加了小組的凝聚力。事實證明,合作寫作的經(jīng)驗能導致以后學生個體寫作成績的提高。
三、結束語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指出,學會合作是21世紀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同時,“合作學習”也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所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正成為中小學教師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
就中學英語教學而言,在《標準》提高了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要求、課堂要努力實現(xiàn)從“傳授和講解語言知識”向“培養(yǎng)語言能力”轉變這一教改背景下,每位英語教師面臨著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有效地利用積極因素、采用更適合于學習者語言能力發(fā)展的課堂教學方法來提高課堂效率這樣一個關鍵問題。我們認為,“合作式學習”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條可能的途徑。實踐證明,在中學英語聽說讀寫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式學習,能促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人,并真正在學習實踐中學會學習。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29.
[2]曾琦.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J].學科教育,2000,(6):7.
[3]郭書彩.外語課堂合作學習中的情感和認知因素[J].國外外語教學,2002,(2):20.
[4]葉薌美.建構主義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3年(優(yōu)秀論文增刊):42-43.
[5]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132-133.
[6]朱惠芳.研讀《英語課程標準》調(diào)整閱讀教學策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3,(9):26.
[7]張慶林.元認知的發(fā)展與主體教育[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204.
一、研究對象
本文選取了某職業(yè)高中2015級某專業(yè)兩個班級的學生,其中A班學生人數(shù)為51人,B班學生人數(shù)為53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實驗對比法,A班采用的是傳統(tǒng)教學法,B班采用的是合作教學法,實驗時間為期25學時,實驗前后都對學生的身體素質(50米跑、座位體前屈、1000米跑)進行了測量。
三、實驗設計
本實驗選取的時間段為2017年3月-2017年6月,教學內(nèi)容主要是田徑及籃球的基本技術,通過教學使得學生能夠簡單掌握相關的技術,并且要保證兩個班級的教學內(nèi)容相同。
(一)教學步驟。
將合作學習應用到高職體育教學當中可以分為下面幾個步驟來進行:
首先,進行合作設計,設計的內(nèi)容包括教學順序、教學目標及訓練步驟。教學順序需要從核心出發(fā),實現(xiàn)動作概念及質量的完善。教學步驟則應該以講解、小組合作、示范及組間競爭為主。
第二個步驟是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并以此來開展教學活動。課堂上教師可以依據(jù)教學目標、通過各種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
第三個步驟是進行異質小組合作活動,教師對體育知識講解完成之后,然后讓學生分組進行練習,教師在該過程中進行巡回指導。
第四步驟是實現(xiàn)組間的交流,當組內(nèi)完成學習及討論之后,依據(jù)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組間交流,完善和開拓學生的思維。
第五步驟是進行檢測,在體育技術教學完成后還需要進行檢測,及時對學生取得的成果給予肯定。
第五步是進行補救,實現(xiàn)對教學目標的修正。
(二)教學案例。
以雙手胸前傳球技術為案例,教學活動實施過程如下:
講解及示范:首先應該進行講解和示范,為學生建立起初步的印象,使得學生再投入到學習中的時候更有積極性,講授的時候教師應該注重講解內(nèi)容的精要性、動作示范的正確性。
小組合作活動:然后集體授課結束后教師就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練習了,教師在該過程則應該進行巡回指導,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合作機會。小組合作活動應該采取組內(nèi)自學、組間學習的結合方式,該環(huán)節(jié)當中的教學內(nèi)容應該屬于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而作為教師則應該針對組內(nèi)的情況對成員進行角色和位置的調(diào)整。
反饋及改進:教師可以依據(jù)課堂走向、學生的學效果等對教學是否順暢進行反饋,然后針對課上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體性的改進。
評價總結:通過總結讓學生實現(xiàn)自我監(jiān)督能力、自我鑒定能力的提高,使得學生更好的認清每節(jié)課,更好的理解教師教學的中安點,也可以對課后的學習方向和方法進行總結,實現(xiàn)體育教育的生活化實現(xiàn)。
四、實驗結果分析
實驗前后測結果對比:
通過上表對比可以看到,通過為期一學期的分別采用傳統(tǒng)教學和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學生的各項測量指標成績都有所提高,這也說明了不管是傳統(tǒng)教學還是合作教學都會對學生的測試產(chǎn)生影響,但是我們看到合作學習和傳統(tǒng)教學相比,能夠使得學生的成績提高的更為明顯。另外筆者還對兩個班級的學生心理傾向進行的側量,發(fā)現(xiàn)采用合作學習的班級學生在體能聚力方面提升的更為顯著、在社交行為方面采用合作學習方法班級學生整體的指數(shù)都有提高。所以通過上述實驗結果證明,在高職體育教學當中,采用合作學習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對學生的整體體育成績、學生的社交行為、學生的體能聚力方面的提升作用都是較為明顯的。所以在高職體育教學當中采用合作學習理論是可行的,并且對于學生身?w素質提高、心理方面都有有效的改善作用,所以筆者認為作為體育教師則應該在課堂上除了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之外,還應該從學生的心理、學生實際出發(fā),還課堂、還學習給學生,使得學生可以在合作學習中得到知識、技能、方法、理念等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合作學習;初中語文;學習興趣;評價機制
初中語文學困生是指對語文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并不是由于智力的因素,而是由于學習方法不當,思維習慣不同,學習興趣不高等產(chǎn)生的學習困難。在初中語文課中運用合作學習理論就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師生、生生之間的共同學習,通過相互之間的討論交流,不斷促進自身的進步。
一、初中語文學困生的成因
1.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不高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可能是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或是在語文學習中遭受挫折或失敗,老師、家長也沒有進行及時的溝通,導致學生對語文失去學習興趣,缺乏自信心,產(chǎn)生挫敗感。
2.語文學習方法不當
初中語文的學習既包括課文誦讀,也包括文言文理解、背誦和語段解析等的學習,所以學生的學習方法很重要,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任務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反之如果學習方法不當就會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上付出更多的精力,而不能收獲更多的語文知識,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作學習理論在轉化初中語文學困生中的運用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合作學習理論的運用首先要堅持主體性原則,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給予學困生更多的肯定和表揚,不斷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中來,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2.科學性原則
在運用合作學習理論轉化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實踐中堅持科學性原則,要求教師進行科學的分組,并組織學生進行科學的討論,共同學習。首先是要根據(jù)班級總量進行科學的分組,同時小組人數(shù)要適宜,這樣有利于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其次是要組織學生進行科學的學習,小組共同合作學習要明確學習目標,在發(fā)散思維的同時進行有目的的討論,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合作學習理論在轉化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實踐探索
1.轉變觀念,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
在轉化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實踐中運用合作學習理論首先需要教師轉變觀念,明確教師角色,營造一種合作學習的氛圍。首先,教學觀念的轉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困生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其次,師生觀念的轉變,教師要明確自己在合作學習中的角色,師生之間相互交流與溝通,有效進行互動,教師給予適時的指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輕松的合作學習氛圍。
2.選好主題,合理分組
初中語文的學習運用合作學習理論要有一個明確的主題進行共同學習,教師在選擇主題時要仔細研讀教材,根據(jù)教學中的重難點進行選擇,然后根據(jù)合作學習的主題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并進行動態(tài)管理,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擔任小組組長,這樣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例如,在學習語文修辭手法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分析修辭手法的運用,并讓小組中的每個學生都舉一個例子,這樣不僅有利于掌握修辭手法,還能為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
基礎。
3.豐富合作學習的形式
合作學習理論在轉化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實踐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合作學習形式,可以是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也可以是師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可以是小組討論,也可以是集體講授。通過多樣化的合作學習形式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困生的語文興趣,豐富他們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語文新課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小組討論,然后小組代表發(fā)言講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見解和思路,其他小組成員進行補充,這樣相互之間共同學習。
4.建立科學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
科學的評價機制具有激勵作用,是合作學習理論轉化語文學困生的保證。所以建立科學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首先是評價主體多元化,既要有教師的評價,又要有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以及學生的自我評價,這樣學生才能更加客觀地評價自己,發(fā)現(xiàn)并彌補自己的不足。其次是評價內(nèi)容全面化,既要評價學習結果,又要評價合作學習的過程,對學習態(tài)度積極的學生及時給予肯定,對進步較大的學生進行表揚,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運用合作學習理論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轉化初中語文學困生,還會使每一位學生都樂于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之間取長補短,拓展思維,共同分享,不斷培養(yǎng)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促進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建構主義信息技術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3973(2012)004-173-02
從上世紀起,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提出的學習理論層出不窮,近100年來,教育方式的變革日新月異,遠遠超出了以往幾千年的積累。近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對現(xiàn)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的思維和學習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信息技術的重大進步,誕生出多媒體技術教育模式,對現(xiàn)代教育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使我們的教學工作突破原有的舊模式,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使我們的教學資源得到了新的整合,可變抽象為形象等等。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出的一些觀點恰好能更好地體現(xiàn)信息技術的知識特點。
1關于建構主義理論和信息技術
1.1建構主義知識觀和信息技術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對現(xiàn)實的準確表征,只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它會隨著人類的進步而不斷地被“革命”,并隨之出現(xiàn)新的假設;知識并不能精確地概括世界的法則,它需要針對具體情境進行再創(chuàng)造;學習者對知識的理解是由個體基于自己的經(jīng)驗背景而建構起來,取決于特定情境下的學習歷程。
這些特點與信息技術簡直不謀而合。
按照這種觀點,科學知識包含真理性,但這是一種關于各種現(xiàn)象的較為可靠的假設,而不是解釋現(xiàn)實的最終答案,隨時都會有新的假設出現(xiàn)(信息技術的知識更新速度快,學生必需要適應知識的更新速度)。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構來完成,以他自己的經(jīng)驗、信念為背景來分析知識的合理性。學生的學習不僅是對新知識的理解,而且是對新知識的分析、檢驗和批判(學生要對知識報有“不迷信權威、不形成定時思維”的態(tài)度)。另外,知識在各種情況下應用并不是簡單套用,在不同的情境中學習的知識總有其特異性,所以,學習知識不能滿足于教條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斷深化,把握它在具體情境中的復雜變化,使學習走向“思維中的具體”(對知識要活學活用,信息技術需要創(chuàng)新)。
1.2建構主義學習觀和信息技術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這種建構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學習是通過某種社會文化的參與而內(nèi)化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掌握有關的工具的過程,這一過程常常要通過一個學習共同體的合作互助來完成;知識是不可能脫離活動情境而抽象地存在的,學習應該與情境化的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
信息技術和學習也同樣如此。例如計算機語言的學習,如果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不是主動地去建構知識體系,那么他永遠也不可能完成一個哪怕是小程序的項目;另外,在信息技術中,很多項目的完成都需要團隊的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習者的知識體系會得到完善和擴大。
1.3建構主義教學觀和信息技術
建構主義對學習和教學進行了新的解釋,它強調(diào)知識的動態(tài)性,強調(diào)學生經(jīng)驗的豐富性和差異性,強調(diào)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和情境性。學生作為自己的知識的建構者,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我們的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理想的學習環(huán)境,加強引導性,以此來促進學生的自主建構活動。
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更應如此。由于知識的動態(tài)性和相對性以及學習的建構過程,教學不應是傳遞客觀而確定的現(xiàn)成知識,而是激活學生原有的相關知識經(jīng)驗,促進知識經(jīng)驗的“生長”,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活動,以實現(xiàn)知識經(jīng)驗的重新組織、轉換、改造和完善。
2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可以說是一個經(jīng)歷了歲月考驗的學習理論。我國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合作學習的思想?!对娊?jīng)·衛(wèi)風》中指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教育名著《學記》中也提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20世紀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導“小先生制”。這些提法、行為都體現(xiàn)了合作最基本的理念——互相幫助,共同發(fā)展。在西方,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奧勒留、托馬斯·阿奎那等人都曾在著作里論述過合作學習的思想。公元1世紀,古羅馬昆體良學派強調(diào)一個觀點“大家一起學習,可以互相激勵,促進學習”。文藝復興時期捷克的大教育家的夸美紐斯也在其著作中明確提出,學生不僅可以從教師的教學中獲得知識,還可以通過別的學生獲取知識。啟蒙時期,法國的盧梭、英國的洛克、美國的杰弗遜和本杰明·富蘭克林都曾指出過合作的思想。
雖然對合作學習的定義有很多種,但是多種定義都共同認為合作學習是以生生互動合作為教學活動主要的取向的,學生之間的互動合作為其共同特征。當然,還存在以師生互動、教師間互動及完全互動為特征的合作學習。但是,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都有五個共同的基本要素(嘎斯基著,王坦譯:《合作掌握學習的策略》)。(1)積極的相互依賴,使小組成員確信他們“同舟共濟”;(2)面對面的交互作用,確保小組成員能直接交流;(3)個體責任;(4)合作技能,即與他人在小組中協(xié)同學習所需要的組織能力、交流能力、協(xié)同能力、相互尊重的態(tài)度等;(5)集體自加工,小組成員采取自我檢查或反饋方式考查集體學習進行得如何并提出改進措施。
人,生活在社會中,在這個集體中有各種各樣的關系存在。不管是競爭也好,依賴也罷,群體總會產(chǎn)生互賴的關系。就學生而言,學習是一個與他人一起進行建構的過程,只有與同伴一起才能更好的認知、更快的解決問題。從學生的心理需要而言,他們也需要被關注、被認同,能夠自我實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協(xié)商、互動和協(xié)作對知識建構有重要的意義。
(1)他們可以實現(xiàn)智慧的分布和共享:通過小組協(xié)作的形式對活動任務進行分解,每個小組成員負責不同側面的子任務,這樣學習小組就可以共同進行單個學生無法完成的復雜探究任務。圍繞某個探究主題,小組中的每個學生都成為某方面的“專家”,他們彼此交流探究成果,分享經(jīng)驗感受,共同貢獻于集體任務,達到共同建構知識的目的。(2)他們可以進行認知整合和思想改進:通過協(xié)作互動,學習者可以表達多元化的理解,在學習共同體中進行交流爭論,從而達到觀點整合和思想改進。這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反思,幫助他們建構起更深層次的知識,發(fā)展多視角的理解。(3)他們的思維能慢慢地外顯化和精致化:為了和他人交流、共享自己的想法,學生必須首先將自己的思路及觀點明確化,并提供足夠的證據(jù)支持,進行自我解釋。這樣,學生的知識和思維策略都被外顯化和精致化了,這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反思監(jiān)控,提高思維和學習活動的質量。
建構-合作學習模式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以小組協(xié)作為組織形式,以學生合作為主要活動,以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為目的。這種學習模式通常會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被使用。
通過這樣的小組合作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學習成員之間相互幫助、取長補短,知識得到彌補和加強,并且在合作學習中得到了實踐,使學生自己的知識結構得到有效的建構;因為學習成員之間的認知差異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墨守成規(guī),敢于突破;而在合作學習的同時,學習成員間情感、知識的交流也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因此,這種學習模式是現(xiàn)在學校教學手段的有效補充,也具有極為廣大的前景。
教育不只是向學生傳遞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在幫助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的同時,也能讓他們愉快健康地成長。因此,合理組織學習小組,耐心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能力,科學的確定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優(yōu)化合作學習的評價和引導,讓合作學習趨于理性化,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的發(fā)揮它應有的功效是我們應該長期關注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鄭金洲.合作學習[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劉玉靜,高艷.合作學習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馮忠良,伍新春.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1 合作學習理論
合作學習是教學策略,也是學習手段。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就是將學生分為學習小組,通過鼓勵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配合完成學習任務,達到教學目標。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所強調(diào)的是集中授課、集體學習的形式。教學的對象為小組,而教學計劃也是教師引導,以小組成員共同學習的形式完成教學內(nèi)容。按照新的課程標準,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更為傾向于學生的認知、情感以及對于知識的靈活運用的能力。學習合作是學生的被動聽課轉向主動參與,討論式學習。對于合作學習的教學評價,則是將完成個人學習目標建立在小組集體學習的基礎上,強調(diào)學生的集體意識。剖析合作學習理論的內(nèi)涵,可以分解為以下幾個層面。首先,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活動是以小組學習作為基本形式的。其次,合作學習的動力資源是教學因素互動式合作所形成的動態(tài)反應。因此,合作學習是建立團體合作的基礎上的,以團體成績作為獎勵的重要依據(jù)。籃球教學合作學習理論應用模式見下圖。
■
2 在高職籃球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理論的必要性
2.1 運用合作學習理論,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球運動所強調(diào)的是團隊精神,要求隊員通過集體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務,因此需要每一位參與者都要建立起全局觀念?,F(xiàn)在的學生多數(shù)為獨生子女,具有極強的個性,鼓勵他們參加籃球體育項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樹立團隊精神,并提高合作能力和組織能力。在籃球運動中,需要每一位隊員都積極默契地配合,通過不間斷地傳球、掩護、接球等等動作,直到投籃,都需要每個人從團隊的角度定位自己,并積極地參與其中??梢?,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不但深化了體育教學新的課程改革目標,而且還提高了籃球教學效率和質量。
2.2 運用合作學習理論,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學習互助。高職高專的學生對于籃球知識和技術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那么在籃球教學中就要差別對待。從具體的教學角度而言,對于籃球技術具有較高水平的學生而言,如果進行籃球的基礎教育,無疑是浪費時間,而且會因學不到新的知識而喪失了學生對于體育課堂教學的興趣。如果講解太過深奧的籃球知識,很難于被籃球水平較差的學生所領悟。另外還有介于兩者之間的學生。引用合作學習理論設計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劃分要保證小組綜合水平基本均衡,實施小組相互協(xié)作式教學,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鼓勵、相互幫助,以提高小組的籃球技術整體水平。
3 高職高專籃球教學中合作學習理論的應用策略
在合作學習理論中,教師要做好合作任務的分配工作,進行監(jiān)督、干預和評價。在教學中,教師將教學任務提出來,由學生自己選擇任務完成的方法。另外,還要制定出各種合作學習方法,如組內(nèi)競賽法、組間競賽法、分工學習法等等。
3.1 為調(diào)動學生參與籃球教學的積極性,舉行小組間籃球比賽?;@球是多數(shù)高職高專學生所喜愛的運動,但是對于體育課中的籃球教學卻總是提不起興趣。為了激發(fā)學生對于籃球體育教學的參與意識,可以設計小組籃球比賽開展籃球教學。為了贏得比賽,小組之間的籃球比賽就會充滿競爭的味道,進而督促小組成員之間的緊密合作。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具有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讓學生一展自我籃球技巧,不但可以使學生將籃球天賦施展出來,而且還可以發(fā)揮學生籃球技術的潛在能力,提高籃球競技水平。教師的作用是針對于小組成員的相互協(xié)調(diào)性予以指導和控制,并根據(jù)比賽的節(jié)奏派發(fā)組員間任務,以獲得合作學習理論的效應。采用籃球競賽方式開展籃球教學,在提高學生參與意識的同時,還可以使學生享受到競技的樂趣,并達到了鍛煉身體的效果。
3.2 講解傳球和接球技術的過程中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傳球、接球是籃球運動中的基本技術動作,需要籃球隊員之間默契合作,以提高籃球整體隊伍的籃球技術水平。在籃球比賽中,傳球、接球是兩個隊員之間協(xié)作完成的技術動作,團隊的協(xié)作水平直接關乎到籃球比賽的質量?;@球的傳球,涉及到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力量,要獲得良好的傳球效果,就要將三者的力量協(xié)調(diào)好,力求動作連貫而有力。此外,為了提高傳球的質量,還要對傳球的速度以及傳遞的準確度進行練習。接球的時候,除了要將傳過來的球接住,還要注意接球動作的連貫性以及接球的姿勢,傳球、接球是兩個連接的技術動作,傳球的質量要由接球者來反饋,接球的質量要通過傳球者來檢驗,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確定了合作學習基礎。在籃球體育比賽中,傳球、接球是聯(lián)系賽場隊員紐帶,作為團體合作戰(zhàn)術,對于比賽的結果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3.3 在籃球教學中,組織形式多樣的個性化教學設計。在籃球掩護配合戰(zhàn)術的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設計三對三的籃球對抗形式,讓每個學生在小組的劃分上,按照學生的能力分成為多個小組,實施同級別的對抗賽。教師作為籃球教學的引導者,要格外關注籃球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請同組的學生指導,建立團隊學習的氛圍,也可以根據(jù)小組配合情況進行個別指導,做到因材施教。
3.4 注重籃球合作學習過程方法的多元化評價。在籃球教學中,要以整體成績作為最終評判的依據(jù),并給予獎勵。在合作學習中,評價是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以客觀而準確地評價,不但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鼓勵和促進的作用,而且還會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按照合作學習理論的教學評估方式,要將小組整體成績作為獎勵的依據(jù),那么每一位組員都要向著同一個目標努力,并通過相互合作,才有可能獲得預期的結果。當階段性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就要對小組成員所掌握的籃球技巧進行測試,并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學生,以便于學生及時矯正。為了提高籃球教學水平,教師對于考核中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要重點講授,并以典型示范和重復教學的方式,以保證學生達到練習的標準。
按照新的課程標準,對于學生籃球學習的評價要更為注重學生提高的過程。評價的主體由原有教師評價轉為教師、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的方式。對于籃球教學的評價,其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對于籃球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通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鼓勵學生不斷地向更高的目標挑戰(zhàn)。通過評價,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在籃球運動中的進步幅度,以評估自身的發(fā)展?jié)摿Α?/p>
在課堂評價中,以評價小組參與為主。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其中,為學生的進步而喝彩,以讓學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在課堂中參與評價的學生,可以培養(yǎng)理解他人、善于傾聽的品質,讓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并敢于針對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質疑?;@球合作教學模式具有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的特征。將這種教學模式應用于課堂中,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
關鍵詞: 新課改 合作學習 高中大班英語口語教學 互動
1.合作學習的基本含義及發(fā)展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和策略。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學習。互動是課堂中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關鍵。合作學習強調(diào)積極的相互支持與配合,強調(diào)發(fā)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它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促進學生之間有效地溝通與交往。由于它在改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認知品質等方面成效顯著,因而引起教育界的廣泛關注,被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2.合作學習在我國的應用和發(fā)展
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專注于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小組活動這種教學組織形式也相應地被引入到課堂中?!队⒄Z課程標準》提出:“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fā)展合作精神?!焙献鲗W習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要求,對新課程改革有推動作用。
2.1合作學習體現(xiàn)團隊精神
個人責任感和相互依賴確保了合作學習的成功。合作學習小組一般由4―6個人組成,盡管大家的英語水平和學習能力不盡相同,但是目標和責任是共同的。
2.2合作學習突出互動特色
無論在內(nèi)容上還是在形式上,合作學習都有別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它不僅是師生之間的互動,而且是學生之間的互動。英語教學是一種人際交流、信息互動的過程,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夠不同程度地參與其中,學生個體能相互學習,在探討解決問題時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更能使學生在探討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啟發(fā)。
2.3合作學習提供參與平臺
合作學習將合作、競爭和個人行為融為一體,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能按照各自能力和特長分工合作。通過組內(nèi)交流和討論等探究活動,學生各抒己見,使其語言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自信心也能相應增強。
3.合作學習在大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新課改英語課程的構成主要是通過每個單元的講解,讓學生從中習得詞匯、語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我認為在高中大班英語口語教學中引入合作教學理論有利于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1課堂合作學習
課堂是學生習得英語的主要場所。特別在高中階段,學生所學科目比較多,又面臨升學壓力,學生主要的學習時間是在課堂內(nèi)度過的。教師利用好課堂,把合作學習與英語課堂有機地結合起來,對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3.1.1小組組建。由于高中班級的人數(shù)比較多,個體差異也比較大,因此在分組的時候應該盡量考慮到學生的性別、能力、英語基礎、個性等因素,盡量做到以優(yōu)帶差,以外向帶內(nèi)向。
3.1.2教學設計。合作型學習活動根據(jù)不同的標準可以進行多種分組的選擇,教學內(nèi)容和所教學生的實際水平直接影響到合作型學習活動的類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不同類型的合作型學習活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內(nèi)容的難易程度,由低到高,可以將合作性學習活動進行如下的分組。
3.1.3小組活動。教師教授完每個單元后,為了讓學生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出復習思考題和語言技能訓練題、組織學生展開合作學習。首先,教師給學習小組分配學習任務,由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小組活動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自主探索、角色扮演、小組討論、集體學習、經(jīng)驗交流等。
3.1.4小組匯報。小組學習結束后,各個小組的匯報員代表小組向全班闡述各自的觀點或答案。匯報時必須用英語,可以拿稿子,但是不能照著稿子念。這樣可培養(yǎng)訓練發(fā)言者的口語能力,以及用英文思維表達想法的習慣。匯報員必須由組員間輪流擔任。從而讓每位成員都能充分地參與其中。
3.2課外合作學習
除了課堂有限的學習時間外,課外開展合作學習也可以積極地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學生的知識并不都在課堂中獲取,學生的能力并不都在課堂內(nèi)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也并不都在課堂上激發(fā),所以,課外合作學習必定是課內(nèi)合作學習所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課堂內(nèi)合作學習的延伸和補充。
3.2.1寢室的合作學習。據(jù)了解,部分學生非常希望有練習口語的機會和伙伴,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加入,這些學生只能作罷。我認為,其實室友就是最佳的練習伙伴,在宿舍構建英語角,模擬真實語境。英語教師可以規(guī)定每周固定的一個時間(比如每周四晚9:00―10:00),學生在晚自習后,以寢室為單位開展“寢室英語角”活動。每個學生都使用英語交流。由于室友之間關系密切,親密度高,個體害羞心理自然減少。經(jīng)過長期的培訓,學生的口語表達會有很大的進步。
3.2.2課外活動組織。適當開展英語課外活動,如觀看英語電影、欣賞英文歌曲、舉辦英語晚會、開展英語主題班會及各類英語競賽等,可以提高學生講英語的興趣及英語表達能力。鼓勵學生自發(fā)組織英語學習活動,如“瘋狂英語”、“英語角”等。每學期定期舉辦一次班級或年級的英語話劇、辯論賽、演講比賽等活動。
4.結語
英語教學的目的并非僅限于語法知識的灌輸,而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在現(xiàn)代英語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已逐步為廣大教師所接受和采納,學生也從被動的聽課者、知識的接受者轉變?yōu)檎n堂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合作學習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口語訓練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李潔莉,顧群超,馬力飛.大學英語教學中小組活動有效性的實驗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7).